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马吉德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06:23:22

马吉德论文发表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乔治·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林奈(Carolus Linnaeus)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欧文顿(E.Overton)詹姆斯·沃森(James Dewey Watson)罗伯特·威尔金斯(Robert Wallace Wilkins)霍华德·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罗萨琳·富兰克琳(Rosalind Elsie Franklin)威尔金斯(Robert Wallace Wilkin)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弗朗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艾弗里(Oswald Theodore Avery)施莱登(M.J.Schleiden)施旺(Theodor Schwann)欧内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伽伐尼(Luigi Galvani)瓦尔德尔(H.W.G.Von Waldeyer)斯图尔德(F.C.Steward)斯帕兰扎尼(L.Spallanzani)萨姆纳(J.B.Sumner)切赫(T.R.Cech)奥尔特曼(S.Altman)S.J.Singer童第周、张立、李振声、李义、饶毅、何琳、陈桢、谈家桢、朱洗、杨长辉GrendelG.L.Nicolson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阿达·约纳什(Ada E.Yonath)万卡特拉曼·拉玛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托马斯·斯泰茨(Thomas A.Steitz)钱永佑(Richard Tsie)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曾邦哲(B. J. Zeng/Tseng)尼古拉·齐金莉莎·盖勒格斯加里·史密斯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贝时璋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李约瑟(Joseph Needham)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莱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von Leibniz)Philipp Jakob Cretzschmar洛佩斯-科洛梅蒂尔曼马吉德纳特奥斯本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让-克洛德·谢尔曼亥姆霍兹(Hermannvon Helmholtz)哈金斯(Charles Brenton Huggins)艾米·韦戈斯萨基斯·马兹曼尼亚迈克尔·伊洛维兹万卡特拉曼·拉玛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A.Steitz)阿达·约纳斯(Ada E.Yonath)泰森·赫德里克卡尔文(Melvin Calvin)泰森·赫德里克吴瑞罗宾-艾贝尔Lynn MargulisWladyslaw Taczanowski霍尔敦邹承鲁拉马克萨克斯杨向中,王晓东,蒲慕明海克尔 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FRS ,1809.2.12 — 1882.4.19)1809年2月12日诞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城镇。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其后,1872年发表了同样重要的《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性选择”作为“自然选择”的一个补充理论提出,“性选择”是一个未完成的理论。最著名的一个关于“性选择”的争论就是孔雀的长尾巴。1.细胞学说 19世纪30年代 ,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2.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可以说是多人研究的结果。1842年,德国的青年医生迈尔(J.R.Mayer,1814-1878),写成了他的第一篇关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论文:《论无机自然界的力》;1847年,英国酿酒商焦耳、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分别发表各自有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讲演或论文;不过,焦耳被认为是最先用科学实验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但焦耳和赫尔姆霍茨也承认迈尔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优先权。1953年,威廉·汤姆生帮助焦耳终于完成了关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精确表述。至此,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之一的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宣告得到公认。3.生物进化论 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阐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这也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Gregor Johann Mendel (贵阁亚 壮男·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孟德尔乔治·孟德尔(Groegor Mendel,1822-1884)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当时属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家里帮助父亲嫁接果树,在学习上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才能。1844-1848年,孟德尔在布隆大学哲学院学习神学,曾选修迪博尔(Diebl,1770-1859)讲授的农学、果树学和葡萄栽培学等课程。1848年在维也纳大学期间,孟德尔先后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多普勒(C·Doppler,1803-1853)、物理学家埃汀豪生(A·Ettinghausen)和植物生理学家翁格尔(F·Unger,1800-1870),这三个人对他的科学思想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所惯用的方法是培根式的归纳法,而多普勒则主张,先对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从分析中提出设想,然后通过实验来进行证实或否决。埃汀豪生是一位成功地应用数学分析来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家,孟德尔曾对他的大作《组合分析》仔细拜读。孟德尔后来做豌豆实验,能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成功地将数学统计方法用于杂种后代的分析,与这两位杰出物理学家不无关系。翁格尔当时正从事进化学说的研究,他认为研究变异是解决物种起源问题的关键,并且用这种观点去启发他的学生孟德尔。通过翁格尔,孟德尔了解了盖尔特纳的杂交工作。盖尔特纳是一位经济富裕的科学家,他能不受拘束地在自己的花园内实施有性杂交的宏伟计划,曾用80个属700个种的植物,进行了万余项的独立实验,从中产生了258个不同的杂交类型,这些成果都记录在1849年出版的盖尔特纳的著作《植物杂交的实验与观察》中,虽然这本书写得既单调又重复,但涉及的范围很广,包含着一些极有价值的观察结果。达尔文和孟德尔都曾仔细地读过这本书。孟德尔读过的书至今还保存在捷克布隆的孟德尔纪念馆内,书中遍布记号和批注,有的内容正是以后孟德尔的实验计划里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个伟大的科学思想的形成绝非偶然。1854年以后,在布隆修道院做神甫的孟德尔同时还在布隆国立德文高级中学代课,讲授物理学和博物学,为时长达14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著名的豌豆实验,并成为摩拉维亚农业协会自然科学分会的会员。1867年,布隆修道院老院长纳普(Napp)去世,孟德尔继任。从此,孟德尔为宗教职务所累,告别了教学和研究工作,直至1884年去世。奥尔特曼(S.Altman) (1939-)奥尔特曼(S.Altman) 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获1989年化学奖.1978年和1981年奥尔特曼与切赫分别发现了核糖核酸(RNA)自身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探索RNA的复制能力提供了线索,而且说明了最早的生命物质是同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遗传功能的RNA,打破了蛋白质是生物起源的定论。切赫(T.R.Cech) (1947-)切赫(T.R.Cech)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与奥尔特曼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独立地发现核糖核酸(RNA)不仅像过去所设想的那样仅被动地传递遗传信息,还起酶的作用,能催化细胞内的为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他们的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只有蛋白质才能起酶的作用.他最先证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学反应,并于1982年公布其研究结果.1983年证实RNA的这种酶活动.史密斯(M.Smith) (1932-2000)加拿大科学家史密斯由于发明了重新编组DNA的“寡聚核苷酸定点突变”法,即定向基因的“定向诱变”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奖。该技术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这种方法首先是拚接正常的基因,使之改变为病毒DNA的单链形式,然后基因的另外小片断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除了变异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断和正常基因的相对应部分分列成行,犹如拉链的两条边,全部戴在病毒上。第二个DNA链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制作,形成双螺旋,带有这种杂种的DNA病毒感染了细菌,再生的蛋白质就是变异性的,不过可以病选和测试,用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特别是谷物基因,改善它们的农艺特点。利用史密斯的技术可以改变洗涤剂中酶的氨基酸残基(橘红色),提高酶的稳定性。穆利斯(K.B.Mullis) (1944-)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B.Mullis) 发明了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于1993年获奖。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工具。85年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由于这项技术问世,能使许多专家把一个稀少的DNA样品复制成千百万个,用以检测人体细胞中艾滋病病毒,诊断基因缺陷,可以从犯罪的现场,搜集部分血和头发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定。这项技术也可以从矿物质里制造大量的DNA分子,方法简便,操作灵活。整个过程是把需要的化合物质倒在试管内,通过多次循环,不断地加热和降温。在反应过程中,再加两种配料,一是一对合成的短DNA片段,附在需要基因的两端作“引子”;第二个配料是酶,当试管加热后,DNA的双螺旋分为两个链,每个链出现“信息”,降温时,“引子”能自动寻找他们的DNA样品的互补蛋白质,并把它们合起来,这样的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用PCR方法对一个2000万年前被埋在琥珀中的昆虫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扩增。童第周(Tung TC)男,1902年5月28日出生,1979年3月30日逝世,浙江省鄞县人,是中国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员。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卡尔文Calvin,Melvin (1911~1997) 美国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1911年4月8日生于明尼苏达州。1931年毕业于密歇根矿业技术学院,1935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1947年为教授。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化学生物动力学组组长、化学生物动力学室主任、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副主任等职。并任美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1963~1964)和美国化学学会理事长(1971)。萨克斯德国生物学家(植物学家)贡献:1.发现绿叶中的色素在叶绿体⒉1864年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遮光的部分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的一部分叶片显示深蓝色:证明了绿叶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摘要可持续的设计有很多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原则,以及这些要素设计中应考虑。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社区参与的需要。参与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建筑与景观设计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和新的理论。本文是提出一个系统化的方针,以发展面向社区的景观设计找到社区的需求。该模型以满足建筑和规划的可持续性,这是在伊朗的情况,检查了德黑兰,马吉德阿巴德公园。©2011年出台的由Elsevier公司开放by-nc-nd CC许可下。责任下APAAs和/或同行评审的选择关键词:社区;景观设计;可持续设计;客户需求;客户满意度;-阿巴德公园

堂吉诃德+发表论文

试论《堂吉诃德》反骑士小说不反骑士精神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试论《堂吉诃德》反骑士小说不反骑士精神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塞万提斯先生在《堂吉诃德》自序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谭坡尔责备塞万提斯“讽刺用力过猛,不仅消灭了西班牙的骑士小说,连西班牙崇尚武侠的精神都消灭了”。(1)但读罢《堂吉诃德》,我发现,作者反的只是骑士小说,而非骑士精神;崇尚武侠的精神不仅没灭,反倒更激荡起后来人心中的骑士精神。

一、从情节看骑士精神的保留

《堂吉诃德》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它通过堂吉诃德主仆在西班牙大地游侠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社会生活画面,真实地反映了16、17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生活现实。塞万提斯模仿骑士传奇式的写法,用犀利的语言给骑士文学以致命的重击,从此,西班牙再也没有出现过一部新的骑士小说。

“在书房开始妙趣横生的大清点”,这是在董燕生先生译的《堂吉诃德》版本中烧书情节的小标题。“清点”的运用,把骑士小说和骑士精神彻底划清了界线。《阿马迪斯·德·高拉》、《帕尔梅林·德·奥利瓦》、《著名的骑士提兰特·埃尔·布兰科的故事》……神甫和理发师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本骑士小说,作者借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保留真正的骑士精神——阿马迪斯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封建骑士的理想形象,另外几本书的主人公也是赫赫有名的骑士精神领袖。

在书中堂吉诃德曾言别人不接受他的疯,是因为他疯得还不够彻底。这个疯,指的就是骑士精神,因为执行的不够彻底,所以不被众人接受。拜伦说:“《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他一心要匡正这个社会,大声疾呼“不恢复骑士道的盛世是个大错”,他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善良真诚,锄强扶弱,扶贫济困,处处体现骑士精神,却处处出错以致遭受嘲讽与失败,折射出骑士精神被扭曲的现实和作者对此的愤懑。而堂吉诃德的不曾言败,也是作者对骑士精神的执着。

二、从骑士精神的发展看其对《堂吉诃德》的影响

什么是骑士精神?“骑士阶层的军事功能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开始从频繁的征战中解脱出来;好勇尚武也不再是骑士最主要的特征,进入上流社会的骑士开始具有一种与其身份、地位相适应的文质彬彬的风度。”(2)骑士精神形成,包括忠诚、英勇、慷慨、谦逊、荣誉、爱情以及正义感等,在中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中“支配人们思想和心灵的强大伦理观念,人们将其看作是整个社会体系中的王冠”(3),威尔杜兰说,骑士精神“在中世纪及现代欧洲的社会、教育、礼节、文学、艺术及字汇中留着不可磨灭的痕迹。尽管其在文学上的夸张而荒诞,及其事实上与其理想相去甚远,骑士精神仍为人类精神的一项伟大成就,系较其他艺术更灿烂的人生艺术”(4)。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历代读者喜爱骑士小说的原因在于“骑士精神已经被升华为一种观念,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成为中世纪骑士贵族阶层所应遵循和具有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5)《堂吉诃德》也不例外。一种精神传统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根深蒂固的,这也是造成塞万提斯在书中透漏着对骑士精神的推崇的原因之一。

当时骑士小说泛滥成灾,宫廷和教会利用这种文学,鼓吹骑士的荣誉与骄傲,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世界霸权。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塞万提斯亲身体会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他憎恨这种扭曲骑士精神、美化骑士制度的文学,因此写就《堂吉诃德》。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堂吉诃德的存在无疑是理想化的',但是塞万提斯却偏偏安排他历尽一切才死去,仅在临终前“醒悟”过来,可见作者对骑士精神的不舍与对这种精神难以回复的无奈。鲁迅先生指出:“堂吉诃德的立志去打不平,是不能说他错误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错误的是他的打法。”忠诚、英勇、慷慨、谦逊、荣誉、爱情以及正义感这些高尚的情操是每个时代、尤其是黑暗混乱的时代所需要的。当看到自己终其一生的努力原来不过是个笑话,堂吉诃德的悲哀就成了一个失却了骑士精神的时代的悲哀。也印证了海勒的话“我要让人们先敞怀大笑,然后再回过头来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的一切。”

三、结语

在西班牙,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即使我们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至少还有《堂吉诃德》。”可见,塞万提斯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一个笑话。堂吉诃德代表的是一种理想主义,这是大家所认同的,而这种理想主义所指向的,恰恰正是骑士精神。

参考文献

(1)谭坡尔,《论古今学术》(On Ancie nt and Modern Learning),斯宾冈(J.E.Spingarn)编,《十七世纪批评论文集》,第三册,页七十一.

(2)陈志坚,《西欧中世纪骑士的起源和演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4):20–25.

(3)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衰落》(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页五十.

(4)沈瑞英,《略论欧洲骑士制度的时代精神》,《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1):120.

(5)刘洊波,《荣誉、理想、慷慨、爱情--昆丁堂吉诃德式的骑士精神及其表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21卷,第3期,2005年5月,页二十一.

一、、我们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单抢匹马打抱不平当做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他沉浸在幻想中,完全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和判断:他把穷旅店当作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在他眼里,处处有妖魔为害,事事有魔法师捣乱,因此他到处不分青红皂白,对着臆想出来的敌人横冲直撞,乱劈乱刺。结果呢?虽然他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怀着满腔的真诚,但却只能是四处碰壁,受尽嘲弄和伤害,使自己成为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最令我们为堂吉诃德感到辛酸的是他的爱情梦幻。《堂吉诃德》中写了许多的爱情故事,但这样的爱情故事没有一件是发生在堂吉诃德的身上。他梦幻中的心上人杜尔西内亚,可以说是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我们又看到她无时不在堂吉诃德的左右――他成功时梦到她,失意时想到她,寂寞时想到她,热闹时也想到她。他可以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污辱,但他不能忍受别人对杜尔西内亚美貌的怀疑; 他在冒险途中遇到过无数个美女,但他认为没有人能和他的杜尔西内亚相比。直到最终他被击败,他还在为杜尔西内亚的美丽辩护――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的荣誉和生命。堂吉诃德在最后一次返乡途中,念念不忘的不是自己已经被毁掉的名声,而是爱情给他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当然只有他想象中的杜尔西内亚给得了他。堂吉诃德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一个爱情梦幻,至多算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但他为此却受尽了磨难,尝尽了屈辱,这又是多么的可笑、可悲、可叹! 其次,我们又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而且这种偏执不是一般性的,在他心目中它已经是全部了。因偏执而行为变得疯狂,于是大家都把他当疯子,觉得他可笑。但他从不怕人们议论与讥笑,更不怕侮辱和打击,虽然四处碰壁,但却百折不悔,一片赤诚,无论什么都不能使他改变初衷。对于他来说,人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说,他之所以珍重自己的生命,无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活着是为别人,为自己的弟兄,为了铲除邪恶,为了反抗魔术家和巨人等压迫人类的势力。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愿意一片挚情地为这个理想而尽忠。 再有,我们可以这样说,堂吉诃德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他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他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不顾一切的提矛杀去;他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纵马大加杀戳。他跟比斯盖人进行恶战,跟杨维斯人进行搏斗; 他为一个被曾经诱她的人无情抛弃的女人,而和抛弃她的人进行决斗; 他甚至敢单枪匹马面对一头凶猛的狮子而毫无畏惧之心。 总之,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二、、堂吉诃德形象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可从两方面来看: (一)、堂吉诃德的形象彻底完成了作者赋予其的打倒骑士文学和骑士制度的使命。 13世纪,骑士小说在欧洲颇为流行。到了16世纪后,欧洲大部分国家已经没有它的市场了,可是在西班牙仍然大量兜售,而且泛滥成灾。这种小说结构千篇一律,情节荒诞离奇,都是虚构一个英勇无比的骑士,经历数不清的惊险遭遇,遇上说不清的爱情纠葛,为国王、贵族去拼命,而最后总能大获全胜。宫廷和教会利用这种文学,鼓吹骑士的荣誉与骄傲,鼓励人们发扬骑士精神,维护封建统治,去建立世界霸权,而许多人也沉湎在这种小说中不能自拔。 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塞万提斯亲身体会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给西班牙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因此他憎恨骑士制度和美化这一制度的骑士文学。他要唤醒人们不再吸食这种麻醉人的鸦片,从脱离现实的梦幻中解放出来。塞万提斯曾一再宣告自己的创作动机是要“攻击骑士小说”,“要扫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在群众中的声望和影响”,“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 作者正是通过塑造堂吉诃德这一典型形象,通过描写堂吉诃德的荒唐行径,以及他屡屡碰壁、事事失败的遭遇,生动地说明了骑士的长矛、甲胄已经进了历史陈列馆,逆时代车轮而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作者利用堂吉诃德这一形象无情地嘲笑和抨击了腐朽荒唐的骑士制度和流行的骑士小说,指出它对人的毒害,从而给骑士小说以致命的打击。实际上,它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自《堂吉诃德》问世以后,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便销声匿迹了。 (二)、堂吉诃德身上寄托了作者人文主义的理想,体现出了其时代意义。 《堂吉诃德》这部小说产生在“文艺复兴”这一新旧交替的转折时代里,它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作者把这些人文主义思想通过主人公堂吉诃德的行为、或借了他的口传达出来,也就是说,作者把这些人文主义思想灌注到主人公堂吉诃德身上了。 1、作者的这种人文主义思想首先表现为反对封建骑士制度和骑士小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基本上都是人文主义者。他们的代表作品都表现出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也是这样。反对骑士制度和骑士小说,实质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反对贵族特权,反对那些倒行逆施、不合时代潮流的行为。塞万提斯通过塑造堂吉诃德这个形象,无情地嘲弄和抨击了这些行径,扫荡了这些毒害人们的思想,加速了骑士小说的消灭。正是堂吉诃德形象的巨大成功,才取得甚至超出作者预想的效果。 2、作者的这种人文主义思想还表现为反对专横残暴,追求自由平等。堂吉诃德同情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痛恨专制残暴,向往自由,把维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消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理想。他诅咒他的时代是“万恶的时代”,“世风日下,邪恶横行”; 他主张“一切东西都平等”,认为“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他放走苦役犯是因为“人是天生自由的,把自由的人当奴隶未免残酷”; 他还认为人的社会地位的尊卑是暂时的,只有“美德”才是真正的高贵。他尊敬妇女,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 他赞扬巴西琉追求爱情的勇敢和机智。这些都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心声。 堂吉诃德对自由、对平等、对爱情、对司法制度,甚至对文学艺术都有新的人文主义见解。在他的荒唐行为中潜藏着高贵合理的因素,使人觉得他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也正是读者所喜欢他,同情他的重要原因。 3、作者的这种人文主义思想还表现为小说所采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世纪,封建阶级和教会别有用心地漠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他们的作品滥用梦幻、象征等神秘主义手法,歌颂上帝和天堂。由于“人的发现”和“自然的发现”,人文主义作家否定了中世纪不重视活生生的现实而重视虚无的天国的荒谬。他们热爱现实生活,深入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生活。人文主义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人间生活,揭示了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塞万提斯认为文学应是“人生的镜鉴”,“只是摹仿自然,自然便是它唯一的范本”。(2)《堂吉诃德》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围绕堂吉诃德的三次出游,随着他的行踪所及,以及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思,真实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初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生活,暴露了封建制度下各种丑恶与腐朽,表现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小说出现过店老板、妓女、囚犯、公爵、闺秀、农妇、商贩、仆人、牧师、公差、理发匠和牧童等各式人物。从田野到森林,从农村到城市,从客店到城堡,从陆地到海岛,我们可以饱览西班牙的城乡风光和人民的风俗习惯。作家把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进行对比:一方面是统治者的豪华奢侈,贵族子弟倚仗权势,强占民女; 另一方面是千千万万的农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从而批判了迫害人的封建制度。《堂吉诃德》通过具体,生动的描绘,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王国已经百孔千疮,不可救药的政治局面。 堂吉诃德游侠冒险的思想基础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希望出现一个理想的“黄金时代”,但现实社会却是“多灾多难的时世”。所以他立志改变这种丑恶的现实,决心“解救一切苦难,经历一切危险”,于是我们见到了这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堂吉诃德。 三、、最后,谈谈关于对堂吉诃德形象的不同认识与理解的问题。 堂吉诃德的性格是如此的复杂,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读者对他可能有各不相同的理解。《堂吉诃德》刚出版时,人们只把它看作一个逗人发笑的滑稽故事,一个小贩叫卖的通俗读物。它最早受到重视是在17世纪的英国,英国小说家菲尔丁强调了堂吉诃德的正面品质,他指出,这个人物虽然可笑,但同时又叫人同情和尊敬;到了18世纪,法国人则把这个西班牙骑士改装成一位有理性、讲道德的法国绅士。到了19世纪,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堂吉诃德又变成一个悲剧性的角色,既可笑又可悲 记得采纳哈

堂吉诃德发表论文

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一文中对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有力地驳斥了传统思想对堂吉诃德滑稽形象的看法,肯定了堂吉诃德坚守信仰、积极奋进的精神内核。从屠格涅夫生平与该文写作的背景出发来看屠格涅夫的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走进屠格涅夫的思想世界,理解屠格涅夫眼中的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看屠格涅夫的思维世界付晓媛 郑州大学摘 要: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一文中对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有力地驳斥了传统思想对堂吉诃德滑稽形象的看法,肯定了堂吉诃德坚守信仰、积极奋进的精神内核。从屠格涅夫生平与该文写作的背景出发来看屠格涅夫的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走进屠格涅夫的思想世界,理解屠格涅夫眼中的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关键词:屠格涅夫;《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思想史作者简介:付晓媛(1998-),女,河南商丘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102-03一、《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写作背景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齐名,被并称为俄国19世纪文学三巨头之一。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他写作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著作,因而也被称为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固非哲学家,但作者作品风格与转变背后往往与其哲学思维和追求的方向和变化密切相关,屠格涅夫亦是如此。从最初对唯心主义的痴迷,到对唯物主义的追捧,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不同而发生着变化。屠格涅夫于1856年开始构思《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一文,同年,发表《罗亭》,并着手《贵族之家》的写作;1857年,开始论文《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撰写,继续创作《贵族之家》;1859年,《贵族之家》发表,并开始创作《前夜》;1860年,屠格涅夫在彼得堡为文学基金会募捐的第一次公开朗读会上作题为《哈姆雷特与堂吉河德》的讲演,并将该文在《现代人》1860年第1期上发表。这一时期,屠格涅夫已经由前期的浪漫主义完全转变为一个激进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56年他发表小说《罗亭》,塑造了一个具有革命激情,但是缺乏行动的小贵族的叛逆者的形象。而在《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这篇文章中,屠格涅夫不仅以势不可挡的笔力一反前人,充分肯定了堂吉诃德之热烈、奋进的精神,并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其思维中的哲学成分。研究《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这篇论文,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这篇论

从《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看屠格涅夫的思维世界付晓媛 郑州大学摘 要: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一文中对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有力地驳斥了传统思想对堂吉诃德滑稽形象的看法,肯定了堂吉诃德坚守信仰、积极奋进的精神内核。从屠格涅夫生平与该文写作的背景出发来看屠格涅夫的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走进屠格涅夫的思想世界,理解屠格涅夫眼中的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一、《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写作背景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齐名,被并称为俄国19世纪文学三巨头之一。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他写作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著作,因而也被称为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固非哲学家,但作者作品风格与转变背后往往与其哲学思维和追求的方向和变化密切相关,屠格涅夫亦是如此。从最初对唯心主义的痴迷,到对唯物主义的追捧,屠格涅夫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不同而发生着变化

马丁路德发表的论文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 马丁·路德的早年生活 出生于德意志埃斯勒本一虔诚天主教徒家庭。父亲原是贫穷自由农民,后又从矿工发展为小炼铁厂厂主,路德的童年在贫困中度过,家境好转后即受到正规教育。曾在曼斯菲尔德、马格德堡、埃森纳赫等地学习。1501年入莱比锡大学,次年获文学士学位,1505年获硕士学位。曾致力研究经院哲学。1505年 5月路德按照父亲的意愿入埃尔福特大学法学院,准备做律师。同年 7月突然改进埃尔福特奥斯定会的隐修院当了隐修士。其原因后人众说纷纭,路德自己解释为:“对自己失去信心”。这可能是指他所经历的一次雷雨袭击(相传他被雷击倒),使他发誓入修院,以寻求上帝宽恕的门径。他在修院中笃诚履行各项虔修神功。1507年领受神父职。1508年转入维登堡大学,次年获圣经学士学位。1510年11月至次年3月,他曾随一奥斯定会修士因公走访罗马。151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在维登堡大学开设圣经学常设讲座,兼管教会工作。教会改革思想的萌芽和历史背景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西欧,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路德在大学时期已对当时的世事和教会景况感到苦闷。他在修院虔修和钻研神学、哲学理论时,悉心探讨释除苦闷的真谛,但自觉毫无收获。当他为解除自己“心灵之痛苦”寻找“蒙神赦罪而得救赎”之路时,认识到传统教会要求人们履行的礼仪和神功,并无助于人们解除这种深沉的内心苦闷,经院神学亦只能引领人的心灵走入死胡同。他对中世纪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如维廉·奥康、J.胡斯等虽有所向往,并受到人文主义者如D.伊拉斯谟等的影响,但尚无意反对传统教会和教皇体制。后人多认为,在这段时期内,他已形成因信称义命题的基本内涵。这一命题的主旨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不在于本人自己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当时教会宣称,人们为资助教会而购买赎罪券便能获得赦罪。路德的因信称义命题,正是针对这种说法的神学依据加以抨击。马丁·路德所引发宗教改革运动 正当路德热心宣传他的新见解时,教皇利奥十世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教廷大员到德意志各地兜售赎罪券聚敛资财。不少诸侯及市民阶层对此甚为不满。一向赞助路德的萨克森选侯弗里德里希不许在萨克森选侯区兜售赎罪券,但在萨克森公国并未被禁止,而事实上兜售活动已深入维登堡附近。对此,路德几经犹豫,终于在1517年10月31日(一说11月 1日)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以神学论辩的笔调写成,语气甚和缓;仅指责某些教会弊端而无意攻击教会本身,在第71条中还明确肯定教皇的赦罪权。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教会的“功库”只在于上帝通过取得基督施行救赎恩典的福音。其因信称义主张在论纲中并未提出。然而,论纲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销路大减,有些地方已无人购买。路德此举得到各阶层支持,同时也触怒了教廷。教廷不顾路德的低调和善意的姿态,于1518年8 月命其到罗马受审。由于选侯弗里德里希和其他德意志诸侯的同情和干预,此举未能奏效。次年7月,亲罗马的神学家约翰·艾克迫使路德在保守势力较强的莱比锡展开辩论。辩论中,路德在艾克的狡黠追问下,终于明确断言圣经权威至上,否认教皇权威,并赞同康斯坦茨公会议所谴责的胡斯的一些观点,这就否定了公会议的无误性。辩论后,艾克宣称他已从路德的言论中取得了谴责路德为异端的依据。次年,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并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的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他还明确指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 利奥十世于1520年10月派艾克前往德意志正式宣布开除路德教籍的通谕。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决定公开对抗,写了《反对敌基督者的通谕》一文,并于12月10日当众烧毁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了在政治上与法国抗衡,希望得到教皇的支持,反对路德的改革。因而在1521年帝国会议上,决定执行教皇通谕,给路德判罪。但由于与会诸侯的反对和路德本人在被审讯时的强硬态度,会议最终决定先放路德离去,然后判罪并下逮捕令。路德在归途中,萨克森选侯以拦劫绑架方式把他送进瓦特堡加以保护。路德在瓦特堡隐居期间,致力于圣经的德语翻译。这时,路德的拥护者已经行动起来,宗教改革运动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 形式在激流中的逆转 路德的激情和行动激发了整个德意志各阶层渴望改革的人们自发奋起。但随着运动的深入,一些权位较高的贵族害怕运动的发展会危及其既得利益,开始动摇。路德对此亦深具同感。1522年 3月他不顾被通缉的身份,从瓦特堡返回维登堡,责备那些行动起来的拥护者“过分了”。他在八次讲道中宣称:“反对以暴力来改革教会。”同年,一些拥护路德的中小贵族,曾以人道主义诗人胡登和骑士济金根为首发动起义。当胡登邀请路德与济金根会见时,路德回答说:“我不愿意靠暴力和流血来维护福音。”对于T.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他也深恶痛绝,并于1524年发表《为反对叛逆的妖精致萨克森诸侯书》。次年又发表《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号召“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碎、扼死、刺杀,就象必须打死疯狗一样!”在神学、哲学思想方面,路德愈益趋于保守。1525年他发表《论意志的束缚》,驳斥曾支持过他的伊拉斯谟,从此便与人文主义分道扬镳。他又为了圣餐的意义和礼仪问题与U.茨温利展开激烈争论。在1529年马尔堡会谈中,路德拒绝了各方包括茨温利提出的内部和解,一致对抗罗马教廷的建议,终于同瑞士宗教改革派分裂。 著述和贡献 路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圣经》的德泽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而不依赖教会及其教士们(顺便提一下,路德把《圣经》译成了华丽的散文,对德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影响)。 路德是新教在信仰和制度等方面的主要奠定人之一。自1524年第一本维登堡赞美诗问世起,他写的许多圣诗至今仍著称于世。1529年他编写的《教理问答》和1530年他参与制订的《奥格斯堡信纲》均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在瓦特堡开始的圣经翻译和修订工作,20余年间从未中辍。这项工作不仅具有重大的宗教改革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圣事问题上,他曾于1520年仅承认传统教会所认定七件圣事中的洗礼和圣餐两项,当时曾遭英王亨利八世的反对。以后路德在这方面的见解也趋于保守,主要表现于他主持制定的礼仪改革中,仍保留了一些古老传统。但他于1525年与原修女卡塔琳娜·冯·苞拉结婚,为改革神父独身制开创了先例。路德及其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最明显的结果是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虽然新教团体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而且不是它的最大的分支,但是它的信徒仍比佛教多,事实上比大多其他宗教都多。 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随之而来的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宗教战争,其中有些是叫人难以相信的血腥战争(例如从1618年到1648年的德国三十年战争)。即使不考虑这些战争,在随后几个世纪中的欧洲政治舞台上,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间的政治斗争都起着一种主要的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带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从长远的观点看,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宗教论战所影响的人数实际上不如出现在同一时期的科学进展上的那么多。事实上,把路德排在他的同代人哥白尼之前,其主要原因是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个人所起的作用确确实实要比哥白尼在科学革命中个人的作用要大些。 1546年2月,路德死于故乡埃斯勒本,葬于维登堡宫廷教堂内。路德一生著作甚丰,除将圣经译成德文外,还有论文、讲道稿、圣诗、书信、笔记等。

一分钟了解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 马丁·路德的早年生活 出生于德意志埃斯勒本一虔诚天主教徒家庭。父亲原是贫穷自由农民,后又从矿工发展为小炼铁厂厂主,路德的童年在贫困中度过,家境好转后即受到正规教育。曾在曼斯菲尔德、马格德堡、埃森纳赫等地学习。1501年入莱比锡大学,次年获文学士学位,1505年获硕士学位。曾致力研究经院哲学。1505年 5月路德按照父亲的意愿入埃尔福特大学法学院,准备做律师。同年 7月突然改进埃尔福特奥斯定会的隐修院当了隐修士。其原因后人众说纷纭,路德自己解释为:“对自己失去信心”。这可能是指他所经历的一次雷雨袭击(相传他被雷击倒),使他发誓入修院,以寻求上帝宽恕的门径。他在修院中笃诚履行各项虔修神功。1507年领受神父职。1508年转入维登堡大学,次年获圣经学士学位。1510年11月至次年3月,他曾随一奥斯定会修士因公走访罗马。151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在维登堡大学开设圣经学常设讲座,兼管教会工作。教会改革思想的萌芽和历史背景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西欧,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路德在大学时期已对当时的世事和教会景况感到苦闷。他在修院虔修和钻研神学、哲学理论时,悉心探讨释除苦闷的真谛,但自觉毫无收获。当他为解除自己“心灵之痛苦”寻找“蒙神赦罪而得救赎”之路时,认识到传统教会要求人们履行的礼仪和神功,并无助于人们解除这种深沉的内心苦闷,经院神学亦只能引领人的心灵走入死胡同。他对中世纪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如维廉·奥康、J.胡斯等虽有所向往,并受到人文主义者如D.伊拉斯谟等的影响,但尚无意反对传统教会和教皇体制。后人多认为,在这段时期内,他已形成因信称义命题的基本内涵。这一命题的主旨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不在于本人自己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当时教会宣称,人们为资助教会而购买赎罪券便能获得赦罪。路德的因信称义命题,正是针对这种说法的神学依据加以抨击。马丁·路德所引发宗教改革运动 正当路德热心宣传他的新见解时,教皇利奥十世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教廷大员到德意志各地兜售赎罪券聚敛资财。不少诸侯及市民阶层对此甚为不满。一向赞助路德的萨克森选侯弗里德里希不许在萨克森选侯区兜售赎罪券,但在萨克森公国并未被禁止,而事实上兜售活动已深入维登堡附近。对此,路德几经犹豫,终于在1517年10月31日(一说11月 1日)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以神学论辩的笔调写成,语气甚和缓;仅指责某些教会弊端而无意攻击教会本身,在第71条中还明确肯定教皇的赦罪权。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教会的“功库”只在于上帝通过取得基督施行救赎恩典的福音。其因信称义主张在论纲中并未提出。然而,论纲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销路大减,有些地方已无人购买。路德此举得到各阶层支持,同时也触怒了教廷。教廷不顾路德的低调和善意的姿态,于1518年8 月命其到罗马受审。由于选侯弗里德里希和其他德意志诸侯的同情和干预,此举未能奏效。次年7月,亲罗马的神学家约翰·艾克迫使路德在保守势力较强的莱比锡展开辩论。辩论中,路德在艾克的狡黠追问下,终于明确断言圣经权威至上,否认教皇权威,并赞同康斯坦茨公会议所谴责的胡斯的一些观点,这就否定了公会议的无误性。辩论后,艾克宣称他已从路德的言论中取得了谴责路德为异端的依据。次年,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并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的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他还明确指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 利奥十世于1520年10月派艾克前往德意志正式宣布开除路德教籍的通谕。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决定公开对抗,写了《反对敌基督者的通谕》一文,并于12月10日当众烧毁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了在政治上与法国抗衡,希望得到教皇的支持,反对路德的改革。因而在1521年帝国会议上,决定执行教皇通谕,给路德判罪。但由于与会诸侯的反对和路德本人在被审讯时的强硬态度,会议最终决定先放路德离去,然后判罪并下逮捕令。路德在归途中,萨克森选侯以拦劫绑架方式把他送进瓦特堡加以保护。路德在瓦特堡隐居期间,致力于圣经的德语翻译。这时,路德的拥护者已经行动起来,宗教改革运动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 形式在激流中的逆转 路德的激情和行动激发了整个德意志各阶层渴望改革的人们自发奋起。但随着运动的深入,一些权位较高的贵族害怕运动的发展会危及其既得利益,开始动摇。路德对此亦深具同感。1522年 3月他不顾被通缉的身份,从瓦特堡返回维登堡,责备那些行动起来的拥护者“过分了”。他在八次讲道中宣称:“反对以暴力来改革教会。”同年,一些拥护路德的中小贵族,曾以人道主义诗人胡登和骑士济金根为首发动起义。当胡登邀请路德与济金根会见时,路德回答说:“我不愿意靠暴力和流血来维护福音。”对于T.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他也深恶痛绝,并于1524年发表《为反对叛逆的妖精致萨克森诸侯书》。次年又发表《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号召“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碎、扼死、刺杀,就象必须打死疯狗一样!”在神学、哲学思想方面,路德愈益趋于保守。1525年他发表《论意志的束缚》,驳斥曾支持过他的伊拉斯谟,从此便与人文主义分道扬镳。他又为了圣餐的意义和礼仪问题与U.茨温利展开激烈争论。在1529年马尔堡会谈中,路德拒绝了各方包括茨温利提出的内部和解,一致对抗罗马教廷的建议,终于同瑞士宗教改革派分裂。 著述和贡献 路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圣经》的德泽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而不依赖教会及其教士们(顺便提一下,路德把《圣经》译成了华丽的散文,对德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影响)。 路德是新教在信仰和制度等方面的主要奠定人之一。自1524年第一本维登堡赞美诗问世起,他写的许多圣诗至今仍著称于世。1529年他编写的《教理问答》和1530年他参与制订的《奥格斯堡信纲》均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在瓦特堡开始的圣经翻译和修订工作,20余年间从未中辍。这项工作不仅具有重大的宗教改革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圣事问题上,他曾于1520年仅承认传统教会所认定七件圣事中的洗礼和圣餐两项,当时曾遭英王亨利八世的反对。以后路德在这方面的见解也趋于保守,主要表现于他主持制定的礼仪改革中,仍保留了一些古老传统。但他于1525年与原修女卡塔琳娜·冯·苞拉结婚,为改革神父独身制开创了先例。路德及其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最明显的结果是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虽然新教团体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而且不是它的最大的分支,但是它的信徒仍比佛教多,事实上比大多其他宗教都多。 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随之而来的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宗教战争,其中有些是叫人难以相信的血腥战争(例如从1618年到1648年的德国三十年战争)。即使不考虑这些战争,在随后几个世纪中的欧洲政治舞台上,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间的政治斗争都起着一种主要的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带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从长远的观点看,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宗教论战所影响的人数实际上不如出现在同一时期的科学进展上的那么多。事实上,把路德排在他的同代人哥白尼之前,其主要原因是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个人所起的作用确确实实要比哥白尼在科学革命中个人的作用要大些。 1546年2月,路德死于故乡埃斯勒本,葬于维登堡宫廷教堂内。路德一生著作甚丰,除将圣经译成德文外,还有论文、讲道稿、圣诗、书信、笔记等。

为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理查德马克思论文发表

家庭背景理查德·马克思出生于音乐之家,父亲是乐手,母亲是歌手。小时候,父亲教他弹钢琴,但理查德不喜欢父亲教的那些曲子。一次父亲回家时,听到从地下室里传出吵闹的声音。他进入地下室,发现儿子正拼命地“砸”着钢琴,并声嘶力竭地唱着埃尔顿·约翰的歌曲。歌曲唱完,父亲严肃地说:“这是什么玩意儿?”理查德十分尴尬,没想到父亲说:“好的,你是对的,是我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查德实现音乐理想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他决定要在音乐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上大学时,有一天他突然接到著名歌星昂内尔·里奇的电话。开始,他以为是同学在搞恶作剧,理查德不知道,是他的朋友把他的一盘样带寄给莱昂内尔·里奇。里奇在电话中对他说:“你是个很有天分的人,将来会成功的。我不能向你保证什么,但我建议你去洛杉矶试试。”1982年大学一毕业,理查德便孤身一人去了洛杉矶。在洛杉矶,理查德终于有机会在里奇的个人专辑中担任伴唱。此后,他为许多著名歌星担任伴唱歌手。在做伴唱歌手的同时,理查德还为《圣埃尔默之火》、《生龙活虎》等电影创作音乐。厉兵秣马理查德开始录制自己的样带,他把样带送给洛杉矶所有的唱片公司,但得到的是相同的答复:“你没戏!”理查德开始有些动摇了,毕竟已到洛杉矶6年多,不能总给别人做伴唱歌手,他有更高的理想,如果这个理想不能实现,怎么办?他开始考虑是否要回芝加哥。就在理查德对前途失去信心的时候,EMI/Manhattan唱片公司总裁布鲁斯·伦德沃尔听了理查德的样带,他感觉一个明日之星已经抓到了手中,于是他与理查德签约,向他允诺说,“你可以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并拨了一笔钱给他做专辑录音。理查德请来戴维·弗斯特担任这张专辑的制作人。结果,他的首张专辑《理查德·马克思》迅速走红,1987年成为畅销唱片,位居世界流行音乐排行榜前列。其中的单曲《熬夜》赢得了众多歌迷的喜爱,获得排行榜冠军,这首歌也标志着理查德情歌时代的开始。随后的几首歌《没意思》、《早该知道会更好》和《无尽夏夜情》也纷纷上榜。浪漫的情怀于是成了理查德的标志,由于他总是给人一种深情的、单相思式的、浪漫的形象,使他的歌迷与日俱增。评论界对他也有颇高的评价,著名的权威音乐杂志《滚石》的乐评人J.D.康西丁称他是“严肃、明确的音乐人”、“伟大的歌手”。理查德的专辑《故伎重施》在1989年推出后,其中的两首单曲《满足》和《在此等候》先后成为排行榜的冠军。《满足》不仅受到歌迷的喜爱,而且在评论界也获得了极好的口碑,评论界认为,《满足》摆脱了他往常的公式化的浪漫———民谣模式,在演唱上表现出极大的活力。除此之外,专辑中还有3首歌曲进入排行榜的前列。可以说《故伎重施》使理查德获得了全面的成功,更确立了他在歌坛的地位。1991年的专辑《繁忙街道》也有3首歌曲进入排行榜的前列,其中的单曲《危险》获得了评论界的肯定,著名娱乐杂志《娱乐周刊》撰稿人查克·埃迪称这首歌是“一首关于河边谋杀的、稀奇古怪的弗拉明戈摇滚民谣”,这首歌在一定程度上促销了该专辑。1993年的第四张专辑《免费假期》又给理查德带来了3首进入排行榜前列的热门歌曲,单曲《现在和永远》延续着他的抒情歌曲路线。这首歌在1993年使理查德上了事业的新高峰。与此同时,理查德还不停地为其他歌手写情歌,比如他为乡村歌手肯尼·罗杰斯创作的那首著名的《疯狂》,后来成了肯尼最引以为骄傲的代表作。理查德的第五张专辑出版的时候,已是1997年。在新专辑《骨与肉》中,我们听到的是一个成熟、稳重而又不失浪漫情怀的理查德,这张专辑同样受到歌迷的欢迎。1997年后发展自从1997年发表《Flesh & Bone》专辑之后便在萤光幕前销声匿迹的Richard大哥其实一点儿也没闲着,退居幕后的他陆续帮Barbra Streisand、Josh Groban、Vince Gill、98°、Luther Vandross、Rod Stewart、Sarah Brightman、Lara Fabian、Natalie Cole、Hugh Jackman、Samantha Cole和Sissel等人写歌/录制专辑在排行榜上屡获佳绩,为'NSYNC谱写的抒情冠军单曲This I Promise You更让他跻身王牌制作人之列!畅销情歌合辑也总忘不了收录Richard Marx沧桑独具、沙哑有味的Right Here Waiting、Now And Forever等经典情歌!休息了七年祭出的全新专辑《My Own Best Enermy》,Richard想要表现的正是一个和自己争战的灵魂!首支单曲Ready To Fly是大家熟悉的动人情歌,Richard表示:“我透过Again向Coldplay和U2致敬,我逼自己面对一些事情,我不想让这首歌成为普通的流行歌曲。”并坦承:“爱情真的是世界上最难维系的东西,但我相信浪漫的精神。” 有“居家好男人”封号的Richard Marx日前接受“今日美国”访问时更大方地交代了“私生活”:“我已经拥有世界上最漂亮的妻子在身边,这几年来我终于可以好好的享受居家生活,现在三个小孩已经13岁、11岁和10岁。即使只是每天在睡前和他们说晚安、或是一起开车去麦当劳得来速买吃的,也让我觉得心满意足。”继曾写过一首Thanks to You献给母亲的Richard Marx,在新专辑中则是用一首The Other Side献给他最敬爱的已故父亲,和从事广告歌曲制作的父亲感情十分深厚,在音乐上,父亲更是他的良师,1994年Richard在美国巡回演出时,父亲甚至带了六人弦乐团跟着他四处奔,Richard的父亲逝世让他受到很大的打击,在他心目中,父亲是他心中最伟大的音乐家。2004年初葛莱美奖颁奖礼上,拿下“年度歌曲”的是好久不见的情歌圣手Richard Marx,他和Luther Vandross合写的Dance With My Father不但成为葛莱美上的焦点、Richard Marx也说:“这个奖本身对我很有意义、对Luther更是,我感到骄傲。” 在去年夏天加入EMI唱片的Richard Marx因为葛莱美光环加持身价水涨船高,钟爱Richard的歌迷更是难忘他愈发沧桑性感的“男人味”; Richard Marx的全新专辑《My Own Best Enermy》也将跟歌迷见面。刚做好新专辑的他坦言一做完就给老婆听:“你一定要先帮我听过!”,果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家好男人。2008:⒈“音乐坐标”(Vertical Horizon)的主唱Matt Scannell 与Richard Marx在08年合作举行了一系列演唱会,并合作演唱了许多双方的经典曲目并重新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包括理查德的最新专辑《Sundown》的“Always On Your Mind”,vertical horizon的“Give You Back”。这张专辑就是他们的合作曲目。他们仍然会合作一些演出,并打算在2010年发行一张电子摇滚的concert专辑现。(来自“电驴”)⒉录音室专辑《Sundown》是随着《Emotional Remains》一起在2008年10月31日数字发行的(今年的9月22日《Emotional Remains》已发行CD专辑),是理查德马克斯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包括了自己创作的几首歌,并与畅销歌手Toni Braxton、著名乡村歌手和歌手Vince Gill合唱。另外也包括了一些滚石乐队、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曲目。这是马克斯的第一张数字发行的专辑。“自己去演绎这些曲目(意思应该是那些经典曲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希望除了我自己以外,有更多的人会从歌中得到感动”理查德说。除了《Wild Horses》,还有著名乡村歌手和创作人Vince Gill合作翻唱的披头士经典歌曲《And I love her》;翻唱自Roberta Flack的 《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Sade的《Ordinary Love》,以及与流行歌手合作的原创歌曲《Suddenly》都展现了理查德的广阔的音域和独特的演奏手法。(来自“电驴”)2009:格莱美奖歌手,创作人、制作人,“情歌王子”理查德马克思暌违三年,发布他的最新个人专辑——《Emotinal Remains》。11首全新曲目将在9月22日在亚马逊官网,以数字发行和双CD的方式发售。“在创作和录制的过程中,我在想把音乐放在网上,不过这就不是仅仅出张专辑CD那么简单了,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更贴近地接触到我的音乐”Marx说,“亚马逊使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Emotional Remains》(翻译成“爱情碎片”“情感依然”,或者干脆叫张韶涵的那个“遗失的美好”??翻译得有味道真难啊--译者注),是2004年的《My Own Enemy》发行以来的第一张专辑,与以往我们认识的Marx不太一样,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摇滚歌手——这丫曾经在全球卖出了3000万张唱片,同时也是创作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制作人~无论是《Better or worse》这样一首朗朗上口节奏轻快的摇滚民谣,或者是一首《From inside》这样快歌搭配上深沉而丰满的自白式的唱词外加摇滚味道十足的吉他,都展现了理查德多样的创作风格。即将到来的专辑还包括几首chart topper的最得意的个人作品(谁能告诉我chart topper是什么...译者)。Richard的大部分歌曲都是那么地感动,这也是他的标志之一。(but with a rock edge什么意思??)从《Through my veins》里对Richard父亲的父爱之恩的感谢,到《When the November Falls》里一对温馨的父子。《Emotional Remains》也有几位作者参与制作,分别是....(不翻译了..)(我极力推荐《Part Of Me》)Marx总结说,“这张专辑无疑会是我在这几年音乐事业上的一个标志,也是在音乐上的一个新的尝试。”2012Richard Marx于2012年6月1日推出这套双碟装的新作《Inside My Head》。第一张是几首新歌,剩下的是《Emotional Remains》和只在官网上卖过一阵的《Sundown》里的歌。第二张除了最后一首,都是老歌新录,跟沃尔玛版的《Stories to Tell》是一样的。Wouldn’t Let Me Love You为主打单曲,MV已发行。

对于当时来说是这样的。理查德马克思的夫人辛西娅罗兹是位演员,他们于1989年结婚,第二年便有了共同的宝宝,但此后婚姻出现了裂痕。大概是在1994年前后,理查德马克思写了这首名曲《Right here waiting》,试图挽回婚姻,而辛西娅也被感动,回心转意。但在共同生活了25年后,在2014年,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结束了这段堪称传奇的感情。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