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民党发表论文风波

发布时间:2024-07-08 22:24:39

国民党发表论文风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历史,不是没给国民党机会,而是国民党自己一再拒绝了历史的赐予。 粗略算来,从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起,到1949年国民党仓皇逃离大陆,国民党在大陆度过了五十五个春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它从一个仅二十余人的秘密小团体成为一举推翻清王朝的巨大政治力量,经过种种曲折终成统一全国、拥有最强大武装的执政党;但在权力达到顶峰时,它却轰然坍塌、黯然离去。回首这一段历史沧桑,不禁使人想起《桃花扇》中的名句:“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历史兴衰每每令人慨然兴叹,但感叹之后的深思,恐更有意义。 “革命党”与“执政党” 1894 年深秋,年仅二十八岁、可说一无所有的孙中山与二十几位同龄人在远离中国的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当时,这只被少数与闻者认为是几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的“痴人说梦”,没有几人会认真看待。其实,这却是中国历史舞台上一出全新之剧的序曲,当然也是剧中主角国民党登上历史舞台的开端。 从某种意义上说,革命的成功与其说是革命党人的“制造”,毋宁说是由于统治者统治无方,使社会矛盾长期积累酿成社会危机,面对危机又处置不当的结果。兴中会成立的时候,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给“蕞尔小国”日本。不久,希望在体制内变法图强的维新派被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血腥镇压,这就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体制外的革命党人推上了历史舞台。拒不变革,使清王朝丧失了最后“一线生机”。其后,各种革命小团体大量涌现,终于在1905年汇集一处,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的政党同盟会。 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已经腐朽不堪的清王朝。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气氛高涨,“政党政治”一时成为热潮,在短短的时间内全国竟出现上百个政党,国内出现党派林立的局面。同盟会一些领导人甚至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口号。在宋教仁的鼓动下,同盟会在1912年3月通过了新修订的《总章》。这个新纲领的核心精神,是将同盟会从过去秘密的“革命党”变为公开合法的“政党”。在他们的心目中,“政党”就是西方那种在议会中通过选举取得执政权的党,而“革命党”并非“政党”。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将“革命党”同盟会改造成“政党”国民党。1912年8月,以同盟会为骨干、联合其他四小党的国民党在北京组建。但历史表明他们确实过于天真了,在袁世凯的统治下,政党政治终成幻影。 1912 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正式拉开帷幕,第二年3月,选举初步结束,国民党赢得了国会竞选的胜利。国民党在国会选举的胜利,无疑是袁世凯独裁的一大障碍。因此,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暗杀,从而引发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但只两个月,组织涣散的“二次革命”即告失败,也宣告了中国初试政党政治的失败。历史的裂缝从“起朱楼”到“楼塌了” 事实说明,在革命刚刚成功、一切尚未稳定时即匆匆取消“革命党”,确是革命党人的重大失误。不过,他们提出的从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向掌握政权后的“执政党”的转变的深刻意义,却不能完全忽视。 一党治国 在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孙中山认为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徒以组织号召同志,但求主义之相同,不计品流之纯糅”,“故当时党员虽众,声势虽大,而内部分子意见分歧”,“徒眩于自由平等之说,未尝以统一号令、服从党魁为条件耳”,“至党魁则等于傀儡,党员则有类散沙”。因此,他着手重组革命党时便强调“首以服从命令为唯一之要件”,党员必须绝对服从他一个人,入党时还要按手印。对此,他的战友黄兴认为党员在誓约上写明服从孙中山再举革命已是不平等,而还要按手印则是人格侮辱,因此坚决反对。平心而论,孙中山本意是为扭转国民党的涣散、软弱局面,不如此确实很难取得革命胜利。然而黄兴等人的反对也确有道理,因为誓言规定党员只服从领袖,当领袖是出于公心时固无问题,但当领袖变质或更换时,领袖究竟仍是大公无私还是抱有个人野心则无法保证。或许,这是“革命党”不得不面对的“两难处境”。 对于未来的治国方式,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之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一党治国”模式:“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非本党不得干涉政权,不得有选举权”。这种治国模式对今后中国历史的影响之深之远,此时恐无人料及。 但如何带领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革命党”前进,孙中山毕竟毫无经验,因此中华革命党不仅无法夺取政权,本身亦渐式微。从1916年到1922年,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之中,政治一片混乱。孙中山两度联络部分军阀“护法”,却都因军阀背叛而惨遭失败。在极度困难之中,他在1919年10月将越来越不景气的中华革命党改建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虽对中华革命党的章程作了一些修改,但在党与政权的关系上仍与中华革命党一样,规定:“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这时,以极富组建革命党经验的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和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向孙中山伸出了援助之手,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了。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开始了自上而下较为严密的组织建设和党军建设。 1927年4月,国共合作的北伐正在乘胜前进,两党矛盾却空前尖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清党”,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开始了血雨腥风的“十年内战”。 在这十年间,国民党建立起了一党独裁的专制政体。1928年,国民党通过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五权分立”,但各部门组成人员全部为国民党员,并规定“国民政府受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指导及监督,掌理全国政务”,初步确定了国民党对政权的控制和垄断。而《中华民国训政纲领》规定国民党总揽一切权力,公民和其他一切政党事实上不得享有包括选举权在内的所有政治权利。以后颁布的各种条文、法规规定,国民党以外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是“非法党 ”。1929年国民党“三全大会”对国民党一党治国的解释是其独裁的基本“理论”:“中华民国人民,在政治的知识与经验之幼稚上,实等于初生之婴儿;中国国民党者,即产生此婴儿之母;既产之矣,则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而训政之目的,即以保养、教育此主人成年而还之政,为其全部之根本精神;故训政纲领开宗明义即以中国国民党依照建国大纲,训练国民使用政权。”因此,国民党要“独负全责领导国民,扶植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于必要时,得就人民之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在法律范围内加以限制”,国民必须服从国民党、拥护“三民主义”。 从1929年到1931年,国民党又进一步确立了“领袖”蒋介石的独裁地位。总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人事、监察等全部权力都归国民党独有。 国民党的这些规定,通过特务体系和保甲制度得到贯彻实行。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产生、形成,以后发展成为“中统”、“军统”两大特务系统。特务活动延伸到一切军事、政治、经济、文教系统,造成全面恐怖。同时,国民党大力推行保甲制。从1928年到1934年,保甲制逐渐严密。保、甲成为全国普遍推行的基础政权组织,负责对国民实行“管、教、养、卫”,清查户口、监视居民,一户犯罪、各户株连,实行“党化教育”,收缴各种苛捐杂税,组织军事训练。通过这些措施,国民党一直实行严酷的独裁统治。 “胜利的灾难” 虽然国民党一直采取种种办法镇压异党,但以共产党为主要代表的他党一直未被其消灭。而且,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严重,要求全国各党派团结起来共同抗战的要求、呼声越来越强烈。1936年年末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再次合作,也为中国结束一党独裁实行民主政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停止了对异党的镇压,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党派实现了局部合作。国民党释放了一些被捕入狱的共产党员和一些因反对蒋介石而被捕的民主进步人士,允许各地成立抗日救国团体,放松了对新闻出版物的查禁,《新华日报》等共产党报刊可在国统区公开合法发行。特别是1938年7月,国民党邀请各党派人士“共商国是”的咨询机构国民参政会成立,更表明国民党受到抗日民主浪潮的影响和冲击,已开始做一些调整。 难得的历史机遇白白丢掉。 1945 年8月10日,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普天同庆。这是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大规模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而且,在抗战期间,以英、美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为先导,百余年来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已基本废除,租界已经收回,领事裁判权被废除,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台、澎列岛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在联合国任常任理事国,百年积弱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五强”之一……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欣喜万分,也不能不使国民政府、国民党的威望突然高涨,达到多年未有的高度。抗战胜利,确使国民党得到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或曰政治资本。然而,就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国民党的威望却一落千丈,并就此埋下了几年后失败的祸根。何以至此,的确令人深思。 一切,都源于对“敌产”的接收。 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富。按说,对敌产的接收,应是代表国民政府的军政大员接管沦陷区敌伪政权全部政治、行政和军事机关及一些敌伪所拥有的公、私产过程。具体说,要对工厂、公司、办事处、仓库、住宅等查封清点,查清财产有多少、属谁、来源等,该没收的没收,该还原主的归还原主。接收应有统一机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国民党的接收却是多头齐下、互相争夺乃至发生冲突,谁先抢到就是谁的。 如 1945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敌伪机关及资产接收委员会”,但10 月又成立了“不动产处置委员会”和“敌伪侵占平民工商企业处置委员会”。以后各种有关机构越来越多,如第三集团军、海军总司令部、国防部、经济部、粮食部、上海市政府等都有自己的“办事处”负责接收工作。各机构代表不同集团的利益,各有各的后台,根本无法统一。一些部门将敌产贴上封条,另一些部门来后撕下原封条,换上自己的封条。有时竟然架起机枪,武装相向。在许多地方只能靠日、伪军维持秩序,甚至谁只要有一两杆枪,就可以军管之名横行,以搜捕卖国投敌分子为幌子,抢占房产、强行抓人、“接收”各种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健全的有关规章,实际上完全无人执行。如1945年8月底,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法令,宣布一切由日伪政权登记、注册的土地契约全都无效,但迟至一个月后才公布“清理敌有土地专门条例”。这一个月的空白期使许多“接收者”鲸吞大量土地,后来者自然也不甘心,致使这个专门条例只是一纸空文。 敌伪的许多财产其实是掠夺中国公民的私产,理应归还原主,但“接收者”往往找出各种理由拒不归还,甚至将其盗卖。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最重要方面,但许多接收大员却正是金融投机的推手。日伪投降,使沦陷区使用的伪币作废,但中央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向沦陷区投放大量法币,所以一时还不能不继续使用伪币,而其“身价” 自然大为贬值。不少接收大员随身携带大量法币进行黑市兑换,同时有关利益集团居然故意推迟确定法币与伪币的兑换率,以牟取更多非法暴利,加剧金融动荡。军队、海关、警察利用手中特权,以接收为名大发横财更是便利。湖南岳阳是敌伪遗留物质最多的城市之一,国民党某军接收时将日军所建不少工厂的机器全部变卖一空,每天黄昏宣布戒严,将各种变卖物资转运到外地。安徽芜湖警察局局长和下属监守自盗,把仓库内的大米卖到外地。当时白糖紧张,属专卖物资,上海闸北警察局局长伙同他人将被查封的大量白糖偷偷卖掉。据统计,北平被接收的敌伪财产入库率不到五分之一。全国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胜利者的接收,就这样成为贪官污吏的“劫收”。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都是接收大员巧取豪夺的对象,被人戏称为“五子登科”。“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这句民谣,直观生动地说明了民心向背的瞬息之变。国民党一位负责接收的要员也不能不承认此点,他向蒋介石进言:“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有人意识到,这样的接收使政府“基础动摇,在一片胜利声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当时即有舆论,称这种“光复”是“胜利的灾难”。 此种情况,国民党最高层当然完全清楚。在1946年 3 月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国民党要“革新”,宋子文承认自己当时是负责接收的行政院院长,因此“不能辞其咎”。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政治报告决议案》则明确提出许多“革新”的要点,第一项即“多年以来,官商主义早已构成政治上最大弊害”。“结果所至,官吏不知责任为何物,对于主义政策,不知尊重。此种弊害,在胜利以后,尤完全暴露。复员时期各种工作,多无准备,而一部分接收人员,败破法纪,丧失民心,均为平素漠视主义、不知尊重国家制度之结果。” 此决议列举的几十条“改革措施”其中一条即“清查战时暴利之财富,课以重税;清查不法接收人员之赃产”。《中央日报》在《革新运动的纲领》中列举四条纲领,其中第二条即:“打倒官僚资本,实行民生主义。”并进一步阐述说: 谈到实行民生主义,那就必须立刻伸出打倒官僚资本的铁拳。这铁拳当然是从党内打起,然后再打到党外。我们应该查一查:党内的官僚资本家究竟有若干?他们的财产从何而来?是“国难财”的累积,还是“胜利财”的结晶?是化公为私的赃物,还是榨取于民间的民脂民膏? 提出要“实行一次大扫荡的运动,从党内逐出官僚资本的渠魁,并没收其全部财产,正式宣告官僚资本的死刑”。稍后,《中央日报》又发表题为《向官僚资本主义宣战!》的文章,主张甚至要用调查、告密、陈报、清查等方法尽快查明“谁是战时暴利者”、“谁是不法的接收人员”。 这些决议、文章的文字何其冠冕堂皇、正气凛然,但历史证明这些其实都是“满纸荒唐言”,根本没有其实也不可能实施。孔、宋家族是公认的最大的官僚资本,谁敢动其一根毫毛?利益集团是此时的国民党无法克服的顽症,因为它在党内坚持领袖独裁,对外拒不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提出的以联合政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无党内民主更无党外力量的制约,突然面对巨大财富,它就会无可避免地更加腐败,加速其走向失败的步伐。在“劫收”中民心失尽的国民党,在随后的大决战中注定要“在劫难逃”。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得到的那笔堪称丰厚、至为珍贵的政治资本,就这样被它突然得到的物质财富所吞噬。政治财富与物质财富不是相得益彰,而是后者吞噬前者,此诚国民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吊诡。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历史,不是没给国民党机会,而是国民党自己一再拒绝了历史的赐予。

有关的历史论文如下,敬请参考:[摘要]民初政党政治的存在虽极其短暂,但它的存在连同它的失败都是极有意义的。它是此后影响中国人制度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这样的一个难得的政治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剖析其失败原因,可以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文章着重从经济、政治、文化、政党本身四个方面探析了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对近代政党政治研究借鉴意义。[关键词]民初;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民国初年,中国政坛实行了政党政治,但经历了两年就走向失败,它的失败既有外部原因,又有深刻的自身因素,给中国后来的政治发展带来很深的警思。一、民初政党政治发展轨迹辛亥革命后,组党热潮风靡一时。据统计,辛亥革命后到民国2年间,全国出现“党”、“会”之类的政治性团体多达320个。在民初政党政治运作之中,最重要的几个政党分别是由同盟会转变而来的国民党,由昔日资政院时代旧议员为主组成的民主党,由光复会转化而来的统一党,以及由清末预备立宪公会和湖北黎元洪派军人势力为主的民社联合而成的共和党。民初各种政党的建立、消亡及分合离散十分频繁,几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在民国建立时,由于国民党风头正劲,大有包揽政局之势,遂导致其他党团的联手对抗之局。1913年5月29日,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合组成立进步党,以对抗国民党独大之势。政党政治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两极分化和对峙阶段。两党对峙、两极分化,成为民初政党政治中的一大高潮。但是进步党内三党之联合局面未久,内部再次纷争和离析;在此期间,国民党党势渐衰,导致其议会势力的大减;袁世凯用各种手段对国民党内部分议员进行分化瓦解,以及运用暴力对政党政治及议会进行的公然非法践踏,则从外部扭曲了政党政治的正常进程。两党和平竞争之前景早已黯淡下来,政党在萎缩,舆论在消沉,国民心态则日益绝望,而1913年9月18日袁世凯御用党公民党的成立,则正式标志着政党政治走入了末路。可以说,它已基本上不属于政党范畴而沦为了私人权欲之工具。它的出现并操纵议会,议员形同傀儡,也标志着民初政党政治从内部已腐烂变质。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取消国民党籍议员资格438人,导致国会不足法定人数而无法正常开会。国会成为“行尸走肉”,政党政治已名存实亡。至次年1月10日,袁氏非法取消国会,代之以其御用工具政治会议。釜底抽薪,政党失去其合法活动场所,政党政治至此名实俱亡。由希望到失望,由兴而衰,政党政治之所以在民初的中国遭扭曲而失败,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二、失败原因浅析(一)经济因素绝大部分关于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研究的材料都认为政党政治失败是由当时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即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地主经济占主导地位,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极为有限,资本主义经济同封建主义经济实力相比尚有巨大的差距,这就使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虽然这种结论有经济决定论的影子,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表面上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实权却掌握在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手里,资产阶级并未真正掌握权力,其民主共和是虚假的,在这虚假的共和国体上,希图建造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大厦,根基原本就不牢靠,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一个不能代表本阶级经济利益的政党,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个政党本身没有经济来源,不能代表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就是从根本上失败的,因为严格意义上的政党是代表一定利益集团的政党。而中国农耕社会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和宗法一体化结构的脆弱性和强控制特点,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被完全遏制和破坏了,直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才开始产生和得到一定的发展,至辛亥革命前夕仍很微弱。中国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社会结构分化和分工程度很低,没有产生独立的利益集团,因此也就没有形成代表一定独立利益集团的政党。那么民初的政党政治也就不具有纯粹性,其走向衰亡,在所难免。(二)政治因素首先,政党政治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内容,虽经清末十数年的鼓吹与宣传,但相当一部分^对西方的政党政治认识极为肤浅,对政党制度的精义了解不够,将之与中国古代之朋党相提并论,认为政党不过是野心家借以争权夺利之工具。因此政党政治在民初试行即是畸形的、残缺的。同时当时中国文化的主流仍然是传统小农文化,人治观念未能向法制观念转变,帝制观念仍很强大,共和观念非常薄弱,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采行西方的政党政治必然遭到失败。民初政党活动范围仅仅限于国会中,最高目标就是组织内阁,缺乏具有远见的政纲,因此脱离阶级,脱离群众,认为中国下层社会群众愚昧落后,素质低下,无论革命派还是立宪派,都不能以下层群众作为一种借用力量,政党活动成为少数上层人的活动,由此广大民众对于政党政治也好,议会政治也好,几乎都是漠不关心,也完全不了解何谓政党政治,何谓议会政治,在这种情况下民初政党政治走向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人治观念未能向法制观念转变,缺少规范认同。在个人主义的西方,宪法被视为保持个人权利、协调利益冲突的准则。而在中国,宪法被看成是可以唤起集体力量的当下社会目标的根本表述,或某种促进共识、防止失误的装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治的必然结果。既然对宪法有此内在的误解,那么民初政党对于“程序违宪”似乎视而不见则是容易理解的了。人治观念还渗入政党观念和政治行为中,表现为“以党为政”,政党之争流为个人之争。最后,就政治伦理化,竟以“有道伐无道”作为攻击政敌的口号,因而模糊了对政治权威的理性构造。传统文化将政治伦理化,人们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往往用道德的眼光,因此要求王权圣化,“圣治”是最高的道德政治。道德的观念又和大一统的国家观念结合在一起,那些标榜和致力于“大一统”建设的人容易获得民众道德力量的支持。民国初年,袁世凯就常以代表国家统一的形象标榜,因而赢得不少民意支持。而政党纷争却给人一种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坏印象。虽然民主势力和专制势力都打着“有道伐无道”的旗号,但传统的政治道德标准却妨碍了人们对构建新政治权威的理性认识。(三)文化因素重点就政党文化而言,政党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人们对政党组织、政党活动和政党制度的价值判断、认同心理和评价取向等等因素形成的政党活动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政党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它,政党制度的生存和发展更离不开它。政党文化由三方面内容构成,即知性认识、社会心理、情感倾向。民初对西方政党政治的知性认识比较贫乏,不仅未尽了解西方政党制度的精神和发展过程,而且没有注意到各国政党制度发生差异的缘故,甚或忽视中国对政党制度的准备程度。在社会心理方面,则缺乏与政党政治相适应的心理认同。法国著名政治学家克罗齐认为,政党政治是以理性模式为基础的。整个西方一直存在着一种理性的模式。但民初党派成员对待政党的心理模式却是马基雅维里式的。对不同党派往往只有反感,缺乏共存与妥协意识,甚至表现为极端敌对的党派意识。在政治文化的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到政党政治失败的某种必然性。首先,共和观念薄弱,儒家观念仍很顽强。从人本主义出发,西方人认为“公意是永远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人民的呼声代表着最终的权威和无限的智慧;国家只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它只能遵从民意而不能压制民意,统治者不过是人民的公仆。而儒家文化强调亲疏等级关系,强调人身隶属,其造就专制权力的内在机制在民初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延续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到近代虽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但直到民国成立之前,这种挑战都是在民间进行的,官方的法律、制度以及学校教育都在维持着儒家独尊的局面。民初虽然从《临时约法》和学校教育改革上打倒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但影响却难以立即显现和奏效。而且袁世凯不久又企图重修儒学的地位。因此,民初对帝制仍有相当强大的心理认同。总之,政党政治的运作需要有与它相适应的文化氛围,而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在封建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很浓厚的资产阶级革命党、立宪派、旧官僚、封建遗老们的操作下,其失败的命运便很难避免了。(四)政党本身其又可以分为两大原因:政党自身原因:第一,接纳党员有很大的随意性,民初各党领导人对党员人数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党员的质量。第二,党员跨党严重入党本是人生对政治信仰的一种重大抉择,对自己选择的政党应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但民初政客视入党为争权牟利的工具。第三,党纲成了空洞的招牌,政党认同非常淡薄。民初各政党竞相宣传自己的政纲,但其内容大同小异,党纲只是政党之争的工具。第四,缺乏政治基础。政党本是将国家机构和公民联系起来的工具,但民初国民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表达个人政见,更不识政党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此时政党不过是乡绅官人的专用工具,失去了民众的支持。第五,缺乏对党员必要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政党外部原因:由政争而党争,由党争而军争。在种种非正常的干扰中,政党政治无法实现最重要的功能,即以合法、和平手段调和各阶层、各集团矛盾,规范中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的发展和完善进程。最典型的干扰破坏莫过于依仗北洋私军以逞权欲的袁世凯了。“宋教仁案”、非法取消议员资格案,以至于取消国会,其对政党政治的违规操作,是政党政治无法正常进行的重要原因。同时政党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宗派期,政党缺乏群众参与。众多的社会势力包括商会只是议会中政党斗争的旁观者,这些斗争并不反映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并未通过政党途径真正参与政治。尽管像近代商会这类重要的社会中间团体曾一度积极参加在民初的有关政治实践,但它们并未切身感受到民主政治与他们的命运攸关,以至于当旧势力对民主议会和政党政治进行公然破坏时,他们对之漠然置之。同时民初的政党政治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没有给它们以任何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责任是双方的而非一方的,不能仅仅归咎于某个个人而只能归因于整个社会结构和思想。综上所述,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同封建主义经济实力相比尚有巨大差距,不能形成独立的利益集团;政党政治存在所要求的配套政治体制不能建立,资本主义国体不能形成;旧的传统政治文化土壤的制约与缺乏民众的支持亦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民初政党的权力和派系之争削弱了其自身的战斗力,政党本身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和运作方式。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三、结语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只不过给这种现代政治组织一个经验和教训,在这个充满了数千年传统包袱,近百年来又遭到列强侵凌割据命运的东方大国,西方式的政党政治无法顺利展开,并解决中国的问题。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为革命党人提供了反面的教训,成为日后孙中山坚决改组国民党,重塑政党形象的原因之一。但是,政党并未消亡,而是一举重生于孙中山的“党治”模式和后来新生的共产党身上。从宏观历史视野来看,政党政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实践与最终确立,民初是一个绕不开的阶段。

您好,国宾馆九号哨位是中国政府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国宾馆九号哨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国宾馆九号哨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象征。国宾馆九号哨位的历史意义深远,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象征。它是中国政府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国宾馆九号哨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象征。国宾馆九号哨位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它不仅是中国政府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象征。国宾馆九号哨位的历史意义深远,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象征。

国民党衰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民党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其与人民大众特别是占据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作对,把人民搞得死去活来,谁还会去帮他?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其中包括军队的腐败。众所周知,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直到蒋介石政府名义上的统一,再到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始终是由几个派系组成的,各部队之间互相争宠,勾心斗角,以保存实力为根本目标,根本不会很好地执行上级的作战方案。三,蒋介石个人的自身缺陷,我们知道,蒋介石是一个很有手段的政治家,但他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而且他犯了一个许多领导人都会犯的错误:越级指挥,一生兼职无数。造成指挥系统的混乱;四,国民党间谍系统的瘫痪,国民党虽然有着令人闻风丧胆的中统和军统两大特务机构。但他们更多时候只是把枪口对准人民大众和蒋介石的异己。对于共产党他们完全失去了左右,从而他们不仅对敌人的动向毫无所知,就连自己的作战方案也时时暴露在敌人面前,从而彻底失去战场上的主动性,这样的话就算有百万雄兵和精良的全美械装备,也不过是给共产党当运输队而已。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国民党在中国大陆必败无疑,它的失败是自身的原因,只是时间问题。

民国期刊画风特点论文发表

在我的心中还算可以吧,毕竟这些画风还是挺优美的。

民国时期主流期刊有(东方日报)(中报)(申报)(中国时报)(择声)(演绎报)等等很多期刊分为不同类。

我觉得民国画风非常的独特,很有风味,很有意境。

很帅气,民国时期就是军阀,将军这样的,很多当兵的,穿着制服,遗留了一些清朝的元素,又有洋人的新元素,很棒。

假论文风波又在台湾发表

翟天临之前学历造假。翟天临作为一个博士后,却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后有来就有人爆料他的学历都是造假的。还有他的论文也都是抄袭的。

在直播时表示不知道知网,所以被人质疑博士的取得是否注水。后被扒出论文查重率40%,却有博士后学位。所以是学术注水。

一向以演艺圈精英人士身份自居的翟天临近两年确实是很红,但是他大概没有想到他的这个春节过的实在是很不平静,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某场直播中说自己不知道知网是什么,然后就被网友调侃博士学位水分大,继而就生出了“学术造假”的传闻。这位在演艺圈为数不多的位居博士后的高精尖表演人才似乎一夕之间就跌下了神坛成为众人指责唾骂的对象。工作室启动了紧急公关,大年初四午后发声明否认“学术造假”,然后大家就以为相关传闻会烟消云散。没想到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于正偏偏要来掺一脚,他所谓的“力挺”却因为翟天临论文文档过小再次将对方推上了风口浪尖。然后,翟天临学术造假风波就持续发酵,大年初五,有网友爆出了翟天临论文(并非博士毕业论文)的查重结果,没想到该论文的重复率竟然高达40%,这个结果让网友大吃一惊,因为这个数据是远远达不到正常情况下的论文合格率的。没想到,在这之后,某高校的一位黄姓教授亲自发声了,因为翟天临的论文“借鉴”了很多他曾经发表的一篇文章的内容。有网友曝出了该教授的朋友圈内容,从内容来看,该教授总共发了两次相关动态,黄教授直指翟天临学术不端,因为翟天临抄袭了其十几年前的一篇文章,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翟天临甚至都懒得将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而整段整段的照搬过来。众所周知,翟天临在春晚舞台上还和老艺术家一起表演了一个语言类节目,在该节目中翟天临饰演的正是一位“打假警察”,黄教授还用翟天临节目中的身份讽刺了他一番。更有网友去知网上找到了和翟天临同届答辩的其余19人的论文,却唯独找不到翟天临的。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翟天临的论文确实是存在着某些问题,而且,通过当事人黄教授的朋友圈也能看到翟天临确实是存在“学术造假”的行为。大家都真实一点不好吗?就像之前靳东营造出的“文化人”形象崩塌一样,翟天临根本没有必要过分营销自己的博士、博士后光环啊,你看,这不就出事儿了吗?而翟天临一方除了工作室发出的那篇洋洋洒洒的“严正声明”外似乎并不打算再作回应了,不知道这桩闹剧什么时候能有个结局呢?

林智坚论文抄袭情节严重,他的事业很有可能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但是它的学位可能因此而被台湾大学撤销。

一、林智坚论文抄袭情节严重

目前台湾省民进党的桃园市长参选人林智坚出现了学术论文争议,台湾大学认为他的论文抄袭情节严重,并且坚持要撤销他的硕士学位。按照这种情形来看,其实不少人都是暗爽的,但回归到现实,目前我们不少的学术抄袭并不仅仅是台湾省的,某些人具有而已,连大陆都有人抄袭,而且什么处罚都没有,这也就意味着其本人影响不大。

二、他的事业并会因此受到影响

按照目前声势浩大的讨伐来看,不仅我国大陆的学术抄袭有可能并不会受到影响,连台湾省的这些官员的抄袭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情况,按照台湾大学目前对外宣传的消息来看,台湾大学很有可能由教务处核定撤销他的硕士学位,但实际上并不影响他在台湾相应党派的利益。

三、总结

虽然我们总是觉得论文抄袭这种行为很可耻,同时也觉得学术造假应该被严厉惩罚,但是对于更多已经在学术领域获得了相应利益的人来说,他们获得的利益已经足够大,就算目前事业直接被砍断,那么他早就已经获利离场。林智坚的论文抄袭也就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觉得目前的市场是比较公平公正的,更加需要我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同时对这些抄袭的事件要进行严厉指责和举报,这才能进化市场同时也会最终让相应的抄袭者获得应有的下场。言归正传,就算他的抄袭并不会影响到他的事业,但这也可以告诉我们目前台湾大学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是比较反感的,而且也可以看出台湾大学的立场在何方。

乡风民俗论文发表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是一个大国家,由许多许多的城市组成,每一处地方的食物不同,语言不同,习俗更有差异。

每年快到春节,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长的徐州有这样一个惯例,把一张张的黄纸折成一个锥形,用线一个一个串起来,还会把一片片金黄色的纸叠成一个个大元宝。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将这两样东西烧给祖先。每到快要上坟的时候,妈妈总是为这事“牺牲”好几天。而在连云港,这一切都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了:先买来一沓子黄纸。将黄纸分成二三十张一摞,用底面是一个古代铜钱状的“纸锣子”,像盖章似得把“铜钱”刻在纸上,最后再将这些黄纸分散成扇子状,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们就能带上酒肉饭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节期间,我们也不能光祭奠祖先,还要热热闹闹的图个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风里的叫“摇钱树”。顾名思义,就是摇一摇就能掉下钱来。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看到这些挺拔的“摇钱树”。爷爷每年都不惜花大价钱买来又高又茂盛的“摇钱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发大财,行大运。我家乡的习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儿,你们也来亲眼看看吧!

有的人喜欢春节,有的人喜欢端午节,而我呢,最喜欢春节了。

春节是我最难忘的节日,过春节时有很多的风俗呢,如: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拿压岁钱。过年时家家户户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贴春联时,人们都把表示新年祝福的话贴在门的两边,还会挂上灯笼,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福字呢,可以正着贴,也可以倒着贴,倒着贴的意思是福到家里来。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有说有笑地吃着年夜饭,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到亲戚家拜年,那时小孩子们最高兴了,因为拜完年,小孩子们可以拿到红包呀!

你知道为什么大人要给小孩子红包吗?就是传说从前有一个“年”的怪兽,每次过年的时候它都会出来,摸小孩的头,被摸到的小孩都会发烧,有的病重的小孩都烧成傻瓜了,有一对老人家,他们年纪很大才有孩子,所以他们很爱他们的孩子。有一次,家人用红包包了几枚铜钱给孩子,那个小孩子玩着玩着就睡觉了,他把红包放在了枕头边,“年”看见了,它被吓跑了。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了,从此每到过年,长辈都会在过年时给晚辈包红包,也叫压岁钱,这样孩子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地成长。

我喜欢春节,你们喜欢吗?

如果提到饺子,你会想到什么呢?元宝?春节……

可以说饺子的外形基本一致,而馅儿的种类那叫个各式各样,非常丰富。比如:牛肉,羊肉,猪肉,鱼肉之类的,而素馅儿的种类更加丰富,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今年的大年三十儿我和爸爸在家里一起包饺子。在包饺子之前,我们准备了面团,面粉,还有准备要包的馅儿。由于我最喜欢吃牛肉大葱馅儿的,所以我们准备的就是牛肉大葱。

爸爸和了一会面之后,便将面团轻轻的放入一个小盆里,并将保鲜膜撕开,然后封上,听爸爸说这叫作醒面。把盆儿放一边,便叫我剁馅儿,我是剁完牛肉剁大葱。当我全部都做好之后,面正好也醒了。

爸爸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将它们切成长条,又将长条切成一对小块。我们两个分工合作,我负责按小块,爸爸负责擀面。

“哎呀,粘手了!”

“笨蛋,不会用面粉啊?”

“哦。”

没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饺子皮,该做最重要的一步了。

“看着!应该左手端着饺子皮,右手拿筷子去加馅儿,然后放饺子皮里,记住别放多了,要不然一会就露馅儿了。”

我机械性的包着饺子。

“开锅啦!”

深夜,两个蘸醋的小碗放在桌边,而盘子中的几个饺子就是爸爸也奈何它不来了。

明天就是春节了,正所谓初一的饺子得三十晚上坐一宿!这马上就得坐一宿了,当然得露一手!

大年三十一大早,老妈就把我从床上拽了起来,我起来一看,大家正在包饺子,我赶忙跑过去想要帮忙,我一过去,老爸就给了我一个硬币,让我将硬币包进饺子里,我兴致勃勃开始了我包饺子的历程。首先我拿了一个饺子皮,用勺子挖了一勺饺子馅放进饺子皮里,两手一捏,一个饺子成型了。大家都说我包的不错,我顿时骄傲了起来。这时,一直在厨房忙活儿的姥姥走出来对我说:“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饺子,辞岁时包饺子即到子时也包饺子,此为两年之交,往饺子里面包硬币的意思是招财进宝,有财运的哦!”我立刻兴奋了起来,准备捞一把“财运”!

晚上十二点,饺子下锅了,元宝似的饺子把我馋的口水垂涎欲滴,我们坐到桌上开始吃,都在挑个大的想要吃到硬币,突然,老爸大叫一声,将硬币吐了出来,老爸乐开了花,而我一脸的羡慕与遗憾!这就是我们家春节的风俗,大家在过节吃饺子时,一定要包住财运,抢占先机,千万别被自己老爸吃到“财运”了!我很喜欢这个风俗,希望一直保持下去,也希望财运成真哦!

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天天开心哦!!!

俗话说得好:“千里不一样风,万里不一样俗”。每一个地区都是有不一样的风俗习惯,我国很多传统式节日:新春佳节,中秋佳节,端午,九九重阳节。每一个节日都是会在大家平淡的生活造就一个又一个高潮迭起,最繁华,最庄重的,必是新春佳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百里屠苏。新春佳节来临之时,随处洋溢着浓浓年味儿。到腊月二十三,家家逐渐提前准备年货礼盒,市集上已经是人潮人海。

在春节早晨,家家每一户都门口一片红火,都挂起了红灯笼,家家飞出酒食的香。团圆饭莫过一天中最重要的,大伙儿围坐桌旁,纯手工制作的美味陆续摆上饭桌,大大家一会儿大声说出笑,一会儿相互之间端酒以表明自身对别人的衷心祝愿。吃过团圆饭,小朋友们在院里相互之间玩耍,大大家在屋子里谈笑风生,看春晚,欢笑声源源不断。家家高挂起小灯笼,街上锣鼓喧天。“当!”秒针偏向了十二点,新的一年赶到,烟火相继升上星空,每个人脸部洋溢着笑容,每一户都提前准备祭天,爆竹声,欢声笑语在大地面上很长时间地萦绕着。

红火的新春佳节一过,大家就以全新的外貌迎新年。春节是夕阳,年终最终一道风景,新春佳节也是夜露,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我的家乡在洛南县一个安静、优美的小村庄。因为远离城市的喧闹,那里的生态环境十分好,空气很清新,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习俗,我十分喜欢那里。

每年快过年时,一到腊月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馒头、包包子,都是自我磨的面,味道好极了。最好吃的是一种叫“油馃子”的面食,发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锅里一炸,变得金灿灿、圆滚滚的,像一个个金色的元宝,吃了这个“元宝”来年必须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围着火炉开始包饺子,奶奶就会在饺子里悄悄地放上几枚硬币,那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吃饺子时大家都在试谁的运气好,奶奶说,吃到硬币的人来年必须有好运。

整个正月,小村庄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数不清。我喜欢那里,这儿的习俗真趣味。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譬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大家愈来愈近了,而在春节里,自己的风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伙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大家孩子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大家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大家才上床睡觉。年七年级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氛围是不是更浓了呢?随着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一个环节,由于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如何过春节的呢?

在我的家乡, 有这么一个规定,在过年的时候,无论是谁,都需要要赶回去跟家人团圆,吃“团圆饭”。

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说说笑笑,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画卷。在平常,由于各自工作和学习的繁忙,大伙很难聚合在一起。作为孩子,总对每年这种团聚的日子充满了期盼。

在吃“团圆饭”的时候,大家一家人都要互相碰杯,可是大家这些孩子子不会喝酒,这可如何解决呢?哈哈,大伙肯定听说过“以茶代酒”这句话吧,大家小朋友就会用饮料或是茶来代替酒来互相碰杯。大伙相互间的'碰杯,代表着对过去一年的概括;代表着彼此间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代表着家庭的和谐与美满。大伙围在一起谈谈自身今年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计划,将它们与我们的亲人进行共享,并相互鼓励和支持。

“团圆饭”代表着大家生活的团团圆圆,日子的美美满满,祖国大伙庭的和和美美!

我的家乡在无锡,那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也有着各种传统节日,而我参与最多的是无锡的清明节

每年的四月份春暖花开是无锡最美丽的季节,在那个时候所有的花儿都绽放起来,那些树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草地上花儿都显得格外美丽。可是往往在这个美丽而又寂静的时候,总会迎来我们那悲伤的节日——清明节。

记得每次清明假期,我家的国外亲戚都会来到上海一起开车到无锡去扫墓,看一下已去世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和一些已过世的亲戚。我们会上山去烧香祭拜,我总会见到那些大人都会拿着花,在那儿默默地祈祷。扫完墓后我们还总是会去参观以前曾祖父和曾祖母住的老房子,爷爷奶奶们也会回忆起他们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每次听着他们的述说,我都会幻想起老人们的童年,让我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他们的年代。看好老房子后我们会在一起聚餐聊着闲话,每次清明节的聚餐都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总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都忘记了刚才的忧伤,都会谈论着各自的将来。

这就是我家乡无锡的清明节,有悲伤、又有欢乐,又有童年的回忆,又有丰盛的美食,这些点点滴滴都构成了我们每次回家乡的常态。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腄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了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无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

晚上我们全家就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又说又笑的,这一天真的另我难以忘怀!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春节怎么过的呢?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我的家乡在日照。在家乡,新年是一个最为隆重,也是当地大家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腊月的中旬,大家早已把鸡、鸭、鱼、肉、新衣服,爆竹等各种筹备春节的东西筹备好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大家需要祭“灶神”。

除夕到来,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穿起新衣,男生们放爆竹,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吃团圆饭,一块看联欢晚会。大家一般在12点以前不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中一年级到了,天还没有亮,大家就早早的起来了,放鞭炮,吃水饺,到8—9点之间,小孩们和男性们出去拜年,而女性们则在家接待客人。拜年可以获得红包或一些压岁钱,这使每个小孩都开心的合不拢嘴。

正月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是大家串门的日子,每个人都领着很多东西,大大小小的包是再平时不过的事,有到亲戚家的,也有到朋友家的。

元宵节来了,新年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大街小巷里处处都挂着彩灯,天中放着各种各样的花炮,五颜六色,漂亮极了!小孩们携带自己心爱的灯笼,在大街上自由自在的玩耍着,笑声回荡在马路上。

新年就如此无声无息的结束了,小孩们愉快的假期也就过完了,大大家也应该去上班了。可是,所有些地方,笑声,喧闹声都依然存在着。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会在我们平静的生活创造一个又一个高潮,最热闹,最隆重的,必是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到来之时,处处洋溢浓浓的年味。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开始准备年货,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

在春节早上,家家户户门前一片火红,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家家飘出酒肉的香。团圆饭莫过于一天中最重要的,大家围坐在桌前,精心制作的佳肴纷纷摆上餐桌,大人们一会儿大声说笑,一会儿互相敬酒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由衷祝福。吃过团圆饭,孩子们在院中互相嬉戏,大人们在屋里谈笑,看春晚,欢呼声络绎不绝。家家高挂起灯笼,大街上张灯结彩。“当!”时针指向了十二点,新的一年来到,烟花陆续升上夜空,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户户准备祭天,鞭炮声,欢笑声在大地上久久地回荡着。

红火的春节一过,人们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春节是晚霞,岁末最后一道风景,春节更是朝露,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冬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冬天中最冷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要吃饺子。

关于冬至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是张仲景医生发明了饺子,在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发现在下雪的冬天,许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然后他想出了一个帮助这些人的想法。他要求他的徒弟们在街上建立一个医疗棚,把羊肉加胡椒粉和中药煮熟;切碎包进面团里让人们食用,吃完好后人们的耳朵都被治愈了。从那时起,人们就在冬至吃这种食物并将其命名为饺子。

因此我们才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饺子什么馅的都有,有羊肉馅的,猪肉大葱馅的,香菇馅的以及三鲜馅的……一应俱全。包饺子时,先和面,把面弄成长条,再用刀把它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把它们擀成一个个小圆片。之后就是弄馅了,把羊肉剁成小肉沫,让羊肉和胡椒粉搅和在一起,再用面皮把馅包住,包好之后,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等一会儿就能吃了。再弄点酱料,把醋和辣椒和在一起就行了。把饺子蘸上醋放进嘴里,这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能吃下整整两盘呢。

这就是冬至,一个充满特色的节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古诗《寒食》就是写寒食节的。

寒食节在这一天内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这一传统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谈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我的家乡到了寒食节,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们都会带上家里的小辈们去忌拜先辈们,;有的人在买一些冷食,还有的人会三五人围在一起听中间的人讲故事……热闹及了。这就是我家乡的寒食节,热闹的寒食节。

我的家乡是漯河,在漯河最大的节日是12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在之前,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悉尼的成道之日也在12月初八,一此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日子,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节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节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圆在一起食用,赠送自己的亲朋好友。

腊八粥是由各种豆类和干果熬制而成的,丰富又营养。

刚才,腊月28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宝石,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我和妈妈一起熬过腊八粥,熬出来的腊八粥可口诱人,甜美香醇。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腊八粥美容,腊八蒜保健,你喜欢吗?

邮箱给我吧,我们网上是没有的!

春节习俗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祭灶神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扫尘“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贴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贴年画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倒贴福字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除夕守岁踩岁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年夜饭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逛庙会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观社火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中国结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民风期刊投稿

《民风》杂志可以发,社科、管理方面的

《民风》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主管、湖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大型社科综合类学术期刊,《民风》不遗余力地关注民生,反映民情,挖掘民俗,表达民意,聚焦百姓生活和情感,为普通民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你可以试试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