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发表了两篇国际论文开心

发布时间:2024-07-07 07:24:57

发表了两篇国际论文开心

他被称为最年轻的5G核心技术研发者,15岁的时候,考入985东南大学;17岁开始研究5G技术,19岁他的研究成果被写入5G行业标准;21岁攻读博士。

1997年出生的他,如今也不过23岁的年纪,却发表了多篇国际化论文,并掌握了三项国家级发明专利,他叫 申怡飞 !

1997年申怡飞出生在河北邯郸,天资聪颖,自幼便受到父母有心引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超出同龄人的优势也慢慢的呈现出来,5岁时便提早进入到小学学习,11岁考入邯郸市第一中学少年部,13岁念高中,15岁参加高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东南大学少年班,主修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较之于一般人来说,他一直都走在时间的前面。

除了文化课的优异成绩之外,在兴趣培养上,父母也给了他多样化的选择。拉二胡,下围棋,仅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将二胡拉到了“七级”。

而正是这种“不费力”的成功,让他开始有些飘飘然,所以在进入到大学之后,他开始慢慢的掉队,大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竟然有两门课不及格……

也正是这段时间的低谷期,让他痛定思痛,认识到了人生有先天优势固然可喜,但若是懈怠,一样泯然众人!重拾信心,熬夜苦读,图书馆成了他的根据地,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泡在了阅览室看书。这种坚持在大三期末考试终于有了收获,不满18岁的申怡飞以近乎完美的优异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们惊叹不已:

申怡飞的突出表现 ,很快吸引了 中国4G技术方面的领军人物肖虎教授, 并把他招到了自己的门下。从这里,他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加入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是开启了他通信领域的科研之路。

在研发小组中,他的年龄是最小的,但成绩却是傲人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加上扎实的学科基础,所以很多时候,他的想法看似天马行空,但又符合科学逻辑。短短的几年时间,他就发表了两篇国际会议论文,一篇SIC论文,并申请了三项专利,此时的他也不过19岁的年纪。

这三项专利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研究5G技术中提出的极化码技术,极大的改变中国已有的网络,让处理数据变得简单快捷高效,仅仅一秒就可以计算20多万组数据。而这项理论研究,也被写入到了5G标准中。

新时代的青年人不能独善其身,还应该具有国家情怀:

在2018年申怡飞读博的期间,也是中兴通信因为发展受到美国打压的时候。中兴的遭遇,让他义愤填膺,并暗暗发誓,努力让中国的5G走在美国的前面。

在这段困难的时间里,申怡飞没有退缩,在5G上不断深入的研究,终于在2019年初,也就是中兴被制裁的半年时间,他和自己的团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到今天,申怡飞也不过23岁的年纪,却是一位有着丰富科研经验的博士,沉迷于科研,专注于 科技 ,且有所成。和众多丰富的老者一样,给自己的肩上赋予重任,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爱国且不断付出的人,才是祖国强大的中坚力量!

我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我能表达个人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不受赞同时,我都会尊重他的观点,即使不对,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会尊重与鼓励他。我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每当我有快乐的事,我都会与朋友一起分享。我的人际关系也十分融洽。我热爱生活,我喜欢观察生活,为了发展我的实践能力,我会参加一些活动,不但可以认识一些朋平时多做、多想,把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希望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改变懒散现象,积极投入到学习、锻炼当中去。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关心集体,所以大家都喜欢我。我做事有主见,有开拓新精神。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克服各种困难,将各科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档次,争取在下个学期中有更好的成绩、更大的进步。继续努力,养成多思,多问,善于问的好习惯,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今后如果能注意分配好学习时间,各科全面发展,均衡提高,相信一定会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学今后要在理科学习这方面多下功夫,对自已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实文科的学习飞注重平时的积累,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复习,合理安排好时间,要赶上来是完全可以的。在三年的学习生活只中,同学们有时向我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时,我觉得还不够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态度也不够热情。有时看到某些同学做坏事、结群斗殴也不敢大胆揭发等。这些都是我在过去的三年里表现不够的地方。以后我决心把这些不足的缺点纠正过来,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自我鉴定是对一段时间的自我总结和评价,为方便您的需求,自我鉴定栏目我为您提供以下三篇研究生学年自我鉴定范文参考,敬请阅读 研究生学年自我鉴定范文一 又是一个新的学年,将在华中农业大学度过的第七个年头。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现将硕士二年级进行总结。 总体来说,这一学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转折性的一年。于学业、于个人人生发展来说。 这一年,也就是硕士二年级,我们结束了长达15年的教师教授学生自学的学习模式,开始了科研的初步探索。这是一种与单纯汲取知识完全不同的模式,需要很多的主观能动性的创新。这种转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唯有经历过这种痛苦,才会渐渐成长起来。我们渐渐地对搞科研入了门,却马上面临着毕业了。说实话,很是不舍。不舍自己破茧重生后积累的经验迅速的贬值,封尘于人生的藏宝箱。 幸好,做学问,学业亦或科研,上升到哲学的角度,与做其他事情都是有共性的。在这一年之中,我更大的收获是对自己性格方面、处理事情方面的历练。 科研是需要独立完成的。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渐渐地适应自己给自己提出一个思路,然后当机立断的执行,并对自己的创意、自己的执行力负责。这种独立性的培养,这种责任心的培养,对整个人生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科研极大的磨练了我的心智。除却培养了我的独立性以外,大大提升了我的执行力。渐渐地明白,有些事情是逃不掉的,无论早晚,自己去做并且做好,没有人可以代劳,早执行早得出结果,而且无论再繁杂,都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执行,急躁不得。这一年的磨练让我的行动力和耐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一年,我离开了从20岁到25岁待久了习惯了它的美丽、它的亲切的校园。来到了天津的这个研究所做联合培养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呆得太久,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些忘却了。 研究生学年自我鉴定范文二 能够在研究生院继续深造我十分的珍惜,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出色,我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年。两年来本人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望过去的日子,不禁让我感慨万千:这一段时光不但让充实了自我,而且也让我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这段岁月不仅仅只是难忘,而是让我刻苦铭心。年华虽逝坚,带不走的记忆却历历在目。 思想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认真执行学校、实验室的决议;尊敬导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能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一名学生干部,我始终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进步,先后担任了几位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业方面。我的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兴趣为三维模型的简化与网络传输。学术思想活跃、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在所选的研究生课程中,成绩全部为优良;在国际会议发表了学术论文两篇;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两个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独立负责一个模块,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 工作方面。我曾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会副主席、实验室政治协理员。在担任副主席期间,组织了多场晚会、联谊会、弘毅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成功策划了首届“学术科技节”活动、组织了本室的学术之星评比,推荐、协助钟艳飞博士参加校级选举并荣获“十大学术之星”称号。我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认可,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作为政治协理员,积极的配合分管党务工作的老师、指导和协调各班党支书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其它方面。研究生的确应该视学术为生命,但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我组织和参与了实验室的系列体育赛事,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坚持听一些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名家讲座,提高自身的修养。业余时间爱好摄影,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的拍摄工作并负责实验室重大活动的摄影任务;在摄影专业杂志发表文章一篇。 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研究生学年自我鉴定范文三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是一名研二的学生了。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在思想、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收获。 思想方面,我一直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虽然我还没有加入党组织,但是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注意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内国际大事,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我也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学习方面,我努力学习专业课程,并阅读了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和论文,这既让我开阔了视野,也使我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内容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我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生活方面,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并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刚入学时,我就加入了校研究生会并在文艺部担任副部长职务,热情为同学们服务,认真完成各项工作。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学校研究生舞蹈队和学院的舞蹈队,并参加各种文艺演出。 接下来的的日子,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争取更好的成绩。

两年在国际发表70篇论文

1980年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成立会议,任震英任主任委员;1981年6月在延安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1次学术讨论会,五十多人参加,提供了27份调查报告、专题论文和探讨性文章;1982年9月在巩县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2次学术讨论会,七十多人参加,提供了 53份调查报告和专题论文,甘肃和宁夏印制了论文专集,甘肃、河南、陕西、宁夏、福建、山西等省区还为大会提供了50幅展品版面;1983年4月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协调会议,37人参加,传达陈云同志关于“把窑洞搞好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有关会议精神;1984年10月在乌鲁木齐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3次学术讨论会,79人参加,提供了32份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还有七百多张幻灯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会议提供了一部《中国窑洞》电视录像片;1985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生土建筑学术会议,174人参加,编辑了70篇论文的“论文选集”,其中中国学者的论文38篇;1986年12月在福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科研协调会议,五十多人参加,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的窑洞及生土建筑调研工作;1989年10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4次学术研讨会,78人参加,以茶谷正阳先生为首的11名日本学者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建筑学会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章程》和全体代表的倡议书;从1981—1989年,仅以青木志郎先生为首的日本中国窑洞考察团曾先后7次来华考察访问,美国吉迪思·戈兰尼先生也曾先后5次来华进行窑洞建筑的研究,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还专门派出研究生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窑洞建筑;1986年9月,日本建筑学会邀请任震英先生赴东京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100周年庆典及生土建筑学术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1990年10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侯继尧先生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第6届“土坯90”生土建筑国际保护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了《生土·文化·建筑》为题的论文;1992年9月,中国建筑学会与日本建筑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中日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由侯继尧和任侠两位先生参加了会议,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论文都编入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7月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正式更名为生土建筑分会,任震英任理事长;1995年9月分会副理事长侯继尧出席了在法国召开的第6届地下空间与城市设计国际会议,并担任了分会会场主席,在会议上宣读了《中国窑居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开发》论文,并播放了《中国窑洞民居》电视专题片。1996年3月荆其敏先生编写的《生态家屋——世界传统民居》一书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荣获天津市优秀图书二等奖;1999年4月由杨志威和王文焰合作研究的“八五”科研课题《黄土窑洞防水技术研究总结报告》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1999年7月分会委托兰州铁道学院工程结构研究所主持完成了以甘肃省技术标准颁发的《甘肃省黄土窑洞设计与施工规章》(试行),结束了黄土窑洞建筑没有规范可循的历史;1999年9月分会在西安举办了第8届国际城市地下空间与生土建筑学术研讨会,一百多人参加,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同时出版了会议专题论文集,会议期间,由侯继尧和王军编著的《中国窑洞》一书签名、赠书、售书,该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会议还举办了《中国黄土高原风情与聚居环境》摄影展、《延安枣园村窑居环境及住居模式》研究成果图片展和《清代窑居村落—-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沟窑村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的毕业设计作品展等;2000年9月在兰州召开了分会第5届代表大会暨2000年学术年会,二百多人参加,产生了第5届理事会,举办了以《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为中心论题的2000年学术交流会,征集32篇学术论文和专题报告,大会总结了20年来生土建筑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生土建筑研究的发展方向:“以研究生态、生土建筑的建筑形态、深层结构、文化内涵,从传统生土建筑环境中发掘可构成新建筑的‘基因’,为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建筑体系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为改革、创新生土建筑、节约土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资助的科研项目《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于2001年5月通过验收,并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学会周若祁、分会王军等完成,由该项目建造的新5代窑居“枣园新村”已在陕北广泛推广;2001年6月分会副理事长王军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主讲《黄土高原窑洞民居》;2001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栏目现场直播陕西米脂县刘家峁姜家大院窑洞庄园,由分会副理事长侯继尧介绍中国传统窑洞民居;2001年8月香港吴恩融等4人同分会王军赴陕北、榆林、延安、淳化等地考察山地窑居和地下四合院窑居,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签订联合研究“山地窑洞人居环境”的课题;2001年10月分会组织以分会理事长李祥源为首的专家一行,赴陇东、陕北及晋西北地区进行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与生土建筑的未来》为专题的考察调研活动,经过这次调研活动,分会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政府联合,拟建“甘肃庆阳西峰生态窑居示范区”,并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甘肃工业大学搞纵向科研合作,将此示范区的规划设计纳入“黄土高原沟壑地区人居环境研究”总课题,该项目并列入《建设部2003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分会和兰州市建委承办的“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在兰州召开,八十多人参加,学术交流内容从整体上反映了建筑界在生土建筑及生态环境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探索理念,全方位地揭示了生土建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也反映了生土建筑工作者和新一代的青年建筑师对生土建筑的再认识、再创作和环保的责任感,标志着我国的生土建筑科研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9月分会学术年会暨福建土楼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召开,八十多人参加。

许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特别是在研究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方面,涉及到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阐明βAPP与PS1蛋白质的正常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引发老年痴呆病的机理。其研究工作为研发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在老年痴呆症病理机制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许教授获美国NIH [其中四项(六次)R01和一项P01子项目]、Alzheimer’s Association、the American Health Assistance Foundation、the American Federation for Aging Research、Ellison Medical Foundation以及中国等多项基金(总额千万美元)。先后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了70余篇论文(大多数为第一或通讯作者),总影响因子约550,被他人引用近五千次。并先后荣获包括Ruth Salta青年研究成就奖、Ellison杰出青年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多次被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全世界50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如Harvard, UCLA, Emory, Columbia, RIKEN, Karolinska 等)邀请做学术报告或担任大会主席。为世界多个基金委员会评审科研基金,2003-2008年担任美国NIH基金(神经退行性细胞死亡组)正式评委及NIH的其他三个小组的特别(ad hoc)评委。他曾为几十家科学杂志审稿;现为《分子神经退化》杂志(2010年SCI影响因子5.4)的(共同)主编,。 多年从事老年痴呆症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是国际上老年痴呆症研究的权威专家之一,曾主持多项美国NIH项目(4项R01及1项PPG子项目,总金额上千万美元)。他先后在多种国际一流学术杂志(如:自然医学、自然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神经元、细胞生物学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神经科学杂志等)上发表论文70多篇(大多数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其论文总影响因子高达500多,论文被引用四千多次。荣获包括Ellison杰出青年奖、 Ruth Salta青年成就奖、Zenith Fellow(协会顶尖会员)奖在内的多项科研奖励。他还多次被美国和国际学术会议以及7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邀请做学术报告或担任大会主席。他现为NIH基金评审(Study Section, CDIN组)的正式成员和 (ICI组、老年痴呆症的药开发SEP组及两个Program Project Grant组)特邀评审;他还先后为世界多个基金委员会评审科研基金及为几十家科学杂志审稿和撰写综述文章。2006年创办并担任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杂志(SCI影响因子为5.4)的(共同)主编。同时担任三家生物医药公司的科学顾问;拥有三项美国专利。2001年受聘为同济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技术系客座教授;2002年受聘为厦门大学特聘教授。2003 年受聘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客座教授;荣获中国国家杰出(海外)青年基金奖;2010受聘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客座教授。

发表了一篇论文好开心

我导告诉我某文章被某期刊收了的时候,兴奋没过三秒,又告诉我另一篇paper写的十分不怎么样。那篇是纯粹自己摸索着写、想着要发表的。于是刚被收的论文都无法挽救我那天十分低落的心情。

大家都有自己的追求,而且每个人的目标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小编觉得坚持自己的梦想是特别酷的事情,而且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学习或者是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难。博士期间发顶级期刊论文的经历和感受是什么样的?

小编自己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好奇,因为小编自己并不是博士生,但是有一些人可能就是想要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且他们想要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小编自己是非常羡慕这些博士生的,大家也都知道如果你能够成功读博士,那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也是特别有魅力的人。而且小编觉得博士生是非常优秀的学子,他们在学校也是需要接受很多教育的,而且他们在学校也是需要发表自己的论文的。如果你能够在顶级的期刊发表自己的论文,那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会特别的开心,因为这也是每一个人的希望。

如果你已经成为了博士生,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千万不要骄傲自满,因为这并不代表你能够顺利毕业,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博士生的毕业标准是很高的。有很多人都已经读了博士,但是他们都没有办法顺利毕业,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他们写不出来优秀的论文,所以就会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毕业。如果你能够在学校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你能够变得很优秀,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

每个人的追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小编觉得大家也必须要谨慎地看待这些问题。如果你已经考上了研究生,这个时候你就应该认真的学习,这样才可以让你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以后也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撕掉了对发论文高大上印象的神秘面纱。也有些了解什么叫学术圈。这群人在做什么。内部的一些概念也都了解了。明白了什么是灌水,我就是。总的来说,还是很高兴有了这篇会议论文,带给了我很多自信心,就是很高兴。

开心啊,高兴呀。论文,古典文学中意为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现多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发表两篇论文了

同一年同一作者能在现代经济探讨中发表两篇论文,但最好不要在同一期,至少要分两期发表出来。如果同一本期刊,同时刊登两篇,说明你能力强。

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可能会对您的履历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申请研究生阶段。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为您增加一些口碑,因为拥有研究经历表示您具有分析问题、独立思考以及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发表了两篇论文

可以的,不一样的论文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无论你是哪国人,要在高水平的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只能用英语。这也是英语成为全球第一语言的根本原因。汉语如果想取代英语,中国的科技实力必须超过所有英语国家科技实力总和。

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可能会对您的履历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申请研究生阶段。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为您增加一些口碑,因为拥有研究经历表示您具有分析问题、独立思考以及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