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上海医院感染控制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11:52:23

上海医院感染控制论文发表

先再百度找出论坛网址,然后再论坛首页右上角有注册提示,根据提示填就可以了

投稿方式有两种,一是作者在网上自己找邮箱投稿,虽说网上投稿比较便宜,但是风险是比较大的,现在信息时代网络子也多,而且审核过程中很难联系到人的,选择邮箱投稿的作者一定要小心了。二是选择论文发表平台投稿(我就是做这个的重庆橄榄果,可以问我),很多作者因为保险所以都会选择论文发表机构,费用上肯定是要比网上贵些,但是编辑与杂志社都有联系,可以根据作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发表的刊物投稿。在发表过程中作者可以随时联系编辑,可以了解论文发表的状况

感染控制英文文章投稿期刊

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自动化学报这三大牛刊肯定是收的啊,还有个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也收控制类英文稿,你可以上小木虫上看看

1.1 来稿须附单位介绍信,介绍信应注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和署名无争议等事项。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系国家、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如××基金项目(项目编号××××),并请于投稿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如果试验对象是人,应事先呈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试验对象为动物,除事先呈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还应符合<<国家医药管理局实验动物管理办法>>。1.2 来稿一式两份(包括图、表),请用A4或大16开纸打印(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并自留底稿;也可通过网络投稿。为便于联系,请提供作者电话(手机)或E-mail。1.3 收稿后,3个月内发出退修稿或是否录用的通知,若超过此时间尚未收到通知,请向本刊编辑部查询。1.4 来稿文责自负。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删改权,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求作者意见。1.5 拟刊用的稿件请按退修意见修改。为缩短出版周期和减少差错,请将修改稿以Word文件格式发电子邮件至编辑部邮箱,原稿、修改稿打印件及退修单寄回编辑部。

比较好投的医学类杂志有: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哈医大一院感染科论文发表

时光如水流,去而不复返!一年的辛苦与劳碌行将结束,多少人在开始为写年度工作总结而伤神了!总结可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感染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到底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2022感染科年终工作总结ppt范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回顾过去的半年繁忙而紧张工作,欣慰而自豪。欣慰的是科室成员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自豪的是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下,我科室能够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在院领导和护理部领导下,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规划,全体医护人员狠抓落实、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打造科室文化,树立团队精神

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并有讨论记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以病人为中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积极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院时,护士热情迎接,自我介绍,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护士长经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及时解决。

三、规范整体护理,争创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入及社会的监督,做好每月满意度调查,深入开展优质化护理,积极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加强入院、入院期间、出院回访措施的落实、对科室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我科为了使优质化护理做得更加完善,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输液器等用后,消毒、毁形、焚烧,半年院内感染率为0。

四、提高护士素质、培养一流人才

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首先我们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提高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做到每月进行业务学习,每季进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试,不仅如此,每月护理部还组织年轻护士培训学习,从中使大家的思维方式、文明礼貌、风度气质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明显提高,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全体护士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五、工作业绩

我科半年来收治病人500多例,抢救多个危重病人,随着护理条件,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我科圆满完成了每月计划。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在管理意识上还要大胆创新,持之以恒;在人性化护理方面,病人的回访和健康教育还流于形式;在规章制度执行方面,仍有少数同志意识淡漠;在论文撰写、护理科研方面几近空白;尤其在服务态度、病人满意度上还明显不足。病人的需要是我们服务的范围,病人的满意是我们服务的标准,病人的感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优质服务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刻苦学习,使服务更情感化和人性化,为医院的服务水平登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现将科里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科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科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科里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科室由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层层落实,保证了我科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淆不清。

2、诊疗处置操作后快速手消使用不及时。

3、处置患者时口罩佩戴不合理。

4、院感染登记有时漏项。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并加强培训管理

1、可室认真学习《医疗垃圾管理办法》,并进行提问考核,做到人人明确,人人掌握。

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倡七步洗手法,讲解快速手消毒液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加强监管,处置患者时口罩正确有效佩戴。

3、各项登记本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检查如有漏项及时改正。

20_年上半年感染性疾病科在院党政班子及医务科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医院的诊疗规范、核心制度及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科室管理

1、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住院病案的书写。按要求书写处方和各项检查报告单。

2、坚持首诊负责制,按照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做好分诊。不推诿病人,转变服务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按照《传染病管理法》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管理。及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上半年共报告传染病52例。

4、每月坚持业务学习一次,旨在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完善和更新各委员会活动记录,各项工作均有详细规范的文字记载。

5、通过每月行政查房和科室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传染病治愈率

1、应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使临床90%以上的乙肝患者达到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止或延缓肝脏病毒的进展,预防和降低了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乙肝患者的生命质量。

2、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水痘,疗效显著。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得到早日康复。

三、工作量及重危病人抢救情况

上半年抢救重危病人5例。其中重症出血热病人2例、腮腺炎合并脑膜炎1例、腮腺炎合并炎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消化道出血、多脏器损伤1例。全科医护人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团结一致,成功救治了以上5例重危患者,使病人转危为安。收到病人赠送锦旗一面。

四、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规范发热门诊及传染病房管理。常规配备消毒设备、消毒药品,完善消毒隔离技术,固定专人管理。按时做好病室消毒隔离,病人出院终末消毒,按传染病防控流程进行合理的布置安排。

2、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种类,按照个人防护级别,医护人员着装整齐,严格手卫生,为病人操作后洗手消毒或用快速手消毒液,保证医护人员执业安全。

3、做好医疗废物管理,杜绝交叉感染。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回收、储存。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做到医疗废物不流失、不泄露,封闭运输,定点储存,专人登记,确保医疗安全。

**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一、健全了相关的管理组织,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对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救灾防病抢救小组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整,健全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等管理制度。

二、积极组织人员进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传染病法律法规、手足口病、肠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肿瘤及死亡监测等培训共4次,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诊疗水平;

三、开展结核病、手足口、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20余次,共发放宣传单、健康教育处方6000余份,大大提高了居民的防病意识;

四、认真做好手足口、霍乱、疟疾等监测、筛查工作,设立发热、肠道门诊等门诊,并由专人负责,及时登记上报各种资料;

五、按时登记报告各类传染病30例,恶性肿瘤19例,死亡病例74例;

六、每月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汇总,上半年年共出院病人125例,无医院感染发生,定期分析评估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

七、每月对中心肠道门诊、发热门诊、治疗室及三站进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xxxx年,我院在区委区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医院领导团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促进医院管理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目前,医院现有床位编制数700张,实际开放600张;病床使用率97.76%;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7.72天;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7.64%;全院从业人员830人,其中卫技人员690人。xxxx年住院收治病人2.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门急诊接诊92万人次,同比增长8.93%;全院业务收入达2.76亿,同比增长19.26%,是建院以来医院业务收入增长值最大的一年。总资产达4.3亿。年人均业务收入33.2万;药品收入比例占38.55%。

恒惠药品公司通过全年的努力,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营业务收入达299.91万元,较去年增长61.44%,实现净利润40.05万元,较去年增长53.92%。

恒亮医学验光配镜公司经营业务也有较快增长,全年实现销售90万元,较去年增长20%,实现净利润29.22万元,较去年增长16.84%。

一、以四项重点工作为抓手 推动医院发展登上新台阶

(一)创建三级医院

在20xx年,经医院领导班子积极努力而又艰苦的争取,在获得市、区两级政府及市、区卫计局领导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在全院员工共同努力、团结拼搏下,我院赢得入围xx省三级医院评审资格及通过三级医院评审的实力。xxxx新年伊始,全院员工再接再厉,在寒冷的季节里,在新年、新春的节日期间,我们的员工仍然把全部精力投放在创建三级医院的工作中,为赢得三级医院的评审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同时也是为高明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经过精心周密安排的迎检迎考工作,在2月下旬的卫生厅领导及专家组的考评过程中赢得好评,我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的评审,即将迎来好消息。

(二)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医院做强、做大的基础,是提高各学科医疗技术能力的重要规划和决策,有利于促进各学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制定了《十二五医学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加大了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推动各学科加快发展。今年外一科申报成为xx市特色学科,同时我院确定儿科、妇产科等九个学科成为高明区重(特)点学科,两个学科为院内重点学科,为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注入活力。

为了使各学科建设顺利展开,医院将骨科进一步分为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显微外科,促进骨科向精细化专业方向发展,脊柱外科成功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手术;高标准重建规范化新生儿及NICU病房,规模较前扩大一倍,提高了儿科诊治和抢救新生儿患儿的能力,使儿科的发展及时适应政府的要求及新生儿患儿诊治需求;眼底照相机、激光治疗仪的采购使我院眼科能够开展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扩大了眼科诊治眼部疾病的范围;重建标准化血透治疗中心,使血透机装载容量从17台扩大到32台,大幅度提高接收血透病人的能力,一批在外地医院血透的病人返回家乡治疗;由肾内、血液和内分泌专业组成的内六科伴随着新的血透治疗中心开业而成立,肾内和内分泌专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介入治疗科已规划完成,大型DSA血管造影机正在采购中,xxxx年将投入使用,对于肿瘤病人、心脑及全身血管疾病病人的介入治疗将逐步开展起来;支持肿瘤科创建无痛规范化治疗病区;对烧伤科、泌尿外科、脑外科、康复科、口腔科、皮肤科等科室投入资金采购新设备,促使科室开展了新技术及新项目,提高了相关科室的诊治能力。

(三)、全面推广优质服务

今年,我院在继续推动三好一满意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全面开展优质服务。

1、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我们积极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细化工作标准,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建设和推广优质服务病房,努力使优质护理病房达标率不断得到提升。病区内建立病友沟通园地、公示护理服务理念、病人床头柜安放温馨提示牌,开展感动服务如节日里妇产科为母亲们献上一束花、儿科为患儿送去一份小礼物等,对正在手术中患者的家属推行短信服务,适时告知术中患者情况,减少患者家属等候的焦虑。创新服务内涵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2、门诊部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我们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做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改进工作制度,实施电子挂号、叫号。药房采用后台配药、前台发药的叫号系统加快发药速度,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窗口部门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细心服务。急救中心开展绿色通道服务,加快急救速度,加快出车速度,为抢救病人争取分分秒秒。

3、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行风建设。医院多次邀请专家进行相关讲座,教育职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廉洁行医、遵纪守法、预防犯罪;制定了《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实施办法》,建立投诉快速处理机制,提高患者投诉处理的时效性,收到良好效果。完善出院随访通报制度,中层干部会议定期通报随访情况,反映患者心声,对我院改进临床医疗工作和提升服务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医院存在问题及时监督反馈,推动医院的工作持续改进。制定《开展廉政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推进我院防腐倡廉建设,有效预防腐败,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四)按照政府的要求,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在全区镇街卫生系统一体化管理中,协助基层医院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实施、信息化建设,做好基层医院医用耗材采购。同时按政府要求,我院实施了基本药物采购和使用比例管理制度。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使医疗质量和安全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基础。三级医院评审结束后,我院制定了《高明区人民医院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反馈意见及整改措施》,对医院存在的不足逐条进行改进。随后根据省卫生厅意见,我院又参照卫生部下发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准备迎接复审。质控科与医务科、药剂科、院感科等携手加强了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力度,出台系列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质控员制度的建立,形成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网络。遵循pDCA循环原理,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持续改进,使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

质控科每月对出院病历随机抽检约20%,按病历管理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检查的结果每月在医疗质量会议上以ppT的形式进行分析讲评。各科质控员对本科病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每月10日前,质控员将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上报到质控科,并对科室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整改计划。质控科对每月各科室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并评估科室医疗质量整改效果;定期到各科室进行全面检查,掌握各科室实际质控管理情况,表扬先进科室,警示落后科室。从质量管理系列方案实施以来,大多数科室能够准确及时上报资料。通过上报-分析-反馈的互动,使得质控科与各科室的沟通更密切、顺畅,明显提高了质控管理效果。医技科室质控管理指标的出台,促进了医技各科室主动与临床科室互动、沟通及病例跟踪,使医技科室的质控管理有了明显加强。质控科每季度编写《医疗质量季报》,季报内容包括:本季度病历质量抽查情况,病历缺陷分析、病历整改意见和落实本季度病历质量奖惩情况。通过院内网公布季报,使全院员工关注医疗质量管理。

药剂科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开展临床药师每周参与临床查房、合理用药指导及参与药物咨询、住院病人医嘱点评、门诊处方点评、临床用药会诊、合理用药宣教等工作。为落实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规定,医院出台《xxxx年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高明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奖惩条例》,重新修订《高明区人民医院处方点评制度》。为了抗菌药物使用达标,药剂科举办全院性临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知识学术讲座5次并进行考核,每月在质控会议上把用药不合理的医嘱、处方以pTT的形式公开点评,使合理用药管理取得实效,抗菌药物使用所规定的7项指标全面达标。大力开展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对药品供应链、使用链和监管链实施全过程管理。

院感科全面检查和梳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不断完善和细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并推进落实。通过邀请院感专家来院举办专题讲座,送医护人员到省市参加各类院感培训班学习,使院感管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积极做好手足口病、麻疹、登革热等传染病院感防控相关工作。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确保消毒灭菌质量,保障医疗器械、物品的安全;加强医院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监测,促进合理应用抗菌素;加强职业暴露监测,努力消除各种职业暴露隐患,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贯彻落实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成功举办手护生命,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全院性手卫生宣传月活动,使全体医务人员充分认识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务科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并于9月1日起施行,细化了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对科主任进行了临床用血专项培训;安排28名临床业务骨干参加临床输血新进展、自体输血新技术等省市级用血培训;进一步强化临床大量用血审批制度;对临床用血进行了两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质控会议上通报。通过上述措施,临床用血合理性有了显著提高,保障了用血安全。

三、提高护理质量 保障护理安全

1、加强对核心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的培训及考核。将核心制度细化为护理工作流程,更新护理管理理念,以预防为主、前瞻性质量管理的思路,建立以病人安全为本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及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立三级质控体系,确保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和护士长实施护理工作过程动态的质控。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全院临床护理指标监测,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定期进行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ICU、NICU、急诊、血透、肿瘤、产科、供应室护士到省、市医院进行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推动了专科护理的发展。全年24名护士长到省人民医院学习护理管理或参加省、市护士长管理培训班,培训率达100%。使护士长更新了管理理念,开拓了视野,提高了管理水平。xxxx年派出近200人次外出进修、学习和交流。有12人经省护理专科培训、考核,取得了《pICC置管培训合格证》、《pICC维护培训合格证》,多个学科已开展pICC置管,尤其是在儿科开展新生儿pICC技术,解决了新生儿静脉营养治疗难题。目前,在读护理本科有85人,通过再教育提高个人护理综合素质。

四、加强行政部门管理 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院办改革文件批阅制度,推进文件传阅的无纸化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执行效率;改革行政查房制度,推出行政查房反馈会,快速落实责任,及时解决临床一线所提出的问题。医务科转变了医疗纠纷处理思路,请省专家授课讲解《医疗风险防范与对策》,实行与省医调委通力合作,化解矛盾,走上正常轨道;在医疗质量会上定期通报各科医疗纠纷和投诉情况,揭临床医疗短板,警钟长鸣。财务科年初完成绩效分配方案微调工作;积极做好医保管理工作的落实,对医保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并出台我院《医保指标管理管控条例》,引导全院医疗工作遵循医保政策,努力做到患者和政府双满意;圆满完成全年财务运行管理和年终预决算工作。设备科完成1540万设备采购预算,购进高档C臂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清电子胃镜、肠镜等一批大型设备,有力地支持学科建设进程;完成了NICU、血透中心等有关医疗设备配置工作;严格落实设备耗材采购招投标政策,确保设备耗材采购手续完备。信拓科业务拓展工作有新的亮点,医院信息化建设、网络维护、信息统计工作令人满意。总务科如期高质量完成NICU、血透中心、供应室、停车场改建等工程。公卫科对总院及分院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做得扎实。科教科全年开展全院性学术活动17次,增强了医院学术交流的氛围,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全年医务人员发表医学论文54篇,有3项科研获高明区科技进步奖,首次有3个专科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成功;规范了住院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规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细则》;加强教学工作和实习生管理,提高了我院教学水平;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

五、履行公立医院的职责 做好社会公益事业

我院是政府的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帮扶基层卫生院。xxxx年我院为新建的更和卫生院垫资300万,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垫资800多万元,为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设备、耗材采购垫资760万。协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能力。

(二)、积极承接区政府工作安排,完成800多人的征兵体检、3000多人的高考体检、5万多名中小学健康体检任务及600多残疾人医学鉴定工作,开展贫困患者免费白内障手术,至今有37例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全年安排81人次医护人员完成大型会议、大型活动的医疗保健任务。

(三)、按照市、区政府要求,认真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投入扶贫资金8万元,对苏棠村主街巷清污整治,改变了苏堂村的面貌。医院投入3.5万元,为22名单亲母亲、孤寡老人、困难党员及困难户免费体检、义诊和慰问,为社区购置办公设施一批,扶贫双到工作,我们努力做到政府满意,社区满意。

(四)、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院认真落实《xx市卫生系统xxxx年创文迎国检工作方案》,开展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聘任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员,建设无烟医院,推动医院创文工作顺利展开。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院在今年各项重点工作中取得好成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大家正视。

1、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对学科建设不利。

2、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仍有较大空间,需要全体医务人员重视并努力。

3、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仍频发,对提升医院社会信任度不利。

4、医院形象和医护人员形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志们,xx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医院不仅迎来并通过三级医院的评审,还开展了专科建设、质控管理与行政管理改革以及三好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工作,我们的软、硬实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在持续进快速发展,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新的一年,做为高明区唯一的三级医院员工,我们要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医院在xxxx年发展更快更好而努力。

初中生物的近视眼已经是无法逆转的,没有恢复的可能。只能做手术调整眼球晶体。

如果按医疗水平来讲,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只能说术业有专攻。医大一院的神经内科比较强,医大二院的心脏内科比较强。

按医疗环境来讲,当然是医大一院。因为,医大一院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而且,地处繁华地带,不论是吃饭、还是购买医生指定的药品、医疗用品都非常方便,周围药店林立。

哈尔滨医大一院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医学院。1992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再次以全省最高分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2016年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称号。医院承担着副省级以上领导、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保健、诊疗任务,医疗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

医院现有员工5669人,卫生技术人员5195人,副高职以上专业人员1755人。设南岗院区和群力院区两个院区,54个临床科室,117个病区,开放床位6073张。

以上内容参考 哈尔滨医大一院——医院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简介

是否可以恢复,是要看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的。如果是真性近视那么就不能恢复,只能是通过矫正,控制或者改善视力的。而如果是假性近视,那么通过矫正,就能逐步的恢复了。一般建议:一、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隔40--50分钟就应该稍微休息3一5分钟,向远处眺望一会减缓视力疲劳。二、读书写字,玩电脑,保持正确姿势,桌椅高低要合适,眼与读物之间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的距离。三、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多吃青菜水果,不要偏食。食物中缺乏维生素容易发生夜盲症和干眼病,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铬和钙,容易患近视。另外还需注意定期补充乐睛视力营养素,不从眼睛所需的营养,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更好的保护视力。四、看书写字时,光线应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以免手的阴影防碍视线。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应在25~40W之间,不建议在太阳光下看书。因为光线强弱对瞳孔扩张有直接影响,过强的光线会增加眼睛调节强度,加重眼睛劳动强度,时间长了反而容易造成近视。一般桌面台灯以40瓦以下为宜。五、避免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眼镜的负担就会加重。经常如此就很可能得近视眼。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疲劳。而且身体素质的好坏与儿童近视眼的发生也有密切关联。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孩子容易得近视眼。七、坚持做正确的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有利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的防治,是青少年眼部自我保健的好方法。八、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特别是钙相结合,造成了血钙减少,这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发生和发展。

上海长海医院发表论文

昆山市中医医院创立于1985年1月,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医院,医院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82张,在职职工1672人,其中高级职称353名,硕、博士研究生256名,硕、博士生导师12名,省级以上专业委员会委员211名,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郑绍先学术经验继承人3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外向型优秀骨干人才1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1名、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国家中医药知识科普宣讲专家1名、江苏省名中医3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1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名、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资助对象1名、苏州市姑苏重点人才1名、苏州市姑苏青年拔尖人才2名、苏州市“全国导师制”培养对象6名、昆山市名(中)医22名。 医院是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昆山分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扬州大学教学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基地。医院挂牌设立国医大师周仲瑛、夏桂成以及全国名中医徐福松、单兆伟、刘沈林昆山传承工作室,并设立郑氏妇科、闵氏伤科、脾胃病、肺病、皮肤病、肝病等 6大院内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脾胃肝胆科引进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消化疾病科专家团队、肾病内科引进上海瑞金医院陈楠院士肾病内科专家团队、肺病科引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呼吸内科专家团队获得苏州市“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引进A类项目。 医院拥有3.0T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西部医疗中心一期项目稳步推进,二期项目成功列入2020年全市重点工作(实事工程),整体建筑面积31.9万㎡,预计于2021年底整体搬迁。建有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在江苏省中医系统内首家通过国家认证,卒中中心加入国家联盟。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单位1个(脾胃肝胆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1个(脾胃肝胆科),江苏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脾胃肝胆科),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4个(妇产科、骨伤科、急诊科、肿瘤科),苏州市医学重点学科1个(康复科),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4个(康复科、肺病科、心血管内科、肛肠科),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肾病科、泌尿外科),昆山市医学重点专科3个(内分泌科、泌尿外科、治未病科),昆山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检验科、麻醉科)。郑氏妇科疗法、闵氏伤科疗法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医院启用制剂生产与研发中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取得批准文号的医院制剂102种,其中中药制剂88个品种,“胃炎Ⅰ号”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收录。 2017年以来,医院以聚力医教研,聚焦中医药,全力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两聚一创”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具有昆山特色的中医药发展实践路径。医院在香港艾力彼2019中国医院竞争力县级医院100强中位列39位,中国中医医院100强中位列79位,在县级中医医院中位列榜首。医院荣获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江苏省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江苏省中医“治未病”重点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5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 近三年,科技立项10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4项、苏州市科技项目21项、苏州市卫健委“科教兴卫”青年基金4项、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及其他国家级科技研究专项项目5项。发表论文82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64篇,科技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71篇。荣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2项、苏州市医学科技奖2项、苏州市医学新技术项目5项、昆山市医学新技术项目39项。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未来,医院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努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好大夫在线 搜索 网站导航首页 > 医院 > 江苏 > 昆山市中医医院昆山市中医医院公立 三甲 中医医院昆山市朝阳路189号简介:昆山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85年1月,目前已发展成为昆山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院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学医院,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获得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江苏省首批基本现代化中医院等荣誉称号,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医院现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775张,设有28个临床科室和 9个医技科室。全院职工12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151名,博士9名,硕士生导师8名,硕士108名,在读硕士79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名,江苏省名中医1名,昆山市级首席医师4名,学科带头人8名。年门诊人次170余万,出院病人达2.8万。医院拥有1.5T磁共振、64层螺旋CT、直线加速器、钼钯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医院致力于中医特色发展,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医院有特色专(病)科56个,其中脾胃肝胆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特色专科、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妇产科、骨伤科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3个;急诊科为省级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项目单位,苏州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病)4个,昆山市级重点专科9个;急诊科、针推(灸)康复科、肝胆脾胃科、妇科、肿瘤科为国家级“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大力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教学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基地。至今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苏州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专利3项。该院自主研发自制药品达102种,剂型14种。昆山市中医院人秉持“中医献温馨,健康进万家”的服务理念,将以人才为关键,以特色优势为根本,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创新为手段,以服务百姓健康为目的,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昆山市中医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的颇具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0亩,总建筑面积86884平方米,固定资产2.43亿元,医疗设备总值达9530万元。现有职工712名,其中卫技人员623名,副高级职称以上63名,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江苏省名中医1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名、苏州市拔尖人才1名。现有病区15个,床位643张,临床一级科室15个,辅助医技科室12个。年门急诊人次达103万,住院床日19万,各项综合指标列全国同级中医院前列。医院系昆山市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的中心,共有特色专科36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江苏省重点专科1个,苏州市重点专科(专病)5个。现有自制药品102种,剂型14种。至今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1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苏州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专利3项。目前昆山市中医院的全体员工正向着三级中医院的更高目标而奋力进取!

侯铁胜现兼任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协会肢残委员会创伤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等37个学术任职。曾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首任组长、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等12个学术任职。1974年开始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6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超过3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45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25部专著编写工作,发明专利4项。曾担任长海医院大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每年参加本科生、进修生和研究生教学,深受好评。共指导研究生47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6名,硕士生18名。英语水平达到“四会”,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1979年2月和“模范军医”吕世才一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手术队,在战场上救治了上千名伤员,荣立集体二等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五项。1992年评为第二军医大学首批A级教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998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0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6年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年晋升为将军级教授。侯铁胜,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少将军衔。1950年10月生,1968年4月入伍,1969年2月入党。1974年10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6年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2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12月始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12月任该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8月任上海长海医院骨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7年,长海医院骨科主任10年,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脊柱学组组长。创立了长海医院脊柱外科,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6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手术队,获集体二等功及个人嘉奖;1993年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骨科学突出成就奖。1998年、2006年各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党员、A级教员,先后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侯铁胜教授在33家学术团体任职及兼职,具体如下: 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伤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颈腰痛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学会副主委;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杨浦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中国外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委;中华微创骨科杂志常委;中华新医学杂志常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委;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编委;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外科年鉴编委;临床骨科杂志编委;现代骨科与研究杂志编委;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委;国际骨科学杂志常委;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会员;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澳大利亚生物医学科学家学会(FACBS)委员;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组长上海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承担9项科研项目。获奖26次。发表论文79篇。编写专著26部。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3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5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达2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行认可。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72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13部专著编写工作。共指导研究生42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17名。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贰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叁等奖五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10年晋升为三级教授。侯铁胜教授在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2013年获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引领学科发展成就奖。2013年聘为南京医科大学教授。2014年当选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理事。 。

上海长海医院论文发表

宋建星,上海长海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上海柏荟国际整形美容医疗首席专家;上海玫瑰整形美容医院名誉院长;微凯香港整形美容医疗特聘专家;上海艺星国际医疗集团特邀顾问。1978年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1986年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攻读硕士学位,1994获得法国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整形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治学态度严谨踏实,多次应邀赴美国、法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讲学。负责研发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获科技成果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左右,主编及参编专业书籍近20部。

BI-RADS 0:此类主要是指利用超声检查可能无法确诊,而需进行其他的影像学检查诊断,进一步评估或与前片比较。BI-RADS 1:阴性,无异常发现。乳腺是对称的,无肿块、结构扭曲和可疑钙化可见。恶性的可能性为0%。BI-RADS 2:也是“正常”的评价结果,但有良性发现,如钙化的纤维腺瘤、皮肤钙化、金属异物(活检或术后的金属夹)及含脂肪的病变(积乳囊肿、脂肪瘤及混合密度的错构瘤)等。乳腺内淋巴结、血管钙化、植入体及符合手术部位的结构扭曲等亦归为此类。总体而言,并 无恶性的X线征象。恶性的可能性为0%。BI-RADS 3:只用于几乎可以确定的良性病变,有很高的良性可能性。这一类病变的恶性可能性为0%~2%。包括不可触及的边缘清楚的无钙化的肿块、局灶性不对称、孤立集群分布的点状钙化。对3类病变的常规处理为首先X线摄片短期随访(一般为6个月),6个月后再常规随访12个月乃至2年以上,如连续2~3年保持稳定则可将原先的3类判读(可能良性)改为2类判读(良性)。如果短期随访后病灶缩小或消失,可以直接改判为2类或1类,随后常规随访。BI-RADS 4:广泛用于判定绝大部分需要介入性诊断的影像学发现。其恶性的可能性为 2%~95%。可再细分为:① 4A:其恶性的可能性为2%~10%,包括一组介入手段干预但恶性可能性较小的病变。活检或细胞学检查为良性的结果比较可靠,可以常规随访或6个月后随访,此类病变包括一些可触及的、部分边缘清楚的实性肿块,如超声提示的纤维腺瘤、可扪及的复杂囊肿或可疑脓肿。 ② 4B:其恶性的可能性为10%~50%。需要对病理学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严格对照,良性病变的判定取决于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如果病理学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符合,且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具有排他性的典型良性病变,如纤维 腺瘤、脂肪坏死及肉芽肿性病变等,则可进行观察;如穿刺病理学诊断结果为乳头状瘤、不典型增生等,则进一步的切除活检就是必需的。③ 4C:更进一步怀疑为恶性,但还未达到5类那样典型的一组病变,其恶性的可能性为50%~95%,此类中包括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实性肿块或新出现的微细线样钙化,此类病变往往是恶性的,对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良性的病例,需要与病理科协商,作进一步的分析。BI-RADS 5:高度怀疑恶性(几乎肯定的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这一类病变的恶性可能性≥95%。常为形态不规则星芒状边缘的高密度肿块、段样和线样分布的细小线样和分支状钙化、不规则星芒状肿块伴多形性钙化。BI-RADS 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用来描述活检已证实为恶性的影像评估。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学改变,或监测术前治疗的影像学改变。根据BIRADS的描述,BI-RADS 6不适合用来对恶性病灶完全切除(肿块切除术)后的随访。手术后没有肿瘤残留不需要再切的病例,其最终的评估应该是BI-RADS 3(可能良性)或2(良性);与活检不在一个区域的可疑恶性病变应单独评估。其最终的评估应该是BI-RADS 4(可疑恶性)或5(高度提示恶性),可建议活检或手术干预。

对于孕妇来说,孕期的各种检查工作要按时进行,这样才可以确保孕妇与胎儿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中。整个孕期要进行多项检测,其中一项目是介入性产前诊断,那么介入性产前诊断是什么?介入性产前诊断是一种比B超检查更精准的诊断项目,是抽取孕妇羊水或脐带血进行的一种检测。通过检查可以直接检测胎儿的染色体和基因,检查的结果也更直接有效。需要孕妇注意,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检查,可以在16-22+6周进行检查。而且检查的时间比较长,孕妇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介入性产前诊断比B超检测更加准确的原因是,通过B超检查只能确定胎儿的大小和胎位,对于胎儿的基因和遗传问题并无法检测。而介入性产前诊断需要通过胎儿的脐带血和羊水进行检查,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提取胎儿组织细胞、细胞培养、观察胎儿生长发育和遗传状况,直接对胎儿体质进行的检测。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前,孕妇要注意查看自己有没有妇科疾病,如果有这方面的疾病,并不能进行检查,会影响到检查的结果。另外如果有流产迹象时,也不能进行检查,容易加快流产。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市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国外科年鉴》专业编辑、《肿瘤学杂志》编委。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1项,以第三完成人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主编、参编专著5部,5年以第一作者于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篇,其中2篇发表于国际著名的肿瘤学专业杂志Cancer Gene Therapy和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2年获“上海市医苑新星”称号,2005年荣获第十届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一等奖,被评为年度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记大功一次。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项。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基金、军队“十·五”、“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总额达100万元。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集体三等功一次。现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主编、参编专著5部,以第一作者发表于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其中有关肾癌基础临床研究的论文发表于国际著名的肿瘤学专业杂志Cancer Gene Therapy和J Cancer Res Clin Oncol上。2006年获总后勤部优秀专业技术岗位特殊津贴。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