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心理学论文已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21:22:55

心理学论文已发表

陈宝国,周会霞。多义词意义间的联系程度对词汇判断时间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第3期,214-218。陈宝国,宁爱华。汉字识别中的同音字效应:语音影响字形加工的证据。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4期。陈雅丽,陈宝国。儿童句法意识与阅读能力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4期。王立新,陈宝国,彭聃龄。家庭游戏情境对父婴交流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28(4):830-832。陈宝国,王立新,王璐璐,彭聃龄。词汇习得年龄和频率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004年5期,1060-1064。陈宝国。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学生智力、非智力发展的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第1期,97-100。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 心理学报,2003.(5)576-581。彭聃龄,邓园,陈宝国。汉语多义单字词的识别优势效应, 心理学报,2003,5,569-575 。陈宝国。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3期, 63-72。陈宝国。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5期,140-144 。陈宝国,彭聃龄。基线选择影响词语认知实验结果的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2年2期,27-30。陈宝国,彭聃龄。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 心理学报,2001.33(1)1-6。陈宝国,彭聃龄。汉语双字多义词的识别优势效应 心理学报,2001.33(4) 300-304。陈宝国,彭聃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对教育的启示。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1) 52-57。陈宝国。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理论述评 心理学动态,2001.9(1) 19-24陈宝国。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民族教育研究, 2001.1 83-89。陈宝国,彭聃龄。词汇识别中句子和课文语境效应的研究进展,心理学动态,1999.7(1)12-16陈宝国,彭聃龄。词的具体性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心理学报,1998.30(4)387-393陈宝国。从联想测验看语义记忆中概念的组织,四川心理科学,1998.4.3-6陈宝国。柯林斯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1993.25(3) 359-365获奖情况:曾获河北省91-93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参与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技巧,供大家参考:一、投稿要对路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的办刊方针以及刊文方向.在投稿之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了解刊物的发文方向,如果刊物是社科类的期刊,那么你发数学、物理、生物这些就有点不太合适了.其次还要了解刊物的出版周期,出版周期有双月刊、季刊、月刊……有的作者可能认为出版周期是小事,是编辑部的事情,跟我们投稿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想就打错特错了,出版周期越长说明文章见刊的时间越长,文章的录用率可能会更低一些,如果是评职称用的话,一定要参考一下出版周期,这决定了你的准备时间.再次,了解刊物的栏目.栏目决定了刊物的发文方向,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栏目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你在发文章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栏目去投稿了,比较有针对性.二、栏目是变动的,比如说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大部分刊物会出建国的专栏,你可以根据这个栏目进行专项写稿.变动的栏目一般都在年初的时候再刊物上做一个预告,如果你有意向投稿,一定要去关注一下,避免写出来的稿件与刊物方向不符,导致退稿.最后,在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二、注意把握时机论文发表就像是新闻报道,越新的选题越近的时间越容易被录用.但是学术期刊毕竟不是"日报",就出版周期而言,滞后性太强,你投稿的时候还是一个热点,等到出刊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话题度了.三、注意格式要规范现在大部分都是邮箱投稿,需要形成电子版文档,建议投稿之前先观察一下刊物的排版习惯,最好能够将格式调整成刊物的标准格式.如果刊物没有提供参考格式,也一定要整理一下,最起码要美观、可读.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稿件,如果每一篇文章格式都是乱的,极不方便编辑审稿,如此一来,被退稿也是很常见的.建议一定要规范格式,另外如果有基金一定要带上,提高录用率.当然,这些并不是投稿被录用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要看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四、适当控制字数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 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五、讲究投稿策略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

以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为参照标准,环境心理学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得以兴起。随着环境问题的升温,环境心理学也成为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较有突破的一个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1 浅谈环境心理学中的拥挤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中的拥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阐述了拥挤的内涵、影响及对策,并提出要警惕拥挤综合症的出现。 关键词:拥挤 影响 拥挤综合症 一、 拥挤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1],它通过研究在不同社会 文化 和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寻求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可持续模式。拥挤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学者有的认为,“拥挤”是指当个体的空间需求超过实际空间供给时的一种心理压力不适状态,是有限空间中的个体的一种个人主观体验;有的认为,“拥挤”是指一种个人无法获得想要的隐私水平、无法充分控制同他人之间社会互动的状态。我国学者则强调“拥挤”是指一种主观的、能产生消极情感的心理状态,且当个人觉察到给定空间中有过多的人时出现。 总之,作为对高密度和相应空间限制的知觉判断,“拥挤”是一种难以直接测量,需经过人类知觉加工形成,伴随过度唤醒和生理、心理、行为压力特征表现,且导致系列拥挤负面影响的复杂心理体验和主观 经验 状态。[2] 二、 拥挤对人类的影响 (一)拥挤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对生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密度会引起一些生理唤醒反应。在高密度条件下的人血压偏高,个体患病的机率更高;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肾上腺分泌也提高;皮肤的导电系数也明显增加。长期在高密度环境中生活,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2.对情感的影响 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在改变空间密度的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而女性则相反,能彼此友好相处,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心境。在社会高密度的研究中,男女都同样反映出消极的心境。 (二)拥挤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人际吸引 拥挤导致人际吸引降低,并且男性更明显。在相关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情境下对组内成员负面的评价较多,而女性则相反,高密度促进了人际吸引。 2.退缩行为 当遭遇高密度时,社会退缩行为是一种应激 措施 ,它包括减少眼睛的接触、把头扭向一边,或者保持较远的人际距离。高密度所引起的退缩行为将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网络,这样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便会减少,更加难以应对巨大的压力。 3.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即利他行为,一些关于人口密度如何影响人们助人行为的研究发现,高密度会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在高密度的公共场所,利他行为减少大多是由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此外,利他行为在城市和乡村也是不一样的。 4.攻击性行为 拥挤导致攻击性增强的观点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对某一部分人来说(如 儿童 ),二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大量研究显示,拥挤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更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改变。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依赖于高密度是引发负性的情感体验,还是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密度并不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 (三)拥挤的具体影响 1.拥挤对工作的影响 首先,拥挤使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高度注意力和清晰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其次,拥挤时容易产生焦虑。再次,高密度会阻碍个体对环境的认知。最后,拥挤可能会阻碍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2.拥挤对交通影响 首先,交通拥挤带来的应激。坐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着一种更应激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其次,司机的应激。司机的应激状况,总的表现为负性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攻击性强、焦虑、厌倦驾驶,及与他人交往时常常过度反应。再次,交通阻塞。交通阻塞影响人们到达目的地,也对驶汽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的焦虑有很大的影响。 三、减少拥挤的消极影响 (一)干预措施 首先,认知干预:对高密度情境的干预措施之一是认知干预,它是提前给个体关于某个情境的拥挤提示或警告。这样可以减少应激和其他不利影响。 其次,建筑设计:第一,利用分隔。对密度的知觉是引起拥挤感的关键,因为拥挤感是个体感知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第二,注意焦点的设计。人们更喜欢能减少个人唤起水平的环境;建筑设计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因素来减少人们的消极反应,达到减少拥挤感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中室内家具的色彩、布置,对空间宽敞感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调节方式 消除拥挤导致的后果主要在减少个体的焦虑和降低他们的唤醒水平。为此,可针对缓解拥挤所产生的后果而进行三种调节 方法 :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认知重建是通过引导,使人们注意情境中的积极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想象是帮助人们按指令想象一幅舒适的、田园式的画面,以转移注意力。 四、拥挤综合症 拥挤的空间,嘈杂的环境,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极易使人产生高度紧张,出现头痛、失眠、易怒、乏力等症,甚至引起心理变态,这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拥挤综合症”。环境、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认为,拥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为避免现代都市的拥挤及拥挤带来的危害,需要社会和都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是要加强对城市布局和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利人口分流;在节假日及大型集会,要作好人群的有序流动安排,最大限度地控制拥挤现象。都市居民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更应避免拥挤。同时,都市人还须学会“闹中取静”,在紧张中学会放松,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保持乐观开朗、平静愉快的心境,这些都是防止拥挤综合症的有效办法。[3]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社, 2001. [2]戴琨等.拥挤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10(4). [3]严世英.都市拥挤综合症及其危害[J].人与自然,1998(3). [4]许波.拥挤综合症-精神健康的大敌[J].社会心态大观,2004. [5]保罗·贝尔等著.环境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2 谈环境心理学及其研究述评 【摘 要】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东西方发展,做了文献梳理评述,以期学界进一步了解其背景和现状。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研究;述评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 人际交往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 一、环境心理学简要追述 环境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分化产生的―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与自然环境和人工的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传统意义上,环境心理学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心理学的结合。随着环境心理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不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纪元前,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各种手法矫正视觉错觉。有关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1886年德国美术史家沃尔芬(H.wolffin)著有《建筑心理学绪论》一书,曾用“移情论”的美学观点讨论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设计问题。其后,汉斯・迈耶(H.Mayer)还打算在包豪斯中开设心理学课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社区崩溃、建筑拆毁、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因此,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深切关注。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终于汇集成多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此后,先在英语区,继而在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当时北美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伊特尔森、普洛尚斯基、萨默,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还形成了若干研究中心,如儿童与环境、环境认知、环境与年龄、残疾人与环境、居住区环境、室内环境、妇女问题、使用者参与、使用后评估等。该组织第一批成员27人,仅由建筑师和心理学家组成,到1984年,成员增加到900人,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建筑师占30%,心理学家30%,其他环境学科(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25%,其他社会科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人类及社会生态学家)15%,成为世界上历史最长,人数最多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和应用的学术团体。欧洲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也形成了环境行为研究的潮流。 亚洲各国中,日本在环境――行为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并在70年代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研究,并引起学科人员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二、环境心理学及其发展 不同的研究者,对环境心理学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学者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中,看到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与全貌。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是纽约的研究者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等首先提出的。任何人工环境都是社会的产物,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同时也不能脱离它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1]。1978年,贝尔(P.A.Bell)等三人合著的《环境心理学》一书给环境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整体的科学。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对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个体如何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2]。 环境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的一门科学,因此它并不追究人能够适应哪一种环境的问题。过去,人们在创造环境时,几乎不考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会有怎样的心理倾向。与此相反,环境心理学却是将它作为重要问题提出来,并使它与选择环境、创造环境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科学分支。因此现在有一些问题必须加以考虑[3]。 俞国良等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4]。马逊风等认为“广义上的环境心理学就应该是心理学,因为一切心理学都是针对环境的”。狭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从其研究对象上可以定义为“研究环境问题对人类(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对环境反馈作用的学科”[5]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6]。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各个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一些小的差异,但基本思路是差不多的。基于以上不同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个心理学分支独有的特点和能区别于其他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区别于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独有的特点,最主要是它研究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分支。 在现有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我们看到实际的研究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有研究者 总结 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概念,不同环境中心理学原理和各种环境状况个人的心理现象和对环境的知觉;环境物理里和环境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环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相互关系),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规律,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如噪声、温度、风向、气候、空气的污染)和社会环境(如个人空间、地域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环境联想对环境意识与心理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中心理变化对人体信息传递、工作效率等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何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创造一种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环境即对环境的反馈作用[5]。 除此之外,环境心理学还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且研究如何通过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增加亲近环境的行为,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环境心理学说到底是心理学,而不是环境学,它的研究内容归根结底是心理学的内容,只不过要加上一个限定的领域,这个限定的领域就是环境。有定义说“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我们感到这个表述虽然很清晰简练,而且也基本切合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但是表述上不是最好。因为环境心理学毕竟是心理学,所以把它仅仅说成是研究“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毕竟不十分贴切。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中所说的环境,其意义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是包含社会环境?这里,我们的建议应当说主要是自然环境。另外一个定义上的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是不是一个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有研究者指出,“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看,环境心理学应该成为以环境科学和心理学两学科为研究基础的交叉学科,但从环境心理学的起源和已进行的各种研究来看,环境心理学距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原因是环境心理学的最初研究者主要是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个人空间、拥挤、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等,“目前的环境心理学和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联系得更为紧密”。 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似乎和这个现状更为贴切,但是,却和环境心理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合。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心理学研究者中,心理学家的人数正在日益增加,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月越来越超越建筑学的范围。 三、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及其展望 从广义上看,所有的心理学研究的都是研究环境中的人的心理,是否所有的心理学都应该说是环境心理学?我们认为,如果把所有的心理学都说成环境心理学,那么这个学科的独持性就没有办法体现了。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活动,以及影响了自然环境的那些小型活动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大致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对环境的影响。1.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问题。2.环境心理评估。3.环境态度与价值观。4.环境对人的影响。5.如何改变人的心理,使人多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事情。6.各种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此外,建立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内容[7]。 因此,环境心理学有很多需要紧密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和跟踪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与现实脱节,所以这是相当困难的课题。总之,我们认为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各学科之间的协作。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2][美]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等. 朱建军 ,吴建平等 译.环境心理学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3](日)相马一郎. 周畅 ,李曼曼译.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9. [4]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 教育 出版社,2000.4. [5]马逊风,黄冬梅,黄钰,何子光.环境心理学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1-36. [6]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8―129. [7]吴建平.环境与生态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5. 猜你喜欢: 1. 浅谈环境心理学论文 2. 浅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3.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 4.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5.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

女性心理学论文已发表

说实际的这方面会的人不是很多,买又如何?不买会怎样?自己权衡利弊吧……

美国心理学界第一个妇女学术组织心理学妇女联合会成立于1969年了。1、1969年,美国心理学界第一个妇女学术组织———心理学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女性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得到承认,美国的全国性心理学权威组织———美国心理学会于1973年成立第35分支机构———女性心理学分会,标志着女性心理学正式走上心理学的历史舞台。2、1976年秋创立并发行了两种专门讨论女性和性别议题的心理学期刊,即《女性心理学季刊》和《性别角色》。此外,有关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论文也出现在相当多的专业刊物上,对女性议题的关注也在心理学中逐渐突显出来。随即世界其他国家如苏联、英国、日本等也研究和发展了女性心理学。3、1980年10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女性心理学家丹玛克教授随美国心理学代表团访华,应邀参加中国心理学会举行的学术会议,作了题为《女性心理学:一个新兴领域的概观》的学术报告,这是女性心理学第一次被作为一门学科介绍到我国。4、随后,国内的一些学者陆续出版了一批与女性心理学、性别差异有关的论著,一批国外的女性心理学专著、教材也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此外,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学者乃至妇女理论工作者对女性学包括女性教育学、女性伦理学、女性社会学做了大量研究,促进了心理学家研究女性心理学的自觉性。国内的许多大学也相继开设了关于女性或性心理的课程。这些都昭示着女性心理学已经成为主流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心理学领域。但是,我们应看到,女性心理学在我国毕竟刚刚起步,女性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一、玛丽·卡尔金斯(Mary Calkins)玛丽·卡尔金斯很早就学会了希腊语,并热衷于研究古典文学。韦尔斯利学院曾聘请卡尔金斯教授希腊语,不过她很快就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她开始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在完成学业后,哈佛大学只给了她姐妹学校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的学位,只因为她是女性。尽管如此,许多人仍认为她是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尽管她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性别歧视,在1905年,卡尔金斯依旧凭借卓越的个人成就成为了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位女主席。二、梅兰妮·克莱茵(Melain Klein)梅兰妮·克莱茵是客体关系理论与儿童精神分析的创始者,她的理论一方面保留弗洛依德提出的本能驱力,另一方面大力扩展客体及客体关系概念,而她对客体关系的创新看法,尤其是儿童在前伊底帕斯时期的心理冲突(对客体的投射与内射)及母亲在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则渐渐脱离正统弗洛依德精神分析。除了理论上的贡献之外,克莱因创立了儿童精神分析的经典技术——游戏治疗,解决了儿童分析中的技术难题,得以遵循传统的分析准则:与儿童建立标准的类似成人的分析情境,严格规定分析的时间,保持分析者的中立性,采用移情解释。自克莱因之后,游戏治疗成为儿童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并被众多的分析者所采用,包括温尼科特等人。三、卡尔·霍妮(Karen Horney)在被男性发现的精神分析里,卡伦·霍尼首度为女性发声。她第一个跳出来质疑了弗洛伊德提出的女性的阴茎嫉羡这一概念。霍妮认为女性的精神障碍是基于对男性阴茎的妒忌,但并非阴茎本身,而是男性特权。她指出女性希望成为男性是因为希望拥有那些被文化认为属于男性的特质或特权,比如力量、勇气、独立、成功、性自由及选择伴侣的权利,这些都是文化因素而非生物因素决定的。霍妮亦创造了子宫嫉妒理论,指出当男性发现自己没有怀孕生育的本能时,他们反而会产生妒忌及自卑,所以男性表现出的进取心,争取成功其实是对这种自卑感的补偿。四、莱塔·霍林沃斯(Leta Hollingworth)莱塔·霍林沃斯是美国心理学的早期先驱,因对智力和天才儿童的研究而闻名。霍林沃斯最早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女性心理学上。她发现,尽管精神病院的男性比女性多,但这不是由于先天差异,而是由于社会因素:有智力障碍的女性更有可能在家里被忽视和孤立,而不是被送到精神病院。此外,当年的主流观点是,女性在智力上不如男性,尤其是当女性每个月来月经时。这样的观念对女性权利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许多雇主拒绝雇用女性,因为他们认为女性每月大约有一周的时间无法履行职责。霍林沃斯对这些假设提出了挑战,她的研究表明,无论在一个月当中的什么时候,女性都和男性一样聪明能干。五、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安娜·弗洛伊德是一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创始人之一。她着重研究了自我防御机制,并较早应用游戏疗法,对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治疗技术的改进起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忠实继承者,安娜·弗洛伊德发展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自我及其防卫机制》是安娜的主要代表著作,她以弗洛伊德的早期工作为起点与基石,将其扩展到自我与儿童的实际生活领域。“合理化”、“升华”、“投射”、“认同”等,都在安娜的努力中获得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分析的意义和作用。在安娜·弗洛伊德的工作中,精神分析已经不仅仅是病理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普通的发展心理学,普通的社会心理学。六、劳拉·皮尔斯(Laura Perls)劳拉·皮尔斯曾表示:“格式塔心理治疗,强调当下关注与即时参与,为个体发展自发持续的创造性调整提供了一个方法,而这种创造性调整则是我们面对死亡体验(也就是生存体验)的唯一方式。”劳拉·皮尔斯是一位德国出生的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曾帮助建立了格式塔心理治疗学校。她和丈夫弗雷德里克·皮尔斯在法兰克福心理学研究所相识。劳拉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得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博士学位。1942年,她和丈夫发表了合著的第一本书《自我、饥饿与攻击》。这本书标志着格式塔疗法理论的诞生。七、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玛丽·安斯沃思是一位重要的发展心理学家。她的工作证明了健康的童年依恋的重要性,她也是最早期使用“陌生情境”评估技术的心理学家之一。在她关于母子依恋和互动的研究中,安斯沃斯让一位母亲和一个孩子坐在一个不熟悉的房间里。然后,研究人员会观察孩子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包括陌生人进入房间,与陌生人单独呆在一起,以及母亲返回房间。安斯沃斯开创性的工作对我们理解依恋类型以及这些类型如何影响晚年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八、玛米·克拉克(Mamie Clark)如果你在课本上读到过玛米·克拉克,那么她的名字可能只是顺带一提。但这其实并不公平,因为克拉克对心理学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克拉克是第一位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黑人女性。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克拉克和她的丈夫向黑人儿童展示了两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娃娃——其中一个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黑色的。然后孩子们会被问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他们更喜欢和哪个娃娃玩,哪个娃娃是“好娃娃”,哪个是“坏娃娃”。研究人员发现,59%的孩子认为黑色娃娃是“不好的”,近33%的孩子认为他们与白色娃娃最相似。该实验证明了种族隔离对儿童的有害影响。美国最高法院随后裁定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有色人种要求校区停止种族隔离的政策),学校的种族隔离是违宪的。九、简·米勒(Jean Miller)简·米勒是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专业的临床教授,同时也是韦斯利大学斯顿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她撰写了《女性新心理学》一书,并与其他作者合著了《有疗效的关系:女性如何建立治疗及生活中的关系》和《在关系中成长的女性们》。米勒与不同学派的学者以及同事一同协作来推动关系-文化理论的发展工作。她为该理论的扩展以及对将该疗法在心理治疗内外、社会行动以及工作场所的改变等方面的新应用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十、劳拉·布朗(Laura Brown)劳拉·布朗是女性主义治疗研究所——一个致力于为女权主义疗法的深入实践提供支持的团体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她也是教育培训女权主义实践的国际协会理论研讨会的会成员。她撰写了很多书籍,这些书籍被认为是探讨女权主义疗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实践的核心著作,她的《颠覆性对话:女权主义实践理论》被很多人认为是介绍女权主义疗法实践过程的基础性读本。布朗对于伦理规范及其界限的思考、对于在小国家中进行治疗时的伦理问题的复杂性等问题的研究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感谢这些敢想敢说敢做的心理界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女性,谢谢她们的自由开阔,让我们听到更多女性声音,感受到更多女性力量。期待更多女性保持独立的灵魂,继续勇敢前行,绽放出鲜活可爱的生命力。

《第二性》中的存在主义女性心理学思想概论程治磊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并已发表的心理学毕业论文,任何引用以及转载等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合作!欢迎对此课题及对女权主义感兴趣的朋友留言探讨!摘要: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女权主义经典著作《第二性》中,系统阐明了导致女性与男性相比,在某些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的劣等性的根源在于,女性作为真正的人所拥有的成为主体的必然要求,以及追求超越的本质需求与整个生存处境对她的目标和行动的限制之间的矛盾,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女性在本质上是一种先天劣等性存在的观点。波伏娃运用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深入考察了女性生存处境中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人的本质及主客体关系,论述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两性差异。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为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同于实证科学的理论思路。关键词:女性心理学;存在主义;女权主义;生存处境;人的本质一、导言:女权主义著作《第二性》在女性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女性心理学(feminine psychology)可以被称作半个人类的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强调以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而女性主义心理学(feminist psychology)则强调女权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一般来说,“不管采用什么途径进行性别比较,性别研究和女性心理学都根植于女权主义的观点。”[1](P3)女权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最早兴起于美国。波伏娃的《第二性》虽然发表于1949年,但是对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P108-109)第二次浪潮直接促成了女性心理学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展。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作为一名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作家和女权主义(feminism)学者,并非正统的心理学家。然而在她传世不朽的经典力作《第二性》当中却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她对女性气质(femininity)、女性生存处境、人的本质、两性关系以及两性差异的深刻解析不仅激荡着存在主义哲学的声响,而且具有浓郁的心理学色彩。她所提出和揭示的诸多女性问题,至今仍是女性心理学的永恒主题;她所阐释和论证的许多观点,依然代表着很多女权主义者和女性心理学家的基本立场。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和女性心理学的关系是这两个学术领域之间的紧密关系的一个缩影,由此可以确定《第二性》在女性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西方女性主义同心理学有着特殊的关系,因为女性主义的主旨是改变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平等的性别关系,而形变关系与男性和女性的主体意识有关,同两性的情绪和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特征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因此女性主义者需要心理学的知识作为基础。”“从一开始,女性主义就同心理学建立了紧密联系,事实上,许多女性主义者本身就是心理学家。”[3](P412-413,P261)在此意义上,波伏娃完全可以被视为西方女性心理学的先驱者。欲进入当代西方女性心理学的领域,必须途经女权主义的道路。随着后现代主义对价值中立的否定和质疑,当代几乎所有的女性心理学家都在研究中坚持贯彻女权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她们相信科学知识永远不可能是完全客观和价值中立的。[4]这也是解读《第二性》中的心理学思想的意义所在。二、女性的生存处境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究竟是先天因素命中注定的,还是由后天因素塑造而成的,这是在女权主义、女性心理学、社会性别研究以及性别差异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重要问题,对此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着人们在女性问题上的价值取向,“限定着我们对未来的想象。”[5](P22)围绕着女性与男性相比在某些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劣等性(inferiority)的根源问题,波伏娃从生存处境这一角度所作的分析,构成她的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她间接地为女性心理学研究所贡献的主要思想。波伏娃认为,女性的劣等性特质是在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生存处境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生就的。同时,波伏娃一方面坚信在构成女性生存处境的所有相关因素中,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够成为唯一决定和价值恒定的因素;另一方面她坚信只有运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才能对生物学事实、经济地位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在女性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正确的考察和评估。波伏娃把女性的生物学特征作为构成女性生存处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察[6](P36)。她对先天决定论的观念提出了置疑,她认为以生物学术语表达的生物学事实是被生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实。她敏感地意识到了在被揭示的客观事实的表象之下所掩盖着的被赋予的主观价值。因此。她一方面承认“物种对女性的奴役以及对她各种能力的限制都是极其重要的事实,女人的身体是她在世界上的处境的主要因素之一”[6](P40);另一方面,她坚决否定弗洛伊德“人体结构即命运”的观点。她认为“精神分析只有在历史环境中才可以确立它的真理性”[6](P53)。也就是说,虽然生理因素对女性的存在状态有着特定的影响,但却根本不能决定女性的存在在本质上就必然是先天劣等的。波伏娃指出,“所有的特性都含有价值,每一种所谓的客观描述都含有道德背景” [6](序P24)。她谴责精神分析学家们“一直都不接受选择这个观念以及相关的价值观念” [6](P49)。她相信“主体不仅作为一个身体,而且作为一个服从禁忌和法律的身体去意识自我并实现自我” [6](P40)。人们总是根据某些价值观念而不是身体特征本身去评价他自己,而“人的价值和态度可决定什么东西有可能成为事实。”我们不难理解波伏娃作为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然而真正表明她的存在主义立场的是她对经济因素的考察。正如她没有完全否认身体以及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一样[6](P49),她也没有完全忽视经济因素在“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6](P59)中所起的推动作用。虽然波伏娃并不完全认同于经济一元论的观点,但是她对经济因素的重视程度远甚于她对生物学事实的有限认可。无论生物学的事实被赋予怎样的主观价值,它毕竟是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而经济地位却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并确实在改变。然而在经济问题上,波伏娃在历史中又和生物学事实不期而遇。因为最初导致女性成为男性附庸的原因在于她所受到的生殖的束缚[6](P70),这样一种自然功能和任何设计无关。女性受生育功能的奴役这个根本事实从历史一开始就注定她要做家务劳动,妨碍她参与塑造世界[6](P137)。而“从人类最初时起,男性在生物学上的优势,就使得他们能够肯定自己作为唯一的主权主体的地位” [6](P87)。生物学上的差异导致男女两性在经济上的不平等,致使“女人在私有财产出现以后便被废黜了” [6](P93),从此成为一个“永久的未成年者” [6](P99,105)。直到女性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开始摆脱生殖奴役,女性的生存处境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6](P141)。经济一元论同生物学事实一样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女性在本质上是否劣等性存在的问题。波伏娃不断向历史注入存在主义的观点,她认为“私有制要出现,主体就必须从开始就有一种认为自己在根本上是个主体,并坚持他生存的自主性和分离性的倾向”以及“生存者只有通过疏远,通过异化,才能够顺利发现自我”的倾向[6](P62)。因此波伏娃得出结论:“如果人的意识不曾含有他者这个固有的范畴以及支配他者这种固有的愿望,发明青铜工具便不会导致女人受压迫” [6](P63)。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弱势因素所导致的最初的经济地位的软弱只是为女性走上劣等性的命运提供了客观条件,而波伏娃则试图通过揭示在这一客观现实下面所隐藏的人的主观意识的本质特征来说明使生存处境的因素在两性历史中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由于女性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任何研究都不能脱离历史的进程。如果把上述生物学的事实看作女性历史发生的第一要素,那么经济因素则可以看作是女性历史发展的第一要素。历史蕴含在文化当中,文化所反映的是历史的真理。女性的整个生存处境使她注定只能扮演旁观者的角色[6](P214)。“男人付出他的行动,女人付出他的人格” [6](P267)。社会文化所反映并塑造的女性气质不可能超越于被历史规定的女性形象。因此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艺术作品当中,女性大部分情形下都扮演着“绝对他者”的角色,反映着男性的主体地位和主权意志。女性气质成为女性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劣等性的代名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就是显得软弱、无用和温顺” [6](P387)。波伏娃以嘲讽的语言写道:“在女人身上,甚至连轻浮、任性和无知也是令人倾倒的美德” [6](P212)。女性就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当中非自然地生成,经历着和男性不同的成长历程。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交互作用,共同塑造着女性气质。波伏娃的观点力图说明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模塑的。[7](导论)在《第二性》的第二卷,波伏娃从女性的个体发展史出发,并以各类女性(女性同性恋者,妓女,恋爱中的女人或情妇,神秘主义的女人或修女,独立的女人或职业妇女等)为对象进一步阐释了她对女性生存处境的理解,详细讨论了女性心理特质与行为方式与其生存处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神经质症状、情绪化、惰性化、自恋、消极被动与被虐倾向、虚伪与不真诚的态度、自制力低下、爱慕虚荣、迷信和盲目崇拜等等。波伏娃在拷问女性灵魂的同时,也在控诉整个文明,她认为“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 [6](P309)。同时,她指出这种文明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 [6](P309)。女性的生存处境为实现这种干预提供了条件,而也只有这种干预的存在,女性的整个生存处境才能发挥它的模塑作用,女性角色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干预必定导致人的异化(alienation)。波伏娃认为“作为女性化女人本质特征的被动性,是一种从她小时侯发展而来的特征……它实际上是教师和社会强加于她的命运” [6](P323)。综上所述,波伏娃认为女性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女性气质的劣等性本身并不能说明她的存在在本质上是必然劣等的,女性的个体成长史也表明她的劣等性特质是在他人的干预之下,经过社会化而逐渐形成的。生存处境的限制使女性成为一个被动的他者,一个绝对的他者具有了历史的和现实的可能性。三、人的本质波伏娃在探讨女性的生存处境时,始终围绕着存在主义对人的本质(essence of manhood)的理解。可以说,生存处境本身即包含着人的因素。女性的生物学特征,女性的经济地位以及女性置身其中的社会文化不可能脱离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而发挥作用。波伏娃从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以及主客体二元论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揭示了导致两性心理和行为差异以及性别冲突的人性根源。在其理论中隐约可见以对人的本质和两性关系的描述为核心的两性关系心理学的雏形。人之存在的价值取决于人的本质,或者说取决于个体对他自身本质的反思性规定。黑格尔在论述本质的概念时曾经说过:“本质映现于自身内,或者说本质是纯粹的反思。”人的存在并不直接等于人的本质。“自由选择”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成立的道德前提,而“追求超越”又是对“自由选择”的价值限定。波伏娃把“追求超越”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本质特征,即是对人的本质的反思性规定。波伏娃认为,每个生存者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根本需求在于通过自由选择去设计自己的未来,并通过超越性(transcendence)的行动去获取存在正当性的证明(或生存理由),从而寻求并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生命本身不具备存在(being)的理由,而这种理由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6](P72)。海德格尔说:“从存在的证明而来,任何一个存在者才回转到它所是的和所能是的东西中。”[9](P359)人的存在必然不同于物的存在,使男女两性相互区别的一切特质都不如我们都是人这个事实更加重要[6](序P25)。实现人的超越性需求的是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主观意志[6](P75),生存的价值源于行动,困于想象。“每个主体都要十分明确的通过开拓或设计去扮演自己的角色,而这种开拓或设计被视为一种超越方式[6](序P25)。“一个生存者,除了他扮演的角色什么也不是。……在纯粹的主观性那里,人什么也不是,应当根据他的行为对他进行评估”[6](P296)。从前文对生物学事实、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的整个生存处境为男性实现他的超越性需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女性却受到了限制。作为拥有共同需求的人,两性本无差别;而作为特定生存处境中的人,两性产生了分化。这种分化成就了男性作为主体的超越性需求的实现,造就了女性沦为客体的内在性(immanence)状态的完成。黑格尔说:“本质之所以是本质的,只是因为它具有它自己的否定物在自身内。”[8](P247)超越性作为人的本质需求,它的否定物就是内在性。如果作为主体的人主动放弃追求超越的行动或者整个生存处境使这种追求成为不可能,那么人就会陷入内在性的存在状态中,内在性毫无创造生存价值的可能性。波伏娃将陷入内在和停滞的生存状态称之为退化。如果主体同意这种退化,就会造成道德过失;如果这种退化是强加的,就会造成挫折与压迫[6](序P25)。女性的生存处境为她的两种退化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最终完成了女性在人类文明中的贬值。女性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受限事她无法开辟未来,因此只能“回落到空虚的内在性中” [6](P668)。女性作为人所拥有的成为主体的要求,以及追求超越的需求,和生存处境给她限定的被动命运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波伏娃在论述女性个体发展史的时候,指出了生存处境对这种要求和需求的压抑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女性只能在内在性中证明她们生存的正当性,也就是说只能在内在性的范围内实现超越的需求[6](P70)。她无法通过自主选择的行动达到自我实现[6](P726),而只能借助男性这个中介去和世界和未来发生间接联系。她是根本没有机会而不是没有能力去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确定她的主体地位,并在自我超越中创造具体而非抽象的价值。女性的特质“没有一种可以证明她的本质或意愿原本就是堕落的:它是处境的反映” [6](P694)。人的本质的需求和生存处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两性之间主体与客体(subject and object),此者与他者(the one and the other),主要者与次要者(the essential and inessential),相对他者与绝对他者的对立统一。这种看似和谐的不平衡的两性关系造成了两性在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两性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历史中的男性为了实现他作为主体的本质需求,不仅把自然界,而且也把处于劣势的异己的女性作为一种“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10](P35)正因为每个存在者都有成为主体的要求和追求超越的需求,所以“两种类别的人在一起时,每一种类别都想把他们的主权强加给对方” [6](P69)。一方面,任何一个主体只能在对立中确立他作为主要者的地位;另一方面,没有一个主体会自觉自愿的变成客体和次要者[6](序P12-13)。生存处境对于女性成为主要者的限制使她“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自主生存与客观自我——做他者(being-the-other)的冲突” [6](序P25-26)。波伏娃说:“要做一个真正的女人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客体,成为他者。”“女性魅力对超越的需求,是把自身贬为内在” [6](P777)。波伏娃认为,在女性的生存处境中,还包含着一种危险的诱惑,使女性最终接受了她与男性之间的共谋关系。生存处境在剥夺女性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应有的超越性的同时,也赐予她作为一个真正的女人所能够不劳而获的作为主体的幻觉。波伏娃认为“和想获得主权自由的主体的真实要求一起出现的,还有生存者对顺从和逃避的非真实渴望” [6](P344)。“在这条路上,可以避免真正生存所包含的极度紧张” [6](序P17),“使她无须做什么就实现自己的欲望” [6](P392)。因此,“男人一旦把女人变成了他者……她也可能不要求有主体地位” [6](序P17),从而成为一个“荒谬地带有主观性的客体” [6](P ),这种荒谬性就是一个人的“欲望与等待着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11](P35)。波伏娃正是从女性作为主体所拥有的主观意志与她作为客体所在的生存处境之间的矛盾当中找到了女性的劣等性特质的根源。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一个完成的现实,宁可说是一个形成中的过程,正因为她在形成她才应当与男人相比较,就是说她的潜能应当得到解释” [6](P37),“她有能力在她坚持超越和被异化为客体之间作出选择” [6](P54)。随着生存处境的改变,两性关系应当也必将在女性通过超越性的行动实现她的真实的存在价值的基础上得以重建。女性的劣等性特质也将在这种重建之后不复存在,所谓的“异化只是一种历史现象。”[12](P133)四、简评:理论的假设需要现实的检验波伏娃运用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系统的回答了女性在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劣等性的根源问题。男性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需求和生存处境对于女性的限制共同造就了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的二元关系;而女性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要求和她的生存处境之间的冲突成为女性的劣等性存在充满矛盾的根本原因。生存处境的因素使女性的异化过程具有了可能性,而人的本质需求使这种异化成为必然。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为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同于纯粹实证科学研究的哲学思路。用内在性和超越性的术语来描述男女两性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本质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波伏娃对女性历史进程的考察,对文化产品的分析以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应用不仅对女权主义的理论建设有帮助,也对女性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罗格"梅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他人不是我的工具,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或对象,而应是一个目的,一个主体,一个生命精神和自由意志的所有者。[13](P296)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许多方面和波伏娃的理论有着共同之处,因为两者都根植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土壤。波伏娃的理论对女性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成为分析女性问题发生的根源的途径。波伏娃运用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来考察女性问题,这既是她的贡献,也是她的局限。黑格尔说:“哲学的开端就是一个假设。”[8](导言P38)存在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界说本身也是一个预定的假设,它既不能被未知的先验所证实,也无法被多样的经验所认同。尽管波伏娃也认为超越性和内在性,主体身份和客体身份并存于每一个生存者身上[6](P293,P492),但是她把超越性作为人的本质需求,视内在性毫无创造生存价值的可能性。文化女权主义(cultural feminism)的观点与之有所不同。文化女权主义强调和男性相比,女性所具有的某些被认为占优势的积极品质,如养育和关心他人。文化女权主义比自由女权主义更重视两性的差别而不是相似,认为社会应该在重视合作性而不是攻击性的基础上进行重构[14](P6)。无论内在性,还是超越性,作为一体的两面,它们各自本身既包含着积极的品质,也包含着消极的品质,既蕴藏着建设性的力量,也蕴藏着破坏性的力量。而在波伏娃的理论当中,最难以令人接受的可能就是她对于家庭观念和母性本能或曰母性行为的否定,她在1975年与弗里丹的谈话中更加坚定地表明了她的立场:“只要家庭和家庭的神话、母性的神话、母亲的天性不被消灭,妇女就仍将受到压迫。”[15](P403)对此,弗里丹持相反的意见。在女性心理和行为与男性相比所表现的劣等性方面的根源问题,波伏娃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理论解释,但是只要反对者和批评者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相信或承认男女在较高层次上具有同样水平的追求超越的本质需求,波伏娃的理论对于不完美的现实而言也就丧失了任何意义,波伏娃也意识到,只有和男性当中的少数伟大人物相比较,女性的劣等性才极其显著(P796,P805)。只要女性心理学的研究缺少现实例证的支撑,在理论上就必然陷入自绝的困境。我们从西方女性心理学著作中所能看到的大多是一些附着在女权主义信念之上的各种支离破碎的事实。生物学因素在两性差异形成中的作用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尚存争议的难题,性别的早期发展显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16](P35)而“由于现代生物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从超微观的生物遗传因素入手,重新探讨人类行为的先天和遗传倾向。”[17](P78)生物学答案的暂时缺席使女权主义运动具有了社会实验的性质,也增强了女性心理学研究在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也是一种“所有人的生活都被卷入进来的宏大实验。但是在任何意义上这都不是一种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18](P227)女性群体中究竟能否有人像波伏娃所期待的那样忘掉自我,肩负起世界重任,这是对她的女权主义理论的合法性进行检验的惟一途径。参考文献:[1]Claire A. Etaugh &Judith S. Bridges.女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朱易安,柏桦.女性与社会性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hoda Unger & Mary Crawford.Women and Gender:A Feminist Psychology(2nd ed).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6.Praface xII[5]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6]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7]达维逊,果敦.性别社会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8]黑格尔.小逻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9]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4.[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加缪.西西弗的神话.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12]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13]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4]Margaret W. Matlin.The Psychology of Women(5th ed.) Wadsworth.2004.[15]贝蒂"弗里丹.女性白皮书. 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16]Edited by Mary Roth Walsh .Women ,Men and Gender: Ongoing Debates.Yale University Press.1997.[1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http://blog.sina.com.cn/unknownism

管理学论文已发表

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科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管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管理学论文 范文 一:执行型下的软制度建设

一、执行型政府与行政执行力

(二)行政执行力的构成

有效的执行力是由许多要素和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行政执行力不是单个的力,而是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合力。而其中忠诚力、理解力、 领导力 、控制力是构成行政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忠诚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对党和国家、上级政府以及自身工作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热爱而产生的强大执行力。忠诚力是一种由信念产生的强大力量,会唤起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道德责任,从而把人的无意识的行为转变成为自动的、自觉的执行行为,是执行的最大动力。理解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准确把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精神和深刻领会上级部门的政策意图的能力。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及政策本身的内涵是政府部门高效执行的开端,只有做到“吃透法律”“摸透政策”,才能确保依法行政和高效执行。领导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模范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协调各类资源和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贯彻落实的能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协调指挥,具有强大领导力的政府部门能够紧密结合当地执行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排除法律和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成为执行活动的“大脑中枢”。控制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常变不居的法律和政策执行环境中应对执行变化、纠正执行偏差、确保法律公正和政策落实的能力。这种控制力表现为对法律法规推行过程的把控和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确保国家对社会的依法治理,维护法律的公正公平,体现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力。行政执行力不是以上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力。同时,政府的行政执行力还受到执行环境、政策资源、制度约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外在的影响因素中,制度约束因其普遍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三)制度因素对行政执行力的影响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制度有关,执行型政府的执行行为亦然。执行型政府能否依法行政、有效履行政府职能,与其自身的制度约束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制度约束角度来看,执行型政府的制度约束由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章条例等刚制度约束和价值理念、政府 文化 、伦理道德、心理约束等软制度约束组成,同时受社会环境变迁因素的影响。正是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特征的刚制度与具有广泛性、自发性、持续性特征的软制度在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对执行型政府执行力的强有力约束和驱动效应。

二、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约束的现存问题

执行型政府在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管制”理念的影响,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利益主体结构、需求结构和利益实现途径的日趋复杂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遭遇多种复杂因素的阻力。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约束作为国家治理中德治的主要抓手,其现状不容乐观,产生了以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内在软制度建设缺失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末端治理。执行型政府作为国家改革方略和政策的最终实施者,在贯彻法律法规时往往通过制定政府 规章制度 等来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予以落实。这种用刚制度来推动刚制度实施的方式过于简单直接,忽视了相应的内在软制度的建设。使执行型政府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疲于应付,依法行政的理念很难在执行型政府内部达成广泛共识。没有了“改革进取”“自我超越”等软制度精神的强烈召唤,执行型政府的内在改革也会动力不足,使法律和政策执行停留在表面,行政执行力的提升难以实现。

(二)软制度与刚制度相互分离

良好的制度体系必须由刚制度和软制度相互支撑、相互补充而成。刚制度只有植入软制度的文化土壤之中并因地制宜地与之深度融合,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样,软制度也必须依靠刚制度的强制力才能有效发挥其约束作用。一旦两者分离,制度约束的效力将大幅削减。然而部分执行型政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没能深刻理解刚制度与软制度的相互关系,更多地偏重于规章制度等刚制度的建设,而忽略了其与软制度的协同,致使软制度建设滞后于刚制度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部分执行型政府尽管大力推行软制度建设,却没有为这些软制度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奖惩 措施 ,导致其仅仅停留在 口号 上,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中,在公共治理中出现治理不力、社会互动不足、法律和政策执行阻力重重等后果。

(三)软制度建设脱离社会

环境好的制度必须“落地生根”,才能“开花结果”,软制度的实施尤其如此。然而执行型政府在开展软制度建设时,由于对其特性缺乏深刻把握,很容易将刚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制度移植” 方法 运用到软制度建设当中,直接复制和引用其他政府部门的软制度规范,忽略了政府部门自身的基础和组织内部各个体的认同情况。由于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差别和内部文化差异,这些外来的软制度很难真正得到政府执行人员的深度认同,他们依然按照原有的执行理念和行为规范开展工作,使外来的软制度成为了形式上的制度符号,没有实际效用,造成了软制度的“仪式化”。

三、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构成

执行型政府作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的核心主体,其行政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撑。其中,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作为各项刚制度的有效补充和行政执行力的深层次柔性调适机制,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执行导向”的价值理念

执行型政府的价值理念是执行型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政府行政所持有的一种较稳定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观念体系。它是政府执行活动和政府人员行动的指南。“执行导向”的价值理念,则是政府执行活动的先导。执行型价值理念的培养,能够促进政府人员以执行为天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执行责任感,提升执行刚度,从而提高行政执行力。

(二)“崇尚服务”的政府文化

文化根植于社会和组织之中,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全面、巨大且持久的。而弥漫于政府组织内部的政府文化,往往能以强大的影响力引导政府执行者的思想意识和执行行为,并将其崇尚的各种价值观念、信念及行为规范逐步演变成为执行者自觉的执行思维和行动习惯。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目前政府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种以“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为导向的政府治理模式更加强调政府对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执行,更加重视政府应有的“服务职能”,使“服务而非管制”“掌舵而非划桨”的理念成为执行型政府的政府文化核心。

(三)“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

心理约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依据内心自发形成善恶好坏标准从而自觉遵守某些准则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超脱于外力的,而且一旦形成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一旦内化为行政主体的内在信念与行为模式,就会产生长期的自我约束力,使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自觉做到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坚定贯彻到底,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自觉远离。“令行禁止”的心理约束为行政执行力提升提供了法律法规之外的隐形保障,是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内核之一。

(四)“乐于奉献”的内在激励机制

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而相比外在的制度激励机制而言,内在的自我激励机制更能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潜能。执行型政府的执行活动面临着上级、协作部门、执行对象等多方面的压力,且由于利益因素的干扰和社会互动不足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执行过程往往充满阻力,存在诸多挑战。乐于奉献的精神能够激起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唤醒不畏艰难、直面困难的执行意志,不断克服执行难题,勇于实现执行目标。

四、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法治与德治的密切结合,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强化以软制度为基础的道德教化,才能确保符合道德精神的良法和体现公共利益的政策的产生,并使这些良法和善政依靠具有高尚道德的行政执行者在公序良俗的社会环境中推行。因此,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道德教化、通往社会善治的路径。

(一)弘扬政府治理的核心价值理念

政府治理理念从根本上革新了政府部门的行政价值取向,为政府部门塑造了全新的政府形象,也为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聚集着新的能量。它蕴含的服务型政府、依法治国、参与管理和以人为本等核心价值理念,为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建设标明了航向,对执行型政府强化执行力有着强大的指引作用。服务型政府理念意味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由原来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转变为现在的“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执行型政府需要坚持“顾客导向”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力求为“顾客”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高效、高品质的服务,并积极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回应,使执行型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在服务性和回应性中得到不断提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执行能力的关键环节。执行型政府在强化软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渗透到每一个执行环节和执行过程。现代的政府治理是多向互动的治理模式,因此执行型政府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有效吸纳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以此激发社会公众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全力配合政策落实,从而促进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改革蓝图在基层“落地生根”。“以人为本”是政府治理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治理型政府、执行型政府区别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及管理型政府的重要标志。因此执行型政府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核心治理理念浸润到每一个政府部门及其政策执行过程当中,大力弘扬民本作风,自觉摒弃和抵制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促进行政执行力的提升。

(二)引导驻存改革演化中的先进文化

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层层推进的改革为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改革演化过程中先进文化的引导驻存,将为执行型政府营造浓厚的执行氛围,打造崇尚服务、令行禁止和乐于奉献的高效执行型政府。社会软制度层面的规范和价值观等强化了正式制度,并使这些正式制度被社会所接受和支持而得以延续。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正式制度的发展和演化,是正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政府机关文化对执行型政府的工作效率、执行效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建设,关键在于塑造先进的执行型文化,使之在执行型政府中引起广泛共鸣,凝聚团体共识,并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确保其始终处于引领执行型政府发展、促进执行力提升的先进地位。

(三)培育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实施机制

完善的制度不一定必然导致完美的结果,还必须配套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才能产生现实效力,因此执行型政府软制度效力的充分发挥,除了不断完善软制度本身之外,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育和健全软制度的实施机制。第一,建立软制度落实的引导激励机制。“制度本身是无生命的存在,它的活力必须由人赋予”。由此可见,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制度落实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软制度实施的效果。在日常的政府工作中,执行型政府需要对所属人员进行执行理念和执行精神的正面 教育 引导,并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服务意识、自觉做到令行禁止和充满奉献精神的执行组织和个人给予薪酬和职务的提升,进行荣誉和称号的授予,同时通过公开表彰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先进 事迹 等形式对这些行为进行正强化,不断巩固效果,扩大影响。第二,强化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不仅体现了社会道德和执行型政府软制度建设的主题,而且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出表率,自觉做到依法行政、无私奉献,带头践行各种先进的执行理念以及体现这些理念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感化和号召全体执行人员树立良好的执行意识,促进各项软制度的有效落实。第三,健全软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软制度的非强制性特征决定了其实施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自我心理约束和自律行为。但仅依靠软制度内在的感召力和约束力来发挥其效力是远远不够的,执行型政府必须建立健全软制度落实的监督机制,对执行型政府中的官本位、以权谋私、执行不力、松散懈怠等不良作风进行坚决查处,并通过政务平台、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将这些现象公之于众,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使执行型政府中的不端行为无处藏身,进而促进执行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人人敬畏软制度、各个落实软制度的良好风尚。

(四)发挥软制度与刚制度的协同效应

一项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完善与否,还取决于和其他制度的协同与融合的程度,这是我国在社会治理中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原因。若要最大化发挥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效力,必须促进软制度与刚制度有效协同,通过这两种制度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与相互融合,使软制度在协同体系下凸显作用。第一,要发挥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补效应。软制度与刚制度因各自的特点不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在执行型政府强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对于刚制度尚不健全的领域,必须加强相关软制度的引导和约束;同样,对于软制度制约乏力的领域,必须强化刚制度的支撑和依托作用。两种制度相互补充,才能有效减少制度约束的盲区,对执行型政府形成全方位的制度覆盖和无缝隙的制度约束。第二,要增强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促效应。执行型政府的软制度与刚制度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互通性决定了它们可以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一方面,执行型政府软制度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是执行型政府各项刚制度建立的基础和依据,同时软制度可以推动刚制度之间争议的解决,增强刚制度的合理性。因此执行型政府在制定行政法规和各级规章制度时,应坚持以执行导向、崇尚服务、令行禁止、乐于奉献等先进的执行型理念为指导。另一方面,刚制度所具有的强制性特征能为执行型政府软制度的实施提供支撑,降低软制度实施的阻力,增强软制度实施的效果。第三,要促进两种制度在协同过程中的互融效应。执行型政府刚制度与软制度的互相融合是指二者通过一系列彼此相互适应和协调的有效制度变迁,最终达到彼此共生、相互促进的一个帕累托改进。执行型政府需要适时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和改变刚制度与软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使二者之间更具恰适性和耦合性,从而实现共生互进的良性循环。

管理学论文范文二:城市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一、社会保障中的内容

1.社会 保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社会保险的概念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运用社会力量,通过立法手段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社会保险的种类有许多,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

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上低收入者与弱势群体,通过直接给予这部分群体经济上的支持,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救助的形式同样都许多:包括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贫困救助制度等等。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面向社会全体公民,提供良好的,免费的服务。社会福利从实质上说应该是一种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津贴。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针对的对象比较特殊,对象大多是国家或社会上那些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退役军人,烈士等。社会抚恤的本身就是一项较为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的对象十分狭隘,享受社会优抚待遇的对象是为整个国家及社会有所付出,牺牲的,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社会优抚的待遇往往是比较高级别的。

5.社会互助

社会互助更加能体现一座城市在社会保障上的“温度”,因为社会互助是针对那些有生活困难社会成员,并由公民自愿帮扶形成的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指的是社会组织和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活动。他是一种自愿的、非营利性的,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的捐款、自愿捐款,政府救助资金来源是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有: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慈善救济的民间公益组织;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自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二、社会保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个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让居民充分享受更有安全感的城市生活,居民在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满足感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犯罪率。整个城市呈现出安定和谐的局面,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将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土壤”。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让社会能够安定有序。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责任是将公平与互济为主题,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权益,人们内心的自由与平等的意识不断增强,这就对社会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关注公平本身,开始更加关注整个社会公平的进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正好契合广大群众内心的需求,符合每一个社会人的内心价值取向,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每一个人的生活保证在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存在于整个社会当中的极端情绪,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地缓和社会上的矛盾,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好社会基本结构的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以理解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是和生产力同样的以制度为保证的尊重。

2.促进城市居民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出口锐减,投资下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剩下消费这一项。因此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中明确指出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想让社会群众大胆放心地消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广大社会群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享受相对应的有保障服务。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吸引人口定居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为了让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控制在一个设定好的标准之上,在满足了这些群体的生活方面的需求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将会大大提升,这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打个比方,广大群众更加愿意到大城市去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社会福利,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来到这些大城市,这些流动人口的到来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人口带来的生产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建设不可能这么快完成的。

4.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上文论述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给予广大群众最直接的公平与正义,让全体社会群众能够享受到一个规定好了的标准之上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这些收入差距的存在让整个社会结构十分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不想出现的局面,必须要有一套完整有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去缩小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在缩小城市收入差距上的能力与税收相比十分薄弱,但是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缩小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一系列的最低保障的生活服务,这是不能通过税收做到的。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1.采取多种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尽力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缺乏为了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社会保障制度投入的资金足够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需要的资金全部由政府掏腰包,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压力会十分的大,因此,政府应当广开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源,大力鼓动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企业以及公益组织充分地参与到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活动中来,尽可能地减少财政支出压力,尽可能地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缺乏,尽可能地让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稳定在一个高标准的水平之上。政府部门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填补空洞的社保基金账户,逐步减少社保基金运营的风险。我国商业保险是落后于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因此,未来所有的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协调、相互促进,确保商业保险补充社会保险缺乏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可以争取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援助,建立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社会保障项目,甚至可以将国际保险基金引入国内市场,通过多 渠道 融资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实现多层次社会保障,加强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同时社会保障的制度应当讲求高效率,即通过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实现最大化的社会保障效果。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立必须经过严谨的论证分析,规范的试点调研才能广泛地展开,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体社会结构的稳定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严谨、科学。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源再分配的功能,社会保障提供的福利必须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应根据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社会资源供应能力、政府的财政平衡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3.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实现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必须依赖于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要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设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基金。但是由于社会保险基金在投资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稳定投入,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操作必须是高质量,高标准的,同时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来帮助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才能确保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区间内社会保障的力度和效果能够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也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来剪短基金的整体运作,才能全面地控制社会保险资金的流动与运作,也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出现社会保险基金流失的情况。

管理学的相关论文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管理学的相关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学校经营”是以学校运作实践为基础,结合国外成功办学经验,借用企业管理理念,遵循教育自身规律,探索如何精心筹划营谋,以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提升教育品质,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的办学之道。文章以法约尔的五职能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学校内部经营控制与管理的关系,确定了控制只是管理的一项职能这一基本前提,并初步架构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内部控制范围,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三个要素,即风险识别、控制活动和交流。

关键词: 法约尔;五职能理论;内部控制范围;学校

一、决策

过去有许多人把“决策”仅仅看作是:“从行为过程的各个抉择方案中作出选择”,因而认为:“决策”是“计划”职能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计划是决策过程中的一部分。计划是为实施决策制定的,任何计划都是实施的工具。决策是针对未来的行动制定的。未来的行动往往受到行动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制约,所以决策前首先就要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本身的长处和短处,对未来的形势作出基本的判断。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职能。各个职能间有内在逻辑关系,在实际中不可能完全分割开来,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他认为,在一个企业里,控制就是要证实一下是否各项工作都与一定计划相符合,是否与下达的指示及已定原则相符合。其中,管理的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控制的目的在于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并避免重犯。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他认为,对物、对人、对行动都可以进行控制,从管理角度看,应确保企业有计划并且执行计划,还要及时加以修订,控制应确保企业社会组织完整、人员一览表得到应用,指挥工作符合原则和协调会议定期举行等等。法约尔DE管理理论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

1.学校经营管理的最大弊端是为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而将内部控制定义不断延伸,进而涵盖了管理DE方方面面。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法约尔的五职能理论中,控制只是管理的一项职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正确界定内部控制的范围。控制的本质还是为了实现管理的目标而进行一系列保证措施的过程。

2.有一个前提是必须加以肯定的,就是内部控制贯穿了管理的始终,组织的架构、决策的制定、信息的反馈等环节中都有内部控制的存在。

二、组织

决策的实施要靠其他人的合作。组织工作正是从人类对合作的需要产生的,学校如果要在实施决策目标的过程中,能有几个合作个体总和更大的力量、更高的效率,就应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学校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学校经营管理需要多个阶层的合作,合理分工,用制度规定学校成员的职责和每个人互相之间的相关系,才能使学校更好的发展起来。

三、领导

决策与组织工作做好了,也不一定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因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要靠组织依靠组织全体的努力。配备在组织机构各种岗位上的人员,由于各自的个人目标、需求、偏好、性格、素质、价值观及工作职责和掌握信息量等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就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沟通人们之间的信息,增强相互的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管理的领导职能是一门非常奥妙的艺术,它贯彻在整个管理活动中。

四、控制

人们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常常使实践活动偏离原来的计划。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稚嫩。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管理者必须及时取得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与计划进行比较,发现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充分重视控制职能,俞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短,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愈高;于是高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俞长,综合性榆钱。横向看,各项管理活动、各个管理对象都要进行控制。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有的管理者以为有了良好的自治和领导,目标和计划自然就会实现了。

五、创新

迄今为止很多研究者没有把创新六位一种管理职能。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就无法应付新形势的挑战,也就无法完成肩负的任务。现在已尽到了不创新就无法位置的地步。事事皆可创新,创新无处不在。学校经营管理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应付新形势的挑战,完成肩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周安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加拿大]明茨伯格。经理工作DE性质[M].孙耀君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3]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财会[2008]7号,2008-5-22.

肯定有啊。到时候简历上可以写,然后相对经历也会增加比别人更有优势。

管理心理发表论文学

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的行为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与控制这些行为,以提高组织的效力。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理解、预测和管理人类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科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中,管理心理学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

企业管理心理学论文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变大,员工会出现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更严重的会有轻生的行为(富士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是因为工资低还是个人生活中的情感问题?现代企业基本都是注重物质方式来激励员工,但每个人的需求不尽相同,这是无法协调统一的,所以效果肯定不理想。对于很多员工来说,真正导致他们状态不好的原因是在工作上或者生活出现困惑没有人能来帮助他们解答,以至于越沉积越多,出现恶性循环。

员工的心理不健康会直接造成企业的产品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企业发展。员工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企业绩效的保障,所以,员工的心理保健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手段,它不同于物质奖励,从情感方面来说是一种可以协调统一的需要。

一、 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二、 员工心理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十分精密复杂的机器,各个系统与内脏之间,互相依存,功能互补才能使人体的各种机能处于平衡状态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像中医里的养生、调节。内脏之间都想回联系,人的一种不好的习惯会导致全身受损。人的身体有自动调节能力,当你破坏这种平衡的时候,身体会自动调节回去,但是人一旦出现心病(情感疾病),就难以调节了,就容易让各种疾病趁虚而入。员工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挫折心理管理

在每个环境中都存在着竞争,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在企业中每个小团体中都会有竞争,团体之间也会有竞争,如何处理好失败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是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挫折感世个体面对挫折的主观感受,严重的挫折会会导致个体一系列的消极行为,而这种行为会带给其他个体。

1、挫折的定义

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在心理上、生理上会有反应。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人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愤懑;在生理上,会表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胃酸分泌减少、会导致溃疡、胃穿孔等。总之,个人的挫折会产生反常行为。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产生了挫折,可以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改变方法,绕过障碍物、另择一条路径,实现目标。

(2)如果困难从逾越,修改目标,改变行为的方向。

(3)在障碍面前,无路可走,不能实现目标。人们会产生严重挫折感。

2、挫折产生的原因

(1)内在因素

每个人的生理条件都是不尽相同,就会出现有的人不适合干某种工作,比如哑巴相当歌唱家、心脏不好的人想当空军等。是生理条件所不允许的。而人的心理变化更为无常,会出现许多动机并存的情况,这就看哪边对他的诱惑大大脑就会让其去行为什么了。有时两种动机相互排斥,使个人难以抉择,从而产生挫折感。

(2)外在因素

在工作的环境中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政治见解等不同,会影响到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也会让人产生挫折感。比如人际关系紧张、领导班子不团结、新的改革带来的种种不同意见等。

3、挫折的影响

(1)攻击。又称侵犯和对抗。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直接攻击是指攻击的对象是构成挫折的人或物。间接攻击即把挫折后的愤怒情绪转嫁到自己、当事人或毫不相干的人和物。一般来说,自尊心很强、才能较高、受到挫折较大的人,易于将愤怒情绪直接发泄。而缺乏自信、内向、自卑或悲观的人,容易把矛头指向自己。挫折来源不明、或觉察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直接攻击时,便会寻找替罪羊。

(2)倒退。又称回归。人受挫后,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如易受人暗算,盲目相信人,盲目执行他人指示,轻信谣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声色俱厉,甚至无理取闹。

(3)妥协。又称合理化。人受挫折后,会产生情绪上的紧张和不安状态,长期下去对身体健康不利,因此要采取某些心理行为措施,减少挫折引起的紧张和不安,这就称妥协。

4、如何应对挫折

在企业中,挫折时无论如何也不能预防的。面对挫折,企业和员工应当如何面对挫折感,如何排解挫折感是最关键的问题。

(1)员工应对

员工应该学会自我调节,每个人身边都会有知心好友,有些事情不能跟家里说不防跟吗、他们说说,因为跟家里说会无形把这种挫折感带回家,这样你就会把挫折感放大到你每天都必须去面对的环境中,不利于你的释放。人应当有一颗豁达的心,面对挫折不是让自己去逃避,去勇敢的面对它,鼓励自己,要的是过程并不是结果。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长处。

(2)管理者应对

企业就像是快电路板,员工就是每一条电线,管理者就是连接电线的焊点。连接处应对挫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整块电路板的好坏。因为必须提高管理者应对挫折感的能力。首先管理者可以跟员工换位思考,如果管理者到了员工的位置会怎么办、怎么想。其次,要能够接受员工发的`牢骚,员工对管理者发牢骚说明员工信任你,管理者应当开诚布公的交换意见,帮助员工消除误解。最后,既然挫折在所难免,管理者应当耐心的处理员工挫折的反映行为。引导工作一定要在冷静、宽容的环境氛围中进行。

(二)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OccupationalStress)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职业压力在个体身上造成的后果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也可以是行为方面的职业压力引起的生理反应有:心血管疾病、胃肠失调、呼吸系统问题、癌症、关节炎、头痛、身体损伤、皮肤机能失调、过度疲劳以及死亡。研究表明,冠心病(CHD)一人在工作中的紧张状态有关。工作上的问题和不满,工作中的压力(例如沉重的工作负担),以及A型行为模式均是引起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A型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强调竞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时的极其投入、应付来自日常生活的种种挑战和保持十分活跃繁忙的生活习惯;遇事敏捷但急躁、生活上匆匆忙忙、许多行为带有冲动性等。

职业压力对个体而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消极怠工

就是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工作环境不适应,与同事矛盾无法解决,卫生条件差等等。主要表现为:经常以生病为由疏于工作,工作中经常打瞌睡,对工作提出尖锐的批评等等。

2、生理失调

员工感受到压力时,往往心理上会产生焦虑、紧张与压迫感,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的舒解,或压力过多、过久,就有可能产生生理上的失调或疾病。这些生理失调的疾病可能导致员工出勤率降低、旷工、怠工、出错率增加等。所以,企业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生理健康,更要关注引发不健康生理出现的原因。

3、心力衰竭

赫伯特•弗洛登伯格提出过一个简单的公式:紧张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心力衰竭。他认为,当今许多人可能会因为心力衰竭而成为职业压力的牺牲品。一个人如果过分致力于追求不现实的工作关系目标而导致体力和脑力资源告磬,就得了心力衰竭。

职业压力对组织而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内部摩擦

在过渡压力下工作的员工常常不易集中注意力,判断失误的情况频频增加,情绪恶化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压力在各部门之间也会引发摩擦。对于两个存在关系的部门,其中一个部门可能因为另一个部门施加的压力过大而达到极限就产生了摩擦,最终导致双方不和,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摩擦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冲突。

2、成本增加

员工可能会因为职业压力而产生职业倦怠或者个人心理失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生产产品的质量,另外工伤给付、质量事故也是因为个人问题引起的。

3、员工缺勤

在工作中,员工压力过大产生的直接反应就是缺勤率提高。缺勤是托病或者假借其他不正当的理由请假等。

综上所述过渡的职业压力不仅会困扰员工,也会困扰企业本身,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切实关注压力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职业压力的应对方法:

部分员工在应对职业压力时会采取一些消极的应对方法,如回避、自责等。这不仅不能缓解压力,还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人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员工应对压力。

1、先从个人应对入手

(1)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事不对人

老板是绝大部分工作压力的来源。下属失职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同事之间摩擦也可能造成不爽,但真正的压力是如何让你的老板满意你的工作,羸得他的信任与赏识。工作中,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使自己保持豁达、宽容之心;还要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要善于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办法。可以找一个和自己经历比较接近的知心朋友谈一谈你的苦恼,听取一些来自他人的建议。但最好是不要把工作的压力告诉自己的配偶、父母听,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你可能差别很大,帮不上什么忙,徒给家人增加烦恼。当然更不能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里:工作已经很乱,再把家里搞乱,那可是雪上加霜了。

(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工作并不意味着弦总是绷着。适时放松一下,正如一休小师傅说的“休息,休息一会儿”,会对身心有益处。好好睡一觉,比较轻的忧虑和不快,通常在一个充足踏实的睡眠后就可能消失了。另外,有空运动一下,这是调剂心情的良方。参加某项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或是旅游,看自己喜欢的书和电视节目,或干脆休假,放松一段时间,眼不见,心不烦。

(3)未雨绸缪,随时准备应对方案。

面对各种情况,只有一个方案是不够的。从头至尾了解事情的全部过程,并且事先设想任何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可以迅速替代的行动方案,主动迎接工作压力,当你胸有成竹时,压力自然不会找上门来。

2、组织的应对方法

(1)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当是落实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而真正的企业文化不应当是管理者制定的,而是多多听取员工的意见,在环境中有变通,就像散文一样,行散而神聚。这样能够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能最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让员工参与企业目标设计

企业员工常常会对工作目标、工作预期、上级评价这类问题产生不确定感。一旦这种感觉产生,职业压力也就随之产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让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计工作中去。这样员工的自主性和工作责任感会提高。其实每个人都是想好好努力工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一定的作为,有了目标和动力,自然就会加倍努力了。

(3)建立员工的身心保健系统和保障系统

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身心健康方案,如合理饮食方案、锻炼方案等让员工自己参与设计,分享经验,立志于构建一个完善的随机应变的机制。再就是让员工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能让员工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企业中而没有回报。为退休职工建立培训机构,让其能自食其力为止。定时为员工开心理辅导课,疏通心中工作的烦恼。尊重员工的个人习惯,让每一个小团队相处的融洽才会让大集体和谐。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黄希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经营管理者”,员工的挫折感的预防与消除,沈睿,2002年10期

[3]“人力资源管理”,何娟,天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管理心理学论文发表

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的行为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与控制这些行为,以提高组织的效力。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理解、预测和管理人类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科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中,管理心理学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

现代管理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多年来,我国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等领域中,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高校的各项任务,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从高校的实践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素质;高校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高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子系统,要提高校管理工作的绩效,就必须提高校工作中人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受众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现代管理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心理学理论主要应用于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

1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1.1“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激因

激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也就是说,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因此,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教师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一般激励因素。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掌握教师需要的层次性及其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需要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教师需要的特殊性予以激励。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师要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自尊需要的敏感性。教师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权利、业绩、形象、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给予重视。高校管理者如果对属于教师合理的自主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强加干涉,对教师业绩给予不公正的评价,则最容易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而应用恰当的激励,使教师体验到其自尊心受到充分的尊重,往往会更好地激发其积极性。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强烈、持久。

依据这一理论满足教师正当、合理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教师的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鼓励教师多做奉献;在动态的平衡中求得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等措施被大多数高校采用。

1.2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创立的。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人有通常要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与一个和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有公平感;如果不相等,则有不公平感。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即,人们不仅关心自己得到了什么,更关心“别人得到了什么”。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部分教师心理内感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还要求我们在校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肯定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

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正确评价和对待教师;绩效挂钩,公平奖励教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高校学生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2.1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班集体动力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早上要按时起床,整理内务、出操等。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动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运用动力机制不应仅满足于此,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注重自身的言行,以班级中进步的同学为榜样,是促使学生模仿并产生认同行为的重要方法。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他的发生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激励其积极行为的经常出现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2.2群体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组织目前还基本上是以班级(团支部)为主,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或教师指定的班干部,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正式群体。此外,各种经过正式注册的社团、学生选举或竞选产生的学生组织也属于正式群体。而在高校还有一些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兴趣、情感、爱好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形成的小群体,就称之为非正式群体。

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和确立人生观的场所,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相比,具有自发形成、以感情为联系纽带、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群体意识强和信息传递的渠道非常畅通等特性,此外还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自卫性等。

加强对现实存在却游离于正式群体之外的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无论对社会或高校而言都是必要的和有利的,对于后者则能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目标能稳定有序地实现。基于心理学群体的理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采用合理地利用非正式群体为学生管理服务、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重视非正式群体中“领袖人物”的作用、改进和创新学生管理、提高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向心力等办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3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在良好的学习行为,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应用心理学理论显得非常重要。

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需求层次越高,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动机就越强烈。需求按其来源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客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外部条件。主观需要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往往定位在“拿文凭”,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重视,不感兴趣,而且组织律松散。

目标是一种刺激,心理学称为诱因。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为。

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2.4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可能和已经面对的各种问题,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高校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静态)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动态)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

(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寻求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会生活并理解生活的质量。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融于整个大学学生学习过程的是大学生活,两者在大学教育中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

(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能否有效、消化、吸收并重组信息,是评判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指标”。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冲击,必将出现许多与心理学有关的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有待心理学家的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方益寿.组织管理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3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5)

4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2004(7)

5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我的建议是你自己写。我是过来人,我当初的毕业论文就是自己一手完成。从设计到操作到论文交稿,每一个过程基本上把所学的都实践了一遍。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一毕业就被我论文所涉及的相关企业所录用。所以我认为无论时间再赶再紧,也要自己写这对你绝对有好处。所谓的原创的我看不见得,再说用的人多了就有可能和别人重复。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