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家地理杂志发表论文难么

发布时间:2024-07-06 06:04:02

国家地理杂志发表论文难么

杂志社邮箱: 编辑部邮箱: 编辑部电话——希望对你有帮助(求采纳)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科学传媒,是一本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的杂志。她用精准、精彩、精炼的图文语言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首先,到中国国家地理官网: ,进行用户注册。然后在首页点击“投稿”注意事项:1投在这里的稿件,是向中国国家地理网投稿!我们审核通过并录用后,将呈现在您的个人专栏里,也可能将推荐到中国国家地理网的相关页面及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各平台上(微信、微博、手机报等),会注明来源和作者,但不支付稿费。2对于投稿,我们若要对标题、内容、说明等进行编辑和修改,将会与您取得联系,并且征得您的同意和认可。所以请在下面留下姓名、电话、QQ等联系方式,便于中国国家地理网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您,和您沟通稿件情况。投稿稿件一般会在10天内完成收录,并通知且认证该稿件作者。对于没有被中国国家地理网收录的稿件,我们不一一通知作者。3如果中国国家地理旗下三本纸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和《博物》对您的选题感兴趣,相关编辑人员会主动联系您。4我们会定期对部分优秀稿件予以奖励(分500元、300元、200元/篇三档),并会不时对优秀作者提供各种赞助奖品。需要说明的是,能获得奖励的投稿毕竟是少部分。5没有体裁限制,但要求原创,抄袭、转载、软文一律绕道。我们不排斥一稿多投,但更欢迎独家首发稿件。6如果需要就文章、图片等被忽略、被编删事宜需要与中国国家地理网编辑直接交流,邮件: 或致电:-209/230。

当然是 香格里拉国际饭店 具体请看下面 Shangri-la 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于1933年在其小说 《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gin) 中描写的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 《失去的地平线》一书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 194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 1971年,世界华人超级富豪、原籍福建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第一家五星级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从而揭开了一个辉煌如梦的酒店王国的序幕。郭氏自幼喜读《失去的地平线》一书,在他创办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档次的五星级宾馆才能命名为“香格里拉”。20年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酒店集团,总资产达470亿港元。令人感兴趣的是,香格里拉集团的每一家酒店都向来宾赠送《失去的地平线》这部小说。 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深知对卓越不凡的热忱追求必须从酒店高层人员作起,因此每位高层人员均经过精挑细选。 香格里拉领导层由酒店业界最出色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大部分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业界经验,幷且效力香格里拉酒店长达10年,才晋升至现有的职位。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云集不同国籍的专业人士,在国际酒店业积累了丰富经验,每位高级人员均拥有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对管理和营运事务了如指掌,而这些正是集团在环球迅速扩展的重要资产。 下面是香格里拉的一些情况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其实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就这点在东西方上认识是大致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在中国也同样是如此,那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香格里拉最先兴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线》是在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此时的西方经济不是很繁荣,人民普遍处在一种心灵迷漫的状态中,这点可以从希特勒的上台得到社会背景方面的佐证。人们普遍希望富强、繁荣,只是现实中 却还不能够得到这种的满足,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线》出现并引起轰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一如当今现实的社会中反腐巨片及清宫秘史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无奈的心情。话题撤远了。回归正题,这当中首先要说的是:A、宁静和谐是香格里拉的主题,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实。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是个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史官。B、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没到过这地方,他的小说的素材来自美国人奥地利血统的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杂志的稿约而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的研究的,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国的丽江古城里,只是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恋恋不舍的离开。C、还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说的结尾与中国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秒,同样是那四个西方人士离开后,想要再次返回的时候,已经无法返回了,无法找到旧时的道路了。D、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小说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为其,因为藏传佛教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广为流传。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人文静观。基督教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中 同样存在,西方的传教士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从事此项活动,现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E、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是藏语中的香巴拉的音译,文中也提到他的含义是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与藏语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香格里拉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一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不过其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因此现今人们普遍认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区为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概因当年的洛克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了数十年。此川滇藏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庆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四川得荣)、乡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脱、雅鲁藏布江这一大片域。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体提到某个地点。 现在真正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 说起这个香格里拉还有个趣闻:早在七八是年代,就有消息不断传出,香格里拉已经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尔等等,但是后来都被认为是旅游经济上的需要而进行的炒作,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认证得来的。 现今的云南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已经深入到每个到过该地区的人的心中,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举世闻名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的多宗教文化,众多独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寻找自己的香格里拉—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的! 参考资料: 消费血贵!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国家地理杂志投稿

杂志社邮箱: 编辑部邮箱: 编辑部电话——希望对你有帮助(求采纳)

好好拍照片,多投稿!没技术是不行的。。。。。。。

有官方网站和微博。在官网上指定邮箱内投稿

可以。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国家地理杂志发表论文

上他的官网看看

20世纪30年代正是一战后经济危机的时间,二战的风雨也即将来临。当时社会正处于一种沮丧,恐慌与动荡的状态。人们对社会现状及其不满。工业革命为社会发展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西方人希望能找到一个相对好的使文明得以保存,使人们的性命得以保全的地方或许仅仅是一个精神上的家园。于是希尔顿创造了香格里拉——西方的世外桃源。作者的灵感来自奥地利奇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1924到1935年在云南省西北部探险期间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约瑟夫·洛克其人确是与滇西北有过不解之缘的传奇人物。当地人对这位寄情于高山峡谷之间,踏遍了中国西部壮丽雄奇的雪山冰峰,与他喜欢穿藏族服装的纳西助手们相濡以沫的西方人有着抹不去的记忆。而滇西北这片世外桃源般的神奇土地及其文化便是终身未娶的洛克大半辈子的精神依托和伴侣,以至于他到弥留之际都“宁愿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西方社会文人学士必读的著名刊物《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长篇纪实散文把富于异国情调的滇西北民族风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带进读者的居室,引起他同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注意和兴趣,并引发了他创造“香格里拉”意境的灵感。

“科学与真理同行,也必与丑闻相伴。”这话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说的,颇有些耸人听闻的味道。不过客观地讲,世上人的把戏太多,而且这些把戏一旦沾上科学的边儿,就更让人真假难辨、捉摸不透。然而局终究是局,就如林肯的名言:“你可以一时欺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所有人。” 1. 辟尔唐古化石——世纪大局 这一世纪大局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科学丑闻之一。1911年,英国律师道森声称在辟尔唐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的一部分。1913年,道森和英国著名人类史学家伍德沃德宣布,他们发掘出了一种半猿半人的生物头盖骨,并说这种生物生活在大约50万年以前。他们的“发现”被当作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一个有力证据,在人类学上被命名为“曙人”,被认为是类人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过渡性生物,甚至作为重大科学成就出现在邮票上。1928年,科学家采用含氟量测定古化石年代的办法,查出“曙人”的头盖骨不早于新石器时代,下颌骨属于一个未成年的黑猩猩,他们还发现头盖骨、下颌骨全经过了染色处理。一场精心制造的局终于真相大白。 2. N射线——集体的自我欺 在1899年英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1903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布朗洛宣布他发现了一种新射线——N射线。它引起了法国物理学界的狂热追捧,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勒尔在内的众多学者纷纷跟进。1904年上半年,仅法国科学院院刊就发表了54篇有关N射线的论文。但在法国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发现这种射线。后来,英国物理学家伍德证明,N射线纯属子虚乌有。布朗洛出于急于做出重大成就与英国人一较高下的心理,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当作了客观事实。而其他法国科学家则出于一种民族自豪感而团结在布朗洛周围,从而制造了这幕集体自我欺的闹剧。 3. 密立根在做实验时选择数据——伟人身上的瑕疵 1910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进行了著名的“油滴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氢比一个电子重1836倍,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此同时,比他更有名望的物理学家埃伦哈夫特也在进行相同的实验,但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事隔60 年后,史学家发现,密立根发表的58次观测结果,并非如他信誓旦旦所说的那样是“没有经过选择的”,而是从140次观测中挑选出来的!他只采集那些对他有利的漂亮数据,而不利的数据则一概删去。 这一发现震动了物理学界。 4. 冷核聚变——急于求成变笑柄 1989年3月23日,美国犹他大学的彭斯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弗莱什曼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在实验室的小型装置上,用钯作阴极电解重水,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冷核聚变”。但是,世界各地1000多个实验室始终没有人成功地重复出彭斯和弗莱什曼的实验结果,最终否定了这一成果。他俩的故事也就成了科学界几乎人人皆知的反面教材。 5.舍恩《科学》系列论文造假——明日之星的陨落 “舍恩事件”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2002年11月 1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美国物理学家舍恩及其8名合作者的简短声明,宣布撤消2000至2001年期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8篇论文。这8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舍恩,内容涉及有机晶体管、超导装置和分子半导体等成果。时年 32岁的舍恩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一度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但舍恩的研究结果遭到一些同行质疑,贝尔实验室为此邀请5名外部专家进行调查。专家们于9月份得出的调查结果认为,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而他的合作者们都是无辜的,对此毫不知情。舍恩大规模造假的原因在于他有强烈的名利心,希望通过抢先发表一些猜想而获取荣誉,最终身败名裂。 6. 水变油——现代的天方夜谭 20世纪80年代,中国哈尔滨人王洪成宣称实现了“水变油”。他的理论是配制出一种母液,然后按1:100000的比例兑上普通的水便变成了“水基燃料”,可以替代汽油,而且成本低廉,只用一台简易的机器每20分钟就能生产出1吨母液,而1吨母液就能配制水基燃料10吨。王洪成通过其表演,说服了一些著名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等都对其深信不疑,还有媒体称此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使水变油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在1994年多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质询前,这一局在国内持续了十多年,造成国家损失数亿元。王洪成最后被判刑十年。 7. 辽宁古盗鸟——让化石之乡蒙羞 “辽宁古盗鸟”化石是一件由不同动物骨骼化石拼接在一起的假化石,1999年走私到美国后,引起美国学者的高度关注。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发表文章称,古盗鸟是连接恐龙和鸟的缺失环节,为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后来,我国科学家徐星戳穿了这一局。这一科学丑闻随即在西方国家引 起轩然大波,包括NBC、《今日美国》、《自然》、《科学》等世界著名媒体争相报道。 8. 李森科事件——权力扭曲了科学 20世纪30~60年代,拉马克和米丘林的获得性遗传观念在苏联成为正统,其代表人物李森科出于政治与其他方面的考虑,拒绝接受受到实验支持的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并把西方遗传学家称为苏维埃人民的敌人,利用政治工具对其对手实行迫害,使苏联的遗传学遭到浩劫,并波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李森科事件是政治权威取代科学权威裁决科学论争的典型案例。 9. 萨默林老鼠免疫——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纽约斯隆·克特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廉·萨默林声称,他成功地将黑老鼠的皮移植到了白老鼠身上。萨默林似乎找到了不用免疫抑制药物就能避开排异反应的方法。对于器官移植来说,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1974年,萨默林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原来,他是借助一支黑色的毡制粗头笔才取得这一成果的。实验室中一位善于观察的助手注意到,小白鼠背上的黑色斑点能被洗掉,所以其他一切也就被洗掉了。后来,萨默林承认了一切,用工作繁重为自己辩护。最后,他被判定犯有行为不端罪。萨默林事件引起学术界强烈震动,许多报刊将这件丑闻称作“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 10. 巴尔的摩事件——诺贝尔奖得主的风波 1986年4月,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巴尔的摩和其合作者特里萨·嘉丽联名在著名学术刊物《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然而,特里萨所带的一名博士后发现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得出的实验数据有问题,可能是造假,这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可悲的是,在长达5年的调查过程中,巴尔的摩始终利用自己的声望公开威胁调查者,反对外界的干预。1991年3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经过两轮调查,正式指责论文中有两个关键实验数据是伪造的,属严重的科学不端行为。后虽证实巴尔的摩对数据出错确不知情,为他恢复了名誉,但他当时还是撤回了这篇论文,公开向揭发者欧图勒道歉,并辞去了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职务。

去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多留意官网上面的信息。

中国国家地理其实是不接受投稿的,他们都是找作者和摄影师约稿。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论文

“科学与真理同行,也必与丑闻相伴。”这话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说的,颇有些耸人听闻的味道。不过客观地讲,世上人的把戏太多,而且这些把戏一旦沾上科学的边儿,就更让人真假难辨、捉摸不透。然而局终究是局,就如林肯的名言:“你可以一时欺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所有人。” 1. 辟尔唐古化石——世纪大局 这一世纪大局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科学丑闻之一。1911年,英国律师道森声称在辟尔唐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的一部分。1913年,道森和英国著名人类史学家伍德沃德宣布,他们发掘出了一种半猿半人的生物头盖骨,并说这种生物生活在大约50万年以前。他们的“发现”被当作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一个有力证据,在人类学上被命名为“曙人”,被认为是类人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过渡性生物,甚至作为重大科学成就出现在邮票上。1928年,科学家采用含氟量测定古化石年代的办法,查出“曙人”的头盖骨不早于新石器时代,下颌骨属于一个未成年的黑猩猩,他们还发现头盖骨、下颌骨全经过了染色处理。一场精心制造的局终于真相大白。 2. N射线——集体的自我欺 在1899年英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1903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布朗洛宣布他发现了一种新射线——N射线。它引起了法国物理学界的狂热追捧,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勒尔在内的众多学者纷纷跟进。1904年上半年,仅法国科学院院刊就发表了54篇有关N射线的论文。但在法国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发现这种射线。后来,英国物理学家伍德证明,N射线纯属子虚乌有。布朗洛出于急于做出重大成就与英国人一较高下的心理,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当作了客观事实。而其他法国科学家则出于一种民族自豪感而团结在布朗洛周围,从而制造了这幕集体自我欺的闹剧。 3. 密立根在做实验时选择数据——伟人身上的瑕疵 1910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进行了著名的“油滴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氢比一个电子重1836倍,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此同时,比他更有名望的物理学家埃伦哈夫特也在进行相同的实验,但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事隔60 年后,史学家发现,密立根发表的58次观测结果,并非如他信誓旦旦所说的那样是“没有经过选择的”,而是从140次观测中挑选出来的!他只采集那些对他有利的漂亮数据,而不利的数据则一概删去。 这一发现震动了物理学界。 4. 冷核聚变——急于求成变笑柄 1989年3月23日,美国犹他大学的彭斯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弗莱什曼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在实验室的小型装置上,用钯作阴极电解重水,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冷核聚变”。但是,世界各地1000多个实验室始终没有人成功地重复出彭斯和弗莱什曼的实验结果,最终否定了这一成果。他俩的故事也就成了科学界几乎人人皆知的反面教材。 5.舍恩《科学》系列论文造假——明日之星的陨落 “舍恩事件”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2002年11月 1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美国物理学家舍恩及其8名合作者的简短声明,宣布撤消2000至2001年期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8篇论文。这8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舍恩,内容涉及有机晶体管、超导装置和分子半导体等成果。时年 32岁的舍恩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一度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但舍恩的研究结果遭到一些同行质疑,贝尔实验室为此邀请5名外部专家进行调查。专家们于9月份得出的调查结果认为,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而他的合作者们都是无辜的,对此毫不知情。舍恩大规模造假的原因在于他有强烈的名利心,希望通过抢先发表一些猜想而获取荣誉,最终身败名裂。 6. 水变油——现代的天方夜谭 20世纪80年代,中国哈尔滨人王洪成宣称实现了“水变油”。他的理论是配制出一种母液,然后按1:100000的比例兑上普通的水便变成了“水基燃料”,可以替代汽油,而且成本低廉,只用一台简易的机器每20分钟就能生产出1吨母液,而1吨母液就能配制水基燃料10吨。王洪成通过其表演,说服了一些著名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等都对其深信不疑,还有媒体称此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使水变油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在1994年多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质询前,这一局在国内持续了十多年,造成国家损失数亿元。王洪成最后被判刑十年。 7. 辽宁古盗鸟——让化石之乡蒙羞 “辽宁古盗鸟”化石是一件由不同动物骨骼化石拼接在一起的假化石,1999年走私到美国后,引起美国学者的高度关注。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发表文章称,古盗鸟是连接恐龙和鸟的缺失环节,为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后来,我国科学家徐星戳穿了这一局。这一科学丑闻随即在西方国家引 起轩然大波,包括NBC、《今日美国》、《自然》、《科学》等世界著名媒体争相报道。 8. 李森科事件——权力扭曲了科学 20世纪30~60年代,拉马克和米丘林的获得性遗传观念在苏联成为正统,其代表人物李森科出于政治与其他方面的考虑,拒绝接受受到实验支持的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并把西方遗传学家称为苏维埃人民的敌人,利用政治工具对其对手实行迫害,使苏联的遗传学遭到浩劫,并波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李森科事件是政治权威取代科学权威裁决科学论争的典型案例。 9. 萨默林老鼠免疫——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纽约斯隆·克特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廉·萨默林声称,他成功地将黑老鼠的皮移植到了白老鼠身上。萨默林似乎找到了不用免疫抑制药物就能避开排异反应的方法。对于器官移植来说,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1974年,萨默林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原来,他是借助一支黑色的毡制粗头笔才取得这一成果的。实验室中一位善于观察的助手注意到,小白鼠背上的黑色斑点能被洗掉,所以其他一切也就被洗掉了。后来,萨默林承认了一切,用工作繁重为自己辩护。最后,他被判定犯有行为不端罪。萨默林事件引起学术界强烈震动,许多报刊将这件丑闻称作“美国科学界的水门事件”。 10. 巴尔的摩事件——诺贝尔奖得主的风波 1986年4月,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巴尔的摩和其合作者特里萨·嘉丽联名在著名学术刊物《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然而,特里萨所带的一名博士后发现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得出的实验数据有问题,可能是造假,这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可悲的是,在长达5年的调查过程中,巴尔的摩始终利用自己的声望公开威胁调查者,反对外界的干预。1991年3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经过两轮调查,正式指责论文中有两个关键实验数据是伪造的,属严重的科学不端行为。后虽证实巴尔的摩对数据出错确不知情,为他恢复了名誉,但他当时还是撤回了这篇论文,公开向揭发者欧图勒道歉,并辞去了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职务。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欢迎各界作者投稿,并提供具体的投稿要求,包括内容完整性、文字准确性、叙事故事性、引用文字准确性等。此外,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有特定的审稿和出版流程,符合要求的稿件才会被采用。

国家地理杂志如何投稿

投稿邮箱:投稿QQ: 750956839投稿咨询:

杂志社邮箱: 编辑部邮箱: 编辑部电话——希望对你有帮助(求采纳)

CNG第十期正在征集图片,直接投稿

投稿就行,国家地理那边有投稿的入口。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