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5 20:13:34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1、“关于领导经验的心理探讨”《南京党校论坛》第1期(1988.1)2、“探索内心世界的第三条道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哲学”3、“从无意识到‘看不见的手’——现代西方精神分析哲学”《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9)4、“科恩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合作)《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1988.1)5、“‘理论热’中的青年文化心态调查”《南京社联》第2期(1988.2)6、“对当前‘物价热’的心理调查与思考”《南京党校论坛》第2期(1988.2)7、“埃尔斯及其〈理解马克思〉”(合作)《哲学探讨》第4期(1988.8)8、“理解马克思”(合作)《国外社会科学》第9期(1988.9)9、“皮亚杰认识发生论对认识客观性的启示”《南京社联学刊》第5期(1989.5)10、“心理测验——科学的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教学资料》第8期(1989.8)11、“经济心理学概述”《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1990.1)*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0年第3期全文转载12、“麦克法德恩与《经济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社科信息》第3期(1990.3)* 该刊物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优秀期刊13、“当代西方功能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评述”(合作)《青岛大学学报》第1、2期(1990.4)14、“个体时间知觉差异性的实验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0.4)*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江苏省优秀期刊*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15、“近十年国内外有关Muller_Lyer错觉研究概况”《心理学动态》第2期(1990.6) 16、“影响时间知觉差异性的一些因素实验研究”《心理科学》第2期(1991.4)*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1年第6期全文转载17、“魁格的人格悲剧”《南京日报》第三版(1991.4.19)18、“色词干扰效应的年龄差异实验研究”(合作)《心理学动态》第1期(1991.1)*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1年第2期全文转载19、“博物馆视知觉与格式塔建构”《文博》第3期(1991.6),8600字20、“两种价格评估类型的心理——数学标定”《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1991.5),10,000字21、“影响孩子个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南京日报》第二版(1992.7.26)22、“棍棒之下难成材”《南京日报》第二版(1992.8.21)23、“关于老干部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老干部工作论文选编》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编(1992.5)* 江苏省老干部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92)24、“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透视》(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25、“对党员违纪情况的分析与思考”《南京纪检》第1期(1993.1)26、“马斯洛整体方法的内在逻辑探索”《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1993.6)27、“关于企业职工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南京政工研究》第3期(1993.6)28、“评价中心:评定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新方法”《学习纵横》第2期(1994.2)29、“CI:企业步入市场的通行证”《学习纵横》第5期(1994.5)30、“两个文明的内结构特征”《南京政工研究》第6期(1994.12)31、“亨迁顿其人其事”《学习纵横》第8期(1994.8)32、“制度理性从形式走向实质的现实难点”《学习纵横》第7期(1995.7)33、“党校学员学习行为的心理特征研究”《南京成人教育》第3期(1995.6)34、“人情关系:企业发展的文化障碍”《南京社会科学》第8期(1995.8)35、“党建工作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学习纵横》第11期(1995.11)36、“公务员选拔必须强调人格因素”《河洛论坛》第3 期(1996.3)37、“老年评估体系科学化辨析”《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6.4)38、“航运事故人员的MMPI测查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10卷(1996.5)* 该刊物为R74B84双核心期刊39、“老年评估体系:老年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社科信息》第5期(1996.5)40、“城市政府与城区政府之关系”《淮海学刊》第2期(1997.2)41、“经济心理:透视现代经济的微观窗口”《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7.4)*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获南京市委党校9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42、“关于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划分问题的思考”《理论阵地》第2期(1997.2)43、“经济心理学:现代经济学的行为革命”《社科信息》第3期(1997.3)44、“现代经济研究的心理探点及其提示”《长白论丛》第4期(1997.8)45、“关于现代激励理论发展困境的几点分析”《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8.4)*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南京市党校系统1996—199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党校系统1996—199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46、“经济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学动态》第10期(1998.10)* 该刊物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 该刊物名列全国政治经济学类核心期刊第一名47、“关于老龄化的几个问题”《老龄问题研究》第8期(1998.8)48、“关于公务员培训需求的调查”《南京人事》第42、43期合刊(1998.9)49、“人口老龄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南京师大学报》增刊(1998.12)50、“南京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通报》第126/98—26(1998.12)51、“从跨文化研究看我国现行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1999.2)*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11,南京市人民政府)52、“有效激励”《基层干部必备知识讲座》人民出版社(1999.1) 5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解析及其现实适用性质疑”《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2000.6)54、“老年大学教育的社会心理价值探索”《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2000.4)55、“我市处级干部科技素质亟待提高”《情况与建议》第84期(2000.8)56、“对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南京通讯》第11期(2000.11)57、“老年学子,朝霞满天——关于老年大学学员老年生活与学习情况的调查”《老年教育》增刊(2000.12)58、“南京发展民办教育研究”SSRN《科学研究通报》2000年第18期,总第169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99—2000年度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南京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9、“民办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2001.3)注:* 在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2001)60、“提高领导干部科技素质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唯实》第五期(2001.5)* 该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江苏省一级期刊* 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1、“老年精神生活: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2002.4)* 该刊物为全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 江苏省优秀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62、“孩子,错了就改好吗?《家长报》第3期(2002.5)63、“关于老年群体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学习与探索》第13期(2002.5)64、“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江苏社科规划要报》总第47期(2002.7)注:* 200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65、“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200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3年11月经审核准予结项(证书号:2003048)66、“关于南京市提前离岗退养人群精神生活状况调查及其工作对策研究”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3年第1期,总第210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3.3)*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67、“不断完善提前离岗退养政策 重视并做好‘内退’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调研参考》【2003】3号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10,440字(2003.3)*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68、“不断完善提前离岗退养政策 重视并做好‘内退’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查与研究》第21期,总第1697期,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7200字(2003.5)﹡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69、“国外私立教育评估:经验与借鉴——兼论南京市民办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2003.10)*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70、“南京民办教育的发展”《2002南京教育绿皮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71、“如果他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老年人的危机干预”《延长生命的另一种方法——老年心理健康漫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72、“重视市民科学素培养 提高南京市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3年第04期,总第213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3.12)﹡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03-2004年度)2005.3(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73、“重视市民科学素质培养 提高南京市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调研参考》〔2003〕37号,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2003.12)74、“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2004.1.)75、“关于当代市民科技素质的实证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2004.3)*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76、“南京市民办教育评估体系研究”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4年第03期,总第217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4.1)77、“老年人的自尊与他尊”《健康指南》第6期(2004.6)﹡ 该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78、从老年科技素质谈老年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与探索》第15期(2004.7)﹡ 该刊为年刊79、老年群体社会参与高意愿低能力现象及其对策思考《金陵老年大学学报》第1期(2005.5)80、南京城区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2005.7)81、老年社会参与同自我和谐的相关性 《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第2期(2006.4)82、关于农民工社会角色边缘化的心理分析《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2006.5)83、关于老年自我和谐与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金陵老年大学学报》第1期(2006.5)﹡ 获中国老年学奖: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2006.9,北京,中国老年学会)84、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高意愿和低能力现象《上海老年教育研究》第3、4期合刊(2006.8)85、提升老年素质 完善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第9期(2006.9)86、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社会参与的难点及其对策《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第4期(2006.11)87、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与能力《乐龄时尚》总第4期(2006.10)88、南京锁金社区老年心理健康调查《上海老年教育研究》第1、2期合刊(2007.2)89、重视老年生涯规划教育《老年教育》第5期(2007.5)90、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建构广阔的社会参与平台——锁金社区老年心理健康调查《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初探》,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1770字91、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2007.8)

闫吉青撰写的《俄罗斯生态文学之特质探蕴》发表于《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4期。作品主要强调俄罗斯生态文学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化传统,密切关心国家政治命运、紧密联系人民大众、密切关注社会现象,俄罗斯文学始终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大众的幸福自由而奋斗,具有高度的社会使命感、道德感和责任感。俄罗斯文学家们忧国忧民、孜孜不倦地为整个俄罗斯民族乃至全人类寻找摆脱贫穷、摆脱苦难、通向幸福的道路。俄罗斯知识分子一直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提出“俄罗斯,你向何处去”、“啥人能在俄罗斯过好日子”、“谁的过错”、时代关注的“怎么办”等疑问,这正反映出了人民大众的呼声,从而引起人们的深思。如作家布宁著的《新路》一文结尾写道“列车在新修成的铁路上向前奔驰,前方等待人们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作家拉斯普京创作的《告别马焦拉》一文末尾写到“小船在茫茫大雾的海上迷失了方向,人们拼命地大声呼叫”;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创作的《鱼王》一文尾部提出了许多令人矛盾的、困惑的时代问题。许多作家在作品中采用了开放式结尾,他们提出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社会问题,但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些社会问题,而是留给人们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和深思。可以这么说,俄罗斯生态文学也是“为人生”的文学、“问题文学”。鲁迅先生曾说过,俄罗斯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关注人生和社会,自从尼古拉二世以来,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主意是在探究还是在解决,或者沦于颓唐、堕入神秘,它的主流还是为人生。俄罗斯作家非常关注国家、社会、民生、自然环境问题,所以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强烈的忧患感,这些作品写出了作家对宇宙、地球、人类、自然的不安与担心。忧患是指一种忧虑、焦躁、敏感、坎坷不安、忧愁的特征。别尔嘉耶夫曾说过,俄罗斯文学不是在愉快中创作的,而是在关注人民大众的痛苦、关心人类的命运、拯救全人类的深思中诞生的。俄罗斯民族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是一个具有极丰富忧患意识的民族。俄罗斯的生态文学家具有更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更严肃的社会责任感。

梁坤在《当代俄语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中的末世论倾向》一文中指出,俄罗斯生态文学中有许多有关大自然的神话,这些神话中带有早期泛神论多神教特征。赫克教授说过,斯拉夫人在原始宗教的信仰中,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作家列昂诺夫著的《俄罗斯森林》文中指出,人们用神话传说形式把原始生活的感知演讲出来。阿斯塔菲耶夫1972—1975年著的《鱼王》中,也用神话艺术描述主人公伊格纳季伊奇一个偷渔者的钓鱼经历,贪婪的偷渔者伊格纳季伊奇施放排钩在叶尼塞河里钓鱼,有一天钓住一条大鱼,他不知这条大鱼是爷爷曾经给他讲过的“鱼王”,“鱼王”是一条硕大无比、带有女性意味的鳇鱼,没及时放掉这个庞大的自由精灵,结果自己也被钓鱼线拽到水里,腿被排钩扎上,动弹不得。两者都陷入绝境,等待死神的来临,差点丧命,最后鱼脱钩逃掉了,他也就避过了一难。伊格纳季伊奇通过这次死亡历险感悟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从伦理道德角度反思了人与自然和女性的关系。人类产生于大自然,是自然中的一员,我们与创造人种的规律同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态文学家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高不高就看他对自然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特别迷恋大自然的人,其内心世界是纯洁的、健康的。哲学宗教的世界观在大自然的图景被具体化了。在《告别马焦拉》中,“岛主”和“树王”这两个超现实的形象给了大自然以意象的特征。“岛主”是一个小动物,它很明智,它预知到这个孤岛上将发生很大的灾难,又亲眼见证了马焦拉岛厄运。“树王”是一个有自然魂灵的实体。它这棵老树,可主宰四方水土,马焦拉村被它固定在河底。“他”犹如化身的神灵,人们如果激怒“他”就会受到他的惩罚。相对而说,艾特玛托夫的神话意识比较自觉也比较浓烈。他非常善于用神话来表达人生的悲剧,因此他的小说也就变成了现代神话。他笔下的神话多种多样,形式各异,是因为有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两种文化的沉淀。狼神比尤丽是《断头台》中的形象。“狼神”是母狼阿克巴拉的倾诉对象,它是月亮上的虚灵。阿克巴拉因人类的暴行而连失三窝幼崽,在这世界上孤苦伶仃,所以把比尤丽当做倾诉对象。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下来吧,狼神比尤丽,下到我这里,让咱俩坐在一起,一起号啕痛哭吧。下来吧,狼的神灵,让我把你带到那片现在已经没有我立足之地的草原。下到这儿来,下到这石头山里,这里也没有我们活动的余地,看来,哪儿也没有狼的地盘了。”这些神话传说他们真的是无价之宝。我们伟大的祖先,总是用惊悸恐怖的眼神注视着四面八方那些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有的和蔼可亲,有的阴沉狰狞。象征恐惧和虔诚的多神教也由此产生了,作为美和善的参天古树,在我们祖先崇奉的自然力中显现。人们崇敬这些古树,在树下人们经常进行一些审判活动或者赞颂该部落往昔的征战壮举。索洛维约夫的“万物统一”说在理论上总结了对自然的崇拜。他认为,上帝爱的原则是把人与自然界统为一体,认为哲学里的上帝的实质是万物统一。主要针对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世俗化传统而提出了这一学说,其中确实有泛神论的因素,宇宙中心论引起了泛神论。索洛维约夫把人类中心主义和宇宙中心论的分裂弥合了,同时也弥合了神学与哲学的分裂,“自由的神智学”由科学、哲学与神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符号。

杨素梅学者撰写的《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论文主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学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文中指出,纵观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的传统主题一直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花草树木、大小生灵、山川河流等等都是具有独特审美主题的,都紧密相连着人的个性意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19世纪的俄国作家谴责了人类残害生灵、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而18世纪苏联时期的作家,一方面,发展了人与自然这个传统主题的意义,拓宽了人道主义的界域,从哲理的高度思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关系、新内涵、新法则;另一方面继承了前辈如涅克拉索夫的优良传统,呼唤人们爱护大自然、歌颂赞美大自然,同时谴责了人类破坏大自然的行为。

《人与自然和谐的呼唤——俄罗斯生态文学》的作者王淑杰是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她在牡丹江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这篇论文歌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向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挑战及生态悲剧、人性悲剧、道德缺失的思考,发起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呼唤,主张要关心、呵护、依存自然,与自然进行融合。通过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意识到地球只有一个,珍惜自然就是珍惜人类自己、珍惜明天。借用一句苏联生态文学家阿斯塔菲耶夫的话:保护地球吧!永远地,随时地保护我们崇高的地球——母亲,保护我们的生命。

吴萍撰写的论文《大自然的呼唤——前苏联生态文学管窥》发表于《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本文考察了俄罗斯当代作家的一些生态题材作品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其中包括对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道德探索及对哲理探索中忧患意识的探索。这些问题的探索揭示了生态文学的宗旨,即要培养具有全球性思维的人,以便可以尽快形成一种能与破坏大自然的势力相抗争的新的处世态度。

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万长松、陈凡在2002年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苏联(俄罗斯)自然科学哲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哲学作为自然科学是苏联(俄罗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列宁提出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思想为切入点,实事求是论证了苏联(俄罗斯)自然科学、生态哲学80余年的发展成果与不足。2011年2月18日《中国绿色时报》发表评论说,俄罗斯侨民文学家尼·巴依科夫在中国已生活了48年,在民族上他是俄罗斯人,但在生活上他却是个中国人。《中国绿色时报》对尼·巴依科夫进行了这样的评价,说他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生态文学家。《大王》发表的时间比美国卡森发表的《寂静的春天》早很多年,所以有的专家说生态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的俄侨文学家尼·巴依科夫。《大王》在中国沉寂了50多年,在苏联同样又受到忽视,因为不是苏联“境内文学”。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大王》已经陆续被翻译成汉、法、英、意、德等多种语言,成为世界级作品。这是一部读不完的大自然史诗。在中国东北有张广才岭和老爷岭,这一带风光秀美、山清水秀,堪称东北山林风景之最。而大秃顶子山——张广才岭的主峰,东邻老爷岭,南邻吉林省,是黑龙江省的最高峰,高1690米。它又是整个东北山林风景的最中之最:这里有长4000米、深1000米的龙江天险第一峡,还有千尺瀑布等等。而《大王》就是从描写大秃顶子山开始的,文章把东北山林的景致完美地展示给读者。主人公“大王”在大秃顶子山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大王》的主角是虎“大王”,这个小说总共写了朝鲜虎、满洲虎、貂、胡獾、鼯鼠、马鹿、驼鹿、鲜卑鼬、水獭、红狼35种动物,鸱、山鹰、山雀、旋木雀、蓝雀、乌鸦、灰鸦、鹫等等17种乌类和橡树、胡桃木、落叶松、椴树、冷杉、白桦、人参等25种植物。可以说《大王》是中国东北大自然的百鸟图、百木图和百兽图。小说里各种美景一应俱全。夏天:清晨,云雾环绕着山峰;黄昏,山峰上一片金黄;夜里,一轮泛红的月亮从山脊后升起,在山林间洒下一片银光。秋天:松树是绿的,稠李树是黑的,杨树是黄的,桦树是白的,枫树是红的——真是五彩斑斓。冬天:山顶上的皑皑白雪与晶莹的蓝天相互辉映……这里风景美不胜收,堪称百景图。可以说,《大王》就是一幅无限延长的大自然画卷,令人手不释卷。在这里能听到各种音乐:从山泉淙淙到山鹰的嘹亮鸣声、从蟋蟀的悄声浅唱到气吞山河的虎啸、从白桦簌簌到松涛滚滚——应当说,《大王》又是一部独特的交响乐。《大王》还是一部伟大的自然史诗。这部史诗极其真切地展现了20世纪初东北大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所以《大王》还是一部中国东北生态和谐的史诗。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印度、美国等所有文学大国里,不会再有哪位作家能把自然的生态和谐描写得如此真实——《大王》是举世无双的!

刘敏娟撰写的《论苏联生态文学的历史轨迹和特征》是她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该文论述了1900年初的生态题材作品,却没有得到关注,但为后来的生态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在生态文学中作家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20世纪早期的生态题材为现在的生态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1940—195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多的作家召唤人们要和大自然共同去创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许贤绪撰写的《当代苏联生态文学》发表于《中国俄语教学》1987年第1期,文章中阐述了“生态文学”所谈的是一个老问题,但却是当代苏联文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即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文中总结了当代生态文学的三大特点和三大成就。三大特点是:悲剧性、政论性和美。三个鲜明特点和三大成就有着联系:第一,写出了保护自然这个主题,而且与传统的道德题材联系起来。这些文章在发表之初却被划为社会道德的题材范畴。因为这些作品的主要情节写的是善恶斗争,这类作品的结局几乎都是悲剧性的,也许是作家们感到了保护自然的紧迫性,但因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还不够,所以自然就一再地遭到破坏,结局往往是好人没有好报,作恶多端的人得到的也仅仅是道德的惩罚而已。这些作品的总的特点就是悲剧性。第二,当代生态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了异议,如“征服自然”等。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认知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想,所以生态文学这类的作品就带有了很大的政治性质。第三,当代生态文学更注重表现自然美和心灵美相结合的部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能做到与以前的生态文学不同且可以超越先前的生态文学作品,主要在于推陈出新,取其精华。普里什文作品的主要思想和原则之一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一致。很显然当代生态文学继承并延续了这一思想和原则,在一方面可以说比之前的生态文学更近一步。在苏联文学界还有两种对于大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较绝对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自然神圣不可侵犯,在一定程度上科技的进步破坏了大自然的发展,所以为了保护大自然甚至要限制科技的进步。另一种观点则与保护自然形成对立面。如普罗哈诺夫说:“今天不仅要谈自然界的悲剧,还应该谈技术的悲剧。”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驳了第一种观点。

梁坤在《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上发表的《当代俄语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中的末世论倾向》主要考辨了俄罗斯的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所具有的宗教意识和理性色彩,末日情怀与救世精神的生态末世论意识在俄罗斯作家的积淀。梁的论文通过对俄罗斯生态哲学思想和文学文本的分析,探讨其两个主要特征:神话意象的运用、末世论神话蕴含的现代启示。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韩捷进学者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撰写的《当代苏联文学的‘天人合一’》中,提出“天人合一”生态审美意识。在苏联当代生态文学中具有更深层、更清新的内蕴,呈现出全球性、现代性、民族性之特征。

刘冬梅撰写的论文《乡土——人类永恒的家园》发表于《辽宁广电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描述了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同样贯穿始终的主题——对乡土、对土地的眷念。当代俄罗斯作家认为,大自然对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孕育生命的主体,对人们审美意识、道德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整篇文章以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拉斯普京的《告别马焦拉》这三位典型的乡土作家的作品为例进行生态文学的具体分析,不难看出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的心中对大自然的爱还有对祖国河山的那份不了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淑杰在《牡丹江学报》2010年第8期发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呼唤》一文,作者从俄罗斯典型的生态文学作品着手,解读了俄罗斯生态文学在不同时空的特点,深入考辨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哲理内蕴、道德伦理及生态文学的哲理价值。

社会科学的国外论文发表

人文社科类不可以发表英文期刊。sci是一般的刊登的都是科学类的论文。人文社科类的可以发表在CSSci类的期刊上。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是一种代表国际水平的检索数据库。被SCI收录的期刊称为SCI期刊。要说怎么发表,就是写好你本专业的论文,然后你要知道并熟悉你那个专业的一些期刊,然后找一个适合你水平的期刊,投稿过去,然后等着消息就行了,通过了就等着发表,没有通过,继续修改继续再投稿。就是这么个流程。如果你着急发表,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看下,那边可以协助发表,但是主要是理工科的。如果文章质量比较高,建议你选择合适自己的期刊投稿试试。

肯定是不好发的呀,要不然就不叫sci了。我一直都认为,选择期刊的时候,不一定影响因子越高期刊就越好,你的文章不背录用也是白忙活,我建议还是在录用率高的期刊,如 汉 斯 出 版 社的

本书展现了一位杰出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宝贵的成功经验,对社会科学研究 之国际刊物投稿策略有深入的介绍,对于论文写作技巧,更是毫无保留地加以 传授,内容可谓巨细靡遗,用心可谓呕心沥血,必定嘉惠年轻学者良多。 ——台湾科技大学校长陈希舜 本书经验丰富、适切,技巧简明、易行,又兼笔调轻松,语言活泼,堪称 “学术研究版的卡内基训练课程”,必能开启学者的研究潜能,增强其研究能 力,完善其写作及投稿技艺,而提升国际期刊发表的数量及质量。——台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黄国祯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发表时间

1.《泛审美意识和伪审美精神》,哲学研究,1995年第7期2.《存在与艺术――自我的现代命运》,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3.《当代审美文化的反美学本质》,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1期4.《论当代审美文化的表演仪式化》,文艺研究,1996年第3期5.《列奥塔美学评述》,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6.《作为当代形象的今日先锋》,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7.《论当代中国自我的批判性重建》,浙江学刊,1996年第1期8.《无限的渴望:诗人之死》,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9.《论宗白华美学精神》,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10.《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11.《传统中国美学的当代文化意义》,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12.《从美到自我:现代西方美学导论》,外国美学(丛刊),第13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13.《封闭的游戏》,今日先锋(丛刊),第5辑,三联书店,1997年14.《后美学与审美现代性批判》,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15.《诗与哲学:从柏拉图到歌德》,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16.《论中国艺术的哲学精神》,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17.《<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18.《为宇宙的艺术――西方艺术精神的哲学阐释》,文艺研究,1998第2 期19.《中西艺术本体的哲学阐释》,学术月刊,1998年第5期20.《现代历史中的美学》,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21.《90年代中国小说的历史化叙事》,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22.《从再现到存在――西方现代创造性艺术观的哲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23.《当前中国诗歌缺少什么》,文艺报(理论版),1999年12月14日24.《90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25.《论新时期文学的现代主义转化》,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26.《心外无物与天地意识――王阳明美学一解》,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27.《走向世界的朦胧――新诗潮再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28.《后先锋时代的文化空间:90年代中国文化透视》,文学前沿,2000年第2期29.《西方现代中的古典》,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30.《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31.《意统情志的王阳明美学》,文史哲,2000年第6期32.《论美学的现代发生》,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33.《与天地为一的审美精神》,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34.《美学与流行文化》,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35.《中国音乐美学的背反原则:乐与非乐》,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36.《文道同一的阳明美学》,学术月刊,2001年第4期37.《现实主义:从欧洲到中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38.《20世纪中国文学的美学冲突》,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著作类1.《世界语言纵横谈》(独著),12万字,邮电出版社,19912.《各国语言手册》(独著),修订增补版(繁体字版),42万字,香港新亚洲出版社,1993;修订增补版(简体字版),45万字,重庆出版社,20003.共主编《当代西方学术思想潮丛书》 (第一辑):① 《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② 《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③ 《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2001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当代西方学术思想潮丛书》(第二辑):① 《整合与拓展:社会科学篇》② 《嬗变与趋向:人文科学篇》③ 《变化与综合:跨学科篇》2005年,社科文献出版社4.主持并完成国家“九五”重大课题(专著):《中国图书情报网络化研究》,第一主持人;34万字,北图出版社,20025.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重点项目,出版《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科学科与实践的发展趋势》,课题主持人,44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研究报告类:1.主持并完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调查”(全国社科规划办委托课题),15万字,19902.主持并完成“‘八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调查” (全国社科规划办委托课题),4.5万字,19953.主持并完成国家“九五”重大课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网络化研究报告》(第一主持人);12万字,北图出版社,20024.参加王洛林副院长主持的中宣部委托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宣传工作调研报告》(负责全搞修订),2003学术论文和文章1.关于皮钦语和克里奥耳语的争论及其结果,载《国外社会科学》,1990第10期2.网络建设是文献资源共享的唯一出路(上、下),载《情报资料工作1991第1—2期3.从某些外语专名的汉译看海峡两岸语言使用的差异与统一(海峡两岸首届语言学家会议大会发言),经修改补充后以“从某些外语专名的汉译看海峡两岸语言使用的同与异”为题发表于《中国语文》1994第6期。4.加拿大的双语现象,载《国外社会科学》1992第7期5.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载《国外社会科学》1992第8期6.关于中韩文化、学术交流的思考,载《当代韩国》1995. 12(秋季号)7. 人类学语言学的发展(上、下),载《国外社会科学》1996第1—2期8.网络时代的语言竞争:文化生态学的思考,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第1期,后被南方出版社收入《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出版,20029.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载《国外社会科学》2000第1期10.走向更大的综合,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第1期11.学海无涯 探索无尽,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第1期12.全球化时代的语言和文化,收入《中法学术论坛论文集》,科文献出版社,200213.词语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第2期14.词语翻译标准化管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 6. 1215.Linguistic diversity : a concern in global village, 载China Daily , Dec. 11, 2000在国外发表的主要论文1.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APINESS Activities in China(1990年在曼谷召开的亚太地区社科信息网络地区顾问小组会议上的发言,收入同年会议文集),UNESCO2. China’s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in the Past and Now, in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in the Changing World ,日本一桥大学出版社,东京,19923.China’s TV Coverage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in World Television Coverage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NHK Broadca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 19974.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Their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in Intermedia, Vol. 27/ no. 5, London, 19995. Missions et devoirs de la linguistique en Chine à la charnière des XXe et XXle siècles , 199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演,后发表于Diogene,n0 185, 1999, Paris6. Communication Scene of P.R.China, in Asian Communication Handbook, Nanyang Tech. University Press, Signapore, 20037. Protection of the Languages of Small Communities , 国际会议论文,载Cultural Rights in a Global World,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 Singapore, 20038 .“信息化”一词的翻译与困惑,载美国Culture Communication 2003,翻译类:1.汉译英:①《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画册),总译审,1997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画册》,总译审,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③ 10余年来约80期《情报资料工作》全部目录的汉译英2.英译汉:①《世界社会科学报告》,总译审,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②《卢娜·贝纳莫尔—伊巴涅斯短篇小说选》,合译,重庆出版社,1992③ 载于《第欧根尼》、《国外社会科学》等刊物的论文翻译10余篇其他: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世界诸语言及文字”部分的全部条目的修订及部分条目(约40条)的重写或新写;即出2.《中国百科大词典》(10卷本)中全部外国语言条目(100余条)的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七、附:80年代的部分成果供参考:1.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语言学》、和《世界诸语言》两个分支学科的副主编和主要撰搞人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2.与汝信教授共同主持《社会科学新词典》的编纂,重庆出版社,1988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0卷本)的主要译者和校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出版社4.需要什么样的语法?——H. A.Gleason, Jr. 的 “what Grammar?” 评介(《国外语言学》,1980第二期)5.国外双语研究的若干问题(《国外语言学》,1981第一期)6.A Few Remark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Word “CHINA”(1982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对外广播稿,并发表于当年《外国语文教学》第三期)7.从动态的观点学习英语语法(《外国语文教学》,1983第三期)8.评英国语言学家R.R.K. Hartmann 等的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合著,执笔者,《辞书研究》,1983第四期)9.外语学习中的几个语言学问题(《外国语文教学》,1980第二期)10.英语新闻报道文体的若干特点(《山东外语教学》,合著,第一作者,1981第三期)11.探讨两种主要的借词类型(《现代外语》,1983第三期)12.语言借用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现代外语》,1983第四期)13.语言·社会·文化之断想(《外国语文教学》,1985第四期)14.Social Sciences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ervic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Ten Years(1986年在UNESCO亚太地区办事处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收入会议文集)15.世界语言的分类(《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第三期)16.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学术动态》,1988. 12总第423期)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发表网站

1、“关于领导经验的心理探讨”《南京党校论坛》第1期(1988.1)2、“探索内心世界的第三条道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哲学”3、“从无意识到‘看不见的手’——现代西方精神分析哲学”《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9)4、“科恩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合作)《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1988.1)5、“‘理论热’中的青年文化心态调查”《南京社联》第2期(1988.2)6、“对当前‘物价热’的心理调查与思考”《南京党校论坛》第2期(1988.2)7、“埃尔斯及其〈理解马克思〉”(合作)《哲学探讨》第4期(1988.8)8、“理解马克思”(合作)《国外社会科学》第9期(1988.9)9、“皮亚杰认识发生论对认识客观性的启示”《南京社联学刊》第5期(1989.5)10、“心理测验——科学的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教学资料》第8期(1989.8)11、“经济心理学概述”《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1990.1)*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0年第3期全文转载12、“麦克法德恩与《经济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社科信息》第3期(1990.3)* 该刊物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优秀期刊13、“当代西方功能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评述”(合作)《青岛大学学报》第1、2期(1990.4)14、“个体时间知觉差异性的实验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0.4)*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江苏省优秀期刊*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15、“近十年国内外有关Muller_Lyer错觉研究概况”《心理学动态》第2期(1990.6) 16、“影响时间知觉差异性的一些因素实验研究”《心理科学》第2期(1991.4)*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1年第6期全文转载17、“魁格的人格悲剧”《南京日报》第三版(1991.4.19)18、“色词干扰效应的年龄差异实验研究”(合作)《心理学动态》第1期(1991.1)*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1年第2期全文转载19、“博物馆视知觉与格式塔建构”《文博》第3期(1991.6),8600字20、“两种价格评估类型的心理——数学标定”《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1991.5),10,000字21、“影响孩子个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南京日报》第二版(1992.7.26)22、“棍棒之下难成材”《南京日报》第二版(1992.8.21)23、“关于老干部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老干部工作论文选编》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编(1992.5)* 江苏省老干部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92)24、“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透视》(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25、“对党员违纪情况的分析与思考”《南京纪检》第1期(1993.1)26、“马斯洛整体方法的内在逻辑探索”《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1993.6)27、“关于企业职工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南京政工研究》第3期(1993.6)28、“评价中心:评定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新方法”《学习纵横》第2期(1994.2)29、“CI:企业步入市场的通行证”《学习纵横》第5期(1994.5)30、“两个文明的内结构特征”《南京政工研究》第6期(1994.12)31、“亨迁顿其人其事”《学习纵横》第8期(1994.8)32、“制度理性从形式走向实质的现实难点”《学习纵横》第7期(1995.7)33、“党校学员学习行为的心理特征研究”《南京成人教育》第3期(1995.6)34、“人情关系:企业发展的文化障碍”《南京社会科学》第8期(1995.8)35、“党建工作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学习纵横》第11期(1995.11)36、“公务员选拔必须强调人格因素”《河洛论坛》第3 期(1996.3)37、“老年评估体系科学化辨析”《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6.4)38、“航运事故人员的MMPI测查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10卷(1996.5)* 该刊物为R74B84双核心期刊39、“老年评估体系:老年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社科信息》第5期(1996.5)40、“城市政府与城区政府之关系”《淮海学刊》第2期(1997.2)41、“经济心理:透视现代经济的微观窗口”《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7.4)*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获南京市委党校9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42、“关于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划分问题的思考”《理论阵地》第2期(1997.2)43、“经济心理学:现代经济学的行为革命”《社科信息》第3期(1997.3)44、“现代经济研究的心理探点及其提示”《长白论丛》第4期(1997.8)45、“关于现代激励理论发展困境的几点分析”《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8.4)*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南京市党校系统1996—199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党校系统1996—199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46、“经济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学动态》第10期(1998.10)* 该刊物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 该刊物名列全国政治经济学类核心期刊第一名47、“关于老龄化的几个问题”《老龄问题研究》第8期(1998.8)48、“关于公务员培训需求的调查”《南京人事》第42、43期合刊(1998.9)49、“人口老龄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南京师大学报》增刊(1998.12)50、“南京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通报》第126/98—26(1998.12)51、“从跨文化研究看我国现行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1999.2)*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11,南京市人民政府)52、“有效激励”《基层干部必备知识讲座》人民出版社(1999.1) 5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解析及其现实适用性质疑”《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2000.6)54、“老年大学教育的社会心理价值探索”《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2000.4)55、“我市处级干部科技素质亟待提高”《情况与建议》第84期(2000.8)56、“对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南京通讯》第11期(2000.11)57、“老年学子,朝霞满天——关于老年大学学员老年生活与学习情况的调查”《老年教育》增刊(2000.12)58、“南京发展民办教育研究”SSRN《科学研究通报》2000年第18期,总第169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99—2000年度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南京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9、“民办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2001.3)注:* 在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2001)60、“提高领导干部科技素质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唯实》第五期(2001.5)* 该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江苏省一级期刊* 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1、“老年精神生活: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4期(2002.4)* 该刊物为全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 江苏省优秀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62、“孩子,错了就改好吗?《家长报》第3期(2002.5)63、“关于老年群体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学习与探索》第13期(2002.5)64、“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江苏社科规划要报》总第47期(2002.7)注:* 200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65、“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200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3年11月经审核准予结项(证书号:2003048)66、“关于南京市提前离岗退养人群精神生活状况调查及其工作对策研究”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3年第1期,总第210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3.3)*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67、“不断完善提前离岗退养政策 重视并做好‘内退’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调研参考》【2003】3号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10,440字(2003.3)*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68、“不断完善提前离岗退养政策 重视并做好‘内退’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查与研究》第21期,总第1697期,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7200字(2003.5)﹡ 南京市2002-2003年度软科学课题重点研究项目69、“国外私立教育评估:经验与借鉴——兼论南京市民办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2003.10)*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70、“南京民办教育的发展”《2002南京教育绿皮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71、“如果他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老年人的危机干预”《延长生命的另一种方法——老年心理健康漫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72、“重视市民科学素培养 提高南京市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3年第04期,总第213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3.12)﹡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03-2004年度)2005.3(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73、“重视市民科学素质培养 提高南京市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调研参考》〔2003〕37号,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2003.12)74、“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2004.1.)75、“关于当代市民科技素质的实证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2004.3)* 该刊物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76、“南京市民办教育评估体系研究”SSRN《软科学研究通报》2004年第03期,总第217期南京市科学技术局(2004.1)77、“老年人的自尊与他尊”《健康指南》第6期(2004.6)﹡ 该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78、从老年科技素质谈老年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与探索》第15期(2004.7)﹡ 该刊为年刊79、老年群体社会参与高意愿低能力现象及其对策思考《金陵老年大学学报》第1期(2005.5)80、南京城区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2005.7)81、老年社会参与同自我和谐的相关性 《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第2期(2006.4)82、关于农民工社会角色边缘化的心理分析《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2006.5)83、关于老年自我和谐与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金陵老年大学学报》第1期(2006.5)﹡ 获中国老年学奖: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优秀论文奖(2006.9,北京,中国老年学会)84、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高意愿和低能力现象《上海老年教育研究》第3、4期合刊(2006.8)85、提升老年素质 完善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第9期(2006.9)86、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社会参与的难点及其对策《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第4期(2006.11)87、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与能力《乐龄时尚》总第4期(2006.10)88、南京锁金社区老年心理健康调查《上海老年教育研究》第1、2期合刊(2007.2)89、重视老年生涯规划教育《老年教育》第5期(2007.5)90、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建构广阔的社会参与平台——锁金社区老年心理健康调查《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初探》,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1770字91、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调查《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2007.8)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历史学系 思想政治教育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由原人文学院教师组建的校二级教学单位,其主旨就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二个系,六个教研室。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高学历的教师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51人,专兼职教授共15人(博导5人),副教授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21人,在读博士3人,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2人。学院除了承担全校的“两课”教学外,还有研究生教育,现有八个硕士学位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学院的科研机构现有中共党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所、台湾研究所。同时,由校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为院长,王雨辰教授、程启智教授、何捷一教授为副院长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研究院”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该研究院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学位点为依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克信研究员担任兼职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讲授“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1992年从武汉大学哲学系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门人才。2006年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第一研究方向,分别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授予权”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授予权”。学科点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特别擅长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带头人王雨辰教授担任“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学术骨干为吴宁教授、陈食霖教授、郭剑仁副教授等。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4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3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在《新华文摘》、《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大部分论文被转载,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 哲学院: 哲学系 政治学系 哲学院现设哲学系和政治学系,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8人,已经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学院教师主要来自全国重点大学中的名校,具有较好的学缘结构和学术结构。 学院学科设置齐全,现设有哲学和国际政治两个本科专业,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和企业伦理学博士点,兼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10个硕士学位点,具有较好的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自2004年以来,全院教师在《哲学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国外社会科学》、《欧洲研究》以及《国际政治与经济》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自2004年以来举办“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等全国学术研讨会4次;聘请著名哲学家原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为兼职教授。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学科建设和强化科研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具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条件。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艺术系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它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1948年中原大学创建之初设立的新闻专业。学院现设新闻传播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和艺术系,拥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涉法文学研究所、中日韩动漫研发中心等四个研究所和图书馆分馆及新闻广播电视实验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没有人文学院的啊。想学中文的话就是新闻学院了。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才从哲学院分出来的。要么还有就是外国语学院了,分英语,日语和法语。其他的差不多就是经济法律类的了。你要看就到学校网站院系设置里面看院系的简介吧。。。。。。

《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海外传媒在中国》(中国文联出版社);合著:《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合著:《全球传播大视野》(社科文献出版社)。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外社会科学》、《新闻大学》、《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新闻年鉴》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在《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学术论文、专栏文章、新闻作品多篇。部分课题研究1. 参与并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A类,“21世纪世界传媒战略格局研究”;2. 参与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课题,“新型媒体的引导和管理”;3. 参与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课题,“中外文化交流与比较”;4.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B类,“跨文化传播视点研究”;5.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媒介话语:语言与意识的博弈》。部分论文1. “民族意识的复苏还了美国原来的国家特性——评亨廷顿在《我们是谁:美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的哀叹”,《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2. “美国的传播霸权及其激发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保护”,《对外大传播》2005年第4期。3. “欧洲的文化保护意识及策略”,《对外大传播》2005年第10期。4. “东方学的变迁与美国当代东方学”,《光明日报》2004年11月30日理论版。5. “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1期。6. “后殖民时代的话语陷阱”,《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7. “数字时代的文化倾销”,《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3期。8. “2003年传播学研究综述”,《中国新闻年鉴》2004年卷。(合作)9. “2004年传播学研究综述”,《中国新闻年鉴》2005年卷。(合作)10. “后殖民视野中的‘第四世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1.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12. “全球化与新殖民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3期。(合作)13. “后殖民理论探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5期。14. “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15. “‘皖南事变’中的《新中华报》”,《新闻大学》2000年夏季刊。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发表要求

论文发表的等级主要取决与期刊,期刊级别高,自然也随之增高,发表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面,所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给你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采纳我吧。SCI源刊>EI源刊>国内中文核心>CSCD>EI会议>SCCSI(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一般行业核心>普刊(本文出自:普刊学术)SCI源刊无疑是最权威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已经没有SCI会议论文这个说法了,因为SCI数据库已经不再接受会议论文。只接受期刊论文。EI源刊也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文章,但是EI源刊是允许有中文稿件存在的,如果你是投过内的EI源刊,那么其录用难度与国外一般的SCI难度其实相当了。当然EI源刊中也有水刊,EI公司以前是每年更新一次EI目录,现在是每个月更新一次,所以现在如果投比较水的EI源刊,有一定风险。中文核心算是比较权威的国内期刊论文,现在是每3年更新一次。但是中文核心中,有些期刊可能既是中文核心,又是EI源刊,这种期刊一般录用难度都很大。(本文出自:普刊学术)CSCD,被称为中国的SCI,不过这种叫法有失科学性,总体上讲这种文章还是比较权威的EI会议,这个争议比较大,但是一般来说,只要你文章进EI数据库被EI检索,其论文级别还是比较高的CSSCI,又叫南大核心,它只是名字中出现了SCI,它与SCI没有任何关系。主要面向社会科学类的论文一般核心:这种论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录用1 、什么是核心期刊 ?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4.什么是“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5、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 ,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本内容转载于、什么是CN类刊物 ? 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7、什么是ISSN类刊 ?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8.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10.什么是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SCI源刊>EI源刊>国内中文核心>CSCD>EI会议>SCCSI(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一般行业核心>普刊(本文出自:普刊学术)SCI源刊无疑是最权威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已经没有SCI会议论文这个说法了,因为SCI数据库已经不再接受会议论文。只接受期刊论文。EI源刊也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文章,但是EI源刊是允许有中文稿件存在的,如果你是投过内的EI源刊,那么其录用难度与国外一般的SCI难度其实相当了。当然EI源刊中也有水刊,EI公司以前是每年更新一次EI目录,现在是每个月更新一次,所以现在如果投比较水的EI源刊,有一定风险。中文核心算是比较权威的国内期刊论文,现在是每3年更新一次。但是中文核心中,有些期刊可能既是中文核心,又是EI源刊,这种期刊一般录用难度都很大。(本文出自:普刊学术)CSCD,被称为中国的SCI,不过这种叫法有失科学性,总体上讲这种文章还是比较权威的EI会议,这个争议比较大,但是一般来说,只要你文章进EI数据库被EI检索,其论文级别还是比较高的CSSCI,又叫南大核心,它只是名字中出现了SCI,它与SCI没有任何关系。主要面向社会科学类的论文一般核心:这种论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录用1 、什么是核心期刊 ?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4.什么是“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5、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 ,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本内容转载于、什么是CN类刊物 ? 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7、什么是ISSN类刊 ?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8.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10.什么是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01 期刊级别与分类一、基本级别与分类第一级(T 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发表难度:不存在的第二级(A 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 SCIE、EI、ISTP、SSCI 以及 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或在国内具有权 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发表难度:(英文要求高)五颗星第三级(B 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发表难度:五颗星第四级(C 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 2004 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发表难度:三星半第五级(D 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发表难度:一星半第六级(E 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发表难度:一星半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 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 第八级-省级内刊;● 第九级-区级内刊。三、学术会议论文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 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 类)。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 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 类)。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 E 类。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四、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目前国内有 7 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五、高校学报很多高校有自己创办的学报,但级别却不同。“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能查到的则是核心级别,不能查到的只能算作五级甚至六级。但是有的高校为了增加自己学报的收刊量,鼓励自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投刊,在评职称或者保研加分时会比五级刊物高一点。02 论文的发表一、发表渠道:最安全可靠的方式:找老师帮忙,本科老师都是需要科研的,他们有很多论文发表的渠道,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忙推荐杂志社,直接交钱就可以。投稿:可以直接投给杂志社或者官方网站,此时需要等待审核时间,不同的期刊审核时间不同,需要提前询问清楚。网投:也就是找论文代发机构或者淘宝网购买,不过一般期刊比较水。二、发表指南● 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自己学校保研加分政策和自己的需求确定是不是要发论文、发哪类论文。● 核心期刊(四级)以上几乎很难发上去,四级的也要有老师指导、挂名成功率才能高一些。所以没有核心期刊论文也没关系,老师们大多都了解。● 对于普刊(五级六级),能加分的话发一篇还是不错的,但一定要自己写。● 如果不能加分但想在面试的时候拿出来说增加点实力也是可以的,每个学校对待普刊的态度不同,最好提前打听清楚。● 论文准备从写作到发表一般的周期都在 1-2 年,所以你一定要在至少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论文的写作和投稿。● 论文不一定要发表,但你提交的论文,或者在面试时和老师讲起的论文,都应该是花下心思,能让人看到潜力的文章。就是这样的哦。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应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论文需要清楚地提出问题。对所研究之问题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有清楚的描述。作者必须告诉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题目,现有的研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作者想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这样一个题目在理论上和现实中为什么有意思。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