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历史学本科发表论文查重率

发布时间:2024-07-04 22:01:00

历史学本科发表论文查重率

本科论文查重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根据2022年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本科论文查重率不得低于15%,尖端高校控制在15%以内,普通高校不得低于20%。本科论文查重率最好在15%以内,更有利于通过学校规定。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现在本科论文的查重率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查重率标准在10%-20%左右,15%和10%以下。根据教育部2022年的有关规定,本科论文的查重率不得低于15%,尖端高校控制在15%以内,普通高校不得低于20%。本科论文的查重率最好在15%以内,更有利于通过学校的规定。具体要看学校的查重要求,因为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查重率都不一样。 因为本科论文的重复检查也很严格,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没有通过重复检查。一般来说,如果第一次检查不合格,学校仍然会有机会进行第二次检查。然后你的辩护时间将被推迟,然后学校会给你几天的时间来修改论文。所以如果第二次检查没有通过,这取决于学校是否设置了三次检查,如果有三次检查,那么辩护时间将继续推迟,然后仍需修改。所以如果没有三次检测,第二次检测不合格,辩护资格将直接取消,论文发表失败,毕业也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论文有严重的剽窃行为,学校将受到惩罚,因为学校仍将严重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标准: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4、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

5、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完毕!

对于大多数本科毕业生来说,论文的查重检测至少需要两次。第一次是对论文初稿的查重检测,第二次是对论文定稿的查重检测。虽然一些高校会为毕业生论文的提供一到两次检测机会,但对于许多本科生来说,高校提供的论文查重机会太少,一般用于定稿论文的查重,那么大学本科论文查重率是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大学本科论文的查重率需要低于30%。教育部以30%的本科学术重复检查作为最低通过标准。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要求本科论文的重复率为20%,甚至优秀专业也要求论文的重复率低于15%。在整个论文查重检测阶段,论文初稿是论文重复率最高的部分。一般来说,他们选择性价比高的系统进行查重检测,并通过获得详细的论文检测报告来修改后续的格式和内容。 本科毕业生在进行论文定稿查重时,首先要选择与高校一致的论文查重系统,因为不同的论文查重系统由于论文数据不同,论文查重结果会有一点偏差,因此,在进行论文查重时,首先要选择与高校要求一致的论文查重系统。 社会上95%以上的查重用户会选择高校pmlc论文查重系统进行论文检测。高校pmlc论文查重以大学生论文联合对比数据库为论文数据对比数据库,包含大量本科论文。论文查重效果准确,非常适合作为论文定稿查重系统。

本科论文查重率是多少如下:

本科高校通常要求学生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不能超过30%。

如果重复率小于等于30%,说明论文合格,可以申请论文答辩;查重率小于等于15%的,可以申请大学水平的优秀毕业论文评价。

如果复读率小于等于10%,可以申请大学水平的优秀毕业论文评价。重复率在30%-50%之间,说明查重率不合格,学校会给你一周的修改和降重时间。

如果修改后重复率为30%,可以申请答辩。失败的,取消答辩资格;重复率超过50%的,评定为严重学术不端,取消答辩资格。

毕业论文的写作注意:

首先是选题,通常是老师给出一些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然后按照任务书的流程写;确定选题后,要收集整理参考文献。

主要文献搜索网站包括维普、万方、大雅等论文服务系统,根据时间、作者、选题进行筛选,然后大致阅读整理,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

其次是开题答辩,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进度、参考文献等。通过答辩,正式写文章,然后修改降重。

社会上95%以上的查重用户会选择高校pmlc论文查重系统进行论文检测。高校pmlc论文查重以大学生论文联合对比数据库为论文数据对比数据库,包含大量本科论文。论文查重效果准确,非常适合作为论文定稿查重系统。

历史学论文发表查重比率

发表论文的查重率是是低于百分之二十,在这个之内就是合格的,但是还是要看具体的要求。

以papertime小编的角度来看:本科毕业论文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这个不同的学校要求是不一样的,另外,职称、期刊也是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本科重复率是30%内左右,硕博重复率是15%-5%之间。职称、期刊就要看级别了。

1、知网论文查重系统:知网查重系统应当是不少人都有所了解的一个查重网站,它具备的优势也十分突出,如数据库庞大、文章、资料更新及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十分可靠的查重结果;知网查重系统还具备了批量上传、下载测试结果等功能,操作起来也十分的方便快捷,便于保障使用者的查重效率,节省查重时间。2、PaperPass检测系统: PaperPass采用 了自主研发的动态指纹越级扫描检测技术,具备查重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高度的准确率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精确的查重报告,有利于使用者及时的对论文进行修改、调整。3、万方论文查重系统:万方查重系统采用的检测技术十分先进科学,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多版本、多维度的论文查重报告;万方查重系统还可同时为科研管理、教育教学、人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学术机构提供学术成果相似性检测服务。4、维普论文查重系统:该论文查重系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海量论文动态语义跨域识别加指纹比对技术,能够快捷准确的检测论文是否存在抄袭问题;中文期刊论文库、硕博学位论文库、高校特色论文库、互联网数据资源等多个数据库的存在,也使得维普论文查重系统能够高效的比对文本数据。一、论文查重标准是什么?我国大部分高校要求本科论文重复率不高于30%。当然,学历越高,对论文的要求就越严格。对于大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来说,他们对论文的查重要求一般不高于20%和10%。然而,不同的大学对查重率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严格的学校要求本科生的论文不超过20%。除了学生论文外,期刊论文检查权重率的要求也与期刊的等级有关。核心期刊论文查重率要求更高,不能超过15%,高级期刊论文查重率要求小于20%,普通期刊论文查重率小于30%才能发表。二、论文查重到底怎么查的?论文查重是借助论文查重系统进行的,论文作者只需要把论文上传到查重系统,系统会根据论文目录进行分段查重。查重系统会根据连续出现13个字符的重复来计算论文的整体查重率。由于不同系统的数据库包含不同的文献和算法,查重结果会有所不同。在选择论文查重系统是,尽量选择跟大学或者大学要求一致的查重系统,或者企业选择一个安全、可靠、准确的第三方查重系统设计进行管理自查。

历史类论文发表查重率

以papertime小编的角度来看:本科毕业论文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发表的论文查重率要求如下:

论文查重率具体的合格标准如下:

一、职称期刊论文

1、初级职称论文查重率﹤30%为合格;

2、中级/省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5%为合格;

3、高级/国家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0%为合格;

4、高级/核心期刊职称论文查重率﹤8%-15%为合格。

二、本科毕业论文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4、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

5、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三、硕士学位论文

1、查重率﹤10%~15%,学位论文合格,直接送审或答辩;

2、15%≦查重率≦30%,去导师处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检测申请表,申请进行论文修改,时间不超过两天,再检测合格后可参与答辩;

3、查重率﹥30%,学位评定小组将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因素来确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必须认真修改论文并延期半年才能填写重新检测申请表,查重通过后申请答辩,严重的直接取消答辩资格。

四、博士学位论文

1、查重率﹤5%~10%,直接送审或答辩;

2、查重率﹥20%,由学位评定小组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处理意见,确定论文学术不端的类型和性质,延期半年至一年申请修改通过后才能答辩,情节严重者取消答辩资格。

注意事项

在查重检测之前,最好找出你学校的最终检测系统,并在最后一次查重之前使用该系统进行检测,以便结果是最正确的。不合适的查重检测系统的结果是不正确的,无论是高还是低。

论文的重复检查率是在原始的基础上从他人的信息和观点中学习的,所以首先在开始之前有自己的大框架和结构,然后找到合适的论文观点和文献,并在论文中进行描述和整合。

在论文降重的过程中,有许多技能,如中英文的多重翻译、图形的转换、句型之间的转换和同义词的替换。这些都是小范围的查重检测技能。同时,这些重复的内容也需要使用更多的技能,这使得查重检测更加自然和困难。简言之,无论如何降重,都需要删除、填写现有内容并在掌握关键字后重写。

大部分毕业生的论文已经成稿,经过无止境地修改润色后终于定稿了,如果内容方面没有需要大改的,接下来需要进行论文查重,如果重复率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就会上交到学校进行检测。重复率在学校规定范围内才算过,否则,论文将被打回重写,无法答辩、延期毕业,更有甚者取消学位。重复率多少就算过呢?对于论文的重复率要求,很多学校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比较宽松,在20%-30%左右,超过的需要导师签字;有的则要求论文的重复率控制在5%-10%以内。具体不同的学历或者不同的学校对论文重复率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本科论文重复率<30%可申请答辩;<15%可申请院优秀论文;<10%可申请校级优秀论文;>25%有一次不超过5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检测不通过延期答辩.硕士研究生论文重复率<20%可直接申请答辩;<40%有一次不超过2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检测不通过延期答辩;>40%直接延期半年。博士研究生论文重复率<10%可申请答辩;>20%直接延期半年至一年答辩。需要注意的是,学校采用的论文查重系统不同,得到的重复率结果也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每个系统查找范围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数据库收录的资源是有区别的,如果你采用的查重系统刚好收录了你参考的文献,那么你的重复率结果查出来自然就比没被收录的系统要高。

然而,资源库只是一方面,查出来的重复率结果高不一定就证明该检测系统更准确,因为这其中还有一个算法的问题。你以为你改几句话,加几个字,句子重新排列组合下,系统就检测不出来了么?以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来说,是因为其采用语义识别技术进行比对,只要两个句子的相似度达到50%,就算作相似。相似片段处为橙色字体说明此片段为轻度抄袭,可根据需要酌情进行修改;相似片段处为红色字体说明此片段为重度抄袭,则需要全面进行修改。不管学校采用的什么查重系统,答辩前自己进行论文自查是十分有必要的。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提供的检测服务是有免费字数体验的,并且检测完成后将提供检测报告。如想得到更精准结果也可利用“自建库”功能,直接上传参考过的文献,系统优先对你上传的文献进行比对,还怕结果不够精准么?

期刊使用查重软件查重论文,大多数用户希望了解查重率的要求。一般来说,如果用户在普通期刊上发表论文,对查重率的要求将在30%以内。例如,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查重率一般应在15%以内。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必须是一个主要指标。论文上的查重率太高,证明论文上很可能有抄袭,会受到严重打击。那么发表的论文查重率为多少合格?

提交的paperbye论文查重率需要满足要求,才能通过审核,后续才能顺利发表。一般来说,我们的论文提交期刊后,期刊使用查重软件查重论文,用户希望了解查重率的要求。一般来说,如果用户在普通期刊上发表论文,查重率的要求会在30%以内。比如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查重率一般要保证在15%以内。

历史学本科发表论文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下面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历史本科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沃尔什历史哲学客观性思想述评2、有色眼镜下的大历史--读《人类简史》3、“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4、现代西方批判史学传统的现代转向5、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道路的对话6、南京国民政府对《清史稿》的审查及其社会因应7、法国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两种对立形象8、陈寅恪论中国学术文化融合之道9、文化“理蕃”:日本对台湾原住民族的殖民统治10、交易费用视角下南宋“亲邻权”的演变及调适

说一说鄙人最惯用的写课程论文方法,毕竟课程论文,可能和真正的学术研究相比不够严谨且比较简单粗暴:1.认真回忆一下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看有哪些问题是老师提过却没有展开,自己又有兴趣的。把这个问题具体化,范围缩小,要能想出确定的时间、相关人物、大致内容等。2.尽量穷尽相关的研究成果,图书馆、知网利用起来,了解基本观点。3.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搜集资料。比如中国古代史的就可以去查正史、编年体史书,还有主要人物的文集等。如果想不出资料来源,可以看相关的研究成果附的参考文献,选出其中的原始史料类,重点研读,逐渐形成观点。如果在确定题目范围时有困难,或有时没有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不知从何处入手搜集史料时,要去向老师求助。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范文 一:浅谈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作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几个方面谈谈感受。

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 方法 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 拜访 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

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 教育 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 热点 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我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

(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 文化 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县市推出的初三结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初中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 渠道 。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 口号 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 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 经验 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热门的有前人写过的资料,比较好搜查,好立项,可是冷门的话不容易和别人撞机,的需要你在图书馆中忙活了……其实我也是学历史的,不过还没有毕业,不过也在考虑论文的事了……

本科历史学论文发表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那几本 杂志是北核 你自己打电话 和人家杂志社联系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范文 一:浅谈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作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几个方面谈谈感受。

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 方法 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 拜访 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

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 教育 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 热点 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我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

(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 文化 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县市推出的初三结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初中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 渠道 。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 口号 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 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 经验 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