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本科生发表sci论文一作

发布时间:2024-07-07 07:02:34

本科生发表sci论文一作

这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水平了,一般情况下对研究生才会要求Science论文发表。

并非如此,按照中科院分区SCI一区和二区代表着相当高水平,但是三区的质量可能也就只有国内EI水平,如果是四区可能有很多只有国内南大核心CSCD水平。当然,我们对于SCI主要还是要看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越高代表该杂志质量越高,因为只有SCI才有影响因子。

超高水平,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地步,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在中等

本科生发表一篇sci意味着是国际学术界的高水平论文。

sci论文代表了本专业在世界上被认可的先进成果以及发展趋势。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如果你想在本科阶段发成功SCI这里可以给予你一些建议。

1.认清自身

一方面要认清自己有没有静下心来做实验搞科研的耐心和动力,毕竟很多学生高考选专业基本算是盲选,其中有些人不适合这个专业,也有些人对科研毫无兴趣。比如谁说你学化学将来毕业就一定要搞科研?甚至于你出来做和化学无关的事情也很正常。

另一方面要认清自己所学专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可能性。有些专业真的不太好在本科阶段搞出成果,没有成果怎么去发SCI?更别提和SCI基本无缘的社科专业了。

2.学好专业课

搞科研对本科生来说是超纲的,打好专业理论基础才是本科生最该做的事情。你一个学化学的,专业理论基础都不牢固,哪个老师敢让你去做实验?这甚至都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你基础打不好,进实验室是要出人命的。这不是开玩笑,化学实验室死人的事情并不鲜见。

3.选好路径

要本科想发SCI无非两条路径:一条是加入学校导师已有的课题组,最后课题组发文的时候带上你的名字。前提是你得能帮上忙。

另一条是你自己有好的选题或你或你们自己有一个课题组,比如大创课题组,导师来指导你做实验写论文,最后你再去投稿。

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

一、话说回来,这年头要发CNS,工作的出色程度,通讯作者的人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平平无奇的小兵工作再出色,想直接发正刊难度会比大牛组高出很多倍,这就是现在的科研现实,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也不是坏事。能在身边见到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科研天才,说实话十分震撼。这之前我也无法想象本科生发science这种事,更别说就发生在我身边,但现在看来,虽然肯定有些运气成分,但足够强的能力是足以击破你们眼中的牢不可破的所谓阶级壁垒的。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是往这方面想的,毕竟一个普通本科生哪有那么容易就榜上国际著名教授,还能受到谷歌学术引用超10万的大佬亲自指点。但即使是学二代或者其他人猜测的别的背景,都无法掩盖他发的文章是science这个事实。共同一作本身就是他对这篇工作实际贡献最好的证明。而且一个本科生做出science共一的成果,其中受到的训练也是99%以上的学生无法企及的。

二、在高中比赛中,李显明对有机化学的热爱和天赋。 邀请我们向我们的竞赛学生教授有机化学的教授们都非常惊讶。 设定,世界金牌选手都觉得他的有机水平不亚于自己,但这一切在2017年8月末的预赛中戛然而止。李白没能通过测试,30只拿到10分 点有机测试。 省队仅获得全省一等奖。 高三伊始,意识到自己又要参加高考的李,凭借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迅速从年级垫底爬到了前100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考650分。 成绩被天津大学录取。

上大学后,他如鱼得水,投身于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自学计算化学。 大一的学期还没结束,我的小学期也还没结束。 他们已经放假了。 我在复习最后一门专业课的时候,他借用了张校区。 嘉也来我们学校图书馆学习。 当时在他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些有机+计算的东西。 无论如何,我无法理解它。 他还笑着说,李院士已经在世界领先了。 好吧,至少它是领先的国家。

三、病毒刚出现的那一年,20年来,大家都窝在家里玩。 他让我出来学习,他还带了一台电脑来做数学。 当时他告诉我,他组的一年级学生跟着一个外国学生。 计算领域的大牛做到了,他跟着学长的介绍。 去年5月,发表了一篇ACS催化,纯计算的文章第二篇,第一篇是前辈,也很给力截至目前,Science已经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年多来,我一开始就准备投票给 Nature。 没成功的时候跟我说这可能是第二个作品,看能不能一共拿下最终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之前预测的机制,也没事至于为什么是Science,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降解条件非常温和,可以说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总结他的成功经验,首先是他对科学研究的绝对热爱。 他几乎痴迷于有机化学。 二是他的才华。 比赛归来一个月后,他从成绩垫底跃升到了前100名。 中流 985)可见到最后,他一定要懂得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 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一直在向上攀登,最终赢得了ucla中美院士的青睐。 非常成功的工作。

我也理解评论部分的怀疑。 毕竟身边没有这么好的人,千万不要相信。 认识他这么多年的朋友都觉得他厉害,更何况隔着一道屏风。 你拿着键盘呢李和我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二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 他的父母也和我们的父母差不多,跟所谓的学霸、权贵、py,甚至教育界都没有关系。 从他的经验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热爱这个职业并坚持下去。 大家眼中的“天坑职业”,比如“生化材料”,其实有一个优势:努力可以带来回报。 只要你热爱你的专业,在这个领域努力,努力做实验,发表文章,你一定会有相应的成果。 发表SCI的难度远低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

四、学生在接触UCLA教授之前,熟悉教授领域的大部分作品,了解教授的品味和工作,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才能受到教授的青睐。 这对于大家找导师也很有帮助。 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名利和学科去找导师的,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人脉,提前详细了解导师是很重要的。 远见和努力固然重要,但远见更重要。 学生选择了计算化学这个有前途的行业,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主要结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和仔细的验证”。 如果选择其他成熟方向之一,只能做一些枝条的修剪,恐怕出几本杂志就够了。 是眼光、运气和天赋。 如果你努力,前两个就可以做到,这已经保证了你有很多SCI+大牛导师。 最后一点要靠运气,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希望以后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 祝他好运。

文章的共同作者是一名初中校友。 他是我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也是我化学竞赛班的两年同学。 一位多年的朋友说,他的一些事迹应该反映他。 我们高中根据每学期期末考试排名分班。  1-50 年级和 51-100 年级分别分为子类别 1 和 2。 我们属于第二个子类。 上课期间,不得自学比赛内容。 李普利多次违反这条规则,偷偷看比赛书,刷比赛练习。 他多次被各科老师抓到,但他还是没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决定在学期末分班。 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有451人,理科有460人左右。 他们成功地退回到并行课程。 平行班相对不那么严谨,老师也不太在意竞争。

一般理工科,作为第一作者发表1篇SCI基本上是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水平。我一个学生,就指导他毕设时在我主编的国外刊物(美国省刊)发了一篇认认真真写的英文论文。靠这篇论文搞定了所有老师。不过,他没有保研资格,靠自己考到华中科大了。我另一个学生,硕士生,靠一篇在投的SCI原稿,就被大连理工大学免试录取为博士生了。当然,我是信息弱电类专业,发SCI难,物以稀为贵。

不好说,得看内容、含金量和 IF;一般SCI 算不上多牛,即便是第一作者发表的,但对本科生而言算不错的了,至少可以证明在科研能力方面具备一定基础了; 国人发的SCI、EI 等论文多数都是抄来抄去、改头换面、玩点数据游戏什么的,原创性的、创新性的、革命性的东西很少的,总体至少85%以上的论文都没有什么价值的

兰州大学本科生发表31篇论文引发关注,这些论文的涉猎非常广泛,从医学到城市发展都可以看到他的论文。这位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很多人在看到他写的论文时,都感觉非常的震惊。在本科期间,竟然可以做这么多科研。

这位学生发表的论文成功的爆火,而内容包括中医药治新冠肺炎、骨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肺癌等等多个方面。在这些论文当中,很多都是作为第一作者存在的。同时在网络上竟然还看到了一篇研究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成就为题的论文,这一篇论文和自己的本科专业没有任何的交叉性。但是也是这个作者写的,也让人很纳闷到底是请人代笔,还是真的做了这么多研究。

在知网上,可以看到这位学生写过的论文。有17篇是英文论文,在这些英文论文当中,和自己的师兄合作的机会很多,两个人都跟着一位导师学习。在本科5年期间,这位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9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并且以自己的身份申请了两项专利。现在已经成功的直博,保送到中山大学。通过这位学生得的奖项,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异常的丰富多彩。除了热衷于做科研之外,也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大赛。

因为这个本科生了31篇论文之间的跨度很大,而且在本科期间基本上接不到比较大型的科研项目。所以遭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关于这件事情,学生本人也做出了回应。表示清者自清,有相关的证据可以去表明自己的清白,学校方面也会积极的展开调查。学生觉得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么优秀,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医学生而已。

本科发表sci论文一作

一、话说回来,这年头要发CNS,工作的出色程度,通讯作者的人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平平无奇的小兵工作再出色,想直接发正刊难度会比大牛组高出很多倍,这就是现在的科研现实,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也不是坏事。能在身边见到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科研天才,说实话十分震撼。这之前我也无法想象本科生发science这种事,更别说就发生在我身边,但现在看来,虽然肯定有些运气成分,但足够强的能力是足以击破你们眼中的牢不可破的所谓阶级壁垒的。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是往这方面想的,毕竟一个普通本科生哪有那么容易就榜上国际著名教授,还能受到谷歌学术引用超10万的大佬亲自指点。但即使是学二代或者其他人猜测的别的背景,都无法掩盖他发的文章是science这个事实。共同一作本身就是他对这篇工作实际贡献最好的证明。而且一个本科生做出science共一的成果,其中受到的训练也是99%以上的学生无法企及的。

二、在高中比赛中,李显明对有机化学的热爱和天赋。 邀请我们向我们的竞赛学生教授有机化学的教授们都非常惊讶。 设定,世界金牌选手都觉得他的有机水平不亚于自己,但这一切在2017年8月末的预赛中戛然而止。李白没能通过测试,30只拿到10分 点有机测试。 省队仅获得全省一等奖。 高三伊始,意识到自己又要参加高考的李,凭借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迅速从年级垫底爬到了前100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考650分。 成绩被天津大学录取。

上大学后,他如鱼得水,投身于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自学计算化学。 大一的学期还没结束,我的小学期也还没结束。 他们已经放假了。 我在复习最后一门专业课的时候,他借用了张校区。 嘉也来我们学校图书馆学习。 当时在他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些有机+计算的东西。 无论如何,我无法理解它。 他还笑着说,李院士已经在世界领先了。 好吧,至少它是领先的国家。

三、病毒刚出现的那一年,20年来,大家都窝在家里玩。 他让我出来学习,他还带了一台电脑来做数学。 当时他告诉我,他组的一年级学生跟着一个外国学生。 计算领域的大牛做到了,他跟着学长的介绍。 去年5月,发表了一篇ACS催化,纯计算的文章第二篇,第一篇是前辈,也很给力截至目前,Science已经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年多来,我一开始就准备投票给 Nature。 没成功的时候跟我说这可能是第二个作品,看能不能一共拿下最终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之前预测的机制,也没事至于为什么是Science,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降解条件非常温和,可以说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总结他的成功经验,首先是他对科学研究的绝对热爱。 他几乎痴迷于有机化学。 二是他的才华。 比赛归来一个月后,他从成绩垫底跃升到了前100名。 中流 985)可见到最后,他一定要懂得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 刚进大学的时候,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一直在向上攀登,最终赢得了ucla中美院士的青睐。 非常成功的工作。

我也理解评论部分的怀疑。 毕竟身边没有这么好的人,千万不要相信。 认识他这么多年的朋友都觉得他厉害,更何况隔着一道屏风。 你拿着键盘呢李和我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二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 他的父母也和我们的父母差不多,跟所谓的学霸、权贵、py,甚至教育界都没有关系。 从他的经验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热爱这个职业并坚持下去。 大家眼中的“天坑职业”,比如“生化材料”,其实有一个优势:努力可以带来回报。 只要你热爱你的专业,在这个领域努力,努力做实验,发表文章,你一定会有相应的成果。 发表SCI的难度远低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

四、学生在接触UCLA教授之前,熟悉教授领域的大部分作品,了解教授的品味和工作,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才能受到教授的青睐。 这对于大家找导师也很有帮助。 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名利和学科去找导师的,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人脉,提前详细了解导师是很重要的。 远见和努力固然重要,但远见更重要。 学生选择了计算化学这个有前途的行业,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主要结果,做了“大胆的假设和仔细的验证”。 如果选择其他成熟方向之一,只能做一些枝条的修剪,恐怕出几本杂志就够了。 是眼光、运气和天赋。 如果你努力,前两个就可以做到,这已经保证了你有很多SCI+大牛导师。 最后一点要靠运气,但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希望以后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 祝他好运。

文章的共同作者是一名初中校友。 他是我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也是我化学竞赛班的两年同学。 一位多年的朋友说,他的一些事迹应该反映他。 我们高中根据每学期期末考试排名分班。  1-50 年级和 51-100 年级分别分为子类别 1 和 2。 我们属于第二个子类。 上课期间,不得自学比赛内容。 李普利多次违反这条规则,偷偷看比赛书,刷比赛练习。 他多次被各科老师抓到,但他还是没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决定在学期末分班。 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有451人,理科有460人左右。 他们成功地退回到并行课程。 平行班相对不那么严谨,老师也不太在意竞争。

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士,目前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在读。DIY完成东京大学及其他各日本的大学院英语项目申请,方向为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收到东京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以及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offer。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SCI一区的文章,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日本大学院英语项目申请经验。导师信息 AdmitWrite留学​背景简述: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 GPA3.84 (均分89.2)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SCI一区论文,并在国际学会上获得过最佳海报奖TOEFL: Total 101 (Reading 29 + Listening 23 + Speaking 22 + Writing 27)最后录取情况:东京大学 全奖硕士前言:其实留学这条路我是大三才开始考虑的。大三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在思考毕业后的出路,我也开始迷茫。摆在我面前的就两条路,保研和出国。但如果保研的话,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可能比较难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老师和学校;如果出国的话,当时的自己既没有语言成绩,对于留学申请的了解也是一片空白。于是空闲的时候,自己就开始搜集留学的各种情报,包括英美的各个院校还有日本的英语项目申请,但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定。大三的生活非常的忙碌,除了学习各种专业课,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科研上。于是某一段时间我就在想,要是在国内保研的话,这样的生活又得持续三年,虽然很安定,但有一种一眼望到头的感觉。在这样的想法的不断刺激下,出国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于是我开始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放弃保研,也没有认真准备语言考试,大三期间考了三次托福,分数都不太理想。于是终于来到了大三的暑假,保研夏令营我没有入选到心仪的学校。九月份的时候就狠下心放弃了保研的名额,开始专心准备留学这条路了。早做准备&早做决定:在这里我想要给纠结于保研和留学的同学一些建议。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早做准备。第一是语言成绩,即使还没有决定要留学,也可以在大二到大三那个暑假之前把托福和GRE考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因为托福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GRE成绩的有效期是五年,一般留学的申请季开始于大四的上学期,

南京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科学学位授予研究成果要求的有关规定(修订稿)(2008年7月5日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一、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授予博士科学学位:(一)在SCI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二)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如知识产权属于南京医科大学,可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影响因子≥3.0,可同时作为排名前2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2、影响因子≥5.0,可同时作为排名前3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3、影响因子≥10.0,可同时作为排名前4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三)获得国内或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的第1~3发明人。 二、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授予硕士科学学位:(一)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二)硕士研究生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如知识产权属于南京医科大学,可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影响因子<3.0,可同时作为排名前2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2、影响因子≥3.0,可同时作为排名前3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3、影响因子≥5.0,可同时作为排名前4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4、影响因子≥10.0,可同时作为排名前5位作者申请学位的研究成果。(三)教育学、法学和管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须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或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篇与学位研究课题相关的科研论著。(四)获得国内或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的第1~4发明人。三、以上科研成果,学位申请人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京医科大学。四、以上科研成果的第一通讯作者必须是研究生导师,且导师的第一署名单位应是南京医科大学。五、当研究生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著的通讯作者为1人以上时,其影响因子应按照通讯作者人数作相应折算。六、研究生发表的综述、论文摘要包括国际国内会议摘要或论文录用通知均不能替代正式发表的论著。七、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按文章发表当年的计算,如当年SCI影响因子报告尚未发布,则以该期刊前一年的影响因子计算。八、本规定仅适用于我校科学学位研究生。九、本规定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十、本规定自2008年7月5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此不符的,以此规定为准。

超高水平,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地步,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在中等

本科生一作发表论文

要谦虚,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啊。我有个同学21岁就接受到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函了,人家照样勤恳于勉,守业戴公,跟着导师去考察去调研去出国访问,要培养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素养,才会将来大有可用。一个人的命运藏匿在他的观念和思想里啊,继续努力啊,加油~~~ 坚持与梦想同在!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论文是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对于打算保研的同学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是保研的前提条件。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进入复试之后,导师非常看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因为导师最喜欢的学生就是科研型的学生,能够帮助自己做各种课题,成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得力助手。所以,如果在本科、研究生阶段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将为自己进入硕士、博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研究生复试中占尽优势。

很牛,但是发出来很不容易

超高水平,在我国大学生人群中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地步,因为大家的水平都在中等

本科生发表一作论文

学院一直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出台《天津大学理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考研一般是这样同等分数的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发过SCI,如果分数差距大 发过也意义不大。

老师引导法学本科生在通常情况下很难自己成功发表论文,跟随老师做课题写论文是最合适的渠道。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指导方式,有的老师心中有成熟的想法了,前期会提供大纲给学生,中期会指导学生整理论文所需的数据,后期会将学生写好的论文进行修改;有的老师会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自己找主题,谋篇布局,主要负责后期进行论文修改和完善;有的老师会觉得改论文比写论文痛苦,会自己写论文,学生主要负责搜集数据,撰写报告;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学生和老师经常沟通,勤快写文,不断完善,关注本领域的时事。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完成,时间至少在3个月以上,算上投稿、等待、排刊的时间,总体时间至少在1年以上,想要发表核心期刊的同学应当早早做准备。拿我自己来说,在大三上学期结束的寒假跟老师一起写论文,到大四毕业发表,用时1年零6个月。自己投稿官方邮箱以投普通期刊为例,选好适合的主题,选定5个左右想要发表的期刊,观察其近3个月来的刊物方向,调整自己的文章主题和标题,至少有2周的时间全心全意完成10000字左右论文。在5个选定的期刊中找一个最想要发的期刊,按照其格式要求调整自己的格式,发到对方官网邮箱,等待通知,一般等待时长在2-3个月。如果通过,会有修改意见;若没有通过,找下一个期刊继续投稿。注意:不要一稿多投;文章最好是跨主题的,并非完全是法学内容,这样可以尝试投非法学类的期刊,会比法学类期刊容易很多;等待比较心急的时候,可以打电话或者发邮件询问进程,有些刊物不喜欢被催进程,尝试前先逛一逛论坛问一下发个这个期刊的人的经验。花钱投稿首先明确这是最没有办法的办法,有任何可以解决的途径,都不要花钱投刊。花钱投稿主要针对课题结题强制要求发论文的同学,且课题结题对发论文质量限制较小,时间紧迫,这种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花一定价格购买层次较低的普通期刊是可以的(注意千万不要买垃圾刊)。如果往后有致力于走科研道路的,无论如何都不要花钱投稿,同样的,仅为综合分加分,不建议花钱投稿,有太多太多方法可以加分。淘宝卖家所提供的期刊99%都是垃圾刊,不建议淘宝。最好是询问老师或者大三大四已经发过普通期刊的学长学姐,他们可能有编辑的联系方式。对于花钱购买的期刊,如果要求不清楚,卖家很可能提供很差的期刊给你,所以期刊要求明确:①有影响因子,有些期刊没有影响因子,特别不建议投这类期刊;②纸质版期刊,不要电子期刊,大多数电子期刊都是用来赚钱的;③要国家级,不要省级;④正刊,不要增刊,核心期刊的增刊比普通期刊还不如;⑤明确两者时间不同:X月前拿到录取通知,Y月前发刊;⑥限定万方维普知网收录,不要中国期刊网收录,不要龙源收录;⑦不要黑名单上的期刊;垃圾刊黑名单后台输入【黑名单】提供。最后编辑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杂志后,问清楚版面价格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很牛,但是发出来很不容易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