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陕西科大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12:12:56

陕西科大发表论文

简介: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118.4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6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400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轻工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本科专业56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6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80篇,授权专利543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1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41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2012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科大学子在“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陕西科技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动力、党建创新为保证,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以上统计截至2014年3月31日) 西安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邮编:710021 咸阳校区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邮编:712081 电话: 传真: 网址:www.sust.edu.cn" target="_blank">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陕科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政府共建,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之一,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西安未央、太华路和咸阳三个校区总占地2055亩,下设15个二级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专任教师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1万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700人。

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目前,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85.3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造纸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外国语与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二级授权点1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二级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49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4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29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拾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先后获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专利工作成绩突出,授权专利1060项,其中发明专利212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16名,陕西高校第1名;在2010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6名;在2005年全国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排序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39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陕西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2006年陕西省发改委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又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科大学子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电脑鼠走迷宫”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3%以上。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7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陕西科技大学已经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0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手段、党建创新为保证,扎实推进“质量、人才、效益”三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贡献度和办学国际化水平,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陕西科技大学发表论文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陕科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政府共建,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之一,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西安未央、太华路和咸阳三个校区总占地2055亩,下设15个二级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专任教师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1万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700人。

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原来的西北轻工业学院现在的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原来的食品系

简介: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118.4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6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400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轻工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本科专业56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6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80篇,授权专利543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1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41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2012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科大学子在“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陕西科技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动力、党建创新为保证,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以上统计截至2014年3月31日) 西安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邮编:710021 咸阳校区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邮编:712081 电话: 传真: 网址:www.sust.edu.cn" target="_blank">

陕西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目前,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85.3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造纸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外国语与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二级授权点1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二级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49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4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29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拾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先后获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专利工作成绩突出,授权专利1060项,其中发明专利212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16名,陕西高校第1名;在2010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6名;在2005年全国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排序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39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陕西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2006年陕西省发改委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又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科大学子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电脑鼠走迷宫”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3%以上。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7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陕西科技大学已经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0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手段、党建创新为保证,扎实推进“质量、人才、效益”三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贡献度和办学国际化水平,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陕西科技大学论文发表

陕西科技大学就业率特别高;学风非常好,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董文宾: 男,1951年生,陕西凤翔人,1970年4月参加工作,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食品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专家会员,武汉工业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企业科技创新奖专家评委,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顾问。 主讲课程:《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生物工程分析》、《试验优化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等共十门;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性与新材料制备、生物工业过程检测及质量控制; 主持纵向科研项目十多项,其中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两项,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两项,省科技厅自然基金两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两项,省教育厅专项三项,咸阳市科技局专项一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及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共二十余项;近年来在《科学通报》、《自然杂志》、《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中国乳品工业》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生物工程分析》、《食品工程环境检测》等论著4部;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

陕西科技大学学风很,师资力量雄厚所学校名气,每年很多学生申所学校。

陕西科技大学就业率是比较高的,当学生选择来这时候学校就读身体非常明智的一个选择。很多人评价一所高校会从他的专业实力,科研能力,师资力量以及论文文献发表的篇数上出发。可以发现陕西科技大学它是用就业率来证明实力,在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高,而且在当地的社会认可度也非常的高。

根据往年的一些数据会发现陕西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能够达到5300人,有4000多人是本科生就业,几率非常高,能够有9成的毕业生很好就业。主要的就业方向在信息传输制造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会发现目前这几个行业是比较活的。根据智联招聘的一些信息,可以看出春招的毕业生人数也比较多,而且互联网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人数变大,而且很多人是希望进入it互联网行业并且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多,也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陕西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制造行业就业的人数比较多,从数据的一些显示就可以看出,并且从事制造业行业的一些学生月薪还能够达到5700元以上,所以薪酬是比较好的,并且有47.4%的学生月薪能够达到5000元左右,还有43.2%的毕业生月薪能够达到5000以上,或者是8000至1万元。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比较心动,之所以月薪比较高,也是因为学习的专业比较好而且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受到企业的青睐。选择院校和选择专业非常的重要,如果想要从事薪资比较高的专业,就要提前选择。可以从事互联网计算机以及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这些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并且就业后薪资比较高。

陕西科技大学书籍论文发表

简介: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学校现有西安和咸阳两个校区,总面积2003亩,建筑面积118.4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26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400人。图书馆藏书210万册。 学校设有轻工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本科专业56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6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80篇,授权专利543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21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我校排全国高校第41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2012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科大学子在“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国家级比赛中摘取多项桂冠,形成了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科技大学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恪守“至诚至博”的校训精神,培养了8万多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陕西科技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改革为动力、党建创新为保证,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以上统计截至2014年3月31日) 西安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邮编:710021 咸阳校区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邮编:712081 电话: 传真: 网址:www.sust.edu.cn" target="_blank">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陕西科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制浆造纸、皮革、材料、食品、化工、生物工程、机械、包装、计算机、信息科学、电气、电子、环保工程、工业设计领域的科研论文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最新应用性研究成果论文。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2001年被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欢迎校内外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为吸引高质量稿件,做好学报编排的规范化工作,提高刊物质量,根据国家标准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细则》,特提出如下投稿需知,请作者投稿时参考。?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可靠,图表要规范,数据要准确,文 字 表述要精练。文稿限中、英文两种文种,每篇勿超过6000字(英文为大体相当版面),要求用计算机间行打印或用16开方格纸书写,有条件的作者可以通过E-mail投稿。?2.来稿不得一稿两投。文稿自收到之日起,编辑部一般在3个月内发出是否录用的通知,不予采用的稿件将退还作者。?3.来稿的内容要齐全、完整,文章的撰写项目及顺序一般为: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其地址,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 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论文属何项目、基金资助来源等)。?4.论文题名应确切、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原则要求 ,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 文题名含义一致。?5.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结果、结论诸要素,字数一般为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格。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同样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关键词选词应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研究角度与特点,并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数量为3~8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7.论文层次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 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各层次标题的序号均左顶格编排,末位数码后不加标点,空一格后书写标题内容。?8.插图要清晰、易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最大不得超过140mm×200mm, 应随文出现,顺序 编号,并写明图题。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应齐全并写清,标值线均应居于坐标轴内侧,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坐标图中标目应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并居中。若插图为照片,其灰度必须清晰。?9.表格应设计合理,排列紧凑,须为三线表,顺序编号,并写明表题。表中的参数应写 明名称,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列全数据,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测试项目不应有空白,未测的要加-,结果为0时要加0,相同项目不能用同上字样。表的内容不能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10.正文中应使用国家规范的简化汉字,各种数学表达式、化学方程式及结构式书写要正确无误。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遵循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且不允许修饰(如加缩写点、下标、复数形式等)。计量和计数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应正确表示参数与偏差的范围 。对外文字母和文种、正斜体和大小写、上下角标、张量和矢量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必要时用铅笔作出标注。?11.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依次列出(内部资料、产品说明书等非正式出版物一律不引用),其著录格式为:(1) 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J〕. 期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2) 书籍: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姓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 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2.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稿件一经刊出,即按规定赠送当期学报。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扩大作者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 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申明。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很多学校等同于CSSCI,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类的CSSCI。

陕西科技大学发表论文报销

需要,学校不会报销,不同期刊版面费不同。非知网收录的话500左右就能发表一篇,知网收录的刊物版面费相对来说要高一些,价格在2000左右。核心期刊大部分是没有版面费的,不过核心要求非常高。1、文章质量要求高 作者本身学历 以及作者单位都有要求(本科生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和导师一起发);2、、操作时间比较长,一般提前1年左右准备最好(审稿需要3个月左右,后期复审可能还会要求修改);3、自投的话就是自付版面费就行几千——上万不等。代发的话,现在外面很多操作核心被几万的例子,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选择代发,没有的话不建议代发。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问你的辅导员,方便快捷!

大学生发表论文 学校不会给报销出版费的。在期刊上发表文章是不需要出钱的,应该给本人稿费.可是如果本人是商业性质的要求出版单位为印刷、出版论文。那当然要收费了。这个费用学校是不会给自己报销的。版面费一般指正式学术期刊刊用作者的文章后其期刊编辑部向作者收取的现金费用。版面费是在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兴盛的环境下产生的;从版面费自身形成的构件和程序看,版面费是两方的自觉自愿的合约行为,是两个巴掌拍出的响,无违法违纪可言;但从根本上说,产生学术期刊版面费的根源,在于目前我国不够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版面费”早已成为国内学术界公开的秘密,以版面费为核心的论文产业链,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据最新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其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位以外。究其原因,可以说版面费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可以。发表论文开的发票是第三方的,可以报销,但是要提供开票单位与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的证明材料,报销人提供的报销收款票据,开票单位必须是论文出版单位,或者发票章与期刊出版单位不一致的,不予报销。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