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奈奎斯特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2:47:46

奈奎斯特发表的论文

信息是人类社会与物质、能量并列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出现飞跃的新质。对于信息,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但最简单的是把信息理解为消息。作为消息的消息,无论在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都普遍存在,它在人的交往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类对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已经有了现代意义。1924年奈奎斯特(Nyguist.H)发表了《影响电报速率因素的确定》一文,1928年哈特莱(Hartley,L.V.R) 发表了《信息传输》一文,启动了现代信息论的研究工作。1948-1949年,香农(Shannon,C.E)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噪声中通信》两篇权威性论文,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通常称之为香农信息论。 与此同时,柯切尔尼柯夫(В.А.Κомельников)、维纳(N.Wiener)在抗干扰和信号过滤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世纪7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微电子技术革命,为信息的数字化表达和建构提供了手段,信息开始作为独立的信息平台出现,从而引发了一场信息革命。信息平台的概念源自《信息化战争形态论》(董子峰著)一书。所谓信息平台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存在方式。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成为信息的载体,即“0-1”二进制系统所表达的数字化存在方式,这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二是基于数字化网络运行的信息系统,如互联网。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对信息的理解通常就是建立在信息平台这个意义上的。信息革命说到底是信息中介革命,数字化信息中介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新的中介系统。在数字化的信息空间里,信息作为信息的存在主体存在,出现了信息代码化、交往网络化、思维行为化等新的结构,这就形成了与作为消息的信息完全不同的两种信息运动,从而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具有了普遍的数字化意蕴。 信息平台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信息作为信息的存在主体存在,本身成为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信息”,这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二是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运行的信息系统,如CKISR指挥控制系统,这是信息平台的实物形态。信息平台的产生,在主客观之间嵌入了新的结构,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引发了当代的信息中介革命。

奈奎斯特科学家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的贡献及伟大成就如下:奈奎斯特对信号与系统这的贡献:1927年,奈奎斯特确定了如果对某带宽的有限时间连续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在抽样率达到一定数值时,根据这些抽样值可以在接收端准确地恢复原信号。为不使原波形产生“半波损失”,采样率至少应为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就是著名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奈奎斯特的伟大成就如下:作为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工程师,在热噪声(Johnson-Nyquist noise)和反馈放大器稳定性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早期的理论性工作是关于确定传输信息的需满足的带宽要求,在《贝尔系统技术》期刊上发表了《影响电报速度传输速度的因素》文章,为后来香农的信息论奠定了基础。

香农

香农被称为是“信息论之父”。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这一文章部分基于哈里·奈奎斯特和拉尔夫·哈特利先前的成果。在该文中,香农给出了信息熵(以下简称为“熵”)的定义:

这一定义可以用来推算传递经二进制编码后的原信息所需的信道带宽。熵度量的是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其中去除了由消息的固有结构所决定的部分,比如,语言结构的冗余性以及语言中字母、词的使用频度等统计特性。

扩展资料: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道编码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信息论的基本内容的应用包括无损数据压缩(如ZIP文件)、有损数据压缩(如MP3和JPEG)、信道编码(如数字用户线路(DSL))。这个领域处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神经科学和电机工程学的交叉点上。

信息论对航海家深空探测任务的成败、光盘的发明、手机的可行性、互联网的发展、语言学和人类感知的研究、对黑洞的了解,以及许多其他领域都影响深远。信息论的重要子领域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算法复杂性理论、算法信息论、信息论安全性和信息度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论

波斯奈特发表的博士论文

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出现 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 学校的课堂 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这种对各民族文学所作的比较研究,由于其研究的对象是彼此之间并无直接影响交流的各民族文学,恰如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被称为比较文学中的另一大类——“平行研究”。又由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倡与实施的,故又被称为“美国学派”。20世纪6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雷马克教授,其给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最被学界称道:“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这一定义,除了强调对并无相互影响或联系的各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也是比较文学外,它还提出了比较文学还应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或信仰等“表现领域”的关系研究,即被学界称之为“跨学科”研究,也属比较文学。如将心理学、生理学的“通感”说来研究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就可视为一种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了。对事物的繁多,如何描写?无声的景物又如何描绘?夜空的星星够多也够亮晶晶的了,诗人们又作过什么出色的抒写?而一般的批评家又作何评说?宋代诗人宋祁写的《玉楼春》中有“绿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形容无声杏子的茂盛。但明代的李渔却批评道:“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而宋代的大诗人苏轼则更进一层,他在《夜行观星》中写无声的星星也说“小星闹若沸”。同样,清代的大学士、总纂了《四库全书》的纪晓岚也说此句不好,还批注为“似流星”。无独有偶的是,这种把无声的事物写成有声的佳句,在西方文学中也有:19世纪意大利诗人巴司古利(Pascoli,Giovanni,1855—1912),有句写星星的名句:“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象小鸡儿似的走动。”18世纪的圣·马丁(Saint Martin)也说:“听见发声的花朵,看见发光的音调。”以李渔、纪晓岚之见,这些写法都违背了常识,因为无声的繁星怎么可能有声呢?是写错了。但是,心理学与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觉会有“感觉挪移”的现象,叫“通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味觉往往可以打通、相交。颜色似有形象,冷暖会有重量,气味变有锋芒。如:臭气刺鼻,高音区响亮,颜色有冷色热色之别等。这些不是比喻,比喻是同类特征的扩大与缩小,而且不发生“感觉挪移”。同样,星星太多,此闪彼闪,影闹如沸水;红杏盛开在枝头,你红我更红,似乎在争闹一样。从通感来说,这正是作家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感知通感规律的记录,因此才成为千古流传并魅力不减的修辞佳句。无论是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或是跨学科研究,它们都是不同于通常的文学史、文学批评或文学理论的一种文学研究。这种被称作为比较文学的文学研究新兴学科,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即都是以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种更注重打破地理空间与学科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这种研究不是为了比优劣、赛高低,而是以世界文学与总体知识的视野,来参照比较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学和他者的外国文学,以构建更为科学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体系。因此,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顺应当今全球化进程的认识新天地。我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季羡林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人民日报》上著文,对什么是比较文学作过准确而又精当的回答:“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而到了20世纪末,英国女学者波斯奈特博士,在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一书的开头也说:“对什么是比较文学的简明回答是,比较文学是关于跨越两个以上文化的文本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对跨越了时空的两个以上文学相关模式的关系研究。”可见,跨国族界、跨语言界和跨学科界的比较文学,是一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兴人文学科,它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体系,自己的任务,自己的特点与要求。它是产生于各国文学文化交往的基础上,随之发展而成熟,并与当今全球化时代认识同步的文学研究综合性学科。

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 1、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出现 、 ? 186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 2、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文 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 学》 1887年 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 文学杂志》 1901年又创办 年又创办《 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 研究》 研究》 ? 3、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 学校的课堂 ? *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 1870年 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 比较文学讲座; 比较文学讲座; ? *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 同年,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 *1892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 1892年 了比较文学讲座。 了比较文学讲座。 ?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 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 获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 获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并于 1899年发表了 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 年发表了《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名著《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名著《十 九世纪文学主潮》 九世纪文学主潮》。 ? 代表人物: 三位奠基人 ? 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 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 ? 安 培“创建比较文学史” 创建比较文学史” ? 圣伯夫“理论上的肯定” 圣伯夫“理论上的肯定” ? ? ? ? 三 个 第一 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 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 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梅茨尔) 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梅茨尔) 第一本理论专著(波斯奈特) 第一本理论专著(波斯奈特)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 ,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 (1790~1870)。1953年7月,由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前身)创办。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继承他30年代创办老译文杂志的传统,刊物当时定名《译文》(月刊),并由鲁迅创办《译文》时的战友茅盾担任首任主编。1959年,刊物改名为《世界文学》。 求采纳

雷夫艾斯奎斯发表的论文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是全美惟一获得总统颁发“国家艺术奖章”,以及四任总统召见的老师。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1992年“全美最佳师奖”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善待生命奖”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每目新闻》则誉他为“当代的梭罗”。25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该校位于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他独创的阅读、数学、艺术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雷夫老师还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培养学生的人格,其中提出的“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独”不谋而合。在这种引导下,孩子们的品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谦逊有礼而且诚实善良。他们长大后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就读,还经常返回第56号教室捐款、做义工,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的佳话。

辅食育儿电子书

链接:

提取码:d7g0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早期教育就在于两个字:引导。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孩子,只要家长付出了,孩子会给您答案的。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刻意。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教育同行用心品读的教育书。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结合理论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他设立的“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质的教学成绩,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学生,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是雷夫老师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雷夫老师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

第十名:书 名:《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教》作 者:斯坦利.I.格林斯潘 杰奎琳.萨蒙/著 姚云竹译美国当代最知名的儿童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因而他们在使用感官、身体和应对世界的方式上千差万别。本书描述了五种不同基本人格类型:高度敏感、沉迷自我、叛逆、注意力不集中、攻击型儿童,通过向父母提供一种顺应儿女特定个性时能够用得上的一般理论,也提出了针对更极端问题给出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引导父母从孩子身上学到东西并帮助他们。第九名:《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世界史》作 者:陈磊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通过手绘和故事,作者陈磊就捋出清晰的中国历史大脉络:春秋战国像个班级;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里多败家;大唐盛世开门红……还有简到崩溃的极简欧洲史、美国往事三部曲、一口气就能读完的日本史、肌肉猛男斯巴达300勇士、酷炫无比的加勒比海盗……。看半小时漫画,通五千年历史,用漫画解读历史,每三秒让你笑翻一次,而你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不知不觉已经通晓了历史。第八名:书 名:《走在孩子的后面》作 者:蔡兴蓉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家教老师的观察笔记,讲述了60多个孩子的真实教育故事,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如何面对这一代孩子。作者从家教老师的特殊视角,以卧底精神和文学手法,揭秘新一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真实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实,读来令人触目惊心、感慨万千。书中还记录了作者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教育尝试,以及许多优秀家长的教育良方,可为教师和家长提供诸多启迪。第七名:书 名:《超脑力高效学习法》作 者:金哲思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达尔文说过:“一切只是种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学习不得法,则事倍功半。一些家长、老师以及学生都为学习效率低下问题困惑和迷茫,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学习成绩不完全有智商决定,掌握技巧才是最重要的。第六名:书 名:《傅雷家书》作 者:傅雷、傅聪、朱梅馥著 傅敏编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打拼经历、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内容偏重“人伦日用”,突出傅雷“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做人”准则,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它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学子在阅读中理解父辈、增进沟通。第五名:书 名:《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 者:尹建莉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内容简介:本文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在文字结构上遵循“发现问题(problem)、提出问题(question)、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认知规律,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第四名:《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作 者:[美]罗恩理查德(Ron Ritchhart)[美]马克丘奇(Mark Church)[美]卡琳莫里森(Karin Morrison)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经过10年全球广泛的实践与研究,跨越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涉及美国、新西兰、瑞典、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的公立、私立学校,提出了思维透明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将思考的过程传递给老师,教师挖掘学生的思考潜力,从而提高课堂和学习的效率。本书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巧妙的教学活动、创新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习的自主性。第三名:大师谈儿童习惯培养·大师讲坛系列2009年5月1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从众多的大师著作中选出具有一定高度的教育美文,融故事性和哲理性于一体。阅读这本书,读者会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心智的快乐,从而多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第二名:《洛克菲勒给儿女的忠告》 作 者:[美]克莱贝尔 布兰纳克 王雪 魏楚豫 译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洛克菲勒是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本书详细的讲到他为子女们设计的完美的人生计划,对于子女在学习、交友、处理人际关系等方便给予了温情的忠告,当儿女踏入商界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营、投资、理财方面给予他们忠实的指导。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第一名:书 名:《哈佛家训》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内容简介:通过这本书,每个家长够可以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品味哈佛教育精华,帮助他们在成功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对于孩子来说,书中没有冗长的说教,对于成人来说,没有累赘的语言。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哈佛家训的净化,从人生哲学、优秀品质、杰出本领、,人性弱点等多个角度,充分诠释了哈佛大学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选择,自我塑造,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斯拉发表的论文

如果说科学是拉动人类发展的马车,那么科学家则是驾驭这匹马车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人类才有了发展的方向以及源源不断的动力。

纵览人类科学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名字耳熟能详,例如彻底改变人们时空观的爱因斯坦、为诸多科学领域奠定了基础的牛顿,以及发现物种间演化规律的达尔文等等。

而在这众多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中,有一位科学家可以说非常的特殊,因为许多人将他称为“接近神的男人”,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一生争议不断,甚至在他去世之后这种争议不仅没有渐渐停息,反而是愈演愈烈。

然而争议抹不掉他对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所发明并改造的现代交流电系统,让全人类都能用到了廉价实惠的电能,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社会和文明的整体进步。

那么尼古拉·特斯拉为什么会被有许人称为接近神的男人呢?就是因为他在现代交流电系统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就来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以至于被人们称为接近神的男人。

1911年,尼古拉·特斯拉对外发表了数篇论文,文中提到了一种哪怕是现在看来都非常科幻的东西——反重力飞行器。

这种飞行器使用的飞行原理并不是常规的空气动力,推进也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化学燃料,可以说完全超脱了正常飞行器的范畴。

由于尼古拉·特斯拉并未在论文中给出详细的设计原理,仅用寥寥数句话和一些简笔画对这种飞行器进行了介绍,所以当然没有人相信他的这种设计,甚至许多人直言这种飞行器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而百年后这个说法就被彻底推翻了。因为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尼古拉·特斯拉设计的飞行器是个超导体,那么的确能够达到描述的飞行状态。

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个巨型磁场,而超导体在特殊情况下具有零电阻效应,也就是说电磁经过超导体不会有任何的损耗,从而形成强大的电流,继而形成强大的磁场,在这种磁场下可以实现悬浮。

而超导体具有的这一特性,在可预见的未来必然会引起人类交通工具的革命,使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知道超导体这种特性在尼古拉·特斯拉时代并未被发现,而他却早一步知道了这种特性,甚至利用这种特性构想出了非常科幻的飞行器,那么从这点来看,是不是能够被称为接近神的男人呢?

不仅是非常科幻的反重力飞行器,尼古拉·特斯拉还设计了一种非常科幻的武器——死光武器。

许多人认为死光武器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但是根据许多好事者的调查,死光武器可能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因为尼古拉·特斯拉在1935年5月16号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技术——“在自然媒介下投射集中能量的新技术”。

因为尼古拉·特斯拉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电磁,所以许多人认为这项技术中的“集中能量”其实指的就是激光,所以这个有些奇怪的新技术其实就是传说中的死光武器。

事实上,早在这篇论文发表之前,尼古拉·特斯拉在一次采访时就曾声称,他在一次电磁实验中发现,只要调整某些特定的参数,那么被聚集起来的电束将具有巨大的威力。

正是这两个线索相结合,人们才认为尼古拉·特斯拉早已制造出这种神秘的死光武器,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能够颠覆战局的武器被隐藏了起来。

如果你认为仅依靠死光武器和反重力飞行器,就奠定了尼古拉·特斯拉接近“神”的称号,那么说明你一点也不了解他。

1898年,为了测试新发明的“振荡器”,尼古拉·特斯拉在东休斯敦大街46号做了一个实验。

在这次的实验中,由于“振荡器”的威力惊人,实验室周围许多楼房出现了晃动、坍塌等情况,尼古拉·特斯拉遭到了警方的警告。

在没隔多久的采访中,尼古拉·特斯拉更是语出惊人,表示只要自己愿意,那么摧毁布鲁克林大桥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要知道布鲁克林大桥长1834米,高41米,许多人并不相信他有这样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尼古拉·特斯拉并未说谎,因为在1912年的时候,尼古拉·特斯拉用振荡器成功将一个十层楼高的稳固钢架解体。

而1935年的那次实验,更是被许多人控告想要摧毁半个纽约城。不过也正是这次实验,“特斯拉效应”才会被人们普遍知晓。

让人遗憾的是,直到尼古拉·特斯拉去世,这个威力巨大的“振荡器”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以上就是尼古拉·特斯拉能够“封神”的原因之一。当然了,虽然每个科学家都是人类的财富,但是他们肯定也不希望自己身后被过分拔高,尤其对于尼古拉·特斯拉来说,如果他真的在乎这些名利,那么当初也就不会将交流电专利免费给公众使用。

特斯拉:交流电,特斯拉电圈。牛顿:万有引力。

后世科学家有三个猜测,第一个猜测是他研究出反重力飞船,第二个猜测是他制造出死光武器,第三个猜测是他找到了将地球炸成两半的方法。第四个猜测是他这个手稿里面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尼古拉·特斯拉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那些消失的手稿据说是被CIA拿走了,因为这些科学研究要是成真了,会带来不少经济利益,但是这一点还是猜测,不能证实。

特斯拉未发表的论文

后来的科学家们都觉得是因为特斯拉自己发明的东西太过强了,如果使用在不正当的路途上面会造成人类的灾难,所以才会自己将自己的发明亲手毁掉。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一方面得益于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线,即走上工业道路,而另一方面则离不开众多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们。

这些科学家中,有的因为对人类贡献巨大而闻名世界,有的因为研究领域离普通人的生活过远,所以并不被公众所熟知,甚至还有因为种种原因倍受争议,而尼古拉·特斯拉就是其中一位备受争议的科学家。

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光环”,因为他光记录在案的发明专利就有近千项。而他之所以被人们知晓,还是因为他发明和改进了现代交流电系统。

在他去世之后,关于他的争议不仅并未就此停歇,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有人将他称为“接近神的人”,但是也有的人对他不屑一顾,认为对他的描述有些言过其实。

然而,不管后来者怎么评价他,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都是不可抹去的。有人曾计算过,如果交流电专利没有被尼古拉·特斯拉拿出来免费供人类使用,那么他将会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够被称为“巨匠”的科学家,在其去世之后人们却并未发现他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手稿,要知道一位科学家是不可能没有记载各种灵感的手稿笔记的,那么他有价值的手稿去了哪里呢?

人们开始将怀疑的目光放到了CIA的身上,毕竟特斯拉去世之后CIA的人曾频繁出入他去世的地方。再者,声称特斯拉没留下有价值手稿的人也是CIA。

不过CIA却对外表示确实没有找到特斯拉有价值的手稿,而且近几年的解密文件中也显示,CIA当时确实没有找到特斯拉留下的有价值手稿。

那么问题来了,记载特斯拉各种奇思妙想的手稿究竟哪去了呢?是被他自己毁掉了吗?如果确实是他自己毁掉的,那么他为什么要毁掉呢?对此许多人提出了三种猜测。

一、因为反重力飞行器

1911年,特斯拉发表了几篇论文,文中提到了一种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非常科幻的飞行器——反重力飞行器。

据尼古拉·特斯拉所述,该飞行器并非传统的空气动力,不需要翅膀不需要化学能的推进,能够在空中保持相对静止。

由于尼古拉·特斯拉报告中只对该飞行器进行了大体的描述,并未给出详细的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思路,所以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尼古拉·特斯拉疯了,这种飞行器不可能被制造出来,而这个说法上几年被彻底推翻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飞行器的材质是超导体,那么它在地球这个巨型磁场中确实能够实现特斯拉描述的那种飞行状态,科学家们将之称为“量子悬浮”。

目前这项技术因为还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仅仅处于刚走出理论的初级阶段,但是一旦未来能够成熟化,那么必然将会是人类交通工具的一场革命。

所以说人们猜测特斯拉去世之前摧毁手稿,可能因为手稿中记载了这种革命性的技术,特斯拉为了防止落入有心人的手中才将其摧毁。

二、因为死光武器

尼古拉·特斯拉研究过“死光武器”是个众所周知的“秘密”,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项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尼古拉·特斯拉并没能将它搬进现实。但是许多证据显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左右尼古拉·特斯拉已经就已经将其制造了出来。

例如尼古拉·特斯拉曾在1935年5月16号发表过一篇论文,文中提到了一个神秘的武器,特斯拉称它为“在自然媒介下投射集中能量的新技术”

相信许多朋友已经发现了,特斯拉所说的“集中能量”其实就是指的激光,所以这项技术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死光武器”。更主要的是,文中还给出了一些设计图,并在设计图下面附上了一些公式。

事实上,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鉴定的和平主义者,他本意并非要研究大范围杀伤性武器,而是研究如何使用电成本再下降一些。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只要调整某些参数,那么被聚集起来的电束将拥有巨大的威力。

再一次采访中他表示,一旦这种电束被用于战争,那么将会是一场无法预估的灾难。所以人们推测,正是因为手稿上记载了这种武器的详细设计,特斯拉不想它成为某些人手中的工具,所以才会将它毁掉。

三、因为人造地震

1898年,在东休斯敦大街46号特斯拉做了一场试验,此次实验是为了测试他发明的“振荡器”。由于“振荡器”威力巨大,导致实验室周围许多大楼出现不同程度的摇晃、损毁,特斯拉不仅遭到可周围住户的警告,也遭到了警方的警告。

在随后的采访中特斯拉表示,如果他愿意,他完全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将长1834米高41米的布鲁克林大桥摧毁,此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恐慌。

或许你会认为尼古拉·特斯拉只是在危言耸听,但是事实上他确实有这个能力。1912年,尼古拉·特斯拉用他发明的“振荡器”摧毁了一个十层楼高的钢架。

1935年,尼古拉·特斯拉又将他发明的“振荡器”放入封闭的深井中,此举造成了大量房屋坍塌,有人因此控告他试图摧毁半个纽约城。而这次的实验就是后世有名的“特斯拉实验”,实验中用到的效应被人们称为“特斯拉效应”。

遗憾的是,人们只知道他进行了实验,并不知道能够造成如此大破坏的“振荡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怀疑他手稿上记载了制造的方法,由于不想外泄造成灾难,所以特斯拉将这些记载摧毁了。

以上就是人们对于特斯拉摧毁手稿原因的猜测。当然了,猜测毕竟只是猜测,而特斯拉有价值手稿消失的原因可能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大量的发明涌入了现代人的视野。让我们来谈谈我们每天使用的电灯。纯粹是对人类生活的极大便利。此外,许多人知道电灯能发光的东西是由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这个天才应该说是他在有生之年为人类创造了数百项强大的发明,这些发明至今仍被我们所用。

一、然而在他们死后,迷信的人们却意外地在地下发现了许多他们活着时没有发表过的作品。这一切都让迷信的人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几乎不为人知,可以成为为地外文明设计的飞碟的天才,都是从迷信的人发现他们未公开的专利开始的。而这种伟大的能力,是让他给予地外文明的神来之笔,结果后来人类在地球上观测到了不明飞行物。这一切都只是迷信者的猜测,但从种种迹象可以发现,19世纪天才创造者尼古拉特斯拉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

二、事实上在制作其余未公开的项目时间里,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让预讨论者震惊的项目一个带有盘形飞机的项目。在人类现在的概念里,这就是飞碟。这个型号偶然在他的研讨室里展示,笔记里记录了几个参数轨道,都是他生前留下的,让人开始进一步怀疑他为外星人设计了飞碟。

三、根据之前的迷信说法,如果尼古拉特斯拉将自己的机器应用于安装,并与地外文明保持联系,那么这个飞碟很可能是他自己为外星人设计的。迷信者通过查看这些参数轨道数据,发现是他们在30岁的时候做这个圆盘状飞行器的时候。当他们准备提前公布的时候,并没有失去外界的认可,因为当时地球上基本没有飞机。

是的,很有可能,毕竟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很有可能会留下很多惊世之作。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