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发表180篇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4:39:39

发表180篇论文

发表论文180余篇,著作10余部。曾担任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主席(1999-2000),美国景观生态学会学术年会主席(2001),美国景观生态学会常务理事(2001-2004),美国环境保护部生态学项目科学顾问(2004-2005)。自2005年始担任《国际景观生态学报》(Landscape Ecology)主编,以及EcologicalEconomics,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Engineering in China, Research Letters in Ecology,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2006年获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AAAS)“杰出国际合作奖”。2007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AAA Fellow)。2009年美国Leopold Leadership Fellow。2010年获美国景观生态学会 “杰出景观生态学家奖”(Distinguished Landscape EcologistAward)。2011年获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杰出科学成就家奖”(Outstanding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ward)。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获得者(2001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杰出人才(2003-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5-2009),浙江大学光彪教授(2006-200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特聘兼职研究员(2007-2010),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2008-),内蒙古农业大学特聘教授(2006-);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宁夏大学客座教授。《现代生态学讲座系列》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主任 。

王鸿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区分了层序地层的不同级别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大地构造和全球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级别的节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共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等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 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王鸿祯早年在英留学的博士论文,在四射珊瑚微细骨骼构造中,区别出层状和纤状两种结构的基本类型,并根据两种类型的消长演变,提出了全新的分类及演化关系。他接受了当时英国古生物界的种、属观点和严谨学风,只承认了为数有限的超科、科、亚科、属和亚属,而对其演化阶段和地理分布则作了全面的回顾。这就不仅在研究方法上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对古生代四射珊瑚群的演化作了系统的分析。王鸿祯在20世纪80年代,依靠青年助手陈建强等,改进制样技术,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开辟了新的观察领域,查明了大量属种的微细构造,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学术见解,基本上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据此提出了比较严密的全新分类体系,确认了逾800属和80科,成为集群绝灭和阶段划分及古地理分区的较坚实的基础。对骨骼构造最终单元的研究也为生物骨骼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上述主要认识的应用范围从四射珊瑚亚纲扩展到整个珊瑚纲及更广的范围。据此完成的专著《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提出以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王鸿祯一向重视科学分类体系和工作方法。在地层分类方面,从地层工作的任务出发,主张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者是主要的,不同意平均对待各类地层分类的观点。作为现代的概念方法,王鸿祯强调事件地层学和构造地层学的重要意义(1989)。在地层分区方面,强调古地理轮廓和古构造格局的重要性,将构造活动论和复杂的大陆边缘区的概念引入分区的原则,在中国地层分区(1978)和亚洲地层分区(1979)中得到了体现。在沉积古地理方面,王鸿祯重视沉积相组合及其形成的构造条件和部位,从而把地层的沉积类型分为稳定、活动和过渡三种构造背景,与陆区、浅海区和较深海区三种宏观环境相对应,构成地层类型组合的分类体系。这种把沉积环境和构造部位结合起来的观点,在编著的《地史学教程》(1980)的总论中有较好的说明,也是王鸿祯编制古地理图的认识基础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王鸿祯根据这些较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校内外一批中青年地层、古地理工作者,综合研究了国内长期积累的区域地层沉积资料和一些专题研究的成果,编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及说明书)》(1985)。这一本包括中元古代—第四纪的多图种的大型图集,以先进理论和方法,把古地理和古构造结合起来,把板块构造和历史构造结合起来,较好地反映了中国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变的历史,使这项成果能从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方面服务于沉积矿产及层控矿床的远景规划,出版后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和重视,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鸿祯还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的优势,组织和领导了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煤田地质和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的教师,协作完成了“中国南方沉积历史、构造特征及有关矿产成矿背景研究”项目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及其与能源和沉积矿产分布关系”项目,分别出版了《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9)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等专著,提出了对中国古大陆边缘演化的系统见解,探索了大陆边缘地质的研究途径。 1993年,王鸿祯组织了校内外五十余位成员,承担国家科委攀登附加项目“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层序地层的级别体系及其与各级天文周期的可能对应关系,为以自然节律为依据的新的地质时代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王鸿祯一向重视系统论观点,提倡学科交叉,扩展时空视野,探讨地球科学的根本理论问题,继“中国古地理”等项目之后,又通过层序地层项目的研究,将生物演化、沉积过程、地层发育和构造发展中的周期现象联系对比,从而扩展到岩浆活动史和地球化学演变史,进一步指出了地质作用过程的节律现象是地球演化的普遍规律。它们既是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相互影响的普遍表现,又是地球星体在宇宙中与其他星系相互影响的综合反映。 提出中国及全球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其历史演化体系王鸿祯一向重视大地构造学、特别是历史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早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就阅读和介绍过国外有关全球构造的著作,对“固定论”与“活动论”之间的大论战有所关注。50年代发表了《从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发展论中国东部构造分区》的论文(1955),20世纪70年代撰写了《大地构造与历史分析》和《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79)等论文,80年代发表了《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1981)、《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82)、《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1982)、《中国构造发展史》(1986)等一系列论著,他以构造活动论的观点,提出了复杂的陆缘区和两个相对的陆缘区及其中间的对接带共同构成陆间区的概念(1981)。其后又提出两种地壳消减带的认识:①叠加消减带是弧、陆碰撞,陆缘增生;②对接消减带是最后海域消失,陆陆碰撞。1995年王鸿祯和莫宣学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召开在Episodes上合写的《中国构造发展纲要》是这些学术观点的一个纲要和总结。 为了突出主体大陆与其周围岛群、岛弧构成的复杂陆缘区的从属关系,王鸿祯提出在地台区和地槽褶皱区之上,建立高一级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域(tectonic domain)和亚构造域(tectonic subdo main),提出了晋宁构造阶段和海西构造阶段的全球构造划分(1985)。王鸿祯受前苏联构造学派的影响,注意构造阶段的划分,注意地质历史中有机界同无机界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他根据历史的前进发展和分阶段发展的普遍概念,讨论了亚洲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并根据前寒武纪早、中期地球各圈层都经历明显的阶段变化,以及其在沉积、生物、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方面的表现,提出了全球构造发展的四大阶段(1981,1982),即陆核形成阶段、地台形成阶段、泛大陆形成阶段和泛大陆解体阶段。阶段的划分是以地球圈层的性质、成分的变化和地表的构造格局的重要变化为依据,指出板块构造主要出现于第三阶段,现代规模的板块运动可能限于第四阶段。还指出陆壳、洋壳、过渡壳的性质及幔源岩浆活动的类型等都受到发展阶段的制约,不能简单套用现今取得的数据与远古时期直接进行类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把构造分区的演变和构造阶段的转化结合起来,对中国的构造发展作了综合论述。同时又根据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和古构造资料,作出了不同时期的全球古大陆系列再造简图,逐步建立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构造发展的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 王鸿祯认为大地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史大地构造学,是各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构造格局的演变和动力学背景(过程)。他认为构造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稳定单元与活动单元之间的配置与转化。大陆地壳的主要部分是具有古老基底的稳定单元,而稳定单元中的基底与盖层的关系中,基底是控制盖层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前寒武纪基底及其转化为稳定的阶段时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他一向重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由于在地球早期史中,基本介质的量变和质变最为明显,阶段的划分及其前进发展也最具说服力,为了研究构造基底的基本格局,1948年他就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的对比作了回顾。1955年又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基底的发育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案。这是使用前苏联大地构造概念对中国进行构造分区的较早尝试。在元古代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方面,他组织一批中年骨干,依靠青年师生,开展了对华北、华南等地中、新元古界的系统研究,在区域地层对比、沉积古地理和构造古地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十余年间陆续发表了《中国震旦纪地层与古地理》(1978)、《中国晚元古代古构造与古地理》(1980)、《中国中、晚元古代地壳构造发展》(1980)、《中国中元古代以来的古地理发展》(1982)、《中国元古代主要构造单元及其边界性质的发展》(1984)、《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及年代地层的划分》(1986)、《震旦纪构造格局与全球古大陆再造》(1987)、《中国元古宙古大陆边缘的构造发展》(1994)等论文。根据前寒武纪研究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前寒武系先行建立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议。在对元古代地层和构造格局进行综述时,指出了张裂构造和裂陷槽体系的重要意义(1984)。他提出以28亿年、18亿年和8亿年为时限,将前寒武纪地质按照地壳(岩石圈)的组构发展特征,分为相应的陆核形成、原地台形成和地台形成三大构造阶段(1985),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物质)的联系和统一。 在全球构造方面,王鸿祯提出了以构造域和大陆地台(陆台)为地壳构造单元的大陆聚散过程和以泛大陆周期出现为准的构造阶段,并以这个大陆动力发展轮廓作为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的重要基础。王鸿祯提出,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和目标之一是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当前地学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试图建立地球演化的基本过程及其可能的动力学模式。王鸿祯认为地球的节律现象是地球动力学普遍规律的表现。地球演化的时空框架可以历史发展的阶段论和古大陆集散过程,即泛大陆周期概念作为初步的依据,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协作,进行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并予以动力学的解释。王鸿祯以地球演化的突变论和阶段性“点断前进”(punctuated progressoin)说为主导思想,注意到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研究成果与生物古地理研究取得的格局认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而,联系一度流行的地球膨胀说,提出地球可能曾发生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的设想。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览了有关的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图件,在探讨地球演化动力模式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王鸿祯的一个重要科学思想(思维)是坚持“阶段论”,提倡“激变论”(灾变论)。王鸿祯认为地球演化史的“阶段论”与“激变论”观点是不可分的。地球历史的发展服从量变引起质变的普遍规律,发展过程都是漫长的、相对平静的量变期与短暂的、急剧变革的质变期相互交替出现的。每一次质变都使事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过程。这就是王鸿祯长期倡导的“阶段论”。阶段论的基本点:①阵发性(episodicity)。没有阵发性,就无法鉴别“事件”并把它们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②周期性(periodicity),③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或前进性(progressiveness)。每一新的阶段都代表事物发展的高一级的进程,这和简单的周期说或旋回说有所区别,阶段的发展是普遍的规律。他还认为,研究地球星体天文史的末期和地质史的初期的物质状态和组构特征,结合地球深部过程、热历史分析和天体化学等研究,探讨和验证地球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假说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地球起源假说,应是可行途径。1997年王鸿祯发表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文集第一卷的《泛大陆周期、地球节律与可能的地球膨胀》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出版《中国古地理图集》王鸿祯的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他组织多个地质单位不同学科的地质学人共同完成,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古地理图集》是八开本,共含图版143版,中文说明书85页,英文说明书28页,附录25页,包含构造古地理、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和岩浆岩分区等多个图种,覆盖自元古宙直到第四纪的漫长时期。《中国古地理图集》内容是按构造阶段排序,每个阶段都以构造格架图为首,最后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则是构造发展的历史总结。 1986年,王鸿祯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1989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15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主编了《中国地质学简史》(英文,1989)、《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东西方地质学术思想的交流》(英文,1991)、《中外地质科学交流史》(1992)、《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回顾》(1995)、《中国地质学科的发展》(英文,1996)及《比较行星学地质教育地质学史》(英文,1997)等专著和和文集。1999年,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文集。王鸿祯一贯主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地学思想,更要研究近现代学科史和学术思想史,研讨学术发展的独特规律,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判别得失,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王鸿祯在地质学史方面主编的几本英文专著,分别在第28届(1989)和第30届(1996)国际地质大会、第15届(1990)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上展出和散发,受到普遍的好评,认为是“东西方地学思想交流的重要文献”。他在地质学史研究会工作中,广泛依靠各学科的地质学家和有关学者,从1989年起,坚持“一年一会,一年一书”,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991年王鸿祯当选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外地质科学史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鸿祯共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20余部,其中近140篇论文和绝大部分论著是1978年以后完成。 专著 序号作品年份出版社作者1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中国地图出版社王鸿祯主编2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89科学出版社王鸿祯等3地史学教程1956地质出版社王鸿祯著4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199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王鸿祯主编5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王鸿祯等6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6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王鸿祯等主编7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北京大学出版社王鸿祯主编8构造地质专辑1984有色金属成都地质干部学院王鸿祯,钟嘉猷,徐嘉炜等编期刊 序号作品年份出版社作者1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1998现代地质王鸿祯,史晓颖2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1983地质学报王鸿祯,李思田3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1982地质学报王鸿祯,周正国4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198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5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8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6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1997地学前缘王鸿祯7论中国地层分区1978地层学杂志王鸿祯8中国地质构造述要1996中国地质王鸿祯,莫宣学9全球构造研究的简要回顾1995地学前缘王鸿祯10试论西藏地质幧造分区问题1983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11中国与蒙古之地质2006地学前缘王鸿祯,何国琦12中国中元古代以来古地理发展的轮廓1981地层学杂志王鸿祯;刘本培13中国地质科学50年的简要回顾2000地质论评王鸿祯,翟裕生14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79中国科学王鸿祯

发表论文180篇

发表论文180余篇,著作10余部。曾担任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主席(1999-2000),美国景观生态学会学术年会主席(2001),美国景观生态学会常务理事(2001-2004),美国环境保护部生态学项目科学顾问(2004-2005)。自2005年始担任《国际景观生态学报》(Landscape Ecology)主编,以及EcologicalEconomics,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Engineering in China, Research Letters in Ecology,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2006年获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AAAS)“杰出国际合作奖”。2007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AAA Fellow)。2009年美国Leopold Leadership Fellow。2010年获美国景观生态学会 “杰出景观生态学家奖”(Distinguished Landscape EcologistAward)。2011年获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杰出科学成就家奖”(Outstanding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ward)。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获得者(2001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杰出人才(2003-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5-2009),浙江大学光彪教授(2006-200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特聘兼职研究员(2007-2010),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2008-),内蒙古农业大学特聘教授(2006-);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宁夏大学客座教授。《现代生态学讲座系列》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主任 。

王鸿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区分了层序地层的不同级别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大地构造和全球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级别的节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共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等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 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王鸿祯早年在英留学的博士论文,在四射珊瑚微细骨骼构造中,区别出层状和纤状两种结构的基本类型,并根据两种类型的消长演变,提出了全新的分类及演化关系。他接受了当时英国古生物界的种、属观点和严谨学风,只承认了为数有限的超科、科、亚科、属和亚属,而对其演化阶段和地理分布则作了全面的回顾。这就不仅在研究方法上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对古生代四射珊瑚群的演化作了系统的分析。王鸿祯在20世纪80年代,依靠青年助手陈建强等,改进制样技术,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开辟了新的观察领域,查明了大量属种的微细构造,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学术见解,基本上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据此提出了比较严密的全新分类体系,确认了逾800属和80科,成为集群绝灭和阶段划分及古地理分区的较坚实的基础。对骨骼构造最终单元的研究也为生物骨骼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上述主要认识的应用范围从四射珊瑚亚纲扩展到整个珊瑚纲及更广的范围。据此完成的专著《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提出以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王鸿祯一向重视科学分类体系和工作方法。在地层分类方面,从地层工作的任务出发,主张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者是主要的,不同意平均对待各类地层分类的观点。作为现代的概念方法,王鸿祯强调事件地层学和构造地层学的重要意义(1989)。在地层分区方面,强调古地理轮廓和古构造格局的重要性,将构造活动论和复杂的大陆边缘区的概念引入分区的原则,在中国地层分区(1978)和亚洲地层分区(1979)中得到了体现。在沉积古地理方面,王鸿祯重视沉积相组合及其形成的构造条件和部位,从而把地层的沉积类型分为稳定、活动和过渡三种构造背景,与陆区、浅海区和较深海区三种宏观环境相对应,构成地层类型组合的分类体系。这种把沉积环境和构造部位结合起来的观点,在编著的《地史学教程》(1980)的总论中有较好的说明,也是王鸿祯编制古地理图的认识基础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王鸿祯根据这些较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校内外一批中青年地层、古地理工作者,综合研究了国内长期积累的区域地层沉积资料和一些专题研究的成果,编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及说明书)》(1985)。这一本包括中元古代—第四纪的多图种的大型图集,以先进理论和方法,把古地理和古构造结合起来,把板块构造和历史构造结合起来,较好地反映了中国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变的历史,使这项成果能从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方面服务于沉积矿产及层控矿床的远景规划,出版后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和重视,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鸿祯还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的优势,组织和领导了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煤田地质和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的教师,协作完成了“中国南方沉积历史、构造特征及有关矿产成矿背景研究”项目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及其与能源和沉积矿产分布关系”项目,分别出版了《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9)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等专著,提出了对中国古大陆边缘演化的系统见解,探索了大陆边缘地质的研究途径。 1993年,王鸿祯组织了校内外五十余位成员,承担国家科委攀登附加项目“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层序地层的级别体系及其与各级天文周期的可能对应关系,为以自然节律为依据的新的地质时代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王鸿祯一向重视系统论观点,提倡学科交叉,扩展时空视野,探讨地球科学的根本理论问题,继“中国古地理”等项目之后,又通过层序地层项目的研究,将生物演化、沉积过程、地层发育和构造发展中的周期现象联系对比,从而扩展到岩浆活动史和地球化学演变史,进一步指出了地质作用过程的节律现象是地球演化的普遍规律。它们既是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相互影响的普遍表现,又是地球星体在宇宙中与其他星系相互影响的综合反映。 提出中国及全球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其历史演化体系王鸿祯一向重视大地构造学、特别是历史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早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就阅读和介绍过国外有关全球构造的著作,对“固定论”与“活动论”之间的大论战有所关注。50年代发表了《从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发展论中国东部构造分区》的论文(1955),20世纪70年代撰写了《大地构造与历史分析》和《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79)等论文,80年代发表了《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1981)、《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82)、《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1982)、《中国构造发展史》(1986)等一系列论著,他以构造活动论的观点,提出了复杂的陆缘区和两个相对的陆缘区及其中间的对接带共同构成陆间区的概念(1981)。其后又提出两种地壳消减带的认识:①叠加消减带是弧、陆碰撞,陆缘增生;②对接消减带是最后海域消失,陆陆碰撞。1995年王鸿祯和莫宣学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召开在Episodes上合写的《中国构造发展纲要》是这些学术观点的一个纲要和总结。 为了突出主体大陆与其周围岛群、岛弧构成的复杂陆缘区的从属关系,王鸿祯提出在地台区和地槽褶皱区之上,建立高一级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域(tectonic domain)和亚构造域(tectonic subdo main),提出了晋宁构造阶段和海西构造阶段的全球构造划分(1985)。王鸿祯受前苏联构造学派的影响,注意构造阶段的划分,注意地质历史中有机界同无机界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他根据历史的前进发展和分阶段发展的普遍概念,讨论了亚洲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并根据前寒武纪早、中期地球各圈层都经历明显的阶段变化,以及其在沉积、生物、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方面的表现,提出了全球构造发展的四大阶段(1981,1982),即陆核形成阶段、地台形成阶段、泛大陆形成阶段和泛大陆解体阶段。阶段的划分是以地球圈层的性质、成分的变化和地表的构造格局的重要变化为依据,指出板块构造主要出现于第三阶段,现代规模的板块运动可能限于第四阶段。还指出陆壳、洋壳、过渡壳的性质及幔源岩浆活动的类型等都受到发展阶段的制约,不能简单套用现今取得的数据与远古时期直接进行类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把构造分区的演变和构造阶段的转化结合起来,对中国的构造发展作了综合论述。同时又根据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和古构造资料,作出了不同时期的全球古大陆系列再造简图,逐步建立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构造发展的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 王鸿祯认为大地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史大地构造学,是各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构造格局的演变和动力学背景(过程)。他认为构造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稳定单元与活动单元之间的配置与转化。大陆地壳的主要部分是具有古老基底的稳定单元,而稳定单元中的基底与盖层的关系中,基底是控制盖层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前寒武纪基底及其转化为稳定的阶段时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他一向重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由于在地球早期史中,基本介质的量变和质变最为明显,阶段的划分及其前进发展也最具说服力,为了研究构造基底的基本格局,1948年他就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的对比作了回顾。1955年又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基底的发育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案。这是使用前苏联大地构造概念对中国进行构造分区的较早尝试。在元古代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方面,他组织一批中年骨干,依靠青年师生,开展了对华北、华南等地中、新元古界的系统研究,在区域地层对比、沉积古地理和构造古地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十余年间陆续发表了《中国震旦纪地层与古地理》(1978)、《中国晚元古代古构造与古地理》(1980)、《中国中、晚元古代地壳构造发展》(1980)、《中国中元古代以来的古地理发展》(1982)、《中国元古代主要构造单元及其边界性质的发展》(1984)、《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及年代地层的划分》(1986)、《震旦纪构造格局与全球古大陆再造》(1987)、《中国元古宙古大陆边缘的构造发展》(1994)等论文。根据前寒武纪研究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前寒武系先行建立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议。在对元古代地层和构造格局进行综述时,指出了张裂构造和裂陷槽体系的重要意义(1984)。他提出以28亿年、18亿年和8亿年为时限,将前寒武纪地质按照地壳(岩石圈)的组构发展特征,分为相应的陆核形成、原地台形成和地台形成三大构造阶段(1985),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物质)的联系和统一。 在全球构造方面,王鸿祯提出了以构造域和大陆地台(陆台)为地壳构造单元的大陆聚散过程和以泛大陆周期出现为准的构造阶段,并以这个大陆动力发展轮廓作为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的重要基础。王鸿祯提出,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和目标之一是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当前地学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试图建立地球演化的基本过程及其可能的动力学模式。王鸿祯认为地球的节律现象是地球动力学普遍规律的表现。地球演化的时空框架可以历史发展的阶段论和古大陆集散过程,即泛大陆周期概念作为初步的依据,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协作,进行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并予以动力学的解释。王鸿祯以地球演化的突变论和阶段性“点断前进”(punctuated progressoin)说为主导思想,注意到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研究成果与生物古地理研究取得的格局认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而,联系一度流行的地球膨胀说,提出地球可能曾发生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的设想。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览了有关的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图件,在探讨地球演化动力模式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王鸿祯的一个重要科学思想(思维)是坚持“阶段论”,提倡“激变论”(灾变论)。王鸿祯认为地球演化史的“阶段论”与“激变论”观点是不可分的。地球历史的发展服从量变引起质变的普遍规律,发展过程都是漫长的、相对平静的量变期与短暂的、急剧变革的质变期相互交替出现的。每一次质变都使事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过程。这就是王鸿祯长期倡导的“阶段论”。阶段论的基本点:①阵发性(episodicity)。没有阵发性,就无法鉴别“事件”并把它们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②周期性(periodicity),③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或前进性(progressiveness)。每一新的阶段都代表事物发展的高一级的进程,这和简单的周期说或旋回说有所区别,阶段的发展是普遍的规律。他还认为,研究地球星体天文史的末期和地质史的初期的物质状态和组构特征,结合地球深部过程、热历史分析和天体化学等研究,探讨和验证地球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假说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地球起源假说,应是可行途径。1997年王鸿祯发表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文集第一卷的《泛大陆周期、地球节律与可能的地球膨胀》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出版《中国古地理图集》王鸿祯的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他组织多个地质单位不同学科的地质学人共同完成,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古地理图集》是八开本,共含图版143版,中文说明书85页,英文说明书28页,附录25页,包含构造古地理、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和岩浆岩分区等多个图种,覆盖自元古宙直到第四纪的漫长时期。《中国古地理图集》内容是按构造阶段排序,每个阶段都以构造格架图为首,最后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则是构造发展的历史总结。 1986年,王鸿祯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1989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15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主编了《中国地质学简史》(英文,1989)、《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东西方地质学术思想的交流》(英文,1991)、《中外地质科学交流史》(1992)、《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回顾》(1995)、《中国地质学科的发展》(英文,1996)及《比较行星学地质教育地质学史》(英文,1997)等专著和和文集。1999年,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文集。王鸿祯一贯主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地学思想,更要研究近现代学科史和学术思想史,研讨学术发展的独特规律,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判别得失,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王鸿祯在地质学史方面主编的几本英文专著,分别在第28届(1989)和第30届(1996)国际地质大会、第15届(1990)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上展出和散发,受到普遍的好评,认为是“东西方地学思想交流的重要文献”。他在地质学史研究会工作中,广泛依靠各学科的地质学家和有关学者,从1989年起,坚持“一年一会,一年一书”,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991年王鸿祯当选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外地质科学史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鸿祯共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20余部,其中近140篇论文和绝大部分论著是1978年以后完成。 专著 序号作品年份出版社作者1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中国地图出版社王鸿祯主编2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89科学出版社王鸿祯等3地史学教程1956地质出版社王鸿祯著4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199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王鸿祯主编5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王鸿祯等6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6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王鸿祯等主编7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北京大学出版社王鸿祯主编8构造地质专辑1984有色金属成都地质干部学院王鸿祯,钟嘉猷,徐嘉炜等编期刊 序号作品年份出版社作者1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1998现代地质王鸿祯,史晓颖2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1983地质学报王鸿祯,李思田3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1982地质学报王鸿祯,周正国4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198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5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8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6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1997地学前缘王鸿祯7论中国地层分区1978地层学杂志王鸿祯8中国地质构造述要1996中国地质王鸿祯,莫宣学9全球构造研究的简要回顾1995地学前缘王鸿祯10试论西藏地质幧造分区问题1983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王鸿祯11中国与蒙古之地质2006地学前缘王鸿祯,何国琦12中国中元古代以来古地理发展的轮廓1981地层学杂志王鸿祯;刘本培13中国地质科学50年的简要回顾2000地质论评王鸿祯,翟裕生14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79中国科学王鸿祯

论文发表180

同济大学周颖老师非常优秀,周颖,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国际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学会(ASSISi)副主席[10]、教育部地震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ILEE)副主任[2],主要从事高层建筑抗震与减震研究。2006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后留校任教,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里海大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课题[3]。研究成果获国际学术奖励4项、国内学术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4项,著有《阻尼墙减震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建筑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与技术》等4部[3]。主要学术组织兼职: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可恢复功能防震委员会秘书长[4]、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委会副秘书长[5]等,另兼任国际SCI期刊《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编委[6]、《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领域编委[7]、《建筑结构学报》编委[8]等。

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原为第一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生物技术中心、南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在教学、科研、产业发展及科技战略研究等领域都做出过突出贡献。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II类新药证书1项及多项发明专利。在 Science,Nature Medicine,PLoS Medicine, PLoS ONE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曾承担863、973子课题、国家、军队及地方等省级以上基金40余项。先后荣获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五个一”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委全国优秀骨干教师及首批总后科技银星等荣誉,多次立功受奖。是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任公开招聘院长。

周颖老师为人正直,作风优良,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一丝不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受学生,同事和领导的好评。周颖,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国际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学会(ASSISi)副主席、教育部地震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ILEE)副主任,主要从事高层建筑抗震与减震研究。2006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后留校任教,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里海大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课题。研究成果获国际学术奖励4项、国内学术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4项,著有《阻尼墙减震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建筑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与技术》等4部

农学概论杨文钰考研好。该同志长期从事作物生理、作物栽培的教学、科研和推广。教学上改革创新,发表教改论文6篇,主持完成的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研的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或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和地区协编教材8部,其中《作物栽培学(南方本)》和《农学概论》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先后主持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4部,在《PlantGrowthRegulation》和《作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主持或主研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专利授权10项,主持研究形成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连续5年被农业部、连续4年被四川省列为主推技术。现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等10余项,主要从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发表论文篇次和篇

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总的情况是硕士要求发一篇核心期刊,博士的话要发一篇SCI。一般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一般要而且要求很高,具体还要看学校的规定

要选择新闻出版部署可以查到的杂志期刊,论文不同用途要求会不一样。而且要求论文要在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检索网站上检索到。大学生发论文更要慎重,重复率不能超过规定的指标,否则会涉及学术不端。评职称发论文,也要看相关评审文件的要求。

文章的字数一般的单位是没有要求的,发表的文章一般是按版面发表。杂志社也是按版面收费的,不过一般的作者都是发一个版就可以了。评职称够用就行了,一般版面大概是2400字符-2700字符。具体的还是要看杂志,期刊不同字符数也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我说的详细不,你能不能明白。要是有什么疑问你可以随时咨询国信论文网的张老师。

期刊讠仑文发表格式要求正文篇幅一般在2000--8000字不等,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有疑问追问了、。。

一篇论文拆开发表几篇

可以将同一研究分成几篇论文发表,这种做法最好不要。

“萨拉米香肠切片”(Salami Slicing),即数据碎片化,在学术出版领域中指的是把本属于同一研究成果并可一次性发表的内容,分割为多篇论文进行发表的行为,这些分割发表的论文则被称为“香肠论文”。

“Publish or be damned. (要么发表,要么毁灭)” 。

Nature(《自然》)在关于“香肠切片论文”的编辑评论文章中这样写道:“在近几十年来形成的'要么发表,要么毁灭'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把个人(以及整个研究小组)的发表记录作为量化其研究成果的一种手段,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此外,这样做的后果是,将评估的责任推卸给了期刊。任何特定的研究人员或研究小组的出版物数量成了衡量其科学成就的唯一标准。”

尽管经常与重复出版联系在一起,但重复出版是在两份出版物中报告完全相同的数据。而“香肠切片”则是将一项大型研究分割成两份或更多的出版物。这二者是不同的,但同样是一种不道德的学术出版手段。

与重复出版一样,“香肠切片”也会导致文献的扭曲,误导不知情的读者相信每篇香肠论文中的数据都是来自不同的主题样本。如果读者只读到其中的一篇文章,那获取到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很可能就会给误导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前编辑Kassirer和Angell提供的例子就证实了这一点。

"例如,几个月前,我们收到一份稿件,描述了在一个分娩中心进行的控制性干预。作者把母亲的结果寄给了我们,而把婴儿的结果寄给了另一个杂志。”

“这两个结果应该一起报告才更合适。我们还收到一份关于分子标记物作为一种癌症预后工具的稿件,另一份期刊则收到了来自同一病理标本的第二个标记物的结果。将这两组数据结合起来,显然会增加研究结果的意义。"

由此可见,将一个包含多个因果测量的复杂研究分解成独立的小出版物会对科学数据的完整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生物医学研究的某些关键领域,其不全面的结论可能导致政策建议产生偏差,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发表“香肠论文”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增加文章发表数量,或者是增加其研究结果的曝光率及引用。但正如上文案例所展示的那样,这种碎片化的论文降低了文章质量,会对科学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科学的严谨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时也是对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的滥用。此外,还存在侵犯版权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出现在一个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中的数据或文本(或这两种元素)也会出现在另一个出版物中,而这些出版物的版权由不同的实体出版社所拥有。

可以,不同论文不同架构,同一数据不建议多篇使用,但是可以做不同比较不同形式的处理以便表达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结论。

通常作者要想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会把作品直接寄(送)至报社或杂志社,报社和杂志社在审阅后,如决定发表作者的作品,则会向作者发出用稿通知,并支付稿费。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报社、杂志社由于工作繁忙,所以往往不能及时审阅来稿或发出用稿通知。

因此,作者可能在向一家报社或杂志社投稿后,由于长时间没有音讯,则将稿件再转投其他报社、杂志社,但最后两家报社或杂志社却都采用并刊登了该作者的同一作品,从而造成一稿多投的现象,此时作者是否可以向两家报社或杂志社同时索要稿费呢?根据合同法规定,投稿人(即作者)的投稿行为属于要约,出版单位同意发表是承诺,此时出版合同成立。但是对于报纸与期刊,往往无法与每个投稿人订立专门的出版合同,因此一稿多投的行为并不为法律所严格禁止。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根据这条规定,著作权人如果要一稿多投,应当符合15天或30天的标准才行。因此,在无合同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人只要符合了15天或30天的期限,即使出现一稿多投的现象,出版单位也不能以一稿多投为由,而拒绝支付稿酬。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