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德布罗意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4 20:12:33

德布罗意论文发表

德布罗意。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他在以前发表的几篇论文中已经提出的量子领域中所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的假设,这个猜想是他最先提出的。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LouisVictor·DucdeBroglie,1892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男,出生于法国迪耶普,法国理论物理学家,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德布罗意发表的学术论文

物质波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布罗意在埃菲尔铁塔上的军用无线电报站服役。平时爱读科学著作,特别是庞加莱、洛伦兹和朗之万的著作。后来对普朗克、爱因斯坦和玻尔的工作发生了兴趣,转而研究物理学。退伍后跟随朗之万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兄长莫里斯·德布罗意是一位研究X射线的专家,路易斯·维克多·德布罗意曾随莫里斯一道研究X射线,两人经常讨论有关的理论问题。莫里斯曾在1911年第一届索尔威会议上担任秘书,负责整理文件。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辐射和量子论。会议文件对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有很大启发。莫里斯和另一位X射线专家亨利·布拉格联系密切。亨利·布拉格曾主张过X射线的粒子性。这个观点对莫里斯很有影响,所以他经常跟弟弟讨论波和粒子的关系。这些条件促使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伊深入思考波粒二象性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布里渊(M.Brillouin)在1919年——1922年间发表过一系列论文,提出了一种能解释玻尔定态轨道原子模型的理论。他设想原子核周围的“以太”会因电子的运动激发一种波,这种波互相干涉,只有在电子轨道半径适当时才能形成环绕原子核的驻波,因而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这一见解被德布罗意吸收了,他把以太的概念去掉,把以太的波动性直接赋予电子本身,对原子理论进行深入探讨。1923年9月至10月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连续在《法国科学院通报》上发表了三篇有关波和量子的论文。 第一篇题目是“辐射——波与量子”,提出实物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认为与运动粒子相应的还有一正弦波,两者总保持相同的位相。后来他把这种假想的非物质波称为相波。他考虑一个静质量为m0的运动粒子的相对论效应,把相应的内在能量m0c2视为一种频率为v0的简单周期性现象。他把相波概念应用到以闭合轨道绕核运动的电子,推出了玻尔量子化条件。在第三篇题为“量子气体运动理论以及费马原理’的论文中,他进一步提出:“只有满足位相波谐振,才是稳定的轨道。”在第二年的博士论文中,他更明确地写下了:“谐振条件是l=nλ,即电子轨道的周长是位相波波长的整数倍。”在第二篇题为“光学——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的论文中,德布罗意提出如下设想:“在一定情形中,任一运动质点能够被衍射。穿过一个相当小的开孔的电子群会表现出衍射现象。正是在这一方面,有可能寻得我们观点的实验验证。”德布罗意在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出物质波这一概念,他只是用位相波或相波的概念,认为可以假想有一种非物质波。可是究竟是一种什么波呢?在他的博士论文结尾处,他特别声明:“我特意将相波和周期现象说得比较含糊,就象光量子的定义一样,可以说只是一种解释,因此最好将这一理论看成是物理内容尚未说清楚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能看成是最后定论的学说。”物质波是在薛定谔方程建立以后,诠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时才由薛定谔提出的。再有,德布罗意并没有明确提出波长λ和动量p之间的关系式:λ=h/p(h即普朗克常数),只是后来人们发觉这一关系在他的论文中已经隐含了,就把这一关系称为德布罗意公式。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认为很有独创精神,但是人们总认为他的想法过于玄妙,没有认真地加以对待。例如:在答辩会上,有人提问有没有办法验证这一新的观念。德布罗意答道:“通过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应当有可能观察到这种假定的波动的效应。”在他兄长的实验室中有一位实验物理学家道威利尔(Dauvillier)曾试图用阴极射线管做这样的实验,试了一试,没有成功,就放弃了。后来分析,可能是电子的速度不够大,当作靶子的云母晶体吸收了空中游离的电荷,如果实验者认真做下去,肯定会做出结果来的。德布罗意的论文发表后,当时并没有多大反应。后来引起人们注意是由于爱因斯坦的支持。朗之万曾将德布罗意的论文寄了一份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看到后非常高兴。他没有想到,自己创立的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观念,在德布罗意手里发展成如此丰富的内容,竟扩展到了运动粒子。当时爱因斯坦正在撰写有关量子统计的论文,于是就在其中加了一段介绍德布罗意工作的内容。他写道:“一个物质粒子或物质粒子系可以怎样用一个波场相对应,德布罗意先生已在一篇很值得注意的论文中指出了。”这样一来,德布罗意的工作立即获得大家的注意。当1926年薛定谔发表他的波动力学论文时,曾明确表示:“这些考虑的灵感,主要归因于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先生的独创性的论文。”1927年,美国的戴维森和革末及英国的G.P.汤姆孙通过电子衍射实验各自证实了电子确实具有波动性。至此,德布罗意的理论作为大胆假设而成功的例子获得了普遍的赞赏,从而使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德布罗意主要从事的仍是波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他在1951年以后着重研究了“双重解理论”,想要在经典的时空概念的基础上对波动力学的几率和因果性作出解释,但这种努力未获得成功。德布罗意伊始终对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感兴趣,喜欢将理论物理学、科学史和自然哲学结合起来考虑,写过一些有关的论文。

路易斯·威克特·德布罗意是法国理论物理学家,出身于贵族,原来学习历史,在哥哥M·德布罗意的影响下改学物理。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导致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建立。受此影响,德布罗意从自然界应该是对称的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1922年,德布罗意发表第一篇隐含波动思想的论文《黑体辐射和光量子》,把光量子理论应用于黑体辐射。1923年,德布罗意又陆续发表3篇论文,其指导思想都是像辐射具有粒子性一样,实物粒子也应具有波动性,且实物粒子波的波长应反比于粒子动量。1924年,德布罗意向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提交了一篇博士论文,题为《量子理论的研究》。论文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思想,认为19世纪人们过分地重视光的波动性而忽视了光的粒子性,而现在人们又只看到实物的粒子性而忽视了它的波动性,即实物粒子同光一样是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还认为这种实物粒子波既不是机械波,也不是电磁波,而是一种几率波。德布罗意的论文首先被爱因斯坦重视,而后被很多物理学家所重视。1927年,C·J·戴维逊和L·H革米、G·P·汤姆逊分别用电子衍射实验验证了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得到了公认。德布罗意的几率波构成了建立量子力学的基础。

路易·德布罗意于1892年8月15日出生。他的家族是一个大家族,与法国王室关系很密切。这个家族在17世纪中叶,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封为公爵,并且爵位世袭。

德布罗意本来在大学学习历史,后来在他的兄长莫利斯影响下,开始研究放射线的波动性与粒子性。莫利斯是一位著名的X射线物理学家。

可能是因为学历史出身吧,他更善于历史总结。他把各种已经确认的现象加以联系思考,终于认识到粒子与波的协调性。

1922年,在一篇研究气体辐射的论文中,德布罗意运用热力学、分子运动论、光量子假设导出了维思辐射定量。在此,他已经认识到光是微粒,把它们称为“光原子”。

1923年,在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影响下,德布罗意认识到,应该推广理论,把这种波粒二象的思想扩展到一切物质粒子,电子更应该是这样。

1923年9月至10月,德布罗意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明确提出电子也是一种波。他还作出预言,电子束穿过小孔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1924年,德布罗意完成了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物质波理论。

德布罗意的论文公开发表之后,法国科学家朗之万建议爱因斯坦发表意见,爱因斯坦看了之后,赞叹说“揭开了巨大帷幕的一角”。

《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认为:

“整个世纪以来,在光学上重视了波动研究方程,而过于忽视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物质粒子的理论上,同样也是忽略了波的研究。”

二象性是光作为实物粒子的本性,所以爱因斯坦的公式E=hv,适用于光及电子等一切粒子。电子的波长也可以求出。德布罗意提出了波长公式,被称为德布罗意关系式。

正是德布罗意第一次完善了玻尔理论并且促使薛定谔方程的诞生。

人们开始用实验检验德布罗意的理论。1927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戴维逊、革末和英国的汤姆逊(发现电子的汤姆逊之子)对晶体的电子衍射完成了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理论。

德布罗意因为博士论文而直接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获此奖的物理学家。1929年,德布罗意获奖。1937年,三名证实理论的实验者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一个假说,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质子、中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他把光子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上,指出:具有质量m 和速度v 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跟粒子动量mv的比,即λ= h/(mv),这个关系式后来就叫做德布罗意公式。

通过两个独立的电子衍射实验,德布罗意的方程被证实可用来描述电子的量子行为。在阿伯丁大学,乔治·汤姆孙将电子束照射穿过薄金属片,并且观察到预测的干涉样式。在贝尔实验室,克林顿·戴维森和雷斯特·革末做实验将低速电子入射于镍晶体,取得电子衍射图样,结果符合理论预测。

扩展资料:

爱因斯坦在波和粒子上的发现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爱因斯坦将光束描述为一群离散的量子,现称为光子,而不是连续性波动。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爱因斯坦推论,组成光束的每一个光子所拥有的能量等于频率乘以一个常数,即普朗克常数,他提出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其中, Wo是逃逸电子的最大动能, 是逸出功。

1916年,美国物理学者罗伯特·密立根做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光电效应的理论。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无法推导出普朗克与爱因斯坦分别提出的这两个非经典论述。物理学者被迫承认,除了波动性质以外,光也具有粒子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粒二象性

得布罗意几几年发表论文

我觉得20世纪的物理学,最体现人类智慧之光的实验是电子衍射实验。其不但体现在实验上,更体现了理论学家的惊人的洞察力和应变力。

大约在1923年,得布罗意最先大胆得意识到粒子也是一种波,并在博士期间发表了三篇短文关于物质波的猜想。之后在博士论文中全面阐述了物质波理论及其应用(网络上,甚至某些课上流传的得布罗意的论文只有一页纸,那是胡说八道。他的博士论文有下载的,有100多页呢)。可惜在论文中没有涉及任何的验证实验,纯粹是逻辑推理。

在当时论文答辩会上,针对物质波思想,佩兰问德布罗意:有没有办法验证这一观点?他立刻回答:“通过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应当有可能观察到这种假定的波动 的效应。” 我是在量子力学课上听老师讲到这一节,当时就觉得简直太牛逼了。那个时候有一些X射线衍射实验,但是把电子作为一种波,然后估算波长,用晶格作为干涉体。在答辩时能把这些联系起来,简直是神了。

3年后的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戴维孙和英国物理学家G.P.汤姆孙分别发现了晶体的电子衍射,完全证实了电子的波性。

戴维孙-革末的实验装置本身就极其精巧。整套装置仅长5英寸、高2英寸,密封在玻 璃泡里,并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真空度达10^-8 torr。一个电子枪连续地射出一束电子,电子经过54V的平行板的加速,给予了它们动能以直角角度,入射在一个镍晶体(垂直于晶体的表面)。在与镍晶体碰撞后,电子会朝各个方向散射出去。散射电子用一双层的法拉第桶收集,送到电流计测量。收集器内外两层之间用石英绝缘,加有反向电压过滤,以阻止经过非弹性碰撞的电子进入收集器;收集器可沿轨道转动,使散射角在 20°~90°的范围内改变。 这样就可以测量出来电子的散射强度与散射角度的数据关系。在散射角度为50度的方向,戴维森与革末发现散射强度特别显著。通过布拉格方程,可以得到电子的波长并转化成电子的能量。考虑了晶体的折射率后,和得布罗意公式符合得很好。

在量子力学建立的过程中,每一个进步都是极其令人激动的!那些大胆的物理学家们在人类知识的边缘直接迈出了一大步,指向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初的灵感纯粹是蒙的。因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之前人们已经认定光是一种波了,光电效应发现了光的粒子性。德布罗意就想,人们在光的本质上一直忽略了它的粒子性,在其它粒子上是不是犯了相反的错误?于是他假定任何粒子同时也具有波动性,提出了公式,并用实验验证了。最初的灵感就是这么简单。

戴维·玻姆并未出生于科学世家,他的父亲原籍奥匈帝国,犹太血统,是一位成功的家具企业家。后迁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北部的一个矿山小城卫尓斯·巴尓镇。戴维就出生在那个小镇。少年时代戴维就对科学感兴趣,八岁时就开始阅读科学小说。一本天文学的书对其智力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事隔数十年,玻姆教授仍清楚记得他当时被浩瀚秩而序井然的宇宙深深迷住的情景。自那以后,戴维便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量时光都花费在阅读与思考上面。他常常迷恋于探询事务的活动机理,有时甚至设计出一些机械装置。例如,一只“不滴水的壶”就是他的得意之作。戴维的父亲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如此的迷恋科学而担忧,总觉得一个人怎能以“科学”谋生。戴维却不愿秉承父旨,操持家业。为了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他设想以发明为生,为把“不滴水的壶”推向市场而奔走调查过。在接受物理学启蒙教育的高中阶段,他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物理学理论是怎样使人们构造起对实在的一种理解的?他在故乡的宾州大学第一次有一定深度地系统学习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时,立即就着了迷。对于戴维来说,走科学的道路已经成为了他不可逆转的选择,他决心把自己塑造成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以物理学的认识形式去探索实在的奥秘。1939年,玻姆在宾州大学获得科学学士学位,随即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成了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博士生。当时,奥本海默领导着美国研制原子弹曼哈顿工程。玻姆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辐射实验室有关曼哈顿工程的研究工作。他最早从事的课题是弗化钠在电弧中的电离化研究,这是曼哈顿工程中分离U238课题的子课题。1943年玻姆完成了关于中子-原子散射的理论研究,获得博士学位。这之后,他继续留在辐射实验室从事等离子体、回旋加速器与同步回旋加速器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在该实验室的大量日常工作是解决各种技术性问题。但他特别注重分析等离子体现象的物理机制。他发现,等离子体单个粒子是高度相关的。他率先认识到,等离子体理论为改进对金属电子理论的理解提供了许多实际可能性。因为他深信,用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取代正离子就可以把金属描绘成一个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玻姆认为:在等离子体中库伦相互作用极大程度地组织化了(表现为电屏蔽效应与电磁振荡效应),因此,努力设计一种金属的等离子体理论,作为对于单电子金属理论的重大补充,是有价值的。1947年,奥本海默举荐玻姆到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担任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同时还给研究生开设等离子体物理学与高等量子力学讲座,并指导他们撰写学位论文。他与研究生潘尼斯合作,对于电子相互作用的等离子体描述所做的系统研究[1],就是在玻姆前期研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他们首次用集体坐标描述电子相互作用的长程行为,用粒子坐标描述电子短程行为。在无规相位近似中,集体模式完全消除了对于个别电子的耦合,剩下短程相互作用的电子系统,则可以用微绕理论处理。他们引入的无规相位近似可视为一种时间相关的平均场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从原子的壳层电子到夸克物质的各种多体问题之中。在普林斯顿大学,玻姆还指导了格罗斯、外斯坦和福德等其他学生在量子等离子体物理领域作其他开拓性研究[2]。格罗斯写道:“……戴维其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全神贯注于对于事物本性的平静和深情地探索之中。他与世无争,毫无狡诈。玻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来普林斯顿不久所做的一次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学术报告。当时我正在寻找论文导师。戴维·玻姆以其独特的气派为学生选题提供了广袤的范围。显然,必须探索的问题域是巨大的。概念问题与实际问题的交织非常诱人和令人兴奋。一般的论文是按进行中的纲要作简单的下一步。有机会做一篇内容比这多得多的论文是多么幸运啊!我努力作笔记,非常细心的写成讲稿。我把它交给了戴维。于是,他选定了我作为他的学生。我们在一起度过大量的时光。我们有时在黑板上演算,但主要是交谈,戴维无需纸笔也可以探讨理论物理。数学得心应手,有意义的结果水到渠成。”玻姆早期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受到玻尔互补思想的深刻影响。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就经常跟另一位悉心研究量子力学的博士生约瑟夫·温伯格讨论量子理论的哲学蕴涵。当时,玻姆自信是玻尔观点的支持者。他听从一位朋友的劝告,尚未去普林斯顿大学就着手撰写他的《量子理论》一书,试图从玻尔的观点来阐明量子力学抽象数学的内在物理意义,以达到通晓量子力学的目的。这著作于1950年完成。次年由纽约Prentice-Hall公司第一次出版,至今仍在继续重印发行。一般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量子力学教程之一。它的主要优点是:对于量子力学数学程式背后的主要物理思想给出了清晰的阐述,并且相当详细地讨论了通常被别的教程所忽视的困难问题(例如量子理论的经典极限问题、测量问题以及EPR悖论等等)。这些问题至今仍是许多基础性研究论文的主题。特别是,玻姆当时就看到了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他用自旋系统重新表述的EPR实验,不仅有利于澄清EPR悖论的实质性争端,而且启示人们用电子偶素衰变或光子联级辐射来设计实际实验。这些现已实施的实验,使这场物理的形上学辩论转化为技术性很强的硬物理学。正值玻姆撰写《量子理论》期间,发生了玻姆生平中最不愉快的一系列事件。众所周知,战后冷战初期,美国有一段麦卡锡主义时期。这就是,美国国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领导的非美活动委员会跟美联邦调查局于40年代末与50年代初开展了一场清洗运动。这运动危及到了玻姆。1949年5月25日,玻姆被召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听证室,要他就二战期间与他一道在伯克利辐射实验室从事曼哈顿工程研究的部分朋友和同事对于美国的忠诚问题做出证明,因为他们被无端地指控为共产党间谍或其同情者。玻姆出于对自由的热情信奉,他拒绝作证。经过法律咨询,他决定乞求于美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第五修正案,该修正案(1791年批准生效)明确规定:“不能要求案情人物对自己的犯罪作证”。一年以后,他的申辩被驳回,美国联邦调查局以蔑视国会罪对玻姆提出公诉。庆幸的是,在等待法院判决期间,最高法院规定“如果本人没有犯罪,且证词是自陷法网,则不应强迫其作证”。据此撤消了对玻姆的起诉。此间,普林斯顿大学劝玻姆不要在校园内露面,这促使他以比预料早得多地完成了《量子理论》的撰写。可是,玻姆刚完成此书,便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量子力学。他尤其不满意的是,书中并没有为独立的实在(例如,原子跃迁的实际过程)这样一个合适的观念留下地盘。于是他着手考察量子现象的另一种观点,那就是:如果一个波从某个源扩展开来,那么,另一个波必定汇聚于它被观察到的那个地方;这样,一个波以某种方式产生着另一个波…,新的波会扩展到电子将被观察到的那个地方。当时,玻姆将他的书分寄给了爱因斯坦、玻尔和泡利。玻尔没有答复。泡利热情地称他写得好。爱因斯坦邀请玻姆到他寓所作深入的讨论。他们的讨论集中于批评量子力学不允许对于世界结构作任何理解。通过多次深入讨论,极大地强化玻姆这样一种信念:就物理学应该对实在做出客观而完备的描述而言,在量子理论中缺少了某种基本的东西。在爱因斯坦的直接激励下,玻姆对于是否可以找到量子理论的决定论扩展,变得极感兴趣了。这时,玻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合同期满,奥本海默劝他不要在美国找工作,以免麦卡锡主义充分得势后再遇不测。1951年秋,经巴西朋友介绍,玻姆在巴西的圣·保罗大学获得教授席位。在那里从事量子理论基础与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果然不出奥本海默所料,玻姆在巴西期间,美国官方取消了他的护照,致使玻姆开始了流亡国外的学术生涯。玻姆对于现行量力理论的反思,使他确信:我们实际上还没有达到量子理论的底层。他一方面接受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不完备的观点,把探索对物理实在更精细的描述定为研究目标;另一方面采取了玻尔关于量子现象的整体性观点,强调微观粒子对于宏观环境的全域相关性,以协调量子力学正统理论的矛盾。这种兼收并蓄的作法使他得以避开冯·诺依曼关于隐变量不可能性的论证的制约,只按哈密顿—雅可比理论的要求,将薛定谔方程变形并赋以新义,便顺利发现了他关于量子力学的本体论因果解释。值得提及的是,这一发现是玻姆利用前往圣保罗大学任教前的一段间歇时间进行他所谓的“物理概念实验”的产物。玻姆关于量子力学隐变量因果解释倡议的两篇论文发表在1952年《物理评论》上1。第一篇是针对单粒子系统的;第二篇则把因果解释推广到多粒子系统以及电磁场系统中。后者是为了回答泡利等人的非议而写的。当玻姆将他的第一篇论文预印稿向德·布罗意通告时才得知:他的倡议实质上是1927年索尔维物理学研讨会上德·布罗意曾提出过的导波理论。由于未能答复泡利的非议,又得不到对量子理论持反主流观点的爱因斯坦的支持,德·布罗意当时不得不放弃了它。现在玻姆受到了泡利的指责,说是“新瓶装老酒”,是早已被驳倒了的饿东西。玻姆的第二篇论文不仅正面抵挡住了正统观点的种种非难,而且,还把德·布罗意带回到了他原来的立场上。1953年至1956年,玻姆发表了一系列论文2,使得他的因果解释变的技术细节上无懈可击了。它不仅能导出正统观点所能说明的一切统计实验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免除了正统解释中跟量子力学迭加原理以及测量问题相关联的一切概念困扰。玻姆的量子力学因果解释的核心思想涉及两类变量:一类是粒子变量,它是有连续径迹的;二是波函数,它遵从决定论的演化方程(即薛定谔方程),不仅具有常规的几率幅含义而且决定着作用于粒子上的量子势。量子势是一切量子效应的唯一源由。当量子势远小于经典势时,量子粒子便退化为经典粒子。这样,玻姆首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治的跟经典本体论相连贯的量子力学本体论思想。当时玻姆把量子力学描述完备的粒子变量视为量子力学的隐变量,而波函数视为量子力学的显参量。其实,粒子变量是直接显示于测量之中的,而波函数则隐含于量子测量之中。所以,这种因历史原因的用词不当被贝尔指出后,玻姆便放弃了“隐变量”一词,而把他的解释称为本体论解释或量子势因果解释。在他发表量子力学隐变量因果解释论文前后,玻姆一直力图说服爱因斯坦相信他的解释。1953年2月4日玻姆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写道:“感谢您给我寄来将在玻恩纪念文集中发表的论文(这就是著名论文<上帝是不掷子的>”,文中提到玻姆更加机智地发展了德·布罗意的原始思想;然而,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廉价的’)。您也许猜到了,我并不完全同意您关于德·布罗意和我所倡议的因果解释以及关于玻恩的通常解释所说的话。因为,如我在信中将要说明的,我并不认为玻恩理论实现了这样的条件,即作为一种极限情形,它包含了宏观系统的行为。”1953年2月17日爱因斯坦致玻姆复信写道:“十分感谢您对我的小文章的迅速反应。当然,我本不期望您同意我的观点,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愿意放弃一项他已经付诸巨大劳动的事业” 。对此,玻姆于1953年2月复信写道:“无须说,我仍然不同意您的意见,我认为这并非出于不愿意放弃一项投入巨大劳动的事业。事实上,您也许记得,在写完一本论量子理论的寻常解释的书之后,当提供了使我信服的论据之时,我就放弃了这种解释。可是,我现在认为,您的这些论点并不像以前的、有助于我考察量子理论因果解释可能性的那些论据令人信服。”经过一番辩论,爱因斯坦与玻姆的交锋大为缓和。1954年10月28日爱因斯坦答复同月18日玻姆的另一封信中写道:“……从来信中得知您身体很好,并且得知我们的努力(指让玻姆的评论文章与爱因斯坦的前述论文在玻恩纪念文集一道发表)似乎是成功的,感到非常高兴。跟您一样,最近几年我的大部分努力花在完备的量子理论上。但是,在我看来,我们离问题的完满解决还相当遥远。”1955年秋,玻姆离开巴西,前往以色列任哈法大学技术学院教授。这是玻姆生涯中最艰难的岁月,虽然,在他流亡期间,能得到挚友与学生们给予的精神支持与安慰。但是在量子理论领域中,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潮已经先入为主地占据了统治地位,一般物理学家已经对于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研究不再感兴趣了。因此,他的关于量子理论的新见解受到大多数理论物理学家的冷遇。当时他深感缺乏与同行们磋商的机会。就在玻姆处于最艰辛的时刻,幸运地遇到了莎娜·沃尔夫逊小姐,她写道:“我第一次遇见戴维时,他义无反顾地去真诚地看待每一件事情的巨大勇气,深深打动了我。他随时准备正视现实,不论结局如何”。玻姆与莎娜与1957年在以色列结婚。在其学术研究处于近乎孤立的境况中,玻姆从未停止他对于科学真理的追求。他的著作《现代物理学中因果性与机遇》1,就是他在巴西与以色列期间撰写的。这本书已有法、俄、德、日、中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其原版在继续印刷了25年之后,1984年又以新版发行。玻姆在这本书中倡导并雄辩地阐述了一条崭新的自然哲学观点,即决定论与统计的机遇律是自然定律的单一结构的两个侧面,这个定律结构要比这两者更深入,更具综合性。为了支持这一观点,他建议把量子因果解释中得到的径迹视为亚量子力学层级上一种更深过程的某种平均效果。在这亚量子力学层级上存在一种遵从新型因果律和新型统计涨落的结构实体。玻姆反对一切形式的机械论,提出了自然的无穷性观念。他在强调宇宙中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和无限多质性的同时,又强调宇宙事物的整体性。他认为:“基本实在就是存在于变化过程中的事物的总体。……这个总体是囊括一切的。因此,它的存在、它的意义以及它的任何特征都不依赖于它自身之外的任何别的东西。就这种意义而言,变化过程中的事物的无穷整体是绝对的。……变化过程中事物的总体只能借助于抽象序列来表征,而每一个抽象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有限条件下及适当的时间间隔内才可能近似有效。这些抽象之间有着许多可以合理地被理解的关系。因此,它们代表着处于相互倒易关系之中的种种事物;每一个用某一具体抽象所表述的理论,有助于界定用别的抽象表述的不同理论的有效域。”1957年,玻姆离开以色列来到英国,从1957年到1961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威尔逊物理实验室的研究员。在那里,他接纳了一位有才华的研究生阿哈罗诺夫,他们卓有成效地工作,研究过许多重要问题。其中对物理学主流研究影响最深远的是关于对电磁势在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地位的系统研究2,他们首次证明了即使在没有电场与磁场的区域内,电磁势对于电荷仍有效应。物理学共同体称之为AB效应。1961年秋,玻姆获得了跟他的声望相称的学术职位,成了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理论物理教授。虽然,在这之前,美国政府已经撤消了对他的一切指控,并最终允许他返回美国本土。但是玻姆教授选择了伯克贝克学院作为他继续从事量子理论、相对论与当代哲学问题研究的归宿地。60年代初,杰克逊和潘尼斯组织编辑了一套《物理教学笔记与增补丛书》。这套丛书具有处理问题清晰、坚实、新颖等特点,是大学物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喜爱的读物。玻姆为这套丛书撰写的《狭义相对论》于1965年出版1。跟他的《量子理论》一样,玻姆的著作以注重物理概念的清晰和强调物理观念和物理理论的整体性,而有别于同类主题的许多其他专著。1983年秋,玻姆教授从伯克贝克学院物理系退休,成为伦敦大学退休名誉教授。退休后,他仍然关心并指导伯克贝克学院物理系由他开创的关于量子理论与相对论的基础研究。此间,玻姆的学术观点和科学思想在各学术界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可、理解与支持。在玻姆70岁寿辰时,由海利与皮特主编的纪念文集《量子蕴涵》1问世。撰稿人跨越物理学、哲学、生物学、艺术、心理学等众多领域,包括一些当代最卓越的科学家。它是一部研究玻姆思想及其影响的重要文集。从60年代后期开始,玻姆从量子势及量子整体性的本性出发,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重建我们的实在观。他领悟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于物理学惯用的、以事物可分性假设为基础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给予根本的改造。他想要抛弃传统的连续时空中的粒子与场的观念,而以结构过程观念取代之。他称基础层次上的结构过程为完整运动(holomovement),而物理学所讨论的东西(包括时间、空间、粒子与场等等)则是这种完整运动的亚稳与半自洽的种种表现。从完整运动概念到玻姆的隐缠序观念,只需跨越很小的一步。这里值得提到三个动因。首先,追溯到玻姆与印度哲学家克里什纳默蒂在60年代的交往。这位东方哲学家的著作《第一与最后的自由》提到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不可分的观点,正好是量子理论的论题,引起玻姆的强烈共鸣。不过,克里什纳默蒂指的是精神的整体。玻姆由此领悟到量子理论中的情况与精神中的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他从东方哲学家那里获得了逾越物理学去探索人类意识的真谛的巨大力量。于是,一位西方物理学家和一位东方哲学家很快成为了探索实在(包括物质与精神)的整体序的学术挚友。其次,要提到的是唤起玻姆灵感的一个实验。这是BBC电视台播放的由英国皇家研究所安排的墨水—甘油实验:在一个特制的广口瓶内装有一个由其顶部的手柄操纵的可旋转的圆柱体。在玻璃瓶与圆柱体之间的狭窄空间内盛满甘油,再从瓶的上方滴入一滴墨水。当玻姆注视着手柄旋转操作时,他猛然发现黑色墨水已“卷入”到浅色的粘滞甘油之中,散开得几乎化为乌有了。接着手柄反转,好像变戏法一样,原先的墨水滴又重新出现了,它是从甘油中“拓展”出来的。玻姆看到时,竟惊呼起来“好啦,这就是我所需要的!”此后,墨水滴—甘油实验就成了他解释他的隐缠(卷入)与显析(拓展)序理论的一种形象化比喻。再次,对于卷入—拓展观念最有意义的促进因素,也许来自量子力学的格林函数方法。因为这方法以准确的数学形式表达了前后时刻的波函数信息的卷入—拓展关系。由于格林函数方法可以代数化,所以,玻姆认为,描述隐缠序所需要的基本数学将涉及矩阵代数。玻姆的上述思想先以两篇论文形式发表,后收集在玻姆的第4部著作《整体性与隐缠序》之中2。这部力作是他在60年代和70年代里,探索整体的(普遍)实在与特殊的意识的本性的产物,代表他的自然哲学思想的新发展。玻姆雄辩的证明:科学本身要求一种新的、不分割的世界观。因为,“把世界分割为独立存在着的部分的现行研究方法在现代物理学中是很不奏效的。……业已证明: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中隐含的宇宙整体性观念,对于理解实在的普遍本性会提供一种序化程度极高的思维方法。在伯克贝克学院物理系,玻姆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他的同事海利博士的充分理解与支持。自70年代开始,海利成了玻姆的亲密朋友与合作伙伴。他们在量子理论与相对论基础研究中有效地合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3。此间,玻姆在海利的协助下,指导他们的研究生作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将早期的量子势模型应用与双高斯缝、一维势垒(势井)散射以及自旋测量等具体情形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数值计算,给出了这些情形中量子势与粒子径迹的空间分布。这工作是由皮里普的斯与丢德倪具体实现的1。他们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拨开笼罩物理学大半个世纪的“波粒二象性”迷雾,使人们能直观地把握量子实在的本质特征。第二个方面的重要工作是他们对于量子力学本体解释的重新表述。在新的表述中,量子势的形式特征得到了强调,致使量子势因果解释能较好地推广到相对论领域和量子场论的情形之中2。后一工作是卡罗叶若的博士论文主题。玻姆—海利关于量子力学的本体解释,是跟玻姆的隐缠序观念相适应的。在他们看来,在非相对论量子力学因果解释中,作为显析序的粒子变量受到作为一级隐缠序的信息场(即量子势)的调控;而在相对论量子场论的因果解释中作为一级隐缠序的场变量则受到作为二级隐缠序的泛涵信息场(即超量子势)的调控。在玻姆看来,隐缠序是不可穷尽的。这里,我谈谈玻姆教授对我的影响与教诲。我在青年时代就酷爱理论物理学,对于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颇感兴趣。玻姆的The Causality and Chance in Modern Physics一书深深地迷住了我。我很快把它译成中文,译文经秦克诚修改后,于196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有幸于1980年初到伦敦大学从师玻姆教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谦和慈祥、思维敏捷。我在自我介绍中,对未事先得到同意就翻译他的著作一事深表歉意。他宽宏大度,而且,高兴地告诉我,他的书已有德、俄、法、日四种译本。我当即把中译本赠给他。他非常高兴,随手就从书架上取出Wholeness and the Implicate Order题名赠我。根据我的情况,他建议我去帝国学院物理所听Isham的《代数拓扑》,去国王学院听Taylor的《量子引力》,这使我能更深入地理解玻姆的物理学思想。我发现:玻姆教授重视学术对话与交流,但不求闻达于社会;他作风严谨,生活简朴,爱好古典音乐。几片面包和一杯牛奶就是他的工作午餐。他基本上是步行上、下班,夫人在离校几里以外的停车场接送他。第二年二月的一天,我在图书馆偶然读到A. Hooker的一篇论文《形上学与现代物理学》,很受鼓舞,于是产生了就物理学与物理实在的主题写一本书的念头。回到系里,顿时察觉到,一个完全的物理学理论应是一个四维体系,即理论基本概念的操作定义、理论的数学结构、理论的本体解释和理论的历史延拓。当时我很兴奋。未经预约就跑到隔壁玻姆教授的办公室同他谈了自己的打算。他对于我关于物理学作形上学的探究很感兴趣并表示支持,转身在黑板上写上metaphysics一个大字。他说:“形上学是处理事物第一原理的哲学分支。人们并不知道实在的终极本性,所以许多现代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反对搞形上学。殊不知,形上学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是对形上学应采取一种正确的、开放的态度,应该不时地对旧有的形上学观念进行反思与修正,让更好的形上学观念取而代之”。他又在黑板上并排写上ontology, epistemology和 methodology三个大字,分别用线跟metaphysics相连,向我详细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玻姆的这番教诲对我尔后的工作有着潜在的影响。四个月后,我的手稿The Structure of Physical theories and their Unfoldment写成了。玻姆逐章逐节审阅,连文稿中丢掉的冠词他都一一填上了。我为他的这种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深受感动。就是在审稿期间,他的心脏病发作了。7月间就住院作了心脏血管搭桥手术。术后一周,我前往医院探望他时,玻姆夫人告诉我,玻姆教授已坚持自理与独立行走了。当他得知我要在12月份回国时,出院后立即继续审阅我的手稿。最后,在11月底,玻姆与海利一起,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为我的书写前言。回国后,玻姆和海利一直跟我保持联系,不时地寄来他们的新作以及重要论文的预印稿。恩师对我的教诲我永不忘怀。普里高津(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写道:“……无需枚举他对于现代理论物理的基本贡献;这些是科学共同体所熟知的。然而,戴维·玻姆独到之处在于他深深地卷入到认识论问题之中”。德·斯派格纳(法国理论物理和物理哲学家)写道:“爱因斯坦断言: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东西不是数学,而是基础概念集。……在我们这一代物理学家中,戴维·玻姆显然是第一个用自己的例子来阐明爱因斯坦这一格言的深刻真理的人。许多人(包括我本人)是通过阅读他的1952年论文从一种‘教条的昏迷*康德语)’中觉醒过来的。但玻姆比任何人都更强烈地告诫我们:不要从一种教条跳进另一种教条里。

1979年9月4日,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高能物理实验小组,在西德汉堡的一台高能加速器上找到一种新粒子——胶子。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研究粒子都要用加速器!基本粒子是目前人们直接观察到的最小的粒子。基本粒子究竟有多么小?如果有一种放大镜能把乒乓球放大到地球那样大,按同样的放大倍数来看基本粒子,也不过像一只乒乓球那样大。把一万亿个基本粒子排成一列横队,叫这列横队齐步穿过缝衣针的小孔,也还绰绰有余。为了研究这小小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却动用了直径大到2千米的高能加速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微观世界中,物质运动的规律同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完全不同。在宏观世界里,粒子运动的时候,总有一条明确的轨迹;波动则是以弥漫于空间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粒子就是粒子,波就是波,谁也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20世纪初,当物理学家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以及更深的层次时,却发现这些微小的粒子,有许多奇怪的行为,不能用以往的经验来解释。法国有一位历史学家叫路易斯?徳布罗意,他受到研究实验物理学的哥哥的影响,改行研究物质结构。1924年,他向巴黎大学理学院递交了一篇博士论文,在论文中他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粒子的运动都有一种波和它伴随,并影响到粒子的运动。这种波的波长,和粒子的动量成反比。由于我们肉眼所看到的物体质量太大,用德布罗意的公式来计算波长就非常之短,观察不到这种波的影晌。可是,对于原子和分子世界中的粒子来讲,这种波的行为却很强烈。徳布罗意认为,只要承认这个假定,就可以解释如原子这类粒子的许多反常的行为。开始,大家对他的说法将信将疑,不久实验证实了徳布罗意的观点。这位新博士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学家在探索微观世界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把一束已知性质的基本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所要研究的某种未知的基本粒子,通过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靶粒子的性质。在研究基本粒子的时候,为了看清它的结构,作为炮弹的基本粒子的波长,应该越短越好,或者是它们的动量越大越好;否则,由于波动的强烈干扰,很难对靶粒子作出精确的测量。可是,粒子朿的能量越大,它们就越难驯服,就是要它们转个弯也很不简单。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加速器的“跑道”弯曲的程度尽量减小,这样加速器的直径也就越来越大了。著名的意大利原子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曾风趣地说过:如果人们想要制造一台能量达到宇宙射线那样的加速器,这台加速器的圆周就会大得足以套到地球的赤道上。但是,人们相信,将来利用某种新技术(如超导技术),可以使加速器的尺寸大为缩小。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物理学中研究的对象越小,使用的仪器设备确实是越来越大了。

曼德勃罗发表论文

1973年,曼德勃罗(B.B.Mandelbrot)在法兰西学院讲课时,首次提出了分维和分形几何的设想。分形(Fractal)一词,是曼德勃罗创造出来的,其愿意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等意义,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非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由于不规则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分形几何又称为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建立以后,很快就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关注,这是由于它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用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只能是往上舍入了吧

就是你要懂得π是圆周率,也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小学时,老师会让我们拿一个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然后再用尺量一下直径,因为量周长时存在误差,所以比值也就不同

π不可能等于4,这种伪命题的推导必定经过了一个伪变换,也即是π等于2×2,我觉得你想的应该会是一个单位圆和他的外切正方形,然后取四角重复翻折来计算,实际上这样是能得到一个逼近于圆的图形,但他在圆这个待测图形的外测,并不是从他的内部去逼近,而是从外部去逼近,这种逼近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是伪的,只有你想象一个发散的多边形,一直扩张,直到逐渐形成一个圆,这种逼近才是真正的

布德尔坡论文发表

版vbbmfiofgfoof个覅高达风格

简介法国著名雕塑家。1840年11月12日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 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奥古斯特·罗丹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6课出现.生平罗丹进的美术工艺学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宠幸的画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创建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装帧艺术和制图。在这里他遇到了终生敬仰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个普通的美术教员,但他一开始就鼓励罗丹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觉,而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去循规蹈矩。也许正是这种教导影响了罗丹的一生。在此期间,他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由于买不起油画颜料,罗丹转到了雕塑班,并从此爱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绍他到当时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塑家巴耶(Barye 1796~1875)那里去学习,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础训练。在渡过三年艰苦而勤奋的学习时间后,罗丹踌躇满志,准备投考巴黎美术学院。勒考克把罗丹介绍给当时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让他做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签字 ,但这也没用,罗丹落选了。第二年依然落选。第三年,一个老迈的主持人在罗丹的名字旁边干脆写上:“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就这样,未来的欧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术学院永远拒之门外。这对渴望成为雕塑家的年轻的罗丹,是一个沉重打击。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罗丹心爱的姐姐玛丽因失恋而入修道院了,两年之后,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体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罗丹的精神在这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当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罗丹强健的肉体供给他源源不断的欲望,其中创造欲望在一颗艺术家的心中燃起了难以遏制的火焰,使对上帝和艺术同样虔诚的罗丹陷入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达的修道院院长埃玛尔,从罗丹受压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创造条件让罗丹有机会去画画和雕刻。当他看到罗丹确有才气后,就劝说罗丹还俗,去继续其雕塑事业,“用艺术为上帝服务”。这样鼓励罗丹。罗丹用一颗被抚慰而充满感激的心在修道院为埃玛尔院长做了一件雕像,这件雕像显示出23岁罗丹已经具备当一个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劲儿。 罗丹肖像罗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边,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雇不起模特儿,他就请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乞丐的丑陋使罗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位终生辛苦劳作而孤独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从而在罗丹的眼中生活的美丑和艺术的美丑有了不同意义。他创作时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现,将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艺术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人们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感受。这一艺术思想正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经过三百多年后第一次在罗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现,并贯穿其一生,成为它们的灵魂和魅力的源泉。其实罗丹后来的伟大成就,更多的是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先到一个业余画家的家里对着实物画几个小时的素描,接着又急忙赶去上学。晚上从学校回来,还要去博物馆。当时博物馆里有一个专画人体的学习班。他在那里要画上两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要抽空到图书馆、博物馆,观摩学习古代的雕塑作品。罗丹是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他说:“为了使我的工作不停顿,哪怕是一秒钟,我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罗丹很善于向别人学习,有一天,他正在一根柱子上雕刻植物,对所雕刻的花和茎都很满意,唯独对叶片左看右看总是不顺眼;雕了修,修和雕,反反复复老是不尽如人意。这时有一个叫康士坦的工匠在旁边看着,忍不住说:“罗丹你不要老是用一个方法雕,这样看起来叶子是平的,不生动。……你让叶子尖突出来对准你,这样就显得富有气韵了。”罗丹听了很高兴,他得到了很大的启发,照着康士坦说的话去做,果然,植物的叶子就显得灵活生动了。 思想者罗丹不仅是一位雕塑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或者助手,哪怕是仅仅有过交往,都在艺术上深受罗丹的影响。但罗丹作为先生从不在艺术观点上束缚学生们,因此他的学生都能成熟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脱颖而出。他们学习的是罗丹的创造精神,所以其中出类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后与老师齐名。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罗丹作品罗丹艺术术论在艺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罗丹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密。 --罗丹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 --罗丹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 --罗丹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从人做起。 --罗丹恶是枯干。 ——罗丹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深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当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翻译此书作“美学讲义”发给学生,意在未曾涉及纯粹美学之前,先对于美术名作的形式与精神有一确切认识与探讨。重编彩图本紧扣大师谈话,将二百余幅美术名作与谈话内容融为一体,更利于名作的欣赏和名著的理解。这里只对该书作简要介绍,阿文建议你去买一本,因为可以放在床头慢慢的看,还可以闻到书香。里面有很多精美图片,书页的纸质也很好。另外,为了不损坏原书,阿文舍不得扫描,因为扫描图片的时候要把书压平,很容易把书弄坏……年谱1900年奥古斯特·罗丹在巴黎举办作品展,确立他作为一个雕塑家的声誉。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西方雕塑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被认为是雕刻史上最伟大的肖像雕塑家。1864年,罗丹随著名动物雕塑家路易·巴耶学雕塑,由于刻苦努力,进步很快。后又到有“小美术学院”之称的卢浮宫学画,画室主人是第二帝国时代很有名气的装饰雕刻大师阿尔贝欧内斯特-加里埃-贝勒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罗丹己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雕刻家的条件。35岁之前,罗丹的个人风格还没有确定,1875年,罗丹访问意大利,对伟大的米开朗基罗赞赏备至,对其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878年,罗丹展出《青铜时代》引起了不少议论,许多人不承认这是艺术作品,因为它太逼真了,说它是根据真人塑造的。此事对罗丹震动不小,使他开始思考作品的表现问题,他感到极端近似意味着毫无新意,且不利于表现深层的思想感情。因此,罗丹以后的作品形象生动且富于内在的精神气息。他的代表作《地狱之门》共186个形体,历时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没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独立成为享誉世界的名作。罗丹的其它主要作品有:《地狱之门》(1880年-1917年)、《亚当》(1880年)、《夏娃》(1881年)、《加莱义民》(1884年-1886年)、《吻》(1886年)、《巴尔扎克》(1897年)、《雨果》(1897年)。1917年11月17日,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法国雕刻家罗丹逝世。编辑本段少昊建筑艺术指导

中文名称: 伽利略 生卒年: 1564-1642 洲: 欧洲 国别: 意大利 伽利略 (1564-1642)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N.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I.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生平和学术生涯 早年活动 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父亲芬琴齐奥·伽利莱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著有《音乐对话》一书。1574年全家迁往佛罗伦萨。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17岁时遵从父命进比萨大学学医,可是对医学他感到枯燥无味,而在课外听世交、著名学者O.里奇讲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静力学,感到浓厚兴趣。1583年,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注意到一盏悬灯的摆动,随后用线悬铜球作模拟(单摆)实验,确证了微小摆动的等时性以及摆长对周期的影响,由此创制出脉搏计用来测量短时间间隔。1585年因家贫退学,担任家庭教师,但仍奋力自学。1586年,他发明了浮力天平,并写出论文《小天平》。 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到罗马大学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C.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克拉维乌斯回赠他罗马大学教授P.瓦拉的逻辑学讲义与自然哲学讲义,这对于他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1588年他在佛罗伦萨研究院做了关于A.但丁《神曲》中炼狱图形构想的学术演讲,其文学与数学才华大受人们赞扬。次年发表了关于几种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其中包括若干静力学新定理。由于有这些成就,当年比萨大学便聘请他任教,讲授几何学与天文学。第二年他发现了摆线。当时比萨大学教材均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所撰,书中充斥着神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条。伽利略经常发表辛辣的反对意见,由此受到校内该学派的歧视和排挤。1591年其父病逝,家庭负担加重,他便决定离开比萨。帕多瓦时期 1592年伽利略转到帕多瓦大学任教。帕多瓦属于威尼斯公国,远离罗马,不受教廷直接控制,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在此良好气氛中,他经常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文化活动,与具有各种思想观点的同事论辩。此时他一面吸取前辈如N.F.塔尔塔利亚、G.B.贝内代蒂、F.科门迪诺等人的数学与力学研究成果,一面经常考察工厂、作坊、矿井和各项军用民用工程,广泛结交各行业的技术员工,帮他们解决技术难题,从中吸取生产技术知识和各种新经验,并得到启发。 在此时期,他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落体运动、抛射体运动、静力学、水力学以及一些土木建筑和军事建筑等;发现了惯性原理,研制了温度计和望远镜。 1597年,他收到J.开普勒赠阅的《神秘的宇宙》一书,开始相信日心说,承认地球有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但这时他对柏拉图的圆运动最自然最完善的思想印象太深,以致对开普勒的行星椭圆轨道理论不感兴趣。1604年天空出现超新星,亮光持续18个月之久。他便趁机在威尼斯作几次科普演讲,宣传哥白尼学说。由于讲得精采动听,听众逐次增多,最后达千余人。 1609年7月,盛传一荷兰眼镜工人发明了供人玩赏的望远镜。他未见到实物,思考竟日后,用风琴管和凸凹透镜各一片制成一具望远镜,倍率为3,后又提高到9。他邀请威尼斯参议员到塔楼顶层用望远镜观看远景,观者无不惊喜万分。参议院随后决定他为帕多瓦大学的终身教授。1610年初,他又将望远镜放大率提高到33,用来观察日月星辰,新发现甚多,如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球与其他行星所发的光都是太阳的反射光,水星有4颗卫星,银河原是无数发光体的总汇,土星有多变的椭圆外形等等,开辟了天文学的新天地。是年3月,出版了他的《星空信使》一书,震撼全欧。随后又发现金星盈亏与大小变化,这对日心说是一强有力的支持。伽利略日后回顾在帕多瓦的18年时,认为这是他一生中工作最开展、精神最舒畅的时期。事实上,这也是他一生中学术成就最多的时期。 托斯卡纳时期 20年来伽利略在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上的丰硕成果,激起了他学术上的更大企求。为了取得充裕时间致力于科学研究,1610年春,他辞去大学教职,接受托斯卡纳公国大公聘请,担任宫廷首席数学家和哲学家的闲职与比萨大学首席数学教授的荣誉职位。 为了使科学免受教会干预,伽利略曾多次去罗马活动。1611年他第二次去罗马,目的在于赢得宗教、政治与学术界认可他在天文学上的发现。他在罗马受到包括教皇保罗五世和若干高级主教在内的上层人物的热情接待,并被林赛研究院接纳为院士。当时耶稣会的神父们承认他的观测事实,只是不同意他的解释。这年5月,在罗马大学的大会上,几个高职位的神父公开宣布了伽利略的天文学成就。 同年,他观察到太阳黑子及其运动,对比黑子的运动规律和圆运动的投影原理,论证了太阳黑子是在太阳表面上;他还发现了太阳有自转。1613年他发表了3篇讨论太阳黑子问题的通信稿。另外,1612年他又出版了《水中浮体对话集》一书。 1615年,一诡诈的教士集团和教会中许多与伽利略敌对的人联合攻击伽利略为哥白尼学说辩护的论点,控告他违反基督教义。他闻讯后,于是年冬第三次去罗马,力图挽回自己的声誉,企求教廷不因自己保持哥白尼观点而受到惩处,也不公开压制他宣传哥白尼学说,教廷默认了前一要求,但拒绝了后者。教皇保罗五世在1616年下达了著名的“1616年禁令”,禁止他以口头的或文字的形式保持、传授或捍卫日心说。 1624年,他第四次去罗马,希望故友新任教皇乌尔邦八世能够同情并理解他的意愿,以维护新兴科学的生机。他先后谒见6次,力图说明日心说可以与基督教教义相协调,说“圣经是教人如何进天国,而不是教人知道天体是如何运转的”;并且试图以此说服一些大主教,但毫无效果。乌尔邦八世坚持“1616年禁令”不变;只允许他写一部同时介绍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书,但对两种学说的态度不得有所偏倚,而且都要写成数学假设性的。在这辛勤奔波的一年里,他研制成了一台显微镜,“可将苍蝇放大成母鸡一般。” 此后6年间,他撰写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一书,1630年他第5次到罗马,取得了此书的“出版许可证”。此书终于在1632年出版了。此书在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实际上却为哥白尼体系辩护,并多处对教皇和主教隐含嘲讽,远远超出了仅以数学假设进行讨论的范围。全书笔调诙谐,在意大利文学史上列为文学名著。 教廷的迫害和晚年生活 《对话》出版后6个月,罗马教廷便勒令停止出售,认为作者公然违背“1616年禁令”,问题严重,亟待审查。原来有人在教皇乌尔邦八世面前挑拨说伽利略在《对话》中,借头脑简单、思想守旧的辛普利邱之口以教皇惯用辞句,发表了一些可笑的错误言论,使他大为震怒。曾支持他当上教皇的集团激烈地主张要严惩伽利略,而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王国认为如纵容伽利略会对各国国内的异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提出联合警告。在这些内外压力和挑拨下,教皇便不顾旧交,于这年秋发出了伽利略到罗马宗教裁判所受审的指令。 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申辩。几经折磨,终于在 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主审官宣布: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此判决书立即通报整个天主教世界,凡是设有大学的城市均须聚众宣读,借此以一儆百。

(1840到1917) 罗丹从小喜爱美术,一个雕塑家。罗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学业不佳,但是从小喜爱美术,在姐姐的支持下他坚持学习画画。最终学...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