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民族史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5 03:46:24

民族史论文发表

当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之际,回首我们的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精神的伟大力量,它是推动我们民族发展和复兴的强大驱动力。 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过去五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其发展的进程中繁衍兴盛,融会众多民族,并且形成和维系了团结统一的趋势。这一大趋势穿越数千年时空历久而弥坚。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压力与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运又一次面临挑战之际,掀起改革开放大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开辟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它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革命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中华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中华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 中华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测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俊彦豪杰追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力行"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其精神皆垂范后世。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手不释卷,孜孜不倦,谓之勤学;霄衣旰食,励精图治,谓之勤政;胼手胝足,持业不辍,谓之勤劳。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有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探索精神是中华文明发展昌盛的强力推进器。中国历代的哲人智士都把探索未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的。这一探索指向宇宙法则和价值标准两个方面,即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强调通过格物致知以追求真理和追寻价值。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因而,这样的探索被赋予崇高的意义。故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屈原不畏"路漫漫",而"上下求索",虽九死不悔。此外,这样的探索,不仅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包含了在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探索。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包罗宏富,邃密精深,流派纷呈,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创造了许多杰出的成就,在世界上引领风骚数千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累累硕果,更是风采卓异,璀灿多姿,是世界文明中的瑰宝。 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富于智能和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与五千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各方面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或发明创造相伴随。以科学技术为例,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指导下所着《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指出,当代世界的基本发明和创造,可能有半数以上来源于中国的古老文明。他列举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毒气、枪炮、降落伞、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蒸汽机的核心设计,几乎都源于中国的发明。李约瑟博士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举世公认。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僵化和由此导致的国势衰弱,这样的创新精神受到束缚和压抑。新中国的建立为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开辟了天地,但是长期存在的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和生产力大解放,是中国人民得以充份发挥智能和创造力的美好春天。二十二年来中国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如同熔岩喷发,不可遏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业绩,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和创新力。 气节精神是天地间的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气者,乃正气、骨气;节者,为节义、节操。中国传统精神认为,人的生命包含着价值因素,是生命价值的载体。生命,只有承担了道义,才是可贵的。因此,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以气节操守为立身之本。王夫之提出:"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就是这种精神的凝聚。孟子万世传颂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中华气节操守精神的经典标尺。文天祥以生命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树立了气节精神的丰碑。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外抗强暴,内拒奸恶的利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着追求自由和幸福,追寻光明和进步,为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绝不屈服。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一次次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调整政策的让步或是导致改朝换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改革精神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反对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为着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促进国家的强盛,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殚精竭虑,不畏艰难,不顾身家性命力促变法改革者。战国时期有商鞅变法。商鞅主张"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韩非力倡变革思想。他认为"世异必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西汉时有晁错之变法。北宋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明代又有张居正变法。近代的"戊戌变法"更为世人所熟知。他们或是力主改革土地所有制,废止世袭特权,巩固封建统治;或是建言削蕃,加强中央集权;或是改革税制以缓解社会矛盾;或是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无论成败,他们的努力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了时代精神。他们的思想或主张在当时或是后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实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当代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的改革,更是一场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除旧布新的伟大创举。仅仅二十余年,中国面貌一新,走上富强之路。改革精神在神州大地从来没有这样深入人心并展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开放精神在中国经历了由重在政治交往的开放,到以有限地引入西学为目的开放,再到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尚书》中提出的"协和万邦"的开放思想指向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对异族异域的融会。孔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是一种政治交往。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汉唐以来,由于中国的强盛,统治者以中央王朝自居,因而其外交策略多有俯视世界的意味。例如,汉初陆贾提出将"宽博浩大,恢廓密微,附远宁近,怀来万邦"作为汉王朝的外交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中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也使得中国难以认识到向外国学习和与外国的经济交往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形成虽然对于沟通中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它对于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发展的影响只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则更是以宣示国威为其宗旨。直到近代,在列强倚仗坚船利炮欺凌的压力之下,国人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伍。从而有冯桂芬提出"学西方,谋自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魏源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后有"中体西用"之倡和洋务运动之兴。中国旨在接纳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的开放意识逐渐觉醒。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迟滞状态的紧迫性使以开放求发展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邓小平以求实精神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全面开放。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放精神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迁

《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史》由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应梁主编,林超民任副主编。1990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上中下三册,115万字。现民族出版社拟于近期出版修订本。20世纪开始,民族史逐步从政治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民族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开始倡导新史学,即提出了民族史的科目,并作了初步研究。至20世纪30年代开始,吕思勉、林惠祥、王桐龄、吕振羽等学者,先后编撰出版数种《中国民族史》。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史研究工作,由国家民委直接领导和主持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55个少数民族各编了一部本民族的简史。近年来,诸多学者专家共同编写的《大百科全书?民族卷》问世,先后出版了翁独健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等。许多民族史学工作者所撰写的族别史、地区民族史、断代民族史论著相继问世。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民族史奠定了基础。江应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出版后,不少知名学者发表书评,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是研究中国民族史难得的创造性硕果,是我国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为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本书荣膺中国图书奖、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第一, 它突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性。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悠久的历史;从秦汉至清灭亡,不论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论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和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的疆域是不断变迁的,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但是我国的疆域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我国疆界早在汉代,由于匈奴、鲜卑的内附,就包有北至漠北与外兴安岭的广阔地域;由于南粤的臣服,而囊括南至南海的辽阔地区;由于西域各国的归降,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而管辖西域之地;由于夫余、挹娄的内附,使疆界东至于海上;由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将版图扩展到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历代王朝大体保持了这个疆域。我国今天的多民族国家正是从这个传统发展而成。中国传统疆域是由南部水田农业区、北方旱地农业区与北部草原游牧区组成的。我国历史上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经常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正是这个经济基础,促使我国各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尽管多次分裂,最终仍归于统一,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有时受间接统治,但各民族间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仍然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由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中原相比较为落后,历代王朝为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政权,其形式与内地不同,如秦汉时期的属国、道、边郡,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元明清时期的土官、土司,史称“羁縻政权”,政权形式不同,属于中国统一的整体则毫无差异。有些少数民族虽也建立过独立的政权,但没有脱离中国整体历史的发展。中国是以汉族为主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不因为建立王朝的民族不同而异;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汉族和中原王朝,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中国的历史疆域,不仅包据中原王朝的辖区,也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的辖区。统一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权而言;整体的概念,则是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与凝聚。政权的统一,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具体原因,有时只有一个政权,有时有几个政权存在,但整体并没有改变。本书将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纳入一个整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论述,各民族的个性恰到好处地显示于共性之中。第二, 本书突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本书按照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来叙述中国各民族历史。历代王朝尤其是中央王朝的更迭演进及其几千年不断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有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历史的一个明显特征。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以及各民族活动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影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各民族的发展。以王朝发展的顺序这一客观存在为线索来笼括中国各民族的发展,不惟脉络清晰,而且多民族国家的同一性连贯性也由此上升到突出地位。事实上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清等大一统王朝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历代王朝的兴亡大都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少数民族的兴衰与中央王朝的统治也紧密相关。本书不是简单地以王朝更迭为线索编写各民族历史,而是在具体阐释中,将二者结合融会于一体,深刻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规律。这正是本书有别于以往中国民族史和一般中国通史著作的显著特点第三, 本书突出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性。中国各民族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任何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地发展演变的。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与周围的民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民族关系对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也使各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将民族关系史作为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各民族之间的不可分离的有机联系和日益强化的凝聚力,并进而揭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本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更加鲜明。第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十分注意汉文文献,也注意吸收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尤其注意采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丰富资料,尽可能多地吸收近年来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民族史期刊投稿

刊名: 传承 Inheritance & Innovtion 主办: 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9086 CN 45-1357/D 曾用刊名:广西党史 创刊年:199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收录网站:新闻出版总署、知网、维普、万方《传承》杂志是由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国际大16开本,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5—1357/D,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86。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主要的栏目:领导论坛、执政镜鉴、红色经典、档案揭秘、魅力广西、先锋礼赞、历史记忆、传承视野、党史文库等找不到杂志社的联系方式,黑龙江的杂志简介本刊是民族学专业学术类期刊。旨在交流民族工作经济,促进民族学研究。发表有关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民族文学、民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读者对象为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 有英文目次及文摘。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期刊信息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主编:沃岭生ISSN:1004-4922CN:23-1021/C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186号邮政编码:150081如果要在其他杂志发表可以和我联系

《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

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 ,世界历史 ,安徽史学,西域研究,史学集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学辑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文献,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这些都是国内的核心刊物,都可以直接给它们投稿。具体投稿方式可以在网上查,也可以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民族史论文发表时间

《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史》由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应梁主编,林超民任副主编。1990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上中下三册,115万字。现民族出版社拟于近期出版修订本。20世纪开始,民族史逐步从政治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民族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开始倡导新史学,即提出了民族史的科目,并作了初步研究。至20世纪30年代开始,吕思勉、林惠祥、王桐龄、吕振羽等学者,先后编撰出版数种《中国民族史》。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史研究工作,由国家民委直接领导和主持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55个少数民族各编了一部本民族的简史。近年来,诸多学者专家共同编写的《大百科全书?民族卷》问世,先后出版了翁独健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等。许多民族史学工作者所撰写的族别史、地区民族史、断代民族史论著相继问世。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民族史奠定了基础。江应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出版后,不少知名学者发表书评,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是研究中国民族史难得的创造性硕果,是我国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为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本书荣膺中国图书奖、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第一, 它突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性。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悠久的历史;从秦汉至清灭亡,不论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论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和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的疆域是不断变迁的,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但是我国的疆域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我国疆界早在汉代,由于匈奴、鲜卑的内附,就包有北至漠北与外兴安岭的广阔地域;由于南粤的臣服,而囊括南至南海的辽阔地区;由于西域各国的归降,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而管辖西域之地;由于夫余、挹娄的内附,使疆界东至于海上;由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将版图扩展到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历代王朝大体保持了这个疆域。我国今天的多民族国家正是从这个传统发展而成。中国传统疆域是由南部水田农业区、北方旱地农业区与北部草原游牧区组成的。我国历史上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经常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正是这个经济基础,促使我国各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尽管多次分裂,最终仍归于统一,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有时受间接统治,但各民族间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仍然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由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中原相比较为落后,历代王朝为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政权,其形式与内地不同,如秦汉时期的属国、道、边郡,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元明清时期的土官、土司,史称“羁縻政权”,政权形式不同,属于中国统一的整体则毫无差异。有些少数民族虽也建立过独立的政权,但没有脱离中国整体历史的发展。中国是以汉族为主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不因为建立王朝的民族不同而异;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汉族和中原王朝,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中国的历史疆域,不仅包据中原王朝的辖区,也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的辖区。统一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权而言;整体的概念,则是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与凝聚。政权的统一,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具体原因,有时只有一个政权,有时有几个政权存在,但整体并没有改变。本书将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纳入一个整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论述,各民族的个性恰到好处地显示于共性之中。第二, 本书突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本书按照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来叙述中国各民族历史。历代王朝尤其是中央王朝的更迭演进及其几千年不断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有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历史的一个明显特征。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以及各民族活动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影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各民族的发展。以王朝发展的顺序这一客观存在为线索来笼括中国各民族的发展,不惟脉络清晰,而且多民族国家的同一性连贯性也由此上升到突出地位。事实上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清等大一统王朝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历代王朝的兴亡大都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少数民族的兴衰与中央王朝的统治也紧密相关。本书不是简单地以王朝更迭为线索编写各民族历史,而是在具体阐释中,将二者结合融会于一体,深刻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规律。这正是本书有别于以往中国民族史和一般中国通史著作的显著特点第三, 本书突出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性。中国各民族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任何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地发展演变的。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与周围的民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民族关系对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也使各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将民族关系史作为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各民族之间的不可分离的有机联系和日益强化的凝聚力,并进而揭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本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更加鲜明。第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十分注意汉文文献,也注意吸收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尤其注意采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丰富资料,尽可能多地吸收近年来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专著作品1. 文海研究 (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3月2. 西夏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3. 西夏佛教史略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1月重版)4. 西夏文物 (合作) 文物出版社 1988年3月5. 番汉合时掌中珠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6.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傅懋绩主编,史金波、张公瑾、道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7. 类林研究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8. 西夏天盛律令 (合作)《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五册 科学出版社 1994 年8月9. 西夏用兵史话 (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4月10.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主编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已出版第1—1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2000年11.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昭觉县彝族卷 (合作)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12. 中国饮食史(卷四) (合作)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 13. 西藏人权研究 (合作) 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14.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合作)《中国传世法典》之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2月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合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16. 电脑处理《文海宝韵》研究 (合作) 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0年1月17.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 (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论文等共145篇(一)西夏学(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1.《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考释》质疑 《考古》 1974年6期2.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初探 (合作) 《考古学报》 1977年1期3.《西夏译经图》解 《文献》(第一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79年12月4.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 (合作)《民族研究》1979年1期5. 西夏文及其文献 《民族语文》 1979年3期6. 简述西夏文辞书 《辞书研究》 1980年2期7.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 (合作) 《兰州大学学报》 1980年2期8. 也谈西夏文字 《历史教学》 1980年11期9. 略论西夏文字的构造 《民族语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3月10. 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 《世界宗教研究》 1981年1期11. 西夏党项史料正误三则 《民族研究》 1981年3期12. 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语文》 1982年2期13.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 (合作) 《考古学报》 1982年3期14. 西安市文管处藏西夏文物 (合作执笔) 《文物》 1982年4期15.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年4期16. 西夏后裔在安徽 (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 1983年3期17.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3年3期18. 西夏文辞书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辞书研究》 1983年6期19. 西夏语的存在动词 《语言研究》 1984年1期20.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再探 (合作) 《西夏史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年7月21. 西夏文概述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8月22. 重修凉州感应塔碑校译补正 《西北史地》 1984年2期23. 元代党项人余阙及其后裔 《宁夏大学学报》 1985年2期24. 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整理记 (合作) 《文献》 1985年4期25. 再谈西夏文反切上下字合成法 《民族研究》 1985年5期26. 西夏佛教的流传 《世界宗教研究》 1986年1期27. 西夏文字典《同音》的版本与校勘 (与黄振华合作) 《民族古籍》1986年6期28.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西北民族研究》第-集 1986年6月29. 西夏名号杂考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6年4期30. 蒙、元时期党项上层人物的活动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31. 西夏“秦晋国王”考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3期32. 黑水新出西夏文辞书《同音》初释 (合作) 《文物》 1987年7期33. 略论西夏文物的学术价值 《考古与文物》 1987年4期34. 黑水出土西夏本《类林》考辩 (合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年2期35. 西夏文本《类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日刊)《中亚西亚语言和历史研究》(西田龙雄教授还历纪念文集) 1988年36. 西夏佛教新证四种 《世界宗教研究》 1989年1期37. 藏族文化和西夏王朝的历史渊源 《中国西藏》 1989年2期38. 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 《中国民族史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出报社1989年6月39. 《类林》西夏文译本和西夏语研究 《民族语文》 1989年6期40. 西夏文本《类林》译文分析 《固原师专学报》 1990年2期41. 一部有特色的历史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9月42. 从西夏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5月43.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44. 西夏党项人的亲属称谓和婚姻 《民族研究》 1992年1期45. 西夏文字典《音同》序跋考释 (合作)《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46. 略论西夏前期的用兵特点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47. 西夏文《天盛新律》进律表考释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 出版社 1992年10月48. 西夏《天盛律令》略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93年1期49. 死文字重见光明 《紫荆》 1993年5期50. 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 《世界宗教研究》 1993年3期51. 西夏境内民族考 《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6月52. 西夏官印姓氏考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3年10月53. 西夏的官职制度 《历史研究》 1994年2期54. 穿越时空、古国新诠-西夏学的研究现况与国学的互动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四卷第三期 1994年7月55. 西夏学 《中国学向通鉴》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56. 西夏文本《碎金》研究 (合作) 《宁夏大学学报》 1995年2期57. 西夏语的“买”、“卖”和“嫁”、“娶” 《民族语文》1995年4期58. 西夏佛教制度探考 台湾《汉学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 1995年6月59. 寻找流失在异域的珍宝-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 台湾《历史月刊》第95期 1995年12月60. 西夏文《三才杂字》考 (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5年6期61. 贾敬颜先生藏西夏陵园残碑拓片简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夏陵》 东方出版社1995年62. 整理拍摄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记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年1期63. 西夏古籍略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年3期64. 西夏文化的风采 《光明日报》 1996年9月3日65. 儒释兼融东西交汇-多元色采的西夏文化 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 1996年10月66. 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 (合作) 《文物》 1996年10期67. 西夏刑法试析 《民大史学》(创刊号) 1996年68.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活字印本考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7年1期69. 西夏·宁夏·华夏 《宁夏日报》 1997年2月21日、2月28日70. 西夏皇族后裔考论 (与白滨、聂鸿音合作)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71. 西夏活字版文献及其特点 台湾《历史文物》第七卷三期 1997年6月72. 西夏和回鹘对活字印刷的重要贡献 (与雅森●吾守尔合作)《光明日报》1997年8月5日73.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考 《今日印刷》 1998年2期74. 俄藏西夏文世俗文献目录 (合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期75. 黑水城的发现与俄藏西夏遗书 (合作)《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76. 西夏《天盛律令》及其法律文献价值 法律史论集(第一卷) 法律出版社 1998年9月77. 西夏的饮食制度和风尚 《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78. 西夏文写本《文海宝韵》 《民族语文》 1999年4期79. 西夏文书和西夏史(西夏文书と西夏史) 日本《史滴》(早稻田大学)1999年12月80. 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文文献译释研究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 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 2000年81.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 《敦煌研究》2000年3期82. 发现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黑水城出土西夏历书 《学术动态》2000年4期83. 回眸千年活字印刷术 《新闻出版报》2001年3月2日 84. 百年西夏学 《光明日报》2001年3月27日85. 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刍证 《中国印刷》2001年3、4期86. 千年活字印刷史概说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4期87.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4期88. 西夏佛教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5期89. 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 《文物》2001年10期90.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论坛》第7期91. 西夏学百年回顾 《民族研究年鉴》2001年92.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文化论坛》第七期(2001年2期)2001年12月93. 国图藏西夏文文献价值 《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27日94. 西夏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2002年1期95. 西夏度量衡刍议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2期96. 简介英国藏西夏文献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97. 国内现存出土西夏文献简明目录 (合作)《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二)民族历史、文化1. 中国民族史研四十年的重要贡献 《云南社会科学》 1990年2期2. 中国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 《民族研究》 1990年2期3. 十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与白滨合作)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4. 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5.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6. 论少数民族近代史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1991年6期7. 积极开展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8. 把中国民族史研究引向深入 《黑龙江民族从刊》 1992年2期9. 美国印第安人印象 (合作) 《世界民族研究》 1992年3-4期10. 积极开展新时期的民族调查工作 《民族研究》 1993年5期11. 拉萨西郊采访日记(三则) 《中国西藏》 1993年秋季号12. 历代民族政策简述 (合作)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九十年代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4月13. 西藏现代化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5年4期14. 振奋精神 勇于探索 开创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 《宁夏社会科学》 1996年6期15.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 《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1996年1月16. 重视家支问题 吸收德古参政议政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17. 略论凉山彝族地区人口和社会发展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18.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19.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民族研究动态》 1997年1期20. 关于南昆铁路建成后的几点思考 《西南民族研究动态》 1998年3月,总第28期21.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问题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中国佛教协会编《研究动态》1997年6 期转载(三)民族古文字、文献1. 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民族古文字》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1982年编印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2月2. 中国民族古文字概说 《民族研究》 1984年5期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史料价值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2月4. 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1月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6.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字改革刍议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7.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综述 《文物》 1991年6期8. 中国民族古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9. 女书和中国民族文字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0.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合作) 书海出版社 1998年7月11. 风采各异、内涵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 台湾《历史文物》10卷3期, 000年3月(四)书评、序1. 国外研究西夏文、西夏史简况 (合作) 《民族史译文集》第三辑 1978年2. 评1983年北方民族史研究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4年10月3. 评介西田龙雄西夏文研究专著四种 《民族语文》 1985年2期4.《西夏文物研究》评介 (合作) 《西北史地》 1986年3期5. 古文字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 《民族研究动态》 1989 年2期6.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工作总结(执笔)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2期7. 一部翔实的少数民族断代史-评《唐代党项》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4期8. 一部包含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史新成果的好书-《中国政治制度史》读后 《民族研究动态》 1992年3期9. 喜读《凉山民族研究》 《凉山民族研究》 1993年10. 《俄藏黑水城文献》整理出版近况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6年3期11. 钟灵毓女书,中国又一绝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2. 《陈述先生纪念集》序 《陈述先生纪念集》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13. 十年心血 一部力作-评郭大烈、和志武的《纳西族简史》 《民族学》 1996年4期14. 西夏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合作)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7年6期15. 透视中国人生归宿的门径—评徐吉军的《中国丧葬史》 《浙江学刊》2000年2期16. 熔铸多民族文化精粹—评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 《中国读书评论》2000年12期参与编辑辞书及其他著作21种1.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 (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年6月2. 民族词典 (撰稿) 上海词书出版社 1987年8月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撰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年4.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1月5. 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关点综述(1978-1988) (撰稿) 学苑出版社6. 中国少数民族艺述词典 (撰稿) 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7.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撰稿)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年12月8. 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 (撰稿) 北京出版社 1994年1月9.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典 (副主编,撰稿)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 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 (撰稿) 人民出版社 1996年10月11. 敦煌学大词典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12. 辞海(1999年版) (编委,民族历史分科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13.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14. 中国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15. 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16.国民族史研究(二)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18. 特的女书 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9. 藏缅语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6月20.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8月21.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特约主编) 2002年增刊四、译文1. (俄)西夏文字典《文海》和《文海杂类》及其在西夏辞书中的地位(原著苏联克恰诺夫) 《民族史译文》第三辑 1978年2. (日)西夏文字(原著西田龙 与云雁合译)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三集 1984年6月3. (日)西夏语音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上、下)(原著西田龙雄)《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五集 1985年6月、第六集 1985年12 月4. (俄)西夏语的结构(原著苏联克平)《中国民族史研究》(二) 1989年

民族史论文发表时间是

发表论文 多久能发表 ?有很多人快到评职称提交评估材料的时间,各种考试都通过了,但还没有发表文章,即使加急发表,但也不能保证100%的发表成功,比如参加各类考试而耽误些文章,导致文章不符合杂志的要求,同时期刊杂志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出版延误的原因,如版面已经排满,这是很耽误时间的,或许几个月,甚至是一年之后才会有版面的情况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把握好发布时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 什么时候发表论文最为合适 呢?职称评审一年只有一次,一年的延迟对于作者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不言而喻,下面具体讲下发表论文什么时候发表最为合适。 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8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 核心期刊 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评职称之前3-6个月收到刊物就行,不要提前太多,也不要迟于3个月。原因是这样的:太早发表,可能评职称的要求变了,还要重新发表,而且刊物容易丢失;太晚发表也不行,如果刊物发行延迟,势必影响晋职,另外,刊物在知网收录还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所以最好能提前3个月-6个月的时间拿到刊物,这样比较保险。

专著作品1. 文海研究 (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3月2. 西夏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3. 西夏佛教史略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1月重版)4. 西夏文物 (合作) 文物出版社 1988年3月5. 番汉合时掌中珠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6.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傅懋绩主编,史金波、张公瑾、道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7. 类林研究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8. 西夏天盛律令 (合作)《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五册 科学出版社 1994 年8月9. 西夏用兵史话 (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4月10.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主编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已出版第1—1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2000年11.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昭觉县彝族卷 (合作)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12. 中国饮食史(卷四) (合作)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 13. 西藏人权研究 (合作) 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14.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合作)《中国传世法典》之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2月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合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16. 电脑处理《文海宝韵》研究 (合作) 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0年1月17.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 (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论文等共145篇(一)西夏学(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1.《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考释》质疑 《考古》 1974年6期2.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初探 (合作) 《考古学报》 1977年1期3.《西夏译经图》解 《文献》(第一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79年12月4.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 (合作)《民族研究》1979年1期5. 西夏文及其文献 《民族语文》 1979年3期6. 简述西夏文辞书 《辞书研究》 1980年2期7.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 (合作) 《兰州大学学报》 1980年2期8. 也谈西夏文字 《历史教学》 1980年11期9. 略论西夏文字的构造 《民族语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3月10. 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 《世界宗教研究》 1981年1期11. 西夏党项史料正误三则 《民族研究》 1981年3期12. 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语文》 1982年2期13.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 (合作) 《考古学报》 1982年3期14. 西安市文管处藏西夏文物 (合作执笔) 《文物》 1982年4期15.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年4期16. 西夏后裔在安徽 (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 1983年3期17.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3年3期18. 西夏文辞书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辞书研究》 1983年6期19. 西夏语的存在动词 《语言研究》 1984年1期20.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再探 (合作) 《西夏史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年7月21. 西夏文概述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8月22. 重修凉州感应塔碑校译补正 《西北史地》 1984年2期23. 元代党项人余阙及其后裔 《宁夏大学学报》 1985年2期24. 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整理记 (合作) 《文献》 1985年4期25. 再谈西夏文反切上下字合成法 《民族研究》 1985年5期26. 西夏佛教的流传 《世界宗教研究》 1986年1期27. 西夏文字典《同音》的版本与校勘 (与黄振华合作) 《民族古籍》1986年6期28.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西北民族研究》第-集 1986年6月29. 西夏名号杂考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6年4期30. 蒙、元时期党项上层人物的活动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31. 西夏“秦晋国王”考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3期32. 黑水新出西夏文辞书《同音》初释 (合作) 《文物》 1987年7期33. 略论西夏文物的学术价值 《考古与文物》 1987年4期34. 黑水出土西夏本《类林》考辩 (合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年2期35. 西夏文本《类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日刊)《中亚西亚语言和历史研究》(西田龙雄教授还历纪念文集) 1988年36. 西夏佛教新证四种 《世界宗教研究》 1989年1期37. 藏族文化和西夏王朝的历史渊源 《中国西藏》 1989年2期38. 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 《中国民族史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出报社1989年6月39. 《类林》西夏文译本和西夏语研究 《民族语文》 1989年6期40. 西夏文本《类林》译文分析 《固原师专学报》 1990年2期41. 一部有特色的历史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9月42. 从西夏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5月43.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44. 西夏党项人的亲属称谓和婚姻 《民族研究》 1992年1期45. 西夏文字典《音同》序跋考释 (合作)《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46. 略论西夏前期的用兵特点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47. 西夏文《天盛新律》进律表考释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 出版社 1992年10月48. 西夏《天盛律令》略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93年1期49. 死文字重见光明 《紫荆》 1993年5期50. 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 《世界宗教研究》 1993年3期51. 西夏境内民族考 《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6月52. 西夏官印姓氏考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3年10月53. 西夏的官职制度 《历史研究》 1994年2期54. 穿越时空、古国新诠-西夏学的研究现况与国学的互动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四卷第三期 1994年7月55. 西夏学 《中国学向通鉴》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56. 西夏文本《碎金》研究 (合作) 《宁夏大学学报》 1995年2期57. 西夏语的“买”、“卖”和“嫁”、“娶” 《民族语文》1995年4期58. 西夏佛教制度探考 台湾《汉学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 1995年6月59. 寻找流失在异域的珍宝-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 台湾《历史月刊》第95期 1995年12月60. 西夏文《三才杂字》考 (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5年6期61. 贾敬颜先生藏西夏陵园残碑拓片简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夏陵》 东方出版社1995年62. 整理拍摄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记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年1期63. 西夏古籍略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年3期64. 西夏文化的风采 《光明日报》 1996年9月3日65. 儒释兼融东西交汇-多元色采的西夏文化 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 1996年10月66. 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 (合作) 《文物》 1996年10期67. 西夏刑法试析 《民大史学》(创刊号) 1996年68.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活字印本考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7年1期69. 西夏·宁夏·华夏 《宁夏日报》 1997年2月21日、2月28日70. 西夏皇族后裔考论 (与白滨、聂鸿音合作)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71. 西夏活字版文献及其特点 台湾《历史文物》第七卷三期 1997年6月72. 西夏和回鹘对活字印刷的重要贡献 (与雅森●吾守尔合作)《光明日报》1997年8月5日73.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考 《今日印刷》 1998年2期74. 俄藏西夏文世俗文献目录 (合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期75. 黑水城的发现与俄藏西夏遗书 (合作)《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76. 西夏《天盛律令》及其法律文献价值 法律史论集(第一卷) 法律出版社 1998年9月77. 西夏的饮食制度和风尚 《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78. 西夏文写本《文海宝韵》 《民族语文》 1999年4期79. 西夏文书和西夏史(西夏文书と西夏史) 日本《史滴》(早稻田大学)1999年12月80. 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文文献译释研究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 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 2000年81.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 《敦煌研究》2000年3期82. 发现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黑水城出土西夏历书 《学术动态》2000年4期83. 回眸千年活字印刷术 《新闻出版报》2001年3月2日 84. 百年西夏学 《光明日报》2001年3月27日85. 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刍证 《中国印刷》2001年3、4期86. 千年活字印刷史概说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4期87.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4期88. 西夏佛教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5期89. 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 《文物》2001年10期90.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论坛》第7期91. 西夏学百年回顾 《民族研究年鉴》2001年92.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文化论坛》第七期(2001年2期)2001年12月93. 国图藏西夏文文献价值 《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27日94. 西夏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2002年1期95. 西夏度量衡刍议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2期96. 简介英国藏西夏文献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97. 国内现存出土西夏文献简明目录 (合作)《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二)民族历史、文化1. 中国民族史研四十年的重要贡献 《云南社会科学》 1990年2期2. 中国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 《民族研究》 1990年2期3. 十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与白滨合作)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4. 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5.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6. 论少数民族近代史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1991年6期7. 积极开展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8. 把中国民族史研究引向深入 《黑龙江民族从刊》 1992年2期9. 美国印第安人印象 (合作) 《世界民族研究》 1992年3-4期10. 积极开展新时期的民族调查工作 《民族研究》 1993年5期11. 拉萨西郊采访日记(三则) 《中国西藏》 1993年秋季号12. 历代民族政策简述 (合作)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九十年代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4月13. 西藏现代化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5年4期14. 振奋精神 勇于探索 开创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 《宁夏社会科学》 1996年6期15.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 《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1996年1月16. 重视家支问题 吸收德古参政议政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17. 略论凉山彝族地区人口和社会发展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18.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19.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民族研究动态》 1997年1期20. 关于南昆铁路建成后的几点思考 《西南民族研究动态》 1998年3月,总第28期21.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问题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中国佛教协会编《研究动态》1997年6 期转载(三)民族古文字、文献1. 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民族古文字》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1982年编印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2月2. 中国民族古文字概说 《民族研究》 1984年5期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史料价值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2月4. 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1月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6.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字改革刍议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7.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综述 《文物》 1991年6期8. 中国民族古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9. 女书和中国民族文字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0.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合作) 书海出版社 1998年7月11. 风采各异、内涵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 台湾《历史文物》10卷3期, 000年3月(四)书评、序1. 国外研究西夏文、西夏史简况 (合作) 《民族史译文集》第三辑 1978年2. 评1983年北方民族史研究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4年10月3. 评介西田龙雄西夏文研究专著四种 《民族语文》 1985年2期4.《西夏文物研究》评介 (合作) 《西北史地》 1986年3期5. 古文字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 《民族研究动态》 1989 年2期6.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工作总结(执笔)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2期7. 一部翔实的少数民族断代史-评《唐代党项》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4期8. 一部包含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史新成果的好书-《中国政治制度史》读后 《民族研究动态》 1992年3期9. 喜读《凉山民族研究》 《凉山民族研究》 1993年10. 《俄藏黑水城文献》整理出版近况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6年3期11. 钟灵毓女书,中国又一绝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2. 《陈述先生纪念集》序 《陈述先生纪念集》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13. 十年心血 一部力作-评郭大烈、和志武的《纳西族简史》 《民族学》 1996年4期14. 西夏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合作)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7年6期15. 透视中国人生归宿的门径—评徐吉军的《中国丧葬史》 《浙江学刊》2000年2期16. 熔铸多民族文化精粹—评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 《中国读书评论》2000年12期参与编辑辞书及其他著作21种1.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 (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年6月2. 民族词典 (撰稿) 上海词书出版社 1987年8月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撰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年4.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1月5. 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关点综述(1978-1988) (撰稿) 学苑出版社6. 中国少数民族艺述词典 (撰稿) 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7.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撰稿)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年12月8. 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 (撰稿) 北京出版社 1994年1月9.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典 (副主编,撰稿)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 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 (撰稿) 人民出版社 1996年10月11. 敦煌学大词典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12. 辞海(1999年版) (编委,民族历史分科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13.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14. 中国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15. 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16.国民族史研究(二)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17. 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18. 特的女书 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19. 藏缅语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6月20.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8月21.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特约主编) 2002年增刊四、译文1. (俄)西夏文字典《文海》和《文海杂类》及其在西夏辞书中的地位(原著苏联克恰诺夫) 《民族史译文》第三辑 1978年2. (日)西夏文字(原著西田龙 与云雁合译)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三集 1984年6月3. (日)西夏语音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上、下)(原著西田龙雄)《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五集 1985年6月、第六集 1985年12 月4. (俄)西夏语的结构(原著苏联克平)《中国民族史研究》(二) 1989年

看你上面的刊期,在职称评定中,是以刊期为准的。如果是5月份的刊期,即使是8月份收到的,也是按5月份算的。

肯定算的是9月份发表的。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8月出版的,都是违法操作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前拿到刊物而操作的。按相关规定,连续出版物一般为当月或次月出版,一般来说,月刊为每月15日出版,旬刊为每月5、15、25日出版,半月刊为每月10日、20日出版。8年专业发表经验,希望我可以帮到您

民族历史类期刊投稿

排列顺序为:学科类别、级别、刊名、出版地、主办单位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北大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历史系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国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近代史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年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抗日战争研究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历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清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史研究北师大史学所北师大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世界历史北京·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文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北京图书馆社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农史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科技史料北京中科院自然学史研究所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党史研究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百年潮北京中共党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发行杂志社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档案学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档案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敦煌研究甘肃敦煌敦煌研究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学报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与文物西安·该刊编辑部陕西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档案北京·历史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地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民国档案南京·民国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明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中国明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农业考古江西中国农业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月刊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史学会,河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集刊长春·吉林大学该刊编委会吉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林上海·该刊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苏联历史问题西安陕西师大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文物编辑委员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西北史地兰州·该刊编辑部兰州大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地方志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档案北京国家档案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经济研究杂志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北京·文物出版社中国历史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党史研究资料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刊名: 传承 Inheritance & Innovtion 主办: 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9086 CN 45-1357/D 曾用刊名:广西党史 创刊年:199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收录网站:新闻出版总署、知网、维普、万方《传承》杂志是由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国际大16开本,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5—1357/D,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86。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主要的栏目:领导论坛、执政镜鉴、红色经典、档案揭秘、魅力广西、先锋礼赞、历史记忆、传承视野、党史文库等找不到杂志社的联系方式,黑龙江的杂志简介本刊是民族学专业学术类期刊。旨在交流民族工作经济,促进民族学研究。发表有关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民族文学、民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读者对象为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 有英文目次及文摘。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期刊信息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主编:沃岭生ISSN:1004-4922CN:23-1021/C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186号邮政编码:150081如果要在其他杂志发表可以和我联系

《历史研究》或者当小说一样投到《龙门阵》《故事会》一类的杂志月刊正式的就是《历史研究》和《国家历史》(现改名叫《看历史》)谢谢,希望能帮到你哈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