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旅行日记在哪里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0:07:46

旅行日记在哪里发表的论文

手机知网 App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打 开手机知网|搜索登录|注册学位论文>哲学与人文科学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作家创作中的中国形象马洛丹本文运用形象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作家创作中的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形象作为俄国文化的“他者”的意义。通过收集该时期主要作家描述和评价中国的文本资料,经由深入地解读和总结关于中国形象的观点,着重考察文本之间的互证关系,归纳出世纪之交俄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的普遍意义。本文选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多位重要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进行详细阐述。康·列昂季耶夫、弗·索洛维约夫、德·梅列日可夫斯基三人为一组,由于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局限在“欧洲中心论”和“中国威胁论”的层面,所以对中国的想象是消极否定的。在他们看来,中国不是僵化、停滞、落后的象征就是对俄国具有很大威胁的东方怪物。在众多批判的声音中,尼·丹尼列夫斯基独树一帜。他在19世纪对中国产生众多质疑和批判的浪潮中诗中坚持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态度,表达了对中国文明的肯定。康·巴尔蒙特、尼·古米廖夫、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与皮里尼亚克为一组,在20世纪初期思想纷繁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他们秉持新世纪新的艺术理念,更多的是从自身对时代认识的角度来描绘中国,因此,这些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呈现多元化的特色。异国形象并不是对异国现实的复现,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感情色彩。俄国作家谈中国这个“他者”其实是在寻找一个外在的视角来审视和了解自我。所以我们在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作家创作中的中国形象时应更多的考虑俄国的文化动机、社会背景以及作家本人的思想动态和主要观点。同时,俄国作家塑造的中国形象也是中国人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更理智地思考中俄两国的文化和社会,为当代中国塑造大国形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形象;俄国作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文献类型]:硕士论文[文献出处]:黑龙江大学2017年下载本文参考文献期刊 | “他者”的域外之音——茨维塔耶娃回忆录《中国人》中“他者”形象分析期刊 | 谈索洛维约夫的万物统一原则期刊 | 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论文 | “你独自看穿了一切……”论文 | 寻找逝去的“家园”论文 | 象征主义叙事精神引证文献论文 |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下当代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共引文献期刊 | 形象学视域下林纾理想女性之构建期刊 | 越南古代汉文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期刊 | 形象学视域下翻译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论文 |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的狂欢化诗学研究论文 | 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中的人性论思想研究论文 | 契诃夫剧作中的象征意象同被引文献论文 | 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 | 索罗金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论文 |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角下高加索形象的变迁二级参考文献期刊 |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问题与领域期刊 | 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期刊 | 茨维塔耶娃创作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相似文献期刊 | 索洛维约夫与丹尼列夫斯基的争论与启示——兼谈俄罗斯文明形态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期刊 | 一曲生命的悲歌——茨维塔耶娃的爱情、流亡生涯和生命的最后时日论文 | 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作家创作中的中国形象会议 | 茨维塔耶娃的多神意识报纸 | 2009年初俄进口额预计下降40%搜索文献、工具书、图书、期刊 搜文献手机知网-极简版-触屏版-搜索-客服12月13日 17:30App内打开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有效传播中国社会科学网原创2022-1-13 14:02 · 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账号中国文化充满无限的魅力和吸引力,丝绸之路出现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作为文化载体被运往欧洲。正是由此开始,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文明等产生碰撞,从中可窥见文明交汇产生的异域文化革新。由于地缘因素,中国文化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文化拓荒之路文化是文明的传递者。16世纪中叶起,俄罗斯这个文化意义上的欧洲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俄罗斯作为中国邻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赶潮流”和地缘优势的双重作用下,上层社会开始“由西向东、自上而下”地逐渐接纳魅力十足、开放包容的中国文化。俄罗斯的多位沙皇,譬如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均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俄罗斯宫殿里的园林艺术中都有中国风格的身影,小桥流水、假山湖泊、亭台楼阁等无不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特色。正是因为上层人物的重视与喜爱,才保证了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有效传播。中国文化逐渐走进上流社会后,沙皇派遣大批俄罗斯使臣访问中国,他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周密运作的政治制度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无不叹服。1676年,尼古拉·斯帕法里作为使臣前往中国,回国后向俄罗斯外交事务部门提交了书稿《旅行日记》。该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人勤劳淳朴的生活方式、繁复森严的宫廷礼节、异域特色的风俗习惯及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例如,正月十五的“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端午节的“茅檐插艾新”,七夕的“坐看牵牛织女星”等,类似的中国风俗像一扇扇屏风,使俄罗斯人民从中得以洞悉中国的风土人情及文化。文化认可之路文学是文化的核心、文明的因子,在文明进步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中国文化进入俄罗斯作家的视野,主要受欧洲作家的积极影响。中国文化被俄罗斯作家接受,自然也会影响他们创作的作品,所以俄罗斯文学作品是反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塑造了较为丰富的中国形象,为作品增添了异国风味。例如,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拥有许多中国书籍,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持肯定的态度,并把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奥涅金的教育相关联。俄罗斯“黄金时代”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尤为钟爱中国文化,在他的书信和日记中多次出现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赞扬。托尔斯泰的小说《川逝》以及文章《孔子论述》《伟大学说》等,体现了对中庸之道极为深刻的理解。俄罗斯作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他们不仅描写中国文化,还对中国文化开展学术研究。大量的中国著作被翻译成俄语,但是许多中国经典作品都是由德文或者法文转译而来。如中国著名戏剧《赵氏孤儿》曾被译为法文,后又被涅恰耶夫译为俄文,多样的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得到了传播,对于塑造中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中国典籍的俄译本给俄罗斯作家留下了美好印象,作家的笔下也常常出现宁静、完美、充满哲学智慧的中国。这种哲学神秘性引发了俄罗斯作家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文化探索之路俄罗斯东正教使团除了传播中国文化外,还培养了一批精通中国语言的汉学家。17世纪初,以伊万·佩特林、费奥多尔·拜科夫、伊兹勃兰特·义杰斯等为代表的俄罗斯使者开启了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之旅。随着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学习,东正教教徒逐渐了解中国文化,将所见所闻记载下来,包括中国政治制度、民族特色、宗教与地理等方面的信息。虽然记录的内容不那么周全,但是却让俄罗斯人对中国有了初步的印象,同时也为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和塑造提供了素材。东正教使团成员掌握满汉语后,将大量中国古典文献翻译成俄文,并在回国后担任语言教师。其中翻译书籍数量最多的是伊拉里昂·罗索欣和阿列克谢·列昂季耶夫两位汉学家,后者翻译了一系列中国著名的经史子集,譬如“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以及部分《易经》,并且将中国的丝绸、茶道以及象棋技艺带回俄罗斯,为俄罗斯人民展现了中国特色。纵观文化传播之路,尼基塔·比丘林是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对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18世纪,比丘林作为使团传教士来到中国,经过十余年的刻苦努力学习,成为精通满、汉、蒙、藏语言的教师。作为一名中国文化爱好者,比丘林在华期间积极了解中国风土人情,译著、著作多达十几部,其中包括《三字经》《中国农业》《北京志》等,这些成果对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世纪的俄罗斯汉学家瓦西里·瓦西里耶夫是一位杰出的佛经研究者,为中国佛教在俄罗斯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研究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的地理、文学、历史等,并且编写了多部教科书,启蒙俄罗斯青年人学习中国文化,并给予中国文化极高的赞誉,展现了作为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19世纪,汉学家巴维尔·波波夫整理巴拉第·卡法罗夫的《俄汉合璧字汇》,为两国语言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借鉴,使汉语学习有据可依。除此之外,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这本百科词典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方面,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稳步发展,文化交流形式日趋多样,学术交流也兴盛起来,无疑为两国文化交流史书写了精彩篇章。另一方面,中俄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双方民众对彼此国家的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中俄两国良好的文化交往必将更进一步。我们应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俄罗斯年轻人了解魅力中国,听懂中国声音,接受并有效传播中国文化。(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治隐喻俄译转换研究”(17CYY057)、黑龙江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新《国标》语境下的本科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思路转变研究”(GJB1320258)阶段性成果)(作者系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孙秋花送你阅读惊喜奖励200金币领金币搜索1999年中俄事件犹太人评价中国人中国人学俄语难不难俄罗斯学习中国文化日本专家谈汉字优势中国文化的三大核心

博客的发展史漫长而曲折,从因特网出现伊始博客即以某种形式存在。事实上,有一个早期的网页和博客的形式很类似——站长提姆�6�1李博纳(Tim Berners-Lee,因特网发明人)定期更新该网站及其他一系列的网站(当时的数目仅为10个)。后来,博客演变成一种分享个人心得及其他一些个人认为是有用信息的方式。从发展之初,博客就带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是很棒的在线写日志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绝佳的交流工具。而后的1993到1996年间,NCSA和网景的“What’s New”栏目,也有着博客网站的雏形。博客真正的历史可以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在Camworld的网络旅行日记,是点燃博客社区之火的导火索,从此博客成为一种新的潮流。1999年8月,Para(就是现在Blogger.com的前身)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而此前,算得上博客的人大概还只有几打而已。结果,这样一来,如同干柴碰上烈火,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博客队伍。博客队伍开始迅速繁衍开来。到2000年,博客开始成千上万涌现,并成为一个热门概念。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正是这场恐怖的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2004年是博客发展的关键一年,企业思想先驱,如管理大师汤姆�6�1彼得斯(Tom Peters)、创业家盖川崎(Guy Kawaski)等人都开始体验到博客的威力,事实上,如今的经济类读者都必须为作品开设博客才算完整,《财富》、《商业2.0》等全球性商业杂志也纷纷感受到博客的效用,全世界的企业都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到2005年全球已有5000万以上的人加入写博客的行列。到2007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一亿。虽然与13亿以上的网民相比,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些博客的影响力,却早已超出了他作为个人、甚至作为自己所在行业的原有范围。开始引起主流的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博客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除了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博客也形成声势。亚洲,包括中国也开始感受到博客的脉动。2002 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得到快速发展,2005 年,博客得到规模性增长;2006 年,中国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更是超过3300 万个。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7282万个,博客作者人数达4700万,平均近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伴随着注册数量的增多,博客以极快的速度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大众化,成为基于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并随之带来一系列新的应用,诸如博客广告、博客搜索、企业博客、移动博客、博客出版、独立域名博客等创新商业模式,在未来几年内,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博客的影响力有可能超越传统媒体。

写旅行游记在哪里发表论文

一般都是发朋友圈啊,一般都是边玩边发的呀很少玩完以后,回去还写一大篇长长的感悟,很懒

问题一:发表论文去哪里投稿 若你是初次投稿,建议先找些门槛低的省级期刊投稿,这类杂志有《故事》、《故事汇》、《故事世界》、《幽默与笑话》。另外《知识窗》、《青年科学》、《思维与智慧》这些杂志你也可去试试。投稿时,你还要注意投稿格式,电子邮件投稿注意事项。 在这里顺便给你介绍一些注意事项,以提高你命中率:稿件后面要有完备的联系方式:作者名字、署名、地址、电话、邮箱,QQ什么的都要详细,以便编辑联系你啊!要是没有这些,发了你文章,难找你拿稿酬! 用电子邮件投稿,得注明投什么栏目,写上你名字和稿件名字。 另外,现在《故事会》在征稿。其原创稿酬千字400元,笑话每篇最高稿酬100元。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问题二: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三:论文在哪里发表 一般在期刊上发表讠仑文基本上都是需要评职称才发的,一般这种的找那种代理就行,网上很多的不过也有不可靠的,最好找熟人介绍下比较好,我发的时候就是同事介绍的壹品优,我也是直接就在那边发了,和同事说的差不多,挺好的。如果你没有熟人介绍不行就去看看。 问题四:在哪里发表论文比较可靠 答-您写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最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毕业论文或学习的论文就在学校学刊上发表。 问题五:论文在哪发表比较好? 答-您写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最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毕业论文或学习的论文就在学校学刊上发表。 问题六:在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七:在哪可以发表论文 你发论文主要是干嘛用的 问题八:评职称在哪发表论文 我也是广告,给你一个参考:第一,化工行业中级职称,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普刊,就是国家级或者省级刊物就可以。所谓的意外,就是说你可能处于大学或者科研单位,这样的话中级才会要求核心刊物。第二,价格问题,核心我就不说了,浮动太大没法说估计你也用不着,通常而言,综合科技类的省级和国家级价格基本持平,在五百左右,这个价格仅供参考,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价格,如果是化工类专业性强一点的,价格可能略贵。大家不说价格的原因是公开的地方不方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渠道,高了低了难免有纠纷,估计你也能理解,此外,注意无论是找编辑部还是找代理,资金安全要注意。定金和真伪鉴定都是作者需要考察的东西。我是代理,前几天还遇到了《学问》这个期刊的假刊,差点上当。 问题九:医学论文在哪发表论文好? 这个要看你的具体专业,以及对发表杂志有无要求。 比如你是传染病防治的,那最好还是发中国疾病控制之类的。 比如你要求中文核心期刊,那就选择专业对口的中文核心。 比如你要求SCI,那就选择SCI杂志。

养蚕日记在哪里发表的论文

星期五,我到超市里买了一些蚕。一到家,我就打开盒子,给蚕宝宝搭了个小窝。蚕宝宝们都长得黑乎乎的,小巧玲珑,才二毫米长呢!

安完了家,蚕宝宝们都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快饿死了!”我马上醒悟过来,摘了一些桑叶,放进盒子里。可是,蚕宝宝并不吃,我心里暗暗骂它们是“挑食鬼”。这时,突然想起了科学老师的话——要把桑叶切成一条条的,蚕才吃得了。我立刻找来剪刀,把桑叶剪成“细丝”,放了进去。这招可真灵,蚕宝宝都抢着吃呢!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去给蚕宝宝“量身高”,蚕宝宝们都整整长大了一毫米,最大的长了二毫米呢!给蚕宝宝打扫完“小窝”后,便让它们吃起了“桑叶大餐”。怕蚕宝宝们太胖,就摘来桑果拿给它们玩,好让他们运动运动。

我真希望蚕宝宝们能够快快长大呀!

5月15日星期四晴

通过一段时间的喂养,我养的几条蚕终于吐丝结茧了。

我发现蚕也有聪明的和笨的。

聪明的蚕结的茧有的是大大的椭圆,有的是稍微小点的椭圆,它们结的茧又快又好。

笨的蚕结的茧各有不同,有的像粒小花生,有的像个小豌豆。最后一只蚕竟然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把准备结茧的固定点织好,我一看,它居然织了三个固定点,天哪,真叫人担心它还有没有足够的丝可以结茧哦!

养蚕真有趣呀!也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才能从茧里爬出来变成蚕蛾。

5月22日星期四晴

经过将近两个星期的蜕变,蚕蛾终于破茧而出了。

只见蚕茧的一头有一个圆圆的洞,洞的边缘很潮湿,书上说,那是蚕蛾的唾液。仔细观察蚕蛾,我才发现它长的很奇怪:蚕蛾浑身上下都是白色的,刷子一样的眉毛下面,镶嵌着两粒菜籽一样的黑眼睛,一对不大的翅膀,还有六条腿,它还不停地用最前面的两条腿梳理着刷子一样的眉毛。

一开始我还担心,蚕变成了蚕蛾会在家里到处飞,现在我终于放心了,它虽然长着一对翅膀,可它只会扑翅膀,却不会飞。我想一定是因为它的肚子太大,身体太笨重,所以才飞不动。

如果不是自己养蚕,我是真的不敢相信一条小小的蚕,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最后吐丝结茧,变成蚕蛾。

养蚕日记(1)

刚拿回来蚕宝宝,它还小小的,真可爱,摸起来软软的,舒服极了。随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它的食量也增加了不少,平常每天只用喂一次,每次一片桑叶,而现在却每天喂三次,每次四片桑叶,这些惊人的数字,正是我的蚕宝宝的食量。

养蚕日记(2)

我每天晚上都会把一块比较湿的毛巾轻轻地盖在蚕房上,这是为什么呢?听科学老师讲,蚕宝宝需要足够的水份和湿度,湿毛巾上拥有着足够的水份和湿度,所以要把湿毛巾盖在蚕房上。听了科学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蚕宝宝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养蚕日记(3)

我每天饭后的工作就是打扫蚕房,先把盒子里的蚕宝宝倒在一张报纸上,接着从冰箱里取出一些桑叶,把它们摊开来放在另一张报纸上晾干,接着把蚕宝宝和老桑叶分开,不让它们粘在一起,等桑叶晾干以后,把桑叶撕成碎片扔到蚕房里,只留一片桑叶不撕,把它盖在蚕宝宝的`身体上,蚕宝宝像饿“狼”似的快速的吃桑叶,因为要吃桑叶,它们都爬到桑叶上去了。我把桑叶一提,蚕宝宝们都在上面了,我把桑叶放进蚕房,倾斜着放在“房子”上,可以让它有点空气。啊!终于打扫完闭,我舒心的笑了。

养蚕日记(4)

今天,我把蚕宝宝带到了学校,因为今天有科学课,老师说今天要讲蚕的一生。科学课到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蚕盒放在桌子上,耐心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来了,她说她今天改变了主意,准备这节课让我们大家交流一下蚕宝宝最近的生活习惯,大家立刻开始交头接耳,你看看我的蚕宝宝,我看看你的蚕宝宝,我没有到处去看,而是坐在我的座位上,细心的观察蚕宝宝是怎样吃桑叶的。他先用前足把桑叶扒到自己的面前,然后迅速的将这片桑叶吃完。原来蚕宝宝就是这样吃桑叶的!

一天,爸爸拿着一张正方形纸走了过来。我问爸爸那是什么东西呀?爸爸说:“你不是想养蚕吗?”我一看来了劲,没想到这还没有芝麻大的东西竟然还有生命。

我找来一个大盒子,用棉花把蚕子一层层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盒子里。天暖和了,我把盒子放在阳台上,把棉花打开,露出黑黑的小蚕子,柔柔的阳光照耀在蚕子上,我多么希望蚕宝宝快点出生。

一天,我惊喜的发现一只只小蚕悄悄的出生了,小蚕黑黑的,一点也不可爱。蚕是白色的,怎么成了黑色呢?我有一点失望,爸爸听见后对我说:“这叫蚁蚕,蚕宝宝以吃桑叶为生,不断的吃桑叶身体 才变成白色,蚕一生要脱四次皮,脱皮时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四次脱皮后成为幼虫,开始吐丝结茧,需要二天二夜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变成蚕蛾破茧而出,这 就是蚕短暂勤劳的一生”。

爸爸的话让我如获之宝,知道了养蚕的基本知识,心里也有了底,蚕宝宝们在我的精心养育下开始茁壮成长,我每天都坚持观察蚕宝宝的生长状况,一天,我发现蚕宝宝变白了,我还知道蚕宝宝的身子 小,食欲可不小,有一次,我放了大把的桑叶,不到半天就被蚕宝宝吃光了。

养蚕的日子过的特别快,我的蚕宝宝在飞快的成长、不断脱皮、吐丝结茧,最后变饿生子,它的每一次变化都给我带来惊喜和感悟。它让我完整的了解了一个生命的美丽,感受一个生命的可爱,我们 应该有蚕一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像蚕一样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

最近不知道刮了哪的风,同学们纷纷养气了蚕,抽屉里大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两个小孩子、里面住着一条条肥嘟嘟的小蚕,还不是地从抽屉中拿出出来瞅瞅,对小蚕如宝宝般,呵护有加。

我也不甘落后,问同学要了些蚕卵,也养了起来。

拿在手中的蚕卵黑黑的,又似乎有点透亮,似乎还可看见卵中的小蚕在不老实的蠕动着。几天过后,便可看见一条条黑糊糊的小蚕破卵而出了。这时的小蚕十分小巧脆弱,稍有不慎便会死亡。我把刚刚出生的小蚕用揉成一条的小纸棍转移到一个小盒子里养着,再放上了几片嫩嫩的桑叶,小蚕就在里面安家了。

过了些日子,小蚕就开始蜕皮了,这时的小蚕蜕皮若未成功便极易死亡,有那么些小蚕未挺过便死亡了,我十分难过,不过令我欣慰的是大多数蚕宝宝安全度过了危险期。蜕皮后的小蚕似乎又长大了那么一些呢,皮肤渐渐白皙了起来。

看着日益渐大的蚕宝宝,我的心里开心的不得了。

蚕宝宝渐渐长大,它们幼时的那个小房子显然太小,于是我给它们换了一个宽敞的大纸盒,它们便在这小盒子中渐渐长大了。

蚕是渐渐长大了,不过因为我是住校生的缘故,桑叶保鲜问题便成了难题。我为此也想了许多的办法,可是桑叶总是会发霉或者腐烂。不过经过一次又一次德尝试,我终于找到了好办法,只要将桑叶擦干,放在一个塑料带中,然后将袋内空间挤出,放在干燥处即可保持5到6天。

现在我的养蚕难题终于解决了,我也就安心做起了我的‘养蚕专业户’来。

亲爱的朋友们!不如你们也体验一下养蚕的乐趣吧!

昨天的天气还是很差,还是在下雨。妈妈让我自己安排五一的后面6天时间,所以我把昨天安排来打游戏了。也就没时间欣赏我的蚕宝宝了。不过,没关系,它们还有一个比我还能干的保姆在照顾它们,嘿嘿,那个保姆就是我妈妈。她本来就是一个养蚕高手,把蚕宝宝交给她照顾我非常放心。

今天妈妈就开始上班了,我又是一个人在家。当然了,我不但要照顾好自己,还得照顾好我那几个蚕宝宝。蚕宝宝长的真那几个蚕宝宝。蚕宝宝长的真快啊,转眼间就长大了一倍了。那两只贪吃的家伙(对了,我给它们起了名字的,叫“大毛”、“二毛”。)身体的前半部分已经变白了。

家里剩下的桑叶已经不多了,妈妈临走的时候我提醒她一定要在下班回家的时候再摘点儿回来。我把剩下的桑叶洗干净,然后晾干,再把蚕宝宝小心翼翼地放在桑叶上,然后很专心地看着它们吃,只见它们摆动着大脑袋,津津有味地吃着它们的美食。这次我可是数了好几遍,生怕再弄丢了。

去年,我生日的是时候,我的阿姨送给了我一小盒蚕宝宝,但是我高兴极了!养蚕日记就开始了。

10月26日,我的蚕宝宝出壳了,一只只小蚕像一只只的小蚂蚁,在盒中缓缓地骂着。我拿来阿姨给的嫩桑叶,洗干净,用毛巾轻轻的拭干了水,剪成细叶,洒在盒里。蚕宝宝缓缓的爬上桑叶,找到下口的地方,紧紧地扒住,津津有味地吃着。们的胃口不大,每次都有吃剩的。

10月31日。小蚕渐渐地长大了。今天,我给蚕宝宝添桑叶时,发现盒子底有一簇胶似的蚕皮,。啊,小蚕开始蜕第一件衣服了。我在蚕群中找到那条脱了“衣裳”的蚕宝宝,只见它正津津有味地啃着桑叶呢!它的身子比其他的蚕要大一些,颜色也浅了不少,别的蚕还是黑色的,他却是褐色的呢。

11月18日。我趴在蚕宝宝的房子旁,看着蚕在吃桑叶,现在,蚕宝宝们都变得白白胖胖的了,成片的桑叶扔进去,一会儿就被抢光了。蚕宝宝们的身体分为了八节,每一节都有两个小黑点在身体的两侧,听妈妈说,这是节肢动物用来呼吸的气孔。忽然,我发现蚕的腿上长着许多细微的茸毛,蚕是白的,所以茸毛也是白的,如果不仔细看,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来的。这些茸毛有什么用呢?我想,大概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方便爬行。蚕的身子重了,如果摩擦力还像原来那样小,蚕就不能在桑叶上面,下面自由地爬行了,因为那点摩擦力是吊不住蚕宝宝们那肥肥的身体的,所以蚕越大,脚上的绒毛也跟着越多。

11月28日。我的蚕宝宝们身子开始发亮了,有的已经开始吐丝做茧了。我发现的时候,茧已经做了一些,蚕茧的周围被拉满了乱七八糟、和横竖交错的细丝,中间镶着一个金黄或乳白色的蚕茧,显然参在做茧之前是经过精心选择才做的。茧很薄,能透过密密麻麻的茧丝看到蚕那乌黑的嘴在一口一口地吐着丝。听妈妈说,蚕丝能够制成各种的绸缎,蚕蛹还是一种药材呢!

12月17日。蚕宝宝们经过二十多天的变化,成为了一只蚕蛾。蚕蛾们开始蚕卵了。他事先在盒子上爬了一会儿,我想它是在寻找合适的产卵地。蚕蛾的肚子蠕动了几下,将腹部紧紧地贴在盒子上。哧溜几下,一个个黄色的蚕卵从蚕蛾妈妈的肚子里留了出来,紧粘在盒子上。不一会儿,盒子上就有一堆卵了,细一数,竟有二十多颗卵。蚕蛾妈妈产了卵后的一个多小时,蚕卵渐渐地变紫了。这时,蚕蛾妈妈静静地趴在盒子上,等待着自己短暂的一声结束……

开学初,科学老师给我们发学具,学具袋里有一小袋蚕卵。

老师告诉我们:蚕以卵繁殖。要我们认真观察蚕卵,还告诉我们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孵出小蚕。

蚕卵是褐色的,看上去很像芝麻,宽约 1毫米 ,厚约 0.5毫米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3月22日,蚕卵孵出小蚕来了。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象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

蚁蚕吃新鲜的嫩桑叶,吃的比较慢且少,能够少放点桑叶;桑叶上的水珠一定要晾干了以后才能用来喂蚕,不然,蚕吃了会生病的。

这是我第二次养蚕了。虽然我的蚕宝宝只有两条,我把它们看得很珍贵。这一次,因为是养蚕老手了,所以对它们的巨大的食量很有心理准备。

下午,从课外班出来后,我急急忙忙地赶去采桑叶。要知道,整个小区里就一颗桑树。所有的人都得到那里去采桑叶,不先下手可不行呢!

我来到那颗仅有的桑树旁。抬头望去,啊,树怎么这么高啊。能够的着的枝条上,桑叶早被人摘光了。那些圆圆的小小的嫩嫩的桑叶仿佛远在天边,我怎么够也够不着!莫非我的小宝宝只有挨饿的份啦?我心理那个着急呀,比自己饿肚子还要难受一百倍。

怎么办呢?我围着这颗桑树左看右看,观察了好半天,终于想出办法来了。我在地上捡了一根树枝,哈哈,这下子,我的手臂突然长长了许多。我像只长臂猿,轻巧地就够到了那些嫩绿的桑叶!很快,我就有了一大堆叶子。这些叶子足够给蚕宝宝当一床温暖的”被子“盖啦!我捧着桑叶,开心地往家里跑。我仿佛看见蚕宝宝们张着小嘴巴,一圈一圈地嚼个不停。差差差,那声音,真像动人的音乐!

终于到家了。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蚕宝宝们果然吃得很欢。我笑了,看来,它们很喜欢我精心制作的”爱心大餐“呢。

祝蚕宝宝们快快长大,越来越肥。

这天,我的妈妈对我说:“宝贝,我们养蚕吧!”“蚕?蚕是什么?”“一养不就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拿了个纸盒子,她把纸盒里的东西倒进来了玻璃箱中。我定睛一看,“哇——毛毛、毛毛虫!”我吓得连连大叫,妈妈说:“叫什么叫,这哪里是毛毛虫?这是蚕!”于是我当保姆的生活开始了。

我当保姆的第一件事:数蚕。我被妈妈推到玻璃箱边,我颤抖的手伸进了玻璃箱,又触电般地缩了回来,“妈妈!我怕!”我用几乎带着哭腔的声音说,接着就跑进屋了。“啊!有四条呢!”妈妈惊喜地招呼我,“不要再说啦!”

我当保姆的第二件事:喂食。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就算是神仙,也得吃饭啊!所以,我就给我家的“儿女”们“喂饭”。每次我都是桑叶一扔,走人,这次我鼓起勇气,看看它们怎样“吃饭”,我准备了个特大号的桑叶,放进去之后,我就专心地看起来,只见它们用脚紧紧抓住桑叶,接着先用嘴咬一个小口,之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像是剪刀剪纸,不一会儿,桑叶就吃了一大半。没想到“儿女”们“吃饭”还挺快,我太低估它们了。

我当保姆的第三件事:帮助“儿女”们度过晚年。我的“儿女”们已经脱了皮,听说按人类年龄算差不多90多岁了,即将吐丝成茧,我放了一些枯树枝,合上盖子,走了。我在心里想:“儿女”们,再见!我喜欢我养的蚕。

最近,我家养了10条黑不溜秋的蚕,我把它们放在一个橘黄色的纸盒里,再把几片桑叶放进盒子里。

我的蚕宝宝又细又短,很小,和蚂蚁差不多大,黑不溜秋的小身子底下,还长了一排排比米粒小三,四倍的小脚,妈妈说它们象小虫子,可我怎么看也不觉得恶心,还觉得非常可爱呢!

还有,蚕宝宝的身子,一节一节得像是一节节的车厢,可爱极了!

现在,蚕大了许多它们的长相和习性都不同。有的蚕爱吃,整天"丝,丝,丝"地咬着桑叶,有的爱逛街,总是爬来爬去,还有的文文静静,能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现在我每天都要观察这些蚕,给它们拍许多照片,太有趣了!仔细观察蚕,还能够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比如,有的蚕喜欢吃桑叶的茎,有的喜欢吃叶面,有的蚕可坏了,为了能够吃到对面新鲜的桑叶,就抄近路,从别的,哪怕是小蚕身上压过去,真是调皮呀!

观察小动物真有意思呀!

昨天,冉老师通知我们让我们今天把自己的养的蚕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一起观察。

现在我只剩下大毛、二毛和三毛了,因为老师很早以前就让我给张蕾一只蚕,可是她一直没来拿,我怀疑她一定是忘记了。昨天,她终于来了,恐怕是怕今天会被冉老师训吧。我把经过认真仔细的考虑,把我的四毛给了张蕾,因为它最喜欢独来独往,我想一个人生活可能会比其它几只单独生活要好一些,至少它不会因为思念它的同伴而死去吧。其实,从内心来讲,我真的不想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送给别人,毕竟我已经养了它们半个多月了,对它们还是很有感情的。可没办法,这是冉老师的命令,不得不服从啊,我只好恋恋不舍地把我的四毛送给了张蕾。

今天早上我把我的三毛带去了,我一直把它当成了我的四毛,没当同学问我的,我给这只可爱的小蚕宝宝取的美名是什么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四毛。”可回到家里我才发现,这原来是我的三毛。我把小蚕宝宝带到班上,班里的同学看了都说我的小蚕宝宝像猪儿虫,又大又胖。我也去看的别的同学养的蚕,他们的都小得可怜。看来我的辛苦还是没有白费,我真的是尽心尽力地在照顾它们。通过我和同桌的仔细观察,还发现了蚕是怎么排泄分粪便的,它先从尾巴里挤出粪便的一个头,接下来它不停地摇尾巴,这样就把粪便给摇了出来,看起来,它们排完粪便都轻松多了。

放学回到家,我把我的小蚕宝宝都放在了一起,大毛、二毛一定是很想三毛了,一看见三毛就爬到了它的身上。大毛已经有筷子头那么粗了,身长估计有4。5厘米了;二毛比大毛微微瘦一点儿,不过长度跟大毛可是不相上下。尽管它们差别不大,我还是有辨认它们的方法,每个小蚕宝宝的尾巴上都有个像针一样的.东西,大毛的“针”比二毛的长一些,大毛戴的“黑眼镜”的颜色比二毛戴的要浅一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做祈祷的动作。三毛最好人,因为它的颜色是浅灰色的,吃东西的时候也表现的比较斯文。我还发现每只小蚕宝宝身体的第四节两侧都有一个像耳朵一样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另外,它们吃过的桑叶上有很多亮亮的丝,还有几片叶子都被它们的丝连起来了,恐怕它们在练习吐丝吧。

我多么希望能尽快看到它们吐丝啊,可我有怕它们吐丝,因为这样的话,我就永远见不到我那可爱的小蚕宝宝了。人们都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也就是说,小蚕宝宝吐了丝以后就死了。那样我会难过的。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最近,我们班刮起了养蚕风。

这不,一放学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去看我的蚕宝宝喽。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诶,其它的蚕宝宝都可爱地扭动着身子,有的白一点,有的黄一些。可有一条蚕宝宝一动不动,缩着身子,乌黑乌黑的。我心想:呀,会不会这条蚕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条蚕宝宝所在的桑叶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叶轻轻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条或死或活的蚕,可是它没反应;再碰碰,还是没有反应。

我着急了,赶紧叫来“奶奶专家”诊断,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说:“哦,这条蚕死了。”奶奶虽然若无其事,可我却心疼死了!好朋友冯冯就给我几条。同桌小范还寄存在我这里3条,可还死了一条,这一条当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条了。

20xx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这几天,我的蚕宝宝长大了许多,身体已经有4毫米宽了。别以为“蚕宝宝到现在只有4毫米宽,还长大了呢!”告诉你:刚开始只有1毫米宽,对我们来说很少,可如果把刚开始的蚕宝宝和现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可是,有小部分的蚕宝宝(只有几条)还是不太大,而且也不啃桑叶,也不脱壳,这是怎么了?难道桑叶不好吃吗?

我试着把那几条小的蚕放进我的“阳光实验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叶,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叶放进去,再把几条小蚕放进去,试试看小蚕喜欢吃哪种桑叶。

小蚕宝宝对这个新环境并不陌生,一会儿就开始吃了,试验成功!小蚕宝宝都在大口大口吃桑叶,不管是嫩的还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蚕宝宝被大蚕欺负了,所以小蚕宝宝才不愿吃桑叶的。呵呵,小蚕宝宝原来也这么爱闹脾气。

201xx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结茧了。

白花花的蚕丝包裹着胖胖的身体,我相像着他们高昂着头,努力吐司的样子。听老师说,蚕丝可以做成蚕丝被,又透气又暖和,还可以加工成真丝的衣服,舒适而又美丽,但蚕的一生也将结束,它即将化身为蛹,繁衍后代之后,它们短暂的生命之旅也就结束了。而蚕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难过,我不要蚕宝宝的丝,我更不要吃它们,我只希望它们能和我一样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

最近,我们班又掀起一股养蚕热潮。我也毫不例外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我最早养蚕是三年级时,科学课要用蚕,全班同学(包括我)都开始买蚕,买桑叶。一到下课就没完没了地讨论蚕。一开始,我还不知道那是蚕,以为那是玩具,便也没怎么在意。但周倩红告诉我说,那不是毛毛虫,是蚕。我听了,很感兴趣,向周倩红要了一条蚕和一片桑叶,并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小纸盒,用来装蚕。每天不嫌麻烦地带回家,还让妈妈给我买了二十多条蚕和好几包桑叶。

蚕的头是扁扁的,有点棕褐色,听外婆说,蚕每脱一次皮,就要长一节,眠几天。在蚕眠的时候它的嘴会肿起来。而且在那几天里,蚕都不能吃桑叶。(外婆说到这儿时我有点儿同情蚕了。好几天不能吃东西,要是我,早该崩溃了!)

我的蚕共有五条。一条是胖乎乎的,长长的。只要一看就知道它快要结茧了。还有三条比的蚕小一点,身子也不是那么胖。最后一条是最小的了,它的身体十分的黑,简直可以说是黑炭一个!所以,我叫它小黑。而我最喜欢的那条蚕,便是的那一条了。因为它不仅全身很白,而且肥肥壮壮,可爱极了!所以,我赠它一个雅号:大白。

外婆还跟我说,养蚕要细心,每天都要换桑叶,清理养蚕盒。不能把带水的桑叶给蚕吃。因为那样蚕会拉肚子,一拉肚子,蚕就要死了。另外,能在盒子上弄几个洞,这样,蚕就不会憋死了。

在我的“养蚕史”上,最令我难忘的就是那次:我不知道蚕不能吃带水的桑叶。我就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桑叶,带着水就给蚕吃了。第二天一早,我去看蚕,看到的却是十条(我有二十多条蚕)奄奄一息的小蚕,这无疑是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外婆,外婆这才告诉我,蚕不能吃带水的桑叶。从那以后,我每次给蚕放桑叶都要十分仔细地擦拭一遍,再给蚕吃。

养蚕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还告诉我们,不能画蛇添足,因为这样会害了别人!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最近,我们班刮起了养蚕风。

这不,一放学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去看我的蚕宝宝喽。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诶,其它的蚕宝宝都可爱地扭动着身子,有的白一点,有的黄一些。可有一条蚕宝宝一动不动,缩着身子,乌黑乌黑的。我心想:呀,会不会这条蚕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条蚕宝宝所在的桑叶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叶轻轻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条或死或活的蚕,可是它没反应;再碰碰,还是没有反应。

我着急了,赶紧叫来“奶奶专家”诊断,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说:“哦,这条蚕死了。”奶奶虽然若无其事,可我却心疼死了!好朋友冯冯就给我几条。同桌小范还寄存在我这里3条,可还死了一条,这一条当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条了。

20xx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这几天,我的蚕宝宝长大了许多,身体已经有4毫米宽了。别以为“蚕宝宝到现在只有4毫米宽,还长大了呢!”告诉你:刚开始只有1毫米宽,对我们来说很少,可如果把刚开始的蚕宝宝和现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可是,有小部分的蚕宝宝(只有几条)还是不太大,而且也不啃桑叶,也不脱壳,这是怎么了?难道桑叶不好吃吗?

我试着把那几条小的蚕放进我的“阳光实验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叶,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叶放进去,再把几条小蚕放进去,试试看小蚕喜欢吃哪种桑叶。

小蚕宝宝对这个新环境并不陌生,一会儿就开始吃了,试验成功!小蚕宝宝都在大口大口吃桑叶,不管是嫩的还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蚕宝宝被大蚕欺负了,所以小蚕宝宝才不愿吃桑叶的。呵呵,小蚕宝宝原来也这么爱闹脾气。

20xx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结茧了。

白花花的蚕丝包裹着胖胖的身体,我相像着他们高昂着头,努力吐司的样子。听老师说,蚕丝可以做成蚕丝被,又透气又暖和,还可以加工成真丝的衣服,舒适而又美丽,但蚕的一生也将结束,它即将化身为蛹,繁衍后代之后,它们短暂的生命之旅也就结束了。而蚕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难过,我不要蚕宝宝的丝,我更不要吃它们,我只希望它们能和我一样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

去年秋天,英语班的同学送了我一些刚出世的蚕宝宝。只见蚕宝宝黑黝黝的,只有蚂蚁那么长,在桑叶上爬来爬去,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我马上去采来最嫩的桑叶,希望它多吃一些,快快长大。因为同学告诉我,这些蚕宝宝织出的茧有好几种颜色,所以,我是那样期待结茧的时刻。

每天起床和放学,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蚕宝宝,喂一些桑叶和清洁它的“家”。蚕宝宝一天一天大起来,过了几天,蚕宝宝忽然不动了,我着急地问妈妈“蚕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我,这是蚕宝宝要蜕皮了。只见它先把身体紧缩,接着尾部一挺,前面的两只脚就出来了……这样一直到十四对脚全部出来,接近尾部时,又不动了,大概是在休息吧。两天后,它终于把挂在尾巴上的脏皮蜕去了。蚕宝宝一生要蜕五次皮。蜕过三次皮的蚕宝宝会变得白白胖胖,柔软而富有光泽的蚕身,好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可漂亮了!

“沙、沙、沙”像细雨的声音,这是蚕宝宝吃桑叶时发出来的。它们把桑叶吃成各种形状:有的被吃穿一个大洞;有的被吃得像一张地图;有的则被吃得只剩下一些脉络。

蚕宝宝不停地吃啊吃,吃到身上透亮透亮的,好像满肚子都是金丝银线,结茧的时候就到了。我就把它捉到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一条蚕一个格子。蚕吐丝时的样子很好看,它缓缓地摆动着头,时而低下头,时而昂起头,吐出长长的、柔软闪亮的细丝,不停地把自己裹上。开始好像在精心地给自己织着晶亮华丽的纱衣,两三天后却织成了一个椭圆形的茧,就像一座没有门窗的小房子,蚕就安安稳稳地睡在茧里,然后再变成蛹。

望着这些金黄色的、淡绿色的、奶黄色的、白色的茧,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蚕宝宝吃的是桑叶,吐的是银丝,这是一种多么值得赞美的奉献精神啊!

半月前,妈妈从外婆家带回来一些蚕,我很高兴。

只见一个小方形的纸盒里有几片桑叶,桑叶上有好多小洞,我问妈妈蚕在哪儿,妈妈让我拿起一片桑叶,到亮一点儿的地方观察。只见桑叶上有几条一厘米长的又细又黑的东西粘在上面,我又问妈妈:“蚕在哪儿?”妈妈说:“那小黑点儿就是。”

我凑近了些,揉揉眼睛再看,只见这几条黑东西在慢慢地移动,它们的头部比尾部明显大一点儿,背部有斑马纹。别看这些小不点儿,还真一怂一怂地移动。

我轻轻地把它们放进纸盒,看见里边的纸片上布满了白点、黑点。妈妈说那是蚕卵,白的是没有孵化的,黑的是受温度影响已经开始孵化的,慢慢地就变成桑叶上的小家伙了。我急了赶紧给它们拿面包吃,妈妈笑着说:“孩子,它们只吃桑叶就够了。”

我每天都记着给蚕宝宝喂桑叶,这不它们都有五六厘米长了,身子圆圆的,很健康。

妈妈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它的一生就为了吐丝。蚕丝是一种很贵重的东西,它可以做布料、蚕丝被。

“太棒了!我有了十条了!”“就是就是,我也有了!……”

咦?我们班怎么样这么热闹啊!哦,原来班上许多同学都领养了蚕宝宝。我也有了二十八条!以前都是羡慕别人有蚕宝宝的,但是现在我不用眼红别人了,心里别提那个高兴啊,我感觉心都要从喉咙口飞出来了!

我高高兴兴把蚁蚕放在用纸做成的盒子带回了家。到了家我马上打开盒子,看见有几片桑叶已经干枯了,于是赶紧从冰箱里拿出几片新鲜的桑叶用剪刀把它剪成细细的丝,然后用毛笔轻轻地将蚕宝宝挑到嫩桑叶上,让它们大口大口地吃。看着这可爱的蚕宝宝,我想蚕宝宝的一生难道只是吃桑叶?于是去问妈妈,妈妈说蚕宝宝不是一直吃桑叶的,它还要经历五次蜕皮……“那,妈妈,蚕宝宝没有手怎么蜕皮?”我不明白地问道,“这个嘛……”妈妈一时也答不上来,我只好去网上“搜搜”了,通过上网搜索我知道蚕宝宝是怎样蜕皮了,我很高兴。

但是我还有许多的问题疑惑不已:比如,蚕宝宝只吃桑叶吗?如果吃了别的叶子,还会不会吐丝?蚕宝宝生病了怎么办?上宠物医院打针药?蚕宝宝住在哪里会比较舒适?是铁箱?木箱?纸箱还是塑料箱…… 总之关于蚕宝宝的知识我想一口气全部知道!

上个星期,爸爸给了我一些蚕籽,我把它们用棉花小心翼翼地包起来,装在衣服里暖起来。

我每天都把棉花包拿出来好几次,看看它们孵出来没有。过了好几天,蚕终于孵出来了,刚刚孵出来的小蚕像蚂蚁一样大,浑身都是黑的,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它们的样子,所以,就叫它“蚁蚕”。

小蚕刚孵出来的时候,我们没有桑叶,我就先去找了些蒲公英的叶子代替桑叶。我刚刚把叶子放进盒子里,小蚕们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吃了起来,等我准备放第二片叶子时,它们已经把第一片叶子咬得豁豁牙牙了,它们是好像永远也吃不饱的小东西。

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好,我竭尽全力去采那些桑树上面的天然桑叶,可是现在桑树实在是太难找了,不过我的爸爸却在他们学校找了一棵桑树,让我喜出望外,这真是踏皮铁鞋无觅过,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这几天,小蚕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桑叶,长得更快了,它们有的已经变白了,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它们清理蚕砂,更换桑叶,每天我都要坐在盒子前看上老半天。

哎,我的小蚕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养蚕日记在哪里发表论文

一天又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养蚕日记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学的时候,科学老师发下了科学学具袋,里面有包蚕卵。过了几天,小蚕卵由黄到黑,如同小芝麻。慢慢的从里面钻出来一条条黑不溜秋的小蚕。妈妈告诉我:“以后小蚕会经过四次褪皮,颜色也会慢慢变白。”

果真,过不了几天,它们那黑黑的皮果真变成了洁白泛黑的皮肤,变漂亮了。他们时而抬头张望,时而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时而抬起头一动也不动,还不吃不喝的。我觉得:有可能他们又要褪下旧皮,穿上新衣咯!

果真是不出我所料,它们还真的褪下了一圈一圈的旧皮,又穿上了洁白泛棕的皮肤,蚕蚕有大有小,花纹各不相同。快看呀快看呀,特别是这只比较大的蚕,我特别喜欢拍它,它也抬起头看着我,真可笑也好好玩呢!

我的小蚕宝宝还没有长大,等再长大些再告诉你们更有趣的吧!

现在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有的植物几乎都长叶子了,桑树也不例外。桑树的长了叶子,就招来了一群蚕,也会招来一群小学生,他们成了小学生的“宠物”,现在我们年级几乎人手一个 蚕的“小屋”。

前几天我刚来到教室,谢子豪相见了救星似的,赶紧跑过来,对我说:“小盖,养蚕不?我这里有一箱的蚕,让你养个够。”我听了有些吃惊,心想:谢子豪原来连摸都不让我们摸,现在一箱直接 送个我,好奇怪啊?谢子豪看我一声不吭就对我说:“你到底要还是不要啊?你不要我可就送别人了。”我看着这箱蚕十分的苦恼,如果我抱回家去,爸爸就肯定不同意;但如果不要,我就会失去一次 养蚕的机会,因为我一次蚕也没有养过。最后,我就顶先把蚕放到这里,我在考虑一下。

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我问谢子豪:“可不可以只要十只?”谢子豪毫不犹豫地说:“不行,你要是要就全部拿走,不准散着拿。”我听了谢子豪的话,十分生气,对他吼道:“真是的,你送别人 蚕一点一点的送不行吗?难道一定要全部从给一个人吗?”谢子豪见我生了气,就赶紧解释说:“不是,我家桑叶不够,蚕太多了,只好送人,但是又怕送不完只好这样。”我听了他的话,才不生气了 。但是这蚕太多了,我恐怕更养不起了。所以只好放弃了。

到了第二节课,我看见坐在我后面的赵志浩抱着一个大箱子,那不正是鞋子豪装蚕的那个箱子吗!我向他索要了十条蚕,没想到赵志浩二话不说,从箱子里直接拿出了十条蚕,还给了我一些桑叶。 我养一个小纸盒把蚕放个进去,算是蚕的临时小窝。到了家里,我用一个更结实的盒子做更结实的窝,将蚕放了进去。每一条蚕都有着一个黑黑的小脑袋,身体是乳白色的,肥肥的,看起来十分的健康 。他们抬起他们的'小脑袋,看着我,好像在说:“谢谢你。”

我相信在我的精心呵护之下,蚕会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茁壮。我们也会得起一座心灵桥梁。

(一)

今天,我兴冲冲地把一个盒子带到了学校,里面有新鲜桑叶铺成的“地毯”。这是要干什么呢?原来,学校要举行养蚕活动,干这类事儿我向来是十分积极的。

我拿着盒子,飞一般地跑到班长那儿领蚕,心情激动得可真没话说了!领到蚕之后,我捧着盒子,慢慢地回到坐位,小心翼翼地认真数了起来,生怕惊吓了它们。我领到了三十条蚕,可惜其中有一条已经上天堂了。

这些小家伙真可爱,身体分十节,长了七对脚,一张小小的三瓣嘴。我一定好好地照顾这些小蚕,就像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一样,把它们养得白白胖胖的。

(二)

可爱的小蚕宝宝们落户我家已经六天了。看样子,他们生活得不错,也很适应这里的环境。它们的肤色渐渐由灰色变成银白色,富有光泽,个子比刚领回家时大了三四倍,因为我每天都要给它们换上三次桑叶,而且桑叶十分新鲜。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柜子里,并且不让老爸点蚊香,因为我查了资料,发现蚕宝宝对蚊香“过敏”,这可把老爸害惨了,天天给蚊子义务“献血”。

小蚕宝宝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看着它们,我想到了自己也是在爸爸妈妈的细心照顾下慢慢长大的,而且,我还发现蚕会吐丝救生,好厉害哦!有一次,我换桑叶时一条小蚕不小心从桑叶上掉了下去,我的心一颤,完了,这么娇小的东西,经得起摔吗?但我又来不及去救它,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走向死亡。突然,我惊讶地发现,它突然吐了一根丝,让丝粘住叶子,把自己悬挂在空中逃过了一劫。我震撼了,面对生命中的磨难,它机智地救了自己,真了不起!

最近几天,不知怎么的,我发现小蚕宝宝们的身体凹进去的地方都或深或浅地呈现出绿色,大概是因为桑叶吃得太多了吧!

(三)

今天,我满怀喜悦把小蚕宝宝们带到了学校,因为老师要我们让蚕宝宝回来聚聚,顺便比比谁把蚕养得最好。我得意扬扬地想:“我的小蚕最大的有3。5厘米长,赢定了!”哦,老师还说要来场PK赛,选出最佳蚕爸爸和蚕妈妈。其中的一项桂冠,我是摘定了——当然是最佳蚕爸爸喽!

没想到,童佳俊的蚕要比我的大得多、粗得多。我惊讶地睁圆了眼睛——不可能吧?吃什么灵丹妙药养的啊?

老师大大表扬了他,还请他上台为全班同学传授科学养蚕经验。他乐滋滋地走上讲台,详细讲述了养蚕的经历。我发现他的确很用心。比如:家里不点蚊香、用电风扇赶蚊子、爸爸不抽烟、妈妈烧菜开油烟机、爸爸每天到山上采桑叶……。哦,一人养蚕,全家上阵!

我暗暗发誓:要更加用心养蚕,以后再和他决一雌雄。

回家后,我发现29只小蚕死了三只,感到十分难过。这些死去的小蚕全是不足一厘米长的。我觉得这和我们的学习十分相像,老师教我们的知识就像一片片桑叶,只有吃得多,吸收得多才能生存下去,不会被淘汰。

(四)

今天,小蚕们搬家了,因为原来那间房子对它们来说实在是太拥挤。于是,我为它们制做了一个精美的小蚕屋〈谁叫它们都有六——七厘米长,长的膘肥体壮,不搬家也不行了〉,以前里面是装蛋糕的,很大,还有一丝淡淡的清香,用来当小蚕屋再合适不过了!小蚕为什么会这么长的这么快呢?这还得归功于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们,每天,他们早晨散步回来时,总会为我的小蚕带来几十片新鲜的桑叶,有了足够的桑叶,小蚕整天就只知道吃,不肥才怪呢!

我有一个疑问,小蚕只吃桑叶,大熊猫只吃箭竹,澳大利亚的考拉只吃桉树叶,它们都非常挑食,只吃一种食物。为什么大熊猫、考拉都濒临灭绝,而蚕之一族却子孙兴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带着疑问上网查资料,原来大熊猫的精子存活力特别低,繁殖能力差。而考拉因为以前被大量猎杀,现在虽然受保护,但它的食物来源桉树林却不受保护同样濒临灭绝。而小蚕不但繁殖能力强,而且食物来源充足,自然繁荣昌盛。

(五)

这几天,我在小蚕屋里发现有几只小蚕的身体由尾部到腹部开始变黄、呈透明状,身长竟然由7厘米缩成了5厘米,桑叶也无法引起它们的兴趣,一个个都往高处爬,嘴巴里吐出了一根又一根银白色的丝,闪烁着光泽,妈妈说它们要上山了——结茧,便找来了一大捆稻草,刚准备把小蚕们放上去结蛹,一个老奶奶走了进来,想要买药,见我们正准备把小蚕们放上去结蛹,说:“应该取出稻草芯,捆扎起来,然后,把蚕放上去”我按老奶奶的话做了几座蚕山,小蚕们迫不及待的在几根稻草芯之间努力工作起来,它们嘴里吐出几根丝来,粘住稻草芯,六只胸足站定在丝上,以s形的方式继续吐丝,头一扭一扭的,像印度的舞蛇,那样子可有趣了。半天时间,一个透明的蚕茧就形成了!

小蚕可真是天生的建筑师呀!

今天早上我发现有一些蚕不吃东西,也不动,身体有些淡淡的发黄,皮肤显得很紧很亮,嘴的周围也有一些“发锈”,呈褐色,我们想它们可能是要蜕皮了吧。

下午放学一到家,我们立刻跑去看小蚕,小蚕果然是在蜕皮。刚巧有一条正在蜕皮,我们仔细地观察。原来小蚕蜕皮前吐的丝是用来把自己固定住。小蚕的皮是从嘴那裂开的,现在他身子一拱一拱的往前爬了几下,奇迹发生了,小蚕就像是在脱衣服,从旧皮当中一点一点钻了出来。说起来容易,但我想小蚕蜕皮一定是费了他很多的力气,所以他蜕完皮就趴在那又一动不动了。是啊,这是他又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自然会很辛苦。

刚蜕完皮的蚕,身体有些发白,很嫩的样子,嘴部的颜色也很浅。现在他们已经足够大,可以看清他们的长相了。我们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真的和资料里说的一样:身体有十三节;八对足——三对胸足,四对腹足,一对尾足;身体前端分别有一对像眼睛一样的斑点和一对半月形斑纹;身体两侧还有一溜黑色斑点。他们在盒子里歇了一阵,等体力恢复了一些,身体的皮肤也不再那么娇嫩了。我们拿了一些新鲜的桑叶放在他们旁边,他们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关于养蚕日记作文7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养蚕日记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星期,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几条蚕,让我们回家仔细观察。我可高兴了,一回家就给我们的蚕宝宝做了个窝,摘了许多桑叶给它们吃。

第二天,我又来观察并带了一些桑叶给它们吃。这时我发现一只较大的蚕,个头好大,总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把桑叶放在它嘴边,它也不吃。我一阵纳闷,自言自语道:“咦,它生病了,还是‘抑郁’了。怎么连爱吃的桑叶也不吃了”。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别担心,蚕宝宝要蜕皮了。别忘了,蚕蜕皮时,千万不能弄端它身上的丝,要不然的话,它的外衣不仅蜕不下来,而且蚕宝宝还会死。”我点点头说:“明白了,我还以为蚕快不行了。”

又过了几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蚕宝宝怎样了,我看见原来那只大蚕后面已堆了一层皮。原来是昨天,它蜕皮了。现在它还长大了不少,身上的颜色越来越浅了,食欲大增,拼命地吃了起来。原来我每天放四片桑叶,就足够它们吃了,现在要放好多桑叶才够他们吃呢。看到我养的蚕长到这么大,吃的越来越多了。我很欣慰,总算这几天没有白忙活。

我真希望它们快快长大,结出又大又白的蚕茧来。

5月19日

星期一,刘老师奖给我一条蚕宝宝。我很喜欢它,蚕宝宝小小的,细细的,爬起来一拱一拱的,它的身上有黑黑的小麻点,搞得我哪是头哪是尾都分不清了。

但是妈妈不同意,因为我家找不到桑叶,可妈妈看着我手捧着蚕宝宝爱不释手、恋恋不舍的样子,妈妈决定收留它。

蚕宝宝吃了两天刘老师给我的桑叶,桑叶很快就干枯了,蚕宝宝都快饿死了。

后来妈妈从农业大学偷偷地采了几片桑叶回来,这样蚕宝宝就不饿死了。

让我更高兴的是爸爸下班回来看见一棵桑树,蚕宝宝以后就可以吃新鲜的桑叶了。

刘老师告诉您蚕宝宝没有长大就会吐一点丝了。

5月26日

蚕宝宝在我家住了两个星期,她长得有我的手指那么粗了,长跟我的小拇指那么长了。

蚕宝宝的头很小,嘴巴好像长在鼻子上一样。蚕宝宝的身子很光滑,而它的头上有许多的皱纹,像个小老头。

它的身子胖胖的,她是白里透绿的,身子是一节一节的,左右都是有一颗一颗小黑点。

它尾巴上有尖尖的小刺。

它前面脚很小,后面的脚很大,后面的脚下面有吸盘,腿上有毛毛,脚下的吸盘是为了防止从桑叶上掉下来。

有一次,奶奶以为蚕宝宝生病了,因为蚕宝宝 一动不动地趴在哪里。我眼睛尖,发现桑叶上有怪怪的东西。爸爸说:“蚕宝宝蜕皮了!”

6月3日

星期天蚕宝宝东爬来西爬去。它焦急不安,连新鲜的桑叶都不吃了。

爸爸妈妈又以为它生病了。我发现蚕宝宝总是往上爬,把身子立起来。我想起吕晟的蚕宝宝结茧了,我们家的蚕宝宝可能也要吐丝了 。

爸爸就给蚕宝宝搭了一座蚕山,虽然蚕山搭得不怎么样,但是蚕宝宝还是结了个茧子。茧是黄黄的,是椭圆形的,外面像网,里面像橄榄。

蚕宝宝在里面成蛹了!

春天来了,我和班里许多同学一样养起了蚕,这是我第一次养蚕,看着芝麻点大的蚁蚕一天一个样,我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星期天晚上,我又和妈妈一起 看蚕宝宝,只见它们一条条身强体壮,肥肥胖胖,像小蚯蚓一样钻来钻去,吃个不停,个头足有一厘米多了吧。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蚕宝宝长得可真快呀!妈妈的 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只不过笑容里透着一点儿忧郁。换上新桑叶后,妈妈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百思不得其解,蚕宝宝长大了应该是件好事,可妈妈为什么还不开 心呢?我便问妈妈,妈妈却回答说:“等你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的。”

无意之间,我看到了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恍然大悟。蚕宝宝为自己的后代而不停地成长、痛苦地蜕皮、无私地奉献,产完卵后就死去了。妈妈就是担心蚕宝宝飞快地长大了,变成蛾产完卵,结束了它的生命周期,她是希望蚕宝宝慢点长大呀!

原来动物和人类是一样的,她们为了下一代,无私地奉献着,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这真让人感动啊!从这一刻起,我又怀着另一种心情去观察蚕宝宝了……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最近,我们班刮起了养蚕风。

这不,一放学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去看我的蚕宝宝喽。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诶,其它的蚕宝宝都可爱地扭动着身子,有的白一点,有的黄一些。可有一条蚕宝宝一动不动,缩着身子,乌黑乌黑的。我心想:呀,会不会这条蚕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条蚕宝宝所在的桑叶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叶轻轻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条或死或活的蚕,可是它没反应;再碰碰,还是没有反应。

我着急了,赶紧叫来“奶奶专家”诊断,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说:“哦,这条蚕死了。”奶奶虽然若无其事,可我却心疼死了!好朋友冯冯就给我几条。同桌小范还寄存在我这里3条,可还死了一条,这一条当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条了。

20xx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这几天,我的蚕宝宝长大了许多,身体已经有4毫米宽了。别以为“蚕宝宝到现在只有4毫米宽,还长大了呢!”告诉你:刚开始只有1毫米宽,对我们来说很少,可如果把刚开始的蚕宝宝和现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可是,有小部分的蚕宝宝(只有几条)还是不太大,而且也不啃桑叶,也不脱壳,这是怎么了?难道桑叶不好吃吗?

我试着把那几条小的蚕放进我的“阳光实验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叶,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叶放进去,再把几条小蚕放进去,试试看小蚕喜欢吃哪种桑叶。

小蚕宝宝对这个新环境并不陌生,一会儿就开始吃了,试验成功!小蚕宝宝都在大口大口吃桑叶,不管是嫩的还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蚕宝宝被大蚕欺负了,所以小蚕宝宝才不愿吃桑叶的。呵呵,小蚕宝宝原来也这么爱闹脾气。

20xxx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结茧了。

白花花的.蚕丝包裹着胖胖的身体,我相像着他们高昂着头,努力吐司的样子。听老师说,蚕丝可以做成蚕丝被,又透气又暖和,还可以加工成真丝的衣服,舒适而又美丽,但蚕的一生也将结束,它即将化身为蛹,繁衍后代之后,它们短暂的生命之旅也就结束了。而蚕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难过,我不要蚕宝宝的丝,我更不要吃它们,我只希望它们能和我一样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

它全身乳白,笔芯状的身体上长着几乎看不见的嘴,身体两侧长着14条腿。时而啃啃桑叶,时而睡睡大觉,无忧无虑的在塑料盒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没错,它就是我饲养的蚕宝宝。

蚕刚到我家里时,在桑叶中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突然见到一“颗”如黑粒状的东西从桑叶中钻出来,像是与我们玩捉迷藏呢。第二天盒中有几粒蚕砂,这便是它的排泄物。过了几天,蚕儿有笔芯般粗,只见它吐出两根细丝,头仰着用力向前使劲,我吓了一跳,连忙叫来爸爸,他耐心的向我讲解到“蚕儿要蜕皮了,它要脱去旧衣服,换上新衣裳”。一句话的功夫,蚕儿已经离开了旧皮,正躺在桑叶上喘气,我伸出手指,想逗弄它,爸爸阻止了我:“脱皮是蚕儿非常痛苦的事情,假如你现在与它嬉戏,它可能会劳累致死”。我心有余悸的缩回手指。

经过一次次的脱皮,蚕在盒子的顶端吐丝了,渐渐的形成一个茧,它躺在里面休眠。一天天过去,我甚至都要将蚕遗忘了。忽然有一天,我不经意往盒中瞧一瞧,只见一只飞蛾扑打着翅膀站在茧上,我欣喜若狂,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它,它排下一颗颗卵,最后倒在桑叶上。妈妈正巧经过,看着我那哭丧的脸:“孩子,蚕破茧成蝶后, 排完卵,生命就结束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飞蛾在临死前产下后代,完成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母爱的力量。以后我不再在心底小瞧它,母爱的光辉显得它愈发伟大!

“太好啦!太好啦!”听科学老师说我们可以养蚕宝宝了。我们大家兴奋不已,手舞足蹈。

今天,我发现我那犹如一粒芝麻一样大的蚕卵孵化了,小小的;细细的;身体棕色。我拿起蚕姑娘的家奔出教室飞快地跑到科学老师办公室找到徐老师,听徐老师说:“这是蚁蚕,蚕姑娘小时候的第二阶段就如你刚出生的时候。”我点点头,快步走回教室。

过了几天,我的蚕宝宝换了一身新衣服,身上黄黄的,不过头部还是黑色的。还不停地吃桑叶,我用放大镜看了一下,发现蚕宝宝是摇头吃桑叶的,而且还是用脚抱着桑叶柄吃的。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会发出“沙沙沙声”,我还以为是外面下雨的声音呢!

过了几天,我的蚕宝宝又换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是白色的。吃桑叶的量也比之前大了起来。我像个十万个为什么似的去问徐老师,从老师那里得知这是二龄蚕,而且蚕姑娘一身要换五次新衣服。

又过了些时间,蚕宝宝还是和原来一样,只不过长大了一些。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发黄发亮了,开始不吃桑叶了,又吐了许多细细的丝。我又去问老师,徐老师说:“蚕宝宝要变成蛹了,你可以等它用丝弄成茧,在用牙签取出它的丝哦!过段时间它还会变成飞蛾。”

我笑着点点头,期待它变成会飞的飞蛾。老师还告诉我蚕丝可以用来做衣服,我们穿的很多衣服都是蚕丝做的,包括蚕丝被。

蚕,真了不起!

从此,我的养蚕生涯就开始了……

每天放学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它们的变化。

里面最大的蚕我给起名为“胖大头”。这胖大头平时看它整天懒洋洋的,可一说到吃桑叶的时候比谁都厉害呢!我刚换好桑叶,它也不找找哪个地方好下口,就直接在原地狠啃猛咬。因此,它的个子比同伴们大了很多呢!

如果我抓它到另一片桑叶上面,它还会摇晃着肥大的身体来反抗我。因为它的身体肥大,所以一片桑叶就只有它一只蚕独自霸占,一旦有入侵者,它便像一只蚕王一样,高高地扬着头,好像在说:“谁敢来试试我的铁头功!”其他的蚕一看,就吓得狼狈地逃跑了。

晚上,胖大头的胃口也好得出其,像永远吃不饱似的,如果两片桑叶靠得很紧,它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张大嘴巴两片一起啃,啃到最后,直到自己吃不下去了,才肯罢休。

胖大头啊,我真佩服你的惊人胃口啊!真是一只让人爱不释手的蚕啊!

养蚕日记在哪里发表过论文

作文标题: 养蚕日记 关 键 词: 日记 高中高三 2700字 字    数: 27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2700字的作文,题目为:《养蚕日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蚕宝宝出世开学的时候,老师发下了科学课的学具,我发现有个透明塑料袋里面有六粒扁圆形的小圆点。老师告诉我们那是蚕卵,要好好保管。那时春寒料峭,况且蚕宝宝的口粮—桑叶还没有落实,不宜孵化。爸爸小时候在农村帮奶奶养过蚕,算是有经验的人了。他说要将蚕卵放在阴暗处避光保存,等到了清明节前后,气温回暖,桑叶长出了再进行孵化。我很是心急,经常把小袋子拿出来,对光看看蚕卵有什么变化。由于我的不听老人言,有五粒先孵化的蚕卵因气温骤降而冻死了。清明节前最后一粒蚕卵孵化出来,我把它当做宝贝一样悉心照顾它,给它起名叫小六。小六刚孵出来的时候,像个小黑蚂蚁,头大身子小,叫蚁蚕。我家旁边有颗野桑树,发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外婆说蚕宝宝可以吃的,找不到家桑树,只好用野桑叶做蚕宝宝的口粮了。野桑树很高,我够不到叶片,每天由爸爸妈妈帮我摘桑叶。小六看来是饥不择食了,对野桑叶是来者不拒,把桑叶咬了一个个小洞。由于它太小了,给它换叶片的时候,我用毛笔把它轻轻的从旧叶片上刷到新鲜叶片上。奶奶养了一辈子的蚕,看我把小六当成了宠物来养,轻声地说:“养蚕人很辛苦的。”妈妈念了一首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我不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妈妈解释说: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二、蚕宝宝蜕皮过了4~5天,小六不再吃桑叶了,把头高高昂起,纹丝不动。爸爸告诉我说,蚕宝宝开始眠了。小六醒来,就开始蜕皮。蜕皮先从头部开始,小六痛苦地蠕动身体,旧皮一点点地向身后退去。蚕宝宝蜕下的皮是呈黄褐色,卷曲在一起。刚刚蜕好皮的蚕宝宝要等新皮硬化后,才能吃桑叶,小六成了一龄蚕。爸爸介绍说,蚕的一生需要蜕四次皮,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末期就可以结茧了。三、蚕宝宝多了兄弟姐妹四月中旬的一次科学课,老师让我们把蚕宝宝带到学校,展示我们的劳动成果。那时小六已经二龄了,我把独生子女—小六带到学校,同学们都很同情我,送了我11条蚕宝宝。小六从此有了兄弟姐妹,我的蚕宝宝数量增加到了12条,可喜可贺! 四、蚕宝宝有了新口粮徐静茜向我透漏了一条信息,小区里有一棵家桑树,具体位置她没有告诉我。我和妈妈在小区里四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找到了。从此,蚕宝宝们换了口粮,吃上了正宗的家桑叶。小六开始还不太适应口味的改变,听听身旁兄弟姐妹吃得沙沙作响,它也开始努力吃了起来,生怕桑叶被吃光了,饿肚子的滋味很难受哟。新加入的蚕宝宝长得很快,其中有几条都快赶上小六了。五、蚕宝宝的身体蚕宝宝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及腹部三部分组成,胸部有三对足是用来帮助进食的,腹部有四对足像吸盘一样可以帮助蚕宝宝固定身体的,尾端有一对尾足,也是用来固定身体的。蚕宝宝身体一节一节的,像火车的车厢,第一节上有和老奶奶一样的皱纹。它们的牙齿十分锋利,像把小锯子,一圈一圈地吃着,还不停地点头,好像说:“这桑叶真鲜嫩,真美味啊! ”不用一分种就吃了一个大窟窿。妈妈说,这才是真正的蚕食(后比喻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侵占别人的地盘)。蚕宝宝身体每一节的两侧都有小黑点,爸爸介绍说,那时气门,是蚕宝宝呼吸用的。随着蚕宝宝龄期的增加,身体的颜色逐渐变浅,背部有一条细线清晰可见,叫做背脉管,功能相当于人体的心脏。蚕宝宝不知害羞,边吃边拉。它的排泄器官叫马氏管,排泄时它的小“屁屁”颜色先变深,然后马氏管逐渐将大便推出来后立即收回。它的排泄物由蚁蚕时的小黑点逐渐变成五龄蚕排泄出的黑色、截面呈梅花状绿豆般大小的粪便,中医上叫蚕沙,具有清热解毒和凉血的功能,可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还可以收集起来晾干做婴儿的枕头,听说还可以卖上不错的价钱。奶奶说养蚕的时候很忙的,没有时间收集蚕的大便,蚕的大便连同吃剩的碎叶及叶梗施到田里做肥料了。我还观察到在蚕宝宝身体的第三节背部有一对褐色的括号,尾巴上有一根向上翘的刺,我和爸爸妈妈找了很多资料也解释不清,你能告诉我蚕宝宝为什么会长括号和刺吗?六、蚕宝宝结茧小六率先进入了五龄末期,身子变透明了,准备吐丝结茧了。爸爸出差在外,我和妈妈没有经验,找不到稻草或波浪形的网格供蚕宝宝上蔟。妈妈叠把纸扇状,把小六放在上面。小六适应环境的能力还很强,在吐丝前排出了几粒的粪便。然后在纸扇上仰起半个身子,把头晃来晃去,又过了一段时间,隐隐约约出现了茧状,宝宝把身子蹲在里面,不断地吐丝,样子很辛苦。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听到小六吐丝碰到先前吐的丝时发出“碰碰”的声音。过了两个多小时,茧子状越来越清晰了,可蚕却模糊了,我也迷糊犯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小六已经结了薄薄一层茧壳,还可以看到一个小黑点在动,那是小六的嘴还在吐丝。最后连小黑点也不见了,蚕完完全全躲到茧里面去了,它睡着了。七、蚕蛹化蛾小六开始从茧子里钻出来了,变成了老六了,这时应叫它蚕蛾。它刚钻出来时,翅膀是湿的,而且是叠着的,包着身子,一动也不动,趴在盒子里,只是触角在晃动。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它的翅膀渐渐张开了,像一只白色的蝴蝶,但是不会飞。这时我才看清它的真面目,它和蚕宝宝不同。蚕宝宝有14对足,蚕蛾只有6对。蚕宝宝直是个魔术师! 八、繁衍后代蚕蛾出来了,过了两天,它的肚子越来越胀,这说明它要产卵了。这时它显得很不耐烦,一会儿爬到盒子角落,一会儿爬到盒子中央。大约爬了几个小时,它就开始产卵了。只见它从尾部排出好多绿莹莹的、像芝麻这么大的卵,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再产。一天过去了,它的肚子扁了,于是就静静地躺下了……蚕宝宝真是个好宝宝,它的一生好短暂,又好辛苦! 九、知识的延伸回顾养蚕的全过程,知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长发育阶段,了解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动物。在正常的饲育情况下,幼虫期从孵化吃桑叶到吐丝作茧,需要20到28天;吐丝结茧约需3天;再经1至2天化蛹;蛹期经过10到15天就化成蛾,蛾才是成虫。在化蛾当日,雌雄成虫交尾产卵,如果产下的是非滞育卵,那么再经过10天左右就可孵化出下一代的蚁蚕了。这样,大约需要40至60天时间桑蚕便可完成一个世代,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咏了一种一息尚存、奋斗不止的精神。现在,人们也常以“春蚕”来比喻为理想、为事业奋斗终身、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高尚人格和情操。但从生物学观点来看,当春蚕把丝吐尽之时,它并没有死去,只是走完了生活史中的幼虫阶段,即将变为蚕蛹而已。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人作事原来希望于自己有利,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也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名师点评:这篇文章具体,全面地介绍了蚕宝宝从出生到化蛹到繁衍后代的真个过程,小作者是一个有耐心和恒心的人。作者对蚕的观察很细致,然后用具体的语言写出了蚕的整个变化过程,最后对蚕作了一个引申的介绍。文章写的很长,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写出这么长的这么具有知识性的文章真是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作者的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整个文章的过渡自然,文章不仅知识性强,并且生动有趣,是一篇好文章。如果作者能对开头和结尾有个总括性的语言,就使文章结构更完整了。(学乐中国特聘教师:马涛老师)2009-5-24 23:14:00

最近,我家养了10条黑不溜秋的蚕,我把它们放在一个橘黄色的纸盒里,再把几片桑叶放进盒子里。

我的蚕宝宝又细又短,很小,和蚂蚁差不多大,黑不溜秋的小身子底下,还长了一排排比米粒小三,四倍的小脚,妈妈说它们象小虫子,可我怎么看也不觉得恶心,还觉得非常可爱呢!

还有,蚕宝宝的身子,一节一节得像是一节节的车厢,可爱极了!

现在,蚕大了许多它们的长相和习性都不同。有的蚕爱吃,整天"丝,丝,丝"地咬着桑叶,有的爱逛街,总是爬来爬去,还有的文文静静,能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现在我每天都要观察这些蚕,给它们拍许多照片,太有趣了!仔细观察蚕,还能够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比如,有的蚕喜欢吃桑叶的茎,有的喜欢吃叶面,有的蚕可坏了,为了能够吃到对面新鲜的桑叶,就抄近路,从别的,哪怕是小蚕身上压过去,真是调皮呀!

观察小动物真有意思呀!

昨天,冉老师通知我们让我们今天把自己的养的蚕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一起观察。

现在我只剩下大毛、二毛和三毛了,因为老师很早以前就让我给张蕾一只蚕,可是她一直没来拿,我怀疑她一定是忘记了。昨天,她终于来了,恐怕是怕今天会被冉老师训吧。我把经过认真仔细的考虑,把我的四毛给了张蕾,因为它最喜欢独来独往,我想一个人生活可能会比其它几只单独生活要好一些,至少它不会因为思念它的同伴而死去吧。其实,从内心来讲,我真的不想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送给别人,毕竟我已经养了它们半个多月了,对它们还是很有感情的。可没办法,这是冉老师的命令,不得不服从啊,我只好恋恋不舍地把我的四毛送给了张蕾。

今天早上我把我的三毛带去了,我一直把它当成了我的四毛,没当同学问我的,我给这只可爱的小蚕宝宝取的美名是什么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四毛。”可回到家里我才发现,这原来是我的三毛。我把小蚕宝宝带到班上,班里的同学看了都说我的小蚕宝宝像猪儿虫,又大又胖。我也去看的别的同学养的蚕,他们的都小得可怜。看来我的辛苦还是没有白费,我真的是尽心尽力地在照顾它们。通过我和同桌的仔细观察,还发现了蚕是怎么排泄分粪便的,它先从尾巴里挤出粪便的一个头,接下来它不停地摇尾巴,这样就把粪便给摇了出来,看起来,它们排完粪便都轻松多了。

放学回到家,我把我的小蚕宝宝都放在了一起,大毛、二毛一定是很想三毛了,一看见三毛就爬到了它的身上。大毛已经有筷子头那么粗了,身长估计有4。5厘米了;二毛比大毛微微瘦一点儿,不过长度跟大毛可是不相上下。尽管它们差别不大,我还是有辨认它们的方法,每个小蚕宝宝的尾巴上都有个像针一样的.东西,大毛的“针”比二毛的长一些,大毛戴的“黑眼镜”的颜色比二毛戴的要浅一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做祈祷的动作。三毛最好人,因为它的颜色是浅灰色的,吃东西的时候也表现的比较斯文。我还发现每只小蚕宝宝身体的第四节两侧都有一个像耳朵一样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另外,它们吃过的桑叶上有很多亮亮的丝,还有几片叶子都被它们的丝连起来了,恐怕它们在练习吐丝吧。

我多么希望能尽快看到它们吐丝啊,可我有怕它们吐丝,因为这样的话,我就永远见不到我那可爱的小蚕宝宝了。人们都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也就是说,小蚕宝宝吐了丝以后就死了。那样我会难过的。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最近,我们班刮起了养蚕风。

这不,一放学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去看我的蚕宝宝喽。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诶,其它的蚕宝宝都可爱地扭动着身子,有的白一点,有的黄一些。可有一条蚕宝宝一动不动,缩着身子,乌黑乌黑的。我心想:呀,会不会这条蚕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条蚕宝宝所在的桑叶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叶轻轻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条或死或活的蚕,可是它没反应;再碰碰,还是没有反应。

我着急了,赶紧叫来“奶奶专家”诊断,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说:“哦,这条蚕死了。”奶奶虽然若无其事,可我却心疼死了!好朋友冯冯就给我几条。同桌小范还寄存在我这里3条,可还死了一条,这一条当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条了。

20xx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这几天,我的蚕宝宝长大了许多,身体已经有4毫米宽了。别以为“蚕宝宝到现在只有4毫米宽,还长大了呢!”告诉你:刚开始只有1毫米宽,对我们来说很少,可如果把刚开始的蚕宝宝和现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可是,有小部分的蚕宝宝(只有几条)还是不太大,而且也不啃桑叶,也不脱壳,这是怎么了?难道桑叶不好吃吗?

我试着把那几条小的蚕放进我的“阳光实验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叶,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叶放进去,再把几条小蚕放进去,试试看小蚕喜欢吃哪种桑叶。

小蚕宝宝对这个新环境并不陌生,一会儿就开始吃了,试验成功!小蚕宝宝都在大口大口吃桑叶,不管是嫩的还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蚕宝宝被大蚕欺负了,所以小蚕宝宝才不愿吃桑叶的。呵呵,小蚕宝宝原来也这么爱闹脾气。

201xx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结茧了。

白花花的蚕丝包裹着胖胖的身体,我相像着他们高昂着头,努力吐司的样子。听老师说,蚕丝可以做成蚕丝被,又透气又暖和,还可以加工成真丝的衣服,舒适而又美丽,但蚕的一生也将结束,它即将化身为蛹,繁衍后代之后,它们短暂的生命之旅也就结束了。而蚕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难过,我不要蚕宝宝的丝,我更不要吃它们,我只希望它们能和我一样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

最近,我们班又掀起一股养蚕热潮。我也毫不例外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我最早养蚕是三年级时,科学课要用蚕,全班同学(包括我)都开始买蚕,买桑叶。一到下课就没完没了地讨论蚕。一开始,我还不知道那是蚕,以为那是玩具,便也没怎么在意。但周倩红告诉我说,那不是毛毛虫,是蚕。我听了,很感兴趣,向周倩红要了一条蚕和一片桑叶,并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小纸盒,用来装蚕。每天不嫌麻烦地带回家,还让妈妈给我买了二十多条蚕和好几包桑叶。

蚕的头是扁扁的,有点棕褐色,听外婆说,蚕每脱一次皮,就要长一节,眠几天。在蚕眠的时候它的嘴会肿起来。而且在那几天里,蚕都不能吃桑叶。(外婆说到这儿时我有点儿同情蚕了。好几天不能吃东西,要是我,早该崩溃了!)

我的蚕共有五条。一条是胖乎乎的,长长的。只要一看就知道它快要结茧了。还有三条比的蚕小一点,身子也不是那么胖。最后一条是最小的了,它的身体十分的黑,简直可以说是黑炭一个!所以,我叫它小黑。而我最喜欢的那条蚕,便是的那一条了。因为它不仅全身很白,而且肥肥壮壮,可爱极了!所以,我赠它一个雅号:大白。

外婆还跟我说,养蚕要细心,每天都要换桑叶,清理养蚕盒。不能把带水的桑叶给蚕吃。因为那样蚕会拉肚子,一拉肚子,蚕就要死了。另外,能在盒子上弄几个洞,这样,蚕就不会憋死了。

在我的“养蚕史”上,最令我难忘的就是那次:我不知道蚕不能吃带水的桑叶。我就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桑叶,带着水就给蚕吃了。第二天一早,我去看蚕,看到的却是十条(我有二十多条蚕)奄奄一息的小蚕,这无疑是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外婆,外婆这才告诉我,蚕不能吃带水的桑叶。从那以后,我每次给蚕放桑叶都要十分仔细地擦拭一遍,再给蚕吃。

养蚕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还告诉我们,不能画蛇添足,因为这样会害了别人!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最近,我们班刮起了养蚕风。

这不,一放学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去看我的蚕宝宝喽。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诶,其它的蚕宝宝都可爱地扭动着身子,有的白一点,有的黄一些。可有一条蚕宝宝一动不动,缩着身子,乌黑乌黑的。我心想:呀,会不会这条蚕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条蚕宝宝所在的桑叶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叶轻轻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条或死或活的蚕,可是它没反应;再碰碰,还是没有反应。

我着急了,赶紧叫来“奶奶专家”诊断,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说:“哦,这条蚕死了。”奶奶虽然若无其事,可我却心疼死了!好朋友冯冯就给我几条。同桌小范还寄存在我这里3条,可还死了一条,这一条当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条了。

20xx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这几天,我的蚕宝宝长大了许多,身体已经有4毫米宽了。别以为“蚕宝宝到现在只有4毫米宽,还长大了呢!”告诉你:刚开始只有1毫米宽,对我们来说很少,可如果把刚开始的蚕宝宝和现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可是,有小部分的蚕宝宝(只有几条)还是不太大,而且也不啃桑叶,也不脱壳,这是怎么了?难道桑叶不好吃吗?

我试着把那几条小的蚕放进我的“阳光实验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叶,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叶放进去,再把几条小蚕放进去,试试看小蚕喜欢吃哪种桑叶。

小蚕宝宝对这个新环境并不陌生,一会儿就开始吃了,试验成功!小蚕宝宝都在大口大口吃桑叶,不管是嫩的还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蚕宝宝被大蚕欺负了,所以小蚕宝宝才不愿吃桑叶的。呵呵,小蚕宝宝原来也这么爱闹脾气。

20xx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结茧了。

白花花的蚕丝包裹着胖胖的身体,我相像着他们高昂着头,努力吐司的样子。听老师说,蚕丝可以做成蚕丝被,又透气又暖和,还可以加工成真丝的衣服,舒适而又美丽,但蚕的一生也将结束,它即将化身为蛹,繁衍后代之后,它们短暂的生命之旅也就结束了。而蚕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难过,我不要蚕宝宝的丝,我更不要吃它们,我只希望它们能和我一样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

去年秋天,英语班的同学送了我一些刚出世的蚕宝宝。只见蚕宝宝黑黝黝的,只有蚂蚁那么长,在桑叶上爬来爬去,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我马上去采来最嫩的桑叶,希望它多吃一些,快快长大。因为同学告诉我,这些蚕宝宝织出的茧有好几种颜色,所以,我是那样期待结茧的时刻。

每天起床和放学,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蚕宝宝,喂一些桑叶和清洁它的“家”。蚕宝宝一天一天大起来,过了几天,蚕宝宝忽然不动了,我着急地问妈妈“蚕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我,这是蚕宝宝要蜕皮了。只见它先把身体紧缩,接着尾部一挺,前面的两只脚就出来了……这样一直到十四对脚全部出来,接近尾部时,又不动了,大概是在休息吧。两天后,它终于把挂在尾巴上的脏皮蜕去了。蚕宝宝一生要蜕五次皮。蜕过三次皮的蚕宝宝会变得白白胖胖,柔软而富有光泽的蚕身,好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可漂亮了!

“沙、沙、沙”像细雨的声音,这是蚕宝宝吃桑叶时发出来的。它们把桑叶吃成各种形状:有的被吃穿一个大洞;有的被吃得像一张地图;有的则被吃得只剩下一些脉络。

蚕宝宝不停地吃啊吃,吃到身上透亮透亮的,好像满肚子都是金丝银线,结茧的时候就到了。我就把它捉到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盒子里,一条蚕一个格子。蚕吐丝时的样子很好看,它缓缓地摆动着头,时而低下头,时而昂起头,吐出长长的、柔软闪亮的细丝,不停地把自己裹上。开始好像在精心地给自己织着晶亮华丽的纱衣,两三天后却织成了一个椭圆形的茧,就像一座没有门窗的小房子,蚕就安安稳稳地睡在茧里,然后再变成蛹。

望着这些金黄色的、淡绿色的、奶黄色的、白色的茧,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蚕宝宝吃的是桑叶,吐的是银丝,这是一种多么值得赞美的奉献精神啊!

半月前,妈妈从外婆家带回来一些蚕,我很高兴。

只见一个小方形的纸盒里有几片桑叶,桑叶上有好多小洞,我问妈妈蚕在哪儿,妈妈让我拿起一片桑叶,到亮一点儿的地方观察。只见桑叶上有几条一厘米长的又细又黑的东西粘在上面,我又问妈妈:“蚕在哪儿?”妈妈说:“那小黑点儿就是。”

我凑近了些,揉揉眼睛再看,只见这几条黑东西在慢慢地移动,它们的头部比尾部明显大一点儿,背部有斑马纹。别看这些小不点儿,还真一怂一怂地移动。

我轻轻地把它们放进纸盒,看见里边的纸片上布满了白点、黑点。妈妈说那是蚕卵,白的是没有孵化的,黑的是受温度影响已经开始孵化的,慢慢地就变成桑叶上的小家伙了。我急了赶紧给它们拿面包吃,妈妈笑着说:“孩子,它们只吃桑叶就够了。”

我每天都记着给蚕宝宝喂桑叶,这不它们都有五六厘米长了,身子圆圆的,很健康。

妈妈说:“春蚕到死丝方尽。”它的一生就为了吐丝。蚕丝是一种很贵重的东西,它可以做布料、蚕丝被。

“太棒了!我有了十条了!”“就是就是,我也有了!……”

咦?我们班怎么样这么热闹啊!哦,原来班上许多同学都领养了蚕宝宝。我也有了二十八条!以前都是羡慕别人有蚕宝宝的,但是现在我不用眼红别人了,心里别提那个高兴啊,我感觉心都要从喉咙口飞出来了!

我高高兴兴把蚁蚕放在用纸做成的盒子带回了家。到了家我马上打开盒子,看见有几片桑叶已经干枯了,于是赶紧从冰箱里拿出几片新鲜的桑叶用剪刀把它剪成细细的丝,然后用毛笔轻轻地将蚕宝宝挑到嫩桑叶上,让它们大口大口地吃。看着这可爱的蚕宝宝,我想蚕宝宝的一生难道只是吃桑叶?于是去问妈妈,妈妈说蚕宝宝不是一直吃桑叶的,它还要经历五次蜕皮……“那,妈妈,蚕宝宝没有手怎么蜕皮?”我不明白地问道,“这个嘛……”妈妈一时也答不上来,我只好去网上“搜搜”了,通过上网搜索我知道蚕宝宝是怎样蜕皮了,我很高兴。

但是我还有许多的问题疑惑不已:比如,蚕宝宝只吃桑叶吗?如果吃了别的叶子,还会不会吐丝?蚕宝宝生病了怎么办?上宠物医院打针药?蚕宝宝住在哪里会比较舒适?是铁箱?木箱?纸箱还是塑料箱…… 总之关于蚕宝宝的知识我想一口气全部知道!

上个星期,爸爸给了我一些蚕籽,我把它们用棉花小心翼翼地包起来,装在衣服里暖起来。

我每天都把棉花包拿出来好几次,看看它们孵出来没有。过了好几天,蚕终于孵出来了,刚刚孵出来的小蚕像蚂蚁一样大,浑身都是黑的,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它们的样子,所以,就叫它“蚁蚕”。

小蚕刚孵出来的时候,我们没有桑叶,我就先去找了些蒲公英的叶子代替桑叶。我刚刚把叶子放进盒子里,小蚕们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吃了起来,等我准备放第二片叶子时,它们已经把第一片叶子咬得豁豁牙牙了,它们是好像永远也吃不饱的小东西。

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好,我竭尽全力去采那些桑树上面的天然桑叶,可是现在桑树实在是太难找了,不过我的爸爸却在他们学校找了一棵桑树,让我喜出望外,这真是踏皮铁鞋无觅过,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这几天,小蚕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桑叶,长得更快了,它们有的已经变白了,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它们清理蚕砂,更换桑叶,每天我都要坐在盒子前看上老半天。

哎,我的小蚕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