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台湾的教育论文发表时间

发布时间:2024-07-03 01:42:29

台湾的教育论文发表时间

许燕、王芳. 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病. 中国教师,2003,3:5-6许燕. 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2002年学术前沿论丛: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204-213许燕、王芳、张西超. 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警察、职业经理人三个职业的比较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3:39-45许燕. “职业枯竭”不容忽视. 现代商业银行(青年版),2005,03:42-44许燕. 职业枯竭点击职业人. 解读心灵——心理健康手册. 东方出版社,2005,9:1-17许燕. 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青年记者,2005,10:35-37许燕. 让工作带来健康与幸福. 中国记者,2005,12:63-64蒋奖、张西超、许燕. 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的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⑶:197-199蒋奖、许燕、林丹瑚.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性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⑵:364-366蒋奖、许燕. 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4⑴,2:119-121蒋奖、许燕、张西超. 银行职员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⑵:178-180蒋奖、许燕. 心理健康工作者枯竭的研究进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31):87-90王芳、许燕.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心理学报,2004,36⑸:568-574蒋奖、许燕、张姝玥、陈浪. 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⑿:854-856许燕. 职业枯竭:当工作变成心理负担. 北大商业评论,2004,10⑸:156-162许燕、王芳、高山. 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特征的研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 北京大学出版社:195-203许燕、王芳. 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看教师的职业压力. 教师教育论坛论文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 论文出版社,2005,1:100-108高山、许燕.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及其抑郁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2004,9:46-49许燕、王芳、张西超、蒋奖、张姝玥. 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警察、职业经理人三个职业的比较研究. 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2:53-58蒋奖、张姝玥、许燕等. 警察工作倦怠的调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⑴:4-8张姝玥、许燕、蒋奖. Maslas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在警察中修订及应用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⑵:85-88许燕. 让工作带来健康与幸福. 中国记者,2005,12:63-64许燕. 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关于职业枯竭的讲演. 书摘,2006,6:94~97许燕. 现代职业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世纪大讲堂(第11辑).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蒋奖、许燕. 应激的资源守恒理论.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2⑶,1:24-26许燕. 大学生教育价值系统及其与专业兴趣关系的研究. 北师大学报,1995,2:87—9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5,5,全文转载:许燕. 研究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青年研究,1996,8:7—14许燕. 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其教育建议. 教育研究,1999,5:33—38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9,7,全文转载许燕. 北京和香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1,4:40-45许燕、刘嘉、蒋奖. 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专刊:5-18许燕、刘嘉、蒋奖、王芳、郑跃忠、付涛. SARS突发病害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历程. 心理学探新,2004,3(24):35-39许燕、蒋奖、刘嘉、王芳. SARS期间北京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特征的研究. 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03-212许燕.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社会取向. 科学时报,2006.1.17许燕. 当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探新,2003,3:15-19许燕. 当代大学生核心人格的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2,4:24—28许燕. 大学生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学探新,1999,4:21—25、41韦克平、许燕. 教师和大学生对教师人格结构评定的因素分析(上)—— 一项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⑻,3:42-46韦克平、许燕. 教师和大学生对教师人格结构评定的因素分析(下)—— 一项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⑼,2:42-46许燕. 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转变上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 心理学探新,2000,4:44-49杨莉莉、许燕. 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人性观差异的调查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2004,1:64、57于霞、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比较性研究. 社会心理研究,1998,1:许燕、梁向芬. 师范生人际处理方式的研究. 青年研究,1998,4:21—27许燕.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性特征探析. 北师大学报,1994年增刊:李传银、许燕. 孤独心理研究回顾. 社会心理研究,1999,3:蒋奖、杨六琴、许燕等. 工作控制点量表(WLCS)的信效度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⑼:628-630许燕. 面向12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教育研究,1999,10:36—41许燕. 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7-367许燕.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4-356许燕. 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与素质教育的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72-199许燕. 心理素质是21世纪未来人的教育通行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1999,10:52—55Xu Yan. The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of Chines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2000,35许燕. 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探因性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心理学探新,1997,4:许燕. 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探测性实证研究及评析. 心理学探新,1997,2:许燕. 小学生言语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9:2—5、10许燕. 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科学,2000,2:32—36、125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SSCI):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for Chinese Pupils. 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1997:王中会、许燕. 应用学习风格理论进行因材施教. 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刘在花、许燕. 智力落后研究综述. 当代教育科学. 2003.19:36-38刘在花、许燕. 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⑵:236-239许燕. SARS的社会心理应激与心理重建. 直面SARS的思考. 同心出版社,2003.7:216-223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及学校满意度的比较性研究. 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基金学术研究论文集,1996-1997: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 青年研究,1997,5:38—44许燕. 北京大学生对校园文化评价的研究. 青年学研究,1998,2:刘在花、许燕. 社会智力评估述评. 上海教育科研,2003⑾:33—36刘在花、许燕. 社会智力研究的理论评述. 上海教育科研,2005⑷总208期:30-32刘在花、许燕. 小学生社会智力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05⑴总第55期:8-83许燕.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探析. 青年研究,1997,11:9—14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8,2全文转载陶红梅、许燕等.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4,9:86-91许燕. 心理学差异的检验方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28—30、45陈勇嘉、许燕. 锻炼心理中感情测量研究发展的评述. 体育科学. 2005,(25)4:71-73许燕. 旅客心理——航班延误的冲突致因与对策. 中国民用航空. 2004,8,总第44期:33-36张厚粲、许燕. 面向21世纪的公共课教学的改革方案. 心理学探新,1996,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7,11全文转载Houcan Zhang,Yan Xu. Teaching of psycholog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40(000) :1-7.国内与国际会议论文: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XXⅥ. Canad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1996,8:16-21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acial,verbal and mathematical abilities of Chinese pupils. Asian-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 of Psychology,IUPsyS,1995,8:27-30Y an Xu,Jia Liu,Yuezhong Zheng,Tao Fu. SARS outbreak and the evolvement of values in the undergraduate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Fang Wang,Yan Xu. Job burnout in Chinese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suppor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性研究. 第二届全球华人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1997年12月,香港许燕.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1997年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1997年10月在苏州全国心理学会议报告论文,苏州许燕. 21世纪理想教师心理结构的研究. 第五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技学术研讨会. 2000年12月,台湾许燕: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的特征与成因分析,第七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24-26日,台湾许燕: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2005年2月21-22日,北京许燕: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特征的研究,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以及首届学术报告会,2003年11月5日,北京大学许燕: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比较性研究,2003年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学术前沿论坛:中国社会变迁与公民价值观变化趋势,2003年12月13日,北京许燕:2002?学术前沿论坛 “小康社会:发展与创新” 社会心理学分论坛:“应激与心理健康”,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的特点与干预方法,2002年12月21日,北京许燕: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第四届中国名医论坛,2004年4月25日,北京许燕: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初探,2005年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会,200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许燕:SARS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3年第四期管理科学论坛,2003年12月17日,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许燕. 职业枯竭——已知与未知.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许燕、梁志祥. 北京大学生多元自尊初步探析.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出版专著与教材:许燕主编. 实用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张厚粲、许燕. 大学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张厚粲、许燕、寇彧. 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张厚粲、许燕、寇彧. 心理学同步练习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许燕. 人格——绚丽人生的画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许燕. 让孩子人格出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年许燕. 小学生智力因素的训练. 1997年许燕.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1997年许燕主编.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3-6,中学1-3,高中1-2).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许燕主编. 思想品德(7年级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许燕主编. 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7年级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许燕主编. 滋润心田的春雨——青少年情感教育. 青岛出版社,2005年5月获奖情况:北师大励耘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1998)“研究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获北京市道德建设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997)北京市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百人工程”第一批人选(1995)北京市社会科学界优秀学会工作者(1993—1998年度)北师大华为奖教金(2001)“CIC教学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建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心理学》获北京市第七届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普通心理学》获北京市第八届社科成果一等奖(2004)《普通心理学》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五育”教育。思想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南京临时政府任命蔡元培为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2月间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第一,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身体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背景:甲午战败,东亚病夫的称号,教育者认为失败原因和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如吸鸦片等;加之清政府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导致国家被列强侵略,蔡元培希望在教育中加入军事教育,即强兵。因此,军国民教育是物质基础。)第二,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背景:蔡元培把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经济发展当做富国强兵的手段,他认为除了要有军事实力,武力也更需要财力的支持。但是人民失业,国家贫穷,因此除强兵以外就是要富国。曾经考过一句话:“普通教育应该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第三,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背景: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然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如果仅有两者,则强兵富国不只不能受其利,反而会受其害。比如即使国富兵强,仍然会出现强凌弱,智欺愚等现象,应当提倡西方自由、民主和博爱的思想,即发展良好品德。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和中心。)第四,世界观教育(背景:可以理解为价值观念,为什么提出呢?当时的年轻人因为连年战败,不再信仰传统文化,而去相信基督教等,比如列强大炮打过来,跪地祈求上天,非常愚昧。同时,蔡元培受康德哲学的影响,认为世界有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者,前者是实际存在的,即我们的现实实现,是由智育、德育和体育构成的,而后者是摆脱现实世界,完全超脱的自由的,是应当追求的精神世界。所以他认为即使有了经济、军事和道德,但这些都是现实世界获得的幸福,精神世界仍然是匮乏的,应当进行世界观教育。因此世界观教育的地位是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其他各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第五,美感教育——即美育。(背景: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辅助德育的。美育是实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的桥梁,兼有二者的特点,通过美感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世界观教育。因此在北大,蔡元培亲自开设《美学》课程,来提高中小学美育的地位,所以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正因如此,他认为美感教育与宗教具有同等的性质和作用,但美育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于是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观点。

您好,台湾硕士论文和大陆的有一定的区别。首先,台湾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要比大陆的高。台湾的硕士论文要求更严格,学术水平也更高,而大陆的硕士论文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其次,台湾硕士论文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而大陆的硕士论文则更加关注实际应用。最后,台湾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而大陆的硕士论文则更加注重实验研究。总之,台湾硕士论文和大陆的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台湾教育月刊论文发表时间

论文发表时间多是说见刊时间。

发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发表论文作用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 毕业需要;教师 、医护人员 、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 等 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 :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 是作为 基金或课题 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投稿编辑部一般是3到6个月,有时候审核通过,排版的时间也不确定,核心稿量大,编辑任务重,找有实力的中介渠道 ,会快一些,例如像我这边速度上也是OK的

具体是要看学校要求是什么,每个都是不一样的。

肯定算的是9月份发表的。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8月出版的,都是违法操作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前拿到刊物而操作的。按相关规定,连续出版物一般为当月或次月出版,一般来说,月刊为每月15日出版,旬刊为每月5、15、25日出版,半月刊为每月10日、20日出版。8年专业发表经验,希望我可以帮到您

台湾的教育论文发表

许燕、王芳. 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病. 中国教师,2003,3:5-6许燕. 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2002年学术前沿论丛: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204-213许燕、王芳、张西超. 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警察、职业经理人三个职业的比较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3:39-45许燕. “职业枯竭”不容忽视. 现代商业银行(青年版),2005,03:42-44许燕. 职业枯竭点击职业人. 解读心灵——心理健康手册. 东方出版社,2005,9:1-17许燕. 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青年记者,2005,10:35-37许燕. 让工作带来健康与幸福. 中国记者,2005,12:63-64蒋奖、张西超、许燕. 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的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⑶:197-199蒋奖、许燕、林丹瑚.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性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⑵:364-366蒋奖、许燕. 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4⑴,2:119-121蒋奖、许燕、张西超. 银行职员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⑵:178-180蒋奖、许燕. 心理健康工作者枯竭的研究进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31):87-90王芳、许燕.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心理学报,2004,36⑸:568-574蒋奖、许燕、张姝玥、陈浪. 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⑿:854-856许燕. 职业枯竭:当工作变成心理负担. 北大商业评论,2004,10⑸:156-162许燕、王芳、高山. 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特征的研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 北京大学出版社:195-203许燕、王芳. 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看教师的职业压力. 教师教育论坛论文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 论文出版社,2005,1:100-108高山、许燕.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及其抑郁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2004,9:46-49许燕、王芳、张西超、蒋奖、张姝玥. 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警察、职业经理人三个职业的比较研究. 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2:53-58蒋奖、张姝玥、许燕等. 警察工作倦怠的调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⑴:4-8张姝玥、许燕、蒋奖. Maslas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在警察中修订及应用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⑵:85-88许燕. 让工作带来健康与幸福. 中国记者,2005,12:63-64许燕. 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关于职业枯竭的讲演. 书摘,2006,6:94~97许燕. 现代职业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世纪大讲堂(第11辑).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蒋奖、许燕. 应激的资源守恒理论.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2⑶,1:24-26许燕. 大学生教育价值系统及其与专业兴趣关系的研究. 北师大学报,1995,2:87—9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5,5,全文转载:许燕. 研究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青年研究,1996,8:7—14许燕. 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其教育建议. 教育研究,1999,5:33—38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9,7,全文转载许燕. 北京和香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1,4:40-45许燕、刘嘉、蒋奖. 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专刊:5-18许燕、刘嘉、蒋奖、王芳、郑跃忠、付涛. SARS突发病害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历程. 心理学探新,2004,3(24):35-39许燕、蒋奖、刘嘉、王芳. SARS期间北京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特征的研究. 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03-212许燕.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社会取向. 科学时报,2006.1.17许燕. 当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探新,2003,3:15-19许燕. 当代大学生核心人格的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2,4:24—28许燕. 大学生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学探新,1999,4:21—25、41韦克平、许燕. 教师和大学生对教师人格结构评定的因素分析(上)—— 一项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⑻,3:42-46韦克平、许燕. 教师和大学生对教师人格结构评定的因素分析(下)—— 一项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⑼,2:42-46许燕. 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转变上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 心理学探新,2000,4:44-49杨莉莉、许燕. 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人性观差异的调查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2004,1:64、57于霞、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比较性研究. 社会心理研究,1998,1:许燕、梁向芬. 师范生人际处理方式的研究. 青年研究,1998,4:21—27许燕.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性特征探析. 北师大学报,1994年增刊:李传银、许燕. 孤独心理研究回顾. 社会心理研究,1999,3:蒋奖、杨六琴、许燕等. 工作控制点量表(WLCS)的信效度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⑼:628-630许燕. 面向12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教育研究,1999,10:36—41许燕. 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7-367许燕.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4-356许燕. 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与素质教育的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72-199许燕. 心理素质是21世纪未来人的教育通行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1999,10:52—55Xu Yan. The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of Chines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2000,35许燕. 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探因性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心理学探新,1997,4:许燕. 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探测性实证研究及评析. 心理学探新,1997,2:许燕. 小学生言语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9:2—5、10许燕. 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科学,2000,2:32—36、125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SSCI):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for Chinese Pupils. 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1997:王中会、许燕. 应用学习风格理论进行因材施教. 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刘在花、许燕. 智力落后研究综述. 当代教育科学. 2003.19:36-38刘在花、许燕. 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⑵:236-239许燕. SARS的社会心理应激与心理重建. 直面SARS的思考. 同心出版社,2003.7:216-223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及学校满意度的比较性研究. 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基金学术研究论文集,1996-1997: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 青年研究,1997,5:38—44许燕. 北京大学生对校园文化评价的研究. 青年学研究,1998,2:刘在花、许燕. 社会智力评估述评. 上海教育科研,2003⑾:33—36刘在花、许燕. 社会智力研究的理论评述. 上海教育科研,2005⑷总208期:30-32刘在花、许燕. 小学生社会智力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05⑴总第55期:8-83许燕.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探析. 青年研究,1997,11:9—14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8,2全文转载陶红梅、许燕等.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4,9:86-91许燕. 心理学差异的检验方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28—30、45陈勇嘉、许燕. 锻炼心理中感情测量研究发展的评述. 体育科学. 2005,(25)4:71-73许燕. 旅客心理——航班延误的冲突致因与对策. 中国民用航空. 2004,8,总第44期:33-36张厚粲、许燕. 面向21世纪的公共课教学的改革方案. 心理学探新,1996,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7,11全文转载Houcan Zhang,Yan Xu. Teaching of psycholog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40(000) :1-7.国内与国际会议论文: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XXⅥ. Canad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1996,8:16-21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acial,verbal and mathematical abilities of Chinese pupils. Asian-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 of Psychology,IUPsyS,1995,8:27-30Y an Xu,Jia Liu,Yuezhong Zheng,Tao Fu. SARS outbreak and the evolvement of values in the undergraduate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Fang Wang,Yan Xu. Job burnout in Chinese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suppor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性研究. 第二届全球华人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1997年12月,香港许燕.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1997年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1997年10月在苏州全国心理学会议报告论文,苏州许燕. 21世纪理想教师心理结构的研究. 第五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技学术研讨会. 2000年12月,台湾许燕: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的特征与成因分析,第七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24-26日,台湾许燕: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2005年2月21-22日,北京许燕: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特征的研究,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以及首届学术报告会,2003年11月5日,北京大学许燕: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比较性研究,2003年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学术前沿论坛:中国社会变迁与公民价值观变化趋势,2003年12月13日,北京许燕:2002?学术前沿论坛 “小康社会:发展与创新” 社会心理学分论坛:“应激与心理健康”,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的特点与干预方法,2002年12月21日,北京许燕: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第四届中国名医论坛,2004年4月25日,北京许燕: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初探,2005年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会,200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许燕:SARS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3年第四期管理科学论坛,2003年12月17日,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许燕. 职业枯竭——已知与未知.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许燕、梁志祥. 北京大学生多元自尊初步探析.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出版专著与教材:许燕主编. 实用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张厚粲、许燕. 大学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张厚粲、许燕、寇彧. 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张厚粲、许燕、寇彧. 心理学同步练习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许燕. 人格——绚丽人生的画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许燕. 让孩子人格出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年许燕. 小学生智力因素的训练. 1997年许燕.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1997年许燕主编.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3-6,中学1-3,高中1-2).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许燕主编. 思想品德(7年级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许燕主编. 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7年级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许燕主编. 滋润心田的春雨——青少年情感教育. 青岛出版社,2005年5月获奖情况:北师大励耘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1998)“研究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获北京市道德建设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997)北京市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百人工程”第一批人选(1995)北京市社会科学界优秀学会工作者(1993—1998年度)北师大华为奖教金(2001)“CIC教学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建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心理学》获北京市第七届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普通心理学》获北京市第八届社科成果一等奖(2004)《普通心理学》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看网页找不到有关特殊教育方向.其他有直接称为特殊教育学系又很好的学校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系所简介国立政治大学於民国四十三年在台湾复校时,教育研究所为本校首先成立的四个研究所之一,原名公民教育研究所,民国四十四年改名为教育研究所,乃台湾最早成立的教育研究所,同年大学部招生,开师资培育多元化之先河。本系大学部素以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为目标,硕士班则以培育具备教育专业研究人才为宗旨。为提升国内教育研究所的学术水准,本系更於民国六十六年成立博士班,迄八十五学年度起系所合一,自学士班至博士班,有系统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及研究能力的教育专业人才;在职专班方面:八十八学年度,开办中等学校教师在职进修学校行政硕士班,招收中学校长、主任、组长等行政主管进修硕士学位,九十一学年度起本专班改隶属於教育学院。历年来,本系校友人才辈出,有杰出的学者,有卓越的校长,有优秀的教师,有知名的出版家,更有荣膺教育部长者等等,为教育的相关领域开创无数的成功之路。 在师资教育政策开放一般大学培育师资前,本系是唯一非师范校院,而同时担起师资培育及教师进职进修主流的系所。在师资培育的部分:包括民国五十六年起,接受教育部妥托,配合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办理台北市中等学校师资培训的工作;其後则陆续於暑期或夜间开办各项教育学分班,培训无数中学合格教师;此外,也接受教育部指示,与台大、中兴及成大四所大学,开办教育学分班,供各系所学生修读教育学分,取得合格教师资格。在民国六十九年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法」若干年後,教育部宣布停办四校供大学生修读的教育学分班後,本系於民国七十六年起设立教育辅系课程,开放全校学生修读,是当时全国唯一能提供学生修读教育辅系的学系。直至民国八十三年修改并开放师资培育政策後,开始办理之教育学程,即延续原来之教育辅系发展而成。同时在民国六十九年至八十三年间,本系也是全国唯一非师范校院,而同时提供一半学生公费待遇培养师资的学系。 在教师在职进修的部分:包括民国五十六年起开办的教育学分班,供试用教师培育合格教师外,其後陆续於暑期或夜间开办各项教育学分班,供中等学校试用教师进修,取得合格教师资格外,更於民国六十七年左右起与师大等校首创研究所层级之四十学分班进修,包括暑期、周末与花莲巡回班等,供合格教师进修,提升教师素质,这些都是奠定日後教师研习中心成立的基础。【特色】(1)大学部功能著重中学师资培育在传统师范体系当中,师范学院偏重培育小学师资,师范大学偏重培育中学师资;社会上对於中、小学教师也多持有刻板印象,认为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低一等」,其实学历相同,工作各有专精。目的在培养相互认同尊重、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打破社会上的刻板印象,培育健康、有自信的教师。本系大学部师资培育自87学年度起分为「小学师资组」及「中学师资组」二组招生,为全国首创。每年约招收新生60名,分别培育中小学师资,然受大环境因素影响,98学年度起「小学师资组」停招。(2)大学部课程融合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为一炉一般大学多重视正式课程的设计,因为正式课程通常反应法令上的要求,然而相关课程理论却指出: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对学生的深度影响力有时候比正式课程来得更大、更强。本系学士班学生除了修习教育系的正式专业课程之外,大多会另外加修辅系或甚至双主修,以提升自己的教学内涵。此外,本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经常举办各项活动或营队,提供同学们大量参与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的机会,兹举若干实例如下:a)教育营:这是本系一个长达廿五年历史的营队,每年寒假本系学生到偏远地区为国中举办教育营,藉由营队活动的规划、训练、课程设计、参与和执行,本系学生有丰富的机会体验领导、服务、沟通协调、课程设计、教案撰写、团队合作、班级经营、师生互动等技能,测试自身从事教学工作的兴趣,建立正向文化观与学习观,并印证平日所学之教育理想,瞭解当地之教育情形。 b)爱育营:八十九学年度起配合本系小学师资组的存在,由教育营分支成立爱育营,型态与历程与教育营相似,以偏远地区及原住民社区的弱势族群小学生为服务对象,辅导其身心发展,提供其快乐、丰富的假期生活,并引导多元的文化接触,活动范围经常从学校扩展至社区。 c)教育周:每年的五月中旬都会举办不同的活动,如教育影展、卡拉OK大赛等活动,藉以凝聚大一到大四同学间的情感。 d)五校联欢:由政大教育、师大教育、市北师初教、国北师初教、高师大五个系在每年的三月底举行五校联合运动会,藉体育活动的竞赛,联络五系同学的情感并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e)迎新宿营:青春动感学长姐为刚进大学的新鲜人所精心策划的营队活动。许多精采好玩的活动等著新鲜人,参加後不但回味无穷,也协助新鲜人认识本系以及教育专业社群。(3)大学部课程与政大附设实验小学密切合作在本系成立小学师资组之後,与附设实验小学的合作逐渐加强,合作项目例如:教学观摩:本系有许多科目涉及课程与教学、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经常安排学生前往参观访问、观摩学习。教学实习:本系小学组教育实习的课程长期利用每周二上午八点到八点四十五的时间(为实小的教师晨会时间),安排修课学生前往附设实小进行教学实习(同时解决实小晨会时间之教学问题),学生必须事先规划课程、撰写教案、讨论教案之後才能前往教学,於教学时相互观摩,并於结束後进行反思检讨。学生体验到实际带领一个班级的挑战,体验到与小朋友互动的方式,并尝试努力整合理论与实务。 个案辅导或团体辅导:本系相关课程包含个案研究、谘商辅导、团体辅导等课程,也经常安排学生前往实小承接特殊个案,在教授指导下进行个案或小团体辅导工作,获得实务经验,同时协助改善实小个案学生在功课上或生活上的适应问题。 陶艺教学志工班:成立於民国九十年二月,由政大教育系蔡碧琏副教授及政大实小张丽华老师发起,带领一群对陶艺有浓厚兴趣且热心公益的政大教育系一年级学生组成教学志工服务性社团。本班成立的宗旨在於协助政大实小陶艺课程教学,教学义工以协助教学及观摩学习为主,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做预备的实习体验,并辅以陶艺课程之学习,以充实未来成为多才多艺全方位的教师作准备。本班属於服务性的义工团体,以教学协助及实察为主,并同时研习陶艺制作技巧,发挥创作能力。将来朝扩大成立为政大的正式社团为目标,以拓展义工服务精神及发扬陶艺创作才华,期许培育本班成员热心公益的服务精神及陶艺创作的技巧,以为社会公益及艺术文化尽一份青年人的心力。(4)研究生课程著重多元化之研究方法训练本系硕博士班之课程重视研究方法训练,而且多元容纳计量方法与质性方法。计量方法包含实验设计、变异数分析、多元回归、各种多变量分析方法、时间序列模式、结构方程模式等,学生可循序修课并实际操作。质性方法包含哲学分析、个案研究、行动研究、访谈法、扎根理论、生命史等,学生可适性修课并实际体验。在博硕士论文之指导历程中,亦重视逻辑思考培育和研究方法之适切掌握。(5)研究生培育历程鼓励学术发表以及学术社群参与本系鼓励研究生多发表学术论文,资格考方式不限於纸笔测验,得以经过评审、公开发表的作品,作为口试依据,以完成资格考。此外,本系为提供学术发表机会、促进学术社群交流、提升研究风气,每学年皆举办若干场学术研讨会,并发行学术刊物,兹举其活动概述如下:学术研讨会:本系曾举办过「2003年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术论坛暨创新与创造力研讨会」、「政治大学优质世界公民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2004年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术论坛:另类与创新研讨会」等活动,提供系内外师生丰富的发表与交流机会。以「另类与创新:台湾本土教育经验再出发」此研讨会为例,该研讨会於民国九十三年六月十九、二十日举行,教育部长杜正胜及政大校长郑瑞城皆亲临主持开幕,杜部长并颁奖给攀登北美最高峰归来的四位全人中学学生。开幕式以音乐和舞蹈表演揭开另类的序幕,两天的研讨会总共发表了六十多篇论文,提供本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跨系之间、跨校之间的多元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并有另类学校同步摊位展出,最後以朗诗的方式完成另类的闭幕。 学术演讲:包括以硕博士班师生为主的专题演讲,以及大学部学生为主所举办的演讲活动,前者著重研究观点的启发,例如曾举办演讲活动为剑桥大学教授Dr.Whitebread主讲「Developing Self-regulation in Young Learners」。後者著重实务经验的分享,例如最近几次的活动包括艺术家徐毕华主讲「悠游於艺术与教育之间」、心爱幼稚园园长吕兆萍演讲「与孩子沟通的艺术」等等。 学生自发性社群互动:包括网路社群互动以及读书会等,有助於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主动发掘问题的态度。 学术刊物:「教育与心理研究期刊」为目前台湾地区教育领域两大TSSCI期刊之一,每年出版四期,过去长期由教育系与心理系联合支援编辑工作,最近主要由教育学院共同支援,提供教育领域与心理领域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发表严谨之学术研究成果。【本系各部设立宗旨目标】本系学士班从八十七学年度起分为「国小师资组」及「中学师资组」二组招生,为全国首创之措施,分别培育中小学师资,然受大环境因素影响,98学年度起「小学师资组」停招。基於本校自由多元的学术环境,利用科际整合与交流,以提供有志投入「教育」志业的学生一个宽广的专业成长学习环境。故本系大学部设立的宗旨目标有: (1)培育国民中小学优良教师;(2)培育优秀教育行政人员;(3)培育有志从事教育学术研究之人才;(4)配合国家政策提供推广教育之服务功能。 由於未来的社会,不只是训练『教师』,更重视『全人』与『多元』的能力培养。以政大综合大学之异质多元的团体,与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气氛,更能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对专才与通才的需求。由於各科系与社团的蓬勃发展,提供许多交流互动的触机,能提供不同的视野观点,激发学生创造力,以因应日新月异的时代。此外有更多的辅系、双学位选择,更能帮助学生培养多元的专长。至於以研究为导向的硕博士班,依其专业领域於博士班分为「教育哲学组」、「教育行政组」、「教育心理与辅导组」三组,故本系硕博士班设立的宗旨目标有: (1)培育教育哲学、教育行政、教育心理与辅导三大学术领域之研究人才;(2)培育教育行政中、高阶领导人才;(3)培育专业化谘商辅导人才;(4)培育具有研究能力之中小学师资(所谓「研究型教师」)。 无论那一个专业领域,本系硕博士班希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及洞察教育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并加强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善用研究工具以提升研究品质。更具体而言,本系特别强调研究生应具备下列基本能力:1)能广博并深入探究教育学门中的一个特定领域;2)能使用适当的量化或质化研究方法以分析各种的研究资料;3)能积极参与全国性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教学目标】本系目前设有学士班、硕士班以及博士班等班别,其教学目标分别如下:(1)学士班:本系学士班自八十七学年度起分为『国小师资组』及『中学师资组』二组招生,每年招收新生约六十名,分别培养小学师资及中学师资(98学年度起「小学师资组」停招)。学生亦可跨组选课,修毕二组应修学分并完成中学及小学教育实习者,可同时具备任教中学与小学之资格。 (2)硕士班:本系硕士班八十八学年度起分『教育哲学组』、『教育行政组』及『教育心理与辅导组』三组招生,以协助学生有更明确的研究知能与专长。此外也强调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以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教育专业知能的教学、行政人才为目标。九十五学年度开始,本系将教育哲学组及教育心理与辅导组合并,统称为教育系硕士班,课程结构亦配合调整之,以『教育基础理论与方法』和『教育心理与谘商辅导』为主轴,培养研究/测验研发人才、探究型/教学领导型/教师、及谘商辅导人才。未来课程将更为弹性化,学生可依自己兴趣需求选课;本系并与心理系所合作,每年从硕士班择扰选取二名学生,修习谘商心理师课程。相关资讯可参考硕士班课程结构(规章表格-硕士生-其他)。(3)博士班:本系博士班八十七学年度起分『教育哲学组』、『教育行政组』及『教育心理与辅导组』三组招生,著重高深学术和高级专门实务运作之探讨,藉科际整合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从事理论研究及专题研讨,在严谨而专精的学术环境中,培养高级教育学术研究人才,对教育学术及实务革新,提供更开创性的贡献。

截至2013年12月,台湾大学共有专任教师2044人,其中教授1127人、副教授473人、助理教授394人、讲师50人;兼任教师1911人,其中教授714人、副教授337人、助理教授365人、讲师495人。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当中有外籍教师248人。截至2014年12月,教师中共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7人、2014年台湾“教育部”国家讲座主持人2人、2013年台湾“总统”科学奖获得者3人、2013年重要学会会士201人。 在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7人):于靖、伍焜玉、周昌弘、周美吟、宋文薰、廖一久、曾永义、朱国瑞、朱时宜、林仁混、林荣耀、林秋荣、林长寿、杨泮池、江博明、沈哲鲲、王瑜、管中闵、罗铜壁、胡佛、胡正明、谢道时、贺曾朴、陈培哲、陈定信、陈永发 台湾“教育部”国家讲座主持人(2014年2人):陈荣凯、庄立民 台湾“总统”科学奖获得者(2013年3人):彭旭明、卢志远、赖明诏 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学校显示,台湾大学共有109个研究所,另设有国际级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研究中心7个、校级研究中心44个。 国际级研究中心(5个):智慧机器人及自动化国际研究中心 、Intel-台大创新研究中心 、跨国顶尖癌症研究中心 、台湾欧洲联盟中心 、台大新能源中心 “国家级”研究中心(7个):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理论科学研究中心台北办公室、“科技部”化学研究推动中心、“卫生福利部”暨国立台湾大学传染病防治研究及教育中心、“卫生福利部”国家食品安全教育暨研究中心、“科技部”国立台湾大学贵重仪器中心 校级研究中心(44个): 已建成人口与性别研究中心凝态科学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新兴物质与前瞻元件科技研究中心资讯电子科技整合研究中心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神经生物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基因体医学研究中心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血管新生研究中心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数学科学中心数位人文研究中心梁次震宇宙学与粒子天文物理学研究中心科技政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能源研究中心智慧生活科技整合与创新研究中心生医暨科技伦理法律与社会中心健康科学与生活研究中心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计量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气候天气灾害研究中心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气候变迁与永续发展研究中心分子生医影像研究中心智慧健康科技研发中心光电创新研究中心理论科学研究中心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儿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台积电-台湾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合设奈米中心健康资料研究中心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永龄生医工程中心建设中调查研究中心海洋中心联发科技-台大创新研究中心创意创业中心医疗器材研发中心食品安全中心国家理论科学研究中心创新设计学院参考资料: 科研数据 获奖情况 历年获“国科会”奖助人数年度 获奖等级 总计 杰出特约研究员 杰出 2013 15 2 13 2012 24 1 23 2011 29 6 23 2010 26 - 26 2009 31 1 30 参考资料: 论文发表情况2014年12月,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2014全球自然指数(一项基础性研究的标志性指标),台湾大学排名世界第102名。 教师发表论文篇数年度SCI科技类SSCI社科类2013 5493 535 2012 5485 508 2011 5178 487 2010 4783 410 2009 4609 408 参考资料: 科研经费 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自2006年起推动“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分二期执行,后并更名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希望五年内打造国内至少一所大学进入世界前一百。2005年10月,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第一期计划入选名单,台湾大学获得每年30亿元新台币补助。第二期计划于2011年4月公布,台湾大学获得每年31亿元新台币补助,为期5年。 台湾大学校徽的制订,在阎振兴校长时期即开始酝酿,虞兆中校长任内开始推动,历经校务会议集思广益之后,于1982年11月15日校庆典礼上虞兆中校长正式宣布校徽,校徽图案是以校名、校训、傅钟,和大王椰树为主要内容,深具意义亦很美观。校徽图说:台湾大学历史悠久,黉舍宏开,师资优良,设备完善。创校以来,多所育成,对国家社会贡献匪浅。为发扬光荣传统,并开示来者,爰将该校之作育目标与立校精神,融会于校徽之中,俾全体师生知所勗勉。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为立教之根本,修身之准则。傅钟:作息定时,生活有序,俾闻声惕厉,精进不已。椰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步康庄大道,养恢宏志气。至若图案中之梅花布局,蓝白设色,及雷文边缘,乃融合立国精神与文化传统之精蕴,庶台大人之三复斯义焉。此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校徽中的大王椰树是抽芽的。这是专案小组同仁的建议,象征学校的生生不息。 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台湾大学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系傅斯年校长在1949年该校第四次校庆纪念会演说词中,期勉师生之训示。不过,当时他所用的是“力学”,不是“励学”。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校长猝逝后,为纪念傅校长,由洪炎秋、洪耀勋、苏芗雨三位教授提议,以“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八字为校训。释义:“敦品”,即敦厚的品行。傅斯年认为,一个社会里品行好的人多,这个社会自然健全;好的人少就很危险。青年是下一个时代的领导人,他们的品行在下一个时代必然影响很大。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与其责备对方,不如责备自己,责备自己的第一件事是自己是不是守信。在政治上,立信是第一要义,在个人也是如此。说话不算话,必然不会有好结果。话到这里,他似有所指地说:“这一个时代,真是邪说横流的时代,各种宣传每每以人为目的,在宣传者不过是想用宣传达到他的目的,但是若果一个人养成说瞎话的习惯,可就不得了。人与人之间,因为说瞎话不能放心,团体与团体之间,因为说瞎话不能放心,社会上这个风气如果厉害了,社会就不上轨道。”这就是说,要想寻求真理,就不能说一句瞎话。如果大学生也养成说瞎话的习惯,科学发明与学术研究就可能造假,整个社会就会丧失诚信。所以他认为,“立信”不仅是做人、做学问的基点,也是组织社会、组织国家的根本。“励学”,就是勤奋地学习。傅斯年对自己的学生说:“在我这样年龄,一年就是一年,在诸位这样年龄,一年有十年之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觉得几年的大学生活,对于同学们的一辈子特别重要,因此万万不可松懈。他还说:“这些年来,大学里最坏的风气,是把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当作第一件重要的事,其实在大学里得到学问乃是最重要的事,得到证书乃是很次要的事。”这些话对于如今的大学生也很重要。“爱国”。傅斯年指出:“现在世界上的民族中,没有一个文化像我们这样久远而中间不断的,埃及比我们的文明古,但现在的埃及和古代的埃及并不是一个民族。印度的文明同样发达,但印度经过很多的民族的和文化的变化。现在世界上一脉相承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了。”因此,大家千万不要辜负“我们这个文明先觉者的地位”。“爱人”。傅斯年认为仅仅爱国很容易流于空谈,因此还应该爱人。他引用“无侧隐之心非人也”的古训,要求大家克服自私自利的心理,立志“走上爱人的大路”。 台湾大学校歌为第二任文学院院长沈刚伯教授提出制作的,并将草拟之歌词致呈钱思亮校长,经多次修正,于1963年12月17日行政会议通过后,函请赵元任博士谱曲,1968 年12月5日正式颁布校歌。歌词:台湾大学校歌沈刚伯作词 赵元任作曲台大的环境郁郁葱葱,台大的气象勃勃蓬蓬。远望那玉山突出云表,正象征我们目标的高崇。近看蜿蜒的淡水,他不舍昼夜地流动,正显示我们百折不挠的作风。这百折不挠的作风,定使我们一切事业都成功。

台湾大学教授发表论文时间

香港:1994年10月至1995年元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台湾:1998年10月,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访学一周。 香港:1998年11月至12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香港:2004年11月14日 香港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演讲:《读经的新意义》 澳门:2006年11月20日: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澳门大学)发表论文:《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 香港:2006年12月13日: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论文:《变脸的神女:文选神女赋的后世转义》 新加坡:2007年11月15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演讲:《能不忆江南:中国文学与历史上的江南认同》 巴黎:2007年8月15日至11月13日,受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邀请,作三个月的欧洲艺术史考察。 汉堡:2008年10月20日,受德国汉堡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作《君子成人之美: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讲演。 汉堡:2008年10月26日,受德国汉堡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邀请,作《妙谛法身: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的讲演。 香港:2008年12月17日,受香港城市大学的邀请,作《中国诗的文化意象》的讲演。 马六甲:2009年2月22日,受马六甲华商总会与培风校友会的邀请,作《中华核心价值与现代工商社会》的讲演。 台南:2009年4月16至20日,成功大学第六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文体、修辞、思想融合与阅读传统:对庄老思想的复杂响应,以《文选》为中心的讨论》。 高雄:2009年4月18日,受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邀请,作《略说文化意象的诗学》的讲演。 爱德蒙顿:2010-6-20,受加拿大爱德蒙顿孔子学院邀请,作《茶与中国文化心灵》的讲演。 剑桥:2010-5-25至2010-8-25,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高级访问学者。 温哥华:2011-5-3至2011-6-3,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高级访问学者。 香港:2011年4月27日到29日,香港大学东方诗话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正人君变今俗与文学话语权:《诗大序》毛传郑笺今读》 桃园:2011年10月1日,台湾中央大学《世变与中国知识人》研讨会,发表论文:《践身心之则:略说中国知识人响应乱世的三种方式》。 花莲:2011年11 月5 日至6日,《多元化的经典诠释:第三届人文化成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论文:《从严子陵到黄公望:富春江文化意象的诠释史》 台北:2011年11 月1日,台湾大学讲演:《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江的文化意象》 新竹:2011年11 月14 日,台湾清华大学讲演:《唐宋诗学与中国美典》。 台北:2011年12月9日,台湾政治大学讲演:《中国诗与中国文化意象》。 台北:2011年12月24日,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新汉学台北论坛》:唐代研究的新视界,发表论文:《探索中国文化意象的诗歌拼图》。 桃园:2012年1 月10 日,中央大学“国科会中国文学中的物与我研讨计划”,讲演《衣与中国文学》 台北:2012年3月16至19日,台湾大学经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川逝:诗史与经义中一些智者与诗人心影之重叠》。

张永儁学历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硕士)经历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专任教授 (民国94年-迄今)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兼系主任暨哲学研究所所长(共8年)。东吴大学哲学研究所专任教授(7年)国立台湾大学副教授(7年)。国立台湾大学专任讲师(7年)。研究领域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清代哲学期刊论文儒家礼乐教化之宗教精神与人文理想(东吴大学学报〈传习录〉第一期)刘蕺山心学之特质及其历史意义。(〈哲学与文化〉第二十七卷第十一期)朱熹义利之辨的伦理价值观探源。(〈哲学与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一期)清代朱子学的历史处境及其发展。(〈哲学与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七期)清代哲学思想的历史转折及其发展。(跨世纪的中国哲学国际会议,五南书店出版)〈宋代学案〉的历史地位与思想特点〈明儒学案〉概述。(香港新亚书院中国近代哲学国际会议会议论文)(〈哲学大辞典〉第三辑专辑)孟子与孟子学说。(〈哲学大辞典〉第四辑专辑)宗法与伦理--历史意义。(韩国国际中国学研究第五辑)周子(濂溪)概述(通识教育讲稿—排印中)第一届宋代学术研讨会:鹅湖之会),略论两宋理学的思想价值与现代意义,发表日:2007/8/1,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宗法之礼与家族伦理-礼文化的思想特质《文化与哲学》第35卷十期,页109-132,2008/10/1会议论文从「周易」与「尚书、洪范」之自然观透视古代中希自然之异趣。(东吴大学第一届比较哲学研讨会会议论文)从儒学史略论当代新儒家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期许。(二○○二年东方文化与国际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略论儒佛会通与宋理学的基本向度。(华梵大学第二届儒佛会通国际会议论文)家族伦理与儒学哲学--宗法与伦理的哲学史诠释。(大韩民国第22次中国学国际学术会主题演讲)略论两宋理学在中国文化中的继承与创新。(辅仁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讨会议论文)专书二程学管见(东大图书公司)朱熹哲学思想探源(汉苑出版社)人生哲学(正中书局)中国新文明的探索(正中书局)

台湾的教育论文发表在哪

现在教师的教育论文都发在哪里?教育论文发表常见期刊《英语画刊》 杭州出版社 省级 独家代理,可以不需要摘要参考文献《小学生》(教学实践版) 共青团山西省委 省级 独家代理《中学数学》 湖北教育厅 省级 教育核心,高中上半月,初中下半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教育艺术 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G4 《高中数理化》 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教育核心,G4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中文核心,教学版要求文章质量,G4刊《中学生英语》 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需要摘要与参考文献《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封面有核心字样,G4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下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封面有核心字样,G4刊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封面有核心字样,G4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下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封面有核心字样,G4刊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下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封面有工作企鹅993383282 或1366273999核心字样,G4刊 《中学生物教学》下半月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上旬刊为北大核心期刊,G4刊 《华夏教师》共青团中央 国家级 审核时间有时候在1月,G4刊《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国家级 江苏教育学会协办《写作》(上旬刊) 国家教育部 国家级 写作类核心期刊, 江苏教育学会协办《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 山西师范大学 省级 中文核心,G4刊《小学教学参考》 广西教育学院 省级 中文核心,有语文版\数学版\综合版,G4刊《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江西教育出版社 省级 中文核心, 审核时间有时候在1月,G4刊《实验教学与仪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 国家级 人大复印资料收录,小学信息技术收稿多,G4刊

看你需要在哪里呈现了。 一般论坛都能发表 学校论坛也能发表微博也能发表 微信公众号也能发表 朋友圈也能发表。。。问的仔细一点

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学位论文( ):提供台湾地区部分高校的学位论文,部分有全文,繁体字检索。台湾师范院校联合博硕士论文系统(http://140.122.127.247/cgi-bin/gs/gsweb.cgi?o=d1):可检索包括高雄师范大学、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论文,部分可获得全文。繁体字检索。

教育论文发表决定着我们一年的职称评选,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谨慎,花点钱没关系,但一定要能做成事,不然花了钱还耽误了时间,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所以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非常安全的发表论文网站。top期刊论文网推荐教育期刊《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教育论文发表参考地址:刊名: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国内统一刊号:13-9000/G国际标准刊号:2095-6711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杂志简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月刊)2013年创刊,杂志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为评职、考核、课题、晋级等提供重要依据。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数字化时代悄然来临。长期以来,传统期刊作为教育研究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越来越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借助数字出版技术,以全媒体的方式全面覆盖传统载体(纸媒体、DVD-ROM)和移动设备(iOS、Android)。它以探讨教育理论,交流教育教研经验和信息,提供高质量的真正源自教师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为宗旨。该刊是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搭建的资源整合平台。通过该平台我们将发起全省乃至全国的微课程、教学课件及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展示优秀作品(产品),全方位地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多层次需求。希望广大读者、作者支持本刊。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栏目设置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1、来稿一律使用word文档,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及电子信箱。2、基本格式:(1)文题:20字以内,可带副题应另列:(2)摘要:100-200字,左顶格;关键词:3-5个,以“;”号隔开,左顶格:(3)基金资助项目,应写明:基金全称、项目课题题目、项目编号:(4)正文(小标题3级以内;引文于结束处以阿拉伯数字加[]号编码,同出处引文采用相同序号,简短文献加括号直接标注于引文后,如《荀子劝学》);(5)参考文献(按引文编号加[]左顶格排序);(6)收稿日期(本刊编制);此外如属基金项目请于文章首页页脚注明项目名称编号等。3、尽量避免采用图表,确需附图不超过6幅,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4、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结构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性修改。5、来稿一周内未接到回复者请速来函来电查询;出刊满2个月仍未收到样刊者(仅限第一作者),请速来函来电查询。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