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2 15:26:22

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论文研究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第一,教师要摸清学生的学情。线上教学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欠缺,为线下教学找准靶子。因为线上学习期间有部分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要规范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要求课堂上专心听讲和作业认真完成抓起。要先检查前期线上教学的效果,做好知识内容的“承接”,复课后把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检测,摸清底细、查缺补漏,有层次地把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梳理线上教学期间授课疏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一次测试,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找出原因。第二,要精心做好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在连续的学习过程中保证前后知识的衔接,不至于落下账、补不起来、填不上,影响今后的学习。做好教学方式的“延承”,线下教学开始后,微课讲解重点、模块化学习、将知识点贯串成线,形成明晰的知识链,精选典型题目,分类进行针对练习,从线上到线下让学习真实发生。一是集中突破。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办法进行逐步解决。二是平时课前补充。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对于有特殊原因没有及时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要重点帮扶。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班级,可采取学习新课与补学巩固讲解并行;对于两极分化的班级进行同伴互助式教学。对于不适应线上学习而产生的新学困生,应给予个别辅导。第三,要强调个性化教学。线上学习过程中留有知识缺陷的学生,要给这些同学补起来。另外一些学习条件不够的学生特别要加强关心。

线下是传统的,而随着时代对手机端的需求越来越大,线上正在逐渐的崛起。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对学生来说,就是将收获利益最大化,现在很多的学校随着时代的需求也是有采用O2O模式的,就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正在中鹏研究线上教学的妹子

因为这是教育的发展趋势。今后,线下跟线上会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了更好地做教育线上线下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取长补短。现在也已经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机构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了,不再仅仅是独立的线上教学或者单一的线下教学,线下授课后,可以线上复习甚至线上考试,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能在线上预约老师在线上一对一解答,像这种教育的OMO模式就能用美阅教育很好地实现出来。不但能提高教学服务,对学生来说也方便很多。所以今后,线上和线下教育不会再只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会很好地结合起来。

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探讨论文

摘 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在这种局势下,“互联网+农业”逐渐兴起,并且发展效果显著。本文分析探讨“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经济 影响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得到了有效发展,农民对土地的利用率要求发生改变,既要满足温饱供给,还要提升农业产品质量及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笔者分别从“互联网+”时代研究、“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互联网+”时代研究

所谓“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技术升级、信息挖掘、信息与技术应用,通过“互联网+”可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力,使国家财富逐渐增加。而“互联网+农业”则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贯穿到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环节中,“+”并非指农业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而是通过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结合来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的全面融合,促进农产品要素的合理优化,为农业生产及运营提供有效支撑,使农产品迅速更新换代。总之,“互联网+农业”是传统农业朝互联网方式发展的有效管理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互联网+农业”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

(一)基于生产领域

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其中,拓展智慧农业模式覆盖范围,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精确化,减少劳动力浪费,为农民争取更多经济效益。

(二)基于流通领域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农业电商模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从线下单一渠道向线上线下共同流通渠道转变,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

(三)在产业链方面

基于产业链方面,通过农业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产业链中,可获取更多农产品信息,如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农产品生产技术信息等,并不断完善融资服务和法律服务,促进“互联网+农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农业生产逐渐朝规模化发展,促进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逐渐规模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集约化生产局面逐渐形成。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后,我国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趋势发展。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在农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粗放管理现象极为严重。尤其在资金周转、农资产品采购方面,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基于这种情况,应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但因其缺乏完善的经营模式,导致互联网实施力度严重不足。

(二)实现农村网络普及化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许多居民家中均配备了完善的信息设备,如宽带进村等。此外,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将各种互联网技术贯穿其中,使原本技术荒漠朝新兴技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极速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网络工具的创新速度,提升了我国农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的速度,通过线上线下的互通,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有效发展。据相关报告显示,农村地区逐渐成为网民数量最大的地带,随着未来互联网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农业”将拥有更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

“互联网+”时代下,为实现农业经济创新发展,还应采取有效的管理途径,如扩大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经济、加大农业信息化管理投入力度、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培养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详情如下:

(一)扩大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经济

在传统农业产品的销售模式上,多以出售原农产品为主,在这样的销售环境中,农户的收入低,加上受到自然环境与农贸交易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更是得不到保障。有关部门应结合地区农业发展特点,扩大农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完善集生产、经营、加工于一体的农产品经营产业链。有关部门还应为扩大农产品产业链对农户的'收益影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增加对农产品的加工和经营环节。

一方面,在农副产品加工环节中,集合农业生产与工业加工,并经再次加工和生产后,将原始农产品加工成为现代市场需要的产品。经加工后的原始农产品提升了自身附加值,并且产品质量有了保证。所以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产品的再加工被普遍使用。

另一方面,在农产品的经营环节上,有关部门应结合目前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和交通运输服务的优点,突破地域条件限制,扩大农产品销售区域,增加农产品经营收益。

(二)加大农业信息化管理投入力度

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非常普遍。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市场调研方面,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与整理市场信息,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市场动向。其次,在经济管理中的农业资金分配上,需要掌握并分析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信息,然后确定农业生产资金的分配方向与具体的分配方式。最后,对于农业生产技术如种植技术、饲养技术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询和学习相关的技术资料,并且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而言,需要设备的支撑、人员的驾驭以及技术的基础。

(三)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

为促进我国农业创新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电子商务,这也是农业电商最直接的表现。实际上,农业电商的完善并非只是帮助农民买卖农产品,而是通过明确农民消费导向,使其了解市场实际需求。从中也不难发现,农业电商的创建及完善的目的在于促进农业传统经营观念的转变,形成互联网思维。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农村已着手构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试图通过网购来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规避农产品买卖信息的不对称风险,提高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

(四)培养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

人才培养是每一个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要培养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不仅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储备好人才,力求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熟练地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积极引进和培养农业信息化技术,以及经济和管理类型人才,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够高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同时,还可以鼓励农民群众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到基础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中,努力提高其文化水平,要以能力为主、学历为辅,保证高素质、高修养的管理人才投入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当中,这样才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放宽,我国的农业经济也随之得到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下,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笔者分别从扩大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经济、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为宾阳县宾州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徐瑛楠.“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通讯世界,2017(19):30-31.

[2]郭浩.“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9-10.

[3]郭佳妮.“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7(05):7-8.

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地方都打着停课不停学的旗号,浩浩荡荡的开始了线上教育,对于这样的情况,一些能够抓住机遇的人在线上教育尝到了甜头。比如钉钉,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很多人都说,以后的教学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其实这也不无道理。

首先,疫情的出现让线上教育迎来了春天,因为学生不能复学,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影响,而线上教育接着这个机会,打起了疫情牌,纷纷都提供了自己的免费线上教育平台。这让他们有了曝光度,从而有了流量。

而这样的情况让传统教育变得尴尬,既然传统教育受到了线上教育的挑战,它必然会改革,变得多样化,去面对以后一些未知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它以后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组合。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让线上教育也越来越多,但是我认为还是需要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因为教育需要的更好的效果,也应该让学生去体会教育所带来的氛围。而且线上效果更加的好,学生可以与老师及时沟通,而线上教育的弊端就是老师看不到你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自律性并不高,就拿今年的例子来说,线上教学很多人都是混过去的。更加的需要学生有自觉性,而现在的孩子自觉性也越来越差。所以还是需要线上为主的。

总体来说,两种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线下教育效果更好,让学生可以有学习的氛围,但是在面对一些极端情况,难以实现,而线上教育更加的便捷,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效果却又不是那么的好,所以在这个网络时代,两种方式相结合,是教育的趋势,从而使教育更好的发展。

浅谈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论文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的电子商务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新经济背景下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和矛盾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发展逐渐走向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文章简述了网店和实体店面的发展史,并列举了两者产生的典型矛盾,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运用各种功能补偿以及整合营销的方式来缓解和消除两者冲突,使两者做到互利共赢。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店;实体店;矛盾;互利共赢

自2014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关店退租”现象。继关闭济南门店后,百货业巨头百盛了关闭了位于江苏常州的新北门店,这已是近2年内百盛关闭的第6家门店。李宁实体店已经关掉1800多家,未来三至五年全国有近80%的书店将关门,服装店、鞋店有近30%将关闭。半年报显示,多家A股上市百货公司业绩亮红灯,其中南宁百货净利润同比下降达,杭州解百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达44%,广州友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电子商务大潮冲击下,百货商场越来越有沦为“试衣间”的尴尬。

1新经济的特征及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不断发展,我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态就一直处于一种急剧的变化中。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矛盾现象日益增加。例如,科技的飞速进步,改变着我们对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边界的认识;在线虚拟空间的网络性,改变着人类沟通的方式;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竞争关系,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依存度的提高,一种以合作为本,竞争为辅的新型伙伴企业关系渐渐显露头角。

为了能够确切地描绘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新经济”应运而生。新经济的四点特征,即信息化(信息技术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知识化(知识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凸显)、人本化(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以客户的需求为重)、全球化(资源配置遍及全球)。

而且新经济的这四种时代特征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循环属性,人本化的形成被信息化和知识化推动着,而其又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化的`不断加速直接导致了知识价值不断实现和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从而实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推动。

2网店及实体店的发展

网店及实体店的含义

所谓网店,顾名思义就是网络商店(虚拟店铺),它其实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它能够让人在网上浏览图片的同时,对图片所展现的物品进行实际的购买,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网站。但在实际生活中,网店大都使用各种大型网络贸易平台来完成交易如天猫、拍拍、易趣等。这主要是因为,个人制作电子商务站点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和技术含量。

实体店是网络购物兴起后出现的名字,它与网络店铺相反,网络店铺是虚拟的,而它则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实体店是传统产品的销售终端。实体店是借助一定的硬件设施建立起来的,它的地点相对固定并以盈利为目的。它的商品既能是实物,也能是虚拟商品(如翻译,充值卡等服务)。

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

网店的发展

网店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但网店产生的初衷其实并不是为了进行网上贸易,只是为了展示产品,从而让浏览者对所浏览的物品有更全面的认知。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网店也有了显着地改善,它从一开始的单一的网上产品展示,逐步演变成一种不仅仅可以用来展示商品,还可以让浏览者进行实际购买行为。

网店来源于电子商务,因此它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从1999年发展至今实属不易,总的来说,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起步期(1999年)、冰冻调整期(2000-2002年)、恢复回暖期(2003-2005年)、高速发展期(2006-2008年)、转型升级期(2009年至今)。

以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为例:马云在1999年和18名同事用50万元成本创立阿里巴巴,一路艰难发展到2002年开始盈利,在2003年谋求改变成立淘宝网,2004年发布支付宝。在2005年,淘宝宣布个人开店免费,这大力地推动了网店的发展,并为淘宝打下了夯实的群众基础,不得不说,马云走的每一步,日后看来都堪称绝妙。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将淘宝网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淘宝网、淘宝商城和一淘,以更精准和有效地服务客户。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改名天猫,以实现在之前利益切割之上更为独立的品牌切割。将现有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的业务升级为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淘宝网、天猫、聚划算、一淘和阿里云七个事业群。要重视的是这一年爆发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战,电商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和替代逐步显现。

2013年淘宝余额宝业务开创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先河,也给移动电子商务开辟了一个新的入口---移动金融。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11月11日“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支付宝成交额超过350亿元,2014年达到600亿元。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扩大了就业和内需,带动了物流金融宽带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零售批发、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实体店近年来的发展

相比网店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相反,实体店的发展态势则较为惨淡,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众多小商家都选择结束实体店的经营。因为在高额的库存金额和租金负担以及金融危机的重创下,经营实体店想要盈利对商家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实体店也有发展较为优秀的,他们拥有愈发成熟的信息技术与物流的支持,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门店的得以蜕变。它们发展主要通过“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让门店变成物流基地。这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必胜客最早兴起的HS服务,现在肯德基也开始了这项服务,具体来说比如加班订餐:人们可以在午饭下班后到门店去看到实物并且咨询,而上班时间以网络和电话为平台发生购物行为的。这不仅仅扩大了辐射区,同时由于其传统的能够让顾客看到真实商品,购物氛围以及实体店使得顾客产生的信任感等一个都没有被弱化,更加促进了销售。

“节流”就是让门店变成展示中心。以大型电器店苏宁、国美为代表,门店主要是用于商品展示,并且从中分离出了仓储的业务。门店面积缩小后,租金成本直接降低,相应的装修与维护成本也降低,继而发生连锁反应,需要的运营人员数量也会相应的减少,因此整体成本低了。

虽然通过“开源”和“节流”,实体店可以产生比传统情况下不可想象的投资回报,扩大发展空间。但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下,实体店面对沉重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多的客户被分流到电子商务公司的情形,压力倍增。

3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涌现的矛盾

“超低价格战”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几乎所有商品都要比实体店的价格低,幅度少则八九折,多则过半。网店打出低价来吸引客户,同种商品销售网店为抢客流量会给予相同、甚至更低的折扣。在低价环境下实体店被动不堪,与网店的矛盾不断升级。

“网店试衣间”

越来越多的买家在实体店感受实物,记下货号,然后在网店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经常见在商场试衣服却在淘宝下单;到国美选电器却在京东下单……实体店提供售前服务,却没有任何收益,成为了网店的免费体验店。

“资源竞争”

生产商、批发商相对于实体零售商具有更多的资源,为了在短期内提高销售额,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价格优势,发出网络团购订单,短期内成团销售,其数量之大,挤占实体店的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

“品牌信誉消磨”

网上销售地域广,经销商良莠不齐,网络监管不到位,商品质量、售后服务难以有保证。用户网络购物后,在无法采用传统外包装加印标识、代码区分供货商等手段鉴别的情况下,必然将责任归咎于品牌本身,影响到品牌实体店声誉和市场份额。面对电子商务咄咄逼人的挑战,如何协调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之间的冲突,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4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的矛盾剖析和互利共赢

矛盾剖析

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冲突由于商业平台改变而产生,本质上是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之间的市场占有矛盾,同种或同类商品销售商不能协同而发生敌对性行为。究其原因,分为主观客观两点。

第一,主观上一些厂商和经销商没有多平台下的行销政策,也没有应急渠道管理手段,在传统营销方式和价格控制无法奏效的情况下,会导致失控。一是厂商管控政策和手段欠缺。通常情况下,厂商为了保持商品销售的活跃度,会主动在经销商内制造竞争,以竞争刺激渠道成员拓展机会,使市场趋于理性。而网络销售绕过传统经销商,这决定同一商品在网店销售与实体销售具有悬殊的竞争力,导致分销中的过度竞争,厂商的传统层级管理与价格控制手段,会因对经销商自发网上销售行为无法奏效而引起市场混乱,影响实体店的销售。二是经销商对渠道变动预期不足。面对网路销售带来的乱价和窜货,经销商没有处理经验可循。网络销售的低价打乱了经销商价格控制,经销商对渠道关系变动没有足够的预期,没有可行的预案的情况下,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实体渠道的抗风险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将不断下降。

第二,客观上市场资源有限、成本支出不同。一是资源的重叠与争夺。顾客资源上,网络对传统顾客没有天然区隔,在更强大的价格吸引下,传统顾客渐渐转移为网络用户。商品资源上,网络对于售出的产品没有严格的限制,而市场产品的有限性,导致了商品资源的重叠。二是经营成本的差异。网店能低价经营,而实体店不能低价,否则就无法解决租金、人员成本和经销商的利润。网店的低成本低价格冲击传统价格体系,这种固有的成本矛盾是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自身难以调和的。

共赢前提

面对网店与实体店的诸多矛盾,问题不可能在一时之间都得到解决,但两者之间却可以在完善自身不足的情况下,两者共谋发展。

第一,对于网店来说,完善网站商品信息,保证顾客购物安全性,提高店铺信誉,留住老顾客,提供优秀的售后服务,更有利于网店的发展。纵观淘宝、天猫客流量高的店铺,都能为顾客提供充分信息,贴心的服务,满意的购物。

第二,对于实体店来说,资金充足的店家不拘泥于一店一铺,可以大力发展使店铺连锁化,提高品牌效应,通过“开源”和“节流”降低门店运营成本;资金较少的门店则可以开展各种活动,用适宜的价格,优秀的服务,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提高业绩。

第三,当网店和实体店都得到完善后,两者可以进行整合营销,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两者合作,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目的。

共赢方案

无论是网店还是实体店,各有利弊,电子商务具有信息、物流高效的优势;实体店的售后服务和维权更有保障,谁也不会取代谁,都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在两者发展都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做到合作,在规范体系的引导下达到双赢的效果。

矛盾一解决方案:网店销售、实体店体验,各取所长,合作营销

以用户为导向,在订单和价格处理上持双赢的思路。订单上,运用网络良好的互动性进行产品、品牌宣传、传递信息、获取订单;价格上,严格统一定价或者区别价格,统一定价把网店与实体店的价格差异缩小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通过网络订购和实体店配送相结合,统一价格、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方式;区别价格的情况下,按网络订单销售额按区域,计入经销商的累积销售额中,重新分配利益,或者划分经销商区域配送、售后服务等工作,按订单额的比例返利,解决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利益分配问题,创造让大家都满意的价格。

矛盾二解决方案:专属定制,错位经营,市场多元化

经销的批量性,使得市场的产品样式单一重复,随处可见。开发专门用于网络销售商品,错位促销。专属商品只在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和实体销售采用各自的竞争策略,由企业做总体战略控制;面向消费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的专属服务,采取买赠、捆绑立减、现金返利、限时单品特卖、赠送饰品等服务,迎合网络用户购物追求低价格的心理期望,解决价格冲突,又保证与网上同类商品相比具有竞争力。同时开拓多元化增值领域,有个性就怕客户不来“试”.

矛盾三解决方案:将电子商务定位为实体销售的补充,整合利用

电子商务虽然方便、价格实惠,但是与实体销售相比,传统实体店提供的消费体验非常重要。实体店可以开展促销活动,如发放优惠券,吸引用户凭优惠券在当地实体店购买可获得相应实惠,扩大销售覆盖面,拉抬实体店的人气;店铺会员制,给成为会员的顾客以更多的优惠,更为全面的服务。利用薄利多销原则,既能保住客户资源,又能收获利润。即便网上开展团购,也不用害怕客户的流失。

矛盾四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差异化,强化品牌地位

通过差异化设置,平衡因货品重复而产生的矛盾,可以共同维护品牌形象和地位以各自平台商品和服务创造更多顾客,而非争夺顾客。将网络作为处理实体店库存商品的销售渠道。实体店作为高端店,高质高价,网店作为低端店,用于处理实体店的库存或过季商品,把实体店滞销的库存商品拿到线上来扫贷,减轻品牌库存压力。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划分定位销售平台。产品投入期时,选择在网络上试销或限量版产品展示,此时购买者多是前卫的品牌忠诚者;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转入到实体店作为正价新品销售,此时的购买人群是理性的消费者,他们更注重亲身体验;衰退期时,再转入网上低价出货。不同的销售方式对应不同的购买人群,既保证了品牌信誉又强化了市场份额。

5结论

综上所述,新经济下的市场,是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的市场,网店以实体店为支撑,实体店以网店为扩展,两者合作,着眼于用户“购物是否便利”,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渠道结构,安排不同层级、不同平台经销商的利益格局,对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进行战略布局,引导两个平台间利益平衡,优势互补,整合可用资源,使其互相促进,“和谐”发展。二者联合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珍。中国电子商务下的“新经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8)。

[2]薛凤。网店与实体店联合发展探析[J].市场论坛,2013(5)。

[3]牛全保,邹英杰。网店与实体店的渠道冲突探索[J].管理学刊,2012(2)。

[4]罗娟。淘宝双十一2013年350亿2014年600亿:四大武器发力[EB/OL].(2013-11-12)。

[5]吴馆长,盛婷。一个从业者眼中的未来的零售业态:电商、便利店、体验店[EB/OL].(2014-11-28)。

[6]乔艳荣。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19)。

[7]王强。电子商务时代市场营销的新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14)。

因为在疫情期间很好的熟练和运用了线上教学的技术,所以疫情过后,线上线下双线混合教学更易进行。

线上与线下教育融合教师研究论文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线下教育比较注重我们的书写和专注的提高,线上教育主要是提高我们的看,读练习和我们的说话的方式,两者掺杂在一起就能起到一个结合的作用,可以全面的提高我们的能力。

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 :高校档案工作者档案素质及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高校档案工作者流动性大,新时代对档案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和相关档案部门要做好高校档案工作者后期的职业教育和业务再培训,以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SPOC理论;职业教育;高校档案工作者

1SPOC理论

SPOC概念最早在2012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rmandoFox教授提出,所谓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是指小众私密在线课程。SPOC理念提出的旨在通过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慕课)将优质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建构及生成,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习者更加深刻理解课堂知识,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MOOC具有参与人数多、在线资源共享及访问的开放式等优点,但其开发成本高、完成率低等不足也是较为明显的。SPOC则是从MOOC教育理念中衍化而成,融合了在线学习与校园课堂教学的创新特点,将MOOC教育资源应用于特定人群及规模小的教学方案中。SPOC典型教育模式便是在传统校园课堂中采用MOOC讲座音视频或在线评价功能实现课堂教学辅助功能,是MOOC校本化,融合校园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一种教学创新。

2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

高校档案工作者的档案素质及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高校档案工作者流动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者总体素质及业务能力提升。为此,做好后期的职业教育和再培训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途径

总结多年来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培训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1)岗位培训。根据档案岗位需要及职责变化,组织高校在职档案工作者在上岗前开展的业务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通常时间较短,内容更具针对性;(2)继续教育培训。为优化高校档案工作者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知识水平,高校组织档案工作者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这种教育培训周期性长,知识丰富;(3)短期培训。不同于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短期培训见效快、时间短,方式灵活,如以会代训、以交流研讨代训等。

类型

从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内容来看,主要的类型有:(1)针对性培训。主要是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业务或新知识专门开展的一类培训,如新标准、制度及办法的颁布或实施后所开展的系统培训;(2)适用性培训。主要针对高校档案管理在职人员不脱岗,为丰富其知识结构,掌握新技能开展的一类培训;(3)技能性培训。在高校档案理论学习培训基础上,结合高校档案业务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的技能培训,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4)适应性培训。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紧紧围绕新时代档案特点和现实需要,加强培训和知识更新再学习,提升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及服务;(5)专业性培训。不同行业或领域,其档案管理专业各自有着明显的行业或专业特点,如机关、院校、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等,通过高校档案的专业性培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问题

与在校进行档案专业全职学习或脱岗学习相比,高校档案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大多需要兼顾工与学,传统的培训途径或类型难以适应当前高校在职档案工作者的业务再培训和再提升:(1)工学矛盾。高校专职档案工作者少,业务工作量大,工作与学习之间难免存在冲突。(2)经费问题。传统的组织专题学习或教育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耗时较长。档案专业培训的目的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但传统高校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及其知识点的培训消化吸收需要较长时间,集中培训信息量大,消耗时间长,且培训效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等等。

3基于SPOC理论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

课前设置

(1)特征分析。目的明确。高校档案业务性强,通过学习、培训能够掌握最新要求、标准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积极性高。高校档案工作者学习的内容与高校档案实际应用联系紧密,且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时间较短。高校档案工作者身兼多职,工作忙、时间紧、任务重,多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2)功能定位。人人能学。利用“泛在计算”实现时时、处处学习,利用计算机及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学习的无障碍化。时时教辅。利用SPOC理念,为高校档案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开发和搭建个性化、系统化学习的平台,专门针对高校档案立卷、高校电子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高校档案编研等等,通过专业教学目标、标准及课程评价体系,融入SPOC等在线课程教学特点,构建档案学员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的平台。如清华大学创办的“学堂在线”网络课程;北大创立的“网络开放课程”等。(3)教学目标。从高校档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出发,旨在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档案工作者档案素养和业务能力,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挖掘高校档案的资源利用价值。(4)总体设计。依据高校档案学员特点、功能定位及教学目标,课程设计为“线上理论知识化,示范操作结合化,实际问题线下化”。即,线上主要通过视频方式讲解;示范操作采用线上演示与线下个别或小组辅导相结合;实际操作问题采用线下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操作等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内容设置

根据线上、线下等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流程及模式的需要,基于SPOC理论的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的课程设备内容主要包括:(1)分解专业知识。高校档案职业教育组织者应将高校档案管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理论知识及内容进行分解,分类别、分载体等做好专业档案知识分解,并将其录制成若干视频供学员学习使用。如“高校档案编研选题”、“高校档案页码标识标注规则”等等。(2)录播教育视频。利用现代录播教育设备,将分解后的专业知识根据选题,拍摄成5-10分钟左右的教育视频,录制完成后上传至专门的学习的平台,供学员点播学习。(3)设置学习任务。加强高校档案工作者学习教育的行为约束和管控,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任务设置相应的任务点,如按照顺序播放,只有完成上一章节的学习任务才可进行下一步环节的内容学习。(4)插入问题及答案。针对任务点的设置及档案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为了增强学员学习效果,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设置与该章节或者理论知识相应的问题,供学员学习时及时回答,巩固学习效果。(5)在线交流讨论。针对档案专业教育培训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设置开放式问题供学员讨论,讨论的平台可以群或微信群,突破在线交流的时空限制。(6)实际操作。高校档案管理中应用到的.新理念和操作具有较强的实效性特点,需要线下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操作或应用,才能帮助学员掌握知识及要点。如口述档案整理等等。

智能评价

课程的评价及考核是保证整个学习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SPOC校本资源库建设及培训平台的搭建,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平台使得课程评价和考核更加的智能化。(1)评价方案。基于SPOC在线教学课程特点,将视频学习完成率、网上作业得分、学员课程讨论、提问及解答等结果作为学员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2)评价手段。根据客观题和主观题采用不同评价手段,如客观题利用系统中的自动组卷、自动评分实现评价,而主观题则可以采用同伴审查方式评价。教师可以预先设置相应的评分标准。(3)评价结果保证。在评价标准上积极引入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或行业评价标准;在档案工作者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内容方面要紧紧围绕高校档案学习知识点和技能点设置;借助网络平台建立个人学习培训电子档案袋,定期查阅学员的学习情况,确保全程监控,结果客观、真实和可靠。

结语

随着高校档案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广大高校档案工作者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高校管理者要积极引入SPOC理念,为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在职教育搭建良好平台,提高优质资源的互通共享,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傅晓晔,罗润喜.浅谈档案人员的职业培训[J].档案与社会,2004(6):43.

[2]徐萍.浅谈档案人员的素质与修养[J].决策与信息,2015(4):77.

[3]闫丽.基于SPOC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32.

[4]步雅芸.面向SPOC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12—15.

1、指的是:线上的网络教学与线下的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学校和教师最了解学生,最了解本学科的教改动态,能较好地预测出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此,让教有余力的优秀教师从线下走到线上,或线下与线上教育相融合,将自己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和方法向更广范围、更多人辐射,是一件对教育、教师、学生都有利的三赢之举。 3、一线教师从事在线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做什么样的在线教育,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应试教育做得更极致,还是为互联网时代重新设计教育,让教育回归本原?答案不言而喻。例如,教师在录制课堂教学视频时,应将重点放在问题的提出、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多角度发散思维的培养、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探究等方面,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养成、创新创造意识的激发等。在制作学习软件时,应将重点放在开发富有创意性、无固定答案的问题上,避免学生因简单抄袭而闲置了思维,通过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4、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时,应推荐他们参加能与名师实时互动的课程,以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素养,让学生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平台是为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寻找现成的答案。

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研究论文

按照教育部在疫情期间的文件,线上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能学辅教”。能学,指的是能自己学,辅教,指的是,辅助教学。所以线上教学只是完成教学的初步阶段,不要过分夸大其作用,成为教学上的“万金油”。要通过周密完善的教学设计,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二者的作用。

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由Alison King于1993年提出,后由哈佛教授Eric Mazur于1997年进行升级改进。它颠覆了传统的“以讲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换。

一般来说,学生吸收并且真正掌握知识,需要两个步骤,接收信息和吸收内化。

在传统课堂中,讲师运用课堂45分钟时间进行知识讲解,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在低头笔记和抬头听讲之中度过。课堂基本属于讲师一个人的舞台。吸收内化主要是学生通过课后复习笔记,完成作业等方式完成。这种方式学生及讲师已经沿用多年,它最大的优点在于讲师的教学进度容易把握,而学生因为有持续的知识输入,也会感觉到课堂的充实感。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吸收内化工作完全依赖学生自己完成。一旦学生自主能力弱,或者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和题目,内化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后续教学的开展会产生较大阻力。

由于以上的缺点,翻转课堂应运而生。讲师会在课前结合章节情况录制视频,并发布给学生。学生登陆账户观看视频,完成接收信息这个步骤。这样回归课堂后,学生就会带着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未解的疑惑走进教室。课上的主要工作变为学生基于视频内容,进行习题练习,分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等,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融入感。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教学流程的全方位把控。

对于翻转课堂而言,前期准备工作异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接收信息的多寡,更关系到吸收内化的效果。前期准备包括以下4个步骤,师生思路转换,视频内容选取,视频录制技巧,视频结束检测。

师生思路转换

2016年第一次接触翻转课堂到现在整整4年的时间,可以说我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加深。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内心充满了疑惑,感觉就是把讲授知识的环节由面授变成了视频,而且很担心学生是否接受这种新型模式。视频录制前的知识分类也很仓促,导致录制的量很大,连续2周一直在录影棚工作。周末班开课后,大概有1/4的学生表示对这种方法不适应,主要原因是周末班中很多学员是在职员工,经常会有出差情况,导致翻转视频来不及观看,影响后续学习。在第一学期周末班结束后,我进一步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思考,并在各大合作院校的方向班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由于大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固定且充裕,整体的效果会比周末班更好,而且配合度更高。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觉得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师生必须同时进行思想上的转换。

讲师首先需要对翻转理念进行了解,充分认识到它存在的意义和实施的必要性,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也许一部分讲师会觉得实施翻转课堂会打乱备课计划,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精力。但是我想说,在最开始的1-2年,工作量确实比往年会有增加,带来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课上活动时间的增长,学生内化效果的增强,都值得讲师付出更多努力。而且2年之后,我们前期准备的部分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同时学生在课上完成内化后,会减轻讲师在课下的答疑任务,更好的保证工作生活平衡。当讲师转换思路后,需要将理念对学生进行讲解,逐步引导学生适应翻转的流程,认可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必要性。只有师生在思想上都进行转变,我们的翻转课堂才有了施展的舞台。

视频内容选取

内容的选取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Learning objective)。以F6第一章个人所得税为例,教学目标包括英国居民判定方法,免税及计税收入判断和个人所得税计算,难度依次递增。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希望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录制内容不宜过难,过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取了英国居民判定方法及个人所得税计算框架进行录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税法内容,并且知识客观上存在难度,所以需要知识脉络帮助其理解。思维导图 (iMindmap) 是我个人非常推荐的一个软件,讲义/课本可以配合思维导图进行细节说明。

视频录制技巧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每个视频的长度必须进行考量。通常情况下5-8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12分钟。每个视频会包括1-2个知识点,学生观看时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也利于运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有的章节内容较多,所以我会录制最多4个视频供其预习使用。

视频结束检测

在同学完成视频学习后,教务老师会帮助我从后台检查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如果没有完成,会及时对学生进行督促。另外我还会对学生观看的视频内容进行检测,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轻松量化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后续翻转课堂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完成视频观看后,会带着对于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少量未解决的疑惑走入课堂。所以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讲师一定要完成从演讲者变为倾听者的角色转变。

现在很多课堂的通病在于学生人数较多,以ACCA班为例,40人及以上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如果运用以往的方式进行授课,我可能很难顾及到每位同学,更难以把握每位同学的掌握情况。所以课堂活动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比如40人的班级,我们可以分为8组,每组5位同学,1位组长。而且我会在分组的时候考虑每个组员的特点,以便后续讨论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如果说课前准备是学生的“单打独斗“,那课上实践则是学生的”团队协作“。实践部分包括以下3个步骤,巩固预习成果,加深拓展知识,吸收内化展示。

巩固预习成果

针对学生已经预习的部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巩固。以F1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为例,同学通过视频学习了PESTEL模型的基本框架。在巩固阶段,小组的每位同学负责PESTEL其中一个字母,简单说明字母对应的词汇以及能够想到的引申知识。比如Economy,可以引申出经济增长,利率,汇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首先在同学讨论回忆的过程中,我会进入到每个小组进行倾听,了解基本的掌握情况,并随时进行答疑,随后请同学汇报讨论的成果。最后我还会利用选择题检测同学掌握的情况,举牌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方法,也会加强课堂的趣味性。

加深拓展知识

在前文中曾经提到,视频录制的内容不宜过难,过多。这也意味着我会在课堂上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加深拓展。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可以随时针对难点进行提问,做到知识随堂消化。继续以PESTEL为例,其中的Technology相对比较复杂,就可以在面授的时候进行讲解。这里的Technology不仅意味着科技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更体现了科技对于整个组织架构的影响。通过各种实时沟通软件,拓展了管理宽度,使得组织变得更加扁平化,极大的降低了沟通成本及管理成本。各种在线的平台,更使得居家办公变为可能,企业在减少租金支出的同时,也赋予了员工更佳的工作灵活度。针对疫情这段特殊时间,加深拓展这部分本应在线下完成的部分也平移到了线上。开课前我最大的担忧是难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难以做到教学效果的把控。然而通过这两个月的授课,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翻转模式的延伸性。通过Zoom平台,所有学生可以进入线上的虚拟课堂,所有同学打开摄像头后,就可以通过同学的表情神态大致了解他们的理解情况。每讲完1-2个知识点后,我会随机点名让同学回答问题或者总结所学内容,做到精准把控。可以说,无论是平时还是现在,翻转课堂都可以帮助我顺利完成知识的进一步传递,也为下一步学生的吸收做好了准备。

吸收内化展示

知识讲解完毕后,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的展示。对于分析企业经营环境而言,SWOT绝对是一把利刃。它帮助我们从企业内部 (strength, weakness) 和外部 (opportunity, threat) 对环境进行剖析。但是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真实的案例或者工作场景,进行知识的有效输出。我自拟了与航空公司有关的案例,让学生将所学模型带入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束后,小组的一位同学书写板书,另外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融入感。

在运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密切关注并收集学生的看法及感受。中国学生对于填鸭式教学非常适应,所以在推进翻转式教学初期可能会遇到阻力。这时讲师需要做的首先是自身不能出现畏难情绪,其次需要给学生灌输翻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理解翻转的意义以及能够达成的效果。通过观察及询问,我们发现前4周是学生努力适应的阶段,经过最多4周的适应期后,学生可以进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单独学习变为小组练习的新常态。讲师此时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保持对于学习的持续热情。我们也发现在学期的中后段,学生偶尔会出现倦怠的情况,这时讲师需要再次明确要求,以保证翻转课堂的持续性。每个学期进行至少3次阶段性测验也可以帮助讲师进行过程把控,及时了解每位学生掌握的情况。如果有1/3的学生知识掌握出现问题,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通过一个学期翻转课堂的磨练,我欣喜的发现,除了知识的掌握之外,学生的沟通技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以F1为例,期末的时候每位同学已经可以画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并上台进行展示。这对于刚接触财务知识,而且没有财务实操背景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难得的。我们的调查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有近九成的同学对于翻转课堂的模式表示认可,并且有八成的同学认为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习主动性及沟通能力有了提升。

对于ACCA教学而言,学生全球统考成绩也是学习效果展示的重要指标。以F6为例,在2019年6月的考试中全球通过率为52%,实行翻转课堂合作院校的3个班级均达到了60%以上,其中1个班级为70%以上。另外就是高分段(70分及以上)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还出现了85分及以上的学生。这充分说明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可以获得过程和结果的双丰收。

经过几年的翻转课堂实践,我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初步的成绩。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被动学生引导,不同科目设计,视频录制把控,其他课程借鉴。

被动学生引导

翻转课堂的灵魂在于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理想情况下,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对于ACCA课程而言,每节课前班主任都会从后台查看所有学生的视频观看记录,绝大部分同学可以保证完整,及时的进行观看;但是我们也发现,仍然有小部分同学习惯于被动的教学方法,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对于翻转课堂而言,如果学生没有前期的准备,课上的活动就很难参与,内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针对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如何把握其参与度和目标达成性是值得思考的。

不同科目设计

对于ACCA而言,所有的科目可以分为偏计算考察和偏文字书写的两大类。F1,F6这两个科目恰好各属于其中的一类。在我看来,针对于不同类型的科目,翻转课堂的设计也是需要区分的。对于F1等偏文字书写的科目,中国学生的语言水平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经常会有学生抱怨题目看不懂或者写不出。所以我会在课前发给学生配合读音的词汇表,让他们去进行记忆。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对于考生理解讲义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结合语境的考题理解就会有削弱。所以在短期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是翻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F6等偏计算的科目而言,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Excel操作不熟练和计算逻辑性较差(Workings)。其中Excel操作可以通过课上吸收内化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现场练习。计算逻辑性较差会导致考官判分出现很大困难,进而影响学生的最终分数,这也是翻转需要攻破的另一个问题。

视频录制把控

对于ACCA课程而言,知识容量较多,并且课时相对有限。可以说每个讲师的课堂时间都非常宝贵,所以如果能够尽可能多的将知识讲解部分进行翻转,对于课上加强吸收内化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有的章节确实内容很多,如果全面翻转,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心里负担。翻转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我们实现结果的手段。所以如何把控翻转的数量,是每位讲师需要根据科目性质自行斟酌的。

其他课程借鉴

目前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课程依然是传统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同时采用两种学习方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院校讲师也可以考虑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或者寻求其他突破。

总结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应该说已经取得了翻转课堂的阶段性成果。诚然,翻转课堂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难题,但这恰恰是各位同仁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我坚信,通过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完成从被动变主动,从孤立到共享的跨越!

作者:孔令裔,东亚国际金牌,未经允许请勿擅自转载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线上与线下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法如下:

一、养成习惯、培养思维

学生经过了一个超长的寒假,大部分学生失去了以前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尽快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节抓起。

培养良好的倾听、提问以及分析等思考能力。首先重点培养的学生倾听能力,通过专心、细心、耐心、虚心、用心及听后复述训练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其次利用倾听和观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结合实际、制定计划

线上教学进行了两个多月,学生对一部分的新知识也有所掌握。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因此,开学后,应根据本学期的在校时间、学生对线上教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及需要完成本学期剩下学习任务所需课时安排,进行合理的计划。例如:对线上教学遗留问题的处理、线上教学知识的整合和拓展、新课课时的安排、期末复习时间等等都要做精准计划。

三、摸底检测、查漏补缺

线上教学由于受网络、设备、家长、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影响,学习的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内容没有掌握。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学后,对学生进行单元摸底检测。检测设计基础题、拔高题、拓展题等,以便根据答题情况科学的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学生的综合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个性问题,找出问题症结,专门备课,进行专项整合训练,突破薄弱知识点。

四、趣味指引、分层教学

由于地处农村,家长监管情况不一,学生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开学后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不能让学会的学生失去兴趣,还要让未学懂的学生将知识再消化吸收。课堂的设计应当以趣味为主,可以利用情境、游戏、智慧比拼等形式开展。

五、特殊学生、个别辅导

农村存在留守儿童以及父母教育跟不上的情况,针对这类学生。我们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一是让一个优等生帮扶一个待优生,在课上和课外进行帮扶;二是每天下午在确保学生完成当天作业后,科任教师与家长联系,利用线上教学,一对一帮扶,尽快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

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有针对地开展教学,争取让每一个学生更快的适应课堂教学,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课题研究论文

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论文,欢迎阅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全文篇1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 教育 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对策及融合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 1.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程度。学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推动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重要支持性物理环境,其次要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2)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一是培训教师熟练掌握通用教学软件(如,PPT和Word等)的使用,在此基础上用好常用的学科软件;二是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的工具;三是对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 方法 ,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3)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鼓励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案例 1.主题学习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是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材内容建立主题网站,并通过该网站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主题学习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创新了课堂的 教学方法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2.班级网络学习空间 基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课堂教学”和“班级授课制”长期存在的事实,建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它依托于省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班级为单位构建而成,教师可以在网络班级空间开展教学。 3.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学习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翻转课堂构建了“学生白天在课堂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建立起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才能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论文篇2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应用与教育领域,给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搭建了新的平台。在教学中人们通常用文字、声音和图形来表现教学内容,通过与学生的交互、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探索并逐步推广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各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表达形式更为丰富,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加深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多媒体电脑和 网络技术 为依托的,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成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教学和学习中,通过构建真实的的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探究能力以及优化教学效果。所以巧妙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件素材,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学科教学发展的趋势。 完全按照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来说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动态的方式多 渠道 、全方位、立体化的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它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能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化学学科的教学来说,初中化学一些理论如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分子结构等等是比较抽象的,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将瞬间变化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比完全靠挂图、模型、教师的比划、学生的想象要有效的多,易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所以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有选择性地利用好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光盘资源,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成为化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究、摸索 总结 整理如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化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不是代替教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以及教学内容相对之后的缺陷,才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根本目的。在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微观粒子的运动 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是用肉眼甚至显微镜所看不到的,通常用挂图和模型,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我们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把微粒得到(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升高),体现氧化性(还原性),这些内容光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利用我们手边现有的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中提供的多媒体影像素材或者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则很容易通过在电脑上的模拟演示,让学生就能很形象直观地看到这些内容的动感过程,其教学效果比老师的口头讲解显而易见要强的多。而教师也省去了口舌之苦。 二、微粒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电脑软件或课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中解释化学反应时,用flash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拆分为原子,然后再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学生便很容易想象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行为,同时也加深了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理解,为学生在后续的章节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三、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的模拟 农村学校由于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并考虑到实验经费的不足和实验课程时间、安全等因素,很多实验难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走进课堂,这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 1、装置复杂、药品稀缺贵重的实验 实验室验证空气成分需用曲颈甑,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已不存在,这类实验可以用模拟实验来代替。 2、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比如温室效应实验、酸雨形成实验、饱和溶液配制实验等等。 3、错误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的实验 如吹灭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氧气先撤酒精灯再抽导气管、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氧气、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纯度、稀释浓硫酸将水往装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倾倒等实验操作后果。由于有些实验老师只讲不应该这么做,而不敢让学生进行这类错误操作。但把这些危害后果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将直观地得到感受,在以后的实验中避免错误操作。 4、反应速度过慢的实验。受到时间因素和课堂节奏的制约,一些反应速度过慢的实验,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铁的生锈实验等模拟实验可摆脱这种时间上的限制而进入课堂。 四、应用投影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众所周知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投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到的工具。在课堂上教师操作的演示实验除了前几排学生外,后面的学生较难看到变化的现象。投影机能把一些现象放大,帮助学生观察。如讲到氢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玻璃器皿盛稀硫酸和锌或稀硫酸和大理石的反应,利用投影观察其反应放出气泡的过程,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以电脑为载体的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主体,使用它只是为教学服务,这一工具运用得当与否,效果完全不一样。为了使这一工具更好地服务教学,真正有助于传授知识技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地对我们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对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认真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论文篇3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随着多媒体科技应用日益普及,它也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媒体科技给教学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本文对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存在的优点、问题及矫正 措施 进行了一些论述。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数学学科;辅助教学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几个世纪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方式。由于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迫使人们不断思索数学与现实的切合度;更是因为信息技术与数学技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认识到它在数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必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内容、形式、应用、人文价值以及评价的认识与看法,因此,信息技术发展与数学学科课程发展中的互动客观存在的。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学习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使数学成为终身学习的奠基石。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画出函数图像,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德国数学教育家栋科教授认为:“思维着的教学活动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学习如果过分依赖学习者的 经验 或感性世界,即纯粹的经验堆积,而不是通过认识活动对经验进行加工,那么学习将会出现危机。因此必须重视人的思维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学认为,创新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是一种最能体现信息潮流的课程,目前也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性能之后,便可适当布置一些创造性作业,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独立作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 圣诞节 、 教师节 、 春节 等,学生通过家用电脑发送卡片,这些卡片中,有的可以充满着幽默风趣的话,有的还可以制造出简单的动画,这些知识,我们平时都没教,但学生通过自学或家长的指导都制造出来了。这样,学生的 爱好 、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兴趣得到巩固。 四、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学习素材附带一定的情境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五、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个别化、协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使资源共享,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善、提炼和概括知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在合作学习与交流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数学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基本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把握好“度”和“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和信息化.数学教学,1998(5). 2.王其云.媒体与学习.中国电化教育,. 3.方钧鹤.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 4.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讨.中国电化教育,. 5.刘云生.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2002. 猜你喜欢: 1.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浅析论文 3.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论文 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探讨论文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