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电子科大会议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2:07:41

电子科大会议发表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发表论文,要求3万字以上。可询问所读二级学院教务科,最直接的是问你的导师。

本实验室在2002年到2006年期间,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共99项,实到科研经费共计6290.92万。在宽带无线自组织网、高性能宽带信息网高速交换结构和体制、高效实时图像压缩编码、高速无线传输和编码技术、高安全性密码设计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国家友谊奖1项。在重要期刊上共发表论文866篇,其中国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86篇,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780篇,被SCI和EI分别检索127篇和305篇。发表国际会议论文356篇,其中ISTP检索212篇,为国家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在通信领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式出版专著和研究生用教材14本(如《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中的纠错码技术》、《个人通信》、《纠错密码理论》、《语音信号处理》等)。 突出的科研成果有:宽带无线IP与移动IP实验系统、实用化ISDN多媒体通信终端、ATM宽带综合接入系统、高效图像压缩编码及高速率图像实时压缩编码技术、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多安全级密码算法、HDTV新的传输体制COFDM等。代表性研究成果一高性能宽带信息网高速交换结构和体制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1.参与863重大专项“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的总体研究,本实验室李红滨教授任总体组副组长,该项目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完成“新标记交换体制研究”、“T比特级路由器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IP over DWDM技术体制跟踪研究”三个863计划项目,验收结果均为Ab。3.获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94篇,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12篇,其中SCI论文 12篇,在国外重要刊物上发表11篇(其中IEEE刊物7篇);他引12次,其中被IEEE Trans 期刊论文引用3次,被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 引用1次,被Optic Express 论文引用2次。主要完成人:刘增基、李红滨、邱智亮、张冰、文爱军、秦浩、姚明旿、杨帆、史琰等。主要的科技创新与贡献:为863重大专项“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的总体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出了基于区域编码的新标记交换体制和用于T比特级路由器的新交换结构,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获2006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代表性研究成果二宽带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1.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无线移动自组织互联网技术及实验系统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资助项目:“大规模宽带无线自适应ad hoc网络”等6个课题。2.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3.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22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xx篇(SCI:20篇、EI:99篇、ISTP:39篇),其中“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odified IEEE 802.11 MAC for Multi-Channel Multi-Hop Ad Hoc Network”(AINA2003)一文被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等论文他引24次, “Capacity Evaluation of Multi-Channel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ICPWC’2002)一文被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等论文他引13次,4.制定国家标准6项。主要完成人:李建东、杨家玮、黄振海、陈彦辉、李红艳、盛 敏、李 波、张文柱等主要的科技创新与贡献:主要贡献一:主导了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定、推动无线局域网产业化主要贡献二:探索了XX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构建方法,为XXXX电台互联网的体制和下一代大规模(几百到几千个节点)宽带战术电台互联网的体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代表性研究成果三逼近香农容量限的信道编码及宽带无线COFDM传输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1.完成了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它们是:“基于图模型的低密度校验编码理论研究”、“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级联空时码研究”、“迭代软译码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宽带COFDM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和“基于COFDM的无线多址传输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 “高速数字调制与编码技术---高速TCM编译码技术”的研究。2.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3. 获授权发明专利 4 项。4.专著1本。5.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26篇、EI:49篇。主要完成人:葛建华、王新梅、白宝明、张海林、蔡宁、李颖、任光亮、孙献璞、李兵兵、赵力强、郭丽侠。主要的科技创新与贡献:提出了可逼近Shannon容量限的Turbo-TCM和LDPC码的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类新的空时级联码和空时分组码设计方法,突破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COFDM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为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特色及创新点:发明授权专利2项“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获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代表性研究成果四高效实时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1.完成了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863项目及国家重点项目“探月卫星图像压缩编解码器”等研究任务。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3.获部(省)级奖2项。4.成果应用于探月卫星实时图像压缩系统、XX-6号卫星和HJ卫星等多个型号以及机载图像实时压缩编码系统和神七飞船伴随小卫星图像压缩传输系统。主要完成人:吴成柯、常义林、卢朝阳、李云松,肖嵩,刘凯,杜建超,王柯俨等。主要的科技创新贡献:提出了干涉多光谱图像的高效压缩算法和自适应抗误码的视频图象压缩编码,并已应用于探月卫星实时图像压缩系统、XX-6号卫星和HJ卫星等多个型号及机载侦察图像实时压缩编码系统和神七飞船伴随小卫星图像压缩传输系统。代表性研究成果五密码新体制和WAPI安全协议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在密码新理论和新算法,宽带无线网络WAPI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05年度国家密码管理局密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SCI 33篇,EI 106篇)。主要完成人:王育民,肖国镇,胡予璞,张变玲,黄振海,铁满霞等。主要的科技创新与贡献:提出了高强度密码算法和k-错复杂度的快速算法;发明了IP网络普适性安全接入基础架构——WAPI,以其为安全方案的无线局域网系列国家标准GB 15629.11 /1101 /1102 /1104亦已颁布和实施。该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信息产业部十大技术发明之一,并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特色及创新点:WAPI是普遍适用于有线、无线IP接入网络的网络安全接入基础架构,基于WAPI架构提出的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WAPI安全协议,在国内外首次解决了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中存在的严重安全问题,以其为安全方案的无线局域网系列国家标准GB 15629.11 /1101/1102/ 1104亦已颁布。GB 15629.11-2003/XG1-2006 (修改单)获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电子方面论文发表会议

Welcome to ASEI20152015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SEI2015)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China during December 24-26, 2015. The mission is to make an ideal platform for the Engineers/Researchers for sharing and exchanging professional, technical and academic knowledge on any aspects of Applied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conference is to promote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branches of Applied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21st century. Publication and IndexingAll accepted papers will be directly published in the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s(JA) indexed by EI-Compendex.本会议所有录用文章直接发表在与本会务组合作的十多个EI目录国际期刊上,具体征稿期刊详情请点击下面链接:能源与石油类EI期刊征稿电力电子与控制类EI期刊征稿化学与化工类EI期刊征稿生物医学与生物工程类EI期刊征稿机械与材料工程类EI期刊征稿土木与建筑工程类EI期刊征稿计算机与信息技术EI期刊征稿网络教学,在线工程类EI期刊征稿EI期刊发表特别说明:本会议实行分批征稿方式,早投稿早发表。本轮征稿截稿时间:2015年9月30日检索类型:期刊检索,JA,EI-Compendex,期刊无任何会议信息,非专刊,特刊或增刊。(注:如果是专刊,特刊或增刊,会告知作者,否则全部是正刊发表)中文也能投稿EI国际期刊,会议接收中文稿件,但录用后需要翻译为英文。会务组现可接收英文翻译服务,依据不同专业难度翻译服务收费标准为0.2—0.3元/字。预计发表时间:不同期刊发表时间不一样,预计发表周期6个月左右文章初稿不需要排版,直接投到会议投稿系统即可,审稿周期2周左右接受对公汇款,可以开具国内正式发票。 会务组关于论文发表方面的郑重承诺:(点击查看EI期刊发表承诺书)会务组保证推荐期刊必须是2015年EI目录期刊,“2015版EI期刊目录”已于3月公布,请直接登录EI官网下载即可。会务组保证所有注册文章必须正式发表。如果所录用注册文章没有被相关期刊最终发表,会务组承诺无条件退还期刊发表全部费用。文章审稿不需支付任何费用,文章确定录用之后才注册。 Call for PaperConsidering the enormous scope of Applied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he conferenc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and expertis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Logistics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Agricultural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nergy EngineeringGeology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Petroleum Engineering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Other related fieldsImportant Dates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Conference November 30, 2015December 24-26, 2015

CS这个专业本来算是工科和science混合的;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期刊的时效性比会议差太多;而且现在期刊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会议至少有基本的水准。所以CS的领域最好是发表在会议上。

都是一家子搞的不同会议,这些会议主办方就是钻水刊的空子,水刊审稿不严,给钱就发,他们根本就不认识水刊的编辑。你自己投水刊又便宜又快,还没毛病,不要上子

电子科大发表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发表论文,要求3万字以上。可询问所读二级学院教务科,最直接的是问你的导师。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论文申请条件:1、在JCR分区表1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2、JCR分区表2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3、在国外重要学术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或已录用在SCI收录的期刊上,或至少有2篇发表或已录用在EI收录的期刊上。

在国际电子学会议发表论文

估计你投的会议不是很权威,不是第一届开会,就是会议合作的出版社不权威。一般你不要看会务组承诺,你需要自己判断会议权威性。一般来说只要会议开了几届,并且往届会议都EI检索了,应该就没问题。当然还是要看出版社,如果是IEEE,TTP等比较知名的,问题也不大。7个月没有检索已经比较悬了,建议第一次发EI会议的朋友一定要去:EI学术会议中心,看看,百度搜第一个就是,有很多关于EI会议的知识和学习资料

一般而言,现在的会议论文都使用网上投稿的方法。你可以通过网站上传自己的文章。 关于版面费,现在的会议一般都收会议注册费而不是论文的版面费,实质也差不多。具体的费用,不同的会议当然不一样。

重新发表一篇论文吧,楼主....

跟会议收回版权,然后转投其他会议。

电子科大sscc发表论文

师资在全国是一流的啊。导师有牛人的。比如Sam Ge: 葛树志教授,IEEE Fellow,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系统研究所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互动数字媒体研究院社会机器人实验室主任。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控制系统协会的副主席,曾多次担任IEEE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和程序主席,并多次受邀做国际会议大会报告。任诸多控制领域权威期刊的副主编,包括《IEEE自动控制》,《IEEE控制系统技术》,《IEEE神经网络》,《Automatica》等。还任国际期刊《社会机器人》(施普林格出版社)创始人兼总编,及Taylor & Francis/CRC Press 自动化与控制工程系列图书编辑。 葛树志教授主要从事机器人系统、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工业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并做出了大量创新性的成果。已完成学术专著3部;在国际期刊、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43篇,SCI他引929次,最高SCI单篇他引68次;注册多项技术专利。承担并成功完成过数百万新币的横跨大学、研究所以及工业界的项目,其中包括自主机器人及其智能控制、城区自主智能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社会机器人、海底平台安装控制等。2002年荣获新加坡国防科学与技术部淡马锡青年研究奖,2001年荣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青年研究奖,1999年荣获新加坡国家科技奖。 葛教授目前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名,专业要求(计算机、自动化、电工等)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以下8大类:Intelligent VisionIntelligent ControlIntelligent Navig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utonomous Robot DesignMulti-agent FormationIntelligent MechatronicsWireless Communication==============================================================

很好,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电子科大),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很强在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完整、强势信息学科群,学院发展迅猛,在导航制导与控制、空天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到款1.2亿元,撰写专著3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获得省部科技奖3项,形成了以总装备部为代表的重点部门,以航天和航空工业集团为代表的重点行业,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广泛的科研任务渠道;构建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以863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究,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代表的工程型号研制的科研任务体系;凝练了测控通信导航及其无线宽带测试、空间微波、空间光通信、声波定向、智能协行助力机器人以及空间信息系统仿真测试等特色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新型无人机和民航安全等工程。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大学及国内航天航空重点研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一批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在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技术、空天信息科学技术等方向上拥有雄厚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人,副高24人,博士生导师5人,航空航天重大专项及863等领域国家级专家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41人具有航天航空专业背景的博士学位,80%的教师在35岁以下。此外,学院还聘请二十余位航空、航天领域杰出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3名。学院以国家重大高水平科研项目为牵引,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系统总体设计与工程开发能力,为我国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是学院集科研、人才资源,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努力打造的小规模、高水平、开放式、中外合作培养的精英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核心竞争力的航空航天领域拔尖创新型工程科学人才,为杰出人才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本专业以培养空间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系统工程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高水平、开放式、中外合作、本硕博递进培养,行业顶尖专家参与,导师一对一指导,直接对接国内顶尖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科技创新,提供国内外持续深造和发展机会,培养工程大师型、学术大师型以及高新技术创业型英才。培养特色:1、本硕博递进培养:前三年学习人文素质课、数理化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夯实基础。第四年进入科研课题组,在专职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强化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实现与研究生培养的无缝衔接。2、全程导师指导:学院聘请院士、行业知名专家等学者为学生授课,并全程一对一配备高水平导师传授科研方法,指导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研创新能力。3、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意愿,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培养方案。4、国际交流深造:与国际一流高校合作,提供优秀学生短期出国(境)学习、国际交换生、联合培养、赴国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多种机会和资助。5、科研实践培养:“3+1”培养模式,前3年学习相关课程,最后1年依托学院联合实验室、行业顶尖科研院所,以各类科研项目为牵引,让学生参与科研一线实践,培养国家与行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和杰出人才。培养条件:学院现设有导航制导与测控通信研究中心、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光通信研究中心、超导研究中心,并与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大学及国内航天航空重点研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临近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通信技术实验室、精确导航与制导工程中心、中日机器人远程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智能机电控制联合实验室、先进半导体制造与工业工程联合实验室、空间运行技术研究中心、变频节能混合电源系统实验室、系统仿真实验室等多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课程体系:本专业涉及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创新方法与实践等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体育等,以及哲学、心理学、管理学、军事学、演讲学与其它人文艺术类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航空航天概论、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波、通信原理、现代测控通信系统、制导与控制原理、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飞行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现代导航系统原理等。创新方法与实践课程:科技发明史、哲学与科技创新方法论、科技创新心理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论文写作技法、项目开发管理、创新与创业实践等。毕业走向:本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科研和人文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强。95%左右的学生将选择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5%左右的学生将选择到航空航天部门或知名企业或民航、金融等相关行业就业。学院官网:专业介绍: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本科该专业按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该专业具有信息、智能、控制与航空航天交叉融合的特点。主要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专业核心基础知识。践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思路,实行大类招生与学生自选专业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强化能力导向和推行研究型教学及科研一线实践,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创新实践相融合。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培养飞行器探测制导与控制及航空航天领域急需的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和创业精英。航空航天工程-本科该专业按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该专业具有信息、智能、控制与航空航天交叉融合的特点。主要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专业核心基础知识。践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思路,实行大类招生与学生自选专业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强化能力导向和推行研究型教学及科研一线实践,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创新实践相融合。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培养飞行器探测制导与控制及航空航天领域急需的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和创业精英。

额,当然只有电子方面好了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