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克莱尔帕特森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6:47:45

克莱尔帕特森发表的论文

克莱尔 • 卡梅伦 • 帕特森,美国地球化学家。1956年发现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地球年龄值——45.5亿年,这是 20世纪地球化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40年代末发现并力主阻止含铅汽油带来的环境铅污染问题,淘汰含铅汽油被认为是 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 2个相当独立的科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帕特森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地位几乎独一无二。

早年求学

测定地球年龄

发现铅污染

反抗铅污染

荣誉

作者简介

沈玉龙, 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史、 科技 史。

布朗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开发出一套计算火成岩中铅同位素含量的新方式,并且让帕特森在1948年时以此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主题。这段期间帕特森在陨石是太阳系形成后未能形成体积较大天体而被遗留在太空中的物质这项假设下进行研究,这暗示量测出陨石的年龄就可知道地球大约的年龄。帕特森用了数年时间收集陨石样本,并于1953年获得来自代亚布罗峡谷陨石的最终实验样本。之后他将样本带到阿贡国家实验室以当时最新式的质谱仪进行实验。在一次于威斯康辛州举办的会议之后,帕特森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宣布地球的年龄约45.5亿年(误差范围正负7千万年)。这个年龄值至今仍被认可,虽然误差范围已经缩小到正负2千万年。

地球是人类生存了数百万年的家园,我们都知道宇宙万物都有年龄的长短,宇宙的年龄约为138亿岁,人类的平均年龄约为80岁左右,而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岁月。

很多人都明白,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计算年龄,自然我们也知道自己的年龄有多大,可是地球的年龄如此漫长,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年龄为46亿岁?科学家又是如何计算得出地球的准确年龄呢?

人类的年龄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有了,而科学家判定一个人的年龄大小,并不是看你外表的年纪,也不是看你身份证上显示的出生年月,要知道一个人的外表是无法判断一个人年龄大小的,有的人天生就面嫩,又善于保养,即使60多岁了,从外表看也会被人们认为30岁月左右。

科学家判断分析一个人的年龄大小,是通过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不管你如何保养,外表如何年轻,但是你的骨骼年龄却是一年比一年老,这个无法改变,就好比一个人的DNA信息是很难改变的。科学家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一个人的年龄大小。

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这项技术被广泛就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破案,考古学上。人的真实可以通过骨龄来判断,那么地球的年龄又是如何来判断的呢?

可能有人会想到,判断岩石的年龄或许可以得出地球的年龄,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地球上面的岩石在经过数十亿年岁月的变迁,早已变得不是诞生之初的岩石,因为科学家很难通过判断岩石的年龄来准确得出地球的年龄。

人类对地球年龄的兴趣,在古时候已经有人研究探索,只不过那个时候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星相占卜来计算,得出的答案也是非常不准确的。直到人类开始走出科技的时代,科学爱好者们开始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推算地球的年龄。

早期的时候,科学家通过收集很多的史前古生物化石,通过确定这些化石的年份,来判断地球的年龄,得出的答案是7万5000年以上。当然,这个年龄远小于地球真实的年龄。后来,物理学家登场了,19世纪5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与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分别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成为了学界的共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地球、太阳乃至整个宇宙都处在一种热量耗散的过程中。

按照这个理论,地球在诞生之初是一个高热量的岩浆球,其温度随着时间不断降低,直到将热量完全耗散掉变得彻底冰冷死寂。这样一来,只要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初始温度(也就是岩浆的温度)、岩层的导热系数以及地温梯度,我们就能根据公式计算出地球的年龄。

开尔文在1862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论地球的缓慢冷却》的文章,他将岩浆的温度设定为3870℃(实际上应该是700℃—1200℃),然后估算了导热系数与地温梯度的平均值。开尔文最终计算结果是9800万年,考虑到估算带来的误差,他提出地球的年龄大致在2000万年到4亿年之间。

开尔文的这个有关地球年龄的论断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907年,美国化学家博尔特伍德认为铅是铀放射衰变的最终产物,提出了“铀—铅测定方法”。在同位素被发现之后,这种方法被科学家们进一步优化,因为铀235和铀238会分别衰变为铅207和铅206,所以在理论上,只要我们知道一块岩石中铅和铀的比例,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岩石的年龄。

可是要在地球上寻找到符合这个要求的岩石可不容易,地球表面的岩石早已在经历复杂的地质活动以及岁月的风化,变得面目全新,早已不再纯洁,不是地球诞生之初的岩石。后来科学家又想到了利用太空中陨石来进行这个测定推算。

我们都知道,太阳系存在着很多的小行星以及其它小星体,这些星体基本和地球在同一时期形成,它们是太阳系早期的物质。由于这些小行星它们没有大气层,完全暴露在真空的太空环境中,即使经过了数十亿年的岁月,这些小行星仍然保持着太阳系早期的物质成分。

这些陨石中由于陨铁的含铀量极低,这就意味着,铀衰变产生的铅微乎其微。因而,陨铁中的铅铀比例就与地球形成之初的比例近乎相等。美国地球化学家克莱尔帕特森最终通过将陨铁中的铅铀比例设定为初始值,将地球岩石中平均的铅铀比例设定为最终值,计算得出地球的年龄在41亿—46亿年之间。帕特森在1956年最终得出地球的年龄为45.50.7亿年。

以上这个方法就是人类目前最先进的探测地球年龄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计算出的地球年龄是正确的吗?相信科学家也不敢100%肯定。要计算地球的真实年龄,一个方法就是寻找地球可能存在的诞生之初的物质,只要找到这样的物质,计算出地球真实的年龄自然也就不难。

可是地球表面由于生态的变化,这样的岩石物质是不存在的,那希望只能放在地球的内部,可是人类现在的科技,最深只能够深入地下12000多米,这个深度连地壳的皮都没有破,科学家想要拿到地球早期的物质,有可能需要深入地幔层才行,越往地心深入,越有可能存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原始物质。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探测地球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年龄,这些小行星大概率是和地球同期诞生的,它们没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小行星上面的岩石等物质依然保持着太阳系早期原始形成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只要能够准确判断出这些小行星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应该也差不多。

科学家目前采用的“铀—铅测定方法”来计算陨石石铅和铀的比例,从而计算出地球的年龄,这个方法有可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前进,未来有可能还会出现更加先进准确的测算方法,对地球的真实年龄也会越来越准确,有可能地球的真实年龄要远远大于46亿年。

艾森蒋帕帕发表的论文

是。蒋帕帕博士是美国抗老医学会的创任会长,第一位而且是将抗老医学和医美管理编入教科书的医学博士,在美国被称为抗老化先驱。蒋帕帕博士是真的。博士是一个学位称呼,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历的学位,是最高级别的学位。

迈克尔波特发表的论文

第一点《竞争论》是一本将不断地为未来的公司和国家战略提供理论基础的书。作者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哈佛商学院讲座教授。本书被商学院的教师、攻读MBA的学生奉为经典,西方的经理人们更将书中的理论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至胜法宝。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引导着公司、城市、甚至国家,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开着竞争,为全球的企业领导人和国家领导提供着咨询和建议。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曾在商品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中刊载,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波特对竞争的丰富认识,阅读本书就是与波特共同展开其思维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理论的形成、深化和与时俱进。《竞争论》目录导论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核心概论第一章 竞争力如何塑造战略第二章 战略是什么第三章 如何利用信息形成竞争优势第四章 夕阳产业的残局战略第五章 从竞争优势到公司战略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第六章 国家竞争优势第七章 产业簇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的新议题第八章 全球化企业如何成为赢家第九章 跨地点的竞争:透过全球化战略增强竞争优势第三篇 以竞争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第十章 绿色竞争力:解开僵局第十一章 城中区的竞争优势第十二章 医疗业的竞争力第十三章 资本劣势:美国欲振乏力的资本投资体系

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书中许多思想被视为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比如五种竞争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价值链的分析等。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这一套理论与思想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竞争战略》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成为著名的"波特三部曲"。

沃森克里克发表的论文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953年2月,沃森、克里克通过维尔金斯看到了富兰克琳在1951年11月拍摄的一张十分漂亮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这一下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他们不仅确认了DNA一定是螺旋结构,而且分析得出了螺旋参数。他们采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判断,并加以补充:磷酸根在螺旋的外侧构成两条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方向相反;碱基在螺旋内侧,两两对应。一连几天,沃森、克里克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兴高采烈地用铁皮和铁丝搭建着模型。1953年2月28日,第一个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终于诞生了。意义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他认为,如果没有这句话,将意味着他与沃森“缺乏洞察力,以致不能看出这一点来”。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后不久,《自然》杂志随后不久又发表了克里克的另一篇论文,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1953年4月25日,英国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克里克的一篇优美精炼的短文,宣告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这一期杂志还发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两篇论文,以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支持了沃森、克里克的论文。 这一年,沃森年仅25岁,克里克也只有37岁,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这两个年轻人之所以超越了其他看似更具实力的竞争者,赢得了这场科学赛跑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具有清醒的宏观洞察力、非凡的科学想像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了正确的研究路线,广泛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综合性的科学思考。 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因研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果,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用“某度学术”,搜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J. D. Watson and F. H. C. Crick。这是他俩那篇著名的论文。

dna双螺旋结构是哪一年发现的?1953年双螺旋被发现詹姆斯.杜威.沃森,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生于美国芝加哥,由于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获得一九六二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称谓DNA之父.还有克里克于1916年6月8日出生在英国的北汉普顿.美国和英国~请采纳~

沃森和克里克发表的论文

1953年4月25日,英国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克里克的一篇优美精炼的短文,宣告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这一期杂志还发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两篇论文,以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支持了沃森、克里克的论文。 这一年,沃森年仅25岁,克里克也只有37岁,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这两个年轻人之所以超越了其他看似更具实力的竞争者,赢得了这场科学赛跑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具有清醒的宏观洞察力、非凡的科学想像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了正确的研究路线,广泛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综合性的科学思考。 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因研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果,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英国杂志《自然》上公开了他们的DNA模型.经过在剑桥大学的深入学习后,两人将DNA的结构描述为双螺旋,在双螺旋的两部分之间,由四种化学物质 DNA双螺旋组成的碱基对扁平环连结着.他们谦逊地暗示说,遗传物质可能就是通过它来复制的.这一设想的意味是令人震惊的:DNA恰恰就是传承生命的遗传模板.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构造出一个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当碱基排列呈现这种结构时分子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沃森后来撰写的《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过中译本)中,有多张DNA结构图,全部是右手性的.这种双螺旋展示的是DNA分子的二级结构.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在对DNA分子的结构的研究中,于1953年摘取桂冠的是两位年轻的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沃森和克里克及同事富兰克林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初的模型是碱基在外面,但这个模型很快被否定了;后来又构建了碱基对在里面的模型,但碱基配对的方式又被一位化学家否定了。直到1952年春天,奥地利化学家查可夫访问剑桥大学,两位科学家才得到将碱基配对的方式改为现在的A—T、G—C配对的方式。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载,引起极大轰动。1962年,沃森、克里克的威尔金斯三人因此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就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过程。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何区别?是什么把他们划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答案自然是生命。那么问题就来了,生命有何特性?这种特性如何发挥作用?作为一本科普书,《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介绍了人类生命观的变迁,读完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的认识处于不断地发展中,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并不一致。所以,对生命观做一个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生命的特性就是自我复制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表论文,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在论文的最后暗示道,双螺旋结构暗示了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机制。 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因为他们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界苦苦追寻的生命谜题。 自此,20世纪的生命科学对于生命的特性给出的答案终于揭晓,生命就是一套自我复制系统,这一观念被广泛认可。 这个结论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常识,在生物教科书上也只是几句话带过,但是在半个多世纪里,它却耗费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 沃森和克里克凭借双螺旋结构一举成名,并荣获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年纪轻轻的他们摇身一变成为科学明星,登上了科学的最高峰,被世人尊崇,荣光无限。但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不是他们独创,他们只是站在了无数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成功来的特别容易。他们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更值得敬佩。 1、埃弗里的发现 19世纪末的时候,人们了解到的结构最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蛋白质,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遗传因子就是某种特殊的蛋白质。当奥斯瓦尔德.埃弗里提出遗传因子并不是蛋白质,而是DNA的时候,所引起的轰动是空前的。 埃弗里的发现揭开了二十世纪生命科学的序幕,在他退休后不久,科学界便掀起了一股DNA研究的狂潮,科学家们开始疯狂的分析DNA的结果,解读DNA的密码。 2、查戈夫的谜题 查戈夫就是为DNA疯狂的科学家之一。他发现了DNA的结构之谜,也就是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他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离答案近了很多,他却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3、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推算出的DNA结构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的研究更进一步,她拍摄了DNA晶体的X衍射图片,发现了DNA的结构是C2空间群,这个发现距离揭开DNA结构之谜只有一步之遥,而罗莎琳德却并没有意识到。 最后,这个谜题被沃森和克里克揭开了。 4、沃森和克里克的结论 他们提出的双螺旋结构,也就是DNA的双链相互交缠,是互补的,能够相互复制,这使得DNA的整体复制成为可能,性状的传递也就轻而易举。生命的神秘就存在这个双螺旋结构之中。 这个结论当然无可置疑,因为它建立在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之上,所以一经提出,就没有被怀疑。至今,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常识,在每个学习生物的人看来都平常的不能再平常。 二、动态平衡的生命系统是生命的另一根支柱。 既然生命的特性是自我复制,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熵增加原理会毫不留情的影响组成生命体的每一种成分,高分子化合物会氧化,发生断裂,蛋白质也会受损,生命体中时刻都会有零部件老化受损面临崩溃,那么自我复制系统能保证生命体的正常运转吗? 答案是否定的。 自我复制系统只能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并不能保证生命体的耐用与稳定,这时候动态平衡系统粉墨登场了。 生命体就像沙滩上的沙煲,许许多多的沙子组成了这个沙煲这个整体,但是海风海浪时刻都在侵蚀着它的稳固,不时会有沙子被吹走或者飘走,但同时也有源源不断的沙子被送进来。于是新的代替旧的,整个沙煲依然稳固。 这时候不得不提到舍恩海默了。 舍恩海默是第一个将做过标记的示踪同位素用于生物实验的科学家,他的创举在生命科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最大的科研成果是提出了崭新的生命观,他提出了生命就是流动的现象,但不幸的是他的丰功伟绩随着他的自尽很快被人遗忘。 他做了很经典的小白鼠实验。他用重氮来标记氨基酸,并将它们喂食给小白鼠,回收小白鼠组织中的蛋白质,对其进行分析,他发现小白鼠摄入的氨基酸经过分解和分配,转化成了其他种类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又组成了新的蛋白质。这就意味着经过标记的氨基酸被分解,成为某些零部件,同时还参与了其他零部件的组成,也就是说分解和替换发生在比氨基酸更细的层面。 做实验用的小白鼠,身体内的零部件已经被更换了大半,严格来说,已经不是我们喂食之前的小白鼠了。我们看到的小白鼠,就是流动现象的本身。 经过多次的实验,舍恩海默得出结论,生命就是代谢的持续性变化,这种变化正是生命的本质。他坚信,无论组成生命的分子是什么,都无法跳出流动的原则。 崭新的生命观就此诞生。 自我复制机制的确能定义生命,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指标,我们的生命还有另一根支柱,那就是动态平衡系统。生命体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各种零部件一直处于新旧交替之中,这样就保证了生命体的活力。 所以,舍恩海默说,生命就是出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流体。 三、生命与机器不同,它遵循的是不可逆的时间历程。 科学家们,曾经一度把生命当做一部由众多零部件装起来的精密机器,在他们看来敲除一部分基因和拆掉一部分零部件是一回事,所以,他们一直在做敲除基因的实验。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让他们意识到,把生命比作机器本就是不妥当的。 被完全敲除了ES细胞里的GP2基因,小白鼠仍然能正常成长,而且和正常的小白鼠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如果只是被敲除一部分ES细胞的GP2基因,小白鼠的生长则受到很大的影响,它最终衰弱而死。 如果生命真的和机器一样,应该是完全敲除某些基因才会导致生命体受到威胁,而不是个别零部件坏掉就足以导致整个机器受损。 这说明,把生命比做成可以随时更换零部件的机器是十分不妥当的。 生命是单向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它不像机器,可以随时拆除任意位置的零部件而不影响到机器的运转。生命遵循的是时间法则,在生命中的某个时间段,某个零部件就发挥作用,如果被敲除,生命的动态平衡系统还可以再创造出替代的零部件,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但如果是基因被部分损坏,则它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就受到了抑制,动态平衡系统在弥补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会离初衷越来越远,最后对生命体造成的将是不可逆的影响。 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如果某个阶段出现问题,迎接它的下一步将会是死亡。虽然动态平衡系统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和惊人的修复能力,但是在人为的介入下,它也会出现差错,一旦出现差错,后果将是致命的不可挽回的。 所以,作者说,我们进行的种种实验,其实只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类不可能像操纵机器那样操纵生命。 生命无法倒退,每个瞬间都是完成态。它就像折纸,有一个既定的方向,即使出现了偏离与失衡,也不能拆开,而只能沿着这个路线继续折叠下去。所以,生命不是机器那样可以随意任由我们人类操纵。人为的介入,代价高昂,后果惨重。 读完整本书后,如果问你生命是什么,不妨用无法拆开的折纸来回答。 从生命的自我复制特性到提出动态平衡系统,再到生命是不可逆的时间洪流,人类的生命观一直在进化,从单纯的形而下学的层面日益升级,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人性化的形而上的观点。这是认识上的飞跃,也是生命科学的进步。 从最初追求技术上的进步,把生命当做机器,到现在尊重生命,一路上我们走过了太多的弯路,但好在我们正在回到正轨,对生命重新升腾起敬畏。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