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车崇礼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15:58:34

车崇礼发表的论文

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循环经济,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使用的知识,生态学,经济学,进一步划分也涉及哲学,植物和动物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工业生态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循环经济系统,往往采用物质流分析(分析资源的利用效率),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管理系统和其他工具。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产业形态,是一个系统的科学。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规律的科学的研究。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新的生产方式的特点。所不同的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地球,从地球的一端无限的资源库和污水处理领域的经济增长,大量的矿产资源的消费电子产品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环境的废渣,另一端插入到“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的线性增长模式的体现。循环经济需要使用所有可用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周期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代谢和/或共生关系,延伸产业链,被遗弃的 - “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的表现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形式。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这个想法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在最近几年中,不仅融入了中央决策在中国领域的,在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成为研究领域的重点。从“循环经济在中国长大,当地产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除了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理念,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现,但也反映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为中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压力,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的卡伦堡模式 卡伦堡是一个沿海城市在丹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工业生态系统运行的模型。工业生态系统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的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原则适用于工业活动,形成了企业共存“产业链”。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不同的企业从废物变成原料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工业企业,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四企业为核心,废物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贸易为其他公司使用的原材料,或取代部分的原料;本企业链的温室农场,养殖场,硫酸厂供热站,水泥工厂,农场。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周期“循环经济”的生态意义周期,而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生态循环,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循环和新陈代谢,这是循环经济的讨论的重点主要涉及物质流循环在经济意义上,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体现在循环的区域互动的要求,从空间 循环经济是人类发展模式的反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完善的过程。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唯一的局部的,小的,不起眼,它的影响是有限的。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自然索取的能力,环境的干预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大,速度快,废弃物排放量显着增加,结合的局限性和主观睡眠的理解,从而导致更多和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对人类生命构成更大的威胁财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的大量使用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骇人听闻的案件,生动的语言,敲响了工业社会,的环境危机警报。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的保护地球环境,它标志着的人的高度关注有关全球环境问题的要求。在1972年,一个民间学术组织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 - 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极限增长”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发出警告世界:“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的趋势继续,的极限的增长在此星球有一天会出现在未来的一百年。 “这份报告被认为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报告查看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几分之一片面和悲观,但供应不符合点的外延生长,还提醒人们,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制约因素。从那时起引起世界的关注。同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也承担了义务,保持自然的。 20世纪70年代,三大石油危机,让人们感受到在危机中的资源供给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人们的追求。在同一时间,在快速增长的固体废物管理战略,这是在海外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资源循环型首先,西方国家的社会中,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产业化发展积累的大量的废物,如废钢铁,老旧汽车,废旧家电,废纸,废物循环再造的目标要求,以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废物的基础上回收之前,只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中国的宣传,以促进世界经济周期的研究和发展。发布国内外一方面,大量的生态和经济方面的工业生态学专着或文章,但几乎没有循环经济专着;没有看到国外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的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截至2004年底,中国不仅是循环经济的文章,专着或汇编出版也已发表论文近,循环经济是它的出版业在2005年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概念,中国学者根据自己的国情,创新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同时,经济的情况下,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循环经济是国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中国因素”也不例外,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由中国专家合作的外国专家参与深化循环的理论研究中国的循环经济概念的世界经济,外国专家,促进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吸引了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关注,并成为与中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涉及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国民族的主要经济周期的执行情况。例如,一个家庭的节能,节水,废物分类活动;一个办公建筑的能源的节约,前面和背面的复印纸,碳粉盒,水的使用,一个干净的生产企业,综合利用资源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废物分离和回收,利用太阳能再利用,这些活动可以产生降低系统物质流的影响,因而是圆形区域的经济。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是还没有完成,它是可以实现材料减少经济活动,除非它会不再开发,这是违反我们的主张和推进循环经济的出发点,这是说,没有集中中国,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的窄废物再利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相当于“垃圾经济”,“范围内的废物经济”,日本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强调废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回收,与相应的静脉产业。周围形成所谓的“静脉产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与动脉产业动脉产业“指的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行业。 研究基金会循环经济 讨论学科循环经济的基础,不能离开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生态基础 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科学之间。作为仿生学循环经济是研究人的自然代谢,循环,共生和组织经济活动的法律为蓝本,英国学者坦斯利(AG坦斯利)1936年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一定的自然生物和地理,生物和生物功能非生物环境统一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周围所有的空间和所有的生物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机体;影响经济增长,开发,复制,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地理分布的环境条件,生态因素。法律生态系统可以归纳如下: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规律已经被应用的领域,如农业,工业,循环经济的实践。 2,经济基础 > 从经济学的出生日期,资源分配,特别是分配稀缺资源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渐渐稀少的生态环境条件,经济将扩大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性质,将其转换为生存而数据的天然资源。资源的自然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知识,信息,科学和技术,以及积累的资本和社会财富,其最大的特点是累积性和可变性。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原,降水,河流和湖泊,能源,矿产资源,其本质特征是有限的,某些类型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循环经济研究与资源经济学包括的关系之间的供应和需求,价格和税收上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废物变成原始材料“链接之间的行业的能力,以形成和最终决定由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各国政府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因为它涉及到的外部问题的原因。福利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成本,也不能反映在市场价格将产生“外部效应”。外部是有害还是有益的影响不会直接参与这样的活动,企业或个人的一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一的有利影响,外部经济“,否则”外部不经济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作为一个公共的环境中,”公地悲剧“ - 过度使用的非独占性消费往往由于供应不足,导致“搭便车”心理 - 往往导致消费的非竞争性。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目的。 /> 3,工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化,模仿自然生态的纪律,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于1997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产业生态学杂志。编辑器的里德Lifset在第一个问题:“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科学分支,从本地,区域和全球层面,它是一个系统的能量流在产品,工艺,工业部门和行业的研究经济其重点是研究和材料流动,产业的作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工业生态试图仿照自然的物质循环,企业间的系统耦合的性质,生态链,产业链,实现多级传输,物质循环和能量效率的产出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的消费和再生的生产相对简单,稳定,但生态产业体系,无论是技术水平,还远没有达到水平的自然世界之间的联系。 4,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整个社会科学(经济学)的一个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值的扩散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生态环境已经从纯粹的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的因子在社会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这有两层含义。首先,在与人类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环境,已成为幸福的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二,自然生态环境的废物吸收能力或接近饱和,在某些领域甚至已重载继续使用它的生产必须复制新的环境容量,因此需要投入资金,为“建设(生态恢复与污染控制)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产品”的劳动。换句话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具有双重功能,那就是,从生活的角度,已成为生产要素和条件 5,皮尔斯模型 在1965年,美国学者肯尼思·鲍尔丁(肯尼思·尤尔特博尔丁)在类似地球的太空飞船(地球的SPASH船舶博尔丁的太空飞船理论)“一文中提出,人们不应该看地球作为一个垃圾场,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循环再造的废物回收废物及循环流(圆形流)的话,对人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共生的关系,所有的元素和人们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封闭循环的特点。但没有使用的长期回收经济,但与中央计划经济的中央计划经济。博尔丁在1966年出版的文章“未来的飞船地球经济学(在未来的地球太空船)的经济学“。这些建议未来经济发展的太空船地球”类似的“太空人”经济。地球是一个寂寞的太空船,储备库不会有无限的物质,既不开发,也不污染。人类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循环的生态系统,物质再生产。博尔丁看作是生态经济学,中国学者认为,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的倡导者。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皮尔斯,DW&特纳,RK)1990年第一次使用这个词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这两位作者在天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本书的第二章的标题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他们正在尝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资源的管理规则和物质流模型的建立。任一回路废弃物 - 资源的可用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或直接在自然的能力,吸收压力。在后一种情况下,超过自然的废物直接排放到实用程序或资源的可用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吸收能力。基于这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的吸收能力,皮尔斯和自然资源管理的两个规则:可再生能源的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度不是它的速度,较小的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流比或等于的吸收能力环境。他们还提出了资源股的特点:可耗竭性资源减少(可持续发展)应该补偿的可再生资源的增加,达到一定的生活水准,我们必须减少消耗的资源或可再生资源股票(提高效率)。 类似的工业代谢,自然循环和工业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这两个循环的繁殖,也就是提供的再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基础;产生超过直接消费效用(如美的欣赏)的原料。的环境消化废物,废物吸收自然循环被吸收到经济体系的经济来源,假定产业周期的自然同化能力,和更多的资源,以减少压力。此外,循环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同化能力的压力。但是,工业循环也需要资本投资,并产生额外的压力同化能力。也就是说,二次污染,导致吸收能力的下降。 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有一个逐渐清晰的概念内涵,扩大重点进行调整,不仅为国家和性能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约束,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工业“三废”,“吃干榨尽。可以推断,循环经济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 在我们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的能源,水,土地,材料和资源节约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以节约能源的主要内容,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流程和设备的发展,资源的利用效率已得到大大改善。统计显示,:在2003年,中国的能源消耗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下降65.5%;每万元GDP用水量相比1980年下降了84.7%;综合利用,工业“三废”的14.6倍,1985年的产值;报废回收的材料总价值的12.4倍,1985年,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和环境效益。 首先,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在重新冶炼渣屑制砖或烧制水泥,废钢回收利用的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在中国的一些企业中,和重用冷却水和其他措施,开展企业资源再生或循环再造。2003年全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达40亿元人民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3%,综合利用率约65% ?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约56%。 返回。我们的的城市包装材料,如酒精和烟草包装纸箱回收废旧物资回收已经形成了相对供应的废物流零售商,批发商,批发商再集中返回的生产企业重复使用的,有些废料物质的分散回收集中分类,废金属加工成的冶炼厂,旧家具,废纸,塑料,废木材,废家电回收行业,已经形成了网络和规模,2003年,5000多名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回收网点16万,超过3000个回收加工企业,从业人员140余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价值约50十亿人民币,在发展模式调整废料和社会回收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再利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无论从事机械,电器等产品的生产领域的消费领域我们的维修团队,一些企业开展近年来开始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报废汽车发动机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如玻璃容器,纸箱,周转箱的回收及循环再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解决供应配件停产的老款车型的产品更新,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国家鼓励发展的旧货市场,充分利用的跳蚤资源,以满足低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 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末端”不属于循环经济领域的,但循环经济的内容。热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最终处置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和垃圾填埋气,废物转化为能源,形成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内容,2003年,40多利用垃圾发电或热利用企业。加快沿海地区形成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模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 ,不仅是为了减少污水处理的资金,部分企业也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促进循环经济的努力,加强宣传国家的发展增加了近年。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概念,这个想法的?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绿色服务业(第三产业),环境标志认证体系,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政府采购是一些地方推进循环经济方向。 组织试点示范。中国的圆经济试点工作进行了三个层面上。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在企业层面,建立生态工业园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省,市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中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在1993年,中国利用世界银行开展清洁生产试点项目,在酿造,造纸,化工等行业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完善的管理和其他措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对一些重大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并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超过10000人参加了清洁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培训,提高企业污染防治能力。 在集中地区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行业,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废物原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延长生产链,从上游企业在这些公园生态原则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实现高效区域或企业集团,废物的产生,甚至“零排放”的最低金额之间的资源分配,国家环保总局已批准了14种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公园在江苏省具有不同的功能,上海的废物饭盒回收产业链,天津开发区基本形成无废物排放园区。这些做法可以总结和推广。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发展生态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部农业部在两组51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批准。经过积极探索农业领域,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总结出数百从材料的接触角,生态农业模式物质代谢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产业共生型和混合型三大类。 法律,法规和政策,创造体制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以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引入。 首先,法律和法规不断完善。 2003年1月1日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九条规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领域的合作,更有效地运用,回收资源“环境影响评价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控制环境法:”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和危险,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还推出了节能和长期规划。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审计方法,轮廓节水技术”的规定进行了介绍。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还介绍了2003年左右,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份和城市,如沉阳,太原还制定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这些都依法奠定了基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工作。为了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发展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例如,国家经贸委和国务院其他部门批准的1996年“意见”的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国发[1996] 36号),国家资源的综合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这个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第一,班组核算。通过班组核算和劳动竞赛相结合,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显著成效(姜开齐,1951;谢咸临,1952)。班组核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解决了西方责任会计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经济活动分析。1953年我国开始推广“经济活动分析”。班组核算只能反映问题之所在,而要寻找问题之根源,必须借助于经济活动分析。只有将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才能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班组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可以说是当时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两大法宝(杜昂,1998)。“经济活动分析”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单纯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强调采用多元化指标评价企业经营活动。60年代初期,我国大冶钢厂推行的“五好”小指标竞赛(杜昂,1998)早已体现“平衡计分卡”的精髓。第三,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强调“比、学、赶、帮、超”,“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其基本思想就是近年来美国很流行的“标杆制度”(Benchmarking)。此外,还有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生产费用表、成本管理的群众路线和厂内银行等等都具有鲜明特色(胡玉明,2002)。此外,远在1951年《大众会计》创刊号发表了汪慕恒先生的一篇比较详细介绍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关系的文章——《固定支出与变动支出》。遗憾的是,该文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7)。可见,我国学术界对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的研究并不晚,然而,过了将近30年之后,这个问题才被作为一件新鲜事物引入我国。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国管理会计 1978年之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在20多年的企业改革过程中,从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到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以至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整个改革思路都是沿着对企业放权让利这个中心进行的。其实质是以权利换效率。围绕放权让利展开的企业改革,为被旧体制桎梏已久的生产力释放和经营者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功能进行了培育,市场机制开始产生作用。一批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并有一定活力的国有企业涌现出来,并把目光转向市场和企业内部,向管理要效益,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80年代末,与经济责任制配套,许多企业实行了责任会计、厂内银行,由此,我国责任会计进入一个高潮期(乔彦军,1997)。不过,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90年代以前的管理会计应用侧重于企业内部,没有明显的市场特征。进入90年代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有所突破,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刘汉章,1996)。作业成本计算也开始在我国企业运用(王平心,2001)。 我们应该看到管理会计不具有强制性,其应用与否以及应用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各个企业的内在意愿和要求。企业的内在意愿和要求来自何方?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外部政策驱动是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特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企业的内部动力是管理会计产生、发展和倍受重视的源泉。 (三)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窘困”现象 从70年代末期开始,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我国会计学术界以极大的热情,对西方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出版了大量的管理会计教材。这些教材对于普及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会计学术界曾对中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大量的论文散见于各种会计刊物,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和体系也日臻完善,同国外会计学界也广泛地开展了有关管理会计论题的国际交流。于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只要我们稍加审视,就会发现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繁荣中的窘困”现象。虽然对管理会计的讨论很热烈,但是,基本上属于从概念到概念,在概念或定义上喋喋不休、空发议论,研究的出发点往往不是问题导向,而是空洞的概念,既解释不了管理会计现象,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了(8)。 与此同时,借助于国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便利条件,会计学术界始终没有摆脱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惯性。几乎西方管理会计一出现新理论或方法,马上会同步引进到我国。这本身应该是一件好事,追踪学科发展前沿非常必要。问题在于很多人做同样的重复劳动。虽然每年发表众多的管理会计研究文章,但是,具有原创性或研究性的却寥寥无几(9)。90年代以来,虽然有许多文章倡导案例研究或经验研究方法,但是,也只是停留在“倡导”的层面上,没有落实到实践中来。尽管中国会计学会很重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学术评价机制问题,终究难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10)。 三、管理会计的展望与启示 从总体上说,20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而展开。它只能揭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结果,难以揭示价值增值的原因以及价值增值能持续多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因此,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应该从企业价值增值转移到核心能力的培植(胡玉明,2001)。核心能力对企业组织及其人力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21世纪管理会计将“以人为本”,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其基本的框架。这也就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 管理会计具有企业化和行为化特征。我们不能离开企业组织及其管理活动研究管理会计问题。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应立足于我国企业实践,超越“就会计论会计”的局限,应用多种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围绕核心能力的培植,“立足中国企业实践,追踪和借鉴国际经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Practice-basedResearch)将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重点就是对管理会计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指导并可以应用于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总之,我们倡导“研究问题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中国经济问题》1983年第4期。 3、杨宗昌等:《简明西方会计发展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余绪缨:《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5、Anthony A.Atkinson, Rajiv D.Banker, Robert S.Kaplan and S.Mark You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Hall, Inc. 1995. 6、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讲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期。 7、H .Thomas Johnson and Robert S .Kaplan,RELEVENCE LOST: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7. 8、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会计研究》1988年第5期。 9、Robert. S. Kaplan, Measuring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A New Challenge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ober 1983. 10、毛付根:《管理会计》,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Robert. S. Kaplan, 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 July 1984. 12、Robert .S .Kaptan,The Role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1986. 13、M. Bromwich and A. Bhimani, MANAGEMENT ACCOUNTING: EVOLUTION REVOLUTION, London , CIMA, 1989. 14、Robert W. Scapens, MANAGEMENT ACCOUNTING: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World Publishing Corp, 1991. 15、Anthony A.Atkinson, Ramji Balakrishnan, Peter Booth, Jane M.Cote,Tom Groot,Teemu Malmi, Hanno Roberts, Enrico Uliana, Anne Wu, New Direction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Volume 9,1997, PP64-108. 16、胡玉明:《作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中国经济问题》1998年第5期。 17、葛家澍:《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18、Michael D .Shields,Research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by North Americans in the 1990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Volume 9,1997, PP3-61. 19、Robert S .Kaplan and David P .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20、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 Norton, THE FOCUSED ORGANIZATION:HOW BALANCE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21、胡玉明:《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变迁与解释:1949——1999》,《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2、姜开齐:《关于车间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新会计》1951年第11期。 23、谢咸临:《介绍天津刘长福小组的经济核算经验》,《工业会计》1952年第9期。 24、杜昂:《冶金财会实践与探索》,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25、乔彦军:《为什么国有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上乏力》,《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 26、刘汉章:《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理论学习参考》1996年第10期。 27、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余绪缨:《余绪缨学术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版。 30、Robert S.Kaplan and Anthony A.Atkinson:Advanced ManagementAccounting(3r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1998. (我:程瑞川) 注释: (1)本文的基本立足点是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因此,管理会计涵盖成本会计。为了行文方便,统称“管理会计”。如果把管理会计定位于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那么,“会计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经营管理为目的而产生的”(费文星,1990)。由此,会计一开始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管理会计”。但是,本文对20世纪以前的“管理会计”存而不论。 (2)1957年更名为全国会计师协会。 (3)在国外,以Cost Accounting或ManagementAccounting或Cost andManagementAccounting命名的著作在内容上没有显著差别。 (4)卡普兰在《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将数学分析方法的应用降到最低限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擅长且曾经极力倡导数学分析方法的卡普兰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观念转变。 (5)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不过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已,其本质都一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因此,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追求效益,管理会计都是围绕“效益”而展开。 (6)1984年以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市场体制的建设,为什么国家还会在1984年和1986年分别颁布《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呢?因为当时我国正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利润包干、第一步“利改税”和第二步“利改税”,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国营企业中普遍推广承包制等经济责任制。所有这些都要求国家对企业成本管理活动进行统一的规范。因此,《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可以视为国家为配合企业改革和税制改革而建立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7)原以为这篇文章必是根据美国的资料写成的,经与作者汪慕恒先生联系,证实该文乃是汪慕恒先生独立思考的产物。 (8)大量的文章集中讨论管理会计对象、理论体系、能否独立成科、是否适应我国企业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等等问题上。这些文章往往是“大题小做”,甚至“大题无做”。 (9)作者本人一直在反省自己,好在文章不多,不至于制造更多“文字垃圾”。但是,当作者看到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没有新意的“浅论”或“初探”式的文章不断“出笼”时,内心还是充满忧虑。因此,作者提出“研究成果”包括发表在杂志上和发表在市场上的成果两类。作者更重视发表在市场上的成果即通过推演管理会计理念,借助企业的力量,介入企业管理实践,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 (10)因为许多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者还需要评职称。案例研究或经验研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一年半载未必能发表一篇论文。而我国评职称注重论文数量而不是质量。 编后语: 作为管理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会计,在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作用与影响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的全过程中,是现代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科学地应用和实施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开设“管理会计”专栏,其目的一是推动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密切关注全球管理会计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体系;二是积极推动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目前,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推广应用还不普及,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紧是管理会计应用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我们希望从事管理会计研究的学者,能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认真地加以推广和应用,只有这样管理会计才能具有生命力。(完)

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循环经济,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使用的知识,生态学,经济学,进一步划分也涉及哲学,植物和动物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工业生态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循环经济系统,往往采用物质流分析(分析资源的利用效率),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管理系统和其他工具。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产业形态,是一个系统的科学。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规律的科学的研究。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新的生产方式的特点。所不同的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地球,从地球的一端无限的资源库和污水处理领域的经济增长,大量的矿产资源的消费电子产品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环境的废渣,另一端插入到“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的线性增长模式的体现。循环经济需要使用所有可用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周期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代谢和/或共生关系,延伸产业链,被遗弃的 - “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的表现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形式。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这个想法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在最近几年中,不仅融入了中央决策在中国领域的,在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成为研究领域的重点。从“循环经济在中国长大,当地产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除了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理念,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现,但也反映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为中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压力,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的卡伦堡模式 卡伦堡是一个沿海城市在丹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工业生态系统运行的模型。工业生态系统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的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原则适用于工业活动,形成了企业共存“产业链”。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不同的企业从废物变成原料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工业企业,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四企业为核心,废物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贸易为其他公司使用的原材料,或取代部分的原料;本企业链的温室农场,养殖场,硫酸厂供热站,水泥工厂,农场。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周期“循环经济”的生态意义周期,而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生态循环,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循环和新陈代谢,这是循环经济的讨论的重点主要涉及物质流循环在经济意义上,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体现在循环的区域互动的要求,从空间 循环经济是人类发展模式的反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完善的过程。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唯一的局部的,小的,不起眼,它的影响是有限的。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自然索取的能力,环境的干预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大,速度快,废弃物排放量显着增加,结合的局限性和主观睡眠的理解,从而导致更多和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对人类生命构成更大的威胁财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的大量使用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骇人听闻的案件,生动的语言,敲响了工业社会,的环境危机警报。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的保护地球环境,它标志着的人的高度关注有关全球环境问题的要求。在1972年,一个民间学术组织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 - 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极限增长”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发出警告世界:“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的趋势继续,的极限的增长在此星球有一天会出现在未来的一百年。 “这份报告被认为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报告查看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几分之一片面和悲观,但供应不符合点的外延生长,还提醒人们,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制约因素。从那时起引起世界的关注。同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也承担了义务,保持自然的。 20世纪70年代,三大石油危机,让人们感受到在危机中的资源供给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人们的追求。在同一时间,在快速增长的固体废物管理战略,这是在海外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资源循环型首先,西方国家的社会中,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的产业化发展积累的大量的废物,如废钢铁,老旧汽车,废旧家电,废纸,废物循环再造的目标要求,以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废物的基础上回收之前,只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中国的宣传,以促进世界经济周期的研究和发展。发布国内外一方面,大量的生态和经济方面的工业生态学专着或文章,但几乎没有循环经济专着;没有看到国外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的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截至2004年底,中国不仅是循环经济的文章,专着或汇编出版也已发表论文近,循环经济是它的出版业在2005年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概念,中国学者根据自己的国情,创新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同时,经济的情况下,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循环经济是国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中国因素”也不例外,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由中国专家合作的外国专家参与深化循环的理论研究中国的循环经济概念的世界经济,外国专家,促进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吸引了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关注,并成为与中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涉及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中国民族的主要经济周期的执行情况。例如,一个家庭的节能,节水,废物分类活动;一个办公建筑的能源的节约,前面和背面的复印纸,碳粉盒,水的使用,一个干净的生产企业,综合利用资源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废物分离和回收,利用太阳能再利用,这些活动可以产生降低系统物质流的影响,因而是圆形区域的经济。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是还没有完成,它是可以实现材料减少经济活动,除非它会不再开发,这是违反我们的主张和推进循环经济的出发点,这是说,没有集中中国,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的窄废物再利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相当于“垃圾经济”,“范围内的废物经济”,日本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强调废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回收,与相应的静脉产业。周围形成所谓的“静脉产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与动脉产业动脉产业“指的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行业。 研究基金会循环经济 讨论学科循环经济的基础,不能离开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生态基础 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科学之间。作为仿生学循环经济是研究人的自然代谢,循环,共生和组织经济活动的法律为蓝本,英国学者坦斯利(AG坦斯利)1936年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一定的自然生物和地理,生物和生物功能非生物环境统一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周围所有的空间和所有的生物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机体;影响经济增长,开发,复制,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和地理分布的环境条件,生态因素。法律生态系统可以归纳如下: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规律已经被应用的领域,如农业,工业,循环经济的实践。 2,经济基础 > 从经济学的出生日期,资源分配,特别是分配稀缺资源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渐渐稀少的生态环境条件,经济将扩大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性质,将其转换为生存而数据的天然资源。资源的自然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知识,信息,科学和技术,以及积累的资本和社会财富,其最大的特点是累积性和可变性。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原,降水,河流和湖泊,能源,矿产资源,其本质特征是有限的,某些类型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循环经济研究与资源经济学包括的关系之间的供应和需求,价格和税收上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废物变成原始材料“链接之间的行业的能力,以形成和最终决定由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各国政府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因为它涉及到的外部问题的原因。福利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成本,也不能反映在市场价格将产生“外部效应”。外部是有害还是有益的影响不会直接参与这样的活动,企业或个人的一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一的有利影响,外部经济“,否则”外部不经济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作为一个公共的环境中,”公地悲剧“ - 过度使用的非独占性消费往往由于供应不足,导致“搭便车”心理 - 往往导致消费的非竞争性。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目的。 /> 3,工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化,模仿自然生态的纪律,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于1997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产业生态学杂志。编辑器的里德Lifset在第一个问题:“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科学分支,从本地,区域和全球层面,它是一个系统的能量流在产品,工艺,工业部门和行业的研究经济其重点是研究和材料流动,产业的作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工业生态试图仿照自然的物质循环,企业间的系统耦合的性质,生态链,产业链,实现多级传输,物质循环和能量效率的产出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的消费和再生的生产相对简单,稳定,但生态产业体系,无论是技术水平,还远没有达到水平的自然世界之间的联系。 4,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整个社会科学(经济学)的一个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值的扩散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生态环境已经从纯粹的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的因子在社会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这有两层含义。首先,在与人类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环境,已成为幸福的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二,自然生态环境的废物吸收能力或接近饱和,在某些领域甚至已重载继续使用它的生产必须复制新的环境容量,因此需要投入资金,为“建设(生态恢复与污染控制)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产品”的劳动。换句话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具有双重功能,那就是,从生活的角度,已成为生产要素和条件 5,皮尔斯模型 在1965年,美国学者肯尼思·鲍尔丁(肯尼思·尤尔特博尔丁)在类似地球的太空飞船(地球的SPASH船舶博尔丁的太空飞船理论)“一文中提出,人们不应该看地球作为一个垃圾场,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循环再造的废物回收废物及循环流(圆形流)的话,对人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共生的关系,所有的元素和人们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封闭循环的特点。但没有使用的长期回收经济,但与中央计划经济的中央计划经济。博尔丁在1966年出版的文章“未来的飞船地球经济学(在未来的地球太空船)的经济学“。这些建议未来经济发展的太空船地球”类似的“太空人”经济。地球是一个寂寞的太空船,储备库不会有无限的物质,既不开发,也不污染。人类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循环的生态系统,物质再生产。博尔丁看作是生态经济学,中国学者认为,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的倡导者。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皮尔斯,DW&特纳,RK)1990年第一次使用这个词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这两位作者在天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本书的第二章的标题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他们正在尝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资源的管理规则和物质流模型的建立。任一回路废弃物 - 资源的可用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或直接在自然的能力,吸收压力。在后一种情况下,超过自然的废物直接排放到实用程序或资源的可用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吸收能力。基于这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的吸收能力,皮尔斯和自然资源管理的两个规则:可再生能源的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度不是它的速度,较小的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流比或等于的吸收能力环境。他们还提出了资源股的特点:可耗竭性资源减少(可持续发展)应该补偿的可再生资源的增加,达到一定的生活水准,我们必须减少消耗的资源或可再生资源股票(提高效率)。 类似的工业代谢,自然循环和工业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这两个循环的繁殖,也就是提供的再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基础;产生超过直接消费效用(如美的欣赏)的原料。的环境消化废物,废物吸收自然循环被吸收到经济体系的经济来源,假定产业周期的自然同化能力,和更多的资源,以减少压力。此外,循环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同化能力的压力。但是,工业循环也需要资本投资,并产生额外的压力同化能力。也就是说,二次污染,导致吸收能力的下降。 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有一个逐渐清晰的概念内涵,扩大重点进行调整,不仅为国家和性能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约束,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工业“三废”,“吃干榨尽。可以推断,循环经济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 在我们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的能源,水,土地,材料和资源节约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以节约能源的主要内容,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流程和设备的发展,资源的利用效率已得到大大改善。统计显示,:在2003年,中国的能源消耗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下降65.5%;每万元GDP用水量相比1980年下降了84.7%;综合利用,工业“三废”的14.6倍,1985年的产值;报废回收的材料总价值的12.4倍,1985年,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和环境效益。 首先,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在重新冶炼渣屑制砖或烧制水泥,废钢回收利用的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在中国的一些企业中,和重用冷却水和其他措施,开展企业资源再生或循环再造。2003年全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达40亿元人民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3%,综合利用率约65% ?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约56%。 返回。我们的的城市包装材料,如酒精和烟草包装纸箱回收废旧物资回收已经形成了相对供应的废物流零售商,批发商,批发商再集中返回的生产企业重复使用的,有些废料物质的分散回收集中分类,废金属加工成的冶炼厂,旧家具,废纸,塑料,废木材,废家电回收行业,已经形成了网络和规模,2003年,5000多名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回收网点16万,超过3000个回收加工企业,从业人员140余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价值约50十亿人民币,在发展模式调整废料和社会回收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再利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无论从事机械,电器等产品的生产领域的消费领域我们的维修团队,一些企业开展近年来开始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报废汽车发动机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如玻璃容器,纸箱,周转箱的回收及循环再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解决供应配件停产的老款车型的产品更新,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国家鼓励发展的旧货市场,充分利用的跳蚤资源,以满足低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 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末端”不属于循环经济领域的,但循环经济的内容。热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最终处置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和垃圾填埋气,废物转化为能源,形成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内容,2003年,40多利用垃圾发电或热利用企业。加快沿海地区形成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模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 ,不仅是为了减少污水处理的资金,部分企业也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促进循环经济的努力,加强宣传国家的发展增加了近年。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概念,这个想法的?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绿色服务业(第三产业),环境标志认证体系,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政府采购是一些地方推进循环经济方向。 组织试点示范。中国的圆经济试点工作进行了三个层面上。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在企业层面,建立生态工业园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省,市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中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在1993年,中国利用世界银行开展清洁生产试点项目,在酿造,造纸,化工等行业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完善的管理和其他措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对一些重大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并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超过10000人参加了清洁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培训,提高企业污染防治能力。 在集中地区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行业,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废物原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延长生产链,从上游企业在这些公园生态原则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实现高效区域或企业集团,废物的产生,甚至“零排放”的最低金额之间的资源分配,国家环保总局已批准了14种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公园在江苏省具有不同的功能,上海的废物饭盒回收产业链,天津开发区基本形成无废物排放园区。这些做法可以总结和推广。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发展生态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部农业部在两组51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批准。经过积极探索农业领域,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总结出数百从材料的接触角,生态农业模式物质代谢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产业共生型和混合型三大类。 法律,法规和政策,创造体制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以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引入。 首先,法律和法规不断完善。 2003年1月1日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九条规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领域的合作,更有效地运用,回收资源“环境影响评价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控制环境法:”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和危险,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还推出了节能和长期规划。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审计方法,轮廓节水技术”的规定进行了介绍。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还介绍了2003年左右,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份和城市,如沉阳,太原还制定了地方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这些都依法奠定了基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工作。为了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发展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例如,国家经贸委和国务院其他部门批准的1996年“意见”的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国发[1996] 36号),国家资源的综合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开发两批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根据国务院第36号,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利废企业和产品的减免税优惠政策的有关优惠政策。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200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显著研究,成立一个研究的“循环经济地位,中国的资源战略和举措。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循环经济政策,思考研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一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专门研究。国家中期??和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科学和技术问题为主题。项目支持科学技术部,国家环保总局开展软科学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例如,世界银行支持全国人大开展的研究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以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德国支持贵阳市循环经济的实践。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多数人认为发动机气缸没有润滑是因为机油没有润滑,或者是机油老化造成的。 这句话是对的,但不是全部。 其实造成发动机拉缸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机油问题,如零件尺寸错误、发动机磨合不足等,也可能造成拉缸。 发动机拉缸是指发动机拉缸,具体为:气缸的划痕或磨损。 金宁发表了《内燃机及附件》论文,《发动机气缸拉力分析》。 如上所述:发动机拉动是指气缸在运动范围内有明显的纵向或质量机械划痕和划痕。

严重时会发生熔合磨损。就像我们炒的时候,因为炒的快,锅铲会在锅底产生一些小划痕。原因是一样的。是什么导致发动机拉缸? 其实很简单很简单,但是又复杂又复杂。拉力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效果不好。 简单的说,拉缸就是摩擦面上的油膜不能保持润滑而磨损了。上面提到了李纯和文文在《时代汽车》上发表的论文《汽车发动机拉缸故障分析及预防的简要分析》。 造成气缸拉动的主要原因是:气缸与之间不易形成油膜,导致润滑效果差,干摩擦。

相当于:炒菜不放油,锅铲会炸,要不就烧了,要不锅铲会划出锅底等等。不油不油。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设计因素和使用因素。 从实际情况来看,拉缸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 从设计因素来看,实际上那些零件尺寸过大,他实际上与气缸内壁的装配间隙过小,都可能造成气缸拉动。 解放军汽车管理研究所陆克久、孙志成在《汽车发动机》发表的论文《汽车发动机拉缸原因分析》与大家分享。

以上的回答,是我个人的想法,有不同想法可以在下方评论。

中国行车礼仪论文发表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先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做客有不同情况: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少给主人带来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礼节。(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3)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声“谢谢”,若敬烟,作为学生应婉言谢绝。(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关于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空间的范围划得越小。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个体空间划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情、亲友关系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

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而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

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坐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坐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二是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的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三是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

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是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

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一、提高对礼仪教育的认识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难免要同别人打交道,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某种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不仅是人类的主观意愿,而且是人类生活的客观需要。对每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素质的缩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的。社会的发展需要礼仪,社会成员的交往需要礼仪。在广大的中学生中进行礼仪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优化社会风气必将起到推动作用。礼仪教育是落实德育必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的需要。礼仪教育虽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唯一内容,但却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德育教育的内容很多,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观点,法制教育等等;但各项内容都体现着共同的本质。我们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些年来,我们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德育工作中某些方面说教式教育多,实效性稍差。我们深知德育工作只有体现为具体行为时,才能看到德育教育的成果。换句话讲,德育工作不仅是道德的原则,规范人的行为条文,而是体现某种道德的行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与训练是一种习惯养成的教育。纠正违背礼仪规范的言谈举止、施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使现有的行为转变成应有的行为,是将德育教育落在实处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具体的工作。礼仪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是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之一,也是企业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工作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良好的礼仪是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礼仪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二、礼仪教育实施方法要使礼仪教育取得成效,就必须把礼仪教育当做一门学科来对待,而不能将其看成短期行为。要有教材,专职教师,还要有课时按排及教学计划,并辅助于考查的手段。教师一方面要讲授礼仪教育的本质,即“真、善、美”的教育,同时也要进行礼仪行为的模似训练,即感性的,直接的,艺术的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仿效,使“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浑然难分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正那种认为礼仪只是外形的摹仿的肤浅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礼仪的实质是内容的表达。通过礼仪课的学习,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礼仪规范方面的认识,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中得以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得以纠正。加强平时习惯养成教育,使之习惯成自然。只有经常性的教育与训练,学生才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某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如果延续多次成了一种习惯,往往成为下意识(潜意识)的行为。为此班里要有礼仪规范监督员来监督同学日常的礼仪规范。每周一的升旗、集会,课上起立,课下活动,都要有人监督检查,班与班之间开展评比。学校还可成立礼仪表演队,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因为群体的礼仪行为是社会的行为,不可能等待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完成了由思想品德修养到礼仪行为这理想过程之后再去讲礼仪。通常是先有了群体礼仪规范,然后每个人在执行规范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认识,以适应礼仪规范的要求。总之,把学礼仪,用礼仪贯穿在教学生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与约束相结合,使之养成习惯,自成方圆。三、思想品德、文化艺术的修养与礼仪教育的内在联系提到礼仪当然离不开具体的内容,举止、谈吐、着装等。这些是感官直接感知的,但这些内容不是单独存在的。礼仪的本质是隐藏于现象内部,必须通过理性认识才能掌握。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与人们自身修养密切相关。修养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过程。修养包括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信念、行为和习惯的磨练及提高的过程。它可以自动地指导人的行为,自觉地贯彻执行礼仪规范。礼仪教育还可以通过史实和现实的一些事例对学生进行包括正直、忠诚、谦逊、自尊、热忱、宽容、庄重等教育,以追求至善的思想境界,塑造美好的心灵。另外礼仪课上我们还要注重文化艺术修养的教育。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塑造生动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一些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艺术性强的作品。如读诗歌、散文、听音乐、看舞蹈、欣赏书法美术作品等,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倾心于艺术作品描绘的美的境界之中,获得审美的愉快和感情的升华,思想得到启迪。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艺术理论和鉴赏性的文章,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艺术修养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就是说,读书和人的气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是人们追求“善与美”的主要途径,这个过程会使人的礼仪素质与礼仪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也就是说礼仪只是具备了一种深层的稳固的理性思维基础,才能升华为生动完美的形象。礼仪教育=理性认识+外在形象。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道德教育关键所在。礼仪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完善自我形象,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远的意义。但是礼仪课是一个要认真开发的新领域,许多问题急需探讨和研究,让我们大家携手共同开拓使礼仪之花在校园盛开

应崇福发表的论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完全名单 (包括已故院士) 1 数学物理学部 (191) 艾国祥 白以龙 蔡诗东 陈 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功 陈建生 陈景润 陈木法 陈难先 陈式刚 陈希孺 程开甲 程民德 崔尔杰 戴传曾 戴元本 邓稼先 丁大钊 丁伟岳 丁夏畦 段学复 范海福 方 成 方守贤 冯 端 冯 康 甘子钊 葛墨林 葛庭燧 龚昌德 谷超豪 关肇直 管惟炎 郭柏灵 郭尚平 郭永怀 郭仲衡 郝柏林 何泽慧 何祚庥 贺贤土 洪朝生 洪家兴 胡 宁 胡和生 胡济民 胡仁宇 胡世华 华罗庚 黄 昆 黄润乾 黄胜年 黄祖洽 霍裕平 江泽涵 姜伯驹 解思深 金建中 经福谦 柯 召 邝宇平 李 林 李邦河 李大潜 李德平 李方华 李国平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 李荫远 李正武 廖山涛 林 群 林同骥 刘应明 卢鹤绂 陆 埮 陆启铿 陆学善 吕 敏 马大猷 马志明 闵乃本 欧阳钟灿 潘承洞 彭桓武 彭实戈 蒲富恪 钱临照 钱三强 钱伟长 钱学森 曲钦岳 饶毓泰 沈 元 沈文庆 沈学础 施汝为 石钟慈 苏步青 苏定强 苏肇冰 孙义燧 谈镐生 汤定元 唐孝威 陶瑞宝 田 刚 童秉纲 万哲先 汪承灏 汪德昭 王 迅 王 元 王承书 王鼎盛 王淦昌 王乃彦 王诗宬 王世绩 王绶琯 王湘浩 王业宁 王竹溪 王梓坤 魏宝文 魏荣爵 文 兰 吴杭生 吴式枢 吴文俊 吴有训 席泽宗 夏道行 冼鼎昌 肖 健 谢家麟 谢希德 熊大闰 徐叙瑢 徐至展 许宝騄 严济慈 严加安 严志达 杨 乐 杨澄中 杨福家 杨国桢 杨立铭 杨应昌 叶朝辉 叶企孙 叶叔华 应崇福 于 渌 于 敏 余瑞璜 詹文龙 张 杰 张殿琳 张恭庆 张涵信 张焕乔 张家铝 张仁和 张淑仪 张文裕 张钰哲 张裕恒 张宗燧 张宗烨 章 综 赵光达 赵忠贤 赵忠尧 郑厚植 周 恒 周光召 周培源 周同庆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朱光亚 朱洪元 庄逢甘 邹广田 2 化学部 (175) 白春礼 蔡镏生 蔡启瑞 曹 镛 曹本熹 查全性 陈 懿 陈冠荣 陈洪渊 陈家镛 陈鉴远 陈俊武 陈凯先 陈庆云 陈荣悌 陈茹玉 陈新滋 陈耀祖 程津培 程镕时 戴安邦 戴立信 邓从豪 邓景发 方肇伦 费维扬 冯守华 冯新德 傅 鹰 高 鸿 高济宇 高世扬 高小霞 高怡生 高振衡 顾翼东 郭景坤 郭慕孙 郭燮贤 何炳林 何国钟 何鸣元 洪茂椿 侯建国 侯祥麟 侯虞钧 胡 英 胡宏纹 黄 宪 黄 量 黄葆同 黄本立 黄春辉 黄鸣龙 黄乃正 黄维垣 黄耀曾 黄志镗 黄子卿 嵇汝运 计亮年 纪育沣 江 龙 江 明 江元生 姜圣阶 蒋丽金 蒋明谦 蒋锡夔 黎乐民 李 灿 李方训 李洪钟 李静海 梁敬魁 梁树权 梁晓天 林国强 林励吾 林尚安 刘若庄 刘有成 刘元方 柳大纲 楼南泉 卢嘉锡 卢佩章 陆婉珍 陆熙炎 麻生明 麦松威 闵恩泽 倪嘉缵 彭少逸 钱保功 钱人元 钱逸泰 钱志道 任咏华 沙国河 申泮文 沈家骢 沈天慧 沈之荃 时 钧 苏 锵 苏元复 孙家钟 唐敖庆 唐有祺 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万惠霖 汪 猷 汪德熙 汪尔康 汪家鼎 王 夔 王 序 王葆仁 王方定 王佛松 吴 奇 吴浩青 吴新涛 吴学周 吴养洁 吴云东 吴征铠 武 迟 肖 伦 谢毓元 邢其毅 徐 僖 徐光宪 徐如人 徐晓白 严东生 颜德岳 杨石先 杨玉良 姚建年 姚守拙 殷之文 游效曾 余国琮 俞汝勤 虞宏正 袁 权 袁承业 袁翰青 恽子强 曾昭抡 张 滂 张存浩 张大煜 张礼和 张乾二 张青莲 张玉奎 赵承嘏 赵玉芬 赵宗燠 郑兰荪 支志明 周其凤 周同惠 周维善 朱道本 朱起鹤 朱清时 朱亚杰 庄长恭 卓仁禧 3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232) 鲍文奎 贝时璋 秉 志 蔡 翘 蔡 旭 蔡邦华 曹天钦 曹文宣 常文瑞 陈 桢 陈 竺 陈凤桐 陈华癸 陈焕镛 陈可冀 陈世骧 陈慰峰 陈文贵 陈文新 陈晓亚 陈宜瑜 陈宜张 陈中伟 陈子元 承淡安 戴芳澜 戴松恩 邓叔群 邓子新 丁 颖 方精云 方荣祥 方心芳 冯德培 冯兰洲 冯泽芳 高尚荫 龚岳亭 郭爱克 韩济生 韩启德 郝 水 贺 林 贺福初 洪德元 洪国藩 洪孟民 侯光炯 侯学煜 胡经甫 黄家驷 黄祯祥 蒋有绪 金国章 金善宝 鞠 躬 孔祥复 匡廷云 黎尚豪 李 博 李朝义 李季伦 李继侗 李家洋 李竟雄 李连捷 李庆逵 李振声 梁 希 梁伯强 梁栋材 梁植权 梁智仁 林 镕 林其谁 林巧稚 刘承钊 刘崇乐 刘建康 刘瑞玉 刘思职 刘新垣 刘以训 刘允怡 娄成后 卢永根 陆宝麟 陆士新 罗宗洛 马世骏 马文昭 毛江森 钮经义 潘 菽 庞雄飞 裴 钢 蒲蛰龙 戚正武 钱崇澍 强伯勤 钦俊德 秦仁昌 邱式邦 裘法祖 裘维蕃 饶子和 沈 岩 沈其震 沈善炯 沈允钢 沈韫芬 沈自尹 盛彤笙 施教耐 施立明 施履吉 施蕴渝 石元春 宋大祥 苏国辉 孙大业 孙汉董 孙曼霁 孙儒泳 谈家桢 汤飞凡 汤佩松 唐崇惕 唐守正 唐仲璋 田 波 童第周 童坦君 涂 治 汪堃仁 汪忠镐 王大成 王德宝 王恩多 王伏雄 王家楫 王善源 王世真 王文采 王应睐 王正敏 王志均 王志新 王志珍 魏 曦 魏江春 魏于全 吴 旻 吴常信 吴建屏 吴阶平 吴孟超 吴英恺 吴征镒 吴中伦 吴祖泽 伍献文 肖龙友 谢联辉 谢少文 熊 毅 徐冠仁 徐国钧 许根俊 许智宏 薛社普 阎隆飞 阎逊初 阳含熙 杨 简 杨福愉 杨弘远 杨惟义 杨雄里 姚 錱 姚开泰 叶桔泉 叶玉如 殷宏章 尹文英 印象初 于天仁 俞大绂 俞德浚 曾 毅 曾呈奎 曾益新 翟中和 张春霆 张广学 张景钺 张启发 张树政 张锡钧 张香桐 张孝骞 张新时 张亚平 张永莲 张友尚 张肇骞 张致一 赵尔宓 赵国屏 赵洪璋 赵善欢 郑光美 郑国锠 郑儒永 郑守仪 郑万钧 郑作新 钟惠澜 周 俊 周廷冲 周泽昭 朱 洗 朱既明 朱壬葆 朱兆良 朱祖祥 朱作言 诸福棠 庄巧生 庄孝僡 邹 冈 邹承鲁 4 地学部 (192) 安芷生 常印佛 巢纪平 陈 旭 陈 顒 陈国达 陈俊勇 陈梦熊 陈庆宣 陈述彭 陈永龄 陈运泰 程纯枢 程国栋 程裕淇 池际尚 丑纪范 戴金星 邓起东 丁国瑜 丁仲礼 董申保 方 俊 冯景兰 冯士筰 符淙斌 傅承义 傅家谟 高 俊 高由禧 高振西 谷德振 顾功叙 顾知微 关士聪 郭承基 郭令智 郭文魁 郝诒纯 何作霖 侯德封 侯仁之 胡敦欣 黄秉维 黄汲清 黄荣辉 黄绍显 贾承造 贾福海 贾兰坡 金玉玕 金振民 乐森璕 李 钧 李崇银 李春昱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四光 李廷栋 李小文 李星学 林学钰 刘宝珺 刘昌明 刘东生 刘光鼎 刘嘉麒 刘振兴 卢衍豪 陆大道 吕达仁 马 瑾 马杏垣 马在田 马宗晋 毛汉礼 孟宪民 穆恩之 欧阳自远 裴文中 秦大河 秦馨菱 秦蕴珊 邱占祥 任纪舜 任美锷 戎嘉余 沈其韩 盛金章 施雅风 石耀霖 斯行健 宋叔和 苏纪兰 孙 枢 孙大中 孙殿卿 孙鸿烈 孙云铸 谭其骧 陶诗言 滕吉文 田奇 田在艺 童庆禧 涂长望 涂传诒 涂光炽 汪集旸 汪品先 王 仁 王 水 王 颖 王 钰 王德滋 王恒升 王鸿祯 王铁冠 王曰伦 王之卓 王竹泉 魏奉思 文圣常 翁文波 吴传钧 吴国雄 吴汝康 吴新智 伍荣生 武 衡 席承藩 夏坚白 肖序常 谢家荣 谢学锦 谢义炳 徐 仁 徐冠华 徐克勤 徐世浙 许 杰 许厚泽 许志琴 薛禹群 杨 起 杨文采 杨钟健 杨遵仪 姚振兴 业治铮 叶大年 叶笃正 叶嘉安 叶连俊 殷鸿福 尹赞勋 於崇文 俞建章 袁道先 袁见齐 岳希新 曾庆存 曾融生 翟裕生 张本仁 张炳熹 张伯声 张国伟 张弥曼 张彭熹 张文佑 张宗祜 章 申 赵柏林 赵金科 赵九章 赵鹏大 赵其国 郑 度 钟大赉 周立三 周明镇 周廷儒 周秀骥 周志炎 朱 夏 朱日祥 朱显谟 竺可桢 5 信息技术科学部 (82) 包为民 保 铮 陈桂林 陈国良 陈翰馥 陈俊亮 陈星弼 陈星旦 褚君浩 戴汝为 董韫美 冯纯伯 干福熹 高庆狮 郭 雷 郭光灿 何积丰 侯 洵 侯朝焕 黄 琳 黄宏嘉 黄民强 黄纬禄 简水生 匡定波 雷啸霖 李 未 李启虎 李衍达 李志坚 梁思礼 林惠民 林为干 林尊琪 刘盛纲 刘颂豪 刘永坦 陆汝钤 陆元九 罗沛霖 母国光 彭堃墀 秦国刚 阙端麟 沈绪榜 宋 健 孙钟秀 唐稚松 王 圩 王 选 王 越 王大珩 王家骐 王启明 王守觉 王守武 王阳元 王育竹 王占国 王之江 吴德馨 吴宏鑫 吴培亨 吴全德 夏建白 夏培肃 薛永祺 杨芙清 杨嘉墀 姚建铨 叶培大 张 钹 张 煦 张景中 张嗣瀛 张效祥 郑耀宗 郑有炓 周炳琨 周巢尘 周兴铭 朱中梁 6 技术科学部 (204) 毕德显 蔡昌年 蔡方荫 蔡金涛 蔡其巩 蔡睿贤 曹楚南 曹春晓 曹建猷 常 迵 陈 达 陈创天 陈芳允 陈能宽 陈新民 陈学俊 陈宗基 陈祖煜 程耿东 程庆国 程孝刚 褚应璜 慈云桂 戴念慈 党鸿辛 邓锡铭 丁舜年 都有为 窦国仁 范守善 高景德 高为炳 高玉臣 高镇同 葛昌纯 龚祖同 顾秉林 顾诵芬 顾逸东 郭可信 过增元 韩祯祥 侯德榜 胡海昌 胡文瑞 胡聿贤 黄克智 黄文熙 姜中宏 蒋民华 金展鹏 靳树梁 柯 俊 雷天觉 李 强 李 天 李 薰 李国豪 李济生 李敏华 李述汤 李文采 李依依 梁守盘 梁思成 林 皋 林秉南 林兰英 刘宝镛 刘敦桢 刘高联 刘广均 刘恢先 刘仙洲 柳百新 卢 柯 卢 强 卢肇钧 路甬祥 吕保维 马祖光 毛鹤年 茅以升 孟少农 孟昭英 苗永瑞 闵桂荣 欧阳予 潘际銮 潘家铮 彭一刚 齐 康 钱 宁 钱令希 钱钟韩 邱大洪 任新民 邵象华 沈 鸿 沈志云 沈珠江 师昌绪 石青云 石志仁 史绍熙 宋家树 宋玉泉 宋振骐 孙 钧 孙德和 孙家栋 唐九华 唐叔贤 陶宝祺 陶亨咸 陶文铨 童宪章 屠守锷 汪 耕 汪胡桢 汪菊潜 汪闻韶 王补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景唐 王立鼎 王希季 王之玺 魏寿昆 温诗铸 闻邦椿 吴承康 吴良镛 吴硕贤 吴学蔺 吴仲华 吴自良 伍小平 肖纪美 谢光选 邢球痕 熊有伦 徐采栋 徐建中 徐士高 徐性初 徐芝纶 徐祖耀 许学彦 薛其坤 严 恺 严陆光 颜鸣皋 杨 卫 杨 槱 杨叔子 杨廷宝 姚 熹 叶恒强 叶培建 叶渚沛 余梦伦 俞鸿儒 张 维 张 泽 张楚汉 张德庆 张恩虬 张光斗 张沛霖 张兴钤 张佑启 张钟俊 张作梅 章名涛 章梓雄 赵淳生 赵飞克 赵仁恺 郑时龄 郑哲敏 支秉彝 钟万勰 钟香崇 周 远 周 仁 周本濂 周干峙 周国治 周惠久 周锡元 周孝信 周尧和 周志宏 朱 静 朱森元 朱位秋 朱物华 庄逢辰 庄育智 邹世昌 邹元爔 7 外籍院士 (28) 巴 顿 伯奇费尔 陈省身 崔 琦 德 泰 丁肇中 冯元桢 傅睿思 高 锟 葛守仁 何毓琦 黄煦涛 霍克弗尔特 霍西金斯 简悦威 杰 尔 井口洋夫 科 顿 克里斯琴森 库 什 莱 恩 雷 文 黎念之 李约瑟 李政道 利翁斯 林家翘 林同炎 罗伯特.康 马库斯 毛河光 米歇尔 莫里茨 潘诺夫斯基 丘成桐 萨支唐 沈元壤 司马贺 田长霖 威 利 威塞尔 吴健雄 吴耀祖 肖荫堂 辛克维奇 杨振宁 姚期智 张立纲 张永山 朱棣文 朱经武 卓以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由明日杂志官方发出的公告得知:2021年15期发表的论文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营造法式》,《人生十六七》等。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中国科学院院士完全名单 (包括已故院士) 1 数学物理学部 (191) 艾国祥 白以龙 蔡诗东 陈 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功 陈建生 陈景润 陈木法 陈难先 陈式刚 陈希孺 程开甲 程民德 崔尔杰 戴传曾 戴元本 邓稼先 丁大钊 丁伟岳 丁夏畦 段学复 范海福 方 成 方守贤 冯 端 冯 康 甘子钊 葛墨林 葛庭燧 龚昌德 谷超豪 关肇直 管惟炎 郭柏灵 郭尚平 郭永怀 郭仲衡 郝柏林 何泽慧 何祚庥 贺贤土 洪朝生 洪家兴 胡 宁 胡和生 胡济民 胡仁宇 胡世华 华罗庚 黄 昆 黄润乾 黄胜年 黄祖洽 霍裕平 江泽涵 姜伯驹 解思深 金建中 经福谦 柯 召 邝宇平 李 林 李邦河 李大潜 李德平 李方华 李国平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 李荫远 李正武 廖山涛 林 群 林同骥 刘应明 卢鹤绂 陆 埮 陆启铿 陆学善 吕 敏 马大猷 马志明 闵乃本 欧阳钟灿 潘承洞 彭桓武 彭实戈 蒲富恪 钱临照 钱三强 钱伟长 钱学森 曲钦岳 饶毓泰 沈 元 沈文庆 沈学础 施汝为 石钟慈 苏步青 苏定强 苏肇冰 孙义燧 谈镐生 汤定元 唐孝威 陶瑞宝 田 刚 童秉纲 万哲先 汪承灏 汪德昭 王 迅 王 元 王承书 王鼎盛 王淦昌 王乃彦 王诗宬 王世绩 王绶琯 王湘浩 王业宁 王竹溪 王梓坤 魏宝文 魏荣爵 文 兰 吴杭生 吴式枢 吴文俊 吴有训 席泽宗 夏道行 冼鼎昌 肖 健 谢家麟 谢希德 熊大闰 徐叙瑢 徐至展 许宝騄 严济慈 严加安 严志达 杨 乐 杨澄中 杨福家 杨国桢 杨立铭 杨应昌 叶朝辉 叶企孙 叶叔华 应崇福 于 渌 于 敏 余瑞璜 詹文龙 张 杰 张殿琳 张恭庆 张涵信 张焕乔 张家铝 张仁和 张淑仪 张文裕 张钰哲 张裕恒 张宗燧 张宗烨 章 综 赵光达 赵忠贤 赵忠尧 郑厚植 周 恒 周光召 周培源 周同庆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朱光亚 朱洪元 庄逢甘 邹广田 2 化学部 (175) 白春礼 蔡镏生 蔡启瑞 曹 镛 曹本熹 查全性 陈 懿 陈冠荣 陈洪渊 陈家镛 陈鉴远 陈俊武 陈凯先 陈庆云 陈荣悌 陈茹玉 陈新滋 陈耀祖 程津培 程镕时 戴安邦 戴立信 邓从豪 邓景发 方肇伦 费维扬 冯守华 冯新德 傅 鹰 高 鸿 高济宇 高世扬 高小霞 高怡生 高振衡 顾翼东 郭景坤 郭慕孙 郭燮贤 何炳林 何国钟 何鸣元 洪茂椿 侯建国 侯祥麟 侯虞钧 胡 英 胡宏纹 黄 宪 黄 量 黄葆同 黄本立 黄春辉 黄鸣龙 黄乃正 黄维垣 黄耀曾 黄志镗 黄子卿 嵇汝运 计亮年 纪育沣 江 龙 江 明 江元生 姜圣阶 蒋丽金 蒋明谦 蒋锡夔 黎乐民 李 灿 李方训 李洪钟 李静海 梁敬魁 梁树权 梁晓天 林国强 林励吾 林尚安 刘若庄 刘有成 刘元方 柳大纲 楼南泉 卢嘉锡 卢佩章 陆婉珍 陆熙炎 麻生明 麦松威 闵恩泽 倪嘉缵 彭少逸 钱保功 钱人元 钱逸泰 钱志道 任咏华 沙国河 申泮文 沈家骢 沈天慧 沈之荃 时 钧 苏 锵 苏元复 孙家钟 唐敖庆 唐有祺 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万惠霖 汪 猷 汪德熙 汪尔康 汪家鼎 王 夔 王 序 王葆仁 王方定 王佛松 吴 奇 吴浩青 吴新涛 吴学周 吴养洁 吴云东 吴征铠 武 迟 肖 伦 谢毓元 邢其毅 徐 僖 徐光宪 徐如人 徐晓白 严东生 颜德岳 杨石先 杨玉良 姚建年 姚守拙 殷之文 游效曾 余国琮 俞汝勤 虞宏正 袁 权 袁承业 袁翰青 恽子强 曾昭抡 张 滂 张存浩 张大煜 张礼和 张乾二 张青莲 张玉奎 赵承嘏 赵玉芬 赵宗燠 郑兰荪 支志明 周其凤 周同惠 周维善 朱道本 朱起鹤 朱清时 朱亚杰 庄长恭 卓仁禧 3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232) 鲍文奎 贝时璋 秉 志 蔡 翘 蔡 旭 蔡邦华 曹天钦 曹文宣 常文瑞 陈 桢 陈 竺 陈凤桐 陈华癸 陈焕镛 陈可冀 陈世骧 陈慰峰 陈文贵 陈文新 陈晓亚 陈宜瑜 陈宜张 陈中伟 陈子元 承淡安 戴芳澜 戴松恩 邓叔群 邓子新 丁 颖 方精云 方荣祥 方心芳 冯德培 冯兰洲 冯泽芳 高尚荫 龚岳亭 郭爱克 韩济生 韩启德 郝 水 贺 林 贺福初 洪德元 洪国藩 洪孟民 侯光炯 侯学煜 胡经甫 黄家驷 黄祯祥 蒋有绪 金国章 金善宝 鞠 躬 孔祥复 匡廷云 黎尚豪 李 博 李朝义 李季伦 李继侗 李家洋 李竟雄 李连捷 李庆逵 李振声 梁 希 梁伯强 梁栋材 梁植权 梁智仁 林 镕 林其谁 林巧稚 刘承钊 刘崇乐 刘建康 刘瑞玉 刘思职 刘新垣 刘以训 刘允怡 娄成后 卢永根 陆宝麟 陆士新 罗宗洛 马世骏 马文昭 毛江森 钮经义 潘 菽 庞雄飞 裴 钢 蒲蛰龙 戚正武 钱崇澍 强伯勤 钦俊德 秦仁昌 邱式邦 裘法祖 裘维蕃 饶子和 沈 岩 沈其震 沈善炯 沈允钢 沈韫芬 沈自尹 盛彤笙 施教耐 施立明 施履吉 施蕴渝 石元春 宋大祥 苏国辉 孙大业 孙汉董 孙曼霁 孙儒泳 谈家桢 汤飞凡 汤佩松 唐崇惕 唐守正 唐仲璋 田 波 童第周 童坦君 涂 治 汪堃仁 汪忠镐 王大成 王德宝 王恩多 王伏雄 王家楫 王善源 王世真 王文采 王应睐 王正敏 王志均 王志新 王志珍 魏 曦 魏江春 魏于全 吴 旻 吴常信 吴建屏 吴阶平 吴孟超 吴英恺 吴征镒 吴中伦 吴祖泽 伍献文 肖龙友 谢联辉 谢少文 熊 毅 徐冠仁 徐国钧 许根俊 许智宏 薛社普 阎隆飞 阎逊初 阳含熙 杨 简 杨福愉 杨弘远 杨惟义 杨雄里 姚 錱 姚开泰 叶桔泉 叶玉如 殷宏章 尹文英 印象初 于天仁 俞大绂 俞德浚 曾 毅 曾呈奎 曾益新 翟中和 张春霆 张广学 张景钺 张启发 张树政 张锡钧 张香桐 张孝骞 张新时 张亚平 张永莲 张友尚 张肇骞 张致一 赵尔宓 赵国屏 赵洪璋 赵善欢 郑光美 郑国锠 郑儒永 郑守仪 郑万钧 郑作新 钟惠澜 周 俊 周廷冲 周泽昭 朱 洗 朱既明 朱壬葆 朱兆良 朱祖祥 朱作言 诸福棠 庄巧生 庄孝僡 邹 冈 邹承鲁 4 地学部 (192) 安芷生 常印佛 巢纪平 陈 旭 陈 顒 陈国达 陈俊勇 陈梦熊 陈庆宣 陈述彭 陈永龄 陈运泰 程纯枢 程国栋 程裕淇 池际尚 丑纪范 戴金星 邓起东 丁国瑜 丁仲礼 董申保 方 俊 冯景兰 冯士筰 符淙斌 傅承义 傅家谟 高 俊 高由禧 高振西 谷德振 顾功叙 顾知微 关士聪 郭承基 郭令智 郭文魁 郝诒纯 何作霖 侯德封 侯仁之 胡敦欣 黄秉维 黄汲清 黄荣辉 黄绍显 贾承造 贾福海 贾兰坡 金玉玕 金振民 乐森璕 李 钧 李崇银 李春昱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四光 李廷栋 李小文 李星学 林学钰 刘宝珺 刘昌明 刘东生 刘光鼎 刘嘉麒 刘振兴 卢衍豪 陆大道 吕达仁 马 瑾 马杏垣 马在田 马宗晋 毛汉礼 孟宪民 穆恩之 欧阳自远 裴文中 秦大河 秦馨菱 秦蕴珊 邱占祥 任纪舜 任美锷 戎嘉余 沈其韩 盛金章 施雅风 石耀霖 斯行健 宋叔和 苏纪兰 孙 枢 孙大中 孙殿卿 孙鸿烈 孙云铸 谭其骧 陶诗言 滕吉文 田奇 田在艺 童庆禧 涂长望 涂传诒 涂光炽 汪集旸 汪品先 王 仁 王 水 王 颖 王 钰 王德滋 王恒升 王鸿祯 王铁冠 王曰伦 王之卓 王竹泉 魏奉思 文圣常 翁文波 吴传钧 吴国雄 吴汝康 吴新智 伍荣生 武 衡 席承藩 夏坚白 肖序常 谢家荣 谢学锦 谢义炳 徐 仁 徐冠华 徐克勤 徐世浙 许 杰 许厚泽 许志琴 薛禹群 杨 起 杨文采 杨钟健 杨遵仪 姚振兴 业治铮 叶大年 叶笃正 叶嘉安 叶连俊 殷鸿福 尹赞勋 於崇文 俞建章 袁道先 袁见齐 岳希新 曾庆存 曾融生 翟裕生 张本仁 张炳熹 张伯声 张国伟 张弥曼 张彭熹 张文佑 张宗祜 章 申 赵柏林 赵金科 赵九章 赵鹏大 赵其国 郑 度 钟大赉 周立三 周明镇 周廷儒 周秀骥 周志炎 朱 夏 朱日祥 朱显谟 竺可桢 5 信息技术科学部 (82) 包为民 保 铮 陈桂林 陈国良 陈翰馥 陈俊亮 陈星弼 陈星旦 褚君浩 戴汝为 董韫美 冯纯伯 干福熹 高庆狮 郭 雷 郭光灿 何积丰 侯 洵 侯朝焕 黄 琳 黄宏嘉 黄民强 黄纬禄 简水生 匡定波 雷啸霖 李 未 李启虎 李衍达 李志坚 梁思礼 林惠民 林为干 林尊琪 刘盛纲 刘颂豪 刘永坦 陆汝钤 陆元九 罗沛霖 母国光 彭堃墀 秦国刚 阙端麟 沈绪榜 宋 健 孙钟秀 唐稚松 王 圩 王 选 王 越 王大珩 王家骐 王启明 王守觉 王守武 王阳元 王育竹 王占国 王之江 吴德馨 吴宏鑫 吴培亨 吴全德 夏建白 夏培肃 薛永祺 杨芙清 杨嘉墀 姚建铨 叶培大 张 钹 张 煦 张景中 张嗣瀛 张效祥 郑耀宗 郑有炓 周炳琨 周巢尘 周兴铭 朱中梁 6 技术科学部 (204) 毕德显 蔡昌年 蔡方荫 蔡金涛 蔡其巩 蔡睿贤 曹楚南 曹春晓 曹建猷 常 迵 陈 达 陈创天 陈芳允 陈能宽 陈新民 陈学俊 陈宗基 陈祖煜 程耿东 程庆国 程孝刚 褚应璜 慈云桂 戴念慈 党鸿辛 邓锡铭 丁舜年 都有为 窦国仁 范守善 高景德 高为炳 高玉臣 高镇同 葛昌纯 龚祖同 顾秉林 顾诵芬 顾逸东 郭可信 过增元 韩祯祥 侯德榜 胡海昌 胡文瑞 胡聿贤 黄克智 黄文熙 姜中宏 蒋民华 金展鹏 靳树梁 柯 俊 雷天觉 李 强 李 天 李 薰 李国豪 李济生 李敏华 李述汤 李文采 李依依 梁守盘 梁思成 林 皋 林秉南 林兰英 刘宝镛 刘敦桢 刘高联 刘广均 刘恢先 刘仙洲 柳百新 卢 柯 卢 强 卢肇钧 路甬祥 吕保维 马祖光 毛鹤年 茅以升 孟少农 孟昭英 苗永瑞 闵桂荣 欧阳予 潘际銮 潘家铮 彭一刚 齐 康 钱 宁 钱令希 钱钟韩 邱大洪 任新民 邵象华 沈 鸿 沈志云 沈珠江 师昌绪 石青云 石志仁 史绍熙 宋家树 宋玉泉 宋振骐 孙 钧 孙德和 孙家栋 唐九华 唐叔贤 陶宝祺 陶亨咸 陶文铨 童宪章 屠守锷 汪 耕 汪胡桢 汪菊潜 汪闻韶 王补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景唐 王立鼎 王希季 王之玺 魏寿昆 温诗铸 闻邦椿 吴承康 吴良镛 吴硕贤 吴学蔺 吴仲华 吴自良 伍小平 肖纪美 谢光选 邢球痕 熊有伦 徐采栋 徐建中 徐士高 徐性初 徐芝纶 徐祖耀 许学彦 薛其坤 严 恺 严陆光 颜鸣皋 杨 卫 杨 槱 杨叔子 杨廷宝 姚 熹 叶恒强 叶培建 叶渚沛 余梦伦 俞鸿儒 张 维 张 泽 张楚汉 张德庆 张恩虬 张光斗 张沛霖 张兴钤 张佑启 张钟俊 张作梅 章名涛 章梓雄 赵淳生 赵飞克 赵仁恺 郑时龄 郑哲敏 支秉彝 钟万勰 钟香崇 周 远 周 仁 周本濂 周干峙 周国治 周惠久 周锡元 周孝信 周尧和 周志宏 朱 静 朱森元 朱位秋 朱物华 庄逢辰 庄育智 邹世昌 邹元爔 7 外籍院士 (28) 巴 顿 伯奇费尔 陈省身 崔 琦 德 泰 丁肇中 冯元桢 傅睿思 高 锟 葛守仁 何毓琦 黄煦涛 霍克弗尔特 霍西金斯 简悦威 杰 尔 井口洋夫 科 顿 克里斯琴森 库 什 莱 恩 雷 文 黎念之 李约瑟 李政道 利翁斯 林家翘 林同炎 罗伯特.康 马库斯 毛河光 米歇尔 莫里茨 潘诺夫斯基 丘成桐 萨支唐 沈元壤 司马贺 田长霖 威 利 威塞尔 吴健雄 吴耀祖 肖荫堂 辛克维奇 杨振宁 姚期智 张立纲 张永山 朱棣文 朱经武 卓以和

林崇德发表的论文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够突出;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忽视人的特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程度不高;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解决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是我们心理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问题;对策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够突出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1];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人与人交往的复杂性、教与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繁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1]。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2]。

(四)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但是中国教育心理学和整个心理科学一样,属于“舶来品”。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更加突出[3]。纵观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学习借鉴的多,独立研究的少。

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中国化不足的问题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诞生在西方,它发展早、发展快,有着较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起步晚,尤其是经过“十年动乱”,在80年代后才开始全面复兴。当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刚刚恢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而教育实践中又急需有关的知识,因此,只能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独立研究。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确实与西方存在着差距,尤其表现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这种差距常常使我们只看到学习他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自身独立发展的必要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笔者以为,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历史、理论派别等方面的内容;(2)学习心理,主要探讨学习心理的规律和方法;(3)教学心理,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策略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4)教与学的制约因素,主要讨论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班级、社会、师生关系等影响因素以及美育心理、品德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在国际上已经有人提出两种研究取向的结合问题。如“多方法三角测量(cross-methodtriangulation)”的观点认为,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在效度研究中的“多特质多方法模型(multi-traitmulti-methodmatrix)”[4]。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5]。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7]。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四)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本土文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可采取两个方向:一是以当代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为主题,以本土文化群体为对象,从事验证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以推论解释文化同质性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二是以本土文化群体代表性的人性特质为主题,从中抽取的样本为对象,从事原创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建构为理论,以彰显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特色[6]。总的来说,教肓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应该遵循以下七个字的途径:摄取一选择一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滔.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5]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张春兴.心理学研究本土文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J].心理科学,2004(2):420~422.

63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数十年来在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心理学事业。 “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都是林老师的成果”1960年5月,在上海中学即将高中毕业的林崇德,憧憬着要当新时期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后来,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决意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他满怀激情地把所有大学报考表上的志愿都填为“师范”两字。最终他考上了北师大,成为该校心理学专业的第一批学生。 大学毕业后,林崇德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13年的中小学教师、26年的大学教师生涯中,他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直到今天,每当他有新著出版,总是在扉页上写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教师,要把培养国家栋梁、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作为己任。”林崇德常用这样的话激励自己。他已经培养出51位博士。他们中有31位已晋升教授,24位当上了博导。许多人成为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有的甚至做了国外名牌大学的教授。 林崇德说过:教师的成功,在于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否则一代不如一代,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有什么指望?他希望他的学生超过自己,也希望以后的学生再超过他的学生。如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已经变为现实。他的学生、北师大副校长董奇教授创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了他没有做成的学科建设的大事。然而董奇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都是林老师的成果。”这是对林崇德艰辛创业的最好评价。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林崇德先后送出16个博士生出国,15个都能按时回国。教育主管部门感到很奇怪:当时2/3的留学人员都不能回国,为什么林崇德的“回收率”那么高?学生为何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林老师回来的。” 博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按理说,带成年学生应该轻松一些。可了解林崇德的人都知道,他在这些大男大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亚于中小学教师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生活、收入、配偶调动、孩子上学、工作后的职称、职务晋升等等问题,都是他关心的事情。他怕骑车上学的学生不安全,自己掏钱给他们买月票;他为许多博士生介绍过对象、操办过婚事;他和爱人为许多已婚博士的家庭调解过夫妻矛盾…… 林崇德对学生真挚的爱转化成一种魔力,使他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他的学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张日升说过:“我每年要回国七八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就是孕育这‘根’的土壤。”不久前,林崇德的另一个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完博士的辛涛,也主动回到北师大任教。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林崇德在生活中对待学生像一位慈父,但在学习和工作中,他的严格管理也是出了名的。他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上的严格要求。他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亲自介绍了10余名研究生入党;每年新研究生入学迎新会上,他都坚持讲一个话题: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平时他要求学生从具体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另一个“严”,是治学要求上的“严”。林崇德对学生学习要求高标准、一丝不苟。尤其是对于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从资料的选择、框架的确立,到数据的分析、结论的提出,甚至文字的修饰,他无一不事必躬亲。有些学生的博士论文在他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竟改了20多遍。 严师出高徒。有人做过统计,林崇德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数量、质量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是最高的。他的两位博士生还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殊荣。 在北师大,每当有林崇德的讲课或讲座,教室里总是满满当当的,连外系来的学生也说:“听林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 除了教学,林崇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他于1985协助朱智贤教授白手起家创建了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职务。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声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单位,成为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 早在1983年,林崇德就在国内率先提出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建构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框架,为一直没有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的中国心理学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应用研究,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上。从1978年开始,他抓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至今已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3000多个实验点,受益学生近30万人。 林崇德的工作日程中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甚至有时都没有大年初一。在紧张的教学科研间隙,他不忘将研究成果总结整理。迄今为止,他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出版了16部专著;还主编了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获得了24项奖项。他著作的厚度已达到180厘米,早已超过他169厘米的身高。用“著作等身”已不能准确形容他的勤奋了。 2002年北师大百年校庆时,林崇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会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上‘师范’,毕业后仍当教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王崇智发表的论文

国家智库论文一般在中国期刊网发表。《国家智库》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智力》目前10月底出刊,知网收录,6900-7000字/4版,价格五千多。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