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徐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1 23:42:05

徐刚论文发表

艾萨克·阿西莫夫

1995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控制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87至1989年到美国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访问,1996至1997年在英国Sussex University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到深圳大学任教,历任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副主任、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现任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编委、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徐刚教授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工作十多年,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航空发动机控制方面取得过多项研究成果。1996年被航空航天工业部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归国留学人员,受到嘉奖。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多变量系统鲁棒控制、智能机器人、嵌入式智能设备和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等方向的研究。先后完成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研究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最成功的研究应当属为某部队研制的“XXX火箭炮装填车激光对位引导系统”。该系统2002年通过了总装备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建议在全军推广。2003年至2006年连续4年在全军推广576套,合同金额684万元。该项目还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火炮数字化瞄准具及射击安全限制报警装置又获总装备部立项。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深港北航校友会理事等职。代表性学术成果: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XXX火箭炮装填车激光对位仪(国家发明专利三项),炮弹装填光学对位引导方法及装置,焦点驻留式光轴方向调整装置,多管火箭炮炮弹装填推尾压膛装置,《视觉伺服机器人视界内的直接路径规划》(西南交通大学学报,Vol.40 No.4, Aug.2005)。

科研建设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基地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教育部膜与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所 化学工程研究所 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 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 生物工程研究所 制药工程研究所 化工机械研究所 工业生态与环境研究所 科研成果(2009-2012)2012年度,化工系科研总经费14353.6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占44.0%,横向经费占56.0%。国家基金共32项,经费达到2638万。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217篇;被EI收录117篇;SITP:11篇;授权发明专利159项。 科研论文(篇) SCI收录 EI收录 ISTP收录 2009年 200 165 13 2010年 192 142 13 2011年 176 197 10 2012年 217 117 11 专利(件)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登记或外观设计合计2009年 65 18 3 86 2010年 69 11 1 81 2011年 128 24 0 152 2012年 158 35 0 193 科研获奖 获奖年度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负责人 项目名称 2009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任其龙 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中的分子修饰与吸附分离耦合技术 2009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罗英武、李伯耿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基础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何潮洪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质量控制技术 2009 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杨健、郑津洋 CSMB耦合型模拟移动床集成反应分离设备 2009 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王乐勤、郑津洋、吴大转、谭善光、曾 胜 大型延迟焦化装置高压切焦泵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徐志南、林建平、蔡谨、黄磊 体内和体外高效合成功能性异源蛋白质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徐志南 吗替麦考酚酯及其制剂(赛可平)的研究及产业化 200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申屠宝卿 符合RoHS指令的电子电器专用阻燃耐漏电尼龙66系列工程塑料研发 2009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陈欢林、张林 环氧树脂高盐废水膜蒸馏浓缩-盐回收新工艺及装备 2010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王乐勤、吴大转 涡轮泵发射技术研究 2010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陈志荣 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陈新志、钱超 连续化低碳脂肪胺生产技术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郑津洋 冲拔式车载大直径高压天然气无缝钢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0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郑津洋、刘鹏飞、赵永志、杨健 70Mpa高压气态储氢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姚善泾、林东强、关怡新 扩张床吸附介质研制及生物分离机制研究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吴绵斌 红豆杉的中医药综合利用研究 2010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郑津洋、刘鹏飞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预测预警关键技术与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2010 中国专利优秀奖 郑津洋 聚烯烃管道电熔焊接接头冷焊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 2011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杨立荣、吴坚平、徐刚 化学-酶法制备手性菊酯农药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王乐勤、吴大转 流程工业高压离心泵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金志江、张志新、许忠斌 高性能高参数减温减压装置 2011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曾胜 全自动电机转子动平衡机 2011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许忠斌 高效精密注塑系统及装备的研发 2012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杨立荣、吴坚平、徐刚 全有机溶剂中化学-酶法高效制备手性菊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012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李伯耿、罗英武、范宏、王文俊、曹堃、吴林波、卜志扬 复杂高分子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201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 一等奖 郑津洋、施建峰 聚烯烃及其复合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方法 2012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闫克平、黄逸凡 海洋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

纵观西方科幻小说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初创 时代、黄金时代、新浪潮时代和新浪潮以后(塞伯朋克阶段)。下面分别作些简单介绍。 一节萌芽初创时期(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期)为什么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和奥 尔迪斯把第一部科幻小说定为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这个问题值得 研究。因为,在这之前近两百年,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刻卜勒就曾写过一部题为《梦》的小说, 其中有对安眠药、宇宙飞行的超重、极低温以及真空状态的细致描绘。作者还想象出月球上 的巨大植物和奇异动物。任何一位研究家都可以知道,这些内容恰恰是后世科幻小说的典型 内容。遗憾的只是,作品主人公实现月球旅行的办法超出了科学的范畴,他使用的是巫术。 我们之所以提到刻普勒的《梦》,是为了阐明西方文学传统中很早就有强烈的幻想成份。 早在古希腊时期,萨莱斯岛上的卢西恩就创作过《真实的历史》,柏拉图创作了《理想国》。 以后,还有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1516)、佛兰西斯·培根的《新大西洲》(1627)、乔 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等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里,作者以丰富的想 象力描绘了一些超越现实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正是这种充满 想象的文学传统,导致了科幻小说的诞生。 另一个引起科幻小说出现的因素是西方工业革命。1765年,瓦特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 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史蒂文森制造了火车。在这一切产生以前, 哥白尼确立了太阳的中心位置;刻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磊规律;牛顿找到了万有引力定 律。所有这一切,都强烈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也冲击着人们的 心灵。人们禁不住要问道:科学到底带来了什么?还将带来些什么?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这个作为社会现实的一个晴雨表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一种新 的文学门类——科幻小说产生了。1818年,著名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二十岁的玛丽·雪 莱(1797·1851)发表了一部题为《弗兰肯斯坦》(副题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的小说。 在事后回忆这部作品诞生经过的时候,玛丽·雪莱极力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那就是: 《弗兰肯斯坦》的创作,纯系偶然事件。她在序言中写到:1816年的夏天,我是在日内 瓦郊外度过的。那是夏季,天气阴冷,淫雨连绵,每到黄昏,我们团团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 堆旁边(当时在场的还有雪莱、拜伦、拜伦的私人医生等),间或借几册偶然落入我们手中 的日耳曼鬼怪故事聊以自娱。这些故事,使我们心生异趣,也想依葫芦画瓢凑个热闹。我和 两位友人约定,每人根据某起神秘事件各写一篇故事。(《弗兰肯斯坦》原序;陈渊、何建义 译,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然而,通读整部作品,使我们打消了关于其产生于偶然“篝 火故事”的推断。因为,它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这一严肃主题的关 注。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位科学家,他通过实验创造了一个丑陋怪物。怪物在人类世 界中东奔西撞,却得不到支持、理解和同情;他响往爱情和美好的东西,但得到的却是谎言 和追捕;他不顾一切地向人类复仇,但终于被迫漂泊到北极冰原。 著名英国作家、科幻史家布里安·阿尔迪斯在他的科幻史著《万亿年狂欢》中,曾经高 度评价过《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内容。他一反过去的评论仅仅将这部小说当成“人造人”的 技术奇迹的说法,而是认为它在勇敢地证明,技术可以向上帝挑战。“在雪莱夫人的笔下, 科学家成了造物主。《弗兰肯斯坦》的主题就是上帝不再造人了,人于是接管了下来。这是 达尔文(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准进化观点,即一旦人被造出来了,进步的工作就留给其后 代的活动,上帝不再干涉了。” 《弗兰肯斯坦》的确不是一部偶然产生的作品,它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书中对科学技 术的态度,使人想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人类代表,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时,所可能具有的 种种复杂心态:一方面,科学向上帝挑战,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这奇迹又与人类的传统 本性格格不入。近二百年来,这种尖锐的冲突在人类与技术进步之间一直没有停止,这也就 是以《弗兰肯斯坦》开创的科学幻想作品的主要主题。 从《弗兰肯斯坦》开始,科学小说进入了文学的舞台。在它漫长的初创时期里,还有两 位作家值得一提,他们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他们两人从 不同的方面开拓出了古典科幻小说的两个主要派别:技术派和社会派。 凡尔纳(1828—1905),写过剧本,当过剧院秘书。他一生创作过上百部科幻 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有《地心游记》(1864)、《从地球到月球》(1865)、《海底两万 里》(1871)、《八十天环游地球》(1873)、《公元2000年的亚眠市》(187 4)、《世界的主人》(1904)以及《流星追逐记》(1908)等。 凡尔纳以极大的热情去幻想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他是科幻小说中所谓乐观主题的最好 体现者。但是,他的这种热情有时显得有点作做,他象个痴呆人似地去描写一些“狂徒”。 那些人试图创造一个大炮飞向月球《从地球到月球》、或者为了打赌而环游世界《八十天环 游地球》。或者航行于太平洋底《海底两万里》。我们之所以觉得凡尔纳笔下的人物是一群痴 呆人或狂徒,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沿袭玛丽·雪莱那种哥特式小说的恐怖写法,而是继承了法 国文学中面面俱到的传统。他笔下的人物千篇一律,没有深刻的内心生活,他也不试图去表 现技术带给人的内心冲突。结果,他的小说成了科技成果的大展览,成了对未来的预言书。 这正也是后来一部分评论家误入歧途,把科幻小说当成科学发展启示录的原因。但是,无论 如何,凡尔纳开拓了科幻小说的许多领域,他所写过的纷繁题材,至今仍被作家们重复着。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则正好与凡尔纳相反,他的注意力集中 在描述科学技术支人类生活的影响上面,而对明天将产生多少种飞机和火车不感兴趣,威尔 斯是个生物学家,也是政治评论家。他一生涉猎广泛,科幻小说只是其创作早期的一个部分, 主要有《时间机器》(1895)、《摩洛博士岛》(1896)、《隐身人》(1897)、《星 际战争》(1898)(中译本为《大战火星人》)、《月球上的首批人类》(1901)、《神 食》(1904)以及《在彗星出现的日子里》(1906)等。 虽然威尔斯与凡尔纳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确属两代作家。在威 尔斯的作品中,文风已不再是古典的了,小说的动作性很强,人物没有脸谱化。通过故事的 逐步展开,我们能体会主人公在变化着的科学奇迹下的痛苦、狂喜和无能为力感。威尔斯作 品中的“科学”也比凡尔纳的“先进”许多,凡尔纳基本上是在凭常识写作,而威尔斯则涉 及到时空变换、元素与化合物等更深奥的东西。几乎每一部威尔斯的作品都让人觉得很悲壮, 他是科幻文学中所谓“悲观主义”的体现者。 《时间机器》可能是威尔斯最成功的作品。讲的是一个掌握在时间中穿梭行走技术的人, 对公元802701年地球的探索。他发现,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人分成两支,一支称 为埃洛依,他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整日花天酒地,不劳而获;而另一支称为莫洛克,生活 在地面以下,他们的身体已经退化,但仍然劳作不止,为埃洛依的世界创造财富。读者很清 楚这两类人所对应的阶级。 几乎每一部威尔斯的小说都让人觉得很悲观,他是科幻作品中所谓悲观主义的体现者。 《摩洛博士岛》中的科学狂人、《隐身人》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以及《星际战争》中无敌 火星人的烧杀,都是如此。如果说,凡尔纳捕捉住了科学给人类的欢娱,那么,威尔斯则讲 出了技术奇迹下人类的复杂感受,这一点倒是与雪莱夫人一脉相承。 萌芽时期还有一些作家,比如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他是 侦探小说的鼻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他把悬念和逻辑推理传统带入科幻创 作,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萌芽时期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一种特殊的文学品种,也许他们意识到了,但不 乐意去标榜这种特殊性。他们没有宣言,没有给自己的作品定出特别名称和给出特殊定义。 这样做的优点是,避免了来自读者和文学界对于创新的太多责难。 第二初创期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格式,作家们尽量从各方面进行探索。雪莱夫人写哥特式 故事;凡尔纳的作品属于“漫游”;威尔斯把科学当成探讨式社会问题的引子;而坡则是在 侦破案件。他们的这种探索,在接下来出现的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中被揉合起来,形成了固定 模式。这些探索在接下来出现的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中被综合起来,形成了固定模式。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从科幻小说的初创开始,科学和技术就没有在其中上升到主要的地 位,它不是当成科普读物或是科学预言被创作出来。作家们更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关注整 个世界的前途。 最后,萌芽初创期确立了后世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它们是太空探险、奇异生物、战争、 大灾难、时间旅行、技术进步以及未来文明的走向等。 二节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本世纪三十年代—六十年代)经过众多作家的共同努力,特别 是本世纪初美国出版商的推动,使科幻小说有了极大发展。从本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 初开始,形成了一个持续的创作出版高峰,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黄金 时代的起止日期也是有争议的,尼科尔斯·皮特将其定为1938—1946年,但是显然 还有别的观点,我们只能笼统地将其限定在40—60年代)。 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出现了一批科幻活动家。在他们的积极组织下,才产生出作家、作品辈出的繁荣景 象。 早在三十年代,美国的书商就看准了科幻小说这一品种。当时,有一套书籍非常廉价, 叫做10美分丛书,只要一角钱就能买一本,中间全是内容、插图十分拙劣的科幻小说:外 星人来了,和罪恶势力进行了斗争,英雄拯救了地球美人等等。这类思想艺术性极差的作品, 败坏了科幻小说的声誉,在读者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一个出来扭转这一局面的是美国人雨果·根斯巴克(1884—1967),他是工 程师,负责主编《科学与发明》杂志。为了开拓刊物的功能,也为了恢复科幻高雅的名声, 根斯巴克从很早就辟出一定版面刊登科幻作品。到了1932年,他干脆发行了科幻小说专号。 专业杂志整本地刊登文艺作品,无疑对读书界产生震动。在事后的民意调查中,支持改版的 读者有32644人,占读者总数的98.52%,而反对者仅为498人,占1。48%。 根斯巴克再接再厉,在刊物上开辟了“讨论”专栏,由读者自己发表意见。这样,对科幻小 说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如果说雨果·根斯巴克的主要工作放在启蒙读者上,那么小约翰·坎贝尔(1910- 1971)的功绩则主要是团结和培养了作者。从1938年到1971年的整整三十年里,坎贝 尔主编了主要的科幻小说杂志《惊奇科幻故事》。他从来稿中发现作者,不辞辛苦地指导他 们,安排新作家之间的交流聚会,改写他们的稿子,甚至给他们设计写作题目。正是在这三 十三年里,他发现了包括阿西莫夫、莱斯特·德尔·雷伊、海因莱因、西奥多·斯特金、A·E·沃 格特和克里福德·西马克等许多作家。 为了纪念雨果·根斯巴克和小约翰·坎贝尔的贡献,人们以他们的名字创立了两种科幻 奖项,其中雨果奖已发展为当今最有权威的科幻小说奖。 二、出现了大量作家和优秀作品。 由于根斯巴克扫清的读者道路,在小约翰·坎贝尔的《惊奇科幻小说》的拓展下,顺利 地推出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很难数清黄金时代佼佼者和他们的杰作,我们仅从某些研究家所做的编年史中撷取一 些。它们是史密斯(1915-1966)的《云雀丛书》,莱斯特·德尔·雷伊的《海伦 姑娘》(1938),范·沃格特的《斯兰人》(1940)、《非A丛书》(1945-194 6),西奥多·斯特金的《微观世界的神》(1941)、《超人类》(1953),罗伯特·海 因莱因的《他造了一所怪房子》(1941)、《未来历史丛书》(1950-1953),艾 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1942-1948)、《奇妙的航程》(1966),乔 治·奥维尔的《1984年》,小约翰·坎贝尔的《月球是地狱》(1950),雷·布拉伯 雷的《火星记事》(1950)、《华氏451度》(1954),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末 日》(1950)、《2001年太空漫游》(1968),约翰·温代姆的《三尖树时代》(1 951)、杰克·威廉姆森的《时间军团》(1952),哈尔·克莱门特的《引力使命》(1 953),威廉·戈尔丁的《蝇王》(1954)。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被拆散的人》(1 953)、《星星-我的目的地》(1965),菲立普·迪克的《太空之眼》(1957)、《高 城中的男人》(1962)、《夜翼》(1969),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丛书》(1963 -1980),以及克里福德·西马克的《驿站》(1963),等等。 此外,还有哈伯德、莫尔、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鲁斯、弗雷德里克·波尔、安德森、 谢克利等等的作品,无法胜数。他们的小说水平很高,质量也很整齐。由于篇幅所限,这里 我们仅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介绍,他们是:美国的海因莱因、英国的克拉克和美国 的阿西莫夫。 罗伯特·安森·海因来因(1907年-1988年)是美国作家,受业于密苏里大家和安娜阿 波利斯海军学院。在部队服役五年,后又进入洛杉矶加洲大学攻读物理。1939年开始创作。 主要作品有《未来历史丛书》(1950-1953)、《星球兽》(1954)、《双星》(1 956)、《星船伞兵》(1959)、《异乡异客》(1961)、《月球是个严厉的妇人》(1 966),以及近期出版的《野兽的数字》、《超越日落的航行》等等。 海因来因是讲故事的能手。他不特别追求过高的文学品味,只求用平易通俗的笔写故事。 中篇小说《傀儡主人》发表于1951年,描写一群专门附着在人体上、控制人类行为的外 星人。它们象虫子一样吸住人体,然后进入脑部。于是,无能的人只能俯首听命,成为傀儡。 评论认为,这种虫子样的异星生物,只不过是海因莱因用来表达人类对死亡恐惧的一个诱因。 《双星》是一部惊险小说,讲一个演员如何卷入一场政治阴谋,充当首脑替身的故事。 由于他的出色表演,拯救了整修银河共和国。小说对当今政治舞台上的领袖们进行了不露声 色的讽刺。试想,当一个根本不懂政治事务和外交法规的演员,居然能够在星际世界的谈判 桌成功进行磋商,那么,职业外交家和政治家就变成了很可笑的人物了。这部作品于195 6年获得雨果奖。 《入夏之门》写于1957年,是关于时间旅行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与时间打交道, 而每一次使用的方法都有所改变。最后,他终于成功地在历史和未来之间进行旅行。这部小 说的情节,一定对八十年代初曾轰动一时的电影《回到未来》有所启发。在电影中,主人公 回到三十年前,替自己的父母充当婚姻介绍人。 海因莱因是真正的美国作家,他可以大量使用俚语和民间格言。他虽然塑造过各式各样 的主人公,但人们总是感觉到这些家伙属于一个阶层,这就是处于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那 一类人。他写的科学家、工程师、军官、工人甚至总统都是如此,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好象 挺有见地,其实并不深刻。他之所以被称为黄金时代的支柱,恐怕是因为著述的丰富和广泛 的读者群。无法否认事实是,海因莱因的作品构思就是绝妙,悬念不断;加之,他不象别人 那样关心机器胜过关心人。 阿瑟·克拉克(1912年-)是英国作家、科学家,国际通讯卫星技术的奠基人。他在1 945年发表的论文《地球外的中继》里,第一个讲述了卫星地球通讯的可能性及方法。他 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末日》(1950)、《城市与星星》(1956)、《2001年太空漫 游》(1968)、《与拉玛相会》(1973)。以及后来的《天堂的喷泉》(1980)、《2 010年太空漫游》(1983)和《2061年:第三次漫游》(1987)、《大堤上的幽 灵》(1990)等等。 克拉克的作品以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和海明威的硬汉笔法著称。是唯一 颇具哲学家韵味的科学家兼作家。在《童年的末日》里,作家讨论了当宇宙中的生命想干涉 地球文明进程时发生的情况,人类的各种本性在外星生物面前暴露无疑。《城市和星星》沿 袭了这一主题。最后,地球人突破了自身的桎梏,成为宇宙的一员。 克拉克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他看来,肯定存在着高于人类的生命 形式,这种形式人类根本无法理解,于是,最好的文学表现手法就是神秘主义。这在196 9年他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合作的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中得到了淋漓的表现。整部 电影分成四个互不相关的独立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辽远的古代,猿人成群结队地栖息在树 林里,忽然有一天一个超自然的长方体降落下来,它探索人猿也启蒙了人猿,拉开了其与大 自然抗争的序幕。人类从此诞生。紧接着,镜头切换到了未来,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站,美国 政府官员正奔赴月球。在那里,宇航员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物体,它埋在地球万年不变的尘 土下面,但是无疑是超自然的造物。因为,它正是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在苍白的阳光照射下, 长方体忽地发出了声音。第三部分的影片显得有些沉闷。讲的是宇航员正飞向土星,控制了 飞船的大型计算机不知怎么厌倦了繁重的脑力劳动,发生了“反叛”。它设计谋杀了大批宇 宙船中的成员,切断了人与地球的联系。唯一幸存的宇航员不得不与计算机较量。取出了它 的记忆元件,夺回了决策的主动权,在这同时,飞船已经接近了目的地土星,观众们惊奇地 第三次看到了飘浮在空中的长方体。电影的最后一部分是最为激动人心的。飞行员在宇宙长 方体的协助下,穿越了亿万光年的空间,他在星座绚丽的海洋中漫游,终于来到一个火焰熊 熊的星球内部。在这里,他找到了一间宁静的小屋,并在其中羽化成一名宇宙婴儿。 《2001年太空漫游记》出现在黄金时代的后期,因此,它具有完全成熟的表现手法。 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产品,同时,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评价。无论是外星人长方 体的介入、人类的科技成就,还是计算机的反叛,都体现出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和认识的世 界,是一个多么冰冷的世界。这种技术的冰冷感,加上对外星人类无法理解的行为的惧怕, 使人们丧失了信心。你好象站在那块黑糊的长方体面前,摸到了它坚实的表面,但却无法超 越它,你只能顶礼膜拜。《2001年太空漫游记》获得1969年奥斯卡奖多项提名。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996年)年是俄裔美国人,专业科普作家,他的作品已 愈三百部。其主要科学幻想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说》(1942)、《我、机器人》(1950)、 《钢窟》(1954)、《裸日》(1956)、《二百年的机器人》(1976)、《奇妙的航 程》(1966)和八十年代以后的续集等等。 阿西莫夫以“没有文风”著称。他每天在打字机前坐着的时间超过八小时,在这八小时 里以每分钟90字的速度打字,没有间断。他创作的作品有科幻、科普、文学、历史、化学、 等等。在这样杂烩式的商业气氛下,“没有文风”成了自然的事情。但恰恰是这种“没有文 风”又成了一种独特的文风,使不少人为之着迷。 阿西莫夫有驾驭大场面的能力。在中篇小说《黄昏》里,作者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在有 六颗太阳照耀下的雷盖什星球上永远没有夜晚,因为太阳可以轮流抛洒光和热。但是,终于 有一天,这是千年不遇的时刻,六颗太阳全部进入日蚀状态,而人类脆弱的心灵根本无法忍 受这种绝对的黑暗。于是,为了寻求光明,他们精神崩溃,燃起了全球大火。著名评论家戴 维·哈特威尔(1987)认为,这是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它留给人们的宏大场面非常难 忘。 《基地系列》由《基地》(1942)、《基地与帝国》(1945)和《第二基地》等组 成(1948)。据阿西莫夫自己回忆,当时,他正在研读罗马史,发现整个古代的事件完 全有可能在未来、在银河系那样广大的时间范围内重演。于是,他构思和创作了这部庞大的 作品,前三部在《惊奇科幻小说》连载了七年才得以完成。阿西莫夫知道,文明早晚是要衰 落的,为了挽回这种失落,挽救即将崩溃的银河帝国,他设计了两个保存人类文明的秘密基 地。 阿西莫夫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喜欢推理。把推理小说的写法和机器人故事结合起来,形 成了他的另一系列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我,机器人》和《钢窟》。在这里,阿西莫夫煞 有介事地提出了所谓的“机器人工学三定律”,即: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 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二定律。 (《我,机器人》,科学普及出版社) 与其说这些定律是贡献给机器人学的,倒不如说是提供他自己推理使用的。阿西莫夫正 是利用这三定律做为起点,把他的每一个机器人故事的主角推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要服从第 三定律就得违反第二定律,或者要服从第二定律就得违反第一定律,如此等等。然后,那些 阿西莫夫“化身”的机器人开支脑筋,圆满地解决问题,逃出困境。 随心所欲的商业化写作,有时也能创造出非常绝妙的作品。阿西莫夫肯定是开拓题材的 天才。1966年,他重新复活了《格列佛游记》。为了治疗病人头脑中的血栓,他把一只 潮水艇连同几个海军士兵、医生,用科学的手段“缩微”到分子大小;然后让他们进入人体, 随着血液流进大脑,再用激光器打通栓塞,拯救了人的生命。 除了海因来因的故事性、克拉克的神秘性、阿西莫夫的逻辑性之外,黄金时代有特色的 科幻作家还有长于讽刺的谢克利,田园风格的西马克,黑色幽默的克莱门特,反乌托邦主义 的奥维尔等。 三、对科幻小说的认识逐步统一 黄金时代佳作济济,人才辈出,推动了人们对科幻小说认识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作者 们不再象萌芽时期那样心中没底地左右冲突,而是共同遵循某一固定模式。这个模式是:(1) 必须有一个带有悬念的好故事;(2)这个故事必须与科学发展或科学家的工作有关;(3)要有 几个恢宏的奇异场面;(4)无论结尾是乐观还是悲观的,最好能给人一定思考。 对科幻小说的定义也开始趋于一致。比如:小约翰坎贝尔和布莱特纳就都认为,科幻小 说是表现科学对人类影响的作品。布莱特纳写道:“科幻是科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对人类 影响所作的理性推断为基础的小说。”莱斯特德尔雷伊进一步阐明,科幻实际上是在写“变 化”。他写道:“科幻小说是采取娱乐的手段,以理论和推理试图描述种种替代世界的可能性。 它以变化作为故事的基矗”很显然,这种“替代世界”指的是,在另一种科技和文明下的世 界面貌。阿西莫夫亦同意这种看法,在稍早些时候,他写道:“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发展的性质和程度。” 黄金时代使科幻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站稳了脚跟。但是,正统的文学殿堂还没有正式接受 这一形式。 三节新浪潮时期(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黄金时代”对科幻小说认识的统一以及 创作方法的标准化,给科幻小说带来了桎梏。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间国际政治、 军事和科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冷战、左翼兴起、东方宗教的传播、美国在东南亚的卷入, 生态环境的破坏、流行艺术的产生以及毒品泛滥等等,特别是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 上天给人们极大的震动。公众发现,科幻小说中那些美妙故事要么缺少现实性,要么比现实 还缺少神奇性。再加上长期以来,科幻作品属于通俗文学范畴,得不到主流文学界的重视, 这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这样,一场变革的风暴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1965年夏,著名作家兼编辑家米切尔·莫考克(1939-)出任英国《新世界》杂 志主编。他一上台,立刻对整个英国科幻界产生了新的影响,推出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部分 作家的革新作品。这些作品与传统科幻小说对立,它不再把物理学一类的正统科学当成主要 内容,而是重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神学。它的写作手法极力接近正统的主流文学。 它不再象过去的科幻小说那样热衷于二千年、三万年以后的世界,而是极力想表现最近的将 来,甚至表现当前的世界。完整、清晰的故事没有了,片断的、琐碎的、意识流的,幽默嘲 弄式的、象征主义的手法出现了。初看起来,这些小说晦涩难懂,但仔细品味,其中的寓意 十分深远。1968年,编辑家朱迪·梅丽尔选编了这样一本集子,并把它们正式称为新浪潮 作品。新浪潮运动由此产生。

刚刚公示的论文发表

如果你的学位论文被公开引用了、你投杂志应该是不可以的,投杂志论文都要检索,检索率通不过。不过我建议你稍作修改完善一下,应该就可以,毕竟你本人就是原创作者。还有,这也要根据你要投的杂志去区分,建议你找一个网站杂志社的老师问问。我朋友在期刊VIP上投过稿,你可以问问去。

应该是可以发表的,只要到时候引用毕业论文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毕业论文还不成熟,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入,思考,才能正式在期刊上发表 毕业论文和期刊结果一样也可以吗?没有进一步加工visitor958(站内联系TA)国外很多学生毕业没文章,很多都是毕业后发的。fusion2009(站内联系TA)正常来说不能有两篇完全重复的文章 毕业论文和期刊结果一样也可以吗?没有进一步加工 应该是可以的,我看到有论文是这样的,很多老外论文也是这样的。 还有些老外是先发了期刊论文,然后写毕业论文时直接搬期刊论文的结果图表什么,一篇文章就是毕业论文的一章。当然了这样争议会小一些。引用期刊论文就可以了。二者不存在一稿多投这样的争议lxs21230(站内联系TA)应该是没问题的,我的也是学位论文先出来,然后在期刊上发表的。不过我的有进一步完善内容,还有就是学位论文是中文的,期刊是英文写的。A+(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fusion2009 at 2010-12-23 08:35:54: 正常来说不能有两篇完全重复的文章 现在你的学位论文已经公开了,正常需要进一步的加工才能发表 不对,CNKI上的学位论文发表是不算的qt211(站内联系TA)可以。算不同的东西。你也不可能什么都不改就再发表的。yydggpzh(站内联系TA)只要该部分内容没有发表过,都可以发表的guoxl168(站内联系TA)没问题的。很多小老板喜欢拿已毕业研究生的数据当成自己的文章发表的。

刚刚发表的论文从哪看

第一步:登录知网,找到期刊大全入口第二步:查询发表论文的刊物名称第三步:找到发表论文期刊的版本(有的期刊有多种版本)第四步:找到发表的年份和期数第五步:输入作者姓名或单位名称第六步:查找到所发表的论文

了解自己所投稿的期刊或者是发表了自己论文的杂志被哪(几)个期刊数据库所收录。可以了解常使用的有哪些。在期刊数据库当中检索到你所投稿的期刊。然后看一下收录到了第几期。页面也都有相应的刊期检索功能。如果超过了自己文章安排的刊期,即可选择好刊期浏览。如果还没有到自己文章的刊期,则说明还没有被收录。

问题一:在知网怎么查询已经发表的文章 登陆ki,点击左上角“旧版入口”,弹出页面后在“检索项”选择“作者”,在“检索词”中输入自己的名字,点击检索即可。 问题二:怎么在网上查询自己发的论文 我具体一些回答吧,你要看你发的期刊是什么级别的,再看这个期刊被那些检索网站收录。如果是正规期刊,你去知网,万方,维普都能查到,优助医学是医学期刊的委托服务商,有问题随时咨询。 问题三:如何查询已发表的论文在数据库中的网址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论文帮发表,提供论文指导,望采纳,谢谢 什么刊物,上什么网?可以去相应的网站查询 问题四:已发表的论文如何查询? 去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一下是否有这本期刊。九品论文网。 问题五:怎样查找自己发表的论文? 您好,您的文章发表了有多久了,是什么期刊,要是会正常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或者是龙源期刊网的,您只要在各大期刊网上输入您的姓名和文章题目,以及您所发表的期刊就可以了哦,一般出刊后2个月左右才能在网上全文检索到的哦,祝您好运! 问题六:已发表的论文如何查询? 要看你发表的论文被收录没、 问题七:已发表的论文怎么在网上查字数 80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问题八:如何在"中国知网"上查询自己发表的论文? 前提是你要在正规的期刊上发表过,然后你打开知网就能看到检索栏。输入你的名字或者论文的题目就可以了。九品论文发表助您学业事业步步高升 问题九:怎么查是否曾经发表过某个方面的论文或者报告? 是在期刊上发表的还是? 问题十:如何在网上查看自己的论文别人有没有已经发表? 好奇怪,是你自己的论文吗?是你自己的论文别人怎么能发表呢?还是说你做的论文课题是别人做过的?不明白

如果是发表的论文,可以通过“万维网”和“中国知网”、“中国学术论文网”等网站查询,通过论文名称查询,一方面可以查出发表的刊物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查看论文是否重复。一般职称评定等,都是这么查询。

刚刚更新的职称论文发表

在期刊上发表,需要根据你的专业和要求来选择期刊,比如建筑、经济、医学等等。对论文上网有没有要求,比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建议在参加评审前1-2年准备好论文。具体以当地评审要求为准。发表论文前一定要查看自己省份对评审论文的要求,各省对论文发表的要求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来说文章字数在2000~5000 字左右。每个单位对于评职称都会有相关的文件要求,比如:论文必须发表在国内正规刊物上,有CN刊号和ISSN刊号,或者明确强调需要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刊物,这些都是要求。提前搞懂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按照要求去准备论文。要了解清楚时间,这里说的时间,包含:版面时间、见刊时间、上网时间三个。(1)版面时间:每家杂志社都会提前收稿,或者收稿很慢,如果组稿编辑告诉你22年12月版面,1月出刊,则意思就是你的论文会刊登在22年的12月版面上,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因为有的用人单位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当年内,所以即使它是1月出刊,但是版面在22年12月,也是符合单位评职称要求的;(2)见刊时间:见刊时间就是作者看到论文发表被刊登在杂志里的时间,因为单位在评职称事,都会要求拿上论文发表所在刊物杂志,所以见刊时间很重要;(3)上网时间:上网就是我们说的论文被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收录了,上网时间一般在见刊时间1-3个月内,了解这个时间,是因为有的单位对于论文发表的认可,单单见到刊物是不算的,必须要被数据库收录了才能评职称。

1.现在发表学术论文一般要求作者交一定的版面费给杂志社,除非是知名专家和学者。 2..根据你的实际需要找相关刊物,一般来说,中级职称发国家级或者省级专业刊物或者相关刊物就可以,国家级刊物所需的版面费比省级刊物贵不了多少。 3.注意判别刊物的真假,可以先去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或者中国记者网查询,然后去诸如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浏览网、龙源期刊网等查询。 4.严防论文子!一定要去杂志社验证对方的身份。 ~~~~百度 欣启论文网 你可以查一下,具体的东西你可以问他,比较耐心,同时也祝你发表成功!

不怕笑话,我是基层专技人员,很多时候找不到发表的办法,自己写的论文,有时候也不一定完全通过,但是有发行单位跟我联系,有些迟疑当中发了自己第一篇职称需要的论文。发论文,首先要找靠谱的公司,然后说明你要发几篇,怎么发,发表要求啥的。第二可以自己投稿,自己投稿就是要知道论文的基本格式,记一下参考文献,实在写不了或者想偷懒的时候,可以交给给你发表论文的公司,一般会收一点写作费用。这里推荐一下百姓论文网,因为我们单位都是那边发的文章准备好之后,拿去投稿检查重复率,通过之后拿到录用通知,等3-6个月左右,期刊就出来了。帮我发论文编辑说过要有校对和排版,时间虽然长了点,但是比较安心说起来就是找靠谱的公司,安排好发表时间。评职称真的是我们奋斗在基层的同志的一个机会了,真的不想因为一篇论文又耽误一年两年的,我都提前一年半年联系发表。最后给点进来看到我的回答的朋友们一个祝福,希望都能顺顺利利的通过职称评审。

徐根宝徐冬根发表论文

(部分)《论“双语”教学法在国际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载《跨国法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XU Donggen:Legal Aspect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for Project Finance,2005 Arian Bradbrook: The Law of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徐达维、徐冬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及其法律环境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徐冬根:债权利用法制化的一部力作——《债权融资法律问题研究》评介,河北法学,2008/05徐冬根:银行信用证议付及其追索权的法学解读,(CSSCI学刊)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徐冬根:论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方式中的“真实出售”,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徐冬根:一个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论坛,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徐冬根、乔喆:新世纪中国反倾销法学术发展历程,法治论丛,2006/06徐冬根:关于智力资本出资的法学思考,(CSSCI学刊)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02徐冬根:论信用证开证行的独立拒付权,(CSSCI学刊)国际经贸探索,2006/02徐冬根、陆婷婷:美国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及案例分析,中国劳动,2006/04徐冬根:银行信用证业务中检验证书日期法律问题探析,(CSSCI学刊)金融论坛,2006/02徐冬根:论国际私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CSSCI学刊)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01徐冬根:新世纪中国国际金融法学术研究成果评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5徐冬根: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建设,(CSSCI学刊)金融论坛,2005/07徐冬根、范锡琴:融资浮动担保中的限制性条款研究,(CSSCI学刊)政法论坛,2005/03徐冬根:资产证券化中的基础法律关系解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徐冬根、姚约茜:国际项目融资浮动担保的法律经济学分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徐冬根:论国际项目融资架构中的权益平衡,武大国际法评论,2004/02徐冬根:论政府在国际项目融资中的主导作用,法治论丛,2004/03徐冬根:银行信用证审单标准的法哲学思考:精确性、模糊性还是原则性,(CSSCI学刊)现代法学,2004/05徐冬根:从多元价值观谈国际金融法的细分,(CSSCI学刊)政治与法律,2004/04徐冬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律主导作用,(CSSCI学刊)法学,2004/11,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当代法学,2004/05徐冬根:最基本的法现象不是权利和义务而是权利和权力——评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法学论坛,2004/04徐冬根:论欧、美国际私法法典化的不同进路及其法哲学思想,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徐冬根:规范与公正价值追求相结合的典范 评长荣公司无单放货赔偿纠纷上诉案判决,法律适用,2004/05徐冬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CSSCI学刊)政治与法律,2004/01徐冬根:从“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看外层空间法发展趋势,(CSSCI学刊)法学,2003/11徐冬根:应收帐款证券化中SPV的法律特征,法治论丛,2003/06徐冬根:智力资本化要有法律护航,中国人才,2003/06徐冬根:小议“国民待遇原则”在B股市场中的实施,法学杂志,2003/05徐冬根、陶立峰: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思考,电子知识产权,2003/11徐冬根:战火灼伤国际人道主义,社会科学报,2003-04-10徐冬根:论建立我国双轨制违宪审查机制——从“孙志刚事件”谈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徐冬根:论国际私法规范的柔性化与刚性化,(CSSCI学刊)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03徐冬根: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思考,(CSSCI学刊)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04徐冬根:论英国判例法对浮动担保发展的贡献,(CSSCI学刊)法学,2003/07徐冬根:WTO条件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党政干部学刊,2002/09徐冬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政干部学刊,2002/06徐冬根:资产经营与重组的法律规范,四川监察,1998/08徐冬根:论中国国际私法学术研究与文献成果的特点,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01徐冬根:外资购并国企与我国外资法的完善,当代法学,1997/01徐冬根:避免外资对民族工业冲击的立法对策,人民检察,1997/03徐冬根:国民待遇与国内市场保护,人民检察,1997/03徐冬根:九十年代美国企业并购特征,上海投资-1997年3期徐冬根:国民待遇与外资对市场的冲击,法苑,1997年第1期徐冬根:投资银行的规范化进程,法苑,1997年第2期徐冬根:股市购并规则,法苑,1997年第3期徐冬根:法人股的规范与出路,法苑,1997年第4期徐冬根:资产经营与重组的法律规范,法苑,1997年第5期徐冬根:构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律框架,法苑,1997年第6期徐冬根:中国公司扬起海外上市之帆,法苑,1997年第7期徐冬根:大股东与小股东的权益制衡,法苑,1997年第8期徐冬根:美国筑起反内幕交易的堤坝,法苑,1997年第9期徐冬根:金融创新浪潮对传统法制的挑战,法苑,1997年第10期徐冬根:劳动合同规制,法苑,1997年第11期徐冬根:抵押担保的法律机制,法苑,1997年第12期徐冬根:《当代国际经济法丛书》评介,法学,1996/06徐冬根:股份持有法人化与有限双向持股制度,法学杂志,1996/06徐冬根:企业的收购与兼并,法学杂志,1996/03徐冬根:我国外资引进工作中的法律政策取向,法学杂志,1996/02徐冬根:美国九十年代的证券立法,中外法学,1996/06徐冬根:避免外资对民族工业的冲击已成当务之急,法学,1996/08徐冬根:对实现抵押权过程中若干疑难法律问题的探讨,法学,1996/04徐冬根:美国的廉价股票,上海投资-1996年6期徐冬根:国际融资市场的走势与取向,上海投资-1996年5期徐冬根:外资立法的走势与导向,法苑,1996年第1期徐冬根:《保险法》 保国泰民安,法苑,1996年第2期徐冬根: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税制改革,法苑,1996年第3期徐冬根:《担保法》透析,法苑,1996年第4期徐冬根:购房置业, 法律护驾,法苑,1996年第5期徐冬根:外资购并国企与我国外资法的完善,法苑,1996年第6期徐冬根:反不正当竞争法纵横谈,法苑,1996年第7期徐冬根:中外合资企业投资者权益转让,法苑,1996年第8期徐冬根:外资控股上市公司的法律规范,法苑,1996年第9期徐冬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法苑,1996年第10期徐冬根:上市公司购并与关联交易,法苑,1996年第11期徐冬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法律限制与例外,法苑,1996年第12期徐冬根:企业怎样以弱抗强,企业销售,1995/07徐冬根:漫谈文化与广告商标艺术,上海艺术家,1995/04徐冬根: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冲突法立法,法学杂志,1995/05徐冬根:法国社会养老保险法制的特色,法学杂志,1995/04徐冬根:瑞士法制现代化的启示,法学杂志,1995/02徐冬根:我国外贸法律制度中的强制性结汇和售汇,政治与法律,1995/03徐冬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若干问题的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1995/10徐冬根:我国首部研究“关贸总协定”的法学著作——全国统编教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评析,法学,1995/10徐冬根:上市公司股份收购与反收购,法学,1995/07徐冬根:中国“复关”的走势与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取向,法学,1995/04徐冬根:我国外汇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上海投资-1995年3期徐冬根:走向自由兑换王国的人民币,法苑,1995年第1期徐冬根:老年保障法律制度:何去何从,法苑,1995年第2期徐冬根:风风雨雨“复关”路,法苑,1995年第3期徐冬根:外资法实施中的误区,法苑,1995年第4期徐冬根:广告法,与你同行,法苑,1995年第5期徐冬根:按揭购房: 都市新时尚,法苑,1995年第6期徐冬根:中美知识产权关系展望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法苑,1995年第7期徐冬根:国家“安居工程”启动, 立法先行,法苑,1995年第8期徐冬根:金融自由化与法律监管,法苑,1995年第9期徐冬根:撑起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伞,法苑,1995年第10期徐冬根:世界贸易组织: 翻开新的一页,法苑,1995年第11期徐冬根: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回顾与展望,法苑,1995年第12期徐冬根:商标的国际化与商标设计技巧,中国质量万里行,1994/01徐冬根:上海涉外经济立法若干设想,法治论丛,1994/03徐冬根:欧洲当代国际私法研究热点评析,法学杂志,1994/05徐冬根:19世纪的国际私法立法拾遗,法学杂志,1994/04徐冬根: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新冲突法法案述评,法学杂志,1994/03徐冬根:对我国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范立法的思考,政治与法律,1994/06徐冬根:共同投资基金,大潮涌起,法苑,1994年第5期徐冬根:“上帝”的保护神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苑,1994年第6期徐冬根:“道”“魔”之战--- 各国立法对贩毒者的惩戒,法苑,1994年第7期徐冬根:商标王国中的贵族 --- 驰名商标,法苑,1994年第8期徐冬根:古老而时髦的民商事法律行为 --- 拍卖,法苑,1994年第9期徐冬根:构筑中的社会保障与劳动法律体系,法苑,1994年第10期徐冬根:企业收购兼并案透视,法苑,1994年第11期徐冬根:实施破产制度,迷雾重重,法苑,1994年第12期徐冬根:国际私法学的拓新之作——《国际侵权行为法》评析,政治与法律,1993/06徐冬根:商标的国际化与商标的设计技巧分析,国际市场-1993年9期徐冬根:论“直接适用的法”与冲突规范的关系,中国法学,1990/03徐冬根:西方各国设备租赁业之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03徐冬根:谈谈企业如何开展国际设备租赁交易,上海企业,1988/08徐冬根:梵蒂冈,国际展望,1987/16徐冬根:简析设备租赁交易中当事人的违约及其补救,政治与法律,1987/03徐冬根:美国的设备租赁及其法律制度,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08徐冬根:略论我国租赁业的现状和特点,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03徐冬根:联邦德国专家梅斯曼讲订立国际合同的技巧,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07徐冬根:外国律师看中国有关外国投资的法律,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07徐冬根:美国律师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01徐冬根:经济合同纠纷解决的对话,法学,1985/12 徐冬根:上海“三资企业”中亟需决解的若干法律问题,法学,1985/12徐冬根: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特点和原则,法学,1985/06徐冬根:比较法学综述,法学,1985/01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