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2019年海南省中小学论文评比

发布时间:2024-07-07 08:58:28

2019年海南省中小学论文评比

海口市琼山中学地处人杰地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老校区),新校区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铁桥社区新大洲大道南侧。始建于191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百年名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87亩(初中部、高中部),现有教学班89个,学生约4300人。目前琼山中学新校区有60个教学班,学生约2800人,老校区30教学班,学生约1500人。全校教职工378人,专任教师328人,其中中、高级教师211人,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40人,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88人,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校园优美,管理规范,校风优良。多年来,海口市琼山中学骄人的业绩饮誉海内外,历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有一大批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名牌大学。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优质课和论文评比频频获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学校男子排球队2001—2003年连续三年荣获省中学生排球赛冠军,2002年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赛获预赛第一名、决赛第三名,2003年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亚洲中学生排球锦标赛荣获冠军。学校文艺队参加省中学生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海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海南省完全中学一级学校、海南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海南省人才建设成果显著单位等60多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海口市琼山中学正以创办“全国示范学校”为目标,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稳步奋进!

在2022年10月份颁奖。这个活动从五六月份就开始筹备,一直到9月下旬才能够给出评比结果,10月份的时候正式颁奖,会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进行表彰颁发证书。第12届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评比是由海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影响力比较大,含金量比较高。

海南省文昌中学

中移动和教育杯会根据投票数评比。查询中国新闻网显示,第十二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海南省教育技术论文活动评比已顺利结束,其中评比会根据投票数作为参考。评比,汉语词语,意思是进行比较,评议高低或优劣。

海南省有哪些论文期刊比较好发

据学术堂了解,每个教学单位对期刊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领导会告知您对期刊的要求,然后您发表符合要求的期刊就可以了,不要发了就觉得可以用,现在职称对期刊要求也不一样,要根据要求来发。以下是学术堂总结出的比较适合职称评审用的教学期刊。1、《语文教学与研究》级别:国家级教育专刊主管:国家教育部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 见刊周期:6个月左右2、《高中数理化》级别:国家级教育专刊主管:国家教育部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见刊周期:6个月左右3、《教育现代化》级别:国家级教育专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见刊时间:3个月左右4、《广西教育》级别:省级教育专刊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广西教育杂志社见刊时间:4个月左右5、《新课程》级别:省级教育专刊主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出版集团见刊时间:3个月左右6、《教师》级别:省级教育专刊主管: 湖南教育厅 主办:海南出版社见刊时间:3个月时间7、《成长》级别:省级教育综合主管:中国计生委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人之初》杂志社见刊时间:2个月左右8、《速读》级别:省级教育综合主管: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见刊时间:2个月左右9、《读书文摘》级别:省级教育综合主管: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见刊时间:2个月左右不同职称对于期刊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评高级一般选国家级教育专刊或省级教育专刊发表论文都是可以参加评审的,如果是评中级那么省级专刊或教育综合刊物即可。

核心期刊哪有容易发的啊,除非你是行业大拿,想快速发表论文可以找我

一般来心,核心期刊均难发表,但是也有例外,我这有几本杂志,非常好发表,我列举一下:

你是评中级还是高级职称,教什么课,发论文一定先确定范围,

2019年吉林省优秀学位论文

博士生导师——李玉李玉,男,1944年出生,真菌及植物病理学教授,农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菌物研究》主编,《Inte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编委。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科院微生物所客座研究员和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6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吉林省农业推广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病理学、菌类作物学和作物生态学。博士生导师——高洁高洁女,1964年11月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吉林省梨树县人。植物病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1986年获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吉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估中心专家,吉林省科技专家特派员,吉林省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农科院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委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病害的鉴定和诊断、综合治理技术和植物的抗性基因工程研究,在细菌病害的鉴定及诊断方面具有专长。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或副主持项目4项,获奖10余项。在国家级及省级重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编近10部书籍的编著;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在研项目近5项。多年来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讲授《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细菌学》、《植物病理学Seminar》、《高级植物病理学》等多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时吸收与教学有关的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融入到教学中来。主讲的《农业植物病理学》2001年获省级优秀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28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生导师——图力古尔图力古尔男,1962年11月出生,内蒙古通辽市人,蒙古族,农学博士,蒙古国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塔里木大学客座教授,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副会长,长春市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委员、农业与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菌物研究》编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2001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5部(合作)。主要从事北温带菌物分类学及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在菌物多样性(Mycodiversity)及其保育(conservation)研究领域颇具特长。博士生导师——王玉兰王玉兰女,1936年12月10日生于沈阳市,九三学社社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高级专家、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东北特用玉米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农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协委员、吉林省专用玉米首席专家、全国特用玉米东华北区区域试验主持人。曾任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主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吉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玉米科学》编委。先后主持科研课题20多项。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农业技术改良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著作8部。博士生导师——王丕武王丕武男,1958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曾先后去日本和美国开展合作研究。现任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生物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遗传学会、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农业生物技术和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先后被遴选为“吉林省农业科技骨干”,“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吉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长春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十五”以来主持选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大豆新品种9个,主持培育出玉米新品种3个。获得吉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0年以来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重要核心期刊论文3篇 。博士生导师——马景勇马景勇1951年11月生于吉林省前郭县。1985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至1991年赴澳大利亚从事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现任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超级稻新品种研制与高产机理研究。马景勇同志多年来培育了“吉农大3号、7号、19号、吉农大808”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10个,其中吉农大3号、7号、19号3个水稻新品种分别被评为吉林省一、二、三届优质水稻品种,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马景勇同志一直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北方优质粳稻新品种与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技术开发”项目,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北方优质粳稻新品种示范”项目,吉林省科技厅“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研制与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代表作有:《北方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借鉴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经验 探讨我国农业发展途径》等。曾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奖多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被批准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吴春胜吴春胜 1956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作物生理生态研究。现任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吉林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作物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耕作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吉林省首批农业专家顾问组成员,长春市科技评估中心咨询专家。先后主持并参加了国家科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三项、国家“863”项目一项、省级课题三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一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先后在《作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玉米科学》等国家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作2部。博士生导师——徐克章徐克章,男,1954生,汉,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党总支书记,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作物学报》、《大豆科学》编委。吉林农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徐克章教授主要从事作物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原国家医药总局、农业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委等10多项研究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四项。先后在《植物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大豆科学》、《植物学通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7部。博士生导师——杨伟光杨伟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作物育种教研室主任。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玉米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高产杂交种的选配”等15余项;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吉玉4、吉玉8、吉玉106和高粱新品种吉农8。通过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5项。“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吉玉4选育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作物学报》、《玉米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2篇。主要从事作物育种教学和玉米育种工作。博士生导师——杨信东杨信东,男,1945 年生,汉族。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名誉理事长。1968 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 1982 年获中科院理学硕士学位。自 1982 年起,他一直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植物病原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方法》、《植物病害诊断》、《植物病害流行学》、《生理及分子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编写了《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病研究常用技术》、《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常见病害诊断》等教材。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病害流行学。针对生产中危 害严重的稻瘟病;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烟草野火病、赤星病;瓜类霜霉病等病害,开展了病害流行环节的定量研究工作。在研究中解决了空气相对湿度对叶部病斑产孢的定量影响、降雨对空气中游浮孢子携落率的计算及雨露中病原细菌数量动态等问题。首次在国内提出“天气促病指数”概念并组建了稻瘟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野火病的天气促病指数表解模型(利用查表代替计算机运算的模拟模型)。首次发现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衰老病斑仍然保持旺盛产孢能力的独特规律。提出了科学实用的稻叶、穗瘟、烟草赤星及野火病的药剂防治指标,已在吉林省稻区、烟草产区普遍推广。在病害影响因素监测及病害防治效果分析研究领域,研制成 DLY-2 型重量式结露仪,获国家实用型专利;提出利用地面台站常规观测因子推算露时的回归方程。提出了针对多循环病害疫情控制效果计算的杨信东公式,解决了公式的广适性问题。对稻瘟病、大豆花叶病等病害的抗病性鉴定、评价也进行了研究。已发表植物病害研究论文 70 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 项,其中“吉林省稻瘟病预测技术研究”课题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于 1997 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吉林省第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

李洁同学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导师是张弘

2000年考入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并留校任教。2006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先后被评为吉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教改论文4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近30篇。申请及授权专利5项。2010-2011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航空工程系做访问学者。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作为负责人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吉林大学教学水平三等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973项目等项目10余项。主讲吉林大学公共选修课《奇异的仿生学》、多学科科学讲座《仿生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发展》,研究生课程《仿生学概论》、《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等。欢迎报考农业机械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来组工作。2010年,获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奖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008年,吉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8年,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荣誉称号长春市“第八批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社会兼职中国微米纳米学会 高级会员学科专业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方向机械仿生科学与工程

2019年山西省优秀学位论文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候选人。山西省第八届“山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992 年至2002年在山西大学分别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 年起受聘为山西大学教师,2000 年任职讲师,2003 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5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语言哲学、社会科学哲学。2002 年至2003 年为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曾短期赴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短期学术访问。兼任山西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全国青联社科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年鉴》编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委、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和科技史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目前已经出版《哲学对话的新平台》、《科学哲学教程》、《走向21世纪的科学哲学》等专著、教材、译著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共22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13项。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省部级各类学术奖励10项。博士学位论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选为“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受到国内媒体多次专访和报道:《山西日报》2004年5月26日第一版,《山西日报》2006年5月7日第一版,《中国教工》杂志2006年4期,《太原日报》2004年10月9日第二版,《三晋都市报》2006年5月12日第一版,《山西共青团》杂志2006年5期,《新晋商》杂志2007年5月。

山西师范大学学院代码是1011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山西师大”,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山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院校、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西省1331工程。

截至2021年12月,有全日制本科生17146人,全日制研究生358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16人。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

文化传统

山西师范大学校徽中央的两个“S”分别是“山西”和“师范”两个词组汉语拼音的字头。大“S”是两本书叠加的图形,寓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S”是燃烧的蜡烛,寓意“人民教师似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标志中的“1958”字样,代表山西师范大学1958年建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调整改建为山西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并入,2021年,山西师范大学迁建太原。

教学建设

山西师范大学从2005年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11个地市的45个县建立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地方合作创立了荀子学院。

截至2021年12月,山西师范大学有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共享课程),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2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4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科研

2019年12月,山西青年智库正式成立并在山西师范大学校设立研究中心。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4个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22年4月,数计学院玉强副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获AIE的“Key-Scientific-Article”贡献奖。

2021年11月,金小民教授油画作品《黎明》入选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3月,获文化和旅游部表彰奖励;同月,张均锋教授成果获2019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月2日,学校共有5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2项;1月,学校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送我一支玫瑰花》荣获器乐类甲组一等奖,《云端上的云岗》荣获绘画类乙组一等奖等奖,两个项目成功入围国赛。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863人,其中专任教师1284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三晋学者”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6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4人,特聘教授3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3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1人。

合作交流

2019年1月27日,与离石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月9日,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9月19日,与临汾市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学术资源

据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拥有古今中外各类文献224万余册(含电子图书60万册刊),古籍10万余册,山西地方志及四库全书系列,古籍善本635种,9429册,其中宋刻《魏书》残卷、唐人写经卷及多种名人稿本、精抄本、批校本;该馆每年订购纸质中文图书10万余册,中文期刊28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120余种。

此外,该校图书馆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lsevier公司的Science-Direct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期刊数据库》、《World-SciNet电子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字化期刊、科技与商务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法律数据库》、《清华同方英语模拟练习系统》等近30个数字化文献资源。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化学教育、物理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

山西省品牌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

山西省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生物技术、学前教育、体育教育

山西省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无机化学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应用数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文艺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程教学论

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专门史

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就读本科,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为《晋西北中农经济研究——以张闻天兴县14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考察》。2008年9月考取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11年6月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山西模式——政制转型中地方政治的实态考察(1911-1928)》。其间,2011年1月3日至15日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11年7月博士毕业后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从事专业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区域社会史,主要研究领域为阎锡山与民国政治、华北抗日根据地史 。 1、《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阶层之流动——以1942年张闻天兴县9村调查资料为分析对象》,《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3期。2、《革命乡村阶级结构与土地关系之嬗变——以晋绥边区西坪村为例》,《兰州学刊》2009年第10期。3、《北齐别都晋阳城初探》,《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4、《近五十年来阎锡山研究述评》,《民国研究》2010年总第17辑。5、《走进历史现场发现真实》,《学术论丛》2011年第3期。6、《辛亥革命与山西军绅秩序构建》,《民国研究》2011年总第20辑。7、《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职业外交官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之努力》,《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8、《论张作霖与日本关系的双重面相》,《历史教学》2009年第4期。9、《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农经济”:以1942年张闻天兴县14村调查为中心的研究》,《晋阳学刊》2010年第6期。10、《共和缔造与阎锡山出任山西都督》,《南方都市报》2012年12月25日历史版。 1、参著《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的中篇部分。2、参著《阅读革命:中共在晋西北乡村社会的经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作为第2负责人主持2012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人文科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2006)。2、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制转型与山西政治秩序重构研究(1911-1928)》(项目编号12YJC770072)。3、参与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回到“集体化”:太原城中村郝庄经济社会变革的道路选择》(项目编号11YJA770064)。 1、论文《辛亥革命与山西军绅秩序构建》获2011年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

海南省论文期刊

CN,issN 这两个号码,在国内每本期刊都是必备的。才是算是合法期刊。若没有这两个期刊号,在国内就是非法期刊。所以您说的有什么期刊。可以说。在国内您看到的所有合法期刊都是有这两个期刊号的。

海南医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这个可以到他他们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有收录证书为准。官网好像是《海南医学》不是北大核心,如果是北大核心的话就会在知网上可以查到了。再不懂的话,可以问问我,我可以给你详细解答。

CN和ISSN都属于刊号,只不过一个是国际的一个是国外的而已。CN:主要是国内的标准刊号的意思,CN刊号的标准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区、市)区号。结构形成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其中用“-”连接,即报刊登记号=地区号+序号,序号一律从0001~9999,其中0001~0999为报纸,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9000~9999为有形电子出版物(如:光盘)ISSN:主要是国际标准刊号的意思,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位数字分别为前后两段各4位,中间用连接号相连,格式如下:ISSN XXXX-XXXX前7位数字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CN刊号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国内发行的连续出版物(期刊、杂志、报纸等)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CN刊号。否则视为非法出刊。国外的期刊、杂志、报纸等要进入国内发行,也必须先取得CN刊号,才可以。至于关于CN刊号的编号方式,大家可以点击一下连接:ISSN刊号国际连续出版物(期刊、杂志、报纸等)的发行,必须获得国际认可的ISSN刊号。通过各国的连续出版物都会获得ISSN刊号。一些不在国内发行的刊物通常没有CN刊号,但会有ISSN刊号。部分重要的国际学术刊物,通常只有ISSN刊号,却没有CN刊号。也就是说CN刊号是中国的发行通行证。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