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河南理工大学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3:28:59

河南理工大学发表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94年1月。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04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54人;教授13人,教授级高工2人,副教授24人,博士46人,在读博士18人;教师中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获得者2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校级特聘教授2人。学院现有8个教学系(室):地下工程系、岩土工程系、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力学系、工程管理系、建筑技术科学系、实验中心(含结构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爆破实验室、道桥实验室、数值计算实验室、建筑环境监测实验室、工程管理信息化实验室10个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总值1660万元)。学院拥有矿山建筑工程、矿山建筑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土木工程(含岩土工程、地下工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4个方向)、工程管理、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5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科专业。学院现今在校博士生、硕士生163人,本科生2263人,专科生126人。学院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院建成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结构力学),省级精品课程2门(工程力学、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组织编写和出版包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教材20余部;各类省级教改论文征文奖40余项;完成各类教改项目17项。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力学2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深部矿井建设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并设有深部巷道支护理论及技术开发,人工环境控制与节能技术2个院级研究所。近三年,学院累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纵向项目36项,承担大型企业委托项目57项,获得各类科研资助2091.78万元。出版专著12部;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12项;发表论文415篇,被SCI和EI收录158篇。学院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在河南省结构设计大赛、斯维尔软件大赛、广联达算量大赛等活动中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10余项。毕业生平均考研率超过20%,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7%。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已与美国Duke 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日本新泻大学、澳大利亚Queensl大学、加拿大罗伊利斯特应用技术与艺术学院、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国内外二十余所大学开展多项教育、科技交流和合作;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多名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讲学、进修或攻读学位。学院与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平煤建工集团、焦作建工集团、焦作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签有 “产、学、研”基地的合作协议。已成功承办中国工程院公共安全咨询项目研讨会(2005年)、第十五届全国矿山建设专业学术会议(2007年)、第十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学术会议(2009年)、第十届全国桩基工程会议(2011年)、2011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年会(2011年)、ITA技术与应用专题研讨会 (2011年);主办了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2009年)、资源、新能源、环境与防灾国际研讨会(2009年);协办了中国煤炭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大会(2005年)、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2009年)。与加拿大McGill大学共同开发研究岩石大吨位双向等刚度试验系,2006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王兴国,郭大州,张春生. 预应力FRP片材局部加固RC梁跨中挠度计算. 桥梁建设,2010年第2期,58-60.王兴国,郭大州,李力. 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RC梁荷载-挠度分析.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第3期:7-11.王兴国,陈红强,赫中营,周朝阳. 无粘结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2010,31卷增刊2:261-265.(EI)王兴国,赵春孝,程朝霞 等. 速凝剂、钢纤维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808-811.徐继民、张会听,王兴国,郭全成 编著. 矿区混凝土结构劣损检测与加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02.王兴国,张春生 等. 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桥梁研究及应用. 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年第4期:83-85.王兴国、王文华 等. 正常使用状态下预应力FRP加固梁裂缝宽度计算,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34-39.王兴国,周朝阳. 预应力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9,30(3):138-140.王兴国,周朝阳. 预应力片材加固负载RC梁承载力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4):159-163.(EI)王兴国,王文华 等. 嵌入FRP加固RC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年第2期:11-13.兴国,周朝阳. 外贴预应力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8):1359-1362.(Ei)周朝阳,王兴国. 端锚有粘结预应力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4):45-50. (Ei)丁亚红,王兴国,曾宪桃 等. 持续荷载作用下外帖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力学,2007增刊I:154-158. (Ei)周朝阳,王兴国,肖菲菲. 先张后粘FRP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弯能力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06,37(1):183-187. (Ei)王兴国,周朝阳,曾宪桃 等. 外贴预应力G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抗弯试验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3):351-354. (Ei)

河南理工大学论文发表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建有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43个,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24个。 国家级实验室: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空间信息天-空-地一体获取与处理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省部级实验室: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矿山电气自动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河南省重点社科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 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中原地区土地资源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安全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密制造技术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山信息化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业工程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工矿自动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环境友好型无机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山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物流服务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直驱电梯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教育部创新团队、直线电机与现代化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地质与治理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煤矿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创新团队、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硬脆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科技团队、遗迹化石与地球生物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煤矿区形变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 、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团队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金属材料先进成型与加工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气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高效洁净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地理过程与区域发展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矿节能技术及装备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可替代能源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炭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筑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2008年,学校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负责组织编制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最早在中国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 2007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8亿元;年度科研经费突破2.7亿元,累积承担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63项,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项,自主研发的20多个专利产品在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及石油企业应用。2011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4项。 2012年学校共发表论文共2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三大检索18篇。2012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其中大面阵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同开采条件下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乡镇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获取与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立地评价与植被恢复模式研究项目分别获市厅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2014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项。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获得科研立项3715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7项,省(部)级项目231项,企业委托项目204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61亿元,科技产业开发经费8759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1项,国家授权专利363项;发表论文被EI、SCI检索收录3063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8部。 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以及国家级精品教材181部。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10.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7项,拥有发明专利272项;年度获重大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49亿元,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360余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251万册,电子图书资料300余万种(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图书、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岩层控制数据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煤炭数字图书馆、EI、SPRINGER、PQDD等60余种中国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数字资源类型。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档案馆藏档案数量总量26072卷20860件。 学术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重要收录源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科技期刊。ISSN号为:ISSN1673-9787,CN号为:CN41-1384/N。该刊以矿业工程为特色,主要发表校内外专家撰写的矿业工程类学术论文,包括矿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地质与矿山测量工程以及矿山建设,煤炭综合利用,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栏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性研究期刊,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理工大学主办。ISSN号为:ISSN1673-9779,CN号为:CN41-1376/C。该刊主要栏目有:山阳文化与历史研究、煤文化研究专栏、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研究生学术研究等。

付子义,男,汉族,1958年6月生,河南博爱人,中共党员,教授。历任电气学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党委书记。现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兼任电工电子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主任,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电机控制、矿井综合自动化、智能信号处理以及煤矿井下供配电系统等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余发山 ,男,土家族,1952年7月生,湖北长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历任自动化教研室主任,电气系主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现任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过程控制研究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主要从事工业过程控制与电气传动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自动化系目前有教职员工11人,主要从事自动化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活动,进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讲授的主要本科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研究生课程有现代交流调速,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辩识及建模机电能量转变等。自动化教研室一贯坚持质量就是现代化大学地生命的宗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研室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注重进行教学研室,教学改革活动,积极开展科研促教学活动,形成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团结稳定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完成科研和项目十多项,获奖5项。近几年教研和科研状况1 自动控制系统产学研教学模式研言 负责人:郑征等 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 自动控制系统网络学件研制 负责人:郑征 李辉 胡治国 陶慧等 获2TBL_0TBL_04年河南省软件大赛二等奖3 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 负责人:郑征 李辉 余发山 陶慧 获河南省优秀教学科研论文二等奖4 交变频器的双变量控制理论体系的研究 负责人:杜庆楠 获河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焦作市科研成果一等奖5 交交变频双变量控制理论研究 负责人:杜庆楠 获河南省攻关项目6 基于小波变换TBL_0TBL_0K农网故障诊断的研究 负责人:余发山 获河南省攻关项目7 高功率因数整流的研究 负责人:郑征 河南省基金 一、师资队伍信息工程系是电气学院专业教学系,主要承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各类教学任务。全室共1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1人,讲师4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二、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本科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精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本科课程教学: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数字图象处理(双语),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与系统分析(双语),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电磁场与波,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逻辑设计,通信原理,通信基本电路等。研究生教学: 可编程控制器,人工神经网络,图象识别技术,专业英语等。三、承担的本科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信号与系统分析精品课程建设:信息理论与编码双语课程建设:数字图象处理四、主持和参与的在研项目1、矿井煤仓煤位的图像识别系统研究(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4。2、地下商场高可靠性火灾报警系统研究(参与)河南省省攻关项目,2003。3、依托工科优势,理工融合,培养综合型电科高级人才(参与) 河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2004。五、完成的科研、论著和发表的论文完成“斜井皮带工作闸智能适时投入装置 ” 等科研项目4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获河南省省级优质课程。编写《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等规划教材三部。编写《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三分册等专著三部。在《计算机学报》和《煤炭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一级学报5篇,核心期刊6篇,被EI检索四篇。获各种奖励17项。 一、承担课程:承担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1) 电路理论(2) 模拟电子技术(3) 数字电子技术(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5) 数字逻辑及实验(6) 全校非电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二、教学任务:对本科生进行系统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教育,构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以及健全人格本科生,使其成为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三、人员组成:具有合理的教师结构,现有教工13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9人(含在读),教师们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均有丰富的经验,并积极从事教学改革。本教研室完成的电路方面的教改项目获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改项目也多次获得省级奖励,每年均有多篇教改论文发表,在教育教学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成立于2003年,现有教师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1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3人,是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年轻化师资队伍。主要承担的课程有: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并承担指导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仿真训练、单片机课程设计等任务。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电气传动、生产监控和智能仪表。近几年来,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教材6部。 2003年组建的。现有教师9人,其成员如下:董爱华、艾永乐、李良、苏波、吕辉、曾志辉、余琼芳、仝兆景、刘群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2人。 主要承担: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过程检测与热工仪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过程控制系统等理论教学任务;还承担指导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智能仪表课程设计和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信专业、电科专业的认识实习以及指导电类各专业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近几年来,教研室主编或参编、出版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基础等教材多部;撰写并出版了通用电气设备维修手册、智能建筑电工电路技术、袖珍电工手册等专著多部。完成省部级纵、横向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近10项,其中“三电”基础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003年8月获河南省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工科非电专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2004年12月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发表论文

优秀博士生论文致谢范文三篇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年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往事,激起心中感慨万千,匆匆数载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贺教授,她深厚的学术造诣,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及高洁优雅的人格魅力,时时感染与影响着我们每一位门生,鼓舞了我在学术之路上前行的动力。研究生期间较早地跟随我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工作,不但丰富了学识,拓展了视野,也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

在博士毕业论文的撰写方面,无论从论文选题、成文,还是在论文的修改与完成阶段,都倾注了我导师的大量心血,她深刻的见解、认真的批阅、耐心的指导都对我产生了莫大帮助。李老师不辞辛苦,对我的论文无论是在学术表达上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进行反复修正,老师这种学术严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对我们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激励。时光如逝,跟随导师的求学道路即将结束,我不仅在学业上收获了老师的技能知识,在生活上也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如若将来我会有所成就,那都将归功于我的.导师李贺教授。

我还要感谢管理学院的敬继鹏教授、张向先教授、毕强教授、徐宝祥教授、徐凯英教授、王萍教授、张海涛教授、黄薇教授等老师对我论文提出很多的宝贵意见,以及攻读博士几年来所有传授我专业知识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信息管理系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指引为我宝贵的学术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他们的谆谆教导与无私的帮助才使得我对本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

同时还要感谢我所有同届的同学们,以及我同师门的师兄梁世敏、曲思伟、贺伟、毛刚,师姐关欣、刘佳、沈旺、胡泊,和我的师弟师妹们,感谢他们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所给予我的无私帮助与关怀,正是因为他们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敬爱的家人和我亲爱的朋友们,每当我需要鼓励的时候,他们总是在我身边与我一路同行。在此,谨向所有帮助和关心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寥寥数语,难抒心头感慨;言辞凿凿,将过往铭记于心!

首先对我的博士导师刘小斌教授送上最诚擎的感谢。本研究在选题、构思、研究、结题过程中的得到刘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对古籍文献研究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成为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不仅授我以文,学术上对中医近代史、岭南医学史研究有较深造诣,成为我在医史文献研究中的目标,而且立德树人,默默贡献,令我终生受益。

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王小云教授,感谢工作所在广东省中医院的黎小斌教授、刘铭山老师、成芳平副教授,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的郑洪教授、何丽春教授、陈凯佳副教授、刘成丽副教授等,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邓柳教授,感谢南方医科大学陈达理教授。谢谢他们对我在学习和科研中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感谢所有博士生阶段的任课老师,让我打下了博士研究的基础,临证思维更加完备。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同门吴静、陈炜、师弟黄子天、师妹林树蓥、毛思颖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感谢含辛节苦养育我成人的父母,还有一直在我身边鼓励帮助关怀我的爱人与个默默成长的儿子们,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感谢母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工作单位广东省中医院,从年踏入校门,从此进入了恢弘壮丽的中医药殿堂,毕业后又来到了给予我更多学习机会的省中医院工作。十余年的光阴流逝,校训“厚德博学、精诚济世”一直推动我的前行,一颗感恩的心无以用言语表达。

愿中医药事业继续蓬勃发展,明天会更好。

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把发自内心的感谢诉诸笔端,献给六年读博和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教育、指导、关心、支持、鼓励和帮助的人们。首先要感谢导师周鸿教授,感谢他能够招收我这个不能专务学业的大龄学生,而且让我在其门下一呆就是六年,并始终对我充满信任、支持和鼓励,在学习、研究、论文写作和做人做事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是导师和师母张传华女士的关心和鼓励使我树立了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的信心和勇气。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衷心祝愿周老师和师母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博士学习期间,崔延强教授、靳玉乐教授、徐辉教授、徐学福教授、范蔚教授、王德清教授等位教授共同开设的《教育核心问题专题研究》课程,周鸿教授开设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研究》课程,陈时见教授开设的《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课程,易连云教授开设的《高校德育》课程,朱德全教授开设的《学校问题诊断研究》课程,于泽元博士开设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论》课程,吴代贤老师开设的《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课程等,使我受益匪浅,既丰富了教育理论知识,又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与工具。在此,谨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论文开题过程中,崔延强教授、靳玉乐教授、易连云教授、周鸿教授等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建议;论文调研过程中,所受访高校的有关领导、老师和研究生同学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论文写作过程中,武学超博士、张开洪博士、曹中秋老师、李亚男老师、杨岩志老师、温荣老师、方斌老师、李团结老师等为我提供了许多帮助;所引用文献的原作者,也为我的研究和写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读博期间,我的师兄唐智松、杨挺、何超、杨如安、孙世杰、刘会贵、杨毅、张学斌,师姐彭静,师弟漆新贵、龙承建、叶通贤、蒋菠、龚正华、冉隆锋、邓磊、韩春燕,师妹宋燕、李红梅、谢欧等,我的心理系级硕士班在渝同学符明秋、陈永进、刘东刚、李志、王卫红等,我的教育系级在渝同学刘义兵、沈小碚、杨晓萍、李静、李珊泽、代光英等,以及教育学院秦荣芳老师、沈光全老师,研究生院邓甲刚老师、张志远老师等,在生活和学业上给予我许多关心和帮助;河南理工大学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所、万方科技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在我读博期间给我支持、替我分忧。在此,也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读博期间,我的妻子刘欣女士既要兢兢业业做好中学教学工作,还要操持家务,料理我的生活,关心我和儿子的学习,很辛苦;我的儿子洪义也在默默地为我加油,很懂事。因此,我还要向我的家人和所有亲人表示感谢并致以歉意!

男,1968年2月生于陕西宝鸡。无党派。博士(后)、校内聘教授教育背景1987.9-1994.6,在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现为生命科学院)学习,分获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动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4.9-1997.6,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现为生命科学院)学习,获生态学专业动物行为学方向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根田鼠社会行为策略及其适合度》,导师为中国著名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孙儒泳教授。工作经历1997.7-1999.7,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完成《田鼠社会组织、亲属识别和社会行为》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1999.8-2001.7,在中国协和大学实验动物部(现为清华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工作,兼任《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和《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两刊编辑部的负责人。2001.8-2007.9,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博士后流动站及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作,完成《动物化学通讯、社会行为及动物福利》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并担任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工科本科生《现代生物学导论》的教学工作,主讲动物学部分,同时开设动物解剖及社会行为量化研究技术等实验课。期间,联合培养的博士毕业生1名,协助指导博士毕业生6名、硕士毕业生3名。2007年10月至今,在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物系工作,校内聘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有《动物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行为与化学通讯》、《生物专业英语》等课程。 基于化学通讯的动物社会行为,主要以田鼠和家鸡为研究对象;畜禽动物的行为量化技术和动物福利动物化学环境和动物食品安全学术观点 Research Summary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生态系统定位站开放基金项目“根田鼠近交回避的亲属识别对策”(主持),经费3万元(1998.5 –2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田鼠近亲回避的亲属识别对策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批准号39870119) (第二主持),经费12万元(1999.1 – 2001.12)。2001.11获准第三十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二等,经费1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根田鼠亲属识别与MHC基因型关系的研究”(批准号30100016)(主持),经费20万元(2002.1-200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亲属识别的根田鼠犁鼻器c-fos表达及信息素GC-MS分析和模糊聚类”(批准号30500073)(第二主持),经费27万元(2006.1-20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蛋鸡啄羽相残行为的研究:基于社会性气味识别的控制对策”(批准号30770289)(主持),经费8万元(2008.1-2008.12)。 1999至今,曾先后为《兽类学报》、《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SCI收录期刊)等刊物的审稿人。1999 - 2004,兼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2003 - 2005,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学专业博士生副导师;2004至今,受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动物、畜牧兽医及水产学科的通讯评审专家;2006至今,兼任《动物学研究》编委;2009至今,兼任《动物学研究》学科副主编。 陈文波,李卫国,赵亚军. 2010. 鱼类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 20⑷: 85-89.李英杰,侯广顺,孟金呈,赵亚军. 2009. 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⑵: 244-247.孙平,赵新全,赵亚军*,王德华. 2008. 交叉抚育经历对根田鼠体重发育的影响. 兽类学报,28⑴: 49-55.孙平,赵亚军,赵新全. 2008. 雄性柴达木根田鼠断奶后对亲本尿气味的记忆. 动物学杂志,43⑸: 45-50.赵芙蓉,赵亚军*,耿爱莲,施正香,李保明. 2007. 笼底类型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关系. 动物学研究,28⑵: 155-160.赵芙蓉,李保明,赵亚军,耿爱莲,施正香. 2007. 笼养密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2⑸: 61-66.孙平,于鸿浩,赵亚军*,赵新全. 2007. 基于交叉抚育的雌性根田鼠对雄鼠尿气味的识别. 兽类学报,27⑵: 158-164.孙平,于鸿浩,赵新全,徐楠,赵亚军*. 2007. 雌性根田鼠对亲本尿气味的记忆时间. 动物学研究,28⑵: 141-148.赵亚军. 2007. 信息素通讯和啮齿动物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见: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王德华主编),pp119-123.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赵芙蓉,李保明,施正香,耿爱莲 赵亚军. 2006. 笼养肉仔鸡胸囊肿发生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家禽,28⒇: 57-60赵阳,赵亚军*,李保明,施正香. 2006. 饲养密度和鸡笼局部遮光对肉种鸡产蛋期行为和福利的影响. 动物学研究,27⑷: 433-440.赵亚军,赵阳,李保明,施正香. 2006. 肉种产蛋鸡在遮光笼中亮区和暗区的啄羽行为格局.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1⑵:13-17.孙平,赵亚军*,徐世晓,赵新全. 2006. 不同社会等级雄性根田鼠自我识别能力的研究. 兽类学报,26⑶:280-284.周道雷 赵亚军* 李保明 施正香. 2006. 运输对断奶仔猪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动物学研究,27⑶: 261-268.孙平,赵亚军*,赵新全,李保明. 2005. 雄性根田鼠的同胞竞争及其气味识别. 动物学研究,26⑶230-236.孙平,赵亚军*,赵新全,徐世晓,李保明. 2005. 基于交叉抚育的雄性根田鼠对异性同胞的气味识别. 动物学研究,26⑸: 460-6.臧强,赵亚军*,李保明,施正香,韩晶. 2005. 夏季舍饲散养环境下不同发育期小尾寒羊的行为差异. 动物学研究,26⑶: 279-286.臧强,李保明 施正香,赵亚军,韩晶. 2005. 规模化羊场羊舍夏季环境与小尾寒羊的行为观察. 农业工程学报21⑼: 183-185.孙平,魏万红,赵亚军,徐世晓,赵同标,赵新全. 2005. 局部环境增温对根田鼠冬季种群的影响. 兽类学报,25⑶: 261-268

河南理工大学发表论文奖励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是在1958年的体育教研组、1995年的体育教学部、2005年的体育系、2010年3月的体育学院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成立的。陈式太极拳一共18式,1 太极起势2 金刚捣碓3 懒扎衣4 六封四闭5 单鞭6 白鹤亮翅7 斜行8 搂膝 9 拗步 10 掩手肱拳11 高探马12 左蹬一跟 13 玉女穿梭 14 云手 15 转身双摆莲16 当头炮 17 金刚捣碓 18 收势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下属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是在1958年的体育教研组、1995年的体育教学部、2005年的体育系、2010年3月的体育学院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成立的。[1]中文名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创办时间2010年6月类型公立所属地区河南学院简介办学思路组织机构教学工作师资队伍竞技体育科学研究场馆建设TA说参考资料学院简介现有教职工77人,专职教师67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4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0人。在校生有120名就读于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于2011年招生。体育学院现设有5个教研室,1个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4个中心(太极文化研究中心、体育与健康指导中心、场馆管理中心和竞训管理中心)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还有办公室、团委和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管理工作。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下属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是在1958年的体育教研组、1995年的体育教学部、2005年的体育系、2010年3月的体育学院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成立的。[1]中文名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创办时间2010年6月类型公立所属地区河南学院简介办学思路组织机构教学工作师资队伍竞技体育科学研究场馆建设TA说参考资料学院简介现有教职工77人,专职教师67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4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0人。在校生有120名就读于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于2011年招生。体育学院现设有5个教研室,1个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4个中心(太极文化研究中心、体育与健康指导中心、场馆管理中心和竞训管理中心)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还有办公室、团委和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管理工作。

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 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

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

论文种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评优论文发表

2004-2008年度,我院教职工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6项,纵向科研进帐经费816万元;横向科研进帐经费285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32项;出版专著16部、教材29部、发表学术论文720篇(SCI/EI/ISTP收录 280 篇)。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建有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43个,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24个。 国家级实验室: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空间信息天-空-地一体获取与处理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省部级实验室: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矿山电气自动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河南省重点社科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 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中原地区土地资源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安全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密制造技术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山信息化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业工程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工矿自动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环境友好型无机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山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物流服务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直驱电梯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教育部创新团队、直线电机与现代化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地质与治理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煤矿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创新团队、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硬脆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科技团队、遗迹化石与地球生物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煤矿区形变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 、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团队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金属材料先进成型与加工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气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高效洁净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地理过程与区域发展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矿节能技术及装备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可替代能源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炭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筑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2008年,学校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负责组织编制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最早在中国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 2007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8亿元;年度科研经费突破2.7亿元,累积承担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63项,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项,自主研发的20多个专利产品在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及石油企业应用。2011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4项。 2012年学校共发表论文共2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三大检索18篇。2012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其中大面阵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同开采条件下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乡镇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获取与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立地评价与植被恢复模式研究项目分别获市厅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2014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项。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获得科研立项3715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7项,省(部)级项目231项,企业委托项目204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61亿元,科技产业开发经费8759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1项,国家授权专利363项;发表论文被EI、SCI检索收录3063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8部。 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以及国家级精品教材181部。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10.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7项,拥有发明专利272项;年度获重大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49亿元,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360余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251万册,电子图书资料300余万种(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图书、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岩层控制数据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煤炭数字图书馆、EI、SPRINGER、PQDD等60余种中国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数字资源类型。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档案馆藏档案数量总量26072卷20860件。 学术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重要收录源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科技期刊。ISSN号为:ISSN1673-9787,CN号为:CN41-1384/N。该刊以矿业工程为特色,主要发表校内外专家撰写的矿业工程类学术论文,包括矿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地质与矿山测量工程以及矿山建设,煤炭综合利用,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栏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性研究期刊,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理工大学主办。ISSN号为:ISSN1673-9779,CN号为:CN41-1376/C。该刊主要栏目有:山阳文化与历史研究、煤文化研究专栏、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研究生学术研究等。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