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迈克尔波特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3:22:25

迈克尔波特发表的论文

第一点《竞争论》是一本将不断地为未来的公司和国家战略提供理论基础的书。作者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哈佛商学院讲座教授。本书被商学院的教师、攻读MBA的学生奉为经典,西方的经理人们更将书中的理论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至胜法宝。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引导着公司、城市、甚至国家,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开着竞争,为全球的企业领导人和国家领导提供着咨询和建议。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曾在商品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中刊载,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波特对竞争的丰富认识,阅读本书就是与波特共同展开其思维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理论的形成、深化和与时俱进。《竞争论》目录导论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核心概论第一章 竞争力如何塑造战略第二章 战略是什么第三章 如何利用信息形成竞争优势第四章 夕阳产业的残局战略第五章 从竞争优势到公司战略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第六章 国家竞争优势第七章 产业簇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的新议题第八章 全球化企业如何成为赢家第九章 跨地点的竞争:透过全球化战略增强竞争优势第三篇 以竞争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第十章 绿色竞争力:解开僵局第十一章 城中区的竞争优势第十二章 医疗业的竞争力第十三章 资本劣势:美国欲振乏力的资本投资体系

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书中许多思想被视为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比如五种竞争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价值链的分析等。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这一套理论与思想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竞争战略》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成为著名的"波特三部曲"。

迈克尔罗斯巴殊发表的论文

2017年10月2日,下午17点30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杰弗里C ·霍尔 、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W·扬,获奖理由为“奖励他们在有关生物钟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扩展资料:

杰弗理·霍尔,1945年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出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现为美国沃尔瑟姆布兰戴斯大学荣休教授。

迈克尔·罗斯巴殊,1944年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出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为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生物学教授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迈克尔·杨,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2017年诺贝尔奖

百度百科-杰弗理·霍尔

百度百科-迈克尔·罗斯巴殊

百度百科-迈克尔·杨

原文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未完待续)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2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方面的杰出贡献。Summary综述 Life on Earth is adapted to the rotation of our planet. For many years we have known that living organisms, including humans, have an internal, biological clock that helps them anticipate and adapt to the regular rhythm of the day. But how does this clock actually work? 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and Michael W. Young were able to peek inside our biological clock and elucidate its inner workings. Their discoveries explain how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adapt their biological rhythm so that it is synchronized with the Earth's revolutions. 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因长期进化,适应了地球的自转,对于昼夜的交替和日常环境的变化能够通过内部的生物钟进行调节,使自身的生理活动与其匹配,生物的这种对应于一天24小时的活动适应能力就称为昼夜节律。最常见的昼夜节律现象就是动物和人类的睡眠、呼吸等变化以及向日葵的转向行为等。从科学上的意义来说,节律只是生物钟的外在表现,深入研究节律可以帮助人类加深对于生物钟内在调节控制机制的认识。评奖委员会表示,今年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解释了许多动植物和人类是如何让生物节律适应昼夜变换的。Using fruit flies as a model organism, this year's Nobel laureates isolated a gene that controls the normal daily biological rhythm. They showed that this gene encodes a protein that accumulates in the cell during the night, and is then degraded during the day. Subsequently, they identified additional protein components of this machinery, exposing the mechanism governing the self-sustaining clockwork inside the cell. We now recognize that biological clocks function by the same principles in cells of other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including humans. 通过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分离出了一个能够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基因。他们揭示了这个基因能够编码一个蛋白质,这个蛋白质夜间能在细胞中积累,而在白天减少。随后,他们识别出了该机制其他的蛋白质部件,展示了在细胞中管理自维持生物钟的机制。我们现在识别出在其他的多细胞有机体(包括人类)中的细胞中存在着同样的生物钟机制。 With exquisite precision, our inner clock adapts our physiology to the dramatically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day. The clock regulates critical functions such as behavior, hormone levels, sleep, body temperature and metabolism. Our wellbeing is affected when there is a temporary mismatch between our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is internal biological clock, for example when we travel across several time zones and experience "jet lag". There are also indications that chronic misalignment between our lifestyle and the rhythm dictated by our inner timekeeper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various diseases. 我们内部的时钟拥有着精巧的精度,它调节着我们的生理以适应一天中剧烈不同的阶段。这个时钟调节人体的关键功能,如行为、荷尔蒙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当我们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时钟不匹配时,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我们穿越几个地球时区,体验到“时差”时。同样有迹象表明各种疾病风险的增加跟生活方式和人体内部时钟决定的昼夜节律长期不匹配有关。 Our inner clock 我们的内部时钟 Most living organisms anticipate and adapt to daily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18th century, the astronomer 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 studied mimosa plants, and found that the leaves opened towards the sun during daytime and closed at dusk. He wondered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 plant was placed in constant darkness. He found that independent of daily sunlight the leaves continued to follow their normal daily oscillation ( Figure 1 ). Plants seemed to have their own biological clock. 大多数生命体预测和适应日常环境的变化。在18实际,天文学家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研究了含羞草植物,发现了白天它们的叶子朝向太阳打开,傍晚闭合。他猜想如果把这种植物放在长期黑暗下会发生什么。他发现与每天的太阳无关,这些叶子继续遵从他们正常的每日振荡(开合)。(图1)植物们似乎拥有他们自己的生物时钟。 Other researchers found that not only plants, but also animals and humans, have a biological clock that helps to prepare our physiology for the fluctuations of the day. This regular adaptation is referred to as the circadian rhythm, originating from the Latin words circa meaning "around" and dies meaning "day". But just how our internal circadian biological clock worked remained a mystery. 其他研究者发现,不仅植物,动物和人类也有生物钟,为了应对一天的波动而帮助我们准备我们的生理机能。 Figure 1. An internal biological clock. The leaves of the mimosa plant open towards the sun during day but close at dusk (upper part). 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 placed the plant in constant darkness (lower part) and found that the leaves continue to follow their normal daily rhythm, even without any fluctuations in daily light. 图1. 一种内部生物钟。含羞草的叶子白天朝向太阳展开,但傍晚合上(上边的图)。 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把这个植物放在恒定的黑暗中(下图),发现叶子继续遵从他们通常的每日节律,即使在没有任何每天光照波动的黑暗环境下。 Identification of a clock gene 一个时钟基因的识别 During the 1970's, Seymour Benzer and his student Ronald Konopka asked whether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identify genes that control the circadian rhythm in fruit flies. They demonstrated that mutations in an unknown gene disrupted the circadian clock of flies. They named this gene period . But how could this gene influence the circadian rhythm? 在20世纪70年代,Seymour Benzer和他的学生Ronald Konopka问到有没有可能从果蝇身上找到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他们证明了在一个未知基因中的变异破坏了果蝇的时钟节律。他们把该基因命名为period(周期)。但是这个基因如何影响昼夜节律呢? This year's Nobel Laureates, who were also studying fruit flies, aimed to discover how the clock actually works. In 1984, Jeffrey Hall and Michael Rosbash, working in close collaboration at Brandeis University in Boston, and Michael Young at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in New York, succeeded in isolating the period gene. Jeffrey Hall and Michael Rosbash then went on to discover that PER, the protein encoded by period, accumulated during the night and was degraded during the day. Thus, PER protein levels oscillate over a 24-hour cycle, in synchrony with the circadian rhythm. 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同样也是研究果蝇,目标是发现生物钟究竟如何运作。1984年,Jeffrey Hall和Michael Rosbash进而发现了period基因所编码的PER蛋白质晚上增加,白天减少。所以,PER蛋白质的数量以24小时为循环振荡,这与昼夜节律同步。 A self-regulating clockwork mechanism 自调节时钟机制 The next key goal was to understand how such circadian oscillations could be generated and sustained. Jeffrey Hall and Michael Rosbash hypothesized that the PER protein blocked the activity of the period gene. They reasoned that by an inhibitory feedback loop, PER protein could prevent its own synthesis and thereby regulate its own level in a continuous, cyclic rhythm ( Figure 2A ). 下一个关键目标是理解这样的生理振荡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Jeffrey Hall 和Michael Rosbash假设PER蛋白质阻塞了period基因的活动。他们推断通过一个抑制性的反馈回路,PER蛋白质能够阻止它自身的合成,因而能够连续的周期性的调节它自己的数量。 Figure 2A. A simplified illustration of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the period gene. 图2A. 一个简化的周期基因反馈调节示意图 The figure shows the sequence of events during a 24h oscillation. When the period gene is active, period mRNA is made. The mRNA is transported to the cell's cytoplasm and serves as templa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ER protein. The PER protein accumulates in the cell's nucleus, where the period gene activity is blocked. This gives rise to the inhibitory feedback mechanism that underlies a circadian rhythm. 这幅图展示了24小时周期内的各个事件的发生次序。当周期基因活动时,就产生了周期基因的信使RNA(mRNA). The model was tantalizing, but a few pieces of the puzzle were missing. To block the activity of the period gene, PER protein, which is produced in the cytoplasm, would have to reach the cell nucleus, where the genetic material is located. Jeffrey Hall and Michael Rosbash had shown that PER protein builds up in the nucleus during night, but how did it get there? In 1994 Michael Young discovered a second clock gene, timeless , encoding the TIM protein that was required for a normal circadian rhythm. In elegant work, he showed that when TIM bound to PER, the two proteins were able to enter the cell nucleus where they blocked period gene activity to close the inhibitory feedback loop ( Figure 2B ). Figure 2B. A simplified illustration of the molecular components of the circadian clock. Such a regulatory feedback mechanism explained how this oscillation of cellular protein levels emerged, but questions lingered. What controlled the frequency of the oscillations? Michael Young identified yet another gene, doubletime , encoding the DBT protein that delayed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PER protein. This provided insight into how an oscillation is adjusted to more closely match a 24-hour cycle. The paradigm-shifting discoveries by the laureates established key mechanistic principles for the biological clock. During the following years other molecular components of the clockwork mechanism were elucidated, explaining its stability and function. For example, this year's laureates identified additional proteins required for the activation of the period gene, as well as for the mechanism by which light can synchronize the clock. Keeping time on our human physiology The biological clock is involved in many aspects of our complex physiology. We now know that all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including humans, utilize a similar mechanism to control circadian rhythms. A large proportion of our genes are regulated by the biological clock and, consequently, a carefully calibrated circadian rhythm adapts our physiology to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day ( Figure 3 ). Since the seminal discoveries by the three laureates, circadian biology has developed into a vast and highly dynamic research field, with implications for our health and wellbeing. Figure 3. The circadian clock anticipates and adapts our physiology to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day. Our biological clock helps to regulate sleep patterns, feeding behavior, hormone release, blood pressure, and body temperature. Key publications 主要论文 Zehring, W.A., Wheeler, D.A., Reddy, P., Konopka, R.J., Kyriacou, C.P., Rosbash, M., and Hall, J.C. (1984). P-element transformation with period locus DNA restores rhythmicity to mutant, arrhythmic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ell 39 , 369–376. Bargiello, T.A., Jackson, F.R., and Young, M.W. (1984). Restoration of circadian behavioural rhythms by gene transfer in Drosophila. Nature 312 , 752–754. Siwicki, K.K., Eastman, C., Petersen, G., Rosbash, M., and Hall, J.C. (1988). Antibodies to the period gene product of Drosophila reveal diverse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rhythmic changes in the visual system. Neuron 1 , 141–150. Hardin, P.E., Hall, J.C., and Rosbash, M. (1990). Feedback of the Drosophila period gene product on circadian cycling of its messenger RNA levels. Nature 343 , 536–540. Liu, X., Zwiebel, L.J., Hinton, D., Benzer, S., Hall, J.C., and Rosbash, M. (1992). The period gene encodes a predominantly nuclear protein in adult Drosophila. J Neurosci 12 , 2735–2744. Vosshall, L.B., Price, J.L., Sehgal, A., Saez, L., and Young, M.W. (1994). Block in nuclear localization of period protein by a second clock mutation, timeless. Science 263 , 1606–1609. Price, J.L., Blau, J., Rothenfluh, A., Abodeely, M., Kloss, B., and Young, M.W. (1998). double-time is a novel Drosophila clock gene that regulates PERIOD protein accumulation. Cell 94 , 83–95. Jeffrey C. Hall was born 1945 in New York, USA. He received his doctoral degree in 1971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 and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Pasadena from 1971 to 1973. He joined the faculty at Brandeis University in Waltham in 1974. In 2002, he became associated with University of Maine. Michael Rosbash was born in 1944 in Kansas City, USA. He received his doctoral degree in 1970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Cambridge. During the following three years, 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 Scotland. Since 1974, he has been on faculty at Brandeis University in Waltham, USA. Michael W. Young was born in 1949 in Miami, USA. He received his doctoral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 in 1975. Between 1975 and 1977, 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Palo Alto. From 1978, he has been on faculty at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in New York. Illustrations: © The 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llustrator: Mattias Karlén The Nobel Assembly, consisting of 50 professors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 awards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ts Nobel Committee evaluates the nominations. Since 1901 the Nobel Prize has been awarded to scientists who have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Nobel Prize® is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the Nobel Foundation

克莱尔帕特森发表的论文

克莱尔 • 卡梅伦 • 帕特森,美国地球化学家。1956年发现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地球年龄值——45.5亿年,这是 20世纪地球化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40年代末发现并力主阻止含铅汽油带来的环境铅污染问题,淘汰含铅汽油被认为是 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 2个相当独立的科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帕特森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地位几乎独一无二。

早年求学

测定地球年龄

发现铅污染

反抗铅污染

荣誉

作者简介

沈玉龙, 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史、 科技 史。

布朗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开发出一套计算火成岩中铅同位素含量的新方式,并且让帕特森在1948年时以此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主题。这段期间帕特森在陨石是太阳系形成后未能形成体积较大天体而被遗留在太空中的物质这项假设下进行研究,这暗示量测出陨石的年龄就可知道地球大约的年龄。帕特森用了数年时间收集陨石样本,并于1953年获得来自代亚布罗峡谷陨石的最终实验样本。之后他将样本带到阿贡国家实验室以当时最新式的质谱仪进行实验。在一次于威斯康辛州举办的会议之后,帕特森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宣布地球的年龄约45.5亿年(误差范围正负7千万年)。这个年龄值至今仍被认可,虽然误差范围已经缩小到正负2千万年。

地球是人类生存了数百万年的家园,我们都知道宇宙万物都有年龄的长短,宇宙的年龄约为138亿岁,人类的平均年龄约为80岁左右,而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岁月。

很多人都明白,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计算年龄,自然我们也知道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可是地球的年龄如此漫长,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年龄为46亿岁?科学家又是如何计算得出地球的准确年龄呢?

人类的年龄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有了,而科学家判定一个人的年龄大小,并不是看你外表的年纪,也不是看你身份证上显示的出生年月,要知道一个人的外表是无法判断一个人年龄大小的,有的人天生就面嫩,又善于保养,即使60多岁了,从外表看也会被人们认为30岁月左右。

科学家判断分析一个人的年龄大小,是通过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不管你如何保养,外表如何年轻,但是你的骨骼年龄却是一年比一年老,这个无法改变,就好比一个人的DNA信息是很难改变的。科学家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一个人的年龄大小。

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这项技术被广泛就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破案,考古学上。人的真实可以通过骨龄来判断,那么地球的年龄又是如何来判断的呢?

可能有人会想到,判断岩石的年龄或许可以得出地球的年龄,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地球上面的岩石在经过数十亿年岁月的变迁,早已变得不是诞生之初的岩石,因为科学家很难通过判断岩石的年龄来准确得出地球的年龄。

人类对地球年龄的兴趣,在古时候已经有人研究探索,只不过那个时候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星相占卜来计算,得出的答案也是非常不准确的。直到人类开始走出科技的时代,科学爱好者们开始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推算地球的年龄。

早期的时候,科学家通过收集很多的史前古生物化石,通过确定这些化石的年份,来判断地球的年龄,得出的答案是7万5000年以上。当然,这个年龄远小于地球真实的年龄。后来,物理学家登场了,19世纪5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与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分别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地球、太阳乃至整个宇宙都处在一种热量耗散的过程中。

按照这个理论,地球在诞生之初是一个高热量的岩浆球,其温度随着时间不断降低,直到将热量完全耗散掉变得彻底冰冷死寂。这样一来,只要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初始温度(也就是岩浆的温度)、岩层的导热系数以及地温梯度,我们就能根据公式计算出地球的年龄。

开尔文在1862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地球的缓慢冷却》的文章,他将岩浆的温度设定为3870℃(实际上应该是700℃—1200℃),然后估算了导热系数与地温梯度的平均值。开尔文最终计算结果是9800万年,考虑到估算带来的误差,他提出地球的年龄大致在2000万年到4亿年之间。

开尔文的这个有关地球年龄的论断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907年,美国化学家博尔特伍德认为铅是铀放射衰变的最终产物,提出了“铀—铅测定方法”。在同位素被发现之后,这种方法被科学家们进一步优化,因为铀235和铀238会分别衰变为铅207和铅206,所以在理论上,只要我们知道一块岩石中铅和铀的比例,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岩石的年龄。

可是要在地球上寻找到符合这个要求的岩石可不容易,地球表面的岩石早已在经历复杂的地质活动以及岁月的风化,变得面目全新,早已不再纯洁,不是地球诞生之初的岩石。后来科学家又想到了利用太空中陨石来进行这个测定推算。

我们都知道,太阳系存在着很多的小行星以及其它小星体,这些星体基本和地球在同一时期形成,它们是太阳系早期的物质。由于这些小行星它们没有大气层,完全暴露在真空的太空环境中,即使经过了数十亿年的岁月,这些小行星仍然保持着太阳系早期的物质成分。

这些陨石中由于陨铁的含铀量极低,这就意味着,铀衰变产生的铅微乎其微。因而,陨铁中的铅铀比例就与地球形成之初的比例近乎相等。美国地球化学家克莱尔帕特森最终通过将陨铁中的铅铀比例设定为初始值,将地球岩石中平均的铅铀比例设定为最终值,计算得出地球的年龄在41亿—46亿年之间。帕特森在1956年最终得出地球的年龄为45.50.7亿年。

以上这个方法就是人类目前最先进的探测地球年龄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计算出的地球年龄是正确的吗?相信科学家也不敢100%肯定。要计算地球的真实年龄,一个方法就是寻找地球可能存在的诞生之初的物质,只要找到这样的物质,计算出地球真实的年龄自然也就不难。

可是地球表面由于生态的变化,这样的岩石物质是不存在的,那希望只能放在地球的内部,可是人类现在的科技,最深只能够深入地下12000多米,这个深度连地壳的皮都没有破,科学家想要拿到地球早期的物质,有可能需要深入地幔层才行,越往地心深入,越有可能存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原始物质。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探测地球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年龄,这些小行星大概率是和地球同期诞生的,它们没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小行星上面的岩石等物质依然保持着太阳系早期原始形成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只要能够准确判断出这些小行星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应该也差不多。

科学家目前采用的“铀—铅测定方法”来计算陨石石铅和铀的比例,从而计算出地球的年龄,这个方法有可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前进,未来有可能还会出现更加先进准确的测算方法,对地球的真实年龄也会越来越准确,有可能地球的真实年龄要远远大于46亿年。

尼尔斯波尔发表的论文

尼尔斯·玻尔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最著名的贡献是对量子理论和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子结构研究。

1885年出生于哥本哈根,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玻尔从小就对物理学感兴趣。他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一直学习这门学科,并于191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当他还是学生时,玻尔在哥本哈根的科学院举办的一场竞赛中获胜,因为他对使用振荡流体射流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波尔在他父亲(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的实验室里工作,进行了几项实验,甚至自己制作了玻璃试管。

波尔通过考虑水的粘度,并结合有限的振幅而不是无穷小的振幅,超越了当前的液体表面张力理论一个。他在最后一刻提交了论文,获得了第一名和一枚金牌。根据Nobelprize.org的报道,他改进了这些想法,并将其提交给伦敦皇家学会,并于1908年在《皇家学会哲学事务》杂志上发表。他的后续工作越来越理论化。正是在进行金属电子理论博士论文的研究时,玻尔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斯·普朗克早期的量子理论,该理论将能量描述为微小粒子或量子。

1912年,玻尔被介绍给欧内斯特·卢瑟福时,正在英国为诺贝尔奖获得者J.J.汤普森工作,他对原子核的发现和原子模型的发展使他在19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玻尔开始研究原子的性质。

玻尔于1913年至1914年在哥本哈根大学担任物理学讲师,并于1914年至1916年在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担任类似职位。1916年回到哥本哈根大学,成为理论物理学教授。1920年,他被任命为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结合卢瑟福对原子核的描述和普朗克关于量子的理论,玻尔解释了原子内部发生的事情,并绘制了原子结构图。这项工作使他在1922年获得了自己的诺贝尔奖。

同年,他开始与卢瑟福的研究,波尔结婚了他一生的挚爱,玛格丽特Nørlund,与他有六个儿子。后来,他成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也是世界各地科学院院士。

当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入侵丹麦时,玻尔设法逃到了瑞典。他在英国和美国度过了战争的最后两年,在那里他参与了原子能项目。然而,对他来说,重要的是要将他的技能用于善而不是暴力。他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物理学和解决发展毁灭性原子武器引起的政治问题。他认为各国之间应该完全开放,并在1950年致联合国的公开信中写下了这些观点。

玻尔对现代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原子模型。玻尔模型显示原子是一个被轨道电子包围的带正电的小原子核。

玻尔是第一个发现电子在分离轨道围绕着原子核,外轨道上的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bohrium(Bh),编号107,以他的名字命名,

玻尔的理论工作为科学家理解核裂变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他的液滴理论,液滴提供了原子核的精确表示。

这一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分裂铀原子的第一次尝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波尔是原子弹发展的重要一步,尽管他在二战期间为美国原子能项目做出了贡献,但他还是直言不讳地提倡和平利用原子物理学,并提出了波尔的互补性概念,他在1933年至1962年间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到,电子可以被看作两种方式,一种是粒子,一种是波,但绝不能同时被看作两种方式。

这个概念构成了早期量子理论的基础,也解释了无论人们如何看待电子,对其性质的所有理解都必须植根于经验测量。玻尔的理论强调,实验的结果深受测量工具的影响。

玻尔对量子力学研究的贡献在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永远被铭记,他在1920年帮助建立了这个研究所,直到去世1962年。后来为了纪念他,它被重新命名为尼尔斯玻尔研究所。

“每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困难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它迫使我们为了找到它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们称为真实的一切都是由不能被视为真实的东西构成的。”

“独裁的最好武器是秘密,但民主的最好武器应该是公开的武器。”

“永远不要把自己表达得比你能表达得更清楚。”思考。

由Traci Pedersen,Live Science贡献者

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于1913年在原子结构问题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提出了定态假设和频率法则,从而奠定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基础。波尔指出: (1)在原子系统的设想的状态中存在著所谓的"稳定态"。在这些状态中,粒子的运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经典力学规律,但这些状态稳定性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解释,原子系统的每个变化只能从一个稳定态完全跃迁到另一个稳定态。 (2)与经典电磁理论相反,稳定原子不会发生电磁辐射,只有在两个定态之间跃迁才会产生电磁辐射。辐射的特性相当於以恒定频率作谐振动的带电粒子按经典规律产生的辐射,但频率u与原子的运动不是单一关系,而是由下面的关系来决定 h = E'-E"。这就是波尔的原子能。 生平简述 波尔1885年10月7日出生於丹麦的哥本哈根。他父亲是一位生理学教授,思想开明。为使两个儿子从小就热爱自然科学,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就科学、哲学、文化及政治等问题进行有趣的讨论,以薰陶波尔和它的弟弟海拉德。除此之外,波尔的父亲还极为重视两个儿子的体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所以,波尔和弟弟在少年时代就成了著名足球运动员,长大以后,他弟弟还进入了国家足球队,而波尔还具有了兵兵球、帆船和滑雪等终身爱好。 波尔在童年时代是一个行动缓慢、做事专心的孩子。他在学校里各门功课都很好,尤其是物理学和数学。他还酷爱文学,但本族语学得很费力。他一生都用功克服这一困难,花了很多时间一遍一遍地抄写手稿 不管是科学论文、大会发言稿,还是给朋友的信件。这反映了波尔对准确性的迫切要求和使自己的著作能传递尽可能多信息的强烈愿望。为了培养波尔的动手能力,他父亲为他购置了车床和工具。心灵手巧的波尔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金工技术,并敢於修理一切损坏了的东西,家里的钟表或自行车坏了,都是波尔自己动手修理。 在中学时代,波尔虽然是班里的第一名,但他从来不爱虚荣,甚至不曾为争夺第一名奋斗过。 他思维非常迅速,自然地、毫不拘束地发展著自己的才能,并毫不动摇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做一个物理学家。 1903年,波尔顺利地中学毕业,进入了哥本哈根大学自然科学系。起初,他酷爱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做实验,到二年级时,他决定参加丹麦皇家科学协会组织的优秀论文竞赛用瑞刊在1873年提出的射流振动法测定?获得了卡尔斯堡基金会的一笔助学金,从而有机会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跟随当时最有权威的物理学家J.J·汤木生 进行深造。 但波尔和J.J·汤姆逊处得并不融洽,原因是波尔和J.J·汤姆逊 第一次见面时就指出了J.J.汤姆逊 一篇论文中一些他认为错误的地方。于是,在1912年春转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卢瑟福实验室工作。 实验室里有许多被卢瑟福发现和吸引来的优秀青年人才,如盖革、马考瓦、马斯登、埃万斯、拉歇尔、法扬斯、莫寒莱、海鸟希、查兑克 、达尔文等,波尔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并和其中大部人成了终生朋友。这当中关系最好的,除了卢瑟福之外,就是海鸟希了。这位匈牙利物理学家是一位十分机敏可爱的交谈伙伴,时时处处成为集体的中心。他帮助波尔了解实验室当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熟悉实验室的每个成员,并且海鸟希还精通化学,而波尔正好极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波尔在卢瑟福的实验室工作了四个多月,於1912年7月底回国,因为他将在8月1日举行婚礼。在卢瑟福实验室工作的四个多用里,波尔收获极大,他对卢瑟福衷心敬重,无论在为人方面还是在治学方面,卢瑟福都是他的楷模。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之间深厚而纯朴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这一友谊延续了四分之一世纪,直到卢瑟福过早地离世。 1912年9月,波尔到哥本哈根大学担任编外副教授,主讲热力学的力学基础。波尔在讲课中表现出一个教师的非凡才干,不管多难理解的问题,他都讲得清清楚楚、饶有兴趣。 在上课的同时,波尔继续在理论上进行探索,1913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成为他迈向森严的科学王国的伟大起步。 1914年10月,波尔又应邀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任副教授,主讲热力学、运动学、电磁学和电子理论,并继续进行实验研究和原子结构理论及带电粒子制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著波尔声望的不断提高,哥本哈根大学决定为波尔设立理论物理学教授职位,于是,波尔於1916年夏天回国,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第二年,他又被选为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员。 19l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卢瑟福又邀请波尔去担任他们不久前专门设置的哲学博士职务,但波尔为了发展丹麦的物理学研究而婉言谢绝了。 1920年9月,在波尔的不懈努力下,哥本哈根大学终於建成了理论物理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成了吸引年轻而有富有天才的理论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研究原子及微观世界问题的白心。 海森堡、克拉迈尔斯、狄拉克、泡利、赫韦希、哈尔特列、朗道、派耶尔斯等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都先后在这里工作过。在研究所里,波尔充分发挥每个年轻人的才干和独创性,从不借助行政手段进行领导,也不喜欢用指示或命令,因而充满著集体主义和友善精神。环境没有拘束,工作集思广益,解决了许多现代物理学最深奥的课题,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而波尔成了这一大学派的领袖。有人问波尔他的学派成功的奥秘何在,波尔回答说:"我从来不怕在青年人面前出丑。" 波尔的每一天都被工作挤得满满的,即使晚年也像青年时代一样精力充沛,这使许多人感到惊奇。他不习惯使用时间表,从来不按工作计划工作,在节日和假日里也常常工作,甚至从挪威滑雪归来也不止一次地带回突然成熟的思想,在乘船远航时也不停止工作。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给波尔做助手的。要做他的助手,不仅要有坚强的神经系统,而且要放弃几乎全部的个人自由。因为这位导师在一天24小时内,随时都可能来找你谈一谈有关当前主要问题的复杂性,或者谈一谈他忽然想到的一个什麼主意,或者让你帮助他校正某种见解等。 1922年,波尔因对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辐射所做得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整个丹麦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举国上下都为之庆贺,波尔成了最著名的丹麦公民。为了支持正义与和平,波尔将自己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捐给了芬兰战争。后来,人们又为他募集黄金重铸了一枚,永远陈列在丹麦博物馆里。 1924年6月,波尔被英国剑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名誉学位,剑桥哲学学会接受他为正式会员,12月又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的外国通讯院士。 1927年初,海森堡、玻恩、约尔丹、薛定谔、狄拉克等成功地创立了原子内部过程的全新理论 量子力学,波尔对量子力学的创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27年9月,波尔首次提出了"互补原理",奠定了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解释的基础,并从此开始了与爱因斯坦持续多年的关於量子力学意义的论战。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想像实验,力求证明新理论的矛盾和错误,但波尔每次都巧妙地反驳了爱因斯坦的反对意见。这场长期的论战从许多方面促进了破尔观点的完善,使他在以后对互补原理的研究中,不仅运用到物理学,而且运用到其他学科。 1933年,希特勒夺取了政权,德国成了法西斯国家,这对於丹麦来说是一个危险的邻邦。波尔不是一个对什麼都不关心的人,他既关心政治时事、国家生活,也关心国际事件。他对当时法西斯政权实行的种族迫害和政治迫害深感忧愁和愤怒,积极创立和参加了丹麦救援移民委员会,对从德国逃难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及其他难民,给予了尽力的支持相帮助。 1940年4月,德国侵占了丹麦,丹麦政府宣布投降。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大学打电报给波尔,邀请波尔全家到他们那里去避难和工作。波尔非常不安,友好的关心和对自己命运的焦虑打动著他的心。但是,这一切都没能动摇他留在自己的岗位 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决心。 波尔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不久都会过去。因此,不应该陷入苦闷,要坚持下去继续工作,抵抗侵略者,为共同的斗争做出贡献。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波尔日见消瘦,然而他却勇敢地和毫不妥协地坚持著。波尔不隐瞒自己的好恶爱憎,拒绝与侵略者合作并不与支持侵略者的人来往。 1943年9月,希特勒政权准备逮捕波尔,为了避免遭到迫害,波尔在反抗运动参加者的帮助下冒著极大的危险逃到了瑞典。在瑞典,他帮助安排了几乎所有的丹麦籍犹太人逃出了希特勒毒气室的虎口。过了不久,林德曼来电报邀请波尔到英国工作,波尔在乘坐一架小型飞机飞往英国的途中几乎因缺氧而丧生。在英国待了两个月后,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魁北克协议,美国和英国物理学家应密切合作共同工作。于是波尔被任命为英国的顾问与查德威克等一批英国原子物理学家远涉重洋去了美国,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波尔由於担心德国率先造出原子弹,给世界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也和爱因斯坦一样,以科学顾问的身分积极推动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但他坚决反对在对日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也坚决反对在今后的战争中使用原子弹,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观点。他积极与美国和英国的国务活动家取得联系,参加了禁止核实验,争取和平、民主和各民族团结的斗争。对於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巨大损失,他感到非常内疚,并为此发表了《科学与文明》和《文明的召唤》两篇文章,呼吁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各平利用原子能,对那些可能威胁世界安全的任何步骤进行国际监督,为各民族今后无忧无虑地发展自己的科学文化而斗争。 1945年8月20日,波尔又回到了丹麦,继续担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并被重新选为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主席。在以后的日子里,波尔不仅积极参加和领导原子物理的理论研究,而且继续致力於发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随著时间的推移,波尔为争取和平事业和国际合作而进行的斗争广为人们所知,他的威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了。因此,1957年他理所当然的被授予第一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奖。 波尔成了丹麦的骄傲,全国广泛举行了庆祝他诞辰60周年和70周年的活动。在庆祝他60周年诞辰时,为他建立了40万克朗的独立基金,以便他用来鼓励各种研究活动。在祝他70周年诞辰时,国王授予他丹麦一级勋章,政府和科协会决定设立铸有他头像的波尔金质奖章,用来奖励那些有卓越贡献的现代物理学家。 波尔在暮年时,仍然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和社会活动,为巩固各国科学家的国际合作而到处奔波,直到1962年11月18日与世长辞。 从此,人们矢去了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一位争取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相互谅解的战士,一位纯朴、诚实、善良和平易近人的全人类的朋友。世界上许多国家约有关机构给丹麦皇家科学协会发来了无数唔电、信函,沉痛悼念这位科学巨人。 12月14日,隆重举行了纪念波尔的大会,国王夫妇、波尔的妻子、儿子、儿媳及许多波尔的朋友和同事出席了大会。大会的报告介绍了波尔对物理学和哲学的发展所做的不朽贡献,以及他的活动对皇家科学协会的重大意义。夜晚,大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倾谈对波尔的怀念。 为了纪念波尔,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被命名为尼尔斯.波尔研究所。

默克尔发表的论文

一、奥巴马简介:

全名: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党派:民主党

出生日期:1961年8月4日

出生地:夏威夷檀香山

居住地: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宗教信仰:联合基督教会(新教)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美国第44届总统,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2015年3月11日,贝拉克·奥巴马在各国领导人工资中,排名第一位。

二、普京简介:

中 文 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别 名:瓦洛佳

国 籍:俄罗斯联邦

民 族:俄罗斯族

出生地:圣彼得堡市

出生日期:1952年10月7日

职 业:政治家

毕业院校:列宁格勒大学

信 仰:东正教

主要成就:任内俄罗斯经济军事实力上升、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担任三届俄罗斯总统、两次出任俄罗斯总理、担任俄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展开

代表作品:《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毕业论文)

所属政党:统一俄罗斯党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罗斯总统。2000年至2008年任总统期间,使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争议,是一位“铁腕总统”。然而,普京在俄罗斯国内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2007年普京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2008年普京卸任总统后,第二度出任总理。2011年11月,普京作为统俄党候选人参加2012年俄联邦总统大选的提名获得全票通过,正式宣布2012年参选总统。2012年3月,普京含泪宣布赢得总统选举,得票率64.9% 。2012年5月7日举行总统就职典礼,普京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

三、米歇尔简介:

米歇尔·特梅尔(Michel Temer),男,出生于1940年9月23日,巴西政治家,现任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巴西民主运动党主席。圣保罗天主教大学法律博士、律师、教授、民主运动党人。

四、米歇尔简介:

中 文 名:唐纳德·特朗普

外 文 名:Donald Trump、Donald John Trump、Donald J.Trump、Trump

别 名:川普 川普老爹

国 籍:美国

出 生 地:美国纽约

出生日期:1946年6月14日

职 业:总统/商人/作家/主持人

毕业院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信 仰:基督教

现任妻子:梅兰娜·特朗普

政 党:共和党

唐纳德·特朗普曾经是美国最具知名度的房地产商之一,人称“地产之王”。依靠房地产和股市,特朗普拥有纽约、新泽西州、佛罗里达州等地黄金地段的房地产,并且创建“特朗普梭运航空”,也是新泽西州“将军”职业足球队老板。特朗普在风景怡人的城镇兴建数幢豪华大厦与别墅,还购买价值一亿美元的豪华游艇、此外还拥有私人飞机。

2016年11月9日,美国大选计票结果显示: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已达到270张选举人票,成为美国第45位总统。

五、安格拉·默克尔简介:

安格拉·默克尔,1954年7月17日出生于汉堡的一个牧师家庭,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德国政坛“铁娘子”,打破欧盟男性首脑一统天下局面的首位欧洲大国女性领导人,一个普通物理学家变身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

安格拉·默克尔 安格拉·默克尔. 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在2009年9月的大选中成功连任。 迪尔玛·罗塞夫 迪尔玛·罗塞夫 巴西总统 朱莉娅·艾琳·吉拉德 朱莉娅·艾琳·吉拉德 澳大利亚总理

默克尔苦口婆心,严肃警告:勿拿过去数月的成绩冒险!

德国总理默克尔2020年9月30日发表了一通有关疫情防控的讲话。这番讲话有别于以往默克尔的个人风格,语气更加强烈,甚至带有一些情绪。她警告民众,切勿在疫情大流行面前有丝毫大意。同时,她也对德国社会复苏、回到疫情前状态的前景充满信心。

默克尔是在一场有关联邦预算的联邦议院会议上发表了这番讲话。她发出紧急呼吁——“新冠大流行是前所未有的考验”,要求民众继续遵守防疫措施。只有当所有公民都遵守规定,才能避免德国进入第二次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封锁。

默克尔说:“我们需要和每个人谈谈。这取决于每个人。”默克尔此番在联邦议院的讲话,与疫情爆发初期的那次总理讲话非常相似。那一次德国进入全面封锁,总理的言辞和态度同样这般严肃而强烈。默克尔在讲话中花了很多时间,来解释前一天州长视频会议的决定。她强调了对私人场合聚会的防疫规定,强调了对餐厅堂食客人提供错误信息的处罚措施。

周二,联邦各州州长同默克尔进行了视频会议,就当下严峻的疫情发展商定了一系列新的严格举措。这些举措旨在加强疫情高发地区的防控力度,这些高发地区,在过去7天内均突破了每10万居民中出现50名新增感染者的红线。

默克尔希望所有公民能与家人、朋友、同事多谈谈防疫的工作。“我们如今能感觉到,大家对疫情的谨慎感在减弱。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渴望亲密的人际关系,渴望与朋友接触,渴望团结。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我认为我和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她指出:“但我们现在正在冒风险,代价是我们过去几个月取得的所有防疫成绩。到目前为止,德国能够安然度过危机,这都归功于许多公民的‘非凡的责任感’。”德国总理警告称,抗击新冠大流行是“一条漫长的赛道”。

随着寒冷季节的到来,人们不再能在户外度过太多时间,室内接触和相处时间的增多,无疑会给防疫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和变数。“我呼吁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遵守规定。作为这个社会的公民,让我们大家再次相互提醒注意。”

不过,让外界感到惊讶的是默克尔在目前严峻形势下的信心。她对德国社会恢复到疫情前充满信心,“我敢肯定,我们熟悉的生活终将回归。家庭将再度团聚庆祝,俱乐部、剧院、足球场将再度满座,那将是多么快乐!现在必须证明仍能保持耐心,采取理智行动,从而拯救我们的生活。”

政界名人有:毛泽东、希特勒、、朱德、丘吉尔、斯大林等等。

1.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2.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布劳瑙,1914年8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9月,加入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并担任党主席团委员,1921年7月,成为纳粹党元首,享有指挥一切的权力。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1933年上台成为德国元首。1938年3月11日,占领奥地利,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1939年到1941年相继占领了欧洲的14个国家,并且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变为自己的仆从国。

3.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1915年12月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琪瑞的护法战争。1921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

4.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

5.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苏联政治家,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希特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丘吉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大林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