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民间艺术论文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2024-07-05 18:04:10

民间艺术论文发表文章

皮影的意义可以用8个字概括一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小小的一张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能表现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历史中的无数逸事。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国家大剧院的皮影戏展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观众,展演第一周前来参观的观众就达4万多,古老的皮影戏正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皮影的收藏热度也逐渐升温。

过年了,民俗又火了:扭秧歌,挂花灯,贴窗花……在诸多民间艺术中,民间剪纸可算是最易让人接受的一张“喜庆贴”了。每每看到那一张张剪纸点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对剪纸的那份爱又涌上了心头…… 我喜欢上剪纸,最早还得从美术熏陶说起。记得从四、五岁开始,多才多艺的爸爸经常给我画小动物,寥寥几笔就能将各种小动物勾画得活灵活现,那时,爸爸在我心目中真是棒极了。后来,爸妈由于工作忙,将我送到奶奶那儿。奶奶有一双巧手,常常是随便几剪子就能将一张纸铰出不同的花样来,那泛黄的纸,失去光泽的剪刀,精致的图案,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许从那时起,我就被艺术的魅力所征服,也许正是这种家庭氛围,使我对美术有了最初的朦胧的认识。 在我上高中时,偶然的一次机会,美院的朋友送给我两本关于剪纸的书。我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通过这两本书,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剪纸,它那巧夺天工的表现手法彻底折服了我,于是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剪纸Fans。 因为我有美术基础,学起剪纸来就如鱼得水。不过剪纸是个细致活儿,心急的人做不来,往往一件作品马上就要完工了,却因为一不小心剪断了一根线条而功败垂成,让人惋惜不已。所以要说起来,这剪纸还能修身养性呢。只有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才能使作品顺乎自然,质朴清新,拙中见巧,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 对我来说,剪纸是一种享受。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那剪刀铰纸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以前好动的我总坐不住,自从喜欢上剪纸后,竟然可以头也不抬地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朋友说我有点儿“痴”了。 时间长了,家里人也受了我的影响。有一次,一件作品才完成一半,我放下忙别的事去了。回来后发现不知谁动了剪纸,而且将作品弄得不成样了。逼问小妹,小妹不招,妈妈倒招了,她说她试着刻了刻细微处,没想到没有掌握好轻重,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尽管心疼自己的作品被损,但看到家人也被剪纸感染,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我非常喜欢一首赞美剪纸的诗:蔡候造纸蔚丹竹/巧女择来绘锦图/天地风光皆展现/人间姿态尽留足/刻刀有韵勤裁入/画笔凝神细剪出/撒下仙花一朵朵/彩云飞向万家屋。我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爱这个世界,你只要热爱生活,生活总会是美好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剪了不少作品,主要有《踏雪寻梅》、《晴雯补裘》、《孔雀女》、《猴子捞月》、《庆十·一》、《十二生肖》、《菊》、《鹤》、《捐赠》、《秋天的童话》等,这些作品,有的被朋友要去了,有的又让我送了同事,留在手中的很少了。眼下,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到了,在这钻石昂贵的年代,我们不妨送朋友一幅精美的剪纸,看是不是一样可以珍藏到地老天荒…… 还有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瞧!小老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一旁羡慕得不得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鼠爸爸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鼠妈妈说太阳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最棒,墙说老鼠最棒。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多么精美的剪纸啊!真令人爱不释手! 中国北方剪纸窗花多以单色红纸剪制而成,一次最多不超过三四张。蔚县却是以刀代剪,纸张采用极薄的粉连纸(较薄的纸,通常用来糊窗或者单宣),数十张叠起来,先用水焖湿、 在中国众多的剪纸流派中,蔚县剪纸以她美丽的风韵、独特的风格而独树一帜,深受人们的喜爱,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国。 蔚县是一个位于河北、山西交界处的小县,四面群山环拱,是一个交通不太发达的地方。大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外界的沟通交流比较少,蔚县剪纸保持了自己特殊的风格。在众多的剪纸流派中,以黑白剪纸和彩色的单色剪纸为主流。 蔚县剪纸是一种从窗户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在河北、山西及内蒙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里,有着过年贴窗花的习俗。这种源远流长的民俗习惯,是蔚县剪纸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塞北农村的窗户和现在城市里的窗户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其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其基本制作工艺 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道路。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 ,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民间艺术论文发表

皮影的意义可以用8个字概括一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小小的一张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能表现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历史中的无数逸事。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国家大剧院的皮影戏展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观众,展演第一周前来参观的观众就达4万多,古老的皮影戏正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皮影的收藏热度也逐渐升温。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佤族民间艺术论文发表

学院院长:马薇,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舞台表演艺术家,云南省通俗歌曲演唱理论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2007年,作为特殊人才从云南省歌舞团引进到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担任院长职务。在演唱中运用和借鉴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把多种唱法融会贯通,形成她独有的艺术个性,被誉为盛开在云岭高原上的“三色景”。1999年,马薇成功举办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堪称云南省规模最大、场次最多的音乐会。音乐会由“民歌风”、“戏曲韵”、“通俗潮”和“歌剧情”四个部分组成,反响强烈,轰动歌坛,充分显示了实力派歌唱家的艺术风范。为此,云南电视台专门为她拍摄了个人专题片《美丽的三色景》。2000年出版发行《怎样演唱通俗歌曲》一书,该书结合她长期的演唱和教学实践,对通俗歌曲的发展脉络、艺术构思、类别流派、演唱技巧等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和逻辑性的概括,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演唱好通俗歌曲,是最早涉足通俗歌曲的演唱教学及理论研究的专家,填补了云南省通俗歌曲演唱教学理论的空白。作为声乐界第一人在云南卫视开设40期声乐讲座,媒体专访文章多达40余篇,长期担任全国及全省重大声乐比赛的评委,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度较高的优秀歌手,他们在全国、全省声乐大赛中荣获较高奖项。党委书记:郝金文,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副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教学、科研和党务行政管理工作,曾任云南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党委办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学及文化。公开发表《从彝语“嫫”的演变看彝族母权制的遗迹》、《试论彝族图腾崇拜与审美意识》等十余篇科研论文,曾参与国家民委等省部级相关课题研究,多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副院长:张宗红,1971年6月生于云南永胜。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男高音;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昆明市声乐协会常务理事;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成员;现任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1994年7月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系,2001年7月结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03年7月结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曾师从云南艺术学院田志周教授、云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杜丽华老师、中央音乐学院李维渤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葛毅教授学习声乐。曾在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西南地区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昆明市职工歌手大赛、聂耳杯声乐比赛、中国民歌大赛等声乐比赛中获奖。2009年7月,获“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在研究声乐教学与演唱的同时,张宗红副教授把“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作为自己的主要的研究方向。曾多次深入“阿佤山”、“他留山”、“玉龙湖”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做田野调查,其研究领域涉足“云南民族民间乐器研究”、“云南民歌分类研究”、“云南民族音乐民间艺人研究”、“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研究”等,是“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本土民族艺术教育”项目子项目负责人。代表性论文有:《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因素》、《佤族丧葬乐器“兀儿”的文化内涵》、《沧源县岩帅镇的佤族民间乐器》、《沧源县岩帅镇佤族民歌探析》、《沧源县岩帅镇佤族音乐民间艺人调查实录》、《尼苏人及其音乐》、《“他留人”的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传承现状》、《“协调声区”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女高音歌唱家杜丽华老师声乐艺术探究》等。

咸阳民间艺术论文发表

民间美术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它是劳动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艺术形式。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篇1 论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一直以来,民间美术在我国美术教育中便占有一席之地。当下,在视觉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境中,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 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育,对于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继承,可以避免在传承上断裂的命运,并且能够不断向前蓬勃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丰富教学内容,民间美术所蕴涵的拙朴的造型、古朴的色彩、文化内涵、传统艺术观念等,对学校美术教学有着借鉴与启示作用。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学生能提高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开拓创造思维,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情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进而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1.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 美术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生命感受,而且能作为重要的协作因素,帮助完成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美术教育对人的精神的陶冶、提升,本身就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美术教育肩负着审美教育之重任,审美性是美术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很多美术教育家一直致力于将民族的东西带入当代美术课堂。如董希文先生在教学中便坚持不懈地贯彻油画民族化,引导学生广泛地研究古今各种优秀艺术遗产和中国民间艺术,以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全面的艺术修养。在美术教育中引进民间美术可以避免美术教育中过于侧重技巧、美术技法、关注操作程式,忽略审美教育对学生精神层面陶冶与启迪的弊端。 对我国民间美术的重新认识,是推动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探求美术教育工作中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平衡、全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发展之关键所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美术教育资源,以新世纪的视角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最终形成一种具有时代内涵,又不失传统底蕴的中国的现代美术文化建构。林风眠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一定是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我们有5000年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其很好的时代感的创造,我们要保存我们固有的、很好的东西,吸收外面的东西。”[1]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将其转化为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拓展视野,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的目的。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独特造型与审美方法,产生出质朴淳厚的美感,其中所蕴藏着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老一辈民间艺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物质水平较为低下,可在艺术作品中却总是抒发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勃发的情怀。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着的真、善、美,给精神以满足,有助于净化心灵,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创作态度带来有益影响,使人们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创造思维的开拓 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可以民间美术作为美育的媒介,帮助学生寻找艺术的切入点。 有些美术院校聘请当地民间艺人进行实践指导,通过艺人的授课掌握其所运用的造型、色彩、花纹等各具特色的塑造型技巧,以及造型轮廓形式和材料工艺特点,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积极的刺激,增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理解性和选择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找到美的共性,从而获得自身审美情感的丰富和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创作灵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民间美术系,将乡间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引进我国最高美术学府。并于当年组织了一次民间美术教学,邀请六位农民艺术家走上美术学院的讲台传授民间艺术,在教学总结会上,同学们纷纷说:“画出了几年来画不出来的东西,学到了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内容。”而教师们也认为:“找到了自己多少年来苦苦求索的艺术真谛。这是一次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教学。”[2] 3.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对中国传统美术来说,多元化的层次决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在民间美术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因此,“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及其创作方法,完全应该与其他美术规律和创作方法并驾齐驱地存在于中国的美术学府里,只有这样,中国的美术教育才是名副其实的、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完整的面貌独立于世”。[3] 优秀艺术皆根植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只有认清自己的根在哪里,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才能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当下有些青年艺术者不屑于民间美术,认为这些来自乡间的东西是粗俗的,土得掉渣,盲目崇尚西方所谓的一些主义或是样式,殊不知只有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涵养,才能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在借鉴别国优秀艺术形式的同时,更要明白我国的传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营养,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民族文化精神融汇于现代艺术,才能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近些年,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除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表现法则和造型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对描写对象的内心感受,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对象、把握对象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把对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注重把自己的感受、意志融入作品中,准确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这些民族化的特色在民间美术样式上都有着深刻及鲜活的表达。在艺术界,在目前这种风格与形式大爆发与大融合的情形之下,通过对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特质、传统美学观念及独特造型方法的剖析与学习,美术教育可以摆脱原有美术教学体系中机械论与虚无论的缺憾,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灵性与自然的精华,造就出时代精神与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审美教育风格。最终这种审美教育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将渗透到个人的精神生活的潜意识层次,并跨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结语 当代美术教育应立足并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把发展民族传统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优秀艺术作品无不根植于深厚的民族土壤之中,民族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注入民间美术教育意识,思考中国美术发展战略,提高和强化全民族艺术素质培养的前瞻性,奠定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使其树立民族情感,为传承国家传统文化精粹,保障社会团结统一、进步发展而开展有意义的实质性工作,这也是当今乃至今后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向。 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篇2 浅谈民间美术的发展 【摘 要】中国的民间美术遍布农村。在那里,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与民间美术有着亲密的关系。他们或者是创造者,或者是享用者,无不置身其中。而民间美术的审美形态和形式种类丰富多彩,其文化内涵深远丰厚,与远古的原始文化艺术观念遥相呼应,并且两者有着渊源嬗变的血缘关系。他的许多造型、图式可以上溯到华夏民族的起源与中国文明的源头。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俗学、民族学、历史考古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 【关键词】民间美术 装饰 艺术 民间美术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它是劳动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民族艺术中最具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的一部分。民间美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匠师,其中绝大 多数是在劳动生产的业余时间制作的,或作为副业生产, 又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 望、信仰和道德观念。 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的。在民间的节日庆典、 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如中国春节前后用年画、剪纸、春联装 饰环境,为孩子赶制服装,社火花会的戏具,庆贺元宵节 的花灯纸扎;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五毒服装 饰件及龙舟彩船;中元节的荷花灯、中秋节的月饼花模、 泥塑兔儿爷;结婚用的嫁衣、喜花、喜帐;祝贺幼儿百天和生日用的虎头帽、虎头鞋、长命锁、长命衣。少数 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歌舞集会中的服饰布置也用丰富的美 术品点缀。 藏族供神的酥油花,傣族泼水节男女互赠的 花荷包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区,由于中国地域 广阔,民族众多,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气质等互 有差异,又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采的风 格,这些美术品有的供生活使用(如灯具、食器、家具), 有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如年画、窗花),具有实用价 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布、纸、竹、土,然而制作技巧高超、构 思奇巧、很少自然主义的模拟物象,而是善于大胆想像和夸张表现强烈的感情,又常用于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的手法通过优美的形象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艺术上刚健清新活泼淳朴,带有鲜 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民间美术正是沿着人类本源艺术一直发展延续到今天的。 中国的民间美术虽然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它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从则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种: 1.积极向上性。 中国的民间艺术是一种“乐感文化”,是一种欢乐的艺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为出发点的大部分西方文化,认为生活目的只是为了赎罪,以获得原谅从而获得新生。这种思想观念在他们的艺术作品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来,以个体农业为基础而生存的庶民阶层,他们摆脱不了天灾人祸、饥寒和贫穷,他们只能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慰籍中求生,他们祈祷万物有灵,祈求生命和生殖繁衍,幻想着喜庆和吉祥。其哲学观念是轮回的――“今天不好,明天会好”,“今生修好,来世有报”,他们总是对将来、对来世充满着希望。因此,他们的美术作品大多不表现现实生活的艰苦,而极力去表现理想中所期待的美好。 2.象征性。 劳动者是最先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创作的原动力,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导。 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手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形象:在织绵刺绣和桃花这类民间美术种类中,除少数具象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图案。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圆点、三角、旋涡、波折、齿纹、鱼纹、蛙等多种纹样,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把各种动物、植物、抽象为几何图案,不但要仔细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和古老的造型意识具有的抽象、象征含义。汉族的民间服饰,日用品装饰上也可以看到概括的抽象几何图形,如百家衣、百纳幛。 这种以菱形的碎布拼制而成,以色彩的拼接和几何状的结构,完整呈现出某种动物、植物造型,色调鲜艳和谐;生殖崇拜的华中树、鱼人、鸡头鱼、双鱼,气氛热烈喜庆。民间美术概括性表现在程式化造型。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表现出大胆取舍,夸张、提炼其本质,舍弃、弱化细枝末节,并夸张画中的内容:贵州民间泥玩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部和嘴占了大半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了,却将野猪的生猛表现得鲜活生动。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突出门神的勇武,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长,形成方厚如山的气度,而仕女则被刻画得格外清秀,细腰削肩极尽婀娜之态。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略的笔画表现出多种物象。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版画中几组细浅排列的草就是一片草地,这种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存在合理性,言未尽而意已明。 3.教育性。 讲到教育性我们就要重点提到它的道德教化功能,可以说中国的民间美术在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的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以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这方面的作品在皖南徽派建筑中的木雕、砖雕及石雕中比比皆是,如:“岳母刺字”、“八仙过海”、“水泊梁山”、“武松打虎”等。 猜你喜欢: 1. 艺术方面的论文优秀范文 2. 民间美术特征浅析论文 3. 谈谈民间美术 美术研究学术毕业论文 4.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论文 5. 艺术方面的论文

浅议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论文

[摘要]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陕北民歌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生活基础,旋律奔放、抒情自然等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陕北民歌,对于解读陕北文化,继承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陕北民歌 艺术性 自然奔放

提起陕北民歌,我们不由得想起那首唱遍全中国的《东方红》,那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续写着军民鱼水情。就是那一溜溜沟沟,那一道道山峁,还有那滚滚逝去的黄河水。飘洒于陕北父老的口耳之间,世代不息。就在这儿——陕北的黄土地上,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式的农民,勤劳、朴素……

六十年前,美国人斯诺说:“走进陕北,才看到一个真正的民族,才看到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确,古老的陕北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国风》,在《国风》中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方的民歌。而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了有节奏的喊声,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黄土高原——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永远吸引着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是谁走进这片土地都会被一种激情所占有和征服,这就是陕北民歌的旋律,她开阔奔放,感情炽热而深沉,有浓厚的抒咏性。随着历史的漫长发展,她敞开胸怀吸收了北方各地民歌中的精华,再后来慢慢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充实了她的内容,这其中自然饱含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具有独特的地貌,大自然用它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精雕细刻,雕刻出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在历史上陕北属边塞要地,是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区域,由于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独特的环境中,产生了陕北特有的风土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具有高亢、悠扬的旋律和清新、质朴的风格,以其感情的真挚深深的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民间歌唱家把内心无尽的`寂寥,炽热的企盼,复杂的感情,毫无保留的宣泄出来。真实的表现了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和陕北的自然景观、地方民俗。陕北民歌包涵了陕北人生活的全部,她们当中绝大部分是情歌,这一点与其他民歌相似,充分体现出陕北女子的泼辣与柔情,体现出陕北汉子纯朴敦厚的性格。如:只要和妹妹搭对对,铡刀剁头也不后悔。三天没见哥哥的面,拉上个黑山羊许口愿。这种直爽的表达方式,很难相信出自是见了外人连说话都脸红的陕北农村姑娘的口中。

陕北民歌道出了年轻人对纯洁的爱情追求和向往。如《五哥放羊》中“有朝一日天睁眼,我和我的五哥把婚完。”尽现了妹子对她的情哥哥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对幸福生活中期望。和这首歌相比,同样是放羊人的男主人《陕北自由汉》却是包含心酸和无可奈何的寂寞,“渴了喝凉水,饿了就吃干粮,想哭我就哭,想唱我就唱,想喊我就喊,想骂我就骂,哎……”从这点可以看出陕北民歌的热情直白,没有半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

解放前,有一支特殊的运输大队——赶骡队,活跃在三边,绥德,米脂及周边地区。说他们是运输大队,其实也不过是几个或者十几个人,赶着几十头骡子和毛驴,来回贩运货物,主要是食盐、毛皮等,风里来,雨里去。运输队成员大多是青壮劳力,一年四季来来回回难得有几次回家,特别是有些还是刚结婚不久的,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踏上赶脚汉的路。那首和着骡子铃声的《赶牲灵》,就是他们在运输途中创作出来的:“你若是我的妹子,招一招那个手;你不是我的妹子,走你的那个路。”这就是黄土高原式的爱,淋漓尽致地唱了出来。憨直的陕北汉子,拿着陕北特有的“玫瑰花”,送给心上人表白自己的爱恋:“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睡觉还想你”,感情表达的酣畅淋漓,自然、真实,生动感人。

陕北民歌传唱悠久,在今天流传面越来越大,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首先就是因为它唱出来的是真实的感情。其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很多陕北方言,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如《骂媒婆》:“捣灶鬼媒人两头扇,我大我妈耳朵软”。单看“捣灶鬼”、“两头扇”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媒人的厌恶,“耳朵软”更是对父母见钱眼开,不顾一切把女儿往火坑里推的责怪,表现出姑娘对落后的婚姻制度的极度不满,同时也表现出她对自由婚姻的向往与追求。

陕北民歌旋律高亢悠扬,腔调豪壮婉转,尽情的吐诉出心中的艰难悲壮,几乎是吼出来的,陕北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拦羊嗓子回牛声”。如奔放激昂的《艄公谣》:“日头头烤红胳膊膊弯,风里雨里我浪花花里钻。一字一顿无不凝结着艄公的血和泪,挣就个骨头练就个胆,从小就学会个搬水船”。先不说是陕北的人民为生活艰辛所迫,一句‘从小就学会’足见其中的辛酸。艄公们用高亢的嗓音倾诉着自己与黄河天险拼争,与生活的坎坷经历,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是不可能创作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艄公谣》。

陕北民歌的句式和我国历代民歌的句式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多为上下句结构,上句和下句章节相同,上句和下句的两个尾字押韵,形成一个段落。七言句式是陕北民歌是最普遍的结构形式。如《哭嫁》“正月里来就正月正,大花眼眼就两盏灯,弯弯眉毛就两张弓,你说心疼就不心疼。”其中也有八字句、九字句,但中间多为衬字,例如,“千里(里)的雷声(噢)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长征》:“桃花(花)(那个)(还)没开杏花(花)(那个)开,站住牛惧(呀)看你上来”。“干妹子儿你好来实在是好,走起路来好像水上噢飘。有朝一日翻了身,我和我的干妹子儿结个婚”。以上都属于七言变体,它们都借助衬词,突破了七言的限制,使歌曲更加接近群众语言,上口能唱,唱起来宛转流畅。这种句式结构,从修辞手法上来看,上句或用“赋”,或用“比兴”开头,下句点题言实。虚实相结,浑然一体。每个段落构成一个画面,或是一个情景,根据内容灵活多变,使感情得以充分表现。

陕北民歌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喜用叠音。常见的做法是把一个单音节字相叠,形成叠音双音节,用于句中,形成一种特有的节奏,使整个句子显得轻重缓急自然合理,形成一种音节、音响上的旋律感和音乐感,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陕北民歌中的叠音通常是把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后镶在一个单音节的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之后,中间有时加有时不加衬字“格”,构成一个音节繁复的多音节词,用它来把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颜色、动态等摹拟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直观的形象,使人感同身受,使语言富有独特的韵味。如“青线线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一对对鸭子一对对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

“对对”“眼眼”,把单个量词、名词迭连起来,借繁复的语音感觉突出形象,“对对”突出鸭子也能相依相偎,相亲相爱,何况有感情的人呢?“眼眼”强化了主人公是大花眼,眼睫毛长,暗指女孩子聪明有主意。这样,借助迭词化生硬为柔和,化抽象为具体,从而给人可观可感的立体形象和亲切动人的心理印象,同时又增强了歌词悠扬婉转的音乐美。

任何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种类,都有与之相应的表现手法。陕北民歌也是这样。陕北民歌这朵在黄土地上绽放的民间文学奇葩,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陕北民歌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它是陕北文化乃至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散发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土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高昂的激情。它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它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它的魅力与多种修辞手段的灵活妙用有着极大的关系。以陕北民歌歌词的修辞特色为切入点来研究陕北方言乃至现代汉语的修辞艺术,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价值。贺敬之说:“一切来自人民并为人民而创作的作品和由它们组成的艺术长河是不会断头的。”正是“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信天游永世也唱不完”。陕北民歌陕北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尽管文明的发展已经使它更多的变形后走上了舞台,但是出于对民间艺术的传承,我们应加大对它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郝磊。影视中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形式[J]。电影评介, 2006,(19)。

[2]汪东锋。陕北民歌的迭词与叠音艺术谫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10)。

窗花剪纸 窗花剪纸是陕西民间最广泛、最普及的民间艺术活动。这种传统的装饰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民间农夫女子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一种“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以作美丽的装饰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到隋唐时代,在节日、庆典用彩纸剪成各种花草、动植物、人物故事,贴在窗格上的称“窗花””,贴在门楣上的称“门签”、“门画”,婚嫁时床头、墙炕上的称“贴花”、“喜花”、“顶蓬花”等;宋代就有了系统的各种剪纸讲究,使“喜花”、“礼花”、“门花”在婚嫁上应用到丧礼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丧葬,有长筒形的各种“葬仪花”;明清时期,女子出嫁,十分讲求“上炕剪子”(即会剪各种窗花、衣样等刀剪工艺活路),所谓“上炕剪子下炕镰”。还有好多老人被评为世界非文化老人,她们以自己的世间与生活剪纸自己的艺术,为民间艺术做出了贡献。民间的年画、剪纸等工艺品大多借物咏人,谐音呈祥。一条鲤鱼簇拥着盛开的莲花,叫“连(莲)年有余(鱼)”;五只蝙蝠从天上飞下,叫“福从天降”;蝙蝠前画一眼铜钱,叫“福(蝠)在眼前”;柿子和如意组成“事事(柿)如意”;画喜鹊立于眉梢为“喜上眉梢”;家中安放“葫芦瓶”,以图“福禄(葫芦)平(瓶)安”;雄鸡立于石上的饰物,谐取“室(石)上大吉”;儿童骑象手持如意为“吉祥(骑象)如意

民间艺术论文发表小说

过年了,民俗又火了:扭秧歌,挂花灯,贴窗花……在诸多民间艺术中,民间剪纸可算是最易让人接受的一张“喜庆贴”了。每每看到那一张张剪纸点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对剪纸的那份爱又涌上了心头…… 我喜欢上剪纸,最早还得从美术熏陶说起。记得从四、五岁开始,多才多艺的爸爸经常给我画小动物,寥寥几笔就能将各种小动物勾画得活灵活现,那时,爸爸在我心目中真是棒极了。后来,爸妈由于工作忙,将我送到奶奶那儿。奶奶有一双巧手,常常是随便几剪子就能将一张纸铰出不同的花样来,那泛黄的纸,失去光泽的剪刀,精致的图案,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许从那时起,我就被艺术的魅力所征服,也许正是这种家庭氛围,使我对美术有了最初的朦胧的认识。 在我上高中时,偶然的一次机会,美院的朋友送给我两本关于剪纸的书。我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通过这两本书,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剪纸,它那巧夺天工的表现手法彻底折服了我,于是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剪纸Fans。 因为我有美术基础,学起剪纸来就如鱼得水。不过剪纸是个细致活儿,心急的人做不来,往往一件作品马上就要完工了,却因为一不小心剪断了一根线条而功败垂成,让人惋惜不已。所以要说起来,这剪纸还能修身养性呢。只有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才能使作品顺乎自然,质朴清新,拙中见巧,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 对我来说,剪纸是一种享受。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那剪刀铰纸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以前好动的我总坐不住,自从喜欢上剪纸后,竟然可以头也不抬地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朋友说我有点儿“痴”了。 时间长了,家里人也受了我的影响。有一次,一件作品才完成一半,我放下忙别的事去了。回来后发现不知谁动了剪纸,而且将作品弄得不成样了。逼问小妹,小妹不招,妈妈倒招了,她说她试着刻了刻细微处,没想到没有掌握好轻重,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尽管心疼自己的作品被损,但看到家人也被剪纸感染,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我非常喜欢一首赞美剪纸的诗:蔡候造纸蔚丹竹/巧女择来绘锦图/天地风光皆展现/人间姿态尽留足/刻刀有韵勤裁入/画笔凝神细剪出/撒下仙花一朵朵/彩云飞向万家屋。我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爱这个世界,你只要热爱生活,生活总会是美好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剪了不少作品,主要有《踏雪寻梅》、《晴雯补裘》、《孔雀女》、《猴子捞月》、《庆十·一》、《十二生肖》、《菊》、《鹤》、《捐赠》、《秋天的童话》等,这些作品,有的被朋友要去了,有的又让我送了同事,留在手中的很少了。眼下,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到了,在这钻石昂贵的年代,我们不妨送朋友一幅精美的剪纸,看是不是一样可以珍藏到地老天荒…… 还有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瞧!小老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一旁羡慕得不得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鼠爸爸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鼠妈妈说太阳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最棒,墙说老鼠最棒。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多么精美的剪纸啊!真令人爱不释手! 中国北方剪纸窗花多以单色红纸剪制而成,一次最多不超过三四张。蔚县却是以刀代剪,纸张采用极薄的粉连纸(较薄的纸,通常用来糊窗或者单宣),数十张叠起来,先用水焖湿、 在中国众多的剪纸流派中,蔚县剪纸以她美丽的风韵、独特的风格而独树一帜,深受人们的喜爱,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国。 蔚县是一个位于河北、山西交界处的小县,四面群山环拱,是一个交通不太发达的地方。大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外界的沟通交流比较少,蔚县剪纸保持了自己特殊的风格。在众多的剪纸流派中,以黑白剪纸和彩色的单色剪纸为主流。 蔚县剪纸是一种从窗户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在河北、山西及内蒙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里,有着过年贴窗花的习俗。这种源远流长的民俗习惯,是蔚县剪纸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塞北农村的窗户和现在城市里的窗户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其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其基本制作工艺 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道路。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 ,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