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中语文论文选题题目大全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9-06 06:23:29

高中语文论文选题题目大全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3题。(93年,全国卷) 据美国K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变化,则是可能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1.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不存在。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2.文中说“试验”所借助的主要方法是( ) A.化学的B.生理的C.生物的D.物理的 3.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 A.凡是称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B.一些塑料生产厂家的功用宣传不实。 C.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应出现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D.塑料产品的废弃物多数不会自溶自消。 E.这些塑料产品在物理上发生变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 F.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答案与解析: 1.B ,“生物降解”这个术语使用不规范,是“研究人员”的看法,因为这些产品都不能达到科学家所认为的“降解”标准,这是一些生产厂家歪曲商业宣传曲解了科学术语,使其名不符实,因此B 项是正确的。文章有“真正的生物降解”等词句,可见A、C项的否定性说法是不对的。D 项说法与本文内容毫不相干。 2.C,文章开头“利用……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这句证明了C项是正确的答案。文中“二氧化碳、水、甲烷”这些化学术语容易迷惑人,会误选为A项。“物理上发生了变化”是生产厂家说的,试验是“K 大学研究人员”做的,二者不能等量齐观,选D项也是错的。 3.C、D、F,对照原文,A项“凡是……都……”的说法言过实,文章中说的是“大多数”。B项的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无关。E项是生产厂家的见解,本身未必科学,且与科学家的试验无关。C、D、F 三项符合原文意思。 文字表述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这类试题综合性强,更能测试出学生的语文能力。综观几年来语文试卷的变化,我们发现淡化客观题,强化主观题已是趋势。但从历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测试结果看,考生在这类试题的得分并不理想。笔者有幸参加2006年浙江的语文高考阅卷,针对考生答题失误的普遍现象,我以浙江卷为蓝本并涉及部分全国卷的同类问题作了归纳,尝试探索出几点应对策略,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 主观题失误主要原因及探析 一、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有许多同学在做现代文阅读时,往往是粗略阅读一遍全文后,匆匆扫一眼题目,就仓促答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例如:(2006年浙江卷19题)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第三问:⑶使用“普遍”一词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①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对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对立关系(人与人的对立;平面与立体的对立;表象世界与本质世界的对立;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对立)。 有的考生却答为:“具有一般性”、“人类所共有的特性”。语言的表述本身就不清晰,题干中的“结合全文”,也没有注意到,只是对“普遍”一词作了个字面解释,结果答非所问。 又如:(2006年全国卷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正确答案是: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我在用该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时,相当部分同学却答为:“虚实结合”、“与下文的嗅形成一种反衬”、“作者在感受这种声音,声音是虚的,这样写把虚物实写,实物动态化,更形象”、“体现我的好奇,引出下文”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答案。“虚实结合”、“反衬”是表现手法,题干并没有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而“引出下文”、“动态化”“更形象”更是信口开河,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是考生根本没有细读题干,审清题意,连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仓促答题。 二、研读不深,分析不透 高考阅读题大多在文意的深层领会上设题,而许多考生不能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的研读和分析,只是跟着感觉走,不能综观全文,领悟要义。 例如:(2006年浙江高考卷第18题)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商这样说的原因。(2分) 正确答案是:①“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②“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有的考生答为:“为让我买一副眼镜”、“我的两眼视力不协调”、“为了更好地说服自己买他的眼镜”、“只用一只眼睛看事物”等等。很明显考生对全文根本没有读懂,对于作者借用寓言形式所阐明的生活哲理,根本没有领悟,看到“眼镜商”几个字,立刻想到的是商人,想到商人的行为和心理,就断然作答,离题万里。 又如:(2006年浙江卷第19题)请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 第2问:“秘密”是指 正确答案是: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 有的考生答为:“为握手而伸出平展的手与握拳头打人的手的对立”、“最平面的微笑和微笑时伸出舌头的对立”、“这些动作简单,而握手微笑易化解隔膜”等等。这类答案的错因在于考生遵循了答题可在文中找的技巧,但却没有透过表象挖掘实质,没有领会本文的主旨。 三、归纳不全,遗漏要点 高考阅读很重视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此题的设置上,有时侧重于整篇文章中心主旨的归纳,有的侧重于几个语段的理解。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例如:(2006年浙江卷20题)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⑴培根的绘画风格: ⑵杜飞的绘画风格: 正确答案为:⑴ ①夸张的;②批判的;②立体的。⑵ ①优雅的;②歌颂的;③平面的。 而有的考生答为:“立体的带有侵略性,平面的充满自然界气息”。这个答案显然只概括出了一点,带有“侵略性”的作答,只是抄袭了原文,不够准确。另一考生答为:“真实,张扬、夸张”的答案,是没有联系全文,推断错误的结果。 又如:(全国卷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本题测试考生对全文的理解及概括归纳表达的能力。 正确答案: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 ②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 ③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此题6分,显然答案3点,每点2分。其实从分值上考生也可以推断出此题答案有三点。综观全文进行概括归纳,基本可以做到不遗漏要点。大部分考生失分原因就是归纳不全。 四、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阅读题的检测,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考查其表达能力。有的考生能读懂文章,但却不会表达,不能用通顺、简洁的文字全面、准确、鲜明的答题。 例如:浙江卷19题第3问,有的考生答道:“在人类社会中,多数人都是这样,除少数的独眼龙”,“为其利益而颠倒是非是普遍的”,“举的例子普遍,说明一般工作是二维空间动作、是平面的,有说服力”等等,这样的句子实在是让人费解。 以上结合例子略谈四点,虽然高考阅读文字题在解答中失误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就是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审题,不会表达,不懂阅读规律与答题技巧。所以考生在平时的阅读及训练中,要清楚阅读规律,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与技巧以避免失误。 应对措施 一、遵循阅读规律,清楚试题设题规律,整体感知与深入分析相结合。 高考现代文的设置,强调整体阅读,是一个由分而总,有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所以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弄清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把握文章主旨。主旨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弄清楚了,才知道每段、每句话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关系。结合每道题的要求,深入分析,自然就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例如:2006年浙江卷《平面的生活》一文,是借助寓言的表现形式,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讽喻。几道阅读测试题都是围绕这个主旨而设置的。如果清楚了这个主旨,那么19题第2问很容易就能得出“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这样准确的答案,而不至于答出“隐藏在友好柔和和表面下暴力、丑恶的一面”这样离题万里的答案。 二、研读题干,掌握审题方法,从题干中获得答题的信息。 阅读题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这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题干上。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看清题干要求,揣摩命题意图。 命题者命题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正确答题。 例如:(06年浙江卷19题)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从题干中可知:本题是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第2问“秘密”是指?则明了命题者是欲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关键词语的理解,题干中“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结合全文,理解”则进一步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要结合全文的主旨谈作者使用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根据题目的内容很快就能找出回答本题应关注此句话所在的段落并紧扣全文主旨来理解,这样就会得出“秘密是指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这样正确的答案了。 2、品味题干中关键词,揣摩隐含信息。 有的题干本身隐含着多方面的要求,必须挖掘出题干中隐含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如浙江卷19题第3问使用“普遍”一词的原因?很多考生只是就词解词,没有看到“使用”“原因”这两个关键词,没有挖掘出深层的东西,答题不全面或隔靴搔痒,没有答到点子上。 三、掌握答题技巧,把握答题要领。 领会了主旨,审明了题意,这仅仅是答好题的必要前提,要想准确答题,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要领。 1、找出答题的信息区域,筛选整合答题内容。 命题者有的从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来命题。考生对所要概括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找准答题的信息区域,分析综合,准确全面地解答。 例如:浙江卷18题“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商这样说的原因。”如果考生注意到“请联系全文对话部分”一句,就能很快找到答题的区域,从文中对话的内容可见文中由“我双眼的交替使用”谈到了我所见的两个世界——一个平面世界,一个立体世界。那么就容易归纳出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的原因,应该是两点:一是“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二是“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又如第19题第一问“四个动作分别是指?”,解答此题我们首先要找到“题中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找出有关动作描写的语句,也就找到了答题的信息,从“首先”到本段结束,自然就会得出“友好的伸手,恶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头做鬼脸”正确答案。 2、语言操作力求准确、精炼。 很多考生失分都在表述上出了毛病,语句不通,语义不明,答非所问。如何组织好答题的语言,把筛选好的内容准确、精炼的表达出来,显得十分重要。 (1)、考生要善于利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 一般来说,答案所涉及到的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 例如:浙江卷18题答案中的“左眼近视,右眼远视,不能交替工作”“二维的平面世界,三维的立体世界”,第19题第1问答案中的“友好伸手”“恶意的握拳”“微笑”“伸出舌头做鬼脸”文中都有这样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找到了这些关键词,以此为基础,再略加工一下,标准答案就出来了。 (2)、紧扣题意,选好角度,选用恰当句式来回答。 答题时一定要从答的角度,将文中已知信息重新组合,变换恰当的句式来重组。 (3)、语言一定要精炼。 高考阅读文字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的题目明确规定字数,不超字,又能把要点答全,这需要答题的语言要精炼。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相关信息后,一定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 例如:浙江卷20题,我们在答题时明了作者举两位画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现实中两个不同世界的同时,还要研读有关描述两位画家的语句,抓住“过分”、“侵略性”、“螺旋状”、“亲切的花枝图案”、“歌唱的主题”、“轻快的鸟儿”这些词句,透过这些形象的语言,感悟两位画家的风格,进而转换为“夸张、批判、立体”,“优雅、歌颂、平面”这样抽象、概括的语言。 现代文主观阅读题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理解、筛选、概括、整合以及鉴赏评价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概括起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类型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答题方略】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高考回放】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方令孺《在山阴道上》,2006年高考湖南卷) 【语段信息】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温馨提示】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根据语境,作者说“好久以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并决定要去瞻仰鲁迅先生“磨剑的圣地”,由此可知,“故乡”应不是作者故乡,而是鲁迅的故乡,亦是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答案: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诗经》的审美学特色论《诗经》中的征役诗论《诗经》中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史诗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可以写你是怎样教学的呀

高中语文议论文选择题及答案大全

现代文现代文现代文现代文阅读阅读阅读阅读解题方法归类解题方法归类解题方法归类解题方法归类 【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 答题方式: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六、小说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七、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说明文说明文说明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阅读答题技巧阅读答题技巧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或删除?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议论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7、常见考点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ü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⑤、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⑥、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⑦、开放性、拓展题考点: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⑧、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小说散文的常见小说散文的常见小说散文的常见小说散文的常见考查题型考查题型考查题型考查题型 分析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问文章结构题 ⑴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⑵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⑶问文章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引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插叙:如《羚羊木雕》 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2.问文章的层次。 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⑴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⑵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⑶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⑴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⑵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⑶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⑷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⑴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⑵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3.问文章的详略。 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4.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1)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可按时间或空间转换、事件的发生经过、内容的、表达方式变换或感情的变化逻辑关系(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体会思想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主题 (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⑴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⑵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概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关键词句提炼出来,组合成句来概括。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归纳中心意思题 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把握重要词语和语句的丰富内涵。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理解题) 词语题 1.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2.品味词语: 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3.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能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4.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5.给文段拟题: ⑴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⑵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6.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语句语段题 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要从三方面考虑)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⑴从结构上,常起:A对上下文:承上启下;总领全文;总结上文B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C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⑵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 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⑶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 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求采纳。谢谢

第一题 全文虽没提及“好心态是人生财富”,但始终围绕其来写。 而文末只是拥有好心态的人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所谓中心论点,应该具有集中概括性,而最后一句显然是片面的。第二题 本文采取的论证结构是总分 每个分论点都是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的论述,即使你认为的最后一句是好心态的表现,它也是人生财富的一种。第三题 精神状态不等于行为,要善于区分。坚持是一种行为,而A选项阐述的才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

议论文是高考语文阅读的常见类型,新东方在线高考频道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高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供大家参考,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阅读规律和技能。一、找准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谈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 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需要读者从诸多的信息中筛选提取,归纳概括。 二、分析论据 论据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①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②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三、明确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种: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多数议论文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例如《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它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 以上内容由新东方在线整理发布,更多高考语文阅读解题技巧请持续关注新东方在线高考频道!

首先你要明白议论文的要素有哪些 然后你去文中找到这些要素 然后理出脉络 然后对比题目 分析出答案总之议论文 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个人觉得 比那什么外国小说 简单多了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题目大全选择题及答案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看到那些大哥哥和大姐姐都骑着自行车,一副潇洒的样子,我就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骑上自行车回到家,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星期天,便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让我学,一开始,自行车是有四个轮子的,很好学,每天写完作业后,都要骑着自行车潇洒一回,但是,今天是星期天,回到家,我发现自行车的两个小轮子不见了,就很纳闷,随后转念一想,:"没关系,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我照样会骑,"说完,便把自行车推出了家门口,准备开火,蹬上去,就歪歪扭扭的骑出了家门,只听"咚"的一声,我摔倒在地,自行车也摔出了老远,关节上也摔破了一道大口子,就"哇哇"大哭起来,爸爸妈妈闻声起来,妈妈看了,责怪爸爸说:"都愿你,给他买辆自行车,这下好了吧,摔了一道大口子," 从此以后,那辆车就放在储藏室了,过了几个月后,我的腿好了,我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又骑上自行车,妈妈劝阻说:"别骑了,上次摔了一跤,这次还想呀,"妈妈的话我没有听,而是骑上自行车,我摔了一跤,二跤,三跤,不知摔了多少回,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我欣慰的笑了,爸爸说:'看,我的选择没错吧"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经过这一次的事后,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丧失了信心,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要从困难中爬出来,看到胜利的曙光 我终于战胜了拖拉的坏习惯 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做事情拖拖拉拉,导致没有时间复习,做其它事情。我常常做不完该做的事情,或者是做得很晚。都是因为这个坏习惯,我常常只能看着其他同学开开心心的玩,只有我还在家里干自己没干完的事,心里总是很羡慕别人,可这还是原于我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呀!不过我这一会终于战胜了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呢! “懒猪起床!懒猪起床!懒猪起床!”闹钟响了,妈妈来叫醒我以后,就去做早饭了,我等妈妈走后,立刻躺在床上继续大睡,渐渐的,时间就过去了,在时间的匆匆里,我迷迷糊糊地到了梦乡,已经六点四十了,妈妈又过来了,她见我还在睡觉,就赶紧过来把我叫醒,去干活了。我起来后,连忙穿好衣服,看看钟,才6:40,我看还早,就拿了本书,坐在床上看了起来,在这个时候,我沉迷在这本书当中,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皱眉头,在这本书中,我好不快活地看这,这时,时间又过去了,在我眉开笑颜的这一刻,时钟的分针指向了“11”已经六点五十五了,还差五分钟就七点了我还沉迷在书本的快乐中。书,看完了,这时,我才抬起头看看闹钟,哇!七点了!” 于是我马上刷好牙洗好脸,跑到餐桌前,狼吞虎咽地干掉早饭,就匆匆上学了。可想而知,我迟到了!我家离学校很远呀!亏我还这么晚还不走! 针对我的情况,我采用了奖励的方法:如果按规定时间完成,就奖励巧克力!如果超过了规定时间,就要罚洗碗。累计五次按时间完成,就可以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不能太贵),这个方法真有效,我没在拖拖拉拉做事的了!我终于战胜了拖拉!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湖南试题:心中有话向党说)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尝试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2 0 0 3: 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2004年高考作文题: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除全国统一命制的以外,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重庆等11个省、市单独命制。 一、全国卷作文题有四套: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1: 材料:一位老妈妈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染布店老板,一个嫁给雨衣店老板,老妈妈整天担心,下雨天染布店那边的生意会不好,晴天的时候雨具店那边的生意又不好,每天都这样担心,后来有个人跟他说,你真幸福啊,无论是下雨天还是晴天都会有生意,那个老妈妈乐得不得了。 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2:(河北省,山东省等) 阅读下面四句话: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谚语) 要仔细听取别人提出的缺点,不要随便指责向你提出意见的人。(达芬奇) 相信任何人与不相信任何人,一样是错误的。 四句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还是相信自己吧。请你以“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文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3:(上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4: 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这种思路想下去了: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很多母鸡。最后农妇大叫一声:“天哪!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痛苦下去。 失去一个鸡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的确有点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孩子生病了,焦急的母亲一边守着病儿,一边又焦急地想着孩子的学习肯定耽误了,误了学习肯定影响升学,影响了升学肯定影响就业。如此这般这位母亲会被痛苦煎熬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放大了痛苦有可能将这个家击倒。上班路上,因车子晚点,有可能要迟到,这也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有人却不这样认为:迟到了肯定要招致领导的批评,同时还会影响奖金,从而影响年终考核,还会影响晋升,还会……总之还可引申出无数的“还会”。如此,再坚强的心也会被击垮。 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我们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种错误———放大痛苦。我们难免失误,但如果我们只着眼眼前的错误,就事论事,不泛化,不扩大,不追究以前,也不浮想未来,这样痛苦就被包裹了,就局限了,痛苦就小多了,人生也就轻松多了。 请以“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上海卷高考作文题:(70分) 以“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1000字左右,不要写成诗歌。 三、北京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包容,800字左右,文体不限。 北京高职单独招生作文 “时尚”是社会在一定时间段流行的习俗和风气,有人也称之为“时髦”或“新潮”。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竞相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并享受“时尚”,但是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赞赏艳羡者有之;指责排斥者有之。请以《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四、广东卷: 古时东瓯人(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了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了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五、辽宁高考作文题: “平凡与自豪”,文体不限。 六、湖南: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69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观念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角度自拟,不少于800字。 七、福建: 以名人曹操、苏轼、薛宝钗,霍金,宋江,鲁迅,孔子,曾国藩,冬妮娅 ,桑地亚哥为内容。题材不限 八、重庆高考作文题: 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8000米时我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登,别人很为他惋惜,说如果还坚持一会,胜利就属于他了,他却说:我知道8000是我的生命极限。 请以“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期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九、湖北高考语文作文:古人有面好镜,人的雀斑都照的出,另有大量昏镜,照人模糊的多,但买此镜的人很多,请以“买镜”为话题写篇作文 十、天津:“才与非才” 一个木匠在森林里看到一段树根,他认为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一个艺术家却认为它是一个在艺术方面的好材料。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文体不限。 十一、辽宁作文题:   有一记者问名人的妈妈,她是否对儿子感到自豪,妈妈答道:“我感到自豪,但我还有一个孩子正在地里挖土豆,我更为他感到自豪”,这样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自豪与平凡”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作文,体裁不限。 十二、浙江卷作文话题:人文精神与发展 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较低,要发展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发展精神文明,(一份调查表,略)。请根据以上调查材料,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十三、江苏话题: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 水的灵秀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常年保持一种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幻出不同的景色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作文。这个话题包含两个方面,你可以写其中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问20世纪著名的丹麦原子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尼尔斯•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尼尔斯•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考全国卷II作文题:位置与价值 以《位置与价值》为题,写一篇作文。 高考全国卷III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文,体裁不限 。 北京2005作文题目:说安 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以说安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逸等。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天津2005作文题目为“留给明天”,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八百字… 重庆卷作文题:筷子与自嘲(共两篇) 要求写两篇:1、以“筷子”为题,写一篇说明文;2、以“自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四川2005作文题目:忘记与铭记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文,体裁不限 。 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 ,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 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而尺子等工具都是进贡的木材,这样木柱就短了一块,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的局面。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广东2005作文题目:以纪念为题作文 江苏2005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 话题作文: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篇800字以内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文体不限。 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话题作文: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 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自拟题材诗歌除外。 辽宁卷作文题:今年花盛去年红 以今年花盛去年红作文。 湖南卷作文题:跑的体验 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看图作文) 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900字以上。 湖北地区高考作文题:根据王国维的一段话写作文 湖北地区高考作文题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根据以上文字作文,题目自拟,800字以内。体裁不限。 海南:话题作文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题目自拟,自由发挥,体裁不限。 有一次,人们问20世纪著名的丹麦原子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尼尔斯•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尼尔斯•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江西:写一篇关于以“脸”为话题的文章 江西卷卷作文题为:“脸”。要求:写一篇关于以“脸”为话题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1、全国卷Ⅰ高考作文(河北、河南、山西、海南) 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 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之7%,2003年已经有3%。全面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2、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黑龙江、吉林、广西)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3、全国卷Ⅲ高考作文(贵州等省) 给材料作文:阅读材料,以“书”为主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4、北京卷高考作文许多城市都与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5、上海卷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6、天津卷高考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7、广东卷高考作文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题,写800字。 8、福建卷高考作文创新思维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②戈多来了③留下一点空白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9、重庆卷高考作文小作文: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0、山东卷高考作文材料:一个寓言,星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珠宝、钻石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想登上月球和星星,然而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球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有山有土是凹凸不平的。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11、湖北卷高考作文在汉语中“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产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它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想起来思考。要求:自订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12、浙江卷高考作文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13、安徽卷高考作文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14、湖南卷高考作文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15、江苏卷高考作文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16、江西卷高考作文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800字。 17、四川卷高考作文作文题目: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辽宁卷高考作文以《肩膀》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I'm sorry,我只是个初中生。

话题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先分析好题目,看看这个话题能引申出什么含义,一般是越有道理的写出来越容易得高分,总之话题作文不是很死板,主要靠你自己发挥呀

高中语文阅读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随便一个教育网上都有很多比如阳光教育 可以去试试 高考题也有 有分给我吧

一、 总结概括类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他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 文中写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或画面)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角度、阶段来写的,怎样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等。 为什么……?请分条概括(或说明) 概括文章的主旨【具体步骤】1、 首先根据题干明确答题区间,是全篇,还是某几个段落(某层),还是某段。2、 对答题区域进行简明的分层,分层不可过粗,也不可太细,具体依据应该以分值多少来判断,当然主要的判断依据还应该是文章或文段的内容层次。3、 回头继续审读题干,找出题目要求的关键词、重点词。4、 根据题干中的这些重点词语的提示,到答题区域找相关的关键词——问什么,找什么词语。(关键词、重点词语一般是:显示文章或段落脉络层次的词,关联词,多次重复出现的词,对象或者主体的词,表示特点的词语等)5、 依据题干要求摘取、概括或组合,形成答案并代入检验。二、表达技巧类:【知识储备】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另外特别注意白描这种手法;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联想、想象、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以及人称的变化等。3、修辞技巧:高中阶段主要掌握以下几种种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4.布局谋篇的技巧:如抑扬结合、线索设置、过渡、承上启下、前呼后应、伏笔、层递等。 5、材料安排,主要有:主次、详略、繁简等,术语有详略得当、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常见命题形式】……的作用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请分析……的表达效果。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题方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他的常规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是抽象事务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思想感情等。比喻的作用: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于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三、分析结构类【考察方式】1、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2、文章是怎样构思的?或文章是怎样逐层说开去的?或内容是怎样逐层深入的?●开头 点题(点话题,点主题) 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点明线索 营造(渲染)气氛(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段末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照应前文,为下文作铺垫★解答这类题要对原文进行分层,归纳层意;要答出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层次大意。

2010年: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抻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书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来源:ZCom]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作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概括。中国另一种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体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体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8.下面对中田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调生活艺术化。 B强调心中之山水。 C强调艺术模仿自然。 D强调主体之外的自然。析解:(1)答案为B,“心中之山水”,就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寄托自己情感的山水自然,眼前虽然也是一个客体实物,但往往已经构成了某种意境,如“苏州园林”。A项“生活”太泛,它还可以包括某些生活事件等;C项、D项,没有突出主观性,距离更远了。答题在概括前,应重视筛选,前面有“中国画里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结尾又讲到“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两句整合便可得出答案。(2)本大题属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俗称“小阅读”。本小题考点主要是“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下面对文章引甩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 B说明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C 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D说明园林与绘画的关 系,强调园林对绘画的仿效。析解: (1)答案为C,引用丰子恺的话是为了佐证“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这一观点用的,因此根据文理容易得出答案。A项偏离题旨,引用的作用不可能讨论“哭泣和悲哀”的关系问题;B项不合文理,本段讨论的是艺术对自然的影响;C项偏离了对本段中心的把握。本题解答时,要把握主旨、关注文理:①本文前面论述生活对艺术的影响,此段论述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②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 (2)本小题考点主要为“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表面上考句子理解,实质上考结构把握和中心概括。联系上下文,解释是“卧游”的内涵。(3分)析解:(1)参考答案:中国文人通过山水艺术达到身处卧室而畅游大千世界的境界。“卧游”这一术语,文中出现在解释王维诗句之后,几乎就是王维诗句“枕上见千里”的同义语,题目也没有要求一定要用自己的话解释,因此,大体可以用解释王维诗句的话来答题,稍加改造,语言通达即可。(2)本小题考点为“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3分) 本人答案:中国文人如何表现自然?析解:(1)参考答案:中国文人用什么方式亲近自然(或“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此题把握两点可能很重要:①把握全文主旨:论述中国文人(艺术)和山水、鸟兽、花木、虫鱼等自然景物的关系;②须用设问的形式。须特别注意的细节是,必须说“自然”,不能说“山水”,因为第二段已经扩展到其他“主体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2)本小题考点主要是“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兼及“语言表达运用”。总评:综观全题,选文精当,设题巧妙,不失为难得的好题。稍嫌不足的是,设题效度欠佳,《考试说明》“小阅读”有10个考点,本大题最多涉及到其中的4个,评价、判断、发掘、探讨、探究等高层能力点均无明显涉及。

古代诗歌鉴赏五种问答模式(人教版高三语文教学资源)古代诗歌鉴赏五种问答模式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具体规定是这样的: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整体上看,高考各省市的诗歌鉴赏题基本上囊括了各个考点的考查,就题目而言,虽然有的侧重某一方面,有的是综合考查,但大体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炼字炼词型命题形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是请简要分析)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好处。第三步也可放在第二步前。答题示例: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全国卷Ⅱ)新晴野望王 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 ①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 (第一步:指出是哪一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第二步,指出使用该字的好处),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邻邻,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例2 (2007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 [明]高 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①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题目已将字词点出,所以第一步可省略,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第二步指出使用该词后的景象);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第三步指出使用该词的好处)。第二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解题指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例1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表达技巧型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二步: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步:运用该手法的好处。例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湖北卷)华清宫 吴 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 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答: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步:指出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第二步: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三步: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此(第二步: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第三步: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例2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广东省江门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调研测试) 插秧歌杨万里田

杂技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高中语文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湖南试题:心中有话向党说)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尝试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2 0 0 3: 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2004年高考作文题: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除全国统一命制的以外,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重庆等11个省、市单独命制。 一、全国卷作文题有四套: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1: 材料:一位老妈妈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染布店老板,一个嫁给雨衣店老板,老妈妈整天担心,下雨天染布店那边的生意会不好,晴天的时候雨具店那边的生意又不好,每天都这样担心,后来有个人跟他说,你真幸福啊,无论是下雨天还是晴天都会有生意,那个老妈妈乐得不得了。 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2:(河北省,山东省等) 阅读下面四句话: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谚语) 要仔细听取别人提出的缺点,不要随便指责向你提出意见的人。(达芬奇) 相信任何人与不相信任何人,一样是错误的。 四句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还是相信自己吧。请你以“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文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3:(上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全国高考语文作文4: 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这种思路想下去了: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很多母鸡。最后农妇大叫一声:“天哪!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痛苦下去。 失去一个鸡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的确有点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孩子生病了,焦急的母亲一边守着病儿,一边又焦急地想着孩子的学习肯定耽误了,误了学习肯定影响升学,影响了升学肯定影响就业。如此这般这位母亲会被痛苦煎熬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放大了痛苦有可能将这个家击倒。上班路上,因车子晚点,有可能要迟到,这也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有人却不这样认为:迟到了肯定要招致领导的批评,同时还会影响奖金,从而影响年终考核,还会影响晋升,还会……总之还可引申出无数的“还会”。如此,再坚强的心也会被击垮。 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我们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种错误———放大痛苦。我们难免失误,但如果我们只着眼眼前的错误,就事论事,不泛化,不扩大,不追究以前,也不浮想未来,这样痛苦就被包裹了,就局限了,痛苦就小多了,人生也就轻松多了。 请以“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上海卷高考作文题:(70分) 以“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1000字左右,不要写成诗歌。 三、北京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包容,800字左右,文体不限。 北京高职单独招生作文 “时尚”是社会在一定时间段流行的习俗和风气,有人也称之为“时髦”或“新潮”。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竞相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并享受“时尚”,但是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赞赏艳羡者有之;指责排斥者有之。请以《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四、广东卷: 古时东瓯人(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了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了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五、辽宁高考作文题: “平凡与自豪”,文体不限。 六、湖南: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69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观念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角度自拟,不少于800字。 七、福建: 以名人曹操、苏轼、薛宝钗,霍金,宋江,鲁迅,孔子,曾国藩,冬妮娅 ,桑地亚哥为内容。题材不限 八、重庆高考作文题: 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8000米时我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登,别人很为他惋惜,说如果还坚持一会,胜利就属于他了,他却说:我知道8000是我的生命极限。 请以“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期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九、湖北高考语文作文:古人有面好镜,人的雀斑都照的出,另有大量昏镜,照人模糊的多,但买此镜的人很多,请以“买镜”为话题写篇作文 十、天津:“才与非才” 一个木匠在森林里看到一段树根,他认为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一个艺术家却认为它是一个在艺术方面的好材料。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文体不限。 十一、辽宁作文题:   有一记者问名人的妈妈,她是否对儿子感到自豪,妈妈答道:“我感到自豪,但我还有一个孩子正在地里挖土豆,我更为他感到自豪”,这样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自豪与平凡”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作文,体裁不限。 十二、浙江卷作文话题:人文精神与发展 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较低,要发展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发展精神文明,(一份调查表,略)。请根据以上调查材料,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十三、江苏话题: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 水的灵秀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常年保持一种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幻出不同的景色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作文。这个话题包含两个方面,你可以写其中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问20世纪著名的丹麦原子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尼尔斯•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尼尔斯•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考全国卷II作文题:位置与价值 以《位置与价值》为题,写一篇作文。 高考全国卷III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文,体裁不限 。 北京2005作文题目:说安 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以说安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逸等。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天津2005作文题目为“留给明天”,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八百字… 重庆卷作文题:筷子与自嘲(共两篇) 要求写两篇:1、以“筷子”为题,写一篇说明文;2、以“自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四川2005作文题目:忘记与铭记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作文,体裁不限 。 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 ,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 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而尺子等工具都是进贡的木材,这样木柱就短了一块,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的局面。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广东2005作文题目:以纪念为题作文 江苏2005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 话题作文: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篇800字以内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文体不限。 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话题作文: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 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自拟题材诗歌除外。 辽宁卷作文题:今年花盛去年红 以今年花盛去年红作文。 湖南卷作文题:跑的体验 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叙述文。 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看图作文) 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900字以上。 湖北地区高考作文题:根据王国维的一段话写作文 湖北地区高考作文题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根据以上文字作文,题目自拟,800字以内。体裁不限。 海南:话题作文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题目自拟,自由发挥,体裁不限。 有一次,人们问20世纪著名的丹麦原子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尼尔斯•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尼尔斯•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江西:写一篇关于以“脸”为话题的文章 江西卷卷作文题为:“脸”。要求:写一篇关于以“脸”为话题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1、全国卷Ⅰ高考作文(河北、河南、山西、海南) 目前中国的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 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之7%,2003年已经有3%。全面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2、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黑龙江、吉林、广西)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3、全国卷Ⅲ高考作文(贵州等省) 给材料作文:阅读材料,以“书”为主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4、北京卷高考作文许多城市都与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5、上海卷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6、天津卷高考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7、广东卷高考作文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题,写800字。 8、福建卷高考作文创新思维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②戈多来了③留下一点空白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9、重庆卷高考作文小作文: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0、山东卷高考作文材料:一个寓言,星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珠宝、钻石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想登上月球和星星,然而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球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有山有土是凹凸不平的。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11、湖北卷高考作文在汉语中“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产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它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想起来思考。要求:自订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12、浙江卷高考作文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13、安徽卷高考作文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14、湖南卷高考作文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15、江苏卷高考作文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16、江西卷高考作文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800字。 17、四川卷高考作文作文题目: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辽宁卷高考作文以《肩膀》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汉语言论文是吧我帮你想题目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