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霍夫斯泰德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5:25:10

霍夫斯泰德发表的论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外合资企业越来越多,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中外合资企业成败的关键。先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并对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 中外合资企业文化冲突文化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境内出现了很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由两国或多国企业合伙办在东道国的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企业。合资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是跨文化管理。文化差异对合资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变量,文化因素对合资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在合资企业内,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如经营目标、市场选择、原材料的选用、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及变革要求等等,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 正因为如此,合资企业有其内在不稳定性问题。加拿大的凯林教授研究发现,合资企业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在全部合资企业中,失败率约占30%~40%。如何既保持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已成为合资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文化敏感力,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观念重塑,掌握跨文化条件下经营与管理的技巧。因此,研究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在古代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曾占据重要地位。而源于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文化体系,则与中国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并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西方的管理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 由于崇尚自我,强调独立,西方的管理体制是强有力的。许多企业组织往往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控制手段实施其管理,为的是防止过分强调自我的员工各行其是。中国的企业管理虽然也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但实际上却难以做到。事实上,由于多数国有企业产权模糊,经济制度存在多重结构,加之强调“群体至上”,使得中国许多企业处于人浮于事,管理松弛的状态,组织和控制职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不仅表现在它的个体性上,还表现在它的激进性上 这种激进的文化特征渗透到企业管理中,突出地表现为鼓励创新、勇于竞争和拼搏的企业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人们灌输了知足长乐、随遇而安、见好就收的价值观念,让人们学会了清净无为、听天由命、万事随大流、不冒尖、中庸的行为方式。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惧怕竞争、不思变革,已成为中国国民性中较消极的一面。在这种封闭、僵化、保守的文化环境中代代相传的人们,很难具备开拓进取的心态,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全方位开放性和高度创造性。 3.西方近代文化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应当存在于工作场所之外,因此反对在工作场所结成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 基于这种看法,西方管理者倾向于在工作中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把上司和下属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群体性,重视“人和”因素,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形成了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与西方的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文化特征确实更容易减少人际间的摩擦和冲突,然而,这种文化特征也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窝里斗”,“三个和尚没水喝”,拉关系,找熟人等社会风气,对企业管理的效率起到了冲击和破坏的作用。 总之,中西文化的不同,影响到了企业管理中人们不同的价值观、管理方式和方法,由此造成的文化冲突甚至会导致中外合资企业的失败。具体说来,中外合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性文化的冲突 中外合资企业中最常见和最公开化的文化冲突是显性文化冲突,即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冲突。这些表达方式通常通过语言、神态、手势、表情、举止等表现出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相同的文化符号所象征的意义很有可能是不同的。2.制度文化的冲突 西方企业一般是在法律环境比较严格和完善的条件下开展经营与管理,自然会用法律条文作为自己言行举止的依据。而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依靠国家计划和上级指令来行事,条文、指令、文件便是企业成员的办事章程和决策依据。因为双方行事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冲突在所难免。 3.价值文化的冲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在风险观念方面,中国企业家受政府行为和中国产同文化的影响,一般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惟恐失败,难以把握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所出现的机会。而西方企业家则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敢于创新和冒险,无后顾之忧,在新产品研制、新市场开拓、新方法运用等方面都充满竞争和冒险精神;②在对工作和成就的态度方面,中国企业目前还不能指望通过工作努力得到物质上的满足,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而在西方企业,员工能从自身的工作努力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物质满足和乐趣;③在对上级和权威的态度方面,西方大多数企业的下级对上级有一定的建议权、质疑权,下级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较大的自主权。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对管辖区内的企业无直接控制权。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则更多地偏向于另一极端;④在不同意见的表达方式上,中方人员如对某事有不同看法,通常不是当面直接陈述己见,而是在背后议论。而外方则是直截了当地说明真相。 三、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又叫交叉文化,是指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管理过程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文化维度分析,识别不同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要管理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价值观、不同行为模式,也就是对企业中存在的两种文化进行分析,找出文化特质,以便在管理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文化矛盾和冲突,推进文化融合。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分维度系统。霍夫斯泰德是著名的荷兰跨文化研究专家,他对文化分解维度的研究做得最早,所开发的系统被接受和运用最广,因而影响也最大。霍夫斯泰德的五维度包括:①权力距离(大/小);②不确定性避免(强/弱);③个人导向性/集体导向性(强/弱);④阳刚性/阴柔性;⑤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文化维度分析有利于从各个侧面把握文化的特点,从而找出解决文化冲突和矛盾的有效方法。 2.进行跨文化培训 要深入了解对方的企业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跨文化培训。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失败的案例表明,外方员工在派遣到中国来之前,对中国文化了解较少,导致在中国的“水土不服”,最终打道回府。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于跨文化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更是陌生。这种状况给中外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跨文化管理取得成功的有效手段。一般说来,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语言培训。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了解和掌握对方语言可极大地提高沟通效率,可通过请外教办培训班、出国考察等方式进行;②民族文化知识的培训。可以利用书籍、网站等媒介进行学习、讨论,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可互换角色进行模拟演练,还可以聘请文化顾问讲解民族文化,使员工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惯、风俗,提高对对方文化的认知程度,这样就可以缩小可能遇到的文化距离,使之迅速适应环境;③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训练。其目的在于使人们掌握对不同文化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互派员工到对方国家学习,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应付不同文化的冲击,减轻他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苦恼、不适应或挫败感,避免他们对当地文化形成偏见;④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建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跨文化沟通渠道,提高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3.进行文化整合创新 所谓文化整合创新,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异质文化之间通过相互接触、交流、吸收、渗透,继而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具有跨文化特色的管理模式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双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文化。要想进行文化整合创新,首先要找出双方文化中的共同点(交叉点),作为文化整合的基础,因为跨文化沟通和文化融合的首要条件就是达成共识。只有在某方面达成共识,跨文化沟通双方才能在此基础之上互相容忍对方。然后根据企业特点,决定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文化整合。如果文化特质差别大,则应减少文化冲突,整合初期采取保留型的文化融合方式。当企业运作一段时间后,再转向其他文化整合方式;如果文化特质差别小,需要考察哪种文化特质所代表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中更高效,并以此文化特质为主进行整合。经过整合创新,原有各方的企业文化既失去了自身的一些特质,又从异质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新的特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体系。这种新体系在价值目标、行为规范以及人际关系的氛围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 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学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读者来者来说,跨文化传播是依然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了。在因特网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不断增多,不少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便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很早已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 (Sitaram & Cogdell, 1976, 第六页) 。然而,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第一人则是爱德华•霍尔,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SI)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呢?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其英文表达为“Intercultrual Communication 或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我国也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或者“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理论见诸于有关文化差异(文化维度)的著作中,特别是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哈里• C. 特兰狄斯(Harry C. Triandis)、方斯•特龙皮纳尔斯(Fons Trompenaars)、沙龙•施瓦兹(ShalomSchwartz)及克里佛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等人的著作中。目前,这些学者的相关理论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传播理论和传播情景中,特别是商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之中。二、 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爱德华•霍尔其人(一)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跨文化传播学始创于美国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知道,在发现新大陆之前,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各大洲的移民都相继涌入美国,于是美国便逐渐成为一个移民大国,一个文化多元社会。在这个宗教、文化多元的社会中,白人占统治地位,印第安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的移民便自然处于被支配地位。于是,种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开始蔓延。二战使得不少欧洲的美国同盟变成了废墟,为了冷战的需要,为了跟苏联抗衡,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大力扶植欧洲经济发展,于是大量的专家、学者、企业员工被派往欧洲;同时,美国经济并未受到二战的太大影响,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繁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移民。美国政府发现,许多由美国政府和企业外派的工作人员都因文化差异,无法适应派往国生活,最终无功而返。美国的外来移民及留学生中经历着这种“文化震撼”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来移民、留学生、旅游者剧增,外派工作人员不断,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客观上需要一门崭新的学科——跨文化传播学来研究相关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二)爱德华•霍尔的生平爱德华•霍尔正好处于这个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使他成为了承担这一使命的人。爱德华•霍尔1914年5月16日出生于美国的密苏里州,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1933-1937年曾经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并研究,写成自传《三十年代的西部》。二战期间,爱德华•霍尔曾经在欧洲和菲律宾服役,并在这些地方从事不同文化中的空间概念研究。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在美国美国政府部门的外派人员培训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任教,对外派出国人员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期间,他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并撰写了几部非常畅销的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爱德华•霍尔生平和事业主要事件时间 事件1914年 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Webster Groves1918-1932年 在新墨西哥长大1933-1937年 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1936年 获丹佛大学人类学学士学位1938年 获亚利桑那州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42年 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2-1945年 二战其间,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1946年 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军队机关府特鲁克岛管理处从事研究1946-1948年 任丹佛大学人类学系主席并从事丹佛的种族关系研究1948-1950年 与Eric Fromm一起在佛蒙特州的本宁顿学院教书1950-1955年 华盛顿特区外派人员培训学院第四课程体系主任1952-1956年 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55年 在《美洲科学》杂志中发表了发表《礼节人类学》一文1959年 《无声的语言》一书发表1960-1963年 又在华盛顿特区精神病治疗学校任教1963-1967年 成为伊利诺斯州理工学院(芝加哥)人类学教授;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资助进行空间关系学和不同种族交往的研究1966年 《隐藏的维度》一书发表1967-1977年 成为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直到退休1976年 出席在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主办的跨文化传播会议1976年 《超越文化》一书发表1977年 在柏林国际传播协议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1977至今 退休后居住在新墨西哥的圣达菲;偶尔在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的会议中及暑期跨文化传播学院讲学;在新墨西哥大学任教1983年 《生活的舞蹈——时间的另一个维度》一书发表1983年 《隐性差异:国际传播研究》一书发表1987年 《隐性差异:与日本人做生意》一书发表1990年 《理解文化差异: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一书发表(三)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经历和专业背景前面我们提到,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爱德华•霍尔能够开创跨文化传播这一崭新的学术领域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专业背景是分不开的。爱德华•霍尔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自己所属“文化身份”是来自北欧的美国白人文化。从在他的生活经历中可以发现,他前后跟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菲律宾文化有过较深的接触。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各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也为他从事跨文化研究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爱德华•霍尔四岁时,举家搬迁到El Paso(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属于德克萨斯州),家里雇佣了一位来自Juarez(德克萨斯州的一个镇)的保姆,后来他们又搬迁回了圣路易丝。到了这里,保姆和她的两个女儿便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五岁时,霍尔和一群西班牙小孩同在一个幼儿园,后来在法国也住过一段时间。可以说霍尔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我小时候经常碰到这类事情。我对此非常感兴趣。”1933-1937年,霍尔在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和霍皮印第安村庄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用金钱来激励当地的印第安人修建大坝,以便改善那里的生存环境,提高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与印第安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霍尔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敏感,“我在保留地的时候,常常考虑如何才能跟瓦霍人和霍皮人共事,在这里我发现他们完全不同。要把我的思维方式强加给他们根本就不管用。” 这段期间的接触让霍尔知晓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跨文化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及其复杂性。” (Hall, 1992, 第76页)1942-1945年,二战期间,霍尔被派往欧洲和菲律宾服役,期间领导了一个非裔美籍士兵组成的军团。他认为自己的领导工作非常具有创造性,“我非常自己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因为我和黑人士兵一道工作。我非常尊敬他们,并且常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利益。”霍尔的跨文化生活经历使得他对跨文化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获得了跨文化传播第一手的资料,从此对跨文化传播获得了感性认识;而真正引领他进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应该是受到的学术影响。霍尔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过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后研究,也曾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中工作过。这些学习和研究使得他能接触到相关方面的学者,最后形成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后来,霍尔把他受到的专业影响分成四个部分:(1) 文化人类学;(2) 语言学;(3) 动物行为学;(4) 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Hall, 1992; Sorrells, 1998)三、爱德华•霍尔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贡献施拉姆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传播学的建立。他说拉斯韦尔、勒温、拉扎丝菲尔德、霍夫德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到传播学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为传播学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便像游牧民族一样离开了这片绿洲,继续其他领域的研究。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来到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后,跟其他游牧学者相反,他留下来了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Rogers, 1994) 。海默借用了施拉姆的比喻来描绘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卢丝•••贝尼迪克特,格里果力•贝特森离开各自的研究领域,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 “跨文化传播学”。霍尔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霍尔的跨文化生活和工作经历已经让他产生了“跨文化” 这一概念,在外派人员培训学院进行跨文化技能培训教学工作期间,他就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 (low context culture)概念,他把这些思想进行了梳理后于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该书已经包含了我们理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 ,“空间会说话” 。霍尔非常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该书花了将近20%的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61-1969年间便发行了505000册,还被众多著作、杂志和其他出版物转摘,前后被翻译成6种文字。 ( Masao Kunihiro )可以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的诞生。在霍尔的努力耕耘下,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学诞生了,霍尔成为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创立者。自跨文化传播学创建以后,这门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我国外语教学、国际关系等涉外专业中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1970年,国际传播协会中还下设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 1974年,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协会(SIETAR)在美国马里兰州正式宣布成立;1998年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成立。跨文化方面的著作、杂志也相继出版,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 A. Samovar and Richard E. Porter ,1972年)、《跨文化传播学》(L.S. Harms ,1973年)、《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 C. Condon and Fathi Yousef,197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不少大学都开设了传播学课程。从大量的跨文化传播著作和文章来看,霍尔依然在该学科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的引用率依然最高。我国学者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课程,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交际)的著作和外文的影印和翻译文本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著的《跨文化交流学》,胡文仲著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郭镇之主编的《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Larry A. Samovar 和 Richard E. Porter合著的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A Reading的影印版本已经在我国发行,并被麻争奇等译翻译并命名为《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 1995年,我国还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会议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005年5月举办了第六次会议。可以说,霍尔在文化和传播之间拓展的这一领域已经跨越了太平洋,在我国不断的影响日益扩大。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是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一个框架。他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下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能将一群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通过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归纳为六个基本的文化价值观维度。1980年霍夫斯泰德出版了巨著文化的影响力: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后又采纳了彭麦克等学者对他的理论的补充,总结出衡量价值观的六个维度:1、权力距离,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2、不确定性的规避,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4、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主要看某一社会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5、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维度,指的是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6、自身放纵与约束维度,指的是某一社会对人基本需求与享受生活享乐欲望的允许程度。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4-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关于中内外,化妆品广告语的研究,有什么作品吗,其实是有的因为呢,我们的中内外,化妆品广告语,他的研究是十分的出名的,那么他们的作品,其实就是一些化妆品

霍夫曼发表的论文

康丁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曾是德国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的领导者。代表作《构成第四号(战争)》(1911,杜塞尔夫莱茵河西发里亚艺品收藏室)、《构成第七号习作》(1913,莫斯科Tretyakov画廊)。蒙德里安(P.Mondrian, 1872~1944),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 Stijl)的主将,代表作《黄与蓝的构成》(1929)、《百老汇爵士乐》(1942~43,纽约现代美术馆)。马列维奇(K.C.Malevich, 1878~1935),俄国构成主义倡导者,也是几何抽象派画家,代表作《飞机起飞》(1915,纽约现代美术馆)、《青色三角形与黑色长方形》(1915)。库波卡(F.Kupka 1871~1957),捷克画家。运用色彩理论和音乐式和谐造成独特的几何风格,例如《绘图构成主题二》(1911~12,华盛顿国家画廊)、《垂直线语系习作》(1911)。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例如:《金鱼》(1925,油彩加水彩,纸裱在卡纸板上,48.5×68.5cm,汉堡美术馆)、《干道与支道》(1929,油画,布,83×76cm,科隆,里伯尔兹美术馆)、《死与火》(1940,油画,83×67cm,科隆,里伯尔兹美术馆)。

霍夫曼1818年4月8臼生于德国的吉森, 18岁时进入吉森大学学习法律,但他最感兴趣的课程不是法律,而是哲学,尤其是自然哲学。在霍夫曼学习期间,吉森大学的李比希实验室和李比希的讲学、实验吸引了许多学生听课多霍夫曼就是这些听讲的学生之一。他被李比希的讲课迷住了,决心放弃法律专业改学化学。霍夫曼找到李比希,说明了他的想法,同时又和校方进行了交涉。最终,霍夫曼戍了李比希的得意学生。霍夫曼跟随李比希所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是“煤焦油中的碱性物质”,他经过反复实验,在1841年4月,以《关于煤焦油中有机碱的化学研究》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由于霍夫曼实验技术精湛,博学多才,思维敏捷,所以,1843年,被聘为李比希实验室的助理。1845年,霍大曼开始研究苯胺,并发现了用苯制取苯胺的方法,先用硝酸处理苯,在处理过程中,苯被硝酸硝化,形成硝基苯,然后,再用氢还原硝基苯,从而得到苯胺。当时所用的苯,主要从二苯乙醇酮树脂中获得,来源极少。霍夫曼试着从煤焦油低沸点部分制取,这个方法的成功,为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开辟了道路。霍夫曼研究了大量的有机化合物,证明在有机化合物中,正电性的氢可以被负电性的氯敢代。他还制成了氯苯胺、二氯苯胺、三氯苯胺,苯胺的碱性随着氯原子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三氯苯胺几乎显示出中性。这一研究成果,证明了取代学说,是对当时杜马提出的理论的支持,但是,也并不排斥大化学家贝采里乌斯的电化二元说,它说明两种理论都有不足之处,从而调和了杜马和贝采刊乌斯的争论。为此,巴黎药学会授予他200法朗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章。1845年,霍夫曼被聘为波恩大学讲师,主讲农艺化学。在波恩工作不到一年,霍夫曼就被英国皇家化学学院聘为教授,他任这个教职将近20年,一直到1864年。霍夫曼在英国工作期间,努力促进英国化学教育的发展,他培养出一大批教授和专家,如,第一个合成苯胺染料的帕金、分析化学家克鲁克斯、分离出甲苯的曼斯菲尔德、火药专家阿贝尔等。在英国皇家化学学院,霍夫曼有着良好的实验条件,他的研究兴趣也很广泛。他早期研究苯胺及其化合物,发现苯胺、甲苯胺与氨有许多相似的地方。1850年,他把这一类有机化合物统统称为“氨型有机物”。当时的化学界,人们习惯把复杂的有机物与简单的无机物相类比,从而把有机物分为多种类型,化学史上把这种分类法叫做类型论,如把有机物分为氨型、水型。氢型等等。这种分类方法现在看来虽然不够科学,但可以把复杂纷繁的有机化合物理出一个头绪来。霍夫曼十分重视化学的应用研究,他把煤焦油的研究列为重点课题。随着冶金和煤气工业的发展,黑、粘、臭的煤焦油带来了对环境的污染,这在当时工业发达的国家,已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霍夫曼等化学家看来,煤焦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化工原料。他和他的同事,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萘、蒽、甲苯、苯酚、苯胺等一系列的芳香族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应用。霍夫曼经过研究,发现治疗疟疾的喹宁组成中包含了苯和苯胺,于是他设法与助手帕金合作,用氧化苯胺衍生物的办法制取喹宁,“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喹宁没有制成,却制出了一种染料,这种美丽的紫色染料,叫做苯胺紫。后来帕金就辞去了学院的工作,创办了专门生产苯胺紫的染料工厂。1858年,霍夫曼用四氯化碳处理粗苯胺,成功地制取了碱性品红的红色染料。1860年又制成了苯胺蓝。他还发现,用乙基碘能合成三乙基碱性品红,用甲基碘可以合成三甲基碱性品红。霍夫曼合成的紫色染料在当时被称为“霍夫曼紫”。此外,他还研究了苯胺绿等其他染料。除了苯胺染料之外,霍夫曼还对碱性藏红和吲哚作过认真研究,制成了具有美丽蓝色和黄色的喹啉染料,经过几年努力,霍夫曼和其他化学家,合成了多种美丽的染料。1860年,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这些彩色的染料,受到广泛的称赞,霍夫曼也园此获得了极高的荣誉。霍夫曼还发现了二苯肼(1863年)、二苯胺(1864年)、异腈(1866年)、甲醛(1867年);研究了芥子油和芥子素,并发现了苯基芥子油;发现了用苛性钠、卤素与羧酸酰胺作用来制取胺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霍夫曼反应”。霍夫曼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待人热情、为人正派,在伦敦赢得了许多朋友。他不仅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很有名望的社会活动家。工业界人士尊重他,政府当局对他的建议和忠告也非常重视,除了科学技术问题以外入关税、食品管理、教育卫生,甚至审判的难题,政府官员都常来征求他的意见,他也坦率地向他们提供咨询服务。霍夫曼还多次被聘为国际博览会的审查员,由于他在工作上认真负责,186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特别授予他10万法郎的大奖。从1867年起,霍夫曼连续被选为伦敦化学会的外籍会员。霍夫曼在英国度过了20个春秋, 1865年回到德国,在柏林大学化学教授米希尔里希逝世后,霍夫曼接替了这个职位。任职后,他改建了柏林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并在实验室中为德国培养了一大批化学新秀。1868年,在霍夫曼的倡导下,德国创办了化学学会,他被推举为第一任会长。此后,他的许多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个学会的组织工作,成功地组织了各种会议和学术活动。他还创办和主编化学学会的刊物《化学年报》,该刊物很快成了欧洲最有影响的化学刊物之一;在这个刊物上,霍夫曼领导的研究室,共发表了889篇论文,其中150篇是他亲自撰写的。霍夫曼一生著述极多,除250篇论文以外,他还著有《现代化学概论》(1877年),此书被多次再版和重印,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霍夫曼对化学史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柏林的炼金家和化学家》、《霍亨索伦家族保护下的一百年间的化学研究》。此外,他还为许多著名科学家写了传记,这些传记汇集成三卷,在1899年出版,书名为《忆亡友》。霍夫曼很重视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学术交流,除了创办刊物进行资料交流以外,还经常组织学术会议,邀请外国学者参加,聘请外国著名专家担任德国化学会会员,从而使德国化学会成了欧洲化学活动的中心之一。他的杰出工作,为德国化学研究、化工生产、化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促使德国在1870年以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在化学化工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霍夫曼于1892年5月5日逝世、临终前还在工作。那天的上午他做了学术报告,下午在学院审查了两个学生的学术论文,晚上在家中招待了几位来访的客人。临睡前,他突然觉得不适,当医生赶来时,他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也许知道自己不行了,他艰难地向助手述说了应撰写的最后一篇论文。当晚,他就停止了呼吸。霍夫曼去世时,享年74岁。他的逝世,给科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悲哀。德国化学会为了纪念霍大曼,把他们的会址命名为“霍夫曼之家 ”。

The State of War: Essay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aeger,1965).Gulliver's Troubles: or,the Setting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McGraw-Hill,1968).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24 No. 3 Summer,1970).Decline or Renewal? France since the 1930s,(Viking Press,1974).Primacy or World Orde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McGraw-Hill,1978).Duties beyond Borders: On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Ethical International Politics,(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81).Dead End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New Cold War,(Ballinger Publishing,1983).Janus and Minerva: Essay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Westview Press,1987). The European Sisyphus: Essays on Europe,1964-1994,(Westview Press,1995).World Disorders: Troubled Peace in the Post-Cold War Era,(Rowman & Littlefield,1998).World Disorders: Troubled Peace in the Post-Cold War Era,Updated ed.,(Rowman & Littlefield,2000). The Ethics and Politics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with Robert C. Johansen,James P. Sterba,and Raimo Vayrynen,(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6).Gulliver Unbound: America's Imperial Temptation and the War in Iraq,with Frédéric Bozo,(Rowman & Littlefield),2004). The Releva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Essays in honor of Leo Gross,co-edited with Karl W. Deutsch,(Schenkman Publishing,1968).Cultur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Europe: A Casebook, co-edited with Paschalis Kitromilides,(Allen & Unwin,1981).The Impact of the Fifth Republic on France,co-edited with William G. Andrew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1).The Marshall Plan: A Retrospective,co-edited with Charles Maier,(Westview Press,1984).The Rise of the Nazi Regime: Historical Reassessments,co-edited with Charles S. Maier and Andrew Gould,(Westview Press,1986).The Mitterrand Experiment: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odern France, co-edited with George Ross and Sylvia Malzacher,(Polity,1987).Rousseau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o-edited with David P. Fidl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The New European Community: Decisionmaking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co-edited with Robert O. Keohane,(Westview Press,1991).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Strategies in Europe,1989-1991,co-edited with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1960)《战争状态》(1965)《格利弗麻烦——国际关系与国际体系》(1968)《国际秩序的条件》(1968)《衰落,还是复苏》(1974)《支配地位,还是世界秩序——冷战以来的美国对外政策》(1978)《跨越国界的责任》(1981)《此路不通》(1984)《两面神和智慧神: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文论选》(1987)《生活在核时代》(与约瑟夫·李等人合著,1983)《罗索论国际关系》(合编,1991)《冷战之后:国际制度与欧洲的国家战略》(合编,1993)《人道干预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编著,1996)《政治思想和政治思想家》(合编,1998)。 斯坦利·霍夫曼影响较大的有国际政治论文和书评有:《国际组织和国际体系》(1970)《评均势》(1973)《美国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理论》(1977)《不幸的选择》(1980)《八十年代的西欧与美国的关系》(1984)《雷蒙·阿隆与国际关系理论》(1985)

范特霍夫发表的论文

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雅可比·范特霍夫荷兰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生于荷兰。范特霍夫因对化学平衡和温度关系的研究及溶液渗透压的发现;

1885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

由于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研究上的贡献,获得19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扩展资料: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百度百科-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名称,大部分人可能不怎么了解有机化学,但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都是有机化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机化学的发展吧!   1815——1835年比奥观察到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像松节油,樟脑,糖及酒石酸有使偏振光的平面向一方和另一方旋转的性质,因为溶液也显示出这种性质,说明这种性质是分子所固有的。   1844年米切利观察到,虽然酒石酸和外消旋酒石酸互为异构体,但酒石酸和酒石酸盐有旋光性,而外消旋酒石酸没有旋光性。   帕斯特的重要发现是:外消旋酒石酸铵钠的溶液缓慢的结晶时,可以得到有小面的晶体,其小面有的在左,有的在右,“我小心分开半面晶面向右的晶体和像左的晶体,然后用偏振装置分别检查他们的溶液,我又惊又喜地看到半面向右的晶体使偏振光平面向右旋,半面晶面向左的晶体使偏振光平面向左旋。把两种晶体各取等重制成的混合溶液,由于两种偏转相等,方向相反而抵消,因而对光不产生影响”。帕斯特谈到:“比奥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想引导化学家和他一样相信旋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获得物质分子的组成知识的最可靠的方法,但终归无效。”   1876年,范特霍夫在乌特勒支的兽医医院得到助手的职位,在这儿他写了《有机化学论》第一部分,这是一部富有独创性,论述一般原理的书,虽然据瓦尔克讲,它“几乎不能卒读”。1878年,他成为阿姆斯特丹的教授,教授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结晶学,矿物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并指导医学学生的实习课历时18年之久。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1884年,范特霍夫发表了《化学动力研究》,其中阐述了反应速度的一般理论和热力学在化学上的应用。动态平衡原理是这样叙述的:“两系统间的每种平衡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移动”,其方向是趋于那个系统,产生此系统时有热量放出。   1874年9月,范特霍夫论帕特斯成果的小册子《化学的结构方式……空间分布论》在乌特勒支出版;1875年发表了增补的法文译本《立体化学》。   按照范特霍夫的说法:“如一个碳原子的四个亲和力为四个不同的一价基所饱和时,可得到两个也仅有两个四面体,它们彼此互为对方的镜像……两个立体异构体的结构式。”克库勒在1867年曾描述过碳原子的四面体模型,其中以中心球当做碳原子,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四根金属线当做化合价,范特霍夫又说:“每种碳的化合物的溶液如能引起偏振面旋转,则具有不对称的碳原子。”既与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基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形下,可能存在两个互为对方的镜像的四面体。   维斯利采纽斯所研究的旋光乳酸,给这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提供了一个例子:——本文所有资料和些许文字出自《化学简史》

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成就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请及时采纳

雷夫艾斯奎斯发表的论文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是全美惟一获得总统颁发“国家艺术奖章”,以及四任总统召见的老师。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1992年“全美最佳师奖”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善待生命奖”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每目新闻》则誉他为“当代的梭罗”。25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该校位于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他独创的阅读、数学、艺术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雷夫老师还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培养学生的人格,其中提出的“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独”不谋而合。在这种引导下,孩子们的品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谦逊有礼而且诚实善良。他们长大后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就读,还经常返回第56号教室捐款、做义工,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的佳话。

辅食育儿电子书

链接:

提取码:d7g0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早期教育就在于两个字:引导。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孩子,只要家长付出了,孩子会给您答案的。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刻意。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教育同行用心品读的教育书。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的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他结合理论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他设立的“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质的教学成绩,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学生,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是雷夫老师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雷夫老师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

第十名:书 名:《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教》作 者:斯坦利.I.格林斯潘 杰奎琳.萨蒙/著 姚云竹译美国当代最知名的儿童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因而他们在使用感官、身体和应对世界的方式上千差万别。本书描述了五种不同基本人格类型:高度敏感、沉迷自我、叛逆、注意力不集中、攻击型儿童,通过向父母提供一种顺应儿女特定个性时能够用得上的一般理论,也提出了针对更极端问题给出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引导父母从孩子身上学到东西并帮助他们。第九名:《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世界史》作 者:陈磊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通过手绘和故事,作者陈磊就捋出清晰的中国历史大脉络:春秋战国像个班级;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里多败家;大唐盛世开门红……还有简到崩溃的极简欧洲史、美国往事三部曲、一口气就能读完的日本史、肌肉猛男斯巴达300勇士、酷炫无比的加勒比海盗……。看半小时漫画,通五千年历史,用漫画解读历史,每三秒让你笑翻一次,而你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不知不觉已经通晓了历史。第八名:书 名:《走在孩子的后面》作 者:蔡兴蓉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家教老师的观察笔记,讲述了60多个孩子的真实教育故事,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如何面对这一代孩子。作者从家教老师的特殊视角,以卧底精神和文学手法,揭秘新一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真实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实,读来令人触目惊心、感慨万千。书中还记录了作者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教育尝试,以及许多优秀家长的教育良方,可为教师和家长提供诸多启迪。第七名:书 名:《超脑力高效学习法》作 者:金哲思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达尔文说过:“一切只是种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学习不得法,则事倍功半。一些家长、老师以及学生都为学习效率低下问题困惑和迷茫,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学习成绩不完全有智商决定,掌握技巧才是最重要的。第六名:书 名:《傅雷家书》作 者:傅雷、傅聪、朱梅馥著 傅敏编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打拼经历、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内容偏重“人伦日用”,突出傅雷“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做人”准则,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它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学子在阅读中理解父辈、增进沟通。第五名:书 名:《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 者:尹建莉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内容简介:本文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在文字结构上遵循“发现问题(problem)、提出问题(question)、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认知规律,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第四名:《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作 者:[美]罗恩理查德(Ron Ritchhart)[美]马克丘奇(Mark Church)[美]卡琳莫里森(Karin Morrison)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经过10年全球广泛的实践与研究,跨越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涉及美国、新西兰、瑞典、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的公立、私立学校,提出了思维透明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将思考的过程传递给老师,教师挖掘学生的思考潜力,从而提高课堂和学习的效率。本书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巧妙的教学活动、创新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习的自主性。第三名:大师谈儿童习惯培养·大师讲坛系列2009年5月1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从众多的大师著作中选出具有一定高度的教育美文,融故事性和哲理性于一体。阅读这本书,读者会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心智的快乐,从而多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第二名:《洛克菲勒给儿女的忠告》 作 者:[美]克莱贝尔 布兰纳克 王雪 魏楚豫 译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洛克菲勒是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本书详细的讲到他为子女们设计的完美的人生计划,对于子女在学习、交友、处理人际关系等方便给予了温情的忠告,当儿女踏入商界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营、投资、理财方面给予他们忠实的指导。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第一名:书 名:《哈佛家训》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内容简介:通过这本书,每个家长够可以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品味哈佛教育精华,帮助他们在成功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对于孩子来说,书中没有冗长的说教,对于成人来说,没有累赘的语言。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哈佛家训的净化,从人生哲学、优秀品质、杰出本领、,人性弱点等多个角度,充分诠释了哈佛大学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选择,自我塑造,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霍德明发表的论文

经管的排名都不是特别高,国内在这方面的强校很多但是在上海 就业非常不错和交大同处在顶级位置交大的管理排名全国前两位的,排名只是学术水平排名在就业上,交大和复旦的经管类专业是差不多档次的。因为很多著名公司,比如著名的银行,著名的投资公司 只要清华北大,交大复旦这四大名校的学生,这样学校的认可度,就看得出来了 参考资料:复旦学子个人经历

教育背景2007年9月-2008年9月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系访问学者 导 师:Michael Carter2005年9月-2009年7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博士候选人 导 师:林毅夫、巫和懋2003年9月-2005年7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管理学硕士 导 师:谢 康1999年9月—2003年7月 中山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理学学士研究与论文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管理世界》2010年第1期。万晓莉、霍德明、陈斌开,“中国货币需求长期是否稳定?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陈斌开、杨依山、许伟,“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原因:1990~2005”,《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杨汝岱、陈斌开,“高等教育改革与中国居民消费”,《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2期。陈斌开、许伟,“所有制结构变迁与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南方经济》2009年第3期。 学术荣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奖学金”,2006,2008。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优秀助教”,2007。工作经验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9~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每年的高考状元都云集于此。朱镕基在任总理之前就是该院的院长,在任总理期间朱还带了几个博士研究生。清华经管学院也是同时拥有AACSB Business,AACSB会计认证(Accounting)和EQUIS三项国际认证的亚太三大商学院。2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它有中国与欧盟联合创办,英国《金融时报》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列第11位,2009年终于跻身世界前10名列第8,成为亚洲首家闯入世界前10的商学院,MBA位列亚洲第一。它同时也是经过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认证的商学院。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创办,林毅夫当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带了几个箱子的书籍,然后重新整理编译,国内的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从这一时期得来。很遗憾的是它没有得到任何国际认证!4 上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它是国内唯一经过EQUIS和AMBA认证的高校。MBA排名进入全球50强。基本上就是以上几家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比较强悍,并且都已经得到国际认证,便于以后出国深造。希望能帮到你!加油!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高校经济学院全新排名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5、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6、北京大学经济学院7、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9、中山大学岭南学院10、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中心概况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英文简称为CCER)创办于1994年8月,是集研究、教学和培训于一体的学术机构,2004年当选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基地”。中心的建立是北京大学进行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一种新探索,也是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一种开创性尝试。目的在于动员各界资源,聚集一批杰出中青年经济学、管理学者,为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当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做出贡献。中心直属北京大学,实行学校和董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该中心由林毅夫、张维迎等从海外归来的经济学家创建,林毅夫教授为第一任中心主任。2008年5月,林毅夫赴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后,中心主任由周其仁暂任。 中心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为依托,坐拥昔日皇家园林——“朗润园”。在这个大好机遇下,中心秉承北大优良学术传统,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为目标,不懈致力于科研发展、教学革新、人才培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研究方面,中心专职研究人员根据个人学术专长和兴趣对经济管理理论和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各个领域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撰写了一系列报告,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中心还接受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委托,对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在教学方面,中心按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开设博士、硕士、本科生双学位和国际MBA课程,培养了大量经济管理人才。博士硕士专业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经济学双学位(学士学位)和辅修招收北京大学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和校外符合条件的其他学生。中心还与美国20余所大学联合举办北京大学国际MBA项目(英文简称为BiMBA),共同培养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在培训方面,中心设立培训项目,为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教学培训师资,为新闻媒体培训财经记者,为国内外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在学术交流方面,除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外,中心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政要、企业家等来中心讲学和访问。定期举办“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金融论坛”、“BiMBA讲座”等系列讲座;不定期主办或与国内外其它机构合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以加强学术交流和提高研究水平或对国内外重大政策问题进行讨论。中心还设立客座研究项目,每年邀请国内外经济学者到中心进行短期客座研究。 中心还出版内部讨论稿、简报以及《经济学季刊》等各种出版物,在学术界、决策界和舆论界普受好评。内部讨论稿为中英文双语刊物,刊登中心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及其它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内部讨论稿主要用于国内外学术机构、政策研究部门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中心不定期出版的简报主要用于向决策部门及媒体报道中心的活动和介绍中心的研究成果。 中心设有互联网页,介绍中心的基本情况,及时发布中心的研究成果和报道中心的各项活动。中心还建有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以促进中国经济学界的交流,该网已经成为中心发起的“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官方网站。 CCER的发展,得到了北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凝聚了一批具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师生员工的心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CCER将与时俱进,努力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为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为一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经济中心教师简介 陈 平 经济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学士(196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物理学博士(1987)。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 龚 强 武汉大学数学系学士(1992年),武汉大学数学系硕士(1995年),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管理经济与战略博士(200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商业战略, 产业组织, 信息经济学, 经济运筹学, 公司金融。 海 闻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博士(199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何 茵 经济学助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98),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经济系博士(200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贸易学、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计量经济学、金融学。 胡大源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1988),美国肯塔基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 李 玲 经济学教授,美国Towson大学经济系终生教授。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1982), 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老年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林毅夫 经济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78),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卢 锋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8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英国利兹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中国经济史。 马 浩 管理学教授。北京工业学院管理工程学学士 (1987),黄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1989),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战略管理学博士学位(199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竞争优势的实质和起因,企业领导决策模式等。 平新乔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学士(1973),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1998)。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财政学。 沈明高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士(198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1988),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政策硕士(1995),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博士(200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公司金融,发展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转型经济。 沈 艳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1997),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板块资料分析。 施建淮 经济学副教授。南京大学数学学士(198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987),日本大阪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宋国青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1982),1991-1995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候选人。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汪丁丁 经济学教授。北京师范学院学士(1982),中国科学院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汪 浩 南开大学数学学士(199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系经济学硕士(1995),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2002)。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产业组织,企业战略,反垄断。 杨 壮 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士(1974),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关系硕士(1984),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1986)及工商管理博士(199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 姚 洋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理学学士(1986),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9),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199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易 纲 经济学教授。美国哈姆林大学管理学学士(1982),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硕士(1984)和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 曾 毅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6),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人口学博士(1986),1986-198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人口经济学,老龄健康与经济发展,家庭人口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规划中的应用,人口政策分析。 赵耀辉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5)和硕士(1987),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周其仁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硕士(1993)和博士(2000)。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朱家祥 经济学教授。台湾东吴大学经济学学士(1980年),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博士(1990年)。。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理论;时间序列分析;财务金融实证 霍德明 经济学教授。台湾大学经济学学士(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硕士(1982年)和博士(1985年)。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货币金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 曾志雄 经济学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93)及硕士(1996),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2002)。 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应用时间序列、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所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每个学经济的中国最高殿堂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