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IROS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4 23:40:20

IROS论文发表

麻省理工学院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自主机器人系统,它能有效地在广阔、未经勘探的水域中发现最有科学意义但却很难找到的采样点。

环境科学家通常对在环境中最有趣的位置或“最大值”处收集样本感兴趣。一个例子可能是化学品泄漏的来源,该化学品的浓度最高,并且大部分不受外部因素破坏。但是最大值可以使得研究人员能拿到想要测量的任何可量化值,例如水深或暴露于空气中的珊瑚礁部分。

部署最大搜索机器人的努力受到效率和精度问题的困扰。通常,机器人会像割草机一样来回移动以覆盖一个区域,这很费时,而且会收集许多无趣的样本。一些机器人感知并跟随高浓度的轨迹到达泄漏源但他们可能会被误导例如,化学物质会被困在远离源头的缝隙中并积聚起来,机器人可能会将这些高浓度的区域识别为源头,但其实离这里还很远。

成功的 探索

在国际智能机器人系统(IROS)会议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羽状物”这一系统,使自主移动机器人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将一个最大值归零。PLUMES机器人利用概率技术来预测哪些路径可能导致最大值,同时导航障碍物、移动电流和其他变量。当它收集样本时,它衡量它所学的知识,以确定是继续沿着一条有希望的道路前进,还是搜索可能藏有更多有价值样本的未知领域。

重要的是,PLUMES机器人到达目的地时不会被困在那些棘手的高浓度区域。”这很重要,因为很容易认为你找到了黄金,但实际上你找到了傻瓜的黄金,”第一作者之一、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和麻省理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项目的博士生维多利亚·普雷斯顿说。

研究人员建造了一艘以羽毛为动力的机器人船,它成功地探测到巴巴多斯贝拉尔群岛边缘珊瑚礁中暴露最深的珊瑚头。也就是说,它位于最浅的地方,这对研究太阳照射对珊瑚生物的影响很有帮助。在100个模拟试验中,在不同的水下环境中,虚拟PLUMES机器人还在分配的时间帧一致地收集七到八倍的最大值,样本比传统的覆盖方法确实多很多。

合著者第一作者Genevieve Flaspohler博士说:“我们的PLUMES机器人是先找到最需要 探索 的,然后迅速集中于收集有价值的样本。”。与普雷斯顿和弗莱斯波勒一起发表论文的还有:世界卫生组织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的科学家安娜p.m.米歇尔和约格什·吉尔达尔;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学院和航空航天系的教授尼古拉斯·罗伊。

浏览漏洞 探索 权衡

PLUMES机器人的一个关键点是运用各种技术,从概率到推理,在利用对环境的了解和 探索 可能更有价值的未知领域之间,找到一个众所周知的复杂折衷方案。

Flaspohler说:“最大限度的寻求最大的挑战是让机器人能够平衡从已经知道的高浓度的地方开发信息, 探索 未知的地方。”如果机器人 探索 太多,它就不会收集到足够多的有价值的样本。如果它不够 探索 ,它可能完全错过最大值。”

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他们发明的这个PLUMES机器人使用一个称为高斯过程的概率统计模型来预测环境变量,如化学浓度,并估计传感不确定性,然后,PLUMES机器人可以走的可能路径的分布,并使用估计值和不确定性来根据每条路径允许机器人 探索 和利用的程度对其进行排序。

首先,PLUMES机器人会选择随机 探索 环境的路径。但是,每个样本都提供了有关周围环境中目标值的新信息,例如化学物质浓度最高或深度最浅的点。高斯过程模型利用这些数据来缩小机器人从给定位置到具有更高值位置的样本的可能路径。PLUMES机器人使用一种新的目标函数,常用于机器学习,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奖励,以调用机器人是否应该利用过去的知识或 探索 新的领域。

“估算”路径

在哪里收集下一个样本,取决于系统从当前位置“产生估算”所有可能的未来行为的能力。为此,它利用了Monte Carlo树搜索(MCTS)的改进版本,MCTS是一种为掌握围棋和国际象棋等复杂 游戏 的人工智能系统提供动力而推广的路径规划技术。

MCTS使用一个决策树-一个连接节点和线路的地图来模拟一条路径,或者一系列的移动,以达到最终的胜利动作但在 游戏 中,可能路径的空间是有限的。在未知环境中,随着动态的实时变化,空间实际上是无限的,使得规划变得极其困难研究人员设计了“连续观测MCT”,它利用高斯过程和新的目标函数来搜索这个庞大的空间中可能存在的真实路径。

这个MCTS决策树的根从一个“信念”节点开始,这是机器人可以立即采取的下一步该节点包含机器人在该点之前的整个动作和观察 历史 然后,系统将树从根扩展到新的行和节点,查看导致 探索 和未 探索 区域的未来操作的几个步骤。

然后,系统根据从以前的观察中学习到的一些模式,模拟如果从每个新生成的节点中抽取一个样本会发生什么。根据最终模拟节点的值,整个路径将获得一个奖励分数,较高的值将等于更有希望的操作。所有路径的奖励分数都回滚到根节点。机器人选择得分最高的路径,迈出一步,收集一个真实的样本然后,利用真实数据更新高斯过程模型,重复“幻觉”过程。

“只要系统继续产生幻觉,认为世界上看不见的地方可能有更高的价值,它就必须继续 探索 ,”Flaspohler说。当它最终收敛在一个点上时,它估计是最大值,因为它不能沿着路径幻觉一个更高的值,于是它停止 探索 。

现在,研究人员正与WHOI的科学家合作,使用羽流驱动的机器人来定位火山地点的化学羽流,并研究北极融化的沿海河口的甲烷释放科学家们对释放到大气中的化学气体的来源很感兴趣,但这些测试地点可以跨越数百平方英里。

普雷斯顿说:“他们可以(利用PLUMES机器人)花更少的时间 探索 这个巨大的区域,真正集中精力收集有科学价值的样本。”

iros会议发表论文一篇

IROS属于机器人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除了聚焦最新研究成果,还会举办机器人比赛。

IROS属于国际上机器人智能系统领域最著名、影响力最大顶级会议,享誉盛名的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和日本机器人联合会联合主办。

会议每年会收到约两千多篇论文投稿,每年来自世界各个顶尖机器人研究机构的专家和业界人士汇聚在这个盛会,探讨和展示机器人行业最前沿的技术。

IROS会议的介绍:

IROS带来实验室内的进展,近年来,每届国际机器人与系统大会都专门设有工业展览部分,供机器人行业的企业展示最新产品,国际机器人行业的知名企业ABB、KUKA等都曾以赞助商的名义参展过IROS大会。

参会人员一次性看到全世界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这个大会上,都会同时展现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结合今年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大热,相关的机器人抓取和操作竞赛便是这几年的热点之一。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 Hong Liu, Zilin Liang, Qianru Sun, “Robust Tracking with Discriminative Ranking Middle-level Patch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IJARS), 11:68, 2014, doi: 10.5772/58430. (智能机器人领域重要国际期刊)[2] Can Wang, Hong Liu, Liqian Ma, “Depth Motion Detection - A Novel RS-Trigger Temporal Logic based Method”,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SPL), 21(6): 717-721, 2014.(信号处理领域重要国际期刊)[3] Can Wang, Hong Liu, Yuan Gao, “Scene-Adaptive Hierarchical Data Association for Multiple Objects Tracking”,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PL), 21(6): 697-701, 2014.(信号处理领域重要国际期刊)[4] Xiaozhao Fang, Yong Xu, Xuelong Li, Zizhu Fan, Hong Liu, Yan Chen,“Locality and Similarity Preserving Embedding for Feature Selection”, Neurocomputing, vol.128, pp.304-315, March, 2014. (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国际期刊)[5] Yong Xu, Xiaozhao Fang, Qi Zhu, Yan Chen, Jane You, Hong Liu: “Modified Minimum Squared Error Algorithm for Robust Classification and Face Recognition Experiments”, Neurocomputing, vol.135, pp.253-261, 2014.(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国际期刊)[6]Hong Liu, Ting Fan, Pingping Wu, “Audio-visual Keyword Spotting for Mandarin Based on Discriminative Local Spatial-temporal Descripto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CPR), August24-28,2014, Stockholm, Sweden.(模式识别领域重要国际会议)[7] Hong Liu, Yuan Gao, Pingping Wu, “Smile Detection in Unconstrained Scenarios Using Self-Similarity of Gradients Featur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October 27-30, 2014, Paris, France.(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8] Hong Liu, Yuan Gao, Can Wang, “Gender Identification in Unconstrained Scenarios Using Self-Similarity of Gradients Featur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October 27-30, 2014, Paris, France. (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9] Mengyuan Liu, Hong Liu, Qianru Sun, “Action Classification by Exploring Directional Co-occurrence of Weighted STIP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October 27-30, 2014, Paris, France.(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10] Hong Liu, Jie Zhang, ZhuoFu, “A New Hierarchical Binaural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Interaural Matching Filte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pp.1598-1605, May 31 - June 7, Hong Kong, 2014.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11] Hong Liu, Ting Fan, Pingping Wu, “Audio-visual Keyword Spotting Based on Adaptive Decision Fusion under Noisy Conditions for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pp.6644-6651, May 31 - June 7, Hong Kong, 2014.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12] Hong Liu, Jie Zhang, “A Binaural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Model Based on Time-Delay Compensation and Interaural Coherenc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pp.1438-1442, May 4-9, 2014, Florence, Italy. (语音信号领域顶级国际会议)[13] Mengyuan Liu, Hong Liu, Qianru Sun, “Learning Directional Co-occurrence for Human Action Classificatio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 pp.1244-1248, May 4-9, 2014, Florence, Italy. (语音信号领域顶级国际会议)[14] Pingping Wu, Hong Liu, Xuewu Zhang, “Spontaneous Versus Posed Smile Recognition Using Discriminative Local Spatial-temporal Descriptor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 pp.1249-1253, May 4-9, 2014, Florence, Italy. (语音信号领域顶级国际会议)[15] Xiaofei Li, Hong Liu,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for HRI Using FOC-based Time Difference Feature and Spatial Grid Match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TCYB), 43(4):1199-1212, 2013.(智能控制领域顶级国际期刊)[16] Yangxi Li, Chao Zhou, Bo Geng, Chao Xu, Hong Liu,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earning to Rank for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Signal Processing(SP), 93(6): 1426-1434 , 2013.(信号处理领域顶级国际期刊)[17] Yong Xu, Qi Zhu, Zizhu Fan, Minna Qiu, Yan Chen, Hong Liu, “Coarse to Fine K 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er”,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PR Letters), 34(9): 980-986, 2013. (模式识别领域重要国际期刊)[18] Yong Luo, Dacheng Tao, Chang Xu, Chao Xu, Hong Liu, Yonggang Wen, “Multiview Vector-Valued Manifold Regularization for Multilabel Image Classification”, 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TNNLS), 24(5): 709-722, 2013. (智能控制领域顶级国际期刊)[19] Yong Xu, Xingjie Zhu, Zhengming Li, Guang-Hai Liu, Yuwu Lu, Hong Liu, “Using the Original and ‘Symmetrical Face’ Training Samples to Perform Representation based Two-step Face Recogni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PR), 46(4): 1151-1158, 2013. (模式识别领域顶级国际期刊)[20] Hong Liu, Can Wang, “Hierarchical Data Association and Depth-Invariant Appearance Model for Indoor Multiple Objects Tracking”,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2635-2639, September 15-18, 2013, Melbourne, Australia. (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21] Hong Liu, Xing Liu, “Robust Hands Tracking Based on Online Learning and Multi-cue Flocks of Feature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3725-3729,September 15-18, 2013, Melbourne, Australia.(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22] Can Wang, Hong Liu, “Unusual Events Detection based on Multi-Dictionary Sparse Representation using Kine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 2968–2972,September 15-18, 2013, Melbourne, Australia.(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23] Can Wang, Hong Liu. Xing Liu, “Maximally Stable Curvature Regions for 3D Hand Track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3895–3899 ,September 15-18, 2013, Melbourne, Australia.(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24] Qianru Sun, Hong Liu, “Learning Spatio-Temporal Co-occurrence Correlograms for Efficient Human Action Classificatio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3220-3224,September 15-18, 2013, Melbourne, Australia.(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25] Qianru Sun, Hong Liu, “Inferring Ongoing Human Activities Based on Recurrent Self-Organizing Map Trajectory”, the 24th British Machine Vision Conference(BMVC), pp.1-10, September 9-13, 2013, Bristol, British. (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国际会议)[26] Can Wang, Hong Liu, “Salient-motion-heuristic Scheme for Fast 3D Optical Flow Estimation using RGB-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pp.2272–2276, May 26-31, 2013, Vancouver, Canada.(语音信号领域顶级国际会议)[27] Hong Liu, Zhuo Fu, Xiaofei Li, “A Time-Delay Compensation Based Two-layer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Binaural Sound Localizatio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pp.2690-2697, May 6-10, 2013, Karlsruhe, Germany.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28] Xiaofei Li, Miao Shen, Wenmin Wang, Hong Liu, “Real-time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for Mobile Robot Based on Guided Spectral-Temporal Posi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IJARS), 9:78, 2012, doi: 10.5772/51307.(智能机器人领域重要国际期刊)[29] Hong Liu, Qing Sun, Tianwei Zhang, “Hierarchical RRT for Humanoid Robot Footstep Planning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 pp.3187-3194, October 7-12, 2012, Vilamoura, Algarve, Portugal.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30] Hong Liu, Tianwei Zhang, Chuangqi Wang, “A ’Capacitor’ Bridge Builder Based Safe Path Planner for Difficult Regions Identification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pp.3179-3186, October 7-12, 2012, Vilamoura, Algarve, Portugal.(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31] Hong Liu, Qianru Sun, “Action Disambiguation Analysis Using Normalized Google-Like Distance Correlogram”, The 11th 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CCV), pp.425-437, November 5-9, 2012, Daejeon, Korea.(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国际会议)[32] Hong Liu, Jiang Li, “Unsupervised Multi-Target Trajectory Detection, Learning and Analysis in Complicated Environments”,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ICPR), pp.3716-3720, November 11-15, 2012, Tsukuba Science City, Japan.(模式识别领域重要国际会议)[33] Hong Liu, Xiaofei Li, “Time Delay Estimation for Speech Signal Based on FOC-Spectru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SPEECH, pp.1730-1733, September 9-13, 2012, Portland, USA.(语音信号领域顶级国际会议)[34] Hong Liu, Pingping Wu,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Smile Deceit Detection by Training Au6 and Au12 Simultaneously”,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1805-1808, September 30-October 3, 2012, Florida, USA.(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35] Xiaofei Li, Hong Liu, Xuesong Yang,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for Human-Robot Interaction Based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ime Difference Feature and Grid Matching”,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 pp.2879-2886, September 25-30, 2011, San Francisco, CA, USA.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36] Zheyuan Li, Hong Liu, “Real-time Human Tracking Based on Switching Linear Dynamic System Combined with Adaptive Meanshift Tracker”,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 pp.329-2332, September 11-14, 2011, Brussels, Belgium. (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37] Hong Liu, Weiwei Wan, “A Dynamic Subgoal Path Planner for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pp.994-1001,May 3-8, 2010, Anchorage, Alaska, USA.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38] Hong Liu, Huijun He, “A Salient Feature and Scene Semantics based Attention Model for Human Tracking on Mobile Robo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CRA), pp.4545-4552, May 3-8, 2010, Anchorage, Alaska, USA.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39] Hong Liu, Miao Shen, “Continuous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based on Microphone Array for Mobile Robots”,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pp.4332-4339, 2010, October 18-22, Taipei, Taiwan.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40] Hong Liu, Weiwei Wan, “Adaptive Replanning in Hard Changing Environment”,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pp.5912-5918, Oct. 18-22, 2010, Taipei, Taiwan.(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41] Hong Liu, Weiwei Wan, Ying Shi, “Collaboration of Spatial and Feature Attention for Visual Tracking”,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 pp. 2985-2992, October 10-15, 2009, St.Louis, USA.(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42] Hong Liu, He Wen, Yan Li, “Path Planning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 by Using Optimal Path Segment Search”,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 pp.1439-1445, October 10-15, 2009, St.Louis, USA.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43] Hong Liu, Ze Yu, Hongbin Zha, Yuexian Zou, “Robust Human Tracking Based on Multi-Cue Integration and Mean Shift”,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PR Letters), 30(9): 827-837, 2009.. (模式识别领域重要国际期刊)[44] Ying Shi, Hong Liu, Yi Liu, Hongbin Zha, “Adaptive Feature-Spatial Representation for Mean-Shift Tracke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 pp.2012-2015, , October 12-15, 2008, San Diego, CA, USA. (图像处理领域重要国际会议)[45] Zhijun Li, Weidong Chen, Hong Liu, “Robust Control of Wheeled Mobile Manipulators Using Hybrid J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IJARS), 5(1):83-90, March, 2008.(智能机器人领域重要国际期刊)[46] Hong Liu, Ding Ding, Weiwei Wan, Hongbin Zha, “Predictive Model for Path Planning by Using K-near Dynamic Bridge Builder and Inner Parzen Window”,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 pp.2033-2138, September 22-26, 2008, Nice, France. (智能机器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47] Hong Liu, Qi Wu, Hongbin Zha, Xueping Liu, “Skew Detection for Complex Document Images Using Robust Borderlines in Both Text and Non-text Regions”,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PR Letters), 29(13):1893-1900, October, 2008. (模式识别领域重要国际期刊)

iros会议论文发表奖励

该学校老师是有奖金的。重庆交通大学鼓励老师发表高水平SCI收录论文,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对于在SCI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的论文奖励3万元左右。学校会按照nature、science、PNAS等详细划分的,按照一区、二区、三区的分区进行奖励等级的划分,这种奖励是一种激励机制,一方面为了鼓励老师多多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校教学资质。所以重庆交通大学老师发sci有奖金。

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有关发表SCI论文的奖励暂行条例20011、对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文章,奖励作者个人150000元人民币。2、对发表在影响因子2以上的SCI文章(影响因子以当年中科院评估中心统计为准,下同),奖励作者10000元人民币课题经费(对于所外人员在我所没有课题经费的,只追加个人奖金,下同),另追加个人奖金10000元人民币。对在中科院评估中心SCI入围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依此办理。3、对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小于2的SCI文章,奖励作者6000元人民币课题经费,另追加个人奖金6000元人民币。4、对发表在影响因子小于1的SCI文章,奖励作者3000元人民币课题经费,另追加个人奖金3000元人民币。5、对发表在国外正式出版物上的非SCI文章(如出版社出版的会议论文文集和书中的文章),只奖励作者人民币2000元。6、对发表在SCI Extension上的文章,只奖励作者人民币1000元。二、福建师范大学不论级别和影响因子,每篇SCI奖励5000,EI奖励3000元。三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SCI论文的奖励:按照一级学科分类,将高水平的SCI期刊(主要是国外著名英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界限、影响因子界限以上的部分著名期刊名称及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列出,供广大师生投稿时参考。1、在Nature、Science 上发表论文,予以特别奖励10万元现金。2、对发表各一级学科中影响因子界限以上的期刊论文,每篇奖励1.5万元,其中0.5万元现金,1.0万元科研经费;3、对发表各一级学科中影响因子界限以下的期刊论文,每篇奖励0.3万元,其中0.1万元现金,0.2万元科研经费。4、对自论文发表之日起,三年内被他人引用(不包括自引)达10次或10次以上的SCI论文,每篇奖励1.5万元,其中0.5万元现金,1.0万元科研经费。此项奖励针对自2001年1月1日起以后发表的论文而言。科技处受理时间为每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5、设置单篇影响因子最高奖、影响因子累加最高奖、论文篇数最高奖,再分别奖励1万元、0.5万元、0.5万元现金。四、黑龙江大学学校规定:对于SCI论文以我校为第一单位、主要作者(第一名)目前仍在我校工作,按其文章的IF确定。奖励金额按1000乘以影响因子的平方,在扣除所得税。发一篇3.0左右的文章能得7000元左右吧。若是发出Science,Nature,奖励10万。如果影响因子小于1.0,如国内的杂志,则按每篇500元奖励。五、中科院兰化所奖励额度:影响因子×500RMB六、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对于SCI论文,每篇按照影响因子奖励,一般在1000-5000元。2、EI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通过上述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几个高校及研究所对于学生和员工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奖励政策,可以看到各在单位和高校是比较重视员工和学生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不过,含金量高也就意味着投稿难度大。关于“发表sci论文有什么奖励”就介绍到这里了,有想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作者,可以咨询期刊天空在线编辑,给您提供专业论文发表服务。关于我们1、期刊天空网具有20年学术咨询服务经验。2、正规期刊。国内、国际期刊齐全。3、服务从论文质量到选择期刊。我们多用心 作者少操心阅读原文

iros会议论文发表奖金

作为我们学校来说,没有单独的稿费,但是每个人都努力发论文,因为不仅涉及到奖学金评定,并且都希望能多发一些高质量论文争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如果单要论赚钱的话,那就是发一篇A2级别的期刊,也就是C刊(文科类),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申请到国家奖学金,不过每年要看当年整个学部的学生发文质量和比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2万,所以如果你发了一篇C刊,你就可以挣2万。

假如发的是普通中文核心,在研一升研二评奖学金时,这个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拿到当年的一等奖学金,因为那个时候能发论文的不多,一等奖学金是8000。但是我们学校的奖学金是抵消学费的,一等奖学金的8000刚好抵消学费,剩下的是二等奖学金只有4000,所以还需要自己再交4000的学费。有的学校是不以这些来评定奖学金,所有人都是8000,所有人都不用交学费,只需要努力发论文争取国奖。所以我们学校因为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每年也异常激烈。

所以你看,发一篇论文并不能挣多少钱,除非发的是SSCI或CSSCI,普通研究生发论文首先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白上几年学,还有的是因为学校有要求,必须要有至少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才能毕业,最后一种就是有读博士的追求,不计较能带来什么,只管他有多少好的成果。

其实作为研究生来讲,写论文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发表了是一个成果,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钱不能完全衡量这个成果,带来的是一种满足。

国内期刊百分之95都是要收审稿费(50-100,只要你要审稿就得交钱,不论录用与否),如果你过了,恭喜你可以交版面费了,费用大概是省级期刊要花700-1000左右,如果是核心期刊费用大概是1500-2000左右。再来说说我发过的中文EI增刊(比较水)是通过会议发表的,费用大概是会费+版面费=3900rmb。还有一点要说明国内期刊的评判标准不单是论文水平,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你们懂得!

我觉着真实的货币会比较少,但是附加的价值会很大。

嗯现在培养研究生或者是一些人准备晋级职称的时候,都要求大家发表学术论文。所以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而是用来毕业谋得学位的,一些讲师教授副教授都是用来评职称,学术更加进一个台阶的。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老师要求是发表学术论文从而给我们奖励的水平也不相同。如果发表一篇科技核心的学术论文,就可以得到600块钱一个月的劳务费,以及500块钱的论文奖励金。如果我们发表一篇中文核心的学术论文,还是拥有一个月600块钱的劳务费,但奖学金却提高到了800块钱。如果我们发表了外文文献,可以在外国的期刊上发表刊载,而且影响因子在1.5分以上,老师直接给我们2500块钱的奖励金,而且我们学校的学业奖学金也是最高的一项。所以说在上研究生时期写论文是每天必须的工作,搞科研也是每天让我废寝忘食所追逐的东西。

学生时期如果一个月你可以得到2到3000块钱的奖金,那么生活就会相当的滋润也可以不用顾及到下个月怎么样,可以疯狂的购物和消费。这种感觉真是爽的不得了,等到工作以后这个学术论文更显得很重要。

因为我们知道走向社会工作就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怎么才能证明你好好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呢?就是用论文代表你自己的成果,如果你写不好的就代表真的是技术的问题,尤其像一些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以及一些医疗单位特别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老师会督促你学着玩也不会用奖金来引诱你,最多的就是在职称的评奖以及工作会议上这种原始的压力会督促你自己前进。就感觉头上真的是选了一根绳子时时刻刻在敲响自己的警钟,努力奋斗才是证明自己最好的通行证,而同行证的制作就是需要论文来填充。

我说一说学生论文本身他不会赚很多钱,但是他带来的附加价值是特别大的,因为他是对你学历学识以及工作能力的最好证明。

一般是会的。在之前国内学术界“唯论文”的大背景下,国内高校在科研论文的奖励上也不吝啬。学校层次不同,奖励的标准和额度也有差异。举个例子,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就我熟悉的部分院校,没有单独发布针对在读硕士或博士的奖励。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就我熟悉的部分院校,没有单独发布针对在读硕士或博士的奖励。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

发表论文发表论文

以下是发表论文或期刊的方法:

一、写作

首先要写好一篇论文,选题要与专业、研究方向密切相关,论文的格式要规范,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及简介)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等;论文篇幅不宜过长,因为期刊版面的字符数是固定的,字符数越多,版面增加,相应的费用就会越高;最后还要注意控制重复率,一般期刊要5%-20%以下才合格录用。

二、选刊

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是成功发表论文极其关键的一步,要遵循几个原则,即

1、 国家新闻出版署能查到的正规期刊;

2、知网、万方、维普、龙源四大数据库之一正常收录的期刊;

3、符合学校、单位要求的期刊;

最后还要考虑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收稿范围,避免因为文章方向不合适出现拒稿的情况。

三、投稿

投稿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杂志社邮箱,官网或者在线系统投稿。(注意:数据库和期刊的目录页上面的联系方式才是准确的),虽然这种方式完全不用担心被,但缺点是审稿时间较长,沟通不及时,无法了解期刊最新出刊时间,费用,收稿要求等等。

第二种就是找代理投稿 。这个方法也是现在大多数人用的要给方法,为什么会这样的,我只能说谁用谁知道。这个是最简单最省事儿的。以前我就是找的一个文化公司安排文章,服务没得说,只需要提供文章,剩余的事情全由他们搞定。

中介投稿也是有很多优势的

1、刊物比较丰富和全面,各类的刊物都有,可以根据作者的要求快速推荐推荐合适的刊物。

2、 期刊信息非常的全名,从刊物的收稿栏目,出刊时间,版面字符数要求,期刊级别、出刊周期、审核标准、是否可以开社内发票、刊号邮发代号、电子刊号、是否可以查稿、封面以及影响因子区间

3、他们基本上是和杂志社或是承包商直接对接的,沟通速度比较的迅速。

4、查稿后付款。这点已经算是标配了,绝大多数的刊物都是可以查稿后付款的,而且查稿电话是数据库可以查询到的哦 。

5、 最要是不收定金和知道一个刊物的审稿要求和难度。

1、确定自己发表论文的需求。 2、选择合适的期刊,核实期刊论文真伪,目前国内所有学术期刊,均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中心进行查询核实,如果查询不到CN刊号,那就说明期刊是假刊。 3、了解期刊征稿需求,阅读其刊登发表过的论文,看自己的论文是否适合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从中挑出2-3个期刊作为备选,进一步了解这些刊物的审稿周期、投稿费用、投稿要求等. 4、等待样刊和论文上网,可以通过国内的四大权威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维普、龙源查询核实。 5、如果觉得自己寻找期刊麻烦,还可以通过代理/杂志社服务,以下为流程: (1)论文写好并发给代理或者杂志社。(文章质量要有保证) (2)根据论文字数内容和作者的发表意向确定所发表的期刊及费用。 (3)支付定金。 (4)杂志社进行审稿,审稿通过后邮寄给您稿件录用通知单。 (5)在你收到用稿通知后,三天内请付清余款,以确保你的论文能及时发表。 (6)杂志出刊后杂志社会给每个作者邮寄两本样刊,以供您使用。

评职称发表论文可以自己投稿给杂志社,也可以找杂志社的编辑,让他们帮你投。自己投稿需要自己把稿件写好修饰好,字符数以及查重等都要符合要求才可以。找杂志社的编辑要认清别是子,价格太低的要小心,因为检索网站可能不稳定。主要就看自己的需求,看评职文件的要求,别到时花钱了却不能用,白花钱不说还耽误了评职,得不偿失。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