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波斯奈特发表的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7:41:42

波斯奈特发表的博士论文

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出现 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 学校的课堂 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这种对各民族文学所作的比较研究,由于其研究的对象是彼此之间并无直接影响交流的各民族文学,恰如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被称为比较文学中的另一大类——“平行研究”。又由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倡与实施的,故又被称为“美国学派”。20世纪6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雷马克教授,其给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最被学界称道:“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这一定义,除了强调对并无相互影响或联系的各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也是比较文学外,它还提出了比较文学还应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或信仰等“表现领域”的关系研究,即被学界称之为“跨学科”研究,也属比较文学。如将心理学、生理学的“通感”说来研究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就可视为一种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了。对事物的繁多,如何描写?无声的景物又如何描绘?夜空的星星够多也够亮晶晶的了,诗人们又作过什么出色的抒写?而一般的批评家又作何评说?宋代诗人宋祁写的《玉楼春》中有“绿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形容无声杏子的茂盛。但明代的李渔却批评道:“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而宋代的大诗人苏轼则更进一层,他在《夜行观星》中写无声的星星也说“小星闹若沸”。同样,清代的大学士、总纂了《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也说此句不好,还批注为“似流星”。无独有偶的是,这种把无声的事物写成有声的佳句,在西方文学中也有:19世纪意大利诗人巴司古利(Pascoli,Giovanni,1855—1912),有句写星星的名句:“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象小鸡儿似的走动。”18世纪的圣·马丁(Saint Martin)也说:“听见发声的花朵,看见发光的音调。”以李渔、纪晓岚之见,这些写法都违背了常识,因为无声的繁星怎么可能有声呢?是写错了。但是,心理学与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觉会有“感觉挪移”的现象,叫“通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味觉往往可以打通、相交。颜色似有形象,冷暖会有重量,气味变有锋芒。如:臭气刺鼻,高音区响亮,颜色有冷色热色之别等。这些不是比喻,比喻是同类特征的扩大与缩小,而且不发生“感觉挪移”。同样,星星太多,此闪彼闪,影闹如沸水;红杏盛开在枝头,你红我更红,似乎在争闹一样。从通感来说,这正是作家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感知通感规律的记录,因此才成为千古流传并魅力不减的修辞佳句。无论是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或是跨学科研究,它们都是不同于通常的文学史、文学批评或文学理论的一种文学研究。这种被称作为比较文学的文学研究新兴学科,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即都是以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种更注重打破地理空间与学科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这种研究不是为了比优劣、赛高低,而是以世界文学与总体知识的视野,来参照比较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学和他者的外国文学,以构建更为科学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体系。因此,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顺应当今全球化进程的认识新天地。我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季羡林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人民日报》上著文,对什么是比较文学作过准确而又精当的回答:“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而到了20世纪末,英国女学者波斯奈特博士,在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一书的开头也说:“对什么是比较文学的简明回答是,比较文学是关于跨越两个以上文化的文本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对跨越了时空的两个以上文学相关模式的关系研究。”可见,跨国族界、跨语言界和跨学科界的比较文学,是一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兴人文学科,它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体系,自己的任务,自己的特点与要求。它是产生于各国文学文化交往的基础上,随之发展而成熟,并与当今全球化时代认识同步的文学研究综合性学科。

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 1、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出现 、 ? 186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 2、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文 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 学》 1887年 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 文学杂志》 1901年又创办 年又创办《 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 研究》 研究》 ? 3、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 学校的课堂 ? *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 1870年 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 比较文学讲座; 比较文学讲座; ? *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 同年,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 *1892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 1892年 了比较文学讲座。 了比较文学讲座。 ?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 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 获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 获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并于 1899年发表了 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 年发表了《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名著《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名著《十 九世纪文学主潮》 九世纪文学主潮》。 ? 代表人物: 三位奠基人 ? 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 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 ? 安 培“创建比较文学史” 创建比较文学史” ? 圣伯夫“理论上的肯定” 圣伯夫“理论上的肯定” ? ? ? ? 三 个 第一 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 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 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梅茨尔) 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梅茨尔) 第一本理论专著(波斯奈特) 第一本理论专著(波斯奈特)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 ,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 (1790~1870)。1953年7月,由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前身)创办。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继承他30年代创办老译文杂志的传统,刊物当时定名《译文》(月刊),并由鲁迅创办《译文》时的战友茅盾担任首任主编。1959年,刊物改名为《世界文学》。 求采纳

奈奎斯特发表的论文

信息是人类社会与物质、能量并列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出现飞跃的新质。对于信息,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但最简单的是把信息理解为消息。作为消息的消息,无论在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都普遍存在,它在人的交往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类对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已经有了现代意义。1924年奈奎斯特(Nyguist.H)发表了《影响电报速率因素的确定》一文,1928年哈特莱(Hartley,L.V.R) 发表了《信息传输》一文,启动了现代信息论的研究工作。1948-1949年,香农(Shannon,C.E)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噪声中通信》两篇权威性论文,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通常称之为香农信息论。 与此同时,柯切尔尼柯夫(В.А.Κомельников)、维纳(N.Wiener)在抗干扰和信号过滤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世纪7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微电子技术革命,为信息的数字化表达和建构提供了手段,信息开始作为独立的信息平台出现,从而引发了一场信息革命。信息平台的概念源自《信息化战争形态论》(董子峰著)一书。所谓信息平台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存在方式。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成为信息的载体,即“0-1”二进制系统所表达的数字化存在方式,这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二是基于数字化网络运行的信息系统,如互联网。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对信息的理解通常就是建立在信息平台这个意义上的。信息革命说到底是信息中介革命,数字化信息中介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新的中介系统。在数字化的信息空间里,信息作为信息的存在主体存在,出现了信息代码化、交往网络化、思维行为化等新的结构,这就形成了与作为消息的信息完全不同的两种信息运动,从而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具有了普遍的数字化意蕴。 信息平台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信息作为信息的存在主体存在,本身成为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信息”,这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二是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运行的信息系统,如CKISR指挥控制系统,这是信息平台的实物形态。信息平台的产生,在主客观之间嵌入了新的结构,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引发了当代的信息中介革命。

奈奎斯特科学家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的贡献及伟大成就如下:奈奎斯特对信号与系统这的贡献:1927年,奈奎斯特确定了如果对某带宽的有限时间连续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在抽样率达到一定数值时,根据这些抽样值可以在接收端准确地恢复原信号。为不使原波形产生“半波损失”,采样率至少应为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就是著名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奈奎斯特的伟大成就如下:作为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工程师,在热噪声(Johnson-Nyquist noise)和反馈放大器稳定性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早期的理论性工作是关于确定传输信息的需满足的带宽要求,在《贝尔系统技术》期刊上发表了《影响电报速度传输速度的因素》文章,为后来香农的信息论奠定了基础。

香农

香农被称为是“信息论之父”。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这一文章部分基于哈里·奈奎斯特和拉尔夫·哈特利先前的成果。在该文中,香农给出了信息熵(以下简称为“熵”)的定义:

这一定义可以用来推算传递经二进制编码后的原信息所需的信道带宽。熵度量的是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其中去除了由消息的固有结构所决定的部分,比如,语言结构的冗余性以及语言中字母、词的使用频度等统计特性。

扩展资料: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道编码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信息论的基本内容的应用包括无损数据压缩(如ZIP文件)、有损数据压缩(如MP3和JPEG)、信道编码(如数字用户线路(DSL))。这个领域处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神经科学和电机工程学的交叉点上。

信息论对航海家深空探测任务的成败、光盘的发明、手机的可行性、互联网的发展、语言学和人类感知的研究、对黑洞的了解,以及许多其他领域都影响深远。信息论的重要子领域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算法复杂性理论、算法信息论、信息论安全性和信息度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论

基尔奈博士发表的论文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作过中学教师,*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肯定,帝国教育部奖励他,但他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梦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学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他的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偏见”和“贫穷”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备,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不断获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击“偏见”。他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新知识,也得罪了不少以生理功能解释本能的生物学同行,他不怕人们指责自己没有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中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保持一致,他几乎是在忘却一切。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这成了他一生的至高理想和崇高劳动,他为此幸福与安慰。他将一切品质和才华汇集在这种精神之下,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奉献。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昆虫记》不仅仅浸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在晚年法布尔出版了《昆虫记》最后几卷,使他不但在法国赢得众多读者,即使在欧洲各国,在全世界《昆虫记》作者的大名也已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文学接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法国学术界和文学界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可惜没有等到诺贝尔委员会下决心授予他这仪大奖,这位歌颂昆虫的大诗人已经瞑目长逝了。 《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作家代表作: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法布尔大师生平》幼年——少年时代 1823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鲁那格山区的古老村落——撒·雷旺,村中的利卡尔老师为他取名为约翰·安利。父亲安东奥尼(生于1800年),母亲费克瓦尔(生于1805年)。 1825年(两岁)弟弟弗朗提力克出生。 1827年(3岁)由于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所以他从3岁一直到6岁,都寄养在玛拉邦村的祖父母家;这里是个大农家,有许多比他年长的小孩。他是个好奇心重,记忆力强的孩子,曾自我证实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树叶里的鸣虫是露螽。睡前最喜欢听祖母说故事,而寒冷的冬夜里则常抱着绵羊睡觉。 1830年(6岁)回到撒·雷旺村,进入利卡尔老师开办的私塾就读,上课中,常有小猪、小鸡会跑进教室觅食。由动物图书记下A、B、C……字母,对昆虫和草类产生兴趣,发现黑喉鸲的巢,取得巢中青蓝色的蛋,经神父劝说,把鸟蛋归还原处,为增加家庭收入,帮忙照看小鸭,负责赶到沼泽放养,因而发现沼泽中的生物和水晶,云母等矿石。 1833年(9岁)全家搬到罗德斯镇,父亲以经营咖啡店为生,进入王立学院,担任望弥撤仪式助手而免交学费。在学校期间,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喜欢读古罗马诗人维尔基里斯的诗。 1837年(13岁)父亲经营咖啡店失败,举家迁往托尔斯。进入埃斯基尔神学院。 1838年(14岁)父亲的生意再度失败,搬到蒙贝利市,又开了一间店,独自离家,以卖柠檬、做铁路工人等自立更生。曾用超过一日工资所得购买《鲁布尔诗集》,携至原野上阅读,以认识各种昆虫为最大乐事,第一次抓到欧洲云鳃金龟时,感到特别高兴。 卡尔班托拉时代 1839年(15岁)以公费生第一名考进亚威农师范学校。在学校住宿。由于上课内容太枯燥,常乘自习时间观察胡蜂的螫针、植物的果实或写诗,在雷·撒格尔的山丘上,第一次看到神圣粪金龟努力推粪的情景,内心感动不己。 1840年(16岁)因成绩退步被师长责骂而发愤图强,在两年内修完三年的学分,剩下的一年自由学习博物学,拉丁语和希腊语。 1842年(18岁)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卡尔班托拉小学的老师,年薪700法郎,因热心教学,深获好评。父亲经商失败,由蒙贝利市搬到波尔多镇。 1843年(19岁)上野外测量实习课时,由学生处得知涂壁花蜂。也由于这种蜂而开始阅读布兰歇、雷欧米尔等人著的《节肢动物志》,从此倾心“昆虫学”。 1844年(20岁)和同事玛利·凡雅尔(23岁)结婚。自己进修数学、物理、化学等。父亲的咖啡店又关闭,暂时在卡尔班托拉税务署工作。 1845年(21岁)长女艾莉沙贝特诞生。 1846年(22岁)艾莉莎贝特夭折。通过蒙贝利大学数学的入学资格考试。弟弟弗郎提力克成为小学老师。 1847年(23岁)取得蒙贝利大学数学学士。长男约翰诞生。 1848年(24岁)取得蒙贝利大学物理学学士。 长男约翰夭折。十分欣赏托斯内尔(法国文学家)有关鸟类的著述。希望能到大学教书,但苦无机会。 科西嘉时代 1849年(25岁)任职科西嘉阿杰格希欧国立高级中学的物理教师,年薪1800法郎。面对科西嘉丰富的大自然,开始研究动、植物。此外,他也十分热衷于数学。与植物学家鲁基亚一起攀登科西嘉的每座山采集植物。 1850年(26岁)次女安得蕾诞生。 1851年(27岁)托尔斯大学的博物学教授蒙肯·塔顿来到科西嘉,塔顿解剖蜗牛给法布尔看,发现他的资质优异而力劝他朝博物学努力,从此兴趣由数学转向博物学,立志成为博物学家。年底,因感染热病回到亚威农静养。鲁基亚在科西嘉因病猝逝。 1852年(28岁)恢复健康,回到阿杰格希欧中学。 亚威农时代 1853年(29岁)成为亚威农师范学校(日后改制为利塞·阿贝纽国立高级中学)物理助教,年薪1600法郎。三女阿莱亚诞生。 1854年(30岁)取得托尔斯大学博物学学士。 阅读雷恩·杜夫尔写的有关狩猎蜂——黄腰土栖蜂的论文后,决心研究昆虫生态,他的潜能像被点燃的薪柴,熊熊燃烧起来,在卡尔班托拉的悬崖上,研究狩猎象鼻虫的瘤土栖蜂,并更正杜夫尔的错误,发表更深入的论文。 1855年(31岁)四女克蕾儿诞生,陆续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观察豌豆蜀植物的花和果实》等与植物有关的论文。 1856年(32岁)以研究瘤土栖蜂而获得法国学士院的实验生理学奖。继续研究高鼻蜂、短翅芜青等昆虫,但因生活困苦,研究时间不多。兼任课外辅导、家庭教师等职,开始研究由茜草提炼染料。 1857年(33岁)5月21日,在条纹蜂的巢中发现短翅芜菁的幼虫,并发表《芜菁科昆虫的变态》论文,另外还发表了有关植物的论文。 1858年(34岁)得知没有财产就不可能成为大学教授后,全心投入茜草染料的研究。 1859年(35岁)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赞誉法布尔是一位“罕见的观察者”。 次男朱尔诞生。担任鲁基亚博物馆馆长。督察德留依到访,与植物学家杜拉寇尔结识,之后,又与住在亚威农的英国经济学家米勒相知,成为植物同好。 1862年(38岁)由安谢特出版小学用图书。认识巴黎出版社社长得拉克拉普,受到他的鼓肋,立志著述浅显易懂的科学读物。 1863年(39岁)三男爱弥尔诞生,德留依当上教育部部长。 1865年(41岁)登班杜山遇险,细菌学家巴斯德来访,交由得拉克拉普出版《天空》、《大地》等科学读物。 1866年(42岁)成功地由茜草直接抽取染料色素,受聘为亚威农师范学校物理教授。 1867年(43岁)对亚威农的贡献受肯定,获卡尼耶奖的奖金9000法郎。 1868年(44岁)由于教育部长德留依的推荐,获雷自旺·得努尔勋章,并拜谒拿破仑三世。担任夜间公开讲座的博物学,物理学讲师。将研究成功的茜草染料工业化。工厂成立不久,德国完成蒜硫胺的化学合成染料,茜草染料工业化的梦想因而破灭。公开讲座的授课方式遭保守的教育者、教会反对,遂辞退师范学校教职。 1869年(45岁)在保守派的策动下,德留依辞去教育部部长职位。 欧兰就时代 1870年(46岁)向米勒借贷,搬到欧兰就。抚养一家七口,负担沉重。幸好科学读物陆续出版,能一点一点还钱。 1871年(47岁)过着著书、观察昆虫的生活。这一年,因为发生德、法战争,无法按时取得版税和稿费,生活更加困苦。 1872年(48岁)由于德留依的介绍,化学家提马致赠显微镜。 1873年(49岁)米勒去世。被迫辞去鲁基亚博物馆馆长一职,向市长抗议。获巴黎爱护动物协会颁发银牌,有关数学、植物、物理的著作相继问市。 1877年(53岁)次男朱尔去世,把发现的三种蜂以“朱尔”的拉丁语“伏利渥司”分别命名为伏利渥司土栖蜂、伏利渥司高鼻蜂,伏利渥司穴蜂。 1878年(54)因朱尔的死,深受打击,身体也大不如前。感染肺炎几乎死去,幸以坚强的意志力度过难关。 完成《昆虫记》第1册(原稿内容包括:推粪球的神圣粪金龟、捕象鼻虫的瘤土栖蜂、捉短翅螽斯的兰格道格穴蜂……等)。 阿兰玛斯时代 1879年(55岁)因房东将欧兰就家门前的两排悬铃木砍掉,愤而搬家。在隆里尼村外找到理想中的家园,取名为“阿尔玛斯”(荒地的意思),阿尔玛斯的庭院中有很多耐旱、多刺的植物,是各种昆虫的乐园。4月3日由得拉克拉普的出版社发行《昆虫记)第1册。往后,大约每三年出版一册。 1880年(56岁)科学读物十分畅销,部分被指定为教科书。在阿尔斯庭院的枯叶堆里,发现大量的花潜金龟幼虫,于是开始研究观察他们的生活,退役军人法比那担任他的助手。 1881年(57岁)被指定为巴黎学士院的通讯会员(本地会员)。 1882年(58岁)《昆虫记》第2册出版。年迈的父亲搬来同住。 1885年(61岁)妻子玛莉去世(64岁)。三女阿莱亚女代母职,处理家务。开始以水彩描绘“蘑菇”图。 1887年(63岁)与出生隆里尼村的约瑟芬·都提尔(23岁)结婚。成为法国昆虫学会的通讯会员,并获赠同学会的得尔费斯奖。 1888年(64岁)约瑟芬产下四男波尔。 1889年(65岁)获法国学士院最高荣誉的布其·得尔蒙奖,获金10000法郎。 1890年(66岁)五女波丽奴诞生。 1891年(67岁)四女克蕾儿去世。 1892年(68岁)荣膺比利时昆虫学会荣誉会员。 1893年(69岁)父亲安东奥尼去世(93岁)。开始研究大天蛾不可思议的能力,发现雄蛾能从遥远的地方找到雌蛾,是因雌蛾发出的一种“讯息发散物”,亦即类似今日所谓的“荷尔蒙”,法布尔称蛾群聚集家中的5月6日为“大天蛾之夜”,曾将天牛的幼虫烤来吃,并发射大炮来测试蝉的听力。 1894年(70岁)荣膺法国昆虫学会荣誉会员。开始观察粪金龟、半人小粪金龟、鸟喙象鼻虫和大毒蝎的习性。 1895年(71岁)么女安娜诞生。 1897年(73岁)在阿尔玛斯家中自行教育三个年幼的孩子,妻子约瑟芬也一起听课。 1898年(74岁)次女安得蕾去世。 1899年(75岁)由于市面出现许多仿作,他写的科学读物不再被指定为教科书,版税因此减少,生活再度陷于困境。 1902年(78岁)为了抚养三个稚子,开始取出存放在出版社的版税和稿费,荣膺俄罗斯昆虫学会荣誉会员。 1905年(81岁)法国学士院颁发吉尼尔奖,获赠养老金3000法郎。 1907年(83岁)《昆虫记》第10册发行,可是销路不佳。学生勒格罗博士提出举办《昆虫记》出版30周年庆祝仪式,并发现法布尔老师的生活比他想像中还要清苦。 1908年(84岁)在布罗班斯诗人米斯托拉的努力下,法布尔的贡献受到肯定,获赠养老金1500法郎。 1909年(85岁)著《昆虫记》第11册(关于萤火虫、甘蓝菜上的青虫等的研究),身体己十分衰弱,出版诗集。获阿尔布“布罗班斯诗人”的荣衔。 1910年(86岁)4月3日,在米斯托拉的呼吁下,召集学生、友人、读者,举办庆祝仪式,订为“法布尔日”,《昆虫记》由此扬名于世,再度荣获雷自旺·得努尔勋章(比上一回更晋一级)和养老金两千法郎。获斯特克荷尔姆学士院所颁林内奖,收到由国内外寄来的许多捐款,除了地址不明的转赠贫苦人家外,其他全部致谢函退回。 1912年(88岁)妻子约瑟芬去世(48岁),由阿莱亚和修道院护士安东尼埃奴照顾。公共事业大臣提埃利来访。 1913年(89岁)波安卡雷总统来访,代表法国国民向法布尔致意。 1914年(90岁)三男爱弥尔和弟弟弗朗提力克相继去世。 1915年(91岁)5月,在家人扶持下,坐在椅子上绕庭院一周,最后一次巡视阿尔玛斯。10月7日,尿毒症加重。10月11日与世长辞。16日,葬于隆里尼墓园,有螳螂、蜗牛等前来送行。 1921年在鲁格罗国会议员的奔走努力下,政府买下阿尔玛斯,以巴黎自然史博物馆分馆——“阿尔玛斯·法布尔”名义保存下来,并聘请阿莱亚、波尔管理。 现在,管理此处的是皮那尔·提欧吉。 法布尔出生的家在撒·雷旺小学老师——卡巴尔达夫人的鼓吹下,也以博物馆型态保存至今

一九零六年,美国麻萨诸赛州州立医院丹甘‧马克吐加博士,举行了一项试验;他订制了一个病床,床脚连接在一具灵敏的台秤上。马克吐加博士安置一位濒临死亡的病人躺在上面,准备测量病人临终之际的体重变化。从病人在死亡以前三小时四时分,就开始记录病人体重的变化。起初病人的体重很正常地以每小时一盎斯的比例减少。那是由于呼吸而散发水分,和因流汗而从皮肤蒸发水分所致。不料三小时四十分之后,当病人断气的一刹那,台秤的指针一下子下降了许多。根据记录,那突然下降的重量,约有四分之三盎斯(约21克),和先前缓慢的减少,迥然不同。并且自那时以后指针就一直没有变动,换句话说:在那一瞬间,有四分之三盎斯重量的东西,从病人的身上离开而去。他经过了六次相同的试验,都发生同样的情形。而法国的神经病学家,安利‧巴拉迪博士经过长期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有了新的发现。就是:人在死前的刹那间,若及时用超速相机来拍摄的话,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现象出现在胶片内。在一九零七年四月,他的儿子不幸遭遇严重的车祸,当被送进医院面临死亡的刹那间,巴拉迪博士抓紧机会,用超速相机一连拍下数十张照片。结果,在冲洗之后,发现其中一张照片,里面有一团奇怪的白影。接着在同年的十月,他的妻子患重病濒临死亡边缘,他压抑住心中的悲伤,在妻子的病榻旁边,布置了最高度的摄影机。当他的妻子呼吸急促将断气之前,他就开始按动活门拍摄,然后每隔十五分钟,再拍摄一回。在他的妻子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他守候在病房,冷静地从事灵魂的拍照工作。事后,这些胶片被冲洗出来,结果拍摄到从尸体内逐渐冒升出来的白影。过了十年之后,有位希华特‧加林顿博士因为看到在伦敦圣汤姆斯医院服务的W‧J基尔奈博士发表的论文,说明以一种叫著“泰西亚柠”的染料染过的布幕,若用来透视人体,可以看到从人体散发出如雾一般,而且发亮的东西。於是加林顿博士订制了一套这种布幕,请求一位作医生的朋友给予帮助,将布幕送到一位病危少女的病房。他和医生从布幕后面透视那位垂死少女的动态,想不到他们竟然从布幕上看到从病人身体发散出像雾一般的东西,映成朦胧的光体;那一光体又开始变化,终于形成了躺在床上那位少女的影子。於是,一幕奇怪的情景在这时候发生了,那少女躺卧形状的影子慢慢地离开病床,向着天井方面上升。这种情景,使加林顿博士不禁惊奇呼叫一声:“啊!那影子从她的身体离开而去。”那一具微微发亮的影子,在空中像在游泳一般地飘向病房的一个角落,终于消失了。加林顿博士这时冲向病床,发现那位少女果然死了。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法布尔,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文学家,他终生对植物、生物,特别是昆虫的生活,进行了探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将大量亲身观察所得写成著名的10卷本的“观察手记”,又名“昆虫记”。这部昆虫记不仅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还倾注了他的感情和思想,因而既是一部具有独到见解的科学论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散文。鉴于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晚年斯德德哥尔摩科学院授予他最高的奖励:林奈奖章。人们称他“解放了科学”,“是学识渊博的博物学家,是在现代含义上最出色的当之无愧的诗人。”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作过中学教师,*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非常出色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肯定,帝国教育部奖励他,但他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梦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学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他的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偏见”和“贫穷”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备,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不断获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击“偏见”。他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新知识,也得罪了不少以生理功能解释本能的生物学同行,他不怕人们指责自己没有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中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保持一致,他几乎是在忘却一切。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这成了他一生的至高理想和崇高劳动,他为此幸福与安慰。他将一切品质和才华汇集在这种精神之下,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奉献。

1823年12月22日,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七岁那年,法布尔回到圣雷恩开始上学,但那一段儿时岁月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 1833年,法布尔一家来到了罗德兹,其父靠经营一家咖啡馆维持生计。四年后,一家人又移居到图卢兹。法布尔进了图卢兹的神学院,但中途退学,出外谋生,曾在铁路上做过工,也在市集上卖过柠檬。后来,他通过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选拔考试,获得奖学金,并在三年的学习后获得了高等学校文凭。 毕业后,时年十九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 1849年,他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阿维尼翁的植物学家勒基安向他传授了自己的学识。此后,他又跟随着莫坎-唐通四处采集花草标本,这位博学多才的良师为法布尔后来成为博物学家、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53年,法布尔重返法国大陆,受聘于阿维尼翁的一所学校,并举家迁进了圣-多米尼克街区的染匠街一所简朴的住宅里。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当时法国士兵军裤上的红色,便来自于茜草粉末。1860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 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于是,他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 在这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后来长达十卷的《昆虫记》中的第一卷。期间,他多次与好友一同到万度山采集植物标本。此外,他还结识了英国哲学家米尔,但米尔英年早逝,两人酝酿的计划“沃克吕兹植被大观”因此夭折。同时,一大不幸降临到法布尔身上:他共有六个孩子,其中惟一与父亲兴趣相投、热爱观察大自然的儿子儒勒年仅十六岁便离开了人世。此后,法布尔将发现的几种植物献给早逝的儒勒,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对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尔的爱好之一。1878年,他曾以沃克吕兹的真菌为主题写下许多精彩的学术文章。他对块菰的研究也十分详尽,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们声称能从真正的块菰中品出他笔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如今,这所故居已经成为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有着浓郁普罗旺斯风情的植物园中。 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法布尔虽然获得了许多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德国作家荣格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诗人马拉美、普罗旺斯文学家鲁玛尼耶等。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当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时,不少学者、文学家们纷纷前去拜访他。法布尔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国哲学家米尔等学者,但与他们的通信并不频繁。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将法布尔举荐给拿破仑三世,后者授予他荣誉勋位勋章。法国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莱途经塞利尼昂,特意绕道荒石园向他致意。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 “牛虻诗人”,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1915年,将一生奉献给昆虫研究的学者法布尔逝世了,享年九十二岁,他在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然而他仅有的几张照片,以及他所留下的朴实优美的文字,仍能让读者们瞥见这位学者的身影:一位和蔼老者,鹤发童颜,目光敏锐而纯真,一副法国南部乡间的朴素打扮,头戴宽边遮阳帽,脖系方巾,手里握着他的宝贝捕虫网;不用开口,他嘴边常挂着的舒心微笑,就仿佛已经在邀请您进入他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原著书名可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绝大部分完成于荒石园。1878年第一卷发行,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卷。 原著内容如其名,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作者数十年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但《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首先,它并不以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惟一目的。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这是一般学术文章中所没有的,但却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不同于许多文学作品的是,《昆虫记》不是作家笔下创造出来的世界,所叙述的事件都来自于他对昆虫生活的直接观察,有时甚至是某种昆虫习性的细枝末节。其次,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本书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恰到好处的描绘,令读者融入了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作者在描写中使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除了《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想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作品中的理性成分体现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法布尔在对昆虫的观察研究中,反复试验,并考证多方资料,对主流学术观点敢于质疑,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竭尽自己之所能对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和补充,对自己的观察结果不轻易下定论,同时表明自己的怀疑态度与自身的局限。他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 这部作品中的感性成分,不仅反映在作品的内容与语言表达上,甚至还反映在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从行文来看,作品充满了拟人化的昆虫生活,从用人类着装来形容昆虫的外部特征,到用婚礼来象征昆虫求偶交配的过程,再到对它们在自然界所做贡献的歌颂,作者的情感随着昆虫的命运而变化。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这正符合了“回忆”二字,充满了人情味。而作者在研究与思考过程中,使用野外实验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活着的昆虫,悉心观察生命,这与解剖分类相比,本身就带上了感性的色彩。他在许多观察之后的想法也无不与生命有关,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上。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学的理性就是得到了这种感性的支持,才能持续下去。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表现,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作品或一般科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那么严格来说,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专业的标准来衡量,法布尔是个博物学家,“非专业”的昆虫学家;其文学手法也不能超越当时所有卓越的文学作品。在作品中,人作为观察者,用文学的笔调让昆虫带上了“人性”的色彩,却不足以成为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专著。总之,单独从昆虫学、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是有局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承认,将科学研究成果与文学写作相结合,历史上并非只有法布尔一人。然而,《昆虫记》以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极大的影响与声誉。 《昆虫记》并非刻意写就,而是作者自得其乐地观察与写作的成果。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调: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无时无刻地反映出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朴实清贫,但宁静美好的乡间生活。他留下的观察记录是不变的,但给读者的思索却是灵活可变的,他没有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给读者带去了知识、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昆虫记》原著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读书界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昆虫记》的摘译本、缩编本,甚至全译本。 本译本从原著的十卷中选取部分章节,主角都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昆虫,如蚂蚁、蝴蝶、蟋蟀、蜘蛛等,并且特别集中了原著中文学性、可读性较强的片断。《昆虫记》原著长达十卷,每一卷均由许多章节组成,每一种昆虫所占的篇幅不尽相同,而且有关不同昆虫的章节之间并无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它不同于小说,不受情节的局限。这种结构体裁,决定了精选本仍然能葆有原作的风格与趣味。此外,节选本精练的篇幅,也可以使读者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以轻松的心情享受阅读的快乐。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两位译者共同完成。《蝗虫》、《蟹蛛》、《彩带圆网蛛》、《蟋蟀》、《胡蜂》、《绿蝈蝈儿》、《朗格多克蝎子》、《萤火虫》等章节由刘莹莹译出;《迷宫蛛》、《克罗多蛛》、《黑腹狼蛛》、《蝉》、《红蚂蚁》、《螳螂》、《大孔雀蝶》、《小条纹蝶》等章节由王琪译出。全部译文由陈伟先生细心修改订正,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忠实法文原著的整体风貌和表达特色。

西蒙波特发表的论文

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与合作者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他们发现,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通过长期训练,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与5.3。

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学习的十年定律(10 years rule),西蒙推测, 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当时间来到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移民美国。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

随着西蒙老去,艾利克森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越来越多。1993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

这个研究成果被格拉德威尔(Malcolm T.Gladwell)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2009,P26)中引用。书中原文是这么说的:

《异类》演绎出的1万小时定律,从此1万小时定律一举成名。

第一,关于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源自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两个概念:①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改变速度)的原因。又根据加速度定义 ,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②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第二,关于速度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位移随着时间的变化率。第三,关于能量概念。能量,乃物理学中描写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一个量,就是使物体动或变的力所做的功。一个系统的能量可以被定义为从一个被定义的零能量的状态转换为该系统现状的功的总和。一个系统到底有多少能量,在物理中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它随着对这个系统的描写而变换。能既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自行消失,而只可由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即宇宙中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这样发现的: 物质不灭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物质不灭定律只是说明了在燃烧过程中物质不灭,至于在燃烧过程中发出的光和热,这些能量从哪儿来的,又跑到哪儿去了,它并没有回答。 也就是说,在这里涉及燃烧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能量是不是守恒? 这事儿得从意大利物理学家西蒙·斯台文在1586年出版的一本力学专著说起。在这本著作里,斯台文用铁的事实,批驳了著名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两个物体从高处落下来,重的物体先着地,轻的物体后落地。千百年来,谁也没有怀疑过亚里士多德的话,以为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会计员出身的斯台文在他的著作中,却详细记述了他的实验: “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实验是这样的:让我们拿两只铅球,其中一只比另一只重10倍,把它们从30英尺的高度同时丢下来,落在一块木板或者是什么可以发生清晰响声的东西上面,那么,我们会看出轻铅球并不需要比重铅球10倍的时间,而是同时落到木板上,因此它们发出的声音听上去就像是一个声音一样。”[50] 斯台文以不可辩驳的实验,证明了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错了!在科学上,所尊重的只是实践,而不尊崇任何偶像! 不久,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继续钻研这一个问题,又进一步发现:落下来的物体的速度,是随着时间而均匀地增加的。如果把一个从10米高处落下的物体抛回10米的高度,那么,抛出的速度正好等于物体从10米高处快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伽利略把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mv)称为“动量”。他认为物体的动量是守恒的。 伽利略只是作了初步的探索。 到了1824年,法国的一位20多岁的青年工程师萨迪·卡诺(1796—1832),十分起劲地研究着蒸汽机。卡诺虔诚地信仰热素学说,以为物体之所以热,是因为含有“热素”的缘故。卡诺从对蒸汽机的研究中,认为在蒸汽机工作时,热素的量——热量并没有减少,总热量是不变有,只不过从高温的地方“流”到了低温的地方,仿佛水从高处流到低处,推动了水轮机工作,而水的总量并没有减少。正因为这样,恩格斯认为,“萨迪·卡诺是第一个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即能量守恒问题——编著者注)的人”[51],然而,“阻碍他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事实材料的不足,而只是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理论”[52]。 到了1830年,卡诺在实践中发现热素理论错了,在他的笔记中曾这样写道: “热不是别的东西,……它是一种运动。” “动力(能量)是自然界的一个不变量,准确地说,它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可惜的是,过了两年——卡诺还只36岁,竟不幸死去。他的这些笔记,直到他死后40多年,才被人们所发现! 也就在这时候,一位德国的青年医生罗伯特·迈尔(1814—1878)开始钻研这个问题。当时,迈尔在一艘远洋轮船上担任船医。他发现,当船在热带航行时,从病人静脉中抽出来的血液,要比在欧洲时更红一些。这是为什么呢?迈尔想,大约是热带气温高,人体消耗的热量少,于是血液从人体中吸收的养料也比较少;养料在血液中氧化减少,所以静脉中含氧比较多,于是颜色就红一些。迈尔从中得到启发,懂得养料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他认为,有多少化学能,就只能转化为多少热能,转化时能量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1814年,年仅27岁的迈尔大胆地写了一篇论文《关于非生物界各种力的意见》,明确地提出能量“无不生有,有不变无”,认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但是转化前后的总能量是守恒的。 迈尔把论文寄给了当时的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德国《物理学和化学年鉴》杂志。这家杂志的主编波根道夫对这位“无名小卒”的来稿理也不理,不仅不发表,连原稿都没有退还给他。 迈尔并不灰心,坚信真理在他手中。迈尔又写了几篇论文,更加明确地论述了能量守恒的原理。这些论文寄出去以后,仍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迈尔没办法,到后来,他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在一家杂志上自费发表了论文。 谁知论文的发表,给迈尔招来了灾难。当时那些科学界的权威们满脑子是“热素”、“燃素”之类神秘的“素”,把迈尔的理论视为“邪说异端”。于是,有人造谣说迈尔患了精神病,才写出那样胡说八道的文章,竟然把迈尔关进了疯人院! 无独有偶。在英国,一位名叫焦耳的青年酿酒商人,利用业余时间,对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发热现象,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840年,年仅22岁的焦耳发表了论文《论伏打电所产生的热》,提出了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的一条定律: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同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强度平方的乘积成正比。在这里,焦耳不仅指出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而且以精确的数学公式表明了转换规律。 过了3年,焦耳又发表了论文《论磁电的热量效应和热的机械值》,清楚地指出:“那里消耗了机械力,总能得到相当的热。”焦耳以自己精确的实验为依据,说明“使一磅水增加1°F的热量等于把770磅[53]物体提高1英尺的机械功。” 焦耳的论文同样被当时的科学界权威们嗤之以鼻,不予理睬。然而,焦耳是个勇往直前的年青人,他坚持做了大量的实验,以精确的数据有力地说明各种能量在转化时确实是守恒的。这些精确的实验,是无法抹煞的!经过整整10年的奋战,焦耳接二连三地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这才逐渐引起了各国科学界的重视。 与此同时,许多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各自独立地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 丹麦28岁的科学家柯尔丁(1815—1888),通过对摩擦生热现象的研究,写成了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论文,送给哥本哈根科学院。 1847年,德国年仅26岁的军医赫尔曼·赫尔姆霍茨(1821—1894)写了论文《论力的守恒》,阐述能量守恒的思想。他的论文寄到《物理学和化学年鉴》杂志,同样被主编波根道夫所压制,没有发表。后来,赫尔姆霍茨自费印刷了这篇论文。 1842年,英国31岁的律师格罗夫(1811—1896),也独立地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就这样,在一批年青的、各种职业的业余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终于用排炮轰开了那些科学界“权威人士”的顽固脑壳,使他们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承认了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又一重要定律。 恩格斯把能量守恒定律作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之一,热烈地赞颂它: “第一是由热的机械当量的发现(罗伯特·迈尔、焦耳和柯尔丁)所导致的能量转化的证明。自然界中所有无数起作用的原因,过去一直被看作一种神秘的不可解释的存在物,即所谓力——机械力、热、放射(光和辐射热)、电、磁、化学化合力和分解力,现在都已经证明是同一种能(即运动)的特殊形式,即存在方式;我们不仅可以证明,它在自然界中经常从一种形式转化到另一种形式,而且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中实现这种转化,使某一形式的一定量的能总是相当于另一形式的一定量的能。……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

特斯拉发表的论文

如果说科学是拉动人类发展的马车,那么科学家则是驾驭这匹马车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人类才有了发展的方向以及源源不断的动力。

纵览人类科学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名字耳熟能详,例如彻底改变人们时空观的爱因斯坦、为诸多科学领域奠定了基础的牛顿,以及发现物种间演化规律的达尔文等等。

而在这众多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中,有一位科学家可以说非常的特殊,因为许多人将他称为“接近神的男人”,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一生争议不断,甚至在他去世之后这种争议不仅没有渐渐停息,反而是愈演愈烈。

然而争议抹不掉他对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所发明并改造的现代交流电系统,让全人类都能用到了廉价实惠的电能,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社会和文明的整体进步。

那么尼古拉·特斯拉为什么会被有许人称为接近神的男人呢?就是因为他在现代交流电系统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就来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以至于被人们称为接近神的男人。

1911年,尼古拉·特斯拉对外发表了数篇论文,文中提到了一种哪怕是现在看来都非常科幻的东西——反重力飞行器。

这种飞行器使用的飞行原理并不是常规的空气动力,推进也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化学燃料,可以说完全超脱了正常飞行器的范畴。

由于尼古拉·特斯拉并未在论文中给出详细的设计原理,仅用寥寥数句话和一些简笔画对这种飞行器进行了介绍,所以当然没有人相信他的这种设计,甚至许多人直言这种飞行器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而百年后这个说法就被彻底推翻了。因为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尼古拉·特斯拉设计的飞行器是个超导体,那么的确能够达到描述的飞行状态。

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个巨型磁场,而超导体在特殊情况下具有零电阻效应,也就是说电磁经过超导体不会有任何的损耗,从而形成强大的电流,继而形成强大的磁场,在这种磁场下可以实现悬浮。

而超导体具有的这一特性,在可预见的未来必然会引起人类交通工具的革命,使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知道超导体这种特性在尼古拉·特斯拉时代并未被发现,而他却早一步知道了这种特性,甚至利用这种特性构想出了非常科幻的飞行器,那么从这点来看,是不是能够被称为接近神的男人呢?

不仅是非常科幻的反重力飞行器,尼古拉·特斯拉还设计了一种非常科幻的武器——死光武器。

许多人认为死光武器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但是根据许多好事者的调查,死光武器可能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因为尼古拉·特斯拉在1935年5月16号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技术——“在自然媒介下投射集中能量的新技术”。

因为尼古拉·特斯拉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电磁,所以许多人认为这项技术中的“集中能量”其实指的就是激光,所以这个有些奇怪的新技术其实就是传说中的死光武器。

事实上,早在这篇论文发表之前,尼古拉·特斯拉在一次采访时就曾声称,他在一次电磁实验中发现,只要调整某些特定的参数,那么被聚集起来的电束将具有巨大的威力。

正是这两个线索相结合,人们才认为尼古拉·特斯拉早已制造出这种神秘的死光武器,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能够颠覆战局的武器被隐藏了起来。

如果你认为仅依靠死光武器和反重力飞行器,就奠定了尼古拉·特斯拉接近“神”的称号,那么说明你一点也不了解他。

1898年,为了测试新发明的“振荡器”,尼古拉·特斯拉在东休斯敦大街46号做了一个实验。

在这次的实验中,由于“振荡器”的威力惊人,实验室周围许多楼房出现了晃动、坍塌等情况,尼古拉·特斯拉遭到了警方的警告。

在没隔多久的采访中,尼古拉·特斯拉更是语出惊人,表示只要自己愿意,那么摧毁布鲁克林大桥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要知道布鲁克林大桥长1834米,高41米,许多人并不相信他有这样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尼古拉·特斯拉并未说谎,因为在1912年的时候,尼古拉·特斯拉用振荡器成功将一个十层楼高的稳固钢架解体。

而1935年的那次实验,更是被许多人控告想要摧毁半个纽约城。不过也正是这次实验,“特斯拉效应”才会被人们普遍知晓。

让人遗憾的是,直到尼古拉·特斯拉去世,这个威力巨大的“振荡器”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以上就是尼古拉·特斯拉能够“封神”的原因之一。当然了,虽然每个科学家都是人类的财富,但是他们肯定也不希望自己身后被过分拔高,尤其对于尼古拉·特斯拉来说,如果他真的在乎这些名利,那么当初也就不会将交流电专利免费给公众使用。

特斯拉:交流电,特斯拉电圈。牛顿:万有引力。

后世科学家有三个猜测,第一个猜测是他研究出反重力飞船,第二个猜测是他制造出死光武器,第三个猜测是他找到了将地球炸成两半的方法。第四个猜测是他这个手稿里面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尼古拉·特斯拉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那些消失的手稿据说是被CIA拿走了,因为这些科学研究要是成真了,会带来不少经济利益,但是这一点还是猜测,不能证实。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