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大全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18 14:17:33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大全初中

一、深钻学科特点,巩固专业技能综合学科是小学教师队伍中最具专业性的一支队伍:课程多样化,知识类型丰富,涉猎的知识面广,学生的年龄段分散……面对重重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学科的教师要深度把握自己学科的知识特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应对学生的质疑时游刃有余。那么,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提高计划。既要把握好知识,又要练习好技能。例如:美术学科的构图、绘画、手工等;体育学科的走跑跳、徒手操和各种球类的运动等;音乐学科的声乐、琴法、舞蹈等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提高,让音乐教师范唱美、舞姿美、范奏美;让美术教师构思美、制作美、绘画美。让体育教师示范美、动作美、姿态美……不管是什么学科我们都必须熟练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二、苦练多元基功,提高专业技能1、自我加压,苦练教学基本功。教师要自我盘点,自我加压,苦练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为自己的教学魅力增幅。多向有经验教师看起,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2、立足课堂,勤练学科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包括文化底蕴、学科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上课说课、观议课的能力等等。把课堂当做锻炼提高自己的“练兵场”,努力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育教学技能何愁不能快速提高。3、广泛涉猎,丰富多元基本功。有效选择和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发展自己。我们要善于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广。三、不断反思交流,提升专业技能遵循 “反思—学习—调整—反思” 的规律,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理性地化解矛盾,提高个人修养。1、在合作交流中反思。积极参与到教研组听、评、议研讨活动中,使自己在与同事的合作交流中不断自省,感悟,升华。我们应该向名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看齐,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时刻向他们请教交流,互换想法,学中提,提中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2、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养成“爱反思”、“多交流”、“勤动笔”的习惯,并善于挖掘其中蕴藏的教育契机,写成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3、在师生互动中反思。教育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倾听建议,并及时反思改进。

对于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已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确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和任用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和形成教师专业规范等。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而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的结果。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但是当前,尽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医生、律师、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员相比,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相对不足,并且相应其社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作为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愈来愈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

回答 一、提高政治素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履行好这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首先政治素质要过硬,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相比较,教师职业道德在内容上更加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因此,青年教师在入岗前,首要任务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项神圣的职业,献身教育事业是一种崇高的选择。 二、加强职业认识。教育事业对教师的人格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有爱岗敬业,忠诚教育的奉献精神;要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美好品德;要有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教风;要有尊重规律,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的精神和有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出发的意识等等。因此,要充分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并转化到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本职工作上,使之为其拼搏、奋斗。 三、注重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青年教师步入教学岗位,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当前各地有许多青年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严格的教育教学训练,对教育规律、教学方法等缺少了解,在很多地方找不到方向,摸不着方法,岗前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给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如何以身立教,做到为人师表;如何为人处事,做到育人育已等等,既给他们指出个人成长的途径,也让他们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 更多1条 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初中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适宜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一、抓学习,促进教师对专业成长紧迫性的认识“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强弱,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幼教前沿理论,幼教新观念,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名园所,学习交流,请专家来园讲座、指导教学等,教师们统一思想,明确了认识,但要真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制定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才可促进教师专业化大的发展。二、抓培训,促进教师幼教基本功全面提高加强规划,有效落实。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学期培训一项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但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培训任务愈加重要,依据幼儿园目前教师队伍现状,我们立足实际,成立了园内的“理论中心组”,重点就教师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结对帮扶等方面开展工作,制定了中、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短期培训计划,就教师目前的专业水平,采取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分步实施,有效推进。新教师培训。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不管在师德修养还是在教育教学中,都要经历成长羽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的培养方式帮助其递进成长。要开展幼儿教师的四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的培训辅导,帮助教师从思想到理念上的转变;学习幼教法规和幼教基本理论,鼓励新教师自学幼教专业知识;带领新教师深入班级跟孩子在一起生活、游戏一个周,让她们初步了解幼儿的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联系幼教理论分析幼儿教育的特点,让她们明晰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区别,促进其尽快转变角色;开展基本功展示活动,请园里的特长教师展示幼教基本功,让新考入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促使新考入教师认识到幼教基本功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了解了新考入教师在专业基本功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计划;带领新教师听园里骨干教师讲课,听新教师试讲课,由骨干教师帮助、指导、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让她们逐步掌握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组织方法。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我园教师在幼教专业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把教师按照技能强弱分成小组,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采取每学期定培训重点任务,抓关键环节。如,定"弹唱"为培训重点,先让每位教师进行弹唱,然后根据弹唱的水平,再确定培训策略,最后由培训教师按计划分步实施,做好阶段检查,动态调整培训方法,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检查培训效果,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培训重点,直至每位教师的弹唱在原有水平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对弹唱基础太差的教师,安排专业教师长期跟踪,个别指导,不急不躁,让不会弹唱的教师在一对一的帮助中增添信心,在专业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提高水平。对每一项基本功的培训都制定相应的措施,每学期各有侧重点,以点带面的促进其它各项基本功都有所发展。三、抓教研,促进教师保教能力全面提高团队运作,能充分激发各组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潜能,取长补短,有效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因此,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园本教研,做实实在在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教研,以我园实际为本位,以教师自己或他人的行动为基础,由园内骨干教师作引领,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反思意识,提高教研能力,认识教研活动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开展教研反思活动。另外还可以组织园里骨干教师交流个人专业成长历程,通过分享,使教师产生共鸣和感悟,从而对个人的成长带来促进与帮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合适的平台和载体,打造了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过硬专业素养的幼教教研团队。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对一些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要通过“一课多讲”、”教研组推优”、”教学比武”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们在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反思总结--发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将活动演绎成了一个师幼共同成长的故事。综上所述,有效学习、培训,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需要青年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改革活动中,通过学习、研讨、比较、发现、反思促进青年教师快速的自我成长!

题目自拟是教师内在需求 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师要想站稳讲台,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必须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培训等活动,以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水平,拥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才能乘上课程改革之舟,在现代教育的舞台上尽情挥洒。 是学生发展需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或心理发生变化,教师应时刻有察觉,并倾入关注,这需要教师集爱心、学识、智慧等于一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接触到了多门综合性课程,涉猎多门学科知识,这又要求教师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比课程内容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有综合性的能力素养,有协调联系相关知识的能力,于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二、课题的涵义本课题中“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发展,这一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需要不断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本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是指学校通过实施“成长工程”、教师的“学习反思”、“校本培训”、建设“和谐校园”等手段,探索出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途径与方法,展现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反思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专业人才的发展过程。三、课题的理论依据国外教育机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与研究才能得以维持。1986年霍尔姆斯小组(The Holmes Group)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组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霍尔姆斯他们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一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地位,二要建立起与这一职业相应的衡量标准。追溯这些理论,可以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与进展情况,使本课题的研究少走弯路。我国“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强调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以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关注国内这些有针对性的理论,可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实验方向。四、课题研究的原则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体。实践性原则 通过教师教育技能提高、教学方式转变的演练过程来实施。互动性原则 通过教师交往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来实施。 发展性原则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学校、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面向全体教师,探索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让不同的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后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教师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进步的氛围,获得教学相长。通过本课题实验,教师的学习、实践与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迅速发展,并沿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道路,探索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适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新路。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取得有关的事实数据,找出教育现象与教育条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根据提纲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必要时,也可对计划作调整。调查法: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考察各种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开会调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填表调查等四种基本方法。经验总结法:研究者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教育经验进行理论提高和升华,使之变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的研究方法。案例法:研究者如实地报告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以此作为资料积累、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研究的依据既可是一个单独事件,也可是一系列相关的事件。七、课题实施的途径(一)“学习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学习反思”贯穿于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学校开展“三个一”活动,要求教师做到:每天看一小时书报;每周看一份教育杂志;每学期看一部教育专著。要求教师单周完成一份教育教学信息卡(1000字左右),双周写出教学随笔一篇,每学期写好两篇高质量的论文。学校鼓励每位教师记录日常教育现象、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共性的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等,利用双周刊《校园信息》交流与探讨。厚积薄发,教师在学习、实践与反思中积淀知识与技能,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以学习强教师内涵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拨出足够的经费用于教师培训与学习,利用各种方法引导教师学习,促进教师内涵发展。学校图书室每年添置一定量的教育教学类新书,为每个办公室订多份教育报刊(如《江苏教育》、《小学青年教师》等),为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江苏教育》,发动每一位教师至少订一份与自己所任教学科相关的教育杂志,每两周为教师推荐阅读集有最新教育动态与创新教育成功范例的《学习资料》一份,构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发展。学校坚持天天开放教师阅览室,建好开放式书架,每个办公室供应各类报刊杂志,教师随时都能学到新思想、新理念,把握课改脉搏,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建立中层书库,引导中层阅读管理类书籍,提高学校中层教育管理的能力,追求学校管理的实效与创新。以反思伴教师成长教育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着独特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①教育反思贵在教师“学会教学”“学会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②对不同层次教师定“反思要求”。对于新教师要求每节课后立即反思,坚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对于初级教师要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验的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对于中高级教师要以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为重点,从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反思意识,拥有反思习惯,本身就是对事业、对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感,它还有助于形成教师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等优良职业品质。(二)“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公路”。它强调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教育实践的参与者、改进者或合作改进者,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它让教师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创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学校为每位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为了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开展演讲比赛、写字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以此要求教师从练好基本功开始,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以教师的发展促学生的发展。举办各种赛课活动,以锻炼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开展“亮相课”、“提高课”、“展示课”、“四优课”、“精品课”等等比赛,为教师们提供了课堂教学展示、学习的机会,为教师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天地。学校还不断为教师提供学习、思考、展示的场所,每周六均组织30多名教师参加“相约星期六、学习大放松”活动,有精彩的课改理念交流,互动的案例评析,还有理想课堂“六个度,我设计”教学设计大比拼,让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在教师的头脑中生存。撰编教师个人撰文集是我校提高教师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又一项展示活动。40周岁以下教师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将自己所撰写的随笔、论文、案例等撰编成个人撰文集。如今,第二个周期已满,学校的中青年教师汇编并展示了个人撰文集第二集,从科研入手,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活动的同时,学校将尽最大努力满足教师的需求,充分挖掘广大教师的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学校发展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三)“和谐校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学校为教师提供各种资源上的支持;校长拥有乐于挑战、民主开放的个性品质, 良好的合作精神,带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教师能坦然面对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与同事、校外一切可以合作的人力,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通过专业对话和合作,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在合作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通过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大力宣传和开展“校园文化”的子课题研究,每学期均有“办公室文化”与“班级文化”的展示活动,在学校的双周刊中开辟“校园文化”的栏目,让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于,群策群力,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四)“成长工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抓手“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批好的教师。”我校的“成长工程”加快了教师的成长的步伐,使学校对教师的培养更有目的性与可操作性。“成长工程”三年为一期,40周岁以下教师每人一本《教师专业发展史册》,里面有三年的成长目标,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每学期的成长档案记载,包括撰写的论文、随笔、教学设计等,还要记录下每学期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和获得的荣誉。学校领导每学期对这些教师进行考评,还常常提醒他们经常去对照,去实现目标。与此同时,配合市教育局的“一三五工程”,结合本校的实际,学校对对未满三年的新教师每学期进行考评,安排学科、教科研或班主任方面等各类骨干教师做他们的师傅;给见习期教师指定提出明确要求,学期末请见习期教师进行工作述职,相关教师认真倾听后测评,学校领导小组根据测评情况评定考核等第。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伴随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走向教育成功的彼岸。八、课题研究的步骤【自己填,以下为参考】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5月)完成实验方案,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建立有关教师成长的档案材料等。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9年6月)实施实验方案,及时反馈与经验总结,推广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整理实验资料,分析各类数据,汇总实验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报请上级部门评估验收。九、研究成果的形式【自己填,以下为参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研究报告学校年刊《迎曦》和双周刊《校园信息》教师版《做成功的教师》与学生版《在体验活动中成长》系列丛书《教师专业发展史册》和“研海成长网”网页等十、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课题领导小组成员:【自己填】参与者:【自己填】课题责任分工:【自己填】总责任人:【自己填】课题管理:【自己填】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1论题要新颖2论题要窄,不能太广3论题要集中,围绕一个话题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电脑相关的行业人才也越来越稀缺,就业岗位逐年增多,人才供不应求。因此从事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想学的专业,就看个人的爱好和本身的素质来看,建设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新媒体UI设计,影视后期等等都是近两年发展很快的专业,就业前景不错。

教育学的学科思考— — 从西方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演变探讨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存在了。但是,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或社会问题而被人们探讨,有意识地研究,则要迟得多。因此,可以说,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教育宴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教育学科首先在西方形成,其历史过程可分为三大时期:一、前学科时期从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角度看,可把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作为前学科时期的起点,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诞生作为终点,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l6世纪末共20∞ 多年。这段时期又可分为“古希腊”和“中世纪”两大阶段。1.教育存在的台理性— — 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从古希腊哲人遗留下来的有关文献看,首先进入他们思考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诸如“教育是什么 这样与认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社会为什/厶要办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等直接面对教育实践的原则性问题。有关“教育必要性”,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功利或实用价值的回答;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与共同利益有关的非功利性价值的回答�6�8 �6�8 这些古希腊哲人对教育必要性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育价值和目的的探讨。它指向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个人的意义问题。它与哲人对自然的探讨有巨大差异。过去忽视了这一差异,但它却是“教育 这一人为事物特性充分、顽强而突出的表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教育括动的,所以研究教育,必然首先研究和论证自己需要的台理性。而后把教育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来设计 (从目的到内容、方法)。人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意识、价值判断的不同与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来,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性质上的非自然性,教育研究与自然研究在问题域上存在区别。2,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 研究方法。古希腊哲人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成为他们主要的认识方法,是这时期教育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一大特征。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这两者的台一使教育观与哲学观直接对应,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时期哲人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他们的哲学观在教育这一具体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一最初形成的研究方式,哲学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下来,成为教育研究中第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另外,以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为代表的另一种传统,即以如何培养雄辩家为核心问题的有关教育的系统探讨,他采用的立足于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辩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成为古代又一种研究传统.对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的教育研究产生持久的影响。犹如第一种传统在方法上有赣于哲学,并未形成特殊一样,第二种传统在方法上也未超出经验反思的范围,未形成教育研究的特殊,只是反思的内容是教育经验,在方法上更注意对与对象相关事物系统、全面的关注.因而显得缜密而有条理。3.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 研究结果。古希腊的教育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结果的存在形式看,都还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只是以一些观点、见解的方式存在,很难说是系统的理论,更未形成学科。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对教育的探讨不重要,古希腊时期教育研究的结果形成了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成。有关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的基本回答可概述如下:(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 — 从社会功利及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来论述其必要性。(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提出了教育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智与德等一系列范畴的肯定回答。(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什幺?— — 遗传、习惯与教育。(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规范与塑造作用。(5)人什么时期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 儿童时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探究的初始期对人类教育认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贡献,不在于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形成的基本问题域。4.中世纪的变化与意义。从中世纪一些教育文献中可看到,循着演绎的路线探讨教育问题时,神学家们不再以哲学.而是以神学为起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或者以上帝的名义来证明结论的正确。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这样一个中世纪神学家推崇的最高原则,也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中,神学统治是中世纪学术僵死、倒遇、贫乏的重要原因。它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演绎过程中大前提的决定性意义。神学至上的教育观区分了信仰与真理、道德与知识两对范畴,就此而言.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因为至着与至真尽管相关,但并不等同,区分有助于对它差异和各自特性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是,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家关注内心体验、反省、感悟等一系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领域的变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范例解剖人性.描写人皈依上帝所走过的长长的心路。中世纪的教育研究并非一片空白,也不都是倒退。当时已有人开始注意和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井把此作为研究、确定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线与哲学思辩路线的有意识区分,对信仰与知识的区分,都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都来形成一种普遍的研究因素和传统。因此,前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奠定的。中世纪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它是从古希腊原始哲学的辉煌通向近代科学诞生的桥梁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2013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将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有关师德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  2、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现状的调查思考  3、浅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对策  4、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5、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6、师德:教育者自主性的标尺一一谈中小学教师师德成长的路径  7、以德育引领幼儿园与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  8、新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紧迫性及其对策的研究  9、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10、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的学校因素及建议  11、基于职业幸福感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反思  12、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3、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14、试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与素质教育  15、铜仁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大全

对于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已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确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和任用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和形成教师专业规范等。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而从静态的角度来讲,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承认这一发展的结果。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但是当前,尽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医生、律师、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员相比,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相对不足,并且相应其社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作为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愈来愈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希望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 , 教师专业化毕竟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 , 而当前我们却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对于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 , 似乎很少有人进行过理性地审视。其实 , 当前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陷入了困境。我们只有采取直面这些困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 才能更好地寻求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方向。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要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 , 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 , 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但当前学者们对于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利伯曼指出了专业应当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 1) 范围明确 , 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 2) 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 3) 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 4) 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 5) 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 , 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 6) 非营利 , 以服务为动机 ;( 7) 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 8) 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霍勒指出专业的标准有六项 :( 1) 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 ;( 2) 系统的知识 ;( 3) 长时间的理论与实际训练 ;( 4) 高度的自主性 ;( 5) 团体的伦理规范 ;( 6) 经常性的在职教育。台湾学者马信行认为专业的五个层面是 :( 1) 运用专门知识 ;( 2) 提供专业服务 ;( 3) 具有专业自主 ;( 4) 接受专业教育 ;( 5) 信守专业道德。由此可以看出 , 虽然当前还没有被学者们一致认同的教师专业标准 , 但是上述学者的观点中却包含了教师专业的几个核心标准 :( 1) 专业服务 , 服务是一个职业的根本要求 , 尤其在西方更是把服务放到了专业标准的首要位置。( 2) 专业知能 , 这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训练 , 是任何一个职业想成为专业的基本条件。( 3) 专业自主 , 这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其核心是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 4) 专业制度 , 这是专业的外在保障制度。( 5) 专业伦理 , 这是专业的内在约束机制。二、教师专业化的困境在明确了教师专业的标准之后 , 我们就可以按此标准对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进行审视。然而 , 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 , 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面临很多困境。1、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服务是一个专业的根本要求 , 正如舒尔曼指出:“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专业工作者应是那些接受了教育并且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为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大众服务的人。”任何一个专业获得人们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质的服务。然而, 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中 , 很多人把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却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置于次要位置。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有学者认为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大多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目的( 如促进学生发展 , 提高教育质量等) ,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目的是为了教师个体人格的完善 , 为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笔者对这个观点不敢苟同。对于任何事物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以及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固定的 , 关键在于从什么立场来看。从表面看 ,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目的 , 而完善自身人格、实现自我价值则是内在目的 , 教师在其中实现了本体价值。而从实质来看 , 促进学生发展则应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目的 , 教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本体价值 , 而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则是外在目的。在当前这个时代 , 我国教师的服务意识还非常淡薄。教师缺乏服务意识体现在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缺乏教为学服务的意识、缺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等方面。与此同时 ,教师的奉献精神正在日益衰退 , 从一些人宣称“蜡烛精神”已经过时便可见一斑。“蜡烛精神”代表着奉献精神 , 在宣称“蜡烛精神”过时的背后其实质是否定奉献精神 , 认为在强调个体自我价值的时代奉献精神可以抛弃了。殊不知 , 在任何时代对任何职业来说 , 奉献精神都是一个必备的要素。2、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三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科学人文基础知识 , 第二个层面是学科知识 ,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知识。如果说教师对第一个层面的知识掌握尚可的话 , 那么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以及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教师专业化的严重障碍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 1) 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一个专业对其知识的要求一般是精深的、复杂的 , 甚至是带有垄断性的 , 具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 ,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按此标准 ,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显然算不上是精深的 , 更谈不上垄断性 , 而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如果说有差异的话 , 也只是存在程度和水平高低的差异 , 并不存在像医生或工程师那样对专业知识具有绝对垄断的地位。当然 , 现在很多教师都具备了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 , 他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说相当精深复杂 , 但问题是一旦他们成为中小学教师之后 , 就会发现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无用武之地 , 这就造成了“所学”和“所用”严重割裂的情况 ,这对于像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2) 教育学的科学性差阻碍了教师专业化如果说学科知识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是无法避免的 , 那么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阻碍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原因。教育学至今仍然是一门未成熟的学科 , 被戏称为拼凑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智慧的色拉”。作为教师 , 他不仅要知道“教什么”, 而且更要懂得“如何教”。正是在“如何教”这个问题上 , 教育学知识面对丰富的教育实践总是显得极为贫乏 , 对解决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总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当然 , 这么说并不是指责教师的无能 , 而是由教师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情境性、复杂性及创造性等特点决定的。对于生成性的教育情景 , 任何相对固定的技能技巧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 , 教师不可能像工程师那样依照设计蓝图按部就班地建造一座大楼 , 不可能像医生那样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手术 , 也不可能像律师那样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进行辩护或控诉 , 教师主体只能根据自己对教育的领悟、对以往教育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教育情景的理智性判断来创造性地运用。而且由于教育效果具有内隐性、滞后性、非实证性等特点 ,这就造成教师的育人不像医生治疗病人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假象 , 即教育内行和外行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似乎产生的教育效果差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专业化打了折扣。3、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专业自主是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而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但是在科层组织和专业组织这对矛盾面前 , 我们发现学校的科层权力明显压制了教师的专业权力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学校科层权力战胜教师专业权力的原因何在 ? 教师的权力是一种知识性权力 , 它以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为其权力基础。但由于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并不被承认为是成熟的科学知识 , 因此使得教师的专业权力只能是一种软权力 , 而学校科层管理人员的权力是一种行政性权力。因此学校科层权力就是一种强大的硬权力。学校科层权力压制教师专业权力带来的后果是 : 教师工作在一个官僚主义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抑的组织环境中 ; 教育改革总是自上而下绕过教师这个真正的主体 , 并因此在实践中屡屡流于形式、异化和夭折 ; 教育管理者总是不顾教师的强烈反对而实施那些符合现代性原则的外控式、效率至上的程序化机制来管理、考评教师 ; 科层制对教学过程的集权控制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技术化 , 越来越丧失创造性。由于科层组织与专业组织是一对经典矛盾 , 所以以上这些后果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 , 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在美国 , 有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教师联盟两大教师专业组织 , 承担着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等使命。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师组织 , 仅有的教师工会也几乎是名存实亡 , 这就使教师群体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4、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专业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2000 年 9 月教育部颁布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这标志着教师资格认定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展开。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符合了所规定的学历标准、达到普通话的要求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因此 ,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实际上是“学历认定制度”, 而不是“资格认定制度”。此外 , 教师资格认定偏重于对申请者的知识进行初步鉴定 , 而对于申请者的教学技能 ,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评估。于是 , 在现实中教师辱骂、体罚、虐待学生的情况频频发生 , 甚至出现“禽兽教师”也就不是偶然了。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绝不能流于形式 , 而要对申请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查。在修正、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基础上 , 还要在教师聘用、晋级、解聘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在中小学教师的聘用上还广泛存在着学校领导说了算的现象 , 甚至还存在拉关系、找后门等不良风气 ; 在教师的晋级制度上论资排辈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在教师的解聘上同样是领导的主观意见占据主导 , 缺少科学的评价制度。笔者认为 , 在中小学成立由若干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业委员会 , 负责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等进行评估和监督 ,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5、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专业伦理对教师专业化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 因为伦理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正如古德森所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 , 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而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规范伦理取代了德性伦理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德性伦理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 , 是以个体德性为自因的伦理 , 它具有内在性、自律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规范伦理关注道德原则、规范实际的行为效果, 但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怀, 造成普遍的“人格分裂”和道德危机。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规范伦理, 追求规范约束的完备性, 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被边缘化了。教育活动的内涵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 更在于主体间围绕着知识、情感、价值展开教育性交往 , 以及在这种交往活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世界 , 它和德性伦理的内涵是一致的。所以 , 教师职业伦理必须立足于德性伦理而不是规范伦理。教师职业德性伦理的核心是对生命和教育意义的领悟与践履 , 其形态是自由境界而不是服从规范 , 其动力是自我超越的意义感而不是对惩罚的恐惧感 , 其养成方式是反思、体验、领悟 , 而不是约束、强制、命令。教师职业要实现专业化 , 就必须建构这种基于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然而 , 教师专业化所追求的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是难以形成的。在现实中 , 现代性通过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把教师职业伦理异化为按照教学法规范和科层权力制定的管理规范 , 用教学技能高效率地教知识 , 以保证学生考试成功的规范伦理 , 使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都充满着工具理性和利益至上的倾向 , 这样难以建构起基于个体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 , 从而使教师专业化陷入了伦理困境。三、教师专业化的希望以上对我国教师专业化面临的五大困境进行了剖析 ,但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专业化进行全盘否定。诚然 , 无论把教师职业看作是“半专业”、“准专业”, 还是“形成中的专业”,我们不得不承认 : 教师职业相对于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也许教师专业化只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 一种理想 , 甚至只是一个乌托邦。但是 , 只要这是一种反映正确方向的趋势 , 只要这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 , 只要这是一个必要的乌托邦 , 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事实上我们在困境中也看到了希望 , 希望来自于我们换种视角看待教师专业化。第一种视角是以过程替代结果。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师专业化当作了一种静态的结果 , 但把教师的现状与专业化的标准作一番对比之后 , 我们自然会发现教师专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 假如我们把教师专业化看作一种动态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那么我们就会少一份浮躁和指责 , 多一份从容和宽容。第二种视角是以手段替代目的。一直以来我们似乎理所当然地把教师专业化当成了目的。教师专业化本身就是目的吗 ? 我们认为不是 , 教师专业化充其量只是手段而已 ,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实现 , 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自然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把两种视角结合起来看 , 似乎眼前就豁然开朗了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只是一种手段 , 其本身并不是目的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 并不一定有结果 , 但正是在这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中 , 教师专业化无疑达到了它的目的。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教师专业的发展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能、研究学习三个方面。所谓“专业理念”,指教师对教育工作和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以及教师在对自身发展方向及目标等方面的理想。“专业知能”,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表现。“研究学习”,指教师一方面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有反思和研究的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职前、职后主动或被动的培养和培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不断研究学习能力的专业人员的成长过程。培养青年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给新教师明确的目标指向。 每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的主要的心理背景,多是充满激情和新鲜感。这时他们将会花大量的时间、下很大的功夫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完成各项班主任工作,这往往是一个新教师很正常的表现,也是个人发展的良好开端。但是我们需要防止的是,如果这位新教师明白的仅仅是具体的任务,那么,一学期、一学年过去了,随着教学、班主任工作的逐渐熟悉,他的新鲜感便慢慢消失甚至可能由于重复单调的教学常规和教学内容以及繁琐的事务而对工作产生厌腻感。若是遇上不良的外部影响或诱惑,其工作激情很可能明显降低,自然产生“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思想,甚至会出现应付了事、敷衍塞责的不佳表现。目标是引领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它能赋予一个人巨大的动力。新教师要能持之以恒地积极进取,获得理想的成长,他的心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使得教师在明确的目标指向下,发挥其时间充裕、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优势,持续稳定地快速成长。应让新教师明确“该努力去自觉关注学生”,使他们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进程中,不同的成长时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往往可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新教师关注的问题首先是生存问题,工资、编制、结婚等。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也无可非议。其次,是关注情境,领导是否重视我、同事关系怎样、工作是否顺心、学校是否有生命力。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这也无可厚非。但我们的关注不能只停留于此。我们必须还要关注学生,这才是最重要的。关注学生的特点、需要、个别差异及发展方向。对学生关注的才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关注学生是一项意识性很强、智慧程度很高的内容,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教师成熟度的尺度之一。可见,以适当的方式将“自觉关注学生”这一目标明确化有助于加速新教师的成长。有的教师一生平庸,无所作为,大概是只注意点放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和所处的教学情境中了。 二、在新课改的视野下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 (一)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丰富自我。 教学的创新实践是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青年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关,或者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有关的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新课改的前沿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使自己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有重新认识的必要。要善于了解和捕捉国内外关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理论,用以指导和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还要把学习的内容与人交流,在交流中反复咀嚼、品味,以便更好的内化,变为自己的东西。让新教师明了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使他们有明确的努力方向。理论研究为我们概括了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A、有丰富的系统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B、能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的一切问题。C、走在时代的前沿,有很强的洞察力,善于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难题。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虽然只有三点,但体现的是相当高的水准,蕴含的是不懈地实践、积累与探索,展示的是知识状况及运用、站在时代的前沿解决教学难题、创造性总结教学理论成果。新教师应该认识专家型教师的这些基本特征,强化“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的意识,使他们既有理想又有进取的方向。这样,就会有意识地学习整理知识、积累升华经验、训练提高能力、发挥创造潜质,并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注重养成教学反思。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因为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反思总结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教师自我勤于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反思教学中的灵感、顿悟和自己对教学内容、教法等要素的理解,也可以总结反思同事及他人之间的教学经验与教训,还可以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学实践中的有关事件等,以写出来为主,主要是养成教师勤于思考的习惯。再次,新课改促使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使教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两者互为依靠,相互促进,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 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训练。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广泛收集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目光反观自己,分析自己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反思训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新教师自我反思教学的意识往往较弱,能力不强,因而可以要求新教师半学期写一次教学小结,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想法、做法、表现进行反思。教学随笔属活动中的反思,这种反思要求能使新教师注重观察学生所发生的各种反应,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关系,从而为下次的决策提供充足的实践依据。教学小结属对于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新教师综合地对自己的各种思想观点、教学行为进行重审,从而对一些问题进行聚焦式的思考、验证或改进。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教科研的目的决不是只为得到几张证书。教科研的目的与功能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揭示教育的特征和本质,以利于我们科学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一是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包括教师科研意识、动力源泉的转变,教师科研行为方式的转变,教师科研成果表达方式的转变。二是明确教育科研的价值,其核心价值在于老师通过教育科研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地能够探索出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使教师确立起正确、科学的教育科研价值观。三是要有问题意识。使教科研融入教师生命的过程中,成为生活的习惯,用先进的理论进行反思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解决问题。四是教师教科研需要在群众协作中促进协作各方角色和功能的转变,不同的主体在教师教科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作好角色和功能的转变。教师教科研主要包括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课堂观察记录,探讨新课改理论,新课改课堂模式实验,新课改课题研究,新课改论文撰写等非定量化的内容。

一、抓学习,促进教师对专业成长紧迫性的认识“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强弱,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好坏”。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幼教前沿理论,幼教新观念,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名园所,学习交流,请专家来园讲座、指导教学等,教师们统一思想,明确了认识,但要真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制定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才可促进教师专业化大的发展。二、抓培训,促进教师幼教基本功全面提高加强规划,有效落实。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学期培训一项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但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培训任务愈加重要,依据幼儿园目前教师队伍现状,我们立足实际,成立了园内的“理论中心组”,重点就教师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结对帮扶等方面开展工作,制定了中、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短期培训计划,就教师目前的专业水平,采取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分步实施,有效推进。新教师培训。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不管在师德修养还是在教育教学中,都要经历成长羽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的培养方式帮助其递进成长。要开展幼儿教师的四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的培训辅导,帮助教师从思想到理念上的转变;学习幼教法规和幼教基本理论,鼓励新教师自学幼教专业知识;带领新教师深入班级跟孩子在一起生活、游戏一个周,让她们初步了解幼儿的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联系幼教理论分析幼儿教育的特点,让她们明晰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区别,促进其尽快转变角色;开展基本功展示活动,请园里的特长教师展示幼教基本功,让新考入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促使新考入教师认识到幼教基本功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了解了新考入教师在专业基本功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计划;带领新教师听园里骨干教师讲课,听新教师试讲课,由骨干教师帮助、指导、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让她们逐步掌握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组织方法。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我园教师在幼教专业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把教师按照技能强弱分成小组,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采取每学期定培训重点任务,抓关键环节。如,定"弹唱"为培训重点,先让每位教师进行弹唱,然后根据弹唱的水平,再确定培训策略,最后由培训教师按计划分步实施,做好阶段检查,动态调整培训方法,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检查培训效果,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培训重点,直至每位教师的弹唱在原有水平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对弹唱基础太差的教师,安排专业教师长期跟踪,个别指导,不急不躁,让不会弹唱的教师在一对一的帮助中增添信心,在专业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提高水平。对每一项基本功的培训都制定相应的措施,每学期各有侧重点,以点带面的促进其它各项基本功都有所发展。三、抓教研,促进教师保教能力全面提高团队运作,能充分激发各组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潜能,取长补短,有效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因此,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园本教研,做实实在在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教研,以我园实际为本位,以教师自己或他人的行动为基础,由园内骨干教师作引领,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反思意识,提高教研能力,认识教研活动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过程中开展教研反思活动。另外还可以组织园里骨干教师交流个人专业成长历程,通过分享,使教师产生共鸣和感悟,从而对个人的成长带来促进与帮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合适的平台和载体,打造了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过硬专业素养的幼教教研团队。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对一些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要通过“一课多讲”、”教研组推优”、”教学比武”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们在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反思总结--发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将活动演绎成了一个师幼共同成长的故事。综上所述,有效学习、培训,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需要青年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改革活动中,通过学习、研讨、比较、发现、反思促进青年教师快速的自我成长!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