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福州总医院田婷婷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3:41

福州总医院田婷婷论文发表

1.每年对不发达地区有大量援助,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2.派驻维和部队到战乱地区,帮助维护社会秩序3.参加战乱国家重建4.在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5.恪守外交“三项基本原则”,在国际外交中立场公正2.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经验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主张和做法为经济全球化增添了新内涵,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代的经济全球化应超越以往跨国公司主导资源配置的狭隘路径,更多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国家之间互联互通、互补互助、携手并进。这种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已经初现端倪。只要各国在政治上增强互信、在经济上真诚相待,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推进务实合作、共赢发展,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小儿痉挛症通常不能彻底根治,是脑部的一种慢性疾病,不仅不可以治愈,而且患儿的预后一般都不是很好。此疾病大多由于大脑神经异常放电所导致,可能是脑部受到了严重外伤引发,也可能是由于脑组织代谢性疾病导致。小儿痉挛症的危害不容小觑,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改善和治疗,才可有效缓解病情恶化,同时也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1.每年对不发达地区有大量援助,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2.派驻维和部队到战乱地区,帮助维护社会秩序3.参加战乱国家重建4.在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5.恪守外交“三项基本原则”,在国际外交中立场公正

理论上有可行性,实际上也确实有人这样做了2017年3月20日,101岁的美国大财主洛克菲勒在睡梦中安全死。医疗记录闪现,自1976年起,洛克菲勒曾做过6次心脏移植和两次肾移植。洛克菲勒曾总结他的龟龄诀要为简朴地生存,但他也说:“每6至7年遏制一次心脏移植也能够或许是一个原因起因。每次我得到一个新心脏,就有更生的气扫过我的身材,让我感到了新生和气愤。” 器官移植是不是真的可以让人返老还童,在医学上还是个迷,因为,器官移植,特别是心脏移植的 历史 并不长,所积累的医例也不太多,而且能像洛克菲勒那样换6次心脏的更是绝无仅有。1905年纽约的卡雷尔大夫在狗身上首次实施了心脏移植,他也凭借在血管和器官移植上的贡献,于1921年成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二位外科医生。虽然,卡雷尔的手术技艺可谓如火纯青,但他发现个体间的移植手术成功率遇到了阻碍,因为,器官组织具备某种生物个体性,不同个体之间的移植,会因为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使器官死亡。于是,器官移植在20世纪20年代为医学界放弃。 到了20世纪60年代,抗代谢药物硫唑嘌呤成功地实现了免疫抑制,不同个体间的器官可交换性问题得到了解决。1967年,南非医生博纳德进行了第一例人类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进行了9小时,心脏的供体来自一位25岁在车祸中去世的女性。由于手术是在患者心脏病连续发作,身体虚弱的情况下进行的,术后患者肺部感染,18天后死亡。这例手术当时引起了世界轰动。 博纳德接下来又进行过多例心脏移植,有几位患者术后活过了一年。但非常遗憾的是,10年之后,博纳德医生由于严重的关节炎,不得不告别了他心爱的外科事业。在近10年内,世界范围内每年登记到的心脏手术大约有3500例,其中美国平均每年2000-2300例,中国目前每年约有200例左右。2014年10月24日,澳大利亚医生使用已经停止跳动的心脏成功进行了移植,这被称为世界上首例“死亡心脏移植”,在此之前,医生只能依赖脑死亡病人捐出的心脏来进行移植,而且必须把仍在跳动的心脏保存在冰里,火速送到接受者所在手术室进行移植。 更换别人的器官,要面临免疫排异,移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你的器官没有完全衰竭就去换个年轻器官,是得不偿失的。但其实,换器官这个概念用在人体确实没有问题,我们不仅在换器官,而且一刻不停。 就像一只大船,不停的修修补补,保持航行的安全。 比如: 肝细胞5个月换1遍, 比如小肠的上皮细胞更新周期约为3-6天; 皮肤表层自我更新是2到4周一次; 血小板寿命为7-14天; 白细胞不到10天。几乎每7年,全身的细胞就会换一遍。其实你和7年前的自己相比,几乎完全物是人非。 在这里有要提到“特修斯之船”的悖论。这艘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你还是那个你么? 从目前的医学 科技 发展来说这个答案是 非常肯定 的了。 但不能无限度的延长生命。 器官移植是有先决条件的,跟输血要配对血型输血一样,器官移植也要供体器官配对才可以移植。换句话说如果器官衰竭的话但供体器官配型比较好是可以多活几年的,特别是有器官不全的患者,比如肾衰竭,心衰竭,肺纤维化导致呼吸衰竭等换个肺,换个肾或者换个心脏肯定可以多活很多年了。 比如前段新闻就有说美国就有一个富豪大财主洛克菲勒这辈子就换了6次心脏活到101岁,前段时间刚走的!我所知道的我们福建协和医院第一个换心脏的患者至少有多活了17年多,目前还在不在不清楚。 我们福建福州就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器官移植医院,一个是福建协和医院,一个是福州总医院。协和医院心脏移植就全国有名。福州总医院肾移植就非常有名。江苏无锡医医院肺移植也非常有名。当然中国心脏移植做最好应该是阜外医院,还有华中 科技 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 科技 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也做的非常好,这些医院心脏移植手术都操过100多台。福建省协和医院是我国第一个在同一个人身上做两次心脏移植的医院。 好了,现在到了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不能通过一直更换年轻器官无限度的延长生命? 这个问题的估计以后 科技 进一步特别是克隆技术进一步发达后应该可以做到,目前还是无法做到长生不老的,因为当你老了人体最重要、最精密、也是最复杂的器官也就是大脑如果衰竭了那基本就是宣判死刑了,现代医学还没有办法移植大脑!即使全身其他器官都可以换掉多使用几年大脑还是无法更换,所以不能无限延长! 当然大脑移植也会无底线的挑战我们的伦理学。是可以的,但也只是延长寿命,无法突破极限。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脑,而大脑的神经元又是无法再生的,那么即使你可以让身体其他器官保持年轻,可是掌控我们思想和器官运作的大脑却活不了那么久 不可以的,通过实验可以证明更换器官会有拍异性的。例如,现在的换肾手术就是这样的,如果解决了排异性还有一个器官和器官之间的细胞交换问题。延长生命的办法可以是克隆技术,而不应该是更换年轻器官。 理论上来说也许可行,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一个是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单独换一个器官作用不大,另外一个就是器官移植非常的棘手,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来说,是不太靠谱的。那么换头手术也可以算是更换人体器官的一种,只不过换头更加的复杂,我们说更换一个头,或者更换人体老化的器官,真的可以长生不死吗? 最终答案我们不知道,但目前的答案我们是知道的,我们人体是一个精密而又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体化的,同时生长,也同时衰老,如果只是单单换掉其中一个,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是没有用的。而另外一个,就是更换器官的难度,一个人要更换器官,总要有新的器官来代替吧,但现代的医学器官移植,全都是靠人类自己捐赠的,真要是这种技术可行,器官的来源就成了巨大的问题。 当然了,有同学说可以克隆,克隆一个人当然是可以,但是单独克隆一个器官,人类还达不到这样的能力,难道人类以后真的要养一大群克隆人,然后从他们的身上割下各种器官吗,要知道克隆人虽然目前定义模糊,但好歹人家也属于人类,这种办法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一下,就是器官的移植,还涉及到一个排异的问题,外来的器官进入人体之后,不一定百分之百就能适应,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认为,这个新的器官属于外来入侵物,所以器官移植远比你我想象中的麻烦。当然了,是否说完全替换一个人的所有器官,包括血管,皮肤,身体细胞等,这个人是不是就可以永生了呢,答案确实有可能,但问题在于大脑怎么换,人的思维记忆都在大脑当中,如果要替换,就需要把这些记忆和思维弄出来。 但问题在于,怎么能把这些记忆和思维提取出来呢,如果人类以后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人类也不需要肉体了,弄一个金属的给你,直接植入你本来的记忆就好了,但问题是这个你,还是原来你自己吗......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纯属脑洞,但细细想来却也值得思考。很多人都知道,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目前临床上像“肾移植”、“肝移植”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而在这方面了解得再多一点的人,可能也会听过说过“心脏移植”、“肺移植”等等。可以说,器官移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确确实实拯救了很多原本失去希望的人,延长了生存时间。但若是试图通过“不停地更换年轻器官”来延年益寿,恐怕是会得不偿失的个人要认为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我们都知道,除非是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器官移植,否则术后受者通常要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而长期服药抗排斥药物,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损害。其次,仅以目前移植领域手术量最大的几个重要脏器来说,手术成功率尚没有高到让 健康 人冒着“下不了手术台”的风险去尝试通过移植来延寿的程度。 并且,目前临床上还有很多重要脏器目前尚无法进行手术移植或移植术后效果不佳,因而开展较少(例如胰腺移植)。更遑论人最重要的器官——大脑,是无法通过移植来代替的。有一个词叫做“无疾而终”,就是说不因为任何疾病死亡,仅仅是在睡眠中安详逝去。这估计是所有老年人共同追求的人生终点。 人,生老病死都是常态。出生时,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经历了儿童期、青春发育期,在成年后逐渐接近整个人生的巅峰状态。随着中年的到来,生理机能开始衰退,在接近生命终点时,所有器官的功能都接近衰竭。 这种生理机能的发育和衰退大致可以用下面这个曲线加以概括:所以很早就有人提出,给衰老个体更换年轻个体的器官,能否延长其寿命呢? 1954年,约瑟夫穆雷医生完成了人类首例肾移植手术,患有尿毒症的患者接受肾移植后成功存活。由此开启了人类器官移植的新纪元。此后,心脏移植、肝移植、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肠移植、甚至于生殖器官都被成功移植并成功保留了器官的功能! 似乎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旧了就换掉”,只有一个例外——大脑。 其实大脑也像其他的器官一样存在自己的衰老期限,大脑的老化引起的疾病有脑萎缩、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等。这些患者在大脑老化的早期,内脏器官虽然依旧很 健康 ,甚至血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测结果很棒,但是因为大脑的严重退化,事实上生活质量很差,而且因为大脑功能的急剧下降,生命也会很快凋零。 我们所希望延续的生命,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记忆和意识。 如果大脑的衰老让意识和记忆都被删除了,一副臭皮囊苟延残喘又有多大意义呢? 所以说,虽然可以用器官移植的方法更换掉功能不良甚至衰竭的器官以延长生命。但是假如器官功能都还很 健康 ,显然没必要做器官移植手术来延寿。 反倒是假如大脑出现了衰老,我们的意识和回忆会提前消失,到那时,即便人还活着也不过是一副行尸走肉。首先,做不到... 我们要明确的是,衰老是个系统性的过程,不是单一器官的移植转换可以进行改变的。从生物学上讲,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和机能的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 此外,人体各部分器官分别从不同时期开始,并以不同速度衰老。比如,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40岁一些人就出现气喘吁吁的状况;大脑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女人到了35岁乳房的组织和脂肪开始丧失,大小和丰满度因此下降;70岁才会变老的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老化进程的器官。如果更换器官可以不断延长寿命,要考虑的除了不同器官的老化时间,还有更大的一个问题——大面积更换时,排异反应要如何解决。器官组织具备某种生物个体性,不同个体之间的移植,会因为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使器官死亡。并且,器官在体外能够保存活体的时间非常有限,来源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不过,当出现疾病等病理性身体机能衰退时,更换病变器官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延长寿命的作用。比如肾衰竭,心衰竭,肺纤维化导致呼吸衰竭等换个肺,换个肾或者换个心脏,解决排异和供体问题后,确实能延长本来短暂的生命。 通过更换年轻的器官,来延长存活的时间,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这样的延长只是相对而言,并不会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如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某一些器官出现了提前衰老的迹象,并且出现了病变坏死等等,那么,如果在医疗手段允许的范围内,器官的更换有助于延长生命的。 但衰老死亡不仅仅是由于器官的衰竭所导致的,这是一系列复杂问题综合遗留下来的,因此单单更换器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大规模的更换身体上的器官,会产生怎样的排异反应,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单单更换一个器官产生的排异反应,很多人就承受不了,更别说全部进行更换。 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更换,更多的是一种受罪,毕竟免疫力也低下,还有排异反应,一个人的寿命会长了,但是生活质量会降低。

苏州大学孙婷婷发表的论文

苏州大学现有84个硕士点,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说明:所有博士生导师同时都是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学位点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称 研 究 方 向 备 注王晓升 1962.07 教授 发展哲学 狄仁昆 1944.05 教授 经济哲学 沈荣兴 1944.09 副教授 管理哲学 朱奎保 1938.12 教授 马哲原理 不招生学位点名称:中国哲学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称 研 究 方 向 备 注周可真 1958.07 教授 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潘桂明 1944、07 教授 中国哲学 蒋国保 1951.06 教授 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 范竹增 1942.12 副教授 文化哲学 学位点名称:伦理学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 称 研 究 方 向 备 注李兰芬 1950.09 教授 管理哲学,伦理学 陆树程 1956-1 教授 应用伦理学 王晓升,教授,男,1962年6月生,江苏大丰县人,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和语言哲学,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语言与认识》,《现代化:发展与价值》,《走出语言的迷宫》。沈荣兴,副教授,男,1944年9月生,籍贯江苏无锡。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逻辑学专业,获哲学硕士。中国逻辑学会理事、江苏省逻辑学会副会长。主要论著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思维形式研究之比较”、《逻辑学导论》、《创造与方法》等。狄仁昆,教授,男,1944年6月生,江苏省溧阳县人。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方法论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哲学、科学哲学。发表的代表性学术专著为《走向大科学的经济学枣经济学的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进展》。代表性学术论文:“西方经济哲学研究辨析枣世纪的跨越”、“西方经济理论检验问题的哲学分析”、“论经济系统的自激放大机制”、“经济理论的结构”、“经济知识增长的模式”、“略论哲学逻辑”、“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为何陷入两性”、“区分思维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等。周可真,教授,男,1958年7月生,江苏宜兴市人。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顾炎武年谱》、《顾炎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论思想同异辩”、“生活论枣哲学的未来形态”、“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之我见”、“论顾炎武的思维方法枣兼论审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历史转变”、“论顾炎武的无人观”等。潘桂明,教授,男,1944年9月生于上海。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代表著作为《智岂页评传》。蒋国保,教授,1951年6月生,皖无为县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苏大哲学系主任。1992年获国家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发表论文80篇。主要著作为《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晚清哲学》第一作者。范竹增,副教授,1942年12月生,河北省石家庄人。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苏州大学马哲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主要著作有:主编《哲学新探》(五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进展》、《中国文化述论》、《文化与文化哲学》以及论文《中国古代文化结构鸟瞰》、《中国古文化元及其整合》、《文化基因与中国古代文化》等。学位点名称:世界经济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 称 研 究 方 向 备 注邢建国 1956.11 教授 世界经济原理 吴声功 1952.02 教授 国际经济合作 罗正英 1957.12 教授 区域经济与国别经济 袁建新 1965.12 副教授 世界经济原理 孙永正 1947.11 副教授 涉外经济管理 学位点名称:财政学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 称 备 注方荷生 1944.07 教授 财政学 黄肖广 1954.12 副教授 国有资产管理 孙文基 1963.01 副教授 财政学 郭 纲 1965.03 副教授 财政学 蒋大鸣 1947-11 教授 财政理论与政策 陈忠 1963-8 副教授 税务、财政 学位点名称:金融学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 称 研 究 方 向 备 注庄 英 1942.04 教授 国际贸易 王志明 1946.09 副教授 国际贸易 贝政新 1952.11 教授 金融投资学 徐镇南 1943.10 副教授 货币银行学 乔桂明 1956.07 副教授 国际金融 朱仲羽 1951.05 副教授 国际贸易 学位点名称:政治经济学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 称 研 究 方 向 备 注顾建平 1966-8 副教授 宏微观经济学 刑建国,教授,男,1956年11月生,籍贯安徽。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同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我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理论、跨国投资。代表作:《三资企业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Deregulation and China's Reform of Economic Marketization等。罗正英,教授,女,1957年12月生,四川隆昌人。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国际会计与成本核算研究。1999年Nopier University(UK)访问学者,从事欧洲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研究方向:地区与国别经济、国际会计。主持与参加国家教委、中欧政府、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社科项目共计5项。代表作品:专著《当代国别经济研究》,论文“外资优惠政策研究”、“三资企业资本结构变动”。现任苏州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声功,教授,男,1952年2月生,籍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市),1976年12月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现为我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合作。发表的代表性论著有《世界市场行情》、《跨国公司经营谋略》、《论对外开放与苏州的跨国经营》、《知识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综论》等。 方荷生,教授,男,1944年7月生,安徽合肥人。1967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专业。现为我校财政学硕士生导师,财政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税收、投资。主要代表著:《现代财政学》、《财政管理学》、《地方财税管理》、《国家税收》、《国际投融资》、《外国投资项目管理》等20余部著作、教材,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奖6项。任江苏省财政学会理事、中国高校投资经济教研会理事、苏州市保险学会副会长。黄肖广,副教授,男,1954年12月生,江苏省江阴市人。

2023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博士论文答辩名单有:博士研究生,周密(指导教师:袁银男教授) 答辩委员会 主席:郑洪河教授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 委员:徐艳辉教授(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 金超教授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

答辩流程如下:

3.另外,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如果有任何问题需要及时沟通和解决,以保证答辩进程的顺利进行。

开场白:主持人宣布答辩开始,介绍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参加答辩的人员,以及答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学位论文报告:博士生进行学位论文报告,一般时间为30-40分钟,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提出问题,主要是对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创新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评价。

4. 答辩人回答问题:博士生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问题,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5. 公开发言:其他参加答辩的人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6. 答辩委员会评议: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最终决定是否通过答辩。

7. 结束语: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祝贺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颁发学位证书。

于婷婷发表论文

王兴明,黎泓波,胡亚敏,杨定明,费丹. 苏木素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化学学报(SCI收录),2007,65 (2): 140-146.王兴明,黎泓波,刘海萍,胡亚敏,丁力生,赵仕林. 甲基百里酚蓝-钐(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化学学报(SCI收录),2006,64 (20): 2115-2119.费丹,王兴明*,黎泓波,丁立生,胡亚敏,张欢,赵仕林. 亚甲基蓝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及电化学研究,化学学报(SCI收录),2008,66 (6).胡亚敏,王兴明*,黎泓波,张欢,费丹. 荧光光谱法研究核黄素与DNA的相互作用,化学学报(SCI收录),2008,66 (8).黎泓波,王兴明*,刘海萍,胡亚敏,杨定明,石荣铭,董发勤. Sm(Ⅲ)(MTB)2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光谱法研究,无机化学学报(SCI收录),2006,22 (9): 1695-1700.王兴明. 茜素红S-铜(Ⅱ)金属配合物与溶菌酶作用研究,无机化学学报(SCI收录),2005,21(3): 315-319.刘海萍,王兴明*,戴亚堂,宋绵新. 牛血清白蛋白与两种金属配合物作用研究,无机化学学报(SCI收录),2005,21 (9): 1422-1426.王兴明,董发勤,丁立生,彭汝芳,廖辉伟. 锌试剂-Cu(Ⅱ)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作用研究,无机化学学报(SCI收录),2004,20 (8): 920-924.王兴明,王清成,石荣铭,李承奎,陈青于,李慧. 丙烯酸系多元共聚乳液的研制,现代化工(EI收录),源刊),1997,17 (3): 26-28.周燕,李锐,王兴明,彭树林,丁立生. 冻地银莲花中三萜皂苷的HPLC-MSn分析,有机化学(SCI收录),2006,26 (1): 116-119.张帆,王兴明,彭树林,丁立生. 伏毛铁棒锤根部二萜生物碱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EI收录),2006, 41(24): 1851-1854.王兴明,董发勤,丁立生,杨定明,石荣铭. 枯草杆菌蛋白酶与茜素氨羧络合剂作用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收录),2005,25 (9): 1471-1474.张欢,王兴明*,王清成,石荣铭,丁立生. 碱性介质中茜素黄R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收录),2006,28 (8): 1508-1512.王兴明,董发勤,丁立生. 牛血清蛋白与6, 6’-(3H-2. 1-苯并恶硫醇-3-叉)二百里酚作用研究,化学通报,2005,68 (4): 71-75.王兴明,李绍白,李裕林,张少明. 蛇床酞内酯及其立体异构体的合成,精细化工,1996,13 (4): 8-11.王兴明,刘海萍,石荣铭,黎泓波,胡亚敏,迟燕华,董发勤. β-环糊精与中性红-铜(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EI收录),2006,38 (3): 70-75.王兴明,费丹,黎泓波,于婷婷,胡亚敏,杨定明,丁立生.刚果红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和电化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EI收录),2009,41(5): 97-102.Dongling Xu, Xingming Wang*, Lisheng Ding.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γ-cyclodextrin–daunorubicin inclusion complex with herring sperm DNA, Carbohydrate Polymers(SCI收录,IF: 3.5), 2011, 83(3): 1257-1262.Jianhang Huang, Xingming Wang*, Dan Fei, Lisheng Ding. Interactions of Vitamin K3 with Herring-Sperm DNA Using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chemistry, Applied Spectroscopy(SCI收录), 2010, 64(10): 1126-1130.Na Zhaoa, Xingming Wanga*, Haizhuan Pana, Yamin Hu, Lisheng Ding.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yptophan-erbium(III)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SCI收录), 2010, 75(5): 1435-1442.Haizhuan Pan, Xingming Wang*, Hongbo Li, Qiang Yang, Lisheng Ding. Interaction mode between Congo red-Sm(III)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SCI收录), 2010, 63(24): 4347-4357.Yan Zhang, Xingming Wang*, Lisheng Ding. Synthesis and DNA Binding Studies of Mg(II) Complex of Schiff Base Derived from Vanillin and L-Tryptophan,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 Acids(SCI收录), 2011, 30(1): 49-62.Yan Zhang, Xingming Wang*, Lisheng 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ryptophan-vanillin Schiff base and herring sperm DNA, J. Serb. Chem. Soc.(SCI收录), 2010, 75 (9): 1191-1201.Dongling Xu, Xingming Wang*, Dan Fei, Lisheng Ding.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clusion Complex of Hematoxylin with β-Cyclodextrin and DNA,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 Acids(SCI收录), 2010, 29(11): 854-866.XIAOCAI LIU, XINGMING WANG* and LISHENG DING. Mechanism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DNR)3 and herring-sperm DNA, J. Serb. Chem. Soc. (SCI收录),2011, 76(10): 1365-1378.Haizhuan Pan, Xingming Wang*, Lisheng Ding. Interaction Mode Between Methylene Blue-Pr(III) Complex and Herring-Sperm DNA, Spectroscopy Letters , (SCI收录),2011, 44(4): 294-299.Jianhang Huang, Xingming Wang*, Lisheng Ding.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f hematoxylin–Eu(III) complex interacting with Herring-sperm DNA,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SCI收录),2011, 64(16): 2791-2803.Jianhang Huang, Xingming Wang*,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Hematoxylin–Ag complex and Herring-sperm DNA with the aid of the acridine orange probe,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SCI收录),2012, 1010(2): 73-78.Hai-Zhuan Pan,1 Xing-Ming Wang, Min Zhang, and Li-sheng Ding.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 Interaction Studies of Dysprosium(III) with Methylene Blue,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Metal-Organic, and Nano-Metal Chemistry, (SCI收录),2011, 41(9):1215–1220.

孙婷婷发表的论文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期刊名称 1 孙氏太极拳传播的研究 陈威 中国体育科技 2 从传播类型的角度审视孙氏太极拳的发展现状 陈威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 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与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超 四川体育科学 4 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刘超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5 论我国体育课程技术发展特征 裴德超 体育文化导刊 6 现代生活方式与健身项目推广 李晓静 体育与科学 7 体育赛事赞助商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的研究 李晓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8 安徽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黄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9 我国近代体育销售与制造业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0 电子商务系统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赵先卿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1 基于WSR方法论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研究 赵一平 体育与科学 12 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3 20世纪初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4 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活动——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研究 陈威 体育科学 15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技术领域拓展研究 裴德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6 也论太极推手竞技化——与《论太极推手的技术和文化特性——兼论传统太极推手竞技化不可行》作者商榷 陈威 体育学刊 17 近代我国体育博彩业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8 奥林匹克运动会财务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裴德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 健走运动对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马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1 蚂蚁水提取物疲劳的研究 马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2 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脂联素受体基因表达及运动的影响 李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3 中学体育理论课研究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24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陈威 EI收录 25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for Wushu Equipment 陈威 EI收录 26 Thinking about the Expans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PE Major Under the Stern Employment Situation 裴德超 EI收录 27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Motion Perception Ability on Football 马力 EI收录 28 Research on College PE Teachers Evaluation 刘超 ISTP收录 29 A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on System. 赵一平 ISTP收录 30 国际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对我国的启示 赵先卿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1 中国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赵先卿 中国体育科技 32 安徽省全民健身现状调查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3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之关系 赵先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4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刘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5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超 体育科学 36 自愿转轮运动条件下雄性长爪沙鼠体重、能量代谢和血清瘦素的变化 胡振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7 对武术进奥运会的理性思考 郑贺 体育学刊 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群众体育研究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9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的启示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0 太极拳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1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郑贺 中国体育科技 4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走向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3 大学生体育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4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赵一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5 体育测量信度估价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杨继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46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肖玉红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47 心理训练对比赛影响的分析 马翠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8 更新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 马翠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9 从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谈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刘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姬尚义197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976年—1991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其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习。1988年—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获得博士后证书。1991年—1992年出任北京胸心血管外科研究所外科主任。1992年底—1998年出任美国特拉华州医学中心心脏外科实验室主任。1998年底—1999年出任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外科主任。1999年7月至今为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院长。在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20余年中,曾经多次获得全军科技成果奖、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及美国胸外科学会论文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种奖励。发表心血管外科论文近50篇/部及撰写著作3部。独立及参加完成各种心血管外科手术4000余例,在心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冠状动脉搭桥和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具有专长。在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工作以来取得连续13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无死亡的良好成绩。1999年领导外科成功完成当时国内出生最小(39小时)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其后又连续完成数例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均获得成功。在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好成绩。近年来,连续进行了10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均获得了成功。生存最长者已近4年,长期存活的8例生活质量良好。周义文1987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2001年重庆医科大检验系毕业。分别获《内科传染病学》硕士学位、《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学位。主任检验技师、教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和南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实践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深圳市专家工作联合会专家组成员、深圳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抗衰老研究会副理事长、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检验科主任。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深圳市科技局科技重点项目》1项,参与完成《教育部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4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成果一、二等奖2项。1996年被命名为地市级“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8篇,著书2部。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Dong Chuanhe 教授、香港科技大学Reinhard Renneberg教授等有着长期的科研合作。

张婷婷发表的论文

张婷婷1 安徽淮南人,滁州学院音乐系钢琴、手风琴专业课教师,安徽省钢琴协会理事。200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2007年进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修班学习,攻读硕士学位。曾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指导学生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

艺术与生活:多远?多近?——审美 — 艺术观念流变考察[日期:2008-08-24] 来源: 作者:张婷婷 [字体:大 中 小] 【 内容 提要】一般地说,古典审美— 艺术 观念(包括 现代 之“古典”审美—艺术观念)多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看重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认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的不平常性;古典美学批评,总是千方百计寻找艺术之巧夺天工的特异、艺术家之非同寻常的“绝活”。而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出现了所谓“审美生活化”(艺术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生活艺术化)的趋向,对此,不但有美学 理论 家和艺术批评家在鼓吹,且有创作家在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 一艺术与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被说烂了、提起来便令人兴味索然的话题。今天又来说它,不是为了自找没趣,而是想借此审视一下审美—艺术观念的流变,特别是近年来审美—艺术观念的新动向。宏观地看,古往今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大略经过了三个阶段:口传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直接合一;印刷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疏离对立; 电子 文化时期艺术与生活再次走向融合。口传文化时期或再加上手写文化的前期(特别是纸张发明之前),艺术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 时代 人们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艺术”观念的话),“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艺术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们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譬如 中国 古代的玉璧、玉璜、玉琮……以及佩带的各种美玉,既是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的、伦理道德的、 政治 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艺术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如孔子说到的“八佾”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例如魏晋)的佛教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连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性活动的一部分。后来,艺术逐渐“独立”了,艺术与生活疏离开来。手抄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 发展 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到了印刷文化时期,艺术更是以它的“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去与“生活”拉开距离,艺术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当时的人们认为,正因为艺术与生活不同,它才是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艺术。这个时期可称为审美—艺术的古典时期。高雅的古典艺术,崇奉艺术为生活之精华的古典美学观念,是印刷文化时期审美—艺术现象的典型形态。与那时的 社会 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艺术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艺术产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印刷文化所处的那个 历史 时代,是人类不平等的时代,是“劳心”者役使“劳力”者的时代,艺术创造似乎只能是“劳心”者的专利,而“劳力”者则被驱逐出审美—艺术的大雅之堂。就连那位号称诗风平易通俗、追求妇孺皆懂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无法掩饰其骨子里审美观念的贵族心态,“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琵琶行》),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对下等民众文艺活动的鄙视。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艺术作品也就被看成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中国古典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就特别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与差异。在他们看来,艺术几成神物,或具有几分魔力。传说顾恺之“常悦一邻女,乃画女於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於长康,拔去钉,乃愈” ① 。又传说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② 。这两则故事当然不可信。但它们表露出当时人们的一种观念,即艺术是不同于生活的神异奇妙的东西;至少它们渲染了艺术的神异与奇妙。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家也常常以艺术如何不同于生活、如何超越凡世来品评其高低优劣。魏晋以来“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之风甚浓,亦波及美学,无论书画诗文,大多要分三六九等。例如南齐谢赫就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 ③ 他的《古画品录》把画家分为六品。梁朝钟嵘则把诗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的许多艺术评论家据此加以演绎,区分各种不同标准的艺术和艺术家。唐·张怀较画家优劣为神、妙、能三品,朱景玄又将神、妙、能各别上、中、下三等,此外又加逸品,依次为:神(上中下)、妙(上中下)、能(上中下)、逸共十等。张彦远不同,最高等的艺术品格是 自然 ,置于神之上,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他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 ④ 虽然后来的艺术批评家各有自己的说法,有的以逸品为先,神、妙、能次之(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有的主张取消张彦远所说的自然,而逸品也应置三品之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坚持艺术具有不同于寻常生活的特殊品格;越是优秀的艺术,越是与寻常生活不同。绘画中的“写真”,照理最应贴近原物。但事实上画家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其所“写”与原“真”不一样,一定要高于、精于原“真”。这是古典美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晚唐画论家张彦远曾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晋代画家顾恺之“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顾恺之字)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蔽月。” ⑤ 在这里,艺术改变了生活原貌,它不但能避短扬长,而且能使缺点变成优点,使丑变为美。不过这样一来,画出来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原“真”,就相差甚远了。艺术要超脱凡俗,成为具有奇异魔力的“神物”,那么,创造艺术的人(艺术家)也必然要是能力超凡的神奇人物。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顾恺之“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 ⑥ ;说吴道子“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神假天造,英灵不穷。……弯弧挺刀,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 ⑦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把吴道子说得更“神”:“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 ⑧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也说:“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 ⑨文学家亦如此。唐代大诗人李白向被称为“诗仙”,“仙”者,非人可企及也。“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些形象,这种构思,这般情愫,只有李白才能想得出,写得出。还有那个悲悯众生的杜甫、那个诡异冷怪的李贺,不是也被冠以“诗圣”和“诗鬼”,而超离凡界并为众人尊崇膜拜吗?康定斯基在描述艺术家与大众关系的时候,谈到了贝多芬的“精英”品格:“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并将它用水平线分割成不等的若干部分。顶上为最窄小部分,越低的部分越宽,面积越大。……三角形的顶端上经常站立着一个人。他欢快的目光是他内心的标记。甚至那些在感情上和他最接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他。人们愤怒地骂他是子、疯子。贝多芬生前就是这么一个挺立着受尽辱骂的孤独者。” ⑩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们于不胜寒的“高处”去追寻“天堂的和声”。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以往人们总是视艺术家作家为“天才”,称他们的作品是“奇迹”,强调艺术与生活相区别的不同寻常之处。而且 哲学 家还给以坚实的理论支持。最有势力的是康德的理论,至今人们还不断引述它。康德给天才下的定义是:“天才就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禀赋)。由于这种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性能力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表达: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ingenium拉丁文:天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11 。康德强调:天才是天生的,它直接授之于天,不能传授,不能 学习 ,不能模仿,不能继承,不能替代;天才具有无意识性,“不是他(艺术家)所能控制的”;天才是独创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独创性必须是它的第一特征”,“同时又必须是典范”;而且天才只属于艺术不属于 科学 ,“天才不是为科学、而是为艺术颁布规则”12 。谢林也有类似的说法,“天才只有在艺术中才可能”13 。叔本华也强调天才所标志的是一种“超人的东西”,天才人物“是普照世界的太阳”14 。尤其要指出的是,在他们、特别是康德看来,艺术家(天才)与普通人之间是“种类上的区别”15 ,这就在天才与普通人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总之,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总是要把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的桂冠;总是企图把艺术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布洛的“距离”说虽说是心 理学 问题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审美—艺术要同尘世生活拉开“距离”)。一些艺术派别还要故意制造“间离”效果,让读者和观众时时意识到自己是在欣赏“艺术”、 看“戏”,而不是生活;让读者和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划清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西方的布莱希特派如此,中国的梅兰芳派也如此。二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情况逐渐发生变化,而最近20—30年来变化尤为剧烈。这种变化的总趋向就是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或者说审美—艺术与生活趋于同一。这种变化比较明显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文化的张扬开始。视觉,相对而言,是人类与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接触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感觉。无论是一个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城市、 企业 ,它的文化首先是由其视觉形象上的特征得以展现的。与文学、戏剧、绘画、雕塑、舞蹈、 音乐 等等相比,电影无疑是更大众化、更生活化、同时也更加图示化的艺术,它以生活的影像为材料、手段,在强化艺术的图示,激活观众的视觉的同时,在形式上逼近生活本身的“样儿”。当观众进入电影的时候,身临其境,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出现,预示着一个“读图”时代的临近,一个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时代的开始。丹尼尔·贝尔把他的目光伸向了电影、电视之前,认为视觉文化导源于一种“新美学”的诞生。他说:“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起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16丹尼尔·贝尔说得不是没有道理。那种与古典美学不同的“新美学”以及与此相应的文化变革,是随“社会流动”“应运而生”的,溯其根源,最早是“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个大变动的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形容那个时代的变化时这样说:“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7 如果19世纪如此,那么,20世纪、21世纪就加倍如此。既然这种审美—艺术的新趋向是时代变动的产物,那么它 影响 所及就不限乎电影,还会表现在其他方面,而且还会有它的理论形态。首先涉及到“艺术边界”问题。美学家克罗齐说:“每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破坏了某一种已成的种类,推翻了批评家们的观念,批评家们于是不得不把那些种类加以扩充,以致到最后连那扩充的种类还是太窄,由于新的艺术作品出现,不免又有新的笑话,新的推翻和新的扩充跟着来。”18 原有的艺术种类不断被突破,原有的艺术边界守不住了。而且,究竟怎样来定义艺术,也越来越把握不准、甚至无法把握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古典的艺术定义已经失去效力,提出了“家族相似”说,认为美、艺术、游戏等等,没有统一的本质,只有家族相似性的关系:“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些相似性的特征;因为家族成员之间的各式各样的相似性就是这样盘根错节的:身材、面相、眼睛的颜色、步态、脾性,等等,等等。——我要说,各种‘游戏’构成了一个家族。”19 在这场审美观念的时代变动中,艺术似乎没有了边界,那些低俗的、过去认为不可能与艺术沾边儿的“现成物品”,成为了艺术。20世纪最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法国画家杜尚在《关于“现成物品”》一文中说:“在1913年我就起了一个怪念头:去把一个自行车轮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并看它如何转动。……当‘现成物品’一词出现在我心中的那时刻,也就指明了这种表现形式。我渴望去建立的论点是:这种现成物品的选择并非由审美享受来支配的。它是建立在冷漠的视觉反应上的,同时,无论好的趣味或坏的趣味都无从谈起,……事实上整个感觉是麻木的,其重要特征是短暂的裁决;我偶然地把标题刻在这些‘现成物品’上。这种裁决替代了一件标题作品那样去描绘事物,它意味着把另一个比言语更丰富的领域传达给了观众。”20 杜尚从1913年开始,采取 工业 设计图的几何 方法 ,用所谓“现成取材法”制作《自行车轮胎》,即取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子固定在一只厨房用的长脚凳上。1917年,他在美国把一个小便器题上名字《泉》送美术馆展览——他要求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抛开原来实用的意义,于是小便器获得一个新的内容,成了艺术品。1919年,他在巴黎创作最著名的现成画《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即在《蒙娜丽莎》的画像上加上胡须。这些惊世骇俗的行为使得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但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作出了解释。布洛克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做艺术品的人,实 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艺术概念。而那些不认为上述物品是艺术的人,则是在保卫已有的艺术边界,对于改变它的种种企图进行抗击。”21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对象,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它就能变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成为任何什么东西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过去,艺术是一种经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艺术。”2220世纪70年代偷渡到美国的 台湾 行为艺术家谢德庆有四件“行为艺术”作品:(1)1978年9月30日至1979年9月30日,把自己关在纽约寓所内一个自制的木笼中一年,不读、不写、不看,不听任何东西,只是单纯地吃喝,让自己活下来。(2)1980—1981有一整年,也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但得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卡,一年365天,共打8760次。(3)1981—1982有一整年,他让自己完全在室外度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任何有遮顶的去处。(4)1983—1984有一整年,他与一个美国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Linda Montano)拴在一根八英尺长的绳子两头一起生活,其间互相绝不能触碰23 。不管读者是否承认上述行为是不是艺术,但至少当今有一部分人高度评价这种“艺术”的水平和价值:它们“得以让我们接近一个人,看到他的‘煎熬’和忍耐,看到他对生命极限的突破和挑战。看到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而且是艰苦卓绝地体验这一种和那一种活着的状态,他的体验和参与是如此精粹,如此专注,只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终于能够被作为一个对象意识了,体验了,关照了,这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西方艺术发展到现代突然开启出一个新的方向:艺术不再只服务于视网膜,而要成为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因此,行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生,材料也是人生,目的也是为了人生。艺术家拿自己做‘工具’,把人生当成一个客观对象展示出来”24 。如果谢德庆那四件作品是高超的艺术品,那么,“2003年站在世界第三极”登珠穆朗玛,环法自行车赛,张健游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长白山天池、青海湖,“柯大胆”(柯受良)飞车越黄河壶口瀑布,蜘蛛人徒手爬摩天楼,新疆杂技演员钢丝走长江、走天坑……当然都是当今最时髦的艺术。艺术从古典时期的圣坛上被拉了下来。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人人都是艺术家,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而且人人都可以“玩”艺术。美国学者詹明信描述说:“在后现代的世界里,似乎有这种情况:成千上万的主体性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体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艺术成为众人参与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毕加索。”25 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行为艺术、波普艺术……,卡拉0K、群众演唱会、各种群众文艺晚会……,观众与演员常常合二而一。互联网文学,众人参与创作。电子文化媒介几乎把现实物像与视觉图像直接重叠起来。虚拟与实在难以区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也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审美,审美就是生活。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