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抗美援朝期刊官网投稿网址

发布时间:2024-07-04 03:31:28

抗美援朝期刊官网投稿网址

知识中心首页知识中心登录/注册 帮助中心网站地图用户手册首页文献资料科学数据术语资源专家&机构特色资源专题应用相关文章半世纪前的一场红色风暴--伍连连谈父亲伍修权出使联合国朝鲜战灾孤儿在辽宁宁夏回汉族人民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运动外交家伍修权论抗美援朝战略决策的三个阶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赤子深情写春秋--马万祺诗词佳话(下)毛泽东与抗美援朝(续一)山西工人在抗美援朝中回忆与希望——写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相关关键词安理会代表联合国中国领土内政出使公开控诉回忆中国台湾省相关作者李立相关机构【中文标题】 半世纪前的一场"红色风暴"--伍连连谈父亲伍修权出使联合国【英文标题】 【作者名】 李立【作者英文名】 【单位中文名】 本刊记者【单位英文名】 【中文摘要】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其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入侵中国领土台湾。10月23日,中国政府任命伍修权为大使衔特别代表,出席安理会讨论中国对美国的控诉。以下就是伍修权的女儿伍连连对此事的回忆。【英文摘要】 【中文刊名】 两岸关系【英文刊名】 Relations Across Taiwan Straits【分类号】 D618 D813【页数】 41-44【DOI】 【年】 2002【卷】 v.0【期】 4【下载链接】 下载PDF联系我们联系电话:/58034073/58034077邮编:100045服务邮箱: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5号相关链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中国地震局数字图书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科技期刊电子平台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意见反馈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017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ICP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2

中达咨询查阅资料了解到中国公路共有两种,一个是纪录片,另外一个则是学术期刊,下面就让中达咨询带你了解这两种性质不同的《中国公路》。中国公路一:《中国公路》是中宣部提倡新闻创作“走转改”的重要项目。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江桥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二十一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展示中国公路建设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的纪录片。影片采用“纪行式”的手法,突出表现四大主题:发展之路、民生之路、人文之路、科技之路;以“因路而变”为独特视角,以中国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叙事主线,以鲜活、生动、与路有关的人与事为切入点,诠释公路交通建设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铺就大国腾飞之路,建设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向观众呈现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向观众呈现快速、和谐发展的热气腾腾的中国。纪录片统 筹: 曹艳春蒋涛 沈继成 李洪魁 裴永忠 总统筹: 高春国 黄秀根监 制:柯林春 王 太 张践陈捷 徐锦培总监制:李 华 黄百炼陈力吕学武相关资料为纪念建党9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拍摄的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公路》辽宁部分于2011年5月5日i在山海关开机。新中国公路交通建设已由六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更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设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品工程项目。这部《中国公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央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联合出品制作的二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电视第一次全景式纯高清纪录中国公路文化的创举,也是第一次以独特的纪行式手法拍摄的一部交通历史诗卷。它将以历史的角度全面反映建国以来我国交通发展的辉煌历史和光辉成就,弘扬新时期交通人“艰苦奋斗、用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这部20集电视系列片辽宁部分将从山海关开始拍摄,历时10天。从“闯关东”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再现厚重的黑土地、豪爽奔放的关东人,在辽宁这片黑土地上如何建路抗美援朝,筑起了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描写改革开放之初辽宁人建设沈大高速“神州第一路”的创举;展现辽宁交通“村村通”公路,百姓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风貌;抒写辽宁转身向海,建设滨海公路,实施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新战略的伟大创举。路在辽宁大地上成了人们生存的希望,也成了今天辽宁经济发展和腾飞的见证。二:学术期刊期刊简介《中国公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公路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公路交通行业惟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半月刊。2001年首批入选“中国核心期刊方阵”,是国家重点期刊及行业核心期刊。版权信息刊名: 中国公路China Highway主办: 中国公路学会周期: 半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6-3897CN: 11-3597/F邮发代号: 2-77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公路创刊时间:1994办刊宗旨本刊宗旨为公路事业法务之我们的天职;发展理念:办最好看、最实用的杂志;发展东路:将人文关怀奉献给广大读者。主要栏目设有半月评论、非常热点、政策观察、资本市场、建设新农村、建设、护养、运营等栏目。获奖情况2011年3月在中国交通报刊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交通运输好新闻评选”中,我刊《陇原交通铸造忠诚》(2010年7期)获通讯类二等奖;《国检延期是双刃剑》(2010年17期)获评论类一等奖;“非常热点”栏目获栏目类一等奖;“就事论政”栏目获栏目类三等奖以上就是中达咨询查阅资料得到的有关纪录片和学术期刊两类的《中国公路》作的简单的介绍。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抗美援朝期刊官网投稿

朝鲜战争中国牺牲多少人?美国牺牲多少人?真实的mgvhc LV122015-11-30满意答案liang6682626LV132015-12-01由于战争时期统计有出入,各方面的数据并并不一定准确,只能大致的当作了解。韩方公布伤亡“联合国军”中美韩共死亡174415人,伤病数十万人,失踪及被俘数万人。其中,美军死亡36516;伤病103284人;失踪及被俘八千余人,占74.26%。在美军死亡人数中,陆军占68.44%,空军占13.06%,海军占8.30%,海军陆战队占10.20%。受“联合国军”指挥的韩国军队阵亡137899人,伤450742人,失踪被俘32838人共计621749人[33] ,韩国军民共死亡415004人。韩国方面的伤亡数据最为混乱,根据一组数字,韩国方面包括军民共损失1312836人,其中死亡415004人[34] ,伤残425868人,失踪459428人。1976年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则声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位是1,168,160人。而韩国军队的损失为984,400余人,其中阵亡227,800余人,负伤717,100余人,失踪43,500余人。这个数位与中朝方估计杀伤韩军的数位相差不算太远。但韩方另外的资料声称这其中包括非军事人员的伤亡数位而且现在韩国官方数字更正为62万人。中方公布战果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中部队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名,其中美军39万余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坦克3064辆,击沉击伤敌舰船257艘。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71.8477万人。加上朝鲜人民军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歼敌数,中朝军队共歼敌109.3839万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韩军66万余人,其余仆从军2万余人。[28] 美军伤亡统计通过与美国军事历史第II卷有关朝鲜战争中美军伤亡数字[36] 比较,2010年美国国会研究机构(CRS)提交国会的美国历次战争和军事行动伤亡统计报告[37] 应当最为可信(如下表所示)。死亡数字中,还有约8000人的任务中失踪(也称为UNACCOUNTED FOR即尸体未寻获,他们已被推定为死亡)数据,上述数字也在不断变化中,不断有美国军人遗骸被找到、确认身份并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那么抗美援朝各省牺牲了多少人?1抗美援朝197653位牺牲烈士下面是我国抗美援朝各省市牺牲烈士人数的统计:青海56人,海南91人,新疆93人,宁夏441人,天津808人。福建1173人,甘肃1259人,北京1551人,上海1576人,云南1604人,内蒙古1995人,贵州2957人,江西3258人,广东3307人,浙江3361人,陕西3387人,广西3418人,山西5488人,安徽6375人,湖北7183人,江苏8444人,黑龙江8683人,重庆9468人,河南11048人,湖南11541人。河北11853人,辽宁13374人,吉林18499人,山东19766人,四川21051人,抗美援朝牺牲的兵。共197653人,请记住这个数字,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致敬这些最可爱的人!2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1、抗美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回主义人答民共和国的独立。2、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3、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4、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根据官方最新统计显示,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那段时间里,除了在战场上牺牲的志愿军之外,还有不少默默奉献出自己生命的辅助人员,一共有197653位,在这些人当中有将近35000人属于非战斗死亡。

这些人基本包含了中国各个省份的人员,例如青海56人,海南91人,新疆93人,宁夏441人,天津808人。福建1173人,甘肃1259人,北京1551人,上海1576人,云南1604人,内蒙古1995人,贵州2957人,江西3258人,广东3307人,浙江3361人,陕西3387人,广西3418人,山西5488人,安徽6375人,湖北7183人,江苏8444人,黑龙江8683人,重庆9468人,河南11048人,湖南11541人。河北11853人,辽宁13374人,吉林18499人,山东19766人,四川21051人。在这些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致敬。

其实早在抗美援朝结束之后,我国就已经开始对那些牺牲在战场的烈士进行过统计。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社会发展水平有限,人员流动比较大,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全统计过具体人员,导致不少人牺牲在战场之后,地方跟家人都不知道,直到若干年后才从一些文字或则其他途径得知相关消息。

在抗美援朝时间,根据解放军后方卫生工作统计资料显示,光是在医院中就有2万3千多人因伤不治身亡,这还不算在战场阵亡的11万多人以及病死的1万3千多人,总计牺牲将近14万6千人,这还只是战争期间的统计而已。

等到90年代丹东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激励之后,政府要求在纪念墙上把所有牺牲者的数字标明,为此汇集全国各省市民政部门重新对牺牲人员进行了统计,并将有抚恤金发放名册精确到每个人。等到纪念墙做好后,最终确定的烈士总人数为171669人。在纪念馆建立之后的十几二十年来,各地有收集到一些抗美援朝烈士的名单,最后才有了197653人这个比较精确的数字。虽说这还是存在误差,但是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差距。

至于这些后来增加的人,部分还是失踪的志愿军、在敌机轰炸下牺牲却未列入志愿军损失统计的民工、战时或停战初期复员回乡因伤病复发去世的志愿军战士。

抗美援朝期间死了几十万志愿军烈士。他们为祖国的和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美援朝期刊官网投稿入口

中达咨询查阅资料了解到中国公路共有两种,一个是纪录片,另外一个则是学术期刊,下面就让中达咨询带你了解这两种性质不同的《中国公路》。中国公路一:《中国公路》是中宣部提倡新闻创作“走转改”的重要项目。是一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江桥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二十一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展示中国公路建设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的纪录片。影片采用“纪行式”的手法,突出表现四大主题:发展之路、民生之路、人文之路、科技之路;以“因路而变”为独特视角,以中国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叙事主线,以鲜活、生动、与路有关的人与事为切入点,诠释公路交通建设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铺就大国腾飞之路,建设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向观众呈现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向观众呈现快速、和谐发展的热气腾腾的中国。纪录片统 筹: 曹艳春蒋涛 沈继成 李洪魁 裴永忠 总统筹: 高春国 黄秀根监 制:柯林春 王 太 张践陈捷 徐锦培总监制:李 华 黄百炼陈力吕学武相关资料为纪念建党90周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拍摄的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公路》辽宁部分于2011年5月5日i在山海关开机。新中国公路交通建设已由六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更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建设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品工程项目。这部《中国公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央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联合出品制作的二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电视第一次全景式纯高清纪录中国公路文化的创举,也是第一次以独特的纪行式手法拍摄的一部交通历史诗卷。它将以历史的角度全面反映建国以来我国交通发展的辉煌历史和光辉成就,弘扬新时期交通人“艰苦奋斗、用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这部20集电视系列片辽宁部分将从山海关开始拍摄,历时10天。从“闯关东”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再现厚重的黑土地、豪爽奔放的关东人,在辽宁这片黑土地上如何建路抗美援朝,筑起了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描写改革开放之初辽宁人建设沈大高速“神州第一路”的创举;展现辽宁交通“村村通”公路,百姓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风貌;抒写辽宁转身向海,建设滨海公路,实施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新战略的伟大创举。路在辽宁大地上成了人们生存的希望,也成了今天辽宁经济发展和腾飞的见证。二:学术期刊期刊简介《中国公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公路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公路交通行业惟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半月刊。2001年首批入选“中国核心期刊方阵”,是国家重点期刊及行业核心期刊。版权信息刊名: 中国公路China Highway主办: 中国公路学会周期: 半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6-3897CN: 11-3597/F邮发代号: 2-77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公路创刊时间:1994办刊宗旨本刊宗旨为公路事业法务之我们的天职;发展理念:办最好看、最实用的杂志;发展东路:将人文关怀奉献给广大读者。主要栏目设有半月评论、非常热点、政策观察、资本市场、建设新农村、建设、护养、运营等栏目。获奖情况2011年3月在中国交通报刊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交通运输好新闻评选”中,我刊《陇原交通铸造忠诚》(2010年7期)获通讯类二等奖;《国检延期是双刃剑》(2010年17期)获评论类一等奖;“非常热点”栏目获栏目类一等奖;“就事论政”栏目获栏目类三等奖以上就是中达咨询查阅资料得到的有关纪录片和学术期刊两类的《中国公路》作的简单的介绍。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谈秦说汉(363)毛岸英朝鲜捐躯,毛主席劝儿媳改嫁,50年后刘思齐在墓前泪如雨下

1949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5天,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为毛岸英与刘思齐举行了简朴而又庄重的婚礼。毛岸英穿着北京机器总厂的新工作服,刘思齐身穿灯芯绒上衣,两人端起幸福的酒杯一起向毛主席、张文秋敬酒。

在婚礼之前,毛主席对毛岸英、刘思齐说:“你们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我请你们吃顿饭。你们想请谁就请谁。”于是,他们列出了一长串名单,都是工作上、生活上的好伙伴、好朋友。毛主席看后若有所思,说:“婚事还是要简办呀”。

毛岸英与刘思齐按婚礼一切从简的原则,决定不通知其他人,除了毛岸英的父亲毛主席与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外,只有家里的直系亲属,但徐特立、谢觉哉等人不请自到。桌上的菜都是湖南风味,有腊肉、腊鱼、红辣椒,一顿饭后宾主尽欢。

毛主席拿出一件旧军大衣送给毛岸英、刘思齐当作新婚礼物,这件旧军大衣是当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穿过的,意义非凡,主席笑着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礼物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酒足饭饱后,大伙吵着要闹洞房,毛岸英与刘思齐的新房在朝内大街中联部李克农办公室院内的一间旧平房,布置得极简单,就一张木床,两条花布被子,其中一条被子还是刘思齐带过来的嫁妆,除了生活用品外,其他就没啥像样的东西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还不富裕,领导人的子女也不能搞特殊,所以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房虽然是简陋了一点,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 婚后毛岸英与刘思齐相敬如宾,虽然平时要各自工作,在单位食堂吃饭,但周末也会买点菜一起在家做饭 。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军队一度打到了韩国汉城,但美国与多国组成联合国军,由麦克阿瑟指挥,在仁川登陆,凭借优势装备,兵锋直指鸭绿江边,朝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金日成紧急向中、苏两国求救。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决定发动全国民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正在北京机器总厂工作的毛岸英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很多人反对, 毛主席知道后,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

1950年10月14日,刘思齐因阑尾手术正在住院,志愿军已经整装待发,毛岸英前往医院跟刘思齐告别。刘思齐看到毛岸英十分高兴,因为次日就是他们结婚周年纪念,以为毛岸英给她带来了什么惊喜呢,结果毛岸英却说要出一趟远差。

远差到底有多远,毛岸英没有说,刘思齐也知道不该问的不能问。虽然心里因为不能一起度过结婚纪念日而不高兴,但还是愉快地祝他早日完成任务,回来补过结婚纪念日。但她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一别后却再也不能相见,50年后物是人非。

1950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收到了毛岸英在美军的空袭中壮烈牺牲的电报。毛主席强忍丧子之痛夜以继日不停地处理国家大事,又担心刘思齐承受不了丈夫牺牲的打击,要求将毛岸英牺牲的事情暂时保密,待一个合适的时候再告诉她。

其实刘思齐已经知道毛岸英去了朝鲜,但她不知道毛岸英已经牺牲,涉及保密制度,她不能打听,当然也收不到片纸只字。这样一等就是三年,抗美援朝也结束了,停战协议也签署了,毛岸英还没有回来,她实在忍不住,就直接去问毛主席。

已经无法再继续隐瞒下去了,而刘思齐也已经或多或少打听到了一些情况,隐约感觉到毛岸英可能出了事。但是, 当她亲耳听到从毛主席嘴里说出毛岸英已经牺牲的消息时,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将她瞬间击倒 。她开始成天以泪洗脸,日渐憔悴。

刘思齐是革命烈士刘谦初与传奇地下工作者张文秋的女儿。刘谦初1897年出生,毕业于燕京大学,他在北京求学期间,刘谦初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6年,投笔从戎来到武汉参加北伐军。

1927年,在北伐军第11军政治部工作的中共党员刘谦初与京山县委副书记张文秋结婚。同年,刘谦初、张文秋路过武昌时恰逢毛主席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开学典礼,于是拜访毛主席。当时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正怀有身孕即将临产。

刘谦初与张文秋在毛主席家里看到5岁的毛岸英与4岁的毛岸青很乖巧,十分喜爱。毛主席就打趣地说“我有几个儿子,我祝你们早生几个姑娘,我们好对亲家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文秋把话记下了,后来真的与毛主席结为亲家。

1929年6月,刘谦初从福建省委书记调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张文秋任省委妇女部长兼省委机要秘书。他们途经青岛,准备前往上海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刘谦初与张文秋先后被捕。张文秋被捕时,已经怀有身孕。

1930年1月,张文秋被组织营救出狱,于3月2日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思齐,思念刘谦初与张文秋曾经一起工作过的齐鲁大地之意。但不幸的是,刘思齐刚出生一个月,刘谦初就被军阀韩复榘杀害。后来,张文秋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1937年9月,张文秋带着女儿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担任延安抗属学校总务工作兼文化教员,八路军115师留守处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兼《生活星期刊》主编,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后方留守处主任、党总支书记,并与陈振亚组成了家庭。

1938年春节晚会,话剧《弃儿》演出很成功,特别是小主角演得惟妙惟肖,工作人员告诉毛主席,小主角是刘谦初烈士与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毛主席让人请来话剧团的负责人,郑重地说:“思齐是烈士的后代,我们都有责任好好培养她。”

张文秋与陈振亚组成家庭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叫少华,随母姓,后来改名为邵华。再后来,陈振亚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了,组织决定将其送到苏联医治,张文秋及刘思齐、邵华陪同前往。但他们途经新疆时,被国民党新疆督办盛世才扣留下来。

1941年,陈振亚在医院里被人下毒害死了。次年,盛世才公开与我党决裂,张文秋、刘思齐、邵华与新疆100多个中共党员一起,被抓进了监狱。11岁的刘思齐带着妹妹,与革命同志们一起在新疆的监狱内熬过了漫长的四年非人生活。

1946年,在组织的营救下,刘思齐与100多名同志回到了延安。而这时,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也刚从苏联回来,这一年,毛岸英24岁,刘思齐16岁,两人因为工作经常见面。毛主席对刘思齐十分喜欢,让毛岸英与她以“干兄弟”相称。

毛岸英8岁母亲遇害,在上海大同幼稚园念书时,由于党组织遭到敌人的破坏,他曾带着弟弟在上海街头流浪,几乎磨难去到苏联学习归来。 而刘思齐与毛岸英的经历十分相近,刚出生父亲就遇害,11岁进了监狱,于是两人有点惺惺相惜。

1948年,26岁的毛岸英与18岁的刘思齐在平山县西柏坡确立了恋爱关系。但当时毛岸英正忙于参加土改工作,他们约定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举行婚礼,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次年,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不久,毛岸英却在朝鲜战场为国捐躯。

1954年,为帮助刘思齐尽快走出生活的阴影,毛主席决定给她换一换环境,将她送去苏联莫斯科大学数理系深造。刘思齐去到苏联之后,经过时间的洗礼,情绪渐渐平复,尽管远隔万里,一直保持着与毛主席的书信联系,主席对她十分关心。

1959年,刘思齐生了一场大病。当时毛主席正参加庐山会议,主席了解情况后,抽空给刘思齐写信,问候她的身体康复情况,让她在条件许可时多做点运动,在比较空闲的时候多读点古典文学,既可以加深对 历史 的了解,又可以消除愁闷。

1961年秋,刘思齐学习结束,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科研部门从事翻译工作。而这时毛岸英离开她11年了,刘思齐也31岁了,仍然孑然一身。 毛主席给她写信,劝她早点下决心改嫁,重组家庭 。刘思齐收到毛主席的信后,总是沉默不语。

毛主席对刘思齐的终生幸福很着急,多次劝她改嫁,刘思齐就是不愿意。这时,刘思齐的妹妹邵华已经嫁给了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于是,毛主席让二儿媳邵华去开导姐姐刘思齐,花有重开日,人有再嫁时,不能一辈子永远地守着伤心往事。

毛主席也托人为刘思齐物色合适的人选,开国上将、时任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的刘震介绍了一个合适的对象,是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一起前往苏联红旗空军学院留学归来的杨茂之,是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副师级教员。

毛主席给张文秋写信,告诉她为刘思齐物色了一个对象,并把杨茂之的背景情况告诉她,征求张文秋的意见。张文秋对杨茂之很满意,也尽力撮合,刘思齐渐渐地对杨茂之产生了好感。1961年底,刘思齐向毛主席汇报,准备与杨茂之结婚。

毛主席看到刘思齐终于走出了毛岸英牺牲后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非常高兴,将自己亲笔书法,两首诗词——《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送给刘思齐以作纪念。结婚那天,毛泽东又让叶子龙送去300元钱作为陪嫁的礼金。

后来刘思齐在回首往事时说,当她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感觉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了绝境,不知如何面对,是毛主席对她特别的关爱,给她点点滴滴精神上的支持,让她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毛主席一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晚辈也是十分关怀与慈爱的。而毛主席劝儿媳改嫁,也说明主席的胸襟像大海一般的宽广。

刘思齐再婚后改名为刘松林,她和杨茂之养育了两男两女,大儿子取名为“小英”,就是纪念为国捐躯的毛岸英之意。刘思齐虽然改嫁了,但在毛主席的心里,刘思齐永远是他的儿媳,刘思齐经常到中南海看望慈祥的毛主席,并与长辈亲切交流。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非常想念为国牺牲的毛岸英,主席曾请求刘思齐应该抽空去看看埋骨朝鲜的毛岸英。而刘思齐虽然改嫁了,心里又何尝不是时常思念着这位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毛主席去世,刘思齐未能成行。

200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刘松林(刘思齐)率领代表团,前往朝鲜北方靠近鸭绿江的大榆洞缅怀 历史 ,这里是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司令部的第一个所在地,毛岸英就是在这里被美军轰炸机投下凝固汽油炸弹而壮烈牺牲。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一位76岁的老人,双手抚摸着毛岸英的雕塑,她是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 毛岸英长眠朝鲜已经50多年,再一次触动了这位老人尘封的心事。刘思齐站在墓前回首往昔,怎能不泪如雨下 。

2021/3/9

抗美援朝期刊投稿网站

这是一场毋庸置疑的胜利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

美帝侵略者不得不退回

那条决不容跨越的纬线

这是一场辉煌伟大的胜利

197653名志愿军将士英勇捐躯

换来了中华大地数十年繁荣安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金达莱是一种粉红色的山花,在朝鲜族心目中,它象征着坚贞顽强和奋力抗争。在许多抗美援朝老兵的记忆中,当年战地上的金达莱不畏严寒、迎春绽放,就像那支雄赳赳气昂昂的百万雄师,就像那些十六七岁的志愿军战士,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 历史 ,在战地上默默盛开。

今天

我们缅怀那段写就血泪的峥嵘岁月

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在 历史 与现实的交汇中

传承北海将士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

探寻在座座营盘灿烂盛放的“金达莱”

第一代海军雷达兵

建起一座志愿军雷达站

身弥岛,朝鲜最大岛屿,位西朝鲜湾内,朝鲜平安北道宣川西南,面积53.1平方千米,上有城市云从里。

朝鲜战争期间,就是在这个看似远离朝鲜本土陆上作战的小岛上, 北部战区海军某雷达旅前身——我国第一座海军雷达站 的第一代海军雷达兵们建起了一座志愿军雷达站。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志愿军历经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这时,美国政府妄图实施“第二次仁川登陆”。

1952年12月,党中央、毛主席作出关于各兵种参加朝鲜反登陆作战的指示,海军首长表示力求尽快参战。于是,青岛海军雷达站一分为二。9名雷达员及2名油机发电员,赶赴北京领受任务,入朝作战。

1952年底,他们突破重重封锁,到达朝鲜西海最前沿的小孤岛身弥岛,建起志愿军雷达站。

几天后,敌机便轮番飞临身弥岛上空侦察、轰炸。雷达站的人员、机器都在地下坑道,非常安全。但敌人不死心,时不时超低空飞行侦察。在坑道口隐蔽处,雷达兵们可以清楚看到美国飞行员的嘴脸,他们本可以用机枪、步枪向飞机射击,但谁也不会动手,因为打下一架敌机是小事,暴露目标是大事, 西朝鲜湾内只有这么一个雷达站!

白天敌机逞凶,晚上特务捣乱,照明弹、信号弹此起彼伏。远近大海上的一切风吹草动,都没能逃过雷达兵们高度警惕的眼睛。正是有了他们时刻观察敌军飞机、军舰等活动情况,加之各兵种层层布防,美军搞第二次仁川登陆的诡计始终无法得逞。加之“三八线”附近又连遭惨败,美军不得不于1953年7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今,当年入朝作战的新中国第一代海军雷达兵仅有一位健在,他就是88岁高龄的吴先声老人。每逢部队成立周年纪念日,吴老便会回青岛看看。站在我国第一座海军雷达站隔海望去,身弥岛上那些伴随着硝烟的电波岁月,彰显的正是志愿军雷达兵们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空中铁拳出击

首次打破敌军“圆圈阵”

为夺取朝鲜战场制空权,支援地面部队作战,1952年3月, 北航某旅前身——空十七师五十一团 奉命参加抗美援朝作战。

面对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数百甚至上千小时的美国飞行员,该团飞行时间仅有几十个小时的飞行员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精神,不怕牺牲,敢打敢拼,机动灵活,屡建奇功,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11架的光辉战绩。

1952年9月17日和12月17日,领航主任杨汉黄分别在辽宁省宽甸县和朝鲜大同江上空,击落美军F-86、F-4U战斗机各一架,不可一世的美军飞行员第一次受到了我空中铁拳的沉重打击。

为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美军耍出了“二战”中被称为“攻不破的空中堡垒”的“圆圈阵”战术。这种圆圈战术,是德国一名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造的。它的方法是将空中机群组成一个圆圈,呈飞碟状向前飞行,互相掩护,能攻善守。为了打破“圆圈阵”,全团上下群策群力,反复研究破敌方法。

1953年2月17日,该团飞行员余开良、耿东清、李春孟、陈泰渠驾机空战,当敌5架F-4U被我机咬住,再次使出屡试不爽的“圆圈阵”战术时,我方立即缩小队形,以中速小角度进入,一举击落敌机3架,首创志愿军大破“圆圈阵”纪录。

在朝鲜战场上,第一代飞行员把我军敢于刺刀见红的传统带到了天上,击破了美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惯用的“圆圈战术”,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世界空战史上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

从朝鲜到 崂 顶

永远怒放的金达莱

在被称为海上第一名山的崂山山顶上,一簇簇象征着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金达莱,正迎风冒寒、竞相怒放。

坚守在这座高山的北部战区海军某部官兵,忘不了1957年济南军区199师、200师数千名官兵开山劈岭修建的盘山公路,也忘不了前辈们在朝鲜战场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伟大功绩。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9师作为阅兵仪式步兵方队代表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被称为“开国阅兵第一师”。

在朝鲜战场上,199师官兵秉承“第一师”的称号,其所在的67军,作为第三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凭借着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作风,不但创下了一次歼灭敌人一个团的战例,更是以歼敌87847人的战绩,成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各军中歼敌最多的部队。

从朝鲜战场凯旋后,他们征衣未解,随着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一头扎进大山,甘做国防建设的“开山工”、“铺路石”。

筑城老兵在崂顶建成后留下了 “昔日朝鲜杀敌立功,今朝崂山艰苦筑城” 的石刻,并将从朝鲜带回来的金达莱花种植在了为之奋斗过的崂顶上。

先辈们不仅留下了石刻和金达莱,还将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植在高山之上,激励着一代代官兵扎根高山、踞高争先、建功立业。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回首那场战争

英雄儿女在开满金达莱的土地上

不惜流血牺牲、无畏向死而生

如今,他们的呼唤与寄望

穿过战火硝烟

被一代代中国军人

视为使命、热血践行

抗美援朝精神

主管:北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政工保障室

投稿邮箱:

《当代海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管、《人民海军》报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军事刊物。她创刊15年来,出版了100多期,发行总量已达数百万册。 这份刊物一直关注国家海洋权益,关注国防建设,宣传人民海军崭新风貌,为增强全民海洋和海防观念而不遗余力地默默奉献着。近年来,刊物先后被评为第一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去年,杂志社还被评为全国宣传《国防教育法》系列活动先进单位。 创刊15年来,《当代海军》坚持与时俱进办刊,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找准浓郁的海军特色 《当代海军》创刊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军事、文史、科普等知识的期刊。1990年公开对外发行后,逐渐增扩军事(中外海军历史、装备、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些思想评论、文化艺术、生活情感的文章还占有相当的篇幅,缺乏鲜明的海军特色。 面对这一形势,杂志社对当时的读者市场进行了调研,认为大多数喜欢《当代海军》的读者天性尚武、心怀海防,这些人不仅对海军生活好奇,更关注我国海军的实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希望了解世界各国海军的现状;这些人也知道我国海军在装备实力上与世界强国海军相比还有差距,但更盼望了解我国海军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海上战争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等。为此,杂志社决定加强刊物的"兵味、海味、硝烟味",使杂志具有浓郁的海军特色。 首先,重点宣传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以不泄密为前提,根据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体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思想,着重从教育训练、组织指挥、军事思想、军事观念、军人素质等方面,全面展现人民海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反映我海军军事斗争准备情况,反映部队官兵训练生活和精神风貌。在此,重点介绍我国海军现代化的进程,从舆论上为我海军建设鼓与呼。 其次,加大反映海军世界的信息量。全面反映世界各国海军的情况,包括海军世界风云、海军发展态势、海军官兵风貌、海军高精武器装备,主要是对世界各国海军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世人非常关注的海上军事斗争热点及时进行深度报道,比如各国海军在海域划分、海洋资源争夺、海上力量扩张、海上演习、海上作战等方面。 第三,突出刊物的时代气息。在报道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当今人民海军军事训练、演练和海上生活实况介绍给读者。同时,密切追踪当今世界海军发展的最新动态、热点话题、海上战事或演习。对外国海军的介绍,也侧重于其新情况、新发展,即新的建军思想、编制体制及教育训练等方面情况。介绍海军武器装备突出"新"、"精"两个字。在介绍的过程中,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翔实、报道及时。 第四,坚持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从当代海军到未来海军,从中国海军到外国海军,系统介绍各国海军常识性东西,诸如各国海军军语、军旗、军阶、军衔、军功章、军服、军舰命名、各种军舰划分和各种舰载武器概念等。重点抓了那些大众关注、欲知和愿知的事物,将事迹经验故事化,装备介绍通俗化,从而使读者在情愿而有效的阅读中潜移默化,接受了海军和海洋文化知识的熏陶。 由于《当代海军》在市场竞争中坚持突出海军特色,在数以万计的期刊市场上,实现了全国独此一家、全军独树一帜的追求。近年来,国内军事期刊出现降温现象,有些刊物发行量下降得很厉害,而《当代海军》不仅稳住了脚跟,而且为办成精品期刊、创全军名牌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创造良好的办刊环境 在办刊环境方面,《当代海军》可谓先天不足:杂志社没有编制,办刊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各处室抽出来的,且总共才3人,人手严重不足。 面对这一先天劣势,杂志社没有退缩,在海军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办刊环境。 第一,不拘一格选用人。杂志社充分利用报社办刊的优势,在征得海军报社领导的同意后,聘用报社的两名同志为兼职编辑;总装驻南京某军代表熟悉武器装备、对海军问题颇有研究,便跨军种将他调入;一士官在来社学习期间显示出发行杂志方面的才能,该社就千方百计将他留下来;该社还返聘已退休的老社长,将老同志丰富的办刊经验运用起来。这样一来,杂志社人手不足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及时褒奖稳人心。过去海军报社有些同志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当代海军》只是报社的副业,没有前途;每年工作总结时不要说立功,嘉奖都很少。这几年来,《当代海军》为创办一流期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海军报社上下普遍的承认。现在编辑部不仅每年都有人受嘉奖,有的同志还立了三等功。1999年底,经海军党委批准,杂志主编已解决了副师职待遇。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年轻编辑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提供工作方便。编辑部有的同志住在城里,每天往返要2个小时。杂志社考虑到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便破例允许其不坐班,平时在家编稿,每周来办公室两三次处理事务或参加会议,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忙碌,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年轻编辑家属随军找工作,他们从经济上提供条件,使其尽快安置家属,安心投入工作。负责发行的编辑对外联系多,就为他安装电话、配BP机。 由于杂志社十分重视调动办刊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营造了一个和谐向上的办刊环境,虽然海军报社专门分配给杂志社办刊的工作人员不多,但人人都能积极主动、不辞辛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严守国家的出版政策 面对我国期刊市场十分激烈的竞争态势,有的刊物过多强调"市场",而忽视了"管理",从而导致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当代海军》杂志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一味去迎合一些读者低级或者猎奇的阅读心理及口味,没有片面地追求市场销量和单一的经济利益,而是严格遵守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军队的新闻宣传纪律,从"讲政治"、"守阵地"的认识高度来办刊物。 目前,该社专职编辑3人,另有兼职人员2人,聘请3人。每篇稿件不仅坚持编辑初审、主编二审、社长终审,还请返聘的老社长复审,从而多了一道审稿关,保证严格按照中央的宣传口径和军队的宣传纪律,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此外,杂志社坚持对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环节规范操作,在责任编辑最后一校点完后,主编还要再细看一遍,方可付印。 由于《当代海军》不能像地方发行量大的刊物那样靠开高稿费来吸引优质稿件,所以好稿、优稿十分难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偶尔遇到自发来的好稿子,杂志社自然知道它对于提高本刊发行量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一概无原则地拿来刊用,凡是涉及到重大题材的文章、图片一律履行报批手续。因时间紧来不及报批的文章和图片,决不擅自刊发。例如,杂志社曾收到过一位海军退下来的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反映我人民海军在抗美援朝中秘密出兵朝鲜元山港布雷的事件。该事件从未对外公开,肯定会有读者市场。然而,在来不及报海军保密委员会审批的情况下,还是不予刊登;还有一篇目击林彪从海军山海关机场出逃的文章,写得生动也很新鲜,地方报纸已连载过,编辑编好稿后,主编考虑再三,也给撤掉了。 《当代海军》编辑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的各个处、室抽调过来的,没有专职校对人员。在此情况下,杂志社特意聘请了两位对海军知识比较熟悉的专业校对人员,负责每期文稿的校对工作,而且每期稿件的校对不少于3个校次。对涉及重大题材的文章内容还要相应增加校次。在印刷厂制做好每期杂志软片后,还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读蓝图,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当即令印刷厂返工重做。 近年来,杂志社在执行出版政策法规情况方面做到了无重大问题发生,无明显技术性差错,在办刊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 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期刊界更是如此。《当代海军》杂志在15年的办刊实践中,时时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使杂志与时俱进,他们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一直在自我超越、自我突破。 第一,不吃"皇粮"闯市场。《当代海军》创刊后,先是与军内许多期刊一样,靠上级拨给一定的经费支持办刊,定期送发海军部队基层官兵。当时杂志订价低,印刷成本高,每印一册杂志需倒贴0.70元,全年需海政补贴近6万元。 "皇粮"好吃,但嚼起来没味道。1994年底,海军报社领导在分析了办刊形势后,明确提出,杂志要到市场上找出路,向市场要效益,走出一条自我生存之路。1995年初,《当代海军》"走自我生存之路"的请示得到海政首长的同意和支持后,杂志社便大胆借鉴地方及军内一些期刊的做法,多管齐下,拓宽发行渠道,当年便见成效,每期印数达到了3万多册,真正进入"自负盈亏、自我生存"的良性循环。 第二,改刊名适应读者需求。《当代海军》一直视读者为上帝,把读者的需求当成改进办刊工作的第一信号。当初,《当代海军》的原名为《水兵》,这个刊名虽然也有特点,但仍难以涵盖和传达市场所需要的刊物定位和内容。当时,很多热爱军事的"海军迷"来信反映,不细看内文还误以为是文学杂志(当时文学期刊已进入低谷)。为此,编辑部决定放弃在部分读者心目中已有较好印象的《水兵》这个刊名,经多方研讨、最后经海军首长确定为既有鲜明海军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军事刊物名称,即《当代海军》。新刊名一经使用,很快就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发行量一下子翻了三四倍。 第三,使刊物更有"分量"。军事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片刻都没有停止,对此,《当代海军》在竞争中求发展、靠优质精品立足市场,适时决定又"进"一步。1996年初,杂志社为弥补双月刊新闻性差、读者阅读不解渴的弱点,又适时改版增页,即从48页4个彩封扩为64页加8个彩页。与此同时,杂志社还提出"海味更鲜,兵味更浓,风格更新,品味更高"的办刊目标,即每期有一组重点编发的稿子,表现我海军官兵的正义、阳刚之气,宣传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不懈努力,从而在同类期刊中显出海军刊物的品位和权威性。后来,杂志社又联系了几家图片社(网),使刊物的彩页配图具有了世界海军方面内容的新闻性、时效性。 第四,让读者尽快看到刊物。前两年,不少读者给杂志社来信反映,很高兴《当代海军》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和世界海军的窗口,但最大的遗憾是不能每月与她见面。考虑到读者对杂志的这种渴望,在分析了当时的期刊市场许多季刊、月刊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已将刊物改为半月刊或周刊,而双月出版的刊物已所剩无几,杂志社果断请示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将刊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经总政批准终于在2000年下半年改成了月刊。这使刊物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信息传播,在军内外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五,使刊物装帧更加精美。随着读者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对刊物的装帧设计也越来越挑剔。刊物靓不靓,能不能让读者在众多刊物中认出来,并做到"五三",即在5步外停留3秒钟,成为衡量刊物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为此,《当代海军》对刊物的装帧设计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装帧风格,即具有动感、美感、海味和兵味,使杂志封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新给刊物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近年来杂志在全国、全军屡次获得大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当代海军》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时为保障社会效益而不惜牺牲经济效益,因此在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把蓝色国土装进国人心中。《当代海军》刊载了《三字经为何忘了海洋》、《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和《刘公岛上寻答案》等文章,纵论海洋权益,聚焦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海洋的密切关系。从图们江出海口的争议与开发,到南海曾母暗沙主权碑的投放;从海湾战争的战火到钓鱼岛的归属;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清朝"禁海"的悲叹,都紧紧牵动着国人关注蓝色国土的目光。 其次,将人民海军官兵的高大形象印在国人脑海。社会各界看了《当代海军》大力宣传的人民海军艰苦训练、建功海疆的事迹后,纷纷表达了崇敬的心情。安徽太和县一中傅瑜同学从《当代海军》杂志上看到了南沙官兵的感人事迹后立下志愿:今生不求功名利禄,但愿战死南沙,以鲜血和生命挽回一个完整的国土。浙江上虞市丁宅信用社职工沈敏君读了该刊记述我海军陆战队员训练生活的文章之后,对我海军陆战队员顿生爱慕之情。飞行舰长柏耀平的事迹一经该刊披露,便引来无数有志于海防的中学生给编辑部来信明志,希望能考上海军院校,以待日后驾舰巡逻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第三,激发有志青年献身海防。不少大中学生通过《当代海军》了解了人民海军,并立志当一名海军战士,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浙江绍兴一个名叫胡东峰的16岁少年,读罢《当代海军》后,朝思暮想当海军。他等不及长到18岁的成年人,就偷偷离家出走,跑到北京,千里投军。湖北仙桃市第一中学王俊等同学结识《当代海军》后,和同学联名给原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倡议书,征集到几百人签名。而他是以血签名的,以表达建设强大海军的坚强信念和想当海军的强烈追求。

抗美援朝广场期刊投稿

九龙坡区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如下:

重庆红色基地有:重庆工业博物馆、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秀山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等。

1、重庆工业博物馆

重庆十大地标性文化设施项目,全国十大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试点项目,首批国家工业遗产项目,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由主展馆、“钢魂”馆、工业遗址公园等共同构成,主展馆全面展示了近代以来重庆工业130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钢迁会”成立、西迁并支持抗战的恢宏历史。

工业遗址公园内陈列了“魅力重庆”彩车、8000匹马力双缸卧式蒸汽原动机等多件珍贵工业设备展品、主题雕塑和装置艺术,展现重庆百年工业缩影。

2、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

国内首个以抗战戏剧为主题的话剧类专业博物馆。博物馆由抗建堂、“中国话剧的黄金岁月——重庆抗战戏剧历史陈列”、戏剧创作体验区三部分构成,总面积逾10000平方米,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演出再现等形式,系统展示重庆抗战戏剧的基本概况,直观呈现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3、秀山县革命烈士陵园

2005年,以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为载体,深入挖掘在革命战争年代、清匪反霸斗争、抗美援朝战争、保卫祖国边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烈士的先进事迹,建成“秀山县革命烈士陵园”,同年免费对外开放。

陵园现有烈士墓1座、烈士纪念碑1座、纪念广场、展览陈列室等设施,总占地面积30.5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国家,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充满了历史,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城市,也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那么在北京有哪些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呢?

无数中国人到北京旅游的第一站,往往就是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前留个影,成了他们最有仪式感的大事。如果能在此看一次升国旗,更会倍感骄傲和自豪!

天安门广场位于故宫南端。天安门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整个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广场的西侧是人民大会堂,北端是天安门城楼,东侧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就是在这里举办了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中,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南端则是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7月5日恢复开放,请提前预约)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见证人,也是新中国诞生的见证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人。

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后来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1928年这里改名为中山公园。

从中山公园正门进入,沿东侧长廊曲折北行,在古柏群旁,古朴典雅的四廊八柱式传统建筑,就是始建于1915年的来今雨轩茶社,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之一。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他说道:“民主主义的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人心,点燃了革命志士心中救国图存的火种。1919年7月,由李大钊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在来今雨轩正式成立。根据李大钊等人提议:“本学会宗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学会的信条是:一、奋斗,二、实践,三、坚忍,四、俭朴。”李大钊曾介绍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人加入学会。192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李大钊也多次来到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曾来园参加大型游园活动。园内有辽柏、社稷祭坛、中山堂、保卫和平坊、兰亭碑亭、格言亭、蕙芳园、唐花坞等著名景观。

(北大红楼)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依托原北京大学红楼建立的旧址类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复原五四时期北大红楼历史面貌为主,并辅以陈列展览,恢复了图书馆主任室、登录室、第二阅览室、第十四书库,以及新潮杂志社、学生大教室、红楼大门等的历史原貌。

这里举办的“新时代的先声—新文化运动陈列”,蔡元培、陈独秀专题展,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李大钊等先驱在红楼工作时的情景,凸显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红楼历史氛围。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红楼为依托,秉承宣传和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的宗旨,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展览,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后海北沿46号,坐落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孙中山夫人。

宋庆龄故居最早是明珠府邸,乾隆年间易为和_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_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_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

园内碧水回环,山石嶙峋,花木荟萃,芳草萋萋,楼堂亭榭,错落其间,浑为一体,是一处娴静典雅的庭园。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

宋庆龄从青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宋庆龄故居以原状陈列保持了宋庆龄生前在此工作、学习、读书、接见、座谈、宴请、休息、娱乐、喂鸽、赏花等生动场景,陈列宋庆龄生平展览,是集参观、游览、活动、会议为一体的重要场所。

李大钊故居原状陈列位于故居的北院,为一小三合院,文物建筑190平方米,正房3间,东、西耳房4间,东、西厢房6间。主要反映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家庭生活、革命活动和社会交往,同时简要介绍李大钊同志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正房墙上挂着李大钊书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对联,这也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在后宅胡同居住的时期,是李大钊人生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也是他异常忙碌的时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内有鲁迅旧居及鲁迅陈列展览。

鲁迅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鲁迅于1924年春天购入后自己设计改建成的,也是迄今在北京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鲁迅的居所。鲁迅在此生活了两年多。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他先后两次自沪返京探望母亲,也住在这里。鲁迅在这里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篇章。

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如《祝福》、《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中国现代文学的旗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毛泽东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七七事变”发生地——卢沟桥附近的宛平城内,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馆内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现有藏品3万余件(套)。

纪念馆正前方是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周边是以明清风格为主体的仿古建筑,门前宏伟壮观地刻着“1937.7.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地”,纪念馆整体望去,庄严肃穆。

纪念馆里面展示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起,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新中国的发展等等内容。古老珍贵的影像资料,辅以文字详细讲解,让人更加认清历史。墙上还展示着军事作战图,以及一些历史真迹,下面陈列着作战工具。近距离接触抗战历史,真实且深刻,民族魂,中华情,油然而生。

在这之中铭记一些人,铭记一些事,缅怀革命先烈,怀旧承新,在繁华的北京城下静静聆听一下历史的声音,来过之后才能感受硝烟战火,英雄气概,天下兴亡,匹夫皆有责,为祖国骄傲!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共有红军馆、抗日馆、解放馆、抗美援朝馆、现代馆、兵器馆、民兵馆、礼品馆、综合馆。

军博的陈列体系以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为主。馆藏文物包括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械、弹药、冷兵器、勋章、证章、印章、钱币、陶器、瓷器、器具、服装、旗帜、文献、笔记等。

这些展品见证的历史,从栉风沐雨的革命时期,一直到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品类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可谓微缩版的中国革命文物“百科全书”。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百望山森林公园,是距离市区最近的森林氧吧。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一段传奇的红色记忆:7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激战,抗日将士击落了一架日军飞机,由此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战的士气。坐落于此的黑山扈战斗纪念园,用碑文与浮雕,记录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队伍——国民抗日军,与敌人展开斗争。1937年9月8日,为了筹集武器,国民抗日军全部进入了藏有枪支的黑山扈法国教堂。日军得知消息后派出两个中队的人前来攻击,国民抗日军用仅有的步枪加机枪奋勇抵抗,并创造了首次用轻武器打下敌人飞机的历史,黑山扈抗日战斗不仅打击了敌人猖狂的侵略气焰,更是增强了我抗战军民的信心。

这次战斗后,国民抗日军扩大到了3000多人,年底在河北阜平被整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继续战斗在北平西部的山区,为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英雄已逝,正气长存。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由无数的革命先辈们所创造的。正是先辈们的奋勇抗战、艰苦奋斗,才守住了我们的疆土,为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北京的你,不仅可以欣赏壮丽的自然美景,更能让英烈们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心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