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发表的主要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9:01:03

发表的主要论文

1. Y.M.Xing, S.Kishimoto, Y.Tanaka and N.Shinya, A nove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terfacial residual stress i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J Composite Materials, 2004, Vol.38,No.2, 137-1482. Y. M. Xing, Y. Tanaka, S. Kishimoto, N. Shinya, Determining interfacial thermal residual stress in SiC/Ti-15-3 composites, 2003, Vol 48, No.9, 701-7063. Ya M., Xing Y.M., Dai F.L., Lu K and Lu J. Study of residual stress in surface nanostructured AISI 316L stainless steel using two mechanical methods, Surface Coat. Tech., 168, 2003, p.148-155.4. Y.M.Xing and W. Yang, Measuring crack tip deformation with nanoscopic resolution,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racture, Hawaii, Dec.,2-6, 20015. Y.M.Xing, K. Lu and J. Lu , Study the effect of Surface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 on the Fracture Mechanism, APCFS & ATEM’01, 2001.Oct.20-22, Sendai, Japan6. Y.M. Xing, M. Ya, F. L. Dai and W. Yang, Several applications of nano-moiré method in mesomechanics. Invited lecture in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in Beijing, October, 14-17, 2001, Beijing.7. M. Ya, F. L. Dai, Y.M. Xing, J. Lu. Study of Residual Stresses of Surface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 by Moiré Interferometry and Hole-Drilling Method.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in Beijing, October, 14-17, 2001, Beijing.8. Y.M.Xing, F. L.Dai and W. Yang, A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bout Dislocation Nucleation Based On Peierls Concept, 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Vol.7 , No.1, 2001, 43-479. 邢永明、戴福隆、杨卫,准解理微裂纹裂尖纳观变形场的实验研究,中国科学(A辑),2000.8, 第30卷,第8期10. Y.M.Xing, F.L.Dai and W.Ya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about nano-deformation field near quasi-cleavage crack tip, SCIENCE IN CHINA (A), Vol. 43, No.9, Sep. 2000, 963-968.11. 邢永明、康补晓、朱红、王宝山、戴福隆,固体发动机保险机构热应力实验应力分析,力学学报,No.2, 2000,Vol.32, No.2, 2000, 239-24412. Y.M.Xing, F.L.Dai and W.Yang,A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bout Dislocation Nucleation Based On Peierls Concept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183-1: 737-742 200013. Y.M.Xing, Z.Y.Wang and F.L.Dai, Moiré methods used in nanomechanics and mesomechanics, a key lecture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soechanics 2000, June, 2000, Xi’an14. Y.M.Xing, H.Yun and F.L.Dai,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laminates with dropped plies, 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59, 1999, 1527-1531.15. F.L.Dai and Y.M.Xing, Nano-moiré method, ACTA MECHANICA SINICA, Vol.15, No.3, 1999, 283-28816. Wei YANG, Yongming XING and Fei FANG, Microscopic and Nanoscopic Deformation at a Crack Ti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 and Micromechanics of Solids for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raton Hotel, Palo Alto, USA, Oct.7-9, 199917. 云海、邢永明, 叠层复合材料层缩区的弹性应力场,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No.2, Vol.18, 1999, 85-8818. 邢永明,戴福隆、谢惠民,纳米云纹法及网格法,第九届全国实验力学会议大会特邀报告,1998.11,广州, 213-21619. 邢永明、雷振昆、温秀梅、戴福隆,利用材料的拉压异性无损检测残余应力的新方法研究,力学学报,Vol.33, No.2, 2001..3, 264-26920. Y.M.Xing, C.Y.Poon and C Ruiz, An whole-field strain analysis of Iosipescu specimen and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errors, 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47, 1993, 251-259.21. 邢永明、方萃长, 离面客观散斑法,力学学报, No.6, 1988, 533-541.22. 邢永明、方萃长,离面客观散斑法测振法,实验力学,No.2, 1989, 187-19223. Xing Yongming and Wang Guizhen, A new method for the nondestructive measurement of residual stress, Applied Mechanics, No.3, 1989.24. Y.M.Xing, Automated moire interferometry for composite measurement, OXFORD UTC No.2, 199325. Y.M.Xing, Shearing of objective speckl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88. 526. 邢永明,拉压异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应用, 理论与应用力学学报,1990(2)27. 邢永明,关于Iosipescu试验的研究,第八届全国复合材料会议文集-复合材料进展,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4, 南京28. 邢永明,时间相移法云纹干涉图像处理系统, 第八届全国实验力学会议文集--实验力学进展, 哈工大出版社,1995.8(独立完成)29. 邢永明,自动云纹干涉系统及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1994第四期30. 邢永明、康补晓、朱红,材料力学实验课内容更新, 材料力学的教学与研究文集, 国家教委材料力学课程指导组编,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31. 邢永明,国际一流大学印象, 内工大<<高教研究>>, 1994第一期32. 邢永明,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相结合, 努力提高实验室水平, 内蒙高校实验工作会议, 1994.833. 邢永明,白光散斑的轨迹线及大变形分析, 第七届全国实验力学会议,1990.1134. 邢永明,白光散斑振动分析, 第七届全国实验力学会议文集, 1990.1135. 邢永明、刘先龙,多灵敏度离面客观散斑法, 内蒙古工学院学报, 1988(2)36. 邢永明、方萃长,离面客观散斑法在薄板弯曲变形中的应用, 第五届全国实验力学会议文集, 1987. 537. 邢永明,刘先龙,全息干涉条纹的倍增, 内蒙古工学院学报, 1983 一期38. 王珂,邢永明,平面光弹性的一点扩展,内蒙古工学院学报, 1982 一期39. 邢永明、云海、戴福隆,用云纹干涉法研究复合材料层缩区的破坏机理,现代力学测试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40. 尚海霞、邢永明,弱界面叠层复合材料层缩区破坏机理的研究,力学与工程应用,杜庆华主编,北京林业出版社,2002.

《新中国翻译文论的模式及其意义》,史忠义等主编:《思想与诗学》(《人文新视野》第七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新中国翻译文论的话语模式及其启示》,《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活态文化转向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9期。《空间诗学与翻译文论的合法化》,《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5期。(《文艺报》2007年11月6日摘要介绍。)《元批评的思维特征与学科取向》,《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社会能量叙事与生态美学方法论》,《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民族志》,《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3期。《批评工程论——新历史主义的当代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批评工程与批评之罔》,《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篇目辑览”)《通向一种历史诗学》,《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6期。《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观》,《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篇目辑览”。)《新历史主义与解释学》,《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篇目辑览”;入选2004年《中国学术年鉴》)《论清末民初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及特征》,《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篇目辑览”)《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历史诗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复《文艺理论文摘卡》2005年第2期。)《论新历史主义的读者接受观念》,《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论福柯解构史学对新历史主义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人论与文论的再度自觉与交互建构》,《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论新历史主义的逸闻主义》,《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转向和语言论转向》,《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论巴赫金的历史诗学》,《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观澜索源原始要终》,《东方丛刊》2002年第4期。《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文史哲》2001年第5期。(《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转载)《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悖论性处境》,《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摘录;人大复《文艺理论》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意境的时空结构和审美功能系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美学》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在“历史诗学”与“文化诗学”之间》,《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论新历史主义历史文化诗学的作家主体观》,《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3期。《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效应》,《湘潭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文学话语实践论》,《社科纵横》1998年第4期。《中国古代文学本质观的范式审视》,《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论赋比兴的语言结构和修辞系统》,《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6期摘录)

主要发表的论文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1998 1、《费孝通的教育背景》 发表在《联合日报》(98、4、27) 被收入教育丛书《杞人忧师》一书2、《不仅仅是应试教育》发表在《南方周末 学者论坛》(98、7、10)先后被《山东教育报》、 《读者参考》等十余家报刊转载,被收入《中学语文教育忧思录》、《审视中学语文 教育》、《教育我们有话要说》等教育丛书。3、《寻找教育的真精神》发表在全国大型学术刊物《方法》(98年第11期),后被《新华文摘》(99年第2期)转载。4、《教育的背后》发表在《贵阳晚报 教育版》(98、10、12)被收入《杞人忧师》一书。1999年1、《用脊椎骨去读吧——谈阅读》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99年第5期),被《语文报》转载。2、《好读书不求甚解》发表在《中学生读写》(99年第9期)。3、《素质与应试》发表在《中学生读写》(99年第11期)。4、《借语文说事》发表在《南方周末?学者认坛》(99年11月4日),被《中华教育》杂志转载2000年1、《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门》发表在《中学生读写》(2000年第1期)。2、《空间无限——谈我校校刊》发表在《现代语文》(2000年第1期)。3、《语文不是一条风干的丝瓜》发表在《山东教育》(2000年第1期),后被《中学语数外》(2000年第4期)、《语文报》(2000年9月19日)转载。4、《也说教育目的》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二期)5、《春风难渡玉门关——谈“减负”》发表在《联谊报?教育专刊》(2000年4月11日)6、《多一些美多一些创造——新教材管见》发表在《济南时报?教育专刊》(2000年9月6日)7、《“耳目半新”新教材》发表在《齐鲁晚报》(2000年9月7日)8、《2000年济南市中考作文述评》发表在《作文通讯》(2000年第9期)9、《我语文教学的三无“政策”》发表在《现代语文》(2000年第6期)2001年1、《教师你有权利说不》发表在《南方周末》(2001年1月4日),后被《教育文汇》(2001年第3期)转载。2、《我命高考作文题》发表在 《我命高考作文题》丛书(2001年1月)3、《给学生自由翱翔的空间》发表在《生活日报?教育视点》(2001年2月19日)4、《拿掉学生头上的标签》发表在《山东商报》(2001年3月13日)5、《点击2001年高考作文》发表在《现代教育导报》(2001年5月2日)6、《在语文教学方法上不妨复点古》发表在《现代语文》(2001年第5期)后被《社会力量办学》创刊号(2001年9月)转载7、《高考作文六项注意》发表在《美文》(2001年第12期)8、《人为物役的做法要不得——谈电化教学手段滥用的弊端》发表在《现代教育导报》(2001年9月12日)9、《“作文新题擂台赛”新题》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8期)10、《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综述》发表在《现代语文》杂志(2001年第二期)2002年1、《打开文学鉴赏之门》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1期)后被《社会力量办学》转载2、《再谈话题作文》发表在《中学生优秀作文》(2002年第3期)3、《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初探》发表在《济南教育》(2002年第1期)4、《语文高考复习对策》发表在《泰安日报》(2002年3月29日)5、《〈杜鹃枝上杜鹃啼〉研读备教》《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1、《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发表在 《济南日报》 (2003、2、20)2、《教育精神渐行渐远》发表在 《语文新圃》 (2003、4) 被《教师之友》转载2004年1、《也谈素质教育》发表在 《教育导报》(2004、5)2、《语言学习漫谈》发表在《中小学语文》(2004、8)2005年1、《我语文教育的“三无主义”》被《人大复印资料》(2005、6)转载2、《我谈语文教学》 发表在《中学生》(2005、11)名师访谈栏目

论文发表的主要要求

(1)内容主题与所要投的期刊收稿方向相符,需积极向上、注重逻辑性(2)不同期刊对文章的字符数要求不同,投稿时注意按期刊要求字符数调整(3)控制重复率,一般期刊的重复比要求控制在30%内,个别会要求20%或15%等

发表sci期刊论文有什么要求?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必须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由于它是公开发表物,需要遵循某些期刊的发表要求。无论是在国内学术期刊还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都是这样。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与国内学术期刊大不相同,而且在期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一起来看看发表sci期刊论文有哪些要求?sci期刊通常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很高,这类期刊对刊物发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对文章本身的要求,但对作者的身份职务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比国内一些核心刊物宽松一些。发表sci期刊的关键是文章的层次。撰写一篇好的sci论文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写作水平,二是专业知识水平。对国内大多数作者来说,英语写作水平不高。英语水平高也并不意味着英语写作水平就高。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时间里,它需要不断的磨炼。以下是发表sci期刊论文写作的4个要点:1、文本摘要本文的摘要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包括主要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它可以用短语概括。摘要中的字数不应超过500个。2、引言这部分提出问题,回顾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即明确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选题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清楚的哪些是别人的结论,哪些是自己的结论。3、方法和结果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描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相关性应清楚描述,不要引起实验过程混乱的现象,因为评审者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中描述来的。4、参考资料应标记引用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学术道德要求。引用过程中未指出文献档的来源出处会造成本人的成功内容是假象,以免造成剽窃的现象。同时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抄袭,因此为了避免在影响作者个人发展时出现这样的误解,所有引用的部分都需要体现在参考中,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内容也需要标准清楚。因此,发表sci期刊论文的各个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写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语法和时态的应用。毕竟,英语表达与汉语不同。如果作者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够高,或者在写作时感觉比较吃力。就需要有针对实践性的积累。或者是找一些专业机构指导润色。这将提高发表效率。有关发表sci期刊论文的详细信息,可咨询泰杰生物的小编。

嗯,发表一定要有字数的要求,一般来讲是周级论文还是省级论文?还是国家级论文,它的字数要求不同,同时还要技术含量要高,发表的内容质量要高才可以

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个方专面:文章是原创的,抄属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具体的你可以去问问爱学术论文网,我同事都在那里发表的,期刊也都拿到手了,很满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表的主要文章

01.《经济法价值论》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02.《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载《洛阳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03.《试论当前我国税法的价值取向》载《洛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6期04.《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与洛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05.《论企业改制中的讨债现象》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06.《我国合同法的价值研究》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07.《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法律经济分析》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08.《论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与和谐》载《洛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09.《在校生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载《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10.《气死人的法律责任》载《检察日报》2001年2月14日第6版CN11-018711.《地方农业立法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载《中国人大》2001年第12期CN11-3442/D12.《浅谈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取向》载《人大建设》2001年第8期,CN41-1189/D13.《论合同欺诈的成因及对策》载《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4.《论胜诉方的律师费用应有败诉放承担》载《河北法学》2002、115.《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2002年第4期16.《究竟有谁来承担律师费》载《律师与法制》2002年第11期CN33-1022/D17.《“三位一体”的法学教学法研究》载《教育探索》2003年第1期CN23-1134/G418.《铁路旅客运送合同研究》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一期 (独)19.《论债权的公力救济》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三期(第二作者)20.《罚没物品处理的立法思考》载《河北法学》第六期(第二作者)21.《体罚学生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载《中国科学学报》2004年第7期(第一作者)22、《解读合同法第286条》载《中国科学学报》2005年第8期CN04-0212/H23、《论精神损害赔偿中的痛苦》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6年第1期24、《浅论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载《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3期CN45-1188/D

胡适和古史辨派对《诗经》的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论清代《诗经》研究的继承和革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试论郭沫若对《诗经》研究的贡献(《文学评论》1982年06期)《诗经》的“言志”与美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闻一多对《诗经》研究的贡献(《齐鲁学刊》1983年03期)《毛诗大序》论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评中国古代第一次文艺论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文赋》札记三题(《河北学刊》1984年02期)燕赵和元曲的源流(《河北学刊》1984年05期)《曹操集注》序(《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01期)论曹丕政德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曹丕集注》序(《河北学刊》1986年06期)从六经到十三经的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浅论经学和经学研究(《河北学刊》1989年06期)初论刘章(《河北学刊》1992年02期)《商颂研究》序(《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诗经》研究的三个问题(《学术研究》1995年03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课题(《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中国文学与日本中古前期文学(《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2期)略述国外《诗经》研究的发展(《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现代诗经学的发展与展望(《文学遗产》1997年03期)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河北学刊》1998年01期)《诗经名著评介》序(《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元代经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程朱之学的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4期)《诗经》难题与公案研究的新进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21世纪诗经学展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国外《诗经》研究新方法论的得失(《文学遗产》2000年06期)中国诗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在日本宫城学院女子大学本课题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关于新诗和旧诗的创作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01期)《诗经》新注释本的创造性实践——评刘毓庆教授编著《诗经图注》两卷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关于《诗经》再评价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2期)沙中淘金别开生面——评《诗经百家别解考》(《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23日)我的治学之路(《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02期)从传统诗经学到现代诗经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新中国前十七年《诗经》研究的得与失(《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现代诗经学开端的十年(《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论燕赵诗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诗经》出土文献和古籍整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诗经发祥地初步考察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台港的《诗经》研究——《20世纪诗经学》之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研究型论文:研究型论文是最常见的一类期刊论文,在期刊中通常占据大量篇幅。综述型论文:综述型论文是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或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会引用某个领域50~100篇(甚至更多)文献参考资料,来辨明其中的关系、矛盾、差距及不一致性,并建议解决问题的后续步骤。方法型论文 :方法型论文旨在展示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测试方法或者流程,对结果不做过多阐述。讨论型论文:讨论型论文是在已公布的研究中通过阐述、分析或研究方法展示作者的观点,是基于证据的建设性评论报告。简报型论文 :简报型论文以较短篇幅展现某个课题或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实效性较强,字数限制在1000~3000个英文单词,文字风格和文本结构与研究型论文类似。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