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天津大学朱嘉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19:39:40

天津大学朱嘉兴发表的论文

摘 要:当代青年人的消费活动具有典型的感性消费色彩,是我国感性消费的主要力量。本文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及消费习惯进行相关分析,希望有助于企业制定相应营销策略。 关键词:青年人 感性消费 营销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收入水平也迅速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逐步趋于高级化。感性消费正逐渐替代理性消费,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消费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当代青年人表现最为突出。这一人群的消费活动具有典型的感性消费色彩,他们是我国感性消费的主要力量。本文就感性消费及其特征、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消费习惯和企业的相应营销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感性消费及其特征 感性消费是相对于理性消费而言的。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量的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商品短缺,人们追求量的满足;第二阶段是质的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商品的数量极其丰富,人们开始追求同类商品中高质量的商品;第三阶段是感性消费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的同质化,不同品牌的商品很难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分出上下高低。这时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自己有着高度密切程度并且最能体现自己个性与价值的商品,是消费的个性化阶段。 上述的前两个阶段通常被认为是理性消费阶段,消费者的购物标准相应是经济上的合理性,性能价格比是其实际购买行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的指标。而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则更青睐商品的象征性功能(例如:显示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等),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或自我形象的展现,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舒畅。换言之,感性消费强调的是心理需要,消费者的购物标准相应是某一种或几种心理需要的满足感。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当某种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些心理需要或充分表现其自我形象时,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商品本身,例如,人们戴名表、开名车,不仅仅是为了记时准确和交通方便,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能够展示自我形象,获得自尊的满足。 当然,感性消费与理性消费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纷繁复杂的现实消费行为中,有的基本上完全以理性消费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大米这样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费;有的基本上完全以感性消费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用于附庸风雅而非实际阅读的精装书籍的消费;更多的则介于二者之间,理性消费的购物标准与感性消费的购物标准在不同程度或购买过程的不同阶段上发挥作用。不过,总的说来,感性消费的出现和发展确乎已成为消费者消费活动的一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从客观上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为社会产品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因而消费者个性化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消费对象方面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原来由于购买力不足而限于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消费者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剩余购买力,因而为量的消费与质的消费以外的感性消费提供了购买力方面的物质保障。 其次,从主观上来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从低到高的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之后,便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尽管仍然存在,但基本上不再作为人的行为的激励因素。实际上,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归结为生理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两大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理需要的不断满足也就意味着心理需要的感性消费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二、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消费习惯 当代青年人主要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群,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群人是“幸运”的一代(特别是生活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里的),处于很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成长于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机,对现代高科技化的生活适应性强。由于他们出生于同一时代,处于共同的社会、政治、历史和经济环境中,因而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观念和行为。在当代青年人的身上,往往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1、们藐视权威,追求个性张扬或物质利益最大化; 2、他们更加感性化,习惯靠直觉而不是靠理性判断事物,只知道喜欢就够了,并不追究喜欢背后的原因; 3、他们独立意识特别强烈,喜欢表现个性魅力和风采的独特行为,反映出多样性的审美情趣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正是因为在这些生活观念的引领下,他们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大胆与叛逆。在他们眼里很少有禁区,没有不能做的事。有调查表明: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或当代青年人既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产物,又是一个与世界各国同龄人几乎有着相同观念的群体。因为他们成长在冷战结束以后,全球消费新潮与消费文化基本趋向大同的年代。2004年奥美广告公司对中国沿海部分大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代的调查表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调查还发现,他们喜欢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手机换个不停、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难怪人们可以在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还是中国的上海,看到几乎同样装束的年轻的女孩子:她们的头发漂过几绺,上衣一定是露肚脐装或几乎裸露的吊带装,牛仔裤上面总有几个破洞,当然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饰物。她们更加追求自我,更喜欢标新立异地扮“酷”。没有一个字能像“酷”一样能够让当代青年人百用不厌的了。“酷”代表时尚、前卫、叛逆、另类、冷漠、清醒、刺激、好玩,也代表一种智慧,一种建立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的智慧。如果说某些事物在20世纪中后期时的主流文化中是另类,是前卫,只存在嬉皮士和朋克当中的话,那么它们在今天的当代青年人中则已不再是一道道突兀的风景。也许,现在的主流社会还会觉得当代青年人的言行思想不着边际,但当他们成为日后的社会主流力量时,他们所倡导的酷文化、酷生活、酷工作、酷运动、酷艺术就会成为主流的酷时尚。在他们眼里,究竟什么样的商品才是“酷”劲十足呢?下面仅以一份关于国内中学生心中的“酷”的调查来说明: 1、感性多于理性,魅力人士更具有号召力; 2、生动与做派的风格,易为青少年所接受; 3、运动、能力强、气质冷漠,是他们心中的“酷”; 4、最喜欢流行与时尚。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一代人受到了其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优越,社会与文化的大开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立的。可见在这一代人身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由于当代青年人在消费方面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低,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特别关注这一群体,但是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一人群比较难以捉摸,现在的购买不代表将来会购买,户忠诚度比较低。 三、针对当代青年人的消费特点,企业可采用以下营销策略 1、重视营销调研,加强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工作 由于当代青年人喜欢多变、刺激、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商品的忠诚度一般不高,所以企业越来越感到难以把握它们的消费偏好。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营销调研,加强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消费心理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方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2、开发有针对性的“感性商品” 在及时准确的营销调研基础上,为他们提供能满足心理感受和欲望的商品即“感性商品”。“感性商品”的种类主要有尊贵感、情趣感、充实感、自然感、复古感、时代感等等,而富于个性和人格化的“感性商品”所具有的这些特色正是当代青年人所刻意追求的。 3、创造感性情境 感性情境的创造对零售场所提出越来越高要求,除了宽敞、舒适、洁净、明亮等基本要求以外,还要求更多的感性元素的精心设计,要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调动当代青年人们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行为。这就需要专业的感性情境设计:以当代青年人体验为中心,充分调动他们的五官刺激达到预期的情绪效果。感性情境设计可以细分成:视觉营销(外形、影像、灯光、颜色、空间等设计),听觉营销(音乐、节奏等设计),味觉营销(气味等设计,),嗅觉营销(口感等设计)和触觉营销(手感等设计)。 4、更新广告策划观念 当代青年人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传统的理性认知观念,而是更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情感态度观念。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产品或服务能带给他们的一种感觉或附加价值。因此,在广告与品牌沟通中,传播与沟通的重点是体验产品与品牌价值,具体包括显示身份或阶层的象征、美的感受、时尚与先锋、好玩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等。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广告策划才会受到当代青年人的青睐。 5、提供感性服务 当代青年人对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不仅仅是要满意,要的更多的是“感动”。所谓感性服务,就是真正以消费者的感觉为中心的服务:帮助消费者找到他们想要的产品比推销自己的产品更重要;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成交比定价策略更重要;服务人员传递更多的良好的、友善的、热情的情绪比完善的服务流程更为重要;快速响应比仅仅是便利更让消费者感动;建立良好的消费者关系品质比单次成交与否或成交金额的多少更为重要。 在感性消费时代,当代青年人将成为市场上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力量。面对这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回避。只有那些善于与市场环境变化与时俱进的企业,才可能更多赢得当代青年人的欢心,在市场的角逐中获得领先的地位。 注:本文为辽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B类96号之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夏学銮.大话西游、后现代文化和当代青年人[M].北大讲座(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高驰.企业形象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保障[J].学术交流,2002,7. [3]陆烨.当代青年文化的主要特征[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4]朱卫鸿.感性消费时代零售业的营销策略[J].嘉兴学院学报,2001,11.□

天大萌新来答啦~

--冯研院一景

冯骥才从2001年开始担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社会学与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院长。

冯院是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在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被称为是冯骥才的“四驾马车”)。

冯院长一直坚持“文化体验是文化学习的一半”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学院博物馆化”。现在位于老校区的冯研院不仅建筑风格现代典雅,而且院内环境风景如画,俨然是天大一景。

--天津大学杰出校友、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在2015届毕业典礼上致辞

杨浩涌学长作为优秀的校友企业家,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大力支持,作为职业生涯导师入驻天大的创新创业基地,还会给同学们带来分享讲座,暑期还会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

推荐阅读杨浩涌在北洋大讲台的讲座分享:《我的学习与创业之路》

--老校区太雷广场上的人物雕塑

在天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太雷路,有一个太雷广场,它们都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毕业于北洋大学的张太雷而命名的。

1915 年9 月,张太雷考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班。在预科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同年9 月顺利升入北洋大学法律学门乙班学习。上学期间,条件非常艰苦,他住的是一间六七平方米的小屋。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为了生存,他在法律教授法克斯主办的《华北明星报》担任兼职翻译,靠翻译英文稿支持学业。“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他与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一样,努力寻求救国强国之路。

张太雷在天津北洋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了我国早期的青年学生运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天津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现在,学校党建还有专门开设的“太雷班”为优秀党员进行集中的学习培训。

1月1日 《国民》杂志和《新潮》杂志在北京创刊。1月5日 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新纪元》。1月11日 北京政府钱能训内阁改组,陆征祥任外交总长(未到任前由次长陈箓代理),傅增湘任教育总长,曹汝霖任交通总长。1月14日 孙中山批答蔡元培(兼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主任)、张相文,告以有关秘密会党史实“不可混入民国史中”。1月15日 陈独秀在《新青年》6卷1号上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实际出版时间在1919年 3月)。1月18日 巴黎和会开幕。21日,中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等5人为参加巴黎和会全权代表。1月20日 无政府主义团体进化社出版《进化》月刊。1月25日 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成立。1月26日 北京大学国故社成立(3月20日创刊《国故》)。是月 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师暨南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组织中华新教育共进社,编译各种新书。 2月,发行《新教育》月刊。是月 《北京大学月刊》创刊号出版。是月 吉林农安、长岭一带农民反抗军队任意号粮号草。2月1日 李大钊在《国民》杂志第1卷第2号上发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2月5日 山东旅京人士组织外交后援会,力争收回青岛。2月7日 北京《晨报》副刊改组,由李大钊负责编辑。2月8日 上海日商日华纺织公司工人罢工。2月9日 北京高师学生组织《同言社》(5月3日又改成立工学会)。2月15日 李大钊在《新青年》6卷2号上发表《战后之妇人问题》。(实际出版时间在1919年4月中旬)2月16日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北京成立。2月17日 林纾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小说。2月20日 南北和平会议在上海开幕。北京政府派朱启钤为总代表;广东政府以唐绍仪为总代表。3月3日,因北军继续进攻陕西于右任之靖国军,和议遂告停顿。2月20至23日 李大钊在《晨报》上发表《青年与农村》。3月2日 各国共产党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4日,宣布成立第3国际(共产国际)。3月9日 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新旧思潮之激战》。3月12日 毛泽东离京去沪,送留法勤工俭学生出国,旋返湖南。3月15日 北京政府于中央公园举行“公理战胜”纪念牌坊开工典礼。是日 上海印刷工人2千人罢工。3月18日 林纾在《公言报》发表《致蔡鹤卿太史书》,攻击新文化运动。3月19至23日 林纾在《新申报》发表小说《妖梦》。3月23日 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4月1日 《公言报》发表蔡元培写的《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4月3日 北京政府电饬各省,注意取缔“俄国过激党派”。4月6日 《每周评论》第16期,摘译《共产党宣言》第2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后面属于纲领的1段。4月8日 南北和议继续开会。南方代表提出取消中日军事协定及参战军,停止参战借款,恢复旧国会等议题,遭北方代表反对。4月11日 全国和平联合会在上海讨论山东问题,力争收回青岛。20日,山东召开国民请愿大会,到会10多万人。是日 章宗祥自日返国,在东京车站受到中国留日学生30余人的痛斥。4月12日 巴黎和会讨论山东问题,日本坚持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并以退出和会为要胁。30日,和会议决德国在山东之权利,概让日本,且明确规定于对德和约中。5月1日,英国代表以和会所定解决山东问题办法通知中国代表。4月15日 鲁迅在《新青年》6卷4号发表《孔乙己》(实际出版时间在1919年7月)。4月20日 山东各界10万3千7百人在济南演武厅召开国民请愿大会。4月23日 北京政府改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4月28日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以社会主义为题发起征文。4月29日—4月30日 巴黎和会召开英美法三国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议定《巴黎和约》关于中国山东问题之条款。4月30日 杜威抵上海。是月 山东各界推派代表前往欧洲,直接向中国专使及巴黎和会请愿。是月 周恩来由日返津。5月1日 北京《晨报》副刊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李大钊的《“51节”MayDay杂感》。是日 陆征祥密电北京政府,报告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失败之消息。是日 北京国民外交协会议决,如果巴黎和会不能采纳中国主张,即请政府撤回代表,并决定于5月7日在中央公园召开国民大会。5月2日 山东3千余工人在济南北岗子举行收回青岛演说大会。是日 林长民在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证实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消息。5月3日 午后4时,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开全体职员会,议决 5月7日在中央公园召开国民大会,并电全国各省各团体同日举行。晚7时,北京大学全体学生在法科礼堂开会,高师等校代表亦参加,议决4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生界之大示威。同时通电各省于 5月7日举行游行示威运动。5月4日 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先至东交民巷,后去赵家楼胡同,举行示威游行。结果,赵家楼曹汝霖住宅被焚,章宗祥被殴。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当晚,钱能训在其私宅召集内阁紧急会议,筹商对付学生办法。5月5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次日,学生联合会成立。5月5、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5月6日 贵州省议会电请置卖国贼于极刑。5月7日 54爱国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上海于是日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此外,东京留日中国学生也在本日集队向英、美、法、俄、意各国公使馆呈书,要求将胶州湾直接交还中国。日本警察出面镇压,学生被捕及受伤多人。是日 由北京女师发起,北京各女校代表集会,议商救国方法。除发电数通外,另发布通告,呼吁全国女界同胞奋起救国。是日 北京政府迫于群众压力,释放全部被捕学生。是日 郭钦光吐血身亡。5月8日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5月9日 蔡元培辞职出京。13日,北京各大专校长齐上辞呈,力争留蔡。是日 北京议会部分议员弹劾曹汝霖。南京、无锡、松江、兰陵等地及巴黎华人均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嘉定等地均发生学生游行。5月11日 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是日 旅京的山东劳动者数万人于彰仪门外旷野集会,要求山东交涉,万勿签字。是日 晚教育总长傅增湘离职出京。是日 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南昌、杭州等地学生游行。广州、吉林等地召开国民大会。5月12日 山东济宁学界展开爱国活动,本日成立学界联合会。5月13日 南北议和再次破裂。本日,南北双方议和代表均提出辞职。是日 开封各校学生召开联合大会。5月14日 天津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是日 上海人力车工人,拒绝日人雇坐车辆,本日先从吴淞路一带开始,至月底已遍及全市。5月15日 《新中国》月刊在北京创刊。同年 12月15日出版的1卷8号,载有列宁的《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部分译文(郑振铎译)。是日 烟台学生游行。5月16日 山东各地抵制日货。厦门学生游行。5月17日 合肥、漳州等地学生游行。武汉学生联合会成立。18日,武汉各校学生3千余人集会游行。5月18日 北京学生5千余人举行大会,追悼郭钦光。安庆、淮安、南通等地学生游行。5月19日 北京各专门以上18所学校学生再次罢课。次日,各中学学生也1律罢课。罢课学生组成北京学生护鲁义勇队。5月20日 孙中山著作《孙文学说》出版。是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5月21日 上海《新闻报》载山东第5师全体士兵1万零80名敬告全国同胞电,电中呼吁全国一致共御外侮,速除国贼。是日 徐世昌免李长太步军统领职,令王怀庆署理(7月31日正式任王为步军统领)。5月23日 天津、济南中等以上学校罢课。是日 北京警察厅查封学生联合会刊物《五七》日刊。24日,封闭北京《益世报》(因转载山东第5师全体士兵告全国同胞电),并逮捕该报主编。25日,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5月24日 山东益都各界召开有城乡人民9千5百余人参加的国民大会。保定学生罢课。5月25日 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成立。5月26日 上海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两万多人,1律罢课。5月27日 济南各女子学校8百人,在女师风雨操场召开联合大会。5月28日 湖南学生联合会在长沙成立。苏州学生罢课。5月29日 南京、杭州、安庆等地学生罢课。5月30日 福州、开封、南昌、宁波等地学生罢课。是月 《新青年》6卷5号,即“马克思研究号”,刊载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实际出版时间在1919年 9月)。6月1日 武汉学生走出校门去街头讲演,遭军警阻击,学生受伤多人,造成“61”大惨案。6月3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是日 长沙各校学生罢课。6月4日 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是日 北京15校女生1千多人结队到总统府请愿。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是日 上海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南京、宁波、厦门、芜湖、苏州、常州、镇江、无锡、扬州等地也陆续罢市。6月6日 徐世昌令胡仁源署北京大学校长。6月8日 戴季陶、沈玄庐等主编的《星期评论》创刊,该刊于1920年6月停刊。6月9日 天津各界4万余人(1说两万余人)召开公民大会。6月10日,天津商界第一次罢市;12日,第二次罢市。是日 杭州罢市。6月10日 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天津总商会急电北京政府。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是日 济南商界开始罢市。6月11日 陈独秀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向北京政府提出取消中日密约等5项要求。同日,陈独秀走上街头,散发《宣言》,在“新世界”游艺场被暗探逮捕入狱。是日 汉口、唐山、安庆等地商人罢市。6月12日 武昌、九江等地商人罢市,唐山、九江等地工人罢工。6月13日 徐世昌准钱能训辞职,令财政总长龚心湛暂代国务总理。是日 徐世昌任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24日,又令徐兼西北边防总司令。6月16日 全国学生联合会于上海大东旅社开成立会。18日开选举会,北京代表段锡朋任会长,上海代表何葆仁任副会长。6月17日 山东各界代表自本日起连续在省议会开会,议组请愿团去京。20日晨,请愿团赴京,至新华门上请愿书。6月18日 天津各界联合会成立。6月22日 全国和平联合会通电全国,历数安福系祸国殃民罪行。6月27日 北京学、商两界代表3百余人,求见徐世昌,请勿签字。6月28日 在全国群众和旅欧学生、工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是月 上海《民国日报》增辟《觉悟》副刊。7月1日 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创办《少年中国》月刊。7月7日 旅沪山东协会发出通电,历数安福国会卖国罪行。自8日起,天津、云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各团体和全国学生联合会亦先后发出通电,要求封禁安福俱乐部。7月9日 湖南各界联合会成立。7月14日 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创刊,该刊第2、3、4期发表毛泽东的著名论文《民众大联合》。7月20日 徐世昌令裁撤督办参战事务处,改设督办边防事务处,令段棋瑞督办边防事务。7月20日 胡适在《每周评论》31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8月17日,李大钊在该刊35号上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再论问题与主义》。7月21日 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7月22日 全国学生联合会发表《终止罢课宣言》。7月25日 苏俄政府向中国人民及南北政府发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于1920年4月间在中国报刊上公开发表后,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7月30日 徐世昌免胡仁源署北京大学校长职。8月1日 孙中山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该志自创刊号起,连载孙著《实业计划》。8月5日 济南镇守使马良枪杀爱国回民马云亭、朱秀林、朱春祥3人。8月6日 周恩来针对马良暴行,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表《黑暗势力(1)》一文,提出推倒安福派。8月10日 张敬尧解散湖南学生联合会。8月14日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生陈毅等61人,自沪乘船赴法。8月16日 中华博物学会成立。8月19至21日 《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连载张闻天所写的《社会问题》一文。该文文末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十条纲领。8月23日 山东、北京、天津各界代表齐集新华门,要求惩办马良。8月24日 《新生活》周刊在北京创刊,李大钊曾为该刊撰写时评等短文,达60余篇。8月30日 《每周评论》被北洋政府封禁。9月1日 北京高师附中学生赵世炎等发起成立少年学会。是日 《解放与改造》半月刊在上海创刊。9月11日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抵京。9月15日 徐世昌宣告对德战争状态停止,晋授段棋瑞大勋位。9月16日 天津觉悟社成立。9月24日 徐世昌准代国务总理龚心湛辞职,令陆军总长靳云鹏代国务总理。9月27日 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是月 天津南开学校增设大学部,是为南开大学之始,由张伯苓任校长。10月10日 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是日 北京、天津学生利用庆祝共和纪念日,广泛展开“劳工神圣”、“推翻专制”、“打倒军阀”等新思想宣传。当天,天津警察打伤学生多人。10月18日 孙中山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发表《救国之急务》之演说。10月23日 《北京大学日刊》发表毛泽东寄邓中夏的《问题研究会章程》。10月31日 留法勤工俭学生李富春、张昆弟等150人,自沪乘船去法。11月1日 郑振铎、王统照等编辑的《曙光》杂志在北京创刊。(1921年6月终刊)。是日 北京政府接收自1900年被美军占领之北京正阳门城楼。是日 鲁迅在《新青年》6卷6号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1月5日 北京政府任命靳云鹏为国务总理。11月10日 全国各界联合会在沪成立。11月11日至12月4日 《广东中华新报》上连载了杨匏安所写的《马克斯主义》一文(共19天次)。11月14日 长沙妇女赵5贞在花轿中自刎。11月16日 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福州事件。11月18日 广州学生因屡次要求当局严惩镇压学生之魏邦平(广东警务处长兼广州警察厅长)均无结果,今日起中等以上各校1律罢课。11月28日 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宣布福州紧急戒严。11月29日 北京男女学生3万人集会天安门,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州暴行。在此前后,各地各团体均纷纷集合游行,声讨日帝暴行,并提出解决闽事主张。12月1日 全国学联就闽案电各地学联,请“每日多派学生游行演说”。是日 李大钊在《新潮》2卷2号发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是日 《闽星》半月刊在福建漳州创刊。12月4日 王光祈在北京《晨报》发表《城市中的新生活》。12月7日 北京各界10万人在天安门前开国民大会,声讨日帝在福州的暴行。12月18日 湖南请愿团到北京,要求北京政府罢免督军张敬尧。12月24日 冯国璋在北京病死。12月29日 周恩来等主编的《觉悟》杂志创刊。

小发明科技论文范文 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活动研究初探 摘 要:小发明是要求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是对日常生活中、学习中或劳动时遇到的不方便、不顺手和不称心的事物,进行改进和创造性地设计制造的新产品。这类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关键词:提出问题;自主创造;制作 一、提出科技创新问题 在科技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用课本上和通过其他途径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和实验,获得创造知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导下,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制订计划和亲身实践,在实验中积累数据,在研究中分析数据,直至撰写科技小论文或创造出有价值的科技作品。每当学生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他们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从而学会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在科技创新活动时,学生提出一些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积极引导。我校是农村学校,夏季学生家里苍蝇很多,胡婷玉同学在灭蝇时发现问题:用苍蝇拍虽能打死苍蝇,但会留下死苍蝇的内脏污点,很不卫生;如果用粘苍蝇纸,只等苍蝇 “自投罗网”,不能主动出击,效果不佳。在教师的指导,从研究苍蝇拍开始,直至设计制作卫生灭蝇兜。卫生灭蝇兜不但能灭停着不飞的苍蝇,而且还能逮住在空中乱飞的苍蝇;还会让苍蝇“自投罗网”。这个小发明获得嘉兴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借书后,借书证放在图书室内。当学生到图书室还书时,图书管理员要在一个班的借书证中,找到还书学生的借书证,不是件容易事。来还书借书的人多时,学生要排着长队等候。为此,一对同胞姐妹郭婴�、郭婴霞动起了脑筋,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反复尝试,动手实践,不断改进,每一次的改进,都向前跨了一步,终于设计制作出“寻找方便的借书证”。这个小发明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探究科技自主创造 自主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探究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科技教育实践中,要使学生发展个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促进创造力的开发,就必须让学生自己主动大胆地去设计,突破原有的知识圈,打破常规,而产生新的设想。特别是对那些有新意、有创见的方面,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如,朱懿超同学发现:不少人爱用一次性杯子,尤其是用一次性杯子招待客人,而客人也喜欢用一次性杯子喝水喝茶,认为这样干净卫生。但是,目前的一次性杯子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的杯子是一模一样的。在人多的场合,杯子放手后,往往由于认不准自己喝过茶水的那个杯子,而再用新杯,造成严重浪费,污染环境。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减少一次性杯子的浪费呢?朱懿超同学进行了研究,想到了多种方法,最后设计了:“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是把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给每个杯上分别印上不同的编号:1、2、3……,再在杯上写上“用杯记号,再喝找它,减少用杯,环保第一”的字样。 用简单的编号来区分一次性杯子,避免人们在一个场合用两个以上的杯子,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发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这个“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小发明,获得嘉兴市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三、实践科技制作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点,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做科技创新的主人。 如,在船模活动中,船模制作完毕,要进行试航。船模试航是调整船模的稳性、航向、航速和航程的重要措施。但是,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船模试航活动的水域,校园内没有供学生船模活动的水域,妨碍学生船模活动正常展开。以前,我校船模活动只能组织学生跑到校外的池塘边去试航,要花很多的时间,又不安全,特别危险。 在船模活动中,李伟同学想到,学生中午洗饭碗的地方,有个长方形的水槽,只要堵住出水洞,在水槽中可做船模试航,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李伟同学的船模在水池内试验中发现:船模的航行方向,当船艏前面顶住池壁,船艉向左摆动,船艏是向右偏航,船艉向右摆动,船艏是向左偏航,只要调整到船艉不摆动,船模的方向就准了。 船模的航行方向解决了,航行速度怎样测试?李伟同学想到了科学课上做实验时的测力器,把测力器钩船模的尾部,拉力大,就是航行速度快。通过用测力器,试验船模的航行速度果然很好。 实践证明,船模试航用仪器在水池中可以进行水密性、稳性、航向、航速和航程测量得到正确的数据。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十分方便,更安全,可以边做边试验,大大提高了研制船模的工作效率。我校船模选手在我的指导下,参加桐乡市、嘉兴市、浙江省比赛取得了好成绩。我们研制船模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奖,更重要的是在研制船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树立了创新观念! 这个小发明为广大船模活动爱好者解决了没地方试航的问题。这篇《船模在普通家用水池中试航的研究报告》科技小论文获得桐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我们的船模活动,不但与课本知识、科技创新、技能技巧相结合,而且把这个科技创新活动的收获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内容,他们将不断地开拓思路,不断有新的尝试,新的创造,不断进入自身理想驰骋的新境界。 总之,在新理念指导下,开展培养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活动的研究,促进小学生在家庭里、校园内、生活中、社会上,学习运用科学知识,发挥每一位小学生各自的潜力和创造性,是我们要培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 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留良中心小学) 看了“小发明科技论文怎么写”的人还看: 1. 初中发明创造科技论文 2. 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 3. 有关企业科技创新论文3篇 4. 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 5. 科技论文的格式(2)

嘉兴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本科生发表论文的方法如下:

第一,确立发表目标。

确立一个跳起来可以够得着的学术发表目标。什么是学术发表目标?就是我们要在哪个杂志发表。为什么要确定这个?因为不同的学术杂志啊,对于学术成果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发表难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特别难,有的一般难,有的就相对容易。

不同的发表目标,决定了你最后预期的收益率,而我们应该挑选一个预期收益最大的期刊,作为努力发表的目标。

第二,选择研究方向。

大家都知道,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方向正确极其重要,一个错误的方向,会极大化你的失败概率。而对于一个普通的本科生,什么样的研究方向是相对比较安全可靠的呢?

对医学而言,我的答案是综述,新的数据,新的方法和新的案例。

第三,提高写作能力。

那第三件事情应该是什么呢?是提高写作能力,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好的写作是发表论文十分重要的方面,很多人研究做的很好,但是写不出来,有些人研究一般,但是可以发顶级期刊。

第四,发表。

选择期刊。先确定你要发表的期刊的级别,普刊还是核心?国家级还是省级?每个期刊的风格以及收稿方向是不一样的,在关注期刊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期刊收稿风格和方向,不然被退稿的可能性比较大。普刊一周之内可能有回复,核心为1-3个月。

投稿。投稿最重要的是找到正规投稿邮箱或者在线投稿官网。一般来说正规的期刊知网收录的话可以在知网查到征稿启事,这是比较正规的,千万不要百度!不要百度!不要百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百度,那么你受的几率就会飙升。

等待通知。如果退稿就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再投或者转投其它期刊。录用就等待录用通知和见刊就行了。

首先,看你需要发表论文的要求,单位都有规定的,一般有级别、时间、研究方向,电子刊可以不,是否需要专刊,是否核心。然后再根据研究方向和要求选择需要投稿的杂志社,搜索官网,查看投稿方式投稿即可。一般周期较长,需要提前准备好论文投稿,同时可以跟进进度,看论文的录用情况做进一步准备。杂志社拒稿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要注意跟进。另外,即使确定录用也会有多次修改,注意杂志社的通知。另外,杂志社很多,在发表之前选择杂志很重要,可以联系我,我来指导你一下。

要发在医学类专门期刊上,可以直接与此类期刊联系,他们也乐于与你交流,可能需要交一些版面费。但是要注意其期刊是否正式刊号。影响大的期刊可能费用高点,一般的或者低点。

嘉兴学院发表论文

嘉兴学院还不错,从办学成果来分析,该校多次获得相关荣誉,从师资方面来说,该校师资力量丰富强大。

1、办学成果

截止2020年4月,该校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在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00余篇,到校科研经费逾亿元 。

2、师资力量

截止2020年4月,该校共有教职工16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正高职称教师1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0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3人;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 。

历史发展

1914年,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创办的“宁属县立甲种商业学校,解放初时名为宁波市立财经学校。

1954年,更名为重工业部宁波工业会计统计学校。

1955年,又易名为冶金工业部宁波工业经济学校。

1960年,举迁浙江省建德县,先后命名为建德冶金工业学校、浙江冶金工业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大专,定名为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同年校址迁至嘉兴市。

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调整为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在国家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实行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划归浙江省管理。

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嘉兴学院。

2000年后,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等四校相继并入。

2020年8月27日,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嘉兴学院

寝室八到十人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不错,教师队伍雄厚,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27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78.4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6.16%;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131人(其中正高职务的专任教师39人),占教师总数的30.68%。

截至2020年12月,嘉兴南湖学院共设有人文系、商学系、化学与纺织工程系、机电与建筑工程系、数理与信息工程系、医学系等6个二级院系,其他教学单位体育与军训教研部一个。

34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医学、法学等6大学科门类。

校标:

“嘉兴南湖学院校标”,校标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构成形式。标志中“风帆”造型的寓意既代表了“南湖红船”也是校名拼音首字母“J”的变形,代表嘉兴学院。

风帆有大风大浪奋力拼搏和一帆风顺等意义。三组平行的造型渐变折线,加强了标志的空间延伸感。折线形似书本,又象征着知识的海洋,与风帆的造型相衬托,彼此呼应。

校标中把陈省身先生题写的校名和学校的英文译名进行组合,强化和拓展了校标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文化内涵。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本人是嘉兴学院经济学在读本科生虽然艺考滑档 但是学经济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嘉兴学院经济学专业一直是王牌专业 一年的学习下来我感觉还是挺好的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的环境也比较优美 梁林二期的公寓是酒店式的还有电梯 生活什么的很方便 如果分数合适 嘉兴学院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嘉兴学院论文发表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挺不错的,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具体介绍如下:

嘉兴南湖学院(Jiaxing Nanhu University),地处长三角中心城市—嘉兴南湖之畔,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嘉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其前身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20 年 12 月“建党百年、百年建校”背景下,学校以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南湖”命名,成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全面开启新征程。

教师队伍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27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78.4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6.16%;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131人(其中正高职务的专任教师39人),占教师总数的30.68%。

科研成果

近年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 113 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0项,科研经费总额 1500 多万元,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73 篇、专著16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1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试论关于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思考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研究思考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试论关于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思考,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回顾2003年以来的金庸小说研究,似乎走入了一个低谷中,这主要是学术转换期的必然现象。反思金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应从学术体制和队伍培养方面着手进行完善,同时在版本研究、比较视野、历史视野、审美体验等层面实现观念更新,开创金庸研究的新局面。

关键词: 金庸;武侠小说;学术史;回顾;反思

一、前言

大陆金庸小说研究从1985年发端,至今已有20年了。经过1994年以来对金庸小说的学院经典化和1999年以来的大众文化化,金庸小说在"历史经典"和"流行经典"这两个层面上的许多问题,都已经初步得到了澄清。非常可喜的是,自1999年以来,金庸小说研究的学术史历程也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丁进发表了多篇"史略"、"史稿"、"综述"等文章对金庸小说研究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何开丽在2005年以长达5万字的篇幅完成了硕士论文《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1980—2004)》,将金庸小说在纵向上分为1980年至1993年的感性欣赏与定性认同、1994年至1998年的文化颠覆与理论建构、1999年至2004年的流行经典与反思深化三个特色鲜明的阶段,又在横向上指出金庸小说研究在大陆主要有人文分析、文学史、文化学三种方法,相应地表现出人文关怀、历时观照、文化研究三种特征,金庸小说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学术规范和研究视野两大问题 。

统观20年来的金庸小说研究,到1994年开始取得具有相当深刻性的重大发展,其后的10年,基本完成了"历史经典"和"流行经典"两个层面上对金庸小说的经典化历程,而在这之后却渐入低谷。经典化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僵化,但往往会伴随着泛化的浅薄与兴味的淡漠。2003年以"华山论剑"和"嘉兴会议"为焦点,再次掀起了一场金庸热,但随后三年间的金庸小说研究却仅仅是前一阶段热潮的余波与回响。在今天经历了沉思与积淀之后,对三年来的金庸小说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或许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以促进金庸小说研究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机制。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的晴雨表,许多会议论文和专著章节都曾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并形成影响。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文献依据,以"金庸"为检索词检索2003年至2005年CNKI全部类别文章篇名,得到结果248个,对近三年金庸小说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

二、近三年来金庸小说研究的总体状况

本期金庸小说研究最主要的方面,是对此前研究的继续。

一是对前期争论的继续。

对于世纪之交的金庸、王朔之争,此期学者们努力跳出意气之争,显得更加深入、客观。姚晓雷认为其实质是北京和港台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之争,但他更强调二者之间的共性,"他们都属于同一类具有解构性的特殊文化形态" ,这就不同于此前主要强调差异的通行做法。李秀萍则从文化市场角度认为这一争论的实质是文化资本、文化权力的争夺 。

针对严家炎站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背景下对金庸小说文学史地位的高度肯定,袁良骏始终认为金庸小说仅仅属于"新剑仙派" ,那么,对金庸小说"文学革命论"的定位,就只能是"肉麻地、无节制地吹捧金庸" 。严家炎对此进行反驳,对"文学革命论"进行了系统论述并特别指出"文学革命"是创作实绩而不同于"文学革命家"的创作和理论并行,"金庸有成功的艺术实践,但似无改革文学包括改革武侠小说的系统的理论主张,所以只是一位卓越的作家,同样不必称为文学革命家" ,仍对金庸高度赞扬。

关于金庸小说的种种争论,从金庸小说进入大陆之时就已开始,90年代表现尤其突出。这些争论,促进了研究的深化,但也夹杂着许多个人意气,这实际上就涉及到学术规范的问题了。朱寿桐认为,酷评和痛骂都是"偏爱价值",要真正以金庸为对象,尊重约定俗成的理论,建构理性的金庸研究学术格局 。

第二是对前期部分论题的深化。

在1994年以来的研究中,学院体制的深度介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期对此前的一些论题继续进行了深化。金庸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灵,而传统如何进行现代化转化,则是金庸小说研究一直面临的问题,胡小伟在分析金庸小说历史意识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这一问题 。傅国涌则从现代性的人文忧思立论,指出在金庸小说取得空前成功后,"按常理推断,金庸完全有条件成就一个知识分子的现代人格,真正成为一个傲然独立的 侠之大者",可是"和这个时代许多名声显赫的知识分子一样,金庸的晚年只能让我们感叹","其作品也常常是以儒家温情脉脉的人性关怀取胜。作为一个中国人,金庸的悲哀不是孤立的,或许也是多数没有走出传统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悲哀" 。上述两位论者的观点一正一反,但都表现了深刻的学术思考。

徐岱在90年代运用狂欢、游戏等理论致力于阐释金庸小说的美学内涵,他在此期提出了"爱生性"命题,"这使充溢着一种生命气息的金庸小说蕴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品格","通过这一原则,金庸小说成功地建构起了一种审美乌托邦" 。

本期的金庸小说研究,也开始对前期论域进行了一些有意识的拓展。比如"误读的金庸"问题:"金庸武侠小说的合法性是由大众决定的,大众是它的命脉。但现在,我们的文学史家包括金庸本人却转而从纯文学这里寻求合法性。这从根本上是价值倒错的。" 再如"后金庸"时代的"文化工业"问题 和"后现代化"问题 等等。

在这三年中,金庸小说研究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继承多而新创少,泛论多而深究少,这种状况,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关于近三年来金庸小说研究的反思

综观近三年来的金庸研究,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体制建设

先看一看近三年的CNKI题录分布:

年份 题录总数 重复发表论文 有效学术论文 标明作者身份论文

2003 62 3 41 25

2004 83 2 54 39

2005 103 1 49 44

总计 248 6 144 108

金庸相关文章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研究论文却逐年持平。如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里反映出金庸研究学术体制的一些问题。

学术体制包括研究、发表、评价三个主要环节。

就研究环节而言,目前国内的主要金庸研究机构,仅有海宁市金庸研究会等地方性社团,尚无进入学院体制的全国性大型专门研究机构,这使得金庸小说研究力量缺乏应有的凝聚,不能集中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

发表环节包括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近三年的主要学术会议是2003年的嘉兴会议。而刊物发表的情况则见于下表:

刊物类别 文学专业刊物 重点、部属大学及CSSCI学报 地方本科院校学报 专科及理工院校学报 地方社科综合刊物 其他

2003 5 3 12 14 2 8

2004 3 9 12 17 3 8

2005 7 6 12 15 5 5

总计 15 18 36 46 10 21

比例 10% 12% 25% 32% 7% 14%

从刊物类别及重点刊物分布可以看到,金庸研究论文发表的主要阵地是地方本专科院校及理工类院校学报,在级别高、影响大的学术刊物中,金庸研究并未得到彰显。但是,单刊发表金庸研究文章的情况还是有值得欣慰之处。三年内发表金庸研究论文较多的刊物依次为:《山西大学学报》(8篇)、《嘉兴学院学报》(7篇)、《华文文学》(6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5篇)。这几家刊物集中刊发金庸研究文章,都是事出有因的。2003年,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学学报》主编傅如一教授的弟子王剑有幸成为金庸先生首届博士生之一,借此东风,山西大学礼聘金庸为名誉教授,学报也开设了相关专栏。嘉兴是金庸故乡,又于2003年承办了大型的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嘉兴学院学报》集中刊发金庸研究文章,亦实属情理之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即将更名为《西南大学学报》)于2004年推出"名栏"建设工程,以韩云波编审长期研究中国侠文化的刊物自身优势,开办了"中国侠文化"专栏,金庸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金庸小说作为香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3篇)、《中国比较文学》(3篇)的研究对象。此外,《文学评论》也在2003年刊发了2篇金庸研究论文。

金庸研究的学术评价环节,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机构和机制,可谓百废待举。此处不多赘言。

综观上述情况,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建立常规性的金庸研究学术体制。包括:第一,建立全国性的研究机构,目前各地已经成立了一些地方性的金庸研究会,可以考虑整合力量、加强合作,或者与全国性的一级学会合作成为专业委员会,以便开展全国性的研究统筹。第二,争取在重点大学建立相应研究机构,可以是专门的金庸研究,也可以是更广泛的武侠研究。第三,建立常规性、连续性的学术会议机制(要冠以第*届),可以由不同学校、机构轮流举办,也可由金庸家乡的地方政府固定承办。第四,巩固现有核心期刊资源,可以争取和核心期刊联办栏目,并争取更多核心期刊发表金庸研究论文。第五,建立全国性的金庸研究评奖机制。

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金庸研究得以良性发展的必要保证。这固然关系到金庸研究界的内部努力,在当今金庸已经产业化的情况下,更有赖于金庸研究界外部力量的支持。金庸产业是我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多年来已经彰显了其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形成优化的金庸研究学术制度,也是把金庸产业做大做强的坚强后盾。

(二)队伍建设

金庸研究的繁荣,核心是要有一支研究队伍。近三年情况表明,金庸研究队伍建设的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下表根据108篇标明作者身份的论文进行统计,表中职称均含同级人员,多作者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为准,多身份作者就高不就低,其他类包括非学术职称、仅标注为教师身份人员、助教、本科生、夜大生,数据栏表示方法为"论文作者人数/论文篇数":

职称及年份 教授 副教授 博士后 讲师 博士生 硕士生 其他

2003年 5/6 4/5 9/9 2/2 3/3

2004年 6/9 7/7 10/10 1/2 9/9 2/2

2005年 9/11 7/7 1/1 11/17 2/2 2/2 4/4

可以看出,讲师是金庸研究最大的一个群体,硕士生也是一个重要群体。还要指出的是,在正高职称的26篇论文中,有5篇是合作完成(这有可能意味着主要作者并非教授)。从统计看,金庸研究队伍状况职称结构显然不够理想。在108篇论文中,高级职称作者共计45篇,仅占42%。这可能意味着,金庸研究队伍整体学历不够(根据许多大学的人才政策,博士生取得学位后即可特聘为副教授)。

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依次为:王立(教授辽宁师大,后调大连大学)7篇(4篇为合作),田智祥(菏泽学院讲师,同时为山东师大硕士生)6篇,刘卫英(辽宁师大副教授,同时为南开大学博士生)4篇(3篇为合作),严家炎(北京大学教授)、袁良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丁进(江苏省人事厅编辑)、谢理开(龙岩学院,职称不详)均为3篇。在这些作者中,严家炎论述了金庸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袁良骏主要对金庸持基本否定态度,丁进主要考察金庸研究史,这些都是此前相关研究的继续。在新进入金庸研究领域的作者中,王立、刘卫英和辽宁师大的研究生们,主要从主题学角度较为深细地考察了金庸小说的若干母题,已经初步形成特色;谢理开主要探讨了金庸研究的学术建构;田智祥发表文章较多,涉及较广,但文章篇幅均较短小,论述不够深细,尚未形成特色。

一般而言,要深入研究一个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会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三年中,仅有7位作者有3篇及其以上论文发表(即平均每年至少有 1篇)。从面上看,大多数作者涉足金庸研究,都只是匆匆过客,偶然旁及,由于对论题缺乏长期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大量文章质量不高,研究不深不细。从点上看,几位新进入金庸研究领域的作者,往往起点不高,在90年代以来金庸研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未能就一些总体性问题继续进行厘清,理论高度很难得到提升,也缺乏新的学术增长点,这样很可能造成低效重复。倒是一些偶尔涉足金庸研究的作者,如朱寿桐、姚晓雷、李秀萍、高玉等,他们能够站在金庸之外从更高更广的角度看金庸,写出了一些力作。

金庸研究要繁荣发展,研究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在上述体制建设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有几项工作要做:第一,鼓励、吸引更多作者加入金庸研究队伍。第二,金庸研究的前辈作者和优秀作者要适时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研究的后备队伍。第三,研究者要加强专题意识,在重点、难点上取得突破。第四,研究者要在哲学、文学等基本素养上苦下功夫,将金庸放到更大的学术文化格局中,"微小叙事"和"宏大叙事"相结合。第五,鼓励重点研究金庸的作者"专业"化,鼓励偶尔涉足金庸研究领域的优秀作者继续进行金庸研究,形成专业、业余研究者互补也就是局内、局外互补的局面,共襄金庸研究盛局。

(三)观念建设

研究的观念层面往往决定着研究的努力方向以及层次水平,因此,总结近年来金庸研究观念层面的得失并做出反思,是繁荣金庸研究的必要工作。

观念层面反映在学术成果上,集中体现于选题和方法两大方面。选题的更新是学术增长点的表现,而方法的更新是层次水平提升的标志。在前10年金庸研究的基础上,2003年以后选题重点和方法策略主要有:论争透视,包括王朔、金庸之争及其所反映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争,文学革命论、新剑仙派之争及其所反映的"重写文学史"之争;人文关怀,表现为广泛地探讨金庸小说各方面的人文意识,是金庸研究中的长线课题;审美探讨;学术史略;母题探源;比较研究,比较了余秋雨、王朔、张恨水、林语堂、罗琳等;文化运作,主要探讨2003年金庸"华山论剑"和2004年金庸四川行的传播策略;等等。根据何开丽讨论1980—2004年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可知,除母题探源和文化运作两点外,上述选题和方法大多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可以认为,在近三年的金庸研究中,整体上缺乏新的学术增长点。

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提出自己关于金庸研究的设想。

第一,版本研究。

金庸小说到今天已经有了三个版本:连载本、三联版、花城版。如何看待这三个版本,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首先,在近年兴起的现代文学版本学中,版本涉及到精确所指、版本兼容、新善本三个重要原则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金庸小说无疑是版本学的良好研究范本。其次,版本问题涉及到文学经典化在创作和接受两个方面的历史进程,是考察金庸小说之"历史经典"与"流行经典"双重属性的基本工作。第三,三个版本的变迁,也是探讨半个世纪以来文化发展、金庸个人以及中国群体人格变迁、武侠文学创作规律和雅俗整合流变规律等的基础工作。

第二,比较视野。

金庸研究的比较方法,从1966年的《金庸梁羽生合论》就已经开始了,但比较层次一直缺乏进展。比较研究要深入到作家作品的内在机制中去,提升到整体文学史和整体社会史的高度来进行,而不仅仅是一些现象的并行罗列。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批优秀作家对侠文化表现过兴趣,如鲁迅、沈从文、老舍、艾芜等,虽也有过一些将他们和金庸进行比较的论文,但随着整个文学史研究的深入,比较研究还大有深化的空间。近年西方大众文化大量进入中国,金庸本人曾说过《哈利·波特》和《魔戒》就是西方的武侠小说,其内部建构模式和外部建构模式和金庸小说相比较而言的特点,也是大有比较价值的。即使像《堂吉诃德》这类古典名著,虽然已有不少人将其与《鹿鼎记》相比,但如果深入到文艺复兴打破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整体夸张系统的大氛围中,就会发现我们往往并未领略到其中的精义。金庸小说自有其完整的主体系统,但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金庸小说在广大的文学和文化世界中的位置,也能更好地理解金庸。就目前的金庸研究而言,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比较研究,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需要大力加强。

第三,历史视野。

历史视野包括向前和向后两个层面。向前的历史视野指的是对过往历史的处理,体现为作品的历史意识,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如前述胡小伟的研究。向前的历史视野还包括对金庸历史地位的确认,如王敬三 的研究。向后的历史视野体现为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体现为强烈的'当下性或"当代史"意识,这里大致可与"后金庸"同义。近年来,出现了少量研究"后金庸"的文章,但也主要是对80年代以来的温瑞安和黄易的研究。我认为在这方面有必要大力加强金庸与"大陆新武侠"的比较研究。金庸树立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峰,所谓"金庸把能够想到的桥段都写完了",这是后人继续创作武侠小说的一个障碍,武侠创作必须顺应时势发展"求新求变求突破"。90年代,温瑞安提出"武侠现代化",黄易创作"玄幻""异侠"两大系列,就是他们意欲超越金庸的努力。但他们毕竟和金庸一样,是在香港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其创作突围就更多地有一种未完成的过渡性。而2001年才开始的"大陆新武侠"浪潮,是在和金庸差别很大的文化氛围中起步的,因此很快形成了"凤歌的综合、沧月的感觉、小椴的技巧、步非烟的想象、方白羽的哲思、慕容无言的现代" 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展示了和港台新武侠颇为不同的特点,广泛及于作品的侠义情感、审美风貌、文化内涵诸方面 。大陆新武侠作者文化起点普遍较高,其中一些作品如小椴的《杯雪》、凤歌的《昆仑》等,在文学技巧和审美体验上都可以和金庸50年代的小说相比。但问题是,金庸是在60年代初实现了飞跃而后在60年代中后期达到创作高峰的,由于当下数字化时代的粉丝文化机制,大陆新武侠的部分作品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大众文化的明星体验,自我感觉良好、网络游戏影响、商业层面操作等已经成了限制他们迅速成长的因素。这个时候,研究金庸,学习金庸,借鉴金庸,就成了金庸小说真正实现文学经典化和"后金庸"时代的21世纪"大陆新武侠"小说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第四,审美体验。

在金庸研究史上,最热门的方法莫过于文化研究。然而,归根结底,无论是就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就"重写文学史"立论,对金庸小说来说,都主要是一种他侓的方法,要真正体验金庸小说的魅力,必须要深入到金庸小说内部,进行自律的文学性探索以及作家主体性探索,而这些都将表现为和文学史方法与文化学方法不同的美学方法。徐岱曾经指出:"金庸小说的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它提供给你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在这里,精神的解放和生命的高扬高于单纯的思想启蒙,审美兴奋淹没了接受知识的乐趣。" 随后,他从多方面进行了金庸小说的美学研究,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提出的"爱生性"观点,就是从生命美学角度深入探讨金庸小说生生不息的内在源泉。但是,从美学角度深入探讨金庸,这方面有深度的文章并不多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徐岱是一个孤独者,大多数研究者都较少采取这种方法。

高玉在批判中国现代文学"审美中心主义"时,认为把金庸小说当成"纯文学"来研究是一个误区。笔者以为,自1988年章培恒比较金庸小说与姚雪垠的《李自 成》以来,经过1994年的"文学革命论"和"小说大师论"再到其后多方面、多层次的金庸小说"经典化"潮流,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定,即"重写文学史",就武侠这一具体文类而言,则是以对1933年茅盾的"封建的小市民文艺论"的反动为其核心,力图拨开长期以来"新文学"对武侠文类的偏见。严家炎的如下论断庶几可以作为这场文学史反思的结论:"雅俗对峙是文学发展的动力",而"金庸就是超越雅俗的典范","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的工作,需要从金庸小说内部出发来探讨其迷人的艺术魅力,审美体验的问题就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审美问题首先要研究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我们目前的许多文章还主要集中于对金庸小说文化传承的资料性和具体技巧的精巧性的归纳,因此未能触及到金庸小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席勒在《审美书简》第15封信中曾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人才游戏;而且只有在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而金庸在1966年回应《海光文艺》梁羽生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一文时,称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实这就已经是一种"游戏"品质,是和人的"本质力量"相关的,也是他在小说中追寻"自由"的动力源泉。中国传统文学的"载道"以及新文学的"革命",与金庸小说本就不是在同一个轨道上运行的,载道的、革命的文学要求以社会政治解放人,金庸小说却是以艺术审美来解放人。长期以来,权力的一元化体制和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思维方式,把武侠文类排除在文学圣殿之外。以"重写文学史"和张扬金庸小说所包含的宏富文化传承来研究金庸,其意义在于奠立金庸小说研究之"可行性"基础,而进一步的提高、深化则有待于深入到金庸小说的人之生命体验的艺术方式之中,也就是用美学的方法来对金庸小说进行"自律论"的文学研究。

到今天,过往的争论大多已有了结论,可以暂告一段落了,金庸小说以及金庸本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以为,在此之前,人们研究金庸,主要是一种文学活动,是思想意识的革新,深度模式倒是其次的;而当下研究金庸,"活动"的层面应该主要转移到"金庸产业"的文化运作策略上,而"文学层面"经历了20年的聚讼纷纭,已经具有了相当深厚的文化沉淀,那么,追求深度模式也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当"美学的自立门户其实也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人学的开张" 之时,美学就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努力让自身成为一种智慧形态,这是当代美学的追求目标;通过追寻生命的奥秘来实现一份人文关怀,这便构成了美学的基本价值座标。" 探讨人自身以及人类永恒追求的无限性,是美学的任务,也将是金庸研究在当下兼具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闪亮的学术增长点。

四、后语

综上所述,在经历了世纪之交10年之久的轰轰烈烈之后,金庸研究近年似乎走入了低谷,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上一波将平而下一波未至的转换期。"重写文学史"和"流行经典"之争大致已经有了一个令各方信服的结局,金庸的地位已经确立,恰如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启蒙运动,其意义是在破除。如果说上一阶段的好些观点都有强烈的研究者的主体性,且许多文章是从金庸之外立论的;那么,在下一阶段,感性就要归于理性,从金庸本身立论,以深刻性取胜,脱颖而出的将是犹如德国古典哲学式的繁荣,其意义是在建设。从更广大的范围来认识金庸,从更深刻的层次来研究金庸,金庸研究将成为一个深刻、完整的属于金庸自身本体世界的宏大文化架构,并以其深刻和长久的魅力影响着未来文化的进程。

寝室八到十人

建议加南湖学院新生群问一下

论文发表嘉兴医学

平湖周弟明,男,副主任医师,医务科长,大学本科毕业,嘉兴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平湖市第十一、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擅长呼吸、心脑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疾病诊治,在省级及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被SCI收录,主编出版专著一部,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其中一项获嘉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平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获得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新星”称号及平湖市“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考核为“优秀”等次。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