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再生资源期刊

发布时间:2024-07-07 12:14:53

再生资源期刊

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个普通期刊。

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扩展资料:

培养目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相近专业:

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粉体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就是个 普通期刊。

可再生资源期刊

期刊:我可是百度和google找了20多页找到的哦……给分吧……《纤维素科学与技术》为季刊,16开本,每期80页。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8405;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36/TQ。定价:每期5.00元,全年20.00元。 本刊已参加“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并入编《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目录》,代号8810。订户可通过以下地址订阅:天津市大寺泉集北里别墅17号联合征订服务部(邮编300385)。户头全称:联合征订服务部;开户银行:工商行天津市尖山分理处;帐号:605248-1046196(请注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订费)。 邮汇、破季订阅可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乐意居1122信箱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邮政编码:510650 电话: 电子信箱: 欢迎订阅!权威专家: 邵自强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8月 研究方向 含能材料在推进系统中发展与应用 个人概况 教授,博士后。1987年获应用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学位,后主要从事含能材料、功能高分子方向研究;1998年获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应用高分子专业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纤维素基材料、含能黏合剂体系相容性专家体系研究与开发。获 东欧青年化学家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一项,兵器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北京市科委科技奖一项,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一次。1998年-200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军事与烟火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功能化、新型高能纤维素基含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为研究生讲授《近代高聚物材料物理学》和为本科生讲授《高分子材料加工模具设计》课程。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十余名。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有: 1.新型天然多糖改性、分析和表征技术,包括以天然纤维素、淀粉、壳聚糖、甲壳素、琼脂和角叉胶等为基的功能化材料制备与表征,涉及超分子改性(物理和化学改性)、化学模板技术和自组装技术和膜技术研究; 2.以高分子物理和化学为基础,对可再生资源,重点是天然纤维素的衍生物进行分子设计、化学衍生,旨在探索天然高分子基的医学、航空航天、常规兵器、化工等领域的新型功能性材料,包括缓释、控释、含能增韧增稠、防伪及液晶材料; 3.以天然高分子功能化为主体,利用现代多种分析手段,表征研究高分子功能化过程聚集态结构、分子结构变化对其溶解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能量性能、加工成型性能动态影响; 4.新一代航天航空及兵器推进与发射用高性能黏合剂的分子设计和合成制造、应用,及以新型黏合剂为基的高性能(高能、低特征信号、钝感和优良的力学性能)推进剂制造加工技术; 5.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复合材料上的应用研究。 许凯 男,1965年10月出生,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副研究员。已在SCI收录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申请专利7项。多次被邀为Polymer、Macromol. Mater.Eng.等期刊的审稿人。2006年招硕士生2名。 主要研究领域:热固性聚合物和纤维素衍生物化学 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工作: 多核芳香环氧树脂: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通过在树脂分子骨架上引入萘或芴等多核芳香基团,提高分子链的刚性, 对单体进行结构改性,设计、合成一类新型的环氧树脂, 探索其作为电子工业用基体树脂的可行性。 含磷环氧树脂的研究: 在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生产与应用中,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发不含卤素的含磷环氧树脂体系。 低介电常数环氧树脂的研究: 通常环氧固化物的介电常数在4.5-5之间,而高频线路板则要求其达到3.5以下。对环氧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改性,降低其极化率,研发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类环氧树脂体系,同时保持基体树脂的高Tg、高耐热性。胡国辉 出生年月 1957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 1982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 技术职称(学位) 化工工程师 工作单位 曾任宁波市建新工业公司化工厂厂长 工作经历和业绩 《纤维素醚工业》副主编,主要从事CMC的水媒法生产和研究 姓名 陈方平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 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技术职称(学位) 硕士学位 工作单位 上海申光食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和业绩 曾长期在化工部乳胶工业研究所工作,熟悉乳胶生产工艺,化验方法,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工作。1998年至2001年在江门赫克力士(原量子高科)公司任技术部副经理,主要从事新产品开发、技术管理、ISO9000贯标和质检中心管理工作。2001年至今在上海申光食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译文和校译文共15篇。其中属于CMC技术领域的有5篇。起草和发表化工行业标准2篇。获得2项专利。姓名 李友琦 出生年月 1967年 毕业院校 198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91年--2001年历任重庆侨丰化工厂车间主任、技术科长、总工。其间1997--1998年任总工负责江门丰华建设的技术工作,建成后的生产、技术管理。2001年12月至今,任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同时于2006年10月至今任山东力宏宝冠纤维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分管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其它:现任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工会主席、重庆市南岸区政协委员。姓名 邵自强 出生年月 1965.8 毕业院校 1994年-1998年留学于俄罗斯莫斯科,在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技术职称(学位)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主要研究方向是“固体推进剂用硝化棉增塑体系相容性研究”。 1998年8月~2000年9月在北京理工大学军事与烟火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年,主攻方向“天然纤维素的预处理改性及其应用研究”2001年-2005年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纤维素醚工业》杂志编委;中国硝化棉协会理事;主编《硝化纤维素生产工艺及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纤维素醚生产及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在版。第十届东欧青年化学家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火炸药学报优秀论文奖;博士后学术论文优秀奖;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已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姓名 陈春林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 1984年上海化专精细化工,分析专业毕业 技术职称(学位) 化学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上海青东化工厂 工作经历和业绩 在上海青东化工厂负责CMC检验,技术工作。曾任上海劳改局中级职称评委委员;曾获司法部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姓名 胡中成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 1989.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河北茂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89.7-1998.3 四川染料厂生产车间/研究所/ 设计所任技术员1998.3-2001.3重庆侨丰化工厂车间主任/技术科长期间派驻江门建CMC厂2001.3-2001.9江门量子高科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2001.9-2003.3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设计建重庆力宏CMC厂 2003.3-2006.3泸州北方侨丰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泸州北方侨丰改扩建设计等2006.3-今河北茂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姓名 冯有愉 出生年月 1961年12月24日 毕业院校 1983.7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 技术职称(学位) 高级工程师(学士学位,MBA硕士学位) 工作单位 一滕集团副总经理兼一滕化工总工程师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83.8-- 1985.10 在大连石油化工厂工作,技术员1985.10--1986.12 大连石油化工厂第二染料厂,任厂长1986.12--1990.6 大连石油化工研究所,所长1990.6--1992.2国营大连天桥化工厂,厂长1992.2--1998.8 大连天桥工贸(集团)公司,总经理1994.9--1996.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密西根大学,MBA硕士学位1998.8--2005.7 大连恒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7--至今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纤维素醚行业成果介绍1)用于乳胶漆PAC和CMC的离子表面处理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2)活性染料印染用取代度大于2.0 PAC 工业化生产技术.3)HPMC反应结束后可挥发有机物回收再利用技术.4)参与一滕化工10000吨/年CMC工程设计与安装并指导实现生产.5)研究并设计出HPMC的三废治理工业化工程,并可达到国家三废一级排放标准.6)PAC与CMC 的三废治理技术的开发.7)多种纤维素醚与天然食品胶的复配技术,用于食品工业,用于建材工业,用于印染工业等应用技术.姓名 徐季亮 出生年月 1953年 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专长:纤维素醚类产品原料生产的工程和工艺;纤维素醚类产品的工程、生产、开发和产品应用;工作经历:1975年进苏州益民化工厂开始搞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的生产;1981年参加开发食品级羧甲基纤维素钠,填补国内空白;1988年参加研发FH9耐酸型CMC,当年产品就在娃哈哈开始使用,首创CMC用在酸奶中作为稳定剂;在1981年到1998年一直在参加羧甲基纤维素钠车间的改造和新建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车间和改造过一些生产MC和HEC的车间;1998年加入广东江门量子高科公司(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的前身)担任总工程师,开发出许多特种羧甲基纤维素钠(如特殊牙膏用CMC、电池级CMC、超高粘耐酸型CMC、超低粘CMC、陶瓷釉浆级CMC、PAC-LV和HV等),得到过省级几次科技奖。在许多杂志(如化工装备技术、医药工程设计、化工机械、江苏化工、纤维素醚工业等)发表过二十多篇论文;2003年参加GB 1904--2005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标准的起草;参加年产1万吨羧甲基纤维素钠全自动DCS操作的车间设计;现任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参观过国内许多生产纤维素醚的车间,也参观过国外几家大公司的生产纤维素醚的车间,与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美国、日本等国的生产纤维素醚专家互相交流过生产纤维素醚的技术。在纤维素醚行业中工作有三十多年的经验。姓名 田武 出生年月 1970年3月 毕业院校 199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工作经历和业绩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工作,曾在公司纤维素衍生物研究所工作5年,从事过离子型纤维素醚、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以及纤维素醚酯产品生产研究工作,参与建设过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生产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线。 姓名 戴振刚 出生年月 1965年9月 毕业院校 199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CMC技术总监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主要从事于CMC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姓名 邸勇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泰安赛露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泰安赛露纤维素醚工业技术研究所所长 工作经历和业绩 1990年5月至1999年在肥城瑞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负责技术;1999年11月创办全国赛露纤维素醚信息网;2000年5月任肥城赛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年8月,完成淤浆法新工艺聚阴离子纤维素(PAC)的研究;2003年6月,完成德州威斯化工有限公司500吨/年HPMC项目的设计、安装、工艺调试;2003年9月,加盟山东一滕集团,至2006年6月任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6月,完成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淤浆法聚阴离子纤维素项目的设计、安装、工艺调试,产品经鉴定填补国家空白,同年8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产品发布会;2005年1月,完成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HPMC项目的设计、安装、工艺调试;2006年8月,任泰安赛露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泰安赛露纤维素醚工业技术研究所所长;2006年12月,研究成功HPMC生产环保新工艺,采用新型的脱盐工艺,该工艺无工艺废水排放。获奖情况:1.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研制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产品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位完成人(项目编号:94-3-230-3)2.一九九六年九月,研制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项目获泰安市金桥工程实施一等奖.第二完成人;3.一九九六年十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研制,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证书号:960013)4.二零零零年,研制的粉末状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产品,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位完成人5.2005年6月,研制的聚阴离子纤维素产品获泰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贰等奖第一位完成人(证书号;K2005-2-3-3);现有成果:1、500-2000吨/年建筑用淀粉醚(CMS、HPS)的生产装置设计,产品溶于冷水,透明度好,取代度高。2、2000-10000吨/年淤浆法聚阴离子纤维素的工艺设计、人员培训、安装调试,成套技术。3、2000--10000吨/年建筑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工程设计,全过程计机DCS控制系统。4、500--2000吨/年医药级、食品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工程设计,全过程计机DCS控制系统。产品符合USP标准,黏度5-4000mPa.s。该工艺无废水排放。5、HP 改型的CMC 产品,通过对CMC高分子结构中基团的改性,大大改善了CMC的使用性能,提高了CMC的水溶性,克服了CMC已产生凝胶粒的缺点,大大提高了CMC的耐酸性。油田性能较CMC更优越。6、药用辅料:HPMCP产品,利用HPMC深加工,提高产的附加值,现市场价格为:180元/公斤,实现在国内最好的肠溶材料。姓名 许冬生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纤维素醚工业》主编,原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副总工 工作经历和业绩姓名 丁长银 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全国纤维素醚行业协会(筹)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工作经历和业绩姓名 戴振刚 出生年月 1965年9月 毕业院校 199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 技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 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CMC技术总监 工作经历和业绩 主要从事于CMC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给分吧。。这样我就能三级了,嘿嘿……我的够全够详细了吧,希望您满意

徐季亮 江门量子高科总工,著名工程师.邸勇 <纤维素醚工业>总编,有多项专利.邵自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理论好,经验少,不过到现在来说学的已经可以了.冯有愉 理论一般,经验一般.上面是我比较了解的几个人,其它的上网站上看看吧,期刊上面介绍中也有.给分吧!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是徐州金属循环利用研究院主管, 物资再生协会主办的官方期刊……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就是一个普通期刊 。应该也不算 国家级 吧。

资源再生期刊级别

属于国家级期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院主办,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院主管的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332/TG,国际刊号:ISSN1008-9500,期刊级别为:国家级期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报道新闻、法规介绍、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综合利用、企业风采、科技信息、市场行情等。

期刊论文可以分为五级:

第一级别(T类):特种刊物论文

是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是殿堂级别的刊物。发表的成果都是对各个专业有突出贡献的研究成果。每年全球的发行量也是特别少,含金量极高。

第二级别(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

是指被SSCI、A&HCI、CSSCI以及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收录的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这是目前高校师生以及研究院所普遍认可的具有代表性的顶尖期刊。

第三级别(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

是指其他被CSSCI收录的期刊,以及ISSHP收录的论文。它的论文水平含金量比A类低,但是也是代表着各个专业内重要的研究性论文。

第四级别(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

是指没有被CSSCI收录但是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论文。同样,在学科内有重要的影响,被高校师生普遍认可和投稿的期刊。无论你是专科、本科还是硕博,都是可以考虑的。

第五级别(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

是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这一级别的论文,就有点水了,但是非常适合刚刚跨入研究领域的学生投稿。同样,这类文章在毕业、深造、评职称,都是得到认可的。

第六级别(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

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期刊级别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 确定有这个期刊吗,已在几大权威网站查询没有查询到该杂志,请核对!类似的有如下期刊:

1.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稿约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宣传国家有关再生...

主管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工程科技I

2.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月刊)1999-2000年度辽宁省一级期刊,创刊于1983年,由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主管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辽宁省太阳能学会

3.有色金属加工

《有色金属加工》(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主办。 《有色金属加工》本刊为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铝、铜、稀有金属加工技术及发展方向、有色...

4.中国有色金属

《中国有色金属》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国家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宣传国家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方针和政策,报道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科研成就、经验和问题,推进有色金属...

5.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以繁荣有色金属科学技术、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及时报道有色金属科技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来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循环经济属于一级学科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可持续经济学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专家认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二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起源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着重与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主要观点1: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主要观点2: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它们排列是有科学顺序的。现在学术界提出了“4R”、“5R”、“6R”原则,如除“3R”外加上“再组织”、“再思考”、“再制造”、“再修复”等等,我们认为这些原则是针对某些不同层次或领域,如管理层面、意识层面或某些行业领域提出的更加具体、具有针对性的原则,具有合理性,但不能取代“3R”原则的基本性和普遍性。主要观点3: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应注意到,实施循环经济是有成本的经济。实施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投资、还有运行成本,是建立在资金流动基础上的。实施循环经济不仅要注意成本、资金要素,而且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主要观点4: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投资率高,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因而必须注重两端,一方面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相应地削减废物的产生量。因此,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主要观点5: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中国的循环经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全国上下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与实践,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正确理解中央精神,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征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主管单位:科技部主办单位: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快捷分类:环境出版地区:山东国际刊号:1002-2104国内刊号:37-1196/N创刊时间:1990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6-9个月复合影响因子:3.026综合影响因子:1.766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单位: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快捷分类:环境出版地区:天津国际刊号:1674-0912国内刊号:12-1397/N创刊时间:1980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复合影响因子:0.523综合影响因子:0.308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这两个应该可以!具体的情况可以在 杂志之家 问一下!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曾用刊名:再生资源研究;废旧物资研究主办单位: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出版周期:月刊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最最普通省级期刊。大概 五百 到 一千元吧。

再生资源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 --------------------------------------------------------------------------------——浙江乡镇企业 利用再生资源的调查 浙江省乡镇企业局:何荣飞 周朝晖 提起乡镇企业,人们往往把它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联系在一起。殊不知,浙江乡镇企业却能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建设生态浙江的一大亮点。最近,我们深入到宁波、绍兴、台州等地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发人深省。 一、浙江再生资源利用的特点 浙江乡镇企业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经历了由小商贩到专业企业,由国内回收到走出国门回收的发展过程。 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大,产值高 目前,全省铜加工直接利用废杂铜约40万吨,铝加工、铝合金铸配件及制品业利用废杂铝4 0万吨以上。浙江小五金年产值在100亿元以上,所需要的铜铝铁等原材料基本是由废杂金属回收利用的。台州摩托车车轮每年的产值都在十几亿元以上,所需要的铝都来自拆解业。塑料制品及塑模制造业利用再生塑料,仅台州、余姚、慈溪、东阳四地利用量就达100多万吨。尤其是台州,2003年,进口废五金电器拆解总量达200万吨,获得废杂铜18万吨、废杂铝12万吨、废钢铁140万吨。浙江己成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省。 2、形成了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骨干企业 浙江部分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正在进行着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为目标的二次创业,形成了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骨干乡镇企业。以路桥为例,截止2003年底,经国家环保总局定点的固废进口利用单位20多家,2003年固废总利用量200万吨,其中规模最大的前10家企业的进口利用量占到台州拆解总量的85%。最大的台州齐合天地金属公司年拆解量10多万吨,拆解工人600多人,拆解场地4万平方米,到2004年10月废铝冶炼产能达到16万吨;台州开来丰泽金属有限公司年产能也达到4万吨。再如,诸暨市浙江海亮集团,2003年生产铜材16.6万吨,是国内铜材产量突破10万吨的第一厂,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其中再生铜5.5万吨。又如,永康的万金铜业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 3、以专业园区为依托不断做大做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为促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健康有序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加强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开发专业园区。如,宁波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现有39家国内外企业,2003年6月份运行至今已经拆解加工废旧金属30.5万吨,目前年加工生产能力125万吨,企业集中入园,海关、商检、环保等部门集中监管,项目集中把关,“三废”集中治理。富阳造纸业因过度消耗竹、木、草等自然资源,更因污染严重,人们对于富阳一度“谈纸色变”。现在,富阳造纸业改用回收废纸,新建造纸工业园区,对企业统一排污、集中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和节水工艺,做到污水活用。台州市建立了两个较大的工业园区,所有废旧物资都在标准厂房里堆置、加工和利用,需进行焚烧的废电机必须进入采用二次焚烧的焚烧炉中进行处理;人工剥不了的废电线和电缆必须进行电线粉碎处理系统进行拆解,严禁通过焚烧拆解;所产生的废水和垃圾由园区进行集中处理,基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实践证明,“园区化管理”是综合利用再生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4、再生资源的利用日趋基地化、专业化、产业化 浙江乡镇企业对再生资源的利用,经历了由单个企业运作到基地化运作,由兼营到专业化经营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涌现出永康、路桥、嘉善、余姚、慈溪等多个上规模的废旧金属、废旧电机、废旧塑料拆解基地、专业市场,这些基地的运作各具特色,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以回收、拆解为主的路桥模式;以收购、利用为主的永康模式;以回收到利用形成完整产业循环的慈溪模式。基地化经营,不仅突破了原来的小打小闹的兼营格局,而且同市场联系起来,形成专业市场。浙江乡镇企业对再生资源的利用,由收购(买)、拆解(加工)、出售(卖)、到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工业化生产过程,已形成了专业分工、经营有序的产业大循环格局。 二、再生资源利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为先进的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放式物质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式物质流程,使整个经济系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1、再生资源利用有效保护了环境、保持了生态平衡 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或者不排放污染物,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起到了保护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专家对再生资源利用和原生资源开发的环境污染作了分析比较,浙江乡镇企业每利用1万吨再生铜,意味着可少排出尾矿120-150万吨,少排放冶炼废渣4-6万吨,少排放硫3600吨,节省能源折合标准煤5.9万吨,节约投资1亿多元,降低生产成本600多万元。这还没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冶炼加工产生的废水及其它有毒物质计算在内。与原生铝相比,每回收利用一万吨铝,可少排放赤泥2-4万吨,节省能源11.9万吨标准煤,可节约87%的投资。另一方面,再生资源利用直接减轻了废旧物品填埋或焚烧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垃圾累计堆放量已达60多亿吨,占用土地5亿平方米,一些有毒有害废弃物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现实和潜在的污染相当严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可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2、再生资源利用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难题 浙江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薄弱,是个资源小省,而全省70万家乡镇企业加工优势凸现,两者矛盾十分突出。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无疑是一条解决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永康小五金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金属资源,永康人走遍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到俄罗斯等国家,回收废杂铜、废杂铝等再生资源。数千余姚、慈溪、黄岩、东阳人,到全国各地组织废塑料,以满足塑料制品业和模具业发展的需要。2003年,浙江铜材产量达120.8万吨,占全国铜材总产量的1/3,连续六年雄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其中再生铜占50%以上;玉环利用废杂黄铜,形成了从生产铜管材到铜质水暖五金、阀门的产业链,目前玉环是全国最大的低压铜球阀门生产出口基地,近30个品种600多个规格,包括阀门、水暖配件等,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出口占全国的60%,2003年生产用铜70万吨,其中利用废杂黄铜达20万吨。 3、再生资源利用给企业带来了价格竞争优势 浙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如,生产低压电器用的紫铜板带,该市场过去一直由国有大型企业占领,由于浙江乡镇企业加工的紫铜板带在同等质量条件下价格低2000元/吨,乡镇企业迅速占领了省内外市场,获得了产业发展的空间。闻名全国的温州柳市低压电器生产基地,就是在利用废旧变压器等电器设备和利用再生金属铸配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如,目前永康从事废旧金属加工冶炼企业有200多家,每年的废旧金属交易额在60亿-70亿元,用废杂铝生产的合金铝有25万吨左右,生产的铜也在20万吨左右。为电动工具、家用五金、摩托车汽车配件等支柱产业提供了廉价资源。再如,黄岩、路桥、椒江、余姚、慈溪塑料制品业的大发展,也得益于当地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廉价再生塑料资源的充分利用。 4、再生资源利用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钢铁、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利用,大大推动了浙江电线电缆、电机、水泵、摩托车汽车配件、卫生洁具、装璜五金等相关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众多以利用再生资源产业为基础的区域特色经济。如,永康通过铝、铜等再生资源的利用,形成了芝英镇以铜板带加工、古山镇以铝合金铸造、桥下镇以铝冶铸为主业的企业集群。继而通过延伸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度开发,涌现了万余家五金、机械企业,形成了以电动工具、家用五金、摩托车汽车配件等支柱产业,打造出了“中国五金科技城”。余姚从利用废塑料、废金属生产塑料制品、模具及家电配件,到创建中国最大的塑料制品、模具市场——“中国塑料城”。2003年,“中国塑料城”销售量达150万吨,交易额达135亿元,其中余姚产品约占20%,再生塑料约占20%以上。慈溪不仅是全省最重要的塑料制品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帅康”等数十种知名小家电品牌,成为继广东顺德、山东青岛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家电生产基地。 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拓展了就业领域,富裕了一方百姓 回收利用废旧物资,从回收到拆解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了城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如以路桥峰江镇为主体的台州废旧金属拆解基地,直接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若加上围绕着固废利用行业的贸易、运输等服务行业,相关就业人员达10万人。路桥区路北街道下宅宇村是一个80户的废塑料利用专业村,塑料产品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平均每户年销售收入187.5万元,每户净收入达30余万元。 三、再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利用”在我国、我省刚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还是一个较陌生的概念。再生资源利用大有可为、利国利民的观念还未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行业发展还缺乏社会基础,在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还缺乏其应有的地位。相当一部分人,包括一些媒体,把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与假冒伪劣、污染环境划等号。认为这行业是“捡破烂,污染环境”,不分青红皂白,任意加以排斥、指责。殊不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恰恰是整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再生资源利用重要性的认同度:一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某些重要资源长期依赖进口。二是再生资源利用是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举措。四是再生资源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要使社会公众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意识,尤其是要树立自觉利用再生品,愿意承担部分废旧物资加工利用成本的意识,夯实资源再生利用的社会基础。 2、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不稳定 由于我国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至今尚未出台,企业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其行为也得不到有效规范,不利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再生资源行业缺乏统一稳定的管理政策,产业导向不明确,使得企业对该产业的发展心存疑虑,导致企业对该行业前景信心不足,不敢投入太多资金。台州废金属拆解业由于受国家关于第七类固体废物进口利用政策导向的调整变化和主流媒体的影响,已经历了“否定-肯定-限制发展”、“规范整顿-有序发展”等反反复复的过程,这就使得企业难以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国际贸易,从而制约了行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必须尽早制定、完善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及其他单项法律法规,如《废旧家用电器回收管理办法》等。通过法律规范,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和政策导向,打消相关企业发展本行业的疑虑,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提供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行业行为,明确产业链上回收、利用等企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促进再生资源的处理、加工利用和销售。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仅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努力是无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有效统一。过分强调“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势必导致废旧物资流失与环境污染。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缺少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存在投入少,科技攻关及推广缺乏资金,发展缺乏后劲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对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必须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要在相关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倾斜。尤其是要对税收政策作合理的调整。要设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科技开发基金,实施重点突破。重点应突破对环境污染影响极大而利用价值较低的如蓄电池、干电池,以及今后量大面广的电脑、电视机、电冰箱等废旧物资的回收技术。 4、整治环境污染力度亟待加强 从总体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经营与生产规模较小,由于资金投入少,技术开发能力弱,导致废旧物资加工处理工艺落后,一些与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相伴的环境污染物未能妥善处理,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较远。以焚烧等落后工艺拆解旧电器,烟尘、污水、废物直接排放等污染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要将浙江建成再生资源利用强省,必须化大力气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堵疏结合进行综合治理。一方面要加强再生资源加工专业园区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的、环保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集聚企业,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整治,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应限期整顿治理,否则予以关、停。此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基金,使再生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得到有机统一。 5、再生资源市场存在无序发展现象 一是缺乏行业的各类标准、技术规范。如,在废纸的加工标准上,由于缺乏统一的分类和再生质量标准,再生纸的质量无法保证。上虞等地一些造纸企业宁可高价进口废纸,也不愿利用国内废纸。二是企业利用再生资源各自为战,自行组织原料,有的地区缺乏上规模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与产品生产成本。三是企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存在哄抬收购价格、竞相压低出口价格的无序竞争的问题。 可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我国现有的废弃物分类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海关、质检、环保、工商、税收等部门要协调行动,提高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的整体水平;加强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浙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引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