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发布时间:2024-07-05 21:06:53

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首先你不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因为夏鼐先生的名字您不认识,也不知道查字典。其次,您的史学功底并不是很好。夏鼐 (—)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 历史系毕业。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留学英国,曾任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曾主持并参加了河南辉县商代遗址、北京明定陵、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工作。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研究,创造性地利用考古学的资料和方法阐明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并对当时中西交通的路线提出创见。 “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的考古工作成果”参阅以下书籍: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2.“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3.中国考古学论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4.中国考古学会年会论文集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参阅以下书籍:1.甲骨文集成2.史记

想知道汉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吗?快来和我一起听汉字的故事,了解汉字的来由吧

汉字作为华夏民族普遍使用的文字,这一事实显然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指汉字起源的研究。换句话说,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而且也同样应该关注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的文字的起源问题。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中国文字起源的多源特点已经愈来愈清楚。 先民创制文字的目的首先就是为实现人与神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文字乃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从人类早期文字的普遍特点分析,文字的创造则源于象形,这其实是人们建立起人与神对于文字字义具有共同的理解标准和认知内涵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我们有能力确凿无误地证认一种文字体系之前,任何不具有书面语意义而独立存在的符号,都无助于自我判明其是否具有记录语言的功能;同时那些在结构上不能完整地体现依类象形特点的符号,也就无法证明它们是为表达某些相对复杂的概念而有意识地创制的作品。很明显,这些书契资料并不足以表明它们的性质一定属于文字。从这一意义上讲,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无疑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不仅单字的数量已非常可观(1),而且普遍采用形声字的造字方法,从而表明其必然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以,追溯甲骨文之前的古老汉字的起源,一直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的年代约当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晚期,但这显然不是这种文字的使用年代。按照甲骨文的传统分期成果,被纳入第一期的殷王虽然包括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两代四王,但真正能够确定为武丁以前的甲骨文资料却数量极少,学者虽不遗余力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2),但所提出的为数不多的若干资料,对其时代的判断迄今仍难取得共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武丁以前没有文字,新资料的出土和研究方法的创新都可能使旧有的认识大为改变,history of wholesale clothing。 早于殷墟时期的商代甲骨文虽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就陆续在郑州二里岗等遗址有零星发现(3),而且属于武丁以前的铜器铭文与陶器文字也基本可以得到证实(4),但河南郑州小双桥商代中期遗址陶器上发现的朱书文字显然对于追溯汉字的来源更有意义。这些文字或一字独书,或数字并存,可辨识的有“尹”、“天”、“�1�7”等文字(图一),时代约属公元前15世纪(5),这些文字不仅与甲骨文明确属于同一个体系,而且其时代也较殷墟甲骨文更早。 小双桥的朱书文字并非最原始的汉字当然可以肯定,约属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陶寺文化陶背壶上已发现有朱书的“文□”二字(图二)(6),也与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文□”的含义似乎与禹名“文命”有关(7),这意味着以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系统事实上是在继承夏代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8),these latest Handbags,这一事实可以通过殷墟到陶寺文化的相关文字资料清晰地追溯出来。 诚然,目前的考古资料尚不足以为我们寻找夏代文字的渊源提供依据,尽管汉字起源于象形的事实曾使学者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图像有可能体现着早期汉字的原始形态(9),但依类象形的造字方法却并不仅仅为汉字所独有(10)。当然,如果从文化地理和考古学文化面貌等因素作为一种文字形成的文化背景的角度加以分析,这种比较仍然具有积极的价值。 与夏代文字同时并存的另一种文字显然不属于汉字的系统,其中的一件重要物证就是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的属于龙山时代的陶文(11)。陶文以利器刻于大平底盆上,尚存11字(图三),时代约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由于丁公陶文的字形结构明显区别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而与古彝文绝多相同,因而属于古彝文(12)。对其文字的释读,我们曾有详尽的讨论(13)。11字自上而下,自右至左汉译为:“魅卜,阿普渎祈,告。吉长,百鸡拐爪……。”性质为招祖护佑,驱邪求吉的卜辞。其中“魅卜”意即卜魅(14),“魅”为占卜对象,意即为恶鬼诸邪而卜。“阿普渎祈”意即祈求阿普渎,“阿普渎”为洪水后的彝族始祖。“告”为祭名。“吉长”意即长吉,犹殷卜辞所言之“引吉”。“百鸡拐爪”意为以鸡骨卜卦,属彝人传统的占卜形式。陶文反映了彝族百解祭中禳病除邪的祭仪。 彝族自称ni ,为古称,汉译为“夷”,字与古彝文“人”字同源,“人”为本字,“夷”为后起字。而且古彝文“人”字本又为彝族始祖之名,所以彝族的族名实际来源于始祖之名,即彝人以其始祖之名作为族称(15)。将这一事实与甲骨文所反映的殷夷争胜的史实对观,显然有助于我们梳理夷史的源流。殷人以其时位居海岱地区的方伯称为“人方”,这与夷人的族称及所居地望恰好密合。这些事实不仅印证了丁公陶文属于古彝文的文字体系,而且直接涉及到对于新石器时代乃至商周时期分布或部分地分布于海岱地区的先民族属的认识。 我们曾经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先民创造的一种特殊八角图形的研究,讨论了自内蒙古东部以至山东、江苏、湖南和江西地区分布的小河沿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大溪文化之间的文化联系(16),这个经东北而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曾被学者称为“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17),其文化面貌确实表现出与西部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的极大不同,这些文化正是孕育出独立于夏文字之外的彝文字的文化母体(18)。 当我们以太行山为界而将分布于东西两域的考古学文化加以对比的时候,它们之间所表现出的宏观差异相信会被每一个人所认同,这种文化差异如果与不同的族属联系起来考虑显然更有意义,而不同文化的形成应该正奠定了夷夏两种不同文字创造和产生的沃土。很明显,假如我们还没有理由将夷、夏两种文化的起源年代追溯得更早的话,那么至少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夷夏东西的古史观去重建这一时期的历史应是谨慎和客观的做法(19),同时,这种观念必然关系到我们对相关考古学文化出土的文字的解读方法的思考。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新的古彝文资料的发现和文字释读成果的积累都是至关重要的。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存是一支距今9000-7800年的原始文化,虽然其陶器特征与裴李岗文化十分接近,但占卜用龟及獐牙随葬的风俗却与大汶口文化及薛家岗文化相似,至于其稻作农业,则更与江淮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相一致,却不见于黄河流域,足见其与东方夷文化的密切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贾湖遗址出土的三件龟甲上分别发现契刻的三个文字,其中一件完整龟腹甲(M344�1�718)上的文字作“ ”形(图四)(20),与殷商甲骨文的“目”字相似。这个字形不仅已具有了完整的象形结构,而且在数千年后的良渚文化遗物上也曾出现,这种存在于异时异地但结构却一成不变的符号已经显示了其所具有的超时空和超方言的定型文字的特征,应该可以区别于简单的记事符号。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以甲骨文为标准而判读此字就是“目”字,尽管在字形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古人缘何独以“目”字契刻于占卜的龟甲,其用意却似乎难以解释。况且类似的文字还见于良渚文化的玉璧之上(图五)(21),而玉璧作为礼天之器,契刻“目”字更于理难通。然而当我们用古彝文作为研释标准解读这个文字的时候,疑问便可迎刃而解。因为古彝文“吉”字与贾湖龟甲上的目形文字形构完全一致,字读为v�0�5�0�2,与汉字“目”的古音极为接近,证明古彝文“吉”字的造字本义即取眼目之象形文,用为吉凶之吉,而“吉”字契刻于用于占卜的龟甲和祭天的玉璧,甚合情理。故据古彝文,将贾湖龟甲和良渚文化玉璧上的契刻文字释为“吉”,意义畅达。 江苏海安青墩良渚文化遗址出土陶罐外腹刻有四个符号(22),其中居左的特殊八角图像乃八卦与九宫的象征,彝语称述八卦即为八角,有关问题我们已有详细讨论(23)。而八角图像的右侧则有三个文字(图六),其中第一字象斧钺之形,此字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陶尊(图七)(24),而晚可见于战国巴蜀文化铜盆(25),字形结构一脉相承。相同字形的文字于古彝文读为ndzo ,意为领袖。这当然为我们提供了讨论其造字本义的机会,因为甲骨文的“王”字来源于作为王权象征的斧钺仪仗的形象(26),而古彝文表示领袖或首领的文字竟也恰好再现了这一特点。此字见于大汶口文化陶尊,似乎又与郑州小双桥陶器上独书“尹”字的寓意相同,因为甲骨文“尹”字的意义有时正可以理解为“君”(27)。毫无疑问,夷夏两种王字取形的共同来源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对于权力象征的共同认识,而且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密切联系。事实上,假如古彝文的领袖或首领可以与汉字的“王”具有相同的含义的话,那么它将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早期文明中由“帝”到“王”的政治转变的历史。 运用古彝文解读上述文字资料,在使文字本身得到圆满解释的同时,更可使文字与其载体之间的关系得到合理的说明。这充分证明了以丁公陶文为代表的彝文字体系是与夏文字同时共存的古老文字(28)。 在东方的彝文字与西方的夏文字流行的同时,夷夏地区普遍存在着一种用于记事的简单符号。这些符号基本上都契刻于陶器之上,而且一件陶器往往也只刻有一个符号。陶符的数量比之我们有机会讨论的早期文字资料丰富得多,从而成为学者长期以来探索中国文字起源,准确地说是探索汉字起源的基本材料,并认为这些刻划符号乃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简单文字,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29),甚至由此提出汉字源于指事与象形的“二元”论点(30),事实上,这类陶符在形构上既与夏文字大别,也与彝文字不同,而在流行的时间上,则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汉字已经广泛使用的战国时代。陶符与汉字共存的现象足以说明,这类长期被学者怀疑为文字的陶符其实与汉字存在着严格的区别,至于其与古彝文的关系,则也尚待研究。学者或将此类早期陶符与陶文加以区分,并指出其非属汉字的性质(31),乃真知灼见。 正像考古学研究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一样,对于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也不可能将文字与其所属的文化相割裂。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可能反映了古代族群的多样性,这实际决定了文字起源的多源性。考古学证据显示,三代及其以前尚未形成华夏一统的政治格局,这意味着人们长期习惯于利用殷商甲骨文作为解读早期文字的唯一手段的做法需要重新检讨,因为这无异于承认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字体系乃是早期社会通行的唯一文字。显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陶文的发现已使我们认识到在对待文字起源的问题时不能如此简单,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能否摆脱“大一统”观念的束缚,则是我们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只有跳出汉字一统的传统窠臼,将可供研究文字起源的原始史料置于不同考古学文化的背景之下加以讨论,才可能获得客观的结论。而丁公陶文的出土则为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不仅因为陶文成组出现,从而明确显示出其所具有的记录语言的功能,这当然与大量独立契刻于陶器上的符号形成了本质的区别,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陶文的形构完全不同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体系,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地解读这种文字,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对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状况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建立起与已知的甲骨文体系或同或异的有关文字起源的研判标准,并寻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 我们曾经指出,陶寺文化的朱书文字明确显示了其与商代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因此它无疑应是以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的直接祖先。而山西陶寺文化文字与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并存的事实,则已明确证明了中国文字的起源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系统(巴蜀文字可能属于另一新的系统),即以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为代表的东方夷(彝)文字系统和以山西陶寺文化文字为代表的西方夏文字系统。其后殷承夏制,周承殷制,夏文字随着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的强大,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正统文字而得到了强劲的发展。而彝族文化则随着商周民族对于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的不断打击,或融合,或南徙,使其文字最终成为偏守一隅的彝民族使用的文字而得以流传。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统治者在实现其政治扩张和王权统一的理想的过程中,文字充当了最主要的文治教化的工具。 注 释: (1)据学者最新统计,甲骨文单字的数量近4100个,如计异体字,则逾6000个。见沈建华、曹锦炎:《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胡厚宣:《甲骨续存�6�1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刘一曼、郭振录、温明荣:《考古发掘与卜辞断代》,《考古》1986年第6期;彭裕商:《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曹定云:《殷墟田野发掘与卜辞断代》,《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3)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冈》,第38页,图版拾陆,6,科学出版社,1959年;裴明相:《略谈郑州商代前期的骨刻文字》,《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藉出版社,1993年。 (4)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988年第3期;刘一曼:《殷墟陶文研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mans briefcase,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5)宋国定:《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朱书》,《文物》2003年第5期。 (6)《陶寺建筑基址是否城址定论尚早》,《光明日报》2000年6月14日A3版;梁星彭:《陶寺遗址发现夯土遗存》,《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16日1版。 (7)冯时:《夏社考》,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2000年8月,北京;收入《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冯时:《文字起源与夷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 (9)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李孝定:《中国文字的原始与演变》(上、下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45本第2分、第3分,1974年;《再论史前陶文和汉字的起源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第3分,1979年。 (10)古彝文,纳西文也源于象形。 (11)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四、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12)冯时:《龙山时代陶文与古彝文》,《光明日报》1993年6月6日“文物与考古”,punk belt buckles。 (13)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考古》1994年第1期。 (14)彝语语法只有宾语前置于动词的一种形式。下同。 (15)彝族传统文献始终自以“夷”为族称。新中国建立之后,误以“夷”有歧视之意,遂改为“彝”,但彝族对于族称的这种改变至今仍存异议。 (16)冯时:《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第二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7)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18)冯时:《文字起源与彝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 (19)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1935年。 (2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册,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邓淑苹:《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上的神秘符号》,《故宫学术季刊》第十卷第三期,1993年。 (22)张明华、王惠菊:《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考古》1990年第10期。 (23)冯时:《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第二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4)高明:《古陶文�1�7编》,中华书局,2004年。 (25)四川省文管会、雅安地区文管所、宝兴县文管所:《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26)林�1�7:《说“王”》,《考古》1965年第6期。 (27)李学勤:《释多君、多子》,《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8)有关古彝文资料的汇集研究,容另文讨论。 (29)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考古》1973年第2期。 (30)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第三辑,香港中文大学,1981年。 (31)高明:《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相关的主题文章:

《 宝鸡福临堡 》,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宝鸡市志·文物胜迹》,三秦出版社,1998年出版。(合)《 陇县原子头 》,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合)《 宝鸡关桃园 》,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合)《扶风北吕周人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7期。(合)《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合)《宝鸡市谭家村四号汉墓》,《考古》1987年12期。《宝鸡市福临堡遗址1984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6期。《宝鸡市纸坊头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9年5期。《宝鸡市附近古遗址调查简报》,《文物》1989年6期。《宝鸡市博物馆藏陶鬲》,《文物》1989年5期。(合)《漆水下游先周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6期。(合)《宝鸡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5期。《宝鸡市福临堡遗址1985年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4期。《宝鸡市高家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4期(合)《陕西麟游蔡家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0年1期(合)《陕西礼泉朱马嘴商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5期(合)《陕西麟游蔡家河遗址龙山遗存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2000年6期(合)《陕西彬县、三原等县商时期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考古》2001年9期。《陕西陇县原子头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02年2期(合)《重庆万州区塘坊坪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重庆三峡水库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合)《重庆万州区小周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重庆三峡水库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合)《2000年长安、户县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增刊(六),2002年。《重庆万州区塘坊坪遗址1998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合)《陕西长安县羊元坊商代残灰坑的清理》,《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陕西麟游县史家塬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4年4期。(合)《陕西陇县出土新莽钱币窖藏》,《中国钱币》2004年2期。(合)《陕西宝鸡市关桃园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3期。(合)《宝鸡市高家村刘家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古代文明研究》(6),文物出版社,2008年。《 关中商代文化研究 》,文物出版社,2004年。《炎帝·姜炎文化》,三秦出版社,1992年。(合)《对“秦公钟考释”有关问题的一些看法》,《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4期。《蜀道·巴蜀之师·古弓鱼国》,《历史知识》1984年5期。《试论太王传位季历的目的和意义》,《教学与科研》1984年1期。《试论福临堡仰韶文化晚期遗存》,《考古与文物》,1987年6期。《高领袋足鬲的研究》,《文物》1989年7期。《边家庄春秋墓地汧邑地望》,《文博》1990年5期。《东周列国贝化考察》,《中国钱币》1991年2期。《先周文化早期相关问题浅议》,《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10期。《周人早期历史传说与郑家坡先周遗址》,《周文化论集》,三秦出版社,1993年。《试论西王村类型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94年2期。《弓鱼氏文化相关问题浅议》,《文博》1994年5期。(合)《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浅论客省庄二期文化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5年3期。(合)《神龙时代及其它》,《炎帝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略说阳燧》,《中国文物报》1997年7月27日第三版。《周原遗址商代文化遗存试析》,《中原文物》1998年1期。《碾子坡类型刍论》,《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合)《陕西商周考古发现和研究概述》,《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试探》,《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密须国文化的初步认识》,《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积四十年之艰苦,开文物考古之新元——纪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中国文物报》1998年11月1日第三版。《关中西部夏代文化遗存探索》,《考古与文物》2000年3期。《试论关中东部夏代文化遗存》,《文博》2000年3期。《中原地区西周青铜短剑简论》,《文物》2001年4期。《“禁圃”瓦当及禁圃有关的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年5期。《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相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3期。《天水出土的兽面纹铜牌饰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1期。《塘坊坪文化初论》,《考古学研究——邹衡先生七十五华诞纪念文集》(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试论京当型商文化的族属结构》,《考古与文物》增刊(六),2002年。《试渭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结构特点》(摘要),《温故知新——面向中国考古学的未来》,2002年5月。《试说秦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3期。《从逨盘铭文谈西周单氏家族的谱系及相关铜器》,《文物》2003年7期。《早期秦文化特征形成的初步考察》,《秦文化研究》(10),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合作),三秦出版社,2003年。《塘坊坪遗址夏代文化遗存分析》,《重庆库区三峡考古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西周王朝对陇右的经营与秦人的兴起》,《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中西部商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04年1期。《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6期。《周公庙遗址发掘涉及的主要问题》,《文博》2004年5期。《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遗存的古环境意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年9月23日。(合)《殷墟卜辞所记“羌方”的考古学文化考察》,《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试论关桃园前仰韶时期文化遗存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6年3期。《古代关陇通道与秦人东进关中线路考略》,《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邹衡先生先周文化研究的贡献与影响》,《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晚商时期陕西地区考古学文化与殷墟商文化的关系》,《周边与中心:殷墟时期安阳及安阳以外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年8月。《周人早期历史地名再考察》,《周秦文明论丛》(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初识古蜀王国的金箔工艺》,《考古与文物》2007年2期。《二里头文化青铜铸造业发展基础管窥》,《西部考古》(二),三秦出版社,2007年。《陕西西安南郊战国陵园遗址出土金银材料技术分析与研究》,《故宫文物》月刊,291期。(合)《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环境考古》,《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期。(合)《考古发现的西周采邑略析》,《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试论西周采邑制度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2期。《先周文化又探其源》,《中国文物报》1989年1月27日,第二版。《宝中铁路随工清理发掘的初步收获》,《宝鸡文博》创刊号,1991年1期。(合)《秦墓奇珍——宝鸡益门春秋秦墓发现大批金器、玉器等珍贵文物》,《中国文物报》1993年《龙山古城再见天日》,《中国艺术报》2004年2月6日。(合)《宝鸡关桃园遗址发现前仰韶时期文化遗存》,《中国文物报》2002年10月11日第一版。(合)《宝鸡关桃园遗址》,《2002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合)《佳县石摞摞山龙山时代城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合)《陕西佳县石摞摞山龙山时代城址》,《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4年4月。(合)《陕西长安发现战国秦陵园遗址》,《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25日,第一版。(合)《陕西长安发现战国秦陵园遗址》,《2006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合)《陕西韩城梁带村墓地2007考古发现》《2007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8年。(合)《韩城梁带村墓地考古发掘:填补周代考古相关研究空白》,《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25日第五版。(合)《铁马秋风大散关》,《城乡生活报》(宝鸡旅游专号)1985年。《陈仓石鼓传妙文》,《城乡生活报》(宝鸡旅游专号)1985年。《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潜心入学海,血汗凝粒粟——王辉学术文存<一粟集>读后》,《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打开巴蜀文化秘密的一把钥匙——<城固宝山>评介》,《四川文物》2005年1期。《历史长河中的宝鸡》,《名人说宝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原子头遗址》,《陕西文物大观》(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石摞摞山遗址》,《陕西文物大观》(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朱马嘴遗址》,《陕西文物大观》(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陕西韩城市梁带村周墓发掘座谈纪要》,《考古与文物》2006年2期。(合)《陵园墓主的四大猜想》,《国家人文地理》,2008年4期。(合)《盗墓引出惊人考古发现》,《紫荆》2008年4期。1.戏剧演员——张天恩张天恩,正工老生,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中共党员,1940年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书香世家。1957年参加工作,从事山东梆子戏剧近四十年,扮演过众多传统戏和现代戏的角色,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物形象。多次参加省、地戏剧汇演,受到领导和观众的好评。现代戏扮演的如:《未见面的女婿》(本团创作剧目)一剧郭大爷,1959年参加山东省中青年戏剧汇演,剧本、演出均获好评,该剧曾为中央领导人演出(在青岛国际宾馆),山东省广播电台有录音并曾向全省播放。《海港》中饰马洪亮,该剧由山东省广播电台录音并向全省播放。《山村在前进》,扮演剧中的高老二,该剧参加山东省现代戏汇演,获得好评。《枯树开花》,扮演剧中的“老面筋”,该剧参加泰安地区汇演,荣获演员一等奖。《焦裕禄》中饰焦裕禄,《农奴戟》中饰瞎子,《智取威虎山》中饰少剑波,《门合》中饰门合指挥员等。在传统戏《杨八姐游春》中饰王延龄,《状元打更》中饰王晋,《春草闯堂》中饰李相国,《御河桥》中饰柯太守,《辕门斩子》中饰杨延景,《打金枝》中饰唐王、郭子仪两个角色,等等。他塑造的老生形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以高雅、稳重、大方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唱腔方面以窦派发声、韵味为主旋律,能够较好地体现窦派唱腔艺术的神韵,在泰安、济宁、兖州等地区深受好评。他还爱好书法,笔名豫鲁山人,号勉恒斋。由于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偏爱,他常常抽出业余时间帮助剧团撰写字幕。而且凭借几十年来执着追求,潜心探索和研究各个名家名帖之特长,综合之优点,体会其神韵,并有所创新。长期磨练和领悟学习,使自己的书法艺术形成了一定的精神风貌。间方的大字造型稳健,姿态优美;行书刚劲有力,洒脱奔放,富有神采,具有时代气息。最擅长蝇头小楷,临帖“三希堂”,王羲之的“黄婷经”、“乐毅论”,颜真卿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等,其作品足以达到相当程度。山东省戏剧汇演曾荣获“字幕奖”,在全国书画大奖赛、泰山杯书画大奖赛中获“优秀作品奖”,在全国卫星书法大赛中作品荣获“银奖”,多次参加泰安市举办的“泰山国际登山节”书画展,经常提写牌匾与碑文,泰安日报社多次刊登其作品,有些作品还被社会人士所收藏。特别是退休16年来笔耕不辍,用蝇头小楷精心抄写完成400万余字的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更是难能可贵。泰安日报社,泰安电视台都曾就此四大名著对他进行过采访。最近齐鲁晚报也对他进行了采访,新浪网发布了该采访的内容.

全国科学学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明清在华耶稣会士面向西方描述的江西》《江西师大学报》2003年1期。2.《从“异民”到“怀远”——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著罢考事件》《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一卷第一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主办,2003年4月出版。3.《传统商镇主神崇拜的嬗变及其意义转换——江西吴城镇聂公崇拜的研究》《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4.《明清时期修江上游的社会生态与移民开发》《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论文集,许怀林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5.《从地方史到区域社会经济史----江西师范大学的区域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机构、主要成果和资料》《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会论文集》,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6.《从“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讨论到“社会主义的宗教论”----我对近二十年中国宗教问题理论演进的观察和理解》《全球化时代的和平意识与冲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韩国汉城世界和平统一学会2004年10月印发。7.《江西遭遇世界》主编“海外研究江西译丛”总序,载译丛第一部《江西地方贸易与税收:1850--1920》,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8.《让学生懂常人之事,按常情说话—推介两篇历史本科生毕业论文并谈体会》《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39期,2005年4月。9.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申论小农立国实情》在“陈文华农业考古三十周年”座谈会的发言,《农业考古》2007年1期。10.《向本科生调查和学习》《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47期,2007年4月。11. 《区域·结构·秩序——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文史哲》,2007年第5期,山东大学(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期间进行的跨学科对话)。12、《江西省人物志·清代人物》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12月版。13. 《“盆地结构”︰支流流域、家族生存与革命——对青原区历史文化和革命的一种“结构化”解释》《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14.《英语世界“江西历史研究”的回顾》《史林》,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2008年1期。15. 《捕捞权的争夺:“私业”、“官河”与“习惯”——对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书的解读》《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5期。16.《江西通史·清前期卷》(第一作者,与李平亮等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月出版。17.《从一位长者想到另一位长者》《儿时琐忆》后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18.《名人之乡——吉水·序》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19.《这片土地上到处有黄金》《泰和历史名人》序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国内主要学术论文(仅列权威刊物、核心刊物、第一或唯一作者)1. 中日在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方面的国际会议综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1期。2. 穷波讨源 酌古御今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简介,《华中建筑》,2006年第10期。3.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文化内涵,《华中建筑》,2005年第6期。4. 第四届中日机械技术及机械设计国际会议评介,《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第2期。5. 王祯《农书》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6. 郑和铜钟及明代铸造技术的科学成就,《船海工程》2004年12月。7. 张衡的图学实践及其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2004年第4期B2,全文转载。8.真修混沌还是假修混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9.《营造法式》中的图学成就及其贡献¬¬¬——纪念《营造法式》发表900周年,《华中建筑》,2004年第3期。10.张衡的图学实践及其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1.中国古代有色铸造技术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初探,《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年第2期。12.宗炳的透视理论及其图学思想,《自然》,2004年第1期。13.从《器象显真》看西方工程图学的引进,《工程图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4.《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15.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o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CADDM》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3 Volume 13 Number1-2。16.《西清古鉴》的图学成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8月。17.中国古代工程图学及其现代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卷第2期。18.《老子》技术思想初探,《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技术哲学与技术史,2002年第4卷第2期。19.“第九届数学教育国际会议(ICME9)简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20.“《老子》中有关机械的论述及其思想”,《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第12卷,第4期。21.“《老子》中的机械记载及技术思想”,《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3月,第22卷,第1期。22.“中国机械制造中的数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机械研究与应用》,第12卷,2001年第1期。23. Scientific Successes of Machine Design Ideas in Ancient China,《CADDM》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1999 Volume9 Number2。24.关于“制器尚象”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 ,1999年5月。25.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的科学成就,《中国机械工程》 ,1999年第2期。26.中国古代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意识,《武汉水力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27.中国古代图学对现代工程图学的贡献.《工程图学学报》,中国工程图学学会,1999年第3期。28.中国古代工程几何作图的科学成就,《中国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1999年第3期。29.“亮丽”“靓丽”何其多,《汉字文化》,1999年2月。30.关于制器尚象,《华中建筑》 ,1998年6月。31.画法几何学的历史及其现代意义—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公开发表200周年,《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98年7月。32.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的数学基础,《大自然探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4月。33.工程图学教育的楷模—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公开发表200周年,《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1997年12月。35.《周礼》中的图学记载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续),《地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997年6月。36.《周礼》中的图学记载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地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997年2月。37.《周礼》与古代图学,《文献》,1997年2月。38.先秦机械工程设计方法初探,《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2月。39.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中国文化研究》夏之卷 ,1996年5月。40.中西机械制图之比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6月。41.《周礼》在科学史上的价值,《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6年4月。42.蒙日图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发表200周年,《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年3月。43.《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44.中国古代的图学,《光明日报》,1994年7月。45.明窗数编在 长与物华新——李约瑟评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12月。46.中国近代图学思想述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8月。47.中国近代工程图学的引进及其教育,《近代史研究》,1992年9月。48.郑樵图学思想探述,《自然辩证法研究》年8月。49.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图学成就,《中国地方志》,1992年4月。50.中国工程图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51.宋代工程图学的成就,《文献》,1991年10月。52.中国古代绘画对宋代工程图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年12月。53.宋代的图学教育及其社会效应,《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5月。54.机械工程社会化初探,《中国机械工程》,1990年2月。55.考镜古今,联缀前后——评《中国图学史》,《中国机械工程》,1989年4月。56.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读《考古图》和《宣和博古图》等,《江汉考古》,1989年9月。57.《新仪象法要》图学成就探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2月。国际主要学术论文1.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ISBN4—9900598-6-7,pp51-56。2. The Achievement of Art and Mathematics in “Ying Zao Fa Shi ”.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ISBN4—9900598-6-7,pp161-164。3. Mathematical Issues in Chinese Ancient Engineering Drawing,Journal of Mathematics & design Volume 1,Number Summer 2001,ISSN 1515-7881。Pp47-58。4.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roceedings of Mathematics & Design 2001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Building The School of Computing & Mathematics Deakin University Geelong, Australia。ISBN 0 7300 2526 8,pp215-224。5. A Study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in Ancient China,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S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ISBN 89-521-0016-6,pp415-425。6.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Mechanical Design Methodology in Ancient China,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01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ISBN 9971-69-259-7,pp469-495。国际重要学术会议论文1. From Focus Perspective to Cavalier Perspective---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2.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History,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3. The Categorization of Concept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4. The Categorization of Concept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amantics,16-18 December, wuhan, China。5.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Paper for the 22nd International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Word Year of Physics in China。24-30 July 2005,Beijing,China。6. Study of Refined Process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Technology, The Fourth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Design November 1-4,2004 Beijing, China。7.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Refined Process in Ancient China,The Fourth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Design November 1-4,2004 Beijing, China。8. Record of Drawing and Its Value in “Shi Ben”,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ugust 4-8,2004,Harbin,China。9. The Mechanical Ideas and Design Methods in “Mo Zi”,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ugust 4-8,2004,Harbin,China。10. The Achievement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n “Ying Zao Fa Sh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emorating of 900-year Anniversary of Song “Ying Zao Fa Shi ”& 990-year Anniversary of the Main Hall of Baoguo Temple in Ningbo。11. The Achievement of Art and Mathematics in “Ying Zao Fa Shi ”,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12.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The Third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13.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Mathematics & Design 2001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uly 3-5,200I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Building The School of Computing & Mathematics Deakin University Geelong, Australia。14. .A Study of Technical Ideas and Theories in Lao Zi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ing Kowloon, Hong Kong, October 9-12, 2001。15. Mathematical Issues in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and Drawing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THESIS July 31 (Mon)-August 6 (Sun), 2000 Tokyo Makuhari, Japan。16. A Study of Zhuang Zi’Mechanical and Technological Idea in Ancient China, The Secan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CJICHM`2000 Nanjing, China。17. Scientific Successes of Machine Design Ideas in Ancient China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nd the West THESIS August 23-28, 1998 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18. The Mathematical Basic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n Ancient China,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Thought A Comparative Approach, October 4-8 1998 Wuhan, China。19.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Machine Design Idea in Ancient China, The First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CJICHM`98 Beijing, China October 12-24, 1998。20. A Study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in Ancient China,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August 1996,Seoul University, Korea。21.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Graphic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 Japan, August 1995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22. On Graphics Thought from Song Dynast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ought Culture from Song to Ming Dynasties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Shanghai, October 1993。23. Engineering Draw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 –A Comparative Study,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in East Asia, Kyoto,2-7 August 1993。24. A History of Chinese Technical Drawing,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in East Asia, Kyoto,2-7 August 1993。25.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gineering Cartography and Its Revelati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 in China, August 1992,Hangzhou。26. The Achievements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During the 11th and 12th Centurie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 in China, Beijing September 1990。国内重要学术会议论文1.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图学遗产——从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山东,烟台,2007年8月。2.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贡献,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 2007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3. 《列子》中对于投影的认识及其图学价值,第九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2007年8月,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1.从宗炳到阿尔贝蒂,全国第一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安徽,2005年10月24-26日。2.郑和铜钟及明代铸造技术的科学成就,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会议,2004年12月11日-12日。湖北,武汉。3.秦代工程图学的科学成就,秦俑学第六届学术讨论会,2004年7月26日-29日,西安。4.真修混沌还是假修混沌,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4月,北京,清华大学。5.《西清古鉴》的图学成就,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交流会,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3年8月。6.从“制器尚象”到《器象显真》,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3年3月2日-3月4日。7.庄子技术思想研究,第七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8月。8.楚国科技史的历史价值,第六届两湖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湖南省岳阳,2002年10月16日-10月20日。9.从“道艺合一”到“道同为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北京,2000年8月21日-8月24日。10.《周易》图学思想披拣录,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11月20日-23日。11.蒙日图学教育思想探述,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8月。12.蒙日图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第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太原,山西大学,1995年4月29日-5月2日。13.随州曾侯乙墓在科学史上的价值,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的建设学术研讨会,湖北省随州市,1994年6月。14.宋代图学思想概述,宋明思想文化和华夏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3年10月。15.中国机械制图的历史,第三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南京,南京航空学院。1992年11月。16.中国地方志中的图学思想,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山西省太原,1991年8月。17.郑樵图学思想探述,第二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湖南省大庸,1991年11月。18.中国近代工程图学的引进及其教育,第六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1年6月。19.宋代工程图学的成就,第一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 1月。20.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第五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湖北省葛洲坝,1989年4月23日-4月30日。21.宋代机械图学的杰出代表——纪念苏颂创建水运仪象台900周年,纪念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900周年学术讨论会,福建省同安,1988 年11月19日-24日。22.《新仪象法要》中的图学成就,纪念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900周年学术讨论会,福建省同安,1988 年11月19日-24日。23,中国古代工程图学的成就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第四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新疆乌鲁木齐,1986年10月17日-10月25日。主要学术著作及其参编著作1. 屈学天文学研究,《屈原学集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作者之一。2.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图学遗产——从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作者之一。3.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4. 秦代工程图学的科学成就,《秦文化论丛》第12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版。5. 《中国技术思想研究》,巴蜀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6. 《中国工程图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年12月第1版。7.《第二届中日机械史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古代庄子技术思想管窥”,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10月第1版,作者之一。8.《李约瑟研究(第1辑)》,中国古代工程几何作图的科学成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上海,2000年9月第1版,作者之一。9.《中国近现代技术史》,“工程制图”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0.《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机械制图”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编委,作者之一。11.《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农业机械”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编委,作者之一。12.《第一届中日机械史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10月第1版,作者之一。13.《塑造中华文明的200本书》,李诫《营造法式》,武汉出版社,武汉,1997年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4.《民族的智慧——中华科技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1995年5月第1 版,参编作者之一。15.《孔子文化大典》(思想卷),中国书店,北京,1994年8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6.《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随州曾侯乙墓在科学技术史上的价值”,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1994年9月第1版,作者之一。17.《苏颂研究文集—纪念苏颂首创水运仪象台九百周年》,“宋代机械制图的杰出代表”,1993年2月第1版,作者之一。18.《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上)》,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9.《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20.《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十一、十二世纪中国的工程图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992年8月第1版,作者之一。21.《大学生必读名著导读》,海洋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主要科学研究1. 中国古代机械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967087,资助金额:12000元,起止年月:1997年1月-1999年12月,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思想与方法。2. 赴新加坡参加“第九届国际东亚科学史学术会议”,(99)国科金外资助字;59910211781号,项目执行日期:1999年8月23日-1999年8月27日,资助金额:5000元。.7.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史》 “机械史卷”编委,负责“农业机械”部分和“机械制图”部分的编写工作。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近代技术史》,参加“工程图学”部分的编写工作。8. 《中国工程图学史》,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00年序号:24,资助金额:20000元。9. 《中国技术思想史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项目之一,四川巴蜀书社,2004年序号:8,2003年-2004年。10.《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项目之一,湖北教育出版社,项目国家总投入:500万。2004年元月-2006年7月。11.中国微细加工技术研究,清华大学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起止年月:2003年-2005年,项目金额:10000元。12.《中国图学思想史》,《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项目之一,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2007年8月,在研项目。2007年元月30日并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资助资金:万。

全国法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济宁师专出教育系外所用的教育学是教育系的老师写的。在外面应该不会有书店进这种书的 上面那位看来不是济宁师专的

48、2006,《构建社会网络的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第4期。47、200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江海学刊》第6期;46、2001,《“入世”与知识经济产权保护对策——从组织理论视角作出的分析》(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第5期;45、2000,《美国公共行政理论政策取向》,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第1期。44、2000,《新世纪的领导要有机遇与挑战的意识》,《南京市委组织部党校建纵横谈》年第1期。43、1999,《关于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的若干问题》,世界管理大会提交论文。42、1999,《科层制与中国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管理世界》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0年第1期目录索引。41、1999,《美国公共行政理论超越理性取向》,《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40、1999,《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古典传统》,《南大学报》第4期。39、1998,《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江苏省科学学年学术学会论文集。38、1998,《浅论信息化时代的组织结构演变》,江苏省科学学年学术学会论文集。37、1998,《奠定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知识基础》《科学学研究》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1999年第1期目录索引。36、1998,《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管理》,《人民日报》12月9日。35、1998,《全球化的战略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管理学关注的重点——第四届世界管理大会综述》,华中工学院《国际学术动态》第11期。34、1998,《美国培训领域的发展趋势值得思考》,《高教研究与探索》第4期。33、1998,《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人本主义取向》,《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32、1998,《建立作为公共管理的知识管理体系》,《社会科学管理》第2期。31、1998,《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理性取向》,《江海学刊》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1999年第1期转载。30、1997,《沙因对组织文化的研究》,《江海学刊》第2期。《管理科学》1997年第3期转载。29、1997,《斯默西奇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28、1996,《中国苏、锡、常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途径特征和趋势与东亚工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美国田纳西州召开的“第34届东南亚研究联合会”会议论文集。27、1996,《路易斯的组织文化理论》,《学坛》第15期。26、1996,《日本政府对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25、1995,《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演变》,《国外社会科学》第10、1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政治学》1996年第1期转载。《学坛》1995年第17期专刊。24、1995,《试论行政组织结构的重塑》,《江海学刊》第6期。1998年第四届世界管理大会论文集收录。国内24家国家一级刊物来函征求转载。23、1995,《关于江苏省咨询业国际化战略思考》,江苏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年会论文集。22、1994,《发展我国科技咨询的对策研究》,江苏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年会论文集。21、1994,《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抓好“学术榜”工作》,《社会科学管理》第2期。20、1994,《试论行政组织的诊断》,《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19、1994,《行政病的表现及诊治》,《学术新论》第1期。18、1993,《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1期。17、1992,《发扬特色、立足前沿、注重交叉、注重应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先导和后盾作用》,《1992年全国高教工作会议经验交流论文集》(参与)。16、1992,《美国行政学简介》,《国外社会科学》第11期。15、1992,《合理配置力量 完善运行机制 加速科技进步》(参与),《高教研究与探索》社科版特辑。14、1992,《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提高科技水平》(参与),《研究与发展管理》第4期。13、1992,《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支持与导向》(参与),“全国《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同时被“全国第六次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选用。12、1992,《转变观念 完善机制 调整政策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参与),《高教研究与管理》社科版特辑,《全国第六次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1、1992,《深化改革,主动适应,增强活力,提高科技水平和转化效益》(参与),“国家教委科研工作研讨会论文集”。10、1991,《合理部署三个层次科研工作,努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参与),第五届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并被评为优秀论文,获优秀论文奖。1992年2月15日为《中国教育报》选登。09、1992,《高校科技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参与),《1992年江苏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论文集》。08、1992,《科学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参与),《高教研究与探索》第2期。07、1991,《发挥高教优势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参与),江苏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高教研究与探索》1991年第4期刊用。06、1990,《加强管理,狠抓措施,努力办出一流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全省高校科研管理研讨会论文集》。05、1989,《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天文学科》《高教研究与探索》第4期。04、1989,《第四届国际环太平洋地体构造会议》,《江苏科技年鉴 1989》。科技文献出版社。03、1989,《亚太区第五届海岸带环境与生态系学术会议》,《江苏科技年鉴1989》。02、1989,《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走向世界前沿》,《江苏省高校科协学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01、1986,《王颖教授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国家教委外事局《教育外事简报》6月12日。 08、2003,《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参编),南京大学出版社。07、2003,《公共组织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06、1998,《政治社会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05、1997,《公共关系学》(参编),河海大学出版社。04、1997,《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03、1991,《南京大学行政工作规范与程序》,南京大学出版社。02、1991,《实用科技成果荟萃》(参编),南京大学出版社。01、1990,《江苏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模式与途径》(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学术会议论文集查找方法如下:

1、网页搜索“百度学术”并点击进入首页,首页下面有变化的名人名言。2、进入精准搜索,可以导入自己的时间要求、主题、关键词、出版物等信息进行精确搜索。3、进入搜索页面后,大量相关论文排列,可以点击开自己所需文件。4、点击进入了知网的页面,可以利用校园内网下载或者知网账户下载。

学术会议论文集是一些学术会议的衍生出版物,但也并不是所有学术会议都会出版论文集,有些会议也是不出版的,论文集就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汇总出版的合集,论文集也是有一定用途的,但在国内,论文集较受争议,因此要看具体情况。

在国内评职晋升中,如果文件中明确不认可论文集,那么会议论文集就需要作者慎重选择了,这种要求在国内并不少见,很多职称晋升中不认可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但会议论文有时需要区别对待,会议论文的发表在评职晋升中还是受认可的,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宣读的文章与其他国际学术论文具有同等价值。

全国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载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许衡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諡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概述内图片来源:《至圣先贤像册》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3、教育论文 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7、中国农业在线-农业论文 8、体育论文 9、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10、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11、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12、论文商务中心 13、法律帝国: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3、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4、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论文下载中心: 毕业论文网: 学位论文: 无忧论文网: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

从中国知网免费入口网站登录中国知网后,可以免费下载各种论文,包括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本科、硕士、博士)、职称论文、期刊论文、英文论文等。

可以看到当前系统已经自动登录了用户名和密码,而且用户权限已经是VIP5级了哦,这个等级的用户,可以在中国知网随便下载各种论文,而且没有数量限制和下载量限制。

会议论文下载: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单位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收录我国1999年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等单位的论文集。至2009年11月1日累积会议论文全文文献115万多篇。

所收录文献均来自中国科协及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研究会、科研院所、政府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高校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

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法院主要通过审判活动惩治犯罪分子,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正义。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法院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法院学术论文篇一 基层法院功能探究 摘 要 自2010年以来,全国已有600余家基层法院开设了官方微博。基层法院官微的预设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公开、释案普法、自我宣传、新闻发布、回应 热点 、转发微博、主题交流、业务探讨等内容。但在实践中,功能定位不当、内容创新不够、互动沟通不畅、专业素养不足成为法院应有功能实现的障碍。 关键词 基层法院 功能 官方微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江苏省 教育 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法院的功能厘定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20015)。 作者简介:徐骏,法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系讲师;华震,法学硕士,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592(2013)12-115-02 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从这一年起微博开始影响并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位国人的日常生活。开通微博、与网民进行密切互动也成为国家机构改变工作作风,实现权力公开运行的有效方式。彼时急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法院,正着力于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司法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微博的兴盛恰恰为司法公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式平台。 2010年10月,湖北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成为全国第一家认证的法院官微。迄今已有600余家法院开设了官微。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河南省法院系统:高院于2011年11月10日开通@豫法阳光微博,至2012年该省三级183家法院全部开通官微。上述600余家开通官微的法院,绝大多数为基层法院。以这些法院的官微为考察对象,可以从一个侧面探究当前我国基层法院的日常工作和实际功能。 一、基层法院官微主要的功能 (一)信息公开 官微成为法院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新型平台,发布案件的开庭公告以及对热点案件进行庭审直播成为法院官微的一个基本功能。在实践中,基层法院会通过官微发布本辖区内典型、重大或影响力较大案件的开庭公告,北海中院、广州中院等两广地区的法院还经常借助微博直播个案的庭审。 (二)释案普法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涌现出来,法院在裁判新型案件时,往往需要在立法原旨的指导下,能动地适用法律,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猜测和争议。此外,一些关系到婚姻、继承、住房、环境等具有普遍性和民生性案件的裁判,对公众也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法院往往通过官微,对于这类案件的法律适用、裁判理由和结果,结合个案进行普法宣传、法制教育及法律风险提示。 (三)自我宣传 法院官微的低成本弥补了基层法院建设官网人力物力不足的缺陷,一些基层法院把官微作为法院工作宣传的重要工具和对外窗口。在这些法院的微博上,经常晒出法院或法官所获得的各种荣誉、领导视察、对外交流、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工作创新等信息。 (四)新闻发布 官微也是法院重大活动新闻发布的重要 渠道 。2013年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顺德法院于4月23日召开顺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顺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08-2012年)》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当天官微对该发布会进行了全程直播,并在微博上发布了白皮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十大典型案例的概要。@京法网事在2013年9月26日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宣判后,即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五)回应热点 2013年9月,各地法院审理了多起大案要案以及社会影响广泛的案件,如王书金、__、李某某、夏俊峰等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体现司法公开,主动占据舆论高地,受理法院采用了包括微博在内的各种媒介回应了外界的关注。这也促成了一些法院认识和运用到微博的力量, 取得了良好的回应效果。 (六)转发微博 当前基层法院发布的大多数微博仍为转发微博。转发的类型包括时事新闻、上级法院微博、同地区其他政法单位微博等内容。广州中院则别出心裁,每天第一条微博发布的内容是法律警句格言。还有一些法院则会发布一些生活常识、养生之道。北京晚报的记者在各区县的官方微博中各随机选取100条连续发布的博文,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涉及商业活动、旅游景点等宣传推介类微博占,养生、生活窍门、天气预报微博占。 (七)主题交流 在最高人民法院“完善司法为民 措施 ,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群众更方便地参与诉讼,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思想的指导下,微博成为法院与社会公众进行实时互动、无缝对接的有效渠道。如广东省高院于2013年5月17日上午10点,联合广州白云法院与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共同在线,并邀请两位来自基层刑事审判一线的法官,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关的问题与社会公众进行了一场微访谈。 (八)业务探讨 作为主要业务专业性强,且与社会公众并无直接的、日常性联系的法院,其微博的关注者主要集中在行业内部,基层法院的关注者数量就更少。也正因此,有些法院的官微拓展了小众的业务探讨的功能。广东高院在2013年4月3日首次对外界公开发布了奇虎诉腾讯的判决书,全文长达5万字。该条专业性极强的微博获得了远超过其他微博的评论和转发量,评论和转发者多为法律人士。 二、基层法院官微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不当 为数不少的基层法院官微把自己定位为官网或官网的补充,所发的微博中充斥着官方语言,发布的内容也是四平八稳的领导视察、 总结 汇报、工作纪要等流水账,虽难言面目可憎、令人生厌,至少难以使网友产生与之沟通交流的兴趣和欲望,甚至无法吸引网友阅读微博内容,更不要说自愿成为其粉丝。大量的基层法院官微因为缺少关注而逐渐成为死微博。 与高级法院不同,基层法院处理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法律纠纷,其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作为与当事人直接接触的机构,基层法院的口碑直接折射出社会公众对法院的观感。在法院日常工作中,已有机关报刊、传统媒体、官方网站等多种渠道对法院的工作、成绩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如果把官微作为另一个法院宣传的阵地,实属多余,且效果亦不及传统做法。 (二)内容创新不够 基层法院普遍陷入案多人少的困境之中。在审判业务尚无法自如应对的情况下,要求基层法院开设官微必然会给其造成人力和物力方面的负担。目前基层法院的做法多是由法官来兼任微博管理员,或外聘人员进行管理。因为法院官微并非专职法官专门打理,也没有合适的考核和评价手段,管理人员发布微博时就缺乏内容创新的动力。转发时事新闻和上级法院的微博就成为最简单省事,也是最安全的办法。以2013年4月24日为例,在五分钟内,某县法院转发了58条微博;另一个县法院在十多分钟内转发了37条微博。转发的内容则大多来自@豫法阳光。 虽然缺少全国性普遍性的关注,但在所属区域内,基层法院是社会矛盾最集中,群众关注程度最高的国家机关之一。一些法院能够积极地利用官微,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回应社会对热点、敏感案件的追问,提示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律风险,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普及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法律适用等常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互动沟通不畅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社交平台,最大的特征在于互动性。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革新了舆论表达的固有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实现了弱势群体的媒体接近权,发挥了日益强大的舆论引导与社会监督作用。法院官微的勃兴,理应顺应时代的互动特质,助推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 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法院把发布微博作为单向宣传的工具,以及上级交办的任务,因此忽视与网友的互动交流。笔者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向105家基层法院官微提出疑问和建议,约半数官微能够进行简单的回复,只有十余家能够与笔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坦诚的沟通。最令人惊讶的是河南某县的一家法院,对于笔者提出其缺少原创性内容、随意转发微博的委婉批评非但置之不理,反而将笔者设置到禁止评论的黑名单。 (四)专业素养不足 相较于高级法院,基层法院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基层法院对官方微博重视程度远不及高级法院,人力物力也难有保障,因此发布的微博中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一类差错属于新闻传播理念和素养的不足,如重庆某县法院官微在转发周克华女友张贵英受审的相关新闻时,仍使用早已被证实为盗用他人的照片作为配图。经笔者提醒后,其及时进行了删除,并未造成不良影响。但另一类差错属于法律理解和适用的错误,这就足以对法院的公信力形成不利的影响。2013年7月12日,湘西34亿集资案主犯曾成杰被长沙市中级法院执行死刑。曾成杰之女发微博质疑称,其父被执行死刑前,家属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长沙市中级法院官微对此先是回应称,“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犯人执行死刑时,犯人必须跟亲人见面”。该微博迅速引起网友质疑,随后该微博被删除。随即,长沙中院官微又发布微博称,曾成杰临刑前并没有提出会见家属的要求,在其遗言中也没有提出。就该条被删除的微博,长沙中院发布道歉声明称:由于微博管理人员对刑事法律学习钻研不够,想当然办事,导致发出了一条错误信息并在领导发现后删除。 三、结语 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基层法院应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确保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基层法院是贯彻司法为民的主要载体,其应努力通过转变观念、准确定位、提升素养,以充分实现司法的应有功能,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注释: 如河北高院为审理王书金案,特在2013年6月20日开通新浪微博。6月25日庭审当天,粉丝达到了2万。济南中院2013年8月22日开审__案,于8月18日开通微博,粉丝高达38万。 参考文献: [1]公丕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7). [2]2012年度新浪政法微博 报告 .,2013-10-6. [3]政务微博缘何爱“养生”.北京晚报.2013-9-24. [4]周强.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法制资讯.2013(4). [5]苏力.审判管理与社会管理——法院如何有效回应“案多人少”.中国法学.2010(6). [6]徐骏.司法应对网络舆论的理念与策略——基于18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法学.2011(12). [7]长沙中院回应未会见亲属质疑:曾成杰未要求.南方都市报.2013-7-14. 法院学术论文篇二 浅议法院执行工作 摘 要 本文旨在讨论民事执行问题,首先阐述当前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就法院执行中形成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 方法 和措施。 关键词 执行 执行难 措施 作者简介:王丽、王启锐,四川省古蔺县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133-02 法院执行案件指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仲裁案件通过法院判决,裁定或仲裁机构仲仲裁,被告没有履行,经当事人申请后,法院依法应进行的工作。执行是法院受理案件的最后一个阶段,但它是生效的裁判文书得以实现的保障,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本文着重讨论民事执行问题。强制执行是行使法律已经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债务人必须服从,这是实现司法公正和维护当事人权利的要求。强制执行有专门的法定机关进行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对他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得强制他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当事人的纠纷已经解决,法院已经有明确的判定结果且已生效,但是一方还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就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执行局作出执行通知开始执行。执行是民事法律程序的最后阶段,在民事法律程序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当事人通过选择打官司,是因为相信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维护不仅是打法律白条,而是要让权利最终得以实现,如果仅有法律白条,无法实现当事人通过法律实现权利的目的,反而增加当事人诉累,从而会降低公众对法律的信赖,法律的权威、法治也就无从谈起;只有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强制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才能实现民事法律程序的任务,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制的统一和人民法院的威信。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没有一个能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 一、当前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执行难问题。执行难,是困扰着人民法院工作,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人们对我国审判机关裁判执行状况的公认评价。造成当前法院执行难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既与法院执行机构运做有关,又与当前的社会法律环境有关。目前,执行难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执行人无力履行。某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自然人收入偏低,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被执行人被迫的逃、废、赖债。现在涉及民间借贷件较多。由于民间借贷是自发行为,不是任何部门的监督和约束,所以使其具有金融机构不能享受的政策上的竞争优势,在竞争环境下,容易诱发金融机构经营违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被执行人在无力偿还借款后举家外出,无法联系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也无财产可供执行,使得案件不能执行终结。 2.被执行人抗拒执行。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交往常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视已经生效的裁判,个别当事人素质低,法律观念非常薄弱,认为只要他坚持不履行法律并不能把它怎么样,藐视法律权威;二是故意折腾,有的当事人即使输了官司也会故意拖延履行义务,给对方或者法院玩猫着老鼠的游戏或者制造各种障碍,给执行造成主客观的难度;三是侥幸心理,认为通过故意拖延,转移财产等办法能够逃脱履行责任,或者逼迫对方做出让步;四是暴力抗拒执行,因为当事人之间存在过往恩怨等,个别当事人受情绪影响走极端,与执行人员对抗,不惜暴力抗拒执行。 3.协助义务人拒不协助执行。协助执行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与执行标的有关的单位协作、帮助执行的一项制度。协助执行人的作用是协助法院完成执行任务,应该是以义务为本位的概念,所以,协助执行人的权利应该是普通的权利,如当受到违法执行和当事人损害其合法利益的情况下,有权要求赔偿。协助执行人务是根据法院的协助通知及时高效的配合,并且尽诚实信用义务全面提供相关信息,为保证执行达到理想的效果,保证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强制执行权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执行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代替法院行使;但是,有的执行标的物或执行财产不在被执行人手中,由有些单位和个人占有、保管,有的与标的物密切相关的财产权证照须由有关单位办理转移手续,这就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才能完成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当事人的权利才能得以实现。 4.外界干扰。地方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往往会做出一些指示,干扰执行。比如,为了保护地方经济,可能就会干扰对一些地方企业的执行;出于安抚当事人情绪,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往往也会干预执行。由于信访维稳考核的不科学等因素,导致地方出于政绩或者维稳压力,造成有关部门不顾事实真相和法院判决,对执行进行干预。另外,社会各界出于自身的一些利益,往往也会为执行设置障碍,配合、协助的少。 二、执行难形成的原因 (一)被执行人 文化 素质问题 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一些被执行人欠缺最基本的 法律知识 ,认为拒不执行也无法将他怎么样,藐视法院裁判的权威,甚至还会纠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阻扰执法、暴力抗拒执法,辱骂、殴打执法人员。二是许多倍执行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通过隐匿、变卖、转移财产等方式,或者完躲猫猫的游戏就能够逃避执行,或者以此逼迫对方跟自己再次协商和妥协,从而获得更多利益。三是故意拖延,有些被执行人本身知道无法逃避执行,但是抱有折腾对方的心理,故意借口收账、时间太忙等忽悠当事人或者执行人员,不及时兑现履行,增大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实现成本和法院的执行成本。 (二)法院裁判自身问题 一是裁判质量问题。不可否认,当前在基层法院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队伍中,有一些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所欠缺,加之近年来案件数量急剧上升,法院办案人员比较紧缺,让审判人员应接不暇,故造成案件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当事人对裁判的不服和抵触。其次是过分强调调解。当前基层法院的调解撤诉率往往达到80%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对审判工作不科学的考核外,主要是因为调解本身的特点。调解程序相对简化、灵便,能够节省办案时间喝经历,另外调解结案的不能上述,减少办案风险,降低上诉率、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等。 (三)执行环境问题 一是有关单位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予协助执行。法院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法律部门就可以解决,它涉及很多部门和行业,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配合,这就加大了执行的难度。比如,经常涉及协助履行的金融部门,当法院要求协助履行查询、冻结、扣押、划拨时,往往嫌麻烦或者怕影响业务而拖延履行,或者不予协助履行。同样,要求国土部门、房管等部门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也相当难,往往延误执行时机,影响了案件执行。二是地方保护主义对执行的干扰。当被执行对象为党政部门,或者一些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单位时,地方党政部门为了部门利益或者地方经济发展、税收等目的,可能会要求从大局出发,为大局服务,从而对执行行为进行干预。 (四)执行机构之间缺少合力 由于我国目前执行案件管辖多以财产所在地为联结点,对于人财分离,财产分散各地、财产不在本法院管辖区域内的案件,委托执行必不可少。而委托执行往往因无考核要求,且增大自身办案压力,或者因地方利益保护等原因,受委托法院不予积极配合。而上级法院也无有效协调和监督措施,从而不能形成合力。 (五)执行工作缺乏强硬手段 一是执行方面法律规定多为程序性规定,惩戒性规定少,可采取的拘留、罚款等措施的适用条件高、要求严,且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需要院长审批,程序复杂。据不履行生效裁判罪因为条件高、要求严等更是极少适用。二是出于维稳等压力,法院在执行时尽量避免适用强制性措施,久之纵容了当事人暴力抗拒执行,极大影响了执行威慑和法律权威。 三、解决执行难的办法和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当前应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行政、司法等领域改革,以解决执行难等问题,促进司法权威和提升司法公信力。 1.加大法律宣传,提升当事人法律素质。要借助法律七进等,拓展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借助巡回审判和公开审判等,审结一案、教育一片;构建和完善法院公开平台,完善裁判文书公开、裁判流程公开等程序,增强群众对法院审案的认知和支持;完善诉讼服务机制,及时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等服务,促进当事人知法、守法、用法。 2.改变不科学的考核指标,坚持依法调解。按照法律规定,调解应以基本事实为依据,以尊重当事人意愿为前提,故应改变对法院调解率的强制要求,和改变和完善对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等考虑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避免对调解的过分依赖从而导致以判压调等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行为发生,减少和稀泥式判决引起的当事人的不满和抵触。 3.加强培训和监督,提升司法能力。增加对法院审判人员和执行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丰富法律知识,提升审判、执行能力,提高裁判文书质量。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等,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审判流程公开等,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促审判,完善促进司法公信。 4.加快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避免司法行政化。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减少裁判文书的审签程序,完善合议庭评议制度和法官联席会议等,坚持合议庭独立办案和法官学习交流制度。 5. 推进改革,减少司法地方化。除着眼于长远,实行法院人、财物由省直管,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还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6.完善执行组织,形成执行合力。一是加强上级执行机构对下级执行机构的指挥协调能力,构建强有力的层级执行体系。执行组织不同于审判组织,各级法院审判组织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有监督和指导作用,但是执行工作强调配合协作,不同于审判组织,因此要加起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指挥协调,从而形成合力,强化执行力量。二是要探索执行体制改革,推动实行执行权和审判权相分离的体制,避免执审互相影响,实现执行工作的专门化。三是完善委托执行的程序,完善约束机制,将办理委托执行纳入考核,科学限定执行期限,增强各地法院对执行工作的协作。 7.完善强制措施。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坚决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扣划、拍卖、变卖等强制执行措施,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治力度,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对故意隐匿、变卖、转移财产的,故意拖延执行、态度恶劣的,或者暴力抗拒执法的,应该完善司法解释,细化适用情形,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还应完善司法解释,扩大和明确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的适用范围,增强刑罚的威慑力。

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和核心期刊区别如下:1、国家级期刊以前指全国性的学会或机构主办的期刊,而核心期刊是被收录到核心期刊目录里的期刊。2、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3、核心期刊有可能是国家级期刊也可能是省级期刊,省级机构主办的期刊也是核心期刊。

林亚刚教授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等国内核心刊物以及其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1、《绑架勒索罪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家》,1996年第4期。2、《泷川幸辰刑法思想介评》,载《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3、《国际反洗钱犯罪与我国的刑事立法》,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5期。4、《关于绑架及相关犯罪的几点探讨》,载《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5、《论特别刑法的立法特点及在分则修改中的吸收》,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1期.6、《论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载《社会发展与犯罪新论》武汉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7、《危害税收征管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2期。8、《犯罪过失新探》,载《刑事法学专题研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9、《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理论研究之精品——读赵秉志主编的《刑法争议问题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10、《立功制度的价值评判与规范分析》,载1999年《刑法论丛》(第三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11、《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与社会原因分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12、《试论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在犯罪过失中的运用》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13、《犯罪过失的理论分类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14、《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理解与执行》,载《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5、《刑法功能的价值评价》,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3期。16、《信用证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新刑法施行疑难问题研究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4月。17、《论过失中的违法性意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18、《论我国刑法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立法及规范评价》,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19、《德、日刑法犯罪过失学说介评》,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20、《共同正犯相关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2期。21、《我国古代刑法中的犯罪过失概念剖析》,载《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22、《论侵犯商业秘密罪》,载《刑事实体法学》群众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23、《侵犯商业秘密罪再探》,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1期。24、《论期待可能性的若干理论问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2期。25、《试论德、日刑法中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6、《犯罪过失中的注意能力与与注意义务之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6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27、《金融犯罪罪数形态的探讨》,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28、《认定抗税罪的若干问题》,载《刑事司法指南》第3辑,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29、《金融犯罪的概念与构成中若干问题研究》,载《珞珈法学论坛》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30、合作:《斡旋受贿罪的立法及其完善》,载《新刑法研究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31、合作:《金融犯罪防治法律对策研究》中国法学会、武汉市法学会科研项目2000年3月。32、合作:《浅议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33、《破坏交通设施罪新解》,载《岳麓法学论坛》,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34、《论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若干问题》,载《中国刑事法学》2001年第2期。35、译西原春夫《日本与德意志刑法和刑法学--现状与未来展望》,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36、《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兼评的若干规定》,载《法学家》2001年第3期。37、《论集合犯》,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38、《论共同过失正犯及刑事责任的实现》(上)(下),载《江西安全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3期。39、《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40、合作:《论片面共犯的理论基础》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41、《暴力犯罪的内涵与外延——兼论几种暴力犯罪行为》,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42、《罚金刑易科制度探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43、《如何理解犯罪中止自动性条件》,载《检察日报》2002年3月4日。44、《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与倪培兴同志商榷》,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3期。45、《论“共谋”的法律性质及刑事责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46、《结果加重犯共同正犯刑事责任的探讨》,载《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47、《片面共同正犯刑事责任的探讨》,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4期。48、《犯罪中止形态若干争议问题的再探讨》,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5期。49、《承继共同正犯探讨》,载《法学家》2002年第4期。50、《论犯罪过失本质的学说与责任根据》,载《刑法论丛》第5期2002年1月法律出版社。51、《论刑罚适度与人身危险性》,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11期。52、《论犯罪预备的若干问题》,载《楚天检察》2002年第1期。5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载《犯罪研究》2003年第3期。54、《身份与共同犯罪关系散论》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55、《主犯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5期。56、《继续犯的若干争议问题的探讨》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4期。57、《论犯罪中止的若干争议问题》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6期。58、《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阴谋犯》载《国家检察官学报》2003年第4期。59、《论共同犯罪的若干问题――以共犯为中心》,载(日)西原春夫主编:《共犯理论和有组织犯罪》(21世纪第2次日中刑事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文堂2003年版。60、《论共同犯罪的若干问题――以共犯为中心》,载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1、译佐久间修《共同过失和共犯》,载(日)西原春夫主编:《共犯理论和有组织犯罪》(21世纪第2次日中刑事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文堂2003年版。62、《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及刑事责任中的若干问题》,载赵秉志、张军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2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3、《金融犯罪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载《珞珈法学论坛》第三卷,2003年版。64、《论想象竞合犯的若干问题》,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65、《论恐怖主义犯罪的内涵及其认定》,载《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6、《犯罪未遂意志以外原因的分析》,载《检察日报》2004年2月25日第3版。67、《论吸收犯的若干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68、《论结果加重犯的争议问题》,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69、《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若干规定的检讨》,载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上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0、《单位犯罪法律适用中的若干问题-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理解》,载《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6期。7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疑难问题研究》,载《楚天检察》2004年第2期。72、《共犯关系的竞合》,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3期。73、《论我国经济犯罪废止死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国际人权公约和废除死刑的实践为视角》,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4、《竞技体育中伤害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2期。75、《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规定》,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76、《自首、立功若干规定的理念及反思 》,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77、《科技手段真能杜绝刑讯逼供吗? 》,载《学习月刊》2005年第6期。78、《酌定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研究 》,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79、《论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侵犯公司、企业利益犯罪的若干共性问题 》,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6期。80、《析侵犯著作权行为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衔接》,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81、《我国<反恐怖法>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作者,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82、《刑法修正案(七)“组织、领导传销罪”的解读 》,载《政法论丛》2009年第6期。83、《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4期。84、《论非法组织卖血罪的几个争议问题》,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