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肿瘤免疫治疗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的

发布时间:2024-07-08 12:23:00

肿瘤免疫治疗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病情分析: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治疗,介入栓塞治疗,化疗药物治疗,放射线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其中手术切除治疗仍然是肿瘤治疗中的基本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之上,和进行适当的化疗,如出现颅内或局部的转移病灶和应用放疗治疗,部分肿瘤基因型明确,对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可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如患者已经进展到肿瘤中末期,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则应考虑进行姑息治疗,姑息治疗,主要为患者止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的生存痛苦。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则有二: 一是免疫反应调节(免疫激动、免疫刺激和免疫修饰等)。 二是直接使用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至于免疫治疗范畴外的生物治疗,如内分泌(激素)治疗、凋亡诱导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其理论基础是该类生物药物能够通过受体、配体、信号传导分子等发挥作用,对细胞的生长、分化、激活、凋亡、耐药、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或产生间接的生物学效应,减缓、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的

现在有化疗,手术,生物免疫细胞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而且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我们在撰写医学论文的时候,尤其是初次撰写时,为了归纳总结出我们临床科研的成果,探讨个人的诊疗体会,甚至提出新的想法及问题的,我们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拟定论文的题目?下面学术堂来为你详细解答:  1、选题的方向要有创新性,突出重点  选题之前,一定要了解本项研究的现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动态,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和设想,无论是前瞻性研究还是回顾性总结都需要了解研究的现状,以此为出发点做科研、选题较容易找到选题的切入点,产生创新性。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容易产生创新点的几个选题方向:从国家在医疗行业的方针政策、法规选题;从学术信息中选题,拾遗补缺;从医疗新业务、新技术寻找选题;从临床工作遇到的罕见病和疑难病例,危重病人的诊治经验选题;从专业学科与边缘学科交叉发展中选题;在自己学科发展新领域,读国内外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受到的启发,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移植研究中选题;在临床工作细节中寻找选题;从临床操作规范性的建立和统一中选题。  2、拟题应突显论文的宗旨,体裁明确  首先,拟题之前必须明确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是介绍推广一项新技术研究及成果,一项前瞻性的探讨研究,一篇经验性总结,一项临床报道与体会,还是归纳性的综述。我们应当从标题上就反映出文章的体裁,研究的方向,让读者看完标题,就可知道论文的宗旨,大致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如标题“抗癌药新进展”一看就知文章是一篇综述,作者的意图是介绍国内外研究抗癌药物的新方法、新成果,以便推广应用。  广大的临床、药理、药学工作者以及肿瘤患者,一看标题,阅读全文的兴趣豁然而生。如将标题改为“几种抗癌药物介绍”,宗旨不清、意图隐涩,大家会认为是一则商业广告,读者或审稿人单看题目都不知道介绍的重点是什么。  3、定题体现科技论文三要素,内容详实  定题前我们要明确题目中包含的三要素“研究对象(患者人群、病症类型、技术方法等)、处理因素(用药治疗、诊治方案、新技术、新方法等)、观察指标(实验效应判定途径)”。一个好的标题也必须反映这三个要素,才会对全文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编辑、审稿人、读者初看标题就可以基本上了解文章要讲什么,研究内容是什么,判定文章的独特可取之处。  如标题“核黄素对冠心病血小板聚集和心功能的影响”,其中三要素一目了然,研究对象(冠心病)采取的处理因素(应用核黄素)比较新颖独特,且通过检测血小板聚集和心功能等核心指标来判定实验效应的优劣,三要素齐全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定题就比较成功。如标题改为“横黄素在冠心病中应用”,即使有研究对象和处理因素,但缺少观察指标因素,就显得吞吐不全、科学性不足。尽管此文是一篇好文章,但读者看了标题以后,感觉无多大意义,会一看了之。  4、抓住编辑、审稿人眼球,突出新颖性  这就要求我们作者在定题提炼三要素的时候,尽量突出重点用药,特色用药,特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主要或创新技术方法,代表性的观察指标,观察方法等具体学术名词,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通过标题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新颖性及创先点在哪里。另外,定题题目不宜过长,20字左右(外文10个实词以内),过长的学术名词可以用简称代替。  5、把握几个定题原则  先进性原则:可以从空白性研究,发展性研究,验证性研究(国外),实用性研究等为切入点;可行性原则:可以从研究者个人知识水平,研究的客观条件,可采取的研究方法、手段,经费,设备,时间,对象,伦理问题等把握定题的可行性如何;实用性原则:最好应以“减轻病患痛苦,促进健康生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近期与远期,基础与应用关系为出发点判定研究的实用性如何;科学性原则:研究内容理论依据一定要科学合理,实验依据一定要客观。

您好,请不要相信所谓的食疗,是无依据的,而且绝大部分是骗人的。肿瘤的免疫治疗我不清楚您所说的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是就临床医学的角度上来说可以是CIK疗法或者DC-CIK疗法。是通过体外培养NK细胞并回输体内进行治疗的。其次是骨髓干细胞移植,是通过高强度化疗之后抽取外周血并体外培养之后回输体内达到重建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治疗在国内现在获批的适应症不是很多,具体要看你家人得的什么癌。也不是一定要免疫治疗的,有些分子靶向药物、手术、化疗之类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CTLA-4),有小分子抑制剂,有免疫系统调节剂日达仙(胸腺法新),但是一般现在整体方案之外会再用联合治疗方案加上日达仙提升免疫力,可以帮助患者延缓复发,延长生存。

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1肿瘤免疫治疗近来备受关注,是肿瘤治疗领域的焦点。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的好消息不断,目前已在一些肿瘤类型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并已有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获得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临床应用。肿瘤免疫治疗由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创新性,在201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2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场革新。

你好,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治疗性抗体、部分有癌症疫苗还有细胞治疗和小分子肿瘤抑制剂等都是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重新启动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身体的正常抗肿瘤免疫反应的。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出现了膀胱癌这种疾病的话,是可以通过免疫疗法进行治疗的,免疫疗法这种治疗方式有安全性和针对性,而且是对患者全身性治疗,建议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遵医嘱治疗。

病情分析: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治疗,介入栓塞治疗,化疗药物治疗,放射线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其中手术切除治疗仍然是肿瘤治疗中的基本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之上,和进行适当的化疗,如出现颅内或局部的转移病灶和应用放疗治疗,部分肿瘤基因型明确,对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可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如患者已经进展到肿瘤中末期,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则应考虑进行姑息治疗,姑息治疗,主要为患者止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的生存痛苦。

肿瘤免疫治疗论文选题题目有哪些

肿瘤免疫疗法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具前景研究方向之一,初步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治疗有效率非常高。根据不同机理疗法应用的时间先后排序,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免疫检验点单抗、过继细胞回输、单克隆T细胞受体疗法、CD47单抗等、肿瘤疫苗等。

细胞免疫治疗,它是针对如何预防恶性肿瘤的复发而来,其最主要的原理就是把患者的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属于免疫细胞的一种)在体外分离出来,经过特异性抗原作用及实验室培养,使其具备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能力,同时在体外将这种细胞扩增到一定数量后再回输到体内,杀灭那些肉眼看不见得肿瘤细胞,从而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延缓患者的生存时间。

楼主大大要符合自己的内容啊

你好,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治疗性抗体、部分有癌症疫苗还有细胞治疗和小分子肿瘤抑制剂等都是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重新启动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身体的正常抗肿瘤免疫反应的。

脑肿瘤的免疫治疗

四 过继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治疗 (adoptive immunotherapy)是将自体或异体的免疫效应细胞分离后于体外经扩增、修饰等处理后回输或转输给肿瘤患者,使其在体内发挥效应以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的一种疗法。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细胞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LAK)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 )等。免疫过继治疗的关键是需要在体外获取足量杀伤效力强的免疫活性细胞,治疗效果还与体内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反应性、免疫细胞在肿瘤局部的聚集和存活时间以及宿主的肿瘤负荷等多种因素有关。
  1980年Rosenberg等首先发现LAK细胞能够杀伤NK细胞抵抗的多种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由于LAK细胞在体外激活和在体内的杀伤活性常需IL-2的参与,故也称LAK/IL-2疗法。自Jacobs等采用LAK细胞和IL-2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Ⅰ期临床实验以来,原发性脑肿瘤的LAK细胞过激免疫治疗相继开展。尽管部分患者有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的好转,但总的来说,生存率提高不令人满意,且治疗副反应明显,如头痛、发热、颅内压增高等。其主要原因是:效应细胞数量不足,杀伤活性差,特异性不强;大剂量的IL-2应用可导致脑水肿等副反应。
  TIL是1986年从实体瘤组织中分离到的,在体外经 IL- 2激活后可大量扩增 ,并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杀伤活性。相对于LAK细胞,T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强,持续时间长,并且具有一定肿瘤特异性。许多研究均已表明,CTL在体内外对脑肿瘤的杀伤效果均优于LAK细胞。但从脑肿瘤组织中分离和制备TIL存在一定困难,IL-2的副反应仍未解决,这些使TIL应用于脑肿瘤的临床治疗受到了限制。为了提高TIL的肿瘤靶向性,有人设想将抗肿瘤单链抗体基因转染入TIL中,以利于TIL与肿瘤细胞特异结合发挥杀伤作用,但关键在于能否将其特异性抗体恰当地表达于TIL表面并保持其活性。
  另一项特异性的免疫过继疗法是局部给予自体肿瘤细胞致敏的T细胞,方法是先采用自体肿瘤疫苗免疫机体,再将特异性的T细胞分离出来并在体外进行扩增或肿瘤抗原致敏。一项研究发现,先用RT-2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大鼠后提取淋巴细胞,在体外由RT-2细胞致敏后回输延长了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同法在9L胶质瘤大鼠模型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已有报告将起用于恶性胶质瘤和复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但病例数很少,安全性和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 细胞因子治疗
  细胞因子治疗是非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方法,通过全身或局部给予细胞因子以发挥其直接抗肿瘤作用或抗肿瘤免疫调节。用于脑肿瘤免疫治疗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类、白细胞介素类和肿瘤坏死因子类等。
  干扰素(Interfen,IFN)最初是作为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物为人们所了解的,它在肿瘤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有:增强肿瘤细胞表面MHC和TAA的表达;提高 NK的活性和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直接的抗细胞增殖作用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等。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IFN-a 、IFN-β 和IFN-g三类干扰素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鉴于IFN-a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临床前期研究中表现出的低毒性作用和有效性,IFN-a很快被投入脑肿瘤治疗研究。但单纯应用IFN-a于脑肿瘤并未取得明确的治疗效果。Merchant等将IFN-a与IL-2联合用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辅助治疗,IL-2或IL-2和IFN-a通过植入的储药囊给药至术后瘤腔,所有患者都出现了剂量依赖的疲乏、嗜睡,治疗期间,给予IL-2和IFN-a同时给药的4例患者未发现瘤体增大,而单独使用IL-2的5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肿瘤增大,显示IFN-a与IL-2联合具有一定效果。在另一项研究中,IFN-a与外照射联合治疗19例未手术的胶质瘤患者,IFN-a通过皮下给药达到稳定血药浓度,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为7.5月,结果表明180 cGy/d的放射剂量下给予IFN-a是安全的。IFN-a与化疗药物NU对肾癌、恶性黑色素瘤有协同作用,Buckner等研究了IFN-a对化疗药物NU治疗脑肿瘤的协同作用,35例复发胶质瘤患者肌肉注射IFN-a与联合静脉应用NU,依据影像学和临床表现评估,10例患者缓解明显,13例患者病情稳定超过6月。上述结果与单用NU比较并无显著差异,故目前尚不能肯定IFN-a对NU治疗脑肿瘤具有协同作用。
临床前期研究表明IFN-b具有比IFN-a和 IFN-g更强的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Yung等对一组65例复发胶质瘤病例分别给予90~540 x106 IU不同剂量的IFN-b治疗,副反应主要有寒战、发热、头痛等。治疗后瘤体缩小者15例,稳定者18例,二者共33例,占病例总数51%,其中29例患者的治疗剂量介于90~ 360 x106 IU,作者认为IFN-b治疗脑肿瘤的及最大耐受剂量为180~ 360 x106 IU,更高的剂量对于抗肿瘤效应可能是非必需的。此项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相类似,基本代表了IFN-b治疗胶质瘤的大致疗效。有研究提示IFN-b与放射治疗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在一项治疗研究中,32例脑干胶质瘤患儿每天接受2次100 cGy剂量放疗,每周5个治疗日直至总量达7200 cGy,与此同时静脉注射IFN-b,每周3次共12周。尽管有11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疗效应,但14m后仅1名儿童存活,与单纯放疗组无显著差异,这至少表明该剂量方案对于儿童脑干胶质瘤是无效的。
由于IFN-g可促进肿瘤细胞表达MHC-Ⅰ、Ⅱ两类抗原,理论上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在一些临床前期研究和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一项随机对照实验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手术和放射治疗,实验组则分别在放疗前后4周和9周内接受重组IFN-g治疗。IFN-g通过埋植的LeRoy囊给药至瘤腔IFN-g内,每周3次,单次剂量由5 mg 递增至50 mg。所有患者对此剂量均耐受,没有出现全身和神经毒性反应,仅体温在每次给药后轻微增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55w和54w。尽管结果未能肯定IFN-g的治疗效果,但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为下一步加大IFN-g的治疗剂量提供了依据。
  IL-2在临床脑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需达到较高的剂量,这将会引起剂量相关的脑水肿等严重副反应,极大限制了其单纯应用。少数研究报道了TNF-a对部分胶质瘤患者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病例数量有限,TNF-a对于脑肿瘤的治疗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看到,目前细胞因子在脑肿瘤治疗应用中作用有限,单一的细胞因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常因高剂量治疗而出现毒副作用。此方面的研究热点是对现有细胞因子临床应用方案进行改进,以及新型细胞因子结构的改良。近年来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双功能的融合蛋白分子,包括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细胞因子与抗原融合蛋白、细胞因子与抗体融合蛋白、细胞因子与毒素融合蛋白等,这将提高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和协同作用,并降低其毒性,更适于临床治疗。
  六 免疫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领域最引人瞩目的研究内容。自从1992年 NIH批准第一个HSV- tk/ GCV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方案,掀起了肿瘤基因治疗的热潮。据统计 ,截止19年底 ,世界上已有232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获批准进行,其中105项为肿瘤基因治疗 ,而脑肿瘤基因治疗又是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热点 ,占 15项,13项针对恶性脑胶质瘤 ,另两项则分别针对脑膜肉瘤和颅内转移癌。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常涉及多种基因改变,且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基因治疗是免疫与基因治疗相互结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扩展的免疫治疗的范畴,因涉及了较多基因治疗的技术,在此不详细介绍。
  现代肿瘤免疫学理论提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良好前景,脑肿瘤的免疫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人们对免疫理解的进一步加深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脑肿瘤免疫治疗将不断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