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皮书算发表论文吗

发布时间:2024-07-06 15:26:00

皮书算发表论文吗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关于权威性:皮书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权威性,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者的权威。皮书的作者是由著名学者和权威研究机构所组成的团队,而非单个人的作品,从而凸显出研究者的群体智慧。另外,皮书的作者中不乏政府部门的官员,但皮书并不代表官方的观点,作者们主要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出发,表达个人的研究心得,也正是这一点保证和增强了皮书的权威性。皮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主要突出其五大功能性: 1、决策参考(智库产品载体)。大量皮书在“两会”期间集中发布,为“两会”代表提供参政议政的依据。目前,政府部门、商业研究机构的学术成果都已在皮书上运作,成为智库产品的有效载体。2、政策先声(前期声)。皮书是一个掌握话语权的载体。当政府或有关部门准备出台某项政策时,可以通过皮书的方式来试探一下社会对其的反应;同时也可通过皮书方式出版有关内容,形成一种有利的舆论氛围和态势。3、投资指南。通过皮书课题组调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政府政策导向、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科学解析和预测,为商业机构、咨询公司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资料。4、新闻来源(舆论引导平台)。皮书本身浓缩了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信息,需要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来转换;而媒体则可从皮书中获取大量的新闻素材和内容,并通过皮书这一内容载体,与各领域专家进行高端对话,从而引导科学、理性的社会舆论。5、研究基础库。资料显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等社会科学诸学科研究生,以现实问题为论题撰写论文时引用的数据资料大多从皮书中获取,并且部分科研机构和学者也以皮书内容作为获取研究数据的重要途径之一。皮书这种连续性出版物对文化传承具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皮书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它是研究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各国依其习惯使用不同颜色的封皮,白色的叫白皮书,蓝色的叫蓝皮书(如英国政府),还有红皮书(如西班牙政府)、黄皮书(如法国政府)、绿皮书(如意大利政府)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介绍中国一年外交工作和对外关系情况的《中国外交》一书,原称《中国外交概览》,每年一本,后改称《中国外交》,自2004年起则以白皮书相称。 在我国,不少地区、部门和行业相继发表了许多蓝皮书,主要反映其情况、分析、成就等,有的还有政策建议。如中国社会科学院1991年率先推出的年度中国经济蓝皮书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十年前推出了经济“蓝皮书”,当时用蓝色作为封面,是因为恰好出版社有一种蓝色的纸,后来觉得蓝颜色能够代表学术的严谨慎重,就一直用于经济社会类“皮书”。他们每年推出的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分析报告则选用黄色封面,以示有所区别。农业问题类的“皮书”通常用绿色封面,既表示农村的颜色,也表示生态的含义。 “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 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 ----------------------------------------------------------------------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各国依其习惯使用不同颜色的封皮,白色的叫白皮书,蓝色的叫蓝皮书(如英国政府),还有红皮书(如西班牙政府)、黄皮书(如法国政府)、绿皮书(如意大利政府)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介绍中国一年外交工作和对外关系情况的《中国外交》一书,原称《中国外交概览》,每年一本,后改称《中国外交》,自2004年起则以白皮书相称。 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

出版图书是著作,不是学术论文的,不算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杂志社发表后在正规网站被收录才算是发表,被收录的正规网站有知网、万方网。

皮书算发表论文吗知乎

它只是一个代称,跟颜色没有关系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关于权威性:皮书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权威性,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者的权威。皮书的作者是由著名学者和权威研究机构所组成的团队,而非单个人的作品,从而凸显出研究者的群体智慧。另外,皮书的作者中不乏政府部门的官员,但皮书并不代表官方的观点,作者们主要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出发,表达个人的研究心得,也正是这一点保证和增强了皮书的权威性。皮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主要突出其五大功能性: 1、决策参考(智库产品载体)。大量皮书在“两会”期间集中发布,为“两会”代表提供参政议政的依据。目前,政府部门、商业研究机构的学术成果都已在皮书上运作,成为智库产品的有效载体。2、政策先声(前期声)。皮书是一个掌握话语权的载体。当政府或有关部门准备出台某项政策时,可以通过皮书的方式来试探一下社会对其的反应;同时也可通过皮书方式出版有关内容,形成一种有利的舆论氛围和态势。3、投资指南。通过皮书课题组调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政府政策导向、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科学解析和预测,为商业机构、咨询公司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资料。4、新闻来源(舆论引导平台)。皮书本身浓缩了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信息,需要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来转换;而媒体则可从皮书中获取大量的新闻素材和内容,并通过皮书这一内容载体,与各领域专家进行高端对话,从而引导科学、理性的社会舆论。5、研究基础库。资料显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等社会科学诸学科研究生,以现实问题为论题撰写论文时引用的数据资料大多从皮书中获取,并且部分科研机构和学者也以皮书内容作为获取研究数据的重要途径之一。皮书这种连续性出版物对文化传承具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皮书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它是研究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如1949年8月美国发表的《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声明 》为白皮书。 封面用蓝色, 叫蓝皮书(如英国);用红色,叫红皮书(如西班牙);用黄色,叫黄皮书(如法国);用绿色,叫绿皮书(如意大利)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不过,一国使用的文件封面颜色也可以有多种。如日本防卫年度报告用白皮,叫防卫白皮书,其外交年度报告则用蓝皮,叫外交蓝皮书。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介绍中国一年外交工作和对外关系情况的《中国外交》一书,原称《中国外交概览》,每年一本,后改称《中国外交》,自2004年起则以白皮书相称。“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编辑本段]起源: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级皆为白色而得名。英语中“WHITE PAPER”和“WHITE BOOK”汉语均译做白皮书。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英国,“WHITE PAPER”主要指政府发表的短篇幅报告。任何题材、任何组织机构均可使用,亦可用于包含背景材料的政治性官方声明。“WHITE BOOK”篇幅较长,内容更为重要和充实,主要是有关重大事务的一种官方报告书。除英国外,其他国家在使用“WHITE BOOK”和“WHITE PAPER”时,往往未加严格区分。英国1965年4月用“WHITE BOOK”的形式发表了《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白皮书》,书名用白皮书,封皮也用白色。日韩等国也称“白书”,还被借用到文学中,指记录、宣言等,如“幽游白书”等。

论文发表蓝皮书可以吗

引用蓝皮书缩写文献。蓝皮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各种文献的引注要求也异常复杂,相比于英国的OSCOLA(OxfordUniversityStandardforCitationofLegalAuthorities)体系一切从简,甚至简到没有标点符号的引注,蓝皮书确实更为复杂,但蓝皮书的简洁之处在于,它会将所有需要引注的文献使用统一的缩写方式进行缩写,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做到引证号最简单和精致。

您好,蓝皮书属于课题,2020年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已经将蓝皮书研究课题立项。书籍的封面是是蓝色,故名为蓝皮书。开始发行于1681年,自1836年才公开出售。其名称是《英国议会文书》,是英国政府提交议会两院的一种外交资料和文件。后用于代指部分官方文件,通常代表的是学者的观点或者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如中国、美国;封面用蓝色,叫蓝皮书,如英国;也有用红色(如西班牙)、黄色(如法国)或绿色(如意大利)的,分别叫红皮书、黄皮书、绿皮书。不过,一国使用的文件封面颜色也可以有多种。如日本防卫年度报告用白皮,叫防卫白皮书,其外交年度报告用蓝皮,叫外交蓝皮书

论文发表蓝皮书

白皮书和蓝皮书都是重要文件的别称,但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两者发布的机构不同。

“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白皮书,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阐明及执行的规范报告。蓝皮书,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

2、两者是不同国家的惯用文件。

蓝皮书用于官方文件时,主要指英国议会的一种出版物。因封皮是蓝色,故名。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的报告文件,被称为白皮书,如中国、美国;封面用蓝色,叫蓝皮书,英国惯用蓝皮书。

3、两者的文件内容不同。

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纸皆为白色而得名。主要是政府就重大问题发布的官方报告。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而蓝皮书通常代表学者或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

“皮书”的来源:

“皮书”来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具体报告。通常这种报告是不加装饰地印刷的。封面也是黑白的,所以称为“白皮书”。

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

“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蓝皮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皮书

有用!关于学术著作出版成书与评职称的关系,期刊目录网编辑指出,将学术著作出版出书对于评职称是有用的,而且与发表职称论文相比,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蓝皮书上发表论文

理查德·约翰·斯通(RICHARD STONE) (1913-1991)

理查德·约翰·斯通,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John Richard Nicolas Stone)约翰·理查德·尼古拉斯·斯通(John Richard Nicolas Stone, 1913年-1991年) 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证分析的基础,198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理查德·斯通的生平

斯通是一位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他于1913年8月30日出生于伦敦。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剑桥的风维尔——开佑斯学院,为了子承父业,他起初选择了法律专业,但两年后,又开始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改学经济学。在其改学经济学的最初两年,他受到了凯恩斯的指点和教诲,认真通读了《通论》,并经常参加由凯恩斯组织的政治经济学俱乐部。这为他日后从事经济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于1935年、1948年和1957年先后获剑桥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美国、法国、瑞士、比利时、挪威等国的有关高等学校先后多次授予他各种荣誉学位。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首先在英国的一家金融机构充当保险经纪人理查德·约翰·斯通简介,这段时间和经历使他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

1939年9月2日,斯通开始在刚刚建立的英国经济作战部工作,负责航运和石油统计。

1940年被调到战时内阁办公室的中央经济信息处工作,并协助伦敦大学教授詹姆士·米德(197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完成全国经济和财政情况调查的有关统计事宜。他还先后担任战时内阁中央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及凯恩斯的助手。在凯恩斯领导下,他开始了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工作,研究有关英国的国民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筹措战费的问题。凯恩斯的著作《如何筹措战费?》(1940年),正是在这个时期发表的。后来,他与凯恩斯合写了一篇《英国的国民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支付战争费用》的文章。在这一时期,他与詹姆士·米德一起研究了如何使理论上的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与实践相一致的问题,并于1941年编制出英国国民收入和支出核算的估计数据。凯恩斯认为,他们的估算完全可以并入当年英国 *** 的预算报告。

1944年,斯通和米德合写了《国民收入和支出》一书。这本书不仅为斯通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一问世就成了国民收入核算的标准教科书。1952年英国中央统计局根据这本书提出的原理和方法,开始发表年度国民收支“蓝皮书”,如今它已成为英国宏观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这本著作后来由他与夫人G.斯通进行了修订,至1977年已出到第10版,在西方经济界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二战结束后,在凯恩斯的建议下,剑桥大学成立了应用经济学系,当时(1945年)年仅32岁、只有学士学位的斯通被任命为系主任。在以后数年间,他始终思考着如何采用社会帐户体系来测量经济流量。直到1947年,他完成了一份联合国在日内瓦公布的《国民收入的测量和社会帐户的编制》。当时,在欧洲社会核算的兴趣不断增长,人们认为国民帐户对于评价各国的进展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框架,为此,斯通在剑桥设立了一个国民帐户研究组。其中最为重要的结果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分别于1950年和1952年公布的《简化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标准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50年代初,斯通与西蒙·库兹涅茨等人曾被邀请作为印度国民收入委员会的顾问。同年7月,被联合国召往纽约,旨在建立一个标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此联合国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由斯通担任主席。不久,《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辅助表(1953年)》(SNA)很快问世了。

1955年至1980年期间,斯通担任剑桥大学财务与会计教授。其间,他一方面从事于英国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工作,另一方面,还以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为基础,进一步修订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辅助表》(称旧SNA)。成功地推出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68年)》(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通常简称为新SNA)。此后,他还致力于研究改进社会和人口的统计分析方法,为联合国制订了《社会和人口体系》。(通常被称作SSDS——System of Social and Demographic Statistics),并试图把国民经济核算与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结合起来。

1976年他任剑桥大学冈维尔——开佑斯学院名誉研究员。

1978年,由英皇授予爵士称号,被选为皇家经济学会主席。

1980年斯通退休后,虽然不再担任一些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的要职,但其学术活动和学术思想并未因此而消退,相反却得到了西方学术理论界的进一步认可和推崇。 1984年,瑞典皇家学院向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除从事一些个人的学术研究外,以后的大部分时间理查德·约翰·斯通简介,他与联合国仍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并负责组织和协调世界各国国民核算专家或统计学家,共同对1968年SNA进行合乎需要的修订,以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1991年去世。

约翰·理查德·斯通的重要成就及贡献

修订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辅助表》(称旧SNA)。

成功地推出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68年)》(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通常简称为新SNA)。

为联合国制订了《社会和人口体系》。(通常被称作SSDS——System of Social and Demographic Statistics),并试图把国民经济核算与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结合起来。

1994年,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共同颁布了1993年SNA。该体系的问世,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与斯通的早期贡献是分不开的。

约翰·理查德·斯通的重要著作

斯通著述很多,曾在各种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在专著方面有:

《国民收入与支出》

《计量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1951年)

《1920—1938年英国消费者的支出和行为的测算》(与艾·罗合著,第1卷,1954年出版,第2卷,1966年出版)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物量和价格指数》(1956年)

《投入产出和国民经济核算》(1961年)

《1960年社会统计矩阵》(1962年)

《可测算的经济增长模型》(与阿·布朗合著,1964年)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及其他论文》(1966年)

《经济数学模型及其他问题》(1970年)

《人口核算与模型的建立》(1971年)

《经济中的财政相互依存,1957—1966年》(与艾·罗合著,1971年)

《建立经济和社会模型的若干问题》(1980年),等等。

约翰·理查德·斯通所参加的学术团体

在学术团体方面,斯通是国际统计协会、会计审计学会、经济计量学会、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委员和会员。1955年被选为国际经济计量学会会长。此外,他还是美国经济学会和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的荣誉会员。

1986-1988年,从事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1989年以来,主要从事冶金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工作,其中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冶金部“钢成材率计算方法”研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全面节约金属研究”等课题,两项成果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获得冶金经济与管理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经济监控理论及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课题成果通过了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课题论文曾获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优秀论文奖,冶金经济与管理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1992 年开始担任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处长,并曾兼任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金工冶金信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1993 年开始担任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处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系列《经济蓝皮书》的作者等职;1997 年担任《中国钢铁年鉴》总策划、《冶金管理》杂志编委会副主任。1998 年担任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网络研究所所长,1993-1999年期间,与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UNDP等国内外知名机构联合进行了多项课题研究,曾为麦肯锡等中外知名机构提供咨询报告;1999 参与早期“中国联合钢铁网”创办工作,独立完成商业计划书及网站架构规划,并曾兼任网站 CIO,曾参与亚洲物流在线、中企联盟等多个网站的策划工作。2000年前后开始担任《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执行主编;2004年提出产品门户网站运作理念,首先成功运作了中国物流产品网,使该网站2007年被评为全国行业网站的百强。目前在产品门户理念指导下,又陆续开发运做了中国智能交通产品网、中国RFID产品网、中国仓储资源网等多个网站,广受业界关注……。2007年创办《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专刊《货运车辆》 ,以“车行天下 物畅其流”为办刊目标,致力于推动物流运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货运车辆的创新发展。 2010年王继祥创办华夏物联网和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关注车联网的发展,担任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王继祥担任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仓储协会副会长兼仓储设施与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并主持《货运车辆》新媒体工作。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