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李凌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9:41:38

李凌发表论文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校级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校级: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嗓音研究中心 1987年至2012年,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奖8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1项。2013年,学院有国家级项目立项4项。 2013年国家级项目立项一览表 序号 项目批准号 负责人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课题经费(万) 1 12FYS008 王新华 16、17世家西方音乐音高组织体系之演变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5 2 12QKA100 温永红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40 3 13FYS006 项筱刚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8 4 13AD003 王次炤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30 中央音乐学院2011-2011年科研成果(论文)一览表 作者名称成果形式出版日期出版/发行单位杨民康德昂族情歌“阿坡翁”当代发展变异状况的考察与研究论文40575《民族艺术研究》李昕Some questions on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Qiuci” music论文2011-1-22Indiranagar Sangeetha Sabha(Regd Trust)India李昕My Understanding of African Pianism论文2011-12-8MRI Press,USA李昕A Brief review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Jazz –styled music in Shanghai论文2011-12-1MRI Press, USA杨民康云南布朗族风俗歌[索]的变异过程及其异文化解读论文2011-1-15《中国音乐学》吕钰秀移动的脚步移动的岁月―马兰农耕歌谣风论文2011-1-15台东杵音文化艺术团杨民康论音乐民族志书写的范式、结构及教学应用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宋瑾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与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娜木拉如何改进握弓姿势论文2011-1-5《小演奏家》宋学军短暂而辉煌的一部团史——记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论文2010-12-30《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李昕African Music Study in China论文2010-12-15Composition in Africa and the Diaspora, Volume 2肖学俊《对“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论文2011-5-15《音乐研究》宋瑾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论文2011-5-15《音乐与表演》娜木拉掌握大提琴把位的规律论文2011-5-13《小演奏家》陈荃有《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系列活动述评论文2011-4-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云峰《关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2)——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四份教学计划看其教学模式与理念的更新》论文2011-3-25《中国音乐》袁静芳南北曲在明代佛教音乐中的传承与发展——兼析明钦定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论文2011-3-15《2010年两岸戏曲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曾永义主编王次炤《音乐与文学》论文2011-3-13《人民政协报》娜木拉如何掌握正确的握弓方法论文2011-3-3小演奏家李晓冬《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西方音乐进程》论文2011-3-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何宽钊浪漫主义的文化-美学阐释论文2011-3-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胡银岳《二战后日本现代音乐发展研究》论文2011-3-1上海音乐学院杨民康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我所知道的田联韬老师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刘悦《论李斯特清唱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宋瑾新历史主义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2-15《交响》姚恒璐《我们这个时代的作曲家》论文2011-2-15《福建艺术》娜木拉如何做到与合作者默契配合论文2011-2-15小演奏家王次炤发人深省 以史为鉴——为《毛宇宽音乐文集》作序论文2011-2-12《人民音乐》王华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2011-2-8《中国经贸》宋瑾斯蒂芬·戴维斯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德宏傣族佛教寺院的信众吟诵艺术及其文化变迁论文2011-7-1《民族艺术》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兼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种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论文2011-7-1《音乐探索》肖学俊《汗都春平调音乐的传入及发展——锡伯族“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系列论文之二》论文2011-6-20《新疆艺术学院学报》田联韬藏文化圈边缘区跨界民族音乐研究论文2011-6-12《人民音乐》娜木拉关于拇指在按弦技巧中的重要性论文2011-6-7小演奏家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论文2011-6-5《广播歌选》陈荃有中国音乐期刊:脚下的路该要如何走?论文2011-6-1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润洋《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论文2011-6-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宋瑾斯克鲁顿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张乐心关于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的几个问题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沈凡秀德理格奏鸣曲曲演奏CD2011-9-25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娜木拉晨兴音乐桥论文2011-9-22《小演奏家》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和范畴论文2011-9-15《音乐研究》宋瑾感性学:去蔽与返魅论文2011-9-15《天籁》赵寒阳二胡学习中的几点经验论文2011-9-12《人民音乐》和云峰《再论“原生态”音乐》论文2011-9-1《音乐探索》盛原巴赫音乐与中国文化在澳门交汇论文2011-9-1澳门利马窦学社贾国平现代音乐在中国论文2011-9-1《人民日报》肖学俊《“汗都春”与锡伯族的多重文化认同》论文2011-8-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袁静芳历史古老的北京智化寺音乐论文2011-8-15《东洋音乐研究》宋瑾言说音乐的三种术语及隐喻论文2011-8-15《交响》李淑琴中西音乐深度融合下的传奇歌剧——写在歌剧《白蛇传》荣获普利策奖之时论文2011-8-12《人民音乐》何宽钊歌剧“白蛇传”的美学思考论文2011-8-1《人民音乐》杨民康清代北京藏传佛教的道歌演唱与艺僧制度——兼论三世章嘉活佛对传承传播蒙藏佛教乐舞的贡献论文2011-7-25《黄钟》钱茸地域性声乐品种音乐分析新议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论佛教丛林制度与佛教音乐风格区的相互关系论文2011-7-15《艺术百家》叶小钢《林泉——叶小纲音乐典藏》CD2011-7-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刘悦《李斯特清唱剧创作的历史贡献》论文2011-7-15《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和云峰《知其难为而为之——关于当代“跨国族群”音乐文化研究难点透析》论文2011-11-15《音乐研究》李萌古筝盛世华章名家协奏曲音乐会《八面风》DVD2011-11-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付涛涛融会贯通 独树一帜--杨儒怀教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论文2011-11-12《人民音乐》褚历《十番锣鼓的数列结构》论文2011-11-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于润洋《谈谈音乐学视域下的和声对位教学问题》论文2011-11-1《人民音乐》于润洋《席曼诺夫斯基的艺术人生》论文2011-11-1《艺术评论》周耀群《2009年西方音乐史研究综述》(中国音乐年鉴条目)论文2011-11-1文化艺术出版社曹晓青中国手风琴新作品专辑CD2011-11-1中国唱片总公司戴嘉枋论“文革”后期对传统音乐的秘密“抢救”论文2011-10-25《黄钟》李起敏罗贯中的理想国探求-走出国家政权更迭的轮回论文2011-10-22《东平湖》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新变异论文2011-10-15《世界宗教文化》周海宏感性的智慧与内心的真情——借为秦文琛作品评论集作序而作的自我表白论文2011-10-12《人民音乐》何宽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及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论文2011-10-1《音乐研究》李起敏借得铁干银钩笔来传雪域春消息论文2011-10-1台湾《美丽宝岛》月刊社潘澜略论席曼诺夫斯基晚期创作中的民族性论文2011-10-1《艺术评论》和云峰《辛勤耕耘一甲子 桃李芬芳忆往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调查、研究、教学60年》论文2011-12-25《中国音乐》和云峰《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人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和云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及案例分析课的设置理念与若干思考》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杨民康从聂耳日记看其音乐创作的乡土因缘和传统回归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李萌古筝《盛世华章》--《铜鼓舞》CD2011-12-15天天艺术出版夏苒记第四届中国ConTempo&瑞士Cultruescapes新室内乐作曲比赛暨Contempo Primo现代室内乐团培训计划论文2011-12-15《2010中国新音乐年鉴》 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8月19日,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面积4780平方米,馆藏图书乐谱、音像资料、音乐期刊等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逾47万件(册),包括古琴、琵琶文字谱、寺庙音乐工尺谱、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谱等珍贵资料,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外国作品。另外还有不同语种的专业理论及工具书7.5万余册,音乐期刊1万余册,音像资料22.6万余件,是中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同时,数字图书馆还拥有《馆藏音乐书籍全文库》、《馆藏音乐乐谱全文库》、《音乐核心期刊全文库》、《馆藏音像资料点播库》等数据库。电子资源覆盖书籍、乐谱、期刊、音视频,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业音乐电子资源库。图书馆还收藏有中国现代作曲家的资料及手稿,以及许多珍贵的文字和音响资料。1997年,该馆加入了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IAML),成为国内的第一个会员馆。 学术期刊学术性季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是全国艺术类中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唯一拥有教育部名栏的期刊,201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李凌教授长期从事环境水力、泥沙及水资源学领域的工作,着重研究沿海水力、泥沙过程,并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贡献显示了他开拓性的思想和见识。在研究海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其中,他提出的超短及超长周期地下水波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长期令人困惑的实验观测。这些理论目前已被研究同行接受为地下水的波动原理。李凌教授在海滩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他成功地建立一个包括地下水渗透因素的海滩泥沙运移模型。地下水对海滩稳定性的影响早在1940年就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中的物理过程复杂,因素繁多,研究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李凌教授建立的数字模型使得定量分析及预测成为现实。最近李凌在地下水污染对海洋影响方向提出了独特的理论。此项工作得到了世界著名教授Moore的高度评价(“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the emerging field of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该理论为Moore教授1996年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实验观测数据提供了可靠的解释。2001年5月,李凌教授应邀出席了著名的德国国家研究院组织的国际地下河口研讨会,并主持了物理组的讨论。李凌教授近五年先后发表论文33篇,其中被SCI收录26篇,EI收录6篇。获2003年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委青年研究奖和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

李凌发表论文天津职业大学

董 刚 机械工程教授 天津职业大学校长 天津职业大学校长;天津市人民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机械加工学会理事;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市级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年来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科研、教研课题十几项;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EI检索5篇);出版著作4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一项...... 专家简历 学术成果 董刚,汉族,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机械工程教授,现为天津职业大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现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第七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天津市机械加工学会理事、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员等职务。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市级劳动模范;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百名优秀留学人员评选中被授予“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荣誉称号;在中国创意节组委会和北京众智百川教育科技中心组织的2006年最具创意百名校长评选中位列第32名。2003年4月由天津市教委调入天津职业大学,担任副校长,分管教学、招生就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和外事工作;2006年8月被任命为天津职业大学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财务、招生就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外事工作。董刚同志是一名资深专家,在专业及高职教育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是一名睿智学校领导,对学校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经验;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工作高度负责。在工作中,他敬业奉献,坚持求实创新,重视教学改革,重视科研创新,使学校的教学水平稳步上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位居天津市高校前列,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董刚同志在教学工作中,注重抓管理抓基础,通过强基固本,提高学校的实力水平。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工作为契机,强化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巩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突出特色,形成了以“1145”(即:开辟一条天津市高职改革发展的新路,搭建一个全国高职教育研究合作的平台,四个办学依据——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五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培养模式、境外合作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企业介入培养模式)为载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了“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使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特色突出成绩斐然。作为学校的行政主要负责人,董刚同志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又兼任许多社会、团体职务,经常外出开会、评估、参加各种活动,在紧张的行政工作、社会工作之间,坚持不断进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5项教研、科研课题,已完成3项,在研2项,并亲自撰写教育改革论文;他牵头组织实施的“创建‘三三分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了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即插即用”的软件人才探索了新路;主持完成的2003、2004年对全国28个省684所高职院校46.5万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的课题,被教育部领导充分肯定,课题的数据及研究成果被教育部及《人民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采用。课题成果之一的《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年天津市第八届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教卫系统第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氮化硅陶瓷与冷激铸铁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通过精确的实验计算,找到了摩擦副磨损率的计算公式,对工程计算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发表在《机械工程》学报上的论文也被美国工程索引检索。作为一名专家型领导干部,董刚校长在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在他的主持和带动下,学校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积极进行科研活动,2006年有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有10项教委级教改课题、37项校级教改课题已结题;有1项课题获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重点课题一等奖,有2项获二等奖;获天津市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有2个课件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职级三等奖,12个课件获优秀奖。在科研工作上,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于2006年11月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经过教育部、财政部专家严格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进一步巩固与确立了学校在天津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位置,既为天津职业大学赢得荣誉,也为天津市职业教育赢得荣誉,并为天津市进入先进职业教育省份奠定了基础。为推进示范校建设,立昌书记和元敏副书记在“天津职业大学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内参上分别做出批示。立昌书记批示:“要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元敏副书记批示:“市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立昌书记99年亲自到职业大学调研,职业大学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把示范校工作更好更扎实的推进,继续走在全国职业教育的前列。作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和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董刚教授非常重视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发挥学校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的作用,利用出国考察和对全国多所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评估的机会,汲取国内外学校的先进经验,为教职工开展专题讲座,拓展大家的视野,把握教育最新动态;利用研究会完备的网络,构建起全国高职研究信息中心,通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站,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全国高职教育界的影响,广泛宣传了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事业。 董刚同志工作上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科研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待人诚恳真挚、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善于博采多家之长,不断进行工作创新,在全校师生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在同行专家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中国西部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编辑部邮箱 , 2010年35期 [1] 牛倩; 罗湛; 基于B/S构架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年06期 [2] 李和平; 用Access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 科技信息 2010年01期 [3] 高凤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 硅谷 2010年05期 [4] 唐玉芳; 张永胜; 基于.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年04期 [5] 陈可赢;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 厦门科技 2010年02期 [6] 周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 福建电脑 2010年04期 [7] 曲培斌; 浅谈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年06期 [8] 霍霄艳; 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 职业 2010年26期 [9] 黄轲; 网络环境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10期

实现"三融通"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前提与实践基础——以天津职业大学创建“三融通”办学实践为例【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索“学校与社会融通、专业与行业融通、课程与岗位融通”的“三融通”高职院校发展路径,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实践基础。【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融通;前提;基础“工学结合”在德国“双元制”、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合作教育”、日本“产学合作”、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等培养模式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功。“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了职业导向的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了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社会工作有机结合,给学生的社会就业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和最充分的保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实施“学校与社会融通、专业与行业融通、课程与岗位融通”的“三融通”发展路径,并将此作为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实践基础,是天津职业大学在多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学校和社会融通:实现高职文化与产业发展的“零距离”学校与社会融通的基点就是科学确定办学定位,将办学真正融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脉搏息息相通。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现象,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其“高职文化”的创建,是一项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且是以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为背景,以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为基点,以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需求为依据进行的探索实践。1.以时代发展的趋势为引导建设“高职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是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变革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这一时代发展趋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的特殊类型。高职文化与大学文化既相同又不同。其相同方面,同样是内容博大精深,反映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同样是维系运转的内在力量,是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源,奠定着改革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基础,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这是高职文化具有大学文化内涵和共性的一面。同时,高职文化又有其职业性的根本属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职业特征、职业环境、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等构成了高职文化的丰富内容。天津职业大学的高职文化,简称“天职文化”在所具有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功能上通过多年的积淀而逐层面展开,其基点是:瞄准时代发展脉络,科学定位,突出内涵,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前提下,建设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形成、规范和完善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依循“撞击反射”原理,全面考量,知己知彼,充分了解服务对象--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意义,借鉴其信奉、倡导、员工共同持有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依据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总体规划,逐步实施,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建设内容构成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持续发展的进取活力和增值潜能。以“天职文化”为主导,学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经过近年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及学校强校战略的推进实施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高职文化的品位与内涵,确立了高职教育服务时代发展的共同价值理念。2.以精神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办学的服务理念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了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内容。办学理念是高职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与校训、校风等同样都是学校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追求。学校确立的“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而不群”办学理念,就是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对办学思想进行内化与升华的结晶,是进行理论抽象与价值凝练的必然,充分展示了学校的特征、品位和价值。“服务为本,应用为根”高度概括了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规格,“质量立身,卓而不群”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而具有“文化底蕴”与“职业素养”特征的校训,则是学校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校风,又是学校对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学校展示的“文化名片”,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育德、育能,力实、力新”的校训和“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充分反映了我校服务社会的办学走向,高度概括了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统一规范了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从一定意义上讲,“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而不群”的办学理念作为学校定位、定向其及功能的根本性认识,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战略,引导着“勤奋、求实、团结、创新”校风的逐步形成与不断确立,而“育德、育能,力实、力新”的校训,则诠释、延伸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并规范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3.以制度文化建设规范改革发展的行为准则由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属于高职文化的机制建设,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基础,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制度虽具强制性,但一经认同并成为内心接受,就会形成师生自觉遵从和维护的无需强制便能发生教育影响的精神要求。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校逐步夯实了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包括:实施依法治校,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具有高职文化属性的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提供人才成长运行方式。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效、有力的实施,建立了能很好协调行政和学术权力的机制,教代会制度发挥了民主监督和管理作用,教科委员会承担了学术与专业管理、组织和指导职责。依据高职文化建设内涵要求,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初行业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参加的校董会基础上,近年来逐步扩展了具有职业性和开放性特点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制度。学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具有高职文化属性的管理体制。自2001年进行三年一个周期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2008年进入到第三个实施阶段。这一改革,建立健全了具有服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生活服务等各类人员竞聘上岗、评价考核等一整套制度,为建立有效公正的竞争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奠定了基础。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学校建立了适应企业顶岗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一系列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教学保障及教学评估制度,保障和推进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订单”培养等模式的实施、学生综合评价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三率”考核等社会评价机制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4.以物质文化建设构筑人才培养的实施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是高职文化的基础载体,既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学校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反映出学校内涵和品位。构筑“生态、人文、网络”校园环境,即硬件建设,是将物质文化作为高职文化“内核”的表征,在校园内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目标、审美意向和富有教育寓意的人文环境。建设校园环境与文化景观,就是从校容、校貌、建筑物的楼宇、教室、展厅、操场等赋予“艺术”的精品表征,到一路、一石、一景、一物等具有“寓意育人”的警句启迪,再到学报、书册、标语、标牌及交通工具的“精致、美观”标识印记,无不蕴含着“天职”文化气息,强化着赏心悦目的视觉功能。这些特定的文化符号,使师生时时、处处、事事感受到文化美和思想美,以潜移默化方式形成对一定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设具有职业氛围、实践特点和人文环境的培养场景,就是在教学环境、设施和实训场所建设中,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车间,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实训同步、学习与生产并举、学业与培训相通的“教学做一体化”环境。目前,这种校内培养环境建设已成为建设项目的主体。此外,校外实训基地借助示范性建设契机,也呈现出几何发展的态势。建设数字网络教学和网络文化的项目,就是学校从高职教育和经济建设天然联系的角度出发,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其重点是开发校内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特色数据库的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平台、数字化图书馆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形成教育教学、思想道德建设、行政管理事务和学术与技术研究的运行管道。二、专业和行业融通:实现培养与实际需求的“零距离”实现专业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零距离”是第二个层面融通。在这一层面中,学校将“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四个根据”贯穿办学始终,以专业设置、调整和建设作为服务社会发展、实现与行业企业需求“零距离”链接。专业是制约培养目标和规格,服务社会与个性需求的实施通道。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始终把研究需求、适应变化、把准脉搏放在首位,采取多种形式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不断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开放性和实践性。1.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学结合”的实施基础在2007年建设首批国家示范校项目中,学校更加重视整合社会相关资源,通过校区(区域)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示范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基础。在校企合作方面:与天津市眼科医院共建“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技术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培训等合作;与天津化工设计院滨海分院、塘沽开发区赛闻工业有限公司、中荣包装有限公司、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日上免税集团等几百个企业签订合作培养(订单)协议,展开“工学结合”合作培养。同时,在和政府管理部门合作方面,与天津港保税区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作委员会共同培养。在科研院所合作方面,与天津七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建“天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在职业院校校际合作方面,与静海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就中高职衔接、高中后联合办学项目签订为期六年的协议。与社会团体合作方面,与天津妇联共建天津市妇女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开展职业培训,承办教育培训。2.借助企业优势,深化“工学结合”的培养力度通过校企合作、校区(区域)合作,学校以“订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极大地提高了“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下的培养质量。“订单”加工--国际交流学院与日上集团的合作,进一步诠释了订单培养模式的真正含义--客户寻找具备“订单”基础的学校,学校按订单“施工”。为迎接奥运会,日上集团扩大经营规模,招聘大量员工。但是,招聘条件严格。通过数次以英语、日语直接对话的面试,学生良好的语言优势和综合素质被集团屡屡看好,集团连续四年与学校签定“订单”协议,并大面积接收学生到企业培训。鉴于此,学院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按订单调整计划,按岗位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学生社会就业竞争能力大大提高。根据环渤海区域发展要求,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与天津长荣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天津赛闻包装制品工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联合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并共建“长荣班”,安排学生交替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在学校理论学习直至毕业,企业提供奖学金,安排技术人员现场讲课。订单不但调动了学校办学积极性,而且企业更有订单需求--为企业培养员工。工学交替--近年来天津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北方金融、贸易及旅游城市,酒店业发展迅速。酒店管理专业采取工学交替的灵活方式,满足酒店对招聘员工、季节用工和实习人员的时段性顶岗要求。2007年,酒店管理专业通过“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交替培养活动:第一课堂“教学做一体”,教学和培训交替进行;第二课堂“素质化实践”,强化具有职业场景的社团组织、职业培训、技能竞赛等实践活动;第三课堂“顶岗型实训”,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组织打工实践,安排毕业实践等活动。项目整合--根据企业要求组建相应教学班,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不断完善,促进校企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工程等专业2007年实行批量“订单”的“天钢班”、“陈塘热电班”、“三星班”模式不同,形式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按照岗位需求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到岗顶班,校企分别考核。顶岗实习--所有毕业生全部达到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要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007年毕业生顶岗实习占学院学生总数80%,顶岗实习占整个教学环节30%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参与实训中心建设、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和生产岗位的实际操作。学生在学院与天津柯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膜生产与分离实训车间实行轮岗实训,参加生产实际操作,参与项目开发活动。酒店管理专业与日上集团合作实施的“完全工学交替式”培养,采用完全顶岗方式,即大二开始以半工半读形式,在校企进行学习与参加企业实训;在天士力药业集团采用“学习+实习”的培养方式,2/3时间在学校学习,1/3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学生按照企业准员工身份进行管理。共建共享--2007年,天津包装技术协会将产学研基地设在校内,扩大了学校依托行业协会、搭建公共技术服务途径、拓宽行业服务范围的舞台。面向全国“包装结构设计师资培训班”、面向企业“包装艺术设计”、“图形图像处理图像制作员培训及鉴定”等活动,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天津市龙福宫老人院共同探索应用文科“订单”培养新途径,以老人院为合作基地,通过“订单”培养老人院院长助理,共同完成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承担企业科研课题、参与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深度合作项目。天津日报等专此报道。天津市汇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共建的学校机械工程实训中心,现已成为天津高职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的主赛场,在2007年第五届天津高职院校数控技能大赛活动中,62%以上的项目在此举办。3.吸纳企业骨干,提供“工学结合”的实施保障学校采取专兼结合的组建方式,2007年集中精力建设了8个重点专业的教学团队,一年来建设成效突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包装突出贡献奖”1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优秀教师”2人。目前,由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和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参加的8个重点专业“双师”教学团队全部完成组建工作。生产一线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达到124人,承接专业课程、技能训练、职业培训任务,并承担课程建设、培养方案制定、辐射专业实践指导工作。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初步转变了兼职教师中基础课教师偏多、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状况。同时,教学团队建设在多渠道进行: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美、澳、新及香港培训与学访;开展国际间学术合作;下企业顶岗兼职,由企业进行培养和考核;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强化职业培训,2007年学校组织35岁以下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在《天津日报》刊登引起社会关注,9个职业岗位技能考核、评审全部由天津市劳动部门承担,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到现场视察这一天津高校首次组织的教师技能竞赛活动。三、课程和岗位融通: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的“零距离”课程建设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也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的主动脉。学校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切入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试点,推进依据典型职业岗位任务要求,从课程设计出发,重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创新活动。依据职业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课程与工作过程的融通、课程与职业证书的融通、课程与项目任务的融通。1.课程与工作过程的融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是必须的,但重建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课程体系是艰巨而复杂的活动,需要对原课程体系进行解构,重构新的课程理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课程内容,搭建新的建设基础与运行平台。为此,我们分四个步骤组织力量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尝试:首先,进行职业领域(岗位)典型化工作任务的研究。包括:到行业企业生产与工作岗位调研;开展国内外课程的学习、访问、研究。大面积的面向市场需求的课程建设调研,十余次组织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校教师的反复论证与研讨,邀请不同方面课程建设专家的讲座与交流,初步形成了学校课程建设思路:依据、导向、解构、重构,即依据职业能力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解构原有课程体系,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其次,制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路线图。“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培养实践中“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一种科学理念与建设实践。鉴于职业岗位生产(工作)任务各异、专业类别不同,学校形成的课程建设路线图的主旨:原则一致,路径不同,要求统一,特色各异;由此形成了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眼视光技术专业等),工作任务情境的课程方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等),项目开发类型的课程方案(物流管理专业等)。再次,选定新的课程建设试点专业。8个重点专业首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重点专业及辐射的专业群在调研相对应职业岗位典型任务基础上,将其工作过程详细分解为完成一个产品、一个项目或一个独立程序的闭环系统,并按照相关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理论知识、专项技能与拓展能力的课程体系设计;之后,依据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形成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同时,新的课程分别以动词结构表述的课程名称进行确认。新课程教学形式以教学做一体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征和运行方式。作为保障的“双师”专业教学团队、生产实训基地和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伴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进程逐步深化。经过多次反复研讨、数轮开发论证,重点建设专业均拿出了创新程度不同的新的课程建设方案。最后,全面推开新的课程体系建设活动。一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为课程与工作过程的融通提供了最佳的创建契机、最好的基础保障和最有力的理念指导。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活动全面推开。为保障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重要切入点的高职教育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学校第三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提供运行保障基础,作为课程建设深化的动力基础和制度保障。2.课程与职业证书的融通学校将“双证书”作为服务社会需求的“通行要件”,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开始调整,将双证书制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全力推进,逐步深化。学校实施“双证书”制度始于1994年,目前可对42个职业岗位(工种)进行初级、中级、高级与技师等不同级别的培训、考核与鉴定工作。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试点,是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5年批准天津市各院校首批职业技能证书“直通车”活动的一部分。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眼视光专业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的高级工标准,毕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以课程建设为轴心的双证书教育促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与培训活动在多渠道的实施:教师参与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制订,组建面向行业企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远程教育中心,打造了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和教师组建的“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实施了遍及全国27省的初、中、高和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活动,并为眼镜行业培养了3000余名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为企业培训、鉴定、指导员工10000余人。作为天津市批准各院校首批职业技能证书“直通车”试点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标志着我校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已由多年的课程与证书相加的“体外循环”过渡到课证融通的“直通车”实施阶段。课程与证书融通--这一学生培养与训练的成功做法,在更多的专业“克隆”。3.课程与活动项目的融通实现课程与社会技能大赛等项目的融通是深化“工学结合”的重要载体。自2004年天津市高职院校数控大赛,学校连续四年获得数控车床理论、操作、综合和团体等不同项目类别的第一名。在一名学生获得全国首届数控技能大赛第五名(北方高校第一名)并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技师称号后,曾有多名同学获得全国和天津各种技能大赛、行业竞赛等活动优异成绩,其重要原因就是在培养中实施了课程与活动项目融通、结合,使得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提高了学生社会就业竞争能力。作为管理类的物流管理专业业绩积极面相关岗位工作任务,按企业职业能力设定项目,以工作项目为轴心,对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扩展知识组成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课程单元,讲授课程单元与职业能力相对应,形成了具有工作项目情境的“企业实习+课堂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融“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建设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专业课程《仓储管理》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三融通”的探索实践,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实践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在面向市场化、集约化、柔性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将会愈发显示出其“工学结合”的强大优势,而高等职业院校与社会、与行业企业、与职业岗位等方面的融通将会更加通畅。这种融通将是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凌睿论文发表

男女男女女男女男女

大概是《 诱欢,勿惹纨绔军痞》 是浅睡的妖发表的都市豪门小说。

凌岩发表的论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导师会根据学校的规定,每个月发放一定的生活费给学生。这个生活费通常包括基本生活费和科研经费两部分。基本生活费是指每个月导师会给研究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费,用于研究生的基本生活开销,如食宿、交通和日常用品等。根据不同的学校和地区,基本生活费的数额会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科研经费是指导师为研究生提供的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用于购买实验用品、参加学术会议、出差等。科研经费的数额也会根据不同的项目和需要而不同,一般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的生活费和科研经费并不是导师自己掏腰包发放的,而是学校按照规定给予研究生的资助。同时,研究生也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助教、科研和其他工作,以获得更多的资助和经验。

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工研究生,学生每个月会收到导师发给的生活费。通常情况下,导师每个月会发放一定的生活费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日常生活所需。这个数额因导师不同而异,一般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当然,这个数额还会受到学生的表现、研究方向、实验经费等因素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导师发放给学生的生活费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有时会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学生们需要理解导师的难处,不要过分依赖导师的经济支持,而是要努力争取更多的奖学金、实习和兼职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生活费用。总之,导师每个月发放给学生的生活费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额,但具体的金额还是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们需要做好预算,理智消费,不要完全依赖导师的经济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生的学习生涯。

没有。根据爱企查查询的信息可知,湖北讯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所正规的科技公司,发表论文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获取流量,是公司和社会都认可的。

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 本书著者奥本海(1858~1919)是近代著名国际法学者。第九版修订者詹宁斯曾是剑桥大学惠威尔国际法讲座教授、国际法院院长;瓦茨曾是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法律顾问。原著1905~1906年出第一版后,即确立其作为国际法经典著作的地位,其后经过八次修订,历来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国际法教,广泛流通。在第八次修订的三十七年后,第一卷由詹宁斯和瓦茨修订出版,此举深受国际法学界的欢迎。新版考虑到国际法的发展,扩大了范围和内容,包括海洋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条约法等的新的补充;还涉及到外层空间、恐怖主义、环境保护、南极、人权等问题。新版第一卷内容比第八版增加了一倍以上,分为两册五个部分。新版维持原来的水平和声誉,是进行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参考著作,对实际工作者也大有裨益。 伊恩 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 全书阐述清晰、分析严密,参考资料详尽,覆盖面综合全面,案例典型而丰富,展示了布朗利教授对平时国际法主要问题的实事求是研究精神与实证分析技能,体现了他结合复杂国际法案件自如运用实证分析法学理论 与方法剖析各种含混费解的国际法规范高超水平,揭示了国际法运作的现实情况和国际法在国际生活中的地位,补称为系统全面阐述平时国际法的一部杰作、权威的国际法专著和颇具世界影响的国际法教科书。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布朗利教授对平时国际法主要问题的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与实证分析技能,体现了他结合复杂国际法案件自如运用实证分析法学理论与方法,剖析各种含混费解的国际法规范的高超水平,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国际法运作的现实情况,以及国际法在国际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从而有助于人们认识实证法学在国际法研究方面的潜力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斯塔克的国际法教材也不错的 引自华东政法学院: 《国际公法》参考书目 一、中文类:1、 曹建明等主编:《国际公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2、 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3、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4、 张乃根主编:《当代国际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 邵沙平等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 余民才主编:《国际法专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7、 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法学出版社1990年版。8、 端木正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学出版社1989年版。9、 魏敏:《国际法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10、 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1、 陈体强:《国际法论文集》,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12、 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3、 程晓霞主编:《国际法的理论问题》,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4、 詹宁斯、瓦茨(英)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15、 格老秀斯(荷兰):《战争与和平法》。16、 高树异主编:《国际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7、 富学哲:《国际法教程》,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8、 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第2版,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19、 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续编),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20、 王铁崖、李浩培、陈伟强主编:《中国国际法年刊》,法律出版社1982—1996年版。21、 赵建文:《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2、 刘海山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23、 赵理海:《当代国际法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24、 周洪钧主编:《国际法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5、 李浩培:《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26、 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7、 李浩培:《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8、 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29、 丘宏达(台)主编:《平时国际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74年版。30、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1、 王浩:《中国外交事例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89年版。32、 黄凤:《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33、 陈治世:《条约法公约析论》,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34、 亨金:《国际法:案例和资料》,西方出版公司1980年版。35、 B.森(印度):《外交人员国际法与实践指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36、 丘日庆主编:《领事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37、 尼日尔松:《外交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38、 程道德主编:《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93年版。39、 马呈元:《国家犯罪与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0、 陈治中编:《国际法案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41、 慕亚平、周建海、吴慧:《当代国际法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42、 柳炳华(韩)著,马呈元等译:《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3、 苏义雄(台):《国际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44、 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5、 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6、 贺其治:《外层空间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47、 黄惠康,《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48、 曾令良:《欧洲共同体与现代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9、 万鄂湘:《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0、 龚刃韧:《国家豁免问题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1、 饶戈平主编:《国际组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2、 白桂梅:《国际法上的自决》,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版。53、 江国青:《演变中的国际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54、 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5、 王曦:《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56、 朱奇武:《中国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57、 李浩培:《李浩培文选》,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58、 阿,菲德罗斯(奥)著,李浩培译:《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59、 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60、 张潇剑:《国际强行法论》,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61、 亚历山大·基斯(法)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2、 黄进:《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63、 魏敏主编:《海洋法》,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64、 赵建文主编:《国际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5、 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66、 袁古洁:《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67、 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汇编》,1998年版。68、 刘楠来:《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69、 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70、 吴慧:《国际海洋法庭研究》,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71、 陈治世:《国际法院》,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72、 贺其治:《国家责任法及案例浅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73、 斯塔克(英)著,赵维田译:《国际法导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74、 万鄂湘、石磊、杨成铭、邓洪武:《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75、 吴嘉生:《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之研析》,台湾五南出版社1998年版。76、 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77、 黄进、肖永平主编:《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法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78、 周洪钧、丁成耀、司平平编:《国际公约与惯例——国际公法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79、 梁西:《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80、 谢启美:《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81、 鹿守本主编:《海洋法律制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82、 赵理海:《海洋法的新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83、 凌岩等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4、 徐振翼:《航空法知识》,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85、 赵维田:《论三个反劫机公约》,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86、 [荷]雷伊南著,谭世球译:《外层空间法的利用与国际法》,上海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87、 万鄂湘:《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88、 盛愉、魏家驹:《国际法新领域简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89、 夏友富:《国际环保法与中国对外开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90、 韩健、陈立虎:《国际环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91、 马骧聪主编:《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92、 江伟钰、江伟铿:《国际环境保护法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93、 李双元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94、 董云虎编:《人权基本文献要览》,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5、 夏尔·卢梭(法):《武装冲突法》,中译本1987年版。96、 李龙、万鄂湘:《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97、 张智辉:《国际刑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98、 赵永琛:《国际刑法与司法协助》,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99、 刘亚平:《国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00、 林欣:《国际法中的刑事管辖权》,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二、外文类:1、I.A.Shearer, Starke: International Law, Butterworth and Co., 1994.2、Ian Brownlie: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3、O.Connel: International Law, Clarendon Press, 1970.4、D.M.Johnsto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3.5、Lauterpacht H.: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6、G.Tunkin: Politics, Law and Force in the Interstate System, 219 Recueil Des Cours, 1989.7、Thomas M. Franck: Fairnes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stitutions, Clarendon Press, 1998.8、B.Simma: From Bilateralism to Community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Law, 250 Recueil Des Cours, 1989.9、R.Bernhardt: Encyclopedia of Public Law, Elser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7.10、Serge Sur: The State Between Fragmentation and Globalization, 1997.11、Kaarle Nordenstreng: Beyo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1990s, 1993.12、Philip Alston: International Lawyers and Globalization, 1997.13、David A.Smith: States and Sovereign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1999.14、Jan Klabber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5、Anthony Aust: Modern Treaty Law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6、Eileen Denza: Diplomatic Law—Commentary on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Clarendon Press, 1998.17、John Collier: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18、G.Schwarzenberger: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1976. 19、Karen T.Litfin: The Greening of Sovereignty in World Politics,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1998.20、Stephen D. Krasner: Sovereignty: Organized Hypocri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21、R.Keohane and J.S.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Dosborn, 1977.22、Saskia Sassen: Losing Control? Sovereignty in Age of Globaliz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23、A. Leroy Bennet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ciples and Issues, 1994.24、Alan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25、Antonio Casses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26、Karel C. Wellens: Diversity in Secondary Rules and the Unity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27、S. D. Bailey: The Procedur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1975.28、Antonio Cassese: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 Legal Reapprais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29、Martti Koskenniemi: The Gentle Civilizer of N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30、Ignaz Seidl-Hohenvel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Th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9.31、Lyal S. Sunga: The Emerg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Th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32、L. Henkin: International Law, Politics and value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33、Bruno Stimma: The Charter of the UN: A Comment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34、Ian Brownlie: International Law and Use of Force by St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35、J. G. Merrills: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6、M. Cherif Bassiouni: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37、 L. M. Goodrich: The United Nations, 1979.38、Jordan J. Paust: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96.39、Dixon and Martin: Textbook on International Law,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1996.40、Oscar Schachter: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41、Brad R. Roth: Governmental Il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Law, Clarendon Press, 1999.42、Simon Chesterman: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43、B. Conforti: The Law and Pract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6.44、Green N. A. M: International Law, Macdonld and Evans London, 1982.45、Rosalyn Higgins, Problems and Process—International Law and How we Use It, Clarendon, Clarendon Press, 1995.46、Charles S. R: International Law, CLB, Publishers Inc, 1971.47、Louis II: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West Publishing Co. 1993.48、Anand R.P.: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rtimo Nijholf, Boson, 1987.49、Antonio Cassese: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nd the Recent Break-Up of USSR and Yugoslavia. 1999.50、O. A. Elias and C. L. Lim: The Paradox of Consensualism in Interna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

凌潇肃发表论文

我觉得她的精明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怎么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我觉得像她这样的女人,确实也挺有心机的。

是李欣汝演的,她有演过丑女无敌中的无敌,很难想像吧,差别也太大了吧

在于懂得利用伴侣,凌潇肃用家里资源捧红了她,曹郁有才华又有名气,能够帮她营造正面形象。

非常精明。姚晨的颜值虽然不高,但是头脑清醒做事痛快。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