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妻子与丈夫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1:04:57

妻子与丈夫发表论文

对于传记作者而言,居里夫人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传记主人公。她的科学成就的贡献巨大,因为发现反射性现象,贝克勒尔和居里先生(比埃尔•居里)和居里夫人(玛丽•居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分离、提纯镭元素,居里夫人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人两次获得不同领域的诺贝尔科学家,至今仍史无前例,何况又是女性。她的感情生活复杂,她有着失败的初恋,有着暗恋者,有着志同道合的丈夫,也有着失败的三角恋爱关系。她的社会经历丰富,当过家庭女教师,做过战地护士,负责着科学研究实验室。但是,在如此丰富内容面前,传记作者也遭遇着困难。首先,任何一本传记都不可能将传主一生中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详细地叙述,更不能将传主的所有内心的感情活动详细地表达,作者必须选择居里夫人一生中那些重要的生活片断和情感经历。更为重要的是,传记的主人公都有着不希望别人了解的内心的隐秘的一面,特别是那些有着内向性格的人。如果传主还活着,传记作者必须小心翼翼地回避这类问题。如果传记作者是传主的亲朋好友,他会遵循传主的这些个性,以免对自己崇拜的人造成伤害。只有当传主去世多年后,一些个人的资料被公开,传记作者才能够更真实地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揭示他的被深深隐藏的另一面。作为一个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都不希望别人了解她的私人生活。她不愿意抛头露面,不接受媒体采访,从不公开谈及自己的情感生活。她把科学活动、科学发现与个人生活截然分开。在临死之前,她做着最后的努力来保护自己的隐私。通过整理自己的文件,她销毁了大部分个人材料,只留下了她与丈夫的通信,她学生时代的一个早已为人所知的求爱者的信件,她丈夫死后写的日记。她甚至要求她的好友们销毁她给他们的信件,与在自己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朗之万之间的资料则一份也没有留下。本文将分析介绍3本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作品。时代的变迁,作者立场的不同,证据的差异,尤其对居里夫人情感世界的不同深度的挖掘,构成了不同侧面的居里夫人的真实形象。只有将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才可能是一个更加接近生活真实的居里夫人。1艾芙的《居里夫人传》因为科学成就以及其他声望,居里夫人被首先认为是一个圣人般的、别人无可匹敌的天才。这一形象的最重要的塑造者就是她的女儿艾芙•居里。艾芙在其母亲逝世3年多,就于1938年成功地为其母亲撰写了《居里夫人传》。艾芙一开始就承认她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事迹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象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传记从几个方面强化了居里夫人的神话和传奇般的故事,把她的妈妈描述成一个具有高贵品质的、异常艰辛的、献身奉献的但却时常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女性。一是作为殖民统治下的波兰的受压迫民族的清贫生活。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庭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居里夫人“很早就知道了生活是残酷的:对民族的残酷,对个人的残酷。”中学毕业后,没有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第30页)二是华沙与巴黎的个人生活。在华沙做家庭女教师,过了3年的艰苦孤寂的生活:“有很多工作,没有钱,有一些小快乐,有一件伤心事。”(第83页)。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三是提取镭元素的辛劳。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是如此的简陋,“没有一个工人会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但是玛丽和比埃尔肯在这里将就忍耐着。这棚屋有个好处:它是那么缺乏吸引力,那么破旧,不会有人想到不许他们自由使用。”(第166页)四是过早地遭遇丧偶的不幸。1906年,居里夫人不幸被马车撞死。居里先生的死给居里夫人带来了更多的生活精神和生活与工作压力。“若与她此后遇到的环境作比较,她以前的环境要算是安逸的。‘居孀的居里夫人’所担负的责任,会把一个健壮、幸福而且勇敢的男子吓倒。她必须抚养两个孩子,供给她们和她自己的生活费用,并且出色地承担一个教授职务。她失去了比埃尔居丽杰出的精神财富,然而它必须把她与这个伴侣一同从事的研究继续下去。”(第255页)五是一战期间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所遭受的身体过杜疲劳。“她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她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子里,或是在露天里支一个帐篷,象在荷格斯塔德医院的时候一样。这个从前在顶楼里忍受过严寒天气的女大学生,在战争中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第287页)六是居里夫人对财富的态度。在生活还很艰辛的时候,居里夫妇主动放弃了申请镭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最后居里夫人却因为买不起1克镭,却又不得不依靠别人来募集资金。艾芙更是生动地描写居里夫人在这些苦难基础上的幸福与成就。幸福来自于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的伟大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成就是因为镭的发现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艾芙认为居里夫人“遇到了一个象她一样有天才的人,和他结了婚。他们的幸福,其性质是与众不同的”。(第1页)一方面,居里夫人曾因为一次失败的初恋而萌生自杀的念头,并发誓永不再恋爱。后来又因为把精力投放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她也不希望象普通女人那样生儿育女,从事家务。另一方面,居里先生也曾遭遇过不幸的爱情,从此躲避妇女,不愿意谈恋爱,也立誓永不结婚。因此,两人的结合自然是神奇的,“玛丽只能嫁这个大物理学家,只能嫁这个聪明而且高尚的人。比埃尔只能娶这个金色头发的、温柔活泼的波兰女子,她能在刹那间显得既幼稚又高深;她是同伴,是配偶,是爱人,也是学者”。(第141页)艾芙认为镭的发现有3个方面的贡献,前两个在哲学和物理学上,“哲学家只好重新研究哲学,物理学家只好重新研究物理学”;“镭的最末一个动人的奇迹,乃是她能造福人类,它能治疗一种残酷的病症—癌肿”。(第194页)由于前两者不为普通人理解,艾芙对此也着墨不多,因此镭对于癌的作用也成了普通人评价居里夫人的贡献的直接依据。再加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居里夫人参与的医疗救护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居里夫人对治癌的贡献,而弱化了她对科学的贡献。在评价居里夫妇的贡献时,艾芙给了她父母亲平等的荣誉:“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这八年的探索分出某部分是玛丽的,某部分是比埃尔的成就:这是这对夫妇不愿意的事。”,“我们有正式凭据表明他们两个人在这种伟大的夫妇合作中,彼此交换的力量是相等的”,“我们不必分清这一对彼此相爱深深地爱恋着的夫妇的工作,在那些写满了公式的工作笔记本里,两个人的字迹夹杂着混在一起,他们发表的科学著作差不多都是签着两个人的名字”。(第159页)在科学史上,合作科学家尤其是夫妻合作镭的科学家的贡献确实也难分伯仲,类似的例子有193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夫人的女人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196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科里夫妇。尽管艾芙在写作时坚持“对这个神话般的故事哪怕加上极小的虚饰,我认为都是莫大的罪过。我所叙述的事迹,都是我确实知道的,我没有改换一句重要的言辞,也没有捏造一件衣服的颜色。事情确实发生过,引用的话也都的确说过。”(第2页),但艾芙在材料的选择上和重点内容的处理上是明确的。例如,对于竞选科学院院士的失败后居里夫人的反应,艾芙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她对于这个几乎没有使她感觉苦恼的挫败不加一句评论。”(269页)这加重了居里夫人淡漠名誉的科学家形象。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居里夫人从此拒绝提名院士,再也没有在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一篇论文,表明了她对科学院的不信任甚至敌对的态度。又例如,对于居里夫人的朗之万事件,艾芙基本上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描述,只有寥寥几笔,连朗之万的名字都没有提到。“玛丽担任的是男子的职务,所以她的朋友,她的心腹,就都是男子。她对于它的密友,尤其是其中之一,有很深的影响。这就够了。有人责备这个专心工作的学者,说她破坏家庭,玷辱她近年来显扬了的辉煌名姓;虽然她的生活很严肃,很谨慎,而且近几年来特别可怜。”(第271页)艾芙对这件事进行了简单的评论,显然是希望用评论来掩盖事实本身。实际上,艾芙为自己的母亲写传记的一个目的也是避免其他人在此问题上做文章,“害怕其他人首先写传而写得不正确。”艾芙的传记也可能是她母亲所希望的那种传记。居里夫人写过一份简短的自传,有很多内情没有说明和解释。艾芙的传记基本上是居里夫人自传的放大。2吉荷的《玛里•居里的一生》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途径,每个传记作者都给出自己心中对传主的解释。法国女作家吉荷(Francois Giroud)的一本传记《玛里•居里的一生(Marie Curie:A Life)》的视角和特点是鲜明的。首先,作者以卡斯米尔(Casi mir Zorawski,后来是巴黎技术学院的数学教授)和玛丽•居里的关系为开篇,决定了这本传记把描写居里夫人的情感经历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通过感情这条线把居里夫人的另一面告诉读者。这一点也恰恰是艾芙忽略了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与突出科学家的科学发现的学术性传记相比,这是一本典型的生活性传记。作者不只是把居里夫人作为科学家来描述,更是作为一个女性来描述。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人一生中的四个男人对她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她的初恋情人卡斯米尔。当是居里夫人才18岁,卡斯米尔20岁,是他家的家庭女教师。由于遭到男方家长的反对,这段持续了6年的恋情还是宣告破裂。年轻的爱情在居里夫人丰富的一生中只是一个插曲,但这个插曲对居里夫人后来生活的发展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虽然我们不能假定,如果居里夫人与卡斯米尔结婚后科学历史会因此改写,但居里夫人是在爱情失败后才走出波兰,来到法国巴黎,开始她的科学生涯的。第二个男人就是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先生。居里先生和居里夫人的关系是每一本关于居里夫人传记详细描述的重点。居里先生在居里夫人的爱情、家庭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其他男人无法比拟的角色,也是居里夫人在她的自传中唯一公开谈论的男人。第三个男人是暗恋着她的安德鲁(Andre Debierne),他是一个不修边幅、不善言辞的化学家。“据了解他的那些人所说,他深爱着玛丽。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他从未停止过对她提供帮助。他总是在那儿,无处不在,在她的影子下,直到她的死的那一天。”(第99页)第四个是使居里夫人处于丑闻漩涡之中的郎之万。郎之万是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居里夫妇的学生和朋友。郎之万热情开朗,善于社会交往,与自己妻子的关系却十分糟糕。居里先生死后,寡居的居里夫人与在家庭矛盾中煎熬的朗之万相互都需要情感寄托,产生了感情也在情理之中了。假如居里夫人是一位男性科学家,或者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土生土长的女科学家,或者居里夫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更没有去竞争法国科学院院士这个职位,或者朗之万不是优柔寡断而是态度坚决,这样的婚外情可能都不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作者比较了居里夫人对居里先生和郎之万的情感差异。“这是明显的,当她从此不能再爱比埃尔的时候,她爱着郎之万。她和郎之万的关系不同于与比埃尔的那种温暖的、平和的关系。在比埃尔那里,她深信自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是被一个温文尔雅的共事者所珍爱的亲爱的小女孩。与郎之万的关系是与一个靠不住的男人之间的一种强烈的、充满激情的、暴风雨般的、不时被争吵和限期打断的关系。”(第169页)对于居里夫人感情生涯中的种种问题,吉荷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我们要玛丽既是圣人又是殉道者。所有迹象表明,她两者都不是,总之从性的意义上不是。……当我们试图把她变成圣人和殉道者时,我们不仅伪造了她的形象,而且剥夺了她的另一面,也就是当她的私生活展示在公众面前时,这个沉默寡言和谦卑的女人所陷入的内疚的经历和戏剧场面。”(第99页)其次,吉荷者要给出镭的发现的另类科学史。她认为,早期科学史对镭发现的描述可概述如下:“比埃尔和玛丽居里一起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工作,但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并发现了镭。多亏比埃尔在妻子帮助下做出的这个发现,癌症就有治了”。(第79页)从这段描述可得出的结论是:居里夫人处于发现过程的从属地位,镭的发现的科学意义被减低成了一种医学手段。在描述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时,作者试图改变以往人们把居里夫人当成居里先生的助手或者配角的印象。也就是说,作者在描写和评价两人做出的有关放射性和镭元素研究的科学成就时,把居里夫人放在了高于或者至少不低于居里先生的某个位置上,尽管两人合作时的学术成就和地位相差甚远。当贝克勒尔报告了在铀盐中发出类似X射线的射线时,居里夫人以特有的科学敏感发现这是一片研究沃土,便立即决定把她的博士论文研究集中在这个她首先命名为放射性的现象上。居里夫人率先开始组建实验室进行研究,关键设备是居里先生发明的压电石英电子计数器。她独自作出了大胆的猜测:铀矿里含有放射性强于铀或者钍的其它元素。出于一贯的谨慎,居里先生曾建议居里夫人不要急于发表观察结果。但是,居里夫人还是及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关于放射线研究的备忘录,因为“这是她的工作,这是她的假设。”(第83页,作者把“她”斜写作为强调)。被居里夫人对发现新元素表现出的兴奋所感染,居里先生才参与其中并且认为是暂时的。从此以后,两人合作研究,两人的笔迹在实验室记录本上交替出现,再也分不清究竟谁的贡献更大一些。第三,吉荷把居里夫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的能力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例如,作者认为“从出生开始,玛丽具有三种有利于成为优秀学生的天份,老师喜欢这样的学生。她有好的记忆力,专心致志,渴求知识。”(第9页)在她18岁时,她开始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是谁,我在这儿做什么。她或许问自己这个问题—她惟一的关心的问题—她的答案是她要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第5页)在她第一次恋爱失败时,作者这样写道:“她要承受‘女人的通常的命运’吗?她从未想到要接受它。她的天赋,她的学历,她的生命哲学,它具有的雄心的类型—所有的这一切使它不可能。”(第6页)作者认为,科学发现与机遇无关,机遇只是我们碰到了某个未知现象。只有知识、好奇心、直觉、胆识等结合而成的科学头脑才能将现象变成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思考现象的作用,寻找产生作用的原因。居里夫人能够对放射性现象做出有贡献的研究成就,就是她遇到了这个未知现象,有着时刻清醒的好奇心和努力探求原因的结果。3奎因的《玛丽•居里的一生》从两本传记的书名来看,奎因和吉荷的目的是相同的。她们都避免把玛丽•居里称作“居里夫人”,一是为了避免把玛丽•居里塑造成居里先生的附属,而非一个具有独立个人的形象;二是“居里夫人”也被社会公众符号化了,暗示着一个“治疗癌的科学家”和“镭发现中的工人”形象。利用最新获得的家庭文献和私人日记等丰富资料,奎因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另一本《玛里•居里的一生(Marie Curie:A Life)》。在这本传记中,奎因告诉了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故事。从16岁当家庭女教师时夜里学习科学,到与居里先生的浪漫故事和科学合作关系,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的成功。奎因也用很多的笔墨描述了伴随着居里的那些挫折:居里先生遇难后的极度悲伤与绝望,被法兰西科学院拒绝后的失望,卷入到与有妇之夫的爱情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助。奎因全方位的描述,让我们认识一个复杂的、充满激情的、才华横溢的女性。作者也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1910年居里夫人竞选科学院院士过程。居里夫人的竞选失败是法国科学院歧视女性和排斥外国人的必然结果。早在1903年诺贝尔奖提名时,法国科学院的4位科学家签名的提名信中只提名了居里先生和贝克勒尔,完全排除了居里夫人,说是居里先生独自研究了“不同的铀矿和钍矿,并分离出了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居里夫人被当成了贝克勒尔和居里先生两人的外国竞争者。这4位科学家中包括她的导师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和另一位十分了解她的工作的科学家达尔波(Gaston Darboux,1910年他成了居里夫人竞选院士的积极支持者之一)。在居里夫人的问题上,法国科学院已经变成了一个权力与影响力争斗的场所,而不再是一个科学贡献的荣誉殿堂,最后保守的势力占了上风,获胜的竞争对手是一个年长的男性法国科学家,尽管其科学成就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无法与居里夫人相比。作者对居里夫人失败后的心情作了评述:“玛丽不喜欢失败。当她的发现受到挑战时,她努力战斗抵御进攻。无论她对科学院看法如何,一旦她进行某事,就喜欢做成功此事。此外,即使它不在乎科学院的院士身份,她真的在乎她的名誉和尊严。正如在1903年她和比埃尔获得诺贝尔奖时她讨厌媒体上的所有关注与曲解一样,她这个时候一定非常痛苦,因为对她的工作知之甚少和只想搅起读者注意力的那些陌生人在滥用她的名字。”(第293页)从此之后,居里夫人再也没有去申请院士,再也没有在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一篇论文。居里夫人院士竞选失败后接踵而至的是生活丑闻。作者详细描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遭遇的最大尴尬即朗之万事件,并用大量证据证实了居里夫人与朗之万的暧昧关系的存在。作者的要披露此事的真相的勇气也来自于居里夫人的“科学活动与私人生活无必然联系”那句话。居里夫人对她个人生活掩藏很深,不希望别人来窥视她的内心生活。她少有的自谦与严肃的性格压抑着内心的渴求和忧郁,也更不为人理解而发生误解。在她临死前,她曾要求她的朋友毁掉她写给他们的信件。她力求把私人生活与科学活动分开,并在多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科学生活与私人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居里夫人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不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私生活,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她的科学活动中。而奎因采纳了另外一种理解,道德评判区别于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科学贡献的学术评判,即使真实地揭露了居里夫人的私生活中不光彩的一面,也无损于居里夫人在科学史中的地位和形象。奎因的结论是居里夫人在朗之万事件中选择了并非明智的做法。使居里夫人与朗之万之间的关系变得危险是这件事违背了法国的传统。当时结了婚的法国有钱男人有一个情妇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是丈夫的一种特权。只要他的情妇不抛头露面,这个男人就不会受到处罚。“而居里夫人不是一个匿名的情妇,一个有着谦卑血统要感激被有钱男人留在身边的女人。她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事业、有着自己的收入、有着自己的抱负的女人。这使得她成为一个嫉妒和仇恨的目标,其他人要曝光与羞辱她。又因为玛丽•居里如此有名,朗之万的吃醋的妻子能够用向公众曝光来威胁她。”(第295页)这就使得居里夫人与朗之万夫妇的三角关系变得独一无二,而居里夫人没有理智地考虑到这一点。朗之万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后来,在妻子的默许下,朗之万有了另一个情妇。但是这次他选择了一个能被接受的类型的女人:她是一个无名的秘书。”(第331页) 在传记中,奎因强调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居里夫人的塑造(这一点与吉荷的传记形成一定的对比,如前所述,吉荷似乎更重视内因对居里夫人的作用)。作者认为,居里夫人的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波兰实证主义观念密不可分。波兰实证主义的特点是,一是信奉经验主义反对形而上学,二是把它当成一种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实用方法,一方面,这个观点预示了科学、工业和商业的重要性。为此,作者写道:“斯可罗多芙基家的孩子在这样的思想中长大,似乎提起来不那么响亮,自然地转向实证主义事业。事实上,玛丽在她今后的一生中继续部分地生活在实证主义信条中。她苛求经验证据,相信实证主义的‘所有陈述必须得到能够被检验的证据的支持。’” (第64页)另一方面,波兰实证主义者也是女性权利的热情支持者,女性独立成为一种时尚,居里夫人的独立精神受到了她的母亲和其他几位女性的影响。奎因的意图是明显的。如果艾芙写出了在特定环境下为了特定目的传记,奎因也希望写出满足时间过去50年后的当代社会环境需求的传记,即剥去艾芙罩在她母亲身上的神圣化与理想化的外衣,还大家一个真实的居里夫人。奎因认为,居里夫人的理想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通常,居里夫人被描写成了一个关于热忱、顽强的癌症治疗方法的探求者。她本人在描述自己的发现与镭元素的分离时,也强调的是过程的艰辛与体力的消耗,而不是重要的科学思想。回顾科学史,她的艰苦奉献精神与癌症治疗远远没有发现放射性作为原子特性的这一敏锐的洞察力重要。正是这一思想,导致了人们对元素结构的现代理解。因此,作者描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成功既来自牺牲与奉献精神,更来自于对知识理解的透彻和科学直觉。奎因认为,居里夫人的理想化是从美国女记者玛丽•梅隆尼开始的。梅隆尼是第一个能够和居里夫人亲密接触的记者,在美国发起了为居里夫人募捐1克镭的活动。在整个募捐宣传过程中,梅隆尼把居里夫人描绘成了一个的悲惨的寡妇,自我牺牲,对物质世界漠不关心,特别是贫穷。这个形象的树立并不是梅隆尼单方面的行为,居里夫人也认同了并帮助了这个形象的树立。首先,居里夫人在遭遇朗之万事件的羞辱之后受到了怀疑,梅隆尼对她的英雄崇拜来得正是时候。第二,居里夫人在战后法国的科研条件并不是太差,甚至比多数法国科学家的要好,有为她的专业设计的自己的实验室。居里夫人参与到这个贫穷神话的制造之中,为的是为实验室和研究筹集更多的资金。第三,梅隆尼把镭和癌症治疗直接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募集钱,而居里夫人知道自己治癌的贡献并非直接的,她接受的镭也是用在纯基础研究。经过梅隆尼的努力,居里夫人的形象得到了重塑。朗之万丑闻中的那个“外国女人”已被人遗忘,居里夫人变成了法国的现代女民族英雄—圣女贞德。

“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共同了解基础上的爱情才是牢固的,甜蜜的。“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共同了解基础上的爱情才是牢固的,甜蜜的。在隋朝做高官的裴矩把女儿淑英嫁给李德武为妻。李德武官位不高,但夫妻感情甚笃,恩爱无比。后来李德武得罪了皇上,被革职发配到两广地区。裴矩见女婿出事,为对皇帝表示忠心,向皇上要求,恩准女儿与李德武离婚,皇帝立即批准。李德武认为自己这一去凶多吉少,怕连累妻子,也劝妻听从父命,离婚改嫁。淑英表示决不变心,要求丈夫好好保重身体,等待日后重聚。李德武一去十多年,淑英屡次拒绝改嫁。其父曾企图强迫她嫁给一个叫柳直的人,她剪掉头发,誓死相抗,最后也只好作罢。李德武后遇大赦,听到妻子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消息,万分感动,急忙赶回家中同淑英团聚。英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蕾特,在少年时代就有诗才,13岁时就出版了四卷咏希腊马拉松战役的史诗。15岁骑马不慎摔断了椎骨,从此瘫痪在床。她在病榻上以顽强的意志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写成了很有影响的《孩子们的哭声》。比她小六岁的青年诗人白朗宁,钦佩女诗人的人品和才华,他们彼此之间结成深厚的友谊。在相处四年之后,白朗宁深深地爱上这位瘫痪的女诗人,热烈而坚定地向她表白自己的心迹。巴蕾特自知是残疾人,认为对方只是一种同情,便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求爱。白朗宁对巴蕾特的爱是坚定不移的,两人通信更为频繁。双方都感到,谁也少不了谁。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奇迹发生了,巴蕾特竟然逐渐好起来。不久居然能离开卧身二十多年的病榻,下楼走动了。当白朗宁第三次向她求婚时,她欣然接受。他俩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聪慧漂亮,才华出众。她不顾家庭的反对,热恋着出身于普通律师家庭的马克思。1843年6月,当马克思被德国反动政府迫害,准备流亡国外的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放弃豪华、舒适的家庭,同马克思结婚。婚后,随着马克思颠沛流离,生活极端困难,有时甚至交不起房租,他们最小的一个男孩也因病饿而死。但她从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的坚贞爱情。她经常自豪地说:“我很幸福,因为马克思在身边,他是我生命的支柱!”

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 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 爱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单相思 爱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 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 而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相互契合 是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 这份爱不仅温润着他们自己,也同样温润着那些世俗的心 真正的爱情,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 真正的爱情,是在无法爱的时候,懂得放手 因为,放手才是拥有了一切… 请在珍惜的时候,好好去爱 在放手的时候,好好祝福… 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 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 那样平实那样坚定。反之发誓、许诺说明了它的不确定,永远不要相信甜蜜的话语。用心去感受吧

议论文素材大全:. 爱情1)引言“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共同了解基础上的爱情才是牢固的,甜蜜的。(2)事实论据裴淑英拒嫁在隋朝做高官的裴矩把女儿淑英嫁给李德武为妻。李德武官位不高,但夫妻感情甚笃,恩爱无比。后来李德武得罪了皇上,被革职发配到两广地区。裴矩见女婿出事,为对皇帝表示忠心,向皇上要求,恩准女儿与李德武离婚,皇帝立即批准。李德武认为自己这一去凶多吉少,怕连累妻子,也劝妻听从父命,离婚改嫁。淑英表示决不变心,要求丈夫好好保重身体,等待日后重聚。李德武一去十多年,淑英屡次拒绝改嫁。其父曾企图强迫她嫁给一个叫柳直的人,她剪掉头发,誓死相抗,最后也只好作罢。李德武后遇大赦,听到妻子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消息,万分感动,急忙赶回家中同淑英团聚。爱情的力量英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蕾特,在少年时代就有诗才,13岁时就出版了四卷咏希腊马拉松战役的史诗。15岁骑马不慎摔断了椎骨,从此瘫痪在床。她在病榻上以顽强的意志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写成了很有影响的《孩子们的哭声》。比她小六岁的青年诗人白朗宁,钦佩女诗人的人品和才华,他们彼此之间结成深厚的友谊。在相处四年之后,白朗宁深深地爱上这位瘫痪的女诗人,热烈而坚定地向她表白自己的心迹。巴蕾特自知是残疾人,认为对方只是一种同情,便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求爱。白朗宁对巴蕾特的爱是坚定不移的,两人通信更为频繁。双方都感到,谁也少不了谁。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奇迹发生了,巴蕾特竟然逐渐好起来。不久居然能离开卧身二十多年的病榻,下楼走动了。当白朗宁第三次向她求婚时,她欣然接受。他俩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燕妮与马克思风雨同舟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聪慧漂亮,才华出众。她不顾家庭的反对,热恋着出身于普通律师家庭的马克思。1843年6月,当马克思被德国反动政府迫害,准备流亡国外的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放弃豪华、舒适的家庭,同马克思结婚。婚后,随着马克思颠沛流离,生活极端困难,有时甚至交不起房租,他们最小的一个男孩也因病饿而死。但她从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的坚贞爱情。她经常自豪地说:“我很幸福,因为马克思在身边,他是我生命的支柱!”(3)理论论据[理论论据]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鲁迅《彷徨.伤逝》两两相造,也两两被造,这是爱的三昧。陈望道《我的恋爱观》没有爱情,不会有幸福。郭沫若《棠棣之花》真正的恋爱婚姻,无论形式如何简便,总是神圣的婚姻。陈望道《妇女问题》爱情征服一切。[罗马] 维吉尔《牧歌》青春比鸟还自由,什么人能把爱情阻挠?[俄] 普希金《茨风人》爱情是可以战胜死亡和对死的恐惧的。[俄] 屠格涅夫《麻雀》如果缺少了爱,一切的美妙景象都将黯然无光。[俄] 风察洛夫《平凡的故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男女间恋爱的情感,是最热烈的情感,所以是最高最真的情感。闻一多《冬夜评论》人生有限,情无限。宋.晏殊《踏莎行》恋爱是全人格的结晶。茅盾《最近的出产》恋爱是道德感情底融合,所以必须有伟大的人格者才有伟大的恋爱。陈望道《我底恋爱观》爱情的脚步是任何人阻挡不住的。[乌克兰] 奥.风察尔《爱的归宿》有恐惧的地方就没有爱情。[俄]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爱在心底的是深的,专疼表面是假的。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离婚不过是收拾敬衰爱亡残局的一种不得已的方法。陈望道《〈自由婚姻号〉引言》爱情不能单纯地从动物的性的吸引力培养出来。爱情的“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的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前苏联] 马卡连柯《父母必读》爱的法则,即是牺牲的法则。李大钊《黑暗运动》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鲁迅《伤逝》只有爱情才能使生命维持和延续下去。[俄] 屠格涅夫《麻雀》离开了正真和信任,就没有爱情,没有友谊。[俄] 普里列扎耶娃《平凡的一年》爱情和欺是水火不相容的。[俄] 纳谢德金《感情的考验》互相信赖、尊重、真诚相待——这才是真正爱情赖以建立的基础。[俄] 纳谢德金《感情的考验》爱情不是索取,而是给予;不是梦想,也不是痴望——啊,爱情不是这样——它是善良,是荣誉,是和睦与纯洁的生活。[美] 范戴克.H《爱情》相思千万里,一书直千金。唐.李白《寄远十二首》如果一个姑娘嫁给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俄] 托尔斯泰《我们同姑娘们的关系》真心相爱是人间至玉。阿拉伯谚语相爱要学长流水,莫学杨柳一时青。中国谚语不是因为漂亮才喜欢,而是因为喜欢才漂亮。欧洲谚语爱情的力量是相当大的,天地万物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俄] 左琴科,〈一本浅蓝色的书〉相思之甚,寸阴若岁。〈北史,韩禽传〉谈恋爱是好的,但必须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崇高。[前苏联]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引自《导演的话》爱情要懂得珍惜,随着岁月倍加的珍惜。[俄] 施企巴乔夫《爱情诗》人生若没有恋爱,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文学、美术也就黯然失色了。[日] 武者小路实笃《人生论》请参考下自行修改使用吧 谢谢了

妻子和丈夫发表论文

家庭伦理道德 [论文摘要]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形式,它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因此,家庭伦理道德的作用不可忽视,全社会有必要共同倡导和进行家庭伦理道德。[论文关键词]道德情感和谐 家庭和谐一、血缘家庭的纽带19世纪70年代,美国民族学家路·亨·摩尔根为了进一步研究人类史前史的可能,发表了《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一书,该书指出一个部落分为若干母系血缘集团即母权制氏族,而这正是后来的父权制氏族的基础。他找到了全部原始历史的新基础,并据此描绘出家庭式的略图,从而揭示了原始社会的内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 现代社会,以血缘关系捆绑起来的家庭观念也早已不像过去那么浓烈,情感与道德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增大,社会关系越来越不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家庭的作用看似减小,但是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重视家庭的建设,特别是家庭的伦理道德建设。二、道德家庭与婚姻的支撑点家庭伦理道德是指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原则与规范。家庭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有着不同的内容:夫妻相爱,志同道合,尊敬和赡养老人,抚养和教育子女,尊重家长,爱护弟妹等等。而家庭关系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遵守家庭道德的规范,做到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可免除后顾之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很坚实的基础。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家庭道德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内涵也不同。在封建社会中,男性家长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是通行的戒律。男子有休妻的自由,女子却没有离夫的权利。男子可以再娶,女子却不可以再嫁。《大戴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这七去在元明清三代的法典里都有明文规定,成为压迫妇女的工具。封建道德要求女子绝对忠诚于男子,妻子对丈夫从一而终,夫死之后要守节。夫妇的伦理规范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礼制中,《礼记·婚义》中规定:“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侍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的目的只是为了连接两个家庭的利益,是为了传宗接代和祭祀祖先,在这里夫妇双方的感情和幸福不在考虑之列。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个性获得了充分的解放,原有的封闭观念被打破,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进入家庭,带动了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向文明的方向发展。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男女平等,长幼平等,夫妻平等,家庭成员一律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注重婚姻质量,追求高水准的爱情生活,被视为成就、维系婚姻的价值趋向。但同时,在文明的家庭主流中也搀杂着大量的腐朽的家庭伦理生活的暗流,造成家庭伦理道德的模糊性和伦理行为的矛盾性。因此,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一个婚姻与家庭幸福和稳固的保证。人的性爱需要早已从动物的自然本能发展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实践,两性的关系也早已从单纯的为物种的延续而结合的自然关系,发展成为在性爱基础上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思想感情结合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成为人性和人的社会本质的特殊实现方式。马克思也曾深刻地揭示了爱情的本质,认为爱情是只有从动物演变出来的人才有的,它已是人的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婚姻与家庭的组建“是不是由于爱和对应的爱而发生的任何贪图享受,破坏他人家庭,置道德于不顾的行为都是应当收到人们谴责的。爱情不是一闪即逝的,一旦双方确立了爱情便以彼此结合为幸福,以分离为最大的不幸。但爱情伟大,婚姻繁琐,要想经营好一个家庭不是唱唱高调就能经营好的,它需要夫妻双方相互包容、相互体谅和理解。这里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当热恋甚至结合的双方一旦面对爱情的潮起潮落时,不得不考虑分离。因为爱情的双方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随着生活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人的感情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一方或双方不爱了,或一方产生了新的爱情,离异就是不可避免的和合乎爱情本质的、合乎道德的、合乎人性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如果感情确实已消失或者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斥,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者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 三、法律家庭与婚姻的守护者婚姻家庭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有关婚姻、亲属的习惯和禁例等,就被注入了新的、阶级的内容,开始转化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从世界历史的范围看,婚姻家庭法大致经历了古代婚姻家庭法、近现代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婚姻家庭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法详于礼而略于法,在奴隶社会,有关婚姻家庭的礼起着法的作用,而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是礼、律并用的。新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则经历了根本的制度变革。男尊女卑的夫权统治、漠视子女利益的家长专制式封建包办婚姻、剥削阶级的一夫多妻制和以“休妻”为主要方式的男子专权离婚等一系列有违女性尊严的不平等条令都被废除,确立了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婚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分别从结婚、家庭关系、离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每个公民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实现制度法律化和伦理道德化,使夫妻双方从情感和谐做起,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保障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伦理学简明教程 》,魏英敏、金可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2]《人学原理》,陈尚志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

《婚姻保卫战》不错,推荐看看!

对于传记作者而言,居里夫人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传记主人公。她的科学成就的贡献巨大,因为发现反射性现象,贝克勒尔和居里先生(比埃尔•居里)和居里夫人(玛丽•居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分离、提纯镭元素,居里夫人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人两次获得不同领域的诺贝尔科学家,至今仍史无前例,何况又是女性。她的感情生活复杂,她有着失败的初恋,有着暗恋者,有着志同道合的丈夫,也有着失败的三角恋爱关系。她的社会经历丰富,当过家庭女教师,做过战地护士,负责着科学研究实验室。但是,在如此丰富内容面前,传记作者也遭遇着困难。首先,任何一本传记都不可能将传主一生中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详细地叙述,更不能将传主的所有内心的感情活动详细地表达,作者必须选择居里夫人一生中那些重要的生活片断和情感经历。更为重要的是,传记的主人公都有着不希望别人了解的内心的隐秘的一面,特别是那些有着内向性格的人。如果传主还活着,传记作者必须小心翼翼地回避这类问题。如果传记作者是传主的亲朋好友,他会遵循传主的这些个性,以免对自己崇拜的人造成伤害。只有当传主去世多年后,一些个人的资料被公开,传记作者才能够更真实地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揭示他的被深深隐藏的另一面。作为一个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都不希望别人了解她的私人生活。她不愿意抛头露面,不接受媒体采访,从不公开谈及自己的情感生活。她把科学活动、科学发现与个人生活截然分开。在临死之前,她做着最后的努力来保护自己的隐私。通过整理自己的文件,她销毁了大部分个人材料,只留下了她与丈夫的通信,她学生时代的一个早已为人所知的求爱者的信件,她丈夫死后写的日记。她甚至要求她的好友们销毁她给他们的信件,与在自己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朗之万之间的资料则一份也没有留下。本文将分析介绍3本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作品。时代的变迁,作者立场的不同,证据的差异,尤其对居里夫人情感世界的不同深度的挖掘,构成了不同侧面的居里夫人的真实形象。只有将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才可能是一个更加接近生活真实的居里夫人。1艾芙的《居里夫人传》因为科学成就以及其他声望,居里夫人被首先认为是一个圣人般的、别人无可匹敌的天才。这一形象的最重要的塑造者就是她的女儿艾芙•居里。艾芙在其母亲逝世3年多,就于1938年成功地为其母亲撰写了《居里夫人传》。艾芙一开始就承认她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事迹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象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传记从几个方面强化了居里夫人的神话和传奇般的故事,把她的妈妈描述成一个具有高贵品质的、异常艰辛的、献身奉献的但却时常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女性。一是作为殖民统治下的波兰的受压迫民族的清贫生活。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庭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居里夫人“很早就知道了生活是残酷的:对民族的残酷,对个人的残酷。”中学毕业后,没有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第30页)二是华沙与巴黎的个人生活。在华沙做家庭女教师,过了3年的艰苦孤寂的生活:“有很多工作,没有钱,有一些小快乐,有一件伤心事。”(第83页)。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三是提取镭元素的辛劳。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是如此的简陋,“没有一个工人会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但是玛丽和比埃尔肯在这里将就忍耐着。这棚屋有个好处:它是那么缺乏吸引力,那么破旧,不会有人想到不许他们自由使用。”(第166页)四是过早地遭遇丧偶的不幸。1906年,居里夫人不幸被马车撞死。居里先生的死给居里夫人带来了更多的生活精神和生活与工作压力。“若与她此后遇到的环境作比较,她以前的环境要算是安逸的。‘居孀的居里夫人’所担负的责任,会把一个健壮、幸福而且勇敢的男子吓倒。她必须抚养两个孩子,供给她们和她自己的生活费用,并且出色地承担一个教授职务。她失去了比埃尔居丽杰出的精神财富,然而它必须把她与这个伴侣一同从事的研究继续下去。”(第255页)五是一战期间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所遭受的身体过杜疲劳。“她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她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子里,或是在露天里支一个帐篷,象在荷格斯塔德医院的时候一样。这个从前在顶楼里忍受过严寒天气的女大学生,在战争中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第287页)六是居里夫人对财富的态度。在生活还很艰辛的时候,居里夫妇主动放弃了申请镭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最后居里夫人却因为买不起1克镭,却又不得不依靠别人来募集资金。艾芙更是生动地描写居里夫人在这些苦难基础上的幸福与成就。幸福来自于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的伟大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成就是因为镭的发现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艾芙认为居里夫人“遇到了一个象她一样有天才的人,和他结了婚。他们的幸福,其性质是与众不同的”。(第1页)一方面,居里夫人曾因为一次失败的初恋而萌生自杀的念头,并发誓永不再恋爱。后来又因为把精力投放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她也不希望象普通女人那样生儿育女,从事家务。另一方面,居里先生也曾遭遇过不幸的爱情,从此躲避妇女,不愿意谈恋爱,也立誓永不结婚。因此,两人的结合自然是神奇的,“玛丽只能嫁这个大物理学家,只能嫁这个聪明而且高尚的人。比埃尔只能娶这个金色头发的、温柔活泼的波兰女子,她能在刹那间显得既幼稚又高深;她是同伴,是配偶,是爱人,也是学者”。(第141页)艾芙认为镭的发现有3个方面的贡献,前两个在哲学和物理学上,“哲学家只好重新研究哲学,物理学家只好重新研究物理学”;“镭的最末一个动人的奇迹,乃是她能造福人类,它能治疗一种残酷的病症—癌肿”。(第194页)由于前两者不为普通人理解,艾芙对此也着墨不多,因此镭对于癌的作用也成了普通人评价居里夫人的贡献的直接依据。再加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居里夫人参与的医疗救护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居里夫人对治癌的贡献,而弱化了她对科学的贡献。在评价居里夫妇的贡献时,艾芙给了她父母亲平等的荣誉:“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这八年的探索分出某部分是玛丽的,某部分是比埃尔的成就:这是这对夫妇不愿意的事。”,“我们有正式凭据表明他们两个人在这种伟大的夫妇合作中,彼此交换的力量是相等的”,“我们不必分清这一对彼此相爱深深地爱恋着的夫妇的工作,在那些写满了公式的工作笔记本里,两个人的字迹夹杂着混在一起,他们发表的科学著作差不多都是签着两个人的名字”。(第159页)在科学史上,合作科学家尤其是夫妻合作镭的科学家的贡献确实也难分伯仲,类似的例子有193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夫人的女人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196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科里夫妇。尽管艾芙在写作时坚持“对这个神话般的故事哪怕加上极小的虚饰,我认为都是莫大的罪过。我所叙述的事迹,都是我确实知道的,我没有改换一句重要的言辞,也没有捏造一件衣服的颜色。事情确实发生过,引用的话也都的确说过。”(第2页),但艾芙在材料的选择上和重点内容的处理上是明确的。例如,对于竞选科学院院士的失败后居里夫人的反应,艾芙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她对于这个几乎没有使她感觉苦恼的挫败不加一句评论。”(269页)这加重了居里夫人淡漠名誉的科学家形象。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居里夫人从此拒绝提名院士,再也没有在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一篇论文,表明了她对科学院的不信任甚至敌对的态度。又例如,对于居里夫人的朗之万事件,艾芙基本上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描述,只有寥寥几笔,连朗之万的名字都没有提到。“玛丽担任的是男子的职务,所以她的朋友,她的心腹,就都是男子。她对于它的密友,尤其是其中之一,有很深的影响。这就够了。有人责备这个专心工作的学者,说她破坏家庭,玷辱她近年来显扬了的辉煌名姓;虽然她的生活很严肃,很谨慎,而且近几年来特别可怜。”(第271页)艾芙对这件事进行了简单的评论,显然是希望用评论来掩盖事实本身。实际上,艾芙为自己的母亲写传记的一个目的也是避免其他人在此问题上做文章,“害怕其他人首先写传而写得不正确。”艾芙的传记也可能是她母亲所希望的那种传记。居里夫人写过一份简短的自传,有很多内情没有说明和解释。艾芙的传记基本上是居里夫人自传的放大。2吉荷的《玛里•居里的一生》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途径,每个传记作者都给出自己心中对传主的解释。法国女作家吉荷(Francois Giroud)的一本传记《玛里•居里的一生(Marie Curie:A Life)》的视角和特点是鲜明的。首先,作者以卡斯米尔(Casi mir Zorawski,后来是巴黎技术学院的数学教授)和玛丽•居里的关系为开篇,决定了这本传记把描写居里夫人的情感经历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通过感情这条线把居里夫人的另一面告诉读者。这一点也恰恰是艾芙忽略了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与突出科学家的科学发现的学术性传记相比,这是一本典型的生活性传记。作者不只是把居里夫人作为科学家来描述,更是作为一个女性来描述。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人一生中的四个男人对她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她的初恋情人卡斯米尔。当是居里夫人才18岁,卡斯米尔20岁,是他家的家庭女教师。由于遭到男方家长的反对,这段持续了6年的恋情还是宣告破裂。年轻的爱情在居里夫人丰富的一生中只是一个插曲,但这个插曲对居里夫人后来生活的发展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虽然我们不能假定,如果居里夫人与卡斯米尔结婚后科学历史会因此改写,但居里夫人是在爱情失败后才走出波兰,来到法国巴黎,开始她的科学生涯的。第二个男人就是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先生。居里先生和居里夫人的关系是每一本关于居里夫人传记详细描述的重点。居里先生在居里夫人的爱情、家庭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其他男人无法比拟的角色,也是居里夫人在她的自传中唯一公开谈论的男人。第三个男人是暗恋着她的安德鲁(Andre Debierne),他是一个不修边幅、不善言辞的化学家。“据了解他的那些人所说,他深爱着玛丽。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他从未停止过对她提供帮助。他总是在那儿,无处不在,在她的影子下,直到她的死的那一天。”(第99页)第四个是使居里夫人处于丑闻漩涡之中的郎之万。郎之万是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居里夫妇的学生和朋友。郎之万热情开朗,善于社会交往,与自己妻子的关系却十分糟糕。居里先生死后,寡居的居里夫人与在家庭矛盾中煎熬的朗之万相互都需要情感寄托,产生了感情也在情理之中了。假如居里夫人是一位男性科学家,或者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土生土长的女科学家,或者居里夫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更没有去竞争法国科学院院士这个职位,或者朗之万不是优柔寡断而是态度坚决,这样的婚外情可能都不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作者比较了居里夫人对居里先生和郎之万的情感差异。“这是明显的,当她从此不能再爱比埃尔的时候,她爱着郎之万。她和郎之万的关系不同于与比埃尔的那种温暖的、平和的关系。在比埃尔那里,她深信自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是被一个温文尔雅的共事者所珍爱的亲爱的小女孩。与郎之万的关系是与一个靠不住的男人之间的一种强烈的、充满激情的、暴风雨般的、不时被争吵和限期打断的关系。”(第169页)对于居里夫人感情生涯中的种种问题,吉荷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我们要玛丽既是圣人又是殉道者。所有迹象表明,她两者都不是,总之从性的意义上不是。……当我们试图把她变成圣人和殉道者时,我们不仅伪造了她的形象,而且剥夺了她的另一面,也就是当她的私生活展示在公众面前时,这个沉默寡言和谦卑的女人所陷入的内疚的经历和戏剧场面。”(第99页)其次,吉荷者要给出镭的发现的另类科学史。她认为,早期科学史对镭发现的描述可概述如下:“比埃尔和玛丽居里一起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工作,但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并发现了镭。多亏比埃尔在妻子帮助下做出的这个发现,癌症就有治了”。(第79页)从这段描述可得出的结论是:居里夫人处于发现过程的从属地位,镭的发现的科学意义被减低成了一种医学手段。在描述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时,作者试图改变以往人们把居里夫人当成居里先生的助手或者配角的印象。也就是说,作者在描写和评价两人做出的有关放射性和镭元素研究的科学成就时,把居里夫人放在了高于或者至少不低于居里先生的某个位置上,尽管两人合作时的学术成就和地位相差甚远。当贝克勒尔报告了在铀盐中发出类似X射线的射线时,居里夫人以特有的科学敏感发现这是一片研究沃土,便立即决定把她的博士论文研究集中在这个她首先命名为放射性的现象上。居里夫人率先开始组建实验室进行研究,关键设备是居里先生发明的压电石英电子计数器。她独自作出了大胆的猜测:铀矿里含有放射性强于铀或者钍的其它元素。出于一贯的谨慎,居里先生曾建议居里夫人不要急于发表观察结果。但是,居里夫人还是及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关于放射线研究的备忘录,因为“这是她的工作,这是她的假设。”(第83页,作者把“她”斜写作为强调)。被居里夫人对发现新元素表现出的兴奋所感染,居里先生才参与其中并且认为是暂时的。从此以后,两人合作研究,两人的笔迹在实验室记录本上交替出现,再也分不清究竟谁的贡献更大一些。第三,吉荷把居里夫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的能力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例如,作者认为“从出生开始,玛丽具有三种有利于成为优秀学生的天份,老师喜欢这样的学生。她有好的记忆力,专心致志,渴求知识。”(第9页)在她18岁时,她开始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是谁,我在这儿做什么。她或许问自己这个问题—她惟一的关心的问题—她的答案是她要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第5页)在她第一次恋爱失败时,作者这样写道:“她要承受‘女人的通常的命运’吗?她从未想到要接受它。她的天赋,她的学历,她的生命哲学,它具有的雄心的类型—所有的这一切使它不可能。”(第6页)作者认为,科学发现与机遇无关,机遇只是我们碰到了某个未知现象。只有知识、好奇心、直觉、胆识等结合而成的科学头脑才能将现象变成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思考现象的作用,寻找产生作用的原因。居里夫人能够对放射性现象做出有贡献的研究成就,就是她遇到了这个未知现象,有着时刻清醒的好奇心和努力探求原因的结果。3奎因的《玛丽•居里的一生》从两本传记的书名来看,奎因和吉荷的目的是相同的。她们都避免把玛丽•居里称作“居里夫人”,一是为了避免把玛丽•居里塑造成居里先生的附属,而非一个具有独立个人的形象;二是“居里夫人”也被社会公众符号化了,暗示着一个“治疗癌的科学家”和“镭发现中的工人”形象。利用最新获得的家庭文献和私人日记等丰富资料,奎因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另一本《玛里•居里的一生(Marie Curie:A Life)》。在这本传记中,奎因告诉了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故事。从16岁当家庭女教师时夜里学习科学,到与居里先生的浪漫故事和科学合作关系,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的成功。奎因也用很多的笔墨描述了伴随着居里的那些挫折:居里先生遇难后的极度悲伤与绝望,被法兰西科学院拒绝后的失望,卷入到与有妇之夫的爱情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助。奎因全方位的描述,让我们认识一个复杂的、充满激情的、才华横溢的女性。作者也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1910年居里夫人竞选科学院院士过程。居里夫人的竞选失败是法国科学院歧视女性和排斥外国人的必然结果。早在1903年诺贝尔奖提名时,法国科学院的4位科学家签名的提名信中只提名了居里先生和贝克勒尔,完全排除了居里夫人,说是居里先生独自研究了“不同的铀矿和钍矿,并分离出了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居里夫人被当成了贝克勒尔和居里先生两人的外国竞争者。这4位科学家中包括她的导师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和另一位十分了解她的工作的科学家达尔波(Gaston Darboux,1910年他成了居里夫人竞选院士的积极支持者之一)。在居里夫人的问题上,法国科学院已经变成了一个权力与影响力争斗的场所,而不再是一个科学贡献的荣誉殿堂,最后保守的势力占了上风,获胜的竞争对手是一个年长的男性法国科学家,尽管其科学成就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无法与居里夫人相比。作者对居里夫人失败后的心情作了评述:“玛丽不喜欢失败。当她的发现受到挑战时,她努力战斗抵御进攻。无论她对科学院看法如何,一旦她进行某事,就喜欢做成功此事。此外,即使它不在乎科学院的院士身份,她真的在乎她的名誉和尊严。正如在1903年她和比埃尔获得诺贝尔奖时她讨厌媒体上的所有关注与曲解一样,她这个时候一定非常痛苦,因为对她的工作知之甚少和只想搅起读者注意力的那些陌生人在滥用她的名字。”(第293页)从此之后,居里夫人再也没有去申请院士,再也没有在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一篇论文。居里夫人院士竞选失败后接踵而至的是生活丑闻。作者详细描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遭遇的最大尴尬即朗之万事件,并用大量证据证实了居里夫人与朗之万的暧昧关系的存在。作者的要披露此事的真相的勇气也来自于居里夫人的“科学活动与私人生活无必然联系”那句话。居里夫人对她个人生活掩藏很深,不希望别人来窥视她的内心生活。她少有的自谦与严肃的性格压抑着内心的渴求和忧郁,也更不为人理解而发生误解。在她临死前,她曾要求她的朋友毁掉她写给他们的信件。她力求把私人生活与科学活动分开,并在多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科学生活与私人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居里夫人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不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私生活,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她的科学活动中。而奎因采纳了另外一种理解,道德评判区别于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科学贡献的学术评判,即使真实地揭露了居里夫人的私生活中不光彩的一面,也无损于居里夫人在科学史中的地位和形象。奎因的结论是居里夫人在朗之万事件中选择了并非明智的做法。使居里夫人与朗之万之间的关系变得危险是这件事违背了法国的传统。当时结了婚的法国有钱男人有一个情妇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是丈夫的一种特权。只要他的情妇不抛头露面,这个男人就不会受到处罚。“而居里夫人不是一个匿名的情妇,一个有着谦卑血统要感激被有钱男人留在身边的女人。她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事业、有着自己的收入、有着自己的抱负的女人。这使得她成为一个嫉妒和仇恨的目标,其他人要曝光与羞辱她。又因为玛丽•居里如此有名,朗之万的吃醋的妻子能够用向公众曝光来威胁她。”(第295页)这就使得居里夫人与朗之万夫妇的三角关系变得独一无二,而居里夫人没有理智地考虑到这一点。朗之万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后来,在妻子的默许下,朗之万有了另一个情妇。但是这次他选择了一个能被接受的类型的女人:她是一个无名的秘书。”(第331页) 在传记中,奎因强调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居里夫人的塑造(这一点与吉荷的传记形成一定的对比,如前所述,吉荷似乎更重视内因对居里夫人的作用)。作者认为,居里夫人的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波兰实证主义观念密不可分。波兰实证主义的特点是,一是信奉经验主义反对形而上学,二是把它当成一种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实用方法,一方面,这个观点预示了科学、工业和商业的重要性。为此,作者写道:“斯可罗多芙基家的孩子在这样的思想中长大,似乎提起来不那么响亮,自然地转向实证主义事业。事实上,玛丽在她今后的一生中继续部分地生活在实证主义信条中。她苛求经验证据,相信实证主义的‘所有陈述必须得到能够被检验的证据的支持。’” (第64页)另一方面,波兰实证主义者也是女性权利的热情支持者,女性独立成为一种时尚,居里夫人的独立精神受到了她的母亲和其他几位女性的影响。奎因的意图是明显的。如果艾芙写出了在特定环境下为了特定目的传记,奎因也希望写出满足时间过去50年后的当代社会环境需求的传记,即剥去艾芙罩在她母亲身上的神圣化与理想化的外衣,还大家一个真实的居里夫人。奎因认为,居里夫人的理想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通常,居里夫人被描写成了一个关于热忱、顽强的癌症治疗方法的探求者。她本人在描述自己的发现与镭元素的分离时,也强调的是过程的艰辛与体力的消耗,而不是重要的科学思想。回顾科学史,她的艰苦奉献精神与癌症治疗远远没有发现放射性作为原子特性的这一敏锐的洞察力重要。正是这一思想,导致了人们对元素结构的现代理解。因此,作者描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成功既来自牺牲与奉献精神,更来自于对知识理解的透彻和科学直觉。奎因认为,居里夫人的理想化是从美国女记者玛丽•梅隆尼开始的。梅隆尼是第一个能够和居里夫人亲密接触的记者,在美国发起了为居里夫人募捐1克镭的活动。在整个募捐宣传过程中,梅隆尼把居里夫人描绘成了一个的悲惨的寡妇,自我牺牲,对物质世界漠不关心,特别是贫穷。这个形象的树立并不是梅隆尼单方面的行为,居里夫人也认同了并帮助了这个形象的树立。首先,居里夫人在遭遇朗之万事件的羞辱之后受到了怀疑,梅隆尼对她的英雄崇拜来得正是时候。第二,居里夫人在战后法国的科研条件并不是太差,甚至比多数法国科学家的要好,有为她的专业设计的自己的实验室。居里夫人参与到这个贫穷神话的制造之中,为的是为实验室和研究筹集更多的资金。第三,梅隆尼把镭和癌症治疗直接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募集钱,而居里夫人知道自己治癌的贡献并非直接的,她接受的镭也是用在纯基础研究。经过梅隆尼的努力,居里夫人的形象得到了重塑。朗之万丑闻中的那个“外国女人”已被人遗忘,居里夫人变成了法国的现代女民族英雄—圣女贞德。

本文首先对夫妻忠实义务的定义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作了阐释,对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性质作出界定,然后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国情、法理研究以及司法实践等角度阐明在婚姻法中规定夫妻忠实义务的必要性,最后,本文着重对“忠实”的法律性质定位、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是否可以作为法定离婚事由以及违背此义务的过错方应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在现存的理论观点和立法与司法解释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有助于对该问题的认识的深化。 [关键词] 夫妻忠实义务 配偶权 不可诉条款 法定离婚事由 损害赔偿责任 一.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是家庭的主体和基础。夫妻和睦换来家庭的稳定和幸福、而家庭的稳定和幸福换来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家庭的和睦要求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夫妻之间必须恩爱和睦、互相忠实,这既是社会传统习惯的要求,也是我国相关法律的要求。 婚姻是一叶扁舟,若要达到幸福的彼岸,需要夫妻间互相忠诚、真诚配合、患难与共。幸福的婚姻使人如沐春风、甜蜜有加;不幸的婚姻让人身心憔悴、饱受创伤。 婚姻需要理解和宽容;需要体贴和信任;需要爱情和忠诚;需要面包和和谐的夫妻生活。 二. 从法律角度定位的夫妻忠实义务及相关概述 按惯例和习惯、关于夫妻忠实义务可以作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上的夫妻忠实义务,又称贞操忠实义务,仅仅意味着配偶性生活的排他专属义务。〈一〉,广义上的夫妻忠实义务,不仅包括夫妻在性生活上互守贞操,不为婚外性行为,也包括夫妻之间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不得为第三人利益牺牲、损害配偶他方的利益。本文所要讨论的夫妻忠实义务是取其狭义的理解,即贞操忠实义务。在早期,忠实义务不是配偶双方的义务,而是强加给女方单方的义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男系血统的纯正。因此,法律对于妻子贞操的要求极为严格,对失贞的妇女处置十分严厉。反之,对丈夫的通奸行为却极为宽容,使得夫妻在忠实义务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样的规定是极其不科学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人们法律意识和素养的提高以及对人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夫妻忠实义务的认识也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在我国婚姻法对夫妻忠实义务作出界定前,对夫妻忠实义务是属于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存在争议,有这么几种观点。一是有人认为夫妻忠实义务从根本说是一项道德义务,甚至仅是一项并非公认的道德义务。⑵二是认为夫妻忠实是夫妻之间两性关系的义务,这实际上也是排他的权利,法律明确夫妻之间有相互忠实的义务,旨在以立法方式端正人们的婚姻态度。⑶三是认为夫妻忠实是一项法律义务,违反此义务的配偶和第三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另一方可以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申请排除障碍。⑷新婚姻法吸收了争论的成果,对夫妻忠实义务进行了规定,使其上升为法律义务,但是,我们应当明确这并不意味着夫妻忠实义务与道德无关,而是我国法律 所体现的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治理这一问题必须做到两者的互补与和谐,这一点是我们认识夫妻忠实义务法律性质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性质还要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性质定位 。笔者认为,配偶权是基于夫妻法律规定的夫妻身份地位而产生的基本身份权。从法律性质上看,具有权利义务的复合性,即在配偶权中权利和义务不可分割,行使权利亦即履行义务。原则上这种身份权权利人不得放弃,甚至可以认为权利人有行使它的义务。配偶权虽然本质上是权利,却是以义务为中心。权利人在伦理道德的驱使下自愿或非自愿的受制于相对人的利益,因而权利中包含着义务。所以,虽然夫妻忠实义务名为“义务”,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在本质上它却是权利与义务的复合体。是男方的义务,意味着这也是女方的权利;同样,是女方的义务,意味着这也是男方的权利。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夫妻应当相互忠实是夫妻双方共有的权利和义务。即丈夫有要求妻子对自己忠实的权利,而同时自己负有对妻子忠实的义务,相对应而言,妻子有要求丈夫对自己忠实的权利,而同时自己负有对丈夫忠实的义务。这里,还有一点需要加以强调说明,有的学者认为夫妻忠实义务不仅拘束配偶权权利主体,而且拘束其义务主体。一方面,它要求配偶之间相互保持爱情专一、感情忠诚,相互忠实于对方;另一方面,它还拘束配偶权的其他义务人,即从配偶权的绝对权的性质出发,要求一对配偶以外的任何其他人,都对该对配偶负有不得破坏该对配偶的贞操义务,任何负有这样义务的人与配偶一方通奸,破坏配偶一方的贞操,便构成了侵害,就是违背了忠实义务,就要承担责任。这种观点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对忠实义务的主体的定位却不敢苟同。因为,对夫妻忠实义务而言,它的主体只可能是有夫妻关系的配偶双方,至于上述观点所表述的第二个方面固然是存在的,但是,它并不是夫妻忠实义务的内容,而是基于其他的规定派生出来的,所以,在对夫妻忠实义务进行法律定位时,对主体的界定也是尤为重要的,那就是主体只可能是夫妻双方,而不存在第三方,至于对有过错的第三方则要按其他的相关法律规定追究责任。 三、在我国婚姻法中夫妻互相忠实义务规定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在婚姻法修订以前,对要不要将夫妻忠实义务规定在婚姻法中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无为说”。这种观点认为婚姻本身包含夫妻忠实义务,就要求夫妻相互忠实,而法律没有必要另做规定。但是,法律的适用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法无规定不违法”,既然法律不规定,那么侵权的一方完全有理由依此进行反驳,而法律也无法对其进行制裁,只能依靠道德或者舆论进行批判。所以,“无为说”站不住脚。 (二)。“不通说”。该说认为这个规定用意是好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行不通。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部分当事人有不忠实配偶的言行,如果法律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一方违背此义务,他方就有权寻求法律帮助和救济,不论是自行捉奸还是请求公安机关帮助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均可能会出现一幕幕捉奸闹剧。不通说主张者本身并不否认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主张增设照顾无过错方这一原则。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体现对无过错方的照顾及追究过错方的民事责任,从而维护法律公平和公正的理念。但是,该说有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其论点和对策在法理上有矛盾。你既然主张不把忠实义务进行规定,又如何保护无过错方,如何惩罚过错方呢?这个对策没有法律依据,夫妻没有相互忠实的义务,何来的过错与惩罚? (三)、“倒退说”。该说认为将夫妻忠实义务规定在婚姻法中是立法及社会道德的倒退。持这种观点的人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看到后果。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非传统的两性关系正在发展,但是,可以肯定的说,传统的婚姻关系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如果按照“倒退说”的想法,已婚者不必忠实于配偶,完全凭感觉,那样只会进一步加剧时风日下、道德评价混乱的局面。另外,此说完全没有考虑子女的利益,而在现实生活中,子女可能是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最大的受害者。 通过对上述几种错误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到看到他们都有各自无法克服的缺陷,同时也证明了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在总则部分对此加以规定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一规定有特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对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性质,符合一夫一妻制的根本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根本制度。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例如“卖淫嫖娼”、“包二奶”、“包二爷”等丑陋的社会现象,这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求国家和社会对这种现象加以规定和管理,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其次,对夫妻忠实义务规定是夫妻双方共同一致的内在要求。夫妻双方都希望能够在法律中对这一义务加以规定,从而对双方的行为加以界定,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对夫妻双方的行为加以约束。于是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加以参照和遵循,当有一方违背这个义务的时候,另一方可以拒理依法力争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对方负责。这样规定就可以为双方提供一个行为的准则,在作出相应行为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法律的规定,从而起到社会一般预防的重要作用。再次,法律对忠实义务加以规定是对配偶、子女身心健康法律保障的要求。法律对夫妻忠实义务加以明确,就可以对配偶的身心健康提供法律保障,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也会对后代及社会风气、道德等上层建筑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我国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法治国家,如果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是名实不符的。而且,对子女而言更加重要,它可以使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夫妻的行为也会对子女有耳濡目染的影响,法律的规定必然促进这种良好影响。最后,法律对其加以规定,为其他调整婚姻关系的制度提供了法律上的理论依据。“法无规定不违法”,只有对其加以规定,在保护无过错方和惩罚过错方时才能作到有理有据。另外,它还可以为处理婚姻家庭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如离婚损害赔偿等提供法理依据。所以,新婚姻法的关于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立法惯例,有其特殊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有其特殊的必要性。 三、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虽然新修订的婚姻法对夫妻忠实义务已作出明确的规定,但第四条的规定只是一个不可诉条款,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解释中指出,“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四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诉讼。”也就是说,在诉讼中不能直接以它来处理和解决纠纷。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条司法解释属于倡导性条款,只是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告知社会,体现的是德治结果,而非法治目标。所以,如何根据法律的规定来维护当事人尤其是受害一方的权利,如何对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一方进行处罚,应该引起我们的强烈关注,在立法、法律解释及法学理论研究中都要继续探索和深入。下面就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对“忠实”的法律性质定位要作出明确的界定。夫妻忠实义务已经写入新修订的婚姻法中,并写入到总则之中,这足以表明了立法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但是,笔者认为,立法或者司法解释应该对何为“违背夫妻忠实义务”作出明确的界定,这也是把这条不可诉条款具体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前提。那么,如何界定它的含义呢?笔者认为,对其的定位既不能范围过大,过于笼统、概括,现实生活中无法进行操作,也不能太过狭隘、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要尽可能的能够将现实生活的现象加以总结概括。根据本文所述,本文所讨论的夫妻忠实义务是狭义的忠实义务,就是配偶夫妻生活的排他专属义务。只有夫妻配偶中的一方侵害了双方夫妻生活的专属性权利,才能根据他(她)的行为来追究责任,否则,就不能根据法律对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对当事人处罚。有的学者从广义出发,认为除了夫妻生活义务的忠实以外,配偶一方还不能因个人原因或者其他非法目的对另一方的人身、荣誉、财产(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和采用约定财产制的对方财产)等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否则,也认定为违背了夫妻忠实义务。笔者坚持狭义的夫妻忠实义务的定位,至于对上述行为(广义)的处罚,应该根据其他民事法律而不是婚姻法中的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进行追究。 更进一步分析,怎么界定夫妻有一方的行为已经违背了夫妻忠实义务呢?也就是说,在法律上如何给“忠实”进行定位。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以下几种行为确定为其违背了夫妻忠实义务,应该对其作出谴责:一是重婚行为,包括两种即法律重婚和事实重婚,法律重婚是指在先前婚姻合法存续的情况下又于他人履行法定结婚程序,事实婚姻是指在先前婚姻合法存续的情况下又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二是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包二奶”。三是通奸行为,是指男女双方自愿的、暂时的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四是卖淫嫖娼行为,这种行为无疑也违背了夫妻忠实义务,应该受到法律的谴责。所以,对“忠实”的定义和适用要有明确的界定,不仅在学理上要求明确,在法律上更应该尽量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功用。 (二).是否将违背夫妻忠实义务作为法定离婚事由?对于应否将违背忠实义务作为法定离婚事由历来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修订之前的《婚姻法》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离婚的法定事由,后来的立法又对“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规定了几种具体的法定情形,对离婚的适用提供了确切的法律依据。但是,法律一直没有把违背夫妻忠实义务作为法定离婚事由之一。原来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准不仅对于法官掌握判断夫妻感情已破裂标准难度极大,而且在确定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离婚理由上,给法官以主观臆断的极好借口,往往造成一些与事实不符的判决。针对这种情形,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司法解释,就如何确定夫妻感情破裂规定了具体的使用标准,但是,违背夫妻忠实义务能否作为法定离婚事由仍在讨论中,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 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前还不宜将违背夫妻忠实义务作为法定离婚事由。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仅以第四条即夫妻忠实义务为依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受理,从这一条的法律精神可以看出立法者的意图,将其规定为法定离婚事由不仅于此冲突,而且时机还不成熟。其次,将此规定为法定离婚事由可操作性有待考证。根据婚姻家庭关系自身的特点以及法律精神看,这一问题还要更多的依靠德治,就是通过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来最终解决,而不宜直接通过公共权力加以硬性的处理,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如何取证等一系列问题,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最后,有的学者认为应将违背忠实义务作为法定离婚事由,他们认为如此规定的实质,是将违背忠实义务的法定离婚事由确定为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提出离婚的法定事由,而违背忠实义务的过错方不得将其作为自己提出离婚的法定事由,即不得故意先实施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然后据此提出离婚。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无过错一方配偶的合法权益,不能让无过错一方当事人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观点乍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2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符合第32条第2款规定“应准予离婚情形的”,不应当因当事人有过错而判决不准离婚。所以,如果按前述学者观点附条件将其规定为法定离婚事由,就和该条司法解释形成冲突造成矛盾,更不利于法律的实施和适用,必将会在司法实践中带来更多的问题,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个人认为,规定这一条的时机尚不成熟,还不宜将违背夫妻忠实义务作为法定离婚事由之一。 (三).是否可以要求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新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这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突破,此规定尽管是道德规范上升的法律规范,是倡导性条款,但法律上的“应当”用语,不仅具有必须强制执行的强制性质,而且包含了对通奸、“姘居”、“第三者插足”、“卖淫嫖娼”等婚外性行为的禁止。所以,如何在对无过错方进行救济便显得既合理又重要,那么,是否可以要求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呢?提出这个问题所受到的阻碍有一点就是,中国人在观念上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思想,认为对贞操这种人格上的利益实行损害赔偿,不符合国情,有人格商品化的倾向。其实,这样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根据国外的立法经验和实践,这样的忧虑是可以化解的,而且,如果不对违背忠实义务的行为人予以精神损害赔偿的制裁,就不能很好的保护公民的配偶权这种身份权,保护身份权的制度就不健全。另外,如果要求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话,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进行赔偿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有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仅包括财产赔偿,还有精神赔偿,比如说,可以使用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方式。此外,对夫妻双方采用约定财产制的,对法官和法律适用上都没有问题,可以判决有过错一方用自己的财产进行赔偿。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制而言,有个人财产的,用个人财产赔偿,没有的,可以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无过错方的赔偿,这部分财产为个人财产。另外,可以结合使用赔礼道歉等方法承担责任,而不见得仅仅使用经济赔偿一种方法。根据我国立法经验和实践,还可以规定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一方要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即可以将违背夫妻忠实义务规定为离婚损害赔偿的事由之一,以此来保护无过错方。由此可见,无论是离婚损害赔偿还是其他形式的损害赔偿,法律都可以把违背夫妻忠实义务作为法定事由加以规定和实行,使得这一条款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总之,通过分析和讨论,我认为,现行《婚姻法》将夫妻忠实义务写入总则之中,体现了立法界和人民群众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体现了立法的进步和与国际接轨,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是作为不可诉条款,它只是一条倡导性的规定,至于它在实践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对无过错方合法权益的保护能深入到何种程度,我个人感到有些怀疑,这也是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和目的,希望能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点作用,从而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遂全著:《新婚姻家庭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王建勋:《法律道德主义批判》、《婚姻法修改论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3)《两“家”对垒,争治“不忠”》,《北京广播电视报》2001年2月27 日第二版 (4)巫昌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讲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5月第一版 (5) 李银河、马忆南主编:《婚姻法修改论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6)马忆南主编:《婚姻家庭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7)陈丽华著:《婚姻、家庭、继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9)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厅著:《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10)杨大文主编:《新婚姻法释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11) 梁书文著:《婚姻法及相关条文新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3)马 原主编:《新婚姻法诠释与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4)蒋 月著:《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妻子用丈夫的名字发表论文

如果你的老婆参与了论文的写作中,那就可以加进去,关于学术论文作者的添加,可参考如下权威资料:作者身份以及“通讯作者”的作用 向参与编辑和撰写研究内容的人员致谢很重要。事实上,许多期刊现在要求作者不仅向参与研究内容撰写的作者致谢,还要向任何在其他方面为研究做出贡献的人员致谢。这称为作者身份和贡献者身份。许多主流期刊都遵守ICMJE所主张的以下标准:ICMJE将作者定义为具有以下身份的个人:· “对作品的概念或设计或者对作品中数据的获取、分析或说明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并且· 负责作品起草或对重要的学术内容进行了关键性修改;并且· 确定待发表稿件的最终版本;并且· 同意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负责,确保与作品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相关的问题得到了适当调查和解决。”不符合上述全部四项标准的个人,不应被列为作者,但是应作为贡献人向其致谢。作者应详细列明其所做贡献,如提供资助,帮助监督研究,或对研究内容的撰写做出评论或提出建议。 作者的顺序如何排列?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些标准惯例:1. 完成大部分作品的人员在前2. 随后,按贡献大小排列姓名“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是指:• 整个原稿出版过程中的负责人• 出版过程各个阶段期间的“时间守护者”• 期刊与论文的所有其他作者之间的主要联系人• 确保交稿之前所有作者均审阅并批准终稿的负责人• 向在线投稿网站上传原稿,或者交给期刊进行同行评审的人员• 期刊通信内容(例如决定书、评审员报告)的通告人员。“贡献人”的姓名应出现在哪一部分?应在论文的“致谢”部分提到这些人员的姓名。具体包括以下人员:• 提供过技术援助• 与您讨论过您的想法并给出建议• 看过论文初稿并给出建议以及:• 成为研究对象的人员• 经费来源(这一点日益重要,尤其是针对“开放存取”)。另请注意,许多期刊会要求您获得共同作者和贡献人的书面许可,方可将其姓名写在文章里。阅读目标期刊的“贡献人须知”也很重要,这样可以确保满足任何特定的要求。 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

如果是她自己写的话,可能没有人会相信她,没有可信度,所以她才会这么做的。

因为杨文军大夫离世非常突然,妻子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能够缅怀他的东西很少。以这样的口吻写下医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记住他。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要看通讯作者他是不是同意?

与丈夫共同发表论文的名人

不对发现的镭元素申请专利

请到百度百科中查找“居里夫人”,介绍相当详细。这里摘取一段: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文:Mabya Sklodowska)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1.7—1934.7.4),出生于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且在研究镭的过程中,整整用了有好几年,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因为在她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她到草地上,但她(他)们搬家后,母亲就让她们在院子里了解大自然。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于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 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玛丽亚1867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高中毕业后,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任何俄罗斯或波兰的大学继续进修,所以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最终,在她的姐姐的经济支持下移居巴黎,并在索邦(Sorbonne,巴黎大学的旧名)学习数学和物理学。经过四年的努力后,玛丽亚于巴黎大学取得物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在那里,她成为了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 玛丽亚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沥青铀矿石为主,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 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耶在世,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伦·若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Eve Curie)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居里夫人著有《我的信念》。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 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二、镭之光 1896年,法兰西共和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伦琴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三、金子—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兰西共和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几十年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患上白血病。她还患有肺病、眼病、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在居里夫人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为了能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请求医生延期施行肾脏手术;她曾带病回国参加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惧,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由于恶性贫血、高烧不退,躺在床上的时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替她校对她写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对于传记作者而言,居里夫人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传记主人公。她的科学成就的贡献巨大,因为发现反射性现象,贝克勒尔和居里先生(比埃尔•居里)和居里夫人(玛丽•居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分离、提纯镭元素,居里夫人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人两次获得不同领域的诺贝尔科学家,至今仍史无前例,何况又是女性。她的感情生活复杂,她有着失败的初恋,有着暗恋者,有着志同道合的丈夫,也有着失败的三角恋爱关系。她的社会经历丰富,当过家庭女教师,做过战地护士,负责着科学研究实验室。但是,在如此丰富内容面前,传记作者也遭遇着困难。首先,任何一本传记都不可能将传主一生中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详细地叙述,更不能将传主的所有内心的感情活动详细地表达,作者必须选择居里夫人一生中那些重要的生活片断和情感经历。更为重要的是,传记的主人公都有着不希望别人了解的内心的隐秘的一面,特别是那些有着内向性格的人。如果传主还活着,传记作者必须小心翼翼地回避这类问题。如果传记作者是传主的亲朋好友,他会遵循传主的这些个性,以免对自己崇拜的人造成伤害。只有当传主去世多年后,一些个人的资料被公开,传记作者才能够更真实地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揭示他的被深深隐藏的另一面。作为一个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都不希望别人了解她的私人生活。她不愿意抛头露面,不接受媒体采访,从不公开谈及自己的情感生活。她把科学活动、科学发现与个人生活截然分开。在临死之前,她做着最后的努力来保护自己的隐私。通过整理自己的文件,她销毁了大部分个人材料,只留下了她与丈夫的通信,她学生时代的一个早已为人所知的求爱者的信件,她丈夫死后写的日记。她甚至要求她的好友们销毁她给他们的信件,与在自己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朗之万之间的资料则一份也没有留下。本文将分析介绍3本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作品。时代的变迁,作者立场的不同,证据的差异,尤其对居里夫人情感世界的不同深度的挖掘,构成了不同侧面的居里夫人的真实形象。只有将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才可能是一个更加接近生活真实的居里夫人。1艾芙的《居里夫人传》因为科学成就以及其他声望,居里夫人被首先认为是一个圣人般的、别人无可匹敌的天才。这一形象的最重要的塑造者就是她的女儿艾芙•居里。艾芙在其母亲逝世3年多,就于1938年成功地为其母亲撰写了《居里夫人传》。艾芙一开始就承认她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事迹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象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传记从几个方面强化了居里夫人的神话和传奇般的故事,把她的妈妈描述成一个具有高贵品质的、异常艰辛的、献身奉献的但却时常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女性。一是作为殖民统治下的波兰的受压迫民族的清贫生活。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庭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居里夫人“很早就知道了生活是残酷的:对民族的残酷,对个人的残酷。”中学毕业后,没有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第30页)二是华沙与巴黎的个人生活。在华沙做家庭女教师,过了3年的艰苦孤寂的生活:“有很多工作,没有钱,有一些小快乐,有一件伤心事。”(第83页)。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三是提取镭元素的辛劳。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是如此的简陋,“没有一个工人会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但是玛丽和比埃尔肯在这里将就忍耐着。这棚屋有个好处:它是那么缺乏吸引力,那么破旧,不会有人想到不许他们自由使用。”(第166页)四是过早地遭遇丧偶的不幸。1906年,居里夫人不幸被马车撞死。居里先生的死给居里夫人带来了更多的生活精神和生活与工作压力。“若与她此后遇到的环境作比较,她以前的环境要算是安逸的。‘居孀的居里夫人’所担负的责任,会把一个健壮、幸福而且勇敢的男子吓倒。她必须抚养两个孩子,供给她们和她自己的生活费用,并且出色地承担一个教授职务。她失去了比埃尔居丽杰出的精神财富,然而它必须把她与这个伴侣一同从事的研究继续下去。”(第255页)五是一战期间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所遭受的身体过杜疲劳。“她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她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子里,或是在露天里支一个帐篷,象在荷格斯塔德医院的时候一样。这个从前在顶楼里忍受过严寒天气的女大学生,在战争中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第287页)六是居里夫人对财富的态度。在生活还很艰辛的时候,居里夫妇主动放弃了申请镭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最后居里夫人却因为买不起1克镭,却又不得不依靠别人来募集资金。艾芙更是生动地描写居里夫人在这些苦难基础上的幸福与成就。幸福来自于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的伟大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成就是因为镭的发现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艾芙认为居里夫人“遇到了一个象她一样有天才的人,和他结了婚。他们的幸福,其性质是与众不同的”。(第1页)一方面,居里夫人曾因为一次失败的初恋而萌生自杀的念头,并发誓永不再恋爱。后来又因为把精力投放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她也不希望象普通女人那样生儿育女,从事家务。另一方面,居里先生也曾遭遇过不幸的爱情,从此躲避妇女,不愿意谈恋爱,也立誓永不结婚。因此,两人的结合自然是神奇的,“玛丽只能嫁这个大物理学家,只能嫁这个聪明而且高尚的人。比埃尔只能娶这个金色头发的、温柔活泼的波兰女子,她能在刹那间显得既幼稚又高深;她是同伴,是配偶,是爱人,也是学者”。(第141页)艾芙认为镭的发现有3个方面的贡献,前两个在哲学和物理学上,“哲学家只好重新研究哲学,物理学家只好重新研究物理学”;“镭的最末一个动人的奇迹,乃是她能造福人类,它能治疗一种残酷的病症—癌肿”。(第194页)由于前两者不为普通人理解,艾芙对此也着墨不多,因此镭对于癌的作用也成了普通人评价居里夫人的贡献的直接依据。再加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居里夫人参与的医疗救护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居里夫人对治癌的贡献,而弱化了她对科学的贡献。在评价居里夫妇的贡献时,艾芙给了她父母亲平等的荣誉:“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这八年的探索分出某部分是玛丽的,某部分是比埃尔的成就:这是这对夫妇不愿意的事。”,“我们有正式凭据表明他们两个人在这种伟大的夫妇合作中,彼此交换的力量是相等的”,“我们不必分清这一对彼此相爱深深地爱恋着的夫妇的工作,在那些写满了公式的工作笔记本里,两个人的字迹夹杂着混在一起,他们发表的科学著作差不多都是签着两个人的名字”。(第159页)在科学史上,合作科学家尤其是夫妻合作镭的科学家的贡献确实也难分伯仲,类似的例子有193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夫人的女人和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196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科里夫妇。尽管艾芙在写作时坚持“对这个神话般的故事哪怕加上极小的虚饰,我认为都是莫大的罪过。我所叙述的事迹,都是我确实知道的,我没有改换一句重要的言辞,也没有捏造一件衣服的颜色。事情确实发生过,引用的话也都的确说过。”(第2页),但艾芙在材料的选择上和重点内容的处理上是明确的。例如,对于竞选科学院院士的失败后居里夫人的反应,艾芙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她对于这个几乎没有使她感觉苦恼的挫败不加一句评论。”(269页)这加重了居里夫人淡漠名誉的科学家形象。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居里夫人从此拒绝提名院士,再也没有在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一篇论文,表明了她对科学院的不信任甚至敌对的态度。又例如,对于居里夫人的朗之万事件,艾芙基本上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描述,只有寥寥几笔,连朗之万的名字都没有提到。“玛丽担任的是男子的职务,所以她的朋友,她的心腹,就都是男子。她对于它的密友,尤其是其中之一,有很深的影响。这就够了。有人责备这个专心工作的学者,说她破坏家庭,玷辱她近年来显扬了的辉煌名姓;虽然她的生活很严肃,很谨慎,而且近几年来特别可怜。”(第271页)艾芙对这件事进行了简单的评论,显然是希望用评论来掩盖事实本身。实际上,艾芙为自己的母亲写传记的一个目的也是避免其他人在此问题上做文章,“害怕其他人首先写传而写得不正确。”艾芙的传记也可能是她母亲所希望的那种传记。居里夫人写过一份简短的自传,有很多内情没有说明和解释。艾芙的传记基本上是居里夫人自传的放大。2吉荷的《玛里•居里的一生》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途径,每个传记作者都给出自己心中对传主的解释。法国女作家吉荷(Francois Giroud)的一本传记《玛里•居里的一生(Marie Curie:A Life)》的视角和特点是鲜明的。首先,作者以卡斯米尔(Casi mir Zorawski,后来是巴黎技术学院的数学教授)和玛丽•居里的关系为开篇,决定了这本传记把描写居里夫人的情感经历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通过感情这条线把居里夫人的另一面告诉读者。这一点也恰恰是艾芙忽略了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与突出科学家的科学发现的学术性传记相比,这是一本典型的生活性传记。作者不只是把居里夫人作为科学家来描述,更是作为一个女性来描述。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人一生中的四个男人对她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她的初恋情人卡斯米尔。当是居里夫人才18岁,卡斯米尔20岁,是他家的家庭女教师。由于遭到男方家长的反对,这段持续了6年的恋情还是宣告破裂。年轻的爱情在居里夫人丰富的一生中只是一个插曲,但这个插曲对居里夫人后来生活的发展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虽然我们不能假定,如果居里夫人与卡斯米尔结婚后科学历史会因此改写,但居里夫人是在爱情失败后才走出波兰,来到法国巴黎,开始她的科学生涯的。第二个男人就是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先生。居里先生和居里夫人的关系是每一本关于居里夫人传记详细描述的重点。居里先生在居里夫人的爱情、家庭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其他男人无法比拟的角色,也是居里夫人在她的自传中唯一公开谈论的男人。第三个男人是暗恋着她的安德鲁(Andre Debierne),他是一个不修边幅、不善言辞的化学家。“据了解他的那些人所说,他深爱着玛丽。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他从未停止过对她提供帮助。他总是在那儿,无处不在,在她的影子下,直到她的死的那一天。”(第99页)第四个是使居里夫人处于丑闻漩涡之中的郎之万。郎之万是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居里夫妇的学生和朋友。郎之万热情开朗,善于社会交往,与自己妻子的关系却十分糟糕。居里先生死后,寡居的居里夫人与在家庭矛盾中煎熬的朗之万相互都需要情感寄托,产生了感情也在情理之中了。假如居里夫人是一位男性科学家,或者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土生土长的女科学家,或者居里夫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更没有去竞争法国科学院院士这个职位,或者朗之万不是优柔寡断而是态度坚决,这样的婚外情可能都不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作者比较了居里夫人对居里先生和郎之万的情感差异。“这是明显的,当她从此不能再爱比埃尔的时候,她爱着郎之万。她和郎之万的关系不同于与比埃尔的那种温暖的、平和的关系。在比埃尔那里,她深信自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是被一个温文尔雅的共事者所珍爱的亲爱的小女孩。与郎之万的关系是与一个靠不住的男人之间的一种强烈的、充满激情的、暴风雨般的、不时被争吵和限期打断的关系。”(第169页)对于居里夫人感情生涯中的种种问题,吉荷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我们要玛丽既是圣人又是殉道者。所有迹象表明,她两者都不是,总之从性的意义上不是。……当我们试图把她变成圣人和殉道者时,我们不仅伪造了她的形象,而且剥夺了她的另一面,也就是当她的私生活展示在公众面前时,这个沉默寡言和谦卑的女人所陷入的内疚的经历和戏剧场面。”(第99页)其次,吉荷者要给出镭的发现的另类科学史。她认为,早期科学史对镭发现的描述可概述如下:“比埃尔和玛丽居里一起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工作,但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并发现了镭。多亏比埃尔在妻子帮助下做出的这个发现,癌症就有治了”。(第79页)从这段描述可得出的结论是:居里夫人处于发现过程的从属地位,镭的发现的科学意义被减低成了一种医学手段。在描述居里夫人的科学贡献时,作者试图改变以往人们把居里夫人当成居里先生的助手或者配角的印象。也就是说,作者在描写和评价两人做出的有关放射性和镭元素研究的科学成就时,把居里夫人放在了高于或者至少不低于居里先生的某个位置上,尽管两人合作时的学术成就和地位相差甚远。当贝克勒尔报告了在铀盐中发出类似X射线的射线时,居里夫人以特有的科学敏感发现这是一片研究沃土,便立即决定把她的博士论文研究集中在这个她首先命名为放射性的现象上。居里夫人率先开始组建实验室进行研究,关键设备是居里先生发明的压电石英电子计数器。她独自作出了大胆的猜测:铀矿里含有放射性强于铀或者钍的其它元素。出于一贯的谨慎,居里先生曾建议居里夫人不要急于发表观察结果。但是,居里夫人还是及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关于放射线研究的备忘录,因为“这是她的工作,这是她的假设。”(第83页,作者把“她”斜写作为强调)。被居里夫人对发现新元素表现出的兴奋所感染,居里先生才参与其中并且认为是暂时的。从此以后,两人合作研究,两人的笔迹在实验室记录本上交替出现,再也分不清究竟谁的贡献更大一些。第三,吉荷把居里夫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的能力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例如,作者认为“从出生开始,玛丽具有三种有利于成为优秀学生的天份,老师喜欢这样的学生。她有好的记忆力,专心致志,渴求知识。”(第9页)在她18岁时,她开始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是谁,我在这儿做什么。她或许问自己这个问题—她惟一的关心的问题—她的答案是她要成为‘一个重要人物’”(第5页)在她第一次恋爱失败时,作者这样写道:“她要承受‘女人的通常的命运’吗?她从未想到要接受它。她的天赋,她的学历,她的生命哲学,它具有的雄心的类型—所有的这一切使它不可能。”(第6页)作者认为,科学发现与机遇无关,机遇只是我们碰到了某个未知现象。只有知识、好奇心、直觉、胆识等结合而成的科学头脑才能将现象变成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思考现象的作用,寻找产生作用的原因。居里夫人能够对放射性现象做出有贡献的研究成就,就是她遇到了这个未知现象,有着时刻清醒的好奇心和努力探求原因的结果。3奎因的《玛丽•居里的一生》从两本传记的书名来看,奎因和吉荷的目的是相同的。她们都避免把玛丽•居里称作“居里夫人”,一是为了避免把玛丽•居里塑造成居里先生的附属,而非一个具有独立个人的形象;二是“居里夫人”也被社会公众符号化了,暗示着一个“治疗癌的科学家”和“镭发现中的工人”形象。利用最新获得的家庭文献和私人日记等丰富资料,奎因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另一本《玛里•居里的一生(Marie Curie:A Life)》。在这本传记中,奎因告诉了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故事。从16岁当家庭女教师时夜里学习科学,到与居里先生的浪漫故事和科学合作关系,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的成功。奎因也用很多的笔墨描述了伴随着居里的那些挫折:居里先生遇难后的极度悲伤与绝望,被法兰西科学院拒绝后的失望,卷入到与有妇之夫的爱情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助。奎因全方位的描述,让我们认识一个复杂的、充满激情的、才华横溢的女性。作者也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1910年居里夫人竞选科学院院士过程。居里夫人的竞选失败是法国科学院歧视女性和排斥外国人的必然结果。早在1903年诺贝尔奖提名时,法国科学院的4位科学家签名的提名信中只提名了居里先生和贝克勒尔,完全排除了居里夫人,说是居里先生独自研究了“不同的铀矿和钍矿,并分离出了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居里夫人被当成了贝克勒尔和居里先生两人的外国竞争者。这4位科学家中包括她的导师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和另一位十分了解她的工作的科学家达尔波(Gaston Darboux,1910年他成了居里夫人竞选院士的积极支持者之一)。在居里夫人的问题上,法国科学院已经变成了一个权力与影响力争斗的场所,而不再是一个科学贡献的荣誉殿堂,最后保守的势力占了上风,获胜的竞争对手是一个年长的男性法国科学家,尽管其科学成就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无法与居里夫人相比。作者对居里夫人失败后的心情作了评述:“玛丽不喜欢失败。当她的发现受到挑战时,她努力战斗抵御进攻。无论她对科学院看法如何,一旦她进行某事,就喜欢做成功此事。此外,即使它不在乎科学院的院士身份,她真的在乎她的名誉和尊严。正如在1903年她和比埃尔获得诺贝尔奖时她讨厌媒体上的所有关注与曲解一样,她这个时候一定非常痛苦,因为对她的工作知之甚少和只想搅起读者注意力的那些陌生人在滥用她的名字。”(第293页)从此之后,居里夫人再也没有去申请院士,再也没有在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一篇论文。居里夫人院士竞选失败后接踵而至的是生活丑闻。作者详细描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遭遇的最大尴尬即朗之万事件,并用大量证据证实了居里夫人与朗之万的暧昧关系的存在。作者的要披露此事的真相的勇气也来自于居里夫人的“科学活动与私人生活无必然联系”那句话。居里夫人对她个人生活掩藏很深,不希望别人来窥视她的内心生活。她少有的自谦与严肃的性格压抑着内心的渴求和忧郁,也更不为人理解而发生误解。在她临死前,她曾要求她的朋友毁掉她写给他们的信件。她力求把私人生活与科学活动分开,并在多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科学生活与私人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居里夫人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不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私生活,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她的科学活动中。而奎因采纳了另外一种理解,道德评判区别于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科学贡献的学术评判,即使真实地揭露了居里夫人的私生活中不光彩的一面,也无损于居里夫人在科学史中的地位和形象。奎因的结论是居里夫人在朗之万事件中选择了并非明智的做法。使居里夫人与朗之万之间的关系变得危险是这件事违背了法国的传统。当时结了婚的法国有钱男人有一个情妇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是丈夫的一种特权。只要他的情妇不抛头露面,这个男人就不会受到处罚。“而居里夫人不是一个匿名的情妇,一个有着谦卑血统要感激被有钱男人留在身边的女人。她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事业、有着自己的收入、有着自己的抱负的女人。这使得她成为一个嫉妒和仇恨的目标,其他人要曝光与羞辱她。又因为玛丽•居里如此有名,朗之万的吃醋的妻子能够用向公众曝光来威胁她。”(第295页)这就使得居里夫人与朗之万夫妇的三角关系变得独一无二,而居里夫人没有理智地考虑到这一点。朗之万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后来,在妻子的默许下,朗之万有了另一个情妇。但是这次他选择了一个能被接受的类型的女人:她是一个无名的秘书。”(第331页) 在传记中,奎因强调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居里夫人的塑造(这一点与吉荷的传记形成一定的对比,如前所述,吉荷似乎更重视内因对居里夫人的作用)。作者认为,居里夫人的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波兰实证主义观念密不可分。波兰实证主义的特点是,一是信奉经验主义反对形而上学,二是把它当成一种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实用方法,一方面,这个观点预示了科学、工业和商业的重要性。为此,作者写道:“斯可罗多芙基家的孩子在这样的思想中长大,似乎提起来不那么响亮,自然地转向实证主义事业。事实上,玛丽在她今后的一生中继续部分地生活在实证主义信条中。她苛求经验证据,相信实证主义的‘所有陈述必须得到能够被检验的证据的支持。’” (第64页)另一方面,波兰实证主义者也是女性权利的热情支持者,女性独立成为一种时尚,居里夫人的独立精神受到了她的母亲和其他几位女性的影响。奎因的意图是明显的。如果艾芙写出了在特定环境下为了特定目的传记,奎因也希望写出满足时间过去50年后的当代社会环境需求的传记,即剥去艾芙罩在她母亲身上的神圣化与理想化的外衣,还大家一个真实的居里夫人。奎因认为,居里夫人的理想化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通常,居里夫人被描写成了一个关于热忱、顽强的癌症治疗方法的探求者。她本人在描述自己的发现与镭元素的分离时,也强调的是过程的艰辛与体力的消耗,而不是重要的科学思想。回顾科学史,她的艰苦奉献精神与癌症治疗远远没有发现放射性作为原子特性的这一敏锐的洞察力重要。正是这一思想,导致了人们对元素结构的现代理解。因此,作者描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成功既来自牺牲与奉献精神,更来自于对知识理解的透彻和科学直觉。奎因认为,居里夫人的理想化是从美国女记者玛丽•梅隆尼开始的。梅隆尼是第一个能够和居里夫人亲密接触的记者,在美国发起了为居里夫人募捐1克镭的活动。在整个募捐宣传过程中,梅隆尼把居里夫人描绘成了一个的悲惨的寡妇,自我牺牲,对物质世界漠不关心,特别是贫穷。这个形象的树立并不是梅隆尼单方面的行为,居里夫人也认同了并帮助了这个形象的树立。首先,居里夫人在遭遇朗之万事件的羞辱之后受到了怀疑,梅隆尼对她的英雄崇拜来得正是时候。第二,居里夫人在战后法国的科研条件并不是太差,甚至比多数法国科学家的要好,有为她的专业设计的自己的实验室。居里夫人参与到这个贫穷神话的制造之中,为的是为实验室和研究筹集更多的资金。第三,梅隆尼把镭和癌症治疗直接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募集钱,而居里夫人知道自己治癌的贡献并非直接的,她接受的镭也是用在纯基础研究。经过梅隆尼的努力,居里夫人的形象得到了重塑。朗之万丑闻中的那个“外国女人”已被人遗忘,居里夫人变成了法国的现代女民族英雄—圣女贞德。

1、居里夫妇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

玛丽·居里在索邦结识了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 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成吨的工业废渣,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2、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

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

3、中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颜学庸夫妇

马旭与丈夫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同时,马旭、颜学庸夫妇还查阅大量资料、结合跳伞实践研制出“充气护踝”,让空降兵着陆就像踩在气垫上,减少反冲力,减少扭伤情况,并于1989年获得国家专利。此后,马旭和丈夫又经过多次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并于199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4、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和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5、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夫妻发表论文

允许。两位作者合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职称论文很多情况下都可以是数人共同发表的,一些发表国外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作者人数甚至高达十几人二十几人。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很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测机构等等,都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每天都在发大量的科技论文。他们中的一些人,本职工作就是搞科研,写论文。所以,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事业单位是完全可以发论文的。

不算抄袭,但是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利用关系的行为。在提交文章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说明论文的作者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免引起误解。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