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左晓霞发表类风湿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5:41:12

左晓霞发表类风湿论文

应该有三家,湘雅一医院、二医院和三医院,每家医院擅长的都不一样,但是水平都很高

我的意见你参考吗?给个建议,去看看吧!

不是大夫,但给您推荐俩医院,强烈建议您到好医院就诊:一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科,在北京西直门;二是协和医院风湿科,在北京西单附近。据说最近有些生物制剂的疗效不错,比如恩利、益赛普等,但很贵的。。。

我之前的风湿就是在那治好的,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多的同事都有腰疼和风湿,我介绍他们去哪里,反应都很好,你可以先看看,点击下方的【西郊骨科医院】图标,直接和专家对话,解答疑问 zcc

发表风湿论文

收的是版面费,一般500-800/版。刊物的版面费标准和期刊级别有必然联系,通过查询,刊物目前被新科技核心、CSCD核心、北大中文核心数据库同时收录中,属于高级别的核心期刊,版面费标准一般都在500-800元/版左右,要是有彩图的话,会加收1000元以内彩图印刷费。《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承办的风湿病学专业学术期刊。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68人,顾问2人,名誉总编辑1人,总编辑1人,副总编辑8人。据2020年8月28日中国知网官网显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下载次数为316289次,总被引次数为37454次,出版文献共5586篇,(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5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73 [3] 。据2020年8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期刊载文量为5417篇,基金论文为1825篇,被引量为40287次,下载量为806154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0.93。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话说风湿病 (2002年12月10日) 阎小萍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编论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左图) 王昊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擅长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风湿病,参加编写论著两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右图)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风湿病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什么是风湿病? 王昊:风湿病不单是指一个疾病而是指的一组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骨骼、肌肉、肌腱、滑囊等受损产生病变,导致关节疼痛,出现了关节的强直甚至畸形,出现了功能障碍,这一类的疾病都属于风湿病的范围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都属于这个范围。 阎小萍:在1983年,美国的风湿病协会就根据临床的表现和组织学、免疫学等方面把风湿病分成了十大类,这次到广安去发现最常见的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如图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以年轻的女性发病较多,严重的会导致关节畸形,严重影响生理功能,对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另外比较常见的就是强直性脊柱炎,如图这个小伙子的脊柱由于是僵直了,根本无法弯腰,颈椎也产生了往后凸的情况,根本靠不到墙面,这种病在年轻男性中是比较多的。 主持人:来看两位患者的情况。患者甲:"有一天下班的时候下着雨,我当时打着雨伞,从单位到车站不到100米的距离,坐车回家后晚上就觉得不舒服,第二天胳膊就抬不起来了,左腿也迈不开步,当时我就特别害怕,不知道为什么,到医院后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乙:"有一次中午睡着以后,窗户没关,而且当时刚干完活,出了汗,没盖东西就躺下睡着了,醒了后就感觉不舒服。" 王昊:患者甲在我院经过治疗已经出院了,患者乙目前还在我院住院治疗,他是属于出汗后受了风寒导致发病。还有很多病人除了受风寒、淋雨后发病还有的长期处于阴冷的环境、有过外伤、经常的肠道感染等都是风湿病的诱发因素。 主持人: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阎小萍:目前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一个误区,有的人是有病乱投医,有的医生给用了激素后,激素的副作用体现出来了,仍然控制不了病情。因此我们呼吁广大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大医院的风湿病专科进行治疗。另外风湿病的治疗应该坚持一个非常完整的正规治疗,要有耐心。 王昊:风湿病是一个难治性的疾病,目前病因、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因此患者要有这个心里准备,一定要在正规医院就诊,同时也要树立信心。 主持人:风湿病有哪些早期表现?如何才能早期发现? 阎小萍:比如前面的患者甲(女性),开始的症状就是出现单关节的疼如肘关节、腕关节等,以后逐渐发展成两个关节对称性的疼痛,由大的关节逐渐发展成小的关节疼痛。这也提示我们绝对不要认为类风湿仅仅是小关节的疼痛问题,当出现了关节疼痛就应该及时到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患者乙(男性)是由于出汗后马上睡觉受了风寒,然后出现了胯关节的疼痛,而且没有在意,以后又出现了腰部发僵。这也提示我们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往往出现臀部的深处早期疼痛不要忽视,还有的出现腰部疼痛、腰背发僵,这些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无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是强直性脊柱炎,僵硬不舒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的症状表现。出现这些情况只有在正规大医院的专科门诊才能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 王昊:受风寒后并不是都会发病,这与每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等都有关系。 主持人:有哪些早期检查方法? 王昊:包括抽血进行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这两个指标是标志风湿病炎症活动性的标志。其它还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检查。 阎小萍: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一些抗体对于早期诊断也是很重要的,另外还有一些遗传基因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早期发现疾病都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王昊:其它影像学的检查在风湿病的诊断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如关节的X线片、CT检查、核磁检查等。 主持人:如何进行治疗呢? 阎小萍:目前提倡的是综合治疗,首先是对病人的教育问题,要让病人认识这个病,配合治疗。另外就是进行运动疗法,对于病人保持正常的关节位置,防止关节功能的进一步受损都有很好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再有就是药物治疗,西医治疗就是用一些解热、镇痛、消炎的药物如扶他林、芬必得等,使症状减轻、痛苦减少。第二类药物就是能够控制病情的药物如甲氨喋呤等。第三类药物就是对于免疫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即激素,用激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用。其它还有一些免疫治疗。中医在治疗方面主要就是注意扶正,指的是先天的肾和后天的脾,再殃及到肝、肺等。把脏腑的正气提起来,让它自己去抵御疾病的侵袭。另外很关键的就是要进行祛邪治疗。风湿病在大的治疗原则方面千万不要忽视活血、通络。另外还要注意辨证论治,对于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主持人:那么风湿病能治好吗?治好的标准是什么? 阎小萍:风湿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常常是反复发作而且不容易根治。到目前为止只是发现了一些发生风湿病的因素,真正的病因没有找到,病人一定要注意安心配合治疗,不要急躁。如果一位追求根治,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 王昊:风湿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以外,体育锻炼也是很重要的方法,不能忽视。体育锻炼不仅是进行关节功能的锻炼还能起到一个辅助的治疗作用,对于病人保持正常的关节位置,防止关节功能的进一步受损都有很好的作用。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规的锻炼方法进行锻炼。 主持人:陕西李女士 36岁 我孩子12岁,今年三月份得了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了8个月,效果不是很好,双脚、膝关节疼痛比较厉害,膝关节还有积水,请问该怎么治疗? 阎小萍:首先要提醒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看看病情是否在活动期,如果处在活动期,我们有针对活动期的治疗方法。如果不是处于活动期,我们还有其它对症的方法进行治疗。 主持人:北京王女士 30岁 我生完孩子后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现在膝关节疼痛,腿不吃劲儿,请问专家该如何治疗? 王昊:中医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如果处于急性期的状态,也可以配合选择一个对胃肠道和血液系统以及肝肾功能损害比较小的止痛药来缓解急性期的疼痛。然后还要进行中药(汤药)的辩证治疗,病人要坚持一个长期的治疗,至少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 主持人:广西孔女士 56岁 我儿子30岁,患强直性脊柱炎12年,病情时轻时重,最近几个月病情反复,不能上班,腰背疼痛,夜里不能自己翻身,血沉特别快,他病成这样,还能治吗? 阎小萍:病人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可以取得一定的进展的。我们以前曾经治疗过类似的病人,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都有了明显改善,化验指标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功能活动也逐渐恢复。如图左图是刚住院时的情况,患者尽了最大努力,手仍然不能接触地面,经过中西医药物的综合治疗,右图是患者出院后再回来复查时的情况,双手指已经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触摸到地面了。

天津这边都是总医院李大夫和巩大夫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风湿论文发表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唐晓霞论文发表

《西厢记》研究分析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西厢记》研究分析论文,以供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典型代表,其词章的风韵、人物的典型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文从剧作的主旨、人物、故事流变等方面对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 : 《西厢记》 研究 综述

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早在明代《西厢记》评点本中就有所涉及,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西厢记》的研究日渐丰富,探析的角度也是不断更新。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文章有1300多篇,其中对《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研究占多数,对建国以来《西厢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突破。下面对近十多年《西厢记》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下简要梳理。

一、关于主旨思想的研究

学术界基本认为《西厢记》的主旨思想是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认为《西厢记》是 “情、礼、义”的冲突,通过崔莺莺和张珙的恋爱过程,展示了“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主题思想。陈兴从历史入手,来分析《西厢记》的情节,进而突出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主题,此观点继承了戏剧正统思想观的发展。刘健《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话语——<西厢记>主题思想的深层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S1期)和黄一璜《<西厢记>意蕴新解》(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都是从内容和文化意蕴角度进行分析。

从对封建的妥协性来揭示《西厢记》主题思想的双重性,是近些年来研究的另一角度。如白忠睿《<西厢记>主题思想的二重性及其成因》(《文学教育》2013年第6期)围绕崔张婚姻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结局的处理,来剖析人物的软弱性和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进而引出《西厢记》主旨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肖志群《<西厢记>主题思想复杂性研究》(《剑南文学》2012年09期)从人物和辞藻,对反叛、矛盾、进步的主题思想进行详细的梳理,最后突出的是这一主题思想的复杂性。

二、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人物对比研究;第二个领域是人物形象的单论分析;第三个领域是人物心理研究。人物比较研究,大多是和人物气质、背景相仿的形象,例如李阳的《论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的差异》(《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5期)分别从她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对爱情进行地不懈追求这几方面来论析其形象的差异。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期)分析得也很透彻,认为婢女用智慧促进了主人的婚姻。

当然也有与一些外国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例如崔莺莺和朱丽叶、沙恭达罗的对比。在中外人物对比中,他们研究的领域大多是通过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不同,剖析人物,落脚点是人物共同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倾向,赞美了人物的品格美和爱情美。例如张敏的《朱丽叶和崔莺莺形象之比较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和成良臣的《东方剧苑两佳丽——沙恭达罗与崔莺莺形象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8期)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研究的。

在第二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不同角度的剖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孙鸿钧的《论<西厢记>张生形象特征之“志诚”》(《华章》2012年07期)通过对张生“志诚”的分析,来讨论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所在。罗冠华《红娘的形象何以变化多端》(《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是立足于戏曲的审美,宋剑华《论“红娘”现象的现代演绎》(《晋阳学刊》2012年第6期)是立足于历史文化来展示红娘的新形象。

在第三个领域,对于人物心理的研究是近些年的.一大热点和趋势。王兆才《<西厢记>:写出人物灵魂的深——崔莺莺心灵世界解读》(《中文自学指导》2002年第6期)和牛晓霞《<西厢记>中崔莺莺叛逆心理剖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丛刊》2005年第 9期)都写到了崔莺莺的心理是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正是长期的封建禁锢迫使她冲破封建儒家文化的藩篱。江奎等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人物心理行为的论证。而作为性心理,一般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崔莺莺的研究者近些年来打开了这一渠道,把她的这种心理和历史和作品联系起来,丁峰山的《崔莺莺性心理探赜》(《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从性心理角度考察《莺莺传》中莺莺“先拒后奔”行为的研究成果。李双军《“忍情”与“志诚”——从张生形象看唐元文士心理》(《青春岁月》2013年第6期)是把张生和唐元文士心理联合在一起。

三、关于《西厢记》故事流变的研究

《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个别故事和情节又有所变化。在《西厢记》的演变史中,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安徽文学》2010年第8期)着眼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遣词造句和结局的改变。其次,杨文榜《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人性化的必由之路》(《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从剧本的改编突出人性化的发展。最后,在故事流变的历程中人物家世的考证也是一个新方向,例如崔莺莺身世的研究主要围绕是不是胡女和家世的考证。王悦《谈崔莺莺的“胡女”身份》(《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从作者的胡人血统、唐代的文化融合及故事发生地——蒲州的胡人文化三个方面,认为崔莺莺的原型应是胡女。葛承雍《谈崔莺莺身世角色的探索》(《光明日报》2003年10月8日)也是对其进行论证。许总《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辩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 期)主要通过关于崔莺莺的所有作品中留下的史料和信息考证崔莺莺确系崔鹏之女,与元稹为姨表兄妹。其与元稹相遇之事,是随母扶夫柩归葬博陵并服丧三年后再返长安途经蒲州之时发生的。

四、关于《西厢记》唱词的研究

《西厢记》的曲词优美,历来赞誉的人都很多。关于曲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修辞、典故、风格上。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统计了剧本中词汇,并分为13类,重点分析了方言词和语气词等突出的词汇。李号《<西厢记>修辞格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从对《西厢记》修辞格的分析得出其种类齐全、具有“生活味”“文人气”。王日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厢记语言美探析》(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是通过《西厢记》的语言美来反映其本身的雅俗共赏。而王晓宁、鲍丽雯和徐荣生等人是从典故入手,来揭示剧作曲词的优美,进一步说出用典是“天下夺魁”的重要因素。对于唱词方面的探析主要是围绕词性、词义和词采三个方面进行,是对建国以来《西厢记》唱词研究的一种深化。

五、关于《西厢记》作者的研究

史料中对于王实甫的记载很少,关于其生平研究的文章也是少之又少。谢美生和王华之在《王实甫居家定州考析(六则)》(《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根据孙楷第先生的《元曲家考略》考订出王实甫居家定州,并进一步确定两个王德信是同一人,即王实甫。而后,刘纯斌在《王实甫之不入“元曲四大家”原因解析》(《文教资料》2006年第7期)提出王实甫由于作品形式“出格”、“依傍”改写、思想与时代不符这三个原因,没能进入元曲四大家的行列。关于王实甫的已知情况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问题,邓绍基在《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拓展:西厢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

(王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旦唱)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姑娘)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做到科)(见王夫人科)(王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王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王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旦唱)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王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旦唱)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王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姑娘)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唱)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王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姑娘)王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译文:

(王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

(红娘说)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

【叨叨令】看见准备着离去的车和马,不由得我难过生气;还有什么心情去插花儿、贴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妩媚;准备好被子、枕头,只要昏昏沉沉地闷睡,从今后,那衫儿、袖儿,只会揩满流不断的泪。怎么不愁煞人呀?怎么不愁煞人呀?从今往后,张生你要书信给我赶紧寄。

(到达长亭,拜见王夫人)(王夫人说)张生跟长老坐,小姐这边坐,红娘拿酒来。张生,你也上前来,都是自家的亲眷,不要回避。我今天把莺莺许配给了你,到了京城后不要辱没了我孩儿,努力争取一个状元回来。(张生说)小生我托王夫人洪福,凭着胸中的才气,把考个功名看得就像拾根小草一样。(长老说)王夫人的见识不会错,张生不是个落后的人。(斟酒后,坐下)(莺莺长叹)

【脱布衫】西风吹来,黄叶乱飞,染上了寒霜之后的枯草满地都是。酒席上斜偏着身子坐的张生,紧锁着愁眉,没精打采,呆呆发愣。

【小梁州】我看见他强忍着泪水而不敢任其流出,恐怕被人发觉;猛然间又看见他把头低下,长长地吁气,假装着整理着自己素色的绸衣。

【幺篇】虽然久后终成美好姻缘,无奈眼前这个时候,怎么不让人伤心悲泣!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

(王夫人说)小姐斟酒!(红娘递酒壶,莺莺端着酒杯长吁叹,说)请喝酒!

【上小楼】团圆欢聚没多久,离情别绪相跟而来。想着我前天晚上私下订情,昨天晚上结为夫妻,今日却要分开。

我深切休会了这几天相思的滋味,却原来比别离的愁苦还要深十倍。

【幺篇】青春年少呵,把别离看得很轻,情意淡薄呵,容易遗弃对方。全不想过去腿儿相挨,脸儿相依,手儿相携的情形与甜蜜。你给我崔相国家做女婿,算得上妻荣夫贵,只求像并蒂莲似的永不分离,远胜过状元及第。

(王夫人说)红娘倒酒吧!(红娘倒酒)(莺莺唱)

【满庭芳】斟酒上菜太快,相对片刻,马上又要分离。如果不是酒席上母子间需要回避,真想和他叙叙夫妻之情。虽然只能相守得一时半会儿,也算是我们夫妻同桌共食了。眼里空留着深意,回想起其中的波折,差一点化成望夫石。

(红娘说)姐姐不曾吃过早饭,就喝一口汤吧。(莺莺说)红娘,什么汤儿咽得下去呢!

【快活三】拿来的酒和食,吃着就象土和泥。假若就是真的土和泥,也有些土的气息,泥的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眼面前的茶饭难道不想吃,只是愁恨塞满了肠胃。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却把一对夫妻拆开在两处。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里,一声接着一声长长地叹气。

(王夫人说)套上车儿,我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一起回来。(王夫人下场)(张生和长老辞别)(长老说)你这一走我没有别的话要说,我准备买科举后的录取名册看,你结婚酒的茶饭还少不得我的。先生当心,一路上多保重!从今往后我无心诵习佛经,专听你高中状元的捷报。(长老下场)(莺茑唱)

【四边静】一会儿送别的筵席已经结束,我的车往东,张生的马儿向西,两情依依难别离,夕阳的余辉照在绿色的山岗上。不知他今晚住在哪里?即使在梦中也难寻觅。

(莺莺说)张生,这一去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地回来。(张生说)我这一去一定不费力地考取一个状元。正是“青天有路终会到,金榜无名誓不回。”(莺莺说)你这一次赴考我没有什么相送,吟诗一首,为你送行:“抛弃我的人现在何处?想当初对我那么亲热。

【耍孩儿】湿淋淋的衣袖上沾满眼泪,比白居易的青衫更湿。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飞,还没有启程倒先问归期。虽然眼前人要远别千里,姑且先干了面前的这一杯酒。没有喝酒心却先醉,眼里流血,内心如同死灰。

【五煞】到京城望你适应水土,及时赶路,节制饮食,顺应时节,保重自己的身体。荒村野店应早点休息,风霜雨雪天气应起得迟!在秋风中远行,身体最难调护,也就最要照顾好自己。

【四煞】这忧愁向谁去诉说?想思之苦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老天爷不管人是否憔悴。相思的泪水使九曲黄河都泛滥起来,怨恨能将华岳三峰都压低。到黄昏独自闷倚西楼,只见那夕阳古道,依依杨柳,千里长堤。

【三煞】笑嘻嘻一道来,哭啼啼独自回。回家后若是入罗帏,昨夜绣花被里又香又暖春意迷人,今夜里绣被冰冷难成梦。留恋你不为别的,只是见你攀鞍上马,忍不住泪水横流,紧锁眉头。

(张生说)有什么话要嘱咐我吗?(莺莺唱)

【二煞】你不要担心“有文才而没有福气”,我只怕你“撇下前妻再娶妻”。你不要“一去就杳无音讯”!我这里有信经常寄给你,你千万不要“考不中就坚决不回来”。这一点你必须记住:如果遇上那他乡女子,不要像在这里似的逗留迷恋。

(张生说)还有谁能比得上小姐?我又怎么会产生这种念头。(莺莺唱)

【一煞】青山阻隔我送行,疏林挡住我目光,淡淡炊烟和那傍晚的雾气相互掩映。残阳斜照的古道没有人声,秋风吹过庄稼传来马的嘶鸣。我为什么懒得上车呢,来的时候多么急切,别离独回却又多么迟缓?

(红娘说)王夫人回去好一会儿了,姐姐,咱们回家去!(莺莺唱)

【收尾】四周群山中,一马远去残阳里。整个人间的烦恼都填在我胸中,估量这样大的小车子怎么能载得起呢?

(莺莺、红娘下场)(张生说)仆童趁早赶一路程,早些找个住处。泪水随着流水更加多了,忧愁追逐着野云四处飘飞。(张生下场)

1. 关于镜楼台的诗句 2. 关于楼台的诗句 关于镜楼台的诗句 1. 有关 楼 台 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 杜牧《遣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唐 杜甫《登岳阳楼》 何人为依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唐 杜牧《寄题宣州开元寺》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唐 李白《游金陵凤凰台》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唐 杜牧《寄题宣州开元寺》 2. 求带有“镜”字的诗句,或写“镜”的诗句,谢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镜于水,见面之容。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诗有可解不可解,若镜花水月勿泥其迹可也。――《诗家直说》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带有“镜”的诗词 01、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02、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李白 03、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杜甫 04、 回乡偶书2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05、 李白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06、 书愤 三首(二首都有镜) 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其三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07、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08、苏轼的诗词里肯定也有 …………………… …………………… 4. 关于“琉璃”的诗句 1、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简简吟》 2、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白居易《崔十八新池》 3、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4、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白居易《题龙门堰西涧》 5、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6、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岑参《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7、漫作琉璃碗,淮王误合丹。——岑参《成王挽歌》 8、琉璃宫殿无斧声,石上萧萧伴僧老。——陈陶《双桂咏》 9、波静翠展琉璃,似伫立、飘飘川上女。——曹勋《八音谐》 10、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霞。——陈标《僧院牡丹》 11、几度夜深寻不著,琉璃为殿月为灯。——曹松《水晶念珠》 12、句践初迎西子年,琉璃为帚扫溪烟。——成彦雄《柳枝辞九首》 13、靺鞨斜红带柳,琉璃涨绿平桥。——葛胜仲《西江月》 14、倒空碧浸软琉璃,云收天净如水。——方千里《西河》 15、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范端臣《念奴娇》 5. 描写铜镜的诗句 多类.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月中帝子隐真香 枫林碧水浅淡妆 灯下天姿人不识 唯对铜镜自心伤 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洁. 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 身时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 勿使惹沉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6. 描写月花雨的诗句 咏月诗句 白兔:“此时瞻白兔,真欲数秋毫。” (杜甫) 玉兔:“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贾岛) 金兔:“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 (卢仝) 蟾兔:“三五月正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兔魄:“慈乌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 (范椁) 兔轮:“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元稹)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贾岛) 蟾宫:“鲛宝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李俊民) 清蟾:“已饶瑞英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 (范成大) 明蟾:“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刘基) 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李白) 半蟾:“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李白) 桂月:“桂月危悬,风泉虚韵。” (庾信) 桂宫:“白兔如嫌冷宫,走入杏花坛下井。”(高启) 桂轮:“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 (方千) 桂魄:“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 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雨楼。” (张正见) 月魄:“日轮庄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 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王昌龄) 宝镜:“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 金镜:“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王沂孙) 玉镜:“冰含玉镜考寒在,粉傅仙阁月色多。” (郑谷) 水镜:“柔只雪凝,圆是水镜。”(谢庄) 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孙平仲) 飞镜:“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 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 玉环:“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白居易) 玉轮:“玉轮涵地开,剑匣连星起。” (骆宾王) 玉钩:“娥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鲍照) 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刘孝绰) 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 玉鉴:“仰头看月见新鸿,形影霜飞玉鉴中。” (梅尧臣) 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 冰轮:“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 (朱庆余) 素娥:“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于风铃语夜长。”(范成大) 银钩:“一曲银钩晓,宝帘挂秋冷。” (王沂孙) 琼钩:“琼钩半上,若木全低。”(庾信) 碧华:“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李贺) 圆景:“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似繁。”(曹植) 描写梅花古诗 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之一"王维) 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陆游) 5.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探梅"杨万里) 6.卜算子 咏梅--陆游的《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7.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 8.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人陈亮《梅花》 9.“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人王冕《墨梅》 描写菊花的诗句 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5。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 7.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描写荷花诗句 1。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2.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3.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 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5.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6.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7.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8.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关于楼台的诗句 1. 有关 楼 台 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 杜牧《遣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唐 杜甫《登岳阳楼》 何人为依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唐 杜牧《寄题宣州开元寺》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唐 李白《游金陵凤凰台》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唐 杜牧《寄题宣州开元寺》 2. 关于文化的诗句 多少楼台烟雨中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3、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3. “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谁的诗句﹖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注释] 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酒旗:酒店门口的幌子。 南朝: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 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很多。南朝佛教非常盛行。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烟雨: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参考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提示] 这首绝句写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梁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描写江南春景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杜牧将它的意思融化在诗里,让人在读诗时联想到丘迟信中的话,可以生发无穷的遐想,无形中拓展了诗歌的景色,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起雨中的江南景色来。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有的美景。南朝留下的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 4. 解释诗句:楼台深翠微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 原诗祥解: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唐代诗人于良史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读来令人唇齿留香、畅快不已。诗开篇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既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又巧妙地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可谓一箭双雕。接下来的六句则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诗人紧接着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可以说,此情此景,再没有比这两句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首先,从结构上看,“月”字紧承“赏玩夜忘归”中的“夜”,“花”则紧承首句“春山多胜事”中的“春”,运笔如环,自然圆合。其次,这两句诗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物情态,栩栩如生。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两件,却是点到为止、以一当十。再次,“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将花香一分为二。一合一分,上下对举,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最后,精于炼字。“掬”、“弄”二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可谓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于是,唯兴所适,不计路程远近;离开时,面对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即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诗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则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留下伏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现的虽是远景,但仍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遥相呼应。 纵观全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乃诗之精髓所在,令人叹为观止。仅凭这一联,《春山夜月》就可不朽了,更何况全诗在艺术上既精雕细琢又语出天成呢! 5. 有关鹊桥的诗句 有关鹊桥的诗句如下: 1. 《鹊桥仙》 宋代:郭应祥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 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 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 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2. 《江城子》 宋代:陈著 纷纷都说会双星。鹊桥成。凤骖迎。 风雨凄凉,何故锁苍冥。 儿女空愁谁解意,须道我,试来听。 人间天上不同情。最无凭。是柔盟。 应怪痴人,虚妄做浮生。 正值楼台多簇燕,教没兴,不开晴。 3. 《鹊桥仙》 宋代:陈三聘 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 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 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 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4. 《七夕》 唐朝: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5. 《鹊桥仙》 宋代:辛弃疾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 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 彩衣更著,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 大家著意记新词,遇著个、十字便唱。 6. 《鹊桥仙》 宋代:袁去华 明眸皓齿,丰肌秀骨,浑是揉花碎玉。 十分心事有谁知,暗恼得、愁红怨绿。 残云断雨,不期而会,也要天来大福。 若还虚度可怜宵,便做下、来生不足。 6. 关于台的诗句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屈原《楚辞·离骚》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曹操《铜雀台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许浑 《看雪》 寳瑟僵兮弦柱绝,瑶台倾兮镜匳空。----刘禹锡 《伤往赋》 仙宫莫非也寂寞,子夜乘风下瑶台。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飞雪漫天传圣讯,速邀芳客赴瑶台。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何须生羽翼,始得上瑶台。 瑶台休更觅,只此即神仙。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杜甫《琴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欧阳修《蝶恋花》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乌栖曲」李白 姑苏台上月,倒景浮生河。----《姑苏台上月》宋曹勋 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姑苏台上月》宋曹勋

刘晓霞发表的论文

关于教育技术的毕业论文

先读 看 想 思考 下笔

引用了一个别人的文章,您看看,我觉得会有启示 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稻田养鱼为例 徐旺生 一、环境问题由来已久 20世纪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工业化也成为的主旋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以石油武装起来的,以机械化、化学化和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农业,迅速获得巨大的效益.尽管因为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大量使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满足了因为迅速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但是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却触目惊心,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动植物品种单一化和种质资源流失等等.增施化肥和农药不仅污染土壤环境和作物,最后富集到人体内,影响人们的健康.过分依赖现代技术而产生的合成物质,地球难以自净,土壤难以消化,特别是它超过了河流中水的自我修复阈值,使得污染无处不在.基因工程把外源基因引入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作物体内,使其具有抗病虫害和杂草的能力,似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药污染问题,但是无法预见它们在长期大规模推广以后,将会带来那些负作用?DDT残留的为害是普遍使用数十年后才发现,停止生产和使用几十年后的今天,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发达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也日益严峻.可持续问题尤其需要人们给予关注. 实际上,早在此前的1962年,美国人卡逊陈述了一个可怕现实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问世.虽然卡逊指出的现象并非完全是由农业造成的,但是农业应该占住其主要成分.此后的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论断. 更早的是在美国,19世纪初由于严重的地力衰退问题,促使美国政府寻找解决办法.自18世纪初开始,英国人到美洲开垦土地,大肆砍伐森林.独立后的美国继承了欧洲中世纪农业粗放式经营的特点,劳动力的匮乏和土地无限富裕的矛盾加剧了这种粗放经营.农民一味地耕种和收获,认为可开垦的土壤无边无际,不关心如何保持土壤的肥力.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人们不愿施肥,因为买一英亩新地比为一英亩土地施肥还要便宜”[1].由于那时的人口基数低,农业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很突出.然而到了20世纪初,美国独立后不到100年间,就出现了因植被破坏而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用地与养地不当造成的地力衰退等问题,美国政府不得不到处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关注到中国的人口密度比美国大得多,可持续问题却没有那么严重.于是在1909年联邦政府派遣了土壤学家富兰克林·金(Franklin Hiram King)到中国寻找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金以一个农业土壤学家的锐利目光,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对中国农业和农村进行了认真考察和研究.回国后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书中介绍了中国4000年来悠久的农业成就,独特的精耕细作、农作物轮作和水土保持的思想,认为中国传统农业以豆科植物为中心的合理轮作、施用厩肥、堆肥等8个方面值得美国农民借鉴,提出了最初的有机农业思想[2].该著作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东方农业没有全面认识的背景下,引起了美国农业界和农学界的极大关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对包括英国霍华德和美国罗代尔在内的后来从事有机农业的学者产生了影响和启示[3]. 然而该书的出版并未解决业已存在的环境问题.美国到1933年至少有5000万英亩土地成了不毛之地,12500万英亩因侵蚀而地力倍减.1934年一次灾难性的黑风暴圈走了3亿吨的土壤,使(小麦)当年冬小麦减产102亿斤[4].1935年大尘暴卷土而来,此后出现连续3年的大干旱. 20世纪美国情况确实不好.但是在中国,问题出现得更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的类似的环境问题.孟子早就指出,齐国东南的牛山之所以“童山濯濯”,即因过度的采伐和放牧之故,孟子以“养”和“用”的关系说明:“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用和养平衡的办法是“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很合乎生态平衡的原理,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管子》,《荀子》,《淮南子》中都有较孟子更详细的论述和主张,这是局部地区的滥砍滥伐,滥捕滥捉所受自然的报复以后,所得出的深刻教训.其中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鳖、鳅、鱣,孕别之时,罔罟(过密的渔网)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区,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 (二)生态脆弱型 在环境依赖型的背后,同时还存在较严重的生态脆弱.这不仅表现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生态脆弱的西南山区,同时也表现在经济重心的江南一带. 由于在土地利用方面就出现了“田尽而地,地尽而山”,于是西南山区大量被开垦,东南一带也出现了梯田,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宋元时期为了 缓解人口压力,还出现了柜田、葑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形式,都是利用各种可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国家经济赖以维持的江南地区,由于圩田在宋元时期不断扩大,与水争田的结果是破坏了水系,造成了水害,常常致灾.宋代农民不断有“复湖”和“废田”的呼吁,宋孝宗曾经说过:“浙西自有围田,即有水患.”南宋时曾经多次下令禁止围田和复田为湖,但因为权贵所梗而不能行.清代魏源在《湖广水利书》中说,由于圩田和围田的不断扩张,结束了“历代以来有河(黄河)患而无江(长江)患”的历史,长江开始成灾. 更加直接的描述可从民谚中看到,说明程度和范围并不小.在前述的“湖广熟,天下足”流行的同时,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要收一年顶十年收”之谚流行.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地“一年要顶十年收”,但是这种经济类型非常脆弱,常常是“十年九不收.”因为大量围垦湿地,一旦洪水来临,无处行洪,成灾绝收.中国历史上灾荒严重,自宋代开始即有救灾著述问世,明清时期更多.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稻作的发展,相对于旱地的麦作和粟作,对环境的破坏相对来说要小很多,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引起水土流失.而南方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山地旱作所为,特别是美洲高产作物引进后,对西南山区环境的破坏.能够种水稻的地区,多是低湿地,本身水源较充分,生态恢复能力很强.所以稻作支撑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明的进步,并延续至今,它的高产养活了东南一带稠密的人口,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稻作文明支撑了中华帝国文明后期的发展. 在南方,生态脆弱性的体现与北方性质完全不同,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山区由于旱作而不是稻作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西南地区;其二是湖区对湿地的围垦,导致洪水时无法泄洪,引发灾害,主要表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因此,如果不是古代的人们发明了种植水稻,中国的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将会是何种情形. 环境破坏是农业历史的主流,然而在人类破坏的主旋律之外,还有一些回旋,延缓主流的破坏程度,那就是从生态的角度出现了一些积极地应对,从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的角度,有许多措施被发明和运用,其中著名的就有北方的间作套种,南方的“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这些是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些措施,解决了土地不足的矛盾,缓解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 (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实践 关于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代以来的“间作”“套种” 单一种植结构,局部地区的人口过剩,节约土地、充分利用土地在所必然.春秋战国之际已经出现了轮作复种,《管子 · 治国》有“四种五获”.《荀子 · 富国》上记有“一岁再获之.”这些在中国农学史上被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的创举.西汉时期稻麦一年二熟已经出现,间作套种也开始萌芽.[14]到了明清时期,间作套种开始盛行,与明清之际东南地区自隋唐以来北方向南方移民已经无地可垦,人地关系紧张有关.当时有“稻豆间作套种”,“麦豆间套和混播”,“棉麦套种”,“粮肥套种”,“粮草混种”,“林、粮、豆、蔬、草的间作套种”,陕西兴平有“一岁数收”与“二年收十三料之法”.总之,在狭窄的土地上,当人口无法向外移民时,只有向空间寻求发展机会[15]. 2、明代的“养鸭治蝗” “养鸭治蝗”类似于“稻田养鱼”,初见于明代.明代陈经纶在他的《治蝗笔记》中详细地记载了自己发明养鸭治虫的经过.陈经纶曾经从菲律宾的吕宋岛,把甘薯引种到福建进行试种,以后他和他的子孙们又积极致力于在各地推广甘薯种植,甘薯成为普通大众的食粮,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经纶和他们一家,由于甘薯较广的适应性,缓解了当时东南一带乃至全国很多地区食物缺乏的危机.据学者研究,养鸭治蝗是陈经纶在推广甘薯种植的过程中发明的.后来,这种方法果然成为江南地区治蝗的重要办法之一,不少的治蝗专书中也都提到了这种治蝗办法. 3、清代“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广东新语》,它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即桑地依赖于鱼塘肥泥,养蚕依赖桑叶,而鱼塘则依赖于蚕屎、蚕沙这样互相依存的形式.在珠江三角洲的养蚕区,布满着“桑基鱼塘”,这种生产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据《高明县志》(1894年)载:“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也就是“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即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患,收到了“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物(如蚕屎饲鱼),实现了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上述措施不仅可以很好地缓和人地紧张关系,还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些措施的发明,既是中国自宋代以来经验科学领先于世界的继续,同时也是环境恶化后的一种有效应对. 4、西汉的“饭稻羹鱼”、东汉以来“稻田养鱼”稻鱼共生及稻鱼鸭共生 “稻田养鱼”是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套种”,也就是稻和鱼的套种和套养,它也是江南地区因为人地关系紧张而节约土地的新发明.“稻田养鱼”可以远溯至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楚越之地的“饭稻羹鱼”传统,向安强对有学者根据东汉的考古发现和魏武《四时食制》一书中有鱼“出稻田”,而认定东汉开始出现“稻田养鱼”的观点提出质疑.[16]但是我们认为,东南一带延续越人的“饭稻羹鱼”传统完全有可能,只是没有相应的文献佐证而已.游修龄先生指出:“浙江永嘉山区的老农说,三国孙权坐天下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稻田养鱼了.这个口述历史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而在贵州,侗、苗族也有“稻田养鱼”的习惯. 正如游修龄所言,古代的山越在山区种植水稻,可以利用山间的流水和自然降雨获得保证,但鱼食只限于山溪水涧里的少量鱼类,实在无法满足需要.因而想到将它们放养到稻田里繁殖,经过反复的试养和驯化,终于从鲤鱼中选择出一种适宜于稻田饲养的“田鱼”来,最后成为今天著名的“瓯江彩鲤[17].”“稻田养鱼”的存在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即良好的民风,如果养于稻田的鱼在主人没有收获之前,就有人偷走,那这种传统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稻田养鱼”可说是山越对“饭稻羹鱼”的应变和创新,在空间上进行了立体的“套种”,是明清以来由于人地关系紧张,在种植业之间套种之外的另一种套种形式,只是将前者作物中的一种换成了养鱼而已.稻鱼共生,种养结合,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同时还减少了中耕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可谓一举多得.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种植业的民族,劳动所得到多是一些植物性食物,食物结构单一,品质欠佳.而“稻田养鱼”则在收获水稻的同时,得到动物蛋白质,弥补了农耕民族食物中动物蛋白质不足的缺陷. “稻田养鱼”将种稻和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稻田养鱼的生态好处多多,田鱼觅食时,搅动田水,搅糊泥土,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促进水稻生长.田鱼吃了稻田里的猪毛草、鸭舌草等杂草以及叶蝉等害虫,免去了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田鱼的排泄物等于给稻田施加有机肥料,最终人们获得了鱼肉和稻米,动植物蛋白质齐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8]. 可能是文化或者其它方面原因,大米从来都没有在欧洲吸引过西方的消费者,它只是日常食物的一种多功能和便宜的替代品或补足品.它主要被用于喂饱游民群体——士兵,孤儿,海员,监狱犯人,穷人等等,补缺或替换更合口的食物.大米还有其它用途,它常常被用来喂养动物,还具有多种工业用途,但大米从来没有被视为赖以生活的物品[19]. 但是在中国,水稻则被视为细粮,至少不比小麦地位低其贡献无法计算的.水稻自大约一万年前被驯化种植以后,就是东方世界的主要食物,它不仅养活了众多的人口,而且还在某种意义上颠覆了农业必定破坏环境的定律,因为种植水稻并不必然造成水土流失.所以说,它支撑了南方稠密的人口,也支撑了明清以后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是因为水稻,这一唯一的高产的水生粮食作物,并利用了低湿地,才会使中华文明在隋唐以后的时代继续,不像有些文明那样因为生态的原因而中断.试想一下,如果东方的中国,没有种植水稻,情况会如何呢?小麦只能种植于旱地,小米的产量远不如大米,它们无法养活如此多的古代中国人,玉米、土豆、马铃薯只是明清时期才从美洲引进,但都无法替代大米的作用.只有水稻,产量高,还能够保持水土,支撑中华文明后期发展的功臣主要是水稻.所以,我们要感谢上苍给中国人赐以水稻,高产的水稻支撑了庞大的人口,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全部. 利用水稻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贡献,而在稻田中养鱼,形成稻鱼共生系统,则是将稻作文明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地.稻鱼共生,既收获了高产的水稻;同时也收获了高品质的动物蛋白质,弥补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单一种植业结构所形成的素食食物结构的缺陷;第三,它是一种空间上进行立体 “套种”形式,节约了土地,缓和了长期以来历史上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第四,由于稻鱼共生,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提升了生活在水生环境中杂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它对于因为化学、石油农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6、“稻田养鱼”及“稻田养鸭”及其现代意义 稻作农业尽管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并不存在加剧的作用,稻作,即使是梯田,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南方水田的开垦只是占住了洪水来临时的几何空间,使其无法渲泻洪水,造成水害.在化肥与农药没有大量使用时,它也不会造成水的污染.但是,在今天由于化肥与农药的大量使用,稻田生态系统被破坏,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只是长期驻留其中,而在稻田水生环境下,则大量向河流中渗流,对整个环境造成大的污染,破坏性极大. 关于稻田养鱼与养鸭的生态效果,学者们做过较多的研究.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病害的控制效果及机理,病害导致全世界9.9%的水稻产量损失.纹枯病(Thanatephprus cucumeris)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稻田物种多样性增加可明显控制纹枯病的发生.肖筱成等报道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食用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和菌丝,从而减少了病菌浸染来源;同时纹枯病多从水稻基部叶鞘开始发病,鱼类争食带有病斑的易腐烂叶鞘,可及时清除病源,延缓病情的扩展;而鱼在田间窜行活动,不但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气状况,而且可增加水体的溶氧,促进稻株的根茎生长,增加抗病能力,养鱼田纹枯病病情指数比未养鱼田平均少1.87.稻田养鸭系统对纹枯病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刘小燕等报道,稻鸭复合系统中养鸭对纹枯病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鸭子可以啄食部分菌核,减少菌源;鸭子的跑动啄食可使大部分萌发的菌丝受到创伤,从而失去浸染能力;对已感病的植株,鸭子还能啄食禾苗下部入水的病叶,阻碍病情的蔓延.另外,鸭子还具有除草、清理病残叶片以及减少无效分蘖的功能,增加了田间的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湿度,使纹枯病菌丝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减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与非放鸭试验区相比,在中稻田和晚稻田中,放鸭区的病株率分别降低了27.29% (中稻)和8.21%(晚稻) .王成豹等 、杨治平等和章家恩等的研究也表明,稻田养鸭可延缓水稻纹枯病的发展,对病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纹枯病的发病程度减轻了50.0%左右.当然,也有不同的试验结果,禹盛苗等研究认为,稻田养鸭对纹枯病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水稻分蘖高峰期和齐穗期,此两个时期稻鸭试验区的纹枯病发病率比不养鸭区分别降低了67.1% 和52.5%.而从水稻的整个生育期看,稻田养鸭纹枯病平均丛发病率比不养鸭高,其原因可能是鸭子的活动损伤了植株的茎叶,使纹枯病菌丝更易侵染植株;另一方面,鸭子还可能成为菌丝的载体,将菌丝带到不同的地方,使稻丛发病率升高[20]. 注释: [1] David Grig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West. Blackwell. 1992 P40. [2] F. H. King, 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1911. [3] 刘晓霞:《美国有机农业发展之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 李方正、李幼霞:《国外有机农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1991. [5] 徐旺生:《从间作套种到稻田养鱼、养鸭——中国环境历史演变过程中两个不计成本下的生态应对》,《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 [6] 阎守诚:《自然进入历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1期. [7] 王建革:《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史》,1995年3期. [8] 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9] 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葛剑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 《宋史·食货志》. [11] 李根蟠:《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一辑. [12] 谢丰斋:《宋元时期中西方的耕作农业》,《中国农史》,2001年3期. [13] 李根蟠:《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一辑. [14] 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104页. [15] 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390~393页. [16] 向安强:《稻田养鱼东汉起源质疑》,《中国农史》,1996年4期. [17] 游修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8] 游修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9] [美]彼得·考克莱尼斯:《农业的全球化:大米贸易的警示》,陈意新译,《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20] 王 寒、唐建军、谢 坚、陈 欣:《稻田生态系统多个物种共存对病虫草害的控制》,《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5月 第18卷第5期.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 载《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引用别文章,您看看,我觉启示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持续发展:稻田养鱼例徐旺、环境问题由已久20世纪随着西工业化发展,农业工业化主旋律,20世纪70代,发达家迅速发展石油武装起,机械化、化化能源化主要标志现代化农业,迅速获巨效益.尽管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量使用,提高土产率劳产率,满足迅速口膨胀所带粮食需求.系列良却触目惊,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态破坏,植物品种单化种质资源流失等等.增施化肥农药仅污染土壤环境作物,富集体内,影响健康.依赖现代技术产合物质,球难自净,土壤难消化,特别超河流水自我修复阈值,使污染处.基工程外源基引入玉米、豆、棉花、水稻等作物体内,使其具抗病虫害杂草能力,似乎劳永逸解决农药污染问题,预见期规模推广,带些负作用?DDT残留害普遍使用数十才发现,停止产使用几十今,问题依存.,发达家纷纷行起,寻求持续发展路.我作农业,口增、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益严峻.持续问题尤其需要给予关注. 实际,早前1962,美卡逊陈述怕现实《寂静春》(Silent Spring)问世.虽卡逊指现象并非完全由农业造,农业应该占住其主要.1972召类环境议通《类环境宣言》,提球著名论断. 更早美,19世纪初由于严重力衰退问题,促使美政府寻找解决办.自18世纪初始,英美洲垦土,肆砍伐森林.独立美继承欧洲世纪农业粗放式经营特点,劳力匮乏土限富裕矛盾加剧种粗放经营.农民味耕种收获,认垦土壤边际,关何保持土壤肥力.托马斯·杰斐逊所说:愿施肥,买英亩新比英亩土施肥要便宜[1].由于口基数低,农业特别土资源丰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间矛盾突.20世纪初,美独立100间,现植破坏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用与养造力衰退等问题,美政府处寻求解决问题办.关注口密度比美,持续问题却没严重.于1909联邦政府派遣土壤家富兰克林·金(Franklin Hiram King)寻找传统农业宝贵经验.金农业土壤家锐利目光,宏观微观同层,农业农村进行认真考察研究.写《四千农民》(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书介绍4000悠久农业,独特精耕细作、农作物轮作水土保持思想,认传统农业豆科植物合理轮作、施用厩肥、堆肥等8面值美农民借鉴,提初机农业思想[2].该著作世界各特别西家东农业没全面认识背景,引起美农业界农界极关注,并产深远影响.特别包括英霍华德美罗代尔内事机农业者产影响启示[3]. 该书版并未解决业已存环境问题.美1933至少5000万英亩土毛,12500万英亩侵蚀力倍减.1934灾难性黑风暴圈走3亿吨土壤,使(麦)冬麦减产102亿斤[4].1935尘暴卷土,现连续3干旱. 20世纪美情况确实.,问题现更早,早先秦期已经现类似环境问题.孟早指,齐东南牛山所童山濯濯,即度采伐放牧故,孟养用关系说明:苟其养,物;苟失其养,物消.用养平衡办数罟(密渔网)入洿池,鱼鳖胜食;斧斤入山林,林木胜用.合乎态平衡原理,能够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管》,《荀》,《淮南》都较孟更详细论述主张,局部区滥砍滥伐,滥捕滥捉所受自报复,所深刻教训.其荀说:草木荣华滋硕,则斧斤入山林、夭其绝其,鼋、鼍、鳖、鳅、鱣,孕别,罔罟(密渔网)毒药入泽,夭其,绝其,……污池渊沼川泽,谨其禁区,故鱼鳖优百姓余用.斩伐养失其,故山林童百姓余材(二)态脆弱型环境依赖型背,同存较严重态脆弱.仅表现北黄河流域,态脆弱西南山区,同表现经济重江南带. 由于土利用面现田尽,尽山,于西南山区量垦,东南带现梯田,水土流失避免.宋元期 缓解口压力,现柜田、葑田、沙田、涂田等种形式,都利用各种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养更口. 家经济赖维持江南区,由于圩田宋元期断扩,与水争田结破坏水系,造水害,致灾.宋代农民断复湖废田呼吁,宋孝宗曾经说:浙西自围田,即水患.南宋曾经令禁止围田复田湖,权贵所梗能行.清代魏源《湖广水利书》说,由于圩田围田断扩张,结束历代河(黄河)患江(江)患历史,江始灾. 更加直接描述民谚看,说明程度范围并.前述湖广熟,足流行同,沙湖沔阳洲,十九收,要收顶十收谚流行.平原区肥沃土要顶十收,种经济类型非脆弱,十九收.量围垦湿,旦洪水临,处行洪,灾绝收.历史灾荒严重,自宋代始即救灾著述问世,明清期更. ,需要特别指,稻作发展,相于旱麦作粟作,环境破坏相说要,般情况引起水土流失.南态环境破坏,主要山旱作所,特别美洲高产作物引进,西南山区环境破坏.能够种水稻区,低湿,本身水源较充,态恢复能力强.所稻作支撑封建社期文明进步,并延续至今,高产养东南带稠密口,创造辉煌文化.稻作文明支撑华帝文明期发展. 南,态脆弱性体现与北性质完全同,主要表现两面,其山区由于旱作稻作引起水土流失,主要表现西南区;其二湖区湿围垦,导致洪水泄洪,引发灾害,主要表现江游带.,古代发明种植水稻,态环境变迁历史何种情形. 环境破坏农业历史主流,类破坏主旋律外,些旋,延缓主流破坏程度,态角度现些积极应,节约土,保护态角度,许措施发明运用,其著名北间作套种,南稻田养鱼桑基鱼塘.些技术进步程些措施,解决土足矛盾,缓解态环境恶化危机. (二)保护与持续利用土实践关于持续利用土实践,主要表现几面:1、汉代间作套种 单种植结构,局部区口剩,节约土、充利用土所必.春秋战际已经现轮作复种,《管 · 治》四种五获.《荀 · 富》记岁再获.些农史视提高土利用率面创举.西汉期稻麦二熟已经现,间作套种始萌芽.[14]明清期,间作套种始盛行,与明清际东南区自隋唐北向南移民已经垦,关系紧张关.稻豆间作套种,麦豆间套混播,棉麦套种,粮肥套种,粮草混种,林、粮、豆、蔬、草间作套种,陕西兴平岁数收与二收十三料.总,狭窄土,口向外移民,向空间寻求发展机[15]. 2、明代养鸭治蝗 养鸭治蝗类似于稻田养鱼,初见于明代.明代陈经纶《治蝗笔记》详细记载自发明养鸭治虫经.陈经纶曾经菲律宾吕宋岛,甘薯引种福建进行试种,孙积极致力于各推广甘薯种植,甘薯普通众食粮,程度要归功于陈经纶家,由于甘薯较广适应性,缓解东南带乃至全区食物缺乏危机.据者研究,养鸭治蝗陈经纶推广甘薯种植程发明.,种江南区治蝗重要办,少治蝗专书都提种治蝗办. 3、清代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早文献记载于《广东新语》,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带独具特色种农业产形式.即桑依赖于鱼塘肥泥,养蚕依赖桑叶,鱼塘则依赖于蚕屎、蚕沙互相依存形式.珠江三角洲养蚕区,布满着桑基鱼塘,种产形式直延续至今.据《高明县志》(1894)载:洼挖深,泥复四周基,凹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即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机结合,形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良性循环,避免洼水涝患,收倍禾稼经济效益,营造十理想态环境,前环节废物环节营养物(蚕屎饲鱼),实现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述措施仅缓紧张关系,较保护态环境.些措施发明,既自宋代经验科领先于世界继续,同环境恶化种效应. 4、西汉饭稻羹鱼、东汉稻田养鱼稻鱼共及稻鱼鸭共稻田养鱼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套种,稻鱼套种套养,江南区关系紧张节约土新发明.稻田养鱼远溯至汉代司马迁《史记》所说楚越饭稻羹鱼传统,向安强者根据东汉考古发现魏武《四食制》书鱼稻田,认定东汉始现稻田养鱼观点提质疑.[16]我认,东南带延续越饭稻羹鱼传统完全能,没相应文献佐证已.游修龄先指:浙江永嘉山区农说,三孙权坐,我祖先始稻田养鱼.口述历史符合历史事实.贵州,侗、苗族稻田养鱼习惯. 游修龄所言,古代山越山区种植水稻,利用山间流水自降雨获保证,鱼食限于山溪水涧少量鱼类,实满足需要.想放养稻田繁殖,经反复试养驯化,终于鲤鱼选择种适宜于稻田饲养田鱼,今著名瓯江彩鲤[17].稻田养鱼存需要关键前提条件,即良民风,养于稻田鱼主没收获前,偷走,种传统能持续. 稻田养鱼说山越饭稻羹鱼应变创新,空间进行立体套种,明清由于关系紧张,种植业间套种外另种套种形式,前者作物种换养鱼已.稻鱼共,种养结合,利用空间,节约土,同减少耕所需要劳力投入,谓举.期,主要事种植业民族,劳所些植物性食物,食物结构单,品质欠佳.稻田养鱼则收获水稻同,物蛋白质,弥补农耕民族食物物蛋白质足缺陷. 稻田养鱼种稻养鱼机结合起,稻田养鱼态处,田鱼觅食,搅田水,搅糊泥土,水稻根系提供氧气,促进水稻.田鱼吃稻田猪毛草、鸭舌草等杂草及叶蝉等害虫,免使用农药除草剂,田鱼排泄物等于给稻田施加机肥料,终获鱼肉稻米,植物蛋白质齐全,取良经济效益[18]. 能文化或者其面原,米都没欧洲吸引西消费者,食物种功能便宜替代品或补足品.主要用于喂饱游民群体——士兵,孤,海员,监狱犯,穷等等,补缺或替换更合口食物.米其用途,用喂养物,具种工业用途,米没视赖物品[19]. ,水稻则视细粮,至少比麦位低其贡献计算.水稻自约万前驯化种植,东世界主要食物,仅养众口,且某种意义颠覆农业必定破坏环境定律,种植水稻并必造水土流失.所说,支撑南稠密口,支撑明清封建社经济文化持续发展. 水稻,唯高产水粮食作物,并利用低湿,才使华文明隋唐代继续,像些文明态原断.试想,东,没种植水稻,情况何呢?麦能种植于旱,米产量远米,养古代,玉米、土豆、马铃薯明清期才美洲引进,都替代米作用.水稻,产量高,能够保持水土,支撑华文明期发展功臣主要水稻.所,我要谢苍给赐水稻,高产水稻支撑庞口,缓解紧张关系,已经许全部. 利用水稻华文明发展程贡献,稻田养鱼,形稻鱼共系统,则稻作文明推向更高境.稻鱼共,既收获高产水稻;同收获高品质物蛋白质,弥补自秦汉单种植业结构所形素食食物结构缺陷;第三,种空间进行立体 套种形式,节约土,缓期历史关系紧张矛盾;第四,由于稻鱼共,减少农药依赖,维护物性存,提升水环境杂草价值.物性我代稀缺品,于化、石油农业所带负面影响能够起抑制作用,能够帮助我实现与自谐目标. 6、稻田养鱼及稻田养鸭及其现代意义稻作农业尽管水土保持角度,并存加剧作用,稻作,即使梯田,造水土流失.南水田垦占住洪水临几何空间,使其渲泻洪水,造水害.化肥与农药没量使用,造水污染.,今由于化肥与农药量使用,稻田态系统破坏,干旱区土壤害物质期驻留其,稻田水环境,则量向河流渗流,整环境造污染,破坏性极. 关于稻田养鱼与养鸭态效,者做较研究.稻田物种共存病害控制效及机理,病害导致全世界9.9%水稻产量损失.纹枯病(Thanatephprus cucumeris)水稻重要病害.研究表明,稻田物种性增加明显控制纹枯病发.肖筱等报道稻田养鱼系统,鱼类食用水田纹枯病菌核菌丝,减少病菌浸染源;同纹枯病水稻基部叶鞘始发病,鱼类争食带病斑易腐烂叶鞘,及清除病源,延缓病情扩展;鱼田间窜行,改善田间通风透气状况,且增加水体溶氧,促进稻株根茎,增加抗病能力,养鱼田纹枯病病情指数比未养鱼田平均少1.87.稻田养鸭系统纹枯病发具较控制作用.刘燕等报道,稻鸭复合系统养鸭纹枯病具控制效.鸭啄食部菌核,减少菌源;鸭跑啄食使部萌发菌丝受创伤,失浸染能力;已病植株,鸭能啄食禾苗部入水病叶,阻碍病情蔓延.另外,鸭具除草、清理病残叶片及减少效蘖功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使纹枯病菌丝,减轻纹枯病发与危害.与非放鸭试验区相比,稻田晚稻田,放鸭区病株率别降低27.29% (稻)8.21%(晚稻) .王豹等 、杨治平等章家恩等研究表明,稻田养鸭延缓水稻纹枯病发展,病情较控制作用,纹枯病发病程度减轻50.0%左右.,同试验结,禹盛苗等研究认,稻田养鸭纹枯病控制主要表现水稻蘖高峰期齐穗期,两期稻鸭试验区纹枯病发病率比养鸭区别降低67.1% 52.5%.水稻整育期看,稻田养鸭纹枯病平均丛发病率比养鸭高,其原能鸭损伤植株茎叶,使纹枯病菌丝更易侵染植株;另面,鸭能菌丝载体,菌丝带同,使稻丛发病率升高[20]. 注释: [1] David Grig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West. Blackwell. 1992 P40. [2] F. H. King, 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1911. [3] 刘晓霞:《美机农业发展研究》,农业硕士论文,2006. [4] 李、李幼霞:《外机农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1991. [5] 徐旺:《间作套种稻田养鱼、养鸭——环境历史演变程两计本态应》,《农业考古》,2007第4期. [6] 阎守诚:《自进入历史》,《经济史研究》,20061期. [7] 王建革:《农与环境——态系统观点透视传统农业产历史程》,《农史》,19953期. [8] 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北京,气象版社,1991. [9] 何炳棣:《1368—1953口研究》,葛剑雄译,海古籍版社,1989. [10] 《宋史·食货志》. [11] 李根蟠:《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持续发展》,《经济社史评论》第辑. [12] 谢丰斋:《宋元期西耕作农业》,《农史》,20013期. [13] 李根蟠:《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持续发展》,《经济社史评论》第辑. [14] 郭文韬:《农业科技发展史略》,农业科技版社,1988,104页. [15] 郭文韬:《农业科技发展史略》,农业科技版社,1988,390~393页. [16] 向安强:《稻田养鱼东汉起源质疑》,《农史》,19964期. [17] 游修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持续发展典型》,见《经济史论坛》 [18] 游修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持续发展典型》,见《经济史论坛》 [19] [美]彼·考克莱尼斯:《农业全球化:米贸易警示》,陈意新译,《史理论研究》,2001第1期. [20] 王 寒、唐建军、谢 坚、陈 欣:《稻田态系统物种共存病虫草害控制》,《应用态报》,20075月 第18卷第5期. (作者单位:农业博物馆研究部)载《亚洲农业、现与未》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