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黎学军发表论文50篇

发布时间:2024-07-06 20:52:12

黎学军发表论文50篇

自从2007年9月学院成立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办学理念,集中学院资源,大力推进学院的学科学位点建设。到2011年7月为止,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体系化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学位教育体系。首先,学院目前已经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学位点、6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学科体系初具规模。其次,学院科研队伍整体素质获得较大发展,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为13人,在读博士人数9人,占学院教师总人数的45 %。同时,学院通过制定中长期教学科研战略发展规划,整合各方面力量,培育了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各个科研团队。第三,学院科研工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家社科项目立项6项,顺利完成一项并获得“优秀”,省级项目20余项,核心刊物120余篇,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第四,学院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服务社会的前瞻性。面对新的区内和国内需求,更好服务广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学院组织各方面力量成立了中国-东盟政治关系研究团队,作为学校“211工程”项目的“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研究”的一个子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可以预见,中国东盟政治关系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成为学院的一个带有浓厚地方性特色,服务地方的新的学科。最后,学院与外部的学术交流也日趋活跃。先后举办了全国伦理学年会、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选送50余人次参加各种全国性学术会议,并邀请国内各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人到学院讲学。 一级学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位点有51名研究人员,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35名;博士18名;有9位教授曾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用教材的主编、副主编,5位教授是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组组长或成员,8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至2011年7月,本学科点共发表了论文460多篇,出版著作43部、教材23部;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6项,科研经费216万元(纵向经费203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教学成果奖和教材奖国家级1项、省部级6项。本学科在全国2008年学科水平评估中排第18位。学科带头人风采:李继兵,教授/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专家组组长,广西大学社科联主席,广西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广西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其中,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学术论文4篇。专著和主编学术著作有《浸润与养成——大学文化视野中的学生发展》等10余部,副主编著作5部;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育厅级项目10多项。曾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撰写的系列论文《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获广西大学200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系列论文《校园文化与时俱进论》获广西大学200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的“全区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单独开课探索重点项目”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主持的课题成果“影响高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获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一等奖。参与的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研究与实践——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论文《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高校党建与实践”征文一等奖(2009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二级学位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2)苏联、越南、古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师资队伍: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学科带头人风采:雷德鹏,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现代哲学》、《江苏社会科学》等国家级或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鉴定等级:优秀),多次获得省级科研奖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2)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应用研究;(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东盟政治关系问题研究。师资力量: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2人。学科带头人风采:罗绍康,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家组成员。承担了20多项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发表著作30余篇(部),其中高水平核心期刊10余篇,多次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妇女运动史;(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3)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研究。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学科带头人风采:乌尼日,教授。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员、广西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广西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广西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家组组长。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70余篇(部)。主持、参与省级、厅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21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方向:(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3)东南亚文化与比较德育研究。师资队伍: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学科带头人风采:黄东桂,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伦理学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20项,公开发表学术及教改论文50多篇,获奖论文8篇。主编教材1部,参与撰写专著及教材13部。目前参与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2)近现代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师资队伍: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学科带头人风采:文东升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党的建设和 “三农”问题研究,在《学术论坛》、《理论月刊》等期刊上以独著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主持6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1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政治文明与党的建设;(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3)科学发展观与社会问题研究。师资队伍: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学科带头人风采:朱映雪,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以上项目研究,在《求实》,《学术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曾获得多个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批准号 主持人 完成情况 1 《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重建》 06XZX006 雷德鹏教授 已结题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 2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10BKS055 李继兵教授 在研 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0DJ006 黎晓岚副教授 在研 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10XDJ005 谢春红教授 在研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史研究》 11CZX012 黎学军副教授 在研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用研究》 11XKS008 陈立言副教授 在研

黎学军发表论文

自从2007年9月学院成立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办学理念,集中学院资源,大力推进学院的学科学位点建设。到2011年7月为止,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体系化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学位教育体系。首先,学院目前已经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学位点、6个二级硕士学位点,学科体系初具规模。其次,学院科研队伍整体素质获得较大发展,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为13人,在读博士人数9人,占学院教师总人数的45 %。同时,学院通过制定中长期教学科研战略发展规划,整合各方面力量,培育了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各个科研团队。第三,学院科研工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国家社科项目立项6项,顺利完成一项并获得“优秀”,省级项目20余项,核心刊物120余篇,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第四,学院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服务社会的前瞻性。面对新的区内和国内需求,更好服务广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学院组织各方面力量成立了中国-东盟政治关系研究团队,作为学校“211工程”项目的“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研究”的一个子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可以预见,中国东盟政治关系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定能成为学院的一个带有浓厚地方性特色,服务地方的新的学科。最后,学院与外部的学术交流也日趋活跃。先后举办了全国伦理学年会、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选送50余人次参加各种全国性学术会议,并邀请国内各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人到学院讲学。 一级学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位点有51名研究人员,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35名;博士18名;有9位教授曾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用教材的主编、副主编,5位教授是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组组长或成员,8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至2011年7月,本学科点共发表了论文460多篇,出版著作43部、教材23部;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6项,科研经费216万元(纵向经费203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教学成果奖和教材奖国家级1项、省部级6项。本学科在全国2008年学科水平评估中排第18位。学科带头人风采:李继兵,教授/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专家组组长,广西大学社科联主席,广西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广西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其中,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学术论文4篇。专著和主编学术著作有《浸润与养成——大学文化视野中的学生发展》等10余部,副主编著作5部;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育厅级项目10多项。曾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撰写的系列论文《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获广西大学200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系列论文《校园文化与时俱进论》获广西大学200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的“全区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单独开课探索重点项目”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主持的课题成果“影响高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获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类一等奖。参与的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研究与实践——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论文《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高校党建与实践”征文一等奖(2009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二级学位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2)苏联、越南、古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师资队伍: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学科带头人风采:雷德鹏,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现代哲学》、《江苏社会科学》等国家级或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鉴定等级:优秀),多次获得省级科研奖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2)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应用研究;(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东盟政治关系问题研究。师资力量: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2人。学科带头人风采:罗绍康,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家组成员。承担了20多项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发表著作30余篇(部),其中高水平核心期刊10余篇,多次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妇女运动史;(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3)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研究。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学科带头人风采:乌尼日,教授。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员、广西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广西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广西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家组组长。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70余篇(部)。主持、参与省级、厅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21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方向:(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3)东南亚文化与比较德育研究。师资队伍: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学科带头人风采:黄东桂,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伦理学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20项,公开发表学术及教改论文50多篇,获奖论文8篇。主编教材1部,参与撰写专著及教材13部。目前参与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2)近现代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师资队伍: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学科带头人风采:文东升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党的建设和 “三农”问题研究,在《学术论坛》、《理论月刊》等期刊上以独著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主持6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1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政治文明与党的建设;(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3)科学发展观与社会问题研究。师资队伍: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学科带头人风采:朱映雪,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以上项目研究,在《求实》,《学术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曾获得多个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批准号 主持人 完成情况 1 《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重建》 06XZX006 雷德鹏教授 已结题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 2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10BKS055 李继兵教授 在研 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0DJ006 黎晓岚副教授 在研 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10XDJ005 谢春红教授 在研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史研究》 11CZX012 黎学军副教授 在研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用研究》 11XKS008 陈立言副教授 在研

发表学术论文50篇

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磁场工程应用工作,重点研究电力系统输配电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评估、电气设备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等。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20篇,包括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AIP) 、IEEE Transactions等,发表国际会议论文20余篇,受欧洲专业出版社邀请参编英文学术论著1部,申请美国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近五年承担和参与完成美国NIH、美国能源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克莱斯勒集团公司、香港研究资助局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十多个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拔尖人才类、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国防前瞻性课题等在研项目8项主要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输配电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评估;(2)无线电能传输技术;(3)电气设备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50篇sci属于相当厉害的水平。SCI论文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糊,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此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 扩展资料 50篇sci属于相当厉害的水平。SCI论文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我国科技界对SCI论文概念模糊,小部分研究者误认为SCI是一本期刊,此期刊由南京大学引用并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和奖惩的一类刊物。

发表50篇论文

发表论文50余篇,近5年发表论文如下:[1] 周红杰,李家华等.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茶叶科学, 2004, 24(3):212-218[2] 周红杰,李家华,甘月明等.普洱茶渥堆过程化学成分变化与品质形成的关系.茶苑,2004(1):6-8[3] 赵龙飞,周红杰.酵母菌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4):29-32;安文杰.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114-117;陶勇.普洱茶酒生产技术研究.中华医学论坛,2005,23:56-57;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现代研究探讨.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229-234;茶多酚的保健功效.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235-240;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初探.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4] 周红杰,龚加顺,赵龙飞等.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213-223[5] 袁文侠,周红杰.渥堆过程中茶多酚含量变化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224-228[6] 龚加顺,周红杰,张新富,宋姗,安文杰.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茶叶科学,2005,4[7] 周红杰,龚加顺,赵龙飞,安文杰,袁文侠.云南普洱茶的学科地位和现实意义.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普洱茶专辑,2006增刊,21 Sup:38-44[8] 周杨,胡小静,周红杰,张新富,龚加顺.云南普洱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变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9] 赵龙飞,徐亚军,周红杰.微生物固态发酵提高普洱茶品质风味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4[10] 周红杰,龚加顺.云南普洱茶的养生机制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普洱茶专辑 2006增刊,21 Sup:98-103[12] 周红杰,龚加顺,安文杰,袁文侠.云南普洱茶中风味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普洱,2007,2[13] 龚加顺,陈文品,周红杰,董兆君,张以芳.云南普洱茶特征成分的功能与毒理学评价.茶叶科学,2007,3[14] 周杨,段红萍,胡小静,周红杰,张新富,龚加顺.云南普洱茶多糖提取工艺及翻堆样中含量测定的研究.食品科技,2007,6[15] 刘本英,周红杰,王平盛,安文杰.茶叶灰分和水分与品质关系.热带农业科技,2007,3[16] 赵龙飞,徐亚军,周红杰.黑曲霉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生长特性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10[17] 张春花,单治国,周红杰.云南普洱茶加工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茶叶通讯,2008,1[18] 张新富,龚加顺,周红杰,吕才有,胡小静,周杨.云南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与品质的关系研究.食品科学,2008,4[19] 周红杰,张春花,单治国.对启用“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意义的探讨.第六届云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5(1)[20] 张春花,周红杰.对云南普洱茶专利技术发展的研究.第六届云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5(1)[21] 张春花,单治国,周红杰.云南普洱茶加工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茶叶通讯, 2008,01:7-9+13[22 张新富,龚加顺,周红杰,吕才有,胡小静,周杨.云南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与品质的关系研究.食品科学, 2008,04:230-233[23] 张冬英,黄业伟,袁文侠,周红杰.普洱茶渥堆中α-淀粉酶抑制剂含量变化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282-1285[24] 赵明, 马燕, 周红杰等. 他汀体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9,30(3):122-126.[25] 张春花,单治国,周红杰等. 不同有益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茶叶科学, 2010, 30(4):251-258.[26] 周斌,任洪涛,周红杰等.云南9个产地台地茶与老茶树香气成分对比.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54-60;[27] 魏珍珍,赵明,周红杰等.比色法测定茶叶GABA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江苏农业学报.2011,22(8):56-58;

[1]陈肖柏.土的冻结作用与地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刘巍然,高江平.压实黄土路基中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5–7.[3]景宏君,张斌.黄土路基强度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4(2):14–18.[4]刘保健,支喜兰,谢永利,等.公路工程中黄土湿陷性问题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4):27–31.[5]俞祁浩,刘永智,童长江.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J].冰川冻土,2002,24(5):623–627.[6]吴青柏,童长江.冻土变化与青藏公路的稳定性问题[J].冰川冻土,1995,17(4):350–355.[7]高彦斌,汪中为.应变速率对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2):2 779–2 783.[8]扈胜霞,周云东,陈正汉.非饱和原状黄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4):660–663.[9]张茂花,谢永利,刘保健.增湿时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7):1 195–1 200.[10]益群,沈锋,胡向东,等.上海地区冻融后暗绿色粉质黏土动本构关系与微结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1):1 249–1 252.[11]陈炜韬,王鹰,王明年,等.冻融循环对盐渍土黏聚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11):2 343–2 347.[12]梁波,张贵生,刘德仁.冻融循环条件下土的融沉性质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 213–1 217.[13]苏谦,唐第甲,刘深.青藏斜坡黏土冻融循环物理力学性质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增1):4 313–4 319.[14]杨更社,周春华,田应国,等.软岩类材料冻融过程水热迁移的实验研究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9):566–570.[15]齐吉琳,程国栋,PIETER P A.冻融作用对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887–894.[16]王大雁,马巍,常小晓,等.冻融循环作用对青藏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3):4 313–4 319.[17]邓学均,黄晓明.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8]Van Bochove,Eric,Effects of freeze-thaw and soil structure on nitrous oxideproduced in a clay soil,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v 64,n 5,Sep,2000,p 1638-1643[19]T.E.Sveistrup,Impact of land use and seasonal freezing on morphological and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lty Norwegian soils,Soil&Tillage Research 81(2005)39–56[20]Podgorney,RobertK.;Bennett,J.E.Evaluat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exposed to freeze-thaw,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v 132,n 2,February 2006,p 265-268[21]Hooper,Fred P.Freeze-thaw effects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utility line backfillASTM Special Technical Publication,n 1459,2004,p 127-139[22]Parsons,Robert L.Use of cement kiln dust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soils,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n 126 I,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Transportation Projects:Proceedings of Geo-Trans 2004,2004,p 1124-1131[23]Arora,Sunil,Class F fly-ash-amended soils as highway base materials,Journal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v 17,n 6,November/December,2005,p640-649[24]Tikalsky,PaulJ.A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the freeze一thaw resistance of Preformed foam cellular concrete,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eh,v34,n5,May 2004,P889一893.[25]Zhang,Pe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ombined action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and carbon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Jian-zhu Jiegou Xuebao/JoumalofBuildingStructUres,v27,nSUPPL.,October,2006,P717一721.[26]Green,Mark .F .Effect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on the bond durability between fibre reinforced Polynler Plate reinforcement and conerete,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Engineering,v27,n5,Oct,2000,P949一959[27]Maria Hohmann-Porebska Microfabric effects in frozen clays in relation togeotechnical parameters Applied Clay Science 21(2002)77–87[28]simonesn E,Isacsson U.soil behavior dur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using variableand confining pressure triaxial test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mal,2001,38(4):863-875.[29]Simonsen,E.,Ja noo,VC.,1999.Resilient properties of unbound road m aterialsduring seasonal frost conditions.ASCEJ.Cold Regions Eng.,submitted.[30]Berg,L.,Bigl,S.R.,Stark,JA.,Durel,GD.,1996.Resilient modulus testing ofmaterials from Mn/ROAD,Phase 1.USA Cold Regions Research andEngineering Laboratory,CRREL Report.96-19.[31]Yong R N Boonsinsuk P. Yin CW P. Alterm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 thawing[A]. In Proceedingsof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C].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A.A. Balkema 1985. 187-195.[32]ChuilinYcM. YazyninOM. Frozen soilmacro and mierostructure formation [A]. In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mafrost[C].Trondheim TapirPublishers 1988. 320-323.[33]AoyamaKOgawa S. FukudaM. Temperature dependenci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soils subjected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A].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 [C]. Rottedam Netherlands A A. Balkema Publishers1985. 217-222.[34]邴文山译.道路冻害与防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35]吴紫汪,马巍.冻土强度与蠕变[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36]吴紫汪,张家鼓,朱元林.冻土强度与破坏特征[C].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7]吴紫汪.基础与冻土间冻结强度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集刊,1981(2).[38]罗小刚,陈湘生.冻融对土工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建井技术,2000(02),24-27.[39]杨平,张婷.人工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05,0665一03.[40]马巍,徐学祖等.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2):158一160.[41]程红强,张雷顺等.冻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3,02,0214-03[42]魏海斌,刘寒冰,高一平等.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强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37(2).[43]武红娟,徐伟,王选仓.土基模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数值的确定[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01).[44]付丽红,曹海利.黄土路基强度控制指标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8(02).[45]凌建明,陈声凯,曹长伟.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4):446一45.[46]霍明,丁小军,台电仓等.高速公路既有路基湿状态及稳定性评价研究[R].中国,2009.[47]覃绮平.土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8]吉林省交通厅.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9]林世文,包俊超,兰荣旺.冻融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1,3:161一164[50]Konrad J.M.Physieal proeess during freeze一thaw Cycles in clayey silts[J].Cold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16(3):291一303[51]Yong R N,Roonsinsuk P .Alter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thawing[C].In:Proe.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Freezing.Sapparo:[s.n],1985[52]齐吉琳,张建明,朱元林.冻融作用对土结构性的影响的土力学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增2):2690一2694[53]齐吉琳,马巍.冻融作用对超固结上强度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2):2082一2086.[54]侯恩创.冻融循环对路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7] 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8] 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G F10-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9]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0] 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61]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手册•路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发表论文50篇

[1]陈肖柏.土的冻结作用与地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刘巍然,高江平.压实黄土路基中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5–7.[3]景宏君,张斌.黄土路基强度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4(2):14–18.[4]刘保健,支喜兰,谢永利,等.公路工程中黄土湿陷性问题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4):27–31.[5]俞祁浩,刘永智,童长江.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J].冰川冻土,2002,24(5):623–627.[6]吴青柏,童长江.冻土变化与青藏公路的稳定性问题[J].冰川冻土,1995,17(4):350–355.[7]高彦斌,汪中为.应变速率对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2):2 779–2 783.[8]扈胜霞,周云东,陈正汉.非饱和原状黄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4):660–663.[9]张茂花,谢永利,刘保健.增湿时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7):1 195–1 200.[10]益群,沈锋,胡向东,等.上海地区冻融后暗绿色粉质黏土动本构关系与微结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1):1 249–1 252.[11]陈炜韬,王鹰,王明年,等.冻融循环对盐渍土黏聚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11):2 343–2 347.[12]梁波,张贵生,刘德仁.冻融循环条件下土的融沉性质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 213–1 217.[13]苏谦,唐第甲,刘深.青藏斜坡黏土冻融循环物理力学性质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增1):4 313–4 319.[14]杨更社,周春华,田应国,等.软岩类材料冻融过程水热迁移的实验研究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9):566–570.[15]齐吉琳,程国栋,PIETER P A.冻融作用对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887–894.[16]王大雁,马巍,常小晓,等.冻融循环作用对青藏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3):4 313–4 319.[17]邓学均,黄晓明.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8]Van Bochove,Eric,Effects of freeze-thaw and soil structure on nitrous oxideproduced in a clay soil,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v 64,n 5,Sep,2000,p 1638-1643[19]T.E.Sveistrup,Impact of land use and seasonal freezing on morphological and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lty Norwegian soils,Soil&Tillage Research 81(2005)39–56[20]Podgorney,RobertK.;Bennett,J.E.Evaluating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exposed to freeze-thaw,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v 132,n 2,February 2006,p 265-268[21]Hooper,Fred P.Freeze-thaw effects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utility line backfillASTM Special Technical Publication,n 1459,2004,p 127-139[22]Parsons,Robert L.Use of cement kiln dust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soils,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n 126 I,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Transportation Projects:Proceedings of Geo-Trans 2004,2004,p 1124-1131[23]Arora,Sunil,Class F fly-ash-amended soils as highway base materials,Journal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v 17,n 6,November/December,2005,p640-649[24]Tikalsky,PaulJ.A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the freeze一thaw resistance of Preformed foam cellular concrete,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eh,v34,n5,May 2004,P889一893.[25]Zhang,Peng,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ombined action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and carbon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Jian-zhu Jiegou Xuebao/JoumalofBuildingStructUres,v27,nSUPPL.,October,2006,P717一721.[26]Green,Mark .F .Effect of freeze一thaw cycles on the bond durability between fibre reinforced Polynler Plate reinforcement and conerete,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Engineering,v27,n5,Oct,2000,P949一959[27]Maria Hohmann-Porebska Microfabric effects in frozen clays in relation togeotechnical parameters Applied Clay Science 21(2002)77–87[28]simonesn E,Isacsson U.soil behavior dur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using variableand confining pressure triaxial test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mal,2001,38(4):863-875.[29]Simonsen,E.,Ja noo,VC.,1999.Resilient properties of unbound road m aterialsduring seasonal frost conditions.ASCEJ.Cold Regions Eng.,submitted.[30]Berg,L.,Bigl,S.R.,Stark,JA.,Durel,GD.,1996.Resilient modulus testing ofmaterials from Mn/ROAD,Phase 1.USA Cold Regions Research andEngineering Laboratory,CRREL Report.96-19.[31]Yong R N Boonsinsuk P. Yin CW P. Alterm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 thawing[A]. In Proceedingsof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C].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A.A. Balkema 1985. 187-195.[32]ChuilinYcM. YazyninOM. Frozen soilmacro and mierostructure formation [A]. In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mafrost[C].Trondheim TapirPublishers 1988. 320-323.[33]AoyamaKOgawa S. FukudaM. Temperature dependenci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soils subjected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A].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 Freezing [C]. Rottedam Netherlands A A. Balkema Publishers1985. 217-222.[34]邴文山译.道路冻害与防治[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35]吴紫汪,马巍.冻土强度与蠕变[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36]吴紫汪,张家鼓,朱元林.冻土强度与破坏特征[C].第二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7]吴紫汪.基础与冻土间冻结强度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集刊,1981(2).[38]罗小刚,陈湘生.冻融对土工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建井技术,2000(02),24-27.[39]杨平,张婷.人工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05,0665一03.[40]马巍,徐学祖等.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2):158一160.[41]程红强,张雷顺等.冻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3,02,0214-03[42]魏海斌,刘寒冰,高一平等.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强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37(2).[43]武红娟,徐伟,王选仓.土基模量随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数值的确定[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01).[44]付丽红,曹海利.黄土路基强度控制指标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8(02).[45]凌建明,陈声凯,曹长伟.路基土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4):446一45.[46]霍明,丁小军,台电仓等.高速公路既有路基湿状态及稳定性评价研究[R].中国,2009.[47]覃绮平.土基回弹模量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8]吉林省交通厅.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9]林世文,包俊超,兰荣旺.冻融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1,3:161一164[50]Konrad J.M.Physieal proeess during freeze一thaw Cycles in clayey silts[J].Cold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16(3):291一303[51]Yong R N,Roonsinsuk P .Alteration of soil behaviour after cyclic freezing andthawing[C].In:Proe.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Freezing.Sapparo:[s.n],1985[52]齐吉琳,张建明,朱元林.冻融作用对土结构性的影响的土力学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增2):2690一2694[53]齐吉琳,马巍.冻融作用对超固结上强度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2):2082一2086.[54]侯恩创.冻融循环对路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7] 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58] 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G F10-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9]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0] 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61]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手册•路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共发表或录用论文50篇,包括SCI期刊论文11篇(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0篇),EI期刊论文22篇[1] Wang Y H*, Nie J G, Li J J. Study on fatigue property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and stud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4, 94(3): 1-10.[2] Wang Y H*, Nie J G, Fan J S. Fiber beam-column element for circula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under axial–flexure–torsion combined load.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4, 95(4): 10-21.[3] Wang Y H*, Nie J G, Fan J S. Theoretical model and investiga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under axial force-torsion combined action.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13, 69(8): 1-9.[4] Wang Y H*, Nie J G, Cai CS. Numerical modeling on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rame structures.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13, 51(8): 58-67.[5] Nie J G, Wang Y H*, Cai C 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fatigue behavior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steel plate-concrete composite technique. ASCE-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1, 137(7): 772-781.[6] Nie J G, Wang Y H*, Cai C S. Elastic rigidity of composite beams with full width slab opening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2, 73(6): 43-54.[7] Nie J G, Wang Y H*, Fan J S, Zhang X G, Cai C S.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mposite joints for connecting existing concrete bridges an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2, 75(8): 11-20.[8] Nie J G, Wang Y H*, Fan J S.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under pure torsion and compression-torsion cyclic load.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12, 79(12): 115-126.[9] Nie J G, Wang Y H*, Fan J 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on-bending-torsion cyclic load. Thin-Walled Structures,2013, 67(6): 1-14.[10] Nie J G, Wang Y H*, Tao M X.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on laminated steel tube column-concrete beam joints with outer stiffening ring.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3, 56(5): 1282–1293.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