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发表人口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1:22:56

发表人口论文

浅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贫困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贫困人口自身必须面对的个人问题?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对于贫困的理解要在更大的社会系统背景中进行,而不是仅仅关注贫困人口这一亚文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贫困是一个经济匮乏的现实,但贫困的持续以及在其持续的过程中引发并连带的其他相关问题(如犯罪、受教育程度低下等)表明,改善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足以减少所有与贫困相关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一宏观背景中,对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理解离不开这一背景。何谓“转型期”?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包含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具备以上涉及的所有情况。何谓“城市贫困人口”?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城市贫困人口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主要表现为: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于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1]。文森特·帕里罗在《当代社会问题》一书中指出,公认的社会问题一般具备四个要素:第一,它们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第二,它们触犯了社会里一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第三,它们持续很长时间;第四,由于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会作出不同评判,对它们的解决方案也往往多种多样,因而在如何解决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2](P6-13)。这四个要素可以简单归纳为四点:即对个人或社会的损害;对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持续性;过多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基于上述对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理解,以及界定社会问题的四个要素来论述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一、转型期与城市贫困人口新中国成立以前,城市贫困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60%,城市贫困人口相当普遍。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市中基本上不存在贫困人口,存在的是与全国农村基本一致的“共同贫困”人口,全国人民都在“共同贫困”的状态下生活着,这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城市贫困人口面临的问题相当严重。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政策号召,打破了“共同贫困”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百万富翁,但随之也产生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城市中贫困人口逐年上升[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展,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组和调整,这使城市下岗职工迅速增加。在当前社会救济制度和失业保险尚未健全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的失业和下岗人员在再就业之前就已经进入城市贫困人口的行列,同时,一些退休较早和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也极易陷入贫困。除此以外,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城市中还存在着大量农民工,他们往往收入较少、缺乏社会保障,也容易成为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根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有2200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73元人民币。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研究报告则表明,城市贫困人口规模被低估了,实际数目约4600万人,占总城镇人口的8%,这个比例要高于农村[4]。城市贫困人口的扩大,不仅会导致城市贫困家庭生活困难,而且还会引发城市社会中的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二、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损害因贫困造成的后果,不仅对贫困人口本身有害,也对社会有害。首先,对于城市贫困人口自身及其家庭来说,贫困的现实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就业、住房、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损害。在商业化的城市社会中,贫困人口的购买力低下,这不仅会导致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困难,而且还会导致他们难以平等地享用城市教育、医疗及其他各方面的服务。城市贫困人口在这些方面的落后会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低于非贫困人口,从而间接地导致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下降,同时,也导致“贫困代际传递”,使他们的下一代仍可能面临贫困的窘境。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贫困人口却无法公平地像非贫困人口一样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贫困人口的一种社会排斥。其次,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存在也对社会有着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城市贫困人口劳动力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影响社会生产的增长,从而制约社会的供给水平;城市贫困人口群体由于经济条件匮乏,消费能力和水平都低下,从而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第二,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变为市民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而日益增多的城市贫困人口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第三,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多以及贫困程度的加剧影响社会的稳定。城市贫困人口大多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的最低生存需求,但在健康、教育和社交方面,这些人口许多最起码的需求还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还面临社会歧视、子女教育等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这些问题和心理的不公平感可能会刺激他们发生越轨行为甚至犯罪,从而危害社会的安定与团结[3]。三、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对某些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文森特·帕里罗在解释“对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这一要素时指出:“所有社会都包括若干个阶层或等级,它们有不同程度的权力和声望……然而更为通常的情况是以经济为基础划分的等级,统治阶层的划分主要是由人们的职业威望及财富累积所决定的。地位较高的人明显地拥有最多的权力和制定社会规程、决定政策以及推进社会活动的影响力。”[2](P7)在我国,情况却有所不同。职业威望及财富累积只能用来决定它们的拥有者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而社会规程、政策等是由国家的政府部门根据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制定的。如果说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触犯了某些权力集团的标准,那么,更多地意味着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给政府管理社会及调动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麻烦,以及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收入再分配而引起“富人阶层”的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城市贫困人口问题间接地触犯了“富人阶层”的利益。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其他社会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等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势必要实施针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医疗保险等,而用于这些措施的经济支出来源于国家税收,这样,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也就间接地触犯到税收对象(有一定收入的人)的利益。从这两方面来说,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也会触犯到社会中某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四、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持续性在我国,虽然贫困问题早已存在,但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主要是制度性贫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形成的一整套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以及退休等社会保障已失去了效用,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逐步的健全中,在这种形势下,城市中原有体制下的获益者成为体制变革的利益受损者。那些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不具有劳动力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或接近退休年龄的没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成为被劳动力市场首先抛弃的人,这些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或直接步入贫困的行列。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制度性的下岗与失业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随之,这部分城市贫困人口会长期存在。此外,随着转型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贫困人口也逐渐向城市中蔓延。世界银行的Martin Ravallion (2001)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贫困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速度要快于城市化速度,结果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贫困快速地向城市移动[5]。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趋势,取缔户籍制度和城乡经济融合成为持续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当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选择在城市定居生活之后,如果城市经济增长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城市仍将他们排斥在城市福利政策和公共服务大门之外,这些庞大的边缘化人口就极易演变成脆弱的群体,加大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可见,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中,城市贫困人口将会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城市化的发展而持续地存在。五、对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过多解决方案为解决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对策。例如,针对下岗职工的“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针对全国城镇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失业人员的免费再就业培训;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以及城市扶贫小额信贷等。虽然这些措施的实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最终消除城市贫困人口,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脱贫”以后不久就又“返贫”,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依然随着转型期社会的发展而存在,并演变出更多的城市社会问题。综合以上分析,在我国转型期的这一社会背景下,城市贫困人口不仅给自身及其家庭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也给社会的良性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城市贫困人口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或间接地触犯到社会中其他一些阶层的利益和准则。不仅如此,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将会随着社会转型的长期性而在我国社会结构中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我国针对贫困出台过非常多的解决办法,但是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因为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植根于我国社会转型这一社会背景中。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增长迅猛。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口问题的对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处于弱势境地,并且我们可以找到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对于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对策

一、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家庭对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拥有量较少,而且资本的质量不高,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资本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在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中存在优势的方面,比如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好、坚强、乐观的品质,但是,总的来说,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总体情况十分令人堪忧。

(一)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本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家庭经济资本处于劣势,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以后由于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的限制,使得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一些劳动时间长、生产环境差危险、报酬低的工作。导致他们与子女相处的时间短,甚至忽略对子女的教育。

第二,流动人口家庭社会资本不足。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关系局限于老乡和亲戚,基本没有其他寻求支持的渠道。家庭中与子女互动不足或者由于沟通方式不当导致子女的叛逆甚至是反社会行为的出现。父母多采用控制性和干预性的互动方式,支持性和引导性的互动方式运用不足。父母在寻求教育支持网络时感到非常无力,他还是保留非常保守的观念,认为孩子是父母的,要自己来管,家长很少与学校主动联系,他们认为包括学校学习在内的很多方面的内容要自己来教育,没有意识到孩子也是社会的,几乎没有想过自己没有办法教育的时候借助于社会资源和一些专业的咨询机构来寻求帮助。等到子女真正的出了问题,触犯了法律交给有关部门来管理,已经来不及了。

第三,家庭文化资本非常有限。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很多母亲不识字,对教育的内容和采取方式认识有偏差,这些对于子女的教育十分不利。家庭文化生活匮乏甚至出现不健康的娱乐方式如赌博等。

(二)家庭教育资本不足导致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

由于父母在获得经济资本时的流动性的特点、职业的特点和家庭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很多流动儿童有被寄养的经历导致亲子关系不够亲密,引发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的社会资本不足,导致父母教育的无力。不知如何和学校配合共同面对子女出现的问题,也不知如何取得社会教育资源网络的支持。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局限于公有和老乡,同质性强,而且处境类似,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太大的作用。

由于父母的文化资本不足对教育观念存在一些偏差,强调父母的权威,家庭互动缺乏平等沟通的氛围。流动人口家庭互动围绕学习和花钱的问题展开,互动多为控制性互动和干预性互动,引导性互动和支持性互动不足。导致孩子在心理上远离父母,在行为上出现问题。在家庭教育的价值观上,流动人口家庭普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行动上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流动人口家庭文化生活匮乏,甚至出现赌博等不良的娱乐方式。

总之,由于家庭教育资本处于劣势导致家庭教育的运作情况不佳,需要其它力量的介入来共同关注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

二、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流动人口只能从事收入低、危险、技术含量低、经常面临失业困扰的、工作时间长的工作,消费能力有限,直接表现为住房面积狭小,流动儿童没有学习的空间,客观化文化资本占有较少,工作时间长使得家长与流动儿童互动时间少,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

由于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范围局限于亲戚、老乡和工友,获取对流动儿童教育支持的资源十分有限,对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他们大多数时候只能独自面对。由于长期的户籍制度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制度安排之外,流动儿童无法进入正规学校就学,只能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即使我们看到一些正规学校在逐渐接受流动儿童,但是据笔者了解由于教育资源有限他们也只能接受极少的流动儿童入学。子女没有好的学校入学也使得家长对于子女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信心不足,但又无能为力。

三、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措施

(一)增加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资本

韦伯利用“封闭”这个概念来描述把人们置于次等地位的过程,透过此过程,一个群体垄断了优势地位,向它界定为下层的或不合资格的外部人关闭机会。任何方便的、看得见的特征,例如种族、语言、社会背景(social source)、宗教、以及缺少一份特殊的学校文凭,都可以被用来把竞争者宣布为外部的人。通过限制获得机会(opportunities)和资源的获取(access),封闭容许集体把报酬最大化。群体内部的人分享共同的文化和身份,并因而分享使排斥合法化的规范。

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本匮乏这一问题的解决,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而应该从反对社会排斥入手,改善流动人口家庭的处境才能真正改变流动儿童的处境。

1.规范劳动力市场,增加就业

对雇主的不良行为进行规避,促进新型服务企业的发展、对在长期失业者中招募工人的企业的财政刺激、对低技术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改善、意图在失业者和潜在雇主间建立联系的临时就业,处理妇女特殊需求的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对小业主给与支持和政策倾斜。城管和小贩之间“猫捉老鼠的游戏”上演已久,小贩大多是流动人口和社会低收入阶层,流动儿童心思细密,对于父母被追赶的情景十分不解和感到愤恨,从而引起他们对于执法者和整个社会的误解,小小的心灵充满了疑问,为什么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还会被驱赶,为什么来到城市会受到如此的对待,这个城市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反社会的情绪会在幼小的心灵开始萌芽。因此,对城市的小摊贩运营进行合理的规划,给流动人口一定的自主谋生的权利,对他们的劳动给予一定的尊重是改善流动人口家庭现状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流动儿童处境的措施。 2.提升能力

对流动人口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 增加就业能力。很多流动人口由于没有学历没有技能,自主创业没有资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危险,劳动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进行培训后部分流动人口有可能从事一些技能性的工作,提高家庭收入从而改善流动儿童的境遇。

3.收入支持

收入支持这里是指社会保障的支持,也就是说在流动人口面临受伤或者失业的情况下,有一笔资金作为临时性的救助,以防止家庭经济条件迅速的恶化。目前,流动人口由于户口以及工作单位的临时性原因,很多流动人口都没有社会保险。很多流动儿童也由于户口的原因没有保险,无论生病还是出现意外伤害,损失由他们自己承担。如果父亲,家里的顶梁柱遭遇到不测,家庭就坠入无限的困境中。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机制,把流动人口纳入其中,使他们有一定的安全感,无论整个家庭陷入何种境地都能使流动儿童的各种权利得到保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地域扶持倾向

这种尝试的理念是,特殊的城市贫民区或受剥削的地区,需要建立在广泛基础之上的针对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等的行动(Rodgers, 1995b)。

2005年以来,为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重庆市南岸区采取“因地制宜、政府投入、社区管理、以寓养寓”的模式,投资250多万元,在各街道建设“阳光公寓”。只需“一人一天一元”的低费用,农民工就能住进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公寓房。截至2007年7月,南岸区已建成7个“阳光公寓”,入住农民工5000多人。政府在能力的许可下,可以参考重庆的做法,建设流动人口公寓。给流动人口家庭安身立命之所,给流动儿童一套学习的桌椅和一盏点燃希望的台灯。

(二)发挥教育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的正功能

在布迪厄看来,学校所传递的文化是统治阶级文化,而非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遗产。学校运用支配阶级所赋予的权力关系将其文化定义为合法的文化资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符号暴力过程强制性地传递。由于被支配阶级的文化与支配阶级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他们的子女常常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失败者,无法取得足够的、支配阶级定义的合法文化资本。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文化资本分配不平等结构,并进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文化资本的循环传递与阶级关系的循环传递。

教育的再生产功能是否意味着教育是制造社会不公平的机器?是否意味着教育没有存在的必要呢?我们知道,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是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合法途径。自从教育作为一种社会选拔机制以来,在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教育给处于社会劣势阶层的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往社会上层阶级的途径。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社会的地位世袭,使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教育给大众提供了平等竞争的舞台。

在打破这种循环使得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议题上,科尔曼报告给我们增加了信心。

科尔曼报告的历史性意义是,它把教育的平等,放到社会经济平等的背景上。教育的平等受制于社会经济平等,反过来也影响社会经济平等,从而把教育平等问题提高到改造社会的整体目标上。

那么,学生家庭的社会背景,怎么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的呢?科尔曼研究发现,处于弱势的学生,他们觉得环境过于强大,不可能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他们对自己的前途缺乏自我期望,觉得没有盼头,学习的“士气”就比较低,从而造成学习成绩较低,而且差距越往后越大。在流动儿童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儿童都有很高的理想,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学习差强人意,也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很多人读完小学就不读了,能读到高中,考上大学的流动儿童是少数。

科尔曼向国会证明,教育机会的平等,要从教育的结果来考察,因为正是对受教育结果的期望,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评估,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造成了因种族、肤色、宗教等因素下,弱势人群教育机会的实质不平等。

正是科尔曼报告的这一结论,为后来美国普遍实行的“肯定性行动”或称“平权法案”铺平了道路。公共教育事业大幅度地向弱势人群倾斜,实行所谓“为了平等的反向歧视”。在中小学强制性黑白合校的同时,大学招生,政府机关雇佣和提升等方面,普遍实行倾斜性政策,照顾黑人和其他弱势人群。这种措施是特定历史状态下的阶段性的措施。因此,几十年后,这样的做法是否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是否应该逐渐终结,具体措施是否适度,成为争议的焦点,也为此出现了一系列司法诉讼,至今没有平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公共教育事业对弱者的倾斜,明显地改善了近几十年来美国社会教育机会的平等性。

那么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年轻,因此有一定的机会可以减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至少它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人们向较高的社会地位去努力。有些国家一经独立就致力于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不管社会环境如何,教育的改造作用是不能否认的。当它一旦传播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不利的阶层,改造的趋向便是平等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流动儿童摆脱贫穷边缘的社会地位,平等的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三)针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建议

1.改革户籍制度去除身份区隔

我国的户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合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也在不断制造着依附于身份的城乡分割,以有没有户籍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违反了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在教育领域来说,正是城乡户籍的存在,造成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儿童同样受教育的权利。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

消除户口的社会附加功能,切断户籍身份与利益之间的关联,改变户口与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公民利益挂钩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建立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制度。 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消除身份歧视

在流动人口特别集中的城郊结合部,要提高公立学校的招生能力,或者增设新的学校,来解决局部区域内农民工子女入学紧张的现象。

社区和学校牵头,办好农民工子女家长学校,提高农民工教育子女的能力,使流动人口家庭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3.发挥学校教育与社区的教育的功能增加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社会资本

学校主动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只是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职责家长的错误。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加强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互相交流教育心得,营造好的教育气氛。把同质性较高的家庭分成小组,如单亲家庭小组、多子女家庭小组,学校负责讲解这些家庭的子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子女出现问题的征兆对症下药进行解决。

4.发掘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增加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

团委、妇联、青少年研究机构等非政府公共组织可广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为流动儿童提供文化资本。比如,妇联联合街道与大学,让大学生进入流动儿童家庭,与流动儿童结成对子,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对流动儿童提供学习帮助;团委、街道等机构可以培育义工、志愿者队伍,鼓励退休教师、大学生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成为义工或志愿者,广泛开展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指导流动儿童的学习,帮助他们实现学业进步。

总之,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协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有的儿童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有责任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充实家庭教育资本,有责任帮助他们改善亲子互动,有责任让他们得到公平的待遇。

参考文献:

[1]重庆:农民工住上“阳光公寓”

[2]周海玲:《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化的策略――文化资本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9月

[3][法]雅克・哈拉克:《投资于未来――确定发展中国家教育重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49页。

[4]昆明城乡一体化趋势分析.

>>>下页带来更多的人口问题的对策论文

周口市人口论文发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截至2020年,周口市常驻人口总数为890.2万人。

周口市面积11988平方千米,人口1082万(2008年)。川汇区面积 269平方千米,人口46.2万人。邮政编码466000。区人民政府驻沙河北岸。项城市面积1083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邮政编码466200。市人民政府驻水寨镇扶沟县面积1173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邮政编码46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华县面积1194平方千米,人口87.6万人。邮政编码466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商水县面积1314平方千米,人口117万人。邮政编码466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太康县面积1759平方千米,人口138万人。邮政编码461400。县人民政府驻县西开发区。鹿邑县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邮政编码477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郸城县面积1471平方千米,人口130万人。邮政编码47715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淮阳县面积1407平方千米,人口134万人。邮政编码4667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沈丘县面积1080平方千米,人口123万人。邮政编码466300。县人民政府驻槐店镇。

常住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1.20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4...性别结构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437.0万人,占49.59%;女性4...年龄结构 2022年末,全市0-15岁人口为221.6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5.10%;...城乡结构 2022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390.37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4...查看更多搜狐网提供内容

周口总人口有902.6015万人。

周口市,古称龙都、陈州,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东临安徽阜阳市,西接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和开封市、商丘市接壤。

1965年,设立周口专区(后改为周口地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周口地区设立周口市。截至2020年末,周口市共辖2个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为902.6015万人。

地势地貌:

周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海拔高度三十五点五,到六十四点三米,最高点在扶沟县西北尹郭北,最低点在沈丘县东南部南楼沟入泉河处。

除淮阳县刘振屯一带地表局部起伏较大外(自然坡降千分之—至五千分之一),—般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至七千分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周口

人口学刊论文发表

1Marriage form and fertility in rural China: an investigation in three counties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6,25: 141-156.2Marriage form and age at first marriag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ree counti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Social Biology 2007,52 (1-2)3Marriage form and duration of post-marital co-residence with parents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Songzi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 Jin Xiaoyi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5,36(1): 1214Best Practices Research: A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the PerplexedStuart Bretschneider, Frederick J. Marc-Aurele and Jiannan Wu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ory,Lawrence: Apr 2005. Vol. 15, Iss. 2; p.3075Gender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ohuZhang Wenjuan 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2005,17(3):73-896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白萌浙江社会科学7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白萌中国行政管理8EpiData软件与Excel软件在合作医疗监测中的运用陈钢 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 2006(5)9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陈善平 李树茁 李淑娥 许宗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0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陈善平 李树茁 容建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1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0):82-8612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机制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2):48-5513价值工程在新产品成本控制决策中的应用研究陈仲伟 雷战波 朱莹商业研究2005.51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5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10辑)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6企业学习型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崔瑞峰继续教育17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崔瑞锋,田东平成人教育 2008.218全球视野下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崔瑞锋,田东平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19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内涵、范例及特点崔瑞锋,田东平,魏小艾,苗玉凤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120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崔瑞锋,郑南宁,王兆安,齐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1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杜海峰中国行政管理22求解TSP问题的三角形编码抗体克隆选择算法杜海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杜海峰浙江社会科学24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杜海峰公共管理学报25基于小世界原理的模型降阶优化研究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6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迭代优化聚类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7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8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杜海峰社会30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封铁英科研管理,2006(6):54-6131基于杠杆效应的企业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封铁英《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定的模型构建及应用封铁英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ISSN 1008-245X) 2008.233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封铁英生产力研究 2008.134门诊药房剥离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影响研究高建民中国医院管理2004(10)35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社会化经营的补偿政策研究与探讨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4(10)36基本卫生人力政策研究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6(10): 14-1637Effects of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 on outpatient service utiliz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medic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高建民Health Economics38 西安市医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效果研究高建民中国药业39西安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高建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0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离”的探索性研究高建民医学与哲学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基金测算方法的探讨高建民统计与决策42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3农村互助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季节规律研究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4农村互助医疗模式下的居民受益率与利用率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45引入流程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高建民中国卫生质量管理46医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定价研究高建民 徐俊秀杨晓玮中国卫生经济 2005(8)47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高小平、陈春会、吴建南《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48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顾景西 黎洁《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49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析胡芳肖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50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经济与管理51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市长参考 2008.852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08.553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王育宝消费经济,2007第4期54我国企业构建绿色营销体系的障碍因素分析,胡芳肖、王育宝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55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56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9期57农村贫困人口适度消费的实现途径初探胡芳肖、文启湘消费经济,2005年第1期,58公司治理与多元化经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黄海波、李树茁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70-765920世纪中国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姜全保 李树茁 费尔德曼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基于YC县访谈的发现靳小怡人口与发展61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靳小怡人口学刊62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实证研究雷娟 张思锋统计与决策,2005.1163市政管线突发灾难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雷战波 冯德多商业时代 2007 21期64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雷战波 姜晓芳情报杂志 2007.165基于UML的供应链危机预警支持系统的建模与开发雷战波 袁彩燕 刘二鹏系统工程2004.1266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雷战波 赵吉博 朱正威中国行政管理2005.267区县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雷战波 周博宁城市问题 2007.368西部农村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实证研究黎洁旅游学刊2005.569陕西太白山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黎洁<<经济地理>>2005年第5期70《旅游卫星帐户与旅游业的产出核算研究》黎洁《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年1月71江苏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黎洁统计与决策 2008.972隐性失业对要素产出弹性估计影响分析黎洁 朱志明《商业研究》2004年第21期2004.973我国生态旅游者的激励特征与市场细分研究黎洁 井悦铃<<预测>>2005年第5期74关于陕北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研究黎洁 乔丽霞《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75社会性别公平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领域的探索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 2008.476农村社会变迁中女性对家务分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居巢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西北人口 2008.2772007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李树茁《人口与计划生育》78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压力与应对——河南YC区的探索性研究李树茁《青年研究》79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李树茁《浙江社会科学》80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小世界算法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年:1.“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二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2.“福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1990-2000”(第一作者),《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3期;3.“女性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人口学刊》,2003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4.“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作者),《人口学刊》,2003年第5期;5.“流动儿童的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5期;6.“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9期;7.“福建省城市化的井字型构思”,《东南学术》,2003年第4 期;8.“Impact of parental divorce in children and its determinants”(第二作者),SASS Papers (9),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32002年:1.“美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其借鉴意义”,《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2.“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人口与市场分析》,2002年第1期;21世纪首届中国人口科学论坛:人口发展与人口科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2001年10月17-19日;3.“中国金融安全问题及对策”(第二作者),《发展研究》,2002年第2期;4.“中国妇女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一作者),《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增刊;5.“父母离婚与子女福利”(第一作者),《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6.“家庭生命周期和夫妻冲突”(第二作者),《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3期;7.“论传统家庭模式对生育文化的制度影响”,《人口学刊》,2002年第4期;8.“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第二作者),《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家庭:优化与凝聚国际研讨会,上海,2002年6月12-14日;9.《中国婚姻研究报告》(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10.“孩子对父母婚姻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福建论坛(哲社版)》,2002年第7期;第八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北京,2002年6月11-13日;11.“论计划生育文化发展与家庭变革”,《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12.“我国民航客运量实证研究”(第二作者),《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3.“婚姻质量:婚姻稳定的主要预测指标”(第二作者),《学术季刊》,2002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14.“我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第二作者),《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5.“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第一作者),《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中国妇女就业论坛”大会宣读论文,北京,2002年12月14-17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2001年:1.“我国住宅业的市场前景预测”,《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2.“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人口学刊》,2001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3.“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想”,《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18卷第4期(2001年)转摘,P17;福建省社会学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福州,2000/9/16-174.“自由离婚的立法理念及其婚姻法修改操作化”(第二作者),《东南学术》,2001年第2期;《婚姻法》修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论文,北京,2000/11/19-215.“离婚标准的国际比较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六届全国家庭问题研讨会论文,广州,2000/10/29-11/2,被《中国妇女报》2000/10/31摘录6.“From Fujian to New York: understanding the new Chinese immigration”(第二作者),收入Kyle, David and Rey Koslowski (eds.), 2001, Global Human Smuggling: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187-215);7.“父母离婚与孩子福利: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启示”(第一作者),《社会学》,2001年第3期;8.“论生育文化与家庭制度的协调发展”,《福建论坛(哲社版)》,2001年第11期;福建省“妇女发展与妇家庭文化建设” 理论研讨会论文,福州,2001/10/29-31*9.“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被《光明日报(文摘报)》,2002/3/1转摘;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10.“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城乡比较分析”(第一作者),《南方人口》,2001年第4期;2000年:1.《The Changing Population of China》(合著),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英国),2000年版;2.“婚姻质量: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启示”(第一作者),《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3.“Marital Sta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第一作者),在美国人口学会2000年年会上宣读(美国洛杉矶,2000/3/23-25)。1999年:1.《中国婚姻质量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2.《国际租赁学》(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版;3.《闽北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合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4.“江西人口的地形区域分布:1953-1993”,《南方人口》(CN44-1114/C),1999年第1期;5.“市场经济和中国妇女的自我养老意识”,《人口学刊》(CN22-1017/C),1999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转载;福建省“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福建莆田,1998/7/14-166.“学术的活力在于创新”,《东南学术》(CN35-1197/C),1999年第4期;*7.“性生活满意度:中国人的自我评价及影响因素”(第二作者),《社会学研究》(CN11-1100),1999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8.“论孩子的教育费用及其决定因素”,《统计研究》(CN11-1302),1999年第5期;第九届全国中青年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广州,1998/11/159.“中国婚姻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作者),《中国人口科学》(CN11-1043),1999年第6期;10.“婚姻质量:中国两农村的实证分析”(第二作者),《应用心理研究》(台湾),1999年第4期;1998年:1.《孩子需求论:中国孩子的成本与效用》,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2.“婚姻质量:度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被《中国妇女报》1998/4/1转摘;上海市社科院与上海家庭婚姻研究会举办的“变迁社会的婚姻质量国际研讨会”论文,上海,1997/10/5-83.“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南方人口》,1998年第1期;厦门市老年学会1997年年会论文,厦门,1998/1/21;中国老龄协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服务研讨会”论文,厦门,1998/4/10-14*4.“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第一作者),《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98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人口论坛预备会论文,长沙,1996/9/14-19*5.“中国人口学的出路在于规范化”,《人口研究》,1998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1998年第5期全文转载;*6.“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启示”,《福建学刊》,1998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1998年第10期全文转载;7.“我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的原因和对策分析”(第一作者),《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4期;被《中国人口报》1998/6/17和《光明日报(文摘报)》1998/6/25转摘;《第七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北京,1998/5/11/158.“Marriage quality: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nts”(second author), 《Social Sciences of China》,1998年第4期;9.“论孩子效用和人口控制:来自中国厦门近千户家庭问卷调查的启示”,《人口研究》,1998年第5期;中国社会学会1998年年会论文,福建福清,1998/5/25-2910.“生育权利:孩子的说法”,《人口研究》,1998年第6期;11.“中国厦门经济特区孩子抚养费用的研究”(第一作者),《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6期;福建省人口学会第十一次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福州,1998/7/8-1012.“中国城市婚姻质量的研究”(第二作者),载刘兆佳等主编的《华人社会的变貌:社会指标的分析》,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8年;13.“孩子的成本效应分析与人口控制的利益导向”,载《中国人口年鉴:1998》,中国民航出版社,1998年12月版。14.“涉外婚姻悲喜录”,《人之初》,1998年第3期;

王丰人口论文发表

近年来全院教师完成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五年,我院已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研究课题18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项,广西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横向项目及其它科研课题100多项;近三年,我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4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79多篇,其中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在《中国行政管理》、《哲学动态》、《社会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等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7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多篇;成果获得广西自治区社会科学成果奖33多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其它各级各类教学和科研奖励50多项。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为地方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成果展示了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有科技哲学研究所和社会问题研究所两个研究所;挂靠有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广西社会学研究会、广西创造学会三个省级研究会(学会)。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图书资料较为丰富,现有各类图书17807种共计25500册,过刊364种合订本4315册,现刊174种,报纸15种。使用总面积达480平米,阅览室座位32个。拥有一个由计算机网络室、公共管理实验室、课件制作室组成的,面积达530平米的实验中心,其中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达220多万元。学院教职工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近3年共发表 论文384篇,出版专著、教材31部(本),承担的科研课题达122项,荣获各级各类教学和科研奖励64项。公共管理学院拥有首批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社会组织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所、广西大学国土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或机构;两个挂牌的省级研究会(学会),即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广西社会学学会。科研平台(机构)介绍一、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研究方向)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管理创新团队带头人(卓越学者):谢舜“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研究”子方向骨干人员:谢舜 王玉生 傅金鹏“政府治理与创新研究”子方向骨干人员:蒋永甫 李小文 曾凡军其他研究人员:闭伟宁 罗树杰 黎昌珍 汤玉权 魏万青 聂鑫 汪晗 盛志宏 漆贤军 雷文艳二、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谢舜“社会组织与区域社会治理创新”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谢舜 王玉生 傅金鹏 李小文 魏万青“公共政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蒋永甫 曾冬梅 曾凡军 任初明 黎昌珍 汤玉权“管理思想与民族文化创新”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郑朝晖 闭伟宁李红波 徐秦法 陈立言 陆秀红三、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所所 长: 谢舜研究人员:谢舜 李小文 王玉生 闭伟宁 罗树杰 马亮 盛志宏缑文学 周文栋 魏万青 牟坚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所 长:蒙绍荣研究人员:蒙绍荣 陆秀红 张锐 李传新 卢永欣 黄小洲五、广西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 任:蒋永甫研究人员:蒋永甫 杨欣 黄建荣 汤玉权 曾凡军六、中国东盟社会组织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 任:谢舜研究人员:谢舜 蒋永甫 李小文 谢清 傅金鹏 吴凡 叶大凤七、广西大学国土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 长:聂鑫研究人员:谢舜、叶大凤、汤玉权、汪晗、高伟、韦彩玲科研项目介绍近年来,我院已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项,广西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1项,省级科研研究项目60多项,横向课题100多项,科研数量、质量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为地方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以下为部分科研项目列表。公共管理学院近几年来国家级项目列表 序号 姓 名 来源级别 项目名称 时 间 经费(万元) 1 马 亮 国家社科 卡尔纳普语义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2005-2007 7 2 谢 清 国家社科 现状、对策:西南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人文条件研究 2006-2008 8 3 刘 汶 国家社科 政治道德实现论——转型期中国从政者政治道德实效性研究 2007-2009 7.5 4 陆秀红 国家社科 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探究与现实建构 2008-2011 8 5 黄勇荣 国家社科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区域性和谐发展研究——以广西为例 2008-2010 9 6 肖德生 国家社科 胡塞尔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 2010-2012 12 7 闭伟宁 国家社科 中国现代化研究 2011-2013 15 8 袁经文 国家社科 东盟佛教人文价值研究 2011-2013 15 9 罗树杰 国家社科 云桂妇女流动与边疆长治久安研究 2011-2013 15 10 黎昌珍 国家自科 基于Vague集理论的政府灾难承保预警主导机制研究 2011-2015 34 11 曾凡军 国家社科 中越跨界民族地区基层整体性治理研究 2012-2015 15 12 李红波 国家社科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文化影响力研究 2012-2014 15 13 漆贤军 国家自科 基于云计算的公共信息服务机制研究 2013-2016 37 14 谢 舜 国家社科 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本土化”路径研究 2013-2016 18 15 李小文 国家社科 历史上壮族的国家认同与社会治理研究 2013-2016 18 16 汤玉权 国家社科 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研究 2013-2016 18 17 盛志宏 国家社科 我国社会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2013-2016 18 18 汪 晗 国家社科 民族地区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管制下土地发展权受限与空间转移研究 2013-2016 18 19 聂 鑫 国家自科 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下国土资源空间开发强度差异化策略与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2013-2017 34 20 傅金鹏 国家社科 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的问责机制研究 2014-2017 20 21 蓝波涛 国家社科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 2014-2017 20 22 聂鑫 国家自科 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变化及可行性能力构建研究 2014-2017 22 公共管理学院近几年来获教育部项目列表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经费(万元) 1 李小文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明清广西地方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研究" 2009 5 2 肖德生 朝向赫拉克立特之流——论胡塞尔在贝尔瑙手稿中对时间意识的分析 2009 5 3 汤玉权 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研究 2010 7 4 王玉生 网络草根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2010 9 5 蒋永甫 集体产权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机制主体创新研究 2011 9 6 罗树杰 少数民族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2011 9 7 曾凡军 边疆多民族地区基层整体性治理机制研究 2011 7 8 聂 鑫 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土地征收失地农民社会经济福利变化测度及补偿政策:广西南宁市政研究 2012 7 9 郑朝晖 朴学的言语方式变革 2012 9 10 魏万青 社会转型与城市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机制研究 2013 8 11 黄小洲 伽达默尔教化解释学研究 2013 8 12 李海波 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成长规律及培育机制研究——以广西已创业成功的50名毕业生为个案 2013 1 公共管理学院近几年来获省级项目列表 序号 负责人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经费(万元) 1 郑朝晖 区社科 朴学影响下的广西学术 2008 1.5 2 许素菊 区社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哲学审思——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哲学的建构 2009 2.5 3 董莲荣 区社科 广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2011 1.8 4 蒋永甫 区社科 广西民族地区农民组织化发展对策研究 2011 1.8 5 黎昌珍 区社科 广西边远地区惠农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 2011 自筹 6 漆贤军 区社科 电子政务环境下广西公共信息服务研究 2011 1.6 7 卢 露 区社科 广西壮族民族识别工作者口述史研究 2013 2 8 卢永欣 区社科 语言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研究 2013 自筹 9 吴惠红 区社科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2013 2.5 10 许素菊 区社科 那文化生态哲学研究 2013 2.5 11 叶大凤 区社科 ‘双核’驱动背景下的广西地方公共政策冲突及其治理研究 2013 2.5 12 聂 鑫 区自科 国土资源空间开发强度差异化策略与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保育区为例 2012 5 13 汪 晗 区自科 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土地类型转换碳储碳排放效应的管控研究——以广西南宁市城乡交错区为例 2012 5 14 程 跃 区自科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运行模式研究——以广西生物医药产业为例 2015 5 15 谢 舜 区教育厅 广西农村科技传播的组织问题研究 2009 1.5 16 谢 舜 区教育厅 中国东盟背景下的广西社会管理研究 2011 4.5 17 曾凡军 区教育厅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边疆多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 2011 2 18 谢 舜 区教育厅 中国-东盟科技传播组织体系的比较研究 2012 20 19 肖德生 区教育厅 胡塞尔印象性理论研究 2012 2 20 李国梁 区教育厅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显性化研究 2013 自筹 21 叶大凤 区教育厅 民族地区科技决策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研究 2013 2 22 谢 舜 区教育厅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国际边境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014 4 23 傅金鹏 区教育厅 社社会管理体系建构与广西管理创新研究 2014 2

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与社会发展 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城市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的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置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它涉及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即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即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而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到,由于矛盾长期积蓄,中国城市化任务的压力就显得无比沉重,需要在短期内解决长期积蓄的问题,出现了短期内城市化需要加速发展的局面。显然,这会带来新的发展上的不协调。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一。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此种差距已有长久的历史,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差异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一般说来,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大约为2.6-2.8倍,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城乡经济差距曾经有所缩小,从指标上看,降到2.2-2.3倍。但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此种差距又有回归的趋势,即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左右。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3.4倍,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叶,两者的差距更扩大到了超过3.5倍的水平。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基本动因。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就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却仍处在第一阶段,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这样,政策上就无法统一,顾及了第一阶段的对策,必然就与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对策相忤逆,反之亦然。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二。 此外,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总数已达12.658亿,即使按照较高的指标计算,城市人口也仅占到总数的36.09%,这样,即使达到不太高的标准:60%的人口城市化,也面临着完成3亿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任务。如此巨大人口的城市化,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不仅面临着城市多方面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任务,而且还面临着使数亿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此乃城市化困境之三。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采取的是一律严格控制的对策,即在对策上不鼓励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是鼓励发展小城市战略,同时,对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正式居民人口仍然实行比较严格控制的做法。当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放开了暂住型的流动人口,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因此,实际上,农民工还是更多地流向了大城市。 户籍制度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像中国这样实施严格户籍制度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很少的。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要建立起严格的户籍制度呢? 户籍制度在当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从本质上看,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其核心是在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秩序。1949年以后,我们曾尝试了打碎阶级的实验。先是在50年代初进行了土地革命。接着,在1956年实行了城市私营经济的改造。到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阶级关系了。从法律上说,财产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了。然而,全民所有与集体所有究竟应该怎样实现,却是件难事。因为,财产、资源的分配需要一定的规则或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起一种社会屏蔽的机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户籍制度便应运而生了。该制度将人口的大多数限制在农村,仅允许居住在城市的人享有城市的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城市和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倾向就是试图最大限度维持较多农村人口和较少城市人口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放松了对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限制,加之产权、文凭、技术证书等作为社会屏蔽和筛选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户籍制度的社会功能已经大大削弱,中国才开始从人口的城乡逆向流动,转变为城市化的正向流动。尤其是在1982年以后,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的经济政策,农民工流入城市骤然增多,从此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民工潮。 从宏观结构的角度看,大量农民工的流入城市,表现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迁。农民工的流入城市并不是政府计划运作的,而是农民工自主的一种选择。对于农民工的流动,我曾在四川、重庆地区十余个县对于外出农民工的家庭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农民工在市场流动中实现的劳动力配置,确实与政府、单位的计划管理没有太大关系,政府组织的流动仅占3%,而90%以上都是农民工自己或亲友运作的。 在市场环境下,劳动力流动有两条基本规律:第一、劳动力总是从价格低的地方流入价格高的地方;第二,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能力高于流出地人口的平均水平。我们的调查数据印证了这两条定理。首先,我们发现,远距离迁移、到本省以外去打工的占大多数。我们知道,四川、重庆位居我国西部,而收入较高的地区大多在东部沿海、所以,多数人为追求高收入,自然是远距离外出。对于此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证明,外出地点排在第一位的是广东,可见是经济规律使然。 其次,流出的人口多是具有较强经济活动能力的,这一点在年龄结构上展现得一目了然。35岁以下的外出农民工占到总数的88%,所以说,外出的几乎都是高能量的劳动力。所以,在国内的招工告示中,我们常常看到对于应聘条件的限制,如“年龄在35岁以下”等等,这种对于年轻劳动力的规定,在全世界其他国家很少见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外出劳动力的年轻特点。 所以,市场配置的结果是将十分有活力的年轻劳动力与资本密集的东部沿海区域相结合、与投资高度密集的城市区域相结合,此种结合的结果,当然会创造较高的效益。 采用市场手段配置劳动力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大量高素质、高经济活动能力的劳动力流入了收入较高的城市地区,从而使得农村中出现以老人、儿童、妇女居高的人口结构问题。但是,反过来看,如果产业的升级、经济的跃进已经使得资本聚集到了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那么,远离资本的劳动力既不能获得收入也不能创造效益,我们确实没有道理让强壮劳动力呆在农村守穷,所以,不流动反而是对谁都不利。 关于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 在市场条件下,市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优胜劣汰,于是,市场形成的第一次分配往往非常残酷,即优胜者与失败者之间形成巨大差异,优胜的企业可以成为亿万资产的集团,失败的企业则一文不名,甚至宣布破产。然而,在市场体制下,分配绝不是仅仅通过这样一次环节,而是要经过多环节的再次分配。比如,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贫闲线制度、医疗保障、失业救济制度等等。在再次分配的多环节中,比较多的是体现出分配结果上的公平因素。 然而,当我们考察流入城市的八千万到一亿农民工时,我们却发现无论在初次分配环节,还是在再次分配环节和多次分配环节,城市农民工均处于不利的地位上。以往多次调研证明,相对于农民工所付出的劳动而言,农民工的收入是较低的。在不少国营工厂里,农民工的收入,仅相当于正式职工的一半甚至更少。 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所完成的初次分配中只能获得较小的份额。市场分配的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分配的体制中,应通过多次分配的途径,使得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得到应有的补偿,这样,在体现社会公平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熊承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院长。主要从事生殖医学及男科学的临床与科研。现任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性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杂志》、《医学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期刊编委。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四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生殖医学》,主编《人类精子学》、《性功能障碍学》、《生殖疾病学》,《人类精子学》获“中国图书奖”。主持国家“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多项课题,近期主要研究男性不育、男性避孕以及生育调节药物的开发。朱长虹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常务副院长,现任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所长,生殖药理研究室主任,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湖北省计划生育学会常委,湖北省性学会常委、秘书长,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常委,湖北省男科学会常委,《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科学研究论文近50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殖药理学》,参编学术专著2部。相关科研成果有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调节,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纳米铜IUD等。近期研究重点是卵泡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调节研究,以及新型宫内节育器的王家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副院长,武汉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国际泌尿学会会员。从事泌尿外科工作30余年,有较深的专业造诣。所编写的4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黄勋斌副教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博士,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2001年赴法国从事生殖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生殖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对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相关医学专业文章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专著两部。肖敦振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教授,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理事。从事生殖流行病学研究和男科临床医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篇,在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柴劲松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湖北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30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等疾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及医学会发表论文多篇,译著一部。章慧平博士、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现主要从事与男性生殖疾病相关的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于2006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参与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4部。近期重点研究显微泌尿外科技术在男性生殖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李红钢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及生殖遗传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男科学及生殖遗传方面研究和临床工作。参加或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包括“避孕新途径的研究”,“我国Y染色体多发位点筛查”、“杨树菇对雄性生殖的影响”、“CatSper家族用于男性不育病因检查和避孕的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吴熙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原同济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国家科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医药卫生专业评委会评审委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首届、二届主任委员。1996年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功臣”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余年从事人类生殖医学、妇产科内分泌和计划生育医学的科研、教学、临床、培干工作。张文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疾病预防门诊科主任,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教授,主要从事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肿瘤的预防和临床研究。从事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二十余年,在多种国际权威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委“重大科技贡献奖”二等奖一项,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以及多项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奖。兼任美国《结肠直肠疾病》杂志肿瘤专栏审稿人、美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苏南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生殖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妇科主任。从事女性不育、计划生育等临床工作近30年。对女性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国家及省级多项科研课题的临床研究,发表了“MLCO250宫内节育器对生殖内分泌影响”等十余篇论文。廖爱华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辅助生殖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妇产科学、生殖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女性不育症、复发性流产诊治及辅助生殖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苏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教授,生殖生物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育调节研究及生殖医学临床工作,主要致力于女性不育症及内分泌紊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物理治疗方法的对症、对因综合治疗方法,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大大提高女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诊治经验。俞小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长期坚持教学与临床结合,为海内外培养了大批中西医及科研人才。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及各种月经病和乳腺疾患。发表专业及科普著作20余部。相文佩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妇产科中优生与产前诊断学的研究。目前为止,共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0余篇,两篇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SCI收录杂志上。在女性不育症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黄东晖博士、主治医生、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一直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对女性不育的诊治和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娴熟。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多部生殖医学专著,现主要从事生殖医学、生殖生物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张玲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熟练妇产科诊治技术,擅长女性不育症及生殖相关疾病的诊治。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参编多部生殖医学专著,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从事女性不育症和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胡廉博士、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主治医师。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及辅助生殖技术。曾参与并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参与生殖医学专著的编写,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目前主要从事辅助生殖实验室工作。彭祥炽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现攻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并任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妇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女性不孕不育的规范诊治及各种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的常规手术,熟练掌握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及化疗有一定经验,尤其对宫颈癌的筛查、早期诊治及其新辅助化疗有丰富的经验。曾在国家、省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程时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放射影像学专家,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放射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擅长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曾在医疗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唐艳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生殖遗传专家,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教学及科研工作,指导不孕不育、反复流产的遗传学诊断和咨询。主编《医学遗传学》教材,参编《人类精子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庞雪冰副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生殖药理临床研究和实验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生殖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承担辅助生殖中心档案管理等工作。周慧医技科主任、从事生殖医学检验工作十余年,在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学校坐落在金湾区西湖城区,是市属占地面积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要求一次性投资建设到位的全寄宿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地处市政府“打造东西双城”之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所具有园林风格和现代气息的美丽校园。实验中学自开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优秀人才。2005年9月,实验中学正式开办新疆内地高中班,从创办初期的80人的两个班,发展到现600多人的16个班,在全国新疆内高班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实验中学现有个62个教学班,共有3000多名学生、200多位专任教师,其中特级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学科带头2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现任校长张六安,是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珠海市基础教育系统名师、珠海市“十佳”教师,他有着明确的办学目标、严谨的办学思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民主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将带领全体实验人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继续谱写实验中学发展的新篇章。十几年来,凭着对办学目标的高度认可,凭着实验人“艰苦创业、团结奉献、求真创新、崇尚一流”的精神,凭着一支博学博爱、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实验中学在办学理念的创新、教学课程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特色的探索、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外开放的示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实验中学全体师生,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同舟共济,排除万难,创造新的辉煌! 语文科组:珠海市实验中学语文科组共有38名教师,全部为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高级教师17人。语文科组的老师是教学、教研的佼佼者,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成绩,他们还善于学习、研究和反思,引领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学走向更高、更强!科组长:叶柏勤高三备课组长:叶柏勤组员:王忠容、蒋卫忠、刘惠萍、赵飞、易秀芳、李向彦、莫山青、孔丽君、滕凤丽、龙芙蓉高二备课组长:姜永忱组员:孟玉明、李丹、李旸、吴萍萍、肖锟、陈思达、张婷、刘云、裴香玉、伊琳高一备课组长:胡联华成员:朱献华、刘增培、徐金玲、丁海红、左维萍、王泽烨、司尚羽、樊嘉慧、谢羡、罗南昌、吴积标、吕翠此外还有读博:仲雷;档案管理:梁红;产假:马俊。他们是有心人、智慧者。他们深深地知道:智慧点燃智慧,智慧打开智慧之门,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盏智慧的灯,一盏可以点亮心灵的灯,只是许多人把她关闭了。他们让智慧绽放于课堂,用智慧引领学生成长,用智慧点亮学生的人生明灯,照亮智慧的生命,催生智慧的花朵。他们是创新者。教学上敢于打破陈规,以创新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学模式。重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国学班是实验中学的特色班级,也是语文科组的骄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追求。国学班以精心打造融人文关怀、修身哲学及文艺赏析于一体来设置课程;以博采众家之长的胸襟和横贯中西文化的视角构建开阔、博学、深刻的人文修养平台。去吸取心灵的营养,探讨智慧、人生、成功之非常之道,以仁义缔造高贵品格,以思维缔造非凡视野。数学科组:珠海市实验中学数学组共有36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13人,市场中心学科组成员有两位,分别为张平老师与李诣殷老师,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分别为李友泉老师与卢文伯老师,数学组教师中,老中青教师优化配置,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前任数学组长为王浩老师,现任教研组长为樊文联老师。数学组业已形成“注重双基、培育兴趣、教学相长、协作奋进”的教研特色,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他们以低起点,稳步走为教学策略,经过三年的教学,学生的数学素质大为提高,受到市教育的良好评价,他们在省级赛课,市级教学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俯瞰学科,内涵发展,组内科研氛围浓厚,在课堂教学挥洒自如的同时,累积经验、反思教学,笔耕不缀、智慧分享。近几年来,数学组老师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数学组教师在“加、减、乘、法”中享受着育人的快乐,在“点、线、面”间构筑着学子的梦想。千帆竞发学为先,百舸争流数风流。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实验中学数学组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英语课组:珠海市实验中学英语科组在珠海市教育系统中,是一个在本地区、本行业具有职业文明、社会效益先进性的集体。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全科组成员爱岗敬业,团结合作、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好;坚持教学改革、开拓进取;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私奉献。2014年3月荣获珠海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二.团结协作,和谐奋进本组成员本着诚实劳动、遵纪守法、文明服务、奋发进取,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贡献的原则,坚持每周三的教研活动,并且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教学思路探讨,课件,作业,周测,月考及分析分工到人,根据学情,整合修改,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备课查资料的时间消耗和负担。如今英语科组已经形成良好的资源循环和分享。加上本组教师在本校的特殊性,一位癌症患者,一位肺结核患者,多名待产老师。有时难免会有请假,本组老师经常任劳任怨代课。甚至会有一天6节课现象,有些老师在校医务室输液后继续上课,还有教师培优结束要走半个钟的夜路再做一个钟的公交才能到家。他们没人牢骚,次日依然笑容灿烂。有一年本市教研员去世,学生培训了许久的竞赛准备面临破灭,为圆学生参加竞赛的梦想,黄海老师率领高二备课组老师们凑钱为学生们报名参赛,结果喜人。同时英语教师还编写了高一级使用的《初高中衔接教材》,《新疆预科英语》,《趣味翻译》,《美剧杂谈》等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材料。三. 英语活动,有声有色一年一度12月第三周的英语活动周,涉及全校学生节本组教师,迄今六届。从策划,海报,活动设计,规则制定,奖项,人数,经费,每日口号到英语开放课,英语角的联系外教无不体现英语教师的辛苦和无悔。无偿评委,加班加点,带病坚持。一直被保留下来的活动有书法比赛,单词接龙,英语角和英文歌曲比赛。美年还有其他更新活动:英语电影配音,chorus speaking或看图即兴演讲等。学生兴致盎然,乐此不彼,倪永亮老师每年都为英语周设计每天的口号。四.科组成绩, 有目共睹 科组有着“导师工程”师带徒的传统,每年的青年教师汇报课,英语科组成绩优秀。各种学生竞赛成绩斐然。作为珠海市的英语教研基地,本校在课改和教改模式上实现了几个改变:1.教学目标上,实现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2.教学观念上,从语言知识传授向语言与语言技能并重转变。3.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4.课程评价上,从单一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转变。5.在教学科研上,从教什么、学什么向怎样教、怎样学转变,充分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研究。英语教研组教师继续在教学、科研、论文积极参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珠海市教育系统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物理课组:珠海市实验中学物理组是一支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务实创新,朝气蓬勃的团队,共有教师22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14人,二级教师1人(专职实验员);教师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本科学历达标率100%,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省骨干教师1人;教师在省市教学比赛中多人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辅导学生参加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都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实验物理人一直本着“务实、创新、敬业、奉献”宗旨,在“以博学仁爱之是师育德能兼备之才”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落实“以课堂为主战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积极探索并运用物理学科特色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年高考和市统考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化学科组:作为实验中学优秀科组之一的化学科组,现有专业教师21名,专职实验员1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7人,初级教师6人。这里有特级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专家、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2人。这是一支老中青搭配得当,积极向上、活力四射、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是团结的一家人。作为珠海市实验中学校长的化学特级教师张六安在教育教学各方面为化学科组起着指导示范作用,特级教师闫振学治学严谨在教学研究中发挥了表率作用。科组长、备课组长熊光祥老师带领全组教师兢兢业业为学生服务,他从教30多年,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教研成果丰富,近四年主编出版教学专著四部。备课组长王秋生老师多次获得全市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是一位学生喜爱、教学成绩一流的好教师。备课组长宁辉意老师年富力强,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勤勤恳恳做学问的优秀教师。在化学科组建设过程中我们以增强科组凝聚力为核心,岗位职责明确,责任意思强烈;我们勤于业务学习,全面提升教师把握新课程标准、把握新教材的能力,提升综合应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我们以提高教学基本功为突破口,形成以教研组长为核心,以备课组长为责任人的教学研究群体。化学科组这些年先后参与完成了省立项课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及评价策略的研究》中7个子课题研究;2013年完成了熊光祥老师主持的市立项课题《高中学生应有的化学学科素养内涵与学科教学对策研究》,其中结题报告获得了市年度教研论文评比二等奖,主编出版了三套教辅书籍,长孙淑娟老师、王秋生等老师分别有论文发表在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学化教学参考》等杂志上。通过课题研究逐步使教育理论成为教师指导教学实践的“习惯”,提高了教学能力。化学科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常规管理,重视教学过程的落实,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中学化学情景导学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多年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方式的总结。这一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基础是“课堂教学最优化”,即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制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采用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知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目标(“三维目标”)。化学科组每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过硬的业务技能,教学成绩显著,在每学期的全市教学质量检测中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在各类化学竞赛中不断捷报频传。化学科组是一支充满活力、团结向上、互相友爱的集体,是一支能够不断创造奇迹的优秀团队。生物科组生物科组是一个团结协作、敬业爱生、锐意创新、专业水平高、高考竞赛成绩斐然、深受学生欢迎的教研团队。全组共有教学人员18人,其中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也有刚刚走上教坛的新秀,包括高级教师3人,周树奇、陈慧、赖健文老师;中学一级教师8人,李久宏、杨梅、张博、陈柳辉、闫德千、何雪青、何俊星、谢衡辉老师;中学二级教师5人,刘惠娜、喻明君、郭子婵、周蕊莲、郑哲老师;刚参加工作的优秀毕业生1人,李超老师;生物专职实验员龚嘉敏老师。其中有8人获硕士学位。整个科组在教研主任周树奇、科组长赖健文的带领下,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如科组承担的省级课题《始祖鸟生物专题网站》获省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生物竞赛获国家级三等奖4人次,全国联赛一等奖4人次,省一等奖20人次,省二等奖30人次,多人获得省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获省二等奖2人次,省三等奖3人次,市一等奖5人次,市二等奖3人次;在《中学生物教学》等杂志发表(或获省市奖)论文二十多篇;主编或参与主编教学参考书四部;主持教科研课题多项;设计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获得全国一等奖。本科组老师注重教学实践,本着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争做学者型教师的理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教研,在教学过程中深得学生喜爱!政治科组珠海市实验中学政治科组长期以来,在教学上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生活上互相关心、和睦相处,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曾卫华、副校长戴永东、科组长王文光的带领下,俨然象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家庭。在学校教学教研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教研制度执行各项规定,积极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在教学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数年高考成绩列全市前三名(有3年是第二名);期末高一高二全市统考,一般成绩都在前三名;科组老师教学能力强大,100%本科及以上学历,现有在职教师18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有南粤优秀教师、省级教学评估专家;科组老师的优质课获得过全省特等奖,录像课获得过全国一等奖,蔡祝财老师还受国家人教社邀请参加了“全国新教材示范课”授课活动,到桂林等地专程授课;最近几年均有教师论文发表或者获得省级、市级奖励;辅导学生撰写小论文,获得过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每学期均有黑板报、剪报展示,高一有校本课程开设(每学期有6节校本课程课),有辩论赛、讲座等活动的开展;有立项校本课题三个,市级课题一个;整个教研组教研气氛浓厚,教学资源共享;科组老师分工具体,合作愉快、有强大的团队精神;多次获得市级、校级优秀科组称号。曾卫华副校长负责的国家级《南国明珠-珠海》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与研究课题已通过验收,王文光老师参与的国家级“十五”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研究》已经验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政治思想工作的任务更为艰巨,政治科组承诺:我们一定会更加勤奋努力,为实验中学的腾飞和祖国的富强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历史科组历史科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目前有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历史科组秉承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教学,立足于课堂,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连续5年评为学校先进科组,历史科组多人次被评为学校和市里的先进教师。历史科组在高中三年的历史教学中,高一注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高二年级注重对学生历史专业知识的深化巩固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高三年级通过全面引导,综合复习,使学生的历史思维,答题技巧 ,历史认识有更全面的提高,在增强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步入高等学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为学生增添丰富的认识。历史科组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把历史课堂教学与地方历史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阅历,增强学生热爱历史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在教学中,大家善于积累,认真研究,把丰富的历史教学凝聚成一篇篇丰富的历史论著,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升华。实验中学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勤奋工作,我们愿以我们的所思所感所想,引领学生,启发智慧,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天空中任由思想翱翔!地理课组地理科组是我校一支朝气蓬勃、极富战斗力的生力军,现有专任教师14名(董佳琳、卢生宇、周松林、刘杨、李国迎、林谷、夏礼财、刘兵、曾金文、韩志宏、张丽、彭小柏、梁海芳、王静瑶),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8名。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双学士1名,硕士研究生1名,高级教师5名。科组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勤于耕耘,开拓创新,脚踏实地,齐心协力,对每一项教学工作、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优化孜孜以求。科组建设注重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总体水平的提升以及科组成员的协作精神培养,教研活动丰富多彩,科研氛围浓厚。艺术科组:珠海市实验中学艺术教研组由音乐、美术两个学科组成,是一支中青结合而又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教师队伍,活跃在艺术教育的舞台上,用充满激情的音符和画笔谱写着艺术的篇章。现共有8位教师,全部本科以上文凭,研究生1人。其中学校中层领导1人、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库成员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广东省高中美术新课程高级研修班成员1人;获得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一级职称教师3人、中教二级教师2人、新毕业教师1人、现任科组长周超老师,组员有尹湘江、王明瑞、薛小勇、蔡倩倩、牛金翠、赵治钧、卢小佩等老师。科组教师专业丰富,教学结构较好:有声乐、管乐、器乐、中国画、版画、书法、电脑美术设计等;艺术科组负责全校的艺术教学和学生各类艺术比赛与校园文化宣传、艺术活动。艺术科组老师有很强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实力,在教学、生活中始终秉承学校 “以博学仁爱之师育德能兼备之才”的办学理念,在艺术教学、艺术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和良好成绩:2014年下学期开始,科组实施模块教学形式,全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精神,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与实践,发扬艺术教学以情感与体验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营造出自主、交流、探索和创新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知识学习、思维锻炼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如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等,辅导学生参加各级艺术竞赛,有多人次获国家、省市一、二、三等奖,硕果累累;在艺术高考方面,注重发现、挖掘、培养有艺术才能的学生参加艺术课程培训,艺术类高考升学人数逐年递增,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里,有一句永恒的誓言: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燃烧的火种;有爱才有付出,有爱才有收获。体育课组:珠海市实验中学自建校以来,就一直特别重视师资的培养与引进,通过从著名体育院校招聘和全国各地引进骨干教师两种途径,组建了一支搭配合理、队伍齐整的体育教师力量。在体育与健康科组,现有在编教师十名,搭配较为合理,其中有经验丰富、老骥伏枥的高级教师一名;有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中年教师8名;有活力十足、干劲冲天的应届毕业生一名。科组老师专业涉及到篮、排、足三大球,羽、乒、网三小球,完全能满足中学体育课的教学与日常训练等。工作中,大家协作一致,互帮互助,是一个务实高效、爱岗敬业的坚实团队。科组理念:体育与健康科组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号召,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秉承学校对学生全程负责、全员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全“教育理念和构建以生为本的导学、探究、交流、反思的新课堂教学理念,适时运用启发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营造一种和乐、互动的教学形式,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充分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激活课堂,发展个性。在课堂上教师自觉做好学生学习与锻炼的引路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有创新品质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教学的组织上,我们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组织方法、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张扬个性,体现课堂主体的同时,又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工作内容:体育科组要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各项教学常规工作;2、两操一课一升旗;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上报。4、各级公开课。5、高一年级的广播体操的汇报表演。6、体育艺术节暨学校田径运动会。7、校内学生竞赛。8、市级学生竞赛。9、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0、教职工各类运动竞赛。11、大课间。12、各个项目训练队的训练及组队参赛。13、体育场馆器材的检查与报修。14、各类相关科研工作。工作展望: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科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实验中学的体育工作一定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信息技术科组信息技术科组成立于2004年,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为全校师生服务,信息技术科组分为信息技术教研组和电教设备维护中心。信息技术教研组简介信息技术教研组是一个年轻且又充满活力的团队。团队现有教师6名,平均年龄33岁;其中校级领导1人、学校中层领导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材编委1人、市政府采购专家库成员1人;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2人、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者3人、中学二级教师职称者1人。科组成员秉承着“服务、守时、团队、创新、诚信和感恩”的工作理念,奉行着“主动做事,做好事”的工作原则,追求着“致求完美、乐在其中”的目标。科组成员除了负责日常教学工作之外,同时还肩负着一定的教辅工作。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并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项优秀荣誉。科组知人善用、各尽其能,分别在信息学奥赛辅导、校园网络管理、软件开发、摄影摄像等方面各有所长。此外,科组还积极配合学校全力开展全校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与培训工作,努力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发展。未来的信息技术教研组将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发展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夯实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归依,立足本职,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在理念创新,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以及学生竞赛等方面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电教设备维护中心简介电教设备维护中心成立于2014年,隶属于信息技术科组,是信息科组管理全校电教设备工作的一支队伍。本中心由以梁志锋老师为总负责的3名工作人员组成,每位成员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任务覆盖面广,工作深入到校内每一间教室。筑信息技术之先路,维电化教育之一体化。工作重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中心机房、校园网络维护:维护保养硬件设备,并做好维护记录;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确保整个网络顺畅。二、教师办公电脑、打印机维护:定期做好教师办公电脑系统升级维护工作;教师电脑、打印机因软件或者硬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检查、维修。三、多媒体教室设备维护:定期对各个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使每个多媒体教室设备正常运行;班级教室内电教设备出现问题时立即检查维修,确保日常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四、大礼堂、各功能室、广播室:配合学校各处室做好各种大型活动的音响、灯光等辅助工作,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确保每个功能室电教设备正常运行,按照学校规定进行铃声设置、考试时的听力或通知播放等工作。五、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维护:定期对机房进行检查维修,出现软硬件问题时安排维修,或者联系相关公司进行保修,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人口经济学论文发表

于学军,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经济学博士。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

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作者是皮撤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社会学的反击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贝克尔出版了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贝克尔与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都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但科斯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而贝克尔则是多产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他所有的论著中,《生育率的经济分析》是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创始之作;《人力资本》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经典,是席卷60年代经济学界的“经济思想上的人力投资革命”的起点;《家庭论》1981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时被该社称为是贝克尔有关家庭问题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是微观人口经济学的代表作。因而,这三部著作被西方经济学者称为“经典性”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西方经济学者把贝克尔的时间经济学和新的消费论称为“贝克尔革命”。

李仲生博士长期从事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研究,出版专著《人口经济学》等5部,合著1部,代表性日文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在2002年荣获首届日本“华人学术奖”。日本人口学会高度评价了这部学术专著,国内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数十家媒体和部门报道他的研究成果。日本著名人口学家佐佐木阳一郎指出:“这部专著以推行世界上最强有效的人口控制政策的中国人口问题为题,意义深远,内容丰富,具有独创性,正因为如此,他荣获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第一号经济学博士的荣誉。”回国后主持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成果2004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前线》杂志以及欧美同学会通讯等都为此作了书评。2006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人口经济学》,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人口科学》以及中国人口报等为此作了书评,同年该著作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人口科学》、《求实》、《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人口与经济》、美国《中国经济评论》、日本《亚洲文化研究》以及日本《东瀛求索》等中外核心刊物和一般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变化》等120余篇,代表性论文《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获国际优秀论文奖,总研究成果达400多万字。在日本留学14年期间,曾参加过30多次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日本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多次提交论文发表演讲。 1、《没有播出的故事--半生博士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传记著作,2001年5月。2、《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日本侨报社,2002年5月。3、《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中国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载日本《城西大学经济经营纪要》1995年。2、《中国的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6年总第3期。3、《中国经济多重结构的变化》,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7年总第4期。4、《论人口过度增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的人口变动和经济成长》,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1998年总第5期。5、《中国的出生力变动及其要因》,载日本《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1999年总第3期。6、《中国的将来人口和结构变动》,载日本《东瀛求索》1999年总第10期。7、《中国的人口流动》,载日本《千叶大学社会文化科学研究》2000年总第4期。8、《中国的将来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0年总第7期。9、《中国的经济转换与雇用及失业》,载日本《亚洲文化》2000年总第24期。10、《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原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年第5期。11、《中国的经济开放与经济型人口流动》,载《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12、《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动态变化》,载日本《东瀛求索》2001年总第12期。13、《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展望》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2期。14、《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人口因素》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2年总第9期。15、《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变化》原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0期;转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社编《中国经济技术发展优秀文集(第一卷)》,2003年6月。16、《转轨时期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载《西北人口》2002年第4期。17、《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原载《人口与经济》2002年增刊;转载于北大学子编辑部编《北大学子》2003年第3期。18、《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19、《中日企业在职教育培训模式比较》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1期。20、《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载《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2期。21、《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载《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2003年4月。22、《中国如何应对21世纪人才大战》载《中国留学生创业》2003年第5期。23、《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影响因素》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24、《中国的经济起飞与人口动态》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2003年总第10期。25、《发达国家的人才竞争策略》载《中国留学生创业》2003年第8期。26、《中国生育率转变的因素分析》,载《西北人口》,2003年第4期。27、《中国人口控制的人口效果》,载《中国统计》,2003年第12期。28、《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载《中华名人文论大全》,2004年4月。29、《经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圈的发展》,载《求实》,2004年第5期增刊。30、《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载《跨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8 月。31、《人口投资与经济发展》,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8期。32、《人口质量与科技进步》,载《中国当代经典论文》,2004年9月。33、《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载《当代杰出管理专家人才名典 Ⅱ》,2004年9月。34、《中国的人口增加与粮食供求》,载《当代中国科教文集》2004年9月。35、《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失业》,载《与时俱进 走向辉煌》,2004年9月。36、《人口质量与劳动力素质》,载《中国人才》,2004年第10期。37、《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载《当代中国百业英才业绩·论文卷》,2004年10月。38、《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原载《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年11月16日;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2期。39、《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载《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6期。40、《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载《中国改革发展理论文集》,2004年12月。41、《人口老龄化与储蓄消费》,载《历史的回眸──共和国改革文集》,2004年12月。42、《中国人口控制的人口经济效益》,载《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2005年1月。43、《人口发展与资源》,载《中国党政经济文献》,2005年1月。4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载《21世纪理论与发展优秀论坛精典》,2005年2月。45、《试论乡镇企业就业与剩余劳动力的关系》,载《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5年2月。46、《论21世纪全球化的人才竞争策略》,载《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2005年2月。47、《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3月。48、《人口转变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载《中国当代思想宝库》,2005年4月。49、《人口与矿产资源、能源》,载《共和国的辉煌理论成果卷》,2005年4月。50、《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载《当代专家论文精选》,2005年5月。5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载日本《亚洲文化研究》(日文),2005年总第12期,2005年6月。52、《人口与土地、森林资源》,载《当代创新专家文论大全》,2005年6月。53、《人口与劳动力供给》,载《中流砥柱》,2005年9月。54、《中国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载《WTO与中国经济》,2005年10月。55、《论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载《中华名人文论大全 Ⅱ》,2005年10月。56、《论就业政策与充分就业》,载《中华名流世家──中华成功思想博览》第二卷,2005年11月。57、《论早期的经济适度人口学说》,载《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论文卷》,2005年12月。58、《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载《华夏名人论坛》第二卷,2005年12月。59、《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月。60、《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61、《从萧条到低速增长的日本经济》,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62、《西方就业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载《感动中国 人民公仆》,2006年1月。63、《生育率的经济决策与经济分析》,载《中国当代优秀领导理论文选》,2006年1月。64、《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2期。65、《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人口与经济起飞》,载《文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3月。66、《21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济发展》,载美国《中国经济评论》,2006年3月号第6卷第3期。67、《苏联和东欧各国的人口经济发展》,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增刊,2006年4月。68、《日本的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载《中华知名人物理论创新宝库 论文全集》2006年4月。69、《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载《西北人口》,2006年第3期。70、《日本的人口转变和战后经济复兴》,载《中国创新报道论文集》2006年5月。71、《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其分析》,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文献》,2006年6月。72、《死亡率转变的经济理论与分析》,载《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2006卷,2006年6月。73、《英国的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载《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 文论集》,2006年6月。74、《近代的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载《感动中国──时代杰出新闻人物》(经典理论卷),2006年9月。75、《对孩子数量和质量选择理论的分析》,载《中华功勋人物论坛文库》,2006年11月。76、《日本人口学科体系对中国的启发》,载《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77、《20世纪前期发达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载《中华文明榜》,2006年12月。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