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徐志伟博士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17:01:44

徐志伟博士论文发表

徐志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个人简介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2009年6月底因博士生论文造假被著名电视台凤凰卫视曝光 男,1954年6月出生,江苏溧阳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简历1977年12月,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 1985年0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6年00月,在中山医科大学进修医学心理学; 1987年02月至1987年07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学习; 1987年10月至1989年10月,由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研究生院留学进修; 2002年09月至2005年07月,在职攻读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 1993年01月至1993年0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委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学习; 2002年04月至2002年08月,在中山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合办的广东省首届高级公务员公共管理研究班学习。获奖情况一、成果奖 1、 “中医药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 2004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中医望诊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获2000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3、《痰瘀相关理论及其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得200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中医诊断学诊法(望诊)CAI软件研制开发》获1999年度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5、《中医望诊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获2000年度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 6、《适应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建立科学招生管理体系》获2000年度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跨越世纪走向未来》1998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8、《痰瘀相关理论及其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应用基础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9、《调肝治法调控心理应激NIM网络的作用研究》获200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荣誉奖199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1993年被广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1992年被评为广州中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199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被评为“教学先进单位”199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从1995年起,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就是这些啦~不知道是不是你想知道的那个人哦~

也有人认为,学术不端主要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也指学者恶意的一稿多投行为。抄袭主要指抄袭者将被抄袭者的文字,不加修改地移入自己的论著,并当作自己的成果发表;剽窃主要指剽窃者将被剽窃者的文字或学术观点,经过改造后移入自己的论著,并当作自己的成果发表。抄袭是公开的,剽窃是偷偷的、暗地里的。 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在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指出,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献身科学、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体现了崇高师德,树立了良好学术风气,为教学科研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学术不端行为,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校和教师队伍形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绝不姑息。通知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是伪造注释;五、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是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对本校有关机构或者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要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惩处行为的权威性、科学性。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学术委员会要设立执行机构,负责推进学校学风建设,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取消其获得的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以及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等处理措施。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通知强调,高等学校在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要查清事实,掌握证据,明辨是非,规范程序,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对举报人要提供必要的保护;对被调查人要维护其人格尊严和正当合法权益;对举报不实、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澄清并予以保护。高等学校要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并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高等学校要通过校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橱窗等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学术楷模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努力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各高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所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高校(含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部门、各部属高校及时报送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关落实情况,年底前,将对《通知》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相继卷入学术造假事件。从造假事件的披露来源地学术打假网站来看,国内存在类似事件的高校绝不仅仅只有这些,关于学术腐败、项目造假、论文抄袭等的举报和揭露不胜枚举。仅2009年国内影响较大的学术造假事件就有:2009年3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不再续聘。●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一稿多投。李庆生主动申请对自己的相关论文进行鉴定,结果为“过度引用不当”。●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被爆剽窃论文。浙大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事发后,贺海波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浙大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2009年4月●海南大学年仅38岁的大学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王凤阳,刚被任命为海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就被卷入“学术造假”的漩涡。2009年5月●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2009年6月●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何谓“理论”?》一文被爆涉嫌抄袭。随后辽宁大学校方表示,该论文第一署名人陆杰荣对此事并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6级在读博士生杨伦承认是自己抄袭,然后才拿给之前的老师陆杰荣署名。2009年8月●武汉理工大学64岁的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候选人周祖德及其学生谢鸣一篇抄袭论文收录在“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第一版论文集中,后被查出抄袭后,会议又推出“正式版”,删除了该文。2009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赖文教授和吴丽丽副教授联名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抄袭。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徐国伟博士论文发表时间

学雷锋主题队会串词甲:当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却没有人扶你的时候;乙:当你的钱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见却不敢吱声的时候;甲:当你一个人需要人帮助,却没有人愿意帮助你的时候。乙:在座的各位,您,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必会酸、苦、涩。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说这种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是很明显的。甲:当三月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万物吐露出芬芳之时,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乙:我们耳边总会响起一句伟大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甲:雷锋的精神就象春天绵绵的细雨,以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润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乙:整个世界就象等待春雨的麦苗,渴望、迫切地吮吸着这一场雨露,并集聚着改变社会面貌的力量。甲:雷锋精神将赋予我们社会多大的推动力啊!合:六(4)中队《学雷锋》主题队会现在开始!中队主席:全体起立!各小队汇报人数!(小队长一一向中队主席汇报人数,中队主席向中队辅导员汇报人数)出旗!敬礼!礼毕!唱队歌!全体坐下!甲:众所周知,雷锋叔叔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乙:虽然他只度过短短的22个春秋,可是他那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合:请看小品——《天使的声音》。甲:雷锋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乙:雷锋的一生是朴实无华的一生。甲: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乙:他的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甲:雷锋叔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乙:有人说:“现在都进入九十年代了,人人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进入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合:让我们来进行辩论——《雷的精神是否过时?》甲:刚才的辩论可真精彩!经过这一番辩论,我们认识到了,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构建和谐社会更加需要雷锋精神。现在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而方兴未艾的志愿者精神不正是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吗?乙:雷锋的名字对有些人来说已经陌生,雷锋的精神对有些人来说已经不可思议,可是在迈进新时代的时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人们需要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富于开拓,勇于进取和创造的勇气,我们的社会更迫切地需要雷锋精神不是吗!甲:在今天,雷锋精神体现在那些方面,我们又该怎么去学雷锋呢?请各位同学也来谈谈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看法吧!甲:我们应该明白,今天,当改革、开放、治理整顿,需要我们过紧日子时,这就更需要向雷锋同志学习,把雷锋精神融化在十二亿人民的行为中。乙: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已成为人民永远的呼声,正义的呼声,道德的呼声。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乙:但是有人却不这么认为,他学雷锋,是为表扬呢!合:请听相声——《为表扬》。甲:每年3月,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雷锋——这个名字使3月成为一个温暖的月份。乙:雷锋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有40多年了,但是他还活着,雷锋精神不死,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合:社会上有了像雷锋同志那样默默奉献的人,我们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人们呼唤雷锋精神,社会需要雷锋精神。甲:请听朗诵——《怀念雷锋》。甲:雷锋,这是一个和我们这个时代同生共存的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名字,乙:雷锋,这是一个代表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的名字。甲: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付诸于行动,学习雷锋精神,做一名乐于助人的“小雷锋”!乙:请欣赏歌曲——《接过雷锋的枪》。甲: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乙: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甲: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助人为乐,甘于奉献;乙: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甲: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乙:雷锋精神永驻人间,我们在雷锋精神引领下前行!合:我们坚信,雷锋精神会在新一代中发扬光大,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六(4)中队《学雷锋》主题队会到此结束!退旗!敬礼!

徐国伟教授是天津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一名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他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曾多次获得学校和省级教学成果奖,是学院的优秀教师之一。总的来说,徐国伟教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他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深受学生喜爱。如果您对自动化控制方面感兴趣,可以考虑选择他的课程。

徐志伟北京论文发表

我国人工智能底层研究能力缺失的现象严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方面人才教育培养的缺失。2018年中,作者陈云霁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一门“智能计算系统”课程。这门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很多选不上课的学生跟着旁听了整个学期。

关键词:智能计算系统 人工智能 专业课程

编者按 :5年前,本文作者陈云霁受邀在CCCF专栏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系结构研究者的人工智能之梦》 1 的文章,第一次公开介绍他从通用处理器转向深度学习处理器方向的心路历程(那篇文章后来也被收录进了《CCCF优秀文章精选》)。经过5年的努力,陈云霁在深度学习处理器方向作出了国际公认的贡献:他的学术论文被顶级会议ISCA’18超过四分之一的论文引用,他的技术成果被应用到华为、曙光、阿里等近亿台智能手机和服务器中。他因此被Science杂志评价为智能芯片的“先驱”和“领导者”。现在,当深度学习处理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时,陈云霁再次转身,迈向人工智能系统课程教学的新舞台。这篇文章将和大家分享他走向这个新舞台的心路历程。

智能计算系统课程的开设

我是一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青年科研人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人工智能交叉方向的基础研究。看到本文的标题和作者单位,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一点奇怪:作者和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有什么关系?因为传统意义上,上课是高校教师的职责,中国科学院的员工除非是自愿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的岗位教授,否则并没有上课的义务。

驱使我主动思考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越是人工智能上层(算法层、应用层,见图1)的研究,我国研究者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越多;越是底层(系统层、芯片层),我国研究者的贡献越少。在各种ImageNet比赛中,我国很多机构的算法模型已经呈现“霸榜”的趋势,可以说代表了世界前沿水平。但这些算法模型绝大部分都是在CUDA 2 编程语言、Tensorflow编程框架以及GPU之上开发的。在这些底层“硬 科技 ”中,我国研究者对世界的贡献就相对少了很多。底层研究能力的缺失不仅会给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拖后腿,更重要的是,将使得我国智能产业成为一个空中楼阁,走上信息产业受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制约的老路。

图1 人工智能研究大致层次

我国人工智能底层研究能力缺失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方面的人才教育培养的缺失。没有肥沃的土壤,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具备系统思维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我国就难以出现杰夫·迪恩(Jeff Dean)这样的智能计算系统大师,也不会产生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系统产品。因此,在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培养上,我们应当主动作为去改变局面。

2018年我国有35个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这是重新思考和梳理人工智能培养体系的一次重大机遇。就我目前的了解,大部分高校在考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时,采用的是纯算法、纯应用的教学思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然是偏向上层应用开发,对智能计算系统缺乏融会贯通的理解。

事实上,各个高校不乏有识之士,在课程设计上绕开系统课程往往受制于三大客观困难:一是国内还没有太多人工智能系统类的课程可供参考,二是国内缺乏人工智能系统类课程的师资,三是国际上缺乏人工智能系统课程的教材。

基于自己的研究背景,我对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系统都有一些粗浅的涉猎。我是否能为解决人工智能系统课程、师资、教材上的困难作一点微薄的贡献?是否可以身体力行地培养一些具备系统思维和能力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呢?

因此,2018年中,我向中国科学院大学申请开设一门人工智能专业的系统课程,名为“智能计算系统”(曾名“智能计算机”),希望能培养学生对智能计算完整软硬件技术栈(包括基础智能算法、智能计算编程框架、智能计算编程语言、智能芯片体系结构等)融会贯通的理解。这门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很多选不上课的学生跟着旁听了整个学期。让我尤其感动的是,有其他研究所的学生慕名自发地从中关村跑到怀柔来听课,上一次课来回车程就要三个小时,回到中关村都是深夜。这也许能说明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吸引力,大家在听课中有真正的收获。

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培养和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应该服务于学生培养目标。那么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这个问题可能还没有统一的答案。对比和人工智能专业非常接近的计算机专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显然不是计算机的使用者,而是计算机整机或者子系统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制造者。

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前辈在六十多年前开始设立计算机专业时,就高瞻远瞩地设计了一个软硬结合的方案来培养计算机整机或者子系统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制造者。这套方案经过六十年的演进,依然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初衷。今天,各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基本都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系统类的必修课程(见图2)。也就是说,虽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还是有基础的了解的。

图2 网易云课堂上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3

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人工智能系统或者子系统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制造者。只有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源源不断地全面支撑我国人工智能的产业和研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设计应当包括软硬两条线(就像计算机专业)。如果人工智能专业只开设机器学习算法、视听觉应用等课程,那充其量只能算是“人工智能应用专业”或者“人工智能算法专业”。毕竟算法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冰山底下90%还是硬件和系统。

就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AI算法研究团队的公司谷歌来说,谷歌董事长约翰·轩尼诗(John Hennessy)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科学家,图灵奖得主;谷歌AI的总负责人杰夫·迪恩(Jeff Dean)是计算机系统研究者;谷歌AI最令人瞩目的三个进展(Tensorflow, AlphaGo, TPU)都是系统,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算法,算法只是系统的一个环节。因此,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主流来看,系统的重要性是不亚于算法的。

只学过算法的学生或许对于调模型参数很在行,但是对一个算法的耗时、耗电毫无感觉。这样的学生不具备把一个算法在工业系统上应用起来的基本功(因为一个算法真正要用起来必须满足延迟和能耗的限制)。

只有加入了系统线的课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人工智能是怎样工作的,包括一个人工智能算法到底如何调用编程框架,编程框架又是怎么和操作系统打交道,编程框架里的算子又是怎样一步步在芯片上运行起来。这样的学生能亲手构建出复杂的系统或者子系统,在科研上会有更大的潜力,在产业里也会有更强的竞争力。正如业界所云:“会用Tensorflow每年赚30万人民币,会设计Tensorflow每年赚30万美元。”

有很多老师和我说:“人工智能专业确实应当有一些系统类的课程。但国内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课,也没有合适的教材,我们学院也缺乏相应的老师来教这样的课程。”这是很实际的三个客观困难,但不应当影响我们对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设计。

从学生角度讲,人工智能专业开设什么课程,应该是看国家和企业需要学生会什么,而不完全是看老师现在会什么。六十年前,我国没有几个人见过计算机,更别说开课了。但为了两弹一星等科学和工程计算任务,我国依然成立了中科院计算所,并在计算所办计算机教师培训班,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此处恕不能一一列全)开设计算机专业,这才有了今天我国巨大的计算机产业。

从教师角度讲,人工智能的系统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热点,讲授这类课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能帮助教师走到国际学术前沿。今年美国计算机方向Top4高校(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其他多个国际单位的研究者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Machine Learning System(机器学习系统)”的白皮书。在这样的新兴热门方向布局培育一批青年教师,无疑对提升所在高校乃至我国在人工智能学术界的影响力有巨大帮助。

因此,不论是对于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还是教师来说,把系统类课程开起来,都是有必要,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什么是智能计算系统

简单来说,智能计算系统就是人工智能的物质载体。现阶段的智能计算系统通常是集成通用CPU和智能芯片(英伟达GPU或寒武纪MLU等)的异构系统,并向开发者提供智能计算编程框架和编程语言等。之所以要在通用CPU之外加上智能芯片,主要是因为通用CPU难以满足人工智能计算不断增长的速度和能耗需求。例如,2012年谷歌大脑用了1.6万个CPU核运行了数天来训练怎么识别猫脸,这对于工业应用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显然,要想真正把人工智能技术用起来,必须使用异构的智能计算系统。而为了降低异构智能计算系统的编程难度,就需要有面向智能计算的编程框架和编程语言。

事实上,智能计算系统已经以种种形态广泛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了。IBM的超级计算机Summit用机器学习方法做天气预报,BAT的数据中心上运行着大量的广告推荐任务,华为的手机上集成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来处理图像分析和语音识别,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都可以看成是智能计算系统。在智能时代,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需要大批的智能计算系统的开发者、设计者、应用者。

智能计算系统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面向符号主义智能处理的专用计算机(Prolog机和LISP机)可以被看成是第一代智能计算系统。但是当时人工智能缺乏实际应用,算法也不成熟,而且当时摩尔定律还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专用计算机相对每18个月性能就能翻番的通用CPU并没有太大优势。因此,第一代智能计算系统逐渐退出了 历史 舞台。

“智能计算系统”课程重点关注的是第二代智能计算系统,主要是面向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任务的计算机。相对于30年前的第一代智能计算系统,当今的第二代深度学习智能计算系统可谓是碰到了天时地利人和。当前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 游戏 、广告推荐等人工智能应用已开始落地,深度学习算法发展速度令人应接不暇。尤其重要的是,通用CPU性能发展已经趋停,要支撑不断发展的深度学习算法,必须要靠智能计算系统。因此,深度学习智能计算系统会在很长一个阶段里都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将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深度学习智能计算系统。

第二代智能计算系统主要支持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任务。未来如果人类真的要在通用人工智能道路上再往前走一步,那未来的第三代智能计算系统需要支持的算法将远远超出机器学习的范畴,必须包括联想、推理、涌现等高级认知智能算法。我个人猜测,第三代智能计算系统可能会是孵化通用人工智能的虚拟世界环境。“智能计算系统”课程或许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投身于未来的第三代智能计算系统的研究中。

智能计算系统课程概况

“智能计算系统”这门课程主要是面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智能计算完整软硬件技术栈(包括基础智能算法、智能计算编程框架、智能计算编程语言、智能芯片体系结构等)融会贯通的理解,成为智能计算系统(子系统)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课程的前序课程包括C/C++编程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算法导论(或机器学习)。课程的课时相对比较灵活,可以是大学期上一个学期(40学时,课程提纲见表1),可以是小学期集中上一周(20学时),也可以嵌入到其他机器学习课程中作为一个补充。对于20学时的短期学习,课程希望学生能对智能计算系统“知其然”,主要是面向实际操作;对于40学时的长期学习,课程希望学生能对智能计算系统“知其所以然”,因此要把机理讲透。

表1 智能计算系统课程提纲(40学时)

在课程讲授上,应该秉承两个原则。一是应用驱动。一门好的工程学科的课程应当是学以致用的,尤其是“智能计算系统”这样的课程,如果上完之后只学会了一些定理和公式,那基本没效果。另外一个原则是全栈贯通。过去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有个问题,就是条块分割明显,比如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割裂的,操作系统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提出了什么要求,计算机体系结构对操作系统有哪些支持,没有一门课把这些串起来。“智能计算系统”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有义务帮助学生把过去所有的人工智能软硬件知识都串起来,形成整体理解。

对于“智能计算系统”课程,驱动范例是一个抓手。在国科大上课时,我们选择了视频风格迁移作为驱动范例。简单来说,风格迁移可以保留一个视频中每帧图片的基本内容,但是把图片的绘画风格改掉(比如从普通照片迁移成毕加索风格或者中国水墨画风格等,见图3)。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很有意思又在能力范围之内的一个驱动范例。

图3 从普通照片到毕加索风格迁移的驱动范例

我们围绕如何实现视频实时风格迁移,一步步带着学生写出算法,移植到编程框架上,为编程框架编写算子,再为算子设计芯片,构建多芯片系统,并测评这个系统的速度、能效和精度上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进行系统的闭环迭代优化。最后再给大家一个智能计算系统的实验环境,包括摄像头和智能芯片开发板,学生就可以实现一个对摄像头拍摄的视频进行画风实时转换的“半产品”应用了。

结语

我的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我自己成长过程中,对我帮助非常大的几位前辈恩师陈国良、胡伟武和徐志伟,也都是常年浸淫在教学第一线,有着极大教学热情的名师。从小到大,这些长辈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深刻地改变学生、改变行业、改变 社会 、改变国家、改变人类。今天我们教给学生的那些人工智能知识,可能会影响明天我国在智能时代的竞争力。因此,虽然手头有不少基础研究任务,但我还是情愿把培养人工智能的系统人才当成自己未来最重要的使命,把自己绝大部分时间精力花在“智能计算系统”这门课程在各个高校的讲授和推广上。

非常欣慰的是,“智能计算系统”这样新生的一门课程,虽然还有很多缺陷,但还是得到了很多师生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已在或将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等多个高校联合开设这门课程。今年我们还会开放这门课程的所有PPT、讲义、教材、录像、代码、云平台和开发板,供老师们批评指正。非常欢迎大家给我发邮件,提出宝贵意见。

未来,我们希望和更多培养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高校合作,广泛参与人工智能系统课程的交流研讨,共同提高人工智能系统课程的教学水平。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解决人工智能系统课程开设中的实际困难,使得我国未来培养出来的人工智能人才没有技术上的短板。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教学能力和经验上与很多教育领域的前辈有着巨大的差距,还需要更多地学习。这门“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对于我国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力培养来说,也顶多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写给青年的一段话所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脚注:

1 此文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CCCF) 2014年第5期,。

2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计算统一设备架构。

3 参见。

作者介绍:

陈云霁

CCF杰出会员、CCF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CCCF编委。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曾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首届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以及中科院青年人才奖等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

点击 “阅读原文” ,加入CCF。

此处仅节选其部分代表性论文,更多详细论文请参照学术引用列表。 Tianshi Chen, Qi Guo, Olivier Temam, Yue Wu, Yungang Bao, Zhiwei Xu, Yunji Chen: Statistic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of Computers. IEEE Trans. Computers 64(5): 1442-1455 (2015) Zhiwei Xu: Cloud-Sea Computing System: Towards Thousand-Fold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 per Watt for the Coming Zettabyte Era.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Vol. 29 (2): 177-18 Xiaoyi Lu, Fan Liang, Bing Wang, Li Zha, Zhiwei Xu: DataMPI: Extending MPI to Hadoop-Like Big Data Computing. IPDPS 2014: 829-838 Tianshi Chen, Qi Guo, Ke Tang, Olivier Temam, Zhiwei Xu, Zhi-Hua Zhou, Yunji Chen: ArchRanker: A ranking approach to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ISCA 2014: 85-96 Yunji Chen, Tao Luo, Shaoli Liu, Shijin Zhang, Liqiang He, Jia Wang, Ling Li, Tianshi Chen, Zhiwei Xu, Ninghui Sun, Olivier Temam: DaDianNao: A Machine-Learning Supercomputer. MICRO 2014: 609-622 Zhiwei Xu: Measuring Green IT in Society. IEEE Computer 45(5): 83-85 (2012) Zhiwei Xu: How much power is needed for a billion-thread high-throughput server?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6(4): 339-346 (2012) Zhiwei Xu, Guojie Li, Computing for the Masses, Communications of ACM, October 2011, vol. 54 no. 10, pp. 129-137 Yongqiang He, Rubao Lee, Yin Huai, Zheng Shao, Namit Jain, Xiaodong Zhang, Zhiwei Xu, RCFile: A Fast and Space-efficient Data Placement Structure in MapReduce-based Warehouse Systems, ICDE 2011: 1199-1208 Qi Guo, Tianshi Chen, Yunji Chen, Zhi-Hua Zhou, Weiwu Hu, Zhiwei Xu: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icroprocessor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Using Unlabeled Design Configurations. IJCAI 2011: 1671-1677 Wei Li, Deng Li, Shuhui Yang, Zhiwei Xu, Wei Zhao,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New GPS Algorithm. ICDCS 2010, 40-51 Rubao Lee, Zhiwei Xu, Exploiting Stream Request Locality to Improve Query Throughput of a Data Integration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58(10): 1356-1368 (2009) L. Xiao, Y. Zhu, L. M. Ni, Z. Xu, Incentive-based Scheduling for Market-like Computational Grid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19(7): 903-913 (2008). Y. Sun, Z. Xu: Grid Replication Coherence Protocol. IPDPS 2004. D. Meng, Jie Ma, Jin He, Limin Xiao, Z. Xu: Semi-User-Level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IPDPS 2002. Xu, Zhiwei, and Wei Li. The research on VEGA grid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9.8 (2002): 923-929. Hwang, Kai, and Zhiwei Xu. Scalable parallel computing: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McGraw-Hill, Inc., 1998. Xu, Zhiwei, and Kai Hwang. Modeling communication overhead: MPI and MPL performance on the IBM SP2. Parallel & Distributed Technology: Systems & Applications, IEEE 4.1 (1996): 9-24.

徐伟军发表的论文

在对抗激烈的搏击比赛中,裁判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裁判的职责有很多,在瞬息万变的搏击赛场上,裁判不但要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还要对选手的安全负责,需要时刻关注着场上发生的一切,做好应急准备,由于裁判是高风险职业,所以许多裁判都是退役的运动员,他们对这项运动比较熟悉,又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能够确保自己不被选手误伤。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中国搏击界的元老级裁判,马涛先生。 马涛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裁判,资历相当的丰富,马涛本科学历,副教授。马涛从1995年就开始执裁比赛,已经有25个年头了,执裁过上千场的比赛,2004年武林风开播,马涛便开始执裁武林风,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在16年的时间里,马涛为武林风立下汗马功劳,对武林风的比赛规则制订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被武林风评选为“年度最具贡献裁判”,对马涛给予充分肯定。由于执裁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马涛除了参加武林风的比赛执裁,还多次参加体制内的散打锦标赛、全运会、武术比赛的执裁,期间有着出色的表现,在马涛执裁的比赛中,从未出现过意外情况,因此马涛也被评选为武术散打国际级裁判,自由搏击国际级裁判。

徐伟发表建筑论文

n 混凝土桥面铺装粘结层体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35(4)n 混凝土桥面铺装粘结层体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4)n 子模型法在大跨径斜拉桥桥面结构分析中应用[J]. 土木工程学报,2004,37(6)n 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受力敏感性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n 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桥面铺装力学数值模拟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6)n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研究及设计要点分析[J]. 中外公路,2006,26(4)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optima l analysis of surfacing on steel orthotropic bridge deck.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2006, Vol. 22, No. 4,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rutting problem of an asphalt pavement. 25th Annual Southern African Transport Conference, SATC 2006 - 2010: Will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Systems be Ready. 2006,p 313-324n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variabil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ad and Airfield Pavement Technology(ICPT),Sapporo, Japan, July 2008,P51-56n Analysis of Distress Characters and Design of Steel Orthotropic Bridge Decks Pavemen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Orthotropic Bridge Conference,Sacramento, USA ,Aug. 2008,P184-192 n 国家行业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n 《广东省交通厅首批科技示范工程—湛江海湾大桥》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6n 《崖门大桥工程——塔墩梁固结单索面斜拉桥》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9 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应用技术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验,实现了高气压、傅立叶变换离子阱质谱仪,将离子阱的工作气压提高了~50倍,为新型、高性能离子阱质谱仪的工作原理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针对量子计算、高通量生物化学分析等需求,提出了新型离子阱结构,并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个大规模、低成本3维离子阱阵列。目前已获一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一项临时国际发明专利(Provisional patent);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9篇(SCI,EI)。受邀大会报告9项,其它会议论文16篇,并获得两项国际会议旅行资助 (URSI 2008, ASMS Asilomar 2008)。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