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关于巴蜀文化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16 22:29:37

关于巴蜀文化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巴和蜀是战国以前西南地区两个的部落,文化上有一定的交流,但是互相间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截至目前巴和蜀两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还有很多没有搞清楚;只有1000字的论文,不妨弄个小题目,比如“巫溪宁厂盐矿对巴文化的影响”之类的题目更现实一点。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统中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并行生长、生存和发展,并互相交错影响和相互融汇的两支主体文化。长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湘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三支主要文化构成。过去学术界对于长江文化,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而缺乏重视和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江流域从下游的良渚文化到上游的三星堆文化等一系列新的重大考古发现,以新的资料和新的视角大大拓展了长江文化研究的视野。特别是巴蜀地区,由于宝墩古城文明的发现以及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商业街战国开明王族独木棺船棺葬遗址等重大发现,以新的面貌大大刷新了有关巴蜀文献的历史纪录,遂使得原有老一代学者的一个个学术结论需要重新修改,对巴蜀文明在长江文明体系中的历史定位需要作新的探索。 巴蜀文化是指以巴蜀地区为依托,北及天水、汉中区域,南涉滇东、黔西,生存和发展于长江上游流域,具有从古及今的历史延续性和连续表现形式的区域性文化。早在人类起源时代,就有巫山人和资阳人的先后出现,这是传说的“巴蜀同囿,肇于人皇”的时代,可见其始源就具有悠久性和独特性。到新石器时代,特别是晚期由文化积累到文明诞生的时代,巴蜀经历了独特的灰陶文化时代,玉器文化时代和青铜文明时代。距今4500年前成都平原六座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昭示着聚落的集聚终于诞生出初期的城市文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衍变起来的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殷商西周时期古蜀文化,展示了玉器时代的独放异彩和青铜文明的不同凡响。成都商业街战国早期船棺葬和新都马家大墓的发现,证实了古蜀开明王氏的存在不再是子虚乌有。古蜀国传说五祖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这些不同时代的蜀族的生息和发展,就植根在考古发现的这一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上。成都平原是当时长江上游古文明发展的中心,是长江文明的结穴处和生长点,这就是整个先秦时期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 秦汉时期,巴蜀以“水利殖国”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发展起来,到汉唐时期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秀冠华夏”的记录。直到宋代,天府农业文明尚达于鼎盛 ,正如文天祥所说:“蜀自秦以来,更千年无大兵革,至于本朝,侈繁巨丽,遂甲于天下。” (《衡州上元记》)两汉和唐宋时期,是巴蜀生态和文化发展均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时期,出现了巴蜀文化的两次鼎盛。当时的巴蜀人创造了世界漆器制造中心、世界天然气发现始源地、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纸币“交子”的产生地等几十项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的历史文化纪录,对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值得骄傲的 奉献。 在文化世界,巴蜀文化创造者向以善于体认超越自我、贡献新质文化因素著称。虽然从汉以来,巴蜀历史上出的人才,其总量不及长江下游的江、浙、沪,但其所产“精英”,即《华阳国志》 所说: “英曜炳灵”的文化巨人则秀冠全国。从司马相如、扬雄到陈子昂、李白、苏轼、张问陶、李调元和郭沫若, 都是“文章冠天下”的百科全书式文化巨人。在他们身上,渊源于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奇诡浪漫思维背景的巴蜀人球型思维和发散型思维特征最为鲜明。直到“五四”时期,第一个喊出“打倒孔家店”的是四川新繁人吴虞,体现了蜀人勇于开拓、不畏权势和习惯势力的精神。 两千年来巴蜀文化的不断积累、变异和发展,为我们留下了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和神妙的心灵世界三方面的不可多得的独特的历史遗产,丰富的延展了长江文化的内涵,铭刻着长江文化突破传统、突破自我、探索创新的精神。在长江文化 体系中,巴蜀文化具有独特的璀璨多采的历史地位。 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 纵观巴蜀文化的历史地位,它具有如下三大特征, 值得我们在实施西部开发,构建四川特色文化中加以重视。 第一个特征是它的开放性。 早在巴蜀文明的初生时期,它就是一个善于容纳和集结的开放性体系。“禹兴于西羌”,夏禹文化兴于西蜀而流播于中原及至东部吴越。三星堆文化一二期出土的铜牌饰与二里头夏文化相同,表明夏禹文化的西兴东浙是个历史过程。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玉琮、牙璋与东方的良渚文化相似,表明东西部不同区域文化的特征交流和集结很早。三星堆青铜文明的诡异特色,主要表现在具有地方性的礼器和神器上,而其尊、罍等酒器和食器则和中原殷墟是一致的,这说明它善于在创造自己地方性特色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创造体现精神和心灵世界的神器的基础上,吸纳中原文化并与之交流。良渚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均以精美玉器为其特征,表明长江文化很早就具有一致性,这是彼此开放交流的结果。从历史的进程看,巴蜀文化北与中原文化相融汇,西与秦陇文化交融,南与楚文化相遇,并影响及于滇黔文化。正如四川的地形一样,崇山峻岭屏闭盆地, 使之易于形成为相对独立、自具特色的文化区域; 同时,盆地又犹如聚宝盆,使巴蜀文化易于成为南北文化特征交汇和集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它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很早就与外域文化相交流。它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传输的集散中心, 三星堆遗址的海贝、金杖,表明与中亚、西亚及海洋文明有联系;新都画像砖上的翼形兽、雅安高颐阙前有翼的石狮形象,明显是安息艺术的影响。欧洲的罗柯柯艺术,同巴蜀唐宋时期的瓷器艺术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汉代的蜀郡漆器曾在蒙古的诺音乌拉和朝鲜的乐浪郡出土。唐代不少印度僧人流寓西蜀,带来佛教文化。“西川印子”和龙爪蜀刻曾流播于日本、高句丽。波斯人李家族世居成都,人谑称“李波斯”。这类文化交流例证可谓数不胜数。 作为农耕文明的典型,巴蜀文化自然有其封闭板结和落后保守的一面,这是自然经济带来的必然的特 征;但它确实又含有渊源于古典工商城市生活方式的极具开拓、开放性因素的另一面。巴蜀虽为盆地,虽为“内陆大省”,但它有很早就发达的“货贿山积”的工商业城市和充满向外扩张活力的水文化,努力冲破盆地的束缚,尝试突破传统、变异自我、超越自我。正是这种静态的农业社会的小农生活方式与动态的工商社会的古典城市生活方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巴蜀文化既善于交流和开放,又善于长期保持稳定和安定的多采画面,引起了思想领域和思维方式的相应变化。掌握这一矛盾运动的特征,充分利用其开拓性、开放性因素的精华,对于推动今天四川城市化进程,无疑是有益的经验。 第二个特征是它的整体性。 巴蜀文化从其诞生时期开始,即开始了向大一统的中原文化凝聚和集结,实现“最广泛的文化认同” (美国学者亨廷顿语) 的历史进程。一方面,从文化认同角度看,其特质和内涵从秦汉以后即融入中原文化之中,成为汉族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区域特色的延续性角度看,它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蜀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努力实践其区域性文化个性的更新与崛起。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看,巴蜀文化始源独立发展的时期相对甚短,而其与汉文化融合融汇的时期则较长,表明巴蜀人历代对于母体文化体系有最广泛的文化认同的整体观念和大局观念。 在巴蜀文化体系下,巴文化和蜀文化本是两支各具个性特色的文化。古语说:“巴人出将,蜀人出相”。四川所出四大元帅, 三个是巴人。而四川的著名文人则多数出于西蜀。这表明巴人和蜀人的文化性格是不同的。蜀人自古即柔弱褊陒,狡黠多智,而巴人则历来强悍劲勇,朴直率真。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巴人和蜀人都能将迥不相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整合、融铸在一起,相反而又相成, 形成巴蜀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性,整合为有别于其它区域性文化的巴蜀文明统一性。而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各自地方特色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我们仍然可以细致区分出:重庆人开拓进取性强,成都人思维细腻、追求完美。重庆人善于创业,成都人善于守业,二者又常常在生产、生活各方面能融洽地加以整合, 显出四川人共同的个性来。 这种整体性特征产生的社会根基在于巴文化和蜀文化虽是两支始原独立(一起源于岷江流域,一起源于汉水清江流域)的文化,但它们又是亲缘相近、演变的动力机制相近、具有共同性的生活结构体系的文化。所以,从西晋裴度的《图经》到唐代杜甫的蜀中纪行诗,直到19世纪末法国人古德尔孟的 《四川游记》都一致认为巴蜀是“异俗差可怪”的“另一世界”,其文化心理结构,包括内隐的心态和价值系统具有巴蜀的个性。这种整体性的文化内涵说明巴蜀人善于将不同因素加以整合,善于恰当地将矛盾的因素融汇整合为突破传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的积极力量,这对我们当前调整经济结构,整合不同心态, 将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第三个特征是巴蜀文化的特色性 在于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在于顺应社会结构转型和更新的超前性,冒险性精神。 四川人在历史上一个突出的思想特征是先乱后治的精神。“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是句古话,最早见于明末清初人欧阳直公的《蜀警录》。而更早的渊源则可追溯到《北周书》上蜀人“贪乱乐祸”的说法。这一说法带有一定的贬意,好象是四川人好转,难治,刁顽。但如从文化学角度看, 它说明巴蜀人的先乱后治精神是一种建设性的竞争思想。郭沫若认为“能够先乱是说革命性丰富,必须后治是说建设性彻底”,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他还认为“四川人的丰富的革命性和彻底的建设性是由李冰启发出来的”,是“李冰的建设,文翁的教经,诸葛武侯的治绩,杜工部的创作”感化和启迪的结果。这是很有见地的。今天看来,先乱后治的精神,说明四川人的开创性、超前性和风险性意识强。它的社会根基正同巴人的冒险进取性、超前性与蜀人的追求完美性、稳定性的结合有密切关系。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 承传巴蜀文化的特征, 构建四川的特色文化 认识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对于今天构建四川的特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上述三大特征对于培育四川人的改革开放意识、改革大局意识和开创跨越意识有着极大的作用。 通过巴蜀文化开放性的研究,可以充分认识巴蜀文化的特征:“封闭中有开放的活力,开放中有封闭的观念”。今天讲西部开发,讲解放思想,就要把握这一文化特征,对阻滞社会结构转型和更新的封闭性习惯势力要首先在观念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抑制其糟粕一面。而对极具开拓、开放性因素的精华, 则要善于发掘和积聚。只有这两方面研究和认识深入了,工作扎实了,解放思想,勇于开放的行为模式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文化的整体性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对于巴蜀文化特别突出。举例来说,巴界的方位观念就与北方和中原不 同。远在古代,中原人是东、南、西、北的观念顺 序,而蜀人所著《山海经》和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其方位顺序观念则是南、西、北、东,这充分表明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 。直到现在 ,成都人与北方人的方位观念也有明显差别。北方人习惯用语是向南向东来指示方向,这是以宇宙为坐标体系,人是服从于这个坐标体系的,所以用东南西北的坐标来指示方向。成都人的口头语是“倒左手、倒右手、端端走、抵拢倒拐”等话来表示方向,这是以 人的身体为中心,人是座标体系的主人,所以用人的身体的前进方向来指示道路。这种人本思想十分可贵。特别是在城市功能和结构以及城市布局日益趋同化、单一化的今天,城市生态与城市文态被建设性的破坏所消极影响的今天,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搞好环境配置,重视历史资源的保护,对于提升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是大有益处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发展例证来看,四川在县级经济改革、扩权试点、股份制试点等方面均曾走在全国前头,创造了全国第一的纪录,但这些纪录一是持久性不强,二是整体性滞后。这同历史上的情况类似,往往单个超前多,整体超前少,且不易持 久,这是巴蜀文化长期积累形成的消极因素,是需要整体性思想和大局观念来加以整合和消除的。 开创性、超前性和追求完美性的结合,这就是我们建设四川特色文化的方向,这就是我们通过巴蜀文化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的研究得出来的一些认识。

所谓巴蜀文化,即巴文化与蜀文化,巴蜀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巴蜀文化的特点又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巴文化与蜀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区别,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关于巴蜀文化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一

1,《送人游巴蜀》明代 史鉴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买棹行译文:巴蜀地大雪融化水面开始上身,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你要买船出行。2,《重阳前二日合川淩泽欣兄邀登龙多山得诗四首 其一》当代 陈仁德登山拨去几重云,巴蜀苍茫此界分。译文:登上山峰拨开几层云雾,巴蜀之地苍茫景色在这个地界甚是分明。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3,《天边行》唐代 杜甫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译文:流落天边的老人回不了家,黄昏时分向东来到大江边失声痛哭。陇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种了,吐蕃的骑兵已侵人了巴蜀。4,《寄行简》唐代 白居易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译文:去年的春天我还在西边征战,在巴蜀之地当官做事。5,《上兜率寺》唐代 杜甫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译文:兜率知名的寺庙,真理都汇聚在这个法堂之中。江山里有巴蜀地,栋梁之才自然很多。描写巴蜀的诗句1、明·史鉴《送人游巴蜀》原文选段: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买棹行 。释义:巴蜀的大雪融化了导致水面开始上升,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你要买船出行。

1、《绝句四首》是杜甫的组诗作品。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诗人经过一段较长时的东川漂流,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笔,将所见所感,随意收入诗篇,四首绝句一挥而就,描写的是巴蜀的风景,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绝句四首——杜甫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2、巴蜀的养蚕文化蚕妇吟——南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3、巴蜀农耕文化《蜀冈》——王安石城郭千家一弹丸,蜀冈拥肿作蛇蟠。眼前不道无苍翠,偷得钟山隔水看。4、巴蜀的生活《蜀国偶题》——唐代钱珝忽忆明皇西幸时,暗伤潜恨竟谁知。佩兰应语宫臣道,莫向金盘进荔枝。望采纳!

去人大复印资料还有知网论文数据库看一下大家都已经从哪些方面作为论文的切入点了,如果文章想出新的话就避免这些角度;还有巴金的思想在《家》、《春》、《秋》中是一以贯之的,如果想做《家》建议通读三部曲。而且你做的是巴蜀文学作品的论文,分析就应该具有巴蜀地方特色,否则题目和内容是不相符合的,建议从巴蜀的地域历史特色为出发点进行论述。

巴和蜀是战国以前西南地区两个的部落,文化上有一定的交流,但是互相间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截至目前巴和蜀两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还有很多没有搞清楚;只有1000字的论文,不妨弄个小题目,比如“巫溪宁厂盐矿对巴文化的影响”之类的题目更现实一点。

关于巴蜀文化的论文题目大全

1,《送人游巴蜀》明代 史鉴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买棹行译文:巴蜀地大雪融化水面开始上身,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你要买船出行。2,《重阳前二日合川淩泽欣兄邀登龙多山得诗四首 其一》当代 陈仁德登山拨去几重云,巴蜀苍茫此界分。译文:登上山峰拨开几层云雾,巴蜀之地苍茫景色在这个地界甚是分明。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3,《天边行》唐代 杜甫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译文:流落天边的老人回不了家,黄昏时分向东来到大江边失声痛哭。陇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种了,吐蕃的骑兵已侵人了巴蜀。4,《寄行简》唐代 白居易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译文:去年的春天我还在西边征战,在巴蜀之地当官做事。5,《上兜率寺》唐代 杜甫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译文:兜率知名的寺庙,真理都汇聚在这个法堂之中。江山里有巴蜀地,栋梁之才自然很多。描写巴蜀的诗句1、明·史鉴《送人游巴蜀》原文选段: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买棹行 。释义:巴蜀的大雪融化了导致水面开始上升,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你要买船出行。

早在1942年,卫聚贤先生在《说文月刊》3卷7期上,以《巴蜀文化》为题,公布了所收集的巴蜀铜器上h类48种纹饰符号。于是巴蜀文字的材料,便正式在学术界面世。但是,其中也混进了一些鹰品。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四川考古工作的深入,所发现的巴蜀文字材料日益增多。及时地将那些零星分散的材料整理出来,以供研究者参考,客观上就成为一项迫切需要 。到了1978年4月,四川省博物馆刘瑛女士,毅然担负起这项重任,利用她便于收集的条件和善于画图的特长,刻绘出《巴蜀铜器纹饰图案》油印本,初步集中了一批较为重要的巴蜀文字和纹饰图案资料。1983年,她将这一成果加以补充完善,以《巴蜀铜器纹饰图案》和《巴蜀兵器及其纹饰符号》为题,正式刊登在《文物资料丛刊》第7辑上,成为巴蜀史学者们引用最多的文献资料之一。最初发现的巴蜀文字,多集中在各类兵器上面。出现较多的是一些图像文字,而少量方块文字则仅存于若干长胡戈上。刘女士《巴蜀兵器及其纹饰符号》指出:四川地区东起巫山、万县,西至芦山、石棉,北抵广元,南达犍为、宜宾,皆有巴蜀兵器出土,尤为成都附近各县出土为多。时代上起商周,下至西汉。从考古角度看,这些兵器,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文中将巴蜀兵器归纳为戈、矛、剑、钱等四类。 据冯汉骥先生的研究,分为:1 式戈为长援、无胡,锋向下略弯,方内,内上的穿呈尖桃形。一般援部和内上均有纹饰。其中成都交通巷出土铜戈内上浅雕一蚕纹;1976年绵竹出土铜戈援部铸有虎头 。2 式与i式略同,但戈本与内之间有长条形平阑。3 式戈援作尖锐三角形,无胡,方内。其中馆藏一件援身两面皆浅雕一鹰;另一件内上近阑处有三字铭文(即《金石索》夔戈)。4 式戈援部狭长而直,后部特宽,有脊,刃作弧形。其中1979年成都交通巷出土铜戈援部雕一龙形;20世纪50年代成都自马寺出土铜戈内上有巴蜀图像文字(中间 形如骨刀,右为三个三角形连作弧形,左为六角星及日符。5 式则为有胡戈,又可分为中胡、长胡等4型;援部多雕有龙、虎形纹。这种类型的铜戈上,多出现巴蜀文字。其中巴县冬笋坝、广元宝轮院、成都羊子山34号墓出土的2型戈以及馆藏3型戈,内上皆有图像文字;峨眉符溪出土的4型戈,从援本至胡雕有龙纹,援的上部则有图像文字。新都、郫县的2型戈,胡上有类似彝文字母的一行巴蜀方块文字;郫县独柏树、万县新田的3型戈,胡上也有一行方块文字,但笔画要稍稍繁复一些,近似古汉字 。 多有弓形耳系,分为:1 式矛为长骸,骸与叶长大致相等,骹部两面多施以图像文字。1976年新津出土的矛,骹部一面为虎纹、花蒂、三个人头串;一面为手文与汉字“王”的组合、蜂纹与折线组合,及钩状、器状图像。1979年广汉文化馆收集的一件,骹部一面为虎、星、兽面,一面为水草、鹿、心手文、双折线与植物符号组合等。2 式矛为短骸,图像文字仍在骹部两面。峨眉符溪出土的一件,骹部一面为蛙纹、七角星、双髻佩剑立人、手文、心文及一组组合图案。 多呈扁茎的柳叶形,分为:1,2 式剑无格,茎端有穿孔,剑基多浅刻图像文字。其中一件犍为出土的剑,一面为虎纹,一面为月、星、飞鸟、手文。3 式剑有格,图像文字亦在剑基。巴县冬笋坝出土的一件,刻有带翼立人,双手处各有一方形图符;其下有带矩形框的云形符号。 1 式钺身呈椭圆形 ,折腰,近肩处多刻有简单图符。2 式钺为直腰,弧刃,图符多刻于近肩处。3 式钺有耸肩。为了便于研究,刘女士将兵器上的巴蜀文字分解成180个图符,分列于17目,集中在一张图上。这对于释读巴蜀文字,无疑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工作。《巴蜀铜器纹饰图录》一文,以讨论器物上的纹饰图案主, 附带涉及巴蜀文字。其中提到1965年成都百花 潭出土的“符号纹盉”(当作鍪),盖上有一圈纹饰,其间夹有两组图像文字,相对排列;内圈还有一组图像文字;各组皆由两个图符构成。刘女士将许多铜器纹饰图案加以分解,列在一张图上,图中6、7和8就是百花潭鍪盖上的图像文字。1980年新都马家场战国大墓出土一批器物,上面多刻有同一图符,图中18就是这个巴蜀文字。1950年新津出土的云纹铜钫圈足上的图像文字,则列于图中24。此外,还有两件匙形铜带钩上,也有图像文字的组合。近年出土的大量巴蜀文字印章,亦集中绘在一张图上;其中以圆印、阴刻者居多。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印文 当中,汉字“王”屡见不鲜。

在中国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庸国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庸人也是最古老的氏族之一。由于史书缺少记载,庸国及其氏族地位曾长期被人误解,有的称其为“楚之附庸”,说庸人就是楚人,有的归其为“诸巴之一”,说庸人就是巴人。实际上,庸文化具有完全的独立体系,其附属之说实属对历史的误读。庸国在春秋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其建国历史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庸国在夏时,或最迟在商时就已经成了较为统一、相对稳定、中间无间断的国家。如果从夏时算起,就有17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商算起,也有1100多年的历史。古庸国属地尽管现在大部分一分为三,分别隶属现湖北、陕西、重庆、湖南三省一市,属于不同的省、市管辖。但长期以来仍然保留着不少共同的文化特征,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丧葬文化、婚姻文化、语言文化、娱乐文化、巫文化、道教文化等。有的文化现象一直成为史学界难解之迷。如悬棺、民族神话《黑暗传》的形成、唱孝歌等。古庸国国都所在地的周围的地域,现今竹溪、竹山,极其相邻地区平利、镇坪北部、旬阳、郧西,其方言、口音基本相同,现代汉语均归属一个方言区。这一方言暂以竹溪方言为代表,这种方言的形成肯定需要相当长的一个历史过程。一个氏族、一个部落的方言能够稳定下来,并延续不断的同化外来人口的语言,其本身方言的形成少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竹溪地方话的形成,并且能长期延续下来,而且周邻地区方言与竹溪话基本相同,只是某些口音有差异,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受古庸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庸国丧葬文化的独特之一是岩葬,即“悬棺文化”。悬棺一直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迷底长期无人揭开。古庸国人有岩葬文化的传统,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在竹溪河流域,两岸悬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当地人称之为“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镇洛家河一洞穴中还发现了完整的人骨。这些洞穴即古人丧葬之用。当地还流传着一种传说:古人见人老了便死,而蛇在洞中蜕一层皮就变年轻了,觉得不公平。请求上天变“人死蛇蜕壳”为“蛇死人蜕壳”。上天答应了请求。于是人老了睡进洞中蜕一层皮又重返年轻。不料这样下去人满为患,古人只好又请求上天恢复原样。以上的民间传说与竹溪岩葬风俗有紧密联系,老人洞事实上就是老人死后的丧葬之地。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烟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破灭。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解,庸国立国千年,为何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团。庸国丧葬文化的独特之一是岩葬,即“悬棺文化”。悬棺一直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迷底长期无人揭开。古庸国人有岩葬文化的传统,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在竹溪河流域,两岸悬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当地人称之为“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镇洛家河一洞穴中还发现了完整的人骨。这些洞穴即古人丧葬之用。当地还流传着一种传说:古人见人老了便死,而蛇在洞中蜕一层皮就变年轻了,觉得不公平。请求上天变“人死蛇蜕壳”为“蛇死人蜕壳”。上天答应了请求。于是人老了睡进洞中蜕一层皮又重返年轻。不料这样下去人满为患,古人只好又请求上天恢复原样。以上的民间传说与竹溪岩葬风俗有紧密联系,老人洞事实上就是老人死后的丧葬之地。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烟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破灭。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解,庸国立国千年,为何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团。庸国丧葬文化的独特之一是岩葬,即“悬棺文化”。悬棺一直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迷底长期无人揭开。古庸国人有岩葬文化的传统,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在竹溪河流域,两岸悬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当地人称之为“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镇洛家河一洞穴中还发现了完整的人骨。这些洞穴即古人丧葬之用。当地还流传着一种传说:古人见人老了便死,而蛇在洞中蜕一层皮就变年轻了,觉得不公平。请求上天变“人死蛇蜕壳”为“蛇死人蜕壳”。上天答应了请求。于是人老了睡进洞中蜕一层皮又重返年轻。不料这样下去人满为患,古人只好又请求上天恢复原样。以上的民间传说与竹溪岩葬风俗有紧密联系,老人洞事实上就是老人死后的丧葬之地。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烟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破灭。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解,庸国立国千年,为何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团。

关于巴蜀文化的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1,《送人游巴蜀》明代 史鉴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买棹行译文:巴蜀地大雪融化水面开始上身,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你要买船出行。2,《重阳前二日合川淩泽欣兄邀登龙多山得诗四首 其一》当代 陈仁德登山拨去几重云,巴蜀苍茫此界分。译文:登上山峰拨开几层云雾,巴蜀之地苍茫景色在这个地界甚是分明。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3,《天边行》唐代 杜甫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译文:流落天边的老人回不了家,黄昏时分向东来到大江边失声痛哭。陇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种了,吐蕃的骑兵已侵人了巴蜀。4,《寄行简》唐代 白居易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译文:去年的春天我还在西边征战,在巴蜀之地当官做事。5,《上兜率寺》唐代 杜甫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译文:兜率知名的寺庙,真理都汇聚在这个法堂之中。江山里有巴蜀地,栋梁之才自然很多。描写巴蜀的诗句1、明·史鉴《送人游巴蜀》原文选段: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买棹行 。释义:巴蜀的大雪融化了导致水面开始上升,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你要买船出行。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统中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并行生长、生存和发展,并互相交错影响和相互融汇的两支主体文化。长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湘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三支主要文化构成。过去学术界对于长江文化,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而缺乏重视和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江流域从下游的良渚文化到上游的三星堆文化等一系列新的重大考古发现,以新的资料和新的视角大大拓展了长江文化研究的视野。特别是巴蜀地区,由于宝墩古城文明的发现以及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商业街战国开明王族独木棺船棺葬遗址等重大发现,以新的面貌大大刷新了有关巴蜀文献的历史纪录,遂使得原有老一代学者的一个个学术结论需要重新修改,对巴蜀文明在长江文明体系中的历史定位需要作新的探索。 巴蜀文化是指以巴蜀地区为依托,北及天水、汉中区域,南涉滇东、黔西,生存和发展于长江上游流域,具有从古及今的历史延续性和连续表现形式的区域性文化。早在人类起源时代,就有巫山人和资阳人的先后出现,这是传说的“巴蜀同囿,肇于人皇”的时代,可见其始源就具有悠久性和独特性。到新石器时代,特别是晚期由文化积累到文明诞生的时代,巴蜀经历了独特的灰陶文化时代,玉器文化时代和青铜文明时代。距今4500年前成都平原六座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昭示着聚落的集聚终于诞生出初期的城市文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衍变起来的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殷商西周时期古蜀文化,展示了玉器时代的独放异彩和青铜文明的不同凡响。成都商业街战国早期船棺葬和新都马家大墓的发现,证实了古蜀开明王氏的存在不再是子虚乌有。古蜀国传说五祖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这些不同时代的蜀族的生息和发展,就植根在考古发现的这一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上。成都平原是当时长江上游古文明发展的中心,是长江文明的结穴处和生长点,这就是整个先秦时期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 秦汉时期,巴蜀以“水利殖国”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发展起来,到汉唐时期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秀冠华夏”的记录。直到宋代,天府农业文明尚达于鼎盛 ,正如文天祥所说:“蜀自秦以来,更千年无大兵革,至于本朝,侈繁巨丽,遂甲于天下。” (《衡州上元记》)两汉和唐宋时期,是巴蜀生态和文化发展均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时期,出现了巴蜀文化的两次鼎盛。当时的巴蜀人创造了世界漆器制造中心、世界天然气发现始源地、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纸币“交子”的产生地等几十项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的历史文化纪录,对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值得骄傲的 奉献。 在文化世界,巴蜀文化创造者向以善于体认超越自我、贡献新质文化因素著称。虽然从汉以来,巴蜀历史上出的人才,其总量不及长江下游的江、浙、沪,但其所产“精英”,即《华阳国志》 所说: “英曜炳灵”的文化巨人则秀冠全国。从司马相如、扬雄到陈子昂、李白、苏轼、张问陶、李调元和郭沫若, 都是“文章冠天下”的百科全书式文化巨人。在他们身上,渊源于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奇诡浪漫思维背景的巴蜀人球型思维和发散型思维特征最为鲜明。直到“五四”时期,第一个喊出“打倒孔家店”的是四川新繁人吴虞,体现了蜀人勇于开拓、不畏权势和习惯势力的精神。 两千年来巴蜀文化的不断积累、变异和发展,为我们留下了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和神妙的心灵世界三方面的不可多得的独特的历史遗产,丰富的延展了长江文化的内涵,铭刻着长江文化突破传统、突破自我、探索创新的精神。在长江文化 体系中,巴蜀文化具有独特的璀璨多采的历史地位。 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 纵观巴蜀文化的历史地位,它具有如下三大特征, 值得我们在实施西部开发,构建四川特色文化中加以重视。 第一个特征是它的开放性。 早在巴蜀文明的初生时期,它就是一个善于容纳和集结的开放性体系。“禹兴于西羌”,夏禹文化兴于西蜀而流播于中原及至东部吴越。三星堆文化一二期出土的铜牌饰与二里头夏文化相同,表明夏禹文化的西兴东浙是个历史过程。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玉琮、牙璋与东方的良渚文化相似,表明东西部不同区域文化的特征交流和集结很早。三星堆青铜文明的诡异特色,主要表现在具有地方性的礼器和神器上,而其尊、罍等酒器和食器则和中原殷墟是一致的,这说明它善于在创造自己地方性特色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创造体现精神和心灵世界的神器的基础上,吸纳中原文化并与之交流。良渚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均以精美玉器为其特征,表明长江文化很早就具有一致性,这是彼此开放交流的结果。从历史的进程看,巴蜀文化北与中原文化相融汇,西与秦陇文化交融,南与楚文化相遇,并影响及于滇黔文化。正如四川的地形一样,崇山峻岭屏闭盆地, 使之易于形成为相对独立、自具特色的文化区域; 同时,盆地又犹如聚宝盆,使巴蜀文化易于成为南北文化特征交汇和集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它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很早就与外域文化相交流。它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传输的集散中心, 三星堆遗址的海贝、金杖,表明与中亚、西亚及海洋文明有联系;新都画像砖上的翼形兽、雅安高颐阙前有翼的石狮形象,明显是安息艺术的影响。欧洲的罗柯柯艺术,同巴蜀唐宋时期的瓷器艺术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汉代的蜀郡漆器曾在蒙古的诺音乌拉和朝鲜的乐浪郡出土。唐代不少印度僧人流寓西蜀,带来佛教文化。“西川印子”和龙爪蜀刻曾流播于日本、高句丽。波斯人李家族世居成都,人谑称“李波斯”。这类文化交流例证可谓数不胜数。 作为农耕文明的典型,巴蜀文化自然有其封闭板结和落后保守的一面,这是自然经济带来的必然的特 征;但它确实又含有渊源于古典工商城市生活方式的极具开拓、开放性因素的另一面。巴蜀虽为盆地,虽为“内陆大省”,但它有很早就发达的“货贿山积”的工商业城市和充满向外扩张活力的水文化,努力冲破盆地的束缚,尝试突破传统、变异自我、超越自我。正是这种静态的农业社会的小农生活方式与动态的工商社会的古典城市生活方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巴蜀文化既善于交流和开放,又善于长期保持稳定和安定的多采画面,引起了思想领域和思维方式的相应变化。掌握这一矛盾运动的特征,充分利用其开拓性、开放性因素的精华,对于推动今天四川城市化进程,无疑是有益的经验。 第二个特征是它的整体性。 巴蜀文化从其诞生时期开始,即开始了向大一统的中原文化凝聚和集结,实现“最广泛的文化认同” (美国学者亨廷顿语) 的历史进程。一方面,从文化认同角度看,其特质和内涵从秦汉以后即融入中原文化之中,成为汉族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区域特色的延续性角度看,它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蜀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努力实践其区域性文化个性的更新与崛起。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看,巴蜀文化始源独立发展的时期相对甚短,而其与汉文化融合融汇的时期则较长,表明巴蜀人历代对于母体文化体系有最广泛的文化认同的整体观念和大局观念。 在巴蜀文化体系下,巴文化和蜀文化本是两支各具个性特色的文化。古语说:“巴人出将,蜀人出相”。四川所出四大元帅, 三个是巴人。而四川的著名文人则多数出于西蜀。这表明巴人和蜀人的文化性格是不同的。蜀人自古即柔弱褊陒,狡黠多智,而巴人则历来强悍劲勇,朴直率真。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巴人和蜀人都能将迥不相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整合、融铸在一起,相反而又相成, 形成巴蜀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性,整合为有别于其它区域性文化的巴蜀文明统一性。而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各自地方特色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我们仍然可以细致区分出:重庆人开拓进取性强,成都人思维细腻、追求完美。重庆人善于创业,成都人善于守业,二者又常常在生产、生活各方面能融洽地加以整合, 显出四川人共同的个性来。 这种整体性特征产生的社会根基在于巴文化和蜀文化虽是两支始原独立(一起源于岷江流域,一起源于汉水清江流域)的文化,但它们又是亲缘相近、演变的动力机制相近、具有共同性的生活结构体系的文化。所以,从西晋裴度的《图经》到唐代杜甫的蜀中纪行诗,直到19世纪末法国人古德尔孟的 《四川游记》都一致认为巴蜀是“异俗差可怪”的“另一世界”,其文化心理结构,包括内隐的心态和价值系统具有巴蜀的个性。这种整体性的文化内涵说明巴蜀人善于将不同因素加以整合,善于恰当地将矛盾的因素融汇整合为突破传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的积极力量,这对我们当前调整经济结构,整合不同心态, 将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第三个特征是巴蜀文化的特色性 在于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在于顺应社会结构转型和更新的超前性,冒险性精神。 四川人在历史上一个突出的思想特征是先乱后治的精神。“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是句古话,最早见于明末清初人欧阳直公的《蜀警录》。而更早的渊源则可追溯到《北周书》上蜀人“贪乱乐祸”的说法。这一说法带有一定的贬意,好象是四川人好转,难治,刁顽。但如从文化学角度看, 它说明巴蜀人的先乱后治精神是一种建设性的竞争思想。郭沫若认为“能够先乱是说革命性丰富,必须后治是说建设性彻底”,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他还认为“四川人的丰富的革命性和彻底的建设性是由李冰启发出来的”,是“李冰的建设,文翁的教经,诸葛武侯的治绩,杜工部的创作”感化和启迪的结果。这是很有见地的。今天看来,先乱后治的精神,说明四川人的开创性、超前性和风险性意识强。它的社会根基正同巴人的冒险进取性、超前性与蜀人的追求完美性、稳定性的结合有密切关系。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 承传巴蜀文化的特征, 构建四川的特色文化 认识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对于今天构建四川的特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上述三大特征对于培育四川人的改革开放意识、改革大局意识和开创跨越意识有着极大的作用。 通过巴蜀文化开放性的研究,可以充分认识巴蜀文化的特征:“封闭中有开放的活力,开放中有封闭的观念”。今天讲西部开发,讲解放思想,就要把握这一文化特征,对阻滞社会结构转型和更新的封闭性习惯势力要首先在观念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抑制其糟粕一面。而对极具开拓、开放性因素的精华, 则要善于发掘和积聚。只有这两方面研究和认识深入了,工作扎实了,解放思想,勇于开放的行为模式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文化的整体性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对于巴蜀文化特别突出。举例来说,巴界的方位观念就与北方和中原不 同。远在古代,中原人是东、南、西、北的观念顺 序,而蜀人所著《山海经》和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其方位顺序观念则是南、西、北、东,这充分表明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 。直到现在 ,成都人与北方人的方位观念也有明显差别。北方人习惯用语是向南向东来指示方向,这是以宇宙为坐标体系,人是服从于这个坐标体系的,所以用东南西北的坐标来指示方向。成都人的口头语是“倒左手、倒右手、端端走、抵拢倒拐”等话来表示方向,这是以 人的身体为中心,人是座标体系的主人,所以用人的身体的前进方向来指示道路。这种人本思想十分可贵。特别是在城市功能和结构以及城市布局日益趋同化、单一化的今天,城市生态与城市文态被建设性的破坏所消极影响的今天,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搞好环境配置,重视历史资源的保护,对于提升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是大有益处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发展例证来看,四川在县级经济改革、扩权试点、股份制试点等方面均曾走在全国前头,创造了全国第一的纪录,但这些纪录一是持久性不强,二是整体性滞后。这同历史上的情况类似,往往单个超前多,整体超前少,且不易持 久,这是巴蜀文化长期积累形成的消极因素,是需要整体性思想和大局观念来加以整合和消除的。 开创性、超前性和追求完美性的结合,这就是我们建设四川特色文化的方向,这就是我们通过巴蜀文化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的研究得出来的一些认识。

巴和蜀是战国以前西南地区两个的部落,文化上有一定的交流,但是互相间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截至目前巴和蜀两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还有很多没有搞清楚;只有1000字的论文,不妨弄个小题目,比如“巫溪宁厂盐矿对巴文化的影响”之类的题目更现实一点。

巴蜀地域文化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_asp?Subject_ID=34&BBS_ID=20070227733016&bPage=1去看看吧,希望能帮到你,^_^

巴蜀文化  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 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后与蜀同时为秦所灭。代表巴文化特征的有出土战国时的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铜容器。  巴蜀两地相距较近,交流方便,两地出现的船棺葬、扁茎无格柳叶剑、铜器纹饰中出现的虎纹则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征。铜兵器和铜印上的各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与楚文化影响外,它还影响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  在秦以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加速融合获得新的发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后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为天府之国。四川自古盛产蚕桑,丝织为中国之冠,汉时成都即成织锦中心。由于锦缎驰名,锦城成为成都的代称。四川很早就发明凿盐井取卤,打气井取气,燃煮卤制盐,其钻井技术为世界首创。蜀道难久为人知,但巴蜀创造的栈道却是一种奇迹。它不仅沟通与中原的往来,也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艺术风格独特。川剧是其特有的表演艺术,语言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尤以帮、打、唱紧密结合,川剧高腔最具代表性。四川人很讲究吃的艺术,川菜特点注重调味,有辣椒、花椒、胡椒、豆瓣、姜、葱、蒜,味醇厚,人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酒芳香浓郁、绵醇爽甜。名酒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等。  四川盆地在地形上为“四塞之国”,古代交通甚为困难,故李白发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这一封闭地形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所必然带来的封闭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但正是因为如此,又反过来激励起巴蜀先民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于是,环境与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终于成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陇文化的沟通,最大的障碍是北方的高山——秦岭。但巴蜀先民以惊人的勇气,创造了高超的栈道技术,打破了盆地地缘的封锁,克服了狭隘的封闭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开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个美女的神话故事,就是上古时代开山通道进行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栈道是巴蜀人的一大发明。司马迁认为巴蜀“四塞之国”的封闭性是靠“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来达到开放的,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须开道,遇水必须造桥,古蜀先民为了突破封闭,在发明了栈道的同时,又发表了笮桥。笮桥即绳桥,有多种类型,至今尚可见到的藏区的溜索和编网的藤桥,岷山上的竹索桥,滇西北的编网篾桥,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桥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铁索桥,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开放的智慧体现。  远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现代史学家沿用“丝绸之路”称呼的惯例而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为西道,即“旄牛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州)、青衣(名山)、严道(荥经)、旄牛(汉源)、阑县(越西)、邛都(西昌)、叶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进入缅甸和东南亚。这条路最远可达“滇越”乘象国,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区。  另一条是东道,称为“五尺道”。从成都出发,到僰道(宜宾)、南广(高县)、朱提(昭通)、味县(曲靖)、谷昌(昆明),以后一途入越南,一途经大理与旄牛道重合。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最早走这条线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灭蜀后南迁的蜀王子安阳王。安阳王率领兵将3万人沿着这条线路进入了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立了瓯骆国,越南历史上又称之为“蜀朝”。  四川盆地虽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但山原之间的若干河谷却成为巴蜀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它们穿行于横断山脉,其中可通行的河谷,成为古氐羌民族迁徙的南北走廊。盆地的东部有长江三峡作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剑门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陇,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汉中。而盆地以东的清江流域又北与江汉平原相通,南与湘西山地相连。正是依据这样的地理特点,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东、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为荟萃农耕、游牧文化的聚宝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文化与以下三方文化有明显的交流与兼容:一为荆楚文化,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诡浪漫,以《楚辞》为圭臬;二是秦陇文化,注意综核名实,讲究耕战和商业;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礼,看重历史,以《诗经》为准绳。巴蜀文化兼容了这三种因素:它接受荆楚文化而把《楚辞》发展为汉大赋;它接受中原文化而使蜀人史学趋于发达;它接受秦陇文化而导致“陇蜀多贾”,工商业繁盛。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而外,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元代的双流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俗尚游乐是巴蜀人的一大特点。所以,巴蜀很早就兴起了旅游习俗,到唐宋时达到顶点。以成都而论,全年的固定的游乐活动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体出游,并与歌舞娱乐、体育竞技、商贸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经过当代的开发,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丽”的特色:九寨沟山水的神奇,黄龙山水的瑰丽,熊猫世界的趣,恐龙世界的奇,是今日旅游者领略的最大感受。从线路上看,有西北线的九寨、黄龙、四姑娘山、贡嘎山,有北线的剑门蜀道,有东线的三峡风光,有南线的蜀南竹海风光和泸沽湖探秘。整个巴蜀景观布局疏密相间,如金线穿珠,珍珠满盆,几乎每个县都有可供旅游的景点。  巴蜀旅游线最大的特色是雄险幽秀的自然景观,往往包含着人杰文昌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剑门蜀道具有丰富的三国蜀汉文化和梓潼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则天故里的文化内涵;九寨黄龙一线,具有羌族石碉文化、夏禹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的内涵;泸沽湖具有“母系王国”的文化内涵;三峡一线则更是一个古代文化的宝库。这是巴蜀旅游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刘备墓、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和诸葛武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这几处遗迹。诸葛亮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万世云霄的崇敬,“武侯祠”这一称谓,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其中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从武侯祠出发,沿着当年刘备入蜀的路线,可以陆续拜谒大邑子龙庙、德阳庞统祠、绵竹诸葛祠、绵阳富乐山和蒋琬墓、昭化费祎庙和剑阁翠云廊,北出汉中可到沔县定军山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们尽可以领略历史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铁马金戈变为渔樵江渚的沧桑变化,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前后蜀时期是巴蜀历史上繁荣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时代。永陵(王建墓)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时代的历史见证。永陵石棺上的廿四乐伎石刻是我们了解唐代音乐的极品,从中可体味清乐与龟兹乐相结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传的情况。前蜀和后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究竟是谁写下了留传至今的《宫词》,肯定可以引起在旅游中探索的兴趣。永陵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经科学发掘的陵墓,可供游人参观,这更可以引起人们对于帝王陵寝秘密的兴趣。  三峡风光的雄奇壮丽,举世闻名,再加长江支流大宁河小三峡的青幽神秘,身临其境,自会使人们充分体会到妙如仙境的峡中神韵。三峡库区的考古发掘表明,三峡很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当我们领略大溪文化的原始意味的时候,自然会引起我们对于洪荒远古的无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丰富文化遗存,如丰都的鬼城、忠县的石宝寨、涪陵的水文石刻宝库白鹤梁,刘备向诸葛亮托孤的白帝城等,都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冲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当我们巡行三峡之中时,会对巴蜀人为什么从来向往走出夔门做出自身心灵的阐释。  位于长宁县和江安县的蜀南竹海面积有6万余亩,其中还有仙寓洞、龙吟寺等文化景观,既是大自然的奇观,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杰作。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发源于岷山的岷江,自古称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发达起来的地方。这里有人间仙境九寨、黄龙和大草原,有巍峨的四姑娘山,有著名的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养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遗迹,有全国唯一的羌文化风光。游览岷山,不仅可以使我们体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使我们领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态。只要我们把山川旅游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我们就必然会有一次与一次不同的新的收获、新的感受。 怎样写?不了解一下历史,怎写?想天马行空不成?

<论我国锦秀河山>呵呵...

语副词研究 郭振 摘要: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它们能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有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也不能用作宾语、定语,这是她同其他各类虚词性质相近的一方面。 关 键 词: 来源 ;发展变化 ;语法特征 Abstract: The adverb is one kind of half empty half solid They can express the behavior, the movement or the nature, the condition degree, the scope, the time, the possibility, the denial function and so on, have certain glossary significance, can serve as in the sentence independently the accessory constituent,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it is approximate the full word; But it cannot alone express one material object, one kind of truth or one kind of real situation; Simultaneously has cannot serve as the sentence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Subject, predicate; Also cannot serve as the object, the attribute,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she with other each kind of function word nature Key words : Origin ; Development change ; Grammar characteristic 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它们能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也不能用作宾语、定语,这是它同其他各类虚词性质相近的一方面[1]。在这里我们把能修饰动词、形容词、名词性谓语,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的单音虚词或复合虚词的词叫做副词。副词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词组合[2]。本文根据上述标准,从汉语中副词的来源、发展变化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特征和一些特殊用法为切入点比较系统地对汉语副词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一 副词的来源 关于副词的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的部分: 一 实词虚化是单音副词的主要来源 由实词本义直接引申虚化为副词。主要指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直接虚化为副词。 名词→副词(箭头前面的是本义,后面的是引申义。 下同) 早:早晨→很早、尽早、早点儿 A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古文观止-瘗旅文-王守仁) B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书-召诰第十四) C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先秦诸子-儒-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D 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先秦诸子-儒-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E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先秦诸子-道-庄子-外物第二十六) “早”的本义只指“早晨”这一时段,如A,而例BCDE中的“早”并非指“早晨”这一时段, 而是“很早”或“较早”的意思。 首:头→首先、开始、第一 A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 B 初,吴王首反,并将楚兵,连齐、赵。 (汉书-荆燕吴传) C 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祗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清·袁枚-续诗品) D 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文心雕龙卷十三·哀吊) E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 “首”由“头”义引申虚化为副词,如A。人初生头先出,故可引申为“首先”、“开始”之义,如BCD。《方言》:“人之初生谓之首。”而E则是“第一”的意思。 动词→副词 滋:增益→越发、更加 A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B是以窦太后滋不说。(左传·隐公元年) C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孟子-告子章句下) D若能为旱,焚之滋甚。(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滋”由“增益”的“加多”义如A引申虚化为“越发”、“更加”如BCD。 c 形容词→副词 劣:弱、少→仅仅、刚刚 A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元-张翥-踏莎行) B释鞍就穴直上,可百余仞,石路逶迤,劣通单步。(水经注-渭水) “劣”有“弱、少”义,如A,当它转化为副词以后,仍存有这一语义;但已经不是对事物的形容,而是对动作行为的限定,如B。 数词→副词 A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汉书·终军传) B鲁哀公问舜于孔子,孔子不对。三问,不对。(荀子·哀公) C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中庸-第十三章) “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向来指事物的本源,事物的统一体,在A中虚化为“完全、全都”。 “三”在古汉语中表示“多次”,是约定俗成的用法。而C中的“四”也是多次的意思。 由实词间接引申虚化而来 实词由其本义先引申出新义,这个新义并不改变原词性,然后再引申虚化为副词。 本:草木的根→根基、根源→本来、原来 A是以广以平,则不丧本茎。(吕氏春秋·辩土) B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C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南北朝-鲍照-代东武吟) “本”是其本义,指草木的根。“本”并不是由“草木的根”直接引申虚化为副词的,而是 先引申为“根基、根源”义,由此再引申虚化为“本来、原来”义。 日:太阳→白天、一天→日益、日渐 A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明-张煜言-八月辞故里) B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王国维-人间词话) C故农战之民日寡,而游食者愈众。(商君书·君臣) 因为有“太阳”才能称得上“白天”,这是“日”由“太阳”义引申出“白天”义的重要因素;因为自然界的规律是日复一日,所以才有可能虚化为“日益、日渐”。例中的“日寡”和“愈众”对举为文,尤可看出“日”的“愈益”义。 总:捆束→聚合→全都 A婉兮娈兮,总角兮。(诗·齐风·甫田) B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水经注·汾水)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全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总角”,指把头发结扎成角状的髻;“总”是“捆束”的意思。“捆束”是把分散的东西聚拢在一起,故可以引申为“聚合”义,如例,分散的东西聚合在一起,自然成为一个整体;而这一整体又蕴含着原来分散的个体。这就给“总”引申虚化为副词的“全都”义提供了嬗变的条件。例中的“总相宜”,意为淡妆亦相宜,浓抹亦相宜,“总”统摄“淡妆、浓抹”。 实词在由其本义引出新义时改变了词性, 然后再引申虚化为副词。 遽:驿车→疾速→立即、赶快 A吴、晋争长未成,边遽乃至,以越乱告。(国语·吴语) B夫子何为遽?国家得无有故乎?(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C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吕氏春秋·去宥) “遽”是古代传递紧急信息的快车。由“遽”的功能特性引发出形容词“疾速”义,再由“疾速”义引申虚化为副词“立即、赶快”义。 背:脊背→背对→暗中、背地里 A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周易·艮) B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国语·吴语) C当交颜而面从,至析离而背毁者,伪人也。(抱朴子·外篇·行品) “背”由“脊背”引申为“背对”,再引申虚化为“暗中、背地里”义,容易理解,不赘述。 由实词假借而来 由实词假借为副词是副词的又一来源。“还”本义是“返回”,假借为“旋”,义为“迅疾、很快”;“阳”本义为“明亮”,假借为“佯”,义为“假装”等等。 二 从结构上看复合副词的构成[3] 除了单音副词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复合副词。复合副词早在先秦就已产生,汉代以后则大量出现。考察复合副词的结构,大抵有如下三种类型。 1 联合式 由两个同义或近义的副词连用构成。 A 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史记-张仪列传) 这类复合副词在组合时,其前后位置有的可以互换,“犹尚”也可作“尚犹”。《陈书·裴蕴传》:“我去尚犹未克,鼠窃安能济乎?” 2 后置式 由副词与助词相结合而构成。 A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文心雕龙卷二·征圣) B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古代蒙学-声韵启蒙-卷下-二萧) C别卿已来,倏焉二载,吾所缀文,已成一集。(魏书·崔挺传) D比来朝廷或有事赐与,皆缘征发,须是优恩,若寻常则无此例。(旧唐书·裴度传) E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王国维-水龙吟) 后置式复合副词的产生跟助词出现的早晚有关。助词“然”、“焉”、“尔”等出现较早,所以副词跟这些助词结合后形成的复合副词也出现得较早。助词“来”、“地”等较晚见,与其相关的复合副词也出现得较晚。 3 重叠式 由单音副词的重叠连用而构成。 A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古文观止-卷08:唐文) B珑珑金锁甲,稍稍城乌绝。(曹邺-成名后献恩门) C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贼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文选·司马迁:报任安书) D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E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庄子-胠箧第十) 由重叠方式构成的复合副词,大多表示对所述事实周遍性的强调,或者表示对动作行为频度的强调。副词能够重叠连用而构成复合副词的为数不多,大抵只是在表示时间、状态、范围、程度中的少数副词。 二 副词在近代汉语中的变化 近代汉语副词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 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分析这种发展变化。把近代汉语副词作为一个断代平面的系统来看,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与上古、中古汉语相比,近代汉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新的副词,而有些上古、中古汉语中的常用副词则已消失或走向衰落;与现代汉语比较,则又有不少副词已经衰亡或只保留在书面语中或某些方言中。有些副词,既不见于上古、中古汉语,现代汉语中也不再使用,而是只见于近代汉语,甚至近代汉语中的某一个时期。如“不方、重重、次第、大须、的毕、都来、端的、非分、干当、故故、恒常、火急、即渐、看、苦死、蓦、偶自、权时、塞、煞、甚生、相将、旋旋、一纳、只首、白干、大段、大故、大小、都自、多少、不成”等等。例如: 1‧慈母意,总恩怜,护惜都来一例看。 2‧只是如今这般人,已是大段好了。 3‧圣人虽说他不是,然亦不大故责他。 4‧老婆道:“嗔道恁恁久惯老成!原来也是个意中人儿,露水夫妻。” 5‧脚踏这一段了,又看第二段。如此逐旋捱去,捱得多后,却见头头道理都到。 6‧兵行雾中,直到夹寨下营,梁军兀自睡卧未起。 正是这些副词的广泛使用,使得近代汉语副词从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明显的时代特色。 就近代汉语本身这一历史阶段来看,副词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比较晚唐五代、宋代、元代、明代四个不同时期的副词,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总是有些副词消亡或走向衰落,同时又不断地有新的副词产生。如《敦煌变文集》中的副词“都来(表强调语气)、不方、非分、非甚、火急、急手、镇、镇长”等,宋代以后就不大使用了。《朱子语类》中的“大段、大故、终始、将间、逐旋”等,元代以后又不大使用了。《金瓶梅词话》中的“要便、生死、只顾、只个、嗔道、干净、稳定”等,明代以后也不大使用了。不同时代新产生的副词如《敦煌变文集》中的“好生、甚生、当即、眼看、苦死、偏偏”等;《朱子语类》中的“大段、大故、怪、顶、重行、白、白地、平白”等;《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兀自、大举、正在”等;《金瓶梅词话》中的“老、绝、越发、只当、要便、趁早、苦死、左右、死活、管定、恒是、想必、好歹”等[4]。正是因为不同时代都有一些原有副词消亡和一些新的副词产生,所以在近代汉语的不同时期里,整个副词系统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当然,仅就四种文献中的副词所显示出来的差别看,不排除方言的影响,还有因文献的文体和内容的不同带来的副词使用方面的差异,但参考不同时期的其它有关文献,这种差别主要还是副词系统的历时发展演变的反映。 三 现代汉语中副词语法特征以及一些特殊的用法 关于现代汉语中副词的语法特征我把它分成以下三点: 1、副词都能做状语,大多数副词还可以充当句首修饰语。(这一点古今相同)比如: 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 难道这种产品还受欢迎吗? “已经”、“还”修饰句中位于,“也许”、“难道”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少数副词可以充当补语。比如:坏透了 糊涂透顶 感慨万千 好得很 好极了。 2、副词是附着性的,大多数不能单用[5]。 比如问“味道怎么样?”只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不能说“很”。只有一部分副词,比如“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等可以单用,比如: 什么时候出发? 马上。 你去吗? 不,我不去。 3、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既可以独用,也可以合用。 a、独用:说了又说 打不赢就走 说清楚再走 不去也可以 这样更没有道理 b、合用:又白又胖 不偏不倚 越忙越乱 既聋又哑 也好也不好 非去不可 c、和连词配合使用: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除非……才 如果……就 即使……也 虽然……却 不论……都 同时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来说是不能修饰名词,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不过被修饰的名词却有特殊之处,或者具有特定的语义基础,或者是功能发生了转化[6],例如: 真快,又星期天了。 我们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小张长得很帅,就是太奶油了一些。 他真男人! 他真女人! 例中的名词义本身具有顺序义,是循环时间名词:星期一 ——星期二——……星期天——星期一,例中的名词“前沿”具有“量度”义,例中的名词都可以认为是性状化,因为它的性质可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奶油——缺乏阳刚气 男人——充满男子汉气概(例注意是“他”而非“她”)女人——做事办事很女性化。 参考文献 : [1] 赖先钢《语言研究论稿》学林出版社 2005年2月 [2] 郭锡良 《古代汉语讲义》 《电大教育》编辑部 [3] 黄珊《古汉语副词的来源》1996 [4]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简论》1994 [5] 张斌 《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 [6] 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9月 致谢: 这篇论文历时半年终于定稿,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文会堂老师的精心指导。文老师从去年11月份选题开始,首先在我构思之初加以诱导、启发,帮助我确定写作方向;然后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参考书目,并对论文的初稿、二稿进行不厌其烦的修改,事无巨细,认真负责。在此,我深表感谢一 副词的来源 关于副词的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的部分: 一 实词虚化是单音副词的主要来源 由实词本义直接引申虚化为副词。主要指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直接虚化为副词。 名词→副词(箭头前面的是本义,后面的是引申义。 下同) 早:早晨→很早、尽早、早点儿 A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古文观止-瘗旅文-王守仁) B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书-召诰第十四) C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先秦诸子-儒-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D 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先秦诸子-儒-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E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先秦诸子-道-庄子-外物第二十六) “早”的本义只指“早晨”这一时段,如A,而例BCDE中的“早”并非指“早晨”这一时段, 而是“很早”或“较早”的意思。 首:头→首先、开始、第一 A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 B 初,吴王首反,并将楚兵,连齐、赵。 (汉书-荆燕吴传) C 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祗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清·袁枚-续诗品) D 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文心雕龙卷十三·哀吊) E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 “首”由“头”义引申虚化为副词,如A。人初生头先出,故可引申为“首先”、“开始”之义,如BCD。《方言》:“人之初生谓之首。”而E则是“第一”的意思。 动词→副词 滋:增益→越发、更加 A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B是以窦太后滋不说。(左传·隐公元年) C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孟子-告子章句下) D若能为旱,焚之滋甚。(春秋三传-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滋”由“增益”的“加多”义如A引申虚化为“越发”、“更加”如BCD。 c 形容词→副词 劣:弱、少→仅仅、刚刚 A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元-张翥-踏莎行) B释鞍就穴直上,可百余仞,石路逶迤,劣通单步。(水经注-渭水) “劣”有“弱、少”义,如A,当它转化为副词以后,仍存有这一语义;但已经不是对事物的形容,而是对动作行为的限定,如B。 数词→副词 A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汉书·终军传) B鲁哀公问舜于孔子,孔子不对。三问,不对。(荀子·哀公) C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中庸-第十三章) “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向来指事物的本源,事物的统一体,在A中虚化为“完全、全都”。 “三”在古汉语中表示“多次”,是约定俗成的用法。而C中的“四”也是多次的意思。 由实词间接引申虚化而来 实词由其本义先引申出新义,这个新义并不改变原词性,然后再引申虚化为副词。 本:草木的根→根基、根源→本来、原来 A是以广以平,则不丧本茎。(吕氏春秋·辩土) B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C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南北朝-鲍照-代东武吟) “本”是其本义,指草木的根。“本”并不是由“草木的根”直接引申虚化为副词的,而是 先引申为“根基、根源”义,由此再引申虚化为“本来、原来”义。 日:太阳→白天、一天→日益、日渐 A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明-张煜言-八月辞故里) B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王国维-人间词话) C故农战之民日寡,而游食者愈众。(商君书·君臣) 因为有“太阳”才能称得上“白天”,这是“日”由“太阳”义引申出“白天”义的重要因素;因为自然界的规律是日复一日,所以才有可能虚化为“日益、日渐”。例中的“日寡”和“愈众”对举为文,尤可看出“日”的“愈益”义。 总:捆束→聚合→全都 A婉兮娈兮,总角兮。(诗·齐风·甫田) B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水经注·汾水)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全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总角”,指把头发结扎成角状的髻;“总”是“捆束”的意思。“捆束”是把分散的东西聚拢在一起,故可以引申为“聚合”义,如例,分散的东西聚合在一起,自然成为一个整体;而这一整体又蕴含着原来分散的个体。这就给“总”引申虚化为副词的“全都”义提供了嬗变的条件。例中的“总相宜”,意为淡妆亦相宜,浓抹亦相宜,“总”统摄“淡妆、浓抹”。 实词在由其本义引出新义时改变了词性, 然后再引申虚化为副词。 遽:驿车→疾速→立即、赶快 A吴、晋争长未成,边遽乃至,以越乱告。(国语·吴语) B夫子何为遽?国家得无有故乎?(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C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吕氏春秋·去宥) “遽”是古代传递紧急信息的快车。由“遽”的功能特性引发出形容词“疾速”义,再由“疾速”义引申虚化为副词“立即、赶快”义。 背:脊背→背对→暗中、背地里 A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周易·艮) B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国语·吴语) C当交颜而面从,至析离而背毁者,伪人也。(抱朴子·外篇·行品) “背”由“脊背”引申为“背对”,再引申虚化为“暗中、背地里”义,容易理解,不赘述。 由实词假借而来 由实词假借为副词是副词的又一来源。“还”本义是“返回”,假借为“旋”,义为“迅疾、很快”;“阳”本义为“明亮”,假借为“佯”,义为“假装”等等。 二 从结构上看复合副词的构成[3] 除了单音副词外,在古汉语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复合副词。复合副词早在先秦就已产生,汉代以后则大量出现。考察复合副词的结构,大抵有如下三种类型。 1 联合式 由两个同义或近义的副词连用构成。 A 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史记-张仪列传) 这类复合副词在组合时,其前后位置有的可以互换,“犹尚”也可作“尚犹”。《陈书·裴蕴传》:“我去尚犹未克,鼠窃安能济乎?” 2 后置式 由副词与助词相结合而构成。 A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文心雕龙卷二·征圣) B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古代蒙学-声韵启蒙-卷下-二萧) C别卿已来,倏焉二载,吾所缀文,已成一集。(魏书·崔挺传) D比来朝廷或有事赐与,皆缘征发,须是优恩,若寻常则无此例。(旧唐书·裴度传) E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王国维-水龙吟) 后置式复合副词的产生跟助词出现的早晚有关。助词“然”、“焉”、“尔”等出现较早,所以副词跟这些助词结合后形成的复合副词也出现得较早。助词“来”、“地”等较晚见,与其相关的复合副词也出现得较晚。 3 重叠式 由单音副词的重叠连用而构成。 A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古文观止-卷08:唐文) B珑珑金锁甲,稍稍城乌绝。(曹邺-成名后献恩门) C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贼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文选·司马迁:报任安书) D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E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庄子-胠箧第十) 由重叠方式构成的复合副词,大多表示对所述事实周遍性的强调,或者表示对动作行为频度的强调。副词能够重叠连用而构成复合副词的为数不多,大抵只是在表示时间、状态、范围、程度中的少数副词。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