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刘兰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1:43

刘兰发表的论文

1、中国社会科学论坛:G20与国际经济秩序研讨会简讯 肖立晟; 12、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 周方银; 4-34+1563、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陈玉聃;何塞·穆巴恩·圭玛; 35-57+156-1574、联盟情境下试探型强制外交行为探析 刘兰;蒋昌建; 58-74+1575、重新思考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 季玲; 75-92+1586、遵约研究走上了错误轨道吗? 张笑天; 93-112+158-1597、英国学派与英格兰学派:从分立到合一 马国林; 113-122+1598、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韩剑;高海红; 123-136+159-1609、一体化次序视角下的东亚合作 富景筠; 137-151+16010、中美关系发展的思考 陈健; 152-155+16011、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2学术研讨会简讯 唐键; 161

该室在编辑、出版史学理论专业杂志和丛书方面。1987-1989年创办了《史学理论》季刊,1992年,创办了《史学理论研究》季刊。这是全国首家唯一的史学理论专业杂志,是史学工作者了解国外史学理论研究状况,和国外同行了解中国国内史学理论动态的窗口和桥梁。《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在史学类刊物中的转载率一直名列前茅。2000年,《史学理论研究》在1069种史地类刊物中,名列第四名(光明日报2001/05/17);2001年在全国1029种史地类刊物中,名列第三名(光明日报,2002/03/05)。先后策划和启动了《外国史学理论名著译丛》、《新史学译丛》、《史学理论丛书》。在科研方面。截止到2011年,出版《斯拉夫文明》、《加拿大文明》、《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全球化问题》、《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史学理论大辞典》、《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史学理论卷》、《西方史学史》、《年鉴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传统国家机构与初期工业化》、《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列国志·加拿大卷》、《中世纪的家庭形态》、《社会史研究焦点》、《世界史研究》、《全球化和全球史》、《斯拉夫—东正教风貌》、《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全球化境域中的西方边疆理论》、《历史认识概论》、《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史学概论》、《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史学导论》等著作。发表各类论文数百篇。2002年,外国史学理论学科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重点学科的成员参与或主持的的课题主要有:院重大项目《世界历史》;院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院重大项目《文明通论》;院重点项目(B)类《生产力革命与文明的嬗变——世界历史前沿问题研究》;院重点项目《德国近代史上的民族、民主与民生问题》;院青年项目《文化观念的变迁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以来美国公民权利发展》等。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以俄罗斯史和东欧史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则以俄罗斯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和外交史,以及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前南斯拉夫地区史为主,并辅之以共运史。研究室建立于1982年。截止到2011年,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和“九五”社科重点课题多项,完成了《苏联史纲(1917--1937 )》、《苏联史纲(1953一1964 )》和《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等集体著作。该室正进行院重点项目和国家“九五”重点项目“苏联兴亡史”研究。该室语种分布较为齐全,有一批专业功底坚实、学术造诣较高的学者,分别从事俄罗斯史、匈牙利史,保加利亚史、南斯拉夫史、波兰史、罗马尼亚史和共运史研究。出版各种专著20多种,重要的有:李显荣的《托洛茨基评传》、陈之骅主编的三卷《苏联史纲》、马龙闪的《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闻一的《布哈林传》,以及马细谱主编的《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阚思静的《卡达尔与匈牙利》、刘邦义的《哥穆尔卡传》、曹特金的《胜利的失败者—布朗基传》、孙耀文的《莫斯科中山大学》、集体项目专著《巴黎公社史》等。截止到2011年,该室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研究室共为国家培养博士5人、硕士4人,大都担任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学术骨干。历任室主任:陈之骅张宏儒李显荣马细谱康春林马龙闪。 西欧北美史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是世界历史研究所最早的研究室之一。该室主要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的近现代史和当代史。该室曾拥有中国老一辈世界史著名专家黄绍湘教授,还聚集了一批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世界史专家,如张椿年、廖学盛、程西筠、孙成木、王振德、张海涛、朱贵生、周剑卿等研究员。截止到2011年,在编研究人员13人(廖学盛、周荣耀、吴必康、徐再荣、俞金尧、顾宁、秦海波、谢闻歌、金海、王宏波、张红菊、姚朋、黄艳红),其中研究员6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西欧北美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宗旨,探讨西欧北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轨迹,尤其侧重于研究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欧北美各主要国家的历史进程。该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美国史、英国史、法国史、德国史、西班牙史、近代欧洲经济社会史、欧美环境史、近现代欧美国际关系史等。该学科研究人员所掌握的预言有: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俄语等。研究室主要成果:《美国通史简编》,黄绍湘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俄国通史简编》(上、下),孙成木等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朱贵生等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西文化交流先驱》,许明龙主编,东方出版社,1992年;《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王章辉、孙娴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法西斯体制研究》,朱庭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5年;《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王章辉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大英帝国的瓦解》,张顺洪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吴必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英美新殖民主义》,张顺洪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欧洲十八世纪的中国热》,许明龙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英国文化与现代化》,王章辉著,辽海出版社,1999年;《美国文化与现代化》,顾宁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美英现代社会调控机制》,吴必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恩格斯》,秦海波等著,中国少儿出版社,2003年;《尼克松与美国保守主义新权势集团的崛起》,金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徐再荣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国的政策,1918-1929》,王宏波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历任室主任:程西筠孙成木王章辉黄柯可张顺洪 亚、非、拉史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是世界史研究所最早的研究室之一,曾一度分为亚非史室和拉丁美洲史室。该室主要研究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印度、中东诸国及拉丁美洲各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史。该室在以国别为主的专题研究基础上,加强了跨国别的地区综合性专题研究,并注重探讨当代热点及其根源问题。截止到2011年,该室研究人员承担了多项国家项目、院重大和院重点项目、所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原教旨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问题》(冯秀文),《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问题比较研究》(毕健康)。院重大课题有:《近代日本对东亚的历史影响》(汤重南、张经纬),多卷本《世界历史》之《国际关系卷》(李春放);《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与白人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刘兰)。院重点课题有《当代中东政治制度研究》(王彤),《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危机管理——以明治、大正期为中心》(张经纬)。截止到2011年,该室研究人员公开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按专题与发表时间为序):《日本近代史》(万峰,1978年)、《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万峰,1984年)、《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武寅,1985年)、《中日现代化比较》(汤重南,1988年)、《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武寅,1997年)、《印度莫卧儿王朝》(陈翰笙,197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区域》(陈翰笙,1983年)、《印度土地制度研究》(黄思骏,1998年)、《埃及近代史》(杨灏城,1985年)、《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朱克柔,1996年)、《纳赛尔与萨达特时代的埃及》(杨灏城、江淳,1997年)、《宗教与世俗——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朱克柔,2000年)、《当代中东政治制度》(王彤,2005年)、《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2005年)、《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1941-1947年》(李春放,2002年,该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第2版)、《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冯秀文,2002年)、《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冯秀文,200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丛书之《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亚非拉近现代史部分)等。亚非拉史研究室的研究领域覆盖日本及东北亚、南亚、西亚、拉丁美洲和非洲。掌握的外国语种有日、韩、英、阿拉伯、俄语、西班牙语等。专业涵盖面较广,科研人员布局比较合理,研究队伍已形成较完整的梯队。研究方向主要为近现代史,兼顾现实问题。 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立于1978年,该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学科之一,该室人员均有各自国别、地区史的研究领域,并且参加整体世界史的研究。截止到2011年,研究室有在编研究人员7名(郭方、徐建新、易建平、刘健、胡玉娟、邢颖、郭子林、张炜),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名,博士毕业生2名,硕士毕业生1名,在站博士后1名(孙泓)。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的研究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提供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研究成果,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该室专业研究领域包括: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制度史、古代两河流域史、古代埃及史、赫梯史、古代希腊史、古代罗马史、日本古代史、欧洲中世纪史。所掌握的外国语种有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古文字有阿卡德文、赫梯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希腊文、拉丁文。截止到2011年,研究室成员多次承担国家级项目、院重点项目、所级项目,完成了一批在古代中世纪制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集体研究课题,包括《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和《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参加了院重大课题《世界历史》(多卷本)中4大卷5个分册的主持和研究工作。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成员正在进行院重大课题《宗教礼仪制度与古代国家权力》的研究工作。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好评,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得院所各种级别的奖励。此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员还承担着院、所多项课题研究工作。

刘明兰发表的论文

刘胡兰是革命烈士,他为了不出卖党的秘密。英勇就义。

刘淑兰教授发表的论文

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基本概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一直是北师大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本学科不仅具有全国一流水平,而且通过活跃而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早在1981年,北京师大就在经济系建立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室,随后又在教育系建立了同样的研究室。经过短短3年的努力,教育经济学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此同时,教育管理学专业也迅速发展。198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教育管理学院,同年获得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到九十年代中期,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学科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大多数毕业生都已在学术、行政和管理岗位上担当重任。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全国第一批批准的教育管理学博士点。不久,国务院学位办将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个学科合并为教育经济与管理。2002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被北京市评为重点学科。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已经形成五大学科研究方向,分别是:教育与经济、教育财政、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行政与管理、教育管理技术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与经济研究方向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宏观教育决策服务。教育财政研究方向主要运用公共经济学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和方法、教育财政制度及其变革诸多问题。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方向主要从宏观层面研究国家如何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调整教育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研究国家权力如何合理、有效地干预教育,促进教育法制的完善和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现代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转变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诸多问题。教育管理技术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教育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有效使用,以促进教育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学术队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队伍总特点有:(1)学术带头人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学术知名度;(2)教师平均学历水平高;(3)年龄结构合理;(4)青年学者发展潜力大。目前,本学科已建成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学术队伍。老年教师以顾明远、王善迈、靳希斌等教授为代表,中年教师以高洪源、刘淑兰、李广建等教授为代表,青年教师以褚宏启、周作宇和赖德胜等教授为代表。本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包括:顾明远教授,本学科最重要的创建者,学科发展的最重要的协调者,编著了一批教育管理学科著作,其中《外国教育督导》、《学校管理运作全书》和《国际教育改革新理念》都在教育管理界有很大影响。王善迈教授,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在教育财政领域,其研究成果和影响都具有全国领先水平。 靳希斌教授,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由他编著的《教育经济学》、《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均成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的常用教材和优秀教材。此外,我们还有一批已经退休,但却为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经济学作出重要贡献的教授和专家,例如孙喜亭、陈孝彬、安文铸和曲恒昌等教授。其中,陈孝彬编著有《教育管理学》、安文铸编著有《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这两部著作也都是本学科领域使用范围很高的教材。科研获奖状况:九五期间,本专业获得省部级20多项,获得各种科研资助250万元。代表性的课题有《社会主义市场中教育资源配置理论持》、《西方教育立法的历史经验研究》(褚宏启主持)、《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教师流动的政策研究》(周作宇主持)、《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高洪源主持),而由靳希斌主持的《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世界银行项目)和王善迈主持的《中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研究》(教育部财政司项目)分别获得科研资助68万和32万。“十五”期间,本学科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科研立项20多项,各种横向课题近20项目,科研资助总额达到300万。代表性的课题有王善迈主持的《高等教育成本研究》(教育部财务司项目)等、靳希斌主持的《利用外资贷款发展西部教育问题研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等、高洪源主持的《学校建设现代化和学校条件均衡化发展研究》(北京十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褚宏启主持的《教育法律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十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等,赖德胜主持的《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十五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等、周作宇主持的《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效益评估项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项目)等、李广建主持的《网上信息自动发现与获取》(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等,洪成文主持的《北京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研究》(北京十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杜育红主持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十五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等和吴岩主持的《学校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十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等。本学科最近几年出版了一批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其中对学科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作有:《教育管理学》、《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与成本分析》、《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领导心理学》和《学校法律问题研究》等。“九五”期间,本学科教师在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优秀成果评奖中,多次多人获奖。其中,顾明远教授和王善迈教授分别获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靳希斌教授和毛亚庆副教授获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王善迈教授主编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丛书和洪成文副教授参与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中的《比较高等教育》获得了第六届国家优秀图书奖提名奖。除著作外,本学科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百篇。《教育研究》、《经济研究》等一流刊物经常发表本学科教师撰写的论文,其中一些论文还被《新华文摘》所转载,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人才培养:本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育管理人才及教育管理、教育经济学科的高级科研人才。九五期间,本专业招收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分别为94人和198人,多数已经毕业。很多毕业生已经走上了教育管理领导岗位,其中一些毕业生成为了处级和局级领导干部;很多毕业生进入大学和科研机构,其中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北京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现在,本专业每年招收博士生约15人、硕士生60人左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生50人左右。招生的主要方向有教育政策与法规、人力资源、教育管理、教育经济、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外事管理等。近几年,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生是本专业扩大研究生培养范围和层次的又一举措。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硕士生,目的是为中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培养高水平教师和管理后备人才。此外,为适应教育管理和行政部门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本专业还在全国率先举办了博士生班,为司、局级教育管理者提供高级研究的机会。总之,多种类、多层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业已形成。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重点支持下,在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的推动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将来的发展目标是:全国一流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研究中心、全国一流的高级教育管理人才培养中心、全国一流的教育管理决策咨询和信息中心及世界有影响的教育管理国际交流中心。

兰州大学刘金荣发表论文

2009.5- 现在 副教授,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04.11-2009.4 副教授(破格),河西学院生物系2001.12-2004.11 讲师(破格), 河西学院生物系1999.6-2001.12 助教,河西学院生物系1998.6-1999.6 高尔夫球场总监,广东荔湖高尔夫球会1993.3-1997.6 植物园主任,河西学院(原张掖师专)植物园1988.8-1993.3 助理讲师。甘肃省张掖农业学校(现河西学院园艺系)

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再生水灌溉对草坪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2003),主持,经费15万元;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干旱区草坪调亏灌溉节水调控机理及技术指标研究(2010-2003),主持,经费10万元。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干旱区草坪调亏灌溉节水调控机理研究”(2010-2012),主持,经费3万元。兰州大学萃英计划引进人才启动经费(2010-2013),主持,经费10万元。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1-2012):草坪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主持,经费0.5万元。

兰州大学刘强博士论文发表

1.《从民间信仰到文化日常——曲水赋诗论考》,首届研究生国际研讨会,2003年12月,香港浸会大学。2.《〈世说新语〉与〈高僧传〉》,“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12月,香港浸会大学。3.《明清“世说体”小说考略》,第四届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8月,浙江大学,杭州。4.《〈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诗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2007年12月,云南大学,昆明。5.《论钱基博的会通文学史观——以〈现代中国文学史〉为中心》,吴越钱氏家族文化研讨会,2008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6.《唐宋世说体续书举要》,第六届中国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6日,四川成都。7.《阮籍丧母考》,第三届中国云台山竹林七贤文化研讨会,2010年11月13日,河南修武。8.《近六十年台湾世说学之检讨》,“中古文学与文献”研讨会,2011年6月26日,复旦大学中文系。9.《知行合一:儒学现代转换的必由之路——从证严法师的慈济基金会说起》,国际儒联近现代儒学特征学术研讨会,2011年10月15日,武汉大学。10.《从佛教慈济基金会证严法师的思想体系看儒学的现代转换》,上海宗教学会第六届青年论坛,2011年11月26日,复旦大学哲学系。11.《四书就是我们的圣经——四书教学之我见》,中山大学“两岸三地高校《四书》教学研讨会”宣读,2011年12月2日。12.《流寓与死亡——卫玠之死的三种解读》,“流寓文化与雷州半岛流寓文人”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28日,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13.《知行合一:儒学现代转换的必由之路——从证严法师的慈济基金会说起》,同济思想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三届儒家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2012年5月,同济大学。

2018年7月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杂志《Science》报道了有关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领域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关于这项研究的文章的第一作者便是兰州大学女博士:马天琼。在这之后,马天琼终于能够坦然地参加博士学位答辩,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以后,马天琼并没有凭借自己获奖去选择找一个高薪工作生活下去。因为她知道科研事业需要她,而她也不会停止研究。她说她将继续前往下一个地方去实现她关于单晶结构那个美丽的梦。

说到女博士,给我们很多人固有的印象就是高学历、低情商,做事呆板等等,甚至,有人对“女博士”一词有着贬义的解读。其实女博士也是人,她们与我们在情感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可能比我们知识更加丰富,更理性一些。女博士大多数都是拥有很高智商的,她们大多数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都有着非常优异的成绩,甚至比男博士们做得更好。在人人平等的社会,女人早已经不是生娃的工具了,女博士值得我们尊重。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女博士,她的名字叫马天琼,毕业于兰州大学,她在两年前,被《Science》期刊中报道,报道的内容正是她多年来研究的有机材料成果,这项成果花费了她七年的光阴,可以这样坚定的去研究一件事情,不是谁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需要长久的坚持与耐心才行。当年,就是这位兰州大学的女博士,独自潜学了7年之久,最后发表世界顶级的论文让人赞叹,结果怎样呢?

在14年前,马天琼以优异的成绩,步入了兰州大学的校门,主要研究物理科学,在大学时的她就非常优秀,她并不是大家眼中那种呆板的学霸形象,她是一个非常乐观向上的人,对于学校的活动她总是会非常积极的参与其中,口才更是了得,她在很多次辩论赛中都脱颖而出,在学校的盛会中,她也多次担任主持人。更厉害的是,她还成为了学弟学妹们的副班主任,马天琼就是兰州大学的一个风云传奇人物,老师赞扬她,同学崇拜她。

这么优秀的马天琼在大学毕业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她毅然的选择了去乡村支教。一年后,她全身心的搞起了科学研究,她研究出一种特殊的COF材料,这种材料被叫做LZU-111,它研究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少之又少,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靠她自己去研究解读,她每天都会出现在实验室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这一坚持就是七年,终于成功的攻破了一个个难题,将LZU-111的谜底揭开,最终她也因此一举拿下了博士学位。

七年的潜心研究,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家人也劝过她放弃,但是马天琼还是选择了坚持,如果当时选择放弃,就不会有现在成功的她,这种坚持梦想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对于梦想,我们也应该执着的面对,成功的路上必定会遇到阻碍,我们不能轻易就选择放弃,我们应该用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其中,稳扎稳打的一路向前,相信只要能够坚持,定可以滴水穿石,精诚所至。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