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李兰娟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5:52:54

李兰娟发表的论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特别奖,艾滋和病毒性肝炎研究组专家组长,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揭露了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关系。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8部。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外通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一旦出现老百姓最担心的H7N9禽流感暴发流行,可迅速生产出疫苗,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防止禽流感大流行。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术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国外提供的历史。这项研究,是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联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完成。

他的确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他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新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是一个天才一样的人物。

作为顶级的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一生获得过10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及授权专利5项,是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李兰娟发表论文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8部。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外通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一旦出现老百姓最担心的H7N9禽流感暴发流行,可迅速生产出疫苗,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防止禽流感大流行。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术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国外提供的历史。这项研究,是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联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完成。

这一篇题目为《大反转:李院士提名最高科技奖,身兼要职资历老的高福院士却没戏》的文章,超500万阅读,在线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该篇文章的作者真是放“狠招”了,拿李兰娟院士和高福院士来做对比,借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对于这样的做法,虽然斩获了很高的流量,凭借这篇文章,该位作者也赚到了不少的收益,但却让人感到心寒。

李兰娟院士成功当选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这个奖项奖励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每年仅评选出2人,最终可获得这个奖项,这也是一生的荣誉。

李兰娟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是值得祝贺的好事,而上文的作者,为何偏偏要提及高福教授呢?

主要是因为高福教授带有“争议性”,这位作者在文中写道:

该文作者通过对比李兰娟院士和高福院士两人的职业生涯、曾发表的论文数量等,来引起网友的议论,拉高一人却要贬低一个人,这并不是正常的做法,当中所传播的价值观也有待探讨。

高福院士是我国微生物科学界的翘楚,于2013年时,当选中科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在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时,身先士卒,带领自己的医学科研团队冒险奔赴抗疫前线,为非洲各国抗击埃博拉病毒贡献了关键的力量。

当然,李兰娟院士对于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亲自前往疫情前线救治病人,日以继夜带来科研团队研发疫苗,年过半百的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

听闻李兰娟院士被选为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小匠也感到很激动,虽然暂未确定能够最终获选,但能够入围,足以证明李兰娟院士的优秀。

如果说李兰娟院士入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众望所归,对于高福院士落选也并不是我们所期待,在科学领域,看重的是每一位科学家所作出的贡献,并不存在丝毫的偏见和歧视。对此,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简单来说就是“能者居之”。

早在三月份,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作为科研工作者,在国内的最高奖项,所以每次该奖项颁布时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可以知道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总共有13名专家获得了提名资格,其中第一位李兰娟院士就是由专家组提名。13人均为院士,其中五人是由教育部直接提名,还有两人由中科院提名,另外五人是由地方省市相关部门提名。李兰娟院士现居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传染病学专家,并且还是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早在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过程当中,李兰娟院士在浙江省的非典疫情防治当中提出了一些操作性极强的创新措施,使得当时非典疫情很快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而在2020年初,李兰娟同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可真的是劳苦功高,在这些专家的建议与指导下,使得新冠疫情能够得到快速的控制,由此可见,个人实力不容置疑。

该奖项是由国务院在2000年所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该项目奖项的颁发。总的内容包括我国五个国家科学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者应当是在这一领域有着最新或者最成功的突破。这一奖项提名是一部分,最终能够当选的又是另一部分。如果根据以往的获奖名额做对比的话,那么一年应该只有两位专家可以获此殊荣,所以提名才仅仅是第一步,最终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有关于高福院士的简介以及职责、职称实在太多,在网络上随便翻查都能找到具体的详情、获奖经历等等,没有必要过多的言语。其中,高福院士被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也应该就是在此次疫情刚开始时,对于病毒传播方式的判断和发表言论,引起了大家的质疑。但同样从高福院士的履历当中可以看到,他应该也是一名具有很深资历的病毒研究专家,但是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研究应该相对于李兰娟院士不够实践证明,更多的就是从学术论文发表总结。在这一场景上,有关于最高科技奖提名资本应该也就稍微逊色一些,这也正是李兰娟院士获得2020最高科技奖提名的主要原因。

所以科学研究最终还是服务于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为主要职责,这才能够让所学的知识切实的服务与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为更多人解决问题,这应该才是我们需要的专家!

李兰娟院士在这次我国二月份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亲临一线,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她值得提名。

李兰娟发表新论文

李兰娟的爸爸因为患有眼疾,无法劳作,家庭的重担全压在李兰娟妈妈的身上。李兰娟的父母都支持李兰娟念书学习。但后来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母亲只能指望李兰娟辍学。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8部。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外通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一旦出现老百姓最担心的H7N9禽流感暴发流行,可迅速生产出疫苗,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防止禽流感大流行。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术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国外提供的历史。这项研究,是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联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完成。

李兰娟(1947.9-)女,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人。汉族,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原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委,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主编,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学、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副主编。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就。2013年3月李兰娟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已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 。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

她不仅在肝脏治理等疑难杂症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在感染防治也有着卓越贡献。

李兰娟发表论文的时间

李兰娟的爸爸因为患有眼疾,无法劳作,家庭的重担全压在李兰娟妈妈的身上。李兰娟的父母都支持李兰娟念书学习。但后来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母亲只能指望李兰娟辍学。

李兰娟的家境很困难,完全拿不出学费来让她念初中。初中是靠着学校的助学金才完成的

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乡村,当时父亲眼疾在身,根本无法劳作,只有母亲一个人负责挣钱,撑起这个小家。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8部。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外通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一旦出现老百姓最担心的H7N9禽流感暴发流行,可迅速生产出疫苗,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防止禽流感大流行。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术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国外提供的历史。这项研究,是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联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完成。

李兰娟在国外发表的论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把“李兰娟”这个名字推到众人面前。她在公益讲座上亲切地教大家“人体微观生态平衡”的健康理念,告诉人们“保持乐观”的长寿秘诀……如今,已经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殚精竭虑、昼夜不分地与病毒赛跑,而这背后,是同为院士的先生一如既往的理解与支持。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获得200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获得2003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了中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成果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获得授权专利5项。

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Lancet、NEJM、Nature Communication等SCI收录杂志发表200余篇。出版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5部,获专利28项。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李兰娟与丈夫都是院士,一家双院士。在人生道路上互相扶持,彼此温暖。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也许说的就是李兰娟院士。

1989年,周小平在厦门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仰恩大学任教。一年后又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在蔡启瑞院士和万惠霖院士研究组从事天然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提出了阴离子取代产生活性中心的模型,发展了金属氟氧化物体系催化剂,并用于烷烃选择氧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发明专利5项,在国外发表论文26篇,研究成果获得国际上好评,美国C&E NEWS作过特别报导,当时在国际上有十几个研究小组进行了本领域的跟进研究工作,美国联合碳化公司主动要求与该课题组进行合作研究,1993年,周小平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1996年在香港浸会大学与区泽棠教授合作继续开展“烷烃氧化制烯烃金属氟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工作。 在香港工作期间,周小平继续进行天然气转化的研究工作,并且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1996年,他离开香港到美国加洲大学UCSB分校化学工程系,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W.H.Weinberg教授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进行组合化学研究。组合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能把材料的研究速度提高百倍甚至千倍,尤其是在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具有特别魅力。其创新点是建立化学材料研究的高通量研究方法。美国硅谷公司Symyx Technologies Inc.是最早进行这一领域研究的公司之一,所以他同时被硅谷高科技公司(Symyx Technologies)聘请为Assoclate ScientiSt。在此期间,周小平博士在国际上首先进行了高通量组合化学在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成为开始在本领域从事开发研究的5人之一,发表论文多篇,获得世界各国专利30余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同时进行50个催化反应的并行反应系统和能同时进行100至600个化学反应的高温高压反应系统,设计了苯胺合成新流程和一系列催化剂库的制备方法及高通量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在这期间,周小平博士完成了3600万美元与Dow、BASF、Bayer国际大公司的合作研究项目,并且获得过三次公司Star奖。2000年,周小平获得加洲大学获博士学位。此后在Symyx Technologies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并在2000年末加入美国GRT公司主持天然气合成液体燃料油及中间体的研究,被聘请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和科学顾问,进行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申请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多篇。2002年4月回国后,周小平教授在湖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与化学化工学院的同事从事学科建设,为化工学科争取到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工一级学科博士点,引进了晁自胜博士和尹双凤博士。在我校工作期间,周小平教授申请发明专利11项,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仪器专项一项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一项。特别是他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孔膜光催化氧化法净化水和空气的研究,现已经成功地设计组装了可以同时进行一百多个催化反应的组合化学光催化反应器和一个荧光成像高通量分析系统,该系统的配件为国产、进口、加自行设计,软件为自行设计,已被用于研究工作中。同时,周小平教授还从事碳资源综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研究工作,这与国家能源战略工程密切相关。由于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分子结构非常稳定,难于活化,传统的化学工业中是采取天然气蒸气重整的办法,这是一个高能耗过程,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在寻求低能耗过程,把甲烷转化成便于运输的液体燃料或合成中间体。周小平教授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天然气中的甲烷转化进行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设计的新流程能把甲烷经过催化过程转化为二甲醚、醋酸或液体碳氢化合物燃料,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作为顶级的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一生获得过10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及授权专利5项,是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侯惠民,药物制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90年获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博士学位。现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并任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最早研究控缓释制剂研究的学者之一,获各项奖励8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七十余篇。1990年被授予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10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 中心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包装材料科研检测中心主任,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国家科技奖药物专业组评审委员会委 员,第九届药典委员会委员。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