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温泉旅游设计运营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0:28:35

温泉旅游设计运营模式研究论文

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温泉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日本的温泉沐浴文化

【摘要】沐浴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日本文化;沐浴:温泉;自然环境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的历史

1、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

(1)日本的气候和温泉

日本人酷爱洗澡,究其原因,这和日本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南北狭长的日本列岛,地处亚热带和亚寒带之间。受复杂的地形和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气温和气候的差异很大。除日本东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外,其他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日本人靠沐浴来降温或暖身。

(2)日本的火山和温泉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素称“火山之国”。据统计,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日本火山广布全国,但又相对集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在日本火山群中,约有80座是活火山,几乎占全国火山总数的30%。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较为活跃或相当活跃,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火山不仅是自然灾害,同时也是观光资源,因为火山是温泉形成的主要原因,温泉则是火山献给日本人最好的礼物。火山让日本赢得了“温泉之国”的美誉。

而所谓的“温泉”,根据日本1948年制定的“温泉法”,定义为“从地底冒出的温水、矿泉水、水蒸气和其它气体(不含天然瓦斯),凡温泉源头的温度超过25度,或者含有一定量的温泉物质,既可以称为温泉”。所以,温泉不单是指温度够高的水质,还要含有矿物质,就连一般人们所说的“冷泉”,尽管温度不高,但因含有温泉成分,在日本也称之为“温泉”。

2、温泉的历史

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的历史比较古老,在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天皇泡温泉的详尽描述,说明在很久以前日本人就已经学会了利用温泉。到了奈良时代,由于佛教的传入,各地兴建寺庙,其中,僧侣们的沐浴对温泉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温泉的治疗作用。平安时代的《万叶集》中关于神奈川县的汤河原温泉、长野县的上山田温泉的记载说明了东部的温泉也得到了开发,温泉当时主要被用做贵族和僧侣们的休闲、治疗以及各种宗教活动,那时的温泉与宗教有着很深的联系。源赖朝开创镰仓幕府,将首都从京都搬到镰仓后,东海、东北、甲信等地的温泉也开始出现在史料文献中,患病的僧侣们为了治疗而出发去各地的温泉。在室町时代,温泉成为了达官贵人等的休闲娱乐场所,不对一般民众开放。到了安土桃山时代,温泉已经很广泛地被用于治疗负伤的士兵,尤其是在甲州和信州,武田信玄以及真田幸村等战国武将们都有自己的“秘汤”。到了近代的江户时代,由于医学还不是十分发达,温泉的医疗效果备受重视,从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在这个时期,不光将军、名流间盛行温泉治疗,一般民众也开始享受温泉。

二、日本人的沐浴文化

沐浴在日本既有宗教上的意义:清净以及信仰所表现出的对神的感谢;也有卫生保健方面的功能:清洁、活血化瘀、治病疗伤,由此而得的清洁感和活性化,使肉体器官机能恢复,健康得以维持;沐浴更是一种娱乐和至高的享受,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手段。

1、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从北到南约有2600多座温泉,有万家温泉旅馆。据悉,每年日本约有亿人次使用温泉,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因而,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质量很高。各地几乎都有有名的温泉,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到节假日,或携妻带子的家庭游,或甜蜜情侣二人世界,或老夫老妻的夕阳红,把大大小小的温泉旅馆填个水泄不通。甚至一些外国旅行团都参加了进来,使温泉变得更加热闹。

下吕、有马、草津是日本的三大温泉乡。下吕温泉,位于岐阜县的下吕市,自10世纪开始便已名扬天下,有众多游客来访,现任的天皇与皇后曾两次选择这个地方度假,足见其盛名。有马温泉,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古老的温泉,历史悠久,始于1300多年前。有别于一般草根阶层的娱乐场所,有马自战国时代起,就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度假地,洋溢着高雅的贵族气味,是日本最奢华、最昂贵的温泉区。草津温泉是高热泉,泉水涌量全日本最大,在连续几年的日本温泉评比中,都列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温泉第一位。草津温泉坐落在群马县,已有1800的历史,自然环境优美,以疗效极高而著称,自古便作为治病健体的著名温泉而远近闻名。

2、沐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按照日本心理学者的解释:“人类生来便有回归母亲胎内的愿望,泡在浴缸就像浸泡在母腹羊水中似的,有一种安全感和安心感,因此泡澡后有从疲劳中解放出来的感觉,觉得很快乐。”与欧美的群体性、感官性、狂欢式的“快乐”不同,日本人的“快乐”表现为:个体、内向、内省、追求精神上的“极乐净土”。在这种自省式“快乐”的同浴里,没有穿着金衫与披着草褂的区别,只有自然赋予人类的差别,彼此坦诚而无隔阂。特别是在以男性为强势的日本,呼唤男性放低视线,平等正视女性,这层意义显得更为可贵。

“同浴”文化也和日本的教育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认识男女的启蒙老师。孩子在和父母赤裸的接触中,会自然地回复天性,能彼此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家人,能毫无顾忌地把心里话说出来;从父母的角度而言,放低自己的视线,面对孩子,聆听哪怕是关于性器官的疑问。日本人相信,这样能够使得父母用孩子的视线去看待他们,从而使得童年时代的孩子减少孤独、不自信等意志上的欠缺。在十九世纪初式亭三马写的反映当时日本风土人情的《浮世风吕》中,他认为:“天下之中,洗浴是教育的最佳捷径。无论你是贵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洗浴之时人人都赤身裸体,同降生时一样,这种裸身的交流交往,使人忘却高低贵贱,升华到一种无欲无求的佛教境界。”

日本的澡堂是一个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的场所。因此,尽管日本人家中都有自己的浴室,但仍有许多日本人喜欢到付费的公共澡堂里去洗,为的是寻找伴侣,寻找说话的人。

或者感受腾腾的热气,闻闻干燥的毛巾香,听听洗澡时的泼水声和木屐“啪嗒啪嗒”的声音,大声说话的声音,呼朋唤友的声音,这些都是他们习惯和熟悉了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密感,产生一种互相依赖的血缘关系。尽管素昧平生,但却可以很轻松、自由地交往。这里不带任何社会背景、等级差别、地位歧视,完全是“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在日本被誉为“无遮无掩的交往”。

三、日本温泉沐浴法

在日本有一句流行语,叫做“酒喝三家,澡洗三次”。泡温泉一般是晚饭前一次,可洗掉一天的疲劳,睡觉前一次,可睡个好觉,第二天早上泡一次,可增加精神体力。泡温泉的正确方式是讲究次数而不是时间长短。日本式的温泉浴洗法是先在浴池边的水龙头处将身体用香皂冲洗净后再入浴池,一般浴池旁边都配有剃须刀、吹风筒、毛巾,高档的还有免费按摩椅等设施。入浴池泡浸时间,热温泉(43℃-45℃)一次5-10分钟,温热温泉(40℃以下的)以20-30分钟为宜。入浴后,不要马上擦洗掉身上沾染上的物质,以免减低温泉浴的作用(皮肤敏感易起斑疹的除外)。泡浴后用干毛巾擦干,静静休息30-60分钟,当然,注意不要着凉。另外,由于吃饭前胃液的分泌受到压制,饭后心跳会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因此,肚子太饿或太饱都不宜马上入浴,要稍事休息。

如果说是日本潮湿的地理气候、紧张的工作结构迫使日本人每天不得不入浴,以此清洁肌肤、放松身心的话,那么,当沐浴变成日本人结交朋友、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时,沐浴就成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享受,同时,也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沐浴文化。

谈日本的温泉旅游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本文沿着日本温泉旅游文化发展的足迹,阐述了日本温泉旅游的种类和形式以及多功能综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温泉;旅游;文化;发展;趋势

日本列岛由于火山众多,所以温泉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温泉抵御自然的寒冷并温暖身心的习惯。后来温泉成为社会交流、互相交换信息的场所,最后逐步演变成现代的精神放松、内心抚慰型综合温泉旅游形式。所以温泉不单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日本的温泉旅游既没有名山大川、人文古迹,也没有世界遗产那样的文化,更没有悠久的历史题材。看似极为单纯的温泉旅游,每年却吸引游客达亿人次以上,也就是说日本国民每人至少一年一次以上住温泉旅馆洗温泉。在日本,和温泉有关的娱乐、饮食、购物、疗养等旅游形式花样翻新。温泉旅游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 一、日本温泉旅游发展的历程

日本人开始泡温泉,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绳文时代(约6000年前)。江户时代温泉不仅是人们洗浴和消闲的手段,而且还用来防治疾病。“汤治”(温泉理疗)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流传,农闲期人们积聚在温泉地,通过泡温泉解除劳作疲劳。趁去神社参拜之际到各地游山玩水,下榻则为有温泉的旅店。在当时,带有温泉的简陋住宿是现在温泉旅馆的雏形。

日本人的世世代代和温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在明治开国以后,由于崇尚西方文化,出现过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潮,一时间温泉疗养被视为狂想和不科学的习惯。特别是进入昭和40年代(1965年开始)日本掀起了团体旅行热,不管是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都大搞温泉开发,建造大型温泉旅馆和大宴会厅。

可以说温泉旅游起源于朴素的形式,由最初的入浴抵御严寒、消除疲劳到治疗疾病、神圣信仰,逐渐演变到巡礼和游山玩水,进一步发展到洗温泉兼有参拜神社、迎送宴会等多种内容的旅游形式。

二、温泉的种类和泡温泉的形式

顾名思义温泉是地下涌出温水的意思,但不是所有温水都能成为温泉。过去认为涌出水的温度高于当地的平均气温就可以称为温泉。但由于各地的气温不一样,比如北海道和九州的温差就很大,所以按照气温的温泉定义法出现了各地泉水温度不同的缺点,已经不用了。现在的温泉定义法确定:地下涌出温水的温度在25度以上,或者在其温度以下但含有一定成分的水源定义为温泉。

日本是多火山、多地震之国,因而温泉种类繁多。温泉随着季节的变化可分为春泉、秋泉、寒泉等;按照成分还可分为单纯泉、食盐泉、碳酸泉、硫磺泉等;按照洗浴方法又可分成蒸气浴、沙泉浴、泥泉浴等;按照常见类型可分为疗养温泉、露天温泉、混浴温泉等。

所谓的疗养温泉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积蓄的身心疲劳,和烦恼,通过反复的入浴和温泉地的气候、环境、运动、饮食和其他物理疗法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从而达到对慢性疾病的治疗目的。

露天温泉顾名思义是暴露在大自然中的洗浴场所。设计人员在建造露天温泉时动了很多脑筋,根据地形、自然环境把露天温泉修得各具特色,同时也注意遮挡,大可不必担心被人窥视。露天温泉有的修在绿色世界之中,使沐浴与欣赏大自然融为一体,置身于露天温泉中的人可以眺望四周的连绵山峰、茂密的林海,让人全身心放松有一种解放和超脱之感;

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日本温泉旅游

在日本国内旅游中,温泉旅游是一大项目。现在温泉旅游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只要有温泉设施就不愁游客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以旅行社主导的大量集客、大量消费的经营方式已显得过时,而是要如何适应新的旅游理念、满足个人旅行者的需求以及外国旅行者的要求。

(一)策划开发综合旅游商品

温泉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泡温泉解除疲劳。但是,要使温泉旅游长盛不衰还必须注入新的旅游观念。如果温泉旅游只泡温泉,那是不完全的,还必须有综合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策划。其商品构成有三大因素,即交通工具、温泉地、季节。第一是交通工具。温泉旅游大多为一日游或二、三日游。一日游的交通工具,团体多是乘大巴士或者利用城市轻轨电车;个人或家庭多是私家车。第二是温泉地特色。旅行社向游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如温泉的历史及有关传说、泉质成分、设施及膳食内容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温泉,有无露天浴场,有无健身和美容功能、膳食有无特色等,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不同价位预定饭菜。第三是季节性。

(二)温泉与医疗养生相结合

这种兼温泉、医学理论和运动生理学相结合的多功能经营方法,又为温泉习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该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温泉圣地又出现了集温泉旅游、现代医学、运动生理学为一体的新型“保养馆”。旅游和健身两种理念的有效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情趣,而且又为养生保健开拓了新的途径。而多功能综合发展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建立温泉商业街。

温泉大多位于绿色环绕的山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近年来随着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发达,著名的温泉所在地已成为旅游胜地。

日本的温泉经营正在面临变革。为了适应个人游客的需求,地域市街的活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构筑优美安全的街景,使游客浴后能漫步在小桥流水的街道上,能欣赏优雅的街心风景。把温泉所在地办成宾至如归的地方是温泉地的使命,同时也是对游客的一种服务。

对游客来说温泉不仅仅是入浴场所,也应成为人们娱乐、旅游消费的场所。所以温泉旅馆所在街道的繁荣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入浴后能在恬静优美的街道散步、领略当地的风情、品尝当地的土特产等已成为温泉旅游地的魅力。

温泉和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开发,不仅是街道景观的开发,更重要的是那些深藏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内在的、似曾相似的普通的东西。这些才是生活中的观光,才能使观光者产生故地重游的冲动,以至想在这里生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旅游心理和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泉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旅游形式。日本的温泉旅游的建设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现代都市文化迥异的乡土文化,这些都可以发展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曹志伟.日本旅游文化[M].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王大悟.日本旅游业评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苏杭.日本的新发展战略[J].观光立国.当代亚太,2004(6)

请自己看下吧。随着21世纪休闲度假时代的到来,有着"风景、养身、享受"独特魅力的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了现代旅游者的新宠,温泉度假地的投资与开发也日益成为旅游业界关注的焦点。而现代旅游活动,"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是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1]。赋予温泉旅游产品更多文化意味、研究温泉旅游文化的科学开发策略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 温泉旅游文化的内涵 温泉旅游是一个养生文化项目,温泉旅游文化是其灵魂,研究温泉旅游之根本在于温泉旅游文化的研究。所谓"温泉旅游文化"指人们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温泉资源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综合体,是以温泉为物质载体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及其"物化"体现[2],包括温泉景观文化、温泉养生文化、温泉服务文化、温泉沐浴文化、温泉文学与艺术、温泉养生与休闲文化、温泉地宗教与民俗文化等诸多内容。

一、顶峰国际规划设计公司认为温泉开发盈利模式随着温泉的资源禀赋、依托的市场条件等诸多因素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为主导温泉旅游的开发,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疑问, 欢迎投资单位联系顶峰国际规划设计公司。

温泉旅游度假村的开发模式,从战略上直接决定着温泉度假村的盈利效应,不仅使一大批已建成的温泉度假村亟待通过改造来重塑吸引力,而且新开发的温泉度假村更需要通过创新来构建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一大批先行的温泉度假村,实际上已经在多年经营实践中,通过开发模式的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六大经典开发模式: 特色温泉景区模式——特色温泉+景区、温泉会议中心模式——温泉+会议休闲、温泉休闲乐园模式——温泉+运动游乐、温泉康复基地模式——温泉+康复疗养、温泉生态庄园模式——温泉+生态农庄 、温泉度假社区模式——温泉+旅游地产。

第一,寻求温泉主题概念的突破。这是实现景区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建立独家优势、塑造品牌价值的关键所在。

第二,结合历史养生体现温泉的文化特质。在我国,温泉独到的养生保健功用,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结合历史文人和当地的文化特质。

第三,在景观环境上做出创新突破。例如打造一系列主题的建筑景观、生态景观、小品景观、夜间景观。

第四,在管理服务上下功夫。温泉的服务人员上可以在服装和设备上做一些特色的点缀,给旅客留下一个与其它温泉景点不一样的深刻印象。

目前温泉资旅游开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比较凸显的问题是重概念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重大众市场轻细分市场、重模仿轻创新。温泉旅游开发的盈利为三大模式:多元整合模式、纵向创新模式、横向聚焦模式。

二、顶峰国际规划设计公司认为温泉旅游开发受到其空间区位、资源特色等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的影响,其开发模式诸多不同。我公司在温泉旅游开发规划实践中认为,其开发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类型是主题游乐式。该类型温泉开发功能以观娱乐为主。该类景区满足区域以及周边旅游市场、属于大众消费。

第二是主题度假式的开发,该类型开发功能一旅游度假为核心,发展医疗修养、保健养生、会议度假为一体的开发模式。该类景区开发有明确的主题开发、依托于大中型城市的旅游客源市场,其消费群体属于高端消费。

第三种类型是综合开发类型模式,该类型开发以观光、度假、娱乐、会议、房地产等开发模式,该类型温泉开发整合区域的农业、体育、商业等特色资源,形成综合开发模式。

温泉康养旅游研究论文

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温泉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日本的温泉沐浴文化

【摘要】沐浴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日本文化;沐浴:温泉;自然环境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的历史

1、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

(1)日本的气候和温泉

日本人酷爱洗澡,究其原因,这和日本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南北狭长的日本列岛,地处亚热带和亚寒带之间。受复杂的地形和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气温和气候的差异很大。除日本东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外,其他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日本人靠沐浴来降温或暖身。

(2)日本的火山和温泉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素称“火山之国”。据统计,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日本火山广布全国,但又相对集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在日本火山群中,约有80座是活火山,几乎占全国火山总数的30%。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较为活跃或相当活跃,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火山不仅是自然灾害,同时也是观光资源,因为火山是温泉形成的主要原因,温泉则是火山献给日本人最好的礼物。火山让日本赢得了“温泉之国”的美誉。

而所谓的“温泉”,根据日本1948年制定的“温泉法”,定义为“从地底冒出的温水、矿泉水、水蒸气和其它气体(不含天然瓦斯),凡温泉源头的温度超过25度,或者含有一定量的温泉物质,既可以称为温泉”。所以,温泉不单是指温度够高的水质,还要含有矿物质,就连一般人们所说的“冷泉”,尽管温度不高,但因含有温泉成分,在日本也称之为“温泉”。

2、温泉的历史

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的历史比较古老,在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天皇泡温泉的详尽描述,说明在很久以前日本人就已经学会了利用温泉。到了奈良时代,由于佛教的传入,各地兴建寺庙,其中,僧侣们的沐浴对温泉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温泉的治疗作用。平安时代的《万叶集》中关于神奈川县的汤河原温泉、长野县的上山田温泉的记载说明了东部的温泉也得到了开发,温泉当时主要被用做贵族和僧侣们的休闲、治疗以及各种宗教活动,那时的温泉与宗教有着很深的联系。源赖朝开创镰仓幕府,将首都从京都搬到镰仓后,东海、东北、甲信等地的温泉也开始出现在史料文献中,患病的僧侣们为了治疗而出发去各地的温泉。在室町时代,温泉成为了达官贵人等的休闲娱乐场所,不对一般民众开放。到了安土桃山时代,温泉已经很广泛地被用于治疗负伤的士兵,尤其是在甲州和信州,武田信玄以及真田幸村等战国武将们都有自己的“秘汤”。到了近代的江户时代,由于医学还不是十分发达,温泉的医疗效果备受重视,从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在这个时期,不光将军、名流间盛行温泉治疗,一般民众也开始享受温泉。

二、日本人的沐浴文化

沐浴在日本既有宗教上的意义:清净以及信仰所表现出的对神的感谢;也有卫生保健方面的功能:清洁、活血化瘀、治病疗伤,由此而得的清洁感和活性化,使肉体器官机能恢复,健康得以维持;沐浴更是一种娱乐和至高的享受,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手段。

1、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从北到南约有2600多座温泉,有万家温泉旅馆。据悉,每年日本约有亿人次使用温泉,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因而,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质量很高。各地几乎都有有名的温泉,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到节假日,或携妻带子的家庭游,或甜蜜情侣二人世界,或老夫老妻的夕阳红,把大大小小的温泉旅馆填个水泄不通。甚至一些外国旅行团都参加了进来,使温泉变得更加热闹。

下吕、有马、草津是日本的三大温泉乡。下吕温泉,位于岐阜县的下吕市,自10世纪开始便已名扬天下,有众多游客来访,现任的天皇与皇后曾两次选择这个地方度假,足见其盛名。有马温泉,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古老的温泉,历史悠久,始于1300多年前。有别于一般草根阶层的娱乐场所,有马自战国时代起,就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度假地,洋溢着高雅的贵族气味,是日本最奢华、最昂贵的温泉区。草津温泉是高热泉,泉水涌量全日本最大,在连续几年的日本温泉评比中,都列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温泉第一位。草津温泉坐落在群马县,已有1800的历史,自然环境优美,以疗效极高而著称,自古便作为治病健体的著名温泉而远近闻名。

2、沐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按照日本心理学者的解释:“人类生来便有回归母亲胎内的愿望,泡在浴缸就像浸泡在母腹羊水中似的,有一种安全感和安心感,因此泡澡后有从疲劳中解放出来的感觉,觉得很快乐。”与欧美的群体性、感官性、狂欢式的“快乐”不同,日本人的“快乐”表现为:个体、内向、内省、追求精神上的“极乐净土”。在这种自省式“快乐”的同浴里,没有穿着金衫与披着草褂的区别,只有自然赋予人类的差别,彼此坦诚而无隔阂。特别是在以男性为强势的日本,呼唤男性放低视线,平等正视女性,这层意义显得更为可贵。

“同浴”文化也和日本的教育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认识男女的启蒙老师。孩子在和父母赤裸的接触中,会自然地回复天性,能彼此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家人,能毫无顾忌地把心里话说出来;从父母的角度而言,放低自己的视线,面对孩子,聆听哪怕是关于性器官的疑问。日本人相信,这样能够使得父母用孩子的视线去看待他们,从而使得童年时代的孩子减少孤独、不自信等意志上的欠缺。在十九世纪初式亭三马写的反映当时日本风土人情的《浮世风吕》中,他认为:“天下之中,洗浴是教育的最佳捷径。无论你是贵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洗浴之时人人都赤身裸体,同降生时一样,这种裸身的交流交往,使人忘却高低贵贱,升华到一种无欲无求的佛教境界。”

日本的澡堂是一个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的场所。因此,尽管日本人家中都有自己的浴室,但仍有许多日本人喜欢到付费的公共澡堂里去洗,为的是寻找伴侣,寻找说话的人。

或者感受腾腾的热气,闻闻干燥的毛巾香,听听洗澡时的泼水声和木屐“啪嗒啪嗒”的声音,大声说话的声音,呼朋唤友的声音,这些都是他们习惯和熟悉了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密感,产生一种互相依赖的血缘关系。尽管素昧平生,但却可以很轻松、自由地交往。这里不带任何社会背景、等级差别、地位歧视,完全是“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在日本被誉为“无遮无掩的交往”。

三、日本温泉沐浴法

在日本有一句流行语,叫做“酒喝三家,澡洗三次”。泡温泉一般是晚饭前一次,可洗掉一天的疲劳,睡觉前一次,可睡个好觉,第二天早上泡一次,可增加精神体力。泡温泉的正确方式是讲究次数而不是时间长短。日本式的温泉浴洗法是先在浴池边的水龙头处将身体用香皂冲洗净后再入浴池,一般浴池旁边都配有剃须刀、吹风筒、毛巾,高档的还有免费按摩椅等设施。入浴池泡浸时间,热温泉(43℃-45℃)一次5-10分钟,温热温泉(40℃以下的)以20-30分钟为宜。入浴后,不要马上擦洗掉身上沾染上的物质,以免减低温泉浴的作用(皮肤敏感易起斑疹的除外)。泡浴后用干毛巾擦干,静静休息30-60分钟,当然,注意不要着凉。另外,由于吃饭前胃液的分泌受到压制,饭后心跳会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因此,肚子太饿或太饱都不宜马上入浴,要稍事休息。

如果说是日本潮湿的地理气候、紧张的工作结构迫使日本人每天不得不入浴,以此清洁肌肤、放松身心的话,那么,当沐浴变成日本人结交朋友、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时,沐浴就成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享受,同时,也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沐浴文化。

谈日本的温泉旅游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本文沿着日本温泉旅游文化发展的足迹,阐述了日本温泉旅游的种类和形式以及多功能综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温泉;旅游;文化;发展;趋势

日本列岛由于火山众多,所以温泉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温泉抵御自然的寒冷并温暖身心的习惯。后来温泉成为社会交流、互相交换信息的场所,最后逐步演变成现代的精神放松、内心抚慰型综合温泉旅游形式。所以温泉不单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日本的温泉旅游既没有名山大川、人文古迹,也没有世界遗产那样的文化,更没有悠久的历史题材。看似极为单纯的温泉旅游,每年却吸引游客达亿人次以上,也就是说日本国民每人至少一年一次以上住温泉旅馆洗温泉。在日本,和温泉有关的娱乐、饮食、购物、疗养等旅游形式花样翻新。温泉旅游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 一、日本温泉旅游发展的历程

日本人开始泡温泉,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绳文时代(约6000年前)。江户时代温泉不仅是人们洗浴和消闲的手段,而且还用来防治疾病。“汤治”(温泉理疗)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流传,农闲期人们积聚在温泉地,通过泡温泉解除劳作疲劳。趁去神社参拜之际到各地游山玩水,下榻则为有温泉的旅店。在当时,带有温泉的简陋住宿是现在温泉旅馆的雏形。

日本人的世世代代和温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在明治开国以后,由于崇尚西方文化,出现过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潮,一时间温泉疗养被视为狂想和不科学的习惯。特别是进入昭和40年代(1965年开始)日本掀起了团体旅行热,不管是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都大搞温泉开发,建造大型温泉旅馆和大宴会厅。

可以说温泉旅游起源于朴素的形式,由最初的入浴抵御严寒、消除疲劳到治疗疾病、神圣信仰,逐渐演变到巡礼和游山玩水,进一步发展到洗温泉兼有参拜神社、迎送宴会等多种内容的旅游形式。

二、温泉的种类和泡温泉的形式

顾名思义温泉是地下涌出温水的意思,但不是所有温水都能成为温泉。过去认为涌出水的温度高于当地的平均气温就可以称为温泉。但由于各地的气温不一样,比如北海道和九州的温差就很大,所以按照气温的温泉定义法出现了各地泉水温度不同的缺点,已经不用了。现在的温泉定义法确定:地下涌出温水的温度在25度以上,或者在其温度以下但含有一定成分的水源定义为温泉。

日本是多火山、多地震之国,因而温泉种类繁多。温泉随着季节的变化可分为春泉、秋泉、寒泉等;按照成分还可分为单纯泉、食盐泉、碳酸泉、硫磺泉等;按照洗浴方法又可分成蒸气浴、沙泉浴、泥泉浴等;按照常见类型可分为疗养温泉、露天温泉、混浴温泉等。

所谓的疗养温泉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积蓄的身心疲劳,和烦恼,通过反复的入浴和温泉地的气候、环境、运动、饮食和其他物理疗法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从而达到对慢性疾病的治疗目的。

露天温泉顾名思义是暴露在大自然中的洗浴场所。设计人员在建造露天温泉时动了很多脑筋,根据地形、自然环境把露天温泉修得各具特色,同时也注意遮挡,大可不必担心被人窥视。露天温泉有的修在绿色世界之中,使沐浴与欣赏大自然融为一体,置身于露天温泉中的人可以眺望四周的连绵山峰、茂密的林海,让人全身心放松有一种解放和超脱之感;

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日本温泉旅游

在日本国内旅游中,温泉旅游是一大项目。现在温泉旅游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只要有温泉设施就不愁游客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以旅行社主导的大量集客、大量消费的经营方式已显得过时,而是要如何适应新的旅游理念、满足个人旅行者的需求以及外国旅行者的要求。

(一)策划开发综合旅游商品

温泉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泡温泉解除疲劳。但是,要使温泉旅游长盛不衰还必须注入新的旅游观念。如果温泉旅游只泡温泉,那是不完全的,还必须有综合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策划。其商品构成有三大因素,即交通工具、温泉地、季节。第一是交通工具。温泉旅游大多为一日游或二、三日游。一日游的交通工具,团体多是乘大巴士或者利用城市轻轨电车;个人或家庭多是私家车。第二是温泉地特色。旅行社向游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如温泉的历史及有关传说、泉质成分、设施及膳食内容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温泉,有无露天浴场,有无健身和美容功能、膳食有无特色等,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不同价位预定饭菜。第三是季节性。

(二)温泉与医疗养生相结合

这种兼温泉、医学理论和运动生理学相结合的多功能经营方法,又为温泉习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该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温泉圣地又出现了集温泉旅游、现代医学、运动生理学为一体的新型“保养馆”。旅游和健身两种理念的有效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情趣,而且又为养生保健开拓了新的途径。而多功能综合发展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建立温泉商业街。

温泉大多位于绿色环绕的山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近年来随着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发达,著名的温泉所在地已成为旅游胜地。

日本的温泉经营正在面临变革。为了适应个人游客的需求,地域市街的活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构筑优美安全的街景,使游客浴后能漫步在小桥流水的街道上,能欣赏优雅的街心风景。把温泉所在地办成宾至如归的地方是温泉地的使命,同时也是对游客的一种服务。

对游客来说温泉不仅仅是入浴场所,也应成为人们娱乐、旅游消费的场所。所以温泉旅馆所在街道的繁荣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入浴后能在恬静优美的街道散步、领略当地的风情、品尝当地的土特产等已成为温泉旅游地的魅力。

温泉和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开发,不仅是街道景观的开发,更重要的是那些深藏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内在的、似曾相似的普通的东西。这些才是生活中的观光,才能使观光者产生故地重游的冲动,以至想在这里生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旅游心理和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泉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旅游形式。日本的温泉旅游的建设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现代都市文化迥异的乡土文化,这些都可以发展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曹志伟.日本旅游文化[M].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王大悟.日本旅游业评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苏杭.日本的新发展战略[J].观光立国.当代亚太,2004(6)

前言: 温泉小镇是特色小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形态,是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泉小镇因其鲜明的主题、产业延展性、功能复合度、文化昭示性、 健康 可持续性等特点,必将成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而在大 健康 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以“温泉康养”为导向的温泉小镇将是未来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温泉休闲度假产品也是滨水休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收集整理了全世界十个著名的温泉小镇案例,推介给各位业内同仁,其目的是通过学习国际经验,提高国内温泉小镇的开发与运营,促进中国滨水休闲产业 健康 发展。

一、比利时温泉小镇斯帕概述

在比利时东部的阿登地区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小镇,这里的温泉世界闻名,它就是斯帕小镇。风靡全球的水疗SPA的名字就来源于这个小镇的一个叫作Spau 的小山谷。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矿物质的热温区,当地的居民通过泡温泉浴治疗各种疾病与疼痛。由此当地的温泉浴远近闻名。

斯帕小镇自然环境优美,远离城市的喧嚣吵闹,非常安静,极其适合 旅游 度假。再加上这里优质的温泉,小镇已经成为比利时炙手可热的 旅游 胜地。每年来此 旅游 的人们络绎不绝,多不胜数。在斯帕,温泉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成为了小镇的独特文化,代表了一种休闲、 健康 的生活方式。

我们熟知的SPA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从古印度的图标,到印尼民间的语言,但是,大多数人却会认为它来源于比利时,一座位于比利时靠近德国的边境小镇,它的名字就是SPA,而从罗马时代开始,它就以温泉而闻名于整个欧洲。

18世纪后,SPA开始在欧洲贵族中风行,成为贵族们休闲度假、强身健体的首选。除了SPA这个地方外,古罗马人在欧洲其它地区也利用天然的矿泉作为疗伤治病。SPA的 历史 可以上溯到公元两千多年前。早在古罗马时期,SPA地区就发现有多处温泉。SPA水疗始于公元15世纪,16世纪“开始走向欧洲,接待游客”,18世纪斯帕温泉享誉欧洲,19世纪进入“繁荣顶峰”时期。欧洲皇室、权贵名流的纷至沓来,让斯帕镇赢得了“欧洲咖啡馆”荣誉,也让SPA水疗开始走向世界各地。

据了解,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特别钟情于SPA的温泉,始建于1880年的“彼得大帝泉(宫)”就位于现今的斯帕中心地带,宫里藏有一幅由斯帕艺术家花费12年功夫完成的巨幅壁画“名人录”(LIVREDOR),上面画有历时数百年的近百位欧洲皇室成员和 社会 名流的画像。可以说,“名人录”见证了SPA数百年的繁荣与辉煌。

二、 斯帕温泉小镇的特色分析

1、如何彰显温泉的 历史 与文化

相比欧洲东部温泉遍地的场面,西欧出名的温泉并不太多,但是比利时的斯帕小城却成了其中的翘楚。在斯帕温泉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氛围,代表了放松、 健康 和愉悦。

在斯帕,实在有太多的温泉馆了,整座小城,随时可见。而且,这里至今仍然保留着多眼古老泉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彼得大帝泉”。1880年,当地人还为这眼泉水盖了纪念馆,里面除了那眼泉水外,还有许多油画以及雕塑。

来到这里,除了泡汤之外,还要买个玻璃杯,从水龙头接一杯源头之水喝。这水算不上好喝,但是因为斯帕的水里面含有很多铁成分,所以对心脏病、风湿和呼吸器官疾病有良好疗效。这其中有一段很夸张的 历史 ,在上世纪中叶,欧洲很多国家的医疗保险中,会涵盖SPA的治疗费用,后来,这个费用都被慢慢取消了;而只有在比利时,直到1995年才取消了SPA治疗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

温泉疗养中心是最古老的SPA理疗中心。这个温泉疗养中心位于小镇游客中心附近的一个山坡上,要到达那里,需要乘坐专门的扶梯。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SPA理疗中心;而斯帕人坚信,只有这里的水疗,才能叫做SPA,所有其他地方的所谓SPA,全都是 “山寨版”。

SPA缘自比利时的边境小镇斯帕(SPA),当地居民从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开始就已经通过泡温泉浴治疗各种疾病与疼痛。公元十五世纪,斯帕小镇和它的温泉SPA已开始名噪欧洲。有钱人蜂拥而至享受温泉浴带来的快乐与 健康 ,其中就包括了沙俄时期声名远播的彼得大帝。而有幸被他垂青的那眼古老泉水,后来更被当地人修建成为今日斯帕中心地带的“彼得大帝泉”纪念馆。

2、如何将温泉与康养紧密结合

说起斯帕的温泉,不得不提的就是风靡全球的水疗SPA。作为一种非常受人们欢迎的休闲活动,游客们肯定不会陌生,水疗SPA可以让人们放松身体、扫除疲惫,还有保健的 养生 作用。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来源呢?在斯帕,您就可以解开这一疑问了。其实SPA就是来源于比利时的斯帕小镇。斯帕的温泉 历史 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斯帕的人民就开始通过泡温泉来治疗疾病与缓解疼痛,由此也开启了SPA的先河。斯帕的温泉不仅可以治病,还具有 养生 保健与瘦身等神奇的疗效。

随着 旅游 业的发展,如今的斯帕已经成为一个集休闲 娱乐 与温泉健身为一体的 旅游 度假场所。此外,斯帕镇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们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形式的服务项目。除了传统的水疗SPA,如桶浴、湿蒸、干蒸等,还有各种特色的服务项目,如“一日浴”、“母子浴”、“夫妻浴”、“瘦身浴”等,类型多样,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带给您非凡的体验。与泰国的室内SPA不同,斯帕的温泉池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类型,形状大小也不一样。游客既可以在室内游泳池内享受那热气腾腾的温泉,扫除身上的寒气,也可以在室外温泉池内一边欣赏周围的山水美景,一边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妙时光,十分惬意。斯帕的温泉可以帮您扫除疲惫,放松身体,还可以帮您祛除疾病,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十分美妙。

3、如何将地名与温泉理疗融为一体成为代名词

斯帕温泉SPA的名声在公元十八世纪达到了顶峰,不仅吸引了欧洲各国的权贵前来洗浴,还令到SPA正式成为了英语等语言中温泉站和温泉水的代名词。无怪乎虽然时至今日SPA已随处可见,但斯帕人仍然可以自豪地坚持:斯帕才是SPA的故乡。而真正的SPA也只有一家,就是位于小镇游客中心附近山坡上的温泉疗养站。它始建于1868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奢华的SPA理疗中心。

斯帕市 旅游 办公室资料显示,“斯帕因水疗得名”,“水疗为斯帕的 历史 赢得了荣誉,也为斯帕的今天带来了信誉”。

作者(金潮):中国滨水休闲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市场学会滨水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游艇盛典执行秘书长。

冬日的新疆温泉县静静伏在苍茫雪山怀抱中。沿温泉县国家湿地公园木栈道一路前行,不时可见优雅的白天鹅以柔美姿态为这座美丽的边陲小城增添着灵气与生机,吸引不少游人驻足拍照、喂食。 每到隆冬时节,温泉县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和温润优质的天然温泉总让游客流连忘返。呼吸清新洁净的空气、享受悠闲泡汤的惬意,温泉县已成为众多游客体验“慢生活”的必选之地。“这里的温泉水富含硫、镁、锌、锂等多种元素,可舒筋活血、驱寒祛病、消除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关节炎、风湿病、皮肤病等都有比较显著的疗效。”温泉县芭提雅圣境温泉执行总经理闫静妮介绍。 温泉县是全国唯一以地热资源“温泉”命名的县,全县共有147处泉眼,其中最出名的3处分别是博格达尔“圣泉”、鄂托克赛尔“天泉”、阿尔夏提“仙泉”。 这3处温泉的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2—62摄氏度之间。当地人常说,天山雪水不断,泉眼活水不停。为发挥和利用好温泉资源,提升 旅游 吸引力和影响力,温泉县重点打造“温泉康养游”,推进温泉水进酒店、进民宿、进医疗中心。大力打造“浴”文化,开发温泉康复疗养、静养度假、 健康 体验、 养生 民宿等特色康养游项目。“温泉县的温泉水量大、水质好,是冬季 旅游 大餐的‘招牌菜’。经过多方努力,这道‘菜’现在越来越‘美味’,名声也越传越远。这两年,温泉康养游确实渐渐火了起来。”温泉县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田凤表示。 由于泉眼众多且面向大众的温泉洗浴价格低廉,温泉人早已养成泡温泉的传统习惯。“以前只是单纯泡澡,现在就不一样了。”温泉县居民王伟说,“温泉洗浴设施不断升级,现在能体验到多种温度不同、疗效不同的功能性泡池,还有各种温泉 娱乐 。无论是在儿童区和孩子享受亲子时光,还是在休闲大厅和亲人谈天说地、品尝 美食 、做SPA理疗,都是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 “住进酒店后,只要拧开水龙头就可以立刻享受到纯正的温泉水,实在是令人惊喜。”入住温泉大酒店的游客李女士对康养体验非常满意,“不用专门出门泡池,随时想洗浴随时有温泉,太方便了,很享受。” 温泉康养游为温泉冬季 旅游 注入强劲动力,全县各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圣泉酒店负责人蔡泽强表示,入冬以来,酒店入住率稳步上升。 内容来自中新网

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著作列表:共发表专著、译著和主编教材计5部:(1)《温泉旅游研究导论》,第一作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2)《旅游规划学》,第一作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3)《遗产旅游管理》,单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中国温泉旅游》,单独,大连出版社,2004(5)《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第二作者,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6)《人与组织》,单独(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列表:共发表论文计50篇;其中:(1)《国民休闲文化价值的认识及其权益》,单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2)(2)《以分会制繁荣中国旅游研究》,单独,旅游学刊,2007:22(3)(3)《休闲旅游:是围堵还是推波》,单独,旅游学刊,2006:21(12)(4)《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单独,旅游学刊,2006:21(10)(5)《对旅游目地营销的三点看法》,单独,旅游学刊,2006:21(8)(6)《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单独,旅游学刊,2006:21(5)(7)《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单独,旅游学刊,2006:21(1)(8)《创新:旅游研究者必备能力》,单独,旅游学刊,2005:20(5)(9)《温泉地社保功能之国际比较》,单独,旅游学刊,2005:20(1)(10)《界面增长:提高旅游体验总量的重要环节》,第一作者,旅游学刊,2004:19(5)(11)《可重复性旅游的建设问题研究》,单独,旅游科学,2004:18(3)(12)《中国温泉旅游资源变迁及其开发现状》,第一作者,地理科学,2002:22(1)(13)《城市旅游标志物的确定及结构化》,单独,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论坛)2008:1(2)(14)《民族地区温泉旅游的建设研究》,第二作者,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3)(15)《交往旅游对亲情衍生关系缺失的补偿作用》,单独,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16)《旅游法规建设的一个路径研究》,单独,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17)《对旅游需求的深度认识》,单独,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3)(18)《转型时温泉旅游产品的创新》,单独,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3)(19)《日本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第一作者,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5)(20)《科技进步与旅游就业泡沫关系研究》,第一作者,旅游管理(人大),2007:(4)课题列表:共承担课题计7项;其中: (1)《中国温泉地地域系统的形成机制与演化途径》,单独,教外司留(2004)176号,2004-2006(2)《旅顺樱花园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主持人,大连旅顺旅游发展局,2006(3)《贵州武当区温泉旅游规划》,主持人之一,贵阳市旅游局,2007(4)《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研究(气象气候天象部分)》,参加人,大连市旅游局,2005(5)《辽宁岫岩旅游总体规划(温泉旅游部分)》,参加人,岫岩县旅游局,2005(6)《辽宁新宾旅游总体规划(“遗产”旅游部分)》,参加人,新宾县旅游局,2006(7)《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总体规划(区域旅游合作部分)》,参加人,大连开发区旅游局,2006

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温泉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日本的温泉沐浴文化

【摘要】沐浴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日本文化;沐浴:温泉;自然环境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的历史

1、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

(1)日本的气候和温泉

日本人酷爱洗澡,究其原因,这和日本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南北狭长的日本列岛,地处亚热带和亚寒带之间。受复杂的地形和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气温和气候的差异很大。除日本东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外,其他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日本人靠沐浴来降温或暖身。

(2)日本的火山和温泉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素称“火山之国”。据统计,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日本火山广布全国,但又相对集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在日本火山群中,约有80座是活火山,几乎占全国火山总数的30%。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较为活跃或相当活跃,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火山不仅是自然灾害,同时也是观光资源,因为火山是温泉形成的主要原因,温泉则是火山献给日本人最好的礼物。火山让日本赢得了“温泉之国”的美誉。

而所谓的“温泉”,根据日本1948年制定的“温泉法”,定义为“从地底冒出的温水、矿泉水、水蒸气和其它气体(不含天然瓦斯),凡温泉源头的温度超过25度,或者含有一定量的温泉物质,既可以称为温泉”。所以,温泉不单是指温度够高的水质,还要含有矿物质,就连一般人们所说的“冷泉”,尽管温度不高,但因含有温泉成分,在日本也称之为“温泉”。

2、温泉的历史

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的历史比较古老,在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天皇泡温泉的详尽描述,说明在很久以前日本人就已经学会了利用温泉。到了奈良时代,由于佛教的传入,各地兴建寺庙,其中,僧侣们的沐浴对温泉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温泉的治疗作用。平安时代的《万叶集》中关于神奈川县的汤河原温泉、长野县的上山田温泉的记载说明了东部的温泉也得到了开发,温泉当时主要被用做贵族和僧侣们的休闲、治疗以及各种宗教活动,那时的温泉与宗教有着很深的联系。源赖朝开创镰仓幕府,将首都从京都搬到镰仓后,东海、东北、甲信等地的温泉也开始出现在史料文献中,患病的僧侣们为了治疗而出发去各地的温泉。在室町时代,温泉成为了达官贵人等的休闲娱乐场所,不对一般民众开放。到了安土桃山时代,温泉已经很广泛地被用于治疗负伤的士兵,尤其是在甲州和信州,武田信玄以及真田幸村等战国武将们都有自己的“秘汤”。到了近代的江户时代,由于医学还不是十分发达,温泉的医疗效果备受重视,从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在这个时期,不光将军、名流间盛行温泉治疗,一般民众也开始享受温泉。

二、日本人的沐浴文化

沐浴在日本既有宗教上的意义:清净以及信仰所表现出的对神的感谢;也有卫生保健方面的功能:清洁、活血化瘀、治病疗伤,由此而得的清洁感和活性化,使肉体器官机能恢复,健康得以维持;沐浴更是一种娱乐和至高的享受,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手段。

1、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从北到南约有2600多座温泉,有万家温泉旅馆。据悉,每年日本约有亿人次使用温泉,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因而,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质量很高。各地几乎都有有名的温泉,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到节假日,或携妻带子的家庭游,或甜蜜情侣二人世界,或老夫老妻的夕阳红,把大大小小的温泉旅馆填个水泄不通。甚至一些外国旅行团都参加了进来,使温泉变得更加热闹。

下吕、有马、草津是日本的三大温泉乡。下吕温泉,位于岐阜县的下吕市,自10世纪开始便已名扬天下,有众多游客来访,现任的天皇与皇后曾两次选择这个地方度假,足见其盛名。有马温泉,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古老的温泉,历史悠久,始于1300多年前。有别于一般草根阶层的娱乐场所,有马自战国时代起,就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度假地,洋溢着高雅的贵族气味,是日本最奢华、最昂贵的温泉区。草津温泉是高热泉,泉水涌量全日本最大,在连续几年的日本温泉评比中,都列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温泉第一位。草津温泉坐落在群马县,已有1800的历史,自然环境优美,以疗效极高而著称,自古便作为治病健体的著名温泉而远近闻名。

2、沐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按照日本心理学者的解释:“人类生来便有回归母亲胎内的愿望,泡在浴缸就像浸泡在母腹羊水中似的,有一种安全感和安心感,因此泡澡后有从疲劳中解放出来的感觉,觉得很快乐。”与欧美的群体性、感官性、狂欢式的“快乐”不同,日本人的“快乐”表现为:个体、内向、内省、追求精神上的“极乐净土”。在这种自省式“快乐”的同浴里,没有穿着金衫与披着草褂的区别,只有自然赋予人类的差别,彼此坦诚而无隔阂。特别是在以男性为强势的日本,呼唤男性放低视线,平等正视女性,这层意义显得更为可贵。

“同浴”文化也和日本的教育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认识男女的启蒙老师。孩子在和父母赤裸的接触中,会自然地回复天性,能彼此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家人,能毫无顾忌地把心里话说出来;从父母的角度而言,放低自己的视线,面对孩子,聆听哪怕是关于性器官的疑问。日本人相信,这样能够使得父母用孩子的视线去看待他们,从而使得童年时代的孩子减少孤独、不自信等意志上的欠缺。在十九世纪初式亭三马写的反映当时日本风土人情的《浮世风吕》中,他认为:“天下之中,洗浴是教育的最佳捷径。无论你是贵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洗浴之时人人都赤身裸体,同降生时一样,这种裸身的交流交往,使人忘却高低贵贱,升华到一种无欲无求的佛教境界。”

日本的澡堂是一个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的场所。因此,尽管日本人家中都有自己的浴室,但仍有许多日本人喜欢到付费的公共澡堂里去洗,为的是寻找伴侣,寻找说话的人。

或者感受腾腾的热气,闻闻干燥的毛巾香,听听洗澡时的泼水声和木屐“啪嗒啪嗒”的声音,大声说话的声音,呼朋唤友的声音,这些都是他们习惯和熟悉了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密感,产生一种互相依赖的血缘关系。尽管素昧平生,但却可以很轻松、自由地交往。这里不带任何社会背景、等级差别、地位歧视,完全是“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在日本被誉为“无遮无掩的交往”。

三、日本温泉沐浴法

在日本有一句流行语,叫做“酒喝三家,澡洗三次”。泡温泉一般是晚饭前一次,可洗掉一天的疲劳,睡觉前一次,可睡个好觉,第二天早上泡一次,可增加精神体力。泡温泉的正确方式是讲究次数而不是时间长短。日本式的温泉浴洗法是先在浴池边的水龙头处将身体用香皂冲洗净后再入浴池,一般浴池旁边都配有剃须刀、吹风筒、毛巾,高档的还有免费按摩椅等设施。入浴池泡浸时间,热温泉(43℃-45℃)一次5-10分钟,温热温泉(40℃以下的)以20-30分钟为宜。入浴后,不要马上擦洗掉身上沾染上的物质,以免减低温泉浴的作用(皮肤敏感易起斑疹的除外)。泡浴后用干毛巾擦干,静静休息30-60分钟,当然,注意不要着凉。另外,由于吃饭前胃液的分泌受到压制,饭后心跳会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因此,肚子太饿或太饱都不宜马上入浴,要稍事休息。

如果说是日本潮湿的地理气候、紧张的工作结构迫使日本人每天不得不入浴,以此清洁肌肤、放松身心的话,那么,当沐浴变成日本人结交朋友、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时,沐浴就成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享受,同时,也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沐浴文化。

谈日本的温泉旅游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本文沿着日本温泉旅游文化发展的足迹,阐述了日本温泉旅游的种类和形式以及多功能综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温泉;旅游;文化;发展;趋势

日本列岛由于火山众多,所以温泉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温泉抵御自然的寒冷并温暖身心的习惯。后来温泉成为社会交流、互相交换信息的场所,最后逐步演变成现代的精神放松、内心抚慰型综合温泉旅游形式。所以温泉不单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日本的温泉旅游既没有名山大川、人文古迹,也没有世界遗产那样的文化,更没有悠久的历史题材。看似极为单纯的温泉旅游,每年却吸引游客达亿人次以上,也就是说日本国民每人至少一年一次以上住温泉旅馆洗温泉。在日本,和温泉有关的娱乐、饮食、购物、疗养等旅游形式花样翻新。温泉旅游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 一、日本温泉旅游发展的历程

日本人开始泡温泉,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绳文时代(约6000年前)。江户时代温泉不仅是人们洗浴和消闲的手段,而且还用来防治疾病。“汤治”(温泉理疗)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流传,农闲期人们积聚在温泉地,通过泡温泉解除劳作疲劳。趁去神社参拜之际到各地游山玩水,下榻则为有温泉的旅店。在当时,带有温泉的简陋住宿是现在温泉旅馆的雏形。

日本人的世世代代和温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在明治开国以后,由于崇尚西方文化,出现过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潮,一时间温泉疗养被视为狂想和不科学的习惯。特别是进入昭和40年代(1965年开始)日本掀起了团体旅行热,不管是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都大搞温泉开发,建造大型温泉旅馆和大宴会厅。

可以说温泉旅游起源于朴素的形式,由最初的入浴抵御严寒、消除疲劳到治疗疾病、神圣信仰,逐渐演变到巡礼和游山玩水,进一步发展到洗温泉兼有参拜神社、迎送宴会等多种内容的旅游形式。

二、温泉的种类和泡温泉的形式

顾名思义温泉是地下涌出温水的意思,但不是所有温水都能成为温泉。过去认为涌出水的温度高于当地的平均气温就可以称为温泉。但由于各地的气温不一样,比如北海道和九州的温差就很大,所以按照气温的温泉定义法出现了各地泉水温度不同的缺点,已经不用了。现在的温泉定义法确定:地下涌出温水的温度在25度以上,或者在其温度以下但含有一定成分的水源定义为温泉。

日本是多火山、多地震之国,因而温泉种类繁多。温泉随着季节的变化可分为春泉、秋泉、寒泉等;按照成分还可分为单纯泉、食盐泉、碳酸泉、硫磺泉等;按照洗浴方法又可分成蒸气浴、沙泉浴、泥泉浴等;按照常见类型可分为疗养温泉、露天温泉、混浴温泉等。

所谓的疗养温泉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积蓄的身心疲劳,和烦恼,通过反复的入浴和温泉地的气候、环境、运动、饮食和其他物理疗法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从而达到对慢性疾病的治疗目的。

露天温泉顾名思义是暴露在大自然中的洗浴场所。设计人员在建造露天温泉时动了很多脑筋,根据地形、自然环境把露天温泉修得各具特色,同时也注意遮挡,大可不必担心被人窥视。露天温泉有的修在绿色世界之中,使沐浴与欣赏大自然融为一体,置身于露天温泉中的人可以眺望四周的连绵山峰、茂密的林海,让人全身心放松有一种解放和超脱之感;

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日本温泉旅游

在日本国内旅游中,温泉旅游是一大项目。现在温泉旅游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只要有温泉设施就不愁游客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以旅行社主导的大量集客、大量消费的经营方式已显得过时,而是要如何适应新的旅游理念、满足个人旅行者的需求以及外国旅行者的要求。

(一)策划开发综合旅游商品

温泉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泡温泉解除疲劳。但是,要使温泉旅游长盛不衰还必须注入新的旅游观念。如果温泉旅游只泡温泉,那是不完全的,还必须有综合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策划。其商品构成有三大因素,即交通工具、温泉地、季节。第一是交通工具。温泉旅游大多为一日游或二、三日游。一日游的交通工具,团体多是乘大巴士或者利用城市轻轨电车;个人或家庭多是私家车。第二是温泉地特色。旅行社向游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如温泉的历史及有关传说、泉质成分、设施及膳食内容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温泉,有无露天浴场,有无健身和美容功能、膳食有无特色等,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不同价位预定饭菜。第三是季节性。

(二)温泉与医疗养生相结合

这种兼温泉、医学理论和运动生理学相结合的多功能经营方法,又为温泉习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该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温泉圣地又出现了集温泉旅游、现代医学、运动生理学为一体的新型“保养馆”。旅游和健身两种理念的有效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情趣,而且又为养生保健开拓了新的途径。而多功能综合发展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建立温泉商业街。

温泉大多位于绿色环绕的山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近年来随着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发达,著名的温泉所在地已成为旅游胜地。

日本的温泉经营正在面临变革。为了适应个人游客的需求,地域市街的活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构筑优美安全的街景,使游客浴后能漫步在小桥流水的街道上,能欣赏优雅的街心风景。把温泉所在地办成宾至如归的地方是温泉地的使命,同时也是对游客的一种服务。

对游客来说温泉不仅仅是入浴场所,也应成为人们娱乐、旅游消费的场所。所以温泉旅馆所在街道的繁荣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入浴后能在恬静优美的街道散步、领略当地的风情、品尝当地的土特产等已成为温泉旅游地的魅力。

温泉和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开发,不仅是街道景观的开发,更重要的是那些深藏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内在的、似曾相似的普通的东西。这些才是生活中的观光,才能使观光者产生故地重游的冲动,以至想在这里生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旅游心理和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泉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旅游形式。日本的温泉旅游的建设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现代都市文化迥异的乡土文化,这些都可以发展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曹志伟.日本旅游文化[M].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王大悟.日本旅游业评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苏杭.日本的新发展战略[J].观光立国.当代亚太,2004(6)

我国温泉旅游研究现状论文

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温泉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日本的温泉沐浴文化

【摘要】沐浴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日本文化;沐浴:温泉;自然环境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的历史

1、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温泉

(1)日本的气候和温泉

日本人酷爱洗澡,究其原因,这和日本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南北狭长的日本列岛,地处亚热带和亚寒带之间。受复杂的地形和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气温和气候的差异很大。除日本东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外,其他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日本人靠沐浴来降温或暖身。

(2)日本的火山和温泉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素称“火山之国”。据统计,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日本火山广布全国,但又相对集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在日本火山群中,约有80座是活火山,几乎占全国火山总数的30%。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较为活跃或相当活跃,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火山不仅是自然灾害,同时也是观光资源,因为火山是温泉形成的主要原因,温泉则是火山献给日本人最好的礼物。火山让日本赢得了“温泉之国”的美誉。

而所谓的“温泉”,根据日本1948年制定的“温泉法”,定义为“从地底冒出的温水、矿泉水、水蒸气和其它气体(不含天然瓦斯),凡温泉源头的温度超过25度,或者含有一定量的温泉物质,既可以称为温泉”。所以,温泉不单是指温度够高的水质,还要含有矿物质,就连一般人们所说的“冷泉”,尽管温度不高,但因含有温泉成分,在日本也称之为“温泉”。

2、温泉的历史

日本的沐浴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家庭浴池、大众浴池和温泉浴池。温泉的历史比较古老,在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天皇泡温泉的详尽描述,说明在很久以前日本人就已经学会了利用温泉。到了奈良时代,由于佛教的传入,各地兴建寺庙,其中,僧侣们的沐浴对温泉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温泉的治疗作用。平安时代的《万叶集》中关于神奈川县的汤河原温泉、长野县的上山田温泉的记载说明了东部的温泉也得到了开发,温泉当时主要被用做贵族和僧侣们的休闲、治疗以及各种宗教活动,那时的温泉与宗教有着很深的联系。源赖朝开创镰仓幕府,将首都从京都搬到镰仓后,东海、东北、甲信等地的温泉也开始出现在史料文献中,患病的僧侣们为了治疗而出发去各地的温泉。在室町时代,温泉成为了达官贵人等的休闲娱乐场所,不对一般民众开放。到了安土桃山时代,温泉已经很广泛地被用于治疗负伤的士兵,尤其是在甲州和信州,武田信玄以及真田幸村等战国武将们都有自己的“秘汤”。到了近代的江户时代,由于医学还不是十分发达,温泉的医疗效果备受重视,从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在这个时期,不光将军、名流间盛行温泉治疗,一般民众也开始享受温泉。

二、日本人的沐浴文化

沐浴在日本既有宗教上的意义:清净以及信仰所表现出的对神的感谢;也有卫生保健方面的功能:清洁、活血化瘀、治病疗伤,由此而得的清洁感和活性化,使肉体器官机能恢复,健康得以维持;沐浴更是一种娱乐和至高的享受,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手段。

1、温泉是日本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从北到南约有2600多座温泉,有万家温泉旅馆。据悉,每年日本约有亿人次使用温泉,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数。因而,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质量很高。各地几乎都有有名的温泉,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到节假日,或携妻带子的家庭游,或甜蜜情侣二人世界,或老夫老妻的夕阳红,把大大小小的温泉旅馆填个水泄不通。甚至一些外国旅行团都参加了进来,使温泉变得更加热闹。

下吕、有马、草津是日本的三大温泉乡。下吕温泉,位于岐阜县的下吕市,自10世纪开始便已名扬天下,有众多游客来访,现任的天皇与皇后曾两次选择这个地方度假,足见其盛名。有马温泉,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古老的温泉,历史悠久,始于1300多年前。有别于一般草根阶层的娱乐场所,有马自战国时代起,就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度假地,洋溢着高雅的贵族气味,是日本最奢华、最昂贵的温泉区。草津温泉是高热泉,泉水涌量全日本最大,在连续几年的日本温泉评比中,都列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温泉第一位。草津温泉坐落在群马县,已有1800的历史,自然环境优美,以疗效极高而著称,自古便作为治病健体的著名温泉而远近闻名。

2、沐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按照日本心理学者的解释:“人类生来便有回归母亲胎内的愿望,泡在浴缸就像浸泡在母腹羊水中似的,有一种安全感和安心感,因此泡澡后有从疲劳中解放出来的感觉,觉得很快乐。”与欧美的群体性、感官性、狂欢式的“快乐”不同,日本人的“快乐”表现为:个体、内向、内省、追求精神上的“极乐净土”。在这种自省式“快乐”的同浴里,没有穿着金衫与披着草褂的区别,只有自然赋予人类的差别,彼此坦诚而无隔阂。特别是在以男性为强势的日本,呼唤男性放低视线,平等正视女性,这层意义显得更为可贵。

“同浴”文化也和日本的教育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认识男女的启蒙老师。孩子在和父母赤裸的接触中,会自然地回复天性,能彼此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和家人,能毫无顾忌地把心里话说出来;从父母的角度而言,放低自己的视线,面对孩子,聆听哪怕是关于性器官的疑问。日本人相信,这样能够使得父母用孩子的视线去看待他们,从而使得童年时代的孩子减少孤独、不自信等意志上的欠缺。在十九世纪初式亭三马写的反映当时日本风土人情的《浮世风吕》中,他认为:“天下之中,洗浴是教育的最佳捷径。无论你是贵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洗浴之时人人都赤身裸体,同降生时一样,这种裸身的交流交往,使人忘却高低贵贱,升华到一种无欲无求的佛教境界。”

日本的澡堂是一个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的场所。因此,尽管日本人家中都有自己的浴室,但仍有许多日本人喜欢到付费的公共澡堂里去洗,为的是寻找伴侣,寻找说话的人。

或者感受腾腾的热气,闻闻干燥的毛巾香,听听洗澡时的泼水声和木屐“啪嗒啪嗒”的声音,大声说话的声音,呼朋唤友的声音,这些都是他们习惯和熟悉了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密感,产生一种互相依赖的血缘关系。尽管素昧平生,但却可以很轻松、自由地交往。这里不带任何社会背景、等级差别、地位歧视,完全是“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在日本被誉为“无遮无掩的交往”。

三、日本温泉沐浴法

在日本有一句流行语,叫做“酒喝三家,澡洗三次”。泡温泉一般是晚饭前一次,可洗掉一天的疲劳,睡觉前一次,可睡个好觉,第二天早上泡一次,可增加精神体力。泡温泉的正确方式是讲究次数而不是时间长短。日本式的温泉浴洗法是先在浴池边的水龙头处将身体用香皂冲洗净后再入浴池,一般浴池旁边都配有剃须刀、吹风筒、毛巾,高档的还有免费按摩椅等设施。入浴池泡浸时间,热温泉(43℃-45℃)一次5-10分钟,温热温泉(40℃以下的)以20-30分钟为宜。入浴后,不要马上擦洗掉身上沾染上的物质,以免减低温泉浴的作用(皮肤敏感易起斑疹的除外)。泡浴后用干毛巾擦干,静静休息30-60分钟,当然,注意不要着凉。另外,由于吃饭前胃液的分泌受到压制,饭后心跳会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因此,肚子太饿或太饱都不宜马上入浴,要稍事休息。

如果说是日本潮湿的地理气候、紧张的工作结构迫使日本人每天不得不入浴,以此清洁肌肤、放松身心的话,那么,当沐浴变成日本人结交朋友、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时,沐浴就成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享受,同时,也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沐浴文化。

谈日本的温泉旅游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温泉不仅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本文沿着日本温泉旅游文化发展的足迹,阐述了日本温泉旅游的种类和形式以及多功能综合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温泉;旅游;文化;发展;趋势

日本列岛由于火山众多,所以温泉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温泉抵御自然的寒冷并温暖身心的习惯。后来温泉成为社会交流、互相交换信息的场所,最后逐步演变成现代的精神放松、内心抚慰型综合温泉旅游形式。所以温泉不单是一种旅游资源,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日本的温泉旅游既没有名山大川、人文古迹,也没有世界遗产那样的文化,更没有悠久的历史题材。看似极为单纯的温泉旅游,每年却吸引游客达亿人次以上,也就是说日本国民每人至少一年一次以上住温泉旅馆洗温泉。在日本,和温泉有关的娱乐、饮食、购物、疗养等旅游形式花样翻新。温泉旅游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 一、日本温泉旅游发展的历程

日本人开始泡温泉,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绳文时代(约6000年前)。江户时代温泉不仅是人们洗浴和消闲的手段,而且还用来防治疾病。“汤治”(温泉理疗)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流传,农闲期人们积聚在温泉地,通过泡温泉解除劳作疲劳。趁去神社参拜之际到各地游山玩水,下榻则为有温泉的旅店。在当时,带有温泉的简陋住宿是现在温泉旅馆的雏形。

日本人的世世代代和温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在明治开国以后,由于崇尚西方文化,出现过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潮,一时间温泉疗养被视为狂想和不科学的习惯。特别是进入昭和40年代(1965年开始)日本掀起了团体旅行热,不管是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都大搞温泉开发,建造大型温泉旅馆和大宴会厅。

可以说温泉旅游起源于朴素的形式,由最初的入浴抵御严寒、消除疲劳到治疗疾病、神圣信仰,逐渐演变到巡礼和游山玩水,进一步发展到洗温泉兼有参拜神社、迎送宴会等多种内容的旅游形式。

二、温泉的种类和泡温泉的形式

顾名思义温泉是地下涌出温水的意思,但不是所有温水都能成为温泉。过去认为涌出水的温度高于当地的平均气温就可以称为温泉。但由于各地的气温不一样,比如北海道和九州的温差就很大,所以按照气温的温泉定义法出现了各地泉水温度不同的缺点,已经不用了。现在的温泉定义法确定:地下涌出温水的温度在25度以上,或者在其温度以下但含有一定成分的水源定义为温泉。

日本是多火山、多地震之国,因而温泉种类繁多。温泉随着季节的变化可分为春泉、秋泉、寒泉等;按照成分还可分为单纯泉、食盐泉、碳酸泉、硫磺泉等;按照洗浴方法又可分成蒸气浴、沙泉浴、泥泉浴等;按照常见类型可分为疗养温泉、露天温泉、混浴温泉等。

所谓的疗养温泉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积蓄的身心疲劳,和烦恼,通过反复的入浴和温泉地的气候、环境、运动、饮食和其他物理疗法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从而达到对慢性疾病的治疗目的。

露天温泉顾名思义是暴露在大自然中的洗浴场所。设计人员在建造露天温泉时动了很多脑筋,根据地形、自然环境把露天温泉修得各具特色,同时也注意遮挡,大可不必担心被人窥视。露天温泉有的修在绿色世界之中,使沐浴与欣赏大自然融为一体,置身于露天温泉中的人可以眺望四周的连绵山峰、茂密的林海,让人全身心放松有一种解放和超脱之感;

三、多功能综合发展的日本温泉旅游

在日本国内旅游中,温泉旅游是一大项目。现在温泉旅游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只要有温泉设施就不愁游客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以旅行社主导的大量集客、大量消费的经营方式已显得过时,而是要如何适应新的旅游理念、满足个人旅行者的需求以及外国旅行者的要求。

(一)策划开发综合旅游商品

温泉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泡温泉解除疲劳。但是,要使温泉旅游长盛不衰还必须注入新的旅游观念。如果温泉旅游只泡温泉,那是不完全的,还必须有综合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策划。其商品构成有三大因素,即交通工具、温泉地、季节。第一是交通工具。温泉旅游大多为一日游或二、三日游。一日游的交通工具,团体多是乘大巴士或者利用城市轻轨电车;个人或家庭多是私家车。第二是温泉地特色。旅行社向游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如温泉的历史及有关传说、泉质成分、设施及膳食内容等。游客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温泉,有无露天浴场,有无健身和美容功能、膳食有无特色等,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不同价位预定饭菜。第三是季节性。

(二)温泉与医疗养生相结合

这种兼温泉、医学理论和运动生理学相结合的多功能经营方法,又为温泉习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该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温泉圣地又出现了集温泉旅游、现代医学、运动生理学为一体的新型“保养馆”。旅游和健身两种理念的有效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情趣,而且又为养生保健开拓了新的途径。而多功能综合发展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建立温泉商业街。

温泉大多位于绿色环绕的山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近年来随着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发达,著名的温泉所在地已成为旅游胜地。

日本的温泉经营正在面临变革。为了适应个人游客的需求,地域市街的活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构筑优美安全的街景,使游客浴后能漫步在小桥流水的街道上,能欣赏优雅的街心风景。把温泉所在地办成宾至如归的地方是温泉地的使命,同时也是对游客的一种服务。

对游客来说温泉不仅仅是入浴场所,也应成为人们娱乐、旅游消费的场所。所以温泉旅馆所在街道的繁荣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入浴后能在恬静优美的街道散步、领略当地的风情、品尝当地的土特产等已成为温泉旅游地的魅力。

温泉和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开发,不仅是街道景观的开发,更重要的是那些深藏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内在的、似曾相似的普通的东西。这些才是生活中的观光,才能使观光者产生故地重游的冲动,以至想在这里生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旅游心理和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泉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旅游形式。日本的温泉旅游的建设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多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与现代都市文化迥异的乡土文化,这些都可以发展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曹志伟.日本旅游文化[M].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王大悟.日本旅游业评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苏杭.日本的新发展战略[J].观光立国.当代亚太,2004(6)

温泉旅游是以沐浴温泉为主要内容,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从而达到养生、休闲、度假目的的旅游活动。温泉旅游度假区是以温泉资源为吸引物和特色,依托温泉文化而形成的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保健等产品于一身的旅游服务单位,主要服务于度假、体闲、会议、奖励旅游等市场。温泉以其独特的疗养、保健、养生、康体等功效,满足了人们对健康体验的需求,而由温泉开发带动的附加产业,又成为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旅游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温泉旅游满足了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它更加促使旅游产业成为健康产业,温泉旅游也就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在度假旅游市场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国外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历程(1) 早期的温泉疗养地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温泉的治疗作用就已经被罗马、土耳其人发现和利用,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快速传播到北非海岸、希腊、土耳其、德国南部、瑞士以及英国。(2) 传统的温泉旅游度假区18世纪,在英国、德国、东欧、美洲都开始了温泉的开发,度假、疗养功效得到重视。此时的温泉旅游已经不仅仅具备疗养的功能了,而演化成带有休闲度假性质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旅游在上流社会群体中得到快速发展,19 世纪以后,受到中产阶级人群的青睐。(3)现代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其中美国和日本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最为闻名。大多数温泉旅游度假区都选址于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不仅建设了高档的康体中心,配备现代化的疗养设备、诊所、疗养院和治疗设施,提供专业的疗养医师、舒适的住宿条件、一流的餐饮服务等,而且还增加了现代化的休闲娱乐旅游项目。这样综合型的温泉旅游度假区称之为现代温泉旅游度假区,代表了温泉旅游发展的新趋向。2、我国温泉旅游区发展现状与态势我国对温泉开发和利用历史悠久,泡汤文化自秦始皇时代便有,后来其医用价值逐步被发掘出来,温泉成为疗养胜地。纵观温泉的发展历史,在古代,温泉享乐是皇家和贵族的专利,民间开发与利用极少;解放以后,温泉开发和利用由政府主导,政府出资在各地修建的温泉公共疗养机构,其功能仅限于疗养和洗浴,受众也有一定限制;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旅游需求得到释放,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温泉的开发和利用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这时的温泉不再是单纯的疗养场所,经营开发者积极引进先进设备,融入了些许休闲娱乐的元素,但这时的消费者数量仍然较少,只是部分公费消费者和较富有的人群。20 世纪 90 年代,温泉旅游开发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对温泉旅游的需求日渐增多,对温泉旅游的形式日渐多样化,为了顺应这种需求,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借鉴国外温泉旅游度假的开发模式,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温泉旅游度假区,并逐渐脱离了先前温泉疗养地的保养功能,向多样化发展,增加了许多休闲娱乐项目,如住宿、餐厅,购物等多种旅游要素,但规模较小,产业化发展不太明显。我国是个温泉富国,全国有温泉4000多处,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而且分布较广,几乎每个省都有,其中重庆市、天津市、福州市被评为“中国温泉之都”;“中国温泉之城”有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云南省洱源县城 、山东临沂、陕西咸阳、湖北咸宁、湖南郴州、广东清远、江苏扬州 ;“中国温泉之乡”多达25个,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温汤镇、广东省龙门县、四川省广元市、北京小汤山、天津东丽湖、重庆巴南、黑龙江林甸、陕西临潼、山东威海、河北雄县、贵州石阡、江苏东海、海南琼海、江苏南京汤山、湖北应城、广东阳江、广东恩平、福建永泰、河北霸州、河北固安、福建连江、安徽合肥、贵州思南。而且截至目前,全国有4A级温泉旅游区已经超过40个。表1 4A级温泉旅游区名录(部分)景区名称 所属地区 A级 年度天龙源温泉家园 北京 4A 2007北京龙脉温泉度假村 北京 4A 2007巢湖市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 安徽 4A 2005厦门日月谷温泉主题公园 福建 4A 2005漳州市龙佳生态温泉山庄 福建 4A 2008惠州市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 广东 4A 2007湛江蓝月湾温泉度假邨 广东 4A 2007恩平市锦江温泉旅游度假区 广东 4A 2006韶关市曹溪温泉假日度假村 广东 4A 2006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 广东 4A 2001江门金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广东 4A 2002清远市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 广东 4A 2008潮州市东山湖温泉度假村 广东 4A 2008惠州市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 广东 4A 2009江门市富都温泉度假村 广东 4A 2009揭阳市京明温泉度假 广东 4A 2009河源市和平温泉之都旅游区 广东 4A 2010南宁九曲湾温泉景区 广西 4A 2006桂林市龙胜温泉旅游度假区 广西 4A 2008玉林市陆川谢鲁温泉休闲景区 广西 4A 2009廊坊茗汤温泉度假村 河北 4A 2006湖北汤池温泉旅游景区 湖北 4A 2005咸宁市龙佑赤壁温泉度假区 湖北 4A 2008郴州市汝成温泉福泉山庄 湖南 4A 2006郴州天堂温泉 湖南 4A 2006张家界万福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 湖南 4A 2007张家界江垭温泉度假村 湖南 4A 2007明月山天沐温泉度假村 江西 4A 2007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 江西 4A 2007庐山龙湾温泉度假村 江西 4A 2006庐山天沐温泉度假村 江西 4A 2006阿尔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区 内蒙 4A 2003重庆海兰云天温泉度假区 重庆 4A 2007重庆统景温泉风景区 重庆 4A 2006宁波市宁海森林温泉景区 浙江 4A 2009枣庄市滕州盈泰温泉度假村 山东 4A 2008聊城市天沐.山东江北水城温泉度假村 山东 4A 2008青岛市天泰温泉度假区 山东 4A 2008大庆市鹤鸣湖湿地温泉景区 黑龙江 4A 2013辽宁汤河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 辽宁 4A 2013御水温泉 江苏 4A 2012东海县温泉度假区 江苏 4A 2012由上表可以看出,发展较早的温泉度假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省,华东片区的发展较早的温泉度假区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和安徽,而华东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消费能力较强,而且客源市场较大,温泉旅游开始兴起,随着国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温泉度假将成为国民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3、华东地区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华东地区温泉资源相对丰富,目前华东地区的“中国温泉之乡”就多达5处,包括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江苏东海、江苏南京汤山、山东威海以及安徽合肥。山东临沂和江苏扬州被评为“中国温泉之城。”山东有30多处温泉,较为有名的温泉有沂南智胜汤泉、仙坛山温泉小镇等。江苏省著名温泉度假胜地有扬州瘦西湖天沐温泉度假村、南京汤山颐尚温泉度假村等。浙江宁海南溪温泉旅游度假区、武义唐风露天温泉度假村地处名胜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安徽省境内有名的温泉有黄山醉温泉度假村等。下表选取华东地区发展较好的温泉旅游区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华东地区温泉旅游区的发展特色。表2 华东地区温泉旅游开发现状区位 温泉名称 具体位置 面积 主要特色江苏 颐尚温泉 南京 11公顷 长三角地区规划最大、设施最先进、项目最具特色的温泉健康休闲养生基地扬州瘦西湖天沐温泉度假村 扬州独家提出“wellness”度假理念,为您量身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以“祟尚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为经营理念,以“以人为本,亲情服务”为服务理念,以打造最具人文底蕴的度假天堂。恐龙谷温泉 常州 公顷 中国第五代主题温泉的代表作品秉承“生态、健康、时尚、典雅”原则天目湖御水温泉 常州 公顷 华东首家天然景观温泉金凤凰温泉度假村 苏州 9公顷 中国禅风设计理念,南洋景观为布置重点,绿色环保为主要材料、利用自然能源安徽 醉温泉 黄山 24公顷 成为华东地区产品最新、功能最全、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综合型露天温泉度假村金孔雀温泉 庐江 公顷 华东地区最大、档次最高的动感温泉度假村太和温泉度假村 太和 公顷 华东地区一次性投资数目最大、占地面积最广的园林式温泉理疗度假胜地浙江 宁海森林温泉 宁海全国三大优质温泉,“华东第一森林温泉”南溪温泉 宁海 公顷 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沐浴理疗为一体的国家4A级特色旅游区武义溪里温泉 武义 915公顷 华东一流、浙江第一的温泉度假区中翔温泉源度假旅游区 嵊州 590公顷 浙江省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长三角龙头旅游品牌、中国十大养生基地山东 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 沂南 公顷 江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2010年10月,评为AAAA级景区。天沐·山东江北水城温泉度假村 聊城—— 以“浴园林温泉、吸清新空气、住亲水客房、吃绿色食品”为主旨,集吃、住、游、娱、购于一体的鲁西地区最大的生态园林休闲度假圣地。仙坛山温泉小镇 枣庄 30公顷 2012年华东地区最受游客喜欢的温泉是集温泉沐浴、养生休闲、生态旅游、会议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温泉度假中心。依山傍水的原生态温泉养生和休闲场所。艾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村 烟台 146公顷 一处集旅游度假、温泉洗浴、休闲娱乐、客房餐饮、运动保健、会议培训为一体的三星级国际旅游度假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露天温泉,取自地下350米深的纯天然热矿泉。华东地区2012年“游客最喜欢的十大旅游温泉”:江苏张家港金凤凰温泉度假村、山东枣庄仙坛山温泉小镇、浙江武义清水湾温泉、浙江武义唐风温泉、浙江湖州雷迪森天沐温泉、江苏苏州颐舍温泉酒店、浙江遂昌红星坪温泉、江苏常州恐龙谷温泉、浙江宁海森林温泉、浙江泰顺玉龙山氡泉度假村。

资源枯竭 这是阶段性的赢利项目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文题目: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与营造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中国的度假旅游发展到现在,自1992年成立了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各地方纷纷效仿,大小不一、等级不同,不论去哪里旅游,到处可见“旅游度假区”字样,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都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外,但是如此积极的大跃进,整体的效益并没有提高,而是在坎坷中进行。

虽然对于旅游度假区已经有屡见不鲜的感觉,但是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因此,度假旅游成为现在很热门的一项研究主题。 而从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前辈们对于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区分概念来看,中国的度假旅游区大部分都不能将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明显的区别开来,在我看来,很多的旅游度假区徒有其名,却并无实质或者说明显的与其他区分的内容。因此,对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就很有必要,在分析的同时能够相对找出一些方法或者措施便是本次研究论文的主要目的。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度假旅游成为今天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它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研究,找到现在的度假旅游环境所应该具备的元素与中国度假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国旅游度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度假旅游环境体系。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营造度假旅游环境所需注意的事项,使整个营造过程中通过最少的损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论文提纲:

1 文献综述

2 度假旅游与环境关系

度假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环境对度假旅游的反作用

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类型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与国外度假旅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营造

发展度假旅游的条件分析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原则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的问题思考

度假旅游环境特色的保持

5 结论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给出论文撰写到每一部分的时间进度计划表(要与学院要求的最后交论文时间相吻合)

完成论文前半章(度假旅游环境分析)

完成论文后半章(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及初稿整理

完成论文修改稿及完善

完成论文三稿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蔡家成.度假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国旅游报.

2、Chuck .向萍.度假饭店的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龚立仁.旅游度假区 路在何方.中国旅游报.

4、黄向,苏丹.旅游英语.21世纪旅游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暨南大学出版.2009

5、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姜红敏.度假旅游相关概念界定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第12期

7、刘家明.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

8、骆文韬.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9、Robert Christie Mill.李正喜.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10、王运姣,王琪.关于度假旅游的研究评述.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5期

11、肖红艳、李琦.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5月版

12、徐菊凤.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13、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14、杨群,盛红.深圳发展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前景分析.海岸工程2003年9月

15、杨霞.龙佑温泉度假区温泉旅游开发.消费导刊,2009(2)

16、郑冬子主编.旅游地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7、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8、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虽然这门学科的产生,在我国只有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希望这篇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会对您的论文有所帮助。

知识扩展:开题报告怎么写

一、毕业论文的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即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交代研究的价值。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三、介绍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关于这个课题前人曾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等。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四、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难点,预期的结果等。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五、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六、列出参考文献。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

七、听取导师评价。在导师的评价后,再作必要的修改与补充,经导师最后认可后,就进入研究阶段,而后便可着手论文的写作。

营地结合旅游的运营模式研究论文

1.政府主导模式 首先,该模式主要特征为以政府的制度安排主导为主,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动力。合作参与方的各政府间通过制度安排,从政策层面建立有一定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 其次,该模式的合作框架主要为提供公共服务,落实政府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包括管理、政策、制度、法规、交通、设施、标准、信息等领域的充分交流与往来。 最后,该模式发展的突破口在于从最直接相关、最容易实现合作的领域入手,比如服务体系构建、政策制度建设、相关设施完善、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通过制度,在地区旅游之间初步形成了协议、条约,将区域关系加以巩固化和经常化,从而获得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2.行业引导模式 该模式关注于公益层面,是以资源共享、协商合作为目的的行业联合。这是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媒体介质。旅游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存在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协商解决机制的建立。 首先,该模式的主要特征为在资源交换的基础上,以公共利益实现为动力,以信息共享作为实现手段,在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的企业行为之间,搭建一个承上启下、协同治理的非营利性旅游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组织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彼此依赖,通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进行资源整合,并以自愿协商和相互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平等主体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其次,该模式的合作框架为沟通信息、协调各方关系、规范行业行为,主要通过充分发挥长三角旅游行业协会、俱乐部等社会团体公益功能,担负起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职能,形成联系政府与企业强大的动力。 再次,该模式主要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等途径,达成共同治理目标,并形成资源共享和相互合作的机制与组织结构,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纵向的、横向的或两者结合的组织网络。 3.市场主导模式 该模式兴起于运营层面,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旅游企业横向联合和纵向兼并。只有拥有大量资源配置高效、市场反应灵敏的旅游企业,区域旅游合作才有长效发展的持续动力。 首先,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使旅游企业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而开展相互间的合作,以整合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提高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水平,优化旅游产业的组织结构,形成区域性的资源有效配置的格局。 其次,该模式的合作框架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源开拓、旅游产品供给方面。主要落实于建立跨区域旅游集团,实现旅游资源、产品、理念、服务、教育、人才、技术、文化、资金的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中部五省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途径 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坚持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合作的主体是政府和旅游企业,要让旅游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好处,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在合作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各地的旅游投资者共同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2.建设区域合作运行保障机构 在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设立一个协调管理机构,专门从事跨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管理工作,为区域合作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既包括对各景区(点)的接待容量、服务和安全情况、旅游投诉和纠纷情况等的协调,又包括建立导游联合培训、管理和统一编写区域旅游线路导游词等的协调,将区域旅游合作落在实处。 3.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的统一的规划。(1)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在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全区战略性规划体系,以免出现旅游资源重复开发,项目雷同等现象;(2)注重开发各项专题旅游产品,设计出互补的旅游规划方案,突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互进的关系,这样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3)充分发挥区域内各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和辐射功能,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4)在旅游地图的编绘方面,也应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如编制《中部五省旅游交通图册》或《中部五省旅游资源分布图》等。 4.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中部五省区域内旅游资源众多,但应重点培育资源品位高、景观组合好的旅游线路,这样才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中部五省区域内旅游精品线路,如下表所示。 5.编织区域旅游合作产业链 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要加速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旅游产业从资源拉动型提升为产业联动型,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中部地区旅游土特产和纪念品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洛阳牡丹、南阳玉雕、安徽名茶、湖南湘绣、景德镇陶瓷等,这些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等许多环节都可以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既为本区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购物产品,又延长了产业链,搞活了地方经济。 6.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 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网络营销也逐渐得到发展。要实施区域旅游合作,必须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企业及顾客的陈旧思想,培养网上消费的观念,优化网络营销环境;(2)加强旅游基础信息的收集工作,如民航航班信息、景点信息等;(3)进行市场细分。只有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产品设计、形象塑造,减少其宣传促销的盲目性;(4)开展在线预定服务、客户服务、代理人服务及其它特色服务等;(5)尽快解决网上结算的问题。如选择中外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就可把结算与其他行业的交易一并解决,同时商业信用转换为银行信用,信用度提高,增强了结算的安全与私密性。 7.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该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区域的协调和配合,从而构建一个网络化、开放式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区域内部交通方面,目前各旅游景点、景区、线路和旅游城市之间已形成了良好的道路网络系统,但某些旅游景区内部交通还不够畅达,需要进一步改善。区域对外交通方面,应加强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的国际航空港的建设,以推动国际入境旅游的发展。通讯方面,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山区,应增强信号的覆盖网络,提高通讯质量。在饭店方面,应大力加强中、低档的经济实用型饭店的建设,另外饭店的建设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协调一致,使大旅游区内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饭店布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政策的普遍实施、 旅游 条件的改观,出境 旅游 的深入开展对国内 旅游 的影响,人民的 旅游 热情将进一步焕发并呈现理性化。

通过近期对国内主要 旅游 机构发布的数据分析、线性分析等内容的思考与理解,得出几项简单的结论:第一、国内 旅游 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大;第二、国内 旅游 将维持高速稳定增长的局面,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第三、国内 旅游 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进一步的完善,基本符合国内 旅游 的发展步伐, 旅游 地产作为 旅游 配套设施中最受青睐的一项,也处于快速发展中。本文便以高唐赛石项目为例,以花卉为基础、以业主为群体、以项目为社区、以农场为媒介,打造全产业链式、社区型休闲度假农场发展的新模式。

一、“ 旅游 +地产”的缔造者--华侨城集团

华侨城集团成立之初以主题 旅游 公园为主业,从1989年锦绣中华开业到1998年深圳欢乐谷开业,经过近10年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自己的 旅游 品牌号召力。华侨城集团自2000年起提出“ 旅游 +地产”的业务模式,依托 旅游 品牌和央企背景,通过 旅游 项目取得大规模、低成本的土地,并采取 旅游 开发先行,分片综合开发策略,最终实现土地层层增值,开创了一种 旅游 与房地产结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全新而独特的商业模式。

(一)“ 旅游 +地产”的关键性要素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侨城形成了“对内可复制性+对外进入壁垒”的战略指导框架。

对外不可复制性是行业的进入壁垒。首先,要形成一个强大的 旅游 地产,强大的 旅游 品牌号召力是制胜关键。华侨城依托强有力的品牌优势,基本通过低价划拨形式拿地,仅有少量通过公开挂牌交易形式作为补充;其次,开发周期和开发能力是制约竞争者进入的重要因素;再次,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基础。引进一个 旅游 地产项目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是切实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关键。

(二)华侨城模式的成功要素

1、综合规划能力 “大片拿地+整体规划+分片规划+逐步开发”的开发方式,实现以 旅游 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整体项目规划先行,为整个项目周期的平稳增值,形成回报的长短期合理组合,波动性业务与稳健型业务的平衡优化。

2、资本运营能力 华侨城集团作为大型央企,获得了介入银行间市场以4%的利息拿贷的权限,具有影子政府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发行中期票据、海外优先股、海外债券、欢乐谷门票凭证专项资产证券化、收益型物业租赁收益权信托融资计划等,提高经营性资产运营水平。

3、共赢式投资分担与收益分配 华侨城内部新投资项目使用交叉投资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这种项目体制可以使得各个业务成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体。横向文化公司、纵向产品线公司通过出资的方式承担有限责任和风险,新投项目通过内部市场化的形式取舍内外部市场。

(三)华侨城模式的可借鉴性

华侨城集团依托国资委大型央企背景,具有影子政府的无比优越性,沉淀大量资金,抢占优良资源,并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

1、其创新的“ 旅游 + 地产”模式,其实是“先 旅游 后地产”的路子,一方面提升了房地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使 旅游 资源的边际效应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实现 旅游 和地产的双赢。

2、先将大块地拿到手,再分期开发,构筑产业链条,进行 旅游 和房地产、酒店、商业、文化、教育之间的跨产业资源整合,使各产业优势资源彼此结合,实现关联协同的方式,发挥主题公园的 旅游 乘数效应。

3、 旅游 能够聚人气、创品牌,但创造的利润薄弱,把可控制的资源最大化整合到地产中,通过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土地产生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为华侨城 旅游 提供了比 旅游 本身更丰厚的利润。

二、休闲农场发展模式的探讨

(一)休闲农场的概念及类型

1、休闲农场的概念

休闲农场依托生态田园般的自然乡村环境,有一定的边界范围,以当地特色大农业资源为基础,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 健康 的农产品和满足都市人群对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集生态农业、乡村 旅游 、 养生 度假、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实现经济价值、 社会 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农业创新经营体制和新型农业 旅游 产业综合体。

2、休闲农场的类型

根据自然资源、消费者感受、功能差异和经营理念的不同,休闲农场的发展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生产基地型

在有条件的此类“休闲农场”,可通过农产品的“点对点”供应模式,直接与城市居民形成互动,在为都市中高端家庭提供安全 健康 农产品的同时,满足其对高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另外,也可以开展各种生态农业科普教育活动,如有机肥料制作、小块土地认种、种苗培育等。

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可以设计为:“家庭休闲林场”、“家庭休闲牧场”、“家庭休闲渔场”、“家庭休闲林场”、“家庭休闲茶园”、“家庭休闲咖啡园”、“家庭创意粮田”等。

(2)设施园艺型

以室内为基地,运用 科技 静心培育农艺与园艺作物,同时辅以种苗生产过程参观、参与活动。可以设计为:家庭休闲花园、家庭休闲药园、家庭休闲菜园、家庭休闲浆果园、家庭蘑菇园等。

(3)农业景观型

以乡村农业风光为主题,融入地方特色和农耕文化元素,主要开展软性休闲活动。此类型家庭休闲农场通常占地面积大,维护和管理费用高,产品需要不断更新和巧妙设计,但也因其很难复制,极具市场竞争力。

可以设计为:家庭休闲林场、家庭休闲海场、家庭休闲粮田、家庭休闲果园、家庭休闲牧场等。

(4)农事体验型

通常休闲农场成功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进行农业体验。体验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甚至不用太复杂,如:栽种作物、收获果实、体验农业作业流程、植物迷宫等等,可通过创意将农耕文化和农趣活动深度包装,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季节,设计不同的农业活动和产品,满足城市消费者的好奇心。

(5)主题创意型

与其他类型家庭休闲农场不同的是,主题创意型不仅需要农业资源作为基础,还要投入和建设相应的主题设施,通常需要与专业的创意公司进行合作管理,吸引消费者回流意愿和兴趣。可以设计为:家庭牛仔农场、家庭休闲营地、家庭艺术粮田等。

(6)休憩休闲型

为压力大、需要放松但又不愿意运动的人群,提供一个休憩的地方,运营重点是要保障私密性和品质感。让会员类的消费者将其当成是自己的家或第二住所,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设计自己的用餐环境以及住宿环境。

(7) 养生 基地型

利用特有的资源(温泉、森林、药材等)结合中医或少数民族的独特医术进行 健康 保健,提供延年益寿的膳食、理疗、环境和服务。可以设计为:家庭休闲温泉、家庭休闲林场、家庭 养生 药园等。

(二)休闲农场运营模式的初探

休闲农场现代化经营管理必须考虑内外环境因素,设定经营目标,投入生产因素,由休闲农业生产、游憩、餐饮、住宿等业务(或其中某一项业务),搭配行销、人力、财务、资讯、保护环境等企业功能,在计划、执行、考核的管理程序下有效运作,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

1、商业开发模式

采取轻资产投入、重资源整合、重软性产品开发、先做样板、滚动开发、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系统创意策划、规划设计、项目研发,实现轻资产、重知本的家庭休闲农场开发运营模式。

2、市场营销模式

休闲农场的营销模式为三卖:第一、卖的是生态环境,可根据当地消费能力收取门票;第二、卖乡村生活,邀请消费者共享农家生活乐趣;第三、卖农业生产,当消费者要离开时再购买些家庭休闲农场的农副产品。

如果感觉这是最基层的销售方式,可以将其提升打造“新三卖”:一卖智慧,讲故事、解说生态或大自然的循环;二卖知识,将生活上的小常识交给消费者或为他们提供新的观念与方法;三卖产品,购买承载美好记忆的DIY产品,带走农场主的热情和温馨。

基本理念就是多次贩卖,经过深度包装,将农业生产故事化,将农产品 情感 化。但无论哪种贩卖,都需要在高度、深度和细节上进行包装和策划,以得到最佳效果。

3、运营管理模式

从市场营销、业务管理、职能监督、后勤保障等四个方面,通过对项目运营目标、组织架构、人员编制、职责说明、业务流程等内容和标准的系统梳理,总结出一套全面合理、持续发展的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反馈、有考核、有激励的运营管理方法体系和闭环循环过程,实现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的有效达成。

三、高唐赛石的“ 旅游 +地产+休闲农场”发展模式的探讨

(一)高唐赛石的“ 旅游 ”

高唐赛石项目包括赛石花朝园、赛石·滨湖花街、赛石·公园壹号三个项目,分别定位为 旅游 景区、商业配套、房地产项目。赛石花朝园占地1300亩,为花卉主题公园,按照项目功能是作为商业及房地产的配套项目;按照 旅游 功能是作为高唐县南部新城的花卉 旅游 景区;按照环境分区是作为高唐县南部新城乃至高唐县未来的“中央公园”项目。

(二)高唐赛石的“ 旅游 +地产”

高唐赛石项目的开发初衷就是要紧紧围绕“华侨城模式”的开发理念,“先 旅游 后地产”的路子,一方面提升了房地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使 旅游 资源的边际效应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实现 旅游 和地产的双赢。

经过实践的证明,这一模式在高唐很奏效,前期开发的四幢楼盘达到预期效果,后期预约的四幢楼盘也基本完成预定效果。并形成了前期以 旅游 景区创立品牌、感染市场、吸引客户、聚集人气;中期以地产收益反哺景区发展,形成“食住行游购娱” 旅游 要素,满足业主及游客的基本需求;后期通过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土地产生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为高唐赛石提供出比 旅游 本身更丰厚的利润。

(三)高唐赛石的“ 旅游 +地产+休闲农场”

高唐赛石的总体思路基本形成:第一阶段先 旅游 后地产,以 旅游 创品牌、聚人气、拉客户;第二阶段以业主需求为基础,不断完善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围绕客户群体为基础,辐射其他散客及团队,不断扩大景区边际效益;第三阶段除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外,创新景区运营模式,形成以互动、体验、参与为主的社区休闲度假农场。形成成熟的农副产品,打造“高唐赛石家庭休闲农场”新概念,不断拓展并延伸 旅游 产业链,获得比 旅游 门票收益更丰厚的收入。

浅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一、旅游市场营销含义 市场营销是指一个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企业的经营导向经历了生产观念导向、产品观念导向、推销观念导向、营销观念导向、社会营销观念导向五个阶段渐次递进的演变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得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然而,在此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营销中盲目进行削价竞争,营销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后服务、不能形成良好客户关系,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IMC)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做好市场营销。尤其在奥运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和旅游市场营销到来了更大的机遇,至此良机时,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科学、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依据我国旅游文化,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