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2018高工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04:57:53

2018高工论文发表

高工指的是高级工程师,那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论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高工职称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高工职称论文 范文 篇一 《核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对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如何探索与实践核特色建设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大学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核特色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从1982年2月 毕业 的第1届、7所院校有本科生的基础上,发展到目前稳定在251所院校、年招生人数达2万人的规模。这一方面体现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繁荣发展的景象,但也预示着办学竞争的不可避免。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依托我校核类学科专业齐全、培养层次完整、办学规模大、特色鲜明的背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特色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核特色内容引入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对核特色建设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阐述,以期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交流和参考。 一、核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 按照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规范的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 教育 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以“能适应国防工业以及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核设施与核尾矿库退役治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构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核特色,首先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1.核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整个课程体系贯彻“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模块,在每个课程平台均有核特色课程或实践环节。课程体系见表1,具体课程名称见表2。 以上课程体系是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确定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组成)是相吻合的。 由表2可以看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为了实现核特色人才培养,在公共基础课程平台选修课部分设有“核工业概论”课程;在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部分设有特色课程“原子核物理”、“辐射防护基础”、“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等;在专业课平台必修课部分设有特色课程“放射性三废处理”,在选修课部分设有特色课程“核通风空气净化”、“核环境学”、“核辐射探测实验”、“核电运行”、“核环境学”、“辐射监测与评价”、“特殊分离 方法 ”、“核安全法规”等。 2.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的核特色培养模式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教学改革,探索“4+x”与“规范+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步实施本专业4年制本科教学计划(“4”)和核特色培养(“x”),在贯彻环境工程专业教指委制定的环境工程本科培养规范要求的同时坚特色办学,核特色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在刚入校的专业教育时,学生就参观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校的核电模型室等特色实验室,感性了解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在学生4年的学习期间,通过在核课程教学和非核课程引入核特色内容以及实验、实习、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每个学期不间断地坚持核特色培养。 二、将核特色内容引入课程教学 为了加强核特色建设,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采用全体教师参与的专题研讨方式,针对课程有意识地增加核环境知识并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使核特色体现在非核课程教学中。如在“环境监测”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增加了“公路(污染道路)的γ辐射剂量率监测”、“室内空气氡的测量”、“222氡与222氡子体测量”、“场地氡析出率的测量”等系列实验,使学生掌握放射性监测的基本原理与监测方法,得到常用监测仪器的操作、放射性监测布点方法及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辐射剂量计算等训练。学生保存这些实验监测数据,用于“环境评价”课程里“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专题实训作业。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增加了“核工业与通风”这一章,使学生获得铀矿通风与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并了解我校教师在铀矿井通风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动向;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多年来以“生物吸附法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为专题,老师课堂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科技文献、参与实验研究,在“培养并构建抗辐射超富集铀的工程菌”、“U(Ⅵ)印迹复合吸附剂对铀的去除”、“土壤微生物对铀的吸附”等研究课题上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这种核特色教学内容的引入以及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的教学模式,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专业特色的内涵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专业特色建设的主体,我校环境工程核特色建设在师资方面有多年的积累。学校前身之一的原衡阳工学院隶属于原核工业部,有多年从事核辐射防护、放射性污染治理等方面研究的积累;2002年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后,其通风安全组与环保组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吸收到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或实验室;学校现有核反应堆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物理、辐射防护、采矿工程、放射医学、核安全工程等八个核类专业。这些都为我校环境工程核特色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基础。为了提高本专业核特色教学水平,我们主动配合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建立跨院(系)、跨学科的联合教学模式,即部分核特色课程由其他学院(学科)的专业老师担任主讲教师,如“原子核物理”课程由我校核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主讲,“放射生物学”由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主讲,毕业设计(论文)也有其他学院的教师进行指导等等,各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协同合作,充分保证了环境工程专业核特色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另外,我们也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已有多人分别攻读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的博士研究生。 四、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核特色建设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视核特色建设。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交叉性强的特点,在专业实验室规划建设时,重点建设了“核环境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能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铀浸出液”、“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222-氡及222-氡子体、γ辐射剂量)”、“含铀废石铀、镭浸出”等综合性实验以及“环境γ的监测”、“场地氡析出率测量”等设计性实验。实验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和老师的课堂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科学研究等服务。 为了凸显核特色,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核工业743矿、核工业741矿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为学生提供放射性废水处理、放射性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放射性环境监测与防护等方面的实习机会。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四年最后一项实践性教学内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采用如下 措施 实现核特色培养:第一,将教师科研课题的子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在铀尾矿冶退役治理、铀矿井通风等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每年的毕业设计(论文)都有多人次完成这些课题的部分研究。第二,产学研结合,学生参与校企横向合作项目。我校与某铀尾矿库及多个铀业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尾砂固化、覆盖降氡、农田修复、周围环境监测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就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每年的毕业设计(论文)总人数中有1/3至1/4是与核工业有关的环境问题的设计或研究,使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实践训练。 五、结束语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尽管办学时间不长,但经过十年来专业核特色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核环境工程实验室所属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实验室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2009年环境工程被评为南华大学特色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遴选为我校精品建设课程,近2年获得铀尾矿冶退役治理、铀矿井通风等核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湖南省教改项目1项,毕业生在铀业公司、核工业环保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率达10%以上并获得好评。今后一段时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将在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核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国防工业和核电事业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泽华,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3):23-26. [2]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高工职称论文范文篇二 《环境工程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与效果分析》 摘 要 为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引入CDIO模式,结合我校教学资源,在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经过广泛的调研,证明实践基地运行模式合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较大作用,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关键词 CDIO模式 实践基地 效果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工科类专业,其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我们引入CDIO模式,结合我校教学资源,在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①从2007年筹建至今,基地运行效果良好,开创了在校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的新途径,培养出的毕业生在企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同时也为学校探索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路,收效显著。 1 建立校内实践基地的改革实践 1.1 遵循CDIO模式改革实践教学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实践。通过CDIO模式的引入,我们对实践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改变了原有的基础实验、验证实验加少量综合实验的传统实验室模式,把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基地充分承担起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不同学期需要完成的实验、实习和实训过程,并使之形成一套多层次、多科关联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1.2 完备的设施保障实践教学效果 几年来,实践基地不断增加设备,为学生提供各类型的小型化污染物处理装置,环境监测仪器。到目前为止,学生在校各门专业课程的配套实验,包括环境监测的大型分析仪器,环境微生物学的微生物培养选育和显微镜检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各种水处理方法的工艺装置,大气、土壤、固废、噪声等的监测治理等,均能在实践基地完成教学。实践基地开设了大量开放性、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实习、实训项目,提供给学生各种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污水、废气作为实验对象,由学生自己监测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确定治理方案。从污染防治、监测评估到污染控制研究的全过程都有学生自主完成。多科性、多工段、多岗位的联合协作模式完全模拟环保企业生产实际,使学生掌握的技能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3 服务社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实践基地在教学的同时,将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形成一种整体联动的模式,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生产过程。②实践基地为学校周边地区小型企业及居民社区提供有偿污染物处理服务,学生实验样品均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过程。既为周边地区解决了污染处理的成本问题,也是实践教学完全契合实际,学生和教师也可以开展科研。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模式。 2 实践效果分析 环境工程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从我们对200余名环境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以及2010-2011两届100多名毕业学生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收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在校生对实践基地教学模式的认同 我们将06、07、08、09 级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放入实践基地中进行,每届学生50人左右。基地开设的设计性实验或综合实训项目,均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受益颇多。为了检验基地运行的效果,我们设计问卷调查,对07、08 级环境工程本科生发放问卷98份,收回95份,回收率96.94%,回收问卷全部有效,统计结果见表1。 从实践基地的调查统计结果得出,学生对新的实践教学方式表现出极大兴趣,认为通过多层次的实验、实训项目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实践工作能力和综合多学科分析能力,尤其是岗位协作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对部分学生而言,新实践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实验时间基本合适(可以接受),实践基地的实验工作条件基本满足要求。从总体上看,实践基地教学模式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表1 在校生问卷调查统计(n=95) 2.2 毕业生对实践基地教学模式的反馈 对已经毕业的2010-2011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咨询了实践基地的教学对学生就业和从事实际工作是否有帮助。共寄出问卷100份,收回76份,回收率76.00%,回收问卷中73份有效,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毕业生问卷调查统计(n=95) 从对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可见,基地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在一定层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普遍认为通过基地实践,使他们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工作实习期的表现远优于其他同期实习者,在岗位协作和研究创新上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通过对用人企业的调查反馈得知,经过基地实践环节培养的学生,企业满意率很高。毕业生可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独立解决问题,各部门协调配合,处理突发情况以及参与科研创新等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工程技术人才。 注释 ① 吴昊,张犁黎.CDIO模式下环境工程校内实验基地探索[J].学理论,2010.32:255-256. ② 詹一虹,侯顺.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 渠道 [J].教育研究,2006.9:90-92. 高工职称论文范文篇三 《试谈水利工程防洪措施》 1汛前的准备工作 1.1预测水利工程的防洪状态 一旦发生洪水灾害,会使水位不断升高,而且水流速度非常快,会给防洪工程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使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汛期的预测工作非常重要。比如,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水灾害,大坝是否有能力承受,会不会发生危险事故,河道会不会被洪水侵蚀,是否会发生渗水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都需要做好预测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洪水,避免在洪水来临时措手不及。 1.2清除障碍 河道的行洪能力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洪水来临前,需要将河道进行清理工作,特别是会对水流产生阻碍的树林、桥梁等,这些会使河道的面积缩小,很有可能出现断面的情况,而且在河道两边的堤岸会有泥沙积存,出现的这些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及时将这些阻碍因素清除,有利于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2防洪措施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防洪的主要措施有:水库、蓄滞分洪区、河道提防、排水工程等。根据实际的地形采取适合的措施进行防洪抗灾工作。水利工程的作用除了能够防洪以外,还有农田水利、发电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水资源合理利用。 2.1利用水库蓄水 在我国比较常见的防洪的措施之一就是利用水库。水库的作用主要有发电、灌溉、养鱼和防洪等,在防洪中主要是调节水流,降低洪水的流速,以及拦洪蓄水等。具体方法是:首先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建立可以蓄水的水库,洪水到来时,可以利用水库将洪水储蓄,减少流进下游河道的水量。利用水库调节洪水的方式有蓄洪和滞洪两种。 首先是蓄洪。在溢洪道没有设置闸门的情况下,洪水来临前,将水库中的水位降到限制水位。便能起到蓄水的作用。如果在溢洪道设置闸门,可以使水库蓄水的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可以改变开启闸门的大小调节流入下游河道的水量。水库有闸门的控制,既可以做到蓄洪也可以起到滞洪的作用。在设有闸门的情况下,一旦水库中的蓄水位达到溢洪道堰顶高程的高度时,水库就能将洪水暂时滞留在水库中。 2.2水库的调蓄作用 总体而言,利用水库进行防洪一定要注意兼顾上下游。为了不影响到上游人们的生活以及工农业的发展,需要对水库中的水进行控制。而水库的泄洪量大小需要根据下游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水库不仅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还可以用在农田水利中,在洪水到来时,利用水库将水储蓄起来,在非汛期时就可以利用水库中的水灌溉农田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3利用水闸防洪 在水利工程中水闸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将水闸建立在水库、河道或者湖泊等地方。将水闸关闭以后,可以起到挡水的作用;打开水闸可以泄洪,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进入下游水的流量。水闸主要有节制闸、分洪闸、挡潮闸和排水闸几种,这几种水闸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泄洪和挡水。一般情况下,在上游地区采用节制闸,一旦洪水来临,可以将水闸打开,控制水位,同时也可以控制排水量,确保下游河道的安全。分洪闸的作用是可以将洪水分流到不同的地方,比如湖泊、洼地等,保证下游人们的正常生活。挡潮闸的使用是通过涨潮时和退潮时水位发生变化进行水闸的开合,有利于防止海水倒灌。排水闸是在洪水灾害发生时起到排泄洪水的作用,如果洪水的水位相对于堤内的水位较低时,就需要打开水闸放水,一旦水位比堤内的水位高时,应该将水闸关闭,防止洪水倒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4修筑堤防 堤防是用来档洪水的建筑物。修筑堤防能够有效的避免洪水泛滥,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河堤可以将洪水有效的控制在行洪道里,使行洪的速度加快,有利于泄洪排沙。 堤防在防洪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河道的排水能力,同时它又能抵挡海潮以及风浪等灾害,而且能够防止风暴潮侵入陆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泄洪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河道,因此将河道的行洪能力提高对于防洪措施的实施有着主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平原地区修筑堤防需要与河道的治理结合起来,比如,提高河道泄洪能力时,需要将堤防进行加固,而在堤防加固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防护工程对提防进行保护。 2.5利用蓄滞洪区降低河道的行洪压力 蓄滞洪区是防洪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是保障防洪工作的安全以及减轻灾害等。蓄滞洪区可以分为四种,即分洪区、行洪区、滞洪区以及蓄洪区。分洪区的修筑主要是在一些有湖泊或是洼地的地方,有利于将洪水分流,降低洪水水流速度。行洪区是在堤岸之间或者天然形成的河道两侧,发生洪水灾害时可以用来宣泄洪水。滞洪区在发生洪水灾害时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在洪水高峰期可以削减洪水流速。蓄洪区可以将河道泄出的多余洪水临时储蓄起来,洪水灾害减轻时再将洪水排放出去。 蓄滞洪区是用于对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因此我们在有条件的地方开辟出蓄滞洪区,有利于洪水的防治工作。蓄滞区在启用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蓄滞洪区的使用一定要明确调度程序,随时做好进洪闸口以及分洪闸口的开启准备。 因为分洪区和蓄滞洪区平时不会使用,一旦发生洪水灾害,会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一定要做好预测工作,采取有效的预防洪水的措施。 3结束语 在我国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以及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形下,自然灾害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尤其是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做好防洪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洪措施,提前做好防洪的准备工作,做到及时洪水来临时能够及时应对,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应该使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提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合理的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同时水利工程的防洪系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即使出现较大的洪水灾害也能有能力抵抗。 猜你喜欢: 1. 高工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2. 工程高级职称论文范文 3.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优秀例文 4.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赏析 5.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成都市现在评定高级工程师职称不需要发表论文了!按照成都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度成都市工程、经济、会计系列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成职改办〔2018〕552号)文中,申报条件的第6点,“论文(1)工程系列不再作为本次申报的限制性条件,论文、科研成果、发明专利、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制定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均可以作为专家评判依据。 (2)经济、会计系列需提供论文一篇以上(可不在刊物上发表)。 ”

工程师证书是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分三个等级助理、中级和高级。各级都有不同的报考条件。 高级职称申报条件(具备其中之一): 1.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10年并取得中级职称5年以上;2.硕士毕业从事专业工作8年并取得中级职称5年以上;3.博士毕业并取得中级职称2年以上; 高级职称考评程序: 由工作单位出具业绩证明(至少为优秀),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另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专业水平能力培训与考试,全部成绩合格后提交评委会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获得证书,若考试成绩全部合格,评审未能通过,则不能发证。 如不想参加培训和考试,可以办理河北、黑龙江等地的中高级职称证书。papertime首家独创同步在线改重,实时查重;边修改边检测,修改哪里检测哪里;享受智能查重带来的美妙体验!

各个地方可能会有差异,仅以江苏省为例:

1、论文数量

要求3篇,起码2篇发表

2、论文人称要求

必须是第一人称或者独著

3、论文发表时间要求

起码提前一年发表且能检索

4、论文检索要求

在维普、知网、万方、龙源等主流数据库检索到

5、杂志要求

省级及以上刊物,且能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索到

这些内容在我写的《职称申报指南》里都有提到,要是对其他方面有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2018高校jacs发表论文

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三所学校综合实力差不多,下面多角度进行二者对比:

一、学校荣誉对比

1、青岛大学:该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2、青岛科技大学:该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3、山东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该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培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111计划”。

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属重点大学。

二、师资力量对比

1、青岛大学: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3897人。其中,专任教师263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8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

发达国家院士9人,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3人,教育部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

专职院士:张嗣瀛(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祖华(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李长明(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葛树志(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赵春华(欧洲科学院院士)、申有青(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青岛科技大学:截至2021年5月,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

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

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

3、山东师范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9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10人,正高级职称361人、副高级职称712人,博士生导师195人。有6名双聘院士。

双聘院士:徐至展、郭柏灵、佟振合、朱健康、曹进德、张勇民。

国家“万人计划”:商志晓、万光侠、唐波、张春阳、魏建、徐继存、吕文明。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吴义勤、张文新、刘希玉、冯献忠、董育斌、王敦友、于天龙、胡斌、张磊、马长乐、郑元杰、王传奎、江林昌、何洪彬、徐继存、李平。

三、学术研究对比

1、青岛大学: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111”计划),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0余个。

“十三五”以来至2019年4月,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43项。

其中,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6项,列全国高校第74位;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5项,列全国高校第56位。发表SCI收录论文5300余篇,其中2017年发表SCI论文1878篇,列全国高校第69位,增长率列全国高校第5位;2018年已发表SCI论文2400篇。

ESI高被引论文120篇。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合作)、省部级以上奖励84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授权专利1179件。

在2019USNews最佳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959位、全国高校第82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列全球第701-800位、全国高校第80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连续五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从入围百强到2018年的第69位,成为山东省上升势头最为显著的一家医院。

2018年,学校获5项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获有5项成果获得2017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5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青岛科技大学:据2016年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7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教育厅),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发改委),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0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据官网2016年8月显示,该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2011年以来科研经费连续5年过亿元,累计达到9亿元。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个。

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校于2009年、2011年在山东省产学研工作会议上,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报道。

3、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71项,36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4项。

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科生共发表475篇,其中2017-2018学年有200篇,多篇论文发表在高水平SCI期刊和国际顶级期刊。

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岛大学、百度百科——青岛科技大学、百度百科——山东师范大学

肯定青岛大学啊青岛比济南好而且现在师范类和农业类的没人去

理科生,要选工科或理科专业的话可以考虑青岛科技大学。很多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的。其他两个可能文科生选择要好一点吧

理科生去青岛科技吧,轮理工青稞要好于其他两个。

2018年政工师论文发表

职称评定一直是僧多粥少,竞争很激烈。评职称,职称论文是关键。那么如何去准备职称论文呢?

发表过两篇以上。

破格申报高级职务者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中的二条: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优秀厂长、经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在地市以上报刊或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以上被同行专家认定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高级职称评审需要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扩展资料:

职称评审要求规定:

1、申请评审的系列或专业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能够代表本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申请评审的职称系列或专业,原则上应当是本单位主体系列或专业。

2、申请评审的系列或专业具有足够数量且符合条件的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具有符合国家和本地区职称政策,引领行业发展、客观科学的评审标准,评审工作机构健全,评审制度完备。

3、职称评审委员会实行核准备案制度。其中,各地区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报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备案;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备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称评审

中级呀,普通的省级、国家级学术期刊就行。 要求双刊号齐全(所谓双刊号,也就是CN国内刊号,以及ISSN国内刊号)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备案 期刊被知网(ki)收录 满足这几个条件,就能符合中级职称要求了 当然,有些省还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制定期刊啊,或者指定期刊出版地,这些都要考虑到。 另外,评职称的时候,单位会有一个上级单位下发的档案..可以了解下 如果需要,可以联络浩通论文网,晋升职称不二的选择

考试的科目一般有计算机,英语,以及你从业资格的学历什么的,时间方面就需要人事局确定了 ,以及周期都是需要人事局确定的。一般的条件楼下就说的比较明确了,到了资格都可以申报的,再就是需要在期刊发表2篇专/业性/的论文, 基本就没啥了。具体情况你不知道的我推荐你我以前发表过的 网 站 百 姓 论 文 网, 他们对评职称流程都比较了解,我的文章也是那边发的,没啥问题,希望你晋级顺利吧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再就是考试发表论文什么的,具体人事部门会下发要求档案,然后你记住要求在在网上发表论文就行了,我们之前都是单位同意组织的,在百姓论文网发的,你去问问

其实论文发表挺简单的,你要是准备在期刊上发表的话,基本上就是找代理。找代理的话时间上能快点文章稽核也较容易些,相对来说比较省心。要么就自己投稿,自己投的话一般很难通过,而且发表时间较长差不多都得半年多呢。所以我个人感觉还是找代理好点,花点钱省了好多事呢,我之前发表文章就是找的代理,当时是同事介绍的叫世通论文网,同事之前发过感觉还不错就介绍我了,我觉得也不错你如有需要的话可以去看看。

评中级职称的话 一般发省级期刊就可以 不过毕竟每个地区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所以我觉得还是以当地的要求为准 至于文章格式 基本上就是论题 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有的期刊还需要英文摘要 这个得根据你选的期刊来定的 期刊对文章的格式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果你需要发文章的话 可以去 诚毅论文网 看看 我就是在那边发的 挺不错的

这个东西一般是不会变得,什么考试啊,计算机,英语,还有发论文,基本都是这个套路,你要是条件满足了,抓紧晋级。中级完了 才能高阶呢,我过来人的经验就是发论文一定要提早,当时发得时候时间晚了差点耽误了。具体要求什么的你可以去百姓论文网问问

告知你一般发不了的文章,规避这些基本都可以发了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专案;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资料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实在不了解 推荐你去百姓论文网问一下,我们单位都是那边发的。文章也会给你建设性意见。感觉不是很难。希望对你有帮助。采纳我

这就是个省级普通刊物,可以用啊。为什么不行? 这是正规刊物,双刊号齐全的。我去年才发表的,书早都收到了。 是联络的恒道论文网的李老师,当时就直接给我介绍的这个。毕竟,只是评个中级,难道还要整个核心啊。 在一个, 也要看你们那边是怎么要求的,根据你们的要求去联络相应的刊物。

第一作者需要一篇 ,如何是第二作者那可能需要两篇,现在应该不需要考英语了。中级职称一般都是1篇,且不能叠加,我比较了解东三省这边哈,要求省级以上正规刊物(网上资料库可查,能收到纸质刊物)即可,电子刊一般都是无效的,最后,时间上有的地方要求5年以内的学术文章进职称有效,有的地方则是3年内,当然了也有不限制时间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哈。 另外很多地方,图书出版参编挂名也有加分,并且终身有效,但就是太贵了,价效比不是很高,不推荐,不差钱儿的可以弄一个。我们单位当时都是在百姓论文网发的,你可以去问问,希望可以帮助你

时间还差不多,能来得及。工程类的职称,原本要求就不是很高。 如果是要求普通刊物就行,双刊号齐全的正规发行刊物。那时间肯定没问题。。。 要是要求核心的话,那就只能明年了,现在核心基本上都是明年。 估计是普通刊物就行,联络恒道论文网的李老师问问,他或许能够帮到你。

和往年一样,论文没有取消,都是一些传言。不过我真建议取消了,现在论文都是花钱买的,真不想不通为啥要发表论文,比谁有钱吗。不过没办法,论文刊物现在是晋级的敲门砖,我当时花点钱在百姓论文网发的,我看现在网上发论文的地方也多,都是掏钱就行,哎。这养了一个行业啊,注意的就是别发了假刊就行,现在网上真假难辨。别当上受,花钱小事,耽误时间,耽误晋级就麻烦了。知道的都告诉你了 采纳我大兄弟

2018中国高校发表sci论文

3篇sci能进好的985,211。学期发表3篇SCI论文,专业、综测排名双第一,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手捧多个数学建模奖项。已成功推免至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你没看错,这位同学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级海洋科学专业的周书逸第一篇SCI论文《ConvLSTM-Based Wave Forecasts in the South and East China Seas》,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他是谨小慎微又忐忑煎熬的。幸运的是,导师和学长学姐们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第一次写论文,很多步骤和细节他都不甚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董老师都会帮忙指导修改。就这样,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组会,讨论科研进程、汇报进度。

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三所学校综合实力差不多,下面多角度进行二者对比:

一、学校荣誉对比

1、青岛大学:该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2、青岛科技大学:该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3、山东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该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培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111计划”。

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属重点大学。

二、师资力量对比

1、青岛大学: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3897人。其中,专任教师263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8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

发达国家院士9人,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3人,教育部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

专职院士:张嗣瀛(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祖华(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李长明(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葛树志(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赵春华(欧洲科学院院士)、申有青(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青岛科技大学:截至2021年5月,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

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

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

3、山东师范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9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10人,正高级职称361人、副高级职称712人,博士生导师195人。有6名双聘院士。

双聘院士:徐至展、郭柏灵、佟振合、朱健康、曹进德、张勇民。

国家“万人计划”:商志晓、万光侠、唐波、张春阳、魏建、徐继存、吕文明。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吴义勤、张文新、刘希玉、冯献忠、董育斌、王敦友、于天龙、胡斌、张磊、马长乐、郑元杰、王传奎、江林昌、何洪彬、徐继存、李平。

三、学术研究对比

1、青岛大学: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111”计划),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0余个。

“十三五”以来至2019年4月,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43项。

其中,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6项,列全国高校第74位;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5项,列全国高校第56位。发表SCI收录论文5300余篇,其中2017年发表SCI论文1878篇,列全国高校第69位,增长率列全国高校第5位;2018年已发表SCI论文2400篇。

ESI高被引论文120篇。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合作)、省部级以上奖励84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授权专利1179件。

在2019USNews最佳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959位、全国高校第82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列全球第701-800位、全国高校第80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连续五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从入围百强到2018年的第69位,成为山东省上升势头最为显著的一家医院。

2018年,学校获5项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获有5项成果获得2017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5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青岛科技大学:据2016年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7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教育厅),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发改委),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0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据官网2016年8月显示,该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2011年以来科研经费连续5年过亿元,累计达到9亿元。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个。

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校于2009年、2011年在山东省产学研工作会议上,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报道。

3、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71项,36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4项。

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科生共发表475篇,其中2017-2018学年有200篇,多篇论文发表在高水平SCI期刊和国际顶级期刊。

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岛大学、百度百科——青岛科技大学、百度百科——山东师范大学

Letpub发布2018年中国大学SCI发表数量(相关新闻见链接),由于SCI论文和各所大学博士毕业息息相关,引起了各方博士讨论。同时,近期中科大博士因为毕业困难自杀、翟博士事件的发生,也让许多人关注起博士生们的毕业问题。那么,这就来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哪些大学毕业最难呢?那当然是导师要求高的学校最难咯。为了量化难度,我们选取了Letpub中SCI论文发表数量靠前的理工科院校进行了分析,以2018年SCI论文和各校官网最新数据为准。首先是研究生群体的总体培养强度,从结果看出上交、哈工大和西安交大的培养强度最高。尤其是上交和哈工大更是与其他各校拉出了一个档次的差距。但是,由于这项数据包含了硕士生数量,而不同学校的硕士学制不同,三年学制的硕士在成果方面确实比两年制硕士多,所以仅供参考。在大多数情况下,博士生是各学校的研究工作的核心,所以后续数据将会排除硕士生数量进行对比。总体培养强度=SCI论文数/(博士生人数+硕士生人数)第二项数据是各校博士生人均发表论文数量,结果可以看到上海交大又是第一,天津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列二三四名。除了清华北大以外,其他各校博士人均发表数据均大于1,也就意味着每个博士每年要发表至少1篇SCI论文,4年学制的博士平均发表4篇SCI论文才算合格,而如果在上交读博士,那就平均得发表6篇论文,真的是太可怕了。博士人均发表论文=SCI论文数/博士生人数当然,可能许多人也会说很多SCI期刊都是垃圾,只有发表在高端期刊上的论文才能代表科研实力,那就进入了第三项数据:人均top期刊发表数。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中科院一区的期刊代表了该领域前5%的水平,能在这样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说明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绝对认可,处于世界级水平。而从结果看,天津大学、上交和中山大学位列前三。人均top期刊发表数=中科院一区SCI论文数/博士生人数中科院二区期刊位列本领域5%~20%,虽然不如一区期刊厉害,但基本上也代表了该研究在本领域中具有很强竞争力,这是高校研究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各校人均发表的一区和二区论文数量可以很大程度上反应学校的科研实力。从结果看,上海交大再拿下了一个冠军,天大和中山大学表现也很优异。人均top期刊发表数=中科院一区+二区SCI论文数/博士生人数从现有统计结果看来,所有博士中毕业难度最高的学校就是上海交大、天津大学和中山大学了,大家报考这些学校的博士时千万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哦!说实话,数据分析到这里我个人感到非常诧异。清华北大两所学校在SCI数量上不及上海交大时,我还认为那是因为上海交大博士们灌水能力极强,其实期刊质量并不高。然而,无论是人均中科院一区还是二区期刊发表数量,上海交大等学校都位居前列时,个人认为清华北大的博士及研究生培养整体水平可能真的必须迎头赶上。作为中国最厉害的两所学校,不能仅仅在总量上位居前两位就满足了,人均也必须都高出其他学校一截才能满足人民对他们的期望!展开阅读全文发布于 4 年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赞同 116喜欢 9分享评论 44评论 44Malpasse博士平均毕业年限,国内前四是上海交大、哈工大、北航、西工大2019-03-295张磊和专业设置有关系,大多数一区的期刊都是水期刊,北大的专业确实不如工科专业容易水一区

这主要是为了能够让这些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并且也能够有自己的一些成就和代表作品。

2018年发表的论文esi高被引

青岛大学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还有正在规划建设占地3200余亩的胶州科教园区。固定资产28亿元,馆藏图书406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主办7种学术期刊。

“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7项。

其中,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3项,列全国高校第54位。发表SCI收录论文6300余篇,其中2018年发表SCI论文2435篇,列全国高校第61位,增长率列全国高校第9位。ESI高被引论文123篇。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获授权专利1296件。在2019USNews最佳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959位、全国高校第82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列全球第701-800位、全国高校第80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连续五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2018年列第69位,成为山东省上升势头最为显著的医院。

要是纯粹按照实力来说的话,山东师大比青岛大学好一点,青岛大学比青岛科大好一点。 但是要是按照报考热度和就业来看的话,青大和青科都比山师报考热度高,更容易就业一些。 你今年考了567分,比一本高出13分的情况下。这样说吧,由于今年原来的一些二本学校的一些专业一本招生,另外211在山东减少招生计划,山东又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肯定会导致高分去好学校。你这个分数,如果报考青岛大学的话,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不会被录取,或者即使录取了也是青大一些不算好的专业。毕竟青岛大学除了医学和材料好一点之外,别的都很一般的。报考青科录取的可能性极大,但是能不能被很好的专业录取,这个就看你的运气了。反正化工高分子是基本上没可能的。如果报考山师的话,估计录取的可能性能有90%以上了。专业估计也基本上可以任意挑选了。但是山师的实力虽然很不错,但是其就业,真不如青科和青大。 无论去这三个哪个学校,说实话都不错。当然,没有差大学,只有差学生。只要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无论什么学校,都会取得成功的、

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三所学校综合实力差不多,下面多角度进行二者对比:

一、学校荣誉对比

1、青岛大学:该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2、青岛科技大学:该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3、山东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该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培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111计划”。

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属重点大学。

二、师资力量对比

1、青岛大学: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3897人。其中,专任教师263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8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

发达国家院士9人,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3人,教育部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

专职院士:张嗣瀛(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祖华(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李长明(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葛树志(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赵春华(欧洲科学院院士)、申有青(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青岛科技大学:截至2021年5月,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

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

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

3、山东师范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99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10人,正高级职称361人、副高级职称712人,博士生导师195人。有6名双聘院士。

双聘院士:徐至展、郭柏灵、佟振合、朱健康、曹进德、张勇民。

国家“万人计划”:商志晓、万光侠、唐波、张春阳、魏建、徐继存、吕文明。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吴义勤、张文新、刘希玉、冯献忠、董育斌、王敦友、于天龙、胡斌、张磊、马长乐、郑元杰、王传奎、江林昌、何洪彬、徐继存、李平。

三、学术研究对比

1、青岛大学: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111”计划),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0余个。

“十三五”以来至2019年4月,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43项。

其中,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6项,列全国高校第74位;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5项,列全国高校第56位。发表SCI收录论文5300余篇,其中2017年发表SCI论文1878篇,列全国高校第69位,增长率列全国高校第5位;2018年已发表SCI论文2400篇。

ESI高被引论文120篇。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合作)、省部级以上奖励84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授权专利1179件。

在2019USNews最佳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959位、全国高校第82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列全球第701-800位、全国高校第80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连续五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从入围百强到2018年的第69位,成为山东省上升势头最为显著的一家医院。

2018年,学校获5项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获有5项成果获得2017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5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青岛科技大学:据2016年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7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教育厅),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发改委),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0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据官网2016年8月显示,该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2011年以来科研经费连续5年过亿元,累计达到9亿元。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个。

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校于2009年、2011年在山东省产学研工作会议上,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报道。

3、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71项,36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4项。

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科生共发表475篇,其中2017-2018学年有200篇,多篇论文发表在高水平SCI期刊和国际顶级期刊。

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5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岛大学、百度百科——青岛科技大学、百度百科——山东师范大学

肯定青岛大学啊青岛比济南好而且现在师范类和农业类的没人去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