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直升机安全带设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1:37:52

直升机安全带设计研究论文

越肩式(汽车用)的安全带在急停方面表现很好。而急停?在飞机上?需要吗安全带吗?另外飞机乘客不需要担心挡风镜,你前面的座椅会为你提供一个缓冲效果,尤其是当前面那个死胖子向后躺的时候。然后,你看,汽车上的安全带并不是从座椅上出来的,如果飞机里面也使用越肩式的安全带的话……一眼望去,前方除了座椅就是安全带,飞机电影屏幕在哪?去掉一条安全带也是会省汽油的,每个座位省掉一条也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燃油经济问题。

飞机上的安全带是左右两侧都有保护带,右侧的带锁舌,左侧的带锁头。解锁时将锁头外侧的锁片,类似腰带的盖板,由左向右推动锁片,这样就可以解开安全带了。在飞机上都会在旅客登机时播放安全须知录像,乘务员也可以用实物来演示如何使用安全带。每个座椅靠背的杂志袋里面也有安全须知说明书,也会有详细的说明。飞机上安全带的系法:当你进入客舱坐在旅客座椅上以后,用两手从两边拿起安全带,将没有金属扣件的一端,顺沟槽和孔穿过金属扣件,就像人们平时栓皮带一样。一只手按住金属扣件,一只手拉住织带,直到拉紧为止。安全带不要留下间隙,可以动动上身和臀部,使其紧靠椅背,拉好安全带,使其系紧。从感觉上来说,系上时既不可勒得太紧,也不宜太松。解开时,让腹部有些收缩,用一只手拿牢释放装置,另一只手推动释放扣,安全带就立刻松开了。安全带的精巧设计,为旅客提供了快捷系紧、放开的方便,使旅客在使用时不至于因慌乱而出错,从而达到保护旅客安全的目的。系安全带的作用: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紧急刹车或遇到强气流发生强烈颠簸时,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目前各国采用的主要方式还是因为有一种叫做“自旋机动”的迫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直升机直接坠毁。主要原理是:当飞机在空中失去动力时,机体迅速向地面坠落,此时主旋翼的作用就相当于是一把巨大的降落伞,直升机的旋翼会随气流快速转动,旋翼快速转动会产生升力,在即将落地的一瞬间,飞行员快速改变直升机主旋翼螺距,产生瞬间升力以减缓接地速度,再配合抗坠毁座椅,多数情况下能实现安全迫降,这样迫降落地比跳伞逃生更为安全。但其实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首先是高度,如果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不够,坠落过程中就难以让旋翼产生足够的动能,使得最后一瞬的拉力不够。其次是下坠的姿态,如果尾翼出现严重受损或者在机体空中翻转基本就告别自旋机动迫降的可能,因为机体已经不受控制了。最后则是拉起的时机,如果拉早了,升力就浪费了,接下来一般也不会有足够的高度再一次实施另一次自旋机动;如果拉晚了,直升机垂直下落速度短时间降不下来,也相当于是直接坠毁。因此自旋机动需要飞行员丰富的经验和时机把握。正是因为有自旋机动这个技术,所以一般直升机的飞行员不必跳伞,而且自旋机动相对跳伞来说也更为安全。

在分析了几十起导致飞行员和乘客死亡的直升机事故后,美国直升飞机安全小组(以下简称直安组)发现了五项重要的飞行员行为细节,从中学习以便改进安全操作。让飞行员在这几个方面慎重对待,用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他们在飞行前和飞行期间做出更好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些方面的失败是具有致命性的。直安组认为,如果安全运行的原则非常简单明了,并与个人息息有关,那么安全文化的涵盖面将会更加广泛。花点时间到处看看机长需要负责确定其所操作的飞机的适航性。在飞行前进行充分的飞行前检查和最后的地面观察是确定飞机状况的关键。此外,飞行后检查可以帮助在下次飞行前发现问题。直安组认为,在这些方面更好的引导和指导飞行员去进行这些检查,运营单位和飞行员都可获益,同时也要帮助飞行员更多地关注这些检查的重要性。在驾驶舱中沟通风险问题飞行环境通常是动态的,并不是所有的突发事件都可以事先预期或事先写下来。机长是负责飞行安全的最终执行人,但是非飞行人员和乘客可以并且应该同飞行员一起确保飞行安全。当遇到意外变化时,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或乘客可以一起评估风险程度,通过及时沟通和团队合作来合理的解决或缓解遇到的安全性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直安组认为,在评估、沟通和决策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有效的实践和练习。针对型号过渡进行坚实的培训在直升机的圈子里,型号过渡训练并没有统一的流程,因此会造成飞行员对机体或设备不熟悉,这也是导致事故的一个原因。直安组认为,有关直升机过渡训练的文件可以发展成统一的新指南,提供统一的操作建议和支持标准化的“工具箱”。了解非处方药物的危害由于非处方药物很容易获得,飞行员经常低估这些镇静药物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尽管有联邦法规约束,加上官方和社会不断的宣传教育,然而飞行员的非处方药使用仍然是10%到13%的飞机事故发生的一个因素。直安组相信直升机行业需要更多的意识到在服用这些药物时操作飞机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安全的态度要放在最高处航空的安全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义。从结果的角度来看,安全主要指的是没有事故,没有受伤,也没有发生事故的一般环境。从前瞻性的观点来看,这种安全环境只有在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原则都被落实到位,并且环境内的每个成员都加强了具体的安全态度,那么这种环境才会持续性的存在。无论我们是在加强一个人的安全态度,加强一个团队的安全信念,还是培养一个完整的安全文化,都需要每一个航空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很清晰和明确的信奉安全信念,都需要将安全当作一个中心目标。直安组认为,如果这些原则简单明了,并与个人有关,那么就可以很顺利的建立一种更广泛涵盖面更广的安全文化。

直升机飞行安全研究论文怎么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选择坐飞机出行。为了保证飞机飞行的安全,飞机维修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航空机务维修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航空机务维修的工作中,“工前”准备是维修工作的基础,一定要从细节做起,因为细节决定安全,本文通过航空机务维修的“工前”准备和机务维修工作中的“细节”管理两方面,对如何有效地避免或者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航空;机务维修;“工前”准备;“细节”管理

在机务的维修过程中,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工作中的施工阶段,工作以后的收尾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方面,其中,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各个过程中都要注意人的因素,对员工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技能培训,使飞机在维修的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差错降到最低。

1.航空机务维修的“工前”准备

在还没有得知 工作计划 的时候,就应该打好提前量,提前将准备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资料、工具和人员等,准备工作在航空机务维修中是比较重要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到位,人为发生差错的概率就越小。具体步骤如下:

组织学习工卡

在维修工作开始实施之前,要先组织大家学习工卡,将工作的步骤和工作的内容还有需要注意的事项记牢,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地掌握工卡的内容,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牢记于心,每个人都能够为工作的全局考虑,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能够对工作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

检查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在维修工作开始实施之前要将所需要的工具、设备和材料准备好,并做好检查,确定其可以正常使用,如果检查不够细致可能会导致在工作中设备突发故障,材料不齐全等情况,使得维修工作不能够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在维修工作开始实施之前,对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做好计划和安排,注意安排要合理,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将人员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能够最大效率地完成工作。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大型的定检工作之前,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对工作环境也要进行考虑,例如天气因素,雷雨天气时,外场的工作人员要做好避雷等安全 措施 。下雨的时候不能进行补漆工作,有些工作因为风速过大,吊车不能使用。在高温天气和冰冻天气,人的机能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比春天、秋天这样宜人的环境下工作效率要低一些,也比较容易犯错。

还要考虑到人在不同是时间段的工作效率是不一样的,在上午9-10点,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人的精神比较饱满,工作效率会比较高,不容易出差错,这种情况下维修工作可以安排的多一点,或难度比较大的维修工作;如果是凌晨2-3时的,在人们应该正常要睡觉的时刻,比较累、疲乏,思想比较容易出差错,要尽量避开这些时刻安排难度较大的工作,安排比较简单一点的工作。

还有一些工作环境因素,比如噪音对人影响等等,所以安排维修工作时也应该将其考虑进去。在进行合理地安排之后,各个部门就可以按照计划的流程进行施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将一些不必要的人为因素避免掉。

2.机务维修工作中的“细节”管理

安全永远是机务维修的最重要的主题,所以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保证安全,杜绝一切人为因素成的差错,以下进行探讨:

注重细节,严格按照制度进行

细节决定安全,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只有将细节做好了,才能够保证安全,要按照 规章制度 来进行工作,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从一些 经验 和教训中获得的,要严格执行不能存有半点侥幸心理,对于规定的每一个程序都要按照制度来执行,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机务工作注重的是以人为本,照章办事,想要搞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就要注重细节上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做好对一些日常工作中的简单的小事的管理工作,如果在细节和这些小事上面做得到位,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为 安全生产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反对“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

这些缺点并不难见到,明明是违章的行为,却因为多次这样做没有造成事故而疏忽大意,导致很多事故发生之后都找不到原因。对于这一类问题的避免,一定要有敏锐的分辨能力,这样才能够用发现的眼光来找到一些违章的问题。

机务工作是比较枯燥的,基本上都是进行巡检工作,但是这个工作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一个螺丝的松动或者一个设备的不准确都可能出现很大的问题,所以,在一些日常的工作中将这些细节重视起来,每发现一个细小的问题,也许就能够避免一次中大的飞行事故。

做好员工的思想、技能培训工作

将细节搞好,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要对员工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培训,并进行一系列的考核,让每一个员工都对自己的岗位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将一些错误、野蛮的操作杜绝,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了飞行的安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要对员工的安全技能定时或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要保证每个员工都能负起自己的责任,并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够使用好安全的技能,对一些违章的行为要自觉远离。

预见并消除安全隐患

对能够预见到的各种安全隐患做好防备,将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可靠性做到最佳的程度,我国现在使用的民用航空器大多数都是从一些欧美国家引进的,而在引进的同时又接受了一些维修的理论,而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很多的维修单位都不重视对维修管理运行过程的控制,对故障的预防措施没有概念,自然做得就不到位,更何谈精益求精呢?还有,就是对一些维修的经验不懂得 总结 规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是就事论事,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管理上也不规范所以,要加强对细节的管理,预见并消除安全隐患。

3.结语

我们要将安全重视起来,在维修施工之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细节入手,做好安全的策划,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预见到,并能够进行合理地计划和安排,使事故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

[1]许冰,孟东起.强化安全意识做好机务维修的安全管理[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2]李朝锋.航空机务维修管理系统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3]宋庆华,张忠义,李礼,刘金涛.飞参在航空安全工作中的作用[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航空机务维修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航空机务维修生产控制预警系统的构建进行研究。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飞机的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航空;机务维修;控制预警系统

一、航空机务维修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在短短数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确保飞机安全飞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大量的事实证明,机务维修是保证飞机安全飞行的前提和基础。由于飞机属于一种非常复杂的设备,从而使得对它的维修成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各大航空公司都纷纷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机务维修管理系统。在整个机务维修的过程中,航空公司的生产管理部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该部门是确保维修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之所在。通常情况下,该部门都是按照工程技术部门下达的相关维修指令,并依据飞机的实际飞行数据,对飞机的状态进行监控,同时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再将计划下达给维修车间,对于一些无法执行的维修指令,则会反馈给工程技术部门。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维修计划基本都是每周制定一次,维修车间会将相关的维修数据反馈给生产管理部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下一周维修计划的制定。虽然这种维修方式也能够确保飞机安全飞行,但是整个过程相对比较繁琐,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机务维修生产控制预警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使整个维修过程得以简化,不但可以显著提高维修效率,而且还能节约维修成本。下面对系统的具体构建进行论述。

二、航空机务维修生产控制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

(一)系统的构建原则

在对控制预警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点原则是构建出来的系统要满足当前航空机务维修的发展需要,并且还要符合机务维修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控制预警系统应当以机务维修部门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并充分结合相关的数据流量以及工作流程。同时,还应当按照系统论的 方法 对整个控制预警系统进行合理的构建。此外,在对系统进行开发时,要确保软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使系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二)系统的框架程序

本系统的框架程序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用户登录验证、初始化应用、MDI主界面。当用户完成登录验证之后,系统会自行提取用户的信息,如用户名、所属部门、权限等级等等,并以此为依据判定用户进入系统后可执行的操作。同时完成对登录用户相关信息的缓存处理。MDI界面则可以提供各种子功能、工具栏。

(三)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控制预警系统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标准代码子模块

该模块具体负责对系统基本代码和相关数据信息的维护,其由两个界面组成,一个是代码表界面,该界面可以按照不同的代码进行分类显示,同时还能提供代码表录入以及编辑等操作;另一个是数据列表界面,这个界面主要负责提供以下操作:数据录入、编辑、有效和无效判定。该模块的功能分别由不同的函数予以实现,如表1所示。

2.预警设置子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预警时间值的设置,在工作预报中会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预警时间值预报单机以及机件维修剩余的时间。该模块包括以下几个界面:已设列表、未设列表、预警时间设置与编辑。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当用户通过鼠标箭头对机型节点进行点击后,系统便会自动显示出该机型的已设和未设列表,而预警时间设置界面能够为用户提供各个时间段内单位预警值的设置,当完成设置后,预警记录便会在已设列表中显示出来,通过编辑界面可以对预警值进行相应的修改。该模块能够针对不同的机型和各种部件设置不同的预警时间,进一步确保了对飞机和机载设备的精细化控制,有效防止了因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维修事故的情况发生,大幅度提高了机务维修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机件管理子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实现新增和修改机件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能按照所属部件对机件的规定年限进行修改。当某个型号的部件因翻修或是其他原因需要以新的时间进行控制时,只需要对时间单位进行修改即可,无需对每个机件都进行相应的修改,这为质量控制人员对系统的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机件构型子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实现对飞机维修方案的综合管理,能够直观地展现出飞机的技术状态。在构型缓存表当中,只存储飞机与机件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对飞机上的机件进行快速检索。若是从飞机上拆除某个机件时,则可在缓存表中将其与飞机对应关系的记录全部删除,此时该机件的位置信息为空。如果将一个新的机件安装到指定位置时,模块会自动生成机件构型,并在缓存表中增加该机件与飞机的对应关系。

(四)系统应用效果

本文提出的控制预警系统现已在某航空公司中获得了应用,自系统投入使用至今,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机务维修部门组织维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而且还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了飞机的飞行安全。

三、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确保飞机安全飞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该目标需要机务维修部门予以实现,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务维修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航空公司应当构建完善的机务维修生产控制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使机务维修工作顺利开展,也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飞机安全飞行。

参考文献

[1]李宗琦.从 ERP到AMES-论中国西南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工程系统建设[D].四川大学,2010.

[2]杨建营,田巨.飞机维修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10(1).

[3]刘迎霞.飞机定检维修生产管理软件的系统分析与实际应用[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9(6).

[4]郑珂珂.航空公司安全状况和维修质量管理安全评估技术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1).

摘要: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机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机务维修工作安全管理系统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主要有安全管理方式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转向主要依靠体系法规手段;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加大机务安全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是确保机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继续提高维修人员专业能力,提高机务故障诊断能力以及维修水平和检查监督能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生产管理程序;不断加强机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重点要加强机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教育 。

关键词: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科学化以人为本

机务维修管理是远洋船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保证机务工作顺利开展得过程中,安全是关键环节之一。机务管理及维修人员不仅担负着保持船舶固有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基本任务,还承担着改进设计、完成改装。提高安全水平以及设备损坏后的检查和修复的重要责任。如果维修工作稍有不慎就会给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机务维修部门在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安全防范关口前移”的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现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目标的基础就会更坚实。

1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机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在机务维修管理中积极推行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是保证船舶安全的有效措施。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各大航运公司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改革的一个过程,是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与国际通用标准的需要,是依法操作、依法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需要。从近年来所发生的船舶维修时所发生的人为事故分析来看,几乎每起事件的发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管理失误、违章操作的因素。从事件分析来看与管理相关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设备、工具缺少说明、不可靠或过于复杂,或者 修理 人员根本就没有使用规定的工具设备。(2)在工作任务的安排上缺乏计划性,经常是临时安排工作,致使维修人员在工作前缺少充分的准备。

工作组织不利、工作的优先顺序安排欠佳,导致工作出现混乱。(3)修理人员或船舶轮机管理人员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缺乏对船舶各系统知识的了解,或者对新的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方面的知识不足。(4)对单一维修工作的难度、强度估计不足,而且工作时间要求比较苛刻,没有充分认识到现场修理人员的身体和精神的过度疲劳会对安全造成影响。(5)没有充分考虑到工作场所的复杂,使得维修人员经常要在工作过程中中断工作或分散精力去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6)对机务维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造成机务管理人员或现场修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懈怠。(7)各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各个环节的人员之间、船舶人员与机务人员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等等。因此,加强机务管理人员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维修时的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2加强机务维修工作安全管理系统科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1)我们要从船舶安全管理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安全管理方式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转向主要依靠体系法规手段,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地推进这项工作。在抓紧船舶机务维修方面规章的制定以及对有关规章修订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程序和办法,完善各种机务维修安全事故调查法规和规章,规范机务维修中所发生安全事故的调查流程,找出在维修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并逐步采用PDCA管理程序对安全质量事件进行控制。结合机务维修工作特点完善安全管理程序,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工作。根据ISM以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务管理中有关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的一系列内容,尽量使各项维修工作都能有章可循,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的控制中,使质量文件体系成为安全工作的保障,努力推进机务系统自我审核机制。在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强化执法检查监督,要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2)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加大机务安全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利用计算机管理平台、数据库、互联网络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完善机务维修部门网络维修资源规划系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机务维修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信息传递速度,使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能够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及时监控和了解安全生产工作的各类信息,达到维修工作的全过程控制,保证各类船舶的营运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3)严格执行船舶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是确保机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是机务工作的行为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都是经验的总结,甚至是血的教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作为维修人员,凡是禁止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做的;凡是警告和提醒的,也应该严格遵守,自觉执行。凡是发生的安全事故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结:相当一部分人员思想上不够重视,章法观念不强,甚至自以为是、随心所欲,在贯彻执行中问题很多,有的规章不健全、无章可循,有的有章不循。如果安全问题不引起重视,则人为差错、人为责任事故必然会增多。所以,机务维修部门必须忠实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法规性,不能在出了问题或事故征兆后才采取整顿措施。要变被动为主动,平时日常工作中就要经常查找不足和隐患,密切关注容易出差错的环节,抓纪律,抓作风,层层管理,狠抓落实,把安全工作落实每一时、每一处。

(4)要继续提高维修人员专业能力,提高机务故障诊断能力以及维修水平和检查监督能力。要密切与各主要设备制造厂商的联系沟通,充分掌握各种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方式方法,利用设各状态监控、无损探伤和孔探等现代化科学手段,加强对关键性设备的日常监控程度,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就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机务维修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因为对修理工艺、程序的考虑不足或常识性错误而导致修理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人身或设备安全隐患,尽力避免经验主义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提高故障控制水平,逐步推广故障分析例会、可靠性分析例会制度,加强对故障以及修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和交流,减少控制重大和重复性故障的发生,针对季节性的故障做好预防工作,保证船舶的适航性。

(5)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生产管理程序,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任务,保证船员有充足的精力用于安全生产,尽可能避免船员超负荷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优化机务维修生产组织程序,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使安全生产能够紧张、有序地进行。

(6)不断加强机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重点要加强机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随着船舶技术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由此出现机务维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适应能力的下降。因此,加强职工的在职教育培训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船舶系统可靠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正常情况下,故障概率较低,同时一系列辅助故障检测系统可以显示故障信息,从而减轻了维修工作的负荷。但这也给人们检查排除故障,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况船舶科技还在不断地更新发展。

一个合格的机务人员还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而这些更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改变和达到的。因此,建立“培训就是安全”的观念制度,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制定详细的远景规划和长远目标,进行系统的安全和专业业务各方面的知识培训,有目的培训一批德才兼各的现代机务维修人才。另一方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术学习气氛,给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宽松的研究探索环境,严谨、科学地保证安全。这就要不断加强机务人员综合素质,重点要加强机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机务人员的窗口意识,树立机务人员的良好形象,提高机务维修系统全员安全意识、适航意识。要积极大力加强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

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有天气(包括了很多)飞鸟(飞机头号杀手)缝隙(会造成飞机气流混乱而无法控制坠机)油料泄漏(很少有这种事发生)飞机内部线路短路(特别在油箱附近的线路短路会造成飞机爆炸)人为失误(最不可能发生的,但也是最危险的一种)谢谢,这些就是我写的,请您笑纳

一、人为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的错误对安全的影响,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人的一切行为中都会出现差错和失误,所不同的仅仅是错误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多少。在飞行安全的分析中,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和驾驶仪,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由驾驶员/自动驾驶仪引起飞机飞行安全的主要原因包括驾驶员过失/疏忽/策略和自动驾驶仪的故障等。对考虑驾驶员的飞行模拟中,驾驶员模型的建立应考虑驾驶员过失、疏忽、策略(目的、观测器、增益等)、驾驶员决断。其中,驾驶员决断模型主要依据在特定情形中,根据驾驶员决策过程的分立一连续决策情况为基础建立模型。同时驾驶员模型中还应对控制操纵形式进行模拟,并且模拟知觉启动(反应时间)和策略决定等级。其中,对驾驶员动态特性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依据MIL-HDBK-1797中关于PIO要求中推荐的驾驶员模型。二、飞机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飞机本身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飞机故障,如机械系统故障(发动机、控制、起落架等等)、机载软件逻辑误差,其次,是飞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第三,是飞行中飞机状态的变化,如飞机结构、重量、重心和惯量的变化。在飞行安全的分析中,飞机故障和飞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导致飞机的操纵输出异常,从而影响飞机的全机气动力特性,飞行中飞机状态变化影响飞机的气动力特性和质量特性,二者均对飞机的平衡特性和动态反应特性产生影响。在正常飞行中,除了直接导致飞机飞行事故的故障问题外,大部分飞机的故障和飞机状态变化不会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由于某些飞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导致的触发事故。对考虑飞机因素的飞行模拟中,主要是依据对飞机的全机气动力特性和飞机质量特性、动力系统特性以及飞行控制系统特性等的准确建模来建立飞机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应充分考虑飞机各环节的动态特性包括非线性反应、滞后反应、饱合效应以及操纵权限等。总之,对飞机的模拟应充分反应飞机在正常及故障情况下的真实操纵特性和反应特性,这是建立综合分析“人一飞机一飞行条件”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的关键环节。三、飞行环境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飞行环境因素对民机飞行安全的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结冰、风(包括大气紊流)、气象条件(温度、密度、气压等)、雨和雪、跑道条件(干燥、潮湿、结冰、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飞行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或使驾驶员产生误判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在影响飞行安全的环境因素中,风(包括大气紊流)、雨、冰是影响空气动力的三个主要外界因素。风的主要表现为平均风、风切变与阵风的变化。连续随机紊流、离散紊流和风切变都是与飞机飞行品质密切有关的。对于飞机起降飞行,垂直突风对低空飞行安全影响最大,这是引起飞机颠簸的主要原因。下击暴流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低空风切变严重影响飞机起飞、进场着陆阶段飞行安全,大中型民用飞机遇到风切变,由于飞机本身重量大、惯性强,在低高度往往缺乏足够的空间、时间进行机动和改出。如果遇到风切变导致空速突然减小,而飞行员又没有能立即采取措施,飞机就要掉高度,以致发生飞行事故。连续随机紊流、离散紊流和风切变等模型主要是依据GJB 185-86中的相关要求来建立。结冰是飞机失事的最常见因素之一。由于各种型号的飞机的结冰特性各不相同,应根据该型号飞机在对应不同结冰构型的全机气动力数据模拟飞机结冰特性。在大雨的影响下,飞机的阻力系数会增加,失速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会减小。

人为因素,天气因素,飞机本身的问题。人为的因素又分为好几类,第一是CRM。第二类是乘客的问题,例如乘客携带危险品,安检没有严格检查,这又涉及到机场方面。天气因素,比如说,起飞过程中遇到风切变,雷暴,之类的突发恶略气象条件,而造成机组的处理不当,或者说跑道道面有杂物之类的。飞机本身的问题,机务方面没有落实飞机每次航行前的安全等。哥们所学有限,大概能说上这么多。对于不对看你自己的取决了。

直升机设计毕业论文

影响视觉不容易寻找地标吸入大量湿气影响发动机功率飞行阻尼增大

抄遥控直升机的说明书

字数有限更多知识去 看 直升机是靠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和推进力,能在大气中垂直起降、悬停、定点回转、前飞、后飞和侧飞等可控飞行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按照旋翼数量的多少和布局形式,可分为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双旋翼直升机(包括共轴式、纵列式、横列式)以及新概念直升机(V-22)。直升机的发展经历四代,分别是: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装置,最大平飞速度 200km/h,如贝尔-47、米-4等; 20世纪60年代,采用涡轮轴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 250km/h,如AH-1、米-24、超黄蜂等; 20世纪80年代,以复合材料桨叶为突出特点,最大平飞速度 300km/h,如AH-64、卡-50、S-70、黑鹰等; 近年来,以复合材料在桨叶和机体进一步增大为突出特点,最大平飞速度 350km/h,如RAH-64、NH-90、S-92、AS-350等。直升机发展史第一节 绪论人类的航空发展史始于十六世纪,早期观察鸟类的飞行,人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鸟类一般自由自在的遨游于天空。自然地,由观察鸟类飞行所得的现像,引导着早期航空的发展。鸟类的飞行大底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飞,飞行及降落;而起飞亦可分为两种:跑步起飞和跳跃起飞;而飞行亦可分为两种:前进飞行和空中停留。一开始,人们想利用可上下移动的翅膀靠着其运动而如鸟类般的飞行,但是此一构想除了玩具外并无法真正地让人类飞上天空。虽然如此,人类并不因此而放弃,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在十九世纪发明了固定翼的飞行机器,此即目前大家所熟悉在运输上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飞机。而飞机的发明虽然让人类可以飞上天空,但这只能仿真鸟类的跑步起飞以及前进飞行。对于另外的跳跃起飞及空中停留的现像却一直无法达成。但当时航空的先驱们并不因此而停止,他们晓得如果要完全的了解飞行的现像,必须解决在无前进速度下空中的停留以及在限制的环境下垂直地起飞和降落。而此方向的探讨一直持续到直升机的开发。当时研究直升机的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三:(1)降低机身结构及引擎的重量,以便飞行器有足够剩余的升力可供使用;(2)抵消因主旋翼转动时所产生的扭力;和(3)飞行时如何操控。降低重量主要朝着利用较轻的材料和提高引擎的效益,亦即提高引擎所能提供的有效功率和引擎的重量比着手,前者导致铝合金的使用和最近复合材料的使用,而后者因限于早期只有往复式引擎而无法有突破性的进展,一直到后来涡轮引擎的发明才有进一步的发展。其次为克服旋翼所产生的扭力,结果导致目前所能看到的各种不同的直升机外型,如主尾旋翼、横向双主旋翼、前后主旋翼、同轴上下旋翼等。最后对于飞行的操控则导至目前主旋翼的通用型态,包括翼插梢及翼切面集合倾角(collective pitch)和循环倾角(cyclic pitch)的控制。所谓集合倾角即同时改变所有翼片的倾角来达到不同升力的效果,此时升力垂直于旋翼旋转平面。另外旋翼循环倾角即翼片倾角随着旋转翼的转动做周期性的改变,而其功用在于旋翼的升力随着翼片旋转时的位置不同而改变,使得旋翼的旋转平面由水平往侧边倾斜,造成旋转翼之升力由垂直向上往旁倾斜,因此有水平的分量来拉直升机做水平的飞行,如果其往前倾斜,则直升机亦往前飞行。 第二节 直升机概念的萌芽最早直升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前(. 400)中国已有的竹蜻蜓,竹蜻蜓包含一螺旋桨装在一根垂直轴上,人们以手转动此轴即可使竹蜻蜓升空飞行,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概念直升机。但是此一概念并没有继续的发展,一直到十五世纪,达芬奇(Leonardo de Vinci)绘出他所认为飞行的机器,在图中他建议以旋转一绕垂直轴的螺旋面(双旋翼直升机概念鼻祖)来达到垂直的飞行。达芬奇的直升机设想,与竹蜻蜓 在十八世纪末期,Launoy 和 Bienvenue 制造了一架可自行起飞的旋转翼玩具。在 1796年英格兰的George Cayley 公爵制造了一些成功的直升机模型(右图),其中一架飞到27米高。在 1842年英格兰的 W. H. Phillips 制造一以蒸气推动的模型直升机重 10千克。在此必须提到一个人名叫 PontonD'Amecourt,他相信飞行的可能,于 1863年创造了直升机(helicopter)这个字,根据其定义直升机即螺旋状的机翼,此机翼绕着一轴旋转,如果此轴垂直则机翼沿着轴垂直上升。他制造一以蒸汽引擎推动的模型,为了减轻重量他以铝材料建造蒸汽缸,虽然在当时人类并未发现铝材料;而为了抵消旋转时所产生的扭力,他利用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共轴螺旋桨:但是此模型所产生的升力并无法令模型升空。因而这些先驱者开始研发可行的引擎,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终于在 1877年意大利的 Enrico Forlanini 教授以一个四分之一马力的蒸汽引擎成功地使一重八千克的模型飞行二十秒,最高达到十二米。十年以后于 1887年,法国的 Gustave Trouve 成功地以电动引擎来推动他的模型。 1880年美国的爱迪生先生制造一螺旋桨的测试台并以马达来转动螺旋桨认识到直升机所需要的是一很轻的引擎且能提供大量的功率-即重量对功率的比为 1 to2 kg/hp,而当时的蒸汽引擎并不适合直升机的飞行,所以他开始从事引擎的开发。于实验室里,他利用棉火药作为引擎的燃料,但经过一次严重的爆炸而放弃。其后经过很多年的模型尝试,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才有人开始尝试一些较大且可携带飞行员的直升机。而飞机开发的成功,对直升机的先驱们造成很大的冲击,他们不止努力地急起直追,一些飞机上使用的零件及概念亦被引用到直升机上,如螺旋桨、引擎及垂直径 6米的螺旋桨装在一以铁管制的 V 型机身上,机身中心位置装有飞行员座位及一二十四马力的引擎,透过滑轮及皮带转动前后桨,为了达到方向控制,在螺旋桨下方各装一平面,透过控制平面的倾斜角度,利用螺旋桨的下洗流方向来达到直升机的方向控制。这一架直升机总重203千克飞行员 57千克共260千克,于十一月十三日的试飞中离地米空中停留约20 秒,试飞时为了防止无法控制,直升机以绳索绑住以防止上升过高。但因些机械及控制的问题,最后于一次试飞中,此架直升机因高度振动而破坏。1909年美国 Emile 和Henry Berliner 父子建造了一架同轴双螺旋桨以两个引擎带动的直升机,没有以缆线绑住的情况下成功地试飞。其后在1922年他们建造了一架横向双螺旋桨的飞行机器,在此不用直升机这个名辞,因为此机并无空中停留的能力,他们将螺旋桨相对于机身往前倾斜,利用螺旋桨产生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来前进飞行。1912年苏联 Yuriev 建造了一架原型机重200千克(下图),这是世上第一架只有单一主螺旋桨配上一垂直反扭力螺旋桨。而此设计即目前最常见的型式。因为经济问题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及苏联革命,他停止继续研究。 后来于1923年 Emile Berliner 以此一设计申请专利。1916年澳大利 Petroczy 和 Van Karman 建造一共轴双螺旋桨直升机重 815千克,螺旋桨直径 6米以一 120马力的引擎带动,为维持其稳定性以缆线绑在地上,此机试飞时离地 49米,但在第十五次降落时坠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因战争需要高性能的飞机,较佳的引擎被开发出来,直升机所面临功率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有了足够的动力令直升机起飞,先驱们开始可以集中精力在直升机稳定性及控制性的问题上加以探讨。为解决控制稳定的问题,一些以前直接引用飞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修正,如不再以垂直尾舵的方式来控制方向而改以翼面循环倾角和以旋转翼来取代螺旋桨等。旋转翼与螺旋桨最大的不同在其刚性的设计,旋转翼为柔性设计,允许翼片大量的位移及变形。反之螺旋桨则为刚性设计只允许少量的变形。第一次大战结束的几年后,有三位直升机制造者竞相地号称其完成真正的飞行。事实上他们试飞的日期相隔不久,且各自有其破当时直升机第一次飞行的记录和对直升机的发展有所贡献。兹将他们的事迹分别类举:I. Pescar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位阿根廷(Argentina)的工程师 Marquis Pescara 建造一架包含两个转向相反的共轴旋转翼直径 米,每一旋转翼有上下两个平面,每一平面有四个翼片:此架直升机经过几次的试飞及修改后具有 180马力,在1923年十一月十九日破当时飞行距离的记录飞行了736米。他是第一位有效地以扭转翼片的方法来控制旋转翼的循环倾角,同时他亦是第一位了解直升机具有自动旋转降落(autorotation)能力的人。在此之前,人们都相信直升机如飞机般只有在引擎运转时才能飞行,当引擎停止时直升机会像飞机一样掉下来。由他的陈述中得知:当没有引擎推动的情况下降落,若将翼片倾角降低至非常小可使旋转翼继续旋转,如风车一般。当下降至一程度时,将翼片倾角增加产生升力,其作用就有如煞车一般减低直升机下降的速度,同时可以提供直生机安全降落所需的升力。II. De Bothezat一位苏联的科学家于苏联革命时被迫逃离母国到美国,于1916年他写了一本直升机旋翼理论的书。在1921年六月一日他和美国陆军签署一项合约,帮军方发展一架可升高至 100米且可在引擎转速下降情况下降落的直升机,此为美国军方第一次直升机订单的合同。此机为一交叉型铁管梁组成的机身,于梁的四端各有一六个翼片直径 米的旋转翼,旋转翼片的倾角则由一飞轮控制,全机重 1610千克配以一200马力的引擎(下图)。当前后两组旋转翼的翼片倾角不同时,造成前后的升力差,由此可达到机身的纵向控制;左右两侧旋转翼的翼片倾角不同时,造成左右升力差,由此可达到机身的翻滚控制。而此设计更利用翼片负倾角来达到自动旋转降落的要求。于1922年十二月十八日在一些人的见证下,在高度约两米空中停留,但于飞行过程中,机身的水平方向无法有效控制以致机身往侧向移动,因此在空中停留了一分四十二秒后降落。而此计划亦因其无法达到合约目标及考虑当任一旋翼故障时的非对称形控制问题而取消。 III. Oehmichen一位法国工程师 Etienne Oehmichen 在1920年建造一架类似 Paul Cornu 所造的直升机,机身由一水平梁构成,于梁的两端各有一双翼片旋转翼,其直径 米由一20 到25马力的引擎透过皮带来带动。但此机升力不足,他以缆线将一充满70 立方米的氢气球悬吊在上机身架子:气球不只提供其升空所需不足的升力,同时气球的阻力亦有稳定直升机的功能。但此机并非真正的直升机,他给其一个新的名辞叫“helicostat”,意即静升力辅助直升机。当时直升机发展趋势是朝真正直升机,因此他开始着手建造真正的直升机,而 helicostat 的观念后来被用来吊起很重的对象而非用来稳定直升机。他所建造的直升机类似 Bothezat 所建造的有四个旋转翼,另外他又加上八个小螺旋桨用来推进及控制,所有系统由一 120马力的引擎带动,总重大约900千克,如下图:在1923年五月完成超过五分钟的空中停留,次年五月四日完成 1 公里长的绕圈飞行,飞行最高点为 16米。一直到1934年,直升机的发展并无显著的进步,此一时期亦有些先驱从事直升机的开发。英国 Louis Brennan (1924-1925年)建造了一架直升机在其旋转翼的自由端装有螺旋桨,以螺旋桨的推力来转动旋转翼。而旋转翼相对于旋转轴则可自由旋转,因此无因旋转翼旋转所造成的扭力问题。荷兰 . von Baumhauer (1924-1929年)开发一直升机,有一双翼片直径 15米的主旋转翼,由一200马力的转子引擎带动,同时以一由另一个 80马力转子引擎带动的垂直尾旋转翼,用来平衡主旋转翼所产生的扭力。主旋转翼装有扑动插梢允许翼片上下翻转,但同时以一缆线连接两个翼片形成一翘板式的旋转翼(teetering rotor),所谓翘板式旋转翼即一个翼片如果上升则另一翼片则下降,此型的旋转翼通常使用在双翼片旋转翼上。翘板式旋转翼其二翼片亦可为连续性的构造以单一扑动插梢连接于转轴上。相同的观念用于多翼片旋转翼时称为吊架式旋转翼(gimballed rotor)再利用一片斜盘板(swashplate)的倾斜改变翼片的循环倾角来达到控制的目的,此发明得到法国及英国的专利权。意大利 Corradino d'Ascanio (1930年)建造一同轴双旋转翼直升机。旋转翼为双翼片直径 13米,由一95马力的引擎带动,翼片装有扑动插梢及翼片倾角转动铰炼(feathering hinge),另外他利用翼片尾端的控制片来改变翼切面外形,进而改变空气动力的特性来达到翼片集合倾角及循环倾角的控制,而控制片则由飞行员利用缆线及滑轮来操控,于垂直飞行时,控制片同时移动以增加或减小全部翼片的倾角,藉以改变直升机的升力,水平飞行时控制片则做周期性的改变。其飞行记录-高度 18米、飞行时间 8 分 45秒及距离 1078米则保持了好几年。美国 M. B. Blecker (1926-1930年)建造了一架有四片类似机翼的旋转翼直升机,为克服扭力问题,于每个机翼上装有一螺旋桨,全部机翼则绕旋转翼的主轴自由旋转,动力则透过齿轮和炼条由一装于机身的 420马力引擎带动,控制则由机翼上附加的空气动力板面及机身尾舵的移动来达到。此机经过多次的测试,但因振动及不稳定的问题而被放弃。Hellesen-Kahn (1926年)建造了一架有两个旋转机翼的直升机,机翼长度 米,全部机翼面积大约20 平方米。在每个机翼中间装置有螺旋桨由一75马力的引擎带动,因而使机翼绕着轴毂旋转,于试飞时因离心力及回转力的问题无法解决而放弃。于法国及英国 Isacco(1929年)采用类似的设计, 如下图:两翼各由一个 32马力的引擎来推动装置于翼端的螺旋桨,由两机翼组成的旋转翼直径 米,另外他于机鼻部份加装一引擎及螺旋桨做为水平推进的力量。可是置于翼端的引擎因机翼旋转而承受巨大离心力,使得其供油及润滑非常困难,因而此计划经过几次试飞后就停止了。匈牙利 Oscar de Asboth (1928-1930年)建造一架共轴双旋翼直升机, 如下图:其旋转翼直径 米由一 130马力引擎带动,翼片由柔性木质材料制成。飞行员经由一操纵杆及脚踏板控制装于机身的六片绕水平轴回转的反射板来稳定飞行,反射板的功用在于反射旋转翼旋转时所造成的下洗流(downwash)而产生稳定的力量。他后来又于机身加装一水平螺旋桨推进器。在非常平静的天气下,此机非常的稳定但也非常不容易操控,其控制反应非常的缓慢。究其原因,其旋转翼有很高的受力约为每平方米有 34千克,因而其下洗流的速率很大。但如果在不稳定的天气或快速前进的情况下飞行,因下洗流到达反射板的量改变,此机可能无法如试飞时稳定。在比利时 Florine (1930-1933年)建造一双旋翼直升机,不同于其它先驱们所造的,其两个旋转翼的转向相同,此二旋转翼各往不同的方向倾斜,由此二旋转翼升力的水平分量形成一力偶来克服扭力的问题。全机总重950千克,由一200马力的引擎带动。于1933年十月非正式地打破由 Ascanio 所保持的飞行纪录,飞行九分五十八秒。同一时期苏俄的气动力与水动力研究中心(ZAGI),于1928年成立垂直飞行部门,由 . Sabinin 主持直升机的发展计划,其第一架直升机(ZAGI 1 A)以铁管做成机身,主旋转翼有四个翼片刚性地固定在旋翼转轴轴毂,由两个 120马力的引擎带动,此为直升机史上第一架双引擎直升机。另外有两个双翼片辅助旋转翼,各装置在机身的前后部来控制飞行。经过一连串试飞后,此机在一次下降时因引擎超速而损坏。而其第二架直升机除了主旋转翼外基本上和第一架相同,其为一个三翼片固定于旋翼转轴轴毂,直径 10米的旋转翼,另外有三个较短的翼片(直径米)装置于长翼片间以循回倾角来控制飞行。在1934年其非正式的飞行记录为:每小时20 公里的飞行速率、飞行距离为700米、最大高度为 40米和最长时间 13 分钟。自从 Oehmichen 于1924年创造了高度纪录(16米)后,十年间直升机的发展基本上并无多大的进展。但同一时期,另外一种飞行机器-自旋机(autogyro)却发展的相当迅速,到了1934年其技术已到了成熟的阶段。在此提到自旋机的主要原因是自旋机的技术后来被运用到直升机上,且在直升机发展上扮演一不可抹没的角色。而所谓的自旋机一开始的概念是运用旋翼自动旋转降落的能力来提供飞机于低速时和飞行失去动力时的飞行安全,因此最原始的自旋机即在飞机上加装一旋翼,为利用其自动旋转降落的功能,此旋翼为无动力式可自由旋转,也因此自旋机并无垂直升飞行的能力。后来亦有人于自旋机的旋翼加上动力,于地面上先令旋翼在无翼片倾角时超速转,以储存大量的动能,当飞行员突然增加翼片倾角时可将自旋机升空,此方法即所谓的跳跃升空(jump take-off)。西班牙的 Juan de la Cierva 于1920年到1930年间发展的,同时他亦是创造“autogyro”名辞的人。Juan de la Cierva 于1919年设计一架飞机,靠近地面飞行时因失速而坠毁。引发他对飞机具有低速起飞及降落的兴趣,而飞机具低速起飞及降落的主要关键在于是否能设计一于低速下有高升力低阻力的机械。在旋转翼模型的风洞实验中,他得知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如果旋转翼往后倾斜,甚至在低速情况下亦有高升力低阻力的效用,且最好的结果是于低速下旋转翼有些许的正倾角。在1922年他将一五个翼片的旋转翼装置在飞机上,一开始翼片刚性地固定在旋转翼轴毂。于前进飞行时,飞机因旋转翼升力的不对称而有向旁边翻落的倾向,因此他改用较柔性的棕榈材料做成的翼片来改善问题,如此发现成功的飞行在于柔性的翼片的使用,而这个结果令他在往后的设计改用活节式旋转翼(articulated rotor)。而且他亦是第一个成功的运用翼片扑动插梢于旋转翼飞行器上的人。下图为该型号模型。 同时他学习到为避免高度的振动,于翼片前后移动的方向须加一吸振器(lag damper),其后吸振器成为避免直升机地面共振(ground resonance)不可欠缺的装置。而所谓的地面共振即当直升机停在地面而旋转翼旋转时,翼片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惯性力造成转动轴上一周期性的水平力作用于机身上,如果此力的频率与机身包括起落架的频率相同时,机身的反应会增加很快,一般于几秒钟内即可将全机摧毁。在1923年他将一四个具有扑动插梢翼片的旋转翼装置在飞机上。旋转翼直径米由一具 110马力引擎带动,而自旋机的飞行控制则完全利用飞机的空气动力表面,飞机原有的螺旋桨则用来推进自旋机,此种结合使他得到非常满意的飞行结果,展现出具有直升机的自动旋转降落的功能。之后他再建造一架自旋机,其旋转翼直径为 11米以一 100马力的引擎带动。于1925年在英国皇家飞机航空局(Royal Aircraft Establishment)的飞行表演中非常成功的展出,而此亦一般所称 Cierva 第一架成功的自旋机。也因为这次的表演激励了英国早期对旋转翼的分析。同年他于英国成立制造自旋机的公司,在往后的十年中大约有 500 架由其公司或其授权的公司生产。于1927年的一次飞行意外中自旋机坠毁,经过探讨后发现因翼片扑动所导致很高翼片于旋转平面前后运动的力量,因此翼片再加上一前后运动插梢(lag hinge)以除去因翼片前后运动时所产生的弯矩,而活节式旋转翼到此完全发展成功且一直沿用至今。到了1932年他以直接控制旋转翼转动轴相对于机身的倾斜来操控自旋机的纵向及横向飞行,取代了原本于低速时并不很有效的方法即以控制飞机气动表面的方法来操控。1935年英国 Raoul Hafner 利用控制翼片循环倾角的方法来使旋转翼之旋转平面的倾斜,而取代了直接使旋转轴倾斜的方法。另外在美国 E. Burke Wilford 也建造一架自旋机,亦以翼片循环倾角的方法来控制。但其不同于一般自旋机的地方在于旋转翼为无插梢式旋转翼(hingeless rotor),其翼片运动所产生的力量由翼片里的梁来承受而非以插梢消除。到了1935年自旋机的发展阶段已几乎完成,其发展进展领先直升机的进展,主要原因在于其旋翼不需动力或只需很少的动力即可达到低速飞行、起飞及降落的目地,在此情况下,其旋转翼的机械构造就简单多了,换句话说自旋机以直升机垂直起飞和空中停留的功能换来较简单的旋转翼设计,而这在于自旋机发展初期并没有预料到的。因为旋转翼主要是做为一高升力装置而没有其它的功能,发展时所遭遇的问题较直升机所遭遇的简单,其问题的解决亦较容易。其次自旋机的技术基本上是沿习飞机的技术,尤其是在飞行操控及推进系统,而当时飞机的发展已达到相当令人满意的阶段。可是也因为功能的限制,自旋机一直无法和飞机及直升机竞争。虽然如此,自旋机发展过程中其解决问题的技巧及结果对直升机的发展有无法抹杀的贡献,尤其是在1920年代针对自旋机旋转翼所发展出的旋翼理论及分析后来成为直升机理论的基础。第四节 直升机发展的起飞期前面所提到的 Louis Breguet 于1932年成立另一家专门制造自旋机的公司,同时他将发展直升机的工作交给 Rene Dorand 。而当时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工程师 Maurice Claisse 被指定来参与此工作。根据其事后的回忆我们可了解其发展的过程。一开始他们建造了一活节式同轴双旋转翼,为了易于操控共装置三十二个油压帮浦(oil pump)透过装于旋转轴支撑架里非常复杂的连杆机构来操控翼片集合倾角及循环倾角。而倾角控制连杆(pitch link)位置的选择使得当翼片上扬时会减少翼片倾角,以降低翼片上扬角度,其功用在于防止上下旋转翼的相互影响。此种倾角与扑动偶合(pitch-flap coupling)的方法有助于旋转翼的稳定,目前的旋转翼设计中亦常见到此种安置。同时翼片在厚度及宽度方向亦采用渐缩式(tapered)。有了旋翼之后,他们在废物场找到适用的机身及引擎,经过几个月多次的试验后决定于1933年十一月进行第一次试飞,不幸地直升机翻覆而损坏。经过修复及一些改良后总重2000千克、旋翼直径 米,由一个 450马力引擎带动,他们在飞行测试中心及飞行俱乐部人员的见证下,于1936年九月二十二日以 158米破了当时的高度记录,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ㄧ小时两分钟五十秒破当时空中飞行记录,以 44 公里破了当时来回飞行距离的记录,十二月九日以每小时 108 公里的速率破当时前进飞行记录,二十二日以十分钟破当时空中停留(hover endurance)的记录:而其自动旋转降落的飞行测试,在其第二次尝试时机身着地破坏而停止。此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其公司转移到飞机发展及制造上而停止继续从事直升机的研究。讲到直升机的的发展就必须提到得德国的 Heinrich Focke 教授,他所发展一系列横向双主轴旋转翼直升机不止打破当时的很多记录,完成直升机史上第一次的自动旋转降落,同时对于直升机的应用上亦有相当的贡献。于1923年和 G. Wulf 组成一家生产小型商用飞机的公司,但到了1933年这一家公司被纳粹(Nazi)收归国有。因此他决定研究旋转翼飞机,同时取得上一节所提到 La Cierva 的授权制造自旋机。由制造自旋机的经验及一些风洞的测试,于1934年建造了第一架直升机,FOCKE 6I。此机由机身横向向两旁延伸出三角型支架,各支撑着一个减速齿轮箱及一个三翼片活节式旋转翼,一般而言,直升机的旋转翼以固定转速旋转,而引擎转速远快于旋转翼转速,减速齿轮是用来降低引擎轴所传递的转速以达到旋转翼所须的转速。此旋转翼直径7米,以 160马力引擎来带动两个旋转方向不同的旋转翼,全机总重950千克直升机的方向由双旋转翼循环倾角的不同来控制、纵向则由双旋转翼相同的循环倾角控制,而其机身的滚动则由双旋转翼集合倾角的不同来控制,其旋转翼的转动轴向前倾斜来增加其稳定性,且旋转翼的旋转平面往前倾斜的角度因而增加,如此可允许较大的前进飞行速率。而其垂直尾舵及水平尾翼则在前进飞行时用来控制其平稳性。于1937年五月十日成功的完成自动旋转降落,同年六月二十五、六日以2100米高度和 100 公里的直线飞行距离打破由 Breguet-Dorand 所保持的记录。 有了此次成功的经验, Focke 教授决定按照比例将其放大为较大型的直升机, FA223 ,并且得到政府的合同。全机总重为 4300千克;包括机重 3200千克、飞行油料 400千克、飞行人员两人重 180千克和外加负载 520千克。经过仔细的计算、风洞实验及一连串的测试与修改,原型机历经大约四年时间于1942年完成。在1940年八月到1945年底期间,此机通过一连串官方正式的认证包括:最快前进飞行速率每小时 182 公里、爬升速率每秒钟 米、飞行高度限制7100米、自动旋转降落时的着地速率每小时 55 公里、垂直起飞最大重量 4414千克、垂直提升最大外负荷 1284千克、最大垂直爬升及降落的高度2320米和最长飞行时间 3 小时 42 分 。在其认证过程中,他们首创以缆线悬吊外负载,开拓直升机工业用途的先机。同时他们亦在高山上测试,山上的起飞降落地点为未铲平的一般山地,且山上因地理环境有较严重的乱流,但都能安全的通过认证试飞,开创以后直升机于山地救难、游览观光及城市运输的商机。于1943年六月十二日在当时德国的统制者希特勒(Adolf Hitler)前的表演后,直升机开始被使用于战争上。一开始他们受命承制三十架,后来又受命增加到每个月四百架,但当时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一直到大战结束时

这个你上网一搜就出来了,来回复制粘贴也没意思。

直升机驾驶舱设计理念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当今医疗技术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也要适应各种制约因素的变化。本文结合西安141医院建设项目实例,对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的一些理念进行探讨,以资参考。

关键词: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单体设计

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深深影响着医院建筑的设计,现代医院建筑要适应各种制约因素的变化,从而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将以西安141医院建设项目为例,探析现代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一些理念。

1、医院建筑的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

从建筑布局、环境设施到诊治服务的全过程均要以方便患者为核心,给人以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将长期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科学合理

根据医院的特性,建筑设计需考虑医患分流和洁污分流。从总体到单体,贯彻控制交叉感染的核心原则,建筑之间设置合理的景观防护绿地,强调自然通风和采光,详细分析人流物流,从整体到局部都应明确洁污分区与分流。

绿色生态

医院属于高能耗行业,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尽量营造绿色生态的景观环境,其次,采用高效的能源利用设施,结合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并节约能源。

可持续发展

现代医疗技术和设施发展得越来越快,新技术和新设施应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医疗模式的发展,医院建筑的设计也要适应医疗模式的发展,预留灵活改造的空间。

2、建筑的总体规划与单体布局

医院是一种功能复杂的公共建筑,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统筹全局,从城市、院区和建筑各个层面上进行把握,严格遵循洁污分区分流的原则,将传染区与非传染区相互隔离,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发生。就一般的综合医院而言,主要是由医疗(含门急诊、医技、住院),医疗后勤、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四部分组成。对于有教学和科研功能的综合医院,其功能组成中还应包括教学设施用房以及科研用房。各功能部分之间各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规划设计时需根据场地周边的地形、道路和建筑现状,综合处理好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位置。在西安141医院规划设计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以下方面:对医院所在环境的场所确认:完善医院的发展系统和空间秩序感;形成门急诊、医技、住院、体检中心等各部门的便捷联系与合理构架;病人、访客以及工作人员的交通组织与停车规划;医院的建筑总体、日照朝向、绿化景观与城市的整体组合。

功能分区

本方案采用集中式布局,根据医疗功能特点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将院区分为医疗综合区、后勤辅助区及预留发展区。门急诊部、医技部、住院部通过医疗街有机组成了医院的医疗综合区,并通过连廊与体检中心及行政办公楼紧密联系。在保证医疗功能组织合理的基础上,满足了预留发展用地的需求,同时确保了住院楼远离噪声并拥有良好的景观朝向。

流线组织

总体规划需考虑以合理有效的交通流线组织和功能配置实现医院的高效有序运转。保证交通流线便捷、提高诊疗效率的空间布局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点。西安141医院院区设置两个出入口与周边城市道路相接,根据“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原则,对门诊、急诊、医技、住院、体检、办公等功能单元的出入口均进行了较好的组织,并通过院区内环道加以联系。在门诊部、急诊部与住院部附近设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地面临时停车位,方便就近停车,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保证了院区内良好的人车秩序。

景观绿化

现代医院,除了需要现代化医疗技术和医疗模式,良好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医院应强调天然、无害的绿色医疗环境。本方案中合理的总体布局形成了绿地景观、入口广场景观、医疗街景观中庭、景观院落、屋顶花园等多层次的绿化景观系统。

3、建筑单体功能组合与平面布局

医院建筑单体设计中,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是重点所在。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精神需求的提高,医院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解决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的问题,更要体现高效便捷和以人为本的时代需求。在西安141医院建筑设计中,建筑单体平面布局充分体现以“病人为本”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设计理念,并严格遵循“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设计原则。医疗综合楼通过以医疗街为核心的`水平交通和以自动扶梯、电梯为核心的竖向交通形成了高效有序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各个医疗功能单元合理的组织在一起。

医疗综合楼地下一层层高,布置了地下停车场、设备用房、洗衣房以及直线加速器与核医学等医技用房,并设置了污物集中通道。一层设门诊大厅、急诊部、住院部大厅、中心供应室和影像科等诊疗用房,独立设置儿科和发热、肠道门诊入口,为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就餐,住院部一层设置营养厨房。二层为诊科单元,包括电生理科、内窥镜、检验科、血液透析中心和儿科护理等单元,设置特诊科和职业病防治诊室,并为其设置专用入口通道。各诊科单元采用医患分区分流的流线布局,保证了良好的就医秩序。三层设有中医理疗科、制剂科、病案室和信息中心、产科分娩部和产科病房。四层为门急诊部屋顶花园,以及联系紧密的洁净手术部、病理科及ICU与外科病房。洁净手术部严格区分无菌、洁净、污染等区域,防治手术污染及院内感染发生,手术部换床处、住院部及急诊部均能取得快捷的联系。医生通过病理科入口处的卫生通道到手术部内,一层中心供应的无菌品库与洁净器械库通过无菌梯垂直相连,保证了物品运输高效性。污物走道端部设置污物电梯,直接连通一层中心供应室,方便器械及时消毒。洁净手术部顶层设置净化设备用房,提供手术部的净化空调。5~11层为住院部标准层,每层包括两个护理单元,按照医患分区的原则分别设置医护区、治疗区、病房区及活动区。

病房区基本布置在南向,保证了良好的日照采光和景观朝向。医护人员通过医务梯可以直接经医护通道到达医护区。餐梯与一层营养厨房联系紧密,便于食品配送。12层为VIP病房层,包括普通单间、带有客厅的豪华病房以及康复训练室。屋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为现代化高效的医护救援提供了保障设施。体检中心及行政办公楼的1~3层为体检中心,四层至五层为行政办公区,并设有报告厅和图书馆。二层设有休息早餐厅,为体检人员提供舒适轻松的体检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五层设有退台屋顶花园,为办公人员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交流场所。

4、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外在形式和内在功能是相互依存的建筑基本要素,医院的建筑形象必然要充分体现其功能特征。由于医院建筑功能要求复杂、严格,创作自由度偏低,因此形象设计宜平和自然,忌浮华张扬,既要充分反应医疗建筑的个性,也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特征使建筑整体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觉。西安141医院的建筑造型设计结合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建筑的空间轮廓和城市形象,形成统一有序、层次丰富的空间界面,体现医院建筑的独特性和标识性。

5、结束语

较其他公共建筑而言,医院建筑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医院建筑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复杂的医疗功能要求,体现人文关怀,还要强调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关注节能降耗,实现建筑设计的灵活适应性,满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谷建.医改背景下医疗建筑设计变化的探讨[J].建筑技艺,2014(12).

万一驾驶挂了呢?呵呵双座武装直升机的两个座舱任务并不是严格细分的,特别是武装直升机执行的战术任务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一名驾驶员在执行一项任务的时候就可能无暇顾及驾驶,就需要另一名驾驶员来协助。同时也向我上面说的,双舱都安排操纵杆也是是一种备份。还有一点,就像很多双座战斗机一样,双座武装直升机也可以用来训练飞行员。

重型直升机,由米尔设计局创始人米哈伊尔·米尔的学生马纳特·迪歇切科主持设计,飞机自身重量小于其起飞重量的一半。“米-26”以军用和民用兼顾的重型直升机为设计思路,其目的是取代早期的“米-6”和“米-12”重型直升机。新设计的“米-26”机舱载荷是“米-6”的两倍,它将是世界最大和最快的重型直升机,并在生产方面实现量化。苏联建造“米-26”的目的是为运送重达13吨(29,000磅)的两栖装甲运兵车以及协同军用运输机(如“安-22”和“伊尔-76”)将弹道导弹运往偏远地区。

近距离实拍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驾驶舱结构

直升机军械研究论文范文大全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 文章 ,简称之为论文。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1000字的论文 范文 ,仅供参考。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们越发的感觉到 人际交往 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 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 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 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我认为,人际交往时获取友谊的重要途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新的群体的构成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在工作中同样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搞关系”算不上一个褒义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走后门”、“暗箱操作”等不光彩行为,但有一类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搞关系”,这个关系“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是员工关系经理。员工关系经理是个不太常见的头衔,只有在正规的外企、国企集团、合资企业中才能觅到他的踪影。他的工作职责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处理员工和 公司的关系,即传统意义的劳资关系,另一方面是员工内部的关系协调。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工作中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用文明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人在社会集体关系网的地位的体现,用庸俗的角度说,就是兄弟多,讲义气的一定是“大哥”。

当然,结合你的实际,我个人也有一句话送给你,希望能对你起到帮助。如果你的所在单位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主线单位,那么亲属关系及世交关系,才会对你有直接性的帮助,如果是支线单位,那么你的主管领导将对你的前途起到直接作用,但前提是看你如何去做,你的综合能力如何。如果你所在单位是普通地县市的主线单位,那么除上述关系外,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是支线单位,基本就是靠经济实力和自身能力,所谓自身能力不完全是工作能力,70%是为人处事,也就是你所说的人际关系。总之,人际关系也要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来用。

官场上有三句话说的好“再大的领导、再大的官,也要看小爷翻不翻(脸)”“小爷喜欢玩你的话,当你是个玻璃球,小爷不喜欢玩你,你就是个玻璃碴子!”“如今都讲究“双盈”和“实效”,主要看你需要不需要!”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有趣的共振现象

唐朝的时候,洛阳的一座寺院里出了一件怪事。寺院的房间里有一口铜铸的磬,没人敲它,常常自己“嗡嗡”地响起来,这里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口磬和饭堂的一口大钟,它们在发声时,每秒种的振动次数—

—频率正好相同。每当小和尚敲响大钟时,大钟的振动使得周围的空气也随着振动起来,当声波传到老和尚房内的磬上时,由于磬的频率跟声波频率相同,磬也跟着振动起来。发出了“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发生振动的共振现象,也叫共鸣。

你注意过吧,胡琴的下端都有一个不小的“肚子”——蒙上蛇皮的竹筒。当你兴致勃勃地拉起胡琴时,琴弦的振动通过蛇皮会引起“肚子”中空气的共鸣,使发出来的琴声不仅响亮,而且音乐丰满,悠扬动听。人们把这种“肚子”叫做共鸣箱。你瞧,扬琴、琵琶、提琴、钢琴等乐器,不都有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共鸣箱吗?

除了共鸣箱之外,人们利用共振现象来做的好事还不少呢。

建筑工人在造房子的时候,不论是浇灌混凝土的墙壁或地板,为了提高质量,总是一面灌混凝土,一面用振荡器进行震荡,使混凝土由于振荡更紧密、结实。

大街上的行人,车辆的喧闹声,机器的隆隆声——这些连绵不断的噪声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还会损害人的听力。有一种共振性的消声器,是由开有许多小孔的孔板和空腔所构成。当传来的噪声频率与共振器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就会跟小孔内空气柱产生剧烈共振。这样,声音能在共振时转变为热能,使相当一部分噪声被“吞吃”掉。

此外,粉碎机,测振仪,电振泵等,也都是利用共振现象进行工作的。

但在某些情况下,共振现象也可能造成危害。例如:当军队过桥的时候,整齐的步伐能产生振动。如果它的频率接近于桥梁的固有频率,就可能使桥梁共振,以致到了断裂的程度。因此,部队过桥要用便步。

在我国西北一带,山头终年积雪。每当春暖花开,山上冰雪融化,雪层会离开原来的地方滑动。往往一次偶然的大吼声,厚厚的雪层就会因为共振而崩塌下来,因此规定攀登雪山的勘察队员,登山队员不能大声说话。

我们要将共振充分运用到各个科学领域,还要防止共振现象给生活、工作、环境带来危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探索。

研究背景:中国学校 教育 普遍采取的是老师测评的 方法 ,由老师单方面给予学生评价,老师单方面的测评有着客观,公正,高效的优点,但不免存在与学生间缺少沟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校积极性,参与度方面的缺点.本实验意在对比自我测评与老师测评的优缺点,进而研究学生自我测评的可取性.

研究内容:1.学生 英语口语 表现的自我测评与老师测评是否存在差异?2.如果存在差异是由什么导致的呢?3.自我测评相对于老师测评有什么优势呢?4..第二轮的学生测评会与老师的评价相接近吗?

研究方法:

1. 总体简介:通过两周的培训与十周的两轮的测评,测评由师生配合完成,评测标准包括四部分,每部分五分制.通过两轮学生自我测评与老师评价之间的的对比,以及发放的相关实验的问卷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以及测评结果的差异反映实验结果.

2. 参与者:广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包括18位女同学,10名男同学,22名英语专业的同学和6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验研究前,他们都以及 学习英语 6-12年.

3. 具体实验过程:A,通过评估培训确保学生们懂得测评的方法及准则,b,通过举例说明及老师及时的反馈来帮助同学们及时调整评估的准则.c,老师的参与跟及时指导让同学们明白正确客观的评分.d,位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学生们在测评前都经过了测评的相关培训.e,利用卡方测试表考察两次测评的相关性

4. 辅助工具:评分标准表,问卷调查,学生反馈表数据收集:1,第一轮老师测评与学生自我测评的差异达分,而第二轮测评,差异缩小到 2,学生自测第一轮跟第二轮的测评结果与考试的相关性分别为与

3,p值小于,可以看出两次测评的结果是不同的

4,学生们对自我测评问卷调查的反馈,93%的同学认为学生们应该参与到测评中,71%的学生说他们的测评是以评分标准为基础的

研究结果:

1.学生们在第一轮测评中与老师测评的分数相差较大,而且学生们倾向于给自己打更低的分,在老师的及时反馈跟指导后,第二轮测评中的自我测评更加客观,更接近老师的评估分数.

2,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可以退出学生倾向给自己分数偏低的原因有学习过程,学生们不太倾向给自己过高的分,还有中国传统的自谦的思想。

3,问卷调查的反馈可以得出学生们对自我测评的积极态度。

研究结论:1,学生们在自我测评实验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评分方法,而且在给自己同学评分的过程中看出自己应该提升的地方。

2,实验结果表明学生们应该受到自我测评方面的培训,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相当的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性格会左右其评分结果,如成绩更好的学生会给自己打相对较低的分,而成绩较差的同学会给自己打较高的分。

3,更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会产生更加可信的结果。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大部分人对空乘都有一种莫名的的向往,想去当空姐或者空少,却对空乘也是一知半解。空乘专业的论文选题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空乘 毕业 论文选题_航空类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空乘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空乘专业形体训练课教学内容研究

2、我国空运后送专业护士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3、就业视域下空乘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4、国内民用客机机载娱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5、基于组织管理角度探讨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防范策略

6、《乘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7、民用飞机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研究

8、“南航事件”冷思考:急救机制要实,体制要顺

9、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共同课程开发实施机制建设--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0、基于职业能力的空乘专业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11、浅析空中乘务员客舱播音的技巧

12、民航业的平民化现象

13、国际邮轮乘务人员跨 文化 交际能力培养探讨

14、航空公司机上服务质量现状与提升战略

15、公务航空服务创新研究

16、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控制

17、中国航空旅客不轨行为法律规制探究

18、论雇主 劳动合同 条款变更权之控制

19、关于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探讨

20、审美经济新理念--从审美视角看航空服务的新理念

21、我行我素的俄罗斯航空公司

22、职业 教育 的嬗变与转型--空乘办学热潮下的冷思考

23、空中乘务专业礼仪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4、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与定位的思考

25、传统航空借鉴低成本航空服务模式的思考

26、“母语结构教员”推动空客本地化售后服务进程

27、飞行护士职业发展实践探讨

28、本科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9、关于航空服务存在问题的探讨分析

30、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民航乘务英语教学

31、论空乘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32、空乘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3、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

34、空中乘务礼仪教学问题及培养对策研究

35、人才的摇篮开启精彩民航[N]

36、用服务温度赢得市场热度[N]

37、我省民航业迅速发展引发航空人才需求[N]

38、西南航空学院乘务培训中心启用[N]

39、航空公司真情服务的探索与思考[N]

40、“空中骚扰”频发 航司服务水平亟待提升[N]

41、差异化航空服务的基础是旅客的共同利益[N]

42、空乘技能培训的质量管理探讨

43、基于TPB理论的旅客乘机安全行为研究

44、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5、对中国民航企业廉价运营模式的思考

46、高职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途径探讨--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7、民用飞机救生筏储存箱结构设计思路探讨

48、哈大高铁客服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

49、浅谈民航乘务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0、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51、需求理论视角下民航服务质量与理念的提升研究

52、当代中国民用航空客舱服务的民族审美文化特征

53、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实现成本领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实践和启示

54、面向成本优化的航班延误损失差异研究

55、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应对劫机处置能力评价研究

56、航空鼻科疾病防控 措施 和医学鉴定的临床研究

57、中国航空公司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8、民航女乘务员性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59、民航 企业文化 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耦合研究

60、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飞行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1、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2、四轴无人机多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和轨迹规划 方法 研究

3、通讯受限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4、飞行员飞行技术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

5、航空器穿越飞行高度层最小纵向间隔的研究

6、海上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7、无人机协同编队队形保持控制算法研究

8、基于终端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及再入跟踪控制

9、面向无人机伴飞的多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研究

10、实际导航性能(ANP)算法研究

11、我国航空公司航油成本管理研究

12、女飞行员工作压力致因及对策研究

13、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14、高校民航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15、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先进方法研究

16、东航安全战略及其实施研究

17、高原复杂机场/环境终端区RNP运行中飞行技术误差(FTE)的分析与控制

18、基于NDB/VOR的仪表飞行技术仿真与应用研究

19、基于B/S的绵阳分院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PBN导航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

21、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22、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结构热管热防护机制理论与模拟研究

23、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

24、卫星编队物理仿真系统多参数视觉测量方法及仿真验证

25、RNP导航技术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飞行品质评判系统研究

27、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自主相对导航算法研究

28、基于GPS相对测量的卫星编队碰撞规避研究

29、论飞行员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30、RVSM空域飞机碰撞风险研究

31、面向集群航天器的空间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32、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

33、驾驶舱资源管理(CRM)对飞行技术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基于机组人为因素分析的东航飞行安全风险防控及对策研究

35、_学院飞行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36、离场程序三维保护区算法研究

37、特殊机场RNPAR程序设计及实例分析研究

38、基于我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特殊性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39、空天网络的接入算法研究与可靠拓扑设计

40、基于SDRE方法的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与重构

航空服务毕业论文题目

1、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2、基于SERVQUAL方法的航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3、多机场区域内新机场选址及其航线规模优化研究

4、__航空公司顾客忠诚度现状与提高策略研究

5、行业管理视角下的西南地区航空枢纽协调发展研究

6、民航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服务质量提升问题研究

7、东方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

8、欧美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9、基于税负测算模型的营改增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研究

10、我国西北地区民用航空业发展研究

11、蒙古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

12、航空公司辅助性收入研究初探

13、航空服务创新体系设计与实施研究

14、中国民营航空低成本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15、第五航空权开放法律问题研究

16、基于SOA架构的航空贵宾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7、国内政治和国际民用航空制度变迁

18、江西长江通用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9、幸福航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0、东方航空公司战略转型中的营销策略研究

21、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客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22、广东省通用航空管理对策研究

23、天水机场管理体制重构与实现途径研究

24、越南航空公司客户满意度研究

25、中国公务机航空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26、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27、民航云南安监局参与完善长水国际机场航班延误应急管理案例研究

28、“营改增”对CSA航空公司的影响分析

29、中国民航低空空域开放管理问题研究

30、A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服务提升策略研究

31、SC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32、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补救问题研究

33、港龙航空长沙机场服务营销案例研究

34、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共情能力培养研究

35、H航空公司产品营销研究

36、基于SERVQUAL模型的航班延误服务补救质量评价和管理

37、联盟中的航空公司产品开发研究

38、我国通用航空FBO规划设计研究

39、沈阳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40、兵团交通运输集团业务选择与发展研究

41、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策略研究

42、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航空服务 英语口语 课程改革研究

43、四川省通用航空参与航空类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

44、民航企业的移动互联营销研究

45、航空配餐体系的构建研究

46、公共管理视角下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治理

47、喜马拉雅航空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48、高职院校ESP英语教学的对策研究

49、哈尔滨安达航服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50、ZS通用航空服务项目商业计划书

航空类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关于航空公司的优秀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范文大全

★ 航空公司相关论文范文

★ 航空公司方面论文参考

★ 航空公司文化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参考

★ 关于航空公司的论文范文

★ 航空公司相关论文例文

★ 航空公司有关论文优秀范文(2)

★ 航空公司方面论文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